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講好小學語文課的較難知識點

如何講好小學語文課的較難知識點

發布時間:2023-03-21 14:42:34

Ⅰ 怎麼上好小學語文

導語:小學語文的教學目的在於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的提高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學生樂於學習。

怎麼上好小學語文課

一、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習效率,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學生自己對學習感興趣,就會主動去學習。如果學生自己對學習語文這門科目感興趣,那麼不用教師再去逼迫,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養成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那麼,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創造輕松有趣的教學環境

我們最主要的教學環境就是課堂,學生和教師大部分的相處時間都是在課堂上。那麼,教師如果想要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就要為其營造出一個輕松、有趣、歡愉的課堂環境。教師要根據每一堂課需要學生學習的知識點,去創造設計一些有趣的情境。

如:可以提前讓學生准備表演情景劇或教師自己做一些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道具,這些都可以讓學生把注意力放到所說的話上。

2.根據需要學習的知識拓展更寬廣的知識面

課本上面的知識是有限的,有時候還會讓學生感到有一些枯燥。那麼教師就應該通過網路和一些課外讀物去搜集一些跟課本上的知識點相關的圖片、視頻和幽默小故事。這樣學生在娛樂過程中不但可以學到一些與課本相關的知識重點,還可以學到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擴大了知識面,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靈活掌握運用,真正讓知識成為自己的財富。

二、如何將興趣教學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

興趣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主動去學。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把興趣教學運用到語文教學當中呢?

1.利用情景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教學有各種實現的方法,如“故事教學”“表演教學”“游戲教學”“幽默教學”“情景教學”等。小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也樂於模仿和學習。但是這些好奇心、模仿與學習應在他們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教師就要抓住這一特點,針對相關的課本知識點,尋找一些相關的趣聞故事,由此故事內容引申到課本內容上,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新課內容的濃厚興趣。而且教師在教授新的知識內容前,可以給自己的學生們講述一個有趣新穎的故事,這樣更能拉近師生的距離,讓學生更加信任教師。

2.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當今社會更加註重的是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希望學生從課堂上走出來都是統一制式化的思想和話語,這就要求教師要因材施教。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讀物,再將學生自己選擇閱讀的課外讀物拿到課堂上來,教師和學生一起參加討論,各抒己見。教師再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導,使其進入學習狀態,從閱讀和討論當中拓展思路,發散思維。

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讀物、故事情景實現等方法去刺激學生的感官。學生則可通過眼睛、耳朵、嘴巴去充分體會教師想要傳達給自己的信息。不論是教師自己講述有引導性的故事,還是跟學生一起探討。教師都不要忘記注重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發現美、體會美,促進學生對美的追求,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知道什麼是真善美。小學生純潔的心靈非常容易受感動,因此,通過一些故事情景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通過情感的抒發,教師可以給學生以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比如,學生看到好人、善良的.人會有嚮往之情,看到壞人會有憤慨之情……這些都源於情感的抒發。

在興趣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本當中,還要明確學習目標,課程目標是有既定性的,也就是課本上已經給出某節課程我們需要了解的那些生字以及詞句,但是教學過程中的具體目標是有隨機生成性的,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去體驗,把學生的實踐過程放到教學的核心地位,讓學生自己為了達到目標主動去學習探索鑽研。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由於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剛剛開始吸收接納正規制式化教育的孩子,因此,我們必須要充分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充分激發學生對於新知識的求知慾。以此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們只有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生活閱歷、審美情趣等修養,不斷完善加強多重教學方法。才可以把小學語文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Ⅱ 如何上好一堂小學語文課

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語文教育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的確是這樣的,面對今天的教育環境,絕對是有改革的必要。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可以說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是最好的,只能在實際的教學環境中靈活運用。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與傳統和語文教學存在很大的差異,以往的語文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知識為本位,以考試為目標。

教學結構是表現教學內容、顯示教學目的的重要手段,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組織教學環節,設計教學結構時,必須明確一個目的,體現一個觀點,堅持一個原則。

在語文教學中,課程設置要符合孩子的特點,讓他們在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學到課本外的做人知識。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常常思索著這樣一個問題:應該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給孩子什麼樣的生活?下面作具體的探討,希望給廣大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帶來啟示。

一、 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

語文教師是學生美好心靈的塑造者,是學生高尚情操的培育者,是學生人生路程的引路人,這就更要求語文教師博覽群書,不斷地豐富、充實和發展自己,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無所不通、無所不曉,進而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崇高和神聖的形象。

教師要深入探究教材,善於濃縮課文內容,通過活生生的語言因素,來達到使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發展思維的教學目的。有的課文比較淺顯,中心較明確,教師可充分利用幻燈、錄音等教學手段編制信息傳遞程度,來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在引導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反饋信息。在學生理解課文之後,用省下的時間指導學生練習,培養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二、 課堂上必須有情感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孩子們課堂度過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都是由我們教師的手來翻閱,我們的語文課堂空間如何去翻閱孩子的生命。一堂充滿激情的語文課,不僅學生聽著是享受,教師本身也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的激情來自本向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學生的喜愛,還有對夢想的追求。

三、 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情境教學,對於小學生而言,不但能夠激發興趣,並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如果都是把握好這一環節,教學效果將會不錯。它要求教師以實際行為關心全體學生成長,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和學習特點,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在教學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專治的精神、豐富的想像、生動的語言、高度的概括力,從各方面感染學生。使學生耳濡目染,激發學生學好語文的情感。

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由於學生的心理位置換成了課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這樣,不僅能把教材內容形成印象,同時還能很快地進行理解。

文與畫是相通的,因此,藉助圖畫再現情境,可以把課文具體化、形象華,必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在圖畫面前,學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從畫的顏色、明暗中不僅能迅速立體地感知課文內容,易於接受理解課文內容,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把圖畫變成語言文字的高明。在運用圖畫再現情境時,教師要加以指導和啟發,同時還要有感情地講述,便於學生充分感受形象,進入情境。例如,我在教學《風是一位畫家》一課中,通過生動的畫面,使學生體會到一年四季風的特徵,理解了這些風伯伯的「作品」,很容易的突破了課文的重點和難點。

四、 要善於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課堂提問適中,如果太容易,學生不需要動什麼腦筋就會覺得沒意思,如果太難,學生會感到摸不著邊際,失去信心。提問要緊扣課文,有一定的深度,能使學生抓住要害,想一想就能說出一二。學生有好勝心理,是願意思考問題的,關鍵在於都是要善於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要吃透教材,要了解學生。

五、 走下講台,充當學生

實踐證明,師生關系越融洽,教學效果就越好。根據我們的教育對象――小學生的特點,我們應該思考哪種教學方法,更容易被他們接受,盡量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努力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差距。教師可以走下講台,讓學生充當都是,比如在生字教學中,鼓勵學生上台,識字,帶領學生一起學習,不但課堂氣氛活躍,同時學生也會感受到有成功感,增強了他們學習的信心,讓他們也認識到,只要努力,我們也可以做一個老師。

六、 充分利用多媒體

現在,多媒體普遍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它以圖文並茂,直觀的聲像、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有助於學生合作、主動地學習,達到開啟學生思維,陶冶學生情操,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境界。

總之,我真誠地希望我的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我的每一節語文課都能讓學生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最大程度地學到應知應會的知識!實實在在教語文,簡簡單單教語文,從從容容教語文,輕輕鬆鬆教語文,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華的教學狀態。我在路上,我在努力!

