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問題的提出如何更加有效

語文問題的提出如何更加有效

發布時間:2023-03-15 21:51:46

Ⅰ 語文課堂上有效提問的方法

提問是廣大中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想知道語文課堂上有效提問的 方法 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語文課堂上有效提問的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語文課堂上有效提問的方法

教師要教會從哪些地方發問。要告訴學生,就文本閱讀來說,可 抓住 文章 的思想內涵之線索提問,可抓文章的主要人物、事物、事件、意象之線索提問。可抓住文章的標題、文眼提問。可圍繞文章的寫作手法、語言特色提問。

教師要教學生提問的一些常用方法。在這方面可向李鎮西老師學習。他在《從批判走向建設》中 總結 道:

語文教學中的所謂「高質量」的問題,其實就是盡可能地緊扣教材訓練內容的問題。這些問題當然也包括生字生詞,但更是指單元重點和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

我的做法是,除了讓學生找出有關字詞句障礙,還讓學生根據不同文體的特點進行思考,進而發現問題。具體要求――一般 記敘文 :①記敘的要素是什麼?②記敘的結構是怎樣的?③記敘的詳略是怎樣的?④語言表達方式有哪些?⑤所要表現的中心是什麼?

小說:①人物形象有哪些(外貌、思想、性格、語言等等)?② 故事 情節是怎樣的(結構、順序、線索、細節等等)?③社會環境如何(背景、場所、景物、人際等等)?

散文 :①文章的「形」是怎樣「散」的(選材、時空、語言表達等等)?②文章的「神」是如何「聚」的(中心、感情、點睛之筆等等)?③文章的構思如何(線索、結構、過渡、詳略等等)?

議論文 :①中心論點是什麼?②論證結構怎樣?③運用了哪些論據?④採用了那些論證方法?⑤有什麼語言特色?

說明文 :①說明對象?②說明特徵?③說明條理?④說明方法?⑤說明語言?

學生圍繞這些重點來閱讀課文,一般來說他們所提的問題也就會和教師的教學重點相吻合了。

另外,為了使學生鑽入課文更加深入,我還提倡學生對所學課文養成「四問」的習慣。這「四問」是:①寫了什麼?②怎樣寫的?③為什麼這樣寫?④還能不能寫得更好些?

對高中生,教師還可讓學生們掌握如上一些常規提問法基礎上,再講究一些提問的方式與方法。如趣問法(即把問題趣味化)、比較提問、發散提問、追問法、反問法、模擬提問法、聯系實際提問法等。提問的語言要用辭貼切,語法正確,明了顯豁。

2增強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問題有效性的方法

1.教師完善備課工作

每位老師在上課前都會認真備課,並能在重難點地方進行批註,所以對重點位置展開提問,將加強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如果老師在備課過程中沒有記錄重難點,那麼在上課的時候就非常有可能忘記這些難點。而老師為提高學生在語文課上的注意力,提出大量不是重點的問題,這會使學生進入誤區,認為提問的內容才是重難點。如,當講授小學二年級上冊中《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時,是必須讓學生明白這篇文章講述植物生長規律的道理。老師將向學生解釋葫蘆在生長過程中葉子的作用,因此便可以設計「葫蘆上的葉子不見以後,葫蘆為什麼就死了?」如此便能使學生快速了解整篇文章想要表達的含義。

2.積極與學生提問互動

低年級的小學生大部分都有小孩子好表現的個性特徵,喜歡別人的贊揚和關注,這使他們對自己喜歡事物的興趣大於其他事物。良好的課堂氣氛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課堂進行趣味提問並與學生互動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與學生之間積極互動也是新課標要求之一,不僅如此,新課標要求學習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有效提問,來引導學生學習。又如,在教學小學二年級上冊《秋天》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將其與學生當前喜歡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聯系在一起,提出下列問題:我們一起去找茬!喜羊羊所居住的羊村在秋天的時候有什麼變化?秋天羊村的小草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在秋天喜羊羊能否吃上新鮮的小草?採用引導式的提問方式,就能激發小學生的興趣來調動其積極性,並且能更加有效地了解到秋天的特徵,進一步達到教學目的。

3.營造和諧學習氛圍

在傳統教學中,師生間存在著類似貓與鼠之間的關系。特別是一部分小學生對老師的害怕已經超過父母。但這種現象對我們語文教學課堂提問帶來阻礙,由於學生的怕,常常在課堂中不能隨心所欲地發言,擔心自己回答出錯。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當時的心理,時刻保持微笑,讓學生感受到更多的親和力,同時也減少了學生的戒備心,才能在愉悅中學習。

3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教學

注意找准問題的切入點

穿衣服總要先找到衣領,找准了文章的切入點好比找到了衣領,牽一發而動全身。一般情況,課文中的總起句、中心句、過渡句、設問句、反文句等具有提示課文中心或閱讀要求的作用。有 經驗 的老師常常會從這些 句子 入手設計問題。《偉大的友誼》第四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熱忱地幫助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產主義事業上,他們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這是課文中的一個過渡段,前一部分概括了課文前三個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熱忱地幫助馬克思」,後一部分是對下文的提示「在共產主義事業上,他們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教學本課可以從這段話入手提問:在生活上恩格斯是怎樣熱忱地幫助馬克思的?在共產主義事業上,他們是怎樣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的?學生如果弄清楚了這兩個問題,教學目標就基本上達到了。教學中找准了問題的切入點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意循序漸進

