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利用思維創新提高語文教學案例

如何利用思維創新提高語文教學案例

發布時間:2023-03-16 10:08:09

Ⅰ 如何提高語文教學能力

摘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是現代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本文從培養創新思維、轉變教育思想和優化教學措施三個方面深入闡述了教師應該如何提高語文教學能力。
關鍵詞:創新思維;質疑;教育思想;教學措施

作者簡介:劉曉寒,任教於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高坪鎮新黔中學。

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是全面創新的教學,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在各方面都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以形成豐富、獨特的綜合素質。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創新能力的提高。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
那麼,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創新思維是一種具有主動性、獨創性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提高創新能力,是現代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語文課應以導讀為主,以講為輔,大部分課應在教師指導、提示、點撥下由學生閱讀,只選取少量典型課文由教師講解,而不應當從字詞句講到寫作特點。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盡量展示學生思維的全過程。如教學說明文單元時,根據大綱,筆者主要讓學生獲得知識,明白事理;抓住事物的特點,掌握說明的順序和方法;學習說明的語言。對照這些內容讓學生獨立完成。說明文雖平淡如水,但可藉助形象風趣的話語解說其中的道理,學生也會百讀不厭。
教師要把學生的活動變為「思維體操」,強調學生「跳起來摘果子」。課堂上,根據學生實際質疑或讓學生互相質疑,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思維來自質疑駁問。「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只有善於發現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出創新的沖動。
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創新教育素材,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如果教師還是讓學生在自己預選設計好的圈內打轉,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就都會受到影響,思維的獨特性會受到約束。反之,教師如果給予鼓勵和肯定,往往能再次激起學生認識與表現自我的激情,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思維創新的成功。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善於鼓勵學生質疑駁問,培養創新思維,還要促進學、思、疑、問、悟的有機結合。魯迅先生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生自身思維加工製作的過程。一個善教者正是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去解決問題、掌握知識。學生在課堂上敞開思想,各抒己見。課堂上出現了生動活潑的局面。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創新思維也得到培養。教師在教學中要發展求異思維,對學生因勢利導,不僅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轉變教育思想,提高創新能力
要想改變傳統的接受型教學為研究型教學,教師就要把「灌輸式」、「知識型」教學轉變為「啟發式」、「智能型」教學;要讓師生互動中的每時每刻成為創新教育的過程。教師的提問應是富有啟發性的,學生的回答應是打破思維定式的;教師的評價有時應是有彈性的,學生的練習是要能夠遷移應用的;要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大膽走出課本,注重課內課外有機結合,在「大語文」中激活學生潛在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1.注重研究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語文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語文研究性學習在師生間建立了一種新的關系。在這種新的關系中,教師要破除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改變以傳授和灌輸為主要方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以學生主體實踐活動為基礎的課堂教學模式。
教學中,教師要把自己置身於參與者的位置,不再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的知識體系傳遞給學生,而是要與學生共同開展探究知識的過程;學生也不再是被動地聽從教師的指令,而是在自由自在、豐富多彩而又充滿挑戰的研究學習中得到發展,在平等、寬容、尊重、理解、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相互探討。
2.注重評價方法
創新教育,要有相應的評價方法。教師要改革目前「一卷定分數」的做法中存在的不足,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性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
卷面性的考核,側重靈活性和綜合性,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注重考核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力性的考核,要設計靈活多變的考核方法來檢驗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性的考核,更要注重平時考查,把學生日常的創新表現、獲取的創新成果、個人創新思維與專項考核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評價。
為了及時鼓勵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活動做出評價,相互鑒賞活動成果;或者教師對學生的活動成果從個性發展、心理品質等方面做出評價,對學生的標新立異、異想天開要加以保護;對學生點點滴滴的創新要給予重視。
教師肯定的評價,對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增強創新信心、提高創新能力,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力量。
及時的鼓勵、贊揚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學生的心田,使學生不僅得到極大的喜悅與滿足,還能推動學生以更大的熱情投入下一次的創新活動中。如此良性循環,學生的創新能力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三、優化教學措施,提高創新能力
改革語文教學,需要教育的創新。教育創新的核心,是課堂教學措施的創新。優化教學措施,提高創新能力,要充分調動學生追求成功的潛在動機,激發他們積極思維的興趣,解放他們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他們學習和探究感興趣的問題;要認真挖掘語文課程中的創新教育內容,開辟創新教育的渠道,採取多種方法,拓寬學生視野,加強學生實踐,為學生創造訓練的機會,讓學生從小「成功」中樹立信心,激發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1.精心引疑激趣
興趣是學生發展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起點,是學習成功的秘訣。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挖掘教學內容本身的內在樂趣,依據學生心理特徵認識規律、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誘導因素,激發學生用自己的思維能力來體驗探知的全過程,體驗教學美;要善於開發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有意識地創設特定的學習情境,吸引學生的慾望,推動學習的進程。
2.鏈接現實生活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把語文教學鏈接現實生活,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提高創新能力。
學生積極思維後,再引導學生認識愚公這個典型人物是作者取於現實生活,又經過藝術提煉,想像加工而成的,從而逐步調動學生的興奮中心,使其積極思維。
語文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語文教學應與生活相聯系,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原有的知識基礎,將課文中的生活畫面、人物的喜、怒、哀、樂與學生的情感溝通銜接,以使學生產生共鳴,與作者共同感悟生活與人生。如此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使學生的認識能力、聯想能力、創新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培養。
當然,在語文教學中,同樣要注意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創新離不開想像, 創新必須以想像為基礎,只有豐富的想像,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聯系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敢於想像、敢於創新、敢於打破成規的訓練。而所有的訓練,都必須與實際聯系起來。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鏈接現實生活的訓練,喚起學生豐富的想像,改善學生的思維空間,實現認識能力的飛躍和突破,也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新課改需要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轉變教育思想、優化教學措施。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從而提高創新能力。
語文教學是網路知識的教學。這就要求一個語文教師必須有廣博的知識面,語文教師在自己的知識結構的建立上要廣泛攝取,而且作為一個開拓型、創造型的語文教師,應該走出教材,走進生活,走向社會,吸取進步的社會主流思想,關注社會的進步發展,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去深入生活,深入社會。
語文教學擔負著學生德育、美育的教育。「為人師表」,教師是表率,教師的言行舉止,衣著打扮、人格都影響著學生。一個有豐富知識,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會激起學生對他崇敬,繼而熱愛他所教授的學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身教的奧妙就在於此。
一個教師應該有溫醇的愛心。只有對自己的工作有強烈的責任感、光榮感、自豪感,才能具有無私的奉獻。教書以教人為宗旨,時時都應以極大的愛心賞識學生,鼓勵學生,指導他們成長。每一堂課的導語要精心設計,每一篇要背的課文也都能背誦。
總之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揚棄傳統教學方法,要在實踐中增加自己的知識容量,不斷地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時代需要開拓創新的新型的語文教師,現代教育者應該有現代觀念、現代人格、現代氣質。

Ⅱ 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對一個人來說至關重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中學語文課堂的基本目標之一,語文教師應樹立把語言文字和思維訓練結合起來的意識,面向全體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採用恰當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育要適應當今知識經濟,要改革、要發展,其中更新教育觀念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處於核心地位。中共中央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全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同時還指出「智育工作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提高教學質量。」
素質教育,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和使命,核心是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人。「
創新思維是一種具有主動性、獨創性的思維方式,是創新精神的基礎和創新能力的核心。語文是學好各門知識和從事各種工作的基本工具,是學生必須掌握好的最基本工具。語文學科的功能是多維的、綜合性的,它包含了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兩大基本功能。特別是由於語言的性質和作用,決定了語文學科發展創新思維的獨特優勢。
如何利用語文教學課堂這個主渠道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筆者就依據近幾年所學知識及親身的教學經驗,談一點膚淺的認識。
小學語文教學教程中,語文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思維素材、鼓勵、啟發,誘導學生多提問、多質疑,發揮語文學科的特殊功能,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一、 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熱情與興趣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從自己豐富的教育經驗出發,認為:「學習有了興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可見,高漲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是學習與創造的源泉和動力,能夠激發學生執著地去探索,在探索中,他們的思維才會靈活多變,充滿奇想。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誘發學生強烈的創造欲。
1、創設情境、巧設問題是常用的方法。如教《黃山奇石》一文,以假想旅行的形式創設情境,能激起學生嚮往、神遊的心理。一番精彩的簡介使學生聽了個個都情不自禁地產生了嚮往,因急切想了解黃山奇形怪狀的石頭,從而產生閱讀全文的強烈願望。
而巧設問題則可以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啟發學生思考,因為「動機是由需要推動,達到一定目標的活動動力」[8],比如「文中提到的『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些沒有照片的怪石是什麼樣的?」這一問題則能大大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藉助自己的理解可說、可畫、可做,也加強了課堂活躍的氣氛。
教師提問,鼓勵學生思考,要放開手腳。而激勵學生大膽發問,學會質疑,善於發現並且提出自己對教材的不同看法:或認識的差異,則可以使學生認識的動力系統和智力系統處於興奮狀態。比如《一分鍾》一課,教材中李老師說:「元元,今天你遲到了20分鍾。」有學生卻提出「晚起的一分鍾怎麼會變成20分鍾的?」這一問題,於是我們在班上展開了強烈的討論,在討論中,學生了解到了交通信號燈的變化規律,了解到了公共汽車的運行時間,最終找到了20分鍾消耗在什麼地方。

