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淺析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與應用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越來越進入課堂,它對當前的語文教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文就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作用、使用方法和在整合中應該注意的問題談了一些想法。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 小學語文教學 整合
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對未來教學作了如此的論述:「未來教育=人腦+電腦+網路」可見信息技術在現在以及將來的教育教學中都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元素,並越來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的實踐證明,應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可以為課堂教學提供形式多樣,生動活潑、信息量大、內容豐富並具有互交功能的學習資源。就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肩負著培養學生各種語文能力和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發展學生健康個性,提高審美能力等的艱巨任務。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教學作用,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信息技術是激發帶動學生學習興趣最有利的工具。
1.興趣是引導小學生積極探究的學習的良好方法,也就是說興趣是小學生學習的最好動力,最有持久力的動力。一個對學科知識無興趣也無需要的學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學習這門學科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再現情境,使課文內容形象化,能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
計算機技術在整合中只是作為工具手段而存在。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靈魂是教學設計本身,整合的教學設計應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留給學生必要的思考空間,鼓勵學生放膽求新,品嘗、體驗、發現創造性學習的無窮樂趣。以讓學生在樂中、在趣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形成能力,進而得到主動、全面的發展。
2.在整合中關鍵在於教師角色應由「主演」變「導演」。我們在以學生為中心的網路化教學中,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壟斷者,但教師的啟發、引導作用和事先的准備、組織工作卻大大加強了。每一個教學環節若要取得比較理想的學習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都離不開教師創造性的教學設計。
二、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整合的初步方法
1.教師應首先思考和擬定好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原則。比如有一位老師在上小學二年級的《葡萄溝》這節課時,體現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原則就非常明確,即通過看課件葡萄乾的製作過程與品嘗葡萄乾結合,把抽象的說明講解轉化為多種感官的參與。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了解葡萄乾與葡萄的關系,了解在葡萄溝製作葡萄乾的特殊方法。這節課的設計就找准了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通過多種媒體的參與,使學生在課堂上躍躍欲試,主體「自求」的願望非常強烈,從而實現了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使學生感知到了課堂是快樂的、有趣的。教師課堂教學設計的創新,會給學生留下難以忘懷的新鮮與特別,會讓學生受益終身。
2.課件要形象直觀地體現出教材的重難點。在《蝙蝠和雷達》一課中,我們就曾大膽借用多媒體的直觀性讓學生感受到仿生學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首先運用多媒體展示飛機在藍天飛翔,並配上小鳥飛翔的情景再配上適宜的音樂,不僅為學習本課創設了一個直觀的場景,同時也為學生理解蝙蝠和雷達的關系埋下伏筆。然後我們在課件中展現各種仿生學的例子,最後又提示仿生學的新領域運用的一些最新成果,完成了全課的首尾響應,更重要的是完成了從生活到知識、能力再回到生活的過程,實現了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初步的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孕育。同時也讓學生在本課的操作過程中,其團體的協作精神得到培養。
《蝙蝠和雷達》一課的教學也體現了新課標精神的一個重要觀念——在教給學生基本知識的同時,必須關注其個性、習慣、興趣、態度、意志、觀念、價值觀的培養等。
實際上從以上教學的實踐來看,多媒體課件已經從一種輔助教學手段轉變成了一種學習的方式和認知工具,具有了「整合」的特徵。它不僅僅是學生無直接經驗的客觀世界的復現、定格、放大等,更為重要的是整合的課件在教學過程中,能使學生能夠主動全面准確地理解教材的整體內涵,能夠尋找到提高學習質量的效率和方法,促進學生在自主學習、研究探索、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具有的巨大的潛能和優勢的進一步發展。
三、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應注意的問題。
1.現代信息技術與漢語拼音教學的整合
漢語拼音對幫助學生識字和學習普通話是非常重要的,是以後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基石。如果學生拼音學不好,無疑會給今後的.識字和學習普通話帶來嚴重障礙。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學習的前提和保證。對於「a、o、e」這樣的拼音字母,雖然有些學生在幼兒園、學前班已經學過,但是這幾個音怎樣才能發得標准,對他們來說卻是陌生的。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應該做的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特長,採用新穎的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調動他們的主動積極性。比如有位教師在教「a」這個拼音字母的時候,就通過小孩子在感情是最依賴,生活中最親近的一張媽媽的幻燈片,先把孩子的興趣激發起來再加上一張字母發音口形對照的幻燈片和教師本人的示範發音、帶讀,引導學生悟出該字母的發音正確與否與口形有很大關系的道理,從而讓學生正確掌握這個字母的發音方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善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會令我們的拼音教學事半功倍。
