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是什麼

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3-16 13:55:30

⑴ 什麼是語文的工具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語文課程的基本屬性。工具性,故名思議,實踐使用的功能,如交際作用等。

⑵ 如何理解語文課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運用和實踐

《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相互依存、和諧統一的,豐富多彩的人文內容以優美的工具而愈顯出其風采,優美的工具借豐富多彩的人文內容而愈突出其魅力。

這里的「工具」是一種比喻的說法,他具有「實用」「中介」的含義。「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

⑶ 什麼是語文課程的工具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語文課程的基本屬性。工具性,故名思議,實踐使用的功能,如交際作用等。

⑷ 淺談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論文

淺談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淺談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淺談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論文 篇1

一、什麼是語文教學中的工具性與人文性

1.工具性

學生學習語文就是通過學習祖國語言及各種表現形式(口頭語言、書面語言)達到能夠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的目的,這就是學習語文最根本的目的。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言:「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理、化,社會科學方面的文、史、哲,學習、表達和交流都要使用這個工具。」這說明了語文學科所獨有的學習與工作的基礎工具的特徵,這就是語文教學中的工具性。

2.人文性

人文性的基本內涵一般是指對人自身完善的關注與追求,包括人的尊嚴、價值、個性、理想、信息、品德、情操等方面。具體到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我認為主要包括以下幾層含義:一是指漢語漢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認識、歷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引導學生開掘漢語漢字的人文價值,注重體驗漢民族獨特的語文感受,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發展個性,培養健全的人格。

二、工具性與人文性的辯證關系

工具性與人文性既性質不同、相對獨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語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就是尋求二者的有機結合,在教學實踐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為用、相互促進,這是語文教學的獨特個性。

三、語文教學中為什麼要使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

語文教學中,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統一的。這是因為:

1.語文學習過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

語文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個體的言語行為過程,言語行為及其結果是個人的生命、意志的體現,是個人的願望、要求、觀念等。即使僅僅是表述客觀的事實、規律和真理,也無法避開表述者的認識和態度。就整體而言,言語是人類文化、心理結構的外化,是人類的生命之聲、心靈之聲。言語和語言同思維、認識不但不可分割,而且還決定了人的思維、情感、知覺意識和無意識的格局。正如卡西爾所說:「在某種意義上,言語活動決定我們所有其他的活動。我們的知覺、直觀和概念是我們母語的詞語和言語形式結合在一起的。」就個體而論,一個人言語活動的過程就是他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精神活動,是他實現個人意志和生命價值的過程,體現出不同的個性色彩和人格力量。言語活動在較高層次上集中體現著語文的人文價值,因此,人在學習、掌握和運用語文時,總是既掌握語文知識、訓練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同時又受到了人為因素的充實和熏陶。而人為因素在充實人的精神、陶冶人的靈性時,又潛在地提高了人的認識水平,轉化為人的思維能力和言語能力。

2.從國家的培養目標看,也體現出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特徵。

作為中小學重要的教學科目,語文教學從來都不只是簡單的語言文字的用法或段落句讀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內容問題、育人問題。語文不是訓詁之學,而是活的思想,是川流不息的生命。學語文也不是只學雕蟲小技,而是學語文、學做人。語文教學就是教書育人,即在聽說讀書的訓練中必須伴隨著認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教育法》也明確指出:「教育應當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由此,語文學科是擔負傳播、弘揚、發展祖國文化和民族精神任務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四、怎樣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要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既要體現在聽說讀寫的各項活動中,更要落實在語文教育的整體過程中。

首先,教學設計應著眼於「文道統一」。

德育在語文訓練中的落實並非是自發地、自然而然地完成的,而是在語文教師自覺的、有意識的行為活動,是教師在悉心備課、刻苦鑽研、深刻理解基礎上的精心安排。語文教師應該在分析處理教材、設計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選用教學方法及安排教學步驟等各項教學准備工作中,處處力求體現「文」與「道」的統一。

其次,教學過程要注意營造益於德育的人文環境。

在語文訓練過程中,實施德育、美育的人為因素不僅僅包括在聽說讀寫的語言材料中,而且,語文教師的言談舉止和氣質形象,語文課堂的氣氛,語文教師的職業道德、情感表現、教學風格,都對學生的思維形式和人格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或示範作用。現代教學論告訴我們,真正的教育在於人與人的心零距離最短的時刻,存在於無言的感動之中。凡是缺乏愛的地方,無論人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在語文教育中,如果教師能用心去營造一種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氣氛,德育和美育就有了最切實的保障。

