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理解能力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理解能力

發布時間:2023-03-07 18:59:20

1.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應該怎麼提高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應該怎麼提高

在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是拿分大項之一,但是很多同學卻屢屢在此失分,其實只要掌握做閱讀理解的技巧,這一個模塊的分是很容易拿到的,那麼做閱讀理解的技巧到底是什麼呢?以下我為大家整理了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提高的方法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加強學生讀的訓練

讀也是一種學習方法,學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語文能力。就要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多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文學作品可以反映出社會生活的某個方面,這也是文本的主題。每個議論文都有一個中心論題,作者闡述自己的觀念,並且論證自己的觀點,而科普文章通常就是表明一個課題,利用實例或者實驗進行解釋分析,引起讀者的關注。因此閱讀文章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文章中心。學生在快速閱讀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很多疑點,他們可能無法透徹的理解某些詞語,也不夠明確人物關系的關系和作者的觀點等。因此在閱讀過程中,需要改善學生的閱讀心態,首先要迅速地閱讀全文,確定關鍵語句,這樣就在整體上了解了材料,確定了文章的中心和感情基調。其次需要通過整體的感知分析文章局部,確定在文章當中具體詞語句子發揮的意義。最後聯系各個局部,可以產生新的'認識。這種方法就是先從整體,再到局部,最後再到整體,這種方法符合閱讀題的解題規律,利用這種整體意識就可以准確的答題

2、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通過博覽群書才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加大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在多讀過程中學會正確的思考方法。學生在精讀過程中,通過文章的答題脈絡可以掌握內在的思維方法,他們讀得越多,思維就會變得越發達,問題解決過程也會變得更加容易。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產生各種疑點,例如沒有準確的理解某些詞句、沒有理順人物事件的關系等,這個時候可以通過試題破解學生的疑點,通過各種試題可以讓學生在多個方面重新思考問題,從而產生不同的見解。此外也可以引導學生比較用語的異同點。這樣也可以幫助他們破除疑點。

3、全面的掌握文章大意

學生只有全面的掌握文章的基本意思,確定題目的要求之後,才可以快速地篩選正確有用的信息,再利用規范的語言表達出來。很多初中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欠佳,存在很多語病,結構上也缺乏照應性,導致他們答題不夠規范,錯誤運用各種標點符號,無法將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准確地表達出來。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語言表達要做到精確簡明,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要幫助學生扎實語言基礎,培養他們檢查語病的習慣,不斷修改自己的閱讀答案,通過檢查可以消除大部分的語言毛病。語言表達同屬於思維能力問題和表達能力問題,在口常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實施思維訓練,讓他們多閱讀,並且多動筆寫,這樣就會自然而言的形成語感,提高閱讀答題的效率和准確性。

4、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要想使學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高,不僅要讓學生感知閱讀材料,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文章分析能力。教師要善於發揮自己的講解作用,不能占據學生過多的時間,注重講解一篇文章的深奧之處,幫助學生領會文字背後的含義,這樣可以逐漸提高學生看書和寫書的能力。例如在分析高爾基的《海燕》的時候,教師就要交代文章的時代背景,否則學生是無法真正地理解文章內涵的。

教師在分析文章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主動去閱讀,搜索和分析大量的語言信息,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造力,讓學生逐漸形成個人的觀念體系,幫助學生掌握方法技巧,這樣才可以保證實踐活動具備創造性。

5、傳授學生解題技巧

學生要通過全文閱讀掌握關鍵內容,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加體會文章的核心內容,教師要教導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詞,這樣就可以迅速地明確文章中心。在論述類文章當中,關鍵詞通常都處於總起句和總結句以及過渡句當中,在記敘類文章當中,關鍵語句處於議論打情的部位,這些關鍵詞主要都是表達性質,並且充滿感情色彩。此外學生的理解能力可以幫助他們讀懂題干要求,學生在閱讀題乾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分解題乾的要點,掌握有效的信息,確定是簡答還是分析,如果要求簡答,那麼只是闡述觀點即可,如果要求分析,那麼就要利用舉例推論等方式進行分析。學生在答題的過程中要始終把握原文,保證答案條例清晰。如果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很難的題目,要告誡學生不能一個人鑽牛角尖。否則就會耽誤太多的時間。影響到後續作文的書寫時間。

