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語感
一)自悟語感
教師憑借學生已有語感水平,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感悟難度適宜的課文內容,自悟自得。
兒童對於課文中的信息,在記憶貯存中找到與它相似的信息組塊以後,進行匹配與識別,從而理解了這部分內容,這種匹配與識別就是憑借語感進行的。在讀書時,讓學生聯系過去相似的生活經驗,通過想像與聯想,將課文中的文字元號轉化為生動、可感的畫面,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計劃地把難度適宜的課文,放手讓學生自讀、多讀、自悟,在頭腦中再現語言文字表述的圖像、情景,從而達到對課文直覺感悟的目的。
例如:我們在教學《小貓種魚》這篇課文時,注重讓學生自己去自悟語感。在初讀課文階段,教師通過有感情地范讀課文和學生自讀課文,讓學生初步領悟課文的大概內容:農民春種秋收,春種一粒種子,秋天就能收到很多糧食。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為小貓最愛吃魚,它也想收到很多魚,於是就去種魚。在悟讀階段,讓學生抓住關鍵性的問題聯繫上下文來感悟。首先讓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問題,如有的學生提出:小貓能不能收到魚?為什麼?他錯在哪裡?讓學生自讀自悟,然後再進行討論。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想像和聯想,從而得到結論:魚種在地里會爛掉,小貓是收不到魚的。魚兒離不開水,魚的生活環境與莊稼不同。違背了客觀規律是會做傻事的。從而讓學生悟出小貓從農民種玉米、種花生收獲很多而得出無論種什麼都會有收獲的推理方法是錯誤的。
(二)導悟語感
對於一些難度較大的課文,學生感到較新奇、陌生的內容,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實物形象、動作形象和言語形象的刺激,引導學生聯想和想像,左右腦協同運用,處理並儲存信息,利用直覺形象思維的幫助去感悟課文內容。在輸出信息的過程中必須藉助語感進行情景表述,憑借語感進行修正。在內化的同時,遷移運用語感,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直覺思維和頓悟思維。
例如:我們在教學第五冊《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由於小興安嶺在祖國的東北方,我們幾乎無一人到過那裡,因此,學生對於小興安嶺的美麗難於理解。我們在教學時,主要藉助於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再現小興安嶺如詩如畫的風景,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直觀的映象。我們先讓學生聽配樂錄音,初步感知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在學生自讀課文時,教師利用音像資料,讓學生結合畫面去讀課文,在頭腦中形成直觀的畫面。在教學「春天」一段時,先讓學生通過看畫面讀課文,知道這段描寫了樹木、積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在熟讀課文階段,讓學生抓住描寫景物特點的語句進行精讀感悟。例如:樹木長出新枝綠葉,寫出小鹿可愛姿態的擬人句,原木像艦隊在前進的比喻句……學生在感悟出小興安嶺春天生機勃勃的自然美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後,再用自豪的語氣去誦讀。夏、秋、冬三部分內容引導學生用同樣的方法去感悟。
❷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育部頒布的《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而「培養學生的語感」便是這語文素養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語文課程標准》中多次提到「語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強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①,總目標之中要求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而後在各階段的目標中,對語感的培養就更見具體、明確了。其實早在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我國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就強調指出:「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②語言學家呂叔湘也表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一個學生的語感強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達方面都會不斷前進。」 當今語文教育的著名學者王尚文先生明確提出:「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語感,要千方百計提高學生語感素質。」近年來,隨著語文教改的不斷深入,人們在對傳統語文教學的重新審視、重新定位中,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語感作為一個人必備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和終身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什麼是語感: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最基本的言語能力表現為語感,語感就是對言語的直覺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徵是直覺性和自動化。我國最早提出語感這一概念的是夏丏尊先生,他曾對語感做了一番深入淺出的解釋:「在語感敏銳的人的心裡,『 赤』不但解作紅色,『夜』不但解作晝的反對吧。『田園』不但解作種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見了『新綠』兩字,就會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氣概等等說不盡的旨趣。見了『落葉』兩字,就會感到無常、寂寥等說不盡的意味吧。」可見,在夏丐尊先生看來,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受,是一種對語言文字正確豐富的了解力。而王尚文先生則認為:「語感是思維並不直接參與作用的由無意識替代的在感覺層面進行言語活動的能力,是個體的人與言語世界的直接聯系。它表現為對作用於他的言語作品的內在反應能力,即聽和看(讀)的能力,也表現為因個人情意的需要或適應社會交際的需要而在感覺層面直接生成言語作品的能力,即說和寫的能力。」③總之,語感是一種個體的語文修養,它是個體在長期規范的言語實踐中逐步養成的一種具有濃厚經驗色彩的能比較直接迅速的感悟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④語感敏銳的人,不僅能夠把握言語對象的字面意思,而且還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豐富內涵以及弦外之音、音外之意。
二、為什麼要培養學生的語感
在日益頻繁的交往中,人們對語言信息的接受往往引發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其中強烈敏銳的語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礎,是思想認識逐步通向作者心靈的橋梁。人們之所以可以不假思索地運用語言表達思想,以及從語句或一段的開頭即能預測出整個語句或語段的趨向,可以在一瞬間辨認出詞義的細微差別和色彩感情,正是憑語感。具備了良好的語感能使人感受言語之精妙,洞見言語之精髓,把握言語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豐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諸如文化、審美的熏陶。可以說,敏銳的語感是學好語文的重要條件,是構成一個人語文素養的核心因素,是一個人語文水平的重要標志。培養小學生的語感是小學語文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關鍵。