總之,以上是我對語文教學中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一點認識。只有在理論上認清了這些問題,才能在實際中有的放矢,更好地搞好語文教學。

淺談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論文 篇2

摘要: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在語文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中,語文老師都在尋求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希望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高耗低效」說再見。那麼究竟怎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價值?本文從語文教學中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的意義及所存在的矛盾進行討論,進而尋求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關鍵詞: 語文教學、人文性、工具性

《語文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中,語文老師都在尋求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希望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高耗低效」說再見。到底怎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才具有價值呢?教學中,既要將語文知識與能力這一顯性目標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需求,又要能將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隱性目標滲透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實踐活動中,成為學生自身的感悟,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融合於語文一體。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價值。

一、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

(一)工具性

「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工具性作為語文的基本性質:首先,語文是思維的工具。葉聖陶先生認為:「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語文課實際上就是通過言語來學習語言,也就是通過課文,一些具有漢語典範性的文作品來學習語言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學字、詞、句、章、等知識的。語文老師指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就是指導學生把朦朧的思想變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語言變為有條有理的語言。其次,語文是交際的工具。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生活在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不可能獨立存在。語文是人與人交流和交際的必不可缺的工具。現代信息技術的傳播速度的提高和廣度的擴大,是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使語文的交際功能達到了新的高度。語文學習的過程是人獲得語言,規范語言的過程。第三,對於其他學科來說,語文具有基礎性及工具性。在所有的學科中,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一個人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掌握了必備的語法知識,才能有條件去學習其他學科。因為所有學科的教材都離不開語言文字,要靠語言文字來傳達和表達信息,建立和學生的聯系,學生也只有在通過語文知識理解了教材內容後,才有可能將信息進行內化,藉助語言在大腦中形成相關的知識體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語文既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更是學習其他學科必備的工具。

(二)人文性

「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強調語文學習的過程,既要學生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也是激發學生創造力和生命力的過程。於漪老師認為:人文精神的內涵應該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裡品質等。具體到語文課程方面,人文性就意味著:

1.應該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作為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並以此來制定語文課程目標和選擇整合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

2.語文課程應凸顯教師的人文關懷,使學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自身的獨特體驗受到保護和尊重。

3.教師將在關注學生語文知識、能力發展的同時更加關心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注重人文關懷和語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實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規定: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是指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熟練地運用語言工具,並能順利地參與交際活動。語文課程的「人文性」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的人格、個性、精神世界的關懷,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高尚的審美意識。語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礎,是人文性的載體;而人文性則是對工具性的升華,它使語文的工具性充滿了活力和靈性。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相互聯系、有機統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既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要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內涵。

二、語文教學中工具性與人文性存在的矛盾

現實教學中,常常存在二者偏廢其一的現象。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目前存在著兩種偏向:

一是比較嚴重地存在著脫離語文而進入人文的現象。隨著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在以「教課文」為主導意念的語文教學中,似乎有越來越遠離「文」的趨勢,許多設計意圖不明的課件,所渲染的往往是那「文」中所講述的那「東西」,脫離語文而講人文,與過去的脫離語文而講「思想」,講「政治」,其實是同一個路子。

人文性不是語文外加的東西,它熔鑄在目標中,體現在目標所蘊涵、指引的知識和技能里。換句話說,「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知識本身所黏附的,「過程和方法」本來就與技能的學習相伴相隨。另一種偏向,是有的教師仍停留在單純「工具」的認識上,對知識和技能缺乏人文意識和人文關懷。我們應該認識到,作為民族文化的集中體現,作為個人生命意識的具體表現,在聽、說、讀、寫的活動和學習過程中,「工具」的使用同時也在形成著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語文學習的同時學生實際上也學習著對世界、對人生的認識。還有的觀點認為語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語文的人文性。標准化的考試削弱了語文的工具性。標准化考試以其強大的生命力證明了它可取先進的一面,但其顯現的弊端也越來越多。現在的語文教學,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死記硬背標准化答案和做大量無謂的練習上了,一些本來可以是發人深思、引人入勝的問題,卻被冠以統一的`、乾巴巴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是標准化考試把語文教學引入了「死胡同」,各種各樣的標准化考試,形式五花八門,恰恰掩蓋了語文的本質。語文標准化考試還使小學語文教學幾乎成了編題與解題數學,亦是導致各種練習冊、AB卷盛行,題海大戰不斷的原因,似乎也更加使人有理由認為是語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語文的人文性,其實,是過於強調考試的作用才忽視了語文的人文性,更可怕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語文的工具性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學生對語文工具的掌握遠未到位。母語的學習,不同於一般的語言學習,不是以知識的學習為主,而是以讀書技能的練習和接受文化的熏陶為主,因此,課程標准在課程基本理念指出:「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學習的規律。」在教學建議中指出,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增加語文學習的機會」,「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而學生在現實的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過多的是在分析,理解題目。分析、理解的是答題的方法,是在琢磨出題者的意圖,思考的是怎樣才能得到高分,許多高考作文暴露出的為迎合閱卷老師,為騙取同情、騙取分數而精心策劃的一個個謊言,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三、語文教學中如何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教學中如何以審美為途徑,通過情感激發和語言品味等手段,讓學生體驗語言藝術的獨特魅力,獲得健康、豐富的審美享受,即實現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

