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3課教案怎麼寫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3課教案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3-03-17 19:00:40

⑴ 六年級上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上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上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了解有關地球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自覺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2、學會顫悄咐本課生字詞,會用「渺小」、「貢獻」造句;

3、學習課文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說明的方法;

4、熟練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解題

1、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從課題看,這篇課文應當寫哪些內容?(這篇課文應當介紹有關地球的知識,而且還應寫出地球只有一個。)

二、初讀,自學生字詞

1、提出自學要求

⑴劃出生字詞,藉助拼音讀准生字的字音。注意:「賜」是平舌音,「礦」、「慷」、「貢」是後鼻音,「濫」是前鼻音。

⑵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渺小、恩賜慷慨、貢獻、濫用、威脅、目睹

2、檢查自學效果

三、細讀,理清層次

1、細讀課文,思考、回答:

⑴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主要寫什麼?

茄純⑵這篇課文怎樣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2、討論分段

3、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小結。

這篇課文共九個自然段,可分為五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講地球的外部形態;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講地球的面積;

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講地球的資源;

第四段(第五至八自然段)講地球與人類的關系;

第五段(第九自然段)講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

四、識記字形,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

裹著、渺小礦物、恩賜、慷慨、貢獻、濫用威脅、目睹

二、精講訓練

1、精講第一段

⑴這一段課文主要寫什麼?

(這一段課文主要寫地球的美麗、可愛。)

⑵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地球的美麗可愛?(地球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

⑶課文把地球比作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你是怎樣理解的?

(地球孕育了人類,人類離不開地球,這兩個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地球與人類不可分離的關系。)

⑷用贊美的語氣朗讀這一段課文。

2、精講第二段

⑴這一段主要寫什麼?(寫地球面積很小,人類活動的范圍更小。)

⑵課文用什麼方法說明的?

(數字說明、比較說明)

3、精講第三段

⑴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講了人們對地球的破壞?(從三個方面:一是不加節制的開采礦產資源;二是隨意破壞自然資源;三是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葯品。)

⑵這樣做的後果如何?(這樣做不但使人類所需要的資源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如氣候惡劣、乾旱缺水、水土流失、從而使土地荒漠、糧食減產、空氣污染等,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

4、精講第四段

⑴為什麼說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科學家已經明,在茫茫宇宙中,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公里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到火星或月球去建造移民基地,也僅僅是科學運納家的設想。所以說如果「只有一個」的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將別無去處。)

⑵課文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⑶指導朗讀第四段課文。

5、精講第五段

⑴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麼?(這一段有兩句話,第一句講的是只有一個。如果它被破壞了,或者不合理利用它的資源,我們將無法生存;第二句講的是要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⑵這兩句話之間是什麼關系?(前一句是講原因,後一句是講結果,是因果關系。)

⑶這一段課文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總結全文內容,揭示課文中心。)

三、滲透德育

1、說說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些什麼?

2、結合我們的生活實際,說說應該怎樣做?

六年級上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2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

教學目標

⒈學習生字詞。

⒉初知課文,理清脈絡,鞏固快速閱讀。

⒊學習課文第一段,學習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

初知課文,理清脈絡,鞏固快速閱讀。

教學難點

按一定的順序寫:即學習時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敘述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我們人類都生活在地球上,全世界人民都是地球的居民。但是,我們居住的地球是怎麼樣的?它能供我們人類生活多久呢?今天我們學完第9課《只有一個地球》後就知道了。

二、初知課文。

⒈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學習生字詞。

⒉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⒊再讀課文,根據材料的性質給課文分段,並想想為什麼這樣劃分?

⒋課文主要講什麼?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出示下列思考題,學生自學後討論:

⒈用「——」畫出描寫地球樣子的`句子,你是怎麼理解的?

⒉地球的特點「小」作者是怎麼寫的?

四、鞏固練習。

五、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⒈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地球上有限的資源及面臨的生態被破壞的狀況。

⒉讓學生明白保護地球的緊迫性、重要性。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增強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意識。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認真寫好讀後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二、理解內容。

⒈這段從哪些方面來說明「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資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什麼?會造成什麼後果?

⒉自讀第三段,思考討論:

人類目前為什麼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⒊自讀第四段,討論:

(1)這段講幾層意思?

(2)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地球?

三、總結歸納。

⒈這課主要講什麼?

⒉在寫法上哪些值得我們學習?

四、鞏固練習。

師: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同學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你們能根據課文的理解動筆寫防寫地球的宣傳語嗎?頓時課堂里熱鬧了起來,各學習小組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大家各抒已見,躍躍欲試。)

五、作業。課課練。

六年級上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認識地球,學習地球的有關知識,教育學生要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敘述的。

3、學會本課生字、生詞,會用「渺小」、「貢獻」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學完課文,談體會,學寫讀後感。

教學重點

按一定的順序寫:即學習時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敘述的。

教學難點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增強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意識。

2、指導學生認真寫好讀後感。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

我們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們生活的地球是怎樣的?你了解多少?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呢?

二、教師范讀課文

思考:課文介紹了哪些有關地球的知識,向我們提出了什麼要求?(學生可簡單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是可以再生的。

三、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讀課文,認讀10個生字,要讀准字音。

2、理解不明白的詞語。

四、檢查自學效果

1、讀生詞:

遨遊、璀璨(這兩個詞要讀准字音。)

裹著、渺小、礦物、恩賜、慷慨、貢獻濫用、威脅目睹

以上9個詞語要求不但會讀,還要會寫。

2、指出難寫的字:

裹、濫、脅(注意讓學生練習、當堂記憶。)

3、讓學生說說自己查出生詞的意思。

五、學生再讀課文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想想每一個自然段都寫的什麼內容。

3、根據自然段的內容給課文分成兩段。

第一段:(1~4自然段)

第二段:(5~9自然段)

4、根據分段情況,說一說課文先講了什麼?又講了什麼?(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

先記敘了地球的特點和人類對它的破壞,接著又講地球上的資源枯竭之後,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我們要保護地球。)

5、質疑,提出不懂的問題。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生詞。

2、練習朗讀課文。

3、找找有關地球的材料。

第二課時

一、通讀全文,從整體入手

1、課文共分幾段,為什麼這么分?

2、提出你不明白的問題。

(學生從整體認識課文後,把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學課文。教師應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加以注意,講到此問題時要給予解決。)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己讀1~2自然段。

思考:從課文中你了解到關於地球的什麼知識。通過具體的詞句談自己的理解。

地球是渺小的:半徑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表面積是5.1億平方公里。人類生活的大陸面積只佔其中的1/5。

以上的數字表明了什麼。

人類的活動范圍是很小很小的。不要認為地球很大,地球並不大,供人類活動的范圍也很有限。

2、練習朗讀,體會地球並不大的含義。

3、默讀課文3~4自然段。

(1)思考:地球有什麼特點?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講了人們對地球的破壞?

(請同學們在默讀的過程中、圈畫出重點句、關鍵詞語,然後談自己的理解。說話時要按課文的先後順序。)

(2)指導學生從這幾方面考慮:

地球的特點: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包括礦物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等。這些自然資源有的是不能再生的。

課文從以下幾方面講人們對地球的破壞:

a、不加節制地開采地球上的礦產資源,資源會越來越少。

b、重點理解這兩句話,指導學生多讀多體會。投影。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就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做貢獻。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不能再生,還造成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的威脅。

(引導學生談出自己的看法,使學生認識到破壞地球、破壞自然,會帶來災難。如果這樣繼續下去,人類將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六年級上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說明文,說明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使學生受到初步的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要求:

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受到初步的保護環境的教育。懂得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了解課文從那幾個方面介紹地球概況的,了解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感情朗讀課文。查找搜集有關環境保護(或者人為破壞環境)的資料,提出合理化建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為什麼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為什麼不能破壞地地球的自然資源,為什麼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難點:

理解「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思想感情。

教學構想:

導入新課,給課文分段逐段深入學習,使學生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通過讀來理解課文。

教學准備:

生字詞卡片,地球儀,掛圖。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習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大家知道有關地球的哪些知識?

2、今天,我們來學習第9課。

二、初步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

2、學生默讀思考:課文介紹了有關地球的哪些知識?可以分幾段?各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討論分段,歸納段意。

第一段:(1、2)地球上人類的活動范圍很小。

第二段:(3、4)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

第三段:(5—7)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後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第四段:(8、9)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

三、指四名學生分段讀課文。

四、讀通課文,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

2、討論:

(1)理解「遨遊」宇航員從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麼樣的?

(2)理解「晶瑩透亮」「水藍」。

(3)理解「遙望」。找出它的近義詞。

(4)為什麼作者把地球比作「母親」和「搖籃」

(5)理解「半徑」「一葉扁舟」。課文中從哪些方面說明人類活動范圍很小?

3、齊讀第一段。

五、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

2、默讀第二段。思考: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破壞,課文講了哪幾方面?

3、討論。

(1)理解「地質」,礦產資源的形成需要經過多長時間?人類又是怎樣破壞礦產資源的?

(2)理解「生態」找出這一段中的關聯詞語,說說句與句之間的關系。

(3)指名讀句子。

4、小結:第二段主要從礦產資源、水資源、大氣資源方面講了人類對地球自然資源的破壞。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有兩種:一種是不能再生的,如:礦產資源,它們是經過漫長的時期的地質變化形成的;一種是可以再生的,如:水、森林、生物、大氣,這類資源本來可以給人類做貢獻,但因為人類隨意加以破壞,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它們就不能再生了。這樣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威脅。

5、齊讀第二段。

六、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

2、討論:理解「枯竭」「基地」說說課文是從哪些方面說明,人類不要指望在破壞了地球後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七、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為什麼說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2、討論:

(1)理解「目睹」,為什麼宇航員說地球既可愛又容易破碎?

(2)理解「別無去處」。為什麼說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3、齊讀第三段。

八、課外延伸。

1、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什麼?

2、學術交流所查找的資料,提出改革建議,小組合作整理材料,形成調查報告。

作業設計:

寫一篇200字左右的讀後感。

六年級上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5

教學要求:

1、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受到初步的保護環境的教育。

2、了解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掌握裹著、渺小、礦物、恩賜、慷慨、貢獻、濫用、威脅、目睹、和藹可親、資源枯竭、生態環境等詞語。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為什麼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為什麼不能破壞地球的自然資源,為什麼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從而了解文章標題只有一個地球的意思。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地點:

網路教室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在沒上新課之前請大家打開電腦,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影片。

2、你看到的是什麼?(宇宙)

3、宇宙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4、在這茫茫的宇宙中,有一個跟人類關系非常密切的星球,它就是地球。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齊讀課題。

二、新授

[學習第一段]

自由讀第一段,說說你讀到了什麼。

(當學生說知道了地球的外貌很美時,教師讓學生打開網站中的美麗的地球看一段影片,親眼目睹地球的美麗。)

[學習第二段]

1、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匯報學習成果。

2、出示自學提示:

(1)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2)說說通過讀課文你讀懂了什麼。

(3)選擇本小組最感興趣的一種資源,通過上網查找資料了解有關此資源被污染情況的資料,向同學們匯報,並談談本小組的看法或想法。

過渡:有人說,宇宙空間不是大的很嗎,那裡有數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依據到別的星球上去嗎?學習了第二段你就知道了。

[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藉助上網查找資料,想一想:人類能依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為什麼?