三、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感:
(一)以讀為本,培養語感
「讀」,注於目,出於口,聞於耳,記於心;是多種感官參與的以聲釋義的活動,是把文字元號轉化成聲音,直接感受語言、訓練語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語感習得過程中一個最有效的言語實踐方式。既是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養學生語感的必經之路。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是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精粹。漢語言文字固有的音韻美、意境美、文章結構的嚴謹美,都需要通過有指導、有要求的反復吟誦,品嘗「文中味」,悟出「文外意。」在課堂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充分利用機會讓學生通過朗讀、默讀、復讀、賽讀、整體讀、部分讀、引讀、分角色朗讀、范讀等多種形式,從讀中得到感悟,訓練語感。
1、范讀
夏丏尊先生說:「國文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傳語感於學生。」教師的范讀,體現了教師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其表情、語氣、語調、體態都作為一種信息,直接傳遞給學生,學生會看得到,聽得清,可以模仿、學習。教師讀得好,可以引起學生感情的共鳴,起到「情染語感」的作用。有位老師在教《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時,先用誦讀創設情景,使學生覺得彷彿在送行的人群中,教師也恍若置身十里長街。然後再用哀婉的語調朗讀著:「人們常常幸福地看到周總理,看到他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隨後問:「幸福應該是愉快的感情,『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是贊美的語調,為什麼老師讀得反而低沉了,輕了,慢了。」教師意在讀中激情。學生動情地說:「因為這種幸福人們再也享受不到了!」「因為周總理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再也看不到了!」「悲痛中回憶快樂,使我們悲上加悲!」
2、自由讀
培養學生的語感,自由朗讀比齊讀更加有效。朗讀時,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來讀,邊讀邊品味課文的感情,如果覺得還存在沒有充分領悟的地方,可以慢慢讀,多讀幾遍,從而不斷加深學生的感受。《黃繼光》一文中,有一組重點句子:「他感到指導員在看著他,戰友們在看著他,朝鮮人民在看著他,祖國人民在看著他,黃繼光又站起來了!」一位老師教學時,拋開繁瑣的提問和分析,讓學生反復朗讀這個句子,去體味文意,領悟情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朗讀聲隨著排比的推進,由小到大,感情也越來越強烈。當讀到「黃繼光站起來了」時,「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強音。此時,一個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學生的心中。
3、分角色讀
分角色朗讀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朗讀中可運用不同的語氣、語調和語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從而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感受。如《狼和小羊》一課,狼說得話要嗓子粗,聲調高,語速快,還讀出惡狠狠的、蠻不講理的神情;而小羊說的話要讀得慢而輕,讀出善良、溫和與可憐。學生在角色朗讀中與主人公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對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體驗的真切深刻,不但培養了朗讀的熱情、興趣,還發展了他們的語感能力。
4、引讀
有的班級學生朗讀整體較弱,語感普遍不強,學生的情感與教師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產生共鳴。此時可用「引讀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在教師情感的感染下,相對集中感悟某些重點詞句,從而激發學生的感情。如教學《董存瑞捨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
師:這時候,嘹亮的沖鋒號吹響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由遠而近。成千上萬的解放軍戰士沖上來了,可是,敵人的機槍還在掃射。萬分緊急關頭,董存瑞——
生:昂首挺胸,站住橋底下,左手托起炸葯包,頂住橋底,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
師:導火索「哧哧」地冒著白煙,閃著火花——
生:火光照亮了他那鋼鑄一般的臉。
師:1秒鍾,2秒鍾……董存瑞——
生:像巨人一樣挺立著,兩眼放射著堅毅的光芒。
師:董存瑞抬頭眺望遠方,彷彿看到勝利的紅旗在隆化中學的上空高高飄揚,他用盡力氣高喊著——
生:同志們,為了新中國,沖啊!
此段朗讀,學生在教師的「引讀」下通過對董存瑞炸暗堡時的動作、神態和語言的集中感受,在學生的情感深處刻下了一個為人民解放事業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輝形象。
(二)品詞析句,訓練語感:
咬文嚼字,品味語言是語感訓練的關鍵環節。朱熹對此有過精闢的解釋:「大凡讀書,須是熟讀,讀熟了自精讀,精熟後理自見得。如吃果子一般,劈頭方咬開,未見滋味便吃;須是細嚼教爛,則滋味自出,方始識得這個是甜、是苦、是辛,始為知味。」(見《朱子語類》)。葉聖陶先生講到語感訓練時也曾說,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辭的意義和情味,單靠查字典是不夠的,必須引導學生推敲、揣摩、細細品味。這樣,學生對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了解力。可見語感訓練的關鍵是「了解一個字,一個詞的意義和情味」。由此,我們在課堂上要著力引導學生推敲詞句,品析文本,通過文字這座橋梁與作者會面,在文本、師生、作者和編者間形成平等的對話,感悟用詞的准確性,感悟語句的意境,體驗語句的情感,增強語感的靈敏度。具體教學時可引導學生通過「加、減、調、換」等方式來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語感。
1、加。就是加進課文中沒有寫出的內容再與原句比較。如《狼牙山五壯士》中,「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蓮花瓣走去」一句,讓學生在「走」前面加上「我們」,把這句話改為「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我們走!』帶頭向蓮花瓣走去」。然後比一比,兩句話在情味上有什麼不同,通過揣摩比較,學生領悟到在當時環境險惡的情況下,一個「走」字擲地有聲,充分體現了五壯士捨生取義的堅定決心。
2、減。就是把原句中的某個詞語減去,再與原句比較。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中「人們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開來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後與原句比較。通過比較,學生明白這三個「都」不寫,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樣,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這三個「都」,就突出地表現了全國人民對周總理的懷念、愛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無一例外的。