2、讓學生的思維留有空間。激發學生的靈感教師要善於抓住恰當的時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教學過程中一些有深度,難度的問題一經提出,必須要時刻注意留有空間,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如果過早的作出評價就會扼殺學生的創造機會。
3、親近大自然,激發學生創造的靈感。學生的熱情與興趣往往是不穩定的、不持久的,這就需要老師隨時注意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以保持學生興趣的持久性。大自然以它的千姿百態、氣象萬千吸引著孩子,引發著孩子無窮的樂趣,也是孩子創作的原型。經常把孩子引入大自然,讓孩子「讀天讀地讀萬物」這是啟發孩子美的感受,帶給孩子藝術享受的最好方法。也是萌發學生創作靈感的最好途徑。
如帶孩子在瀑布所在地觀賞,不忘帶領孩子們誦讀「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春天與孩子們面對如絲的碧柳不失時機高吟「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正如美學理論家姚全興所說「任何一個從事兒童美育和從事兒童藝術人才培養的人,都應該為了兒童想方設法利用周圍的各種環境條件,即使是一座搖搖欲墜的橋、一個荒草萋萋的廢墟、一條涓涓流淌的小溪……」我們的語文教學如能注入這種思想,以美的大自然啟發孩子讀美的文學作品,孩子的學習過程將變得輕松、自由、充滿樂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在文學作品和大自然之間架設起一座心橋,產生觀察自然、體驗生活的興趣、激情,甚至奇思妙想,創作的熱望。
二、讓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學生的創新思維,應注重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嚴格的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沒有想像,就沒有創新;善於創新,就必須善於想像。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憑借教材最大限度地啟發學生想像。
如《鋤禾》一文中有一副插圖,畫的是一個除草的農民,在烈日下擦著汗,抬頭望著太陽。教學時可以啟發學生設身處地想像這位農民當時又累又渴的情景,從而使學生在理解這首古詩時,能夠通過想像化難為易。
教學「孤帆遠景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兩句詩時,可以先准確,生動地描敘情景,然後讓學生邊讀邊想,在頭腦中形成畫面,猶如親眼看見,李白送好友後呆立江邊不肯離去,若有所失的神情。學生展開想像的基礎上,深刻理解了李白與友人的真摯情誼。
三、教給閱讀創新思維方法
如在課文《烏鴉喝水》教學中,就可以藉助「烏鴉銜石子喝到水」的方法,啟發學生觀察插圖尋找更多的喝水途徑。或者聯系生活,「假如你在野外遇到了類似情況,你要怎麼做?」這些問題不僅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也使孩子們不自覺得有了野外生存的經驗。
再如課文《司馬光砸缸》中,對於救人的方法,孩子們也有自己不同的見解。有的說:「砸缸多危險,砸傷人也不好啊!」有的說:「找跟繩子拉上來比較安全。」雖然他們的想法很幼稚,但這不正是他們創新思維的展示嗎?
教師在《曹沖稱象》一課教學中提出的「小朋友,你們有沒有比曹沖更好的稱象辦法?」本身就閃爍著創新的火花,是創新的表現。所以教師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要善於引導學生提出一些高質量的問題(或老師提出),讓學生在熟讀課文之後,結合自己的思考,作出獨到的回答,並鼓勵學生大膽求異。這樣,創新的火花才會越燃越旺。
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方面,美國教育雖然不盡100%成功,但他們的學校注重培養動腦動手和思考能力,讓八九歲的孩子去「搞研究」「做科研」,出個題目讓孩子自己到圖書館查資料,匯總,得出結論,這些本身和美國教育融為一體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東西是很值得我們借鑒的。
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在於點燃學生創新的「火種」,培養學生敢於發問,勇於在老師的「旁敲側擊」下獨辟蹊徑,敢於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的毅力和勇氣,只有這樣,我們的「樹人」工作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Ⅲ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培養主要在兩個方面下工夫:一是多給學生自主表現的時間和空間;二是要創設民主學習的氛圍。而要達到這兩個要求,教師既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權利、意願和選擇,又要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課堂上允許學生插話插嘴,質疑問難,並有意識地鼓勵學生敢於猜測、敢於求異、敢於創新。教師用激勵性的評價幫助學生相信自我、充分自信,讓學生如沐春風、敢想敢問、敢講敢做。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充滿生命的活力,學生的創新意識才會逐步得到發展,學生的個性才能充分展現,學生的創造、創新火花才會迸發、閃爍。