[學習第四段]

1、導讀第八自然段:因此,宇航員遨遊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這樣的感嘆。

2、導讀第九自然段:所以,我們呼籲全人類。

三、為了呼籲人們保護地球,請每小組討論並設計一張圖文並茂的宣傳海報。

(在畫板上作,可自己畫圖,可從網上下載圖片。)

四、總結全文。

⑵ 六年級語文上冊《林海》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沒或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語文上冊《林海》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語文上冊《林海》教案1

[設計理念]

從教材中提煉美的因素,激發學生創造美的活動。並以此點燃情感,呼喚悟性,促進學生主動探求。

[設計特色]

以美感人,以情動人。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概括學習寫景文章的一般方法:寫了什麼景物,抓住什麼特點,怎樣細致描寫,抒發了什麼感情。從學生以往的學習實踐中總結學法,又以此指導讀書實踐。

二、學習寫「嶺」的一層。

運用以上方法,在小組普遍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重點交流以下兩句。

1.「這里的嶺的確很多,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可是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雲橫秦嶺』那種險峻。」在去掉句中的「點」字後的比較朗讀中,體悟這里的「嶺」是溫柔的;在與秦嶺的對比中,突出「嶺」的溫柔。

2.「多少條嶺啊……也看不厭。」體會作者對大興安嶺愛得多深!帶著贊美的語氣嫌察裂朗讀課文。

三、放手讓學生運用「學法」,自學描寫「林」與「花」的兩層。

交流過程中,允許學生各抒己見,感受意境美、語言美。

1.為什麼同是綠,卻綠得不一樣?讓學生合理想像,體會把「綠芹閉」寫具體了。

2.學生體悟:蝴蝶的到來,使這兒靜中有動,格外美,加上蝴蝶的斑斕色彩,真可謂「錦上添花」。

3.通過有目的、多形式的讀,在體悟描寫手法的同時記誦精彩的句、段。如,寫「花」的一層不僅句子美,而且內容很有層次,值得積累。

教師沒有多餘的提問與講解,讓學生在「讀與說」「理解與積累」上下功夫。學生對課文內容可以有不同的感悟,但都必須練慣用准確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凡是理解了的則易於記憶,課堂上應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背誦或記誦,積累好詞佳句與精彩片斷。

四、學習「聯想」部分。

1.自讀,交流:讀懂了什麼?有什麼問題?

如:(1)為什麼說「大興安嶺的可愛,就在於它美得並不空洞」?(2)為什麼說「由今天看來,大興安嶺的名字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放手讓學生自學,並不是放任自流。小學生受年齡、經驗等的限止,對有些問題的認識可能比較模糊膚淺,這就需要教師的「導」發揮作用。

2.抓三處「親切舒服」,使學生聯繫上下文體悟到這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作者感情的升華。

五、自薦朗讀或記誦最喜歡的自斷。

六、作業。

以《╳╳一角》為題寫一段話。要求有序地觀察一處景物,抓住特點寫生動寫具體,並能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

六年級語文上冊《林海》教案2

教材簡析:

《林海》這篇課文選自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內蒙風光》一文。作者身臨其境,親眼看到了大興安嶺的一草一木。文中既寫了大興安嶺林區的美麗景色,又從不同角度贊美了它對祖國建設所起的作用。作者運用多種修辭方法,展開聯想,記敘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情感濃烈,文筆優美,句句是景,步步有情。作品表意凝練集中,抒情暢達痛快,目視整齊勻稱,耳聽節奏鮮明,其語言運用之妙,堪與詩歌媲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 了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2、 朗讀課文,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 學 過 程

設計意圖及教具使用

一、 啟動激趣:(課件演示景物)

這里是祖國的綠色寶庫,是維護生態平衡的天然屏障;這里山水景色奇秀,冰雪風光絢麗;這里是大山的王國,巍巍萬里,雄渾粗獷;這里是綠樹的海洋,浩瀚無垠,茫茫蒼蒼;這里有無盡的寶藏,珍禽在天,奇獸在山,香菌在林,錦鱗在淵。這就是聞名遐爾的大興安嶺林區。

二、質疑探究:

1 整體感知:誰能告訴大家,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2 學習2—7自然段

(1) 抓住「美」,讀一讀,品一品,悟一悟,自主學習課文。

(2) 小組交流自己讀懂的內容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共同商討。

(3) 交流匯報。(品詞析句:如嶺的色彩美,林、花的姿色美,木材的充實美,林場與人的和諧統一的美。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相機出示文字圖片。

(4) 找出自己喜歡的句段讀一讀。

3 理解「興國安邦」在文中的意思。

三、 總結梳理

老舍先生看著這溫柔的嶺,看著這漫山遍野的青松白樺,激情難卻,浮想聯翩。從千山一碧想到廣廈良材,從萬古長青想到綜合利用,從大興安嶺想到興國安邦無論想到何處,看到何處,他所有的感受都是親切舒服。

(1)文中幾次出現這句話?作者在感情上有什麼變化?

(2)為什麼作者的感情有如此的變化?

(3)指名學生看板書總結。

四、 應用驗證

1、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和課外收集的資料,以導游的身份介紹林海。

2、根據課文內容寫一則廣告詞。

引情入境

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

充分地讀,給學生以美的熏陶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不斷升華

課內與課外結合,積累知識,學以致用,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板書設計

林 海

景 美 物 美 人 勤

嶺(多) 林(多) 花(多) 木 場

高、矮 起伏 深、淺

長、短 林海綠浪 廣廈良材 砍—栽

橫、豎 溫柔、明、暗 綜合利用

松 樺 色彩

衫 裙 綉花鞋 祖國建設 興國安邦

線條美 姿色美 充實美 和諧美

評課:

1.從教學思路上看,教師讓學生自學、自悟、自己體會文章中的美感。可以看出教師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開課教師就用優美的圖畫和語言讓人耳目一新,使人感到林海給人以悅耳悅目的美感享受。

2.第二部分抓住「美」,讓學生讀—品—悟,採用小組討論形式,抓住「美」就抓住了文章表現的方法和內涵。合作中著重點放在對「美」的探究上。這一點教師做得最為突出。

3.教師在讓學生充分說的基礎上,通過句子的對比,品味文章的寫法,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同時讓學生體會到美感。巧妙之處是教師讓學生放開說,對句子的對比學習,收攏恰到好處。

4.在這節課上,可看到教師讓學生去欣賞優美的句子,去評析優美的句子。如,讀文後,學生說:「大興安嶺上穿綠衫,下穿白裙,腳穿多彩的綉花鞋。」把學生帶入了美的境界,讓學生受到美的感染。

5.整體把握上抓住了「興國安邦」。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興國安邦」時,引導總結得好,理解得好。三次「親切舒服」處理得好。

6.授課中設計「導游」和「廣告詞」想法好,但應放在第二部分學生匯報處或專門作為語文實踐課來上。課堂上的誦讀不夠。

六年級語文上冊《林海》教案3

一、教學要求:

1、了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2、學習作者善於細致觀察景物,在描寫景物中用准確生動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方法。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至六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1、了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2、學習作者結合景物描寫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的,又是怎樣表達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四、教學時數:

三課時。

五、教具准備:

課本、錄音機、錄音帶、投影機、投影片。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談話,解釋課題。

(二)初讀課文,提出閱讀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劃出自己不理解的詞。

3、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哪些景物,在書上作旁註。

4、了解課文的寫作線索。(採用學生自學_____四人小組討論_____教師巡視指導的方法。)

(三)教師歸納:

這篇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多而溫柔的嶺,色彩明亮的林海,美麗誘人的野花,作者目睹各種景物而產生了聯想,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四)朗讀課文。

個別、小組讀。正音。

(五)作業。

1、抄寫課後練習4。

2、查字典理解:高不可攀、盛氣凌人、興國安邦的詞義及自己不理解的詞。

3、根據課後思考題的要求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齊讀課題)

2、導入談話。

經過初讀課文,我們知道本文是介紹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老舍先生用准確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大興安嶺的景物,表達了自己對大興安嶺深深的愛,字里行間充滿著真情實感!作者是怎樣介紹大興安嶺的?請翻開課文。

(二)講讀課文。

1、根據要求快速閱讀全文。

(1)作者來到大興安嶺後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覺?

(2)課文幾次講到「親切、舒服」?分別找出這三節課文,並用「」劃出這些句子。

2、以作者感情變化為線索,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先看第一次,齊讀第一段。

①請學生個別讀、小組讀、齊讀第一段。

②分析:這段的第一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前的看法。注意「總」的意思——總是,一直。第二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後改變了原來的看法,是真情實感啊!

③小結:作者來到大興安嶺感到這個名字是親切、舒服的。

(2)作者第二次感到親切、舒服又是在什麼情況下感到?

①齊讀第二段最後的句子。

分析:是的,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使作者心中感到親切、舒服。大興安嶺這么美麗,它的景物有什麼特點?

②聽課文第二段的'錄音。

要求:想想大興安嶺有什麼景物?說說這些景物的特點。用波浪線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③提問:這一段分別寫了大興安嶺的哪些景物?(嶺、林、花)

A、「嶺」有什麼特點?(多、溫柔)

作者是怎樣寫的?採用個別、小組讀的方法讓學生理解「嶺」的特點。

B、嶺上的「林」又有什麼特點?(林的特點:多____林變成海;從顏色看種類很多。)

C、出示投影片,幫助學生理解「林」的特點。

分析:作者寫「林」的時候處處流露出對「林」的愛。

指導朗讀理解句子。

句子一:看,海邊上不是還泛著白色的浪花嗎?

分析:海指什麼?(落葉松的海洋。)白色的浪花又指什麼?(俏麗的白樺。)

句子二: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分析:這個帶問號的句子是表示肯定的意思,寫出了作者對大興安嶺喜愛的感情。(採用個別、小組、集體等形式指導學生朗讀。)

小結: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句子,把群嶺起伏寫成海的波浪,把大片的落葉松寫成海洋,把白樺寫成海邊的浪花,我們讀後對大興安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樣感到親切、舒服。

集體朗讀描寫「林」的段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④四人小組互相討論學習:

A、林中的「花」又有什麼特點?讀、議句子。

B、分析:林中的「花」的特點——多(到處都是);種類多(叫不出花的名兒)野花為大興安嶺增添了色彩,詩意。請看句子。

大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綉花鞋。(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方式來寫?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讓學生讀句子、討論、理解。

C、小結:這句話把大興安嶺看作一個很會打扮自己的美麗的姑娘。充分表達了作者的喜愛、贊美的感情。

⑤把描寫「花」這一段有感情朗讀一次。

小結:作者把大興安嶺的嶺,嶺上的林,林中的花聯系在一起作具體描繪,構成了一個立體畫面,使大興安嶺更加美麗,可愛。

面對美麗的大興安嶺,作者聯想到什麼?(聯想到與建設結為一體)

理解句子: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美得並不空洞。

A、「空洞」什麼意思?(沒有內容)

B、從哪裡體現了大興安嶺美得不空洞?

讓學生聯繫上文理解。

小結:這段作者先介紹了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再寫了作者的聯想。說明大興安嶺不僅美麗,還與祖國建設處處都要用到木材聯系起來,所以感到它越看越可愛,心中感到親切,舒服。

C、自由朗讀第二段,一邊讀一邊想像。

(三)作業:

1、課後練習1,3(1)、(2)。

2、把優美的句子抄在《積詞本》。

第三課時:

(一)復習第二段,簡單說說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

(二)繼續講讀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邊讀邊想這一段可以抓住哪些重點句子理解。

2、作者第三次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親切、舒服之感,重點幫助學生理解這個句子。

我不曉得當初為什麼管它叫做興安嶺,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興國安邦」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讓學生個別回答這一問題。

分析: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使我們感到親切舒服。山養人,人育林,經過人們的辛勤勞動,大興安嶺的景色越來越美,它們對人們的貢獻也越來越大。

提問:

①「興國安邦」什麼意思?

②為什麼說「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3、齊讀這一段。

4、小結:我們從作者的聯想中知道了大興安嶺不僅景色美,而且對祖國的建設真的起著使國家興旺安定的作用,我們同樣感到親切、舒服。

(三)總結全文。

1、帶著喜悅的感情自由朗讀課文。

2、給課文歸納段意,概括中心思想。

(四)試背第三、四、五、六自然段中的其中一段。

(五)質疑。讓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六)總結談話。

這篇課文圍繞「大興安嶺」這個悅耳的名字,抓住景物的特點,使作者產生親切、舒服之感。通過豐富的想像,抒發了作者對大興安嶺、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感情。當你們長大後爭取去看看,親身感受大興安嶺的美麗和可愛。

(七)作業。

1、背誦課文三——六自然段。

2、預習20課。

六年級語文上冊《林海》教案4

課時教學要求

1、學習寫景部分(第2至第5自然段),領略林海的美。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3、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按照作者剛進森林、深入林中和看到林場的順序理清了課文層次,並且學習了第1段。請大家回憶一下,第1段寫了什麼內容?