孔子曰:「循循然,善誘人。」課堂提問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棰,而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圍繞本堂課的知識點精心設計問題,通盤考慮問題的主次和先後,做到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如我在教《再見了,親人》一課時精心設計了四個台階式問題:本課里的親人指的是誰?課文主要寫了哪幾位朝鮮親人?他們分別為志願軍作了哪些事?志願軍為什麼稱朝鮮人民為親人?這四個問題層層遞進,步步緊逼,不但促使學生快速思維,而且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變換角度設置疑問,拓展學生理解課文的空間

課堂中的提問,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訓練和提高思維能力,因而教者應注意提問的角度。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啟發學生,可以使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既拓寬思維的空間,又能培養 發散思維 能力。例如對一篇課文的段落劃分,有時不只是一種劃分方法,那麼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假如按 其它 標准,又如何劃分呢?學生通過這些訓練,就會明確原來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時不是單一的。他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自然會舉一反三,靈活變通。


Ⅱ 語文提問題的方法有哪些

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幾種方法

隨著把培養思維、開發智力做為教育目標以來,課堂提問優化設計已經做為一門專門的教學藝術,受到教育專家和廣大教師的重視,善教者,必善問。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已經成為每個優秀教師的必備技能。
1.圍繞教學目的設計提問。
語文教學要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作為實現語文教學整體目標手段之一的課堂提問應該能使學生激起情趣,理解內容,發展智力,受到教育。問題設計要從整體目標出發,考慮到語文教學的整體效應。如教學《你們想錯了》一課時,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你們想錯了』中的『你們』指的是誰?他們是怎樣『想』的?為什麼說他們這樣想是『錯了』?」這幾個問題的提出,促使學生全面閱讀,把課文中的內容連貫起來思索,從而理解方誌敏的好品質,體會出文章的中心,達到教學目的。
(1)提問的內容要有思維價值。如果所設計的問題過於簡單,僅停留在簡單的是非選擇上,學生的思維能力便難以得到提高。因此,精心設計具有思維價值的問題,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培養其良好的思維品質,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那些精於設問之道的名師常常能獨具眼力,在易被常人忽視之處,捕捉到具有較大思維價值的問點。例如,有一位教師在執教《凡卡》一文時,圍繞凡卡的信爺爺能否收到這個中心,設計了這樣一組問題:凡卡的信爺爺能不能收到?為什麼?聯系爺爺的處境想一想,即使爺爺收到凡卡的信,能不能改變凡卡的處境?為什麼?這又說明了什麼?這樣的問題顯然具有較大的思維價值,它們能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提問要明確具體。提問是為了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因此提的問題只有明確具體,才能為學生指明思維的方向。如,有一位教師在執教《窮人》一文時,先問學生:「對課文用『窮人』作題目你們有什麼想法?」學生的回答是:「因為桑娜是窮人,所以用『窮人』作題目。」「因為桑娜收養的是窮人的孩子,所以課文題目叫《窮人》。」顯然,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存在困惑。於是,教師接著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這篇課文著重寫的是桑娜,為什麼不用『桑娜』為題,而是用『窮人』呢?誰能從課文描寫的人物和事件中去仔細想一想,找到答案呢?」這樣的問點明確具體,學生經過思考後有所悟:「課文描寫了三個人物,他們都是窮人。」「課文敘述的事情都發生在窮人之間。」在此基礎上,教師又進一步追問:「作者描寫這些窮人,敘述窮人之間發生的事,為的是什麼?」此時,學生恍然大悟:「為了歌頌窮人的高尚品質。」
2.提問要立足於重點,突破難點。
課堂提問不在多而在於精,關鍵是我們教師應抓住文章的重點,突破難點。例如文章深邃意境中寫到的情節往往是作者情感願望寄託的載體,應設計問題重點研究。再如有些文章的關鍵句,往往是文章和思想有機組成,在教學中可在這樣的地方涉及提問,使學生掌握內容,明確思想。如教學《長城》一課時我針對關鍵句「這樣氣魄雄偉的萬里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設計提問」「什麼是奇跡,為什麼說長城在歷史上是一個奇跡?」學生通過讀文、討論聯繫上下文分析理解了長城高大堅固不但是一個奇跡,在沒有吊車、起重機的情況下,就靠無數肩膀無數只手修建成了萬里長城,它凝結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更是一個奇跡。如此讀、思、議,學生不僅了解了萬里長城,更會油然而生一種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難點也就突破了。其實,難和易往往是相對而立的,也是因人而異。只要能根據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其難也易了。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技巧

導語:課堂提問是貫徹教學意圖、進行信息反饋、活躍課堂氛圍的重要手段。恰當的課堂提問,通過師生之間的設疑、解疑等互動交流,能夠為引領學生把握重點難點,對提高學生注意力、啟發學生智力和思維都有重要促進作用,同時也能幫助教師准確掌握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為完成教學目標提供准確的信息反饋。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技巧

一、要先易後難,循序漸進。

如果教師第一個問題能讓學生增大信心的話,後面的問題學生就會積極的思考主動地去解決問題。同時提出的問題不能太難也不能過於簡單,課堂上的提問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來設計以求深化認識突破難點。這樣,學生的興趣產生了,教學效果也就提高了。

二、要耐人尋味,引人入勝。

課文中往往有很多耐人尋味的句子,這些句子通常都蘊含著深刻的意義,值得揣摩。例如:《圓明園的毀滅》一課,講到“為了毀滅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圓明園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灰燼。”這句話是耐人尋味的句子也蘊含著深刻的含義。我適時發問:這是一把無情的大火,這把火燒掉的僅僅是圓明園嗎?還有什麼?學生一定回答出:中國人的尊嚴、中國的文明、中國的歷史、中國的燦爛文化。這一問升華了學生的思維、拓展了教學空間,激發了學生的思維。