怎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人類創造力的核心和思維的最高階形式,是人類思維活動中最積極、最活躍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種思維形式。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知識的增長與發展,而知識的增長與發展又是創新思維的結果。創新思維具有思維形式的反常性,思維過程的綜合怎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人類創造力的核心和思維的最高階形式,是人類思維活動中最積極、最活躍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種思維形式。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知識的增長與發展,而知識的增長與發展又是創新思維的結果。創新思維具有思維形式的反常性,思維過程的綜合性,思維空間的開放性以及思維成果的獨創性等特點。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創新思維是可以訓練的,區別僅在於通過訓練所取得實效程度的不同。小學生思維活躍,常有不囿於常理的思維光芒閃現,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應敏於發現,著力發展學生的這種思維,努力營造一種飛揚 *** ,燃燒思想,充盈情思的課堂氛圍,讓創新思維的火花在語文課堂上綻放。
一、啟迪思維,讓學生學會標新立異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語文課是美的,這種美潛伏在語言的深處。許多課文所蘊含的美可能藏在一句話、一個詞、一個標點之中。語文教師要善於向學生傳遞語言深處的美,要引導學生讀懂文字背後的東西,想常人所不敢想的問題。從而達到啟迪思維,學會標新立異的目的。
1、創設佳境
「水本無華, 相盪乃成漣漪; 石本無火, 相激乃發靈光」。創新就如同是這相盪而起的漣漪,相擊而發的靈光,使平靜的心潮起伏澎湃,令平庸的大腦啟蒙生智。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課堂都能閃現出創新思維的火花,它需要一個能夠催生「火花」的課堂氛圍。[ 1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多肯定學生的學習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揚民主教學思想,積極創設生動活潑、寬松自如、民主協商、主動探索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這樣學生就會樂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就能大膽發言,就能敢於說、敢於辯、敢於否定權威定論,提出新見解。[ 2 ]
一教師在教學《三亞落日》時,在充分引導學生品讀美文欣賞美景的基礎上讓學生設想:自己就置身在這柔軟細膩的沙灘上,迎著徐徐拂來的暖風,看著光焰柔和的落日如詩般地沒落,想說什麼? 學生有說想畫一幅畫的,還有的說想寫一首詞,唱一首歌,作一首詩,一首贊美三亞的美妙絕倫的詩,一首情趣盎然、情景交融的詩⋯⋯這時,一個學生說這是一首環保的詩,引來了同學們的一陣哈哈大笑。教師充滿贊許且疑惑地問該生:能說說理由嗎? 該生回答:碧水、藍天、海鷗、落日、清風、沙灘,豈能融進一縷黑色的煙,一張白色的紙,一口厭人的痰,這不是一首環保的詩嗎? 師生熱烈鼓掌。在本案的教學片段中,教師為學生的「自由言說」營造了一個其樂融融、寬松和諧、你追我趕的課堂氛圍,在這個氛圍中,學生可以民主討論、自由發言、各抒己見。「畫」也罷、「歌」也好、「詩」也行,無論你是怎樣的畫,怎樣的歌,怎樣的詩,只要是你真情的流淌,內心的言吐,老師都會小心翼翼地呵護。
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創新的「催化劑」,創新思維也只有在一個適合它的空間土壤中才能孕育、誕生。因此,拆除教師和學生之間壁壘森嚴的藩籬,用民主、自由、寬容、激勵來取代強制專斷與師道尊嚴, 應該成為創新教學的必由之路。[3 ]
2、換種想法
「奇跡產生於換一種想法之中」。少年兒童好奇好問,一些問題在成人看來是不值一提,甚至是荒誕的,不易被人理解,但看似離譜的答案也許包含著獨辟蹊徑的思路,閃爍著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教學中要多組織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訓練,善於引導其求變,變得得法鼓勵嘉獎,變得不妥引導啟發。要讓學生個個動腦筋,有收獲。
在《小馬過河》的教學現場,當師生討論認同「小馬不動腦筋,別人怎麼說它就怎麼做」時,一個另類聲音出現了:「我認為小馬做得也有道理,它做事非常小心。如果河水真的很深,那麼小馬下水一不小心,性命就難保了。換成是我,聽了松鼠的話也會收住腳步,這樣冒險的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顯然,這是一種引人思考,含著一種強烈批判意識的聲音,教師順勢而引「是啊,生命只有一次,誰都不能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那麼聽老牛說是淺,松鼠說是深,面對讓人如此為難的問題,如果是你,你會怎樣來得知河水的深淺呢?」學生討論熱烈,智慧的火花不斷閃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4 ]像這樣有價值的生發點在我們的課堂中處處存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像這位教師一樣善於引發學生思想共振而使其學有所得。對於學生的提問,教師應盡可能滿足,並能敏銳地抓住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將交流討論引向深入。因為任何壓抑、干擾都將使創造的心靈受損。教師要注意發現學生的別才別趣別志,尊重其特志特能特長,改變保守態度,引導學生敢於標新立異,敢持異見,創設激發學生質疑問難的學習環境,把他們的天真好奇誘導到科學的軌道上來。
二、開拓思維,讓學生學會找岔子
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完美即死亡」。常有疑點,常有問題,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創新。這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語文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1、向教材發問
學生崇拜書本和老師,往往會認為只要書上寫的、老師說的就一定是正確的。我們應鼓勵和培養學生具有敢於懷疑的思維品質。實際上,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每篇課文的學習都會有不同的理解,也會有對所學結果有疑問之處,我們鼓勵學生把疑問說出來,並可以通過相互討論和查閱資料去尋求正確的答案。這樣質疑有利於學生拓寬知識面、啟迪智慧,增進互學精神,營造善思、善問的氛圍,更有利於學生形成追求真理的品質。
當《手棒空花盆的孩子》課堂上出現對誠實的雄日一片贊美聲時,一個學生認為雄日太孤單,不想學他。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引導討論,在不違背文本價值取向的前提下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事物:為了突出個別善的和美的,不惜以大量的不善和不美來墊底,或者故意把本來並不存在善、惡、美、丑的事物也竭力地往不善不美的方向強拉,以形成反差。這是我們在閱讀時經常可以窺見的一種創作構思。它的特點是:抑九揚一。這是一種違背客觀事實的、主觀武斷的、極端化的、刻意的、缺乏說服力的思維方法。
2、向權威發問
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利用課文內容,幫助兒童努力克服思維的惰性、刻板、僵化和呆滯。不盲從,敢於向權威挑戰。如《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描述伽利略進行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的情景。這個實驗非常簡單易行,不需要使用任何專門裝置,也不需要掌握什麼精湛的操作技巧,任何人都可以做這個實驗。可是在過去的兩千年中,七十三萬個日日夜夜,竟沒有一個人去做這個簡單的實驗。而伽利略卻用鐵的事實,在一瞬間就推翻了兩千年來幾乎具有絕對權威的亞里斯多德的結論。伽利略的偉大和可貴之處,不在於他做了這個實驗,而在於他絕不盲目崇拜權威。
三、深化思維,讓學生學會突破障礙
狹隘的觀念,沮喪的心情,壓抑的氛圍等都會使我們缺乏創造力,我們要能夠認識障礙,進而克服障礙,促使創造力的產生。要突破的障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思維定勢,不思變通;過於嚴謹,死摳字眼;崇尚權威,唯我唯上;從眾心理,跟隨大局;資訊飽和,無法切入;膽怯自卑,缺乏自信;興趣狹窄,倦怠懶惰。
教學中,尋求「標准答案」、「正確結果」似乎成了許多課堂一種定勢了的思想模式和合理化了的操作程式。語文課上,我們常看到,為了板書某個詞,抑或為了得到某個問題的答案,教師會不惜寶貴的課堂時間,窮盡「追問」之能事,直至擠出「正確結論」來。這樣的教學活動,完全是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扼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引導學生用發現的眼光,獨辟蹊徑,盡量避開常規思維,立體地、多方位地審視問題,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感受體味,得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如司馬光的「砸缸救人」是人人皆知的反向思考,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司馬光「反向思考」的過程:司馬光怎麼會想到「砸缸救人」這個辦法的? 還有其他辦法嗎? 將教師的創新意識轉化為學生的創新活動。
總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關鍵在於教師是否具有創造意識。如果教師本身具有較強的創造力,就會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會設計出具有創造性的語言訓練專案,會提出啟發性的問題,開啟學生的思路,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如果教師具有創造意識和民主意識,就會去創造一種適合發展學生創造性的師生和諧的民主環境。因為學生的學習創造性是需要多多鼓勵的,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提問、回答問題中的一些創造性的火花,及時給予鼓勵、給以表達的機會,使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教師能做到以上兩點,學生學習的創造性自然會得到充分發展。

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發展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創新教學的一個重要理念。英語學科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尤為重要。打破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不再是為了應試而針對性地傳遞知識,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解題思路和答題模板形式,不再是「填鴨式」和無啟發式的教學,而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創新思維能力。作為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結合英語新教材的特點以及初中學生的年齡、心理和認知發展水平,將創新教育貫穿於初中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建立新的教學策略,努力為學生創設情境,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一、利用生活資源,啟用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應該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利用生活資源,適當擴充套件教學內容,從而達到啟用學生思維的目的。例如,筆者在字母教學中,就逐步擴充套件到學生在現實生活經常可以看見的一些耳熟能詳的縮寫詞(CCTV、DIY、KFC、PRC、GPS、PC、KTV、WTO、WC等等),這樣不僅可以擴充套件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練習字母的發音,而且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為學生的思維創新打下良好的鋪墊。另外,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還利用英語俚語、英語諺語等來激發學生的思維,推進學生的思維創新活動。
二、 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學習英語,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在課堂中,教師可從詞彙、語篇、語法等方面來引導學生們進行發散思維。在初中單詞教學中,要鼓勵學生以多種方式記憶,如聯想記憶、音標發音記憶等。在語篇教學中,教師要善於設計一些能喚起學生共鳴的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集思廣益,讓學生發散思維,多方面思考問題,獲取更多的英語知識。
三、更新教學理念
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理念認為,好學生對老師的話要言聽計從,學習成績好則是老師喜歡的型別,而與那些好學生 相反的學生,教師們則不會喜歡。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些學生雖然會給老師帶來不好的印象,但是他們的舉止是符合他們這個年齡段的特徵的。因此,在教師教課的過程中要更新教育的理念。其次,要放大同學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樣可以鼓勵他們對新鮮事物和知識進行充分的想像。只要更新教學理念就可以正確地引導同學們的思維,從而給學生們更多的創造思維的空間。
四、 以合作學習拓展學生的創新體驗,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思維往往既要發散又要集中,然後再發散、再聚合,經過多次迴圈往復,才能提出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案。「水本無華,相盪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激乃發靈光。」創新就如同是相盪而起的漣漪、相擊而發的靈光,使平靜的心潮起伏澎湃,令平庸的大腦啟蒙生智。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課堂都能閃現出創新思維的火花,它需要一個能夠催生「火花」的課堂氛圍。小組合作學習就是這種能讓創新思維的「火花」自由綻放、交相輝映的大秀場。「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觀點沖突會引發討論和爭論,可以促使新問題和新觀點的產生,引導學生超越給出的資訊進行思考,這為學生發展創新思維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平台。」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借鑒、相互補充、相互促進。觀點與觀點的碰撞往往會引發新的資訊產生、新的知識形成,這對於拓展學生的創新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大有幫助。 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不能操之過急,應由淺入深,逐步設計合作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注意觀察、指導、傾聽,不能匆忙下結論,要等待學生的觀點自然生成。