Ⅲ 小學語文怎麼確定重難點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課文的特點,從學生的願望和教 材的實際出發,抓准重點,精講多練,重點的句段應該重點分析,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 率。

一、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對教材深入鑽研,精通教材,抓住文章的重點、難點,才 能講得精。

隨著教材的改革,課文的質量將會越來越高。好的範文不僅在思想內容上有一定的 深度廣度,而且在藝術上也有獨具匠心的布局謀篇和圓熟高明的語言技巧。要抓准重 點,除了要捨得「割愛」外,還必須「抓之有據」,抓重點的依據有三:一是依據語文 教學大綱關於不同年級的教學任務的規定,確立各年級的「主攻方向」;二是根據不同 年級各單元教材的特點,確定各單元備課的教學重點;三是老師在備課中要結合本班學 生的語文知識基礎的實際,最後確立每一課完成教學重點的方法和深度。教師在備課中 必須抓准重點句段,凸現重點句段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如《司馬光》的四、五段,第四 自然段寫有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水缸里,其他小朋友驚慌失措,第五自然段司馬光沉 著、堅決、不慌,舉起石頭砸缸救人的機智、勇敢,形成鮮明對比。教師抓住了重點段 落進行質疑討論教學,並作強化性點撥,學生只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就不難了。 二、要把握好深層句段,還必須正確處理好重點與面的關系和重點與難點的關系。 首先是重點與面的關系。一篇課文,從字、詞、句、段到篇章結構、語言技巧,以 至思想內容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些環節,相輔相成地構成一篇課文的「面」。如果對 這個「面」和教學重點的關系處理不妥,就會「點」、「面」皆失。至於字、詞、句、 段的知識,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點,則更應抓與重點緊密關聯的字、詞、句、段的分析 和練習去腳踏實地解決重點。當然,以點帶面決不是平均使用力量,也不是什麼都 「帶」。為了突出和保證重點,對「面」上一些重點關系極小的東西,甚至可以隻字不 提。例如,我在講授《黃山奇石》這一課時,以景物描寫為教學的重點,圍繞這個重點 著重講了從不同角度寫景和從動態、靜態寫景的手法。但我不是架空分析,而是抓住與 重點有關的主要詞、句、段來講,如:描寫「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 路」、「金雞叫天都」等這些石頭,不但寫出了石頭的「奇」,還生動地配以神話、童 話的語言色彩,讓學生感悟了大自然的神韻,讓人看了為之感嘆。同時,在課堂教學 中,還通過扼要的提示和簡潔有條理的板書,帶出課文的層次結構和中心思想等內容。

這樣,不但使學生借「重點」的分析基本理解了全文,還掌握了其他一些「次點」的知 識,而且通過這個「帶」的過程,使「重點」的知識掌握得更具體、更扎實。

其次是重點與難點的關系。課文的深層句段,常常就是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但也有 例外的情況。碰到這種情況,如何處理?我認為:教學重點,既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 求、教材的中心、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出來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而難 點,則主要表現在有關內容的深度大,即學生掌握較困難上面,它未必很重要。所以, 兩者不一致,應以教學重點為主要矛盾來抓。在我們所教過的課文中都常會出現過這種 情況,例如《種魚》,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們不必太多關注是否有小貓種過魚這件事 情,只要學生明白「魚」不同於植物。植物是要種在地里,魚是要養在水裡的動物,不 能種在地里的。我在最後教學時,通過討論:小貓怎樣做才能收到很多的小魚呢?使學 生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與實踐聯系起來,使學生的認識能力更向前一步發 展。這樣,既可以解決學生學習的困惑,又保證了重點內容的講和練的時間。

總之,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必須轉變觀念,為學生營造寬松、良好的 教學氛圍。並且創造條件能夠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促使學生多讀、多看、多想、多寫, 其中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Ⅳ 怎樣把握小學語文的重難點

重難點,顧名思義,重點就是重要的地方,難點就是難以解決的地方。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怎樣把握小學語文的重難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怎樣把握小學語文的重難點

一、採用靈活的教學手段,巧用信息技術,能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一)必須認真解讀教材,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

教師通過解讀教材,對照《語文課程標准》的要求,就能夠知道每一課講的是什麼內容。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有效突破重難點,就要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如語言敘述、掛圖展示、動手操作、板書解析、講練結合等。教師應針對不同的知識點、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選擇最恰當、最有效的教學手段。

(二)把多媒體引進課堂,靈活使用信息技術

在信息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把信息技術引進課堂,與語文教學進行有機整合,可以使常規的課堂教學生動活潑。過去教師口若懸河的解說、手舞足蹈的比劃、表格掛圖的機械呈現等手段在信息技術面前立刻相形見絀。巧妙地利用信息技術,能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直觀,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

小學生年齡小,見識有限,生活經歷少, 經驗 不足,對課文中描寫的內容往往不能理解。特別是一些生活在城市裡的學生,對許多事物認識不足,頭腦中根本沒有形成相關的體驗。如果在教學中,教師能巧妙地利用信息技術,變抽象的文字為直觀形象的圖片或動畫,深入淺出,變重難點為妙趣點,就能夠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優化課堂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認識能力和創新能力。

例如,二年級下冊《葡萄溝》一課,其中有一段是介紹葡萄乾是怎樣製成的。我們身處南方的低年級學生,沒有去過新疆旅遊,由於地域的差異,對遙遠的新疆感覺陌生,對於文中提到的製造葡萄乾的「陰房」的樣子、結構,還有如何利用流動的熱空氣製造葡萄乾的 方法 一無所知,單靠幾句文字的描述學生根本不能理解課文的內容,這是本課的難點。我在教學此段時,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多張不同角度的陰房的圖片,讓學生了解其結構特點,並通過動畫演示熱空氣的流動過程,使抽象難懂的文字變得形象,化難為易,讓學生一目瞭然,並能准確理解、體會課文的內容。

二、聯系生活體驗,加深理解感悟,能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現代認知理論認為,新的知識是建構於原有認知結構上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啟發引導學生尋找、再現與教學內容具有相似性或相對性的生活實際情景,聯系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遷移或對比中豐富、加深自己的情感體驗。

例如,五年級上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寫的是巴迪在七歲時作了一首詩,母親評價「我」寫的詩精彩極了,而父親評價「我」寫的詩糟糕透了,就是這兩種聲音、兩種不同方式的愛一直鼓舞著巴迪前進。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回憶一下,平常父母親對自己的愛表現在哪些方面,然後再讓學生想一想文中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看法;巴迪長大後,如何看待父母的愛;學生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對他的愛等。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自身經歷的生活體驗出發,理解文中父親嚴肅的批評與母親欣賞的贊譽都源於對孩子的愛,只是表現的方式不同而已,如果沒有父親的警告與母親的鼓勵,巴迪可能就不會成為一個作家,同時也讓學生真正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自己所付出的種.種關愛,加深了學生對文本以及對生活的情感體驗。

