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運用雙向細目表分析語文試卷
如何使用《雙向細目表》命制試題
【文章導讀】考試命題雙向細目表是一種考查目標(能力)和考查內容之間的列聯表。製作考試命題雙向細目表,是命題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雙向細目表可以使命題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計劃性;使命題者明確測驗的目標,把握試題的比例與份量,提高命題的效率和質量。同時,它對於審查試題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般雙向細目表縱向為要考查的內容即知識點,橫向列出的各項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說是在認知行為上要達到的水平,通常採用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等級。這是按美國教育家布魯姆(B.Bloom)目標分類劃分的,是從最簡單的、基本的到復雜的、高級的認知能力。每前一目標都是後面目標的基礎。即沒有識記,就不能有理解,沒有識記與理解,就難以應用。
(1)知識(識記):是對知識的回憶。其中包括對具體事物、普遍原理、方法、過程、模式、結構等方面的回憶。
(2)領會(理解):是最低層次的理解。它與完全理解並不是同意詞,與完全掌握信息也不是一回事。領會是指對交流內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理解。
(3)運用: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對抽象概念的使用。這些抽象概念可能是一般的觀念、程序的規則、概括化的方法,也可能是專門性的原理、觀念和理論。
(4)分析:是將交流的內容分解成幾個要素或組成部分,以便分清一個事物中各要素或各部分的層次關系。
(5)綜合:是將所分解的各個要素或組成部分組合成一個整體。是對各個要素或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加工的過程和進行排列組合以構成一個比較清楚的模式或結構的過程。
(6)評價:是為了特定的目的對材料和方法的價值所作出的判斷。也就是說,對材料和方法符合標準的程度所作出的定量或定性的判斷。
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的這六個層次是從學習過程的理解能力來劃分的,它適應於任何一門學科,而且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雙向細目表的突出特點在於:
保證了考題對要考查的內容有較寬的覆蓋面;使考試有較好的內容效度。命題雙向細目表不宜隨意更改,只能隨考試大綱的修訂而修改。
制定了試題(卷)的質量標准。本人認為應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命題的目的性 命題前教師要確定好考試(考查)的目的、意圖。
2、根據考核、考查的目的要求確定試題的難易度、梯度。一般的難易梯度為1:2:7。
3、認真分析教材,理清知識脈絡,確定命題的重點和難點。
4、擬定試題的框架,題型的設置及每個試題的題量。
5、確定每個試題的知識點分布情況。
6、根據命題的預設結合課本知識選配試題。
衡量考試的質量通常有四個重要的指標:即考試的效度、信度、試題的難度和區分度。
(1)效度。考試的效度是指通過一次考試能確實地測量到它所欲測量的東西的程度,可用考試的內容效度和效標關聯效度來表示。標准化考試要求效標關聯效度在0.45以上,考試才算有效。內容效度沒有確切的數據指標,它是由測驗編制者、使用者運用分析判斷得出的結論。一般認為,內容效度應達到80%左右。
(2)信度。考試的信度是指考試結果的可靠性程度,可用等值系數、穩定系數和內在一致性系數(分半系數)來表示。標准化考試的信度系數要求在0.90以上,最低不小於0.80。美國有些標准化考試的信度系數要求在0.96以上。
(3)難度。試題的難度即試題的難易程度,可用通過率來表示。各個試題的難度以適中為宜。試題太難或太易都不會有好的區分度,其信度也會降低。國外許多研究者以及我國的試驗結果證明,只有難度中等的試題才是較好的。除去個別的例外。
(4)區分度。試題的區分度是指試題對不同被試者鑒別其能力的程度,可用題目得分與總分間的積差相關系數作為區分度指標(對選擇題),可用高低分組各佔27%的被試者的通過率之差來表示(不限題型)。
一、命制試題《雙向細目表》A及說明
命制試題《雙向細目表》A
第一題
第二題