設法激發學生的想像和思維 想像是一種可貴的心理品質,是創造的基矗創新性思維的培養,離不開想像。我們可以用圖形、表格、模型、語言描述、提問等,去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所以,開展創造性思維訓練,首先需要營造一種有利於激發學生創新精神

中學英語課很難有創新思維
這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事情
主要激發學生的興趣
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果滿意,請點選採納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首先,物理本來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只是點本身就很專業,所以如果一板一眼的按課本教學,確實很枯燥。
但是,物理又是一門很實用的生活科學,物理當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案例,老師可以將要講授的知識跟生活聯絡在一起,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形象,而且可以啟發培養學生舉一反三、擴散聯想的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自然而然就訓練出來了

課堂教學中應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1. 保證時間,營造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拓展空間

  2. 用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3. 開發想像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4. 打破思維定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5. 運用反向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語文課堂上,教師要保證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問題,同時,還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中的主體,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自己,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另外,教師還要發揮應有的主導作用,通過引發、組織、示範、釋疑、激勵等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拓展空間。 二、用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求異思維是一種開拓思路,不依常規,尋求變異,多方面思考問題,探求解決問題的多種可能性的思維方式。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意開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新穎性、獨特性、多樣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有位老師在教學《草船借箭》這課時提示如下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如果三天之內江上沒有大霧,諸葛亮「草船借箭」的計劃落空了,事情的結果會怎樣呢?草船靠近操軍水寨時,如果操軍出來返攻,又會怎樣呢?如果魯肅事前把諸葛亮的妙計告訴了周瑜又會怎樣呢?教師這樣精心地為學生鋪設求異路徑,引導學生多角度靈活地觀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能有效地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 求異固然是創新,但是求同也是創新。求同思維是指採用已知的最佳方法,有方向、有范圍的思維形式。科學家模仿蝙蝠夜間飛行探路,發明了雷達,你能說這不是創新嗎?有位教師在教《十六年前的回憶》這一課時,指導學生討論: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與開頭有什麼聯絡?你從這樣的開頭、結尾中體會到了什麼?你還讀過哪些像這樣開頭、結尾的文章?教師如此精心鋪設求同路徑,引導學生有方向、有范圍地去思考,有效地落實了創新思維的培養。 三、開發想像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愛因斯坦說過:「一切創造性勞動都是從創造性的想像力開始的。」想像與創造性思維有著密切聯絡,它是人類創造勞動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創造需要想像,而想像是創造的前提。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多種途徑創設時機,培養學生的想像力。例如,可以指導學生續編故事;可以結合課文中的插圖,創設情景,讓學生自由想像,培養他們的想像力。有位老師在課堂上指著自己問學生:「我是誰?」學生立刻搶著回答說「是老師」,「是男人」,「是爸爸」,「是爺爺的孩子」,「是爸爸的朋友」,「是媽媽的同事」……學生思維一經開啟,想像力極其豐富。可見,讓學生多進行想像力的訓練,能促進他們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 四、打破思維定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即先對不同問題提供同一思路來解決,之後提出個別條件的變化,要求用新的思路解決,以打破原來的思維定勢,使思維靈活而富有創造性。教師在指導學生思考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注意找出學生在解決某一具體問題上的思維定勢;二是善於借鑒表面上與本問題無關的其他領域的知識和資訊,可變角度去思考問題。如一位老師在教《詹天佑》這一課時,設計了以下問題讓學生討論:鐵路要經過很多高山,不得不開鑿隧道,其中數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的工程最艱鉅,詹天佑分別採用了什麼方法來解決?鐵路經過青龍橋附近,坡度特別大,火車怎麼才能爬上這樣的陡坡呢?能用「開鑿隧道」的方法解決嗎?詹天佑又想出了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難題呢?通過以上問題,打破了原來的思維定勢(開鑿隧道),用新的思路解決問題(設計「人」字形線路)。教師這樣精心設計,改變了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運用反向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即拋開教材提供的條件和思路導向,進行反方向思維,培養學生在特殊情況下解決問題的能力。反向思維有逆向性、批判性、新奇性三個特點。運用反向思維的關鍵,一要明白原有的思路導向;二要掌握反向思維的特點,找准思考路徑。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賴於創新教育。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創新思維去聽、說、讀、寫,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做到有趣有力。