此外充分利用CAI多媒體課件、幻燈投影圖像、課文插圖,在進行拼音教學的同時,還要教他們學會聽普通話,以及結合拼音教學進行正音的工作將漢語拼音教學與口語訓練緊密結合起來達到既鞏固拼音教學的成果,又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使學生在尚未接觸漢字之前,便可以掌握不少詞語和句子的正確讀法。
2. 現代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的整合
兒童識字能力的高低主要體現在兒童能否熟練運用漢語拼音,准確讀出字音;能否運用字的各種結構規律,分析、記憶字型;能否具備熟練地查閱一般字典,並從中選擇恰當字義的能力;以及是否掌握多音字據詞定音的方法等方面。
在小學識字教學中,只重視識字的數量,而忽視以上所列兒童識字能力的培養,是一種相當錯誤的教學觀。只有著眼於識字能力的培養,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上變被動為主動,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用的技能、技巧,最後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
3. 現代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的整合。
閱讀能力主要是指對書面材料充分調動認讀、理解和評價的能力,閱讀是一種基本的復雜的智力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閱讀品質和思維品質。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如何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發展思維、開發智力的目的。這一點應當成為每一位語文教師和教育研究者值得重視和深思的課題。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給學生閱讀的文章,應該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寫作的範例。因此,閱讀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良好的首先品質,陶冶情操,擴大視野,而且還要使學生真正掌握語言這種溝通交流的工具,學到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即用詞、造句、立意、修辭等表現方法。因此,教師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閱讀教學設計時,應更多地考慮如何有目的、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加強閱讀與作文的聯系,以讀促文。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整合的設計核心是立足於人的發展,不能片面追求課件檔次。不能以課件為中心,而應以立足讓學生更好的發展為中心。從而使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充分整合各種有用的資源,發揮母語教學的優勢,與時俱進,促進學生有個性的、全面的發展,完成好黨和國家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
『貳』 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結合
一、以人為本,探索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新途徑。
在實踐中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以計算機、網路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為手段,以先進的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探討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的途徑、方法。經過研究學生不論在提高學生識字和用字的能力方面,還是在閱讀、作文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突破,不僅促進了語文教學結構的改革,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而且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提高了信息素養。
(一)識字教學方面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由於漢字音、形脫節、字型多,結構復雜,類似性大,多音多義字不少,學生學習起來有很大的困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融合,尤其是使用計算機多媒體識字教學軟體(課件),學生可以通過這些軟體(課件)自由選擇學習生字的筆畫、筆順、部首、間架結構、正確讀音和漢字編碼,同時跟隨教學軟體進行聽、說、讀、寫、打(打字)的訓練,通過人機交互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檢查和自我提高。
(二)閱讀教學方面
在閱讀教學中,要完成教學目標,關鍵是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全身心參與學習過程。在信息技術環境中,學生有充分的時間主動感悟、搜集和分析相關的信息,對所學的問題進行思考、討論,提出各種假設並努力加以驗證,再經過引導步入新的知識境界。使學習主體參與教學,形成發現問題——積極探究——追求創意的模式,促進學與教的優化。具體表現為:首先,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找出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點」來,把教學內容細化為具體「學習任務」,通過「校校通」或「校園網」用課件、網頁等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接受了學習任務以後,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個別化和協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並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任務;最後,師生一起進行學習評價、反饋。如:《小猴子下山》的教學過程:
1、朗讀入手,整體感知,體會特點。學生在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有感情地自讀課文找出小猴子下山後都做了些什麼,找出文中描寫小猴子特點的詞句。
2.創設情境,自主理解。根據課文內容,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課文,通過計算機打開教師自製的課件,自主學習理解相關段落。教師先要求學生從文中圈出描寫小猴子動作的詞:掰、扛、扔、摘、捧、抱、追。要求學生各自通過操作看小猴子做的這些動作,再自己做做這些動作,分析扛、捧、抱的不同之處。然後請一位學生朗讀課文,其它學生用上「桃子、玉米、西瓜」等學具上台表演課文內容:小猴子掰玉米扛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摘西瓜抱西瓜,看到小兔追小兔,以及小猴子空手而歸的掃興樣子,掀起了課堂教學的高潮。學生通過說說演演,深刻地理解了這些動詞。表演的學生把「扛、捧、抱」等動作演得准確而傳神,活靈活現。看的學生津津有味,興趣盎然,注意力格外集中。這樣促使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加深了對詞語的准確理解;同時使學生的認識水平得到了提高,思維得到了發展。