第三題
第四題
所佔分值
概念題
15
10
5
30%
基本題
20
15
5
40%
變式題
5
7
10
22%
拓展題
3
5
8%
合計分值
35
30
20
15
100%
表A的使用說明:
1、表A主要是確定各個大題中每類試題的所佔分值比例,其目的是確定出概念題、基本題、變式題、拓展題在個大題中的分值分布情況,即構建試題分值框架。
2、各類題型在每個試題中所佔分值要根據考查目的而有側重分部,一般來說概念題、基本題應分布在第一、二大題中,變式題、拓展題應分布在第三、四大題中(也可靈活地穿插),其目的是要體現試題的梯度,遵從由簡到繁、有易到難、由基礎到綜合的學生答題原則。
3、題型的設置、大題數量的確定、各個大題中每個小題的選配都應在本表中設計出來,各類題型的分布要落實到每個小題中。
二、命制試題《雙向細目表》B及說明
命制試題《雙向細目表》B
第一章
(節)
第二章
(節)
第三章
(節)
第四章
(節)
所佔分值
第一題
5
10
10
10
35分
第二題
10
5
5
10
30分
第三題
5
5
5
5
20分
第四題
5
5
5
15分
合計分值
20分
25分
25分
30分
100分
表B的使用說明:
1、表B主要是確定各大試題在各章節中所佔分值的分布情況(表中數據僅供參考)。
2、各章節的分值要根據章節的知識特點來確定分布情況。概念類章節(字詞類知識)要在第一、二題中分布多些,運算類章節(閱讀類知識)要在第三、四題中分布多些,推理、探索類章節(寫作類知識)要分布在後面的題中。
3、各類試題的配置要具體到每一章每一節的知識點上,這樣能使各個知識點在每個題型中合理配置,避免知識點的無意重復或遺漏。
即使是按照雙向細目表命制的試題,當一份試卷編排好以後,整合試卷時還要綜合考慮試卷的總體難度、題量大小等問題。因為不同的題目搭配在一起,由於相互作用,會使原來各自的難度和答題時間發生細微的變化,這時需要重新進行總體上的綜合考慮。再就是看試題表述是否簡潔、規范,符合學科的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風格,圖形是否優美,能不能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舒適感,試題語言親切,能給學生帶來信心與動力,而不是帶來緊張氣氛,這樣就可以減少非實質性因素而帶來的不必要誤差。同時應由命題人員單獨、正式地對試題作答一遍,以發現問題,加以改正。
總之,制定命題雙向細目表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應嚴格遵循有關工作程序開展,以防止出錯及疏忽。
『貳』 如何命制一份好的試卷
如何命制好一份試卷
對命題的看法
•命制一份合適的試卷,是很不容易的。依我看,命題可見命題者的真正功力。不會獨立命題,其實是教師水平與能力的缺陷。一般來說,命題大都經歷三部曲:拿來、模仿、創造。先是從眾多的試卷中,篩選自以為滿意的部分試卷,用於日常練習與考試中。這樣做,最大的弊端是它未必與自己教學要求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吻合;其次,把若干他們試卷中的試題按照自己的需要重新整合,拼湊成一份試卷。這樣做省時省力,目前較為普遍存在。其缺點是教師無法按照自己的個性化要求去有針對性地測試學生。最後,就是自己獨立命制試卷。這有風險與困難,卻是需要教師們盡力追求的。
好的試卷應該符合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遵循教學目標
•2、符合教學實際
•3、客觀、全面、准確
•4、獨立、簡明、新穎
•5、耐心、細致、勤奮
•6、難度和區分度適度
遵循教學目標
•命題必須依據新課程標准提出的教學目標,按照教學要求依據教材提供的材料和能力培養進行命題,即我們平常講的不超綱。這樣就可以通過考試強化教與學雙方追求教學目標和培養目標的意識,強化教學目標得到具體落實。按照課程標准以及中考綱要、考試說明等,依照不同考試種類命制試卷。
符合教學實際
•命題要從教學水平的實際出發,一是考試內容的確定要科學,嚴格按照學科特點、知識體系、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生理等特點確定命題內容。二是試卷的編排要科學,本著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命題梯度、由單項到綜合的順序編排,使應試者在答題時能較好地發揮。這些可以參考期末考試、中考試卷,因為它們是最為規范的。
客觀、全面、准確
•命題的依據要客觀,是依據教學目標的規定,而不憑主觀意志確定。命題的標准要客觀,難度符合考試的目的和教學要求,符合學生的學業水平,達到學生鞏固及理解及訓練的程度。試題內容要根據學段教學內容,全面檢查上課學過的重難點、考點知識,更要體現「能力立意」。
