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簡要闡述《語文課程標准》提出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分類: 教育/學業/考試 >> 學習幫助
解析:
談學習《語文課程標准》的體會
21世紀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知識化的社會,知識不斷開拓、不斷更新。人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所扮演的角色、所從事的職業、所面對的競爭、所面臨的困境都是多樣化、復雜化、動態化的,是瞬間萬變、無法預料的。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人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來不斷地豐富自我的知識技能,不斷地健全自我的人格,不斷地開發自我的潛能,不斷地調整自我的身心,以適應外部環境的隨時隨地的日新月異的變化。這就需要具有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和素質。可以說,這種能力和素質是新世紀人類生存和發展所不能或缺的最基本的條件。那麼,作為基礎性質的語文教育,應該如何立足於人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依據語文學科的特性,通過各種語文實踐,打好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為培養現代社會所要求的「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課程標准》語),具有現代社會精神理念和健康人格,更新知識能力強,對於變幻莫測的高度信息化、知識化的未來社會能夠迅速適應、自主發展的「超未來」的人奠定基礎呢?教育部新近頒布的《語文課程標准》(下文簡稱《標准》)作出了明確的布署。
縱觀《標准》,不管是「課程性質與地位」、「課程的基本理念」的表述,還是「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實施建議」、「附錄」的提出,無不處處顯示出語文教育對學生在未來社會中的生存和發展給予高度的關注。尤其是「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這段關於「課程地位」的表述,充分闡述了語文課程與語文教育「立足學生發展、致力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核心任務。可以說,「發展觀」是語文教育最核心的教育理念,是《標准》的精髓之所在,是 *** 「發展才是硬道理」理念在語文課程中的真實體現。
那麼,在語文教育實踐中如何全面把握和深入貫徹《標准》的「發展」理念呢?
一、立足自主發展,在基本學法指導上突出「信息搜集和利用能力」的培養
語文學習的基礎意義就在於「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自主發展打好基礎。從《標准》在「課程的基本理念」部份關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表述中(「……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可以看出,「基本的語文素養」其中一個重點是語文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因為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能力體系是「良好的科學素養」的組成部份,是學生自主發展必備的基本素質,「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同時,「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也是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工具性」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之一)所決定的,是語文課程要達到的「總目標」之一。
(一)注重基本學法的指導——「自主發展」的基礎
語文教學只有立足自主發展,在語文學習實踐中,加強基本學法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科學的學習方法,優化語文知識結構(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書本語文知識,還包括與生活、生產、經濟、科技發展的實際廣泛聯系的語文應用知識),形成較強的語文能力(一般聽、說、讀、寫語文能力以及語文自學能力、語文實踐能力、語文遷移能力和利用圖書館、語料庫的能力等適應學習、適應生活、適應實踐、適應創新的語文應用能力),才能使學生具有學會學習的本領,為終身學習、自主發展,自動適應未來社會發展與生存提供無限的可能性。
1.以基礎知識的傳授與指導作為「學會學習、自主發展」的起步點——扎實基礎,指導學法,提高知識搜集和吸收的熟練程度。①要增強方法意識;②要傳授基本的聽、說、讀、寫語文方法(比如漢語拼音的拼讀方法,解詞識字的方法等);③要指導工具書及網路的使用方法(比如查字典的方法,圖書館書目的檢索方法,網路信息的搜尋與處理方法);④要重視語言的積累和語感的積淀(比如優美詩句的背誦,優美文章的朗讀)。
2.以基礎知識的運用和拓展作為「學會學習、自主發展」的加速點——注重實踐,訓練技能,提高知識遷移和應用的靈活程度。要在傳授基本知識方法的同時,著力於遷移方法的指導(如指導「抽象法」,使知識在「概括化」中遷移;指導「例證法」,使知識在「具體化」中遷移;指導「分析法」,使知識在「類化」中遷移;指導「聯想法」,使知識在「再現」中遷移;指導「直覺法」,使知識在「頓悟」中遷移)和應用時空的創設,讓學生自主地運用「雙基」去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在拓展知識的應用領域中形成「自主學習」的技能和對知識的遷移應用力。