3.討論匯報,深化理解。最後老師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先將小猴子的行為與小學生的實際掛鉤,這種由物及人,從課文內容到生活實際的過渡,是同一現象的類比,屬生動直觀的感性認識,易被學生接受。再引導學生認真討論,闡明自己的觀點,把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從中悟出一個道理,實現了認識過程中的第一次飛躍。然後,用「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始有終,認認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這樣才能有收獲」的哲理指導學生日常行為。這一教學過程既體現了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又進行了思想教育。
閱讀教學不能用固定的教學模式,要根據課文的內容和體裁而定。在教學古詩文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初步感知詩句,之後學生獨立探究、互相協作,運用信息技術提供的廣闊空間自主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並以多種形式匯報交流學習結果。學生有的把自己在網上查閱的背景資料說給同學們;有的把詩做成多媒體電子幻燈片展示給大家;還有的把自己熟悉的歌曲調子用在這首詩上唱出來;更有想像豐富的學生把自己學了某一句詩的感受談出來。學生展開的想像翅膀,填補了詩中的空白,有利於領略詩人對思想感情的含蓄表達,正確理解其意。
(二)作文教學方面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我們在課程整合中也做了大膽的嘗試。首先,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無論是打草稿、寫文章,還是檢查語法,都能較為方便地在計算機上進行。同時,在使用電子媒體工具的寫作中,讓學生能夠使用符號、圖像、聲音乃至三維動畫等各種形式創作出豐富多彩的寫作內容。比如在科學、數學的寫作中插入專業符號,在藝術與科學的寫作中配上插圖等。在這種模式下寫作的學生,比使用傳統的寫作工具更能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其次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教學軟體創設情境,引發學生興趣,讓學生看情境講述或看情境寫話。利用多媒體軟體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體的超文本結構,採用網上互評、互議、互改的方式,讓學生開展協作學習,提高鑒賞能力及寫作水平,同時,培養學生收集、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積累寫作素材。比如:學生在上描寫景物的作文課時,教師讓學生上網自由搜索,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資料,包括文字、圖片、聲音、視頻資料等,像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野生動物園、黃山、故宮、頤和園等旅遊風景區都有自己的網頁。在這種教學環境中學生表現出很高的參與熱情,寫出了很多高水平的文章,收到了傳統作文教學無法比擬的效果。
課程的整合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方式和渠道。學生到社會中搜集民間故事,到街頭去搜集廣告牌的錯別字,到圖書館去查閱資料,到網上去說自己想說的話,探討自己喜歡的問題,這些都可以成為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新途徑。
二、轉變理念,總結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實驗新體會。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的實踐研究,推動了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更新,構築了新型的教學系統,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同時得到了一些體會:
1、轉變了教學理念。隨著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探索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有機融合的過程中,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樹立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為學生的自由、和諧、全面發展提供了可能。
2、改變了學習工具。通過整合,把語文學科和信息技術有機地融為一體,強調信息技術服務於具體的任務,學生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學生使用計算機獲取、處理信息就像使用鉛筆、橡皮那樣自然,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
3、建立了新型模式。在實驗中,採用「任務驅動」和「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構建新型教學模式,通過各種各樣的主題"任務"驅動教學,有意識地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相聯系的橫向綜合教學。每個學生都有主動參與、自我表現的機會,為學生尋求答案、解決疑難問題提供了舞台。
4、培養了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課程整合的目的之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根據學生特點,在網路環境下,發揮多媒體及網路交互性強、資源豐富的優勢,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通過主動地建構知識,提高了創新能力及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5、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與他人協同作業的合作精神。如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語文信息資料的搜集、加工、處理或者利用計算機進行自主式閱讀與寫作。同時,還可以通過網上合作學習和小組協同作業來培養中小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學生藉助於電子郵件能夠進行大規模的協作學習,通過校園網或Internet來實現一個班的學生與另一個班、另一個學校甚至另一個國家的學生交換意見、看法,在交流中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這樣,學生在使用各種信息手段進行學習的同時,也提高了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