(一)創設情景,發揮想像,朗讀感悟。

朗讀是教學中重要的一環,葉聖陶先生說過:「設身處地的,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務期盡情發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麼,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感通。」在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發展與內化有關系。在內化中,由於閱讀文本以符號、形象、情感等進入主體而引起主體心理結構的調整、改造和豐富,因而造成人的心理發展的效應。課堂閱讀是一個「走近文本──走進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復的螺旋上升的流程。首先,要通過多種手段讓學生走近文本,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激發學生的閱讀心向,形成積極的閱讀狀態。其次,教者要充分挖掘課文的情感因素,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悟情誦讀。言語轉化理論認為:文章是文、象、意的統一體。文,即文章的語言文字系統;象,即文章的形象系統或材料內容;意,即文章的思想觀點,情感意蘊或主旨。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應該是一個「循文──識象──明意──悟言」,也就是說是一個循文識象,因象明意,由意悟言的過程。循文識象即通過認真閱讀語言文字去感知、識記文章的形象系統或材料內容;因象明意,即通過弄清楚文章的形象、材料去明確、領悟文章的思想內蘊;由意悟言即從文本所反映的人文內蘊中領悟言語規律、言語意蘊,進而把自己個性獨特的體驗,通過誦讀或用語言表達出來,提高語文素養。教學中要合理利用各種手段將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直觀感受課文的形象,意境,從而體會到文章的人文內涵。」

(二)找准支點,聽說讀寫,揣摩感悟。

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新,而不是游離於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課程標准》中反復提到: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語文的實踐活動離不開最基本的聽說讀寫的訓練。選擇、運用恰當的語言實踐形式,是實現統一的關鍵。情感型課文往往在人物語言、心理描寫或者在課文結尾處留有空白,給讀者留下想像回味的餘地;或者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上出現模糊空白。學生閱讀的過程,實質是對文章的一個再創造過程。我們就要善於抓住這些模糊點,讓學生各抒己見,補白充實形象。鮮活的語言,閃爍著靈動的智慧。在一次次成功而愉悅的對話中,學生接受心靈的洗禮。他們在語言的訓練過程中,認知得到了發展,情感受到了感染,思想得到了升華。所以,我們要充分挖掘文本語言的訓練點,從語言實踐出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心智、語文情意等有機結合所表現出來的素養。

(三)以人為本,尊重個性,表達感悟。

《語文課程標准》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獨特的體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讓學生在自讀感悟中,擴充文本的內涵。情感型文章對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往往很傳神。在備課過程中,我們若能抓住這些詞句,把它作為教學的切入口、著力點,通過各種手段,把學生帶入語言文字所描寫的境界中,讓學生反復咀嚼、誦讀,那麼,學生就能與作者、作品中的人物產生情感共鳴。學生學習語文就是一個文本言語、意義與學生自己的內心體驗互動的過程。單獨經歷其中的某一個過程,都不是完整的語文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因此,我們要在《語文課程標准》的指導下,樹立正確的觀念,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實踐。

參考文獻:

[1]葉聖陶:葉聖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2]楊再隋等編著:《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學習與輔導[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3]陸志平:語文課程新探[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4]王松泉、錢威著:語文教學心理學基礎[M].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2002年8月;

[5]倪文錦、謝錫金:新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6]李政濤、吳如玉:「新基礎教育」語文教學改革指導綱要[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7]於漪:《於漪文集第一卷·教育教學論》[M].濟南:三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

