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肢體語言
一、在課堂上創設情境,引起學生共鳴
傳統的語文教學在有些內容上比較枯燥,方式比較單一,往往提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致使語文的質量不能得到提高。因此,新時期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根據課文的內容創設情境,引起學生共鳴,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主要是看教學中學生的求知慾、參與度、知識獲取量、學習能力等,對成功的語文教育者來說,在語文教學中要能創設情境,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並加入生動的肢體語言,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進而有效地理解課文。這樣,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就會被發掘,學習的進度也會與教師的教學同步。
二、注重課堂上教師的儀容儀表
語文不同於其他科目,對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含有一種藝術性。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的儀表形態影響著學生的審美觀、價值觀。得體的儀表是獲得學生喜愛的第一步,能夠使學生接受教師的教學,在很多的教學實例中,如果語文教師能夠穿戴得體、儀態優美,學生在上課時的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和學生的眼神交流,眼神是老師判斷學生學習興趣一個很重要的關注點,教師與學生有效的眼神交流,能起到比語言更加有效的溝通作用,引起學生的共鳴。第三,在語文課堂上,教師的微笑對於教師與學生之間心靈呼應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保持微笑,使學生能夠感同身受,愉快地學習語文。與此同時,教師良好的儀表形態有助於增加教師教學的信心,充分享受教學帶來的樂趣。
三、形象生動的肢體語言,深化學生對語文的理解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表達文章的意境,有助於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下,更加深入地體會語文知識的意境,深化學生對語文的理解。同時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得課堂變得更加活躍,學習效率、大為提高。 在一篇講述海倫・凱勒的文章中,為了體現她緊張的心情,教師將她在緊張時刻、表現的形態通過一些肢體語言進行表達,包括將兩只胳膊緊緊抱在胸前、發抖的身體、恐怖的表情等,這些都幫助學生體會到海倫・凱勒的處境,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
四、體態語言的運用幫助學生開拓思維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運用適當的肢體語言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幫助學生開拓思維。通過肢體語言的配合,可以使語文教學更加直觀,給予學生更多的想像空間,創造空間,對於學生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發揮重要作用。
提高語文教學水平的當務之急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激活課堂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積極性,確保全員參與並各有所獲。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肢體語言的運用,通過這種藝術性的表達帶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一種意境的升華。在此基礎上,為學生創設場景,生動語文課堂,讓語文成為學生喜愛的一門學科,使學生能容易地掌握語文知識,使語文教學水平得到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