三、要抓注重點,加深印象。

通過在知識的重點處提問,讓學生們不僅理解知識的內容,更對知識的重點處加深了印象,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質量。在教學中,教師切忌隨便使用問答,因為這樣簡單的問答式,不但不能激起學生的思維,反而會使學生的思維產生抑制。有了矛盾才有思維能力,教師在提出第一個問題讓學生回答以後,要順著思路逐層深入地追問第二個、第三個問題,使學生的認識附著這樣的提問逐步趨向深化。

追蹤提問法,要求教師在講課時,要指引學生對文章曲折迴旋的妙處尋根問底,要創造問題的情境,設置疑難的條件,引導學生去冥想、沉思。

四、要設疑新穎,激發情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強烈的好奇心會增強人們對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發思維,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自主學習意識。因此,課堂提問,要講究發問方式,改變提問角度,使問題提的巧,發人深思,要力求新穎,講求新意,能激發情趣,切忌問題提的平平淡淡,老調重彈。例如:在講《桂林山水甲天下》時,教師導入新課時可以這樣設計問題:同學們,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游蘇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這山、這水有什麼特點呢?它美在何處呢?下面同學們讀課文之後,回答老師的問題。這樣設疑導入,即創設了問題的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問題的指向性非常明確,鼓勵了學生自主學習。

五、要因材施教,難以適度。

要上好一節語文課,單靠一兩個提問是不夠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處,從整節課、整篇課文來謀劃,設計出一組有計劃、有步驟的系統化的提問,這樣的提問才有一定的思維深度,才能從多方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實際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據教材特點,學生的實際水平,把比較難的問題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問題,或者把大問題分解成一組小問題,層層深入,一環扣一環地問,逐步引導學生向思維的縱深發展。

課堂提問,絕不是教師故意難倒學生,令其出醜來處罰學生。教師要注意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知識水平來提問,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滿足學生的表現欲,助其盡快答題成功,從而使學生獲得勝利的喜悅及努力進取的內動力。比如,知識全面基礎扎實的.學生,可提問知識性強難度較大的問題;知識量少基礎較差的學生,應提問些淺顯的判斷題或者選擇題。思維敏捷口齒伶俐的學生,可提論述性的分析題;反映遲鈍靦腆少語的和說不好普通話的學生,則問一些答案簡短容易表達的問題。遇到回答問題確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就要及時分析原因,靈活調整控制問題的難度,也有可能是問題容量過大,要求不夠明確,學生不明白教師的意圖,茫茫然不知從何答起,此時教師就要進行適當的提示、補充和調整,使問題的要求更加明了,更具有指向性。

六、發散思維,解決問題。

我們經常聽到有的學生說:“上課聽得懂,一做題就發怵。”究其原因就是思維缺乏靈活性。通過對比優等生和差等生的解題過程觀察發現,優等生可以從同一題的信息源產生不同的假想,然後對每一種假想進行合理的思維推理,一旦一種假想思維受阻能立即轉換思維方式;而差等生從同一題的信息源產生的假想不僅單一而且緩慢,往往“一條道走到黑”。我們常說要使這類學生“頭腦開竅”就是要培養這些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有目地的根據同一問題設計發散式的問題,如在一題多解和多變的習題討論中,增強思維發散與知識交叉,增加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七、要提問靈活,培養能力。

教師要密切注意學生的反應,注意正確分析判斷學生的回答情況,並及時作出相應的處理,還要通過一系列的提問,不斷感知知識信息,從而通過自我思考獲得新知提高能力。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只有讓學生參與課堂提問,才能激發其學生主動探索的積極性,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那麼怎樣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呢?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機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鳥的天堂》一課引導學生發現“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中第一個鳥的天堂為什麼加引號,從而理解這兩個鳥的天堂所指含義不同。

總之,教師的提問是一門精湛的藝術,教師在提問時如能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善於根據學生對信息的反饋情況,有針對性的採取不同方法進行教學,優化課堂提問,就一定能激活學生思維,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Ⅳ 初中語文教師上課如何有效提問

導語: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就沒有對知識的關切,沒有對知識的關切,就會對所學知識漠然置之。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初中語文教師上課如何有效提問

一、找到興趣所在,提問激發求知慾望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興趣是最關鍵的因素。為了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提升,促使他們自主地學習課文,我往往會在上課之前先根據課文的內容找到學生的興趣點所在,然後根據這個興趣點提出一些問題,促使學生進行思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授《明天不封陽台》這篇課文的時候,我便直接從文章的題目人手,給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促使他們進行想像。我向他們詢問:“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明天不封陽台》,那麼大家想想看,作者到底為什麼明天不封陽台了呢?”這時候學生便展開了思索,根據自己的想像力來構想這篇課文的內容。

有的提出“作者是為了呼吸到更加新鮮的空氣,所以他不封陽台了”,有的提出“作者是為了方便在陽台上種花,所以不封陽台了”。看見學生們討論問題的氣氛如此熱烈,我卻並未直接告訴他們文章的內容是什麼,而是讓他們在思索完畢之後,自己打開課文進行閱讀,看看自己是不是猜對了。這個時候學生們的閱讀情緒都十分高漲,都想要知道自己的答案是不是距離正確答案最接近,於是一個個都紛紛打開課本來認真閱讀。在閱讀之後,我再讓學生說說看,自己在文章中讀到了怎樣的答案。這個時候大家回答是:“因為作者在陽台上發現了一隻鴿子,他想要和鴿子親密接觸,所以不封陽台。”此時大家對於這篇課文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再繼續上課效果就會更好。