⑸ 工具性是什麼意思

說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是有充分根據的。葉聖陶先生認為:「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這樣看來,語文就是語言文字,就是工具。且列寧說:「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斯大林說:「語言是工具、武器,人們利用它來互相交際,交流思想,達到互相了解。」毛澤東說:「學生學會了看書作文,那他們出校後的發展,就有了常常用得著的基礎工具了。」這就告訴我們,不但外部語言是交際工具,而且內部語言還是思維工具。語文學科既然以語言教學為主要內容,那麼工具性當然是它的本質屬性了。 語文的工具性,指的是語文是一門基礎工具學科。它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表達思想感情、交流感情、傳遞文化的工具。 2.語文是學好其它所有學科的工具學科。 葉聖陶先生曾經就指出:「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理、化,社會科學方面的文、史、哲、經,學習、表達和交流都要使用這個工具。」葉老的「工具論」把語文課程定性為基礎工具,認為語文是學習其它一切學科的工具,這個論斷是非常正確的。

⑹ 語文教學如何正確理解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請舉例說明。

語文教學如何正確理解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請舉例說明。

課程工具性是指運用教科書、資料、教學工具等,人文性則是指師生共同學習,融入教學,這是一種新課標提出的課堂教學。如:《年的來歷》,可以用角色扮演法,活躍課堂氣氛,也充分利用了教學工具。

這個問題我也曾考慮過,我認為還是應當因材施教,語文作為我們的國學,真正需要學習的深刻知識並不多,可是往往也容易在教學中出差錯,所以更加應該注重趣味性,要讓聽課的人感覺到語文的魅力,而不是語言的的枯燥。另外,很多時候,教學工具上的內容也有雞肋的感覺,有的地方感覺教了沒用浪費時間,不教又怕誤人子弟,此時還是要因材施教,跟學生提幾句,作為次要知識點要求學生掌握。私以為,語文的學習其實就是對語言的更好掌握,對文字的更好理解。

