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改進小學語文教學

如何改進小學語文教學

發布時間:2023-03-03 15:06:36

㈠ 如何改進小學語文教學管理

導語:新課程標准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在課堂管理的實踐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全面貫徹實施素質教育。然而,由於一些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新教學要求並沒有有效的得到貫徹實施,小學語文的課堂管理還存在很多問題,下面來進行簡要的分析。

如何改進小學語文教學管理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管理類型單一

很多教師習慣於採用專斷型課堂教學管理風格。即整個課堂完全由教師負責,因而,教師負有控制學生課堂行為的全部責任,而教師控制學生行為通常是通過建立和強化課堂規則和有關規定來實現的。因此,課堂教學管理過程被視為教師對學生課堂行為的控制過程,而且較多地採用主控的方式來控制學生,規則傾向於周密而嚴謹,約束多而彈性少,因而無法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難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果很差。

(二)課堂氣氛偏於消極

課堂氣氛是指課堂教學的群體心理情緒,是課堂教學賴以發生的心理背景。消極的課堂氣氛主要特徵是:課堂紀律差,師生關系疏遠,教師不善調控;學生注意力分散,反應遲鈍;有時學生懼怕教師,上課提心吊膽。消極的課堂氣氛廣泛存在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業務素質不高,這是制約語文課堂教學管理效率的主要問題之一。二是部分教師素養不高,只注重教授教材,使學生取得良好成績,而忽視了活躍學生的思維。

(三)舊有的課堂教學評價仍佔主導地位

許多學校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輕能力、重主導輕主體,偏離了全面素質教育的.要求,背離了“人的全面的發展”的理念。現行的評價方案雖然重視對“教書育人”、“教學的教育性”的評價,但只是“開始重視”而己,離全面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差甚遠。

重結果輕過程是課堂教學評價的一個突出問題,主要關注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較少關注學生的素質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舊的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和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的沖擊;二是注重終結性評價,忽視學生的能力發展,只注重學生的卷面成績;三是新的評價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包括技術、指標構成及指標權重的確定等多個方面。

(四)課堂物質環境較差

課堂物質環境主要是指課堂的時空環境,即課堂的空間組合形式和空間密度。課堂物質環境是課堂活動賴以進行的物質基礎,影響課堂活動的廣度和深度,是課堂教學管理無法避免的制約因素。好的課堂物質環境有利於學生的健康和確保學生的安全,在適應學生及其活動的基礎上,有利於學生參與、互動與成就獲得,也有利於課堂的生長和學生的持久發展。反之,則會在課堂教學中產生一系列教學問題和管理問題。

三、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新課程理念”的宣傳

一是要完成傳統語文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語文教師必須要樹立民主化的教育觀念。提倡教學民主化,首先要求教師真正把學生當作與自己平等的個體,不偏愛或歧視學生,幫助所有學生樹立前進的信心;二是要對學生加強“新課程理念”宣傳,使其積極主動參與教學管理;三是加強對學生家長的“新課程理念”傳播,使其理解並支持新課程的實施。

(二)完善小學語文新課程的評價制度

完善小學語文新課程的評價制度,首先是要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完整的人”的教育,要形成良好的評價氛圍,評價的內容、形式、方法等都要多樣化。同時更加細致地落實課堂教學評價的實施工作,調動教師實現自我價值的積極性。

在學校管理中,需要著力培養教職工自我完善、自我發展意識,為教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要堅持以量化考核制度為基礎,做到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兼顧、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考評小組評議與學生代表評教相結合,變單一評價為多元評價,統籌兼顧隱性勞動和顯性勞動,客觀、公正、全面地反映教職工的工作實績,充分調動教職工創造性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方法

改進語文課堂教學管理方法,主要是要管理課堂問題行為、活躍課堂氣氛、靈活運用激勵手段和方法、增強隱性管理。課堂氣氛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和人格發展,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領導者與管理者,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需要教師精心組織與主動創設。

(四)提高教師素質

隨著小學語文新課程的開展,不僅要求學生傳統語文學習方式實現現代轉換與超越,同時也要求語文教師教育方式產生重要變革,其中一個方面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師必須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和自然,走進學生家庭,走近學生生活;要從“科學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從語文學科走進其他學科。語文教師必須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使自己具有更開闊的教學視野。

除了專業知識外,還應當涉獵科學、藝術等領域。語文教師應對本專業的知識精益求精,使其具有高度的可利用性和穩定性,還要精於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㈡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採用的措施有哪些

小學生語文教學有其自身的教學原則,是語文教師進行語文教學的規律。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學語文 教學 方法 採用的 措施 有哪些,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小學語文相關內容推薦↓↓↓

小學語文寓言故事大全

小學語文描寫方法大全

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

小學語文中國文化常識大全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一、讀寫結合教學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里,多讀和多寫非常重要。這是掃除閱讀障礙的一步,也是學習語文最基本的一步。初次讀文識字,可以是各自自學,可以是小組自學;可以先識字後讀文,可以先讀文後識字,也可以邊識字邊讀文。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今天的識字教學,不應滿足於學生會說字形結構,會照本抄寫,或是會組幾個詞,而應更好地發揮漢字的表意功能,最大程度上發揮學生的思考、想像、描繪能力,用最科學的方法識記,而且認認真真地寫好每一個字,並且堅持寫 讀書筆記 、 讀後感 。

長期訓練,學生思維就會活躍,表達能力強。讀,首先要教學生會讀課文,會讀生字等。讀書不能滿足於學生讀通課文,而要使他們能夠做到反復地不厭其煩地用心地讀,讀出各自的疑問,讀出自己的體會。在讀書過程中遇到不懂的生字要勤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只有詞彙越豐富,學生在表達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寫出優美的 文章 。

二、角色互換教學法

角色互換教學法是指在適當的課堂上把老師和學生的角色互換,讓學生自己以一個老師的角色來教學生。傳統的注入式教學,嚴重禁錮了學生的思維,阻礙了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而採用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角色互換教學法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創造性思維。讓學生自己來教學生,能更好地了解學生對哪個部分的知識點不容易理解,能更清楚地知道用什麼方法教才能使學生更明白、更易接受。

三、興趣教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只有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興趣教學能夠迅速地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多給學生講一些古今中外文學家積累語言、積累素材、積累 經驗 等方面的 故事 ,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對學生來說,主要是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鍛煉他們的形象思維和 抽象思維 ,增強觀察、質疑、判斷、推理的能力,引導他們去發現知識,進行創造性的 語文學習 活動。

四、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應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根據文章內容創設情景,讓學生通過表演、演示等活動,入情入景地感悟、識記和品味語言,使情景的設置與語言的訓練有機結合,融為一體,能達到「寓教於樂,樂而不嬉」的目的。

五、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選擇

1、要適應語文學科的特點和教學目的的需要

語文學科是以語言 教育 和言語訓練為主,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為主要任務的工具性學科。語文學科之所以與眾不同,在於它間接地將品德教育滲透到教學過程中,以優美的語言、真摯的感情、引人入勝的故事,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起到潛移默化地熏陶人、感染人的作用。為體現語文學科的性質和特點,教學時要適當地採用讀寫結合法、情境法等。此外,小學語文教學的每節課都要體現總的教學要求和具體的教學要求,必須採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如脫離了教學要求,教學方法就失去了服務的針對性。

2、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素質發展

小學生的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過程是我們選擇教學方法時要考慮的因素。如中高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可以多採用角色互換教學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此外,教學方法的選擇還要有利於學生方方面面的素養得到發展,要以能獲得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發展學生為目的,優化課堂教學,讓學生樂學、會學。