2、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2到第5小節,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作者深入林中看到的景色。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呢?(板書:嶺、花、林)

二、學習第2小節(「嶺」)

1、指句讀第2小節,引導思考:大興安嶺的「嶺」有什麼特點?

2、在學生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概括「嶺」的特點。(板書:多溫柔)

3、抓住重點詞語,初步體會「嶺」的特點。

師:你們是從哪裡看出「嶺」多?又從哪裡知道「嶺」溫柔的呢?

(1)學生讀寫「嶺」多的句子。

理解「疾馳」「看不完」等詞語的含義:突出嶺多,而且綿延數千里,面積很廣,這正照應了課題中的「海」字。

(2)學生讀寫「溫柔」的句子。

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孤峰突起」「盛氣凌人」等詞語,體會嶺「柔」的特點。

4、指導朗讀,在讀中深入體會「嶺」的特點。

師:我們來讀這一段。你們看,怎樣才能把「嶺」多和溫柔的特點讀出來呢?

出示幻燈片:

「這里的嶺的確很多,橫著的,順著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可是沒有一條使人想起『雲橫秦嶺』那種險句。」

師:讀一讀這句話,從「橫著的,順著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這些詞語中,你們能明白什麼?

引導學生理解:這些詞語寫出「嶺」姿態很多,各不相同。

師:怎樣才能把「嶺」的「姿態多」讀出來昵?

(1)師生共同討論,達成共識:要讀出「姿態多」,應該通過朗讀把「嶺」的各種姿態表現出來:「高點兒的」聲音稍高一些,「矮點兒的」聲音稍低一些,「長點兒的」拉一點兒長音,「短點兒的」要讀得急促一些。 這樣借語調低長短的變化來表現「嶺」的千姿百態。

(2)反復試讀,范讀,指導學生讀出「嶺」多的特點。

師:你們再讀一讀,從「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這些詞語中,還能明白什麼?

出示幻燈片:

「這里的嶺的確很多,橫著的,順著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

「這里的嶺的確很多,橫著的,順著的,高的,矮的,長的,短的……」

學生讀這兩句話,通過對比,進一步理解:「高點兒的,矮點兒的」等詞語中的「點兒」說明「嶺」與「嶺」之間差別都不大,毫無孤峰兀立之感。那裡山勢平緩,線條柔美,給人一種「柔」的感覺。

師:我們再來讀這句話,怎樣才能的把「嶺」的溫柔也讀出來呢?

指導讀好「點兒」,要讀出溫柔、親切的感受。

再讀「每條嶺都是那麼溫柔」一句。

師:你們試讀一下,怎樣讀才是「溫柔」?——怎樣讀又是「那麼溫柔」呢?

5、明白作者表達的方法。

抓住「雲橫秦嶺」這一詞語,理解作者拿秦嶺的「險」來作對比,突出大興安嶺的「柔」。

6、總結學習方法。

(1)讀這一段,找出「嶺」的特點。(找特點)

(2)讀這一段,讀出「嶺」的特點。(讀特點)

(3)了解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明寫法)

三、學習第3、第4小節(「林」)

運用上述學習這一部分。

1、自由讀第3、第4小節,思考:「林」的什麼特點?

2、師生討論概括「林」的特點。(板書:廣 綠)

3、抓住重點詞句,初步體會「林」的特點 。

「目之所及」「哪裡都是綠的」「落葉松的海洋」等詞句寫出了「林」廣;「多少種綠顏色呀」「只有畫家才能描出那麼多的綠顏色呢」等語句寫了「林」綠。這些詞句突出了林的浩瀚與茂盛。

4、指導朗讀,深入體會「林」廣和綠的特點。

師:我們來讀這一段,誰能把這一大片森林讀成綠色的海洋,把大家帶到林海里去看一看呢?

(1)指導朗讀「目之所及,哪裡都是綠的」一句。

「目之所及」怎麼理解?——讀這句話,把「林」的廣讀出來!——你現在相象自己就站在大興安嶺,你的面前就是「波浪起伏」、浩瀚無邊的林海,這就是「目之所及」吧!讀!

(2)指導朗讀第4小節。

師逐一追問:林海中的浪花指什麼?——白樺的樹干「泛著」……是什麼意思?(翻騰、涌動)——白樺樹真的是在涌動嗎?(不是)——白樺樹是靜止的,可作者為什麼說它的樹干像白色的浪花呢?

出示幻燈片:

「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學生聯繫上文,反復研讀,仔細揣摩、體會,來讀懂這句話。

學生的理解有兩個層次:

①抓住關鍵詞語「在陽光下」「閃動」理解:白樺的樹干是白色的,在陽光的照耀下銀光閃閃,遠遠望去,像粼粼的波花,所以作者說它像浪花。

師:僅僅是白樺的樹干在陽光下閃動就像浪花嗎?你們再讀一讀,看有沒有新的發現?

②抓住「大片青松的邊沿」,學生對此有了新的理解:青松在嶺上,像大海;白樺在山下,樹干銀光閃閃。在青松的陪襯下,白樺的樹干像泛著的浪花。

師:誰能用生動的語言把這一段寫的美景描繪出來呢?

學生組織語言,描述美景。

師:我們再來美美地讀一讀,把林海讀「活」,好嗎?

四、學習第5小節(「花」)

此段仍運用上述學法,學生自學並交流體會。

1、默讀,概括「花」的特點。(板書:多 美)

2、讀課文,讀出「花」多和美的特點。

師生討論交流學習體會:

(1)抓住「河岸上」「松影下」等詞語理解:「河岸上」說明山下有「花」,「松影下」說明山上有「花」。從山下到山上,漫山遍野都是「花」,「花」非常多。

(2)「不缺乏色彩」「招來小蝴蝶」等詞語說明「花」香、「花」美。

(3)「兩山之間往往流動著清可見底的小河」這句話,是寫什麼呢?為什麼要寫這句話?

引導聯繫上文理解:大光安嶺的「嶺」多,因此兩山之間的河也多,河岸上「花」也多。這句間接寫「花」多。

(4)師讀「大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綉花鞋」一句,學生閉目想像:這是一幅怎樣的圖畫?

①作者用擬人的手法把大興安嶺比作一位美麗少女,表達了喜愛之情。

②山上青松,山下白樺

⑶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歸納中心。

3、總結小隊中小夥伴笑聲的特點。

4、仿照文章的寫法,抓住你小夥伴的特點說一說,寫一寫。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創設情境導入

1、師板書:笑。請同學們根據這個字分別組成兩字詞、三字詞和—字詞。

2、人們之所以會發笑,是因為笑體現了什麼情感?(高興、快樂……)今天我們就走進《忘不了的笑聲》,去感受同學們別具一格的笑聲。

3、指名同學補充板書課題。

二、整合學生的疑問,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三、引領自授,導學達標。

(一)檢查朗讀情況。要求:

1、全班齊讀開頭和結尾兩個自然段,中間4個自然段由本班「朗讀小能手」朗讀。

2、在讀中注意讀准字音、讀出情感。

(二)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1、分享自主學習的結果,達成共識。

2、向組員請教自己疑問。

3、中心發言人准備講授。

(三)引領自授

1、中心發言人匯報本課的文章結構,作者的寫作思路,並進行互補後板書。

2、中心發言人匯報引領學習。

(1)歸納—個同學的不同笑聲、特點,並在文中用「」線畫出。

余曉「格格格」有感力

魯珊「嘿」文雅

方萍「嘻嘻嘻」淘氣

陳立「呵呵呵」洪亮

(2)這些別具一格的笑聲,作者採用了哪些描寫?在文中用「」畫出來。

A、她正一邊笑著,一邊給同學念作文呢。(動作描寫)

B、「嘿,『積雨雲』來了,要不要我發表一個天氣預報啊?」(對話描寫)

……

(3)教師引領:文中的雙引號和單引號分別有什麼作用?

單引號:特指。雙引號:對話的引用。

3、概括文章的中心,總結全文。

—、拓展延伸

1、文章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生動地描寫了小夥伴別具一格的笑,把同學間團結快樂、親密無間的友情展示得淋漓盡致,我們今天也來露一手,寫寫我們六(4)班同學的笑,字數為100字左右。

2、展示交流。

3、從同學們所寫的笑中,請你評價一下我們的班集體。我們六(—)班是,是,是,我愛我們班,我為它驕傲與自豪。

五、師總結升華

我們是個團結的集體,向上的集體,今天我們為這個集體驕傲,明天這個集體會因我而自豪,讓我們把笑、把快樂留在這里,帶著希望出發,用的成績回報母校。

本課屬於在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中的內容。整個單元主要讓學生回憶小學六年來的點點滴滴,讓他們在畢業前有一個美好的回憶。而且,綜合性學習中還要求學生製作好屬於自己的作文集,有鑒於此,我利用了這幾篇題材十分好的文章,通過學習指導讓學生進行模仿寫作,本課完成了這個任務。

本課教學過程比較簡單,在激趣導入後,學生根據要求完成老師布置的要求,然後在課堂上進行模仿寫作。過程雖然簡單,但在這個過程中,達到了幾個要求:

一、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在激趣導入的階段,讓學生說說在班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同學是誰?為什麼?這個問題的提出,鍛煉了學生的歸納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他們是否會運用總分的結構進行表述,是否能夠用精煉的語言進行描述。這都讓學生有一個鍛煉的機會。

二、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課文篇幅比較簡短,內容比較淺白,學生理解內容不難,但是要求他們通過閱讀進行歸納性的問題解答,就有點難度了,特別是4、分析每個同學用了什麼方法去描寫?列舉出課文中的例子。這個問題,在教師巡視過程中,不是每個同學的能夠完成得很好,而且,課文的答案不是十分的明晰,需要學生通過歸納才可以做出答案。

三、提高了學生的寫作速度。在課堂上,講解課文大概用了二十分鍾,我利用剩下的二十分鍾讓學生馬上動筆寫,雖然和同學相處了20xx多日子,但是,很多同學都不是十分了解各個同學的特點的,需要進行回憶、分析、歸納,但一旦動筆,同學們的速度十分快,到十五分鍾左右,已經有差不多十個同學能夠初步把文章完成。

追求簡單的教學環節,追求效的教學效果我在語文教學上的追求。本節課雖然自己覺得效果比較好,但課無完課,可能在環節的過渡中不夠好,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准確等問題,以後再進行改正。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2

一、教學要求

1、認識、會寫「啃、聊、嘮、濾、聆、皿」等生字,理解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前三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可以想像與可以聽見的聲音,善於傾聽,感受美好的心靈之聲。

4、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傾聽,體會並掌握設問開頭引領段的方法。

二、重點難點

1、感受生活中可以想像得到的聲音和可以聽見的聲音。

2、學會傾聽,感受美好的心靈之聲。

三、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聲音和圖片)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出示詞語:傾聽

2、說說「傾聽」的意思。

3、板書課題,導入新課學習:學會傾聽

(二)初讀課文,感受內容

1、輕讀課文,讀准字音。

2、出示生字詞並認讀

頃刻啃骨頭聊天賓士嘮叨過濾聆聽器皿嘈朵

辨析:

柳-聊皿-血嘈-遭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說說課文描寫了幾類聲音。請用筆劃下來。

2、課文中多處用了一種方法引領開頭,你認為這是一種什麼方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設問。給人以親切交流的感覺,讓人從心底感到自然、和諧)

3、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讀出感受來。

4、「聰明的人」和「沒有感覺的人」是怎樣對待「聽」的,畫出相關的句子。

5、你從聲音的游戲中明白了什麼?交流各自的感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理解課文,想像聲音之美。

1、讀課文1-3自然段,談談你最喜歡哪種聲音,為什麼?(引導學生感受,運用擬人的手法來形容大自然的聲音,讓學生體會聲音的美,並張開想像的翅膀,展現畫面的美。)

2、帶著自己的想像,有感情地讀自已認為最美的部分。

3、用換詞法理解「頃刻」。

4、體會雪花滿足而溫柔的感覺是什麼。面對這種境界你想說些什麼?你認為美嗎?