3.以基礎知識的變通和融匯作為「學會學習、自主發展」的飛躍點——求異求新,培育靈性,提高知識更新、重組和再造的熟練程度。通過指導學生學會提問方法、發散方法、質疑方法、提要方法、想像方法,並充分留給學生自學空間、想像空間、質疑空間,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想像,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變通、融匯和再造能力,培育學生創造性學習的勇氣、靈氣、才氣,從而使學生由吸收儲存知識走向融匯再造知識,由模仿學習走向創新學習。
(二)突出信息素質教育——「自主發展」的關鍵
隨著信息技術與語文教育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一體化」歷程的逐步深入,語文教育即將出現一個前所未有的巨變。如何加強信息素質教育,使學生從小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具有「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加強基本學法指導,讓學生在信息時代中能夠學會學習、能夠自主發展的關鍵問題,是《標准》高度關注的時代賦於語文教學的新使命。
1.以計算機為「資料搜集工具」,構建「開放性」學習方式。《標准》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上提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要求「語文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信息技術與語文教育的一體化,為語文課堂的開放提供了最佳的渠道。通過網路,可以使世界各地的各種語文資源與現行語文教材或緊密結合(採用「離心發散拓展式」,以課內語文教材為中心,抓住某一結合點,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資料搜集、網上閱讀與交流等發散性、拓展性實踐活動),或遙相呼應(採用「向心聚斂呼應式」,以網上語文資源為教材,進行廣泛的網上閱讀、網上作文、網上交流等網上語文實踐,以百川匯海的形式,把網上的語文資源聚斂轉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與課內語文教材互相呼應),最大限度地拓展語文學習內容,使語文課程更加多元化、立體化。面對開放的語文課堂,必須引導學生掌握計算機這種極佳的資料搜集、存貯、處理的工具,教會孩子如何運用計算機去尋找他所需要的知識,並運用這些知識去組合,去創新,去回答他所要回答的問題。必須重視指導學生掌握在計算機狀態下進行幾種「開放性」學習方式:①「任務驅動搜尋式開放性學習」,即按照「提出搜索任務→選定檢索工具(「搜狐」等搜索器)→輸入檢索標志(所需文獻的類目、關鍵詞、作者姓名、發表日期等)→查找原始文獻資料(瀏覽、篩選、摘錄、整理)」的程序進行搜尋查閱式等開放性學習;②「自由瀏覽搜尋式開放性學習」,即按照「上網自由閱讀瀏覽→摘錄下載信息」的程序進行「開放性學習」;③「分類下載存貯法」,即指導學生對獲得的大量信息進行下載、分類、整序等存貯處理,使下載的信息系統化、簡明化,便於查閱;④「信息處理利用法」,如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資料的剪切、移動、復制、引用等文字處理方法。
2.以計算機為「學科中介工具」,構建「綜合性」學習方式。軟化學科界限,進行「綜合性學習」,全面提高整體素質是《語文課程標准》又一重點要求。《標准》在「設計思路」中明確指出,「課程標准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語文教育可以以計算機為「中介工具」,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進行抽象的語言文字與聽覺、視覺、動覺等形象語言的相互轉換,把語文與音樂、美術、動畫、社會、自然、數學等結合起來,實現跨學科的「綜合性學習」,發揮各學科的綜合效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3.以計算機為「溝通交際工具」,構建「交互性」學習方式。學會交往與溝通是現代社會的要求,尤其是當今社會信息數量多、傳播速度快,更新變化極其迅速,只有加強群體內部信息交流、信息共享,才能集眾人之力,更好地捕捉信息、駕馭信息、利用信息。信息技術為跨國家、跨地區、跨民族、跨人群的「語言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提供了一種快速、便捷的「溝通交際工具」。必須指導學生掌握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書面信息資料的傳遞與交流、學習心得體會的傳遞與交流、學習評價的傳遞與交流等「交互性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溝通、學會交際、學會互相學習。
二、立足健康發展,在文化底蘊的積淀上突出「創新人格和現代精神理念」的塑造
「人文性」是《語文課程標准》提出的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之一,培養「良好的人文素養」是《語文課程標准》高度關注的一個重點內容。在「課程的基本理念」部份關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表述中(「……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可以看出《標准》所提出的「基本的語文素養」的另一重要組成部份是「良好的人文素養」。因此,《標准》在「課程總目標」中明確提出:「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4、…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7、…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9、…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這些目標就是語文課程所要達到的人文教育目標。