3、調。就是把前後幾個詞語調換位置,然後進行比較。」《狼牙山五壯士》一課中有這么兩句話:「五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人民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調個位置?學生通過調序朗讀,通過思考,通過聯繫上下文和原句比較,就知道這兩個詞不能換位置。因為,是由於他們與日寇英勇頑強的搏鬥,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已安全轉移,「眺望」寫出了五壯士心中充滿的無比自豪,和對人民對部隊的無比熱愛、留戀。回頭「望望」向上爬的敵人,表達了五壯士對敵人的無比蔑視。
4、換。就是將句子中某個詞語換成另一個詞語,然後進行比較。《燕子》中有這么一句話:「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麼像正在演奏的曲譜啊。」為讓學生體會到「痕」字好在哪裡,可先啟發學生思考:電線一般用什麼量詞?(根)然後換成「根」後與原句比較:在這里用「根」好還是「痕」好。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朗讀和對生活的聯想,學生體會到了用詞的妙處:一個「痕」字把處於高、遠處的電線只能隱約可見的特點極准確地表現了出來,與後面描寫「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產生了一種朦朧的美。
(三)聯系生活,汲取語感
敏銳的語感總是和對生活的敏銳的感受聯系在一起的。訓練語感,應引導學生把對生活的觀察、體驗與對語言的研究結合起來。葉聖陶先生說:「要求語感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經驗聯繫到語言、文字上去。」,「單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麼深切的語感,唯有從生活方面去體驗,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積聚起來,積聚得越多,了解越見真切。」 ⑤茅盾先生也說,理解文章應一邊讀,一邊回想自己所經歷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邊讀,一邊到現實中去。由此可見,培養語感必須聯系生活經驗,脫離了生活體驗的「語感培養」是蒼白的。也就是說語感的豐富、深刻、敏銳、美妙,必須建立在開啟個人體驗的基石之上。作為語文教師就是要善於在學生對言語的感悟中,進行多方引導、點撥,將其隱藏於內心深處的各種體驗調入前台。這樣學生對言語的理解就會變得更加容易,感悟就會更加深刻。
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有這樣一句話:「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教師提出 「『焦急』、『耐心』這兩個詞是一對反義詞,老奶奶為什麼會焦急,又為什麼會耐心地等待呢」這樣一個問題來誘發訓練學生的語感能力。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如果去火車站接親人,你提前等候在車站,可是到時間火車卻晚點了,這時你的心情當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堅持等候,沒有回家,這又表現出很有耐心。由此點撥學生即能頓悟此處的「焦急」是表現出老奶奶盼望早一點看到總理的靈車;「耐心」表現了她送別總理的誠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從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對總理的愛戴和懷念。
再如:一位教師在講授《游園不值》一課時,就運用了聯想的方法來激活體驗,培養語感的。
師:同學們,詩人沒能進到朋友的園子里,沒有觀賞到滿園的春色,多令人遺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園里是什麼樣的嗎?
生1:我想園子里一定有一個大花壇,裡面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花兒上面還飛舞著蝴蝶、蜜蜂。
生2:園中間會有一條石子鋪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還有一個大水塘,裡面有魚兒在游來游去。岸邊種著桃樹、杏樹、梨樹,散發出花的清香,枝頭還傳來鳥的鳴叫。
……
學生的描述不是憑空虛構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對春天的切身體會。教師在這里巧妙地以聯想為橋梁,將語言文字與生活體驗連接在一起,使學生融入到了詩所描畫的意境之中,迸發出了對美好春天的喜愛之情。
(四)想像參與,激發語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教學中,如何使學生領悟文章的情境呢?葉老曾說:「必須驅譴我們的想像,才能通過文字,達到這個目的。」可見語感同想像是緊密聯系的,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形象思維,啟發學生想像,必然會在學生的心中產生「內心視像」。它能使課文內容像電影一樣,在學生頭腦中一一閃過,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鳴。
可以說聯想和想像是培養語感的翅膀。想像的過程不但是引發學生調動知識儲備的過程,而且是學生在感知作品內容的表象形式的過程。
如教學《月光曲》一文,要引導學生領悟貝多芬創作樂曲的經過一段時,就可配上輕柔的音樂,美麗的畫面,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讀,去啟發學生展開想像,讓學生彷彿置身於小茅屋之中:一輪明月升起,月光流瀉,萬物披紗,四周是那般幽靜。在這境界中,貝多芬手撫琴鍵,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風,傾訴著人世間的真誠與善良,貧窮與希望……之後又輔之以聲情並茂、抑揚頓挫的感情朗讀,把學生帶到波濤洶涌的大海邊,領略大海的雄渾壯美,從而領會樂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達到訓練語感的目的。
再如《台灣的蝴蝶谷》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瀾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里來聚會。」假如僅從文字的表層意義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詞語,就無法感受到美麗神奇的蝴蝶聚會的場面。要想讓學生披文入情,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只有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去發揮想像,展開聯想:數以萬計的蝴蝶身著綵衣正從四面八方趕來,它們生怕耽誤了大好春光,急著到蝴蝶谷去聚會,你瞧它們飛得多麼輕快,多麼活潑!學生在看圖想像中彷彿自己也成了一隻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趕著去蝴蝶谷聚會呢?
我在講授《水鄉歌》一課時,也採用了聯想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語感。文中這樣寫道:「水鄉什麼多?水多,千條渠,萬條河,池塘一個連一個,處處綠水盪清波。」
師:請你們自己讀這段話,老師相信你肯定能讀懂的。(學生讀)你剛才讀的時候,眼前是不是出現了什麼情景?什麼畫面?(此時,老師出示一幅水鄉的圖畫,很美,學生欣賞。)
師:同學們,請你對著畫面再讀一讀,你有什麼新的體會,新的發現?(生讀)你彷彿來到了什麼地方?彷彿看到了什麼情景?
生1:我彷彿來到了水鄉,看到了一葉葉小舟在碧綠的清波上盪漾。
生2:我彷彿來到了水鄉,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綠的河水裡搖曳。
生3:我彷彿來到了水鄉的小河邊,看到了成群結隊的鴨子在水中嬉戲。
師:假如你真的來到了水鄉,你最想做的是什麼?