3、要考慮教師的水平與特長

教學方法的選擇取決於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一般來說,教師往往喜歡使用學生易於接受的教學方法。一個教師對教學方法掌握得越多,他就越能找出最適應特定教學情景下的方法。教學方法的選擇還取決於教師的個性特點,教師本身的特性允許他可以著重運用某些方法。如李吉林的情境教學法、丁有寬的讀寫結合教學法。

小學語文教學措施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樂趣學習

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地進行學習。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我先在課前精心地製作了各種鳥的圖片,在導入新課時,我採用了故事導入法,告訴學生今天老師給他們請來了一群可愛的鳥朋友,然後出示鳥的圖片,把它們貼在黑板上,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被激起。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像,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調動學生全面展現自我

教師在課堂上巧設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如在教學《群鳥學藝 》一課時,揭示課題後,我先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然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劃出,不明白的地方用問號標出。自學時要求學生做到邊讀邊想邊動手。通過這樣動手、動口、動腦訓練學生,能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里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三、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 辯論 ,活躍課堂氣氛。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文時,我問學生:「學了這個故事你們明白了什麼道理?」大部分學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虛心、認真地學習,才能學到真本領。

可有一個學生卻回答的不同,他說是鳳凰老師教搭窩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鳥沒有學會搭窩。他的回答激起千層浪,學生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並列舉了一些好的教學方法。最後,我在學生們討論的基礎上作了全面的 總結 ,使他們對課文的寓意有了比較正確的理解。這樣做,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四、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當前,語文閱讀教學問題不少,其主要表現:空洞繁瑣的分析多;把一個原本好好的整體(課文),搞得支離破碎;不必要的提問多,使有限的時間耗費在問問答答中,;作用不大的板書多,老師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寫了一大板,學生忙於做筆記,老師講的一點也聽不進,而潛心讀書時間少。致使學生逐漸對書面語言感到生疏,未能掌握和靈活運用書面語言來表情達意,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和寫作都有不少困難。為了克服這種毛病,在閱讀教學中應加強朗讀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一、有開放理念

在新的形勢下,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也不是學生學習監督者和控制者,而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幫助者,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和合作者,信息資源的設計者。教師不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侃侃而談,充當主角,而是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獲取知識,感受成功的愉悅,從而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隨著「以人為本」思想的日益深入,過去那種追求學生整齊化發展的做法將不合適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將被當做一種教學資源。面對有差異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實現有差異的發展,從而達到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將成為教學的主流。因此,教師必須轉變觀念,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不同的服務,力求讓教師、教材、課堂教學都適應學生的學習發展。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者,一個好的問題情景,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起學生積極地思考。

二、鑽研文本

新課程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教師自身要吃透文本,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否則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課堂教學在於教師必須先鑽研、理解文本,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為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是一句空話,『人文』也就是廢話,只能是毫無價值的樓閣吧了。

我執教了多年的語文,但每教學一篇新的課文,總是這樣做的:首先讀一遍課文,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難不理解的詞語,查字(詞)典解釋,聯繫上下文理解。聯繫上下文理解的,在一旁作上標記。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我就先查字(詞)典並把義項寫在一旁。為了掃除閱讀障礙,我總是認真地把課文朗讀或默讀幾遍,發現一些難於把握停頓或比較拗口的語句,及時做上記號,備課時寫入教案,課堂上予以指導。

另外,我總是把文章的結構分析在教材上作好標注,並且把每一段的段意寫好。重點詞句的含義,寫在一旁,課堂上參考。在對文本內容、教學重點、難點等已經掌握清楚了,我才開始寫教案,而且是一氣呵成。課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執教。

一篇課文應該怎麼上,我很難有個一般的標准去加以衡量。對於不同的教師個性,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也許要花費許多時間與精力,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這是非常重要的。

三、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把他們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從而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否則說什麼也是毫無意義的,做為一個教師,你教學語文首先就要把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放哪個在第一。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比傳授學生的知識更為重要。但是,怎樣去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這可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我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在課堂上教師善於創設情境,利用創設的情境來提問,這樣做往往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善於利用這樣的發方法,確實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四、發展智力

低年級的學生對新鮮的東西特別容易發生興趣,如果學生有了興趣,他們就會發揮極大的主動性,對一些問題主動地多思多想,並在這個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畫畫寫寫,模仿表演.設疑質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學方法。

我在教學故事時,先配樂范詩,然後展示幻燈片圖.通過引導學生看體現詩意的畫面,啟發學生展開想像,在意境中體會到古詩的美.再根據學生喜歡畫畫的特點,在學生粗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行配樂作畫,並讓他們介紹自己的畫.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走進詩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詩意,而且培養了學生手腦並用能力、繪畫能力、想像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手段

一、加強師生互動對話,調動學生主動性

作為語文教師,要知道自己應在什麼時候運用機智的教學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想像,讓學生真正放飛自己。同時,還應該知道什麼時候將自己變成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在互動對話中共同探究。例如,在教學《狐狸和烏鴉》時,如果按照一般的程序實施教學,學生的情緒也只能一般化,不會特別高漲,如果有學生提出分角色朗讀文章時,教師應立即改變教學思路,讓學生分別扮演狐狸和烏鴉,在學生聲情並茂、有形有色的朗讀中,所有學生都紛紛融入課文情境,感嘆烏鴉的愚蠢、狐狸的狡詐。

此時,也許教師認為已經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達到了基本的教學目標,但是一位學生的聲音再次點燃了教師的靈感火花:「老師,我不認為烏鴉是一個好媽媽,它已經找到肉了,可是沒有立即給它的孩子吃,而是自己叼在嘴裡,所以它一定不是一個好媽媽。」無疑這位學生的聲音讓教師大感意外,沒想到學生會思考的這么遠,於是可以順藤摸瓜,組織學生進行一次 辯論會 ,題目就是「烏鴉到底是不是好媽媽」。這時候,學生們都熱情高漲,思維就像是脫韁的野馬。

有的說烏鴉沒有「尊老愛幼」;有的說烏鴉可能已經累了,想先休息一下;有的說烏鴉的孩子可能已經睡著了;有的例舉出自己媽媽疼愛自己的範例;有的認為烏鴉想要炫耀自己;還有的說狐狸沒有錯,如果再不吃肉,可能就會餓死了;此時,就有學生提出相反意見,認為狐狸再怎麼餓,也不能騙取別人的勞動果實,這種行為是不對的。通過這節課我們發現,學生的 想像力 是豐富無邊的, 思維方式 也相當有創意,就要看教師如何引導、如何拓展了。

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有的時候學生會因為教師的原因去學一門課程, 這就是「情感」的原因。 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極為重要,離開感情的層面,不能鑄造人的精神世界。 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和感情交流的過程。 教師的一言一行時刻都在影響著學生。 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嚴格要求自己的 言行舉止 ,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 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學生不怕出錯誤,敢於質疑。

1、因材施教。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非智力因素的差異,進行目標激勵,分層指導,尤其是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有耐心和信心,多給予他們一些表揚。

2、關心鼓勵。 對學生關心,會激起學生的學習動力;對學生鼓勵,會引發學生的學習信心。 因此,教師要不斷地表揚與激勵學生,尤其對一些學生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要多肯定他們做得好的地方,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增加他們的信心。

三、運用試教法

所謂的語文試教法就是在課堂上學生與教師轉換角色,讓學生充當教師來給其他學生授課,當然這種試教法相對於其他教學方法來說還具有一定難度,因此,在選擇題材的時候要盡量挑選難度較小、理論性不強的內容,可以是課文中的一個小場景或者是課後的一道練習題。小學語文試教法的優勢如下。

1、通過角色轉換,使得學生由「被教」轉變為「教人」,這種改進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他們探索知識的熱情。

2、試教法能夠增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由於這種教學模式要求教師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無形中促進了師生間的聯系,而且在試教的過程中,教師同樣享有「學生」的身份,這樣平等的關系更貼近學生,更容易得到學生的信賴和認可。