2. 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最花費時間和精力的。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里,我們教師總是用盡心思地講解,也要求學生認真地聽講,可每一次語文測試後,都面臨著一個難題,那就是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差。所以一張試卷中的閱讀理解題目的簡單與否,決定了測試結果質量的好壞。望著試卷上的紅叉叉,無不令我們語文老師頭疼,心急;無不使我們的學生煩惱,恐懼,從而造成了「閱讀難,難閱讀」的局面。 閱讀理解能力是一項最基本,最重要的語文能力,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該如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擺脫「閱讀難,難閱讀」的困擾呢?通過近段時間的理論知識學習,受到了一些啟示,並總結如下: 一. 重視語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1.課前預習課文,初知文章大意。做好課前預習是檢測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環節。上課前,語文教師可適當地布置預習提示,讓學生通過認真預習,知道課文大概講了什麼內容,能畫出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對於不理解的,一定要求利用語文工具書來解決,或者聯繫上下文的內容,與同桌或小組討論。還要求學生能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多讀多悟,這樣既鍛煉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又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效率。 2.啟發學生讀中感悟,關注學生的讀書感受。《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閱讀理解能力是以感悟,體驗為基礎的語文能力。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一篇文章多讀,讀熟,我們也就理解,明白了它的內容。閱讀教學時,學生讀書的方式有多種,但我們要多訓練學生「眼到心到」的默讀,因為默讀只能用眼睛看,並要求做到邊讀邊思考,而且還要有比較快的速度。所以學生讀文時,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把每一個詞語,每一句話讀通,讀懂。讀完課文後,想想課文講的是什麼,並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全文的大意。在教學時應多鼓勵學生把自己的讀後感悟,不同的看法,大膽地說出來。由於學生的個性特點,知識積累,情感體驗不同,對於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感受,作為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課堂上多讀,多悟,多說,多交流自己的個人感悟。閱讀教學就是學生,教師,文本對話的過程,通過讀說練來與語文情感共鳴,幫助學生更深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文章的感悟能力,也助於提高學生的語言口頭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 3.課後分小組輔導,鞏固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果單靠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可利用課後時間,布置一些同步閱讀習題,把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分為一小組,讓他們一起閱讀短文,一起討論問題,一起說出自己的看法。要求每一位學生讀完一篇短文後都說說讀懂了什麼,然後再由優秀的學生來總結內容,因為學生的語言更易於被學生接受,更易於被學生聽懂。這樣,優秀的學生的解題,分析能力由此提高,其他學生的思維也由此被熏陶,在這潛移默化中學會了解答題。 二.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學生的閱讀量僅局限於語文課本的幾十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小學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可現實上,大部分的學生認為讀書是枯燥無味的,對讀書提不起什麼興趣。所以我們語文老師除了平時有意識地糾正這些錯誤的思想外,還可嘗試以下的方法:第一,同步推薦書籍。在語文教學時,當學完一篇課文後,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向學生推薦同類的或同作者的作品。例如:教學《冬陽.童年.駱駝隊》時,結合課文中的「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一句話和課後的資料袋,推薦學生讀《城南舊事》。教師也可以給學生讀《城南舊事》的一小片段,讓學生感受小英子和她的好朋友妞兒的不同的童年生活,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還可以利用《回顧﹒拓展》中的「課外書屋」引導學生讀好書,讀成本的書,在讀書中積累語言,在讀書中體會情感。第二,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小學生是很喜歡參加各種活動的,因此,創造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能使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感受閱讀的重要性,從而更進一步激發他們的閱讀熱情。例如:開展講故事比賽,成語接龍,猜謎語等活動,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促使學生產生一種自我主動閱讀的意識。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編課本劇。如在教學《晏子使楚》,可布置學生自己找夥伴,自導自演課本劇,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還提高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2.注重閱讀的讀思結合。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讀,還要引導學生怎樣讀。語文課程標准說過: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如果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沒有「思」的參與,那麼學生讀到的只會是單純的無意義的「字」,只有邊讀邊思考