獨立、簡明、新穎
•一份試卷中,各試題內容彼此獨立,不能出現有答案暗示或引導答案線索的問題。在試題文字表述上,要力求簡明,寓意明確,用詞准確,解答要求清楚具體,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明白答題思路,從哪幾個方面去思考,答案用什麼形式表述。試題所提問題的方式、設置解題任務的情景要新穎,不落俗套;試題的形式要多樣,但活而不怪,多而有序,是非清楚。試題的正確答案要有定論,涉及內容不應有爭議。可以設計開放性試題,鼓勵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這樣符合新課程提倡的開放性、可選擇性的原則。
耐心、細致、勤奮
•命題工作是一份耐心細致的工作。很多老師命題大多是根據教學參考書、教學輔導資料或外地一些試卷結合教材考試范圍組合或改編而成,可以說這份題是有訓練價值的。而只依靠考試大綱獨立命制試卷,那更是需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深厚的教學功底,認真鑽研教綱教材,對命題技巧與考試測量理論有較為深刻的了解。多模仿,多請教高人,逐漸理解命題的訣竅,這一切除了悟性之外,還要具備耐心、細致、勤奮。
難度和區分度適度
•難度是指正確答案的比例或梁好百分比。這個統計量稱為試題的難度。難度一般用字母p表示,p越大表示試題越簡單,p越小表示試題越難。試題要有梯度,因此各試題的難度應有不同,這是命制試題時要加以特別考慮的。一般認為,試題的難度在0.3-0.7之間比較合適,整份試卷的平均難度最好掌握在0.5左右,高於0.7和低於0.3的試題不能太多。按總校要求,再結合我校學生實際水平,初三要求難度是為0.6—0.7,初二難度為0.65—0.75,初一難度為0.7—0.8,難度的計算公式:p=平均分/滿分值。
•區分度是指試題對被試者情況的分辨能力的大小。值越大區分度越好。試題的區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題的區分度很好,0.2~0.39表明此題的區分度較好,低於0.2表明此題的區分度不太好需修改,0.19以下表明此題的區分度不好應淘汰。
命題工作的咐皮幾個環節
•1.明確考試目的。
•2.研讀相關內容。
•3.列出命題的考點與能力要求層次。
•4.編制試卷內容。
•5.審查修改篩選。
•6.試答全部試題
•7.調整試題內容。
•8.制定評分標准。
•9.積累實測數據。
明確考試目的。
•學校的各種考試都有一定的目的,但「能力立意」是其靈魂。如以了解教學情況為目的的調研考試、期末考試及畢業考試、升學考試等。由於各種性質的考試,其目的不同,那麼命題的難易程度、各類知識的比例、試題形式就會有所不同。因此,命題前必須明確考試目的,把握難度及區分度。
研讀相衡渣差關內容。
•命題者要結合各備課成員統一的的教學進度來命題,根據被考的對象,教師要認真研讀教學大綱、教材內容,有關部門對考試的具體要求等。
列出命題的考點與能力要求層次。
•首先,命題者根據考試的目的和教學大綱的要求,依據教學內容和目標細目,制定出命題、制卷的具體計劃。這個計劃應包括測試內容(知識、能力)、題量、題型、時限等各個方面的具體內容,其次,考查什麼,怎樣考,命題者要列出考點與能力要求層次,以便試題評講更有利於考點復習,以達到學生知識鞏固的目的。歷史學科要關注新史觀的貫徹,以及新材料、新情境和新問題的「三新」原則在試題中的體現。
編制試卷內容。
•編制試題要依據命題條件,緊扣命題內容,圍繞命題細目,嚴格選擇試題材料,進行排列組合。在編制試題過程中,所編試題的數量應超過試卷實際需要量,以供精選。同時要在編制試題過程中同步寫出每一試題的答案,以便發現問題並及時糾正。
審查修改篩選。
•試題擬好後要逐題進行審查、修改,並進行篩選,簡單的內容防止出現考點重復現象,重點難點及熱點知識不怕檢查重復,但最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試題的類型去檢查學生理解和掌握程度,但答案要科學、准確、合理。
試答全部試題。
•命題結束後,命題人或備課組成員必須對試題進行試答,並記錄答題時間。一般情況下,用於學生實際考試的時間,為命題教師試答試卷時間的2倍左右。
調整試題內容。
•根據試答試題的情況,可根據答題實際時間的需要,對試題內容的難易程度作出必要的調整。
制定評分標准。
•評分標准要包括參考答案、分值比例等。答案的難度與長度應該與配置的分數對等。
積累實測數據。
•老師對每道試題試做後,應該根據自己的經驗與學生水平做出預估,寫出預測分數。操作時候,最好是幾個老師獨立評判,最後合並分數取平均值。在考試實施後,應該採集實測數據並與預測數據對比,分析吻合與差異的原因並寫出。這樣,就為將來命題留下十分可貴的實驗數據作為參考,有利於准確把握未來命題的尺度