3、試教法的應用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綜合實踐能力。在試教的過程中,學生要學習如何整理材料、如何備課,並且還要學習如何以自己的表達方式來組織教學,通過對學生各方面技能的訓練,提高他們的綜合實踐能力。另一方面,通過授課實踐使他們能夠更早地進入教師的角色,克服膽怯的心理,增強他們的應變能力,從而體會到教師的苦與樂。

四、依所講課文而設定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

1、引進課文背景教學,讓學生在了解課文背景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這樣的課文適合偉人故事、科學家故事等的教學。偉人故事要跟學生交代這個偉人的主要 事跡 ,和對我國的貢獻及其在我國歷史上所起的作用,等等。科學家的故事,要交代這個科學家在科學領域的貢獻,和這些科學貢獻給人類帶來了什麼進步。這樣不僅能讓學生了解得更多,而且能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和老師所講的知識。

2、運用現代技術,製作幻燈畫面教學。幻燈教學的課文適合風景優美,文字優美是課文,比如古詩。利用幻燈教學,給課文配以美麗的畫面或者動畫,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中的畫意,畫中的詩情。不僅僅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還能帶給他們美的享受,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陶冶他們的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審美觀。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採用的措施有哪些相關文章:

★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方法措施有哪些

★ 小學語文教學改進方法及措施

★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改進措施

★ 提高小學語文的方法及措施

★ 提高小學二年級語文措施方法有哪些

★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要點

★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與策略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方法改進措施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㈢ 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導語: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課程標准、學科特點、教學目標、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以教材為載體,靈活有效地組織教學,拓展課堂教學空間。教師在課堂教學面前不應是被動的執行者,而是積極的參與者。對於小學語文課程來說,提升課堂質量就相當於成功了一半。

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一、重視語音的教學與學習

隨著《語言文字法》的頒布實施,全國各地交往日益頻繁,推廣普通話對減少語言障礙、擴大交流、減少失誤具有重大意義。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時間距離、空間距離正在迅速縮短,我們也不可能把自己封閉中某個狹小的地域,對外交往也成必然,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說好普通話就成了一件大事。要說好普通話就要學好漢語拼音。首先就要掌握漢語拼音方案中的有關內容,如:聲母表、韻母表、隔音符號等的運用。其次,要掌握常用漢字的讀音,常見多音字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讀音。通過中小學的學習,認識了3500個常用漢字,基本上滿足了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二、重視語法知識的學習

雖然我們的說話、寫文章不是先有語法規范,而是先有說話、寫文章的需要。但是學習語法知識仍是很重要的。第一,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句子的意思。第二,可以減少語病,把意思表達得更准確。例如:我們要不斷改進前進中的缺點和錯誤。對於這個句子,初步一看,沒有多大問題,仔細一想,才發現有問題,“改進”是在原有基礎上的進步和發展,對缺點和錯誤進行進步和發展,它始終是缺點和錯誤,沒有達到我們改正缺點和錯誤的目的,也不是我們所要想表達的主要意思。第三,它還可以使我們的文章、說話更加生動活潑。我們的作文為什麼總是枯燥無味,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必要的修飾語。

三、重視寫作訓練

寫作文歷來是學生最喊頭疼的事,也是學生最不願做的事,這極大地制約了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因為作文是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是語文能力的集中體現。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以為,主要是我們對生活熟視無睹,總覺得平淡無奇。缺乏對生活的熱情,這就很難發現生活中的新鮮事,就很難發現其魅力所在和感人之處。只有對生活充滿激情,才能發現其閃光點。生活中處處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學素材,關鍵是靠發現。我們時常有感情澎湃,急於表達的時候,但是一下筆,頓感無從下手,這就是所謂的眼高手低。要避免類似的情況,就要下苦功夫積累有關知識。寫文章是自己感情的流露,是很輕松愉快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是能辦好或辦得比較好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努力去完成它,才能把它做得更好。

第一,新,也就是文章的選材、立意要新。我們每天都耳聞目睹了許多人和事,我們要去挖掘其中蘊含著的新鮮的東西。就是很平常的事,也要從一個與眾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思考,同樣一株玫瑰花,有的'人說這花有刺,有的人說這刺上有花,感情不同,結果就不同。同樣是看雪,毛澤東則充滿昂揚的鬥志,欲與天公試比高。岑參卻透出淡淡的離愁別緒。

第二,奇,就是結構要奇特。俗話說:“文似看山喜不平”,“做人要直,作文要曲”。這“不平”,這“曲”,就是要有波瀾起伏,要有能吸引讀者的地方。古代的說書人在說書的時候,常在關鍵的地方或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寫文章也常把最精彩的部分寫在開頭,以吸引讀者。這就需要把記敘的一種或幾種順序綜合運用。《驛路梨花》一文,從主題、素材上看都好沒有特別新奇的地方,然而,作者卻通過幾個誤會幾個懸念的設置,達到了引人入勝的目的。

第三,特,就是要有特色,特色就是一個事物不同於另外一個事物的地方。優秀的作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蘇東坡的豪放、柳永的婉約,各得其所。它包括選材立意、謀篇布局、遣詞造句都有自己的特色。岑參把雪寫成梨花,別開生面,透出了一絲暖意。朱自清把春風比喻成母親的手,把春風擬人化,把它的柔和暖寫得淋漓盡致,極富感染力。

第四,加強自己思想錘煉。作文不是一個純技巧的工作,而是思想感情的流露,沒有對生活、自然、生命、事業的熱愛,是很難產生優秀作品的。縱觀古往今來在歷史上有影響的文學家,無不貫穿著這種理想和追求。魏巍到朝鮮戰場采訪,被志願軍戰士的偉大精神所感染,飽含著對志願軍戰士的敬意,寫成《誰是最可愛的人》這一膾炙人口的名篇。毛澤東同志以他那博大的胸懷,敏銳的洞察力,早在1949年就寫下了《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一文,至今仍有著極強的教育意義和現實意義。

