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里文章的結構是什麼意思

語文里文章的結構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3-18 14:15:21

『壹』 文章結構是什麼

文章的結構是文章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外部形式的統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結構三個要素組成的。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結構三個要肢搭素組成的。

文章的基本要素——主題、材料、結構、語言,是文章學的主要研究對象,以往各種寫作論著論之甚詳,但對其概念內涵的揭示似山老欠斟酌,定義並不嚴格。固然,論說文的結構也包括了這一層,但論說文結構更重要的內涵是論點與論據之間的聯結方式。逗飢升

『貳』 語文的結構和內容是啥意思

結構一般就是指外在的形式,可以看得到的文章的布局方式,比如議論文論證結構有並列式、總分總式、層層遞進等等方式;比如文章的畫龍點睛、卒章顯志;小說的設置懸念、情節陡轉等。

內容就是文章所寫的意思。

好的文章是內容與結構的完美結合。

『叄』 語文閱讀中的結構與內容分別指什麼

結構是指文章的組成,例如 朱自清的《春》結構是總-分-總。
內容指文章

『肆』 文章的結構是什麼意思

是文章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寬哪外部形式的統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結構三個要素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靈魂」,要明確無誤;材料是「血肉」,要豐富,並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結構則是文章的「骨架」,是謀篇布局的手段,是運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4)語文里文章的結構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文章結構方式:

1、並列式:

文章各部分的內容沒有主次輕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輪讀書》,三個部分分別談到了讀書的目的、讀書的方法、讀書的好處,就是採用並列的結構。

2、總分式:

先總述,再分說。這種關系還可以銀顫演變為「分—總」或「總—分—總」的結構方式。例如《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採用的就是「總—分—總」的結構:先總說「格物」「致知」就是指現代學術的基礎,即實地的探察,也就是現在所謂的實驗。

然後先儒家對「格物」「致知」意義的曲解和對「格物」「致知」精神的埋沒;再闡述科學發展為什麼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後從正反兩個方面總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3、對照式:

文中兩部分內容或進行對比,或用這部分內容烘托另一部分內容。

例如魯迅先生的《鋒巧敗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駁了敵論中的論據不能證明論點,即中國人失掉的是「他信力」,發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駁了敵論;後一部分從正面列舉事實,提出正確的論點,我們中國人沒有失掉自信力,間接地批駁了敵論。

4、遞進式:

文章幾部分內容逐層深入。例如《不求甚解》一文,先從「不求甚解」一詞的來歷談起,分析了陶淵明的讀書方法。

首先要「好讀書」,二是主張讀書要會意。再從正反兩個方面舉例說明,讀書應當重在讀懂書本的精神實質,而不是尋章摘句。最後進一步從正反兩個方面論證了讀書「不求甚解」的重要性。

二、段落結構方式

段落結構方式是橫式和縱式,還有縱橫交叉式。

文章或段落,有總分總結構(總起,分述,總結)、分總結構(分述,總結)、總分結構(總起,分述)。

『伍』 文章的結構是什麼有哪幾種

文章的結構是文章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外部形式的統一。

文章結構方式有:總分式結構、並列式結構、分論點列述式、對照式、遞進式等。

1、總分式結構

文章層次之間是總說和分說的關系。這種關系,有三種基本形式:

①先總後分,文章開頭部分總括提出所要敘述事件的整體面貌、基本特徵或中心觀點,以下分別從若干方面列舉事例具體詳細地加以描寫或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論點具體加以闡述。

②先分後總;

③先總說,後分說,再總說。

2、並列式結構

是從若干方面入筆,不分主次、並列平行地敘述事件、說明事物,或以幾個並列的層次論證中心論點的結構方式。其特點是將事件、事物或論題分成幾個方面來敘寫、說明和議論,每個部分都是獨立完整的部分,與其他部分是並列平行關系。

3、分論點列述式

分論點列述式結構是議論文常見的一種結構模式。文章往往在開頭提出中心論點,然後以分論點的形式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論證中心論點。這種結構式,條理清晰、眉目分明。