一個好的問題能夠激起學生心中求知慾望,然後促使他們進行自主閱讀,抓住疑問點能夠擴寬學生的思路,能讓學生的思想撒出去,又收回來,對學習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二、設置中心問題,延伸問題眾星拱月

一些教師在提問的時候,往往問題過於零碎、過於膚淺,有些問題學生只是簡單地回答“是”或者“不是”就可以了,還有些問題學生在課本中一找就能夠找到答案。這樣的問題只能夠引起學生短時間的思索,如果在教學的時候想要將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起來,還需要設置一個中心問題,然後讓其他延伸問題如同眾星拱月一般起到輔佐或促進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初中語文《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時,我就設置一個主問題,然後將其他的問題作為輔助,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我提出的主問題是:“皇帝的新裝揭露了一個怎樣的社會現象?”在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之後,就安排學生自己閱讀課文,然後進行小組討論。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討論,我還增加了一些延伸問題來進行補充,如:“那些大臣們面對皇帝的新裝,表現出怎樣的態度?”“那些平民在看到了皇帝的新裝之後,是什麼感覺?”“那個裁縫為什麼要給皇帝設計這樣的新裝?”“小孩在看到了皇帝的新裝後說了什麼,他為什麼要這么說?”可以看到,這所有的延伸問題其實都是直接圍繞中心問題展開的,如果學生能夠將這些延伸問題一一回答好的話,那麼他們自然就能夠更好地回答出中心問題了。

通過設置中心問題和延伸問題的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快地把握住整篇課文的主旨,能夠讓他們通過對延伸問題的討論來達到解決中心問題的目的。

三、提出深入問題,直接透視課文主題

為了讓學生對課文主題的認識更為深入,我在設置問題的時候,一般都將一個小內容作為切入點,然後提出深入的問題,直接透視課文的主題。這使得學生學習的視角更為集中,讓學生能夠直接看透整篇課文。

例如,學習《威尼斯商人》這篇課文的時候就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戲劇中的節選,而所節選的內容本身很長,所以要進行教學的話,就要通過提出深入問題來抓住關鍵。

我在教學的過程中以“一磅肉”作為深入的切入點,讓學生圍繞“一磅肉”的問題來進行考慮。這“一磅肉”貫穿了全劇,是整個故事之中最重要的矛盾沖突,通過不同的人對“一磅肉”不同的看法和處理方式,能夠看出每一個人不同的性格。這時候我讓學生以“一磅肉”作為基點來找找看每一個人物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是如何處理的,思索這樣的行為反應了他們怎樣的.性格。然後還可以從“一磅肉”延伸下去,讓學生思索作者莎士比亞究竟想要通過這“一磅肉”反映怎樣的社會沖突,莎士比亞又是否在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寄託了自己的希望?這樣的問題將一個小小的問題作為切入點,然後深入到了課文的最深處,讓學生能夠從中看出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故事的發展等都是圍繞什麼進行的,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思索。

提出深入問題的方法相對於授課的時候圍繞課文進行通講很顯然有更大的好處,因為它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圍繞深入問題進行自主探討,從而對課文有自己的深入了解。

四、鼓勵創新提問,自己提問自己討論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提出問題,能夠促進學生的思考,不過要注意一點,那就是事實上提出問題並不只是教師的專利,學生們也應該投入其中,提出自己的問題。所以我在教學的時候經常鼓勵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提出創新的問題,然後自己提問自己討論,這樣得出的答案他們就會記憶更加深刻,會有更好的學習效果。

我在教授課文的時候,一般都讓學生先進行自主閱讀,然後再提出自己閱讀文章時的感受,最好能夠提出一些創新的問題。例如在學習《一厘米》這篇課文的時候,就有學生提出:“文章中的主人公是不是太過於較真了,這樣生活的話是不是太累了呢?”我就乾脆以這個問題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嘗試分析文章中到底有哪些地方反映出了主人公的“較真”,主人公是不是自己也覺得“這樣挺累的”,後來主人公又感到“生活中多了幾分追求”,這又是為什麼呢?通過自己提問自己討論的方法,學生可以在討論中理解主人公身上所體現出的責任感,雖然可能會“累”,但是為了完美母親這個追求,她還是必須要努力。除此以外,我還在學生討論之後讓學生思索自己的父母在生活中是怎樣教育自己的,有沒有類似的事情,可以拿出來和同學們分享。

通過這樣主動的提出問題,不僅能夠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討論問題,更能夠使學生因為自己探究到了事情的真相而感到興奮,他們對於學習語文也會更加感興趣的。

總之,通過巧妙設置提問的方法能夠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能夠讓學生在思索問題、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學習課文。

Ⅳ 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方法

導語:“提問”藝術,是教師的知識、能力、經驗、智慧、膽略等素質的綜合體現。語文教師有了“提問”的藝術,就能把握住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駕馭住生動復雜的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有效實現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方法