語文教材無不積淀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無不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著精神貫注和文化熏陶,為人的「終身精神發展」打好「精神的底子」。因此,語文教育應培育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彼岸理想世界的嚮往與想像,對人類、自然、宇宙的大關懷,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並由此煥發出內在與外在的 *** ,生命的活力,堅強的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的探索,永遠不滿足於現狀的批判與創造的欲求,使他們以後無論遇到了什麼艱難曲折,經歷了怎樣的人生的、精神的危機,都能從容應對,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態勢,富有創新和發展的蓬勃生命力。可以說,良好的「人文素養」是人發展的最本質的源泉、最持久的動力,是生命的核心潛能。
(一)豐富文化底蘊,塑造「創新人格」。
豐富的文化底蘊是創新不竭的源泉。創新可以說是悟性和靈性的結晶,而悟性和靈性的根系卻深植於豐厚的文化底蘊里。因此,語文教育應充分重視文化意識的培養和文化底蘊的沉積,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具有創新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1.積累文化底蘊,培植創新的悟性和靈性。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情趣,在豐富生活閱歷中不斷積累文化底蘊;要在熟讀的基礎上,抓住有一定內涵的詞句去感悟課文的整體美;要注意抓住課文耐人尋味處、意義深遠點,發揮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去感悟課文的意境美、內涵美,體驗文化美感;要引導學生涵詠富有人情味和浪漫情調、詩情畫意的優美詞句,領悟課文的藝術美、情感美,體驗文化情趣,使學生的靈性和悟性如枝頭上的嫩芽在春雨沐浴中煥發生命活力。
2.創設文化氛圍,培植創新的個性和品性。語文教育要通過和諧、歡快氛圍的創設,通過美文的呤讀,讓學生的心靈在寬松、自然、恬靜的文化氛圍中得到心靈的解放;要創設積極探索的氛圍,培育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對人類、自然、宇宙的好奇心,對彼岸理想世界的嚮往與想像;要通過自由討論、互相引發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個性,讓學生敢於想像、勇於探索,保持一種追求創新的狀態、執著的精神和堅強毅力,在自由自在而又奮發進取的氛圍中引發創新的火花。
(二)豐富文化底蘊,塑造「現代精神理念」。
一個人身心的健康發展,必須有健全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有生態、倫理意識。尤其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信息時代,健康的高尚的精神理念更是一個人發展的支柱。作為一門基礎的人文學科,語文教育所肩負的「現代精神理念」的塑造使命是責無旁貸的。因此,語文教育必須憑借語文教材,通過文化底蘊的滲透藝術,通過「化精神理念為鮮明的形象,讓精神理念『活』起來;化精神理念為深刻的認識,讓精神理念『明』起來;化精神理念為真切的情感,讓精神理念『柔』起來;化精神理念為自我的思想,讓精神理念『親』起來」等形式,積極促進文化底蘊的日月積累,讓「現代精神理念」、「現代價值觀念」在孩子的心田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最終達到:
1.民族意識與國際意識的整合。讓學生在加深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認識和熱愛、對本民族文化傳統的關注和理解的同時,樹立國際間相互理解與和平共處的意識,以致在經濟全球化、科技一體化、社會知識化、信息網路化中,既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又保持本民族獨特的文化精神。
2.發展意識與生態意識的整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是發展,它的基本要素是控制人口、珍惜資源和保護環境。讓學生不但從小具有發展意識,同時具有人口意識、生態意識、資源意識和環保意識。
3.繼承意識與創新意識的整合。讓學生通過對古典文化和外來文化精華的整體感悟和直覺感悟,自覺汲取和繼承文化遺產,同時從小敢於批判,敢於質疑,具有創新意識。
4.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的整合。通過小組學習中公平競爭機會的創設和精神的鼓勵,以及小組學習中合作學習、共同活動、共同進步的意義和美感體驗,讓學生從小學會既競爭又合作,既合作又競爭。
5.自我意識與社會意識的整合。通過寬松的文化學習氛圍的創設,以及主體地位的確立和個性的弘揚,增強自我責任意識。同時,通過研究社區、服務社區等語文實踐活動和專題性研究活動,在豐富生活體驗和社會文化積累中增強社會責任意識。
三、立足超越發展,在語文實踐活動拓展上突出「專題性研究」的嘗試
《標准》在課程「總目標」中提出「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並在「階段目標」中提出了非常具體的教學目標。比如「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策劃」並「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 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關注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辦刊、演出、討論等)」;「能自主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等等。
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是學生超越自我、自主發展的必要過程。實踐是發展的最主要的動力和渠道。從《標准》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拓展目標中,可以看到體現時代特點的超前發展意識。未來的社會是知識化的社會,是創新的社會。作為未來事業的教育需要具有超越意識,需要超越傳統,超越現實,面對未來,適度超前發展。也就是說必須重視專題性、探究性的研究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重視創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培養。為此,語文教學在語文實踐活動的拓展上,必須突出「專題性研究」的嘗試,並隨著年級的升高,逐步加大這一方面學習內容的比重。