三、加強學練結合,強化語用,能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難點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在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而素養的提高、能力的增強,關鍵在一個「用」字。在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多 渠道 的訓練途徑,從學生「學」的實際出發,抓住訓練點,讓學生在運用中領悟,在運用中發現,在運用中創造,這是學好語文的關鍵。「讀」與「練」是強化語用、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制勝法寶。

語文就是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教學中的「讀」既包括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包括學生在課內的默讀、朗讀、精讀、略讀、品讀等讀書方式的培養,以及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的閱讀學習。「練」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課堂上教師要有練的意識,並能精心設計練習內容,對聽、說、讀、寫的練習要合理安排,注意讀寫結合,通過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特別是動口、動手的練習,使知識得到有效鞏固與遷移,讓學生在練習中提高學習效率,學會融會貫通。

例如,教學四年級下冊《魚游到了紙上》時,整節課教師設計了多種層次、多種形式的「讀」。開課之初讀課題,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氣讀出不同的感情;接著讓學生根據導學要求,默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 文章 的主要內容;在學習課文過程中,還反復朗讀重要文段,品讀關鍵語句,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整節課書聲琅琅。「練」的設計可算得上是本課的亮點,最為巧妙的是藉助課文的插圖,運用本課習得的對人物描寫的方法,進行遷移練筆,讀寫結合,既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也能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本課學習的重難點是理解「魚游到了心裡」與「魚游到了紙上」的關系,在學生學習了課文後,教師在小結環節中設計了填寫關聯詞的練習:( )魚游到了心裡,( )魚游到了紙上。

學生分別運用因果關系、條件關系、假設關系的關聯詞,把兩個 句子 連接起來。這樣,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了,就能輕而易舉地突破本課的重難點。這樣的設計這是匠心獨運,可謂點睛之筆。在作業設計中,教師緊扣本課的主題與特點,借用「魚游到紙上」之精妙,讓學生選擇一個人物或事物,仔細觀察,細致描寫,把人或物寫鮮活。「讀」「練」結合,充分體現了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在課堂上提供了大量的語文實踐機會,讓學生從中體會、把握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規律,在積累知識的同時提高能力,真正落實「知識與能力」這一維度的目標。

四、注重循循善導,有效遷移,能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難點

對於一些新的或者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學生可能一下子不容易弄懂,就需要教師點撥引導,因此「導」是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的關鍵。教學中的「導」是指在課堂上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教師注重學法的指導,給學生搭建「腳手架」,通過巧妙的點撥引導,讓學生自主去建構知識,獲取知識,體現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真正實現「授之以漁」,真正落實三維目標中「過程與方法」這一維度的目標。

例如,教學四年級下冊《魚游到了紙上》時,教師精心設計了自學提綱,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抓住文章主線,理解課文內容;在自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動筆劃出重點詞句、寫旁批等方式進行學習;還根據學生的反饋,靈活利用生成的資源相機點撥;結合學習課文內容,了解抓住人物特點進行細致描寫的方法。

通過系列巧妙的點撥引導,讓學生自主去建構知識,獲取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習得方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通過生動精煉的語言引導學生從「魚為什麼能游到紙上」「這是一個怎樣的青年」到「我們有什麼方法能讓魚游到紙上」的探究,這樣循循善誘,層層深入,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從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在贊嘆、佩服聾啞青年之餘,深切體會到只有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情,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由此可見,「導」在此課教學中尤為突出,從導讀、導思到導學、導練,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處處滲透 學習方法 ,指導學生在自學中自悟。

2小學語文的教學重難點如何把握

1、深入學習課程標准,把握教材

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不少教師認為沒必要學習課標,覺得理論性較強,讀起來費勁,覺得自己只要"吃透"教材就行,殊不知教材就是根據課程標准編寫的,不認真研讀課標怎能"吃透"教材?《基礎 教育 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2、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找准最近發展區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好奇心強、模仿性強、生性好動,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相對較短。所以要想講好一堂課必須抓住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去講,也就是說這節課的重點得能抓住學生的興趣點。

最近發展區理論,是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的,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應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教學中的難點不易制定的過高,也不宜過低,要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是最合適的。所以在設計一課的重難點時,我們不但要了解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還要找准學生在這一學習階段的最近發展區。

3、認真分析教材,確定重難點

在讀通、疏理的基礎上,應當對教材做一些分析,分析的目的主要是抓住全冊教材的重難點,每組教材的重難點,每篇教材的重難點,抓住了重難點,備上課時,力就會在刀刃上。

宏觀分析,把握全冊教材的重難點。明確了全冊的重難點,制定學期教學計劃,單元備課,課時備課就確定了目標。

整體分析,領悟每組教材的意圖。分析每組教材的重難點,是達到這個訓練目的的工序環節。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告訴我們生命是寶貴的也是美好的,讓學生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是這一組的重難點。該組安排了《觸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氣》這四篇課文讓學生理解和感受生命的美好。在《觸摸春天》這篇課文中,感受盲童安靜對生命的熱愛是本課的重難點,要想解決這個重難點,我們就要抓住"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隻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這一重點句來理解,讓學生理解"竟然""神奇的靈性"的含義並發表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很自然地,學生就理解了安靜對生命的那種熱愛。可見分析好每組教材的重難點,對教學每篇課文有一定的引導作用,我們就不必去大費周章地讀課文,分析每一段的意思了。

細致分析,抓准每一篇教材的特點。細致分析一篇教材,就要具體了解它的編排目的,文章特點,分析的正確,課才備的有特色。例如《橋》一課是一篇小說,小說的情節跌宕起伏,我們應該抓住課文的環境描寫、人物描寫讓學生感受老村長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分析好了重難點,備課就簡潔明了。

4、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中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中也提到:教師要善於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如何才能使他的智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在制定一課的重難點時要體現層次性,讓每個學生通過學習都有所收獲。

例如在設計《畫家和牧童》這一課的重難點時,我充分考慮到了班內孩子的差異性,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制定了不同的目標。對於理解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我設計的重難點是"能默寫本課生字;學習小牧童敢於發表自己看法的好品質,並能寫幾句贊揚他的話";對學習能力處於中等水平的學生我設計的重難點是"正確書寫本課生字;理解第5自然段中小牧童說的話,明白大畫家戴嵩到底是哪裡畫錯了。"而對那些學習有些吃力的學生,我將"認識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感嘆句和問句"作為他們的重難點。這樣不同水平的學生在這堂課上都得到了發展,老師也不會對那些後進生大動肝火了。可見我們在制定重難點時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規律,這樣才會在課堂上游刃有餘。

3小學語文如何把握教學重難點

一、 抓住文本語言,從細節上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蘇教版的教材文本語言優美,用詞精準。有許多關鍵詞,在表情達意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學生能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了這些關鍵詞,那麼,要理解文本自然而然也就不成問題了。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課文《掌聲》時,為了讓學生「體會掌聲前後小英的內心變化」 這一難點,筆者是這樣做的:

【環節一】

圍繞 「憂郁」,體會獲得掌聲前小英的內心世界。

師:你能 說說 「憂郁」是什麼意思?