(品讀:善良的雪花吻了吻孤燈的面頰,憐愛的淚水奪眶而出……)

5、想像這三種聲音會是什麼樣的聲音。(沙沙嚓嚓嚓咻咻)

(二)思考、概括、感受生活中可以聽得見的聲音。

1、默讀4-9自然段。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聽得見的聲音?畫出課文中的動詞。

(吹掀啃撥唱吵啄打落掃搖沖開關……)

2、你從聲音里感受到喜、怒、哀、樂了嗎?

3、將這些聲音進行分類。再讀一讀,融入自己的感情。

4、小結:是啊,我們什麼都聽得見。我們在聲音的世界裡,漸漸成長。)

(三)重點理解如何過濾聲音,學會選擇和思考。

1、自由讀,學習10-13自然段。

2、說說「聰明人」和「沒有感覺的人」各是怎樣對待「聽」的?理解什麼是「過濾」,什麼是「聲音的過濾」。

3、聯系自己的生活實踐,談談你在生活中是如何「過濾」聲音的?

4、小結:在聲音的世界裡,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用心看、用心聽、也用心想,就能感受到這個神奇的世界了。

(四)感受聲音,學會聆聽。

1、多媒體展示,傾聽各種聲音的美妙,比較各種聲音,讓學生學會聽辨,並寫出相應的擬聲詞。

2、聽一首曲子,把它編成一個小故事。

3、聽一段話,感受心靈之聲。

(五)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升華:聲音無處不在,只要你用眼、用耳、用心,各種美妙的聲音便在你耳邊縈繞,在你心間流淌。學會傾聽,來自大自然的聲音很美,來自心靈的聲音更美。同學們,你聽得見嗎?

2、拓展:看到汶川大地震,你聽到了什麼?看到北京奧運賽場上運動員額頭的汗水,你聽到了什麼?看到神舟七號上天,你聽到了什麼?

板書設計:

想像的聲音美

學會傾聽現實的聲音趣世界在歡笑

過渡的聲音妙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葡萄的生長習性,豐富知識。

2、通過討論簡單了解本文嚴謹別致、詳略有致的結構特點。

3、通過朗讀品味本文淳樸自然、閑適自在的語言。

4、通過想像和聯想體會作者文人的靈性和雅緻的情趣,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

通過對文本的研習,認識狀物的常見表現方法,明白根據表達的需要對這些表現方法進行選擇和運用的道理。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非常別致的狀物散文。教學重點應該是狀物,學習時要看文章按照月份寫了葡萄種植和收獲的各種知識,同時,由文及人,整體感受汪曾祺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情懷。

教學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生活中並不總是驚濤駭浪,也不是處處都需要正襟危坐。很多時候,我們大多數人都處於一種平常甚至平淡的生活狀態中。有人告訴我,只有認真地去感受和體味平常生活中那些快樂、悲苦、平淡以及詩意,才能真正體會到生活的滋味。想著這句話,我想到了汪曾祺。今天,我們要隨著汪曾祺走進那個美麗的葡萄園,在四季變遷中認識葡萄,認識人,認識人生。

二、由狀物散文的特點進入對文本的初步解讀。

狀物是文學作品特別是散文作品常見的寫作類型與表達方法,它將物作為主要的表達對象,根據需要,對事物的部分或全體,或者對某一類事物進行描寫,使人對描寫對象有比較清楚的了解,同時,在描寫中適當穿插記敘、議論、抒情等內容,使人感受到作者對事物的態度,與事物的關系,事物在起生活中的意義,以及作者寄託在描寫中的感情。但是,對事物的描寫始終是這類文章寫作的中心,接下來,我們看作者是如何完成狀物任務的。

1、通讀全文,看文章圍繞葡萄一共寫了哪些方面?重點是哪些?

寫了出窖、上架、澆水、噴葯、打梢、掐須、打條、追肥、結果、下架、入窖。重點寫了三、四、五、八這四個月的上架、吸水、抽條、長葉、開花、結果來寫。

2、為什麼這樣安排?

因為這是葡萄生長過程中最有情味的內容,是整個葡萄園生命涌動的時刻,是充滿活力、蓬勃生長的季節,也是最能讓人為所見到的自然生命而感動的時刻。

其實,略寫的部分也不是草草了事的,比如第一月,雖然只有短短的三行字,卻寫出了果園的寧靜和美麗,大雪,無聲,葡萄「睡「著,多麼祥和安靜啊,而到結尾處,葡萄又入窖了,「熱熱鬧鬧的果園,現在什麼顏色也沒有了」,與開頭呼應起來,雖然簡略,但意韻深遠。

3、寫景狀物的一般方法有(1)描繪景物的色彩、形狀、聲音,讓景物具有立體感。(2)調動自己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多種感覺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這也就是歐陽修所講的「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然後為至矣」。(《六一詩話》)當然這些離不開仔細的觀察,請同學們通讀全文看文章如何體現這一特點的?

形態:有的稍頭已經綻開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蒼白的小葉。

顏色:不大一會,小葉就變了顏色,葉邊發紅;——又不大一會,綠了。

長勢:葡萄抽條,絲毫不知節制,它簡直是瞎長!幾天功夫,就抽出好長的一節的新條。

果實: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飽滿、磁棒、挺括,璀璨琳琅。

月令,農歷某個月的氣候和物候。

4、當然只靠觀察是不行的,觀察必須與知識相融合,其中關於時令、農學、博物學、和古代文學方面的知識俯拾皆是。

5、狀物散文有別於一般說明文,但還是要運用一些說明方法的,同學們找一找,看運用了那些說明方法,有引用(。《圖經》雲:「根苗中空相通。圃人將貨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為木通。」)、列數字(在葡萄根的後面,距主幹一尺,挖一道半月形的溝,把大糞倒在裡面)、作比較(葡萄的卷須,在它還是野生的時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別的什麼樹木上。現在,已經有人給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點用也沒有了)、打比方(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

6、狀物散文有別與一般說明文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它常帶有情感、理趣,並不從科學的角度排斥主觀因素,而且使用手法也常常是文學的,如比喻、誇張、擬人、比擬等等。請同學們找一找,有哪些例子?

比喻: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

葡萄粒長了一點了,一顆一顆,像綠玻璃料做的紐子。硬的。

誇張:你就把《說文解字》里的玉字

偏旁的字都搬了來吧,那也不夠用呀!

擬人:葡萄藤露出來了,烏黑的。有的稍頭已經綻開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蒼白的小葉。它已經等不及了。

三、「這篇散文果然很『散』,初次讀來感覺象流水賬。作者通過自己的細致觀察,詳細介紹了葡萄十二個月的生長情況。語言平實自然,很口語化,作者為什麼寫這篇文章,難道僅僅是想寫出葡萄一生的生長狀況嗎?」

當然不是,以時間為序,作者不但寫了葡萄在每個月的生長狀況,對根、藤、蔓須、葉、果實在不同時節的狀態都有描寫,同時,更寫出了人的勞動,人對葡萄的感情,也抒發了作者豁達開朗的人生態度。這也是他散文的一個重要特點:記人事、寫風景、說文化、述掌故,兼及飲食瓜果、草木蟲魚,無不集於筆下,閑淡中有滋味,閑適中有意味,給讀者以文學藝術的`審美享受及文化修養的提高。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了解傾聽的重要性;

2、讓學生從小養成傾聽的習慣,學會傾聽,懂得傾聽;

3、對學生進行傾聽訓練,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

從實踐中鍛煉傾聽能力。

教學難點:

鍛煉傾聽能力,提高傾聽素養。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請大家聽故事,聽完後說說你的感受?

教師出示故事,學生傾聽並發言。

師:故事裡的小朋友不但自己不能學到知識,還影響了老師和同學,是對老師、同學的不尊重,是沒有素養的表現,長久下去會形成不好的行為習慣,不利於自己的成長。所以我們要學會傾聽,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

板書課題:學會傾聽

二、合作交流:懂得怎樣傾聽

1、師:認真地「聽」別人說話,似乎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得到,那麼怎樣才能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呢?請小朋友們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交流,看哪組想得最周全,隨時作好筆記。

2、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小組代表發言。

3、教師歸納為傾聽的方法,即「四心」

誠心:抱著謙虛態度聽;

專心:仔細地聽,不要三心二意,上課時聽到重要的地方可作筆記;

耐心:不要輕易打斷別人的話;

應心:給予適當的回應,鼓勵對方說下去。

師:通過剛才的討論,我想大家一定都掌握了傾聽的技巧,接下來老師要來考考大家。

三、活動:踐行傾聽之道

1、活動一:玲玲在傾聽時犯了哪些錯誤?

教師出示材料:

時間:早上地點:上學的路上人物:玲玲和媽媽

「玲玲,小孩子要講禮貌,不能罵人,要尊敬老師,團結小朋友……」

「媽,我知道了!還用你來講!」玲玲打斷了媽媽的話。

「你上課要認真聽老師講課……」

「媽,我知道了!知道了!你還要講!

」玲玲極不耐煩地說道。

「玲玲,你怎麼能這樣跟媽媽說話呀?」

「我不說了!」於是,一溜煙地跑了,只剩下媽媽一個人獃獃地站在那。

學生討論、交流玲玲在傾聽時犯了哪些錯誤,並發言。

師:和長輩交談要有禮貌,要虛心接受長輩的意見和建議,自己才能更快的成長。

2、活動二:播放各種聲音,測測學生傾聽能力。

師: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放鬆心情,聽老師播放一些聲音,看看誰的傾聽能力,聽的時候可適當作好記錄。學生認真傾聽,發言。

師:同學們的傾聽能力可真強,說出了這么多,可見同學生們都在用心地傾聽。

四、自我剖析環節

師:請大家回想一下,近段時間,面對父母的嘮叨,你傾聽了嗎?面對老師的教誨,你傾聽了嗎?面對同學的苦惱,你傾聽了嗎?把你做得好的地方及不足之處寫下來。生活動,交流。

五、總結提高

師:的確,傾聽自然,傾聽生活,傾聽他人,你將會有一種美好的享受,一份意外的收獲。傾聽父母的嘮叨,愛意滿滿;傾聽老師的教誨,知識多多;傾聽同學的苦惱,友情濃濃……同學們,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吧!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5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

這課是上完了,可以看到課堂上學生們學習積極性非常高,尤其是課前播放這首歌,並教會他們唱歌,引來學生嘖嘖的稱贊,調動了學習積極性;課中進行的美文朗讀比賽再一次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了詩歌的含義;討論喜不喜歡重復出現的句子「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這一環節,把自主學習的權利還給了學生,學生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甚至出現了爭搶的現象。當然教學本課著力點還是應讀出詩歌的情感、讀出畫面、讀出詩歌的音樂美。這一點今天我似乎做得還是不夠,我希望是新學期的第一節課,學生和我都還沒有找到感覺!