生1:我想把它畫下來。
生2:我想彎下腰嘗一嘗水鄉的味道。
生3:我想把它拍下來,掛在自己家客廳的牆壁上。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學生豐富的想像,流瀉出了詩一樣的語言,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繪就了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讓我們彷彿聽到了水鄉人民的歡聲笑語,讓我們彷彿嗅到了江南水鄉特有的氣息。
(五)積累語言,深化感悟。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認為:「學習的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語言學習更需要積累。巴金先生曾說:「讀多了,讀熟了,常常可以順口背出來,也就慢慢體會到他們的好處,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調子。」 「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歙張。」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熟讀成誦,廣泛閱讀,是儲備語言材料,培養語感,發展語言能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1、熟讀成誦
小語教材中許多課文出自名家之筆,文質兼美,情感豐富。對於課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師可要求學生反復地欣賞,讀出其中的韻味、體驗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誦。通過背誦,學生積累了大量的佳詞妙句,精美篇章,不斷充實語言庫存,並從背誦中進一步領悟作者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精妙,悟出表達方法的精巧,這將使學生受益終身。中國傳統的語文教學精華已證明這一點。正如古人所說:「文章讀之故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交,我之文也。作文時,吾意欲所言,無不隨吾所欲,應筆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新課程標准規定小學階段背誦優秀課文不少於150篇(含課文),古詩詞背誦推薦篇目80首。如此,有利於學生貯存語言,深化語感,從而扎扎實實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不斷提高。
2、廣泛閱讀
語感的培養從「讀」開始,不僅體現在課內,還要引導學生課外進行有效的閱覽。因此,閱讀教學中,可補充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以彌補現行教材的閱讀量的不足。如學習《草船借箭》後,可引導學生讀《三國演義》的有關故事;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紹學生讀《安徒生童話選》等。同時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記錄好詞、佳句、精彩片斷等。也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自己喜愛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強的讀物,以開拓學生視野,擴大知識面,使學生在反復、大量感受語言材料的過程中,豐富語言,增強語感。低年級的學生喜歡鮮明的形象、活潑的內容,可推薦他們看童話、寓言等有趣的讀物;中年級學生喜歡情節生動的故事,可推薦看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科幻小說等引人入勝的讀物;高年級學生喜歡文質兼美的內容,可推薦讀名篇佳作,歷史名著等。大量的課外閱讀能使小朋友吸收眾多的詞彙和句式,培養想像力,提高表達能力。難怪王尚文在《語感論》中說:「感受優秀言語作品的言語是培養語感的搖籃。」如果我們的學生能做一隻勤勞的小蜜蜂,飛到書籍的百花園中盡力汲取營養和甘露,去感受、體驗和想像作者所描繪的情境,去學習作者的遣詞造句,久而久之,頭腦中的語言豐富了,自然會有較強的語感。正所謂:厚積才能薄發。
(六)言語實踐,積淀語感
「要能游泳,必須下水。」學生在閱讀中習得的語感,只有在更多的語言實踐中運用,才能使語感不斷強化。「通過熟讀、背誦形成的語言積累,還要經過遷移性的練習才能逐步實現內化。」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以讀促寫,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創造性的口頭語言表達,書面寫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言語的運用過程中,進一步感悟言語之神妙,把握言語之精髓,也使課文的思想得以延續,自身的語感得以發展。
1、口語表達
在閱讀教學中,可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深化感悟。通過引導學生參加朗讀、說話、演講,或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復述,轉述等,深化感悟。如在教學《雲房子》一課時,教師可讓學生暢談自己想像中的雲房子的樣子,隨後可積極鼓勵學生運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愛的雲房子。這一教學過程,不僅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充分發揮了想像力,而且使學生在自主的體驗中內化了語言,培養了學生感悟、積累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2、勤於動筆
「勤於動筆也是訓練語感的一個重要手段。」⑥當學生進入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之中,用心用情去感悟語言文字時,已經不是單向的主體對客體的把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因為每篇文章的背後都站著一位作者,學生感悟語言文字實質是與作者進行著思想的交流,情感的傳遞,經驗的融通,這必將激活學生的思維與想像,喚醒沉睡在學生內心當中的與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經歷、經驗和感受,從而會產生一吐為快的表達慾望。此時教師要為學生騰出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將積蓄於胸的所思所感徹底地宣洩出來,以達到升華感悟,積淀語感的目的。如《半截蠟燭》一文以小女兒拿走蠟燭,走上最後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為結尾,給人一種意尤未盡之感,教師可在此設計讓學生續寫結尾,要求前後照應,首尾連貫,學生在寫的過程中也就進一步理解體悟了課文內容,感悟了人物形象的魅力。
總之,培養學生語感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因為語感是通向更高語言文字境界的橋梁,使學生語言基礎、生活體驗、思想情趣和文學修養的綜合體現,一旦形成,將終身受用不盡。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語感的培養,努力提高他們感受語言的靈敏度和頓悟力,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❸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語感