四、重視古代文學的學習

我國歷史悠久,在五千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勞動人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給我們留下了極其豐富的精神財富,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也是值得我們繼承的。詩、詞、曲、賦、散文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以其言簡義豐,語言警策,音律和諧,易記易誦,歷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許多思想性強、藝術感染力強的作品,是文學百花園中的奇葩和珍品,有些句子已成為名言警句,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被人們廣為運用。學習它,不但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起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作用,而且還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㈣ 如何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是學校和教師不懈地追求。當前,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新課改的理念逐漸成為教師教學的自覺行為,課堂發生著可喜的變化。然而,課堂教學耗時多、收效低的現象也很普遍。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值得關注和思考的問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為了學生的發展」這一素質教育的目的以及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其實就是對「有效性」的最好注釋。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避免無效或低效的活動,使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變得有效,使孩子們在課堂上對需要掌握的有所把握,盡量避免課後的加班輔導,形成一個教與學的良性循環?在這里,我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思考,具體談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一、了解需要點,「為有源頭活水來」。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去組織教學,是有效教學的基礎。以學生為本,教師的教學活動,都應從學生出發,一旦離開學生這個主體因素,「那課就好比一個鑽頭發力於一個老是打滑的工作面,其實質作用不好樂觀。」了解了學生學習上的需要和心理上的需要,課就會如磁石緊緊吸引住學生。怎樣才能了解到學生的需要點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總的來說,需要教師先「鑽進去」深入解讀文本,再「跳出來」站在學生的角度確定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1.找准疑難點、空白點。教師要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沉下去了解學生。學生已經具備了怎樣的知識基礎和情感起點?對今天的學習內容,學生感到難於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可能會在哪兒?哪些地方是學生最想了解、最需要老師引導的?作為教師,在組織教學之前,都應該對這些問題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既不會重復教學浪費教學時間,也不會因為知識鏈的隔斷而讓學生不得要領。比如在教學《會走路的樹》時,課文中有一處這樣寫道:小鳥看見了馴鹿,好奇地問:「你能讓我爬到你的身上坐一坐嗎?」教師就可以抓住一個「爬」字,打開學生的思路。因為在此之前,「小鳥會飛」已經成為學生的思維定勢即固有知識,但小鳥的「爬」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到。小鳥為什麼不說「飛」而說「爬」?教師以此為教學線索,積極引導學生體會到這只羽翼未豐的小鳥的特點和心理,想像馴鹿天天不厭其煩讓小鳥爬到它的身上去了很多地方的情景,從而體會到馴鹿美好的心靈和真摯的情意,並以此喚醒學生內心的美好情感。同時,我們的語文教材還存在著很多空白點,教師要抓住這些空白點有意識地啟發學生思考想像,發展語言,形成能力。2.盡可能找到一個「興奮點」。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找出能緊緊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興奮點」,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在某種意義上說,教學能否有效,關鍵在於尋找學生的「興奮點」。讓學生從一開始就被教師設計的問題緊緊吸引,整個教學時段學生都處在一種「興奮」狀態之中,是一個優秀教師教學素質的真正體現,也是教師知識基礎的真正體現。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教學內容,很多時候在教學參考書上都可以得到,而教師的作用,就在於尋找一條恰如其分的渠道,讓這些知識流淌到學生的腦海里。而尋找「興奮點」,就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渠道」。比如,在《兩塊銀元》這一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一開始,就拋出「孫老漢打碎的茶壺該不該賠?」這個有爭議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然後,在學生紛紛找出自己的論點、論據進行爭議的過程中,學生的內需不斷得以實現並得到提升,教學效果也得到真正實現。3.敏捷地捕捉課堂上學生的生成點。在教學過程中,一個經常遇到的情況是,無論教師在備課時准備得多麼充分,考慮得多麼周到,在課堂中也經常有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這種情況說明,眾多學生的思維比一個教師的思維要豐富得多,也深刻得多。在課堂教學教師與學生雙邊參與的動態進程中,教師應敏捷地捕捉並判斷、重組學生在課堂涌現出來的信息,適時調控,充分利用。因著學生的思路順勢而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順勢而學,那麼整個教學氣氛會非常融洽,學生也會更積極主動地思考學習,就能夠出現精彩不曾預約的有效生成,從整體上提高教學效果。二、抓住切入點,「刪繁就簡三秋樹」。「真實、朴實、扎實」是新課程所提倡的語文教學精神,崔巒老師提出「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有效的語文課堂追求簡單、快樂和實用。教簡單快樂的語文,抓住教學切入點是關鍵。1.教學目標簡明具體。教學首先要確定合適的目標。目標要簡明,如果目標過多,面面俱到,反而會心中無目標,一面都不到;目標制訂不能空泛,要具體。如教學目標「學習作者是如何寫景物的,領會作者在景物描繪中表達的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就比「學習作者在景物描繪中表達的高尚的精神追求」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檢測性,體現在兩個方面:有利於教師做到心中有數——圍繞目標達成設計的每一個環節要達到什麼目的?有利於教師的自我監控——目的達到了嗎?沒達到採取什麼措施及時調控?2.教學切入簡約集中。有效課堂由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體現。要達到有效互動,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實際精心選好講課的切入點,設計的問題能使重點突出,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把握課文的主旨,更好地理解課文。下面的例子就充分體現了教學切入點的簡約集中:一教師在上《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時,出示五幅圖畫,然後請學生閱讀課文,要求用文章中的語句給圖畫配上最合適的語句。學生滿懷探求之心,埋頭課文紛紛開始了主動而積極的閱讀實踐活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讀得認真,想得仔細,總想寫出最貼切的。學生在積極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清楚了,人物的語言、心理、反映出的崇高品質揣摩到了,教學目標迎刃而解。這堂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問題輻射到了整篇文章,有效地統領起對整篇文章的感悟,充分削減了許多瑣碎的提問,擴大了學生領悟、交流的空間。抓住好的教學切入點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我們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反思,細心揣摩,用慧眼去發掘這個「切入點」,巧妙設置,從而收到「一字窮理,定全課之主腦,片言居要,連通體之經絡」的教學效果。3.教學環節簡潔自然。真正的好課主要教學環節往往只有幾步,著重讓學生充分地與文本對話,讀寫說悟,實實在在地體會揣摩語言文字。如江蘇省特級教師孫建峰老師執教《釣魚的啟示》,第一個環節默讀課文,引導學生「批註」,寫下各自的理解、感受、欣賞和評價;第二個環節交流「批註」;第三個環節自由選擇「自助餐」式作業,可將文中某句話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可摘錄文中優美詞句,也可小組間開展寫字或默寫比賽,還可以獨立為自己設計一項作業。簡潔自然的教學環節,使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去主動思考,積極感悟。三、創設體驗點,「紅杏枝頭春意鬧」。《語文課程標准》中多次用到了「體驗」一詞,在閱讀目標上強化感受性、體驗性,注重情感體驗。這意味著語文教學非常強調從學生已有的認知情境出發去體驗感悟,重視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情感積累移到課文里,產生情感共鳴,同時在體驗和交流體驗中發展語言,形成能力。學生自己對文本有一定的理解,但往往理解不會深入,教師需創設體驗點,引導學生從生活的角度出發,去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情境和情感,體驗點的創設比貼標簽式的說教會使學生更易於接受。1.當課文意義生成在學生的原認知結構中找不到呼應時,引導學生移情體驗。由於受知識和生活經歷的局限,學生對課文中所蘊含的主題與情感往往缺少體驗,經常產生陌生感與疏離感。因此,教師在教學組織過程中,特別要注重找到學生類似的情感體驗,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提高教學效果。如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教學《長相思》,「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對小學生來說,理解上有難度。王老師請學生分別把自己設想成詩人的妻子、父母、朋友,在一聲聲問、一聲聲答的過程中,讓學生理解到了詩人的「重離別」,「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長相思;愛故園,愛祖國,字字化作長相思」,學生角色的轉換,體驗角色的所為所思所感,從而很好地體會詩人「身在征途,心繫故園」的深切情懷。2.引導學生對內容情境產生興趣,從而激發體驗的內需。情感體驗是以興趣為主要出發點的。對課文所體現的情感,學生由於缺少審美的需要,往往根據自己的性別、經歷與情感偏好而加以取捨,對陌生的或者排斥的情感主題,經常容易忽視。在這時候,教師就必須根據教學需要,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讓學生主動去體驗各種各樣美好的情感。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在《游園不值》的教學中創設的體驗點,給人印象很深刻。愛花、惜花的詩人沒能進到園子里,卻看見「一枝紅杏出牆來」,竇老師請學生扮演那枝「紅杏」,想像紅杏會對園主人說些什麼,會對詩人說什麼?會對園子里不能出牆頭的花花草草說什麼?學生興趣盎然,透過文本進入了詩境。3.引導學生在同樣的語言環境中揣摩不同的心理體驗,達到情感的飛躍和價值觀的提升。漢語言意義的模糊與豐富性,給老師們在教學時組織學生體驗各種各樣的豐富情感,提供了可能性。同樣的語言表達不同的意義是一個方面,從不同的角度去進行體驗又是一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不同的情感體驗,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情感感受能力,並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聽過特級教師金感芳老師的課《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金老師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到德國城市的一道美麗而奇特的風景:每家每戶種的花,怒放的花朵都是對著外面的,不但奼紫嫣紅,而且很奇特。面對異國他鄉的美麗風景,金老師設置了體驗點:如果你就是這座城市的主人,清晨走在街道上,你會產生怎樣的感覺?如果你是醫生、是建築工人、是一位普通的勞動者,你辛苦工作了一天,當你走在這花團錦簇的街道上時,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如果你是有殘疾、有困難的人,走在這花的海洋里,你又會有什麼想法?學生的思維在廣度和深度間縱橫,深刻體會到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高尚境界。四、落實語言點,「唱得紅梅字字香」。語文的核心問題是語言,語言文字訓練反映了語文學科的教學個性,通過語文學習,使學生內化語言,最終發展自己的語言。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抓住小學語文教學的本質,將語文教學實實在在地落實到語言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1.落實語言,重點在落實語言的表現力。語言是文章的載體。所有文章的內容、主題、情感,都是難過語言進行表達的。落實語言,不單純講語言的優美,更重要的是落實語言的表現力。表現力越強,我們就能認為語言越好。相反,語言形式再優美,表達不能到位,這樣的語言也是蒼白的。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這一特點,使學生從一開始就從語言的表現力方面來學習、掌握語言。一教師在教學《再別康橋》時,著重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的表現力。「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為體會這反復出現的「輕輕」,教師引導學生反復吟詠,並啟發想像:一個人在怎樣的情況下會「輕輕」?大概會是幾個人?你覺得他一個人這樣輕輕地走,情緒會怎樣?把人融進了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對「輕輕」的理解將是深刻和透徹的。「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請學生模仿一下,「招搖」是什麼樣子?推想一下,「招搖「會有幾種可能?為什麼甘心情願做水草?原來詩人對康橋的深厚的依依惜別的感情,就是這樣從詩人的用詞中表現出來的,學生感受到了語言的表現力。只有這樣落實語言,語言才有生命力。2.落實語言,注重「讀寫結合」。學生學習語文的真正目的,是運用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包括兩個方面:口頭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而最終的落腳點是書面表達能力。不動筆墨不讀書,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很好地融合了這一傳統的讀書方式,注重對文本學習的批註,注重把學生的感悟寫下來,從而使語言的訓練落到實處。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真正落實這一指導思想,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勤於用筆寫出自己的學習感受,寫出自己的觀點與認識,達到真正的理想效果。3.落實語言,注重詞語教學。新課程對詞語教學越來越重視,一改過去理性的、復雜的、枯燥的詞義分析,注重有效的、生動的、富有價值的詞語教學。在這方面,很多老師做了很多有意的探索。《愛迪生救媽媽》是二年級的一篇課文,老師在語境中出現詞語,學生用這些詞語把整個故事串了起來,詞語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符號,形成了學生頭腦中生動的形象。特級教師孫雙金老師教學《二泉映月》,分類出示詞語,想像意境、飽含情感讀詞語,重在語感的培養。五、引發思維點,「課有盡而意無窮」。有效的課堂,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還應該延伸到課外,實現教學的升華。尤其是語文學習,可以說生活處處是語文學習的課堂,受教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課內外的資源融通共享,才能積極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德國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積極的思維引導非常重要。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消除學習上的依賴心理,主動學習。1.培養問題意識。現代思維科學認為: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思維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營造民主的教學氣氛,培養學生樂於提問、敢於提問的學習品質,從學生提出的問題入手安排學生的學習活動,使學生樹立「學習源於問題」的意識,培養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勇於提出的良好的習慣。這也是創新品質形成的基礎。2.學會提出問題。注意培養學生認真觀察、認真思考的學習品質。在學生的提問過程中,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恰當的進行引導和訓練,逐步訓練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3.及時進行評價。激勵會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與動機,運用評價手段,針對學生的提問給予恰當評價、引導,小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論是否有價值,要給提問者以激勵。特別是課外反饋的問題,更要及時反饋、評價、激勵,以加強勤思習慣的養成。探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常論常新的問題。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以學生為主體,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使我們的語文教學事半功倍,努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㈤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是每個教學工作者的追求和目標。下面給大家介紹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歡迎閱讀!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一、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語文教學