1.加強研究方法的指導。適時適當地開設一些資料搜集方法、資料選用方法、研究結論撰寫方法等「專題性研究」策略指導課和案例示範課,做好「專題性研究」嘗試的前期工程。
2.注重研究內容的開放。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1)課文內容拓展式專題研究;(2)鄉土民俗搜集式專題研究;(3)觀察實驗報告式專題研究;(4)學科知識解析式專題研究;(5)社會熱點調查式專題研究。
3.重視研究結果的測評。可以採用:(1)「講」,即組織「研究成果匯報會」,讓學生介紹研究計劃、研究過程、研究方法、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的辦法、研究結果等;(2)「展」,即展評優秀的研究報告,甚至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組織匯編成小書本;(3)「賽」,即組織適當的研究競賽。
四、立足穩步發展,在學習質量評價上突出「評價觀念和功能」的轉變以及「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建立
《標准》強調,「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並在「實施建議」專項提出「評價建議」,強調「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更重要的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這就要求我們要更新評價觀念,要摒除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建立以「發展功能」為核心的符合教育方針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新的評價體系來科學地評價學生素質發展狀況,評價學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全面發展,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並據此引導教師去改進教學,完善教學過程,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引導學生去認識自己,找到發展的方向和立足點,促進自主發展的實現。這是當前評價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問題,更是學生是否能夠穩步、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問題。
1.評價內容要綜合化。《標准》「評價建議」強調,要「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因而量化和客觀化不能成為語文課程評價的主要手段。應避免語文評價的繁瑣化。」可見,評價內容要綜合化,是從發展的角度提出的,也是評價「課程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達成狀況的必然要求。對於評價綜合化的內容與要求,《標准》在「評價建議」中作了非常詳盡的規定,這里不再贅述。
2.評價方式要多樣化。《標准》「評價建議」指出,「要綜合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考試只是評價的方式之一」。筆者認為可以採用:①「定量評價+定性評價」。《標准》「評價建議」強調,應重視「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更應重視定性評價。」這就要求學校和教師既要對學生的素質狀況進行量化處理(由於素質狀況是比較模糊的,難以精確量化的,採用等級評價比較適宜),又要對學生的素質狀況進行質的鑒定;要求「學校和教師要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檔案資料和考試結果進行分析,客觀地描述學生語文學習的進步和不足,並提出建議。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實來評價學生。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採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標准》語)。②「動態評價+靜態評價」。「動態評價」是對學生的素質發展幅度進行評價,它側重於縱向比較,顯示發展過程,是形成性評價;「靜態評價」是對學生的素質發展水平進行評價,它側重橫向比較,顯示發展結果,是終結性評價。《標准》「評價建議」指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提倡採用成長記錄的方式,收集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如,關於學生平時表現和興趣潛能的記錄、學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結、教師和同學的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等」。只有把這兩種評價結合起來,才能准確評價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全面發展以及發展狀況,為後續發展找准立足點和方向。③「觀察+考查+考試」。學生素質是內在的,是無法一目瞭然的,也不是一張「試紙」可以一試而定的。因此,要改革考試辦法,採取「觀察+考查+考試」的方法,通過筆試和口試相結合、觀察與測評相結合等形式,全面收集評價信息,提高評價結果可信度。「觀察」是通過平時的聽、看、查、訪等方法,對學生素質狀況中某些難以測評的因素(如心理狀況、語文態度與情感、語文素養等)進行「目測」,捕捉素質外顯信息的方法;「考查和考試」是測量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等掌握運用情況的重要方法(測評時應以考查為主,輔於必要的適當的考試,以減輕學生精神壓力)。「觀察+考查+考試」可以廣泛收集評價信息,為准確評價提供可靠的數據。