舉例說明,語文教學如何正確理解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這里的「工具」是一種比喻的說法,他具有「實用」「中介」的含義。「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薰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課標語)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應該爭取實現的目標。(課標語)
丁培忠先生曾這樣講過;「語文這種工具,不同於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這種工具,你不用它便罷,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賦予它自己的思想、觀點、感情。」的確是這樣,一篇文章,一段話,乃至一個詞的選用,都會流露出使用者不同的思想、觀點、傾向、感情。立足於文字的教學,可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和諧統一,達到潤物無聲、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標》」)開篇就提出了語文學科性質「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對語文學科性質的這一界定中.「工具性」除了「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外,還應包括是收集、處理資訊的工具,是學習各種知識的工具,甚至是一種重要的思維工具。其具體的范疇。應是「字、詞、句、篇」等語文知識和「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語文雙基」。這一「工具性」可以說是語文學科最本質的基本屬性.是語文之所以區別於其他學科的最根本特點。因此,《語文課標》傳承了一切《語文大綱》的提法。至於其中的「人文性」,則是在原有《大綱》「很強的思想性」基礎上的發展,完善。它除含有原來「思想性」的內容之外。還點明了含有人類文明的種種成果.含有了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語文就是語文。
學習語文就是為了掌握祖國的語言文字。只是「語文課本」是由一篇篇文章組成的。而語言文字一旦按一定順序排列組合成「文章」,就有了意思,所以「語文」就具有了「人文性」。這個不說大家也明白。如果學習字典、詞典能掌握母語,那就沒有「文道」之爭,也就沒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這回事了。(於永正)
所謂「人文」,顧名思義:一是「人」,「人性」;二是「文」,「文化」;將「人」與「文」的合提,就是說「人性」與「文化」是辯證統一的,是有機的整合。這並不是人為的、牽強附會的糅合,而是一種客觀存在,一種規律性。這種事實就是:人類的進化發展是一種「人為文之根,文為人之本」的過程,即人創造了文化,傳承了文化,豐富了文化;反過來,文化引導了人,滋養了人,成就了人,人與文化是互生互動的,社會形態的人與文化互動的即時狀態,是互動的空間存在形式;而歷史程序是人與文化互動的歷時狀態,是互動的時間存在形式。
——林宣龍《走向人文:新課程語文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那麼,到底什麼是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呢?我說的是「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文性。…………如果我們把眼光定得實際一點,讓最普通的老師都能理解、接受,並在教學中能夠加以體現,我以為語文教學的人文性主要體現為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美好、豐富的情感,也就是眼中不能只有語文,只有語文的分數,還要有人,人的生命,人的發展,人的精神的成長。
——黃厚江《「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怎樣統一?》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目前也有兩種偏向:
一是比較嚴重地存在著脫離語文而進入人文的現象。隨著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在以「教課文」為主導意念的語文教學中,似乎有越來越遠離「文」的趨勢,許多設計意圖不明的課件,所渲染的往往是那「文」中所講述的那「東西」,脫離語文而講人文,與過去的脫離語文而講「思想」,講「政治」,其實是同一個路子。人文性不是語文外加的東西,它熔鑄在目標中,體現在目標所蘊涵、指引的知識和技能里。換句話說,「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知識本身所黏附的,「過程和方法」本來就與技能的學習相伴相隨。
另一種偏向,是有的教師仍停留在單純「工具」的認識上,對知識和技能缺乏人文意識和人文關懷。我們應該認識到,作為民族文化的集中體現,作為個人生命意識的具體表現,在聽、說、讀、寫的活動和學習過程中,「工具」的使用同時也在形成著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語文學習的同時學生實際上也學習著對世界、對人生的認識。
———王榮生《語文課程改革與「雙基」訓練》?
以上是所蒐集的一些專家、學者對「工具性」、「人文性」的闡述。人文性談得多一些,因為一線教師比較陌生。工具性談得少一些,因為「語文是一種工具」的認識由來已久,就是要在課堂教學中對語言文字〔字、詞、句、段、篇 〕進行扎實實的訓練。下面是我搜集的兩個案例,配上我個人的一點思考用來加深對工具性、人文性的認識。
j、q、x與ue相拼的教學
案例一
師:請小朋友看老師板書,比一比誰看得仔細。〔師板書:j—ue—jue q—ue—que x—ue—xue〕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生:ue到了jue 、que 、xue裡面u上兩點沒有了。
師:你真聰明,說得對。小朋友們請注意:j、q、x與ue相拼u上兩點要省去。請大家跟老師後面讀,加深印象。
〔師領讀〕
思考:這一案例,教者只關注了語文的工具性:讓學生掌握j、q、x與ue相拼的規則。因此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很簡單,基本處於「告知」的狀態,根本不關心學生的情感和態度。
案例二
老師請小朋友欣賞一組動畫。多媒體演示,j慢慢地走過去,在和ue挨著的時候ue上兩點去掉,手拉手走,停止後變成jue ,q、x同樣如此。伴隨著畫面,老師這樣說道:「小u見到j、q、x,脫下帽子敬個禮。你看,小u多有禮貌呀!」學生在文明、友好的氛圍中不僅學得j、q、x與ue相拼的知識,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文明禮貌教育。
思考:這位老師不僅關注到「工具性」,更站在人文關懷的角度,採用了生活化教學,不僅有利於學生知識的豐富,鍛煉語言運用能力,也有利於學生的精神世界的健康構建和人格的健康發展。這一案例較好地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新課程理念。
當然,還有一個最形象的比喻:刀——殺豬時「工具」,救人時「人文」。可見,兩者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的辯證關系,正所謂「文以載道」。

1、怎樣理解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語文是基礎學科,所以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工具
文以載道,文學其實就是人學,當然具有人文性
語文課程的開設肯定是要工具性人文性兼備

如何理解語文教學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語文課程的性質:工具性、人文性。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課改」以來有人在強調人文性的時候,不恰當地「將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潑掉」。「孩子」即語文字體。這樣做又陷入了片面性,必然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兩敗俱傷。
工具性是語文課程的根本屬性,是設立語文學科的理由,也是區別於其他學科的獨特性。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歷練之。訓練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語」指口頭語言,「文」指書面語言)是語文科的專責。
人文性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屬性。課程內容、課程資源中豐富的人文內涵,決定了這一課程性質。人文性,可以理解為人性與文化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語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民族總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跡都珍藏在民族的語言里。」(烏申斯基語)因此,語文作為學習母語的課程,必然具有人文性。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表與里、皮與毛、血與肉的關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載體,人文性是靈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鮮活的生命。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與生俱來、相輔相成的。沒了工具性,便沒必要設語文課,人文性也無從談起;沒了人文性,語文課只有孤立的字、詞、句、篇,枯燥的、機械的語言訓練,語文課便失去了生機、情感和韻味。恰切的做法是在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過程中,在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積累語言、積淀文化的過程中,吸收人文內涵,培植人文精神。
語文教師「守土有責」。要警惕內容龐雜、形式翻新、喧賓奪主、淡化本體。我們在漫長的改革過程中,已經交出了昂貴的「學費」,要防止左右搖擺,避免大的曲折,種好自己的田,澆好自己的園。
我是上海精銳的一名老師,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我認為還是應當因材施教,語文作為我們的國學,真正需要學習的深刻知識並不多,可是往往也容易在教學中出差錯,所以更加應該注重趣味性,要讓聽課的人感覺到語文的魅力,而不是語言的的枯燥.