『叄』 如何命制試卷
新鄉市二中 王劍虹 教師的職業能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和高超的教學能力,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二是具有客觀公正地測試、評價學生的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一個階段的學習過程結束以後,學生對於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知識等掌握得如何,往往需要通過考試來進行測試、評估。因此,正確、科學地命制試卷,就成了每一個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的專業技能。一、命制試卷的基本要領和總體原則考試設計與課程標准、教材處理、教學要求之間具有連帶關系。1、考試設計必須依據新的課程標准新課程規定了各個學科不同學段(年級)知識、能力和素質發展的目標和要求,教材則具體地組織建構、貫徹落實了這些基本目標和要求,而教師的課堂教學就成了實現這些目標和要求的具體過程和做法,它和教材一起,成了連接知識、能力、素質發展的目標要求和學生之間的一條必須的紐帶。教材中的哪些具體內容最大限度地反映了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基本目標要求,教師的課堂教學是否對實現這些基本的目標和要求起到了真正的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達到了這些基本的目標要求,所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通過試卷反映出來。2、考試設計必須關注「三維」整體教學目標命制試卷要求教師把傳統的以知識立意為主的考試設計,轉變為關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整體教學目標的考試設計意境上來,即通過考試考查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記錄評價學生的思考過程和思維方法,了解學生在完成某個學習任務時是否有過深刻的體驗過程和反思,從而分析學生是否具有相應的價值取向。3、考試設計要鼓勵學生勇於創新並給予肯定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這需要考試評價進行積極的導向。在判定考試結果時,可以採用多維度的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評價:一是傳統意義上的分數或等級;二是學生的創意分或創新分;三是學生的努力程度評價或學習潛力發揮程度評價。二、命題內容的要目藍圖設計1、確定考試的內容要目考試的內容要目必須依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教學目標的達成,總是通過一定的教學效果來體現的,良好的教學效果,表現在教學內容給學生的增益上。一般來說,教學內容總體上總是會對學生產生增益的,但如果把教學目標分解為若干具體的內容點以後,未必所有的內容點都會對學生產生增益了,那麼,這些目標內容點就不必也不應該再列入考試的范圍了。例如,有些內容點可能在教學之前學生就已經掌握或達到規定的要求了,等等。確定考試的內容要目有兩種方法:一是按照教材章節或單元名稱依次羅列——縱向羅列;二是根據知識版塊分別羅列——橫向羅列。譬如,英語課程內客可以分成語法、詞彙、閱讀、綜合填充、聽力、寫作等幾個知識版塊。我們可以事先把某次考試的內容列出一個既有縱向梯度,又有橫向比較的考試內容的細目表,這樣,就比較容易從總體上把握,不至於出現大的偏差了。2、確定考試的目標層次確定目標層次,必須從學科內容特點出發,依據課程標准中確定的教學目標。比如考查學生是否掌握了相關知識,以及是否會靈活運用,可以從以下四個層面加以把握:第一個層面是體現學科基礎性的知識,這是學生應知、應會的內容層次,或者說是學生應當熟練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第二層面是體現學科發展性的知識,這是師生雙方需要通過一定努力,才能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得到落實的教學內容,是對學科的基礎性知識起著發展和提高作用的內容層次;第三個層面是體現學科苛刻性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學科中更深一層更廣一些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一個展示個人能力和進一步發展的平台。