3. 怎麼提升語文的理解能力

怎麼提升語文理解能力,如下:

閱讀能力就是閱讀者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書面語言的認識和理解能力。閱讀是以了解文字意義為中心的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讀者首先用視覺感知文字元號,然後運用分析、綜合、概括、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對感知的材料進行加工,把經過理解、鑒別的內容歸入或並列如已有的知識結構中,貯存起來,根據需要隨時提取並加以運用。

1. 培養認讀能力,整體感知課文。

認讀就是閱讀是用視覺來感知和辨識文字元號的過程。在閱讀過程中,它是最基本的活動。認讀能力是閱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閱讀的前提。提高閱讀能力首先要從提高認讀能力入手。

一般來說影響認讀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1)文字元號的結構。(2)感知、判斷的能力。(3)識字的數量。(4)閱讀廣度。(5)心理因素。以上所舉的影響認讀能力的因素中,除字形結構 是客觀因素外,其餘都是主觀因素,都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

閱讀文章,首先要能整體感知文章的大體內容。這里所說的「整體感知」也叫「統觀」,即對文章的基本內容和面貌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是統觀的幾個要點。任何事物都有結構,整體是由各部分有機組成,語言也不例外。我們在閱讀分析文章時產生錯誤的原因往往就在於沒有整體的感知,沒有堅持「統觀」。

2. 理解作者思路,把握文章中心。

文章的結構是作者思路的反映。因此,要理清結構,就必須理解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是如何思考和觀察的,是怎樣安排表達順序的,同時,要適當注意不同文體在結構上有不同的特點,以及同一種文體在結構上的變化。

把握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對文章主旨的認識,是理解文章的重要環節,是理解能力的重要體現。一篇文章都有一個中心,只有在認真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從文章的具體內容中提煉出來,才是真正的理解。

不可只抓住只言片語,主觀臆斷(憑臆測來斷定),停於表面現象。一般來說不同類型的文章的文章中心有著不同的表達方法。例如,記敘文中,中心比較含蓄,往往蘊藏在人物和時間背後,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礎深入挖掘。

而說明文和議論文中有的是通過中心句和中心與語段直接把中心表達出來,有的分散在全文的各個部分之中,需要通過歸納段意加以提煉。

還有的文學作品往往是意在言外,要深入挖掘作品中的道理。同學們把握惡劣這些特點,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

3. 理解語言的結構及其在語境中的含義和作用

朗讀、默讀和背誦是學習語文並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有助於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感知語言結構和規律,體味作者的感情增強對語言的感受能力。

在各種語言結構中,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句子,他是理解文章的基礎。理解句子主要是根據組成句子的詞語、詞語的順序、詞與詞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語氣、語調等來領會句子所表達的意思。

在句子中,出詞所含的意思外,漢語中詞序和詞與詞之間的關系在表義上都有重要作用。同樣的詞語,排列順序不同,就表示完全不同的意思。

其次是理解句群。句群是由句子組成的、表達一層完整意思的篇章結構的基本單位,也四表達思想觀點的一個重要環節。句群常常是一個修辭方式的運用單位,有時則反映著一個推理過程。

對句群的理解,主要是理解句群的中心語義,了解句群中句子的組合方式,認識句群在文中的章法功能。對句群含意(中心語義)的理解,是理解文章內容的基本環節。

再次是理解文章的段落。段落是文章中最大一級的語言結構,也是文章的直接組成部分,是認識文章結構的基礎。對段落的理解,一是了解自然段的段意,二是劃分意義段並了解意義段的段意,三是把握文章的結構。這是理解文章的核心部分,套從各段的內容和段與段之間的關繫上去領會。