工具性與人文性如下:

1.工具性
語言是我們認識世界、熟悉世界、探索世界最重要的工具,是人類記錄幾千年來文明活動的載體。春耕秋收等自然規律,各門學科的積累,乃至日常生活我們都需要用到語言和文字。所以說想要學好其它學科,其前提就是要先學好語文。否則怎樣去理解各個學科的知識內容?怎麼去聽懂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如果說數學是一切現代學科的地基,那麼語文則是這地基中的基石;離開了語言文字,一切學科都像離開了水的魚,無法發展和傳承。離開了語文,其他學科的知識只能成為鏡中花、水中月。
只有把語文學好,提高了溝通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和他人溝通,更加容易地學習各種知識。所以,語文的工具性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2.人文性
教育中的人文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教育教學中做到人文性,以人為本的觀念開展工作;二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用一些積極、向上、陽光的東西來凈化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的身心能夠健康地成長。如果說,語文教學中的工具性是手段,是過程的話。那麼人文性則是目的,是結果。希望學生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凈化自己的心靈,實現自我的升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輔相成,共同促進著語文教學地順利進行。

如何認識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工具性就是其實用性,但作為文化的傳播的載體不僅要有實用性,而且要有文化及人文精神,否則就與一般的理科沒有區別了。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安徽蕪湖 庄華濤內容摘要:《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那麼,呢?筆者認為必須將解讀文字與感受人文自然合一,盡量減少運用非語文的手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這樣,才能體現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關鍵詞: 語文課程 工具性 人文性 統一 《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關於「工具性」與「人文性」,大家都能認識到:「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而「人文性」著重於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感情薰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人文學科的特點.關於兩者的關系,新課標中運用的是「統一」而非「結合」.這是因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載體,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靈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異彩.反觀我們的語文教學,以往的語文教學有意無意地忽視了語文自身的人文特徵,過於注重知識的傳承,過於注重接受性學習;而當前的語文教學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語文課沒有了語文味的趨勢。這些趨勢都值得我們警惕。那麼,呢?下面結合教學實際談談筆者一些粗淺的認識。一、將解讀文字與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進目前我們閱讀課堂教學的過多的提問、細碎的分析、脫離文章整體內容的所謂「訓練」,還有充斥於課堂中的各種形式主義,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我們的閱讀教學耗時費力而低效,使學生厭學,教師難教。如何克服這些弊端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問、分析,多讀想、感悟。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支玉恆指出:不要脫離語言文字奢談所謂的人文情懷(人文情懷是從語言文字的感悟中生發出來的)。因此,「讀」這一最傳統的閱讀教學的手段,在現代教學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學習語言的途徑。讀書是最重要的語文實踐,「課標」里有一段話說得非常精闢:「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這就是講的多讀。語文教學,不能沒有語,沒有文。不能因為強調了人文性,就淹沒了工具性,忽略了語言文字訓練。事實上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情感態度價值觀,寓於語言文字的學習之中,而不是游離於語言文字的學習之外。而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內化,又要經歷一個主體自我體驗、自我建構的過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觸控語言,充分地讀,才能加深對文字的理解與感悟,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亦即使人文性突顯出來。當前,在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讀書不充分的現象。學生讀了書,但並沒有時間將課文所表達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頭腦里「活」起來,沒有足夠的時間「過電影」,更沒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靜下來涵泳品味,就匆匆讓學生去談感受。比如,有教師在上《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在學生初讀課文後,教師馬上就問:「你心裡有什麼感受?」學生答曰:「難受。」教師又問:「酸甜苦辣哪一種?」學生答曰:「酸!」教師肯定:「對!酸!」其實,筆者認為,文字中表現出的不單單是「酸」,更有小女孩心中的「苦」,甚至還有一點點虛幻的「甜」。這樣,感知課文的匆忙,必然導致抽象概括的突兀。這樣的定基調,首先使學生對文章內涵的把握出現了偏頗,並且也沒有起到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作用,甚至有影響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嫌疑。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只有通過充分的讀,學生才能與作者進行心與心的對話,從而理解文字內容,感悟文字思想,體會文字情感,認識文字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闡述的道理。所有這些唯讀為重。因為讀是對文字情感體驗和表達的最直接手段,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讀能最有效地促進理解,促進感悟,並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讀這一形式把這種理解和感悟表達出來。