《三亞落日》教學反思

《三亞落日》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短文。作者運用活潑、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象,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下面我就將自己在這一課教學中的得與失與大家交流:

首先,在朗讀中感受落日的美。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在對課文一遍又一遍的梳理中,我有層次地訓練了學生的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出畫面,讀出意境,讀出情感,最後達到熟讀成誦的效果。文中的每一句語言都很精妙,因此積累這樣的句子、語段,對於學生今後的習作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其次,在重點詞語中領略落日美。文中有好多詞語既形象又生動,抓住了這些詞語,就能很好地引導學生理解語句的內涵。如「紅撲撲、赤朱丹彤、金紅一片」等繪色的詞語,能讓人感受到落日那最後的絢爛、熱烈。又如「快樂、抖落、懸在、頑皮地蹦跳」等描摹形態的詞語,能讓人感受到落

日的頑皮、可愛。從而油然而生一種喜愛、贊美的情感。

第三,在畫面中欣賞落日的美。文中在描寫落日的經過時,向我膠展現了幾個畫面,並且運用了大量比喻和擬人,使落日富有了情趣和感情。在教學中我通過圖文結合,引導學生欣賞了落日的整個過程:落日像孩童時的頑皮;像大紅燈籠時的柔和;像跳水員時的優美。在教學最後一個畫面「入水」時,我還引導學生給落日這位跳水員打分,學生在讀文後,都給它打了滿分,並且緊扣文中詞句列出能說服人的理由,從而感受到了落日入水時的美妙。

讓學生欣賞和感受美好的事物,也是對學生情感的一種熏陶,同時也為他們確立正確的審美觀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這對學生今後的發展都是很有益的。

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備課時對學生課堂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預設不充分,導致課堂上不必要的浪費了很多時間。例如:在處理「第一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的作用這一問題時,本想學生很順利就會完成,但事實上事與願違。又如:處理「漲溢」這個詞語時,由於自己課前沒有去關注這個詞語,所以在引導學生理解時,花費了很長時間。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深切地感受到備課備學生的重要性。

《煙台的海》教學反思

《煙台的海》以優美的筆觸,形象地再現了北面臨海的煙台一年四季獨特的海上景觀。我在教《煙台的海》一課時,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依據課改新理念,設計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並且靈活駕馭課堂,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一、自主閱讀促進自得

我讓學生進行內容的自我選擇:選擇一個季節(一段)進行重點學習。夥伴的自由選擇:選周圍的幾個同伴成為四人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情感的自我選擇:說說春日煙台的海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或給你怎樣的感受?這樣的教學拓展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時空,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以展現和發展。這種自主選擇正是學生自主意識、自主行為、自主能力的具體體現。

與此同時,在這一教學片斷中,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通過四人小組共同努力,探究某個季節煙台的海的特點,這一過程,不僅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提高了廣闊的自由空間,同時讓學生在合作取長補短,互相啟發,促進學生全面深入地探究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二、品詞品句,以讀促情。

學生小組學習後交流對春天煙台的海的感受,有學生認為是「綠盈盈的,富有生機。」也有學生說是「活潑的」、「輕盈的」、「春天煙台的海像個頑皮的孩子」??我都給予充分肯定,表揚,接著我引導學生針對這些特點進行深入的朗讀體會,最後我還為學生配上音樂進行感情朗讀。這一過程中,學生讀出了趣味、讀出了個性,讀出了積極的思維活動,讀出了豐富的信息含量。從「讀通」課文到「讀懂」課文,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預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了閱讀質量。這種讓學生品詞品句,以讀促情的教學,讓學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了閱讀質量,培養了學生愛祖國大自然的情懷。

三、仿寫指導,積累好詞句。

在學完了本文後,我對學生進行了仿寫指導訓練,讓學生用上課內積累的好詞好句,把曾看到過的海上景觀描繪下來。可以寫一個季節,有寫作能

⑷ 六年級語文上冊《懷念母親》教案

《懷念母親》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一單元的主題是「祖國在我心中」,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要讓學生感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下面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懷念母親》教案,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懷念母親》教案一

一、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親生母親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親生母親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三、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同學們,課前我們來做一個交流,你們知道「國寶」指什麼嗎?(是什麼?生:熊貓)對,是我們國家的大熊貓被稱為國寶,然而在北京大學曾經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也被稱為「國寶」,你們知道他是誰嗎?(生:季羨林)回答得非常正確,正是季羨林老先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一篇散文,題目是《懷念母親》。(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2、走進季羨林

對於季老先生,相信同學們應該不陌生。我們在五年級的時候曾經學過關於他的課文——《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還有他寫的《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那麼,誰能簡單地為大家介紹一下季羨林先生呢?

在了解作者這一個環節中,學生都做了預習,手頭有有關季羨林的相關資料。在做匯報時,師應引導學生放下手頭資料,口頭表述自己所知道的季羨林,可以簡短,可以只說一點,忌學生照著資料讀。

【作者簡介:季羨林(1911。8。2~2009。7。11),字希逋(bu,一聲),又字齊奘,山東聊城市臨清人。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惟一的終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其精於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桐滾譽位學者之一。「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生的了解: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和文學翻譯家】

師: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所了解的季羨林,那麼退去我們剛才所聽到的那些耀眼的光環,今天他是以一個兒子的身份出現的,我們要品味的是他平凡而真摯的情懷。

3、生字新詞

1)音

相信同學們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中的生字詞,文中的生字詞會讀了嗎?好,那老師就要考一考你們了,同學們來看小黑板。請生讀:

真摯朦朧凄涼可見一斑

篇目薄暗棄養頻來入夢

沮喪奔喪寢不安席

心潮騰涌思潮起伏終天之恨

小結:多音字有奔;備派薄

(在講解多音字的時候要給學生解釋清楚,什麼時候讀什麼音)

奔:奔走;急跑;趕忙或趕急事;逃跑——讀一聲

直向目的地走去;年紀接近——讀四聲

薄:與厚相對應,薄板、薄紙——讀bao,二聲

合成詞,單薄,淺薄,紅顏薄命——讀bo,二聲

薄荷、薄荷糖——讀bo,四聲

師:局段大家讀的都非常准確,老師希望大家在讀的時候聲音可以放開,再響亮一點,好,我們來一起讀一遍。

2)形

同學們注意到加點的字了嗎?這是本課中的生字,我們在書寫這些生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誰能給大家提個醒呢?

小結:斑(班);朦朧(月字旁,指景象、事物模模糊糊,這是一個形聲字,用形聲字的方法識記漢字,這是一個好方法);篇(下面一橫);頻(不是少)

師:同學們現在打開語文書,翻到25頁生字表部分,就我們剛才說的這幾個字,容易寫錯的,你在生字表旁邊的空白的地方一個字寫一個,要求清楚嗎?好,開始。(寫字的時候要注意坐姿,對)

3)意

寫完的同學抬頭,好,我們現在已經會讀會寫了,那文中的詞語的意思你都理解了嗎?(小黑板加小三角號標注)

【真摯:(感情)真誠懇切;棄養:婉辭,指父母死亡;寢不安席:無法安然入睡;終天之恨:終身的遺恨;薄暗:昏暗;沮喪:灰心失望;思潮起伏:接二連三的思想活動。心潮騰涌:心情跳躍、涌動。】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小結:查字典是我們學習的好方法。我們對這些詞語的理解都是藉助了字典這個工具書來理解的,那麼接下來我們還要將這些詞語放在文章里聯繫上下文做一個深入的理解。

這個環節的增加是為了讓學生對相關詞語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課文探究環節的抓重點字詞理解字詞及情感打基礎、做准備。

4、課文探究

1)朗讀課文,梳理脈絡;

師:請同學們在讀准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在這篇課文里,作者提到了幾位母親?並試著理清課文的層次,劃分段落。

2)梳理課文脈絡,理清層次

師:好了,那老師想問問大家,文章的題目是懷念母親,那麼在這篇文章里,作者提到了幾位母親呢?

生:提到了兩位,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

師:說得非常好,那麼他對這兩位母親懷著怎樣的感情呢?

生:「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師:很好,你能告訴大家你從哪找到的嗎?

生:第一自然段的最後一句。

師:生齊讀「我對這兩位母親……」,再讀:要讀得整齊,更要讀得有感情。

師:課文在第一自然段開門見山,指出兩位母親在他的生命中同等重要,這樣寫有什麼作用呢?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調,同時也引出下文對兩位母親的描述。那我們就可以將第一自然段作為第一部分內容。課文接下來又講了什麼?該如何劃分呢?

【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一、作者開門見山,指出兩位母親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調,同時引出下文對兩位母親的描述。二、接著,作者描述了自己與親生母親的關系:雖然相處時間不多,但母子感情卻絲毫未減,相反應為母親的離世,更加深了自己對母親的歉疚,並為此不斷懷念母親,這為闡述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愛鋪墊了感情基調;三、然後,作者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祖國的懷念,將對兩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酣暢淋漓,這是文章的重點所在。四、最後,作者呼應文章開頭,說明為什麼會有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

3)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著重研究研究,季老對他的親生母親這種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下面請同學們看學習要求3。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從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親生母親的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朗讀課文的時候記得拿起筆來在書上做適當的批註、勾畫,還可以寫上自己的感受。要求清楚了嗎?好,開始。

師:如果你自學好了,就可以進行小組討論了。

師:好了,同學們,可以了嗎?誰來說一下。

【生讀課文相關語句。體會感情。答題思路:通過什麼(關鍵詞)體會到了什麼(感情)】

分析:

A「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母親的去世,讓作者感到無比的傷心,一連痛哭了好幾天,而且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可見作者多麼愛自己的母親。

B「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恨」,終天之恨。作者當時是什麼心理?非常悔恨。他悔恨什麼呢?六歲離開,大二棄養,20歲,離開了母親多少年?十四年,相處時間很短,整整十四年幾乎沒有見過,當他想見母親的時候,他的母親卻走了,還沒有等到孩子報答恩情母親就棄養了。他悔,悔自己為什麼要離開故鄉離開母親,他恨,恨自己為什麼沒有為母親承擔更多的家務,為什麼沒有替母親分擔更多的憂愁。

靈魂不全:母愛是我們自身靈魂的一部分,如果失去了母愛將會使靈魂殘缺。作者將失去的母愛看成是靈魂缺失的一部分,可見失去母親對作者的打擊是非常大的,以至於讓作者抱憾終身。同樣,一個沒有了母親關心。嘮叨的人生活就也就變的毫無意義,一切都變的空虛和寂寞了。

在帶學生領會「終天之恨」時,讓學生出示自己課前預習搜集到的有關季羨林寫母親的文章,師簡單點評,有學生出示了《賦得永久的悔》,師重點范讀第一和第四自然段及第五自然段的重點語句,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對母親去世的終身遺恨。

C「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是啊,作者一想到母親就淚流滿面,數十年如一日,在他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的時候,他的腦海中會回想起什麼呢?

師總結:母親為孩子付出了全部。可是在母親臨終的時候有沒有見到作者?沒有見上作者一面就永遠的離開了自己的孩子,離開了這個世界,所以作者的內心充滿了悔恨,充滿了痛苦。

(2)朗讀:

正像古人所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同學們交流的太好了。你們的發言讓老師感動,我們把這種感動變成我們的朗讀,我們來讀一讀這段文字,來體會此時的季羨林的心好嗎?

A,個別生讀(悔恨)

B,生齊讀「我痛哭了幾天……數十年如一日」。

師:孩子們讀的太好了,這里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了作者失去母親之後的傷心、痛苦和悔恨。

5、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詞,了解了作者,主要學習了作者對親生母親的那份情,那麼作者對祖國母親又是怎樣的情?我們下一節課再來學習。

6、作業:繼續預習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

板書:

一、(1)開門見山引出下文

二、(2)懷念親生母親

三、(3~12)母親、祖國

四、(13)呼應開頭

《懷念母親》教案二

教材分析:

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作者開門見山,指出兩位母親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調,同時引出下文對兩位母親的描述。接著,作者描述了自己與親生母親的關系;然後,作者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祖國的.懷念,將對兩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酣暢淋漓,這也是文章的重點所在。最後,作者呼應文章開頭,說明為什麼會有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

學情分析:

課文語言富有跳躍性,而且作者對母親和祖國的這種深厚感情,學生缺乏現實體驗。因此,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會存在一定的困難。

教學目標:

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那些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理解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板書課題:懷念母親。教師強調「懷」和「念」都有「心」,用心去感悟文章表達的情感。

2.文中懷念哪兩個母親?對這兩個母親,作者有怎樣的感情?