閱讀文章要抓住關鍵性詞語,以理解作品的深刻含意。所謂「關鍵性詞語」,即文中對表述內容、表達中心起作用的詞語。關鍵性詞語通常是在通讀全文,對作品內容有了一定了解以後,才能准確地找到。找關鍵性詞語的目的在於挖掘深刻、含蓄的思想內容。

4. 淺談語文教學怎樣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必須抓住「讀」字,把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當作閱讀教學最重要的一環,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可見老師的職責不僅是教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會學知識,不斷提高語文素質。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引導學生巧讀呢?下面本人就這幾年的教學經驗談幾點體會。

一、引導學生讀書時,抓住重點詞、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篇課文或一段話,不能讓學生放任自流地、平平淡淡念一兩遍就了事,而應布置預習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句子,這樣就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如《草原》一文,主要描寫了草原的優美景色,抒發了作者第一次見到草原的愉快心情,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採用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讀中去理解、感受。比如我先讓學生在讀課文時找出描寫草原景色的詞語、句子。然後再思考這些詞語、句子描繪了草原怎樣的特點?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讀完課文後,很快就從課文中找出了「清新」「明朗」「一碧千里」「無邊的綠毯」等詞語和「是……也是……」、「既……又……」、「連……都……」等句子。這樣,學生就能較快、較准確地理解掌握草原的風光,同時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為草原優美的風光所陶醉。

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我也很注重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比較,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我覺得這也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如在引導學生學習《一夜的工作》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抓住「一張」、兩把」、「一盞」、「如此而已」,這樣極其簡單的擺設與「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進行對比,來說明周總理的生活極其簡朴;把工作任務繁重與辦公用品簡單對比;把工作非常勞苦與食物非常簡單對比。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生就能深刻體會到周總理的偉大。

二、抓住作者思路,引導學生在默讀或朗讀過程中掌握課文內容,培養閱讀能力。

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時,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設計幾個思考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默讀,這樣做,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在教《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為了幫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我精心設計了幾道思考題:①找出描寫閏土外貌的詞句,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什麼樣的孩子?②閏土對「我」說了哪些事?「我」對哪幾件事印象較深刻?為什麼?③讀了課文,少年閏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默讀課文後,教師逐一提出討論,學生很快就能清楚,課文主要刻畫了一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幹、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形象。

三、創設情境,在身臨其境中訓練學生的語感,培養閱讀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把情感帶入教與學的活動之中,創設和諧美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

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我把讀的訓練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通過腦、眼、口、耳等器官活動,把無聲的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有色、有情有景的口頭語言,從中理解、體味和欣賞景物美、情感美。如在指導朗讀灕江水的「靜、清、綠」這一段時,我先掛出掛圖,進行描述「灕江有許多小船在等著我們乘坐,我們乘著小船、輕輕地搖動雙漿,盪舟灕江。」接著播放歌曲《讓我們盪起雙漿》,學生在聲畫的作用下入境了。這時我輕聲問道:「你感覺到了什麼?」學生齊讀:「灕江的水真靜啊!」接著我再問:「你們看到了什麼?」學生再讀:「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加重了語氣)。讓我們抬起頭,放眼望去,「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字讀得響亮而飽滿)。最後我讓學生把三個句子連起來讀。這種讀的訓練不僅有層次,而且有質量,在身臨其境中訓練了學生的語感,培養了閱讀能力。

四、提出明確要求,教給預習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預習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一篇課文,學生通過預習,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然後帶著問題學習,這樣閱讀的積極性就會提高。教師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教授新課,就會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我通常的做法是:

1、預習要求要明確具體:即①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②試著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③說說本文的主要內容。這樣既節省了課堂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2、根據不同的教材提出不同的預習要求。如在教《挑山工》一課時,我讓學生課內預習,運用標記法邊讀邊思考,用不同的符號劃出重點和疑點,提出不理解的問題。對學生提出的疑點,我就引導學生利用集體的智慧進行討論,自己解疑,這樣學生就逐步掌握了預習的方法,從而也激發了閱讀興趣,培養了閱讀能力。

