A. 如何上好高中語文第一課。開學了,很想給學生一個好的開端,讓他們愛上語文
首先是課堂風格民主、開放、個性
正心態,和學生的關系應該是朋友關系,不要高高在上,目中無人。
要根據學生課上的反映,及時調整自己的講課的狀態,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牢牢吸引住學生,要叫學生對老師的講課心悅誠服。
要做到情緒飽滿,文才飛揚,講課時鏗鏘有力,抑揚頓挫,做到吐字清晰,聲音洪亮。
面帶微笑,鼓勵學生參與,使得課堂氣氛活躍,不要搞的課堂氣氛死氣沉沉。
語言最好是本著幽默、風趣的路子走,內容要切合學生的水平和興趣,切忌大話、空話、假話,叫人厭煩。
不要一開始就給學生立規矩,給學生來個下馬威,過於嚴肅的老師,會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使學生產生恐懼心理,影響師生關系。
語氣要溫和,不要生硬,課堂氣氛要活躍,不要死板。
先入為主,先聲奪人,讓學生情不自禁地沉醉於你的學識、風度之中,沉醉於學科的魅力之中,並熱切地盼望著第二節語文課的早日到來。
B. 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回顧小結自己快樂的寒假,進一步對孩子進行諸如學習習慣等常規教育。
2、交流討論新學期的打算,激發對新學期、新知識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使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認識了解自主學習方法以及自主學習本的使用。教學設計:
一、課前談話(話寒假品收獲)。
師:今天我們又開學了,新的學期又開始了,同時大家又長大了一歲,想想看長大一歲的你,希望自己有哪些變化?
二、重溫課堂聽說讀寫的習慣。
過了一個開心而又漫長的寒假,師生之間彼此建立的情感也許會有些淡了,好的學習習慣有些遺忘了,今天我們再一起講講學習習慣,重樹學風。
(一)聽的習慣
1、聽講時身體坐正,雙手抱胸,雙腳放平,注意力集中,不隨便交談、打鬧、下位,不做小動作,不伸懶腰,不閱讀與上課內容無關的書籍或做與本節課無關的作業。(訓練坐姿)
2、珍惜課堂每一分鍾,認真傾聽,積極思考,大膽發言、質疑,不但學懂學會,還要掌握學習方法,逐步做到會學。我們是四年級學生,應有選擇地做好聽課筆記,將老師上課講的重點寫在書本上,以提高學習效率。
3、聽同學發言或提問時,做到不觀望、不插嘴、不嘲笑。當聽到見解、觀點一致時,自然地表示認可或贊許;當聽到不同意見時,待同學發言結束後,提出建議或進行補充,「我補充……的意見」,不允許插話、搶嘴,隨意地打斷同學發言。
(二)說的習慣
1、課堂上回答提問與提出問題規范地舉起右手示意,不能站著舉手或是邊舉手邊喊,經教師允許後起立站直回答,如果不知道怎樣回答,應禮貌地如實告訴老師:「對不起,我不懂(我沒想好)而不是站起來什麼話都不說。」發言完畢,經老師同意後輕輕坐下。
2、答題或提問態度嚴肅認真,立姿自然得體,講普通話,吐字清晰,聲音響亮。答題形式講究規范,用上「我認為……」、「我發現……」、「我補充……的意見」等說話形式,做到說話完整,條理清楚,有自己的獨特看法。
(三)寫的習慣
1、在課堂上做作業時應該聽清要求,明確格式,不擅自離開座位或竊竊私語,保持教室的安靜。
2、作業格式規范、行款整齊,獨立、按時完成。
3、作業姿勢要端正,左手按住作業本或是平放桌上,右手離筆尖一寸,胸離課桌一拳,眼離書本一尺,自覺保護視力。
4、作業本要妥善保管,不能亂扔、亂寫、亂畫與撕毀,保持作業本的衛生與整潔。
(四)合作學習的習慣
1、圍繞主題人人參與小組討論,主動有序地發表個人意見,認真聽取他人發言,待同學講完後再補充自己的意見與看法。
2、在班裡發表小組意見時,用上「我們認為、我們覺得」等說話形式,尊重合作學習的勞動成果。
(五)語文習慣培養。布置學生准備預習本、課堂抽寫本、家庭作業本、鋼筆等一些學慣用品。
1、督促孩子做完作業後及時檢查。
2、與家長溝通,形成家校合力。在家中孩子做完作業後讓孩子自己檢查後家長再檢查一遍。
三、小結。
老師相信:在新的學期里,同學們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教學目的:
1、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掌握初中語文的學習方法。
3、明確本學期語文教學常規要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先做自我介紹,然後以講故事、讀美文、漢字趣解等不同形式引入課題,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推薦:餘光中《聽聽那冷雨》劉衛民《我愛你,漢語》。
二、語文的概念
1、流行的幾種說法:語言和文學、聽說讀寫、葉聖陶:口語和書面語。
2、初中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掌握語言基礎知識,具備初步的文學欣賞能力和寫作能力。能閱讀淺易的文言文。另外在如今應試教育體制下,同學們還要掌握好應試的技能。
3、大語文概念:應試、應用、人格修養;文史哲不分家;語文的社會生活化。
4、雅和俗:作為基礎語言工具,掌握好語文這門工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首先是交際需要語文,更重要的是語文可以提升個人魅力和生活層次。
三、方法介紹
1、相信自己,勇敢挑戰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里,抓到了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里。這只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是一隻雞。這只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於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願望了。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這只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拚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終於飛了起來!
(——相信自己是一隻雄鷹,不要去想過去,想自己的基礎是不是很差,勇敢面對一切挑戰和失敗。)
2、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開學第一天,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今天,我們只做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兒:每個人把胳膊盡量都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說著,蘇格拉底示範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么簡單的事情,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學堅持了?」有90%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再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同學只剩下了八成。一年過後,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大家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候,整個教室里,只有一個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成功在於堅持,這是一個並不神秘的秘訣。)(強調語文學習積累要堅持)
3、自我規范,養成習慣
父子兩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麼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牛應聲而動。(要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強調:書寫習慣、閱讀習慣、寫作習慣)
4、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有個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走過去看他釣魚,老人技巧純熟,所以沒多久就釣上了滿簍的魚,老人見小孩很可愛,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小孩搖搖頭,老人驚異的問道你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釣竿。」老人問:「你要釣竿做什麼?小孩說:「這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釣竿,我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吃不完。」你們說,這個小孩是不是很聰明?(——重要的還在釣技。學習,不能只記住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四、學習要求
可以從「工具准備」、「上課要求、」「作業習慣」、「作文訓練」、「其他規范」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學習要求。
五、課堂小結
在中學的歷程里,語文——文學作品,他能通過寫作者真實的生活經驗與心理歷程與你交流,向你展示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丑惡,什麼是人生,什麼是人生的價值取向,怎樣活著才有意義……你可以透過文章,看到作者的精神家園,中學里沒有哪一門功課是這樣的內容,在精神上為你做引領。在我看來,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做人。你不一定要踏入大學的門,可你必定要跨入社會的門,你可以不懂數理化,沒有任何特長,只要領工資會簽自己的名,但你不能不會做人,你可以失掉一切,但你沒能失掉尊嚴。
希望大家在中學階段,不要把語文看成是在應付考試,那樣你會學得很吃力很疲倦,我希望大家把它當成一種欣賞,一種享受,這樣你才能真正在學習中獲得快樂。
文字是一種美麗,一種遭遇,和文字用心靈和他相逢是一種幸福。
C. 如何讓小學語文課生動有趣
對於語文學科來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重要。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如何讓小學語文課生動有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如何讓小學語文課生動有趣
一、融入富有趣味性的游戲,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天性愛玩、好動,具有豐富性和趣味性的游戲更是深受他們的喜愛和歡迎,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游戲,他們立即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可將游戲適時、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如此,便能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教低年級學生識字時,我們可將游戲融入進去:自己准備一個轉盤,轉盤上有不同的聲旁和形旁,如用「木」作形旁,用「兆」「每」「支」「朱」「果」等作聲旁,轉動轉盤,可組成桃、梅、枝、株、棵等字。課堂上,我們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然後以組為單位到講台上轉動轉盤,哪一組組成的字准確,而且用時最短,哪一組就贏。這樣,我通過讓學生玩轉盤游戲,既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愉悅,也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效率,豐富了學生的識字量,一舉多得!