二、自學提示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從文中的哪些描寫中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用「」劃出相關的句子,用「△」標出句中的關鍵詞,在句旁簡要地批註下你的感受,並有感情地朗讀句子,讀出你的感受。(時間6分鍾)

三、展示點撥

(一)母親棄養—悔恨之心

重點理解:

1.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抓關鍵詞「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理解「恨」。

2.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

抓關鍵詞「靈魂不全」、「終天之恨」理解「恨」。

3.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抓關鍵詞「一……就……」、「數十年如一」理解「恨」。

補充資料深入理解。

資料一:我暗暗地下定了決心,立下了誓願:一旦大學畢業,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養母親;然而……——季羨林《賦得永久的悔》

資料二:「當我從北平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於地下。我後悔,我真後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

——季羨林《賦得永久的悔》

(二)日記四則—思念之情

1.然而這凄涼卻並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抓關鍵詞「凄涼」、「甜蜜」、「糊」理解「念」。

2.我看了她的神情,想到自己的在故鄉地下卧著的母親,我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抓關鍵詞「我真想哭」理解「念」。

3.我現在還真是想家,想故國,想故國里的朋友。我有時簡直想得不能忍耐。

抓關鍵詞「簡直」、「忍耐」理解「念」。

4.心裡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國了。

抓關鍵詞「思潮起伏」理解「念」。

(三)散文兩段—尋夢之路

1.夜裡夢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

抓關鍵詞「捉」理解「尋」。

2.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抓關鍵詞「幻」理解「尋」。

四、反思總結

1.課文開頭「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和結尾「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我度過了在歐洲的十一年。」有什麼關系?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熱愛祖國,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同伴和睦」。

——2004年4月,93歲的季羨林先生通過《人民日報》寄語全國的中小學生

五、課堂檢測

找出課文中描寫作者對祖國母親魂牽夢縈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句,抄下來,並運用抓關鍵詞體會句子表達情感的方法,賞析句子。(注意書寫要正確、端正、整潔。)

《懷念母親》教案三

教學目標

1.准確認讀課文中生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詞語能運用。

2.感受課文朴實的語言中所含的復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

3.積累語言。

談話導入

1.了解作者。誰知道一般「國寶」是指什麼?(大熊貓)但是在北京大學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被人稱為「國寶」,他是誰呢?

課件出示季羨林生平及主要經歷。

2.呈現季羨林作品《永久的悔》片段:

(1)課件出示:「當我從北京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於地下。我後悔,我真不該,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

(2)學生默讀,交流感受。

(3)出示課題。

季老的許多文章里都談到了母親,也都表達了這樣的情感。

出示課題《懷念母親》板書)讀,讀出「懷念」的情感。

(4)作者,懷念的僅僅是生他養他的母親嗎?讓我們一起走進《懷念母親》。

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對學生講清自學的要求:讀准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感悟,文章哪些內容給你留下了較深的印象?)

自學反饋:讀讀自己印象最深的內容,說說讀懂了什麼。

如,題目的雙重含義。

以下這些語言也可在初讀時結合課文相關內容初步理解:

「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的那個母親;一個是我的祖國母親。」

「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品讀課文

(一)抓課文主線。

母親去逝後,季老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直到許多年後,母親還常常出現在夢中;留學德國,故國母親的一草一木也常會浮上心頭。請從文中找出描寫這個意思的幾句話讀一讀。

後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為什麼,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離開她。不知道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1.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非常地思念「母親」?(兩個「頻來入夢」)

2.朗讀句子。質疑。(如,「頻來入夢」什麼意思?對於「頻來入夢」的初步理解應該聯繫上下文,如文中的日記中的時間可以反映經常懷念母親,文章的最後一節中的「沒有斷過」、「一直」「十一年」等。)

(二)品讀思母之情。

1.自己的生母「頻來入夢」,季老卻說「不知道是為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麼。

課件出示資料1:到了中秋節──農民嘴裡叫「八月十五」──母親不知從哪裡弄了點月餅,給我掰了一塊,我就蹲在一塊石頭旁邊,大吃起來。在當時,對我來說,月餅可真是神奇的東西,龍肝鳳髓也難以比得上的,我難得吃。我當時並沒有注意,母親是否也在吃。現在回想起來,她根本一口也沒有吃。不但是月餅,連其他「白的」,母親從來都沒有嘗過,都留給我吃了。她大概是畢生就與紅色的高粱餅子為伍。到了歉年,連這個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課件出示資料2:有我回家聽對面的寧大嬸子告訴我說:「你娘經常說:『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他走的!』」簡短的一句話裡面含著多少辛酸,多少悲傷啊!母親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遠方,盼望自己的兒子回來啊!然而這個兒子卻始終沒有歸去,一直到母親離開這個世界。

(1)學生瀏覽以上資料談體會。

(2)聯系「11月18日」的日記談理解。

指讀或師范讀。

說說感受,談談作者思母的原因。

教師相機引讀:

「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後來到了德國,來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為什麼,母親頻來入夢。」

(三)品讀思國之情。

母親給了我多少的愛,給了我多少的溫暖,遠在異國他鄉,孤寂時時湧上心頭,母親怎不頻來入夢呢?此時此刻,季老懷念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生母,還有那──(祖國母親)

1.動情地讀一讀季老的幾段日記。

2.說說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

3.讀讀最讓你感動的一則日記,說說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來了。我覺得這黃昏的時候最有意思。我不開燈,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漸漸織上天空,織上對面的屋頂。一切都沉在朦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靜到不能再沉靜的時候,活動起來。我想到故鄉,故鄉的老朋友,心裡有點酸酸的,有點凄涼。然而這凄涼並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1)談談體會,或是質疑。

(2)常人覺得凄涼,可能是因為什麼事?

(3)季老感到凄涼是因為什麼事?再次細讀下文,從字里行間尋找答案。

設計想像說話:

如,因為季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覺得有點凄涼。

(4)既然這思念是「凄涼」的,季為什麼又說這凄涼是「甜蜜」的呢?學生交流。

設計想像說話:

如,他想到_________________,彷彿覺得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覺得這凄涼是甜蜜的。

(5)朗讀其他相關內容。

從交流中,我們體會到了遊子那誠摯的愛國心,請同學們深情朗讀,再次走進老人的心田。讀:

──11月16日……

(讀中評議,評議後再讀)

這種思念是多麼深切啊,他在異國他鄉想到故國的一切,讀:

──11月20日……

時間愈久,思國的神經愈發敏銳,即便是一絲絲輕輕的驚動,也能勾起遊子對故國的無限眷戀,讀:

──11月28日……

(四)抒發情感

這樣的思緒可以在日記中找到許多許多,這樣的情懷在心中很濃很濃。母親成了遊子夢中一個重要的內容。讓我們縱情讀一讀(課件出示《尋夢》的開頭與結尾)。

1.讀著讀著,你彷彿聽到了什麼?

2.讀著讀著,你又彷彿看到了什麼?你看到了生母怎樣的面影?你又見到了祖國母親怎樣的面影?

3.這是何等的魂系夢縈啊!你從這「開頭」「結尾」中感受到了什麼樣的情感?4.從文中找出描寫這種情感的句子讀給大家好嗎?

拓展升華

1.賞讀季老的其它作品中懷念「母親」的有關語句:

「在夢里向我走來的就是這面影,我只記得,這面影才出現的時候,四周灰濛蒙的,母親彷彿從雲堆里走下來。臉上的表情有點同平常不一樣,像笑,又像哭。但終於向我走來了。」

驚心動魄的世界大戰,持續了6年,現在終於閉幕了。在我驚魂甫定之餘,我頓時想到了祖國,想到了家庭。我離開祖國已經10年了,我內心深處感到了祖國對我這個海外遊子的召喚。離開時,我頭也沒有敢回,登上美國的吉普。我在心裡套一首舊詩想成了一首詩:

留學德國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舊邦,

無端越境入瑞士,

客樹回望成故鄉。

2.小結:是母親養育了作者,作者也與母親的命運息息相連。這樣一個時刻將母親裝在心中的讓人起敬的學者、作家,在自己的學術領域內,取得了崇高的地位,為祖國母親贏得了巨大的榮譽。祖國母親怎麼能不稱之為「寶」呢?

⑸ 六年級語文上冊公開課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六年級語文上冊公開課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年級語文上冊公開課教案1

教學目標:

1、回憶課文主題,讀懂故事。

2、感悟哲理,真正做到啟心靈之智,示行為之范基源。

設計理念:

1、體現「以鏈接內容為起點,拓展學生視野,使課堂向課外延伸,閱讀與表達相結合」的教學思想。依據「感知——理解——積累——運用」的教學程序,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2、從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從文本走向生活,體現小學語文「閱讀引路——鏈接拓展」式閱讀教學,彰顯教材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課前准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梳理本單元所學課文。

1、每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分別是什麼?

2、每篇課文中主要告訴我們哪些人生的道理?

學生思考並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展示課件

(1)做人也須像梅花那樣,品性高潔,不媚俗,不唯上,永葆自己內心的清靜純潔。——《卜運算元·詠梅》

(2)陷入絕境時要沉著冷靜、機智果斷。——《跳水》

(3)以「清貧」生活為樂,無論革命事業處於何等困境,始終堅持信念,不彷徨、不動搖、不退縮的崇高氣節。——《清前鋒舉貧》

(4)「吃得下飯,睡得著覺,笑得出來。」看似簡單的願望,但要想真正達成,也需要長時間的心性修養。——《兒子的采訪》

(5)「人生的擔子不管有多重,咬緊牙,挺住!」——《挑柴》

二、閱讀本次鏈接的三篇文章,用「感言」的形式表達對三篇文章的理解和得到的啟示。

展示課件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課件展示):

1、《聽的藝術》:做每一件事都有一個路徑。

2、《方法》:聽話不要聽一半,

更不要把自己的意思強加到說話人的頭上去。

3、《愛的詮釋》:愛的智慧的詮釋就是應「需」而為。

在該環節教學中,教師既要指導學生讀懂古詩,也要注意每篇文章最後的起「點睛」作用的話,並由此進行思考,談感受,寫「感言」。

三、拓展延伸,鏈接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細微的事件給人啟迪、耐人尋味。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觀察,細心體會,真心感悟,隨時記錄。

展示課件

學生可以自己談一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以及從中得到的啟示。

六年級語文上冊公開課教案2

教學目標:

1.自主識寫生字,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蠶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4.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以及慧碧在說明中表達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了解蠶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以及在說明中表達情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

1.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以及在說明中表達情感的方法。

2.感悟蠶的精神品質。

教學准備:

生字卡片、閱讀材料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學習

同學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其中,絲綢是中國古老文化的象徵,人們把中國稱為「絲國」。同學們,中國能有這樣的美譽,你們知道誰是其中的大功臣嗎?(蠶)對,蠶就是首當其沖的大功臣。今天,我們就來增加一些對蠶的了解,一起來學習第8課《春蠶》。(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開火車讀課文。

2.指名讀生字,糾正錯誤讀音。

3.齊讀生字。

三、細讀理解

1.自由讀課文,看看你能從課文中了解蠶的哪些知識?

2.匯報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歷史悠久、生長發育、生理特點、贊美)

3.從老師的板書你對課文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

4.小結。

四、再讀課文,賞讀語言

1.默讀課文,劃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好在哪裡?這個句子用了什麼說明方法?請你在課文中劃出來,並把你想到的在旁邊做出批註。

2.學生交流。

3.重點探究。

(1)為什麼說蠶絲是用「蠶的生命化成的」?蠶為了吐絲,耗盡了所有的生命,你覺得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2)「春蠶到死絲方盡」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春蠶這樣的人,你覺得「春蠶到死絲方盡」還可以用來贊美哪些人?

