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寫論文了,我是德語專業的,想選卡夫卡的,求推薦合適的文章
卡夫卡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美國》,《審判》,《城堡》胡凱,短篇小說《變形記陪慶》,《判決》,《飢餓藝術家》等等。這些都很具有現實意義,也都經得起剖析和推敲。所以你隨便拿來一本仔細品讀一下,寫一篇相關的論文綽綽有餘。關鍵是問題是你能否把這些作品中的內容和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
另外對於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我也推薦你卡夫卡的另一部作品《洞穴》。這是他後期的作品。隨著成熟度的提高,對人物心理描寫更加深入細致。而且主人公那種心態應該和即將面臨就業的大學生有相似之處,會比較容易引起共鳴,有得可寫。褲亂喚
2. 要交開題報告了,德語專業,只有文學,翻譯,語言學三個方向,求題目,書籍,在此拜謝大神
開題報告:
研究課題:20年代的德語文學漢譯活動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兼及研究現狀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衛茂平先生曾作過一本《德國文學漢譯史考辨——晚清與民國時期》,2004年由上海外教社出版,筆者偶然在圖書館讀到,這是課題的緣起。導言中提及:學界近20年來對於中國翻譯文學史的討論及成果雖蔚為可觀,然關於單個語種史料詳盡的卻鮮有所見(英語日語方面興許樂卜祥觀些,其餘小語種的狀況則堪憂)。這也成了衛先生作此書的因由。但同時衛先生亦在後記中表示了遺憾:其書的資料來源基本局限於上海的主要圖書館,且受制於我國目前圖書館體制和書目編制水平的局限,所以不免有些遺漏,有時或也難免有失准確,尤其是散布在各地報紙上的譯文和評論,查詢起來頗有難度。
同年四川外語學院的莫光華教授在《外國文學研究》第一期刊文《中德比較文學研究二十年》指出 「在比較文學的視野里,就整體水型滾搏平而言,特別是與當前國內其它外語語種文學翻譯研究的火熱場面相比,德語文學翻譯的理論研究簡直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德漢譯介學研究的缺位,與中德翻譯文學史的梳理不足,恐怕也是憂戚相關的。
另社科院外文所的葉雋先生又為衛先生的書在《中華讀書報》上專做過《德語文學漢譯史的意義》一文:
「正如有論者指出的,晚清以來兩大背景,必須關注,縱向是「傳統賡續」,橫向是「西學東漸」,而西學東漸一個重要的過濾器與輸入口,是「翻譯」,不將這一因素高度重視,是很難深入理解「現代中國」形成與建構的歷程的。所以,就這個意義來說,清理近代以來的漢譯史,極為必要。」
葉雋先生作此評論文章的初衷顯然是為了藉此書的出版引起學界對於德語文學漢譯史的關注和深入研究,可惜這一努力似乎響應者寥寥。衛先生的書出版之後,關於德語文學漢譯史就鮮有見到什麼專著出現,只偶有一些熟悉的名字一兩篇短小的文章零星見諸報端。於是2006年在《早期中國德語文學學科史的若干問題》一文中,葉雋先生又舊事重提:「中國德語文學學科史的研究,到現在還只是備山『小荷才露尖尖角』,大量的史實湮沒,需要有人仔細搜集、精心考辨、拂去塵埃,還原歷史的面目。」而這一塊缺失目前不知是尚在研究中還是再度被擱置起來了。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與基本思路
在這種情境下我們就產生了這樣一個想法,是不是可以嘗試將衛先生的研究細化並且竭盡所能地深入一些下去?全面的細化與深入或許就筆者現在的學術水平以及曦源項目的時間節點出發是不現實的,但做一個時段限於十年間的德語文學漢譯情況研究也許還是具備一定程度上的可行性的。並且作為德語語言文學系的學生,我們也很期待能通過在這項項目中的實踐,為中國德語文學學科史的研究盡一份綿薄之力。
而我們在此基礎上選擇了20年代這個被衛先生稱為德語文學漢譯「高潮的到來」的十年,亦不是未經慎重考慮的。
據衛茂平先生在書中的統計,20年代全國共出版德語文學漢譯作品58部,其中53部出版地為上海。如果光從出版數量上而言,無論是接下來戰爭文學勃興的30年代,甚而是出版事業因時局的緣故遭受重創的40年代,都比20年代要更龐大些。