五、抓住課題進行審題指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課題是文章表情達意的眼睛,教會學生理解題意,對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掌握中心思想有很大幫助。如在學習《可愛的草塘》一文時,我是這樣啟發學生審題的:①你是怎樣理解課題的?②課題中的重點詞是什麼?(可愛)。這樣,學生在學習課文時,就能緊緊圍繞重點詞「可愛」,課文的主要內容也就很快理解和掌握了。

在教學中,通過反復訓練學生辨析課題,抓住重點,使學生既掌握了文章的思路和中心,又學到了一種基本的讀書方法,閱讀能力也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六、鑽研課後問題,掌握閱讀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課後問題是解決教路和學路的關鍵,也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鑰匙,因此教學生認真鑽研課後問題是掌握學法的一種重要手段。例如在學習《太陽》這篇課文時,根據課後思考題,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很快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即:課文先講太陽遠、大、熱的特點,後講太陽和我們人類的密切關系。這樣學生基本掌握了閱讀的方法,在掌握了閱讀方法之後,閱讀能力也隨之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5. 怎樣提高語文理解能力

學習分成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所謂被動學習就是死記硬背,就是鸚鵡式的學習,這種念書是不求甚解的,拿它來學習語文當然就一塌糊塗。不要以為語文背課文就一定是死記硬背,其實他一定是要理解後才能背的,這種學習法我們稱之為沙漏式的學習法。沙漏式的學習法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假如你現在去爬一座山,山路很復雜很陌生,請問要怎麼樣才能避免迷路呢?答案是:我們要一邊走一邊做記號,到了山頂後,再順著記號下山就可以順利地找到回去的路了。學習就像爬山,我們在閱讀文章的時候要一邊學習一邊做記號。所以,想要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一定要在閱讀時用自己的頭腦做記號。到底怎麼用自己的頭腦做記號呢?接下來要講的是用你的頭腦做記號的高效學習法。第一步驟:定標題,用標題來幫你記住一段文字。第二步驟:挑關鍵詞,用關鍵詞來幫你記住一段話。第三步驟:做分析式筆記,用筆記來幫你記住整篇文章。

定標題

首先,標題等於路標。路標一般要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地名,一個是表示方向的箭頭。文章的段落標題是用來指引段落的方向,它也應該要有兩個因素:段落的主題和補充說明。

定標題的技巧:

1、問題等於標題。文章中出現的問題、出現的問號表示作者用了一種寫作技巧,叫做作者自問自答。只要把這個問題找到,就抓住了文章的方向,那麼這個就是這段話的標題。

2、前言等於標題,文章的前言指的是開頭的兩句話。有的文章寫法在首句就點出了想要說的話,這種寫作手法叫做開門見山,引出下文。只要抓住這首兩句話就等於找到了文章的標題。

3、結論等於標題,如果文章結尾處作者做了總結,這也是一種寫作技巧,叫做總結全文,點明中心。

做分析式筆記

筆記是什麼?筆記如同藏寶圖,請你想像一下,如果你是一個海盜,在荒島上藏了寶藏,沿路一定邊走路邊做記號,最後離開荒島時候你會畫一個什麼圖?畫一個藏寶圖。現在有兩個海盜,一個沒畫藏寶圖,一個畫了藏寶圖,請問過了兩年,兩個人回來挖寶了,誰容易挖到寶藏?當然是有藏寶圖的容易。同樣的道理,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學習的藏寶圖非常重要,把每天學習的文章心得,文章框架整理出來,這個時候文章就變成了知識,變成了長期記憶。

如果可以把讀過的每一篇文章都這樣整理好,包括外面閱讀到的文章也整理出來,讓知識有了框架,包括歷史、科學、數學、英語、物理還有政治等科目都用一樣的方法來學習他們,那麼將來准備高考的時候,大腦中就有了知識的框架,有了豐富的詞彙,那麼孩子寫出來的文章就擲地有聲啊,此時孩子的閱讀能力已經是出類拔萃了!試想一下,你是學校的老師,老師出閱讀理解題目,都是從你整理出來的這些框架里挑選,不管老師怎麼出題,反正答案都在這筆記裡面,答題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這就是老師今天講的用在語文閱讀理解上的高效學習法。最後,這里老師要送給每一位孩子的一份禮物:在語文學習中養成做分析式筆記的好習慣。