二、注重導入環節的設計,調動學生的求知慾望
導入環節是一節課的開始,是揭開教學內容面紗的序幕,若這一環節設計得精彩有趣、引人入勝,便能調動學生的求知慾望,使學生滿腔熱情地投入其中。
比如,在學習《兩只小獅子》這篇課文時,在課文的導入環節,我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小動物吧,這節課,老師為大家帶來了兩位動物朋友,瞧!」然後,我出示了兩張畫有獅子圖像的卡片,並繼續對學生說:「這兩只小獅子是不是很可愛,它們呢,都想成為森林之王,但是,這兩只獅子的表現卻不一樣,那麼,它們究竟哪不一樣?誰又有機會成為森林之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兩只小獅子》這篇課文,看看它們都有著怎樣的表現。」這樣,我通過在導入環節向學生講述富有情趣且與 文章 內容相關的動物 故事 ,既順利引出了本課的課題,為新授內容做好了鋪墊,也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慾望,使學生滿懷愉悅地投入其中。
三、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小學生有著活潑好動、愛模仿的性格特點,所以,若我們在語文課堂上開展一些適合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課堂活動,便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課堂的教學成效。
比如,在學習《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時,我們可依據課文內容,將其編排成一個小型的劇本,裡面設定不同的人物和台詞,然後,在班裡選取幾名學生,讓他們對劇本中的人物角色進行扮演,如雨來、李大叔、鬼子等,因為活動形式比較新鮮、有趣,學生立即對它產生了參與興趣,我挑選出來的幾位學生,自然也是十分賣力,將故事情節和人物角色表演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這樣,我通過在班裡開展角色扮演活動,一方面使語文課堂變得精彩、有趣,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另一方面使學生親身體驗了書中所描寫的戰爭年代人們的生活,學習了小英雄雨來勇敢機智的品質,從中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 教育 。
2怎樣讓小學語文課堂生動有趣
一、靈活運用多媒體設備,活躍課堂氛圍
多媒體設備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越來越多地使用起來,多媒體設備可以將比較單調的文字變成較為生動的圖片或者視頻,可以將比較抽象的知識變成比較直觀的內容,這些都是方便學生理解的。小學階段的學生感性思維佔主要地位,他們對感性內容的接受更容易,對這些內容的理解可以更到位,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多運用多媒體設備,幫助活躍課堂氛圍。
如,在學習有關季節自然景色的課文時,可以找一些關於自然節氣的視頻圖片,讓學生自己談談對這些氣候的感受, 說說 這個季節出現的獨有的特色;在學習自然景觀、文物名勝的課文時,播放一些切題的圖片或拓展圖片,使學生的求知慾望被激發,讓學生盡可能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課堂氛圍也就活躍起來了。通過這些 方法 ,讓學生更願意學習語文,將學習語文當作一件樂事而不是一種任務。
二、讓生活走進課堂,讓語文與實踐相結合
語文來源於生活,生活處處是語文。小學階段在課本中學的內容大多與生活密切相關,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將生活融入小學語文課堂中。讓學生認識到所學習的語文與生活的關系非常密切,也通過融入生活中學生可以理解的、經常接觸的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如,在學完拼音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給爸爸媽媽主持一段天氣預報,用拼音完成播報稿件的寫作,提高學生對拼音學習的興趣;學習一些描寫名勝古跡的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講自己去過的地方或者想去的地方,讓他們知道,語文課文中學習的內容就在生活中,不是距離他們遙遠的知識。與生活結合是學習語文最好的方法,生活就是最好的語文教師,學生說話、做事或者其他一些行為活動,都離不開語文。讓生活進入語文,學生自然也就明白語文對生活的意義和價值,內心就會自然而然地認定:必須學好語文。
三、採用合作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合作學習最重要的是兩種方式:教師與學生的合作;學生與學生的合作。第一種合作是最常見的合作方式,也是語文課堂中最常用的合作方式,教師講課,學生聽課,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就是最簡單的合作。第二種方式是不常使用的方式,因為對小學生來說,他們自己合作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把握不住學習重點,容易浪費課堂時間等。但教師更應該注意到,小學生開展合作學習,讓他們自己學習,自己研究,對他們的成長會更有幫助,對他們能力的培養也會更有幫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是完全放手的,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引導他們思考問題,引導他們尋找答案,當然也要給學生最大的自主權,讓他們可以運用 發散思維 、聯想思維這些 思維方式 ,找到自己滿意的答案。
四、因材施教,多種 教學方法 並行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注意教學方法的靈活使用,如,年紀較低的學生,在學習一些課文時,教師可以採用游戲教學法,給學生設定游戲場景,將課本中的內容融入到游戲中,讓寓教於樂成為可能;對較高年級的學生,應該注意向更高年級的教育教學銜接,手把手地教、扶上馬還要送上一程的做法應該松一鬆了,更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對語文的教育也應該更有深度,從單純的感性教育轉變為強化的理性教育。語文是陶冶情感的重要學科,小學生可以通過對語文的學習,了解更多自己在生活中不曾注意的內容,可以通過 語文學習 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可以通過對語文的學習搭建溝通其他學科的橋梁。
3小學語文怎麼才能生動有趣
一、營造融洽的課堂教學前奏氛圍
一節課良好的開始,能夠讓整節課的氣氛活躍起來,激發起學生聽課的慾望,可以說是課堂成功的一半。由於 抽象思維 和定向思維的缺乏,小學生的課堂應該更加重視思維方式的鍛煉。課堂上不僅僅是一個教與學的會話,更應該是一個互相交流、思考的過程。如果能讓學生從小養成思考問題的習慣,對他們以後的學習更加有益。例如,在課堂的開始,教師可以圍繞課題的內容提出富有思考性的問題,調動學生注意力,促使他們積極思考。學生帶著求知慾去聽課,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師也可以通過講述一個事例或故事導入課題。事例應該來自社會,貼近學生,並帶有幽默性的講解,調動學生的興奮神經,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前奏氛圍。
二、採用優雅的音樂渲染課堂氛圍
音樂能發展人的思維,能給人以最大限度的聯想,並且給人無限的美感,讓人盡情想像、思索,潛移默化地發展思維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添加音樂(最好是純音樂),不僅能調節課堂上緊張的氣氛,給人一種輕松愉快的感覺,還能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方面產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添加音樂,或配樂朗誦,或讓學生唱一些與語文課文相關的歌曲,不僅能調節課堂氣氛,給人輕松愉快的感覺,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通過互動的方式讓課堂生動樂趣
傳統教學中教教師師只管教,學生愛聽不聽,導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教師的領導作用強,學生天性愛玩,如果利用好兩者的關系,相信會因此而不同。一個小游戲的過程,既符合學生愛玩的天性,又發揮出教師的領導作用,讓學生在歡樂中汲取知識。學習小游戲的創建應該符合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真正做到寓教於樂。例如,通過讓學生看動作猜詞語、看口型猜字母、講故事猜 謎語 等簡單的小游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