開學初制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然後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教學。在教學中,要因班制宜採用適合本班的教學方法落實到每節課中,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學生某些薄弱的語文能力,應加強培養。如我班的學生,就要注重閱讀分析理解能力的培養。於是,除上課多讓他們說自己對課文的分析理解之外,我還讓學生在課外多閱讀書報、課外書,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他們的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課文中的聽說訓練,結合學生的日記、作文,培養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在輔導中,對優生則提高要求,拓展學生思維,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績,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對個別後進生,教他們學習的`方法,來改變他們的學習現狀。同時,利用好語文組的教研活動,開好公開課、教研課,聽取各教師的評價,以彌補自身不足,提高語文課的教學質量。

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德育以其方向性貫穿與諸育之中而居主導地位,決定著培養人才的方向,起統帥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顯得尤為重要。學期開始拿到語文課本後,要通覽教材內容,了解編者意圖,針對各類型課文的內容作出統籌規劃,制訂本學期德育重點,做到心中有數,從而達到教育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創設情景、品詞析句、朗讀體會、作文教學等來滲透德育。平時,課堂上我們要與學生通過平等交往,撥動「情趣」這根弦,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受到激勵和鼓舞,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這樣,不僅有利於他們踏上將來的人生道路,而且有利於他們的學習,以提高教學質量。

三、運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十分贊同這個觀點,因為「興趣」是一種力求探究某種事物,並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和最活躍的因素。在學習中,它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主動,並富有成效。他們這個年齡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呢?游戲、故事和活動!所以要讓他們對學習內容重視並感興趣,就必須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活動中學。本著這樣的指導思想,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將所學的內容編成故事,有時引進音樂、舞蹈、游戲等形式,賦予教學內容以靈與肉,創設情境,讓他們在充滿生活情趣的課堂中參與學習。當我們在教學中,以「鼓勵」為主線,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獲得學習的喜悅、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激情和動力時,我們往往會發現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打好語文基礎知識

1、重視對學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感染

作為教師,我們應用學生的眼光看世界,用學生的思維想問題,特別關注學生心靈的成長;我們應尊重學生文化,貼近學生生活,走進學生世界,憑借教材用中華民族文化的瓊漿玉液澆灌學生純潔美麗的心靈,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幫助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學會做人。

2、聯系學生生活實際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巧妙地藉助學生已有的口語經驗和相關的生活經驗,使之與所學知識建立聯系,寓學於樂,化難為易,既增添學生情趣,又滲透了文化素養的培養。

3、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語文能力的核心是「感悟」,朗讀與背誦是「感悟」的有效方法。對於漢語言的精髓,在學生學習書面語言時,一開始就讓他們接觸這些精品,讓他們熟讀成誦,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品位和語文素養,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蘊,使其受用終身。

五、貫徹課標精神,更新教育觀念

作為教師,面對新課標,我們應牢牢樹立現代教育的四大觀念:一是以人為本,立足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教育觀;二是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學生觀;三是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教學觀;四是加強實踐性和綜合性,突出開放、創新、充滿活力的大語文學習觀。

㈥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一、營造和諧課堂語文課內容較多,知識面廣,傳授的信息量大,而語文課節有限,必須向四十分鍾要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二、重視識字教學識字教學是語文學科的基礎,也是閱讀理解的基礎,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教學中,我這么想也就這么做。