一、以學生認知水平為基礎,巧妙的設計問題

在任何教學活動當中,學生的認知水平都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基礎。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僅決定了他們能夠聽懂多少,還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所以,教師在對語文教學提問的設計過程中,一定要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基礎,掌握好提問的一個度。問題太難學生難以理解或是解答不出來,不僅會影響課堂教學進度,更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問題過於簡單,則起不到對學生思維的拋磚引玉作用。在進行問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處於什麼階段,然後再以此為基礎進行問題的巧妙設計。在提問的過程中,絕不可以讓提問的語言變得過於復雜和瑣碎,否則很有可能會使學生混淆問題的重點,因此提問的語言也必須要簡練、易懂,具有一定的引導力。

在進行《故鄉》這一課的內容講解時,就在學生預習之後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故鄉發生了什麼變化?”然後引導學生邊思考邊閱讀,讓學生通過故鄉鄉親的變化、故鄉面貌的變化等細節一點一點的探索,探索出楊二嫂和閏土的變化,然後再讓學生對楊二嫂和閏土前後的變化進行深入的比較,並且找出變化的內在原因,並在此基礎上引申出作者的寫作目的,最終將全文的主題引出。通過有效的教學提問,可以強化學生對文章的把握和理解。

二、以提高學習水平為目的,增強問題有效性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提問都比較看中,所以他們在進行授課時都會進行大量的課堂提問,然而課堂提問的效果卻不是很理想,這令初中語文教師都感到十分困惑。

筆者通過對自己以及身邊同事工作經驗的分析發現,之所以會出現不進反退的情況,主要是由於教師的提問過於隨便和簡單而導致的。其主要表現可以有兩種:(1)“是不是?”、“對不對?”形式的問題過多,提問的毫無意義;(2)問題設置過於簡單,很多問題學生只需要通過閱讀就能夠得出結論,學生的思維得不到鍛煉。這兩種情況的出現在語文教育工作中是非常常見的,但其問題的設置毫無意義可言,想要保證課堂提問的效率,提高其對於學生思維等各個方面的鍛煉,就必須要使課堂提問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在設置問題時,必須要保證問題的針對性,保證所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能夠緊緊地圍繞文章的內容及思想。在此基礎上,問題還必須要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保證所提出問題必須要具有一定意義,例如能夠鍛煉學生的哪方面技能,讓他們從中收獲哪方面知識等等。例如在進行《石榴》這篇文章的教學時,筆者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喜歡夏天更喜歡石榴”這句話,筆者就設計出了這樣一系列問題:

問題一:“作者寫喜愛夏天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問題二:“由文章我們能夠看出作者喜歡的到底是什麼?”

問題三:“作者雖然表面上寫的是石榴的口味,但是實際上表達的是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通過這一系列問題的設計,不僅能夠使學生從作品的描寫當中讀懂作者的寫作意圖,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作者的'寫作手法,從而將其學以致用。

三、以拓寬學生思維為策略,強調問題多元化

提問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問題的類型、目的來對問題的形式進行改變,以便更好的達到預計的提問效果。現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提問之所以實效性差,與教師提問的方式單一、死板有著直接聯系的,因此,想要提高課堂提問的效果,就必須要使問題形式變得多元化。

經過實際教學經驗總結,筆者認為以學生的生活實例為基礎進行提問,或是利用多媒體幻燈片來進行提問,都是非常不錯的課堂提問形式。教師通過對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和學生的生活體驗的掌握,來將兩者進行比較溝通,進而將問題提出,讓學生將書本上的知識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那麼學生的探究慾望自然會有所提升。利用多媒體幻燈片來進行提問,能夠將學生的思路以及注意力充分的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探究未知領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使問題的指向性更加的清晰和明確,在充分調動學生探究慾望的同時,能夠使課堂提問的效果得到顯著的提升。

結論:

終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育活動中,有效的課堂提問對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的重要性至關重要。提問是教學工作中的一種藝術,語文學科的提問更是如此。為此,教師必須要改變自己的傳統教學理念,樹立起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以及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掌握,來巧妙地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的、能夠激發學生探究慾望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良好語文素養的形成提供保障。