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語文課堂的學習講求意境,小學生難以憑空想像,其思維方向需要藉助具體形象的事物來引導。同時,小學生正處於形象思維發展的階段,因此對色彩斑斕、直觀形象,生氣勃勃的事物較感興趣。多媒體技術可以將課本的內容以色彩艷麗動畫視頻形象逼真地呈現出來,還可以配上深情的背景音樂。當教師放映幻燈片、播放錄像和錄音的時候,與學生進行多維互動,通過與學生的感官接觸,使學生在優美的樂曲中,入情入景,如痴如醉,彷彿身臨其境,真正起著一個導師的作用。
四、手腦結合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兒童 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展。學生自己動手參與活動,不僅僅只是一個參與過程,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慢慢學會自己去思考,激發他們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從而達到思維鍛煉的過程。比如,通過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可以把書本中學到的抽象的 語文知識 及其他方面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從而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此外,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在語氣、語調以及肢體語言等方面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因此活動本身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4小學語文如何講的生動有趣
一、盤活課堂教學形式,吸引學生興趣
堂教學是一門藝術,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不斷盤活課堂教學形式,使學生在每天的上課中都能有新鮮感。比如,教《安塞腰鼓》一文,我採用有感情地朗讀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感受安塞青年人的熱烈奔放。教《斑羚飛渡》一文,我採用學生討論式教學方法使學生認識到危難時團結、自救、群體意識的重要性。教都德的《最後一課》,我採用問題式教學方法,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探求答案,使學生對韓麥爾的愛國熱情感觸深刻,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一文,我採用學生自讀式教學方法,學生在自讀中親身感觸聞一多是一個身體力行、言行一致的人。再如,教《社戲》一文,從重點段落(劃船和偷豆)入手,透過重點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教《我的叔叔於勒》一文,採用探究式教學讓學生看出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特點靈活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教得輕松自如,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有活躍的課堂教學。而不是每一課都是從生字教學入手,然後分段歸納段意、逐段分析,再歸納中心,最後歸納寫作特點。這種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只會扼殺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也不會活躍。
二、巧設懸念,創設問題情境
所謂「懸念」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課文情節的特點,巧妙設計一個或多個懸疑點,學生通過思考便能解開「疑團」的問題。它能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收到可喜的教學效果。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的思想火花,或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住。」那麼如何設置懸念呢?比如:教《藤野先生》一文,當學生讀到課文「從東京出發,不久便到一處驛站,寫到: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名目。其次卻只記得水戶了,這是明的遺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我馬上設置這么一個懸念:「文中作者說我到現在還記得『日暮里』和『水戶』這名目,作者為什麼對這兩處地名印象這么深呢,大家思考一下看看能不能得出答案?」學生的好奇心、興致很快就來了,紛紛動腦,課堂立刻進入有趣的討論中。
經過學生一番熱烈地討論後,眾說紛雲,答案不一,能力較好的同學便得出答案:這是作者憂國憂民及仰慕民族英雄的思想表露。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一些懸念,課堂便顯得生動有趣起來。再如學生讀到「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我便創設這么一個情境:「此時此刻,如果你也在場,作為一個中國人聽到這樣的譏刺,你會有怎樣的心理?」學生義憤填膺,愛國熱情油然而生。無需教師去引導領會此時魯迅的愛國心理,學生不言而喻。這樣,不僅生動有趣,而且入情入理,以情動人,把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收到了很好教育效果。
三、用生動、風趣的語言,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
教師語言生動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聽課的效率和學習效果。平淡、無味的語言,會使學生感到乏味,產生厭煩心理,導致上課打瞌睡,課堂學習效率低。所以教師在一堂課中,要善用生動的(必要時藉助一定的態勢語言)、風趣幽默的語言,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樣,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我在教《鄉愁》這一首詩,我用飽含感情的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展現出作者深沉的鄉愁,從而引起了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使課堂生動有趣。這樣,學生的感悟能力在潛移默化地提高。
此外,老師自身高昂的情緒和滿腔的熱情,也會激起學生體驗積極的情緒,喚起學生持久的學習動力。再如我教《白毛女》一文,通過教師邊唱邊表演喜兒得到爹給的紅頭繩後的情景,把喜兒歡喜的心情淋漓盡致的表現在學生的面前,這種聲情並茂的態勢語言,不但使學生對喜兒的心情得到充分體會,而且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教師要反復錘煉自己的語言,力爭生動、風趣,使學生入神聽之,課堂教學效果自然好。生動的語言能引起學生共鳴,風趣幽默是最佳的潤滑劑。
四、品味作品語言,揣摩意境,感受情趣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感悟」「要在語言環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語言學習的最高意境是讓學生在美妙的語言中,揣摩語言中所描繪的意境,心領神會語言的情趣,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 記敘文 有很多美妙的語言,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品味,仔細揣摩,感受其中的意境。
D. 語文課堂如何激發學生興趣
方法:
1、給學生成功的愉悅,幫學生樹立自信: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有一種成功的情感體驗反復多次,就會產生學習的愉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設法給學生以成功的滿足。課堂提問,問題不宜過難或過易。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提出問題時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不同難度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和保持濃厚的興趣。
2、給學生動腦、動嘴、動手的機會:
要讓學生不斷思考。要讓學生動腦,就是要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提出新的問題,貫穿在觀像、引探、分析、總結規律的各個教學環節中,讓學生針對問題去思考,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