對教材中出現的每一個生字詞,我都會嚴格要求學生掌握好。

相信很多語文老師對識字教學都有自己很好的一套方法,其中一點我認為比較有效果的做法是教學以後幫助學生記憶生字。

一是要求學生認真抄寫,在培養學生的書寫習慣的同時,我還要求學生養成邊抄邊記字的習慣。

二同時培養學生書寫的基本功,課堂上注重對學生書寫的有效指導,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㈦ 如何改進語文教學,提高小學學生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教育的永恆主題,是構建和諧校園的落腳點,也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終必須要堅持的一個永恆的主題,因此,努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是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的職責。下面就我個人的觀點,結合我教學實際,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
課前的准備工作是巨大的。
首先要研究教材,因為教材是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的依據,教師對教材鑽研的程度直接關繫到教學質量。研究教材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研究大綱,從整體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編排體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進行歸類,掌握各部分知識的結構,確定所教教材在本學科體系中的位置。
2.研究單元教材,掌握重點和難點,對整個單元教材進行加工和處理。
3.鑽研本課教材,理解並掌握教材,對教材進行分析,把教材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
其次是研究學生,具體包括以下兩點:
1.研究學生的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學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類情況;
2.研究學生的非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以及分類情況。備好了學生,再對不同的學生實行分層次教學。
二、加強積累,強化訓練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數量的課內外閱讀和生活經歷,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我們必須很好地結合平時的課堂教學,側重於指導學生對積累進行歸類整理,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言積累的要求包括三個方面:1.、能背誦課本中要求背誦和默寫的內容;積累相關的字、詞、句、段、篇等;2. 能注意在課外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3. 能在生活中廣泛積累語言材料。
(一)積累的類型主要包括:
A.教材方面:
①拼音板塊:正確讀准字音,辨析正確讀音等。
②漢字板塊:改正詞、句中的錯別字;形近字與音近字歸類積累等。
③詞語板塊:成語,分類描寫的詞語,反義詞與近義詞,關聯詞等。
④句子板塊:名人名言,諺語,歇後語,對聯,古詩名句,文言文中的重點句等。
⑤段篇板塊:古詩,名段,名家名篇等。
這樣做便於學生知道教材方面的積累從哪些類型入手,教師引導之後,就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行自主的歸類積累了。
B.課外閱讀方面:
把課外閱讀中積累的字、詞、優美的句段以及有關的知識或者與課文相關的知識進行歸類,並引導學生共同歸納出有哪些類型。如人物類:①英雄人物;②體育名星;③愛國人物等。
C.生活方面:
將在生活中運用的語言以及需要我們運用好語言解決好的事例進行分類,便於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恰當的運用和學習,真正實現語文學習與生活的結合。如:文明禮貌用語這一類型。
(二)每個類型根據內容的不同引導學生進行分類整理。
A.教材的分類整理:
各個板塊根據相應的類型進行分類積累,這是積累的主要陣地,是學生積累量能否達到的一個主要來源。可以根據上面板塊中的提示進行廣泛積累,將第一至十二冊教材綜合運用,真正實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積累,把相應的知識都收錄於相應的類型之中。
例如: ①成語的分類整理:
如表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成語:(聚精會神,全神貫注等)。再如寫出以「一、百、千、海、不、有等字開頭的成語;寫出表示「時間過得快」、「速度快」的成語。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詞語數量量的積累與分類積累結合。
②句子的分類整理:
可以把對聯、諺語、歇後語、古詩名句、文言文中的重點句等全部融入其中,並且每一部分又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再分一些小點來積累更好,如諺語的積累可分為:農業、天氣、珍惜時間、激勵自己等。
③古詩的分類整理:
從你學過的古詩中寫出描寫春、夏、秋、冬四季特徵的古詩各一句。
④各種句式的綜合訓練:包括:反問句與陳述句的互換;把字句與被字句的互換;肯定句與雙重否定句的互換;比喻句;擬人句;修改病句; 關聯詞合成句子等。
B.課外閱讀的分類整理:
⑴課文中相關知識的拓展:
①你對北京2008奧運會還了解多少,把你知道的分條寫下來:
②安徒生是丹麥著名的童話大師,你還知道他寫下了哪些作品,把它們的題目推薦給大家:
③紅軍長征中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你知道哪些故事,把你知道的故事題目寫幾個下來:
⑵課外閱讀中積累的語言材料
①從小雨描寫到大雨,你能寫多少詞語:
②填動物名稱,成為成語:如(_死_悲;_頭_尾。)
③說明謙虛的名言:(滿招損,謙受益。謙讓是身體的良心。)
④描寫人物心情的詞語你知道多少寫幾個:
⑤寫出兩句關於「珍惜時間」的名言。
C、生活材料的分類整理:
例如聲音方面的整理:
回憶生活中的聲音,把它寫出來:
①下小雨的聲音;②下大雨的聲音;③小貓的聲音;④小狗的聲音;⑤小雞的聲音;⑥母雞的聲音;⑦公雞的聲音。
以上只是一些分類整理中極少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地分類,主動地整理,然後進行全班性的大綜合。這里積累本身就是一種訓練過程。
三、教給方法,培養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捷徑
「授之以魚 不若授之以漁」可見學習方法的知識是最有價值的知識。學習方法是學生為了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所採用的某種方式、手段、途徑。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有了學習的主動權,才能獨立地探索新的領域,獲取新的知識,並運用這些知識去組合、去創新。語文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也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因此,讓學生掌握學法,學會學習,應成為語文學習創新的主旋律。學習的方法是多層次的,多角度,多種類的,下面就三個方面簡單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1.教給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預習」乃是「學生預先學習」之意,即預習應看作是課堂教學前的准備,是課外到課內的橋梁和紐帶,是鋪墊,也是初步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階段。強調預習並形成良好的習慣,其意義在於: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他們主動求教的積極性,提高自學能力。
2.教給學生讀懂課文的方法,提高閱讀理解力
讀懂課文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從識字、解詞、釋句,到理解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從理解文章題目,理解思考課後問題到自己能圍繞課文的某一詞句提出問題,從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到體會其內涵,品味作者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方法都需要教。
那麼,怎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悟」出方法,掌握規律,我們主要通過以下四條途徑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創新能力。1、示範引導,舉一反三;2、借機滲透,適時點撥;3、反復誦讀,細細品味;4、總結積累,鼓勵運用
3.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
老師和學生都很有制訂好讀書計劃,並按照讀書計劃要讓學生利用學得的知識,方法去廣泛閱讀課文以外的文章和書籍,使他們「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
在課外閱讀指導中,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愛「讀」,還要指導他們會「讀」得好,讀得有收獲。下面粗淺地談一談這方面的一些做法。A.瀏覽讀,B.品嘗讀,C.篩選讀
四、家校結合,形成合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延伸。
小學中年級的學生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已萌芽,他們在校外的時間達三分之一以上,所以,爭取家長支持,搞好校外延伸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提高小學教育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主要措施之一。
家校結合主要是通過各種形式向家長匯報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有問題的防微杜漸,有進步的及時表揚以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千方百計、家校結合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家庭與教師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的目的。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不斷為之努力的事。但是,教無定法,我們都應該根據自己所長,結合學生實際,不斷學習,不斷反思,才能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㈧ 小學語文教學改進好方法

古人讀書,強調「口誦心惟」。「誦」決不僅僅是「口」的發音活動,同時包含了豐富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小學語文教學改進好 方法 ,希望對你有幫助!