Ⅵ 小學語文課堂如何進行有效提問

小學語文課堂想要進行有效的提問,首先他的問題一定不能設置得非常難,設置非常難的話,學生一般都不敢回答不出來,其次的話應該以一些有趣的形式來提問,而不是鹹的提問

Ⅶ 怎樣在語文課堂上進行有效提問

我認為提問是一門科學,是一種藝術,是檢驗學生對文本解讀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學語文教學歸根到底是老師與文本的對話,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老師與學生的對話。古人曰:學起於思,思起於疑。教師有效的提問和理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首先要知道有效提問必須具備目的性、針對性和激勵性。 目的性即一節課都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每一個教學活動的設計都必須圍繞教學目標步步展開。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性。 針對性即課堂上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必須符合絕大多數學生的水平。假如問題過於簡單,學生就會驕傲自滿或不屑一顧;問題太難,又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任何過易或過難的問題都不可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當然,老師應因人而宜地設計問題。 激勵性即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老師應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也就是說有效的課堂提問必須具有以下三個基本要求:一、提問是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而展開;二、所提的問題必須精心設計,既要有梯度也要有角度更要有要深刻性;三、提問過程中必須有恰當的及時的評價。 那麼,在課堂教學中應如何進行有效的提問呢? 一、把握提問的「點」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一個好的問題會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創造的萌芽,達到培養學生好問善思的目的。老師要使自己提出的問題有價值、有思考性,就必須對文本進行細細地解讀,弄清文章的要旨。因此,課堂提問時要把握好提問的「點」。所謂提問的「點」,就是教師應該在什麼地方設計問題,在什麼時候提出問題。 二、把握提問的「度」 課堂提問是老師的一種教學行為,它包括發問(教師提問)、候答(學生思考問題和組織答案)、叫答(教師叫某個學生或學生小組回答問題)、理答(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作出反應)這幾個環節。課堂提問不是無病呻吟,也不是要故意問倒學生。老師提問時,要站在孩子的高度,根據學生知識能力心理特點,恰當把握提問的「度」,做到張弛有度,難易適度。 為此,老師必須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有效的、富於啟發性的提問,在合理的、關鍵的地方恰當地提問,注意問題的難易度,使學生在課堂中迸發出智慧的火花,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要做好教學評價,首先是要確定好評價的主體,評價的主體可以分為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和教師評價。
為了讓學生的個性得到更好的發展,教學中,讓每一位學生在不斷變化、發展的環境中,充實自我,完善自己。他們雖然天真,但是對事物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看法、見解,也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慾望。當學生答完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己說一說對於這個問題回答的是否滿意,滿意在哪裡,不滿意又在哪裡?從而使他們全面、公正在進行自我評價。在自評的基礎上,應鼓勵學生相互評價。教學中可以開展同桌互評,小組互評,在全班范圍內對學生進行評價。如「你認為他答得怎樣?」「好在哪裡?」「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的,怎麼改?」「如果是你,應該怎麼答?」從而鼓勵學生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在互評中求進步,促發展。
教師評價時,首先要肯定學生回答得「對不對」通常教師都應復述一篇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學生回答代替教師應做的工作,其次要評「好不好」,通常教師都要做出標準的示範。最後無論是贊賞還是批評,都應「對事不對人」。在課堂提問中,教師要保護學生答問題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應該做到:1、以表揚為主。2、鼓勵求異。3、幫助有困難的學生。4、鼓勵學生積極評價。總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正確運用課堂提問技巧有助於積極開展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養成勤於思考的習

Ⅷ 語文教學中提問的技巧

語文是學生時代的重要課程之一,作為母語學科,其教學效果與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有著直接的聯系。初中語文課堂教育的過程中,提問的方式是目前教師常用的互動方式之一。通過學生的回答,能過對其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判斷。然而,部分老師很容易對問題的提出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致使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教學作用,甚至對教學效果帶來的負面影響。

一掌握初中科學的提問原則

在初中語文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在備課的過程中,對課堂所提問的問題進行合理的設計。其問題設計的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新穎。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新穎問題的提出能夠有效地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進而能夠使得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步將其帶入到預設的情景模式當中,為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當教師沿用傳統的提問方式時,則將會大大降低初中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而當所提出的問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或者課文的內容相距甚遠時,則將會大大提升學生的思考難度;其二,合理。在對問題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興趣所在,對問題的內容以及提問形式進行合理的了解,以教學當中的帆吵重點以及難點內容作為提問的核心,使其能夠在思路的過程中,完成對理解相對困難知識的學習,提升問題提出的有效性。

例如,在對《范進中舉》一文中進行講解的過程中,部分老師多採用「范進及其父親的做法對不對?為什麼?」等諸如此類的方式進行提問,由於問題的設置較為傳統,因此並不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我在教學中,便稍微改動,採用「范進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我們從范進身上能夠總結出什麼樣的教訓?」。該類問題的提出,能夠使得學生積極的投入到語文的學習當中,並通過思考回答問題。

二運用初中語文合理的提問方法

目前,我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常用的提問方法包括以下三種:其一,懸念提問法。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對本堂課程所安排的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熟悉。之後嚴格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課堂教學的內容,設置存在一定懸念的問題,進而能夠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其能夠自覺地加入到語文學習當中,對問題的答案進行總結;其二,對比提問法。在初中語文的教材當中,常常出現對比烘托類的寫作手法,從而能夠使得人物的形象變得更加鮮明。例如魯迅先生的《社戲》當中,描寫到迅哥兩次都在吃豆,而且同樣是六一公公家的,為什麼他第二次吃時出現同第一次不同的感覺?以這樣的問題進行發問,通常能能夠使學生既注意到該類寫作手法,還能夠使其積極地思考;其三,探究提問法。在初中教材當中,部分知識對於學生而言理解難度較大,如對當時社會背景的理解等。此時,教師可選擇教材當中典型人物的一些做法當做話題,組織學生展開探究或者討論,加之教師的合理引導,使得態並侍學生能夠對當時環境形成一定的理解。

三提高初中語文設置問題的啟發性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採用問題提出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主要目的在於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求知慾望,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教師應以啟發性的問題,帶動學生的思考,促使學生進步。同時,在課堂教學期間,提出問題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展開互動的一種方式,因此問題並非教師獨自提出。作為教師,應啟發學生根據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提出對文章中心思想的認識,對課文內人物形象的刻畫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主人公的部分行為提出不蔽拿同的想法。如此一來,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積極的思考,提高其創新意識,提升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個性得以張揚,為其思維能力的提升增磚添瓦。

四有效設計初中語文課堂的問題

初中語文教材當中所收錄的文章,是作者同師生之間交流的媒介。文章當中無論是對景色的描寫、對人物的刻畫、對行為的描述,均融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裡面。因此,教師對問題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首先應對素材懷有尊重之情,真正的立足於文本,深入了解當時作者所處時代的背景,進而能夠對作者的寫作意圖進行正確的把握。例如,魯迅先生的《祝福》一文當中,科華路祥林嫂這樣一個人物。所不同的是,在文章當中作者並沒有對祥林嫂的結局進行描述,而其電影當中祥林嫂卻死在了街上。此時,我將會向學生提問:「你認為祥林嫂為什麼會死?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通過該類問題,能夠幫助學生梳理主線,使其能夠對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了解。