具體而言,是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受,是對特定環境中的話語不經過邏輯推理,直接、迅速地感知和把握。 《配悶語文課程標准》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培和彎程目標中都多次強調:「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學生語感,發展學生思維」。在教學中,語文教師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必須深刻認識對學生進行語感培養的重要性。那麼,在語文教學中,究竟應該如何培養學生較強的語感呢?新課程目標指出:語言內化要多讀書,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筆者認為,在教學中主要應該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重視積累,厚積薄發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優越的母語環境,讓學生廣泛地接觸並積累言語材料,憑借記憶的檢索功能形成直覺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積累言語材料、理解語言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多聽、多閱讀。 廣泛閱讀更是積累語言經驗、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語感是一種語言修養,是經過長期的語言訓練逐步養成的一種感受語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如果忽視大量閱讀,語文水平或者語感水平是很難提高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多讀文學名著、優秀古詩文等經典作品,儲備語言材料,培養語感,這是發展語言能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二、強化訓練,形成共鳴 學以致用,在語言學習中必須加強語言訓練,使學生通過科學規范的練習將語言知識、規律內化以形成語言直覺,形成較強的語感。訓,指教師的訓導與啟迪;練,指學生的練習與操練。訓練是學生在教師正確指導下的科學練習,反映著師生之間的雙向關系。 語文學習中更主要的是依靠主體的心理因素和對語言敏銳的直覺感受。是使作者與讀者、說者與聽者,通過語言文字以溝通、構築「同見」、「同感」,從而形成語感。因而,要重視學生對語言直覺感受的豐富性與多元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設計出科學合理、能發展學生思維個棚猜性的練習,使其成為在教師正確啟發引導之下以直覺思維活動為媒介,以培養學生語感為目的的語言訓練。 三、展開聯想,誘發情感 言語作品不僅具有字面意義或語表意義,而且還有言外之音或語外之意。作者若能傳達出、讀者若能捕捉到那種言語之外的含義,他們的語感才是最敏銳、最深切的。精鶩八極、心游萬仞的想像與聯想,對於這種最敏銳、最深切的語感的形成與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想像是以記憶中的表象為基礎,對於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體形象,聯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關的人或事物。在進行語言表達時,常常要運用由聯想或想像作為基礎的修辭手法,以使語言鮮明生動。 王尚文先生指出:「語感是語言能力的『綱』,其他都是『目』;語感教學是語文教學的『綱』,其他都是『目』。綱舉目張;否則,綱既不舉,目亦難張。」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沒有理由不重視學生語感的培養。
❹ 小學語文如何培養語感
如何讓,小學生,培養語感,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訓練,首先要,熏陶語感,創設情境,模仿是小孩子的天性,課堂上精彩的,販毒,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第二,要,豐富,魚桿,拓展思維,培養學生的語感,必須把,朗讀和想像,結合起來,要訓練學生,運用想像思維的方法進行朗讀,其三。我們要做到。注重朗讀領悟語感學生的語感不是天生都有的,他是外部語言刺激和內在知識互相交融的產物是建立在語言。現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的。再有就是。敏銳的語感還要注意平時的積累材料敏銳的語感還要靠學生的平時的積累來獲得這就是我的意見。
❺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語感
(一)以讀為本,培養語感
「讀」,注於目,出於口,聞於耳,記於心;是多種感官參與的以聲釋義的活動,是把文字元號轉化成聲音,直接感受語言、訓練語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語感習得過程中一個最有效的言語實踐方式。既是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養學生語感的必經之路。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是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精粹。漢語言文字固有的音韻美、意境美、文章結構的嚴謹美,都需要通過有指導、有要求的反復吟誦,品嘗「文中味」,悟出「文外意。」在課堂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充分利用機會讓學生通過朗讀、默讀、復讀、賽讀、整體讀、部分讀、引讀、分角色朗讀、范讀等多種形式,從讀中得到感悟,訓練語感。
1、范讀
夏丏尊先生說:「國文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傳語感於學生。」教師的范讀,體現了教師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其表情、語氣、語調、體態都作為一種信息,直接傳遞給學生,學生會看得到,聽得清,可以模仿、學習。教師讀得好,可以引起學生感情的共鳴,起到「情染語感」的作用。有位老師在教《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時,先用誦讀創設情景,使學生覺得彷彿在送行的人群中,教師也恍若置身十里長街。然後再用哀婉的語調朗讀著:「人們常常幸福地看到周總理,看到他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隨後問:「幸福應該是愉快的感情,『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是贊美的語調,為什麼老師讀得反而低沉了,輕了,慢了。」教師意在讀中激情。學生動情地說:「因為這種幸福人們再也享受不到了!」「因為周總理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再也看不到了!」「悲痛中回憶快樂,使我們悲上加悲!」
2、自由讀
培養學生的語感,自由朗讀比齊讀更加有效。朗讀時,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來讀,邊讀邊品味課文的感情,如果覺得還存在沒有充分領悟的地方,可以慢慢讀,多讀幾遍,從而不斷加深學生的感受。《黃繼光》一文中,有一組重點句子:「他感到指導員在看著他,戰友們在看著他,朝鮮人民在看著他,祖國人民在看著他,黃繼光又站起來了!」一位老師教學時,拋開繁瑣的提問和分析,讓學生反復朗讀這個句子,去體味文意,領悟情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朗讀聲隨著排比的推進,由小到大,感情也越來越強烈。當讀到「黃繼光站起來了」時,「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強音。此時,一個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學生的心中。
3、分角色讀
分角色朗讀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朗讀中可運用不同的語氣、語調和語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從而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感受。如《狼和小羊》一課,狼說得話要嗓子粗,聲調高,語速快,還讀出惡狠狠的、蠻不講理的神情;而小羊說的話要讀得慢而輕,讀出善良、溫和與可憐。學生在角色朗讀中與主人公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對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體驗的真切深刻,不但培養了朗讀的熱情、興趣,還發展了他們的語感能力。
4、引讀
有的班級學生朗讀整體較弱,語感普遍不強,學生的情感與教師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產生共鳴。此時可用「引讀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在教師情感的感染下,相對集中感悟某些重點詞句,從而激發學生的感情。如教學《董存瑞捨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
師:這時候,嘹亮的沖鋒號吹響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由遠而近。成千上萬的解放軍戰士沖上來了,可是,敵人的機槍還在掃射。萬分緊急關頭,董存瑞——
生:昂首挺胸,站住橋底下,左手托起炸葯包,頂住橋底,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
師:導火索「哧哧」地冒著白煙,閃著火花——
生:火光照亮了他那鋼鑄一般的臉。
師:1秒鍾,2秒鍾……董存瑞——
生:像巨人一樣挺立著,兩眼放射著堅毅的光芒。
師:董存瑞抬頭眺望遠方,彷彿看到勝利的紅旗在隆化中學的上空高高飄揚,他用盡力氣高喊著——
生:同志們,為了新中國,沖啊!