1小學語文教學改進好方法

小學語文的基礎性地位不容忽視,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必須重視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努力改進傳統的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 。

一、讀書讀書,貴在讀熟

書聲琅琅是古人傳統的教學形式之一。因為它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訓練,是理解和記憶的先導,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試想,一個人讀起書來,結結巴巴,吞吞吐吐,它能對課文內容心領神會,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嗎?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要使課文的「外部語言」轉化為學生頭腦中的「內部語言」,在大腦皮層中留下深刻的溝紋,一般要經過20遍以上的朗讀實踐。

在反復讀,把書讀熟的同時,學生眼睛看,心裡想,嘴裡念,耳朵聽,許多器官同時並用,就容易把課文記得牢固,把課文讀得正確,讀得流暢,增強語感。教師在此基礎上加強指導,可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朗讀興趣,培養他們自覺朗讀的習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朗讀,學生在一次次的朗讀過程中,加深理解和體驗,由情感產生思考,從而受到品德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同時對學生掌握規范的語言文字大有裨益。對方言區的學生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為此,在講讀課文中,我們都以讀為先,將讀貫穿教學始終。

二、熟讀精思,心知其義

古人讀書,強調「口誦心惟」。「誦」決不僅僅是「口」的發音活動,同時包含了豐富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我國古代大 教育 家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這充分說明讀書一定要勤於思考,二者不可分割。為此,我們總是在學生做到了對課文能熟讀成誦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進一步地讀,不過這時是帶著問題而讀,一邊讀一邊想,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再讀,哪是重點詞,哪是重點句,作者為什麼要用這個詞不用那個詞呢?通過一讀再讀,從而加深印象。

如在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時,這篇課文以情感人,催人淚下,充分表達了全國人民對周總理無限愛戴,無限懷念的思想感情。但對於學生年齡小,了解總理 事跡 不多,所以總有一種隔靴搔癢之感。為了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反復朗讀中,讓學生在讀中思考:首都人民為什麼不分男女老少冒著刺骨的寒風,在長安街兩旁迎送總理的靈車?他們等了多長時間?為什麼用「焦急而耐心」這樣的一對 反義詞 哪?作者在向我們說明什麼呢?周總理為國為民嘔心瀝血,日理萬機,艱苦樸素,關心下一代的高大形象隨之躍然紙上,也肯定會浮現在學生的腦海里,使他們一下子把自己同總理的感情拉近了,原來總理就是這么一個為國為民操碎心的人。學生對周總理的愛戴,是學生的認識過程,也是思維的過程。學生思考時,自然地會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去判斷事物。此時,教師有機地滲透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惡的能力,更能收到「教書育人」的整體效益。

三、方法科學,形式多樣

多讀固然知其意,但並不是一遍又一遍的機械的、重復地讀,要講究方法,形式多樣,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讀書積極性,避免單調枯燥感。我常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提出要求,有目的地讀。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要循序漸進。否則欲速不達。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不但要考慮不同年級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而且還應認真的備好每一課的朗讀要求,也就是為什麼要讀,讀後要達到什麼目的。

2、教師以身作則,范讀引領。「打鐵還要榔頭硬」,一名語文教師要使學生鍾愛朗讀,那麼自己還真需是把硬硬的榔頭,不然怎麼能使那一位位試與天公比高的調皮小子們信服呢?教師范讀能幫助學生正音,喚起學生的感情,把學生帶入文本之中,讓學生達到忘我境界,從而培養學生對朗讀的興趣。

3、創設氛圍,進入情境。首先可以利用電教手段創設情景交融的氛圍。這樣,孩子們朗讀時才能感情投入,真正感悟到語言美、意境美。

4、邊讀邊想,再現情境。 文章 是表述作者感知到的客觀情境,要讓學生理解課文,重要的一環是使學生大腦中再現這種情境。通過讀,學生不斷調動自己的表象積蓄,按自己的 思維方式 設計出作者所表述的情境(畫面),通過讀,又不斷調整,使之更清晰、更准確。

5、重點地方反復讀,品詞品句,提高學生分析理解的能力。重點地方一般指課文中的關鍵性、主導性的詞、句、段。

6、自讀批註,邊讀邊悟。讀書要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可安排學生在課前或課中進行邊讀邊想邊批註的練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閱讀批註應先交給學生方法,然後讓學生反復實踐練習,練中提高批註的質量。

7、讀寫結合,相互滲透。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自內而外的表達,讀則是自外而內的吸收。在語文教學,「讀」實際上是作者「寫」的逆向活動過程。老師指導學生讀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打開文章的字、詞、句、篇等外在語言材料入手,像剝竹筍一樣,層層進取。讀一次有一次的認識、所得、進展。教學生朗讀和熟讀了許多課文以後,課文里許多詞句,許多語言的表達方法,以及課文的篇章結構等,不斷地被學生吸收、積累和掌握,說話、寫作就能夠做到出口成章、信手拈來,熟讀了課文,詞彙多了,語言豐富了,他們的寫作能力也就提高了。從讀學寫,以寫固讀,強化練筆。借讀之力促輕松習作,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2小學語文教學改進好方法

一、讓學生具有質疑的 學習態度

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多讓學生提問,讓學生具有質疑的學習態度,才能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只有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學習作風,才能使其具備學好語文的問題意識和 創新思維 ,並在課堂上強調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努力營造出一派平等祥和的課堂氛圍,充分尊重學生的共性和個性,才能有效消除學生在課堂上的緊張感和不安感,使他們在一個愉快輕松的學習情境下自由大膽的學習語文;

二、使學生獲得群組交流機會

小學語文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各項綜合因素和個體差異,在課前進行自由分組,使學生獲得各種不同的群組交流機會,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和 經驗 交流,獲得同齡人之間的肯定或啟發是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在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的時候,老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巧妙啟發和引導,或者由淺入深,也可以指導學生進行 辯論 式的討論等,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動力,讓他們在各抒己見的活躍氣氛之下進行自主學習。此外,小組討論還可以擴展到全班討論,讓小組討論的成果在班級整個集體中得到肯定或者交流,從而在最大可能上提高整個班級的 語文學習 效果;

三、抓住學生學習的興趣所在

小學語文老師應該抓住學生學習的興趣所在,努力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才能真正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動力,因為正如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所示,學生學習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與其學習情緒有著某種直接的聯系。因此,老師必須注重語文學習的非智力因素,注重學生的情緒變化,在課堂上創設有利於激發學生積極情緒的教學情境,使其學習思維處於活躍狀態,才能在學習的時候表現出踴躍的態勢。因而,語文老師應該加強自身知識能力的修養,並結合使用具有感染力的教學方法,使得語文教學體現出美與智慧的完美結合,有利於學生進行主動學習;

四、重視直觀性的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項需要更多記憶的課程,因此,語文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填鴨式的記憶模式,而是應該通過直觀性的教學方法,比如說使用簡明扼要的板書把課堂內容呈現給學生,並通過口頭講解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記憶。換句話說,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視覺和聽覺並用,且重視書面的內容質量,以高度濃縮的板書內容來歸納出知識的重點,難點和要點,使知識具有直觀性,系統性和結構性,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內容具有內在聯系,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就非常有利於學生進行學習,以清晰的脈絡來加深對於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五、培養一定的語感

小學語文雖說屬於基礎課程,但是仍然屬於語言范疇,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一定的語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培養一定的語感,使學生能夠從心靈上走進語文文章所描述的情境當中去,從心靈深人體會到語文文字的美感與魅力所在,從而使得學生真正理解文章,身臨其境的朗讀課文,感悟文章之美,可以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來加強對於語文的學習動力,讓學生意識到語文學習不是單純的學習,更是體會語文之美的藝術再現;

六、創建融洽的課堂氣氛

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盡快轉變角色,確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和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情境表演,努力創建融洽的課堂氣氛,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發展學生思維和語言能力。並且,語文老師要盡快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突破工作,即突破課堂,突破書本,突破單一,突破共性,從而走向生活,走向實踐,走向綜合,走向個性,在這種「突圍意識」的指引下,運用教學的智慧和熱情走出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誤區,重視對於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這樣,可以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或者觸類旁通,激活學習的思維。

此外,語文教師還要重視對於學生綜合朗讀能力的培養,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並對學生所犯的錯誤和面臨的困難進行正確對待,要認真細致的給予學生學習評價,切不可隨便從事,那樣,很可能會傷了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心,這樣,對於學生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因而,小學語文老師一定要謹記,對於學生的學習評價要具有勵志性,真誠性和動態性,一切以學生為根本教學目標,才能寫出具有內涵的教學評語來。

3小學語文教學改進好方法

一、質疑中提高教學

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點明了思與學的密切聯系。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戰場,教學方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手段,而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認知沖突、設疑、解疑,點燃思維的火花。例如,教學《草原》一課時,教師針對「到處是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一句質疑:「翠色怎麼會流?怎麼會流到天邊雲際去呢?」