以上三個層面的學科知識體現了從共性要求到個別化要求的變化。第四個層面是學科知識的應用能力:可從三個水平來把握:(1)知識的簡單應用;(2)知識的綜合應用;(3)知識的創造性應用。以上四個層面體現了分層教學或者說針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目標要求的教學原則。3、確定考試的權重比例根據課程標准所規定的教學時間和分配比例,以及考試的性質,對列入考試范圍的內容要目或內容點,賦以科學合理的相對權重比例。在確定了大的知識版塊(如語文的基礎知識、文言文閱讀、科技性文章閱讀、現代文閱讀、作文等)權重比例以後,還要把具體的分值比重逐一分配到每一個考試題上,形成網格狀的分值分配方案。與確定考試的內容要目和目標層次一樣,考試的權重比例基本上也應該按照3:6:1或者3:5:2的比例進行分配。三、命題的基本技巧與原則試題大體有兩類:客觀題和主觀題。它們各自又可以分成許多不同的題目類型。由於不同的教學內容具有不盡相同的功能與特點,所以必須選擇恰當的題型與之相配合。1、編寫試題的一般性建議:著名教育家布盧姆在《教育評價》一書中提出了有關試題編寫與挑選的7條一般性建議。(1)試題應該清楚地提出一個單獨而明確的問題;(2)試題的閱讀難度和語言難度應當適合考生的水平;(3)所有試題均應避免重復現象,並在無礙清晰度的條件下,盡可能地簡潔;(4)無論何時都要盡可能使用簡明的單詞──意義准確且清晰的單詞;(5)試題在語法和標點符號方面應該完美無缺;(6)避免提供正確答案的線索——試題與試題之間不能具有互相提示性;(7)每一道試題都應予以編輯。2、編寫選擇題的一般原則選擇題包括單項選擇和多項選擇,其一般原則是:(1)試題的主幹語本身有意義且能提出一個明確的問題,試題的主幹語中不要濫用否定結構和雙重否定結構;(2)所有選項在邏輯上應與試題的主幹語一致,而且錯誤選項在表面上應貌似合理;(3)所有選項在長度上大體相等,避免把正確選項寫得特別長或特別短為作答提供線索;(4)用於檢測、評價高層次能力的試題應有新意,不能照抄書本中已經練習過的試題;(5)在編制多項選擇題時,所給出的選項一般要盡量避免使用「以上都對」或「以上都錯」的選項;(6)正確選項的位置應隨機安排,且試題之間不要互相提示答案;(7)如果有更合適的題型來考查同一個問題的話,就不要勉強或盲目使用選擇題。3、編寫填空題的一般原則編寫填空題的一般原則是:(1)試題要著眼於考查重要的、關鍵的知識,不考無關緊要特別是稀奇古怪的內容;(2)填空題答案應當簡潔、明確,抓住句子內容的關鍵點;(3)有比較公認的答案,否則就改用其他更加合適的題型;(4)空格的線段長度應與答案內容大體相當,太長或太短往往會引起誤會;(5)盡量把填空題的空格留在句子的後面或中間,不要一開頭就是空格;(6)除非默寫或回憶等形式的填空,一般情況下,一道填空題的答案以一個或兩個為原則,空格不能太多,以避免試題主幹語的句子支離破碎,影響學生理解題意。4、編寫判斷題的一般原則是非判斷題通常用於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原理的認識和判斷,考查學生區別事實與觀點、原因與結果,以及其它簡單的邏輯關系推理的能力。每一道判斷題的敘述必須絕對正確或完全錯誤。其一般原則是:(1)試題內容應是重要的知識,不能是無關緊要、細枝末節的內容;(2)試題內容應是考查理解能力的,編題者應從新的角度,採用另外的語言重新加以敘述,而不能直接抄錄教科書中的原句;(3)試題必須做到用詞准確,避免模稜兩可的語句;(4)試題陳述應簡單明了,盡量採用正面敘述,避免使用復雜的句子結構,避免使用雙重否定的語句,以減少學生不必要的閱讀困難;(5)確保每道試題的敘述必須絕對正確或完全錯誤;(6)正句和誤句的排列要隨機化,數量應大致相等。5、編寫論述題的一般原則論述題是一種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提供一份較長的答案的試題類型,是典型的主觀性試題類型。其最大特點是學生回答問題時有較大的自由度,可以充分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回答問題,可以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此類題能較好地全面考查學生的整合、歸納、分析、綜合以及寫作、論證、創新等多方面的能力。其一般原則是:(1)試題應該用來考查較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如要求學生提出理由、解釋變數間的關系、描述與評價材料、系統而有步驟地陳述結論等;(2)在命題時,必須對學生提出明確的任務,使每道題都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際能力,而不受閱讀、理解等其他因素的干擾;(3)必要時可以出多道論述題讓學生自由選擇其中的某些問題或所有問題進行作答,計算成績時可以挑選回答最好的那幾道題目而不是相反。總之,編寫試題或者出一份高質量的卷子,是一個教師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肆』 什麼樣的語文試題才是好題