4、對照式

結構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陰一陽、一實一虛,在內容上是真與假、好與壞、美與丑、善與惡或用其它對立的兩方作對比來發議論、抒感情、記人敘事的結構形式。

5、遞進式

在闡述中心論點時,各層次、段落之間的關系是環環相扣、逐層深入的關系。前一部分論述是後一部分論述的基礎,最後推導出文章的結論。

(5)語文里文章的結構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文章的基本要素——主題、材料、結構、語言,是文章學的主要研究對象,以往各種寫作論著論之甚詳,但對其概念內涵的揭示似欠斟酌,定義並不嚴格。新近出版的寫作論著,或沿用舊說,或雖有改動而仍值得商榷。

有的書在「結構」章沒說結構是什麼,只指出「結構是文章的骨架」,似以此作為「結構」的定義。骨架,確實很形象地表達了結構的特徵和作用,但這只是一個比喻,比喻永遠不能成為定義,因為比喻永遠不能直接揭示對象的類和特有的本質屬性。

還有的定義是「偷換」概念。書中論及「結構」,開宗明義的就說:「結構是對文章全部內容的編織和安排。」作者要給「結構」(N,指文章要素之一)下定義,但下的卻是「結構」(V,即安排結構)的定義。

「結構」確有名、動兩種詞性,是冊游肆個兼類詞,但寫作論著應當把「結構」(N)與「結構」(V)分開,並用「安排結構」或「布局謀篇」來代替「結磨州構」(V),以免術語混淆。若作者說上邊這個定義原是給「結構」(V)下定義,討論「州轎結構」(V,「聯結、組合」之義)之法。

『陸』 語文中結構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語文中 詞語『結構關系』是什麼?都有哪些? 從結構關系看,短語可以分為主謂短語、偏正短語、動賓短語、後補短語、並列短語、介賓短語、的字短語等。下邊分別介紹這幾種短語。
1、主謂短語
主謂短語是由兩個表示被陳述與陳述關系的的片語成的短語,其中表示被陳述的對象是主語,用來陳述的是謂語。主語一般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一般由動詞、形容詞充當。
例如:
老師講課 臉紅
他講話 心情好
小明走 她聰明
電話響 桃花紅
大家唱歌 我們高興
2、偏正短語
偏正短語是由名詞、動詞或形容詞與它們前頭的起修飾作用的成分組成短語,其中名詞、動詞、形容詞是中心語,修飾名詞的成分是定語,修飾動詞、形容詞的成分是狀語。定語、狀語與中心語的關系,是偏和正的關系。
例如:
我的老師 恭敬地鞠躬
清晰的字跡 小心地翻閱
一個顧客 完全相信
可愛的人 更加堅強
可貴的精神 多麼漂亮
左邊的一組都是由定語合中心語組成的偏正短語,右邊的一組都是由狀語和中心語組成的偏正短語。
3. 動賓短語
動賓短語是由動詞和後邊受動詞支配的成分一起組合成的短語,其中受動詞支配的是賓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結果、處所等。賓語主要由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的短語充當。
例如:
敬畏生命 吃包子
熱愛生活 誇獎我
愛好文學 寫文章
慶祝回歸 修鐵路
安排工作 蓋房子
後補短語
4、後補短語
後補短語是由動詞、形容詞和在它們後邊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一起組成的短語。起補充說明作用的的成分是補語。
例如:
盛滿 好極了
嚇跑 熱死了
牽回去 大得多
抱起來 暗得很
打量一番 翻了一陣
左邊的一組都是由動詞及其補充成分的一起組成的動補短語,右邊一組都是由形容詞及其補充成份一起組成的形補短語,它們一起統成為後補短語。
5、並列短語
並列短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並列組成的短語,詞和詞之間是平等的聯合,沒有輕重主次之分。
例如:
報紙雜志 老師和同學
改革開放 唱歌和跳舞
雄偉壯麗 討論並通過
聰明、美麗而善良 光榮而艱巨
6、介賓短語
介賓是介詞和後邊的賓語一起構成的短語,用來表示時間、方位、處所、對象等。
例如:
向沙漠展開攻勢 從北京來
在外面按了兩下 往北邊
對大家說 比我高
7、的字短語
的字短語是由名詞,代詞,動詞,或形容詞等加「的」組成的短語。的字短語可以用來代替名詞,相當於一個名詞的功能。
例如:
集體的 大家的
小紅的 別人的
吃的 紅的
大的 用的