生:「憂郁」是不開心的意思。

師:課文中小英的哪些表現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憂郁的女孩?

(學生自由輕輕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生:「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一聲不響,我感覺她很不開心。

生:「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慢吞吞地站了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我從她的慢吞吞的動作,紅了的眼圈,感覺她很憂郁。

【環節二】

圍繞「甚至」,品讀獲得掌聲後小英的內心世界

在這一環節教學中重點抓住「甚至」一詞展開教學,突出小英前後變化之大,充分讓學生感受到小英的活潑開朗的一面。

筆者在以上兩個教學環節中,主要通過引導學生仔細揣摩重點詞句,引領學生深入走進文本,讀悟文字背後的聲音,真切地感受小英的內心世界,從而達到了從細節上突破教學難點的目的。

二、藉助插圖、多媒體,通過多感官體驗領悟課文的難點

蘇教版新課標教材中很多關於童話寓言和自然景觀的閱讀文章,面對這類課文,要讓那些低年級的小朋友來領會其中所要講述的知識與奧秘是較困難的。蘇教版課文配有相關內容的插圖,色彩鮮艷,富有情趣。多媒體更是一種高度視覺化的信息傳遞工具,它圖像逼真,具有動畫功能,還能化靜為動,化虛為實,能以直觀、形象、生動、感染力強的優點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從而解決課文中的難點。

如《雲房子》一課,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雲房子的圖片及相應文字,讓學生看著圖片說說自己喜歡哪一座雲房子,為什麼喜歡。學生有了自己的感觀,興趣倍增,這樣教師就可以充分挖掘出學生的感知及想像潛能。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的回答各不相同:有的喜歡「像大冬瓜那樣傻傻地橫著」的雲房子,是因為自己喜歡吃大冬瓜;有的喜歡「像很高的大樓房」的雲房子,因為它很高很高;還有的喜歡「一點點小的,小得只可以住進一隻小麻雀」的雲房子……老師讓學生直觀看圖將各種雲房子的特點讀出來,讀出自己喜愛之情。激發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讀好句子,用心靈感悟課文,體會了花兒的美麗,冬瓜的傻樣,樓房的高大……學生如跟隨著鳥兒來到了明凈的天空,感受到了各種雲兒的美、大自然的美。藉助多媒體,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朗讀的表達效果也得以提升,課文的教學難點也就不難了。

三、巧用 故事 ,在創設情境中化解教學難點

一年級的拼音教學對於整個小學教學來說,尤為重要。它是基礎,是開端,也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必備工具。但是對於剛入學的 兒童 來說要學習這么系統的拼音,並熟練掌握,成為一大難題。整個拼音教學結束後老師們往往會發現學生掌握的並不靈活,此後還要花很大的力氣去鞏固復習,工具性太強,人文性不足,機械煩瑣而沒有味道。對於聲韻母相拼,筆者經常對學生說成是「聲母和韻母交朋友」,把知識點融入到故事情節中,這樣學習就富有生活情趣多了。

例如在教學《j q x》第二課時,可以這樣設計安排:在完成了第一課時「認讀聲母jqx」之後,重點探究j、q、x與ü相拼的規律,這是教學難點。教者開門見山給學生講故事:「同學們,今天老師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想聽嗎?秋天來了,三兄弟j q x要到公園遊玩。韻母ü聽說了,哭著鬧著也要跟著去。你們看看,這個ü的眼淚都出來了。jqx看見了,說:』想和我們一起去也行,不過得把你的眼淚擦乾凈。』'好的,好的!』ü高興地說完,就擦乾眼淚和jqx拉起了手。」

在聽完故事的基礎上拼讀音節,讓他們想想老師的板書寫得錯沒錯。jqx與ü相拼時省寫ü上兩點的規則這一難點輕松地被突破,已深深地印入了學生的腦海之中。為了鞏固難點,教者繼續講故事:「韻母u聽說jqx要去快活林,也鬧著要去。jqx說:「不行呀!你看,小ü擦掉了眼淚和你長的一模一樣,要是我們帶你去,就分不清你們倆了。你還是讓別的聲母帶你去吧!」「好吧!」u又去找別的聲母了。所以呀,jqx是不能和u在一起拼的。這樣jqx與ü相拼的規律這一教學難點學生掌握得更加扎實了。

一個小小的故事,蘊涵了拼讀的規律,讓學生輕松掌握了這個教學上的難點。畢竟,孩子還是喜歡童話的語言、童趣的故事和童真的世界。

四、移情體驗,在角色扮演中突破教學難點

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是閱讀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對於學生而言,有時光憑借文本語言,還讀不透文章的情感意境。這時,教師就有必要教給學生運用「移情體驗」的閱讀方法,掌握教學難點,指導學生理解到位。如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特殊的葬禮》第二課時時,可以這樣設計安排來讓學生體會遊客的心情:

【環節一】

感受昔日「雄偉壯觀」的瀑布

師:來到「咆哮而下」的大瀑布面前,你的耳邊彷彿能聽到什麼?

生:我似乎聽到了虎嘯獅吼、震耳欲聾的聲音。

師:讀著「滔滔不絕」這個詞,你的眼前好像又看到了什麼畫面?

生:我好像看到瀑布綿延不絕,一停不停地往下傾瀉。

生:這畫面就如一句詩所形容的那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環節二】

學習如今「奄奄一息」的瀑布

在學生進行充分閱讀以及教師朗讀指導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如果你是一位慕瀑布「壯觀」之名而來的遊客,見到此情此景,心裡是什麼滋味?學生們有的感到失望,有的感到悲哀,有的學生還表達了對人類的憤怒。

在以上兩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把自己當成遊客,想遊客所想,入情入境,讓學生在讀、說中與文本對話,在對話中,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遊客的心思也就成了自己的切身感受,在不知不覺中成功突破了教學難點。

五、展開想像,在 思維訓練 中突破教學難點

蘇教版教材中有很多一部分是童話體裁,童言童語,學生喜聞樂見,這是訓練學生 想像力 的最佳文本。展開想像理解文本,有助於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建立,有利於師生對教學難點的把握。

如在教學蘇教版二年級《會走路的樹》第二課時,交流「從這以後,這棵樹天天來陪小鳥。小鳥跟著他去了許多地方,看見了許多有趣的東西。」為了讓學生體會馴鹿和小鳥之間的友誼,教者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想像說話:你能想像一下他們去了哪些地方呢?看到了什麼有趣的東西?:(指導學生想像說話)在篇末故事結束的時候,教者還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想像編故事:

大自然是多麼和諧美好,小鳥與馴鹿的友誼多麼純朴深厚,它們之間的故事還沒有講完,小鳥到小馴鹿家會發生什麼故事呢?請小朋友想一想,編一編。這樣,學生面前的文本就會越讀越厚,他們的感受也會越來越深。在想像中構建情感,形成價值觀,同時也在無形中把握住了課文的難點所在,運用此法,效果甚佳。

4如何把握小學 語文教材 的重難點

1、把課堂還給學生,加強師生溝通互動。

《師說》有雲:「古人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句話告訴我們,人們做學問一定要有老師,老師就是傳授知識、解釋疑難問題的人,由此可見,老師在教學中應該發揮導向作用,引導學生學習;而學生作為知識的接受者,應該充分發揮課堂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有問題、有見解就要及時向老師提出,老師要耐心地講解直到學生明白為止。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情況,找到學生最能接受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課堂上多鼓勵學生跟教師進行互動,激發學生學習 語文知識 的興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發展打下基礎。

2、創新 教學方法 ,提高教學效率。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師要打破傳統呆板的教學方式,創新和豐富教學方法。就學習生字詞而言,他是一項比較枯燥的教學過程,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再局限於黑板和課本,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把課本知識用投影儀的方式呈現到學生眼前;還可以通過一些趣味小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和體會相關知識,真正地愛上語文。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這些基礎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3、知識融入生活,讓學生在情境中感悟學習。

知識源於生活,用於生活,語文,也來源於生活。看書、識字、閱讀、寫作以及語言交流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小學學生由於自身理解能力有限,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本知識理解不到位,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把課本知識巧妙地融入生活,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用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事物進行舉例,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Ⅳ 小學語文書中有長課文和難課文,作為老師要怎麼教給學生呢

根據不同的難點,採取有針對性的化解方法,是難課文教學的一個基本思路。長課文和難課文都是相對而言的,同樣的學年只要超出之前課文的長度或難度,學生就會覺得課文比較長或者是存在難度,長課文大家都好理解,文字的數量比較多,篇幅太長。閱讀小說要關注清潔環境,感受人物的形象,所以在講課的時候,就把核心問題聚焦在人物的語言動作上,用語言動作去感受人物的品質。品讀人物之間的對話來體會船長忠於職守,舍己為人的優秀品質。

精讀課文教學,讀是主要活動,練占突出地位。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使閱讀、思考、練習相互配合。

Ⅵ 怎樣才能上好小學語文課

怎樣才能上好小學語文課

怎樣才能上好小學語文課
你好。很高興和你交流這樣的問題,因為我也是小學語文老師。
我是這么做的。首先要備好課,老師上語文課要有 *** !自己把課文讀好,就是正確,流暢,有感情。這很重要。因為課文對於孩子來說,是枯燥的,當老師把課文讀出情感的時候,孩子就有了興趣。有了興趣就聽講了,也就參與到學習中來。比如我教《永遠的白衣戰士》(蘇教版第八冊),我根據課文的內容讀,有時激昂,有時低沉,孩子們聽著聽著也投入情感了。再如在教《楓橋也泊》時,把蘇東坡落榜的故事講給學生聽,孩子聽了也深深地同情作者了,老師再有感情地誦讀,孩子們學習的慾望很高。這樣對上好課有很大的作用。
二是要減少老師的講,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和學生互動,讓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比如教生字詞語,用投影儀器或者課件讓 孩子自己學,老師就把握正確就可以了。在輔導孩子讀書時,要鼓勵和幫助孩子把書讀好。
三老師的提問要精心設定,根據你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問題既不能過簡單,又不能過難,遇到難答的問題時,自己要盡量幫助孩子,啟發他們。不要損傷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四是老師的語言要普通話,說話要慢點,孩子聽話的速度比不上大人那麼快,吐字要清晰。
五是要幫助孩子背書。孩子們也怕背書,所以要在講課時寫出要背章節的關鍵字詞。背書時可以讓前桌和後桌4個人面對面背,這樣孩子有背書的積極性。也可以互相提醒,提高背書的效率。
關鍵詞 老師基本功 學生興趣 精心設計 ***
就說這么多,我們再交流。

怎樣上好小學語文課

一、呈現充滿 *** 的課堂
一堂充滿 *** 的語文課,不僅學生聽著是享受,教師本身也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的 *** 來自本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學生的喜愛,還有對夢想的追求!學生在課堂上興趣盎然就要求教師做到以下三點:
1、立足文字,讀中感悟。
語文這門學科不像其它科目,它必須立足於教材。每一篇文章涵蓋的知識面很廣,可以說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可開挖的資源太多大多了。但語文課終究還是語文課,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能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因此語文具備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兩大特徵。怎樣來體現這兩大特徵呢?讀中感悟是一個好法子。以教學《鳥的天堂》為例,我首先讓學生先讀讀贊美大榕樹的段落,然後問:你是如何體會到的?學生劃下自認為美的句子,並註上旁批。全班交流時,邊讀邊品:卧字好在哪兒?近看、遠看都寫出了榕樹的什麼?不可計數指什麼?並在黑板上畫一畫,讓學生讀一讀,師生一齊分享點點滴滴的感受,體會作者用字的巧妙性。可以說品讀課文精彩片斷是一節課的精華所在,只有讀透了才悟得出,只有悟得出才能再有感情地讀出來,最終使教學資源師、生、文字在對話中得以開發利用。
2、關注需要,善於激趣。
尊重學生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師曾告誡我:語文課一定要了解學生讀書、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輸,重在引發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太陽》這篇課文時,我找來有關的錄影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太陽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們想問太陽些什麼呢?你還想說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適時點撥,情感共振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雪趣》這篇課文通過對雪後操場上雪景和孩子們在雪地中盡情玩耍的描述,表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思想感情。教學中,我設計了一段導語,把學生帶入作者情意和文章的內蘊中:孩子們,當我們送走秋阿姨後,冬爺爺就會來臨了。你們喜歡冬天嘛?喜歡在雪中做什麼游戲呢?能講述一下你們快樂的往事嗎?這樣作者、教師、學生三情共振,開啟了學生感情的閘門,此時對雪的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得到升華,思想受到教育,文與道並行,相得益彰。
二、關注學生的人生價值取向。
孔子說: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養育的聖殿。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因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是教學活動的一條基本規律。以《問銀河》為例,我讓一部分學生對美麗神秘的銀河提出很多有趣的問題,讓另一部分同學扮演銀河來回答他們富有想像力的問題,並通過課前布置的查詢銀河的資料來告訴孩子們真實的銀河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在這種寬松融洽的氛圍內,通過游戲的方式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學生與教材之間。教材對學生的吸引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學生與教材之間建立起美妙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在語文情境教學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李吉林曾總結出這樣的情感推進的發展模式:在初讀課文,激發動機中入情;在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中動情;在領悟課文語言的神韻中移情;在表情朗讀、語言訓練中抒情。學生與學生之間。由於情境的優化,學生與學生之間,友愛親密。他們在親、助、樂等人際情境中相互切磋、合作互助、取長補短,培養了團隊意識、合作精神、交往能力,這就為學習語文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氛圍。
三、創設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情境創設是一個提供各種形式的 *** 資訊,引起心理反應或活動的過程,它不是教學過程的自然伴隨物,而是教師主動設計的產物。它要求教師以實際行動關心全體學生成長,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和學習特點,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教學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專治的精神、豐富的想像、生動的語言、高度的概括力,從各方面感染學生。使學生耳濡目染,激發起學好語文的情感。在此基礎上,依據教材的內容和所教學生的層次創設問題情境。常用方法有:
1、聯絡生活展現情境
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時彼地的生活在作家頭腦里反映的產物。以文章為例子,要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須披文入情、沿波討源。也就是說,要引導學生認識、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而後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選材、謀篇、運用語言的高明,才能領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進而受到真、善、美的薰陶。所謂聯絡生活展現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通過創設情境溝通起來,開啟學生的生活庫藏,強化他們的體驗,增進對文章的理解。古人讀書虛心涵泳,切己體察就是這個意思。如我在教學《讓我們更健壯》這一課時,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進行體育活動和做游戲的情景,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紛紛舉手講述自己快樂的經歷。我就相機把他們說到的體育專案的名稱寫在黑板上,進行識字教學。同時滲透生命在於運動的道理,教育學生要多鍛煉身體,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壯!將來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
2 、運用實物演示情境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一條規律。運用實物演示情境,正是從這一認識規律出發的。一般知識性課文中涉及的物體,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實物一出示,兒童便豁然領悟。如我在教學《畫雞蛋》一課時,我問學生雞蛋是什麼形狀的,大多數學生說是橢圓形的,這時他們也就認可達芬奇對老師說的話了,是呀,雞蛋都是橢圓形的,為什麼老師卻一直讓達芬奇畫雞蛋呢?這也是本篇文章的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就採用了實物演示的方法,拿出一枚雞蛋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學生看到的果然是不同的形狀,最後點明老師讓他畫雞蛋是來訓練眼力和繪畫技巧的,基本功是靠刻苦訓練才能扎實過硬的。
3、藉助圖畫再現情境
文與畫是相通的,因此,藉助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在圖畫面前,學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從畫的顏色、明暗中不僅能迅速立體地感知課文內容,易於接受和理解涵養美感,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把圖畫變成語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繪圖的創造性。在運用圖畫再現情境時,教師要加以指點和啟發,以引導學生認識的方向性;同時還要有感情地講述,便於學生充分感受形象,進入情境。例如:我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中,通過生動的畫面,學生體會到下雪時的高興心情,理解了小畫家們的作品,很容易的突破了重點和難點。