3、保持刺激的新穎和變化,激發學生學習的新鮮感、直觀感 刺激的新穎和變化能引起學生的新鮮感和好奇心,在語文課堂中經常保持刺激的新穎和變化,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E. 如何上好高中語文第一課
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我也以為在學生剛踏入高中,師生彼此陌生的情況下就開始上新課,未免有點唐突,有些不適。於是我設計了如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自我介紹,親近學生。先用幾句幽默的話語自報姓名,我說:「同學們知道演 *** 演得最好的演員是誰嗎?(古月)這就是我的姓(胡)。我的名字有點對不起聽眾,可能父母在舊社會飽受生活之苦,故希望他的兒子長大後能大賺一把(志金),只可惜現在我還是一介書生,囊中羞澀。中國有句俗話——『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緣分的巧妙和難得。我和你們幾乎同時來到這所小巧玲瓏、古樸幽雅的南湖高階中學,就是一種巧合,一種緣分。希望你們倍加珍惜朝夕相處的三年寶貴時間,勤奮學習,積極進取,為今後的人生留下一抹美好的記憶。」 二、解讀語文,激發興趣。我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語文世界的神奇瑰麗,引用了餘光中、於是之等人關於中文的溢美之詞,力圖以自己對語文的興趣與熱情感染學生。為了讓學生領略語言文字的精妙之處,我講了曾國藩部下巧改「屢戰屢敗」摺子的史實,王羲之機智續寫春聯的逸聞,算命先生巧用模糊語言的故事。學生的聽課興趣大增,眼睛異常地發亮,似乎感受到了語文世界的靈動之美。 三、尋找差異,提出建議。我比較分析了初、高中語文學習內容和學習要求上的差異,提醒學生改變原有的學習方法和思維定勢,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致力於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並提出幾點建議:1、課前預習,圈點批註,2、重視誦讀,積累詞彙,3、廣閱博覽,勤做筆記,4、關注生活,勤於練筆。 四、表明誠意,明確要求。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我從「工具准備」、「上課要求、」「作業習慣」、「作文訓練」、「其他規范」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學習要求,最後,我說道:「語文是一門滋養生命的學科,學好語文將使你終生受益,我將竭盡全力上好以後的每一堂語文課,我真誠地希望做大家的好朋友,同你們一道追尋語文亮麗的風景,衷心祝願同學們在新的學習生活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這一堂課實際上是高中語文學習的入門課,學生從中可感受到語文世界的神奇之美,激發語文學習的興趣;又能了解高中語文的學習內容與要求,有助於順利完成初高中語文學習的過渡。從學生專注的目光和微笑的表情中,我觸控到了學生被撥動的智慧之弦,也感受到了學生親近的情意,我頗感欣慰地走出了教室,心裡憧憬著下一堂課的新異和美麗。
1、才華性。前文已經提及,學生從初中升入高中,其自主性和判斷能力增強,對教師的選擇相對較為挑剔。語文作為中學階段一門審美性、藝術性、文化性最強的學科,學生對教師的才華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一位才華橫溢、談吐風雅的語文教師能極大的喚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因而,在第一課上,恰如其分的表現教師的才華,能起到非常積極的效果。當然,才華不是空談的概念,真才實學的教師要麼思路敏捷、言語機敏,常有高層概括的點睛之話;要麼有豐富的詩詞典故,旁徵博引,信手拈來;或舉手投足見,不經思索的言語都能給人以文采和思索等等。這些並不是一時能解決的,需要教師長期的學習和積累,厚積方能薄發。當然,教師的才華展露也依賴於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在備課和課堂教學操作上,應該充分發揮自己在詩詞、典故、文學語言、哲理、思辨、感情表達等方面的優勢表現自己的才華。
qi圓春長沙
沁園春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
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新課標
一. 重視教材、預習到位,看有關知識 高中課本與初中課本最大的不同是長、深、美。文字多、內容深、意境美,充分的預習與認真的品讀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捷徑,有時一篇古文一周都不一定講完;一篇文章可以長達10頁左右。這樣的課容量可想而知是十分龐大的,同學們不能抱有僥幸心理,必須做到課前疏通字詞,讀順課文,課後理清思路,做好總結。 二. 精積細累、咬文嚼字 請同學們從高一就達到一個共識,文科的學習方法唯有兩字積累。語文知識廣博,短時間里絕難有大的突破。而盲目的摘抄積累是不行的,必須要仔細、要反復、要記牢。舉個例子:要能順利地讀懂淺易的文言文,就必須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積累有關文言實詞、虛詞的知識,這樣才能具備從同一實詞或虛詞的若干義項中選擇它在上下文語境中應取義項的能力。又如:為保證普通話的順利推行,高考每年堅持在第一題中考查漢語語音。對於那些多音字、同音字,你是否做好應試的准備了? 此外,隨筆寫作(自由狀態下的寫作訓練)是高考作文的最好准備。近幾年高考作文的命題方式為話題作文,可以說,它與隨筆的釋放性、任意性有某種相通之處。同學們不難發現,寫初中周記時,幾乎每周都能有一兩篇佳作問世,有的以感性體驗來打動大家;有的以奇思妙想啟發受眾;有的以見解深邃獨步稱雄。這些揮筆而就的抒情小品、時事短評、生活速寫,不就是三年後高考作文的最佳素材嗎?可是如果你不堅持,即使是高考狀元也束手無策,據報載:一名高考作文獲滿分的學生在度過兩年的大學生涯後,面對當年的試卷不禁感喟:自己再也不能發揮出兩年前的水平,寫不出那樣的佳作了。為什麼?因為他中斷了系統的隨筆習練。葉聖陶先生說:寫作系技能,不宜視作知識,宜在實踐中練習,寫作的歷練在乎多作。它不僅能使學生寫法上日臻成熟,還能使思想日漸深刻。 三. 動腦動手、相輔相成 所謂動腦動手就是勤思考、多練習。易於思考,樂於表達。我們所用的新教材基本有兩個特點:一是選作教材的編著理念相對超前,道德說教相對減少,而人文因素相對增加;二除課本之外,還有讀本,閱讀量較大。可見語文學習的外延等於生活的外延。同學們不要做人雲亦雲的影印機的角色,要有自己的思維方式,留意日常生活中時代感強的事件,廣泛涉獵名家著作,讓聽說讀寫發揮到極致,真正實現語文學科重基礎、重能力、重應用的導向。
一、轉變閱讀教學的目標觀:變「一維目標」為「三維目標」。 長期以來,許多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設計時,往往只考慮「知識和能力」這一層面上的目標,這樣做不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其實,語文閱讀教學 應該實現三維目標七個方面:「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提出,是當今高中語文教學改革必然趨勢,同時也為高中閱 讀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 第一,在教學的指導思想上,要認清三維目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三維目標的實施,絕不是三維之間的幾何相加,它是在閱讀教學的一體化的過程中實現的。 第二,在實施的策略上,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選擇恰當的教學突破口。例如,可以從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情感態度的變化入手,實施三維目標; 可以從誘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入手,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豐富他們的內心體驗,實施三維目標;還可以從交流個性化的學習方法入手,讓學生運用自己喜 歡的方法,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在閱讀中享受探究和創造的樂趣,使三維目標得以落實。 第三,在評價的方法上,要採用綜合評價的方法。例如,對「知識和能力」的評價,可採用常規的口頭和書面的測試方法進行評價。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 價,一是可以採用觀察的方法,通過觀察和分析學生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情感態度的變化,判斷學生對這一目標達成的程度。