問題二:語文中的「結構」都有哪些,比如總分總結構 是指文章的結構?
一、總分式結構
文章層次之間是總說和分說的關系。這種關系,有三種基本形式:
1.先總後分,文章開頭部分總括提出所要敘述事件的整體面貌、基本特徵或中心觀點;以下分別從若千方面列舉事例具體詳細地加以描寫或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論點具體加以闡述。
2.先分後總;
3.先總說,後分說,再總說。

無論使用哪一種形式,都應注意,分總之間必須有緊密的內在聯系,分述部分要圍繞總述的中心進行,總述部分應是分述的總綱或水到渠成的總結。
二,運用並列式結構
注意點:1.並列的幾個內容各自獨立,又緊緊圍繞一個中心。
2.並列的各個部分必須是平行的,要防止各個方面交叉或從屬。小標題式結構也屬於其中的一種,在高考中常有佳作。
三,對照式:文中兩部分內容或進行對比,或用這部分內容烘托另一部分內容.
四,遞進式:文章幾部分內容逐層深入.

問題三:語文中結構作用和內容作用有什麼 句子結構上作用的規律總結:
【開頭】開篇點題、設置懸念、渲染氣氛,引起下文、總領全文,埋下伏筆,為下 *** 鋪墊。
【中間】承上啟下、照應開頭、作鋪墊,埋伏筆,對比。
【結尾】照應標題,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更嚴謹完整,照應前文,總結全文。
句子內容上作用的規律總結:
【開頭】交代環境背景,奠定感情基調。
【中間】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人物形象。
【結尾】畫龍點睛,揭示主題;總結全文,點明中心,深化主題升華主旨;引人深思,給人啟示。出人意料,使情節陡起波瀾,又在情理之中,震撼人心 ;言有盡而意無窮,引發讀者思考; 戛然而止,意味深長,引人思考回味

問題四:語文中什麼是所字結構 「所」字結構的常見用法有四種:
(一) 位於動詞或動詞性片語之前,組成所字結構,使整個結構具有名詞性。例如: 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所.望。(赤壁之戰)(232) 大臣憂懼,不知所.
出。(報任安書)(395) 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古知今,以所見知所不見。(察今)(647) 「所」字在這里都是指代動作行為的對象,「所望」就是「期望的情況」,「所出」就是「提出的辦法,「所見」就是「看見的東西」。
(二)「所」、「者」同時出現,構成「所?者」格式,它的作用和單用「所」字的結構相同,仍是指代行為的對象。例如:
即舉所坐者...
送之。(身無長物)(16) 所欲忠者....,國與主耳。(張中丞傳・後敘)(238) 然則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
在乎人民也。(諫逐客書)(383) 「所坐者」就是坐的東西,指的是「竹席」。「所欲者」就是要忠於的對象,即「國與主」。「所重者」等於「所重」、「所輕」,指的是「色樂珠玉」和「人民」。
(三)「所」字結構的前面還可以用行為的主動者作定語來修飾它。有定語後不加「之」的。例如:
皆崩崖所隕....
。(巫山・巫峽)(29) 騫身所至者....
。(張騫傳)(190) 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此詬遠。(張中丞傳・後敘)(239) 吾所欲者....
土地也。(五蠹)(644) 有定語後加「之」的。例如:
必為秦國之所生.....
然後可。(諫逐客書)(382) 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p....。(庖丁解牛)(601)
(四)「所」字結構的後面有時出現具體的行為對象,這時,「所」字結構作定語,修飾後面的名詞。例如:
舉所佩玉塊....以示之者三。(鴻門宴)(162)

閱讀全文

與語文里文章的結構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