但20年代這個十年間的翻譯活動別與後來譯介的重要性,在於許多在德語本土語境意義非凡的作者,或是被引介到現代漢語語境後在中國產生過或者仍然在產生著巨大影響的作者,在這個時期首次被譯成漢語或作品最初被大量翻譯。這種特殊性為許多我們所提出的問題的價值加了籌碼。
這些作者中僅我們耳熟能詳的就包括歌德,格林兄弟(當時也有譯作格列姆或格爾木等),海涅,尼采,施篤姆(時有譯為斯托爾姆,施托謨等),萊辛(時譯萊森),茨威格等。還有一些初次漢譯曇花一現後就在民國譯壇甚而當今中國就再也杳無聲跡了的名字。
當時的翻譯者是怎樣的身份?出於何種心態引介特定的某位作家?選擇作品又是以怎樣的標准?引介後在當時的中國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這種影響的程度和該作者在當時的德語語境或世界范圍的影響是否相稱,與其對當下中國影響力相比如何?悄無聲息的冷遇或者極力的推崇,種種的遭際中又隱含著怎樣的意味?報刊的德語漢譯書評對這些作者在漢語語境的接受史產生了何種作用?德語語言文學作為一個學科當時在中國的發展狀況(工具書的出現,德語教科書,學科術語形成的情況,或者這個學科究竟是形成了沒有?)對德語文學漢譯影響如何?
與此同時,20年代在中國近代史上亦是風聲鶴唳的十年。
國人的團結救亡在這個十年走向高潮:中共成立、國共第一次合作、黃埔軍校建立、五卅運動爆發、國民革命的開始與失敗。而在此之前,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在學者們多年的努力之後也已卓有成效。
那麼德中關系在這十年翻譯史上是否起到某種導向性作用?哪些作品是由德語直接翻譯過來的?哪些是經由日語或英語轉譯之作?對德語古典文學和當代文學的譯介的情況分別如何?
這種種的問題都是我們在著手研究時所需要反復斟酌考慮的。
三.課題創新點及難點
就創新點而言,在上面論述本課題的意義和研究現狀時其實已經涉及,此處不再贅述,聊以一句話簡要概括之:德語文學的漢譯史這一領域目前為止學界涉足者寥寥,應該說是一塊很有開墾價值的沃土。
但這樣一個選題對我們而言不得不說是頗費力氣的一個任務。
首先,要把這個課題做得有價值做得符合學術規范將涉及到許多歷史專業的基礎知識,比如史料的鑒別,史學研究方法,基本的史學理論。這對就讀於復旦德語系的學生是有些不利的。雖然二人高考時選的都是歷史一科,但對於嚴格意義上的歷史研究畢竟還是幾乎全然陌生的。所幸的是出於個人興趣的緣故,我們在大學兩年裡修讀過許多歷史系的專業課程,比如吳曉群老師的「十五世紀以前的世界」,金壽福老師的「史學原典導讀」(舊約),鄒振環老師的「史學原典導讀」(中國歷史文選),韓升老師「東亞文明的歷史進程」,許多歷史系老師共同開課的「中國古典文化」,同時也聽了不少史學相關講座,專業素養的不足通過這些課程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彌補。而章清老師的「中國現代學科的形成」可以說是直接啟發我們定下這個課題方向的誘因。其實定下這個課題時便是抱著做一個跨學科研究的想法的。這個研究關繫到的學科素養可能的確偏重了歷史學甚而偏離了本身的專業,就研究方法而言與自己兩年來的德國語言學習基礎不太相關,本專業帶來的語言能力起著幾乎純粹工具性的作用。但是這個研究的結果不出意外的話應當說無論是從中國的德語文學學科史或者中德文學關系角度來看都是頗有些意義的。而在研究這樣一個課題時語言也成為我們二人相較與以歷史為本科的同學的一大優勢。
另外原始文獻的查找也是一大問題。衛茂平先生在《德語文學漢譯史考辨(晚清和民國時期)》中亦頭疼於資料查找的困難性,並且很率直地說「因為害怕旅途的困頓和查閱的繁難,一開始就未抱遍訪全國主要圖書館的奢望」。不過我們相信這一點總還是人力可以克服的,畢竟是精力旺盛的年輕人,我們會利用假期的時間盡量多跑跑課題相關的全國主要大學的圖書館資料室和相關城市的圖書館。而且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總還是可以挖掘出一點點新的文獻史料的。並且衛先生在《考辨》附錄里列出了「德語文學漢譯及評論書目」、「漢譯德語文學作品合集書目」、「德語文學史論、評論書目」;出版時間,出版社,譯者歷歷在目,為我們史料的查找和考證已經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所以盡管困難,我們還是相信在衛先生研究的基礎上搜集原始文獻是具備可行性的。