在課堂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學生有各種 各樣的情緒表現,或活躍、高興、激動,或痛苦、冷漠、無動於衷,這些情緒表現都是我們評價「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目標達成度的依據。二是可以採用訪談的 方法,教師採用簡要的開放性的問題,與學生進行個別訪談、團體座談、公開討論,從中了解他們情感態度的變化,判斷他們對這一目標的達成程度。 二、轉變閱讀教學的價值觀:變「一元解讀」為「多元解讀」。 長期以來,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干擾,片面追求「唯一答案」的「一元解讀」已成為當今高中閱讀教學的主要價值取向。教師按照「教參」上提供的「唯一答案」解讀 課文,並設計相關的問題,學生順著教師預設的問題理解課文。這種異化了的閱讀教學,不僅不能促進學生閱讀素養的提高,而且泯滅了學生的個性。針對這個問 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語文課程具體豐富的人文內涵和很強的實踐性。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和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 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注重個性化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這就要求我們對傳統 的閱讀教學的價值觀進行重新的審視,確立新的閱讀教學的價值觀,也就是要變「一元解讀」為「多元解讀」。讓學生在多元解讀的過程中,張揚個性,完善人格, 提高閱讀的綜合素養。 第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閱讀教學理念,為學生個性的彰顯和思想的解放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多元解讀」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文字內涵進行不同的情感體 驗的方式及結果。學生在多元解讀的過程中,由於學生個體在生活經驗、知識儲備、感悟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著客觀差異,因而他們在對同一文字的解讀過程 中,必然會出現豐富多彩的答案,正如魯迅先生所說,讀《紅樓夢》「紅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 事。」對此,教師一方面要構建安全、民主、和諧的課堂生態環境,熱情鼓勵學生敢為人先,標新立異,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另一方面,教師要學會多層次、多角 度的傾聽,面對學生的「眾多聲音」,教師既要聽出「雜音」,分辨對錯,也要聽出「高音」,分清認知水平的高低,還要聽出「奇音」,覺察出見解的獨特的與新 穎。在傾聽的基礎上,教師要善於捕捉多元解讀中出現的有價值的爭鳴問題,組織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 第二,要正確處理好「多元解讀」與堅持正確的價值觀與標准導向的辯證關系。在語文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我們發現,目前對「多元解讀」的理解存在著兩個誤區: 一是把「多元解讀」誤解為「多元價值觀」。例如,在多元解讀的新理念的指導下,學生對一些約定俗成的成語賦予了新的意義。如「濫竽充數」中的南郭先生是個 「審時度勢、善於把握時機的人。」「狐假虎威」中的那隻狐狸成了「聰明、機智,化險為夷」的楷模。對此,一些教師不但不進行正確的引導,反而對這種解讀大 加贊賞,給學生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在「閱讀與鑒賞」的第一條中明確指出:「在閱讀與鑒賞活動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 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和認識」。對於正處於成長發展階段的高中生來說,他們尚未完全形成自己正確的 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進行積極的引導。試想,如果社會上真的涌現出這么一批「聰明機智」的「狐狸」和「把握時機」的「南郭先生」,那麼,我們 的社會將會出現一個什麼樣的局面?二是把「多元解讀」誤解為「多元標准」。例如,有些語文教師為了尊重學生的獨特的閱讀體驗,採用「放羊式」教學,讓學生 用個體對文字解讀的結果來代替文字原本的意義,對文字意義的理解缺乏大體統一的標准。教師甘當學生的「夥伴」,而忘記了自己「教」的專業角色。因此,我們 在引導學生進行「多元解讀」時,必須明確:盡管「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林黛玉」,但畢竟還是林黛玉,而不可能是薛寶釵。同樣道理,如果我們在解讀文字時沒有 一定的標准可言,讓學生任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麼,我們的閱讀教學將會陷入混亂、無序狀態。尊重個性差異,倡導多元理解,是建立在一定的標准或共識的 基礎之上的。
F. 小學語文課堂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課堂是展示教師和學生的舞台,它與課堂學習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課堂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又源於其對知識感興趣的程度。課堂教學從根本上說是一種由學生興趣激發的教學,當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喚醒時,必將表現出極大的求知慾望和學習熱情。
一、課前准備是提高孩子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
課前准備包括教具、學具的製作,課堂教學需要資料的收集,課件的准備,生字詞卡片的製作等等,教師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備,才能在課堂教學之中解決好各種問題。其中備課尤為重要,備課就是要在上課之前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了解學生需要什麼、愛好什麼,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了解課文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重點和難點等等。教師只有通過課前收集和整理大量資料,課堂上才有針對性的提出相關的問題,選擇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就是同一篇課文,教師備課的情況都會隨著教學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比如所教學生的人數不同、年級不同、地方不同,當然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各不相同,其教學目標和方法就不一樣。教師備課時候就要組織好課堂語言,設計合理、生動有趣的情節,孩子才會在一節課里通過自己感興趣的看圖片識字、猜謎語活動、小組合作、游戲活動等多種形式進行愉快輕松的學習。學生和教師才會在40分鍾的一堂語文課里有所收獲。
二、創設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
教師要創設一個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第一,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情和愛對待每一個學生,關心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和生活,使學生能夠真切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第二,要建立一個和諧、溫暖的班集體,使全班學生能夠在平等互助、輕松怡悅、快樂幸福的環境中共同學習。一個舒適、愉悅、友好、幸福的班集體,才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搖籃,更是學生學習的好地方。第三,教師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發展,學生不高興、不開心的時候,要與其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原因,及時幫助調整情緒。特別是關注留守兒童和單親孩子的成長和進步,不管是課堂上還是課後,甚至是孩子在家的情況,教師都要逐一進行了解,盡可能和這些孩子打成一片,得到他們的信任,讓他們感受到教師最溫暖的愛,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要一視同仁的對待學生,特別是要親近和關愛後進生的成長,給予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的指導和幫助;要善於發現其可愛之處,對其每一個微小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鼓勵。