總之,對於廣大初中語文教師而言,科學理解提問的含義,將文章的內容等與問題相互聯系,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課堂教學效果得以提升。

Ⅸ 初中語文教師提問的有效方法

導語:語文課堂的問題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問題設計得好,總能為學生搭設思維的跳板,讓他們向更高、更遠的層面飛躍。也能較好地展現課堂中教與學、疏與密、緩與疾、動與靜、輕與重的相互關系,讓課堂波瀾迭起、抑揚有致。

初中語文教師提問的有效方法

一、實效課堂提問應把握的原則

1.科學性

科學性的前提是了解學生,吃透教材。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其認知水平,即正確認識學生並科學地估計他們的知識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從學生出發。教材內容要熟練掌握,理解其深刻內涵,老師問題的語言要規范,簡明扼要,針對性強,問之才能做到科學得當,有效地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發展語言,發展學生智能。問之不當,則往往啟而不發,最後還是變成教師自問自答。

2.啟發性

精心設計的問題要重視思考型、鼓勵啟發型和開放型的問題,輕視記憶型、檢查型、封閉型的問題。好的提問應該富有啟發性,應該是把注意力放在激發學生的思維過程上,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而不應該急促地邁向結果。啟發性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老師的問題能引發出學生提出新的問題。愛因斯坦說:“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鼓勵學生自己去揭示問題、探索語文知識、發現語言規律,體會一個探索者的成就,讓學生獲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

二、初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提問現狀

1.提問不科學,隨意性強

教學中發現,提問會產生兩種極端現象發生:一是“滿堂灌”,這一點毋庸置疑,整個課堂氣氛以及學生針對問題的鑽研熱情肯定深入不下去,教學質量不會得以很好的提升。另一種是“滿堂問”,提問過多看似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同學的情緒,但從問題理解和掌握的本質而言,基本起不到多大作用;相反,拋出的密集問題,還會引起同學們逆反心理。

2.問題難易不均

課堂提問是基於學生認知能力前提下,有目的的創設教學情景,達到師生情感之間的一種交流、互動,進而讓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益。但在設計教學中,也會出現所提問題把我不住難度程度,有時老師們會提出的問題超出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生沒有辦法去解決或解決不到位;有的老師的問題像蜻蜓點水一樣,僅僅停留在問題的表面,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向更深層面延伸,因而也起不到教學所要求的質量。

3.對學生的答案置若罔聞

有的老師提出問題後,放任學生自由回答,最終不能給出正確與否的評價,這樣會使學生感覺到索然無味,進而也會挫傷其回答熱情。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由於老師在課前沒有對問題或答案精心設計,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亦或是老師在課堂上不能合理駕馭自己的注意力。此外,還有的老師在提問時故作嚴肅或深沉,語氣逼人,這些都不利於學生很好的思考。

三、初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提問策略

1.營造學習氛圍、點燃自主學習的`激情

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里,教師可以提高教學的水平和教學的質量,同時可以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去自己獨立的思考,獨立的想問題,想問題的答案,開拓學生的思維,教師也可以有一個舒適愉悅的環境,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提高。這樣學生的自主性高了,學生的課前預習也會做得更好。在上課的時候,學生對老師的提問也不會一問三不知,至少能夠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也不會引起尷尬的局面。老師提出問題,讓盡可能多得同學回答,讓同學共同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學生的積極性自然而然的被調動起來了。在這種學習氛圍下,學生即使自主性較差,也會跟著大多數同學一起,完成課前預習。

2.提問要靈活多變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及時改變提問方式,課前設計的暗問可以改為明問,曲問可改為直問。面向全班同學發問,可有個別同學回答,也可以集體討論回答,還可以輪流回答。這樣就可以避免了學習好的同學回答了問題,而學習不好的同學從沒回答問題,激勵的學生的思緒。

如在教學《我的叔叔於勒》一文中,設置了:於勒是一個怎樣的人?菲利普夫婦一家人為什麼盼望於勒歸來?小說的結局是菲利普夫婦一家人躲開了日夜盼望的於勒,這是為什麼?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是什麼?容易的讓學習較差的同學回答,難點的問題讓中等同學回答,更難得讓全班同學分組討論。這樣,有個人回答,有集體回答,每個人的思維得到了訓練。

3.要明確提問的目的,注重問題的層次性及針對性

我認為,有效的提問能夠對這一個問題進行證實,在初中語文課堂提問中,我們首先要做到提問的目標明確。一個有效課堂提問必須要將教學目的作為自身的依託,將對學生掌握知識促進作為主要的目的,在語文課堂中一個明確的提問主要包括測試學情摸底性的問題,啟發式的提問,舉一反三發散性的提問以及復習性的提問等等。

其次,要求我們具有清晰的提問層次,語文教師應該注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以及由表及裡地進行提問,這樣能夠將語文知識結構自身所具有的條理性進行很好地體現。比如說,在進行《愚公移山》這一個文章的教授過程中,筆者提出了“為什麼作者先寫王屋以及太行這兩座山的坐落位置、高度以及廣度?對愚公移山決心進行描寫主要是通過哪些情節?”等問題,最後,要求提問內容必須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身為語文教師的我們必須要根據語文教育教學的內容,針對其難點、重點以及學生認識模糊區域來進行啟發性問題的設計。