4.把你喜歡的語句再一次讀出來。

五、拓展閱讀

1.教師朗讀《春蠶的歌》選段

2.談話小結。

六年級語文上冊公開課教案3

一、設計思路

1、結合新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對新課標和大綱制定的有關六年級的各項要求,理解其中的每一項標准、尺度、重難點。

2、學習教材課後練習和理解作者的編排的意圖,理解每一項知識因材施教使得復習有針對性。

二、教學目標

1、是調查學生的心理狀況。我召開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調查會,了解學生對考試的看法和態度,了解他們對復習有什麼要求:分析學生的心理層次,給學生一些精神食糧,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期末復習中來。

2、是了解學生的知識狀況。採用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的知識漏洞,了解學生最需要老師幫助他們解決什麼難題;分析學生的知識層次,我可以因材施教使得復習有針對性,使得每一個學生在復習中有滿足感,能較好的受到復習的效果。

三、復習計劃

1、指導思想:根據新課標、依據教材和卷子、對本班的學生狀況都做個簡單的分析和說明。

2、復習時間:我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我安排語文基礎知識的單項復習,第二階段我安排閱讀和習作的復習,第三階段我安排的是單元綜合和模擬綜合的測試。第四階段我安排的自由復習和個別輔導相結合。

3、復習方法:我採用的是集中復習和自主復習相結合的方法。

4、復習內容:我把所有內容分為四個部分:語基部分、閱讀部分和習作部分、口語交際部分。

四、復習的實施方法

我採用的是集中復習和自主復習相結合的方法。第三階段:習作部分--反復修改 寫好日記由於我平時對學生的日記、讀中學寫、課後習作都抓得很緊,指導及時,講評反饋比較到位,所以我班學生習作的復習重點不是反復的寫作文,而是把重點放在反復的修改上。

1、組織修改一個方面:可以是作文中的重點段、可以是人物的一段對話、可以修改開頭和結尾的方法。

2、欣賞日記:我讓學生從四個一練習修改日記

(1)一事一議(練習寫事的,把過程寫清楚出示相應的習作篇目進行分析)

(2)一景一描(練習寫景的,抓住景物特點出示相應的習作篇目進行分析)

(3)一人一寫(練習寫人的,要讓人活起來出示相應的習作篇目進行分析)

(4)一感一想(練習想像的,想像事實結合出示相應的習作篇目進行分析)

3、日記交流:三至五個人進行日記交流,交流日記的方法是自己讀、自己評、同學評、老師導相結合。這樣學生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逐漸提高習作水平,而且不乏味。 據學生的實際,我把前邊的單項復習進行綜合檢測,以集中審題和單獨審題的方式進行檢測,可以是整體檢測,主要是做一些綜合練習,(接把自助餐搬進復習課的內容出示相應的題目進行審題並進行口頭作文)

六年級語文上冊公開課教案4

教學目標:

1、運用樹狀結構圖梳理文章脈絡,初步領悟文章表達特色,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2、運用提要式的閱讀策略,通過品讀重點詞名、感情朗讀等語言實踐活動,體會黃山松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觀察細致、抓住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感受作者對黃山松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運用提要式閱讀策略了解黃山松的三個特色,感受黃山松的形象、品格和精神,感悟作者對黃山松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

用「提要式」閱讀方法提煉關鍵詞,體會黃山松的特點。

教學准備:

教科書、學習卡片(一)(二)、自製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背景課件)

1、激情導入。(播放視頻)

2、黃山是享有盛名的旅遊勝地,它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於世,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黃山,去領略黃山奇松的風光。

3、這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板書課題,齊讀。

二、自由讀文,初步感知。

1、介紹作者豐子愷。

2、交流課前預習的有關黃山松的資料。

3、學生自讀課文,達到文通字順。

關注「罅、邛、髓、娉」等字的讀音,體會「石罅生、言疏煮石髓、臆測、娉娉婷婷」的意思。學生提出讀不準的字音及不理解的詞語,師生交流解答,掃清文章的障礙。

三、發現文章結構特點,藉助中心句,理清文路。

1、默讀課文,思考:作者分別寫了黃山松的哪三個特色,發現文章結構上的特點。(總——分)

2、在書中畫出寫黃山松的三個特色的句子你有什麼發現?(中心句)

3、給三個自然段分別加個小標題。

四、熟讀課文,梳理結構。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交流展示。

第二課時

一、板塊解讀,回顧導入。

1、由板塊主題「名山奇景」切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課文《黃山松》是名山奇景板塊中的一篇文章,黃山便是名山,而黃山松以奇聞名於世,與黃山的怪石、雲海、溫泉被譽為黃山「四絕」,堪稱是奇景。加之這篇文章的作者豐子愷先生,是我國的作家,黃山松又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名家名篇,又選入名山奇景的板塊中,教材編得多麼恰如其分啊!

2、用樹狀結構圖,回顧梳理課文內容。(板書,構建結構樹)

小結: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文章的脈絡也清晰的顯現出來,以黃山松的三個特點為綱,這一系列內容都蘊涵其中了,可以看出作者安排文字的獨具匠心。

二、指導運用提要式閱讀策略,學習黃山松的第一個特色。

1、巧妙引導,明確任務。

這篇文章篇幅比較長,長文如何品讀,豐子愷先生又是怎樣把黃山松的三個特點形象而又傳神地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呢?這是我們要重點研究的問題,看看在研讀的過程中能否找到一種合適的方法,幫助我們高效、准確地把握出作者都寫了什麼,又是怎樣寫的?首先,我們來關注第一個特色。

2、自主學習,提煉方法

(1)出示學習指南一:

學習指南一

1.默讀描寫黃山松第一個特色的相關段落。(建議2分鍾)

2.完成學習卡片(一)。(建議5分鍾)

3.小組內交流學習卡片。(建議5分鍾)

4.全班交流。(預計13分鍾)

(2)學生進行了自主性學習,教師巡視,進行個別化指導。

(3)小組交流學習卡片的內容,教師參與小組討論,進行課堂觀察。

(4)全班交流,學生匯報。

重點引導學生抓住:蒼翠、堅勁、窈窕、鬱郁蒼蒼、娉娉婷婷等詞語,體會黃山松長勢蔥郁的特點;結合「不可思議」一詞,體會黃山松生命力的頑強。並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黃山松頑強的精神品格。(相機引入圖片、視頻資源,進一步感受黃山松的頑強的特點。)

指導學生提煉關鍵詞的基本策略:

①藉助學習卡片匯報;

②追問提煉關鍵詞的想法;

③透過這個詞語體會到黃山松的特點;

④比較研究提煉哪些詞最恰當;

⑤教師支援的引入等。

3、總結方法,體會提要式閱讀的方法及作用。

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先找出描寫黃山松的特色的句子,然後提煉出最能突顯其特色的關鍵詞,並抓住這些詞語細細的品味,體會文字背後展現的黃山松的精神品質,從而感悟到作者對黃山松的贊美與喜愛之情。這就是提要式的閱讀方法。提要式閱讀不僅讓我們清楚的了解作者寫了什麼,而且文章的脈絡也會一目瞭然。

三、嘗試運用提要式的閱讀策略,自由選擇學習另外兩個特色之一。

1、出示學習指南二:

學習指南二

1.默讀你最感興趣的那個特色的相關段落。(建議2分鍾)

2.運用提要式閱讀方法,小組共同完成學習卡片(二)。(建議3分鍾)

3.全班圍繞卡片內容進行交流。(建議5分鍾)

2、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合作學習最感興趣的一個特色。

3、完成學習卡片(二)。

4、全班做簡要地交流。

交流重點:在小組研讀的基礎上,能提煉出關鍵詞「左右平伸、挺秀堅韌、不肯面壁、一心傾向陽光」,並結合這些關鍵詞談對第二個特色的感悟:抓住關鍵關鍵詞「偎傍、鐵鑄一般、團結松、松」體會黃山松的第三個特色;並結合感悟與體會,總結提升出黃山松一心向陽和具有團結力的品格。(此環節重點考察學生是否會運用提要式方法進行閱讀,主要以學生匯報為主,教師做適當的占撥)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總結全課,深化主題。

同學們,這就是豐子愷的筆下的黃山松,頑強得不可思議的黃山松,奇特得不可思議的黃山松,團結得不可思議的黃山松。松樹是堅韌的,人又何嘗不應該如此呢?這不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體現嗎?或許我們會從豐子愷先生簡單的文字中,讀出許多獨到的人生感悟來。

2、布置課外作業,拓展延伸。

推薦閱讀描寫黃山風光的

⑹ 小學六年級語文《落花生》教案設計三篇

《落花生》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小學 六年級語文 《落花生》教案設計三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六年級語文《落花生》教案設計一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吩咐、茅亭、榨油、價錢、石榴、愛慕」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4、初步掌握分清 文章 的主次,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學習作者主次分明的表達方式。

二、教學重點:

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三、教學難點:如何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系起來進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四、教學准備:

1、課件

2、(1)讓學生了解有關花生的常識和生長特點。

(2)查找有關作者的資料。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1、(課件出示花生圖)認識它嗎?這就是落花生,板書課題、介紹作者。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思考:課文為什麼以「落花生」為題,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

(板書:種花生 收花生 嘗花生 議花生)

(三)品讀感悟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分角色朗讀相應的段落, 說說 :一家人是怎樣議論花生的好處的?

2、默讀課文,思答:父親對花生作了幾次議論?幾次議論有什麼不同?

匯報交流:

(兩次。第一次把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作比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點進而說明做人的道理。)

(板書:做有用的人)

3、小組討論交流喜歡的 句子 ,教師巡視

(1)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2)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3)學生匯報討論結果並結合實際談談,我們要做怎樣的人?

4、讀一讀你認為感受最深的句子

(四)拓展延伸:在生活中,你認為哪些東西也會對你有所啟發,讓你學會做人的道理,同桌交流討論,把交流的內容能寫下來嗎?

板書設計:

15 落花生

種花生

收花生

嘗花生

議花生

做有用的人

小學六年級語文《落花生》教案設計二

設計理念:

1.探究學習。強調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探究,自己體驗,在探究中獲得自己的感受,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2.合作學習。重視學生的原有知識水平,重視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充分發揮群體中每個成員的作用,通過合作學習,加深理解,加深體驗。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解決重點問題。

3.情感體驗。挖掘文章本身的情感因素,加強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參與和情緒體驗。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受到文中情感的感染,而且能體會到探究和發現的快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吩咐、茅亭、榨油、價錢、石榴、愛慕」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4、學習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如何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系起來進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喜歡猜 謎語 嗎?

生:喜歡。

師:現在,老師說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它是哪 種植 物?

「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

生:花生

師:(出示花生的投影片)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鑽到士里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這篇課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小說家、 散文 家。因為小時候父親關於落花生的一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決心要像花生那樣,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筆名是「落華生」。那麼,他的父親關於花生談了些什麼,是怎樣談的呢?我們來看課文。

師:(板書:19.落花生)

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陶行知說:「創造始於問題」,問題是思維的起點,興趣是求知的動力。教者引用猜謎語,營造和諧的氛圍,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二、朗讀感悟

師:自由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

生:全文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師: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師:一家人是怎樣議論花生的好處的?

生:姐姐說它味美;

生:哥哥說可以榨油,「我」說便宜,大家都喜歡吃。

生:父親說花生最可貴的是它的果實理在地里。

師:兄妹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的一個特點。父親對花生作了幾次議論?幾次議論有什麼不同?

生:兩次。第一次把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作比較;第二次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

師:板書:花生——桃子、石榴、蘋果

師:齊讀父親的第一次議論。思考:父親是怎樣通過比較說明花生可貴之處的?

生:父親認為桃子、石榴、蘋果高高地掛在枝頭,炫耀自己,而花生卻埋在地里。

師:回答得真好。該抓住哪些關鍵詞語來突出花生的可貴之處?

生:我認為應該抓住「埋在地里」「鮮紅嫩綠」「高高地掛在枝頭上」這些關鍵詞語;

生:我認為還應該抓住「矮矮地長在地上」。

師:板書:埋在地里、高高地掛在枝上

師:誰願意來讀一讀?

生:抽一生讀

師:你認為他讀得怎樣?