三、開展多種形式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是語文教學的主要途徑,因而,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恰當的運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導入,創造愉快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處於一種主動、積極、興奮的狀態,樂於學習。導入的方法有:講故事導入、聽音樂導入、看圖導入、做游戲導入等,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導入。如:教學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1課《草原》,開始課件出示有關草原上美麗景色的圖片,學生通過視覺直觀形象的初步了解到草原一望無際、一碧千里,以及草原上遼闊天空的情景,從而產生學習文本的興趣。接著播放草原牧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觀看草原上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的壯觀場面,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進入草原環境之中,走進「草原」,感受大草原無與倫比的美麗風光和淳樸熱情的民族風情把學生的思維牽引到內蒙古茫茫無際綠色草原時空中,「親身體驗」草原上壯麗的景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發揮學生動手、動腦製作,結合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對於具體形象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如:六年級上冊9課《竹節人》教學前,教師布置學生先看一下竹節人游戲的圖片以及製作竹節人所需要的材料,再分小組讓學生動手製作竹節人,不會製作的可以去看課文。竹節人製作好進行評比活動,比一比哪一個小組做的好,評出一、二、三等獎。這就提高學生的視覺、聽覺和動手製作能力,從而激發對閱讀和學習課文興趣。
小學生樂於猜謎語、聽故事,教學中結合教材、運用謎語、故事的形式組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27課《雨》,可以出示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裡看不見。」讓學生猜一猜,使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對課文產生學習興趣。在學習課文過程之中,教師結合自己的經歷講解缺水的時候遇到的一些困難,學生聽完故事之後就會積極主動提出許多關於水的問題:「老師,你們那時候去哪裡洗澡?」「小時候,你們打過水戰嗎?」「你們挑水遠嗎?」「缺水的時候,你們是怎樣度過的?」……不知不覺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動力。課堂中教師可以設置恰當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體驗缺水村子裡人們盼水、用水的心情,體驗到缺水之艱難,貫徹珍惜水資源的愛國主義教育。
四、運用恰當的鼓勵和表揚用語
學生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一句表揚的話可以使學生開心一天,作業本上一句激勵的話可以使學生更加有信心完成作業。如:「你真棒!」「你說話的聲音真好聽!」「你總結的非常好!」「你用的詞語很新穎。」「這句話讀的很有感情。」「你真會觀察。」……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課堂教學順利完成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策略,學習興趣是學生進行創造性和發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對自己感興趣事物,想方設法地去探索、去了解,力求尋找到其中的秘密。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適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喜愛語文活動的情感。
(作者系隆陽區板橋鎮中心學校教師)
王亞槐
G. 語文開學第一課弄什麼比較有意思
一、教學目的
1.加強師生互相解,增強合作意識,共同構建穩定、高效的語文學習系統。
2.明確語文學習的雙重目標,掌握並運用具有高中語文學科特色的學習方法。
3.明確本學期的語文學習內容,按計劃完成高一語文的學習任務。
二、教學設計
1.學情:學生由初中走向高中,經歷了學習上的重大轉折,但在語文學習上並沒有質的提升。所以,開學初的語文課應該引導學生逐步適應高中的語文學習,實現由初中向高中語文學法上的轉變,重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2.教法:老師介紹,師生互動。
三、教學建議
1、本教案所用實例較多,教師視個人專業水平和學生情況酌情取捨;不論引用多少材料,教師要熟練掌握,出口成章,彰顯教師的語言藝術和人格魅力。
2、有些材料最好用幻燈片播放,讓學生聽得清,看得見,有助於理解和掌握。
3、本教案內容較多,可篩選材料上1課時,也可上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千里有緣幸福相會
人們常用「同過窗(同學)、扛過槍(軍人)、下過鄉(知青)」等話語說明不同形式的緣分。「十年修得同船渡」,說明緣分的重要和來之不易。為國育棟梁的人民教師和立志成才的莘莘學子,為著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緣分。老師作為我們健康成長的引導者,受人尊敬由來已久。古代人們就把「師」的地位與天、地、君、親並稱,並寫在同一排位上供眾人朝拜。中國第一位教育家孔子被人們稱為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成為幾千年來人們最崇敬的人物之一。唐代大文豪韓愈「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的名言,對「師」作了最精闢、最完美的解釋,一直被國人奉為經典世代流傳。除此而外,人們用充滿感情的多種美稱表達對人民教師的敬仰和愛戴:稱教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這是最富有哲理的稱謂;稱教師是辛勤的園丁,這是最質朴無華的褒稱;稱教師是慈愛的母親,這是最真摯感人的愛稱;稱教師是春蠶,這是最純真質朴的稱謂;稱教師是蠟燭,這是最溫馨動人的稱謂;稱教師是孺子牛,這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喻稱;稱教師是春雨,這是最生動形象的默稱;稱教師是人梯,這是最光榮貼切的專稱。凡此種種,集中說明了老師在教育教學、啟迪智慧、引導成長中無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同學們來到學校,要倍加珍惜這不可多得的師生緣和同窗情。要虛心向老師學習,學知識,學做人,「親其師,信其道」,學好教師教的每一學科,絕不能幹出「厭惡和尚,恨及袈裟」的傻事,白白的耽誤自己某一科的學習。
我做大家的語文老師,有緣和大家朝夕相處深感幸運。鄙人姓李名愛民,字濟眾,號樂群,博客名為蘇河十八子。芳齡58歲,和國家領導人相比,我正處青年,但和四歲就知為兄長讓梨的孔融、七歲能急中生智砸缸救人的司馬光、九歲就知為父親暖席的黃香和十二歲就做了秦國上卿的甘羅相比,我已是老年了。從個人的情況看,上帝把我分配到人生的一個普通班,我沒有一丁點優越的家庭背景。我的智力平平,對很多事情的理解比同齡人都要晚3―5年。我知道自己的弱點,恪守「慢牛早套場」和「笨鳥先飛」的信條,勤學不輟。我自幼愛好讀書,「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有時候讀一本好書,感覺就像是跟許多高尚的人在談話。」尤其愛好探究性學習,有時為了弄懂、掌握一個語文知識點,都要比別人不知多花費多少時間。不管怎麼說,我願意盡心盡力、盡職盡責搞好語文教學,更願意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幫助,和大家一起營造一種團結向上、努力奮進的語文學習氛圍。
(二)學好語文大有作為