一是通讀教學課程標准,領會精神;
二是充分備好課,既備教材,又備學生;
三是盡可能使課上活躍起來,調動學生積極性。

和學生講些比較有趣的話題,如:以課文中的一個主題和同學討論討論自己的經歷(最好是寫景的課文)。我們老師經常和我們講一些很有趣並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多多少少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一下(不是打鬧的那種,是讓他們放鬆),一般教學經驗高的老師,會很巧妙的把一些知識轉入一個話題當中,這樣就容易記住。

教無定法,不同的課教學方法不同,如果自己沒有思路,參考網路上的教學設計或PPT課件,可以拓展一下思維。

怎樣上好小學語文課.ppt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前沿風雨兼程了十幾年,從一開始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覺到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猛醒,期間的摸爬滾打,積淀的是一點點的怎樣上好一節語文課,怎樣
才能成為一個被人尊敬的小學教師的經驗。
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有這樣一句話:
「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
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
」是的,
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
於是我常常思索著這樣一個問題:
應該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
課堂?給孩子什麼樣的生活?我覺得語文課堂應該是情感的課堂,一位語文教師要善於撥動學生情感的心弦,
才能演奏出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難忘的樂章!

小學語文課怎樣能上好

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
「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
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
。可以看得出來,小學及童年生活對孩子的重要性。如
何上好一堂語文課?如何才能促使學生健康成長?是我們每個語文教師都應該
仔細思考的問題,同時這也是我不斷探索和追求的目標。
小學教育是啟蒙教育,
直接影響學生以後學習生涯與學習習慣和態度。
可見,
小學教育至關重要。
而小學語文又是小學教育的重點之一,
所以,
怎樣教好小學
語文就是小學教學的重中之重了。
一堂好的語文課,
需要語文教師帶著豐富的
「感
情」進入課堂。一堂充滿 *** 的語文課,不僅學生聽著是享受,教師本身也會享
受到成功的喜悅! *** 來自於教師本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祖國語言的熱愛,
對學生的喜愛,還有對夢想的追求。
曾經聽過一位語文教師上的公開課,
她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灑脫與豁達、

博與靈秀、從容與大度,她的每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語一字、一動一靜,無
不深深吸引著每位學生和台下聽課的老師。
我想:
這樣的老師,
才是使學生終身
難忘的好老師。那麼,究竟如何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語文課呢?
一、注重平時自身知識修養
文學作品是語言的藝術,
是運用語言的精華。
通過文學作品學習語言,
是學
習語言和重要途徑。
所以,
語文課本中選編的大量的文學作品,
在通過這些文學
作品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
培養語文能力的同時,
也就培養了學生一定的文學素
養。
老師文學素養高,
語文課就會上得生動活潑,
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就會
很快地提高;相反,老師文學素養低,文學知識淺薄,學生就很難受到有益的薰
陶和應有的教育。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即理
解、
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對語言發生的規律、
語言學的
理論、
現代漢語聽說讀寫知識、
邏輯學知識等等有比較深入的了解,
這樣才能適
應教學的需要。同時,必須隨著時代的需要,隨著教材的更新,不斷學習,不斷
充實自身的知識。
惟有這樣,
才能具備比語文教材更精深和更為廣闊的知識,

能更好地理解教材中每一部分意義、
地位和作用,
才能居高臨下,
正確地處理教
材,深入淺出,把道理講得通俗易懂,才能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能力,開啟學
生的創造性思維,才能真正上好語文課。
二、認真備課,確定學習目標
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備課時,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進入學生
角色,
揣摩學生在學習課文時的感受和可能遇到的問題,
思考學生讀了這篇課文,
最感興趣的可能是哪幾點?學生會以什麼方式來理解課文的難點?採用什麼樣
的教學方法比較合適?教學過程中哪裡該開展比賽?哪裡進行游戲?哪裡適合
表演?哪裡運用分組討論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都應該提前預設,
做到心裡有數。
教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
它是按照知識的邏輯點來編排的,
承載量大,
包含
很多的知識點,需要我們支鑽研。鑽研教材要掌握好「四點」
,即抓住「特點」