此段朗讀,學生在教師的「引讀」下通過對董存瑞炸暗堡時的動作、神態和語言的集中感受,在學生的情感深處刻下了一個為人民解放事業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輝形象。
(二)品詞析句,訓練語感:
咬文嚼字,品味語言是語感訓練的關鍵環節。朱熹對此有過精闢的解釋:「大凡讀書,須是熟讀,讀熟了自精讀,精熟後理自見得。如吃果子一般,劈頭方咬開,未見滋味便吃;須是細嚼教爛,則滋味自出,方始識得這個是甜、是苦、是辛,始為知味。」(見《朱子語類》)。葉聖陶先生講到語感訓練時也曾說,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辭的意義和情味,單靠查字典是不夠的,必須引導學生推敲、揣摩、細細品味。這樣,學生對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了解力。可見語感訓練的關鍵是「了解一個字,一個詞的意義和情味」。由此,我們在課堂上要著力引導學生推敲詞句,品析文本,通過文字這座橋梁與作者會面,在文本、師生、作者和編者間形成平等的對話,感悟用詞的准確性,感悟語句的意境,體驗語句的情感,增強語感的靈敏度。具體教學時可引導學生通過「加、減、調、換」等方式來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語感。
1、加。就是加進課文中沒有寫出的內容再與原句比較。如《狼牙山五壯士》中,「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蓮花瓣走去」一句,讓學生在「走」前面加上「我們」,把這句話改為「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我們走!』帶頭向蓮花瓣走去」。然後比一比,兩句話在情味上有什麼不同,通過揣摩比較,學生領悟到在當時環境險惡的情況下,一個「走」字擲地有聲,充分體現了五壯士捨生取義的堅定決心。
2、減。就是把原句中的某個詞語減去,再與原句比較。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中「人們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開來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後與原句比較。通過比較,學生明白這三個「都」不寫,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樣,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這三個「都」,就突出地表現了全國人民對周總理的懷念、愛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無一例外的。
3、調。就是把前後幾個詞語調換位置,然後進行比較。」《狼牙山五壯士》一課中有這么兩句話:「五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人民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調個位置?學生通過調序朗讀,通過思考,通過聯繫上下文和原句比較,就知道這兩個詞不能換位置。因為,是由於他們與日寇英勇頑強的搏鬥,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已安全轉移,「眺望」寫出了五壯士心中充滿的無比自豪,和對人民對部隊的無比熱愛、留戀。回頭「望望」向上爬的敵人,表達了五壯士對敵人的無比蔑視。
4、換。就是將句子中某個詞語換成另一個詞語,然後進行比較。《燕子》中有這么一句話:「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麼像正在演奏的曲譜啊。」為讓學生體會到「痕」字好在哪裡,可先啟發學生思考:電線一般用什麼量詞?(根)然後換成「根」後與原句比較:在這里用「根」好還是「痕」好。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朗讀和對生活的聯想,學生體會到了用詞的妙處:一個「痕」字把處於高、遠處的電線只能隱約可見的特點極准確地表現了出來,與後面描寫「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產生了一種朦朧的美。
(三)聯系生活,汲取語感
敏銳的語感總是和對生活的敏銳的感受聯系在一起的。訓練語感,應引導學生把對生活的觀察、體驗與對語言的研究結合起來。葉聖陶先生說:「要求語感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經驗聯繫到語言、文字上去。」,「單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麼深切的語感,唯有從生活方面去體驗,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積聚起來,積聚得越多,了解越見真切。」 ⑤茅盾先生也說,理解文章應一邊讀,一邊回想自己所經歷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邊讀,一邊到現實中去。由此可見,培養語感必須聯系生活經驗,脫離了生活體驗的「語感培養」是蒼白的。也就是說語感的豐富、深刻、敏銳、美妙,必須建立在開啟個人體驗的基石之上。作為語文教師就是要善於在學生對言語的感悟中,進行多方引導、點撥,將其隱藏於內心深處的各種體驗調入前台。這樣學生對言語的理解就會變得更加容易,感悟就會更加深刻。
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有這樣一句話:「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教師提出 「『焦急』、『耐心』這兩個詞是一對反義詞,老奶奶為什麼會焦急,又為什麼會耐心地等待呢」這樣一個問題來誘發訓練學生的語感能力。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如果去火車站接親人,你提前等候在車站,可是到時間火車卻晚點了,這時你的心情當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堅持等候,沒有回家,這又表現出很有耐心。由此點撥學生即能頓悟此處的「焦急」是表現出老奶奶盼望早一點看到總理的靈車;「耐心」表現了她送別總理的誠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從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對總理的愛戴和懷念。
再如:一位教師在講授《游園不值》一課時,就運用了聯想的方法來激活體驗,培養語感的。
師:同學們,詩人沒能進到朋友的園子里,沒有觀賞到滿園的春色,多令人遺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園里是什麼樣的嗎?
生1:我想園子里一定有一個大花壇,裡面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花兒上面還飛舞著蝴蝶、蜜蜂。
生2:園中間會有一條石子鋪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還有一個大水塘,裡面有魚兒在游來游去。岸邊種著桃樹、杏樹、梨樹,散發出花的清香,枝頭還傳來鳥的鳴叫。
……
學生的描述不是憑空虛構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對春天的切身體會。教師在這里巧妙地以聯想為橋梁,將語言文字與生活體驗連接在一起,使學生融入到了詩所描畫的意境之中,迸發出了對美好春天的喜愛之情
❻ 小學語文閱讀中怎麼培養學生語感
小學階段,小學生可塑性強,正是進行語感培養的最好時期,只有重視了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並施之科學有效的語言訓練方法,才能使閱讀教學有聲有色,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那麼我給大家帶來小學語文閱讀中怎麼培養學生語感,一起來了解下吧。
小學語文閱讀中怎麼培養學生語感
一、深入情境,熏陶語感
小學生有很強的模仿力,精彩的范讀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教學中可選擇精彩的范讀,要求學生聽清楚、聽完整、抓要害,從語音、語調、節奏、重音、停頓等方面讓學生充分感受、反復琢磨,並跟隨練習,這樣自然會使他們的語言變得流暢、正規,語言感受力得以提高。教師精彩的范讀,也能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加強語感能力。如學生在學習《四季之美》一文時,我通過一組表現四季美景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了四季之美,學生在敘述過程中,已經初步體驗到了四季的美與美在哪裡。另外通過一段帶視頻的誦讀播放,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祖國大地春之明媚、夏之熱烈、秋之沉靜、冬之妖嬈,受到了語感的熏陶。
二、插上想像的翅膀,豐富學生的語感
培養語感,必須把朗讀和想像結合起來,即訓練學生運用形象思維的方法進行朗讀。我在教學三年級上冊《燕子》一課時,就讓學生展開想像,精讀、體會,為培養學生的語感下功夫。《燕子》是現代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的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佳作,長期以來就是小學語文教材的必選篇目,文質兼美。這篇散文描繪了春天裡燕子活潑機靈的外形體態,特別是在春光飛掠和憩息的畫面,著力寫出了它「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機」,充分表現了小燕子的可愛。其中有這樣一段特別優美:在微風中,在陽光下,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那邊的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