葉雋先生的《中國文化里所具有的「世界精神」——德國文學里的中國圖景及其思想史意義》談到:
從求真角度而言,歷史學之強調「史實考辨」,其意義在重視一種知識學意義上的漸進積累,因為徒稱義理,是站不住腳的。但真正的史家往往不以此為貴,反而說:「學問文章,聰明才辨,不足以持世;所以持世者,存乎識也。」
其實任何的學術研究應當都是如此,在翻閱過大量的前人研究和原始材料後,如果能從新穎的角度入手,整合梳理並且提出自己獨到的觀點,才是整個研究的最大的價值所在,卻也是最大的難點所在,但有沒有這個悟性,卻不是我們敢於妄言的了。
四.課題預期成果:
發現一些新史料,較為詳細完備地梳理這10年間的德漢翻譯史料文獻,盡量解決以上提出的一系列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完成結題論文。
五.參考文獻:
現代學術視野中的留德學人 同濟大學出版社 葉雋
同濟•德意志文化叢書
另一種西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 葉雋
北京大學德國研究叢書
中國對德國文學影響史述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衛茂平
德語文學漢譯史考辨(晚清和民國時期)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衛茂平
異域的召喚——德國作家與中國文化 寧夏人民出版社 衛茂平,馬佳欣,鄭霞
中德文學關系研究文集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衛茂平,(德)屈爾曼主編
施篤姆詩意小說選 江蘇人民出版社 楊武能譯
歌德與中國 三聯書店 楊武能
中德文學研究 遼寧教育出版社 陳銓
中國近代期刊篇目匯錄(3卷6冊)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圖書館
中國近代文學大系•史料索引集(1840——1919) 上海書店出版社 魏紹昌
中國近代文學大系•翻譯文學集 上海書店 施蟄存
中國現代文學期刊目錄匯編(上,下) 天津人民出版社 唐沅等
中國翻譯詞典 湖北教育出版社 林煌天等
民國時期總書目•外國文學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北京圖書館
3. 大神 ,滬江德語課件怎麼獲得
登錄滬江悉虛網站注冊並登錄,點猜哪擊滬江網校睜兆燃,選擇相應課程,可以在線咨詢客服,一般要先支付後上課,當然也會讓你先試聽一節開講,覺得合適可以報名。最好提前下載YY語音,上面也可以預約滬江語音課。
4. 在國內,外文的科技書和科技文獻,除了英文的以外什麼語言的最多法語,德語,日語,俄語
計算機和電子技術肯定是俄語多啊,怎麼也是老大和宴哥,老一輩的外語就學的是俄語,很多院校也定了俄語學術資料庫悔陵,上俄羅斯谷歌,文獻一大堆喚前銀。
但日語也算是比較多的,畢竟是電子技術比較發達的。
5. 要開始准備德語畢業論文了,德語只有語言學,文學,翻譯三個方向,哪個比較好寫,而且資料比較好找呢
研究生階段凱困埋的德語畢業論文是分方向的,可是看你的口氣應該不是,如果你是本科畢業的話就不需要考慮這些問題啊,只要你找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度,無論是文學科學,社會風俗,興趣愛好,或者商業建築等等,什麼都可以寫啊,當年我們班還有寫足球的呢……不知道你在糾結什麼。
而且本科尺遲論文要求不長,十幾頁的東西,找找有關資料,先引言說你為啥要寫這個題目,然後綜述一下別人的研究成果,探討一下你想討論的問題,最後做個總結,列個參考書目,就完了。也不拘於外文資料,中文資料也一樣可以。東抄抄西抄抄……就盯螞是不能完全抄一篇的。
6. Noteexpress可以查德語文獻嗎
不知道你說什麼安裝noteexpress後,word里會有noteexpress的菜單先去文獻資料庫查找題錄,導入到noteexpress裡面,指針指向要插入的題錄打開word,滑鼠放在需要插入引文的地方,在word里的noteexpress菜單里點擊插入引文,就行了