把握「重點」
、找准「難點」
、剖析「疑點」

「特點」是指文章本身的特色,風格,

怎樣上好小學語文課 論文

關鍵詞:
如何教好中學語文,恐怕對於所有站在講台上的語文教師來說,都是一個不容忽視但又不易回答的問題。在中學教育中,恐怕最難教的課程就是語文課了。因為語言教學是一門只重形式主義和知識教學的學科,往往忽視了學生最最基本的語言素質的培養。對於如今的中學學生來說,他們充其量覺得選擇題比較容易解答,對於一些文言文知識、分析題等等比較難的知識,不知道怎樣去解答。對於如何上好語文課,從語文教師的自身素質、良好的課堂氣氛、學生和教師的關系以及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掌握程度幾個方面一一分析。
一、 教師必須有過硬的專業基礎知識
對於一名出色的語文教師,必須有過硬的語文知識。語文知識包括的知識點比較多也比較雜亂,所以這就需要語文教師有清晰的思路去理清所有的語文知識。葉聖陶說過:「語文是交際和交流思路的工具;它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而且是一門以情動人的藝術」。所以,教師也應該把語文當作一門藝術來教,只有這樣才能是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對於語文教師過硬的專業知識,應該是不僅熟悉所有語文課本上的知識不管是文言文、散文還是議論文,都應該有能力教好學生。此外教師還應該有著豐富的課外知識。因為高中不同於初中小學,高中的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所以他們為了學好語文,不需做大量的語文練習題。如果教師僅僅懂課本上的知識,是沒有能力教好學生的,所以教師應該涉獵更多的課外知識,只有自身的知識豐富了,在教學上才能夠得心應手。
語文教師還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技巧。只有獨特的教學手段才能夠讓自己被學生喜歡和重視。同時教師還應該積極主動的和學生交流,密切關注學生的反映。
二、 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良好的課堂氣氛對於語文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氣氛良好,才能帶動學生學習的 *** 。舉一個例子,教師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推銷員,然後想方設法的把自己的知識推銷給學生,當教師把自己當成一個推銷員的時候,首先要以飽滿的姿和樂觀的自信去感染學生。當教師面對學生的時候,以一種心理上的攻勢暗示學生,讓學生相信你今天所講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學生相信了自己的觀點,那麼學生就有了學習的勁頭,教師也會在語文課上滿懷 *** 的。這就是一種很好的課堂氣氛。
三、 教師與學生角色的互換
語文教學是一個教與學的過程,是教與學的互動。普遍來說,在語文課堂上,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過程,但是這樣的學習方式是一種比較傳統的且有些不適應新時代的課程要求的學習方式,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互換角色,由教師「教」變成學生「教」。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與學生是一種互相交流,互相溝通,互相補充、互相啟發的學習。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學生也不再是僅僅一味的服從教師的教,教師如何教學生就如何學。所以,教師與學生建立了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學習整體。
對於《詩經》我們都是耳熟能詳的。現在我們就以詩經的學習為例,分析一下,教師與學生角色的互換這樣的教學模式。
1、課程:《詩經》
2、時間:一課時
3、學習內容:《詩經》簡介、內容、表現手法
一名學生站上講台,教師坐在其他同學旁邊。語文課開始。為了區分教師與學生的區別,上台講課的學生我們稱之為:小教師。
小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詩經》,同學們你們對詩經有多少了解呢?有知道的同學可以發言。
學生甲: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作者是春秋時候的大文學家孔子。
學生乙:詩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是世界文藝殿堂中的瑰寶。
學生丙:詩經共收錄了詩歌305首,反映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多年的史實和風土人情。
小教師:有沒有同學知道詩經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學生丁:詩經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
小教師:不錯,詩經確實是中國最偉大的文化寶庫,它也是中國最早的教育範本教材。它成書於公元前6—5世紀,對於詩經的三部分組成,現在由我向同學們簡單介紹一下。風,是指國風,創作於東周時期,共收納了15個諸侯國的土樂,一共是160篇,這也是詩經的精髓部分。雅是「正樂」,「正聲」,雅又分為大雅和小雅。大雅主要是頌揚贊美,小雅主要是諷刺嘲諷,共105篇。頌是朝廷祭鬼神的舞曲樂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這就是整部詩經的組成,同學們明白了嗎?
學生:明白
小教師:同學們,現在大家朗讀一下詩經的內容並思考一下裡麵包含的意思。
......
4、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可以向小教師提問。
學生1:老師,詩經最早運用了什麼樣的藝術手法?
小教師:詩經多為四言,最早運用賦、比、興三種藝術手法。詩經的成就非常大,深刻影響了兩千多年來中國文學的發展。
學生2:詩經和什麼作品並稱「四書五經」?
小教師:這個學生提的問題非常好,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五經:尚書、禮書、周易、春秋、詩經。
5、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到了很多關於詩經的知識。有詩經的組成、地位、形成等等。同學們課下好好復習一下,鞏固一下學到的知識。
這樣師生互換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因為是學生自己親身給其他同學講的,所以他的記憶會更加深刻。教師在講台下,也可以看到學生的表現,在課下及時糾正學生在課上所講的不正確或不充足的知識點。師生互換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是非常有效的。
四、 定期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一段時期的語文課結束後,教師應該及時的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教師應該及時主動的和學生進行交流,密切注視學生的反映。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就前面所學到的知識,向學生提問,這樣一方面可以檢查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在下面的教學中選擇正確的教學策略,同時,在復習舊知識的時候,學生的興致會很高,精神會達到高度集中,因為他們對以前的知識有了解,所以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會比較有自信。這樣課堂的氣氛就會很活躍,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五、 總結和歸納
每節課結束之前,教師應該為學生總結這堂課所學到的知識點,歸納出什麼知識點是本堂課最重要的,什麼知識點是僅僅需要理解的。只有學生知道了知識的主次才能更好開展學習,不至於做無用功。
對於語文課的教學來說,語文教師不僅要有充足的專業知識,還應該和學生有著良好的師生、朋友關系。和學生打成一片。只有這樣才能夠教好語文課,學生才能夠學好語文課。教師要多關注學生,了解學生,只有了解了學生,才能夠更好的為學生的學習做准備。

Ⅶ 淺談如何上好小學語文課

上好語文課,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是全體語文教師的共同心願。那麼,怎樣做才能上好小學語文課呢?下面我給你分享淺談如何上好小學語文課,歡迎閱讀。

淺談如何上好小學語文課篇一

摘要: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那麼怎樣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呢?本文從備課、激趣、指導等方面談論了上好小學語文課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那麼怎樣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呢?我認為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缺一不可,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正確理解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內涵。

效率就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獲。衡量一堂課的教學效率如何,主要看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學生在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認識等方面的綜合收獲,即在教與學活動過程中學生獲得的知識總量與真正起作用的有效教學時間比。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必須千方百計地提高40分鍾的利用率。

二、課堂教學效果如何,關鍵在於備課。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要想上好語文課,重要的、突出的、關鍵的就是要備好課。離開了備課,這堂課講什麼,怎麼講都無從知道,無從下手,無從開頭,也無從結尾,還談什麼上課呢?首先,只有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刻苦鑽研,認真備課,才能把准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才能把准教學內容的實質、重點、難點,才講得准、講得透。其次,要根據學生實際,巧妙設計教學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深入探索,利用原有的知識對新知識進行思維加工以滿足學習上的需要。再次,要備教法。在一堂課的教學中教師要考慮用什麼樣的方法和手段,如何創造條件去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其學到該學的知識以提高綜合能力。這才具備了上好一堂語文課的首要條件。