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讓學生深入理解,充分體會飛行中燕子的各種姿態,用敘述性的語氣讀,節奏輕快。「斜著身子」,強調燕子的飛行姿勢的輕快靈活;「一轉眼」,「掠過」,強調燕子飛行的快速;「唧唧叫著」,強調燕子飛行時的歡快心情;「波紋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放慢速度,用活潑有趣的語氣讀,「有的……有的……」呼應性重音,一幅眾多的燕子鬧春圖頓時凸現。這一系列的指導,讓學生體會到了燕子的活潑、機靈,和春天裡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蓬勃的生機。
應該說這段文字處理飽含了作者的想像和聯想,是具體的、生動的。 但是高超的言語總是「意則期多,字唯期少」,言有盡而意無窮,所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力透紙背」,這就為讀者留下了再創造、再想像的餘地,否則「掠過」、「波紋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便會令人莫名其妙、不可理解了。人們之所以能夠理解這段文字的意義,並產生豐富多彩的感受,正是想像和聯想在語感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想像和聯想可以使人對言語的感受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三、朗讀品味,領悟語感
語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語言刺激和內在知識能力迅速交融的產物,它的獲得是建立在對語言現象條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礎上,它是有直覺的特徵。語感蘊含在朗讀之中,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最有效的方法。培養語感,必須引導學生緊扣課文中某些語感因素很強的地方,反復咀嚼、深入品味,達到「文章讀之極熟,即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
如《荔枝》一文中:母親撲哧一聲笑了,筋脈突兀的手不停地撫摸著荔枝,然後用小拇指甲蓋劃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剝開皮又不讓皮掉下,手心托著荔枝,像是托著一隻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那樣愛憐地望著捨不得吞下,嘴裡不住地對我說:「你說它是怎麼長的?怎麼紅皮里就長著這么白的肉?」畢竟是第一次吃,畢竟是好吃!母親竟像孩子一樣高興。學生在學習時,通過反復朗讀,體會出這段話寫出了母親第一次吃荔枝時的美好感受和為兒子的孝心而欣慰。「一隻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在媽媽的眼中那分明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她怎麼忍心把它吃掉;而一個「托」字,把媽媽對這種世間尤物的愛憐,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嘴裡不住地對我說:「你說它是怎麼長的?怎麼紅皮里就長著這么白的肉?」孩子似的那種激動和喜悅同時也讓讀者體會到了作者心中隱隱的酸楚。
四、注重實踐,增強語感
語感是學習規范語言長期積淀的結晶,只有強化聽說讀寫的實踐,持之以恆,養成習慣,才能形成對文章的感受能力。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的實踐活動:聽,就是教師創設一定的語言環境,諸如上課聽講、聽別人講話、聽電視廣播等。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及時捕捉語言信息,了解內容,抓住中心和要點等。這有助於學生對語言的感受,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
說,就是在一定的場合中,讓學生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一過程就是言語的口頭運用,在說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在積極地活動,組織語言極快,要求說話的語言准確、連貫、得體。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安排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開故事會、舉行朗誦比賽、表演話劇等,在語言運用中增強語感能力。 葉聖陶先生說:「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語感訓練。」呂叔湘先生認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一個學生的語感強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達方面都會不斷前進。」我們一定要在學生語感培養的道路上堅持不懈。
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方法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閱讀文章內容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只是讓學生靠著自己的想像去感受文章,學生很難理解,尤其是一些學生根本沒見過、聽過的內容,學生頭腦中很難浮現出相應的形象,容易打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為學生展示生動、形象的畫面,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感受課文的意境,更加輕松地理解文章內容。
例如,在學習《彩色的翅膀》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情境,在圖片的旁邊可以配備一些詞語,讓學生仔細認讀,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蝴蝶與西瓜之間的授粉聯系。
通過情境創設,自然巧妙地引出學習的內容,通過語言與音樂作為閱讀教學的輔助手段,實現了意境的交融,給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理解文章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也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課文內容,領悟了其中所要講解的核心理念。
2.強化閱讀教學中的朗讀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朗讀對於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語文教學心理學研究指出,小學生在閱讀時注意力的穩定性不強,大聲朗讀能夠使他們的注意力保持穩定,對於課文內容的理解、記憶等也有著很好的作用。
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也是這個道理。大量的閱讀能夠使學生的視野進一步開闊,不管是口頭和書面表達都需要學生的用詞准確、連貫、句式靈活多變,內容具體、清楚。朗讀能夠使學生對文字的印象更加深刻,通過朗讀,學生能夠對語言材料進行積累,把握好各種句式,實現寫作能力的提升。
在閱讀理解教學中,教師也應為學生提供一定的閱讀背景,並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使學生對作者的寫作意圖進行體會,讓學生在一定的環境中反復朗讀課文,從而感悟出作者的情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
教師也可以進行范讀,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促進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3.科學設計問題,實現學生自主學習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這一手段,把握好整堂課的節奏與方向,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
有疑問才會有思考,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有目的地為學生設置各種問題,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為學生認識製造一定的矛盾,強化學生的探究慾望,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和研究。
例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教師就可以這樣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閱讀課文,然後邊讀邊想,學生能夠有目的地進行閱讀學習,更加深刻地認識和體會到其中的內涵,了解文字背後的含義,也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
❼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感能力