3.評價過程要民主化。《標准》「評價建議」強調,「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應該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這就要求學校和教師、家長要把評價對象當作一個平等合作的夥伴來對待,克服傳統評價把評價對象及其他一切有關的人都排除在外,造成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產生緊張對立情緒的現象,充分尊重每個人的尊嚴、人格與隱私,體現民主性。
4.評價結果要激勵化。評價的最終目的是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和主動發展,而不是鑒別學生、選拔學生。因此,不能為評價而評價,把評價「形式化」,更不能把評價「檔案化」。我們要引導學生通過對評價結果逐項細讀,對照反思,全面了解自身的素質發展狀況、發展水平、發展差異(優缺點),找到繼續發展的方向,提出改進的措施,從而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改進的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主動發展。
Ⅱ 語文課程標準是什麼
《語文課程標准》總結了現代語文教育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訓,廣泛吸收了外國母語教育給我們的啟示,明確提出了自己的課程理念。
幾年來,在全國范圍內,廣大語文教師和研究工作者圍繞《語文課程標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展開了深入的討論。整體上來看,這些探討一方面使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語文課程標准》精神實質,另一方面,也在許多方面深化了我們對語文教育的本質屬性和價值目標的認識。
當前,語文教育改革正在走向深入,在這個時候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走過的這一段路,對《語文課程標准》的基本理念作一次反省和再認識,應該是很有意義的。
語文素養是指人的語文生活所達到的一種境界和修養,它第一次立足於語文與人的關系,闡釋了語文教育的核心概念。
「語文素養」是《語文課程標准》的一個核心概念。它的重要意義,要從語文教育核心概念的發展歷史來認識。
在語文教育歷史上,曾出現過「思想教育」「語文知識」「語文能力」等概念,用以指導語文教育實踐。「思想教育」主要是從教育的政治性、立場性著眼的,人們認為,語文教育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當然要承擔思想教育的任務。而且,語文是「文」與「道」的統一,更具有進行思想教育的優勢。應該說,這個概念正確地揭示了語文課的思想教育的功能,但不是對語文教育本質屬性的全面揭示,它停留在一般性的討論上。「語文知識」著眼於語文本身,它的提出使語文教育從語文之外走到了語文自身。但是一方面,語文教育並不僅僅局限在語文知識的傳授上,語文教育還包括更廣闊的內容;另一方面,這里所指的語文知識本身也存在局限性,主要是指字詞句篇語修邏文。所以,它對語文教育的意義也是有限的。「語文能力」是最接近「語文素養」的一個概念,但是,它們在內涵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心理學中,「能力」指「人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那些心理特徵」。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所謂「語文能力」即指完成聽說讀寫活動所必需的心理特徵。這個概念停留在心理層次上,它重在「功用性」,而語文教育的功能有許多不是功用性的,而是修養性的。
Ⅲ 語文課程基本理念五個方面
1、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麼?語文新課程理念:(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三)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案例分析:一位教師在教《小鎮的早晨》一文時,在幫助學生概括了小鎮早晨恬靜、熱鬧、緊張的三個特別後,布置了一次小練筆:仿照《小鎮的早晨》的寫法,以《校園的早晨》為題目來進行寫作,寫出校園早晨的特點。
要求每個學生寫其中某一方面的特點,寫好後,小組中四人合成一篇文章,結尾共同完成。動手之前,要求小組成員先討論一下校園早晨的特點,明確各自的任務。請從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角度進行評述。
Ⅳ 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需要有學習興趣,好的學習習慣等都是很重要的。學好語文課程,要注意培養學習興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積累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能力等。
(4)應該建設什麼樣的語文課程擴展閱讀: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有一定的審美性與實用性。
中國古代沒有獨立的語文課程。清朝末年,廢科舉興學堂,實行分科教學,語文才從多學科的融合中分化出來,單獨設科。自1904至1949年,課程名稱使用過中國文字、中國文學、講經讀經、國文、國語等,直至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才正式使用語文這個名稱。
Ⅳ 小學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小學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尖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盡可能夠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並能夠根據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發展。應當密切尖注當代社會信息化的進程,推動語言語課程的變革和發展。