第一要素應該是:著眼學生,導向明確。
第二個標准我認為是關注課標變化,注重學科素養。課標的變化理應在我們的教學和考試中得到體現。
第三個標准就是貼近生活,體察人情。我們的試題命制,不能鑽到故紙堆離去,不能誤導學生離開火熱的現實生活,逃避真實的現實世界。我們命題不能為了文化而文化,那就是偽文化。因為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
『伍』 教研員如何進行試卷分析
一、試卷分析的意義
考試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對教和學的質量的檢驗。考試對教學有巨大的指揮作用。社會對考試有強烈的反響。對於考試的結果,有必要進行認真地研究和分析。在試卷分析工作中,要運用考試理論和教學理論,對考試結果進行研究,促進我們對教學過程的反思,進而找到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改進的措施。考試結果可以反饋出大量的信息,可以反映出整個教學過程的得失。例如反映出各個教學環節的一些情況,反映出學生的基礎和能力的狀況、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規律。我們在命題的時候,有多方面的設計。考試結果可以反映命題和考試本身的一些情況,也就是測量工具、測量方法和測量過程的情況。分析這些信息,能引起我們很多思考,可以形成一些認識,提出一些觀點和建議。可以供領導決策時參考,供自己作為制定工作策略的依據,對學校老師和學生提供指導。試卷分析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另外,有一種試卷分析是做試題分析。為了說明檢測的結果有效,要對檢測工具試題和檢測過程做科學的說明,這就是試題分析。實際上每年高考以後,我們都做試題分析。每年高考試題評價會,那就是評價試題,分析試題的設計、試題的特色、試題對教學的導向,評判命題的質量。
二、試卷分析的原則
第一是不搞走過場的表面文章,目的是不斷地提高我們工作的科學性,有效地指導工作。
第二是要有科學的統計,定性與定量結合。光定性說一些看法、觀點,沒有數量的分析不行,要有科學統計的數據,定性與定量結合。
第三要深入思考有關的問題,形成觀點和見解。觀點和見解是來自於對一些問題的思考。對考試和試卷演變的軌跡,對學生的情況,教學的規律,都可以做一些研究,得出分析和判斷。另外,結合對工作過程的回顧,對工作經驗的回顧,對於工作得失的思考,在試卷分析里也可以得出一些認識。
第四是要有理論的指導。所謂理論不外乎考試理論和教學理論。做試卷分析的時候,有理論指導,就可以站得高一點,也能更深入一點。如同檢驗產品質量,工人檢驗,技術員檢驗,工程師檢驗,想法的深度、廣度是不一樣的。
三、對任課老師的試卷分析
對任課老師的試卷分析,寫出來萬字左右,講出來大約兩小時。
第一部分是試題分析。這個試題分析就比較詳細了。有的學科上午考完一模以後,下午就把老師集合起來,講講這個試題和評分一些要點,就是試題分析。試題分析包括命題時總的一些考慮,試題的整體設計;還包括命題計劃,雙向細目表。有的學科教研員做試題分析,把雙項細目表有意地發給老師,按命題的計劃,把試卷分解開來對號入座,列在表裡,老師一看就清楚題型、題量、試卷結構、各項比例關系。其中重要的一條是對難題、中等題、容易題要做交待。在題目設計當中,命題人認為哪些題是容易題,哪些題是中等題,哪些題是難題。還有一條要給老師們交待的是能力考查點。命題對學生能力考查的設計都在哪裡。中考、高考,是人家出題,我們就要找到在題目當中,尤其是在中低檔題當中,能力考查的設計在什麼地方。有要點、有模特,是很具體的考查哪方面的能力。要是咱們自己出的題,那就要給老師做個交待。要講清在若干題目當中,咱們設計的那個機關。不在於難與不難,而在於考查學生能力的設計意圖,在題目上是怎麼體現的。題目中體現命題的設計思想,得給老師交待一下。
給老師的試題分析,要深入具體。但也不是上習題課,列流水帳,也不是一道題、一道題地講怎麼解,而是有觀點、有見解地講題目當中的門道。