7. 我要寫德語本科畢業論文。需要德語原文資料,我怎麼樣才能找到德語原文文獻呢
你要先確定題目,然後確定參考書。再去圖書館或者網路資料庫查詢。實在不行,可以找朋友或者代購的人,幫你從德國買原版的回來。
8. 德語系畢業論文選材問題。。。
我們當茄喊激年有個人寫的是兩國電台的區別再說說文化上的差別。。得了一個優秀論顫襪文。。。。。。名字取得很好 叫滲攜雙城記
9. 如何查angew的英文版和德文版對照的文獻
1、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主頁里有很多Associated titles, 要點擊Angewandte Chemie的鏈接,進入Angewandte Chemie主頁
然後在其右邊的搜索工具欄(Search)里的 in this journal 選項條件下,輸入文章標題,搜索結果就會顯示出該文章在Angewandte Chemie雜志中的對應信息,詳細看信息就知道其卷號和頁碼了。
2、在angew主頁上面找到這篇文章,點該網頁最下面的like this article 就能查到對應德語版或者國際版的;實在沒有,點cited by,找到引用這篇文獻的其他angew文獻,再從人家的References裡面找到。
3、舉例如下:
同一篇文章的期號相同,詳細如下: 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xx-xx,首先進入英文版中2012年51卷,通過頁碼(xx-xx)找到是哪一期,然後進入德文版對應的2012年124卷中找到相應的那一期(注意:angew每年一卷,德文版和英文版的卷號不一樣,但同一篇文章的期號是一樣的),點擊進入,然後在那一期裡面找到你需要的文章(同一期文章的排列順序是一樣的,你也可以找catalogue圖,更明顯),查詢結果為Angew. Chem. 2012, 124, xx-xx。
10. 德語專業論文
Hallo 同學你好,不知你是bakk還是mag畢業的論文,因此只能泛泛而論希望對你有用。
一般情況下如果要寫論文的話,一般是先找一個你感興趣的方向(Forschungsinteresse),比如你想寫教學方面的還是理論研究方向的。然後按照你的richtung尋找能用的到的相關理論,也就是你的theorien方面,如果按照你論文80也的規模計算,我覺得你找30-35頁的理論比較靠鋪。碰銀
找theorien的同時你要開始揣摩你的forschungsfragen或者hypothesen。這個比較重要,你論文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ff是否好寫。這里要重視的是你的ff和你的Forschungsmethode要銜接(qualitativ/quantitativ!!)
確定好你的Forschungsfragen之後就可以開始做喚吵空你的empirische teil了。不同方法有不同的研究方式,我想如果在德國你們肯定是學了的吧?比如你如果做問卷調查,問卷的編寫就很重要,嚴格的導師也許還讓你用spss做數據分析。如果你是內容分析,那麼katagorien就非常重要。
做後就是驗證你的FF或者Hypothesen,這個不難,總結性的寫一些就好啦,然後nachwort不用考慮,2頁就能搞定的!
還要提醒你的是德語區很重視Zitat和literaturverzeichnis,無論你用德式還是美式,都要做到准確無誤。
希望以上可以幫助到你吧! alles gute
ps 不好意思懶的改輸入法,名詞沒有大寫 呵
。。。。。。。。。。。。。。。。。。。。。。。。。。。。。。。。
其實大體上本科和研究生的沒什麼結構上的區別 研究生的理論可能會多一些吧(從我的專業角度看如此和瞎,我是學傳統文科專業的)個人意見你做inhaltsanalyse比較容易,自己一個人就能搞定,最多用spss在分析下數據。做befragung也可以,不用操什麼心,得出來的結果絕對客觀,至少這方面漏洞少。實在沒有主意的,先把你們fachbibliothek最近兩三年畢業的研究生論文翻出來瀏覽一下,或許會有啟發。
ps,很羨慕你啊 論文80頁就好。教授給我的標準是min.120頁,據說還是sog.「auslandervorteil」,一般本國人是min。1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