(因為任何文章都由其內容決定了一定的情感基調。如《桂林山水》是贊美、驚嘆、欣賞,《十里長街送總理》則是沉痛、追思、懷念,《潑水節》是歡樂、喜慶、幸福,《匆匆》則是惋惜、追悔、自責,等等。)如果學生理解文字內容,就會讀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會背離了文章的基本情感。 二、讓語文課有語文味,盡量減少運用非語文的手段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葉聖陶先生指出:「凡是一種能力或者習慣,不靠學習者自己運用心力去實踐,去嘗試,是無論怎樣也難以養成的。」由於形式主義和浮躁現象的干擾,我們的語文教學出現了不少背離教學目標的華而不實的情況。因此很多人認為現在的小學語文得了「多動症」、「浮躁症」。特別是在很多的公開課、觀摩課上,大家都強調課堂氣氛的活躍,為求得「活躍」而將表演、游戲、吹拉彈唱畫等等手段,都在課堂上加以運用。於是乎課堂上只見熱鬧,不見沉思;只有熱烈,不見有序。這樣的課堂教學看上去熱熱鬧鬧、手段多樣,其實是背離教學目標的,華而不實的。筆者曾聽過一節片區公開課《菜園里》,執教老師在匯入時,出示一大袋子各種蔬菜,並將蔬菜裝在黑袋子里讓學生摸,然後用各種方式去認識自己摸出的蔬菜:可以看、可以聞、可以嘗等等。一時間課堂氣氛熱烈,風風火火,好一派情趣盎然。這一環節足有半節課以上,學生只明白了自己早已認識的什麼是茄子、什麼是辣椒......而學生真正用在學習課文的時間微不足道,甚至出現將「南瓜越老皮越黃」讀成「南瓜越老皮越厚」的鬧劇。 目前,像這類的課還有很多。比如:沒有讓學生讀課文,就開始放多媒體——反映故事情節的連環畫,然後說故事,提問題等等。這不啻是剝奪了學生訓練閱讀能力的機會。也許一堂課下來學生也了解了課文內容甚至人文內涵,但他是用別的手段「看懂」的,不是讀課文「讀懂」的,這和學習語文無關。以上例舉的這些課看上去很美麗,過後一想,好像可說是語文課,也可以說是活動課,甚至說它是什麼課都可以,並沒有起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也就談不上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這一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了。這些也都在提醒我們,非語文的手段要用其當用,不可隨便濫用。支玉恆老師認為,「語文學習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語文實踐』就是讀書,因此讀書也就成了『解決語文的問題』的最有效的『語文的手段』。」「只有學生自身在語言文字中感悟到人文力量,才是真正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多讀,有情趣地讀,熟讀成誦,在讀中體會課文的美妙之處。而且,如果能引導學生再加上適當的想像,體會到課文中語言文字的恰當與描述的情景給我們帶來的歡愉欣喜之情,那就是更好了。當然,一些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課文的手段還是適當運用的,但要有序,要少而精。之後,再引導學生再用口語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藉以進行口語訓練,有時也會使課堂教學顯得更扎實有效。三、以學生為主體,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傳統的課堂中,教師的地位明顯帶有「文化霸權主義」和「知識權威主義」特徵,忽視兒童各種學習權利,總是以教師為中心,滔滔不絕地滿堂灌,讓學生跟著自己走,想自己之所想、答自己之所問。導致課堂上師問生答、師講生記、師令生從,師生關系畸形異化,課堂活動匱乏,學生智慧與個性壓抑乃至衰減。因此,很多教師都感覺:語文教學,難於上青天!而如今的語文教學,由於形式主義和浮躁現象的干擾,出現了不少背離教學目標的華而不實的情況。最大的傾向性的問題是「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內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視語言的理解和運用,甚至以「得意」為唯一目標,忽略語言的學習。具體表現在教學中,就是我們很多的教師為課文所累,總是想盡辦法去分析,衍生出很多「高深」的東西,比如思想含義、知識要點等等。給人感覺太深奧、太高不可攀。使學生不由長嘆:語文太難了!這些失衡的做法,不僅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長此以往會把語文掏空。因此,很多知名專家、學者都提出:簡簡單單教語文。什麼叫「簡簡單單教語文」呢?就是簡化課堂教學步驟,給學生留有空間,讓學生有時間讀書、思考、探究,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學科特點。崔巒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一文中就曾強調:「引導學生做學習主人是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編排意圖之一,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學生搞好學習的首要條件。」那麼,我們該如何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呢?筆者認為,必須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即:要把課堂教學建立在一個全新的基點上,這就是要以生為本,始終關愛學生的生命發展,在課堂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的本真。比如支玉恆老師在執教《畫楊桃》時,自始至終沒有提出直接指向內容的繁瑣問題,就連過渡性、提示性、點撥性、引導性的問題也提得很少,但文中所有的疑難之處都通過學生自主的讀、思、說得到解決;他沒有一步一步地去推析文章的情節細部,但課文的語言、結構、內涵、重點都已一目瞭然;他沒有搞什麼「練習冊搬家」式的所謂訓練,但學生對課文語言、理念的運用已充分表現在教學過程中。整個課堂最明顯的特點,是始終回盪著學生琅琅的書聲,醞釀著靜靜的讀思。我真切地感到,在支老師的課堂上,一切問題都是通過讀來解決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支老師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進行了「畫」與「評」這兩個教學環節。而這兩個環節,又恰恰是在學生多讀、多思、多感悟之後,才巧妙而妥善地進行。《課標》說:「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說簡單一點,這句話就是說:「要在語文實踐的過程中培養語文實踐的能力。」而支老師這堂課的教學,充分在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也完全達到了這一要求。而且,筆者認為,這也是支老師「指導學生朗讀,這看起來是在進行工具性的訓練(如果硬把工具性與人文性分開來說),但學生在一次比一次讀得更好的同時,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闡發和接受了所讀文章的人文因素。」這一論斷的自我實踐。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將解讀文字與感受人文自然合一,盡量以「語文的手段」解決語文的問題,減少非語文手段的運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倡導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的理念,才能體現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過時的東西也拿出來貼一貼。回顧自己當年寫文章時大段地復制名家的言論,感到有點