6. 怎樣提高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能力,通常是指完成對文章的閱讀所應該具備的本領,包括:
1、認讀能力。對文字元號的感知與辨識能力、識字量和認讀速度,這是閱讀的基礎。
2、閱讀理解能力。首先是重要詞句的理解能力,其次是重要內容的理解,再者是文章結構和表現形式的理解,最後是作者觀點、思想的理解。
3、閱讀鑒賞能力。即對文章的欣賞和評價能力。
4、閱讀評價能力。指對閱讀材料的思想內容、表現形式、風格特徵等做出評判的能力。
5、閱讀活用能力。即閱讀的遷移能力,把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的能力。
6、閱讀技巧。這是貫穿整個閱讀過程的能力,包括傳統的朗讀、默讀、心讀技能,當下科學高效的速讀技能,以及良好的閱讀習慣等。
知道閱讀能力的這六大要素還遠遠不夠,要提高語文閱讀理解能力還要從具體的要點、方法著手。

1、關鍵詞句、標題的把握
關鍵詞句在文章中一般可以歸納為開篇、結尾、段首的第一句話或中心句。一般來講這類語句都會是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話的中心思想。抓住了關鍵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了作者的思想脈絡。
文章標題大概分為三種:①最基本的是概括中心思想或者論點;②反映作者情感基調和思想目的;③引發讀者興趣。無論是反問還是獨創,那些標新立異的標題總是容易引起讀者興趣。文章還沒開始就有一種懸念,讀者只需隨作者的思路去尋找答案。

2、結合問題,整體把握
閱讀過程本身就是獲取信息的過程,閱讀質量的高低取決於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題時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後注釋等內容,同時特別要瀏覽一下後面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的選項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麼。如果是小說,則要注意其人物、情節等,如果是議論文,則要著重把握論點、論據、論證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後再整體把握全文,對解題也就心中有數了。

3、速讀與精讀結合
拿到一篇文章,首先快速閱讀、瀏覽;隨後查看問題,帶著問題再一次快速閱讀,進行圈點勾畫;最後鎖定重點進行精讀分析作答。這樣乍一看很費時間,其實效率很高的,關鍵在於速度技巧的掌握。
在平時閱讀練習時,要養成圈點勾畫、多做記號的習慣,可以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和哪些語句有關。確定某一答題區域後,再仔細弄懂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進而理清段落之間的關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這一習慣基本就能形成較強的分析綜合能力。閱讀時反復琢磨題干,圈畫與之相關的內容,答題時就不需要再從頭至尾搜尋,可節省不少寶貴時間。

4、不要脫離原文
離開了原材料恐怕誰也答不準,答不全。因此,准確解答閱讀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數題目在文章里是能夠"摳"出答案的。當然,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必須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加工,或摘取詞語或壓縮主幹或抽取要點或重新組織。即使是歸納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須充分利用原文。

5、抓細節
①細節刻畫總是容易讓人刻骨銘心。一般來說細節描寫是以生活中細微而又典型的情節,這包括人物、情景、場面的生動細致的描繪。
②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環境的描寫、刻畫往往是作者中心思想的一種體現,我們在閱讀時可以根據環境的作用揣測作者的用意,理解文章的思想。 環境的6種作用:1.給出事情發生的地點,提高真實性;2.是人物心情的寫照;3.寄託出一份情感;4.彰顯人物性格和品質;5.推動事物的情節發;6.進一步深化作品的主題。

把握細節是理解、鑒賞、評價文章的關鍵。平時多留意、多練習對提高寫作能力也是有極大的幫助。 任何一種能力的掌握都不是信手拈來的,他需要一個積累、練習的過程,閱讀能力是這樣、寫作能力亦是如此。最基本的就是多讀多練多揣摩,這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再者,結合運用一些閱讀理解的技巧,提高閱讀能力將不是什麼難題。

閱讀全文

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理解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