Ⅳ 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創新意識,並注意運用靈活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如何才能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師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是否融洽,直接影響教學質量。教育家贊可夫說:「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早就這樣的良好教學氣氛,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作為教師,如何營造這樣良好的教學氣氛,關鍵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善待每個學生,尤其是班級後進生,他們需要教師更多的關心、幫助、鼓勵、理解。只有在這種互相尊重的人際關系中,學生從內心尊重、信賴、愛戴老師。「愛屋及烏」,學生會由喜歡老師到喜歡他所教的學科,對他所教的知識充滿了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2.引導學生自主閱讀
傳統的課外閱讀訓練,往往重在加升掘辯強學生對題型的熟練程度,提高學生的做題能力,把課外閱讀單純的當做課內閱讀的延伸和補充。久而久吵缺之,學生就會產生厭煩情緒,把它當做枯燥的題海戰術。而「自主閱讀實錄」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立足享受閱讀興趣,不是為了單純地答題,而是重在發現問題,積累知識和信息,力求理解感悟語言,提高欣賞水平,引發創造意識能力。當然,為了克服學生閱讀時的盲目隨意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最大限度的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教師可事先予以閱讀方法上的指導,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初期可由教師選定閱讀的內容,讓學生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隨時發現的問題,所得的感受與啟發記錄下來。從最基本的生字新詞到文章的結構思路,從關鍵詞句的理解分析到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從特別欣賞的語言片段再到臨時觸發的感想,都讓學生自由記錄。學生甚至可以向文本提出質疑,評析文章的某些思想觀點或表達技巧,甚至超越文本,提出與作者不同的看法,發表個人獨到的見解,從而達到創造性閱讀的境界。而後教師可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交流探討,在合作探討中把發現的問題一一解決,解決不了的不強求一致,這樣既激起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自主閱讀中獲得了情感和思想體驗,又在探討交流中獲得了成就感。中後期也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的內容,做閱讀實錄。這種閱讀形式無疑有利於學生個性的弘揚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還可以提高思維的獨特性、變通性和深刻性,對於培養創新思維大有益處。
3.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
語文課所學的每篇課文,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對作者感情的體會、對寫作方法的把握,往往因為學生個體差異而因人因時因地不同。學生所寫的每篇文作文,甚至是同一題目的,都有不同的觀點和表現。因此,我在講課時從不劃定框架,規定標准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運用不同方法去思考,尋求對一個問題的多種認識及解決一個問題的多種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時由於某些因素的觸發,會突破平時的思維定勢,拓寬了思路,教師要善於把握時機,因勢利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活課堂氣氛。如教《智子疑鄰》這篇寓言,我先讓學生發揮聯想和想像,把這則寓言改寫成一篇現代故事,然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談談自己的見解。學生經過一番討論得出如下結論:聽取意見,不能看意見是誰提的,而要看意見是否正確,不能因人廢言。這是從積極方面說的。該文如果從消極方面作解釋,那就可以引申為:向別人進言,要注意自己跟聽者的關系,如果關系疏遠了,即使說的意見正確,效果也不見得好。學生暢所欲言,而且言之有理。這樣既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能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4.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膽採用多種教學形式,教師與學生變換位置,讓學生唱主角,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傳統教學中,語文教師的主要手段是兩支粉筆一張嘴;形式是教師高高站在台上,學生正襟危坐於台下;方法是老師講,學生聽,這樣學生哪有興趣呢?我認為要提高學生的興趣,就是要學散寬生主動參與,表演是學生最感興趣的事情,教師要引導學生表演那些故事性強的課文,不但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幫助他們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理解課文主旨。講《皇帝的新裝》時,我讓學生排演這個故事,學生的熱情很高,馬上投入到劇本改編。學生完成劇本改變後積極投入排練,後來在課堂上表演的十分精彩。學生不是在教師條分縷析的講解中了解課文內容,而是在老師指導下,參與准備的過程中,掌握課文內容,同時也鍛煉了創新能力。
5.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質疑是思維的動力,創新精神的搖籃。質疑,就是提出問題。明朝的宋濂就強調自己除了「遍觀群書」,就是向名師「援疑質理」。我們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善於質疑,進而釋疑,達到領悟問題的目的。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提問這一程序,這只是教法,而鼓勵學生質疑,指導學生如何質疑,大膽地支持學生提出問題,肯定學生的不同見解,則是突出了學法的指導。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質疑的基礎上善於創新。例如閱讀《失街亭》,傳統的觀點是馬謖的自以為是、不停諸葛亮的再三告誡,不聽王平的勸說,一意孤行,導致戰爭的失利。面對這個傳統的、正統的觀點,教師應鼓勵學生通過多方查詢資料,在充分了解歷史事件、大量佔有相關資料的前提下,獨立思考,仔細分析,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不要以為權威是不可侵犯的,不要人雲亦雲。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為什麼要求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呢?為什麼學生對於課文內容、主題的理解就不能自成一說呢?我們要讓學生有敢於挑戰權威的勇氣,有「創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讓我們接過來,繼續創造」(陶行知語)的信念和決心。
質疑不僅體現了個體思維品質的活躍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強烈的問題意識,作為思維的動力,促使人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直至進行新的發現--創新。因此,教師要精心設置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質疑,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最終促進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總之,學生創新的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教師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是學生得到足夠表現自己才華和表現自己思想感情的機會,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Ⅳ 語文教學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愛恩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就以是激發求知為前提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應首先想方設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人人情緒高昂、思維活躍,這樣就會很容易地碰撞出創造性的火花。
首先,克服畏難情緒,營造一種寬松自然、和諧、愉快、競爭、互助、協作、師生平等的民主氛圍,激發他們的創造慾望。
其次,加強與其它學科的聯系。有些學生鍾愛美術、音樂等學科,不太喜歡枯燥的文字。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上給他們一個平台,一個展露才華的舞台,其成功的喜悅、自豪定會激發他們內心深處學習語文的興趣。如教學《春》時,可以讓擅長美術的學生以繪畫形式描繪春天;教學《松鼠》時,鼓勵生物興趣小組的學生參與補充講解;教學《巍巍中山陵》時,可以讓地理興趣小組的學生展示其才華……當這些語文基礎差的學生在語文課上同樣能嘗到成功的喜悅時,他們就會對語文漸漸產生興趣,這就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了前提。
再次,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語文的價值,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法庭上,律師善辯的言辭;舞台上,主持人幽默詼諧的語言;交流會上,學術論文的嚴密;節假日,充滿真摯感情的祝賀……通過這些活動,學生漸漸產生了學習語文的強烈慾望:我要學語文,我要學好語文。
二、激活學生課堂的主體意識
學生創造潛能的發揮,依賴於學生主體性的充分體現。主體意識是讓學生尊重自己的思維,堅持自己的正確見解,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主動發現、主動思考、主動提出問題並運用語言載體顯現。學生學會質疑、釋疑,就是創新能力的一種展示。
教師還要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時機創設不同的條件和情境,增強他們的主體參與意識。如教師在朗讀和講解作品時可運用語音、語速、語調的變化與組合,展示豪放、熱情、優美、輕松的意境,以情發聲,以情帶語。根據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因情制宜」。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課堂上的聲情並茂、氣勢磅礴、意氣軒昂,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受,領會了詞人偉大的胸襟和堅定的信心;而《周總理,你在哪裡》一詩,時而抒緩,時而急切,時而高亢的語調,又將學生們帶進了一個無限懷念的氛圍,朗讀這些名篇課文,加之以手勢、身勢、微笑等體態語文,這些作品很快印入學生的心田,促進學習的熱情。
教師針對學生好奇心、好勝心強的特點,設置形式多樣的、新穎別致的競賽活動,這樣有利於將知識化單調為靈活、化枯燥為有趣、化深奧為淺易,在活動中他們人人動腦、個個揮筆,有疑相議,釋疑增知,學得有味、學得有趣。從而在實踐中啟迪創造靈感。
三、鼓勵學生運用逆向思維和多角度思考
有的學生由於受一些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束縛,往往人雲亦雲,鸚鵡學舌,不能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見解。就拿寫作文來說:「文章貴在出新」,要使文章有新意就要加強逆高思維的訓練。如《近墨者未必黑》、《開卷未必有益》、《班門弄斧又何妨》、《愚公移山新傳》等這樣的一些作文題,就是以逆向思維去提煉觀點的。這樣反其道而行之,可以樹立新觀念,提出新觀點。
逆向思維只是培養創造思維的一個方面,如何能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同一個問題,則更有利於創造思維的培養。「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式的思維,告訴我們觀察事物的時候,如果能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審視、思考,得出的結論就會多樣化。不過,在進行逆高思維和多角度思考時,必須合乎客觀規律,不能脫離實際、異想天開。否則,不但沒有創新,反而變得沒有意義,甚至會出現一些笑話。
四、引導啟發學生展開創新想像的翅膀
一切創造都伴隨著想像,豐富的想像是創新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在語文教學中應充分發揮想像功能,找准想像的切入點,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一課的時候,我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設想一下,當皇帝知道自己沒有穿任何的衣裳,就去遊街,讓老百姓看了笑話,上了兩個騙子的當以後,皇帝該怎麼辦呢?有的學生認為皇帝將會變本加厲地更加殘暴的統治人民,最終被老百姓推翻了。有的同學則認為皇帝通過這次教訓之後,好好的反思,今後不再關心新衣服,而是決心做一個好皇帝,為老百姓造福,最後受到老百姓的愛戴,而那個敢於說真話的孩子,皇帝立他為太子,繼承他的王位。好的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活動,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寫、敢做,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總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當今教育改革發展的總趨勢。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努力地不斷提高自己,不斷吸收新知識,更新教育觀念,研究新問題,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優化語文教學。同時,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樣才能促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挑戰。