在長期教學中我們能夠知道,語言教學離不開語言文字的訓練,而語感訓練是文字訓練的重要內容。語感即人對語言的感受能力,也指把自己對語言的感受表達出來的能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僅應該高度重視對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而且應把它放在重要地位,因為它對學生學好語文至關重要。那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呢?在教學中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下這方面的體會。 一、在語文教學中,通過指導學生理解詞句,疏通文章脈絡,使學生體會出語言內在的邏輯性、嚴密性,從而認識到字、詞、句、段、篇內在的不可割裂的緊密聯系和有機統一。 1、指導學生運用上勾下連,左顧右盼分析法,即在閱讀理解中讀前段應帶動後段,在讀析後段時應聯系,前段來理解。這樣又既遵循了語言的內在規律,又能櫻侍使學生體會出語言的邏輯性,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如在教學《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課時,可先讓學生在各段中找出:我不是弱小的表現在哪裡,然後讓學生邊讀邊想,薩沙為什麼要保護更弱小的,把雨衣蓋在了薔薇花上。學生通過前後對照,不難看出作者的措寫意圖和這樣寫的真實性,學生在運用這種閱讀方法時,也能體會出語言的層遞性、整體性和統一性,從而獲得了理解全文的鑰匙。 2、讓學生找出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從而達到理解段乃至篇,並從中體會出語言嚴密的邏輯性。 二、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指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意境美、動態美、節律美的感受能力。 1、通過指導學生邊讀邊模仿動作來增強學生對語言的表現力和動態美的形象准確的把握。 2、通過圖文對照、情境結合,讓學生在讀中讀出意境,讀出感情,能說出體會,表達感受一並能在頭腦中想像或重現畫面。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古人有養一字可境界全出,盡得風流之說,可見,如能真正體會出作者用詞的匠心,學生在自己的習作中湧出神來之筆也絕非夢想,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精彩的片段,教師如能引導學生用心去體會、去感悟,學生的語感能力一定有所提高。 如在教學古詩《小池》的第一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時,教師在學生初步理解的詩意的基礎上可引導學生欣賞,緊扣惜和照來加以體會,學生很性就能入情入境,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深刻地悟出語言和言情達意性、感染力和意境美。 3、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如自由讀、默讀、分組讀、分角色讀、齊讀、引讀等,使學生在讀中深切感受語言的節律美,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語感的目的。 如在教學兒歌時,由於課文較口語化淺顯易懂且讀來琅琅上口,許多學生喜歡唱讀,而不能做到感情朗讀,無法實現語感的培養。那怎麼辦呢?先創設情境,渲染氣氛,然後讓學生帶著感情去讀,讀出意境,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同時穿插疊詞的講解,這樣用眼看,用嘴說、讀,用心去感受,既理解了課文,又鍛煉了說話能力,深切的體會到了語言的節律美。 三、在教學中穿插設計有關語言訓練方面的練習,可使學生將所接受的知識系統化、明確化,同時在練習中鞏固新知識,溫習舊知識,發現問題,莘使學生的語感能力在聽、說、讀、寫中得到鞏固和提高,形成理性認識。 我認為以下幾種題形是培養學生語感能力的有效途徑。 詞語搭配練帶頌明習訓練學生語言的邏輯性。 近義詞的比較與替換訓練學生對語言的辨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說話造句鍛煉學生對語文的感受能力和運用能力。 句子的比較訓練學生對語文感的思辯能力和判斷能蠢告力。 寫作訓練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語言表達和思維的協調能力。 總之,精煉的練習既幫助學生消化知識,又能使學生語感的境養得到鞏固。 對學生語感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的艱巨性和緊迫性、重要性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努力,需要我們不斷地轉變觀念,探求新的教學之路。
❽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一)以讀為本,培養語感
「讀」,注於目,出於口,聞於耳,記於心;是多種感官參與的以聲釋義的活動,是把文字元號轉化成聲音,直接感受語言、訓練語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語感習得過程中一個最有效的言語實踐方式。既是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養學生語感的必經之路。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是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精粹。漢語言文字固有的音韻美、意境美、文章結構的嚴謹美,都需要通過有指導、有要求的反復吟誦,品嘗「文中味」,悟出「文外意。」在課堂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充分利用機會讓學生通過朗讀、默讀、復讀、賽讀、整體讀、部分讀、引讀、分角色朗讀、范讀等多種形式,從讀中得到感悟,訓練語感。
1、范讀
夏丏尊先生說:「國文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傳語感於學生。」教師的范讀,體現了教師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其表情、語氣、語調、體態都作為一種信息,直接傳遞給學生,學生會看得到,聽得清,可以模仿、學習。教師讀得好,可以引起學生感情的共鳴,起到「情染語感」的作用。有位老師在教《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時,先用誦讀創設情景,使學生覺得彷彿在送行的人群中,教師也恍若置身十里長街。然後再用哀婉的語調朗讀著:「人們常常幸福地看到周總理,看到他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隨後問:「幸福應該是愉快的感情,『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是贊美的語調,為什麼老師讀得反而低沉了,輕了,慢了。」教師意在讀中激情。學生動情地說:「因為這種幸福人們再也享受不到了!」「因為周總理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再也看不到了!」「悲痛中回憶快樂,使我們悲上加悲!」
2、自由讀
培養學生的語感,自由朗讀比齊讀更加有效。朗讀時,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來讀,邊讀邊品味課文的感情,如果覺得還存在沒有充分領悟的地方,可以慢慢讀,多讀幾遍,從而不斷加深學生的感受。《黃繼光》一文中,有一組重點句子:「他感到指導員在看著他,戰友們在看著他,朝鮮人民在看著他,祖國人民在看著他,黃繼光又站起來了!」一位老師教學時,拋開繁瑣的提問和分析,讓學生反復朗讀這個句子,去體味文意,領悟情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朗讀聲隨著排比的推進,由小到大,感情也越來越強烈。當讀到「黃繼光站起來了」時,「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強音。此時,一個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學生的心中。
3、分角色讀
分角色朗讀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朗讀中可運用不同的語氣、語調和語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從而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感受。如《狼和小羊》一課,狼說得話要嗓子粗,聲調高,語速快,還讀出惡狠狠的、蠻不講理的神情;而小羊說的話要讀得慢而輕,讀出善良、溫和與可憐。學生在角色朗讀中與主人公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對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體驗的真切深刻,不但培養了朗讀的熱情、興趣,還發展了他們的語感能力。
4、引讀
有的班級學生朗讀整體較弱,語感普遍不強,學生的情感與教師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產生共鳴。此時可用「引讀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在教師情感的感染下,相對集中感悟某些重點詞句,從而激發學生的感情。如教學《董存瑞捨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
師:這時候,嘹亮的沖鋒號吹響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由遠而近。成千上萬的解放軍戰士沖上來了,可是,敵人的機槍還在掃射。萬分緊急關頭,董存瑞——
生:昂首挺胸,站住橋底下,左手托起炸葯包,頂住橋底,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
師:導火索「哧哧」地冒著白煙,閃著火花——
生:火光照亮了他那鋼鑄一般的臉。
師:1秒鍾,2秒鍾……董存瑞——
生:像巨人一樣挺立著,兩眼放射著堅毅的光芒。
師:董存瑞抬頭眺望遠方,彷彿