生:我認為他抓住了關鍵詞語來讀。

生:我認為他讀得很有感情,讀得很流暢。

生:他讀出了桃子、石榴、蘋果那種炫耀自己的語氣。

生:(齊聲說)想。

師:好,讓我們一起來有感情的朗讀。

生:有感情的朗讀。

[設計意圖:讀,是語文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環。教者在教學活動中,不但做到了在做上教,還做到了學生在做上學。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去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品味,在讀中生情,在讀中培養語感。]

師:桃子、石榴、蘋果鮮紅嫩綠,惹人喜愛,而花生卻將成熟的果實理進泥土,等待人們來挖掘,來利用。由此,你體會到花生可貴的品質是什麼?

生:我體會到花生默默奉獻的精神;

生:我體會到花生無私奉獻的精神;

生:我體會到花生不求名利,朴實無華的精神;

師:父親借花生來 教育 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人?用——勾劃出來。誰來讀讀父親的第二次議論?

生:一生讀。

生:父親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

生:父親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個不求名利、默默奉獻的人;

師:作者「我」怎樣理解父親的話?在文中用~勾劃出來

生:「我」認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師:你怎樣理解作者的話?結合實際,舉例說明。

生:有些人,你看他儀表堂堂,可是他卻沒有什麼本事;

生:有一次,我在街上看見一位非常漂亮的阿姨,邊走邊吃香蕉,吃完香蕉就把皮扔在大街上,如果把過路的老大爺、老奶奶摔到了,怎麼辦?

生:有些人,雖然長得很醜,可是他很樂於助人。

生:我的鄰居是個清潔工,他每天天沒亮就開始打掃衛生,我覺得他就是一個有用的人。

師:其實,我們的身邊像那位普通的清潔工一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的人有很多,他們就是落花生那樣的人。

師:在我們身邊有沒有像落花生那樣的人呢?舉例說明。

生:有,老師為了學生在工作上默默奉獻

生:清潔工,為了一方的清潔,寧願犧牲自己的青春。

生:蠟燭是偉大的,犧牲了自己的身體給我們帶來光明。

生:春蠶,為了讓人們穿上華麗的衣裳,到死都還在吐絲。

生:太陽,因為你無私地奉獻光和熱,所以大地才一片生機昂然、萬紫千紅。

師:大家說得真棒,在我們的身邊像落花生那樣的人和事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個有心人。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准》中指出: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陶行知先生也說:「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教者善於啟發、誘導,在語文和生活之間架起一座彩虹,讓語文走向生活,讓生活走向語文。]

師:這篇課文,從種花生到收花生、嘗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從嘗花生到議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作者為什麼這樣安排?

生:作者這樣安排的目的是為了強調我們應該做像落花生那樣的人;

生:課文重點寫議花生,目的在於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

師:這篇課文的重點是議花生,父親的議論是著重寫的,這樣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 其它 內容略寫,但它為文章的主要內容起說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寫。我們在寫作時也要確定重點,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師:這篇課文借寫花生,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種寫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事物能給我們以啟迪,讓我們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筆這個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東西,為了讓同學們獲得知識,不惜犧牲自己;蠟燭,照亮了別人而毀滅了自己……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學習本課「借物喻理」的寫法。

[設計意圖:的教育家陶行知說:「先生的職責不在於教,而在於教學生學。」教學有法,貴在授法。教者充分得挖掘了教材的,巧妙地把課文的閱讀與寫作的指導有機地結合起來了,讓閱讀更好地為寫作服務。]

三、 總結 升華

師:學了這篇課文,你想說點什麼?把你的想法寫下來,在小組內交流。

師:誰願意毛遂自薦?

生:我想說:「我要向花生學習」。

生:做人不能光看外表,要看他是否有用;

生:不是有一句 名言 :「用珠寶裝扮自己,不如用知識裝扮自己」,我覺得說得真好。

生:我又學會了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和借物喻理兩種寫作 方法 ,我想我的 作文 能力會更好。

生:我認為父親的話有些不對,桃子、石榴、蘋果高高地掛在枝頭,並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們的生長特點。

生:老師,你不是說現在的社會是競爭的時代,它需要敢於展示自己才華的人嗎?難道像桃子、石榴、蘋果敢於展示自己才華,錯了嗎?

師:你們提得真好,的確現在的社會需要敢於展示自己才華的人,桃子、石榴、蘋果高高地掛在枝頭,並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們的生長特點。但父親為什麼要這樣說呢?這里父親只是打個比喻,作個對比,詣在強調花生默默奉獻的精神。當然,任何比喻都是跛腳的。

師:現在的社會既需要像落花生那樣的默默奉獻的人,更需要像桃子、石榴、蘋果一樣敢於展示自己才華的人。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准》中倡導教學要個性化和個性化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人格,張揚學生個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並敢於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尊重學生的主體感受,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感受,深刻領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布置作業。

師:你們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看老師留給你們的作業。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一篇 讀後感 ;

2.讀許地山的其他作品(教師推薦書──《空山靈雨》《春的林野》,網址印在發給學生的資料上);

3.搜集整理許地山的文章和生平 事跡 ,寫出你的評價文章。(當然這個作業,可以用一學期,也可以用更長時間)

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項或兩項作業。

小學六年級語文《落花生》教案設計三

設計理念:

1、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落花生》這篇課文,要抓住重點句子,引導學生加深理解,讓學生學得充分,學得深刻。學習時教師應抓住父親所說的這幾句話,作為學習該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2、教師要善於質疑,設置懸念,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才能培養學生求異性思維。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是借物喻理,贊揚的是落花生奉獻精神。落花生沒有努力去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生長,雖外表不好看,但它有用,有益於人類,有著內在的美,有一種默默奉獻的精神。文章否定的是那種「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3、在學習該篇課文時,應該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會用「居然」 造句 。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並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寫一種事物。

教學重點:

1、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2、掌握詳略得當的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趣,揭示課題

1、老師出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它是哪種植物。「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花生)

2、出示花生的課件,教師解題: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鑽到士里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 (板書:19、落花生)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准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生字學習情況。讓學生認讀詞語

3、默讀:課文記述了一件什麼事? (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詞語,掃清閱讀障礙)

三、再讀課文,理清記敘的線索

1、課文為什麼以「落花生」為題,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 (落花生是本文議論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為題。全文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都是圍繞題目來寫的)

2、那麼這篇文章分幾部分來寫的?先寫什麼?後寫什麼? 預設;

(1)先寫種花生,再寫過收獲節。

(2)也可以說先寫種花生、收花生。再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並為過收獲節做了准備。最後寫吃花生時的議論。 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四、研讀課文,把握重點

1、分開層次,確定重點: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他們是怎樣過收獲節的?先干什麼?後干什麼? 師:現在我們來跟他們一塊過收獲節,收獲節里一家人——吃花生,一邊吃一邊——談花生 再看書,這里「吃花生」用了幾個自然段?(兩個)而談花生用了十二個自然段,根據「看詳略」的方法,哪一個是重點?

2、確定學法,「吃花生」略學,「談花生」詳學。 誰來讀「吃花生」這兩段,一邊讀一邊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來。 好幾樣 吩咐 很難得(重讀) 師講解:當時作者的父親在廣東做縣官,平時公務忙,很少參加家裡的活動。這次他來,是專為吃花生來的嗎?說明什麼?

3、讀中感悟,突破難點 母親做了好幾樣食品讓大家吃,大家邊吃邊談花生的好處。默讀這段,把談花生好處的詞語圈。 小組討論:有幾個人在談話各說各的是什麼呢?(孩子們認為花生的好處是什麼?父親認為花生最可貴之處是什麼?) 這兩方面內容誰是重點呢?為什麼? 父親說了幾次話,哪句話是重點內容。為什麼? 匯報交流: 分角色讀這部分,讀出談話的氣氛。 姐姐說味美,哥哥說可以榨油,「我」說便宜,大家都喜歡吃,父親說花生最可貴的是它的果實理在地里。 (我們所說的話內容淺顯、明白,容易理解解,而父親的話讓我們有所感悟,因而,而我們談不是重點,「父親談」的是重點。)

小結:課文中「我們」談的那幾句話除去我的最後一句話是重點以外,其餘幾句用不用仔細去研究,就很明了,而父親說的話有很深的寓意,因而要看內容確定重點。 「父親談」是重點。父親一共說了五次話。

師:父親這五次談話都很重要嗎?用「看內容」 的方法比較一下,哪次談話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讀。 學生分析1、2、5句不重要,3、4句重要。

4、討論交流,合作學習 引:父親的話為什麼會永遠記在我心上?下節課再交流。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收集名人與做人的小 故事 。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引入新課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研讀課文,領悟重點 重點讀父親的話,分析3、4 句贊花生,學花生。

父親「贊花生」。

(父親說的話很重要,花生的果實,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眾,他不向蘋果和桃子這類植物,果實高掛枝頭,炫耀自己,而是深埋地中,並給人們帶來好處。) 畫出寫花生及其它果實特點的詞語。 說說花生的特點。 指導在讀中表現自己的體會。 (幫助學中抓住關鍵詞語「埋在地里」「鮮紅嫩綠」「高高地掛在枝頭上」「矮矮地長在地上」等進行分析,體會出花生的默默無聞,朴實無華。)

「學花生」 談談你對「不好看,很有用」的理解。

(六個字講了兩個方面,「不好看,很有用。」父親又說了花生的特點,父親提出要求,不要做「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的人,而做謙虛朴實,不計名利,不會炫耀自己,對別人有用的人。當然既外表好看,又有用的人好。但外表美畢竟不能與內心美相提並論,更看重的是內心美,更看重能實實在在為人民做好事。一個外表不怎麼美的人,要做出成績,得到大家的認可,也許比外表賞心悅目,很引人注目的人更難,但如若仍能默默無聞,毫無怨言地做努力,給別人帶來好處,應該說更了不起,也更讓人敬佩。)

理解作者「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這句話。 指導朗讀,說說你了解的有用的人的故事。

小結:作者受父親的啟發,所說的這段話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做人的道理,贊揚了腳踏實地、埋頭苦幹、謙遜朴實、不計名利、有真才實學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贊揚了一切默默無聞,為人民多做好事,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貪圖虛名,不學無術,對社會沒有用的人。父親的教導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貫徹在他一生的做人、寫作和教學之中。

齊讀全文最後一節。

思考:這一節對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麼作用? 第一句講過收獲節的談話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時間,把事情敘述完整。第二句說明了父親的話給「我」的印象之深,說明了作者在收獲節上的收獲之大,也可見母親安排這一活動的用意和父親參加這一活動的目的。這樣的結尾深化了主題。 「讓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既要有學習的內容,還要有學習的方式和學習的情感動機。因此,這里既抓住了學習重點,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實在可行。」

三、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1、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文章為什麼要用「落花生」做題目?

作者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回憶父親的教導,更嚴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親的「像花生那樣」踏踏實實、不求虛榮地去做人。因為父親的話是由花生引出的,又用花生的特點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樣做人,所以用這個題目。

2、結合「我」的一段話,概括課文的中心。

課文通過收獲節上一家人對花生好處的議論,說明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四、總結寫法,課外拓展

1、從種花生到收花生,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父親談話的教學中,學習詳寫和略寫。

2、花生的果實長在泥土裡,桃子、石榴、蘋果只是根據各自的生長特點將果實掛在枝頭,由此,體會到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朴實無華可貴的品質。學習這種是藉助花生講明道理的寫法叫「借物喻理」。

五、拓展練習

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像花生一樣的人和事,讓我們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舉出例子來說一說嗎?(如:貌不驚人的鉛筆、橡皮;像默默無聞的環衛工人,郵遞員„„)然後結合課後的「小練筆」寫一寫。

板書設計:

種花生:買、翻、播、澆

收花生:居然

議花生:姐弟說——花生的好處(直接敘述)

父親說——花生的可貴(對比)

做有用的人(引申)

相關文章:

1.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敘事6篇

2. 小學語文自讀教學反思

3. 四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練習試題及答案

4. 2019二年級語文老師學期工作總結5篇範文 二年級老師工作總結

5. 四年級上冊語文《羅斯福集郵》教案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上冊語文第3課教案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