Ⅵ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是智力活動的核心。思維是對客觀事物間接的和概括的認識過程,它能夠反映客觀規律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規律性聯系。作為智力核心成分的思維能力,它是認識的理性階段,每個人認識世界的活動不只限於認識世界的現象,而且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質和內部聯系。青少年的思維從經驗型走向理論型,既要進一步發展形象思維,又要著重培養、訓練邏輯思維,思維能力是通過它本身的活動過程發展起來的。因此,教師必須有意識、有計劃地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靈活多樣的思維能力。下面就語文課如何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結合自己的體會,談一下具體的方法。
一、訓練語言,發展思維
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指導學生學語言。語言是思維的武器、理解的工具,語言學習與思維發展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即語言是思維的直接現實,語言離不開思維,思維離不開語言,二者相互聯系。我們不難發現,語言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每每與思維活動分不開。在認字、寫字方面出錯多的是觀察力較差的學生,因為有較強的觀察力就能看出字形、寫法的細微差別;詞不達意,語病在很多情況下並不是因為有了清楚的思想內容找不到恰當的詞來表達,而是思想本身就不清楚或概念模糊造成的。因此加強語言訓練,要讓學生多讀新聞、報刊。針對某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思考可分析的角度,並就學生提出的問題啟迪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例如:某中學的學生從四樓爬窗致殘。我就引導學生針對這一現象發表自己的見解,從現象得到教訓和啟示。分析這些問題時,學生往往投之高度的熱情,各抒己見,踴躍發言,思維就像燒開的水一樣被激活。這樣以訓練語言為手段,發展了學生思維,提高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二、設疑問難,啟迪思維
1.利用設疑把握流向。學生的課堂思維比較活躍,其中也不排除散的特點,教師應緊緊抓住這一點,適當設疑,把握思維流向,語文學習更應當經常創設問題的情境,使學生在產生矛盾的情境中通過積極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閱讀教學中的設疑便是思維鍛煉的有效途徑之一,一般採用問答的方式。在《斑羚飛渡》教學中,我利用三個提問導入新課,斑羚為什麼要飛渡?斑羚到底怎樣飛渡?從斑羚悲壯慘烈的飛渡中,人類領悟到了什麼道理?這三個問題由淺入深誘導學生的思維,並規定了思維的流向,使學生的思維很快地順勢進入對課文的認識、理解。
2.利用設疑吃透題眼。所謂題眼即文章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應緊緊抓住重點,突出重點,突破重點。一節課的成功與否,主要在於教學是否突出了重點,那麼採取何種教學方法來突出重點,這是每個教師深思熟慮的問題,而設疑能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發現作者是怎樣表達這個中心的。如《社戲》一文,為什麼作者在結尾說: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通過設疑,啟發誘導思維,學生清晰地認識到:這是作者對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憶,是對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從而使學生的智能得到了提高和發展。
3.培養質疑習慣。古人雲: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思維能力的培養,不能單純依賴應付提問,不能消極地接受問題情境,而是應當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質疑問難的良好學習習慣。習慣的培養,靠的是持之以恆的努力,同時,也應借重行之有效的訓練常規。比如:在閱讀的六步自讀法中設置發問一步,要求學生按照依次遞進的三個問題,自問自答,逐步深入地理解課文,即:寫了什麼寫得怎樣為什麼這樣寫。運用這種自問自答逐步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
三、組織討論,激勵思維
課堂討論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法,適當地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可以讓學生動腦、動口,互相啟發,引起共振,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從而集思廣益,培養了能力,增加了智慧。
1.討論難點,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難點,如果採用討論的方式,把難點交給學生分析,效果會更佳。《孔乙己》中的結尾就這么一句話: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有學生問:孔乙己的死,作者用了互相矛盾的詞‘大約’和‘的確’,這是不是錯誤的呢?對此我先不作直接答復,而是讓學生討論,發表意見,同時提示學生聯繫上下文,然後統一意見。這樣提高了認識,解除了難點。
2.討論疑點,提高辨析能力。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會發現一些疑點,把這些疑點提出來討論,可以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如《爸爸的花兒落了》,學生提出疑問,認為小說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不恰當。理由是爸爸的花兒與本文關系不大,課文主要是寫爸爸。這時,我就讓學生進行討論,討論的結果無疑是兩種意見,但更多的學生認為,本文標題精巧,別有用意。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是實指爸爸的夾竹桃的垂落,二是象徵稟性愛花的爸爸的辭世。這樣既含蓄又形象,更能突出中心思想。無疑,對疑點的討論,使學生用自己的思維解除了疑點,提高了辨析能力。
3.討論議題、材料,培養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是一項系統工程,應當多角度、多側面地開展。中學語文學習,根據語文課的特點,特別要注意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結合應用,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協調發展,努力培養創造性思維。一個題目,一個材料,往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即使同一個人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它,理解它,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經常讓學生討論議題、材料,不但可開拓學生的思維,打開學生的思路,而且可以培養其創造思維能力。如論牽牛花這個議題,學生認為只有一個角度可以理解因為不能自立,所以只好依據在他人身上。但經過討論,讓學生明白任何議題、材料都可以從多角度探索。其二角度:過程的依賴性使它總是按別人指導的方向前進。其三角度:無論多麼艱難,只要有一點可能就不停地攀登。其四角度:善於藉助外物,所以總比外物高出一截。其五角度:無論攀到什麼高度,根還扎在泥土裡,因此能開出美麗的花。這樣學生的思維開闊了,分析問題的能力加強了。

Ⅶ 怎樣培養小學語文創新思維

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開發學生的 創新思維 ,不僅關繫到教學的質量,而且關繫到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培養。那麼怎樣培養小學語文創新思維呢?一起來跟我了解下吧。

1怎樣培養小學語文創新思維

一、提高學生對於培養創新思維的重視程度

學生自身對於創新思維的態度和重視程度是直接影響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因素,如果學生自身對於創新思維的培養不夠重視,那麼即使教師再努力也沒有太大效果,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對於培養創新思維的重視程度。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可以在問題的設置方面積極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散和培養創新思維,對於表現積極的學生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支持。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提高自身對於創新思維的重視程度。只有當學生自身對創新思維的培養有足夠的重視,才可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努力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

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完 成語 文教學任務,而且也可以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機會,讓學生在接受語文教學內容的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自身的創新思維。例如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讓學生自由分組來對 文章 中的人物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來豐富角色的內容,不局限於文章所展現的人物角色。每個小組在扮演角色展示之後可以進行全班的討論和分析,讓學生對於這些角色和文章的內容有更深刻的認識。這個過程也是讓學生發揮創新思維的過程,學生在思考扮演角色的時候就在不斷創新和研究,這樣的教學方式就可以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和學生創新思維的提高。

三、善教善放,引導學生創新

當學生對某種感興趣的問題產生疑問時,往往急於了解其中的答案,這時教師能採用的最便捷的、最簡單的 方法 ,莫過於將自己了解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令學生佩服,同時讓他們得到暫時的滿足。但這樣只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思想。

若教師為了讓學生「創新」,不管不問,聽之任之,放任自由,那麼就容易使學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亂想」,達不到真正的創新,同時學生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善於教導學生,同時也必須學會如何放手讓孩子們自主學習,放飛他們自己的想像。我們應注意引導學生學會探索知識的方法,然後在掌握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時做適當的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靈活,讓學生在探索中實現質疑的飛躍,以求創新精神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於教給學生 學習方法 ,使他們掌握足夠的知識,以促進學生能夠著手發現、認清有意義的新知識、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再次發現。我們必須改變舊的 教學方法 ,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合作學習,在他們遇到困難時進行必要的指導,讓學生對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夠漸漸養成敢於除舊、敢於布新、敢於用多種 思維方式 探討所學知識的習慣。事實證明,從教導學生創新,到放手讓學生創新,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一種重要方式。

四、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 語文學習 中培養創造能力

我在教學畫面感強的課文時,就讓學生讀讀畫畫;碰上詩歌,就讓他們背背唱唱;要是上童話和情節曲折的 故事 ,就讓學生讀讀演演。學生在畫、唱、演中,不僅加深了對課文內容、思想、情感的體會,而且發展了自身的語言,激發了 想像力 和創造力。我原來喜歡採用問答式教學方法,但是使用過分了也不好。每個詞語怎麼解釋,每個 句子 怎樣理解,每個段落怎麼朗讀,全都由教師提問學生作答。這樣的教學只會使學生的思維僵化。現在我覺得語文教學應當重視探究、發現的環節。一方面我重視讀書思考的環節,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使他們人人都能從頭到尾讀上幾遍書,有時間從容地想一想自己讀懂了哪些,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另一方面,我很重視合作學習。利用小組學習和師生交流的機會,互相啟發,在討論中加深理解,從別人的思路中得到啟示。

五、把課內學習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增加學生創造性學習和實踐的機會

我經常鼓勵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養成寫 日記 的習慣。有的同學把甘蔗渣亂丟,我引導他們寫 倡議書 。我還讓學生圍繞「愛護益鳥」、「保護環境」等主題,搜集資料寫成文章。我讓學生調查長江大橋的修通對我們有哪些好處,並寫成簡單的調查 報告 。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把課內所學用於生活之中,既能提高語文能力,又能增長才幹。

六、及時評價,鼓勵學生創新

學生需要體驗成就感,滿足他們的表現欲。他們總希望自己的知識技能得到表現,得到認可。為了及時鼓勵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活動做出評價,相互鑒賞活動成果,或者老師對學生的活動成果從個性發展、心理品質等方面做出評價。在這過程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對學生富有創新的作品給予熱情的肯定、評價;對學生的標新立異、異想天開要加以保護;對學生點點滴滴的創新都要給予重視。教師肯定的評價,對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增強創新信心,有著不可估量的力量。在贊揚聲中使學生不僅得到極大的喜悅與滿足,還能無形地鼓勵學生以更大的熱情投入下一次的創新活動中。如此良性循環,學生的創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2小學語文創新思維的培養 總結