Ⅵ 建設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內涵及途徑
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開放有活力教學
真正體現課堂從僵化走向開放,從書本回歸生活世界。因此,理想的課堂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
和其他課程一樣,現行的語文課程在體繫上存在一些弊端,過於強調學科本位,過分追求語文學科嚴整的知識系統或訓練系統,把自己孤立起來;過於強調統一、集中,使課程變得凝固、僵化,缺少彈性。要克服這些弊端,就必須在課程的視野下理解語文,搭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教育平台。為此,本文主要從「語文課程資源」、「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原則及正確的課程資源觀」、「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這三大面進行探討。希望對基層的初中語文教師語文教學觀念的更新、語文教學方式的轉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語文課程資源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越來越引起語文教育界的廣泛關注,人們也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豐富多彩的語文課程資源是新課程實施的重要保障。
<一>語文課程資源的分類
課程資源是一個內涵十分寬泛的范疇,由於課程資源在我國還處於一個剛剛起步階段,所以理論界對此做出的定義並不多.
1:語文課程資源內涵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中提到: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路,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另外,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由此可見語文課程資源的范疇是較為廣泛的。
近年來,在美國興起的建構主義心理學認為,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外界的刺激;學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的知識信息進行理解、加工,由此建構起新知識的意義,同時原有的知識經驗又因為新知識經驗的進入而發生調整和改變。因此,學習過程不是對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積累,而是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作用。在這種作用中,包括了主體對知識客體的選擇、分析、批判和創造。其實,接受理論早已指出:作品意義和價值只有在讀者閱讀的過程中產生。作品的意義和價值是讀者和作者共同創造的。學生是閱讀的主體,課文的意義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生成的。由此看來,在語文教育中,毫無疑問,必須十分尊重學生這種自主性。在語文朗讀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創設情境,做一個忠實的引路人和點撥者,讓學生打開心扉,盡情感悟,去做主動的探究者而最終得到愉悅的心理體驗。這樣才能陶冶其情操,培養其審美能力。許多教師有這樣的體驗:學生會因為喜歡、崇拜某一教師而對其所任課程產生濃厚興趣,並會努力將它學好。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在學習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這種健康的學習情感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至此,完成了解決困惑的第六步:教師在重視語文的朗讀過程中要做一個忠實的、稱職的引路人和點撥者。
而學生在閱讀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種期待視野,即其閱讀習慣、趣味、心理、預期目的等等,當學生帶著期待走進作品空間時,會自然而然地產生豐富的心理體驗,而當這種體驗與作者產生共鳴時,就會達到一種至純至美的審美境界。這種境界是一種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心靈愉悅感。對於中學生來說,在這一閱讀過程中,往往最能使其與作者產生共鳴的東西便是真摯的情感,「形於言而情動於中」。優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摯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動學生稚嫩而又單純的心靈:沈復筆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濃濃舐犢之情;曹孟德東臨碣石的壯志豪情;陸游「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一腔報國之情;王灣「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的一縷悠悠思鄉之情;還有羚羊木雕上交織著的濃濃親情和真摯友情,再加一股難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讓學生怦然心動,而終有所悟呢?至此,確立了解決困惑的第五步:重視語文朗讀可以讓學生產生愉悅感。
總之;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途徑是多元的,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尤其是對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內容做了較為充分的探討,在小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真實施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