我就此問題設置思維 熱點 ,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帶著上述問題抓住主線,感知課文,引導學生細讀課文第一段,一邊讀一邊想,讓學生在頭腦中產生一幅幅畫面:「整個草原只見濃綠的草色連成一片而分不清界線,望不到邊際,像綠色的海洋。」進而引導:「草原的綠色不會流動,但由於綠的鮮亮,微風吹來,綠草隨風擺動,形成層層草浪,給人什麼感覺?書中用了哪四個字?」學生回答:「翠色慾流。」教師又問:「好像綠色在流動。草原無邊無際與藍天相接,微風吹來,草浪起伏,輕柔地向遠處延伸,你會看到什麼?」學生答:「看到草浪輕輕流入雲際。」教師小結:「作者僅以12個字寫出草原的美。」讓學生體會意境,這就是要緊的地方,不能表層滑過。打擦邊球,教師找准了發展語言、發展思維的結合點,一點點地引導,從而奠定了課堂教學的基礎。

二、啟發中改進教學

「教是為了不教」,語文教學,要幫助學生形成終生賴之的學習習慣。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形成能力,開啟思維閘門,深化思維過程,並內化為學習動機。寓言《揠苗助長》和《守株待兔》體裁相同、情節相似、文章結構類同。在學第一篇寓言時,我讓學生 總結 出 學習方法 :①抓關鍵問題解決;②讀議詞句促理解;③聯系實際知理,運用三步法,知識遷移。學第二篇寓言時,學生就可以自己閱讀體味,揣摩詞句,適時反饋,展示思維過程,從而「求大同,存小異」地學會了這兩篇寓言。課後,我幫助學生以此類推,舉一反三,總結其他寓言的學法,形成自學能力,養成思考的習慣。

三、情感中融進教學

語文教學尤其講究教師真情實感的傳送,教師富於感情地朗讀能架起作者心靈與學生情感的橋梁,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波瀾。因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讀的優勢,以讀為主旋律融聲音、表情、姿態、手勢於一體,營造濃烈的情感氛圍,作用於學生行為,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產生良好課堂情感效應,使師生之間、作者與讀者之間,形成精神交流,使情感共鳴,達到思想情操的提升,使學生受到人格美的洗禮。

四、運用多媒體拓展教學

語言文學是思維的重要工具,每一篇課文就是一個例子。在教學課文中,教師首先從字詞入手釋疑,帶領學生揣摩字、詞、句的含義,品味語言美和意境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中碰到許多不能異懂的問題,恰當選擇多媒體課件,能深化學生對詞句的理解。如《小池》課始,為了使學生了解「小池」這首詩所描繪的初夏荷花池的美景,教師設計製作了動畫片,畫面中有細流從泉眼中湧出,樹陰映照在水面上,小荷葉剛露尖角,蜻蜓在飛舞。

學生的審美感被激發起來,進入情景中,情不自禁地贊嘆,夏天的荷花池真美啊!課文中的「惜」「愛」兩字,有「愛惜、喜愛」之意,從字面上可解釋為泉眼愛惜細細地流,樹陰喜愛初夏柔和的風光。進一步挖掘內涵,不難看出,這是作者托物抒情,把自己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融入到景物之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是歷代受人稱道的絕妙佳句,蘊含著活力和生機,使全詩富有生氣。課件形象地演示了小荷清新可愛的形象,使學生正確地理解詩句,陶然於美景之中,如身臨其境,降低了思維的難度。

4小學語文教學改進好方法

一、範例展示法

西德教育家根舍提倡「範例教育」,認為從日常生活中選取隱含著基礎因素和本質因素的典型範例的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可以使學生掌握到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其做法是以典型帶一般,由特殊見普遍。我們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先具體地指導學生學習一個重點語段,並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把它作為範例,然後要求學生在學習大體相同的語境時去運用。如低年級《小猴子下山》一文,課文是由結構相似的幾部分內容組成,敘述的形式也基本一樣:小猴子來到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扔下了什麼?摘了什麼往前走?教師應抓住這一教材特點,先精心地教學第一、二段,從中總結了學習方法。第三、四段就可放手讓學生用這一方法自己去學,教師只要適當的指導、點撥。在中年級的 作文 教學上,我們可遵循葉聖陶先生所倡導的由教師先行「下水」,然後用自己切身體會作範例來指導學生寫作文,學生有了借鑒,容易學到行之有效的寫作技巧和方法。

二、歸類演繹法

歸納是學生在接觸了一定的語言材料,在教師引導下認識、理解這些材料而獲得的可一般應用的某種學習方法。演繹,就是要求學生把歸納中剛學到的學習方法與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發生聯系,重構自己的認知體系,形成新的技能,然後獨立地運用這種新的學習方法到新的語言情境去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如第十一冊課文《學弈》是小學生第一次接觸的古文,不僅讀起來拗口,詞語的古今意思也相差甚遠,學生學起來有一定困難。教學中,我在學生基本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歸納整理學習古文的方法。第二天學習《兩小兒辯日》前,再一起復習學習古文的方法,在這個基礎上,學生運用剛學到的學習方法學習第二篇的古文就顯得得心應手了。整個滲透過程沿著「發現―內化―運用」這一程序進行,不斷反復,不斷拓展,不斷應用,學生新的學習方法不斷積累,能力也就不斷提高。

三、相機點撥法

葉老說過:「方法的指導不全盤給予,而在相機誘導。」所謂相機是指這種方式不是事先設計的,而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偶然出現的、需要點撥的即時給予點撥,因為它不是事先安排好的,所以需要教師很高的機智,善於發現、把握並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當學生學習一時陷入困境時,教師「雪中送炭」指點迷津,學生可能會茅塞頓開,從困境中解脫出來,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一旦獲解還會有一種「柳暗花明」的愉悅感。這樣的相機點撥,既把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的濃厚興趣激發出來,還能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和勇氣。

而在學生學習「一帆風順」時,教師宜「引而不發」。如學生在閱讀諸如《苦柚》、《小音樂家楊科》一類可以一目瞭然的淺課文時,會學得 很順利,似乎沒遇到什麼障礙。教師則不應該滿足於這種表面現象,而應有針對性的提出學習方法方面的問題,在坦途中設置一點奇險,引而不發,留有充分餘地給學生思考探索,會收到掌握知識與學法雙重效益。當學生「學有所得」時,宜採用「尋根溯源」,讓做得最好最快的學生談談他的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然後師生共同研討、整理,刪除枝節,用盡量准確的幾個詞語概括解決問題的程序,得出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這樣,由教師的教到用不著教師的教的教學過程,對他們今後在學習相類似的語言情境中,能夠自我學習是大有好處的。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師教任何功課,教都是為了不需要教。」為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始終堅持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目的。我們進一步認識到,讓學生「會學」比只要學生「學會」重要得多。因為知識如汪洋大海,一個人在校學習的時間有限,所以應在小學階段就重視培養學生學海泛舟的能力,使他們能駕馭知識的風帆,在浩翰無邊的大海中航行。學生有了這種本領,才能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掌握探索的主動權。

四、師生互動

教學本是師生雙方共同參與的傳授活動,所謂「雙主互動」,實質就是師生的雙邊活動,這種教學是一種雙向式的自學――質疑――討論――歸納的教學方法,它是一切教學模式的核心。《綱要》指出:「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這說明,構建「雙主互動」的教學模式,是新課改的當務之急。課堂要互動,就要使教與學形成共時、多向、分層、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教師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自己的知識為學生引路、搭橋,學生則以表情、動作、語言表達自己的理解程度。可見,沒有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是跛足的,不可能成功的。



閱讀全文

與如何改進小學語文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