一、保證自學時間,提高質疑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早就養成了學習上的依賴性。教師成了指揮官,指哪條路學生就走哪條路,老師提出什麼問題學生就回答什麼問題,老師先入為主,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將學生的思路引入既定軌道,學習過程中學生就圍繞老師所提問題團團轉,學生哪還有質疑的機會。朱熹說「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故在教學新課前必定保證學生的自學時間,讓學生先有充分的自我質疑、釋疑,進行個人質疑後,然後小組內部解決疑問,集體解決疑問及各種形式的釋疑方法,著重培養學生自我解疑,從而提高學生的質釋能力。

二、鼓勵質疑問難,培養創新能力。

小學階段學生,特別是中低級學生由於知識面窄,好勝心強等多方面的原因,往往所提出的問題還比較膚淺,甚至沒有什麼價值,擾亂課堂的預期計劃,但作為教師都要高度重視,不應不屑一顧或拖拉過關,或否定喝斥學生,而應在肯定其努力的情況下,給予中肯的指導,杜絕扼殺學生質疑興趣的行為,充分保護好其質疑信心,調動質疑積極性,最初學生的質疑一般會集中在不明白、不理解的問題上,在老師同學的幫助下,學生對疑問的解開,會有茅塞頓開之感,嘗到由質疑帶來的滿足,加上老師適時適度的表揚鼓勵,學生定會產生質疑興趣,逐漸形成質疑習慣。逐步提高質疑的能力,指導學生找有價值的疑點,讓其充分自信地質疑,在質疑過程中不斷思維,不斷創新,從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三、巧妙設置懸念,積極開啟思維。

「懸念」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的求知慾強、好奇心切等心理特點,創設出有科學性、新穎性、針對性,足以引起學生探索活動的各種疑問。在導課時設置「懸念」,可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解決重點及難點時主,設置懸念,可把難寓於趣味之中,排解學生的畏難心理,引起對重難點的關注,帶來探索思維的自覺主動進行;下課前巧設「懸念」,利於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課停而思維不停,為接受新知識奠定了基礎。例如在教學《趙州橋》這篇小學第六冊語文書中的課文時,我就結合生活實際設計了這樣的疑問式導課:河北省趙縣洨河上的趙州橋建造至今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了,現在還在使用中,在結構上有什麼特別之處?巧妙設懸的疑問緊緊吸引住了學生,學生急於知道答案,自主學習再加上老師的引導,積極開啟思維,迅速明確了趙州橋的結構特點,掌握了本課重難點,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四、引導大膽想像,培養創新思想。

語文教材 大部份是文學作品,語言藝術塑造的藝術形象,必須通過讀者的想像來進行二次創造造來實現藝術審美,所以語文課中最適於發展學生想像力,以此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思維。只有敢想才能創,在創中充分發揮想像;想像與創造相輔相成,齊頭並進。很多課文在行文中跳躍大,用省略號留下空白給人充分的想像空間,此時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想像力去填補和充實,充分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發揮合理想像;許多課文的故事結尾言完而意未盡,給人們留下了廣泛的想像空間,這正是培養學生創新的想像,引導學生多種角度的合理想像的好時機,並給予他們的想像予以肯定,更能調動學生的想像積極性,如:教學《掩耳盜鈴》這篇 寓言故事 ,故事結尾「沒想到剛碰到鈴鐺,他就被人發覺了」。就可引導學生充分想像他被抓住後的情景。 ( 1 )經過 教育 →認真改正;( 2)死不悔改→吃了大虧。讓學生在充分想像中領悟立寓之意。想像與創造就像一對孿生姐妹,只有無拘無束地放飛想像,才能有所創造,才能創新。

五、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創新能力。

興趣作為一種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對人的智力活動和其他實踐活動有著積極的功能。作為教師應該在培養創造能力的思想高度去審視教材,善於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創造因素和智力因素,從此激發學生創造動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更多地採用直觀形象的方法,生動激情的語言,可以把教材中的一些知識,通過創設情景再現,還原為學生獨立探索創新的過程,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課前先帶領學生仔細觀察本地較有特色的山形、山勢,與之相映襯的湖泊、河流,在大自然中感受美、享受美。在美的熏陶中激發學習興趣。上課時,通過課本中桂林山水插圖,各種桂林山的形態圖,側面圖,去深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教師引導學生將它們作對比,了解桂林山水奇特的美,如此安排教學,就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3小學語文如何培養創新思維

一、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學習動機

以往的教學一般從學科知識開始,認為知識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順序,這樣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平穩地由已知向未知、由舊知向新知過渡。這有它的合理性,但是這僅僅是教師單方面按教材和成人的思路設計的教學開端,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課以學生感興趣的語言問題入手,通過一系列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值得注意的是,語文課的問題與杜威的興趣觀不同,不是以學生一時一事的個人興趣為基礎的,而是以 語文知識 中的基本概念或原理在生活中的表現形式「問題」作為活動的開始,因而不僅學生具有濃厚的探索興趣,而且使之與系統語文知識的掌握相聯系,從而使由興趣而來的學習動機變成為穩定的、持久的探索動機。

二、善教善放,引導學生創新

當學生對某種感興趣的問題產生疑問時,往往急於了解其中的答案,這時教師能採用的最便捷、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將自己了解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令學生佩服,同時讓他們得到暫時的滿足。但這樣只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思想。若教師為了讓學生「創新」,不管不問,聽之任之,放任自由,那麼就容易使學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亂想」,達不到真正的創新,同時學生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善於教導學生,同時也必須學會如何放手讓孩子們自主學習,放飛他們自己的想像。我們應注意引導學生學會探索知識的方法,然後在掌握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時做適當的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靈活,讓學生在探索中實現質疑的飛躍,以求創新精神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於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掌握足夠的知識,以促進學生能夠著手發現、認清有意義的新知識、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再次發現。我們必須改變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合作學習,在他們遇到困難時進行必要的指導,讓學生對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夠漸漸養成敢於除舊、敢於布新、敢於用多種思維方式探討所學知識的習慣。

事實證明,從教導學生創新,到放手讓學生創新,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一種重要方式。

三、把課內學習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增加學生創造性學習和實踐的機會

我經常鼓勵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有的同學把甘蔗渣亂丟,我引導他們寫倡議書。我還讓學生圍繞「愛護益鳥」、「保護環境」等主題,搜集資料寫成文章。我讓學生調查長江大橋的修通對我們有哪些好處,並寫成簡單的調查報告。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把課內所學用於生活之中,既能提高語文能力,又能增長才幹。

四、及時評價,鼓勵學生創新

學生需要體驗成就感,滿足他們的表現欲。他們總希望自己的知識技能得到表現,得到認可。為了及時鼓勵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活動做出評價,相互鑒賞活動成果,或者老師對學生的活動成果從個性發展、心理品質等方面做出評價。在這過程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對學生富有創新的作品給予熱情的肯定、評價;對學生的標新立異、異想天開要加以保護;對學生點點滴滴的創新都要給予重視。教師肯定的評價,對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增強創新信心,有著不可估量的力量。在贊揚聲中使學生不僅得到極大的喜悅與滿足,還能無形地鼓勵學生以更大的熱情投入下一次的創新活動中。如此良性循環,學生的創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4怎麼培養小學生語文創新思維能力

一、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創新實踐

目前,存在著這樣一種不爭的事實,一部分教師、教研員對教學創新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認為把課程改革等同於使用新教材,在教學和評價工作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更是比較普遍,缺乏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這也是新課改推行發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針對這一狀況,要實現小學語文的教學創新,首先是教者要實現理念的轉變,語文教師要從有利於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高度來更新教學觀念,變「以教定學」的「主導型教育」模式為「以學定教」的「主體型教育」模式。

真正確立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多給學生提供機會和時間去創新和實踐,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只有具有創新精神的老師才能培養出有創新精神的學生。教師不能墨守成規,要積極探索,大膽改革,勇於創新,嘗試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作學生創新的表率,讓學生有學習的榜樣。在體現在實際的教學中,不論是課堂作業還是課外作業,都要切實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出發,作業形式要豐富多樣,以富有趣味性、啟發性為准則。