4.注重答案的多元化

在上課時,教師不應當只局限於一種答案,應當讓學生表達完自己的思想,說完自己的答案,然後再做評論或是引導學生完善自己的答案。就像學生只回答了“陷入絕境”,老師可以再問一句,後面的一句了這些不也是描寫斑羚的處境嗎?這樣學生,就很明白自己答案不完全,同時也知道完整的答案。學生也會進一步思考,自己為什麼沒有回答完全,激發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學生也更願意去回答。

總之,課堂提問是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溝通師生教與學的橋梁,是傳授知識的有效途徑。提問得法,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重視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放眼當今的語文課堂,我們欣喜地發現,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這個重要課題已經被更多的語文同仁關注和研究,相信在廣大語文教師齊心協力和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Ⅹ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方式

導語:語文的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在眾多的語文教學方法中,課堂提問的技巧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一節語文課的優劣成敗,與教師能否成功地誘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教師的課堂提問將制約著學生思維訓練的發展。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方式

一 教師層面:精心設計,提高問題的有效性

問題是思維的核心,只有提出具備一定深度的問題,才能引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的提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一,問題的精心設計要立足文本,整體把握好教材的內容

教師吃透教材內容,處理好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從高處著眼,從文本的整體著手把握設計課堂提問。把自己對文本的認識理解轉化為課堂教學的前提。一般情況下,可以從文本的題目、中心句、重點語句等方面來精心設計問題。

第二,問題的精心設計能體現通過“咀嚼字詞”達到體悟情感的目標

課程標准指出:“閱讀優秀作品,應該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課堂教學時,教師應牢牢抓住語言教學這一環節,通過精心設計多種問題,讓學生通過重點詞句的品讀進而深刻體味文本語言背後蘊含的真正情感,更深層次地認識文本的內涵。

第三,精心設計問題要善用對比的方法,探究妙處

問題的精心設計要始終讓學生懷有強烈的興趣和激情,敢於探異求新,走進新的學習領域,嘗試新的方法,追求思維和表達的創新。精心設計的問題應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的閱讀,對文本能常讀常新,通過對比閱讀,分辨異同,進一步深層次地體會文本內涵,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

二 學生層面:通過提問,培養自己的問題意識

古人雲“學貴有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學生有疑而問,是一個主動學習、積極思維的過程,教師應引導和鼓勵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這個過程中去。課堂中教師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是教會了學生最好的讀書方法,將使他們一生受用。因此語文課堂教學應通過提問環節的強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第一,教師要通過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敢於提出問題

課堂上教師要營造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鼓動學生大膽質疑、提問,鼓勵學生求新求異。對學生的提問進行正確的引導,不譏諷、不嘲弄,挖掘其可貴之處。在課堂上“少一些不準,多一些允許”,讓學生能“自由呼吸”,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想、敢說、敢做。只有這樣,學生的問題意識才會慢慢地形成。

第二,要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使其會問

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除了要讓學生敢問,還要讓學生會問。教師應當教給學生一些提問的.技巧,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要讓學生明確提問的種類,還要適時誘導點撥,教給學生發現問題的方法。這些提問方法可以在文字上,也可以矛盾中。

第三,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提問要適時評價,讓學生能善問

教師對學生的提問要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簡單的結論性回答,要經常表揚敢於提問的學生。用言行滲透給學生“問就比不問強”的思想。這樣學生的問題意識才會真正養成。

三 教學層面:把握“問點”,提高提問的時效性

語文課堂上有些教師沒有把握好課堂教學的“問點”(提出問題的最佳時機),隨時提問,結果造成教學內容不連貫,學生思維無序的局面,學生常常感到莫名其妙,教學效果自然不佳。因此,課堂提問選擇時機非常重要,不僅要在微觀上考慮“問點”是否優化,問法是否藝術,而且要在宏觀上考慮“問點”是否總覽全文,每個問題的提出是否處於最恰當的時機。誠如孔子所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第一,課堂提問要把握住學生的興趣點提問

以學生的興趣點為問點,可以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慾望,變教師課堂講授的過程為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如教學《秦兵馬俑》時,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結構和心理特點,可以不從文章開頭依次講解,而從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入手,設置問點:讀了課文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話來介紹秦兵馬俑嗎?這就抓住了文本的中心句,由此再讓學生分別從文中找出描寫秦兵馬俑規模宏大和個性鮮明的句子。這樣既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又抓住了課文的重點內容。

第二,課堂提問要把握教學的高潮點提問

每一節課都應形成高潮,這個高潮點同樣應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高潮。於高潮點設問,有助於學生對課文深刻的理解,並引發其感情的升華。如教學《二泉映月》時,讓學生邊聽樂曲,邊在文中畫出描寫樂曲特點和樂曲表達阿炳情感的句子。讓學生曲文同步,一下子讓學生將自己的情感和樂曲的情感產生了共鳴,學生很快了解了樂曲的內涵,走進阿炳的內心世界。

四 課堂層面:師生互動,體現課堂的立體性

立體的語文課堂提問不應只是教師提問、學生答的單向活動,也應包括學生向教師提問的互動過程。這里的互動不僅僅指學生請教老師,更重要的是要提倡學生對老師的問題提出不同看法,向老師質疑問難。這樣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師生互動的立體課堂中,學生有問題就會有思考,就會主動探尋答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必將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理解得以深入、認識得以升華。進一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只要教師從以上四個層面處理好課堂提問的藝術,必然會讓語文課堂邁向更高的層次,讓學生的語文素養有更高的提升。

閱讀全文

與語文問題的提出如何更加有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