從傳承中華民族文明的角度看,語文是漢民族語言和文字的總匯,積淀著漢民族最古老的精神力量和智慧成果。語文的蘊含猶如浩瀚無際的海洋,博大精深;語文的力量宛若連綿起伏的群峰,庄嚴崇高。語文的論辯比金鋼石更堅硬,歷千年而不朽腐;語文的描寫比錦羅緞更柔軟,呈異彩而不妖嬈。議論時,語文像長江黃河一樣奔流不息;抒情時,語文像清泉溪流一樣潺潺流淌。從美學的角度看,語文是一輪噴薄而出的朝陽,霞光萬道,輝煌絢麗;語文是一顆綴在草葉上的露珠,晶瑩剔透,清澈靈動;語文是一抹黃昏天邊如血的夕陽,映照旅人,染紅山川;語文是一簇自由綻放的花朵,奼紫嫣紅,清香馥郁。這些美好的事物,口頭描述是『語』,傾注筆端成『文』,譜寫出語文的華美樂章。從散文的角度看,語文是現實生活美好事物的升華。是東都洛陽城郊國色天香的牡丹,是清華園月夜下恬淡靜謐的荷塘,是古道邊長亭外悄然無聲的冷月,是那一雙看清世界尋找光明的黑色眼睛。從古詩詞的角度看,語文呈現出充滿意境的絢麗生活。是萬里長空的一行白鷺,是沉舟側畔的千點白帆,是伶仃洋九死一生的旅途中歷經千難萬險的硬漢子,是秦皇島一望無垠的大海中沖破萬傾波濤的打魚船。從小說的角度看,語文能激發千萬讀者回腸盪氣的情感。是當陽橋下黑臉張飛石破天驚的怒吼,是水滸好漢勇闖神州的風風火火的吶喊,是林黛玉淚珠下飛紅萬點愁如海的片片落花,是古軒亭口鑒湖女俠為國捐軀的俠肝義膽。諸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等表現了語文的陽剛之美;還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等體現了語文的陰柔之妙。總之,語文千變萬化、千奇百怪、千姿百態,奇極、神極、妙極。
走進語文,我們就走進了一個最真實的情感世界。語文教會我們愛,愛一切美好的事物,也教會我們恨,恨一切丑惡的事物。古今中外的文學家憑借語文給我們留下了數以萬計、億計的寶貴的文學遺產,使我們了解世界文學畫廊中的潑留西金、葛朗台、夏洛克、阿爾巴貢等四大吝嗇鬼的丑惡靈魂,讓我們感受到《竇娥冤》、《漢宮秋》、《梧桐雨》和《趙氏孤兒》四大愛情悲劇的豐富內涵,體會到《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和《西遊記》四大文學名著的無窮魅力,認識到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文學巨匠筆下讓人們永世不忘的藝術形象。語文是各科的基礎,只有學好語文,打好基礎,才能輕松愉快地學好其它學科。否則,處理用語文表述的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的應用題恐怕都會被弄得一頭霧水。即使學習英語,若沒有學好語文中的語法知識,英語中的主、謂、賓格也會把你繞得團團轉。
蘇東坡詩雲「腹有詩書氣自華」,是說飽覽詩書的人的氣質自然與眾不同,事實確是如此。一個小夥子,登上了北京八達嶺長城,不覺感慨道:「啊,長城!」旁邊的人以為他詩性大發了,都很興致地洗耳恭聽他的下文,誰知他卻說:「咋就這么長!」這就告訴我們,語文知識的淺薄,詞彙的貧乏,常常會影響思想情感的抒發。他不是不想抒發登臨長城的感情,而是他畢竟沒有最起碼的知識積累。一個五六歲的小姑娘,跟著父母去旅行,當他們乘坐的汽車行駛在南京長江大橋上的時候,小姑娘趴在車窗玻璃上,看著茫茫的江水,奶聲奶氣地吟出了兩句古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兩句詩盡管用錯了地方,但他畢竟還有些許古詩詞的積累,比那游覽長城的小夥子要高明多了。
如果學不好語文,不能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就無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若你的拼音沒學好,對於混合不清的平舌音與翹舌音就不能很好的辨析,以致於「四」與「十」「今」與「京」和「似」的兩個讀音等都發不清楚。沒有學好普通話,死抱著方言不放,也會鬧出許多笑話。廣東人在出售蘋果時把「大蘋果外銷,小蘋果自己吃」說成「大屁股外銷,小屁股自己吃」;廣西人在盛贊旅遊地的美景時把「坐在船上看郊區,越看越美麗」說成「坐在床上看嬌妻,越看越美麗」。這都是語文沒有學好造成的後果。
歸納起來,語文有如下功效:
1.提高運用能力 增強合作交流
語文學習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和提高語言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其中包括話語過耳、旨意盡知的傾聽能力,舉止沉穩、出口成章的口頭表達能力,一目十行、過目成誦的閱讀能力,下筆千言、倚馬可待的寫作能力。具備了這些能力,不論是做人做事,都會左右逢源,得心應手,如魚得水,似鳥翔空。憑借這些能力表達自己的思想,取得與別人正常的合作、交往和溝通;任何科學的發明與創造,都必須藉助於語言文字來描述、推廣和應用。事實證明:好口才好文章都可以成就人生的輝煌。在關鍵時刻,一句話、一紙文都可能影響你事業的發展,改變你人生的命運。盡管事業成功的人不一定都具有好口才和一筆好文章,但擁有良好口才和會寫文章的人取得成功的機率更大,因此,口語交際和文章溝通能力是人們立足社會,終生受用的一種語文能力。在這幾個能力元素當中,語言理解與能力運用相當於火種,思想相當於燃料,思維近似於助燃的氧氣,思想越豐富,思維越活躍,語言能力越強。
2.提升思想境界 凈化人們靈魂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思想豐富,語言的內涵就豐富;思想枯竭,語言自然就貧乏。從本質上講,閱讀理解能力實際上就是用自己的思想兼容文本的思想從中獲取「養分」的能力;寫作能力實際上就是作者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一位剛剛考取的女大學生,坐著火車去大學報到。火車經過黃河鐵路大橋,正是黃昏時分,她向車窗外看去,夕陽垂在遠遠的天邊,將萬道霞光投射在浩淼的水面上,水的這一側是黛青色的邙山,那一側是極力向遠處綿延的高壓線,這些景物共同構成了一副極為恢弘的場面,深深感動著這位女大學生。她在想,多麼美妙啊,這是大自然專為我設計的嗎?這是在預示著,我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也會充滿夢幻般的色彩;我的前途,就像這雲霞一般燦爛。這個例子說明,景物和心境常常是融為一體的。語言內涵豐富,思想境界自然就高。
語文作為人們靈魂的凈化劑,可以剔除人內心的私慾和雜念,使人變得純潔而高尚,孔子出門見到一件「不注水時是斜的,注一半水則變正,注滿了水就要翻倒」的「奇支器」。不禁感嘆道:「哪有滿而不翻的呢?」古人教育我們做人要謙虛,千萬別自滿,否則,非翻車不可。語文可以在人的心靈深處播下善良的種子,喚醒人的良知,使人富有同情心、寬容心和仁愛心;語文可以使人心胸寬廣,志向遠大。屈原的心憂祖國顧念黎民、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朱自清在貧病交加中拒領美國救濟糧,這些都說明語文在人格塑造方面的巨大作用是其他任何一門課程都無法替代的。
3.強化創新能力 形成自主探究
人最關鍵的能力是創造創新能力,而創造力的核心是形象思維能力。漢字是象形文字,漢語言是極易喚起人的形象思維活動的語言,是一種詞、句都富有形象暗示的語言;文學作品是形象思維的產物――文學作品的欣賞過程始終伴隨著想像與聯想,因為只有充分地展開想像和聯想,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和所描繪的情境才能在讀者的腦海中浮現出來,才能被讀者感知和認識。因此,學習語文,可以大大豐富人的想像力,增強人的形象思維能力,改善人的思維品質,提升人的創造力。從這個意義上講,語文課是一門創造潛能的開發課,是一門創新能力的培養課。......(寫不下了)
H. 如何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能激發和引導人們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某種事物的底蘊,直接促進其智力的發揮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就如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若能激發學習興趣,就能激活學習的主體,使他們的感官處於最活躍的狀態,最佳地接受教學信息,有效激發良好的學習動機。這樣教與學得到了和諧的發展,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就會隨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說激發學習興趣對語文教學而言。對學生而言都是很好的策略。
第一,激發學生的興趣,是進行語文教學的切入口,它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發展為主線的現代教育思想。傳統的語文教學大多奉行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方式,一切以教師為中 心,以傳授知識為目的,教師多致力於如何去教懂學生,如何去教會學生。學生則常成為課堂上的聽眾和書記員。老師無意中把他們的大腦當成了一個巨大的存儲知識的容器,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他們本身存在的巨大潛能,同時也忽略了學生的個體體驗和感受,使學生覺得語文令人厭煩,對語文沒有好感,常常因此導致消極的學習態度和被動的學習策略。這正如先賢朱熹所說: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可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第二,端正學習態度,誘發的需要,使學生願學、樂學、勤學語文,改變他們被動學習的局面。我認為可以嘗試下面兩種做法:
1、通過親身體驗改變態度。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就某個問題,某個情節讓學生當老師,從而引導學生發現自己不被注意的東西,使學生潛在的好奇心被引發出來。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充當教材中的角色去體驗感情。這就很好地將學習需求轉化為學習興趣,摒棄先前不願說或不想做的學習態度。
2、通過認同和模仿來改變態度。在學生學習發生障礙,產生逆反情緒時,教師應善於把教材中的語言現象與學生的日常交際聯系起來,要抓住學生的認同心理,使學生感到能產生新的語言需要而改變學習態度。
第三,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科特點,學生心理特點,以情和境為依託,以促進學生的發展和學習興趣為前提,以培養創造力為關鍵,以情感潛能為媒體,以思維訓練為手段 ,去挖掘教學中有趣的情景。語文特級教師錢夢龍曾深有感觸地部結:優秀的教師無不都是優秀的心理學家,他們不約而同地都是十分精通從激發興趣入手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慾望和學習熱情。事實上古往今來許多優秀的語文教師都是這樣做的。聖人孔子曾根據自己多年的實踐總結出寓教於樂的教法。當代有名的語文特級教師魏書生在學生入校伊始就要求學生寫日記,並規定題目為《學習是一種樂趣》,其目的無疑是讓學生去體會、發現學習的樂趣,從而自然而然地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並使之保持下去。上海特級特級教師於漪上課總是滿面春風,充滿激情,使學生如沐春風。既學到知識,又樂趣無窮,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實激發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創設情景巧設情景,巧設問題,做實驗,表演課文內容,做游戲,開展競賽,多媒體手段的使用等。但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讓學生主動地發展為前提,是外在樂趣,要想真正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有所收獲、發展,就要引導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內在樂趣,達到樂學、善學,激發學生思維,引發創造的慾望,並形成強烈的出自內心的學習動機。所以在教學中,不僅要創設激趣情景,還要創設質疑情景,使學生變機械接受為主動探究。另外,要創設交流情景,變個人競爭為集體合作,創設想像情景,變單一思維為多向拓展。
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說得好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與光明的教育環境的主要途徑。事實證明,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發揮他們的巨大潛能,才能提高教學效率。
I.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巧妙導入,培養興趣
1、游戲導入,以樂激趣。
英國哲學家洛克說:「把身體上與精神上的訓練相互變成一種娛樂,說不定就是教育上最大秘訣之一。」對此,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內外都開展不同形式的語文游戲活動,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在學習七年級第一課朱自清的《春》一文時,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一個以「春」為中心的成語接龍游戲,學生從「春風」「春雨」一直到「二月春風似剪刀」「春江水暖鴨先知」「一江春水向東流」,然後順勢導入到所學的課文上來。學生思維空前活躍,在沒有任何精神負擔的娛樂活動中產生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2、詩歌導入,以詩激趣。我在教學《雨的四季》一課時,在黑板上寫一首題為:「致七年級學子」,詩雲:「五十學子聚課堂,俊男俏女讀書郎。休嗟初中學習累,先苦後甜細品嘗。」然後讓同學們大聲齊誦讀。
一下子,全班學生興奮了,被詩歌的語言感染了,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熱情高漲,七嘴八舌地說:「我們也要學寫詩歌。」我又說:「先生只是引路人,學習還需自用心。下面請可愛的讀書郎們認真地誦讀《雨的四季》」。
3、設置懸念,以疑激趣。古人雲「學起於思,思起於疑」求知慾往往是從疑問引起的。因此,對故事性強的記敘文或條理清晰的議論文,可以盡力設置疑點,提出問題,製造懸念。如教學《狼》第一課時時,我就設置了這樣的導語:「狼是陰險狡猾的,但另一面它又是可笑的,甚至讓人覺得是荒唐的。同學們可能覺得奇怪,它又怎麼可笑呢?為什麼讓人覺得荒唐?讓我們一起來看《聊齋志異》中的
《狼》吧」。這個導語的好處就是巧設疑問,引起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課前,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問題,在課上,用問題來激發興趣。但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深淺得當、難易適中,防止問題太難太深,使學生無從考慮,望而生畏,反而減低了興趣,但也不能太易太淺,不用思考就唾手可得,沒有了成功的刺激性,也會喪失興趣。
4、故事導入,激發興趣。這種導入能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教讀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我就把文中的《美女蛇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自然而然導入要學的新課。當時學生學習的興趣一下子就起來了。
5、道具(插圖)導入,激發興趣。語文課本中,有一部分課文有插圖,是作者精心繪制而成,可以利用它導入新課,提起學生的興趣。教學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一課時,我在上課時,出示皇帝在街上遊行的插圖,引起學生的注意,借題發揮說,「你們想知道這個光身子在街上被群眾圍觀的人是誰嗎?我們今天所要學的課文會給我們答案」。學生很快進入了特定的教學情境。
導入要靈活。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導入課,讓學生一上課就充滿興趣。教師的導入,不僅要有風趣的語言,而且要有飽滿的激情,要善於調控自己的感情,時刻保持愉悅的心境,一走進教室,就要進入角色,情緒飽滿地投入到教學中去,使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露,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教法靈活,培養興趣。
導入靈活了,課堂教學的形式更要靈活多樣。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教師應經常變換教學模式,如討論課,探究課,活動課等多種形式的交叉採用,可以讓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課堂上,不拘泥於教材或教參設定的內容,排定的次序,要根據實際情況變更教學內容,或獨具匠心重新安排部分次序。
三、手段靈活,培養興趣。
教師要多誇獎學生一篇精彩的作文,一手出色的書寫,一口漂亮的普通話,一個奇妙的構思,甚至是一句出色的語言。鼓勵學生,激發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適度使用電化教學手段,把學生帶入一個特定的情境,從視覺、聽覺等方面刺激學生,使之受到感染和陶冶,能夠較大的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1、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首先,教師要愛學生,尊重學生。因為只有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只能學生對教師信任了,教師所上的課,學生才會喜歡聽,才能在教與學的結合中產生共鳴,達到最佳的效果。
2、教師要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教師要嚴於律己,言行一致,要時刻充滿活力和自信,讓學生從教師的身上,看到一種向上的力量,用這種力量去感染學生、鼓舞學生。
3、教師應具有豐富的知識和較強的應變能力。教師只有具備了有豐富的知識和較強的應變能力,才能在教學中融會貫通,才能夠應對各種突發事件,適時引導,妥善解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覺得教師可親可信,才能對教師所教科目興趣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