三、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1.充分利用自然環境開放教學空間。

農村小學雖然沒有先進的設備,但卻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有著更多的與動物、植物親近的機會。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這些條件,開放教學空間,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學習,把課堂搬到外面去,這往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

2.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引起學生興趣。

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所學的知識,也更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朗讀時要注意語氣、語調這一問題時,讓學生回憶體會在生活中經常做的一件事情“叫自己正在幹活的父親回家吃飯”,每一次的語氣語調不一樣,都會收到什麼樣的效果,進而深刻地認識到語氣語調在語言中表達的重要性,並能在朗讀中根據思想內容恰當地把握好語氣語調。

3.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保持學習的興趣。

如果學生長期在學習中處於一種被動的地位,知識被強制性的往頭腦中灌輸,久而久之必定失去學習的興趣,要讓學生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必須在教學中始終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感覺到是我要學,而不是要我學,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也就是說在課堂中不是一個人唱獨角戲,而是盡可能地提供機會,讓學生主動去思考、討論、去活動。這樣就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與思考的積極性,主動到學習中來。

四、教師要遵循語文學習的規律,順勢指導。

漢語比其他語種語義更豐富,需要聯繫上下加以理解,更需要對語言有敏銳的感受力。要把學習指導深入到學習語言、積累語言的過程中,捨得下笨功夫、苦功夫,不走終南捷徑。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到以下方面:

1.學生是教育活動中與教師志同道合的參與者。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在課堂上是完全平等的,學生是教育活動中與教師志同道合的參與者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助於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發展。在討論中,要讓學生情緒高昂,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教師要給他們自信心,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品味,盡可能減少對學生的統一要求和統一的標准。因為對學生約束過多,事事要求整齊統一,必然限制學生的思維,造成心理障礙,形成嚴肅的課堂氣氛。常言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學生性格不同,愛好也不相同,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如上《小桔燈》,文中只交待了王春林失蹤了,其他情況都沒交待,有人提出王春林是什麼人?他到哪裡去了?在討論中,有人認為他是個進步群眾,學生們被抓後,組織上考慮到他的安全,將他轉移了;有人認為,他是共產黨員,地下工作者,在學生被抓走後,他被反動派抓走並殺害了;還有人認為,他是黨的地下組織的領導者,醫學院運動的領導者,為了他的安全,組織把他調到根據地去了。這時,教師如果統一答案,勢必限制學生的創新意識,其實這三種不同的見解,都合情合理,應予以肯定,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開拓思路,從多方面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可能性,這是創新思維的基本特徵。

2.鼓勵學生發表超乎尋常的獨特見解。

教師要及時鼓勵他們敢於標新立異,讓他們覺得教師重視他們的想法,以此調動他們學習思考的主動性、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會日益增加。討論的組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自由討論、小組討論、全班討論,還有好差生討論,師生間的共同探討等,課堂上人人是質疑者,人人是解答者,信息得到了及時的交流和反饋,學生可從中獲得知識,並在交流中活躍了思想,如此不斷循環,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就在千百次錘煉中獲得。

3.發揮豐富想像,拓展學生思維。

在語文課堂上用課文的空白,發揮豐富的想像與聯想,拓展學生的思維,課本內容當中作為審美對象的文學作品有許多“空白”和“不確定性”。接受美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伊爾搴認為:“作品的意義不確定性和意義空白促使讀者去尋找作品的意義,從而賦予他參與作品意義構成的權利。”文學作品中,思維空間的存在,期待著學生的參與,召喚著學生從自己的審美視覺出發對作品進行二度創造。因此,在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不能只停留在作品所描繪的形象上,要利用這些“空白”和“不確定性”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由此及彼、舉一反三的想像和聯想,使文學作品的形象更豐富、更充實。因為創造離不開想像,創新必須以想像為基礎。

總之,教師要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真正有所獲,就要把課堂變成學生樂於學習的場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動”起來,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Ⅷ 如何教好小學語文

Ⅸ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突破重難點

一、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抓准教材的重難點。 小學語文大綱指出:小學語文教學,要使學生不僅長知識,還要長智慧,培養學生肯於思考問題,善於思考問題。做為一位語文教師,要明確這一目的,把我們的主要精力,放在發展學生智力上,著眼於培養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學會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識途。我感到,要把語文之路探清認明,唯一的辦法就是深鑽教材,抓住各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備課時既能根據知識的特點,又能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精心設計,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就為教學時突破重點和難點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二、發揮優勢突破重難點 課堂教學要完成認知目標,就需要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常規問題,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有多種,如,語言敘述、掛圖展示、動手操作、板書解析、講練結合等。然而,當信息技術與之進行了有機的整合,便會使常規的課堂教學如魚得水,過去老師口諾懸河的解說,手舞足蹈的比劃,表格掛圖的機械呈現等手段立刻相形見絀。比如,語文第一冊識字教學中有很多字理的演變過程,如果單純地用書中插圖讓學生感受這種些字的變化過程,形式單一,孩子們的直觀感性也不強,印象自然不會深刻,在「子」,「雲「等生字的學習中利用信息技術,形象直觀地演示這些字的演化過程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有著別的手段無法實現的優勢。 三、學練結合抓牢訓練點,突破重點、難點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在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而素養的提高、能力的增強,關鍵在一個「用」字。在運用中領悟,在運用中發現,在運用中創造,這是學好語文的關鍵。特別是識字教學是重點的一年級,學生剛則接觸小篇幅的文章,對於字詞的積累是重點,為了更好的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中的好詞,積累語句,在學習《小動物的家》一課時,我注意引導學生整體把握全文,想一想,文中出現了幾個小動物?這幾個小動物把葉子分別當做了什麼?以這兩個問題為切入點學習文中的每個自然段,學生在學習中有了方向,就會帶著問題思考,更好地為理解第一自然段做了鋪墊。從而激起了學習感受第一段秋天來了大自然美麗的詞句,積累到了「碧藍碧藍,金黃金黃,火紅火紅」等表示色彩的詞,並相機用你喜歡的詞說一句。這種些都是藉助多媒體來完成的。 我們為學生提供多渠道的訓練途徑,從學生「學」的實際出發,抓住訓練點,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機整合,提高課堂容量,加快教學節奏,刪繁就簡,將節約出的寶貴時間還給學生,將語文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還到學生的手上,讓其自由進入運用的廣闊天地,找到自身語文能力的不足之處,體驗到成功與進步的喜悅,獲得增強語感能力、養成積累習慣、促進語文知識向語文能力轉化的「原動力」,為學生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教師要精心備好每一節課,認真研究教學大綱,深鑽教材內容,並結合學生實際,把握教材內容,弄清重點、難點,深刻理解教材意圖,合理安排教學環節,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方可找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和最佳途徑。

閱讀全文

與如何講好小學語文課的較難知識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