第二部分也是考試結果。給老師講的試卷分析,不點名公布本區學校的排隊情況。總的說叫大家盡力而為。靠老師們大家努力,共同來完成這個任務。某一些學生成績低,尤其是高三的,原因諸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高一、高二基礎沒打好。不完全是高三老師的責任。這個事情的原因挺復雜的,在老師會上點名公布排隊情況副作用太大,不適宜這么做。
中考、高考有抽樣,對各題的得分、丟分情況,都做詳細的統計分析。我們做試卷抽樣統計,一個是統計各個小題的得分率(難度系數)。還可以統計一下各個小題的標准差。統計標准差的意思是看一下分化或離散情況。咱們參加閱卷,在閱卷點也收集了大量的材料。中教科下發一個分數段的統計表,還有一個得分情況統計表。其中的總難度,可以跟咱們預期的對照。我們自己的統考統測,可以印一些統計表,事先約請幾個學校統計各題的得分、丟分的情況。
對考試結果的分析,以肯定成績為主。對成績好的,對學校排隊名次提前的老師表現出來的工作精神和業績,要充分肯定。向老師匯報著重在於分數的得失:取得的成績加以肯定。著重肯定從哪些題目上反映出咱們教學的成績。比如,一些題挺難的,但是,咱們得分率挺高,這就是成績。哪些題目、哪些地方比去年有所進展,應該肯定。
反映出的問題主要是不難的試題大量丟分。尤其是要對中檔題和低檔題丟分的情況和丟分原因進行分析。通過多年對考試結果的分析,得出一個總的認識:難題得的分少,不難的試題丟的分多。可以比較一下,難題得多少分,不難的試題丟多少分。說起來挺有意思。幾乎每次試卷分析都不例外,這很能發人深省,著重分析不難的題,丟了多少分、怎麼丟的。這是一個分析的重點。
下邊列舉一些從多年的試卷分析中得出的重要認識。
1.試卷的主體是中檔題和低檔題。無論3:5:2 ; 4:4:2 ; 或者是6:2:2 ,反正試卷中,多數題是中低檔題。考試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中低檔題當中。試卷中多數題目是考生見過的、做過、能做、會做的。考生肯定有的可寫。但是得分不得分,就拉開了距離。
2.考生的得分,主要是來自中低檔題。難題的定義是得分率很低,0.3以下。難題佔比例又很少。3:5:2 ,它只佔20%分。卷子本身難題不多,難題又得不著分。所以在學生實得分數當中,得自難題的分數極少。可以說90%的分數是得自於不太難的題。
3.選拔考試出活題、考能力的特色,主要也體現在中低檔題上。考生丟分是有原因的。考生做中低檔題也丟分,不難的題也丟分,正是某些方面能力薄弱的表現。一定要弄清中低檔題里頭到底是怎麼考能力的。要准確而迅速地解中低檔題需要考生具有多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訓練,必然追溯到高一、高二年級的教學工作。高中三年的工作是一個整體。高一、高二的基礎是絕對不能忽視的
4.考能力和出難題不是一回事。對學生進行能力考查和排序,主要靠中低檔題。從考試目的說,選拔和區分的功能,主要是由中低檔題來承擔的。考試理論和考試的結果,都表明中低檔題,常見題的區分功能最好。常見題和不太難的題,就是學生見過、做過、能做、會做的題,區分度很好。成績好的學生做得好,成績差的學生做得差,能夠拉開檔次。這就強化了一個認識:依據課本,立足於抓基礎,不光是求新、求異。這是一個重要的的看法。然而,中低檔題具體怎樣考能力,其中設計的門道和訓練的途徑,就靠我們用試題中具體的模特做出令人信服的說明。這就是試題分析的功夫。
5.學生總分低,主要是因為中低檔題的正確率低,而不是因為有那幾道難題。反過來說,高水平的成績首先來自中低檔題的高正確率。無論3:5:2 ,4:4:2,6:2:2 ,都是中低檔題佔主體。中低檔題得分率又比難題得分率高。中低檔題得分高了,總成績就上去了。學習優秀的學生也不例外。高水平的成績是以中低檔題的高正確率為基礎的。難題僅僅屬於錦上添花。難題本身就是很難,得分很少。添花也就是添一點兒。光難題做得好,中低檔題凈是漏洞、丟分,總成績也上不去。提高總成績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中低檔題的正確率。這是總復習的指導思想。
6.不同難度題目的區分功能和區分對象是不一樣的。為了實現總難度0.55的要求,試卷規定了容易題、中低題、難題3:5:2的比例。容易題、中低題、難題考查知識和能力的檔次不同,各自有不同的選拔功能和區分的對象。低檔題主要對那些差生有達標過關、選拔區分的功能。對高分學生是不在話下,等於墊底的分,沒有區分度。中檔題幾乎對全體考生都有區分度。高難的題目是在高分段有區分度。它的作用是對特高分的考生,准備考清華、北大的500-600分的那些考生,有一定的區分功能。普通考生對高難題目力所不及,都沒有什麼分,等於沒有區分度。
7.難題不一定是大題。小題也可以設計成要求很高的難題。