如何理解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言是一種交流的工具,和英語及世界上的其他語言一樣,人與人之間的各種溝通,無論文字,對話,軟體,還是通訊,都離不開語文。同時,語文的基礎來源於鮮活的生活,可以表達情感,傳遞價值觀,承載文學著作,等等。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不僅具有工具性、人文性,還具有實踐性、教育性、綜合性、科學性、審美性等等。《語文課程標准》避開了這些難進其言的敘述,而著重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標准》強調「統一」,而不是「結合」,頗有深意。即人文性蘊含於工具性之中,或者說,語文的工具性中本來就具有人文性。語文不是「純工具」,也不是「工具理性」。語文是交際的工具,是交流、傳承、積累文化的工具。同時,語文又是一種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靈、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人們在交際活動中,在傳承文明、積累文化的過程中顯現人文精神,體現人文情懷。

⑺ 語文教學如何正確理解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請舉例說明。

這里的「工具」是一種比喻的說法,他具有「實用」「中介」的含義。「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應該爭取實現的目標。丁培忠先生曾這樣講過:「語文這種工具,不同於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這種工具,你不用它便罷,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賦予它自己的思想、觀點、感情。」的確是這樣,一篇文章,一段話,乃至一個詞的選用,都會流露出使用者不同的思想、觀點、傾向、感情。

語文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

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語文》也是中國的學校等教育機構開設的一門主要學科,中國語文教科書一般講授的是中國通用語言文字(即漢語文)。

語文學是偏重從文獻角度研究語言和文字的學科總稱,一般包括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校勘學等。中國由於古代文獻豐富,文字比較特殊,語文比較發達,廣義的語文也應該包括語言學,也就是語言學和文字學的總稱,但由於國際學術分科中語言學是一大類,所以反而是語文學從屬於語言學,成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

閱讀全文

與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