二、求同存異

古人雲「學貴有疑」,「學則須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質疑是創新的開始,是創新的動力。質疑的過程蘊含著創新的萌芽。陶行之先生有這么一句話:「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可見,培養質疑能力對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重要性。創新就是要告訴學生,學會用懷疑的態度接受知識,打破傳統的「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的求學態度,敢於懷疑老師,懷疑課本,養成一種嚴謹的、科學的求知態度。我鼓勵學生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鑽研精神,敢於質疑和否定。

三、啟發創造想像,自主創新

一切創造都伴隨著想像,豐富的想像是創新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在語文教學中應充分發揮想像功能,找准想像的切入點,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展開豐富的想像,這樣對知識理解就會更透徹,思想和思維都會得到升華。教師創設條件,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自己去發現新問題,探求新知識,在獲取知識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創造,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立活動和實踐創造的天地。

四、注重實踐,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徵是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才能轉化為創新能力,否則,創新意識會淡化,創新精神會消退,創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樓閣。小學語文創新教育要鼓勵學生投身 社會實踐 ,讓學生充分展示語文創新才能,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充實學生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活動中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認識社會,提高了對事物的判斷力和語文實際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具有創新意識的語文實踐活動也使學生學到了書本上所缺乏而學生真正需要的知識與能力,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語文創新能力。

五、教學角色互換方法研究

學生學習知識是接受的過程,更是發現的過程、創設的過程。一個有 經驗 的教師,應該時時處處為學生探索知識創造條件,留給學生充分思考餘地、探討的空間和創造必要的情境,挖掘學生的聰明才智,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傳授者,而是一個平等的對話者,是教學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教師加入小組討論。在學生暢所欲言後,師生共同歸納出結論,這樣,變接受式學習為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六、完善小學生的個性

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個人的品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完善小學生的個性,對於他們創新精神的保持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對於孩子們來說,我們的要求不需要太苛刻,從小加以塑造是最好的。小學語文的教材選擇其中也包含了很多優秀的人物和優美的故事,教師要善於抓住這些經典人、事,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上的熏陶,只要能夠對這些素材充分運用,勢必能夠在小學生的內心產生重要的影響。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當注意,教師的榜樣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因為教師的一言一行往往很容易影響到學生,在他們心中,教師不管做什麼,往往都是正確的,所以創新個性必須是教師所具備的,它對學生創新性個性品質的發展和形成有直接的影響。


Ⅷ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92

一、運用插圖,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少年兒童具有初步的形象思維能力,認識事物具有直觀性。因而,小學語文課本內編排了大量的彩圖、彩照,便於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在新課教學中,利用插圖導入,創設課文情境,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好奇心和學習課文的興趣。如,我在教學《烏鴉喝水》一課時,先出示插圖,再引導學生看圖:(1)圖上畫了什麼?(2)烏鴉在干什麼?可是瓶子里的水怎樣,瓶口又怎樣?(3)烏鴉喝到水了嗎?是用什麼方法喝到水的?課文是怎麼樣描述這幅圖的內容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烏鴉喝水》(板書課題),聽老師讀課文。這樣不僅能使學生一上課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與課文內容緊密聯系的插圖上,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演示實驗,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演示實驗不僅能直觀、生動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我在教學《稱象》時講到曹操的兒子曹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這對於學生來說理解起來較為困難。於是我准備了一些用具,用來演示該方法:(1)用一個透明的水缸裝上水,把一艘模型船放進去,然後把一頭玩具大象放入船中,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著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線,並理解「船舷」一詞。(2)再把大象從船上拿出來,往船上裝預先准備好的小石子,裝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為止。(3)然後用天平稱一稱船上的小石子。(4)小石子共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立刻追問學生:「你們有誰能想出比曹沖這個方法更好的辦法來?」學生立刻進入冥思苦想的狀態。很快就有學生舉手回答:「我們可以用人代替石頭。因為石頭比較重,又要搬,而用人就不用搬,可以很快地計算出總重量。」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就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Ⅸ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一、營造和諧氛圍,激發創新興趣
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輕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要放下「架子」,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學生,以關切的眼神關注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影響學生,以幽默的語言啟迪學生。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做,激勵學生敢於打破常規。課堂上,教師要與學生親切地交流,使學生感到自己被信任、被理解。這樣的課堂有利於師生共同進行創造性活動。
2.創設和悅的情境氛圍
語文學科本身充滿著「情」味,這是它有別於其它學科的一個顯著特點。情感又是兒童素質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運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力,喚起學生的情感,創設出一個充滿智慧、蘊涵情趣的教學氛圍,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3.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應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二、尊重個性差異,培養創新品質
1.培養思維的求異求優性
人的創新主要依靠求異思維,它是創新思維的核心。許多科學技術的發明,正是擺脫習慣性思維束縛的結果。求異思維要求學生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積極、獨立地思考問題,主動探求知識,多方面、多角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引導學生打破思維定勢,拓展思維空間。如《司馬光砸缸》一課:當孩子掉入水缸時,司馬光當機立斷拿起石頭砸破水缸,救出了孩子。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除了司馬光的辦法外,還有什麼辦法能救出小孩?然後,讓學生分析比較哪種辦法好。以此教會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懂得「同」中求「異」,「異」中求「優」的思維方法。
2.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縱向探究,啟發他們在學習中追根溯源、探究事物的起因。如此,學生的思維才會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縱向發展。

三、鼓勵質疑問難,激活創新思維
1.敢於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起於思,思起於疑」,質疑可以使教師的教學更有的放矢,可以促使學生主動探究、積極發現,激活學生的思維。越是敢於質疑的學生,其主體作用越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精神。由於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結構存在差異,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深淺不一。作為教師,無論學生提出的問題是深是淺,都應給予表揚鼓勵,這也是訓練學生勤思、敢問、善問的關鍵。如教學《秋天的果園》一課時,有學生說:「我讀懂了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紫紫的葡萄都是在秋天成熟的。」另一位學生大膽反駁:「現在一年四季都有新鮮水果,不一定秋天才成熟。」教師滿意地點頭。然後,順勢給學生講解科學種植的原理和方法,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剛才提問的學生更是喜形於色。
2.多向質疑,激活學生發散思維
所謂「多向」是指從各個方面進行發散性思考,可以由里向外作「輻射」質疑,也可由外向里作「聚點」質疑。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去思考問題。如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有這樣一句話:「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教師可以抓住這個句子進行質疑:從字面上來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從語氣來看,說這句話時,魯迅先生的心情是怎樣的?從上下文來看,這句話揭露了什麼?從表達手法來看,「四周圍黑洞洞」指的是什麼?誰會「碰壁」?從說話的對象來看,面對一個孩子純真的發問,魯迅先生能將反動派的迫害清清楚楚地告訴她嗎?從時代背景來看,這句話有什麼特殊含義?通過多向質疑,學生可以多側面、多方位、多層次地來理解這句話,進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3. 隨機質疑,培養學生多向思維
只要有創新,就會出現質疑。對於學生的質疑,教師不應形成固定的模式。有的質疑可以安排在課始,有的可以放在課末,有的則宜安排在課文研讀之中。

四、發揮豐富想像,訓練學生創新思維
愛因斯坦指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並且是一切知識的源泉。也有人說:想像是創新的翅膀。一切創新活動都離不開想像,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可以使他們的智力活動突破個人的認識局限,使知識和能力連接起來。當然,想像並不是胡思亂想,一要合情合理,二要有根有據,三要力求豐富。小學語文教材本身也為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抓住契機,充分發掘學生奇思妙想的潛能。

五、強調主動嘗試,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指出:教育的目標在於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人,而不是培養那些只能重復前人所做的事的人。兒童的思維尚處於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讓學生動手操作,更能促進思維、激發靈感。正因如此,在語文課上,教師應該讓學生主動思考、主動選擇、主動判斷。如教學《黃山奇石》的三塊石頭時,筆者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哪塊石頭就先學哪塊,喜歡哪句話就針對這句話理解……學生參與熱情高漲,在討論和背誦中,思維更積極,感知更敏銳,想像更豐富,記憶更鞏固。可見,在充分地選擇和表達的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能力,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而且豐富了學生的情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閱讀全文

與如何利用思維創新提高語文教學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