8.難點和熱點不一定是重點。高考偶爾出現的那些難點,刺激性挺大。一下子能形成一個熱點。大家一哄而上,街面上的資料類似題目一下子就都來了。其實那並不是重點,考不考還不一定。也許三年、五年不考;偶爾考,也沒有多少分。
9.通過統計重復考過的題的得分情況,能夠幫助我們端正認識,放棄猜題、押題的做法。我們過去就有過這種重復經歷。一道特別新鮮的難題,這次考過不會,下次重考還不會。這就是說猜題、押題沒用。要是他見過一次,下次就會,那樣猜題、押題就有用。事實上,教學有它本身的規律。假如他見過一次就會,咱們的教學就好辦了。那就不用咱們下那麼大功夫研究,費那麼大的勁抓工作了。他雖然見過一次,該不會還是不會。他沒有那個能力。那是教學本身的規律決定的。培養什麼能力也是得有一個過程。
給學科老師分析的第三方面是工作的對策:
首先強調,復習工作和應試工作的主攻方向,就是提高中低檔題的正確率。會做的題要保證作對。學生真正沒見過,完全不會做的題是少數。多數題見過、做過、能做、會做,但是丟分。所以總復習的工作,應試的工作是一個過程,是學生消滅錯誤的過程,是提高中低檔題的正確率的過程,也就是基礎和能力全面提高的過程。學生其實知道那些題我會,那些題我都做完啦。但是,若問他做得對不對,對到什麼程度,他就說不清楚。就得強化提高他做題的把握,正確率。
適當降低難度,也是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在教學工作當中,起點過高、進度過快、難度過大。師生負擔過重,是個帶普遍性的問題。學得少一點、學得淺一點、讓他學得好點。學得少一點、學得淺一點,不是降低標准,而是為了學得好點,收到實際的效果。只有學得少一點、學得淺一點,才有可能學得好一點。適度降低難度,還是一個針對「分不等值」的對策。牽涉到教學工作、復習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因為試卷上多數是不難的和不太難的題。既然這些題丟的分挺多,要提高成績,你只能走這個不太難的題少丟分的路。難題想要多得分,沒多大油水,希望不大。主攻方向是提高中低檔題的正確率,走不太難的題少丟分的路。因此訓練和掌握上,就要適當降低難度,是為了學得更好一點。是用比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得到比較高的效率和效益。所謂效率,就是學生的積極學習活動的有效人數和有效時間。這個比例數要加大,效率就提高了。搞得容易點學生能積極參與,你搞得太難學生跟不上,結果課堂效率反而降低了。因為解難題的能力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的。你搞得過難,使很多學生力所不及,反倒受了打擊。
三基落實。三基的落實,老師們都有一套。應該強調兩點:一個是循序漸進,一個是分類指導。這是教學本身的規律。要想三基落實,就要按著教學規律和學生認識規律,循序漸進。所謂循序是循教學規律和學生認識規律之序。分類指導,是對不同學生有不同的策略、不同的要求、不同的進度、不同的安排。必須掌握這兩條,沒有省事的辦法。省事的辦法效果肯定不好。它不是能省的事。這個三基的落實就不是能省的事。
關於能力培養,是多層次、多方面的,是指導工作的一個大項目。這里提醒注意,培養思維能力,要先集中後發散,不要發散得太早。集中思維,是統一的要求,是掌握一類問題的共同本質,和規范化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大家必須那麼做的,是規矩。這是集中思維。發散思維是多方向、多渠道、多角度考慮問題。為什麼不要發散得太早?這是因為發散得太早會增加學生的困惑,對必須掌握的基本內容是個干擾。告訴小孩不能撒謊就是不能撒謊,必須強化這個。不能同時給他講,在什麼情況下可
『陸』 試題命制的原則及要求
試題命制的原則及要求如下:
試題命制的原則:
第一、就是以核心素養為測試的宗旨,我們說我們的國家的高考的命題,經歷了兩次轉型,一次是鎮缺從雙基測試到能力立意,另外一次就是從能力立意轉向為素養為本,我們說我們這樣一個時代,已經進入到一個以核心素養為測試宗旨的時代。
第二個原則就是以真實的情境為測試的載體,新高考命題,要求命題專家在考查知識的同時,一定要對問題通過真實情境來進行包裝,把科學的前沿的知識,把社會中的難點焦點的問題,直接引入到試題中,所以我們同學們遇到試題中的新情境,不要慌張,因為以生考熟正是高考它要考查我們學生的重要的學習能力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的一種手段。
試題命制基本要求:
1、正確把握命題范圍。
2、按照課程標准考核要求設計命題雙向細目表。
3、考試內容覆蓋面,試卷長度,試題分量適當。
4、試題、試卷、參考答案與評分標准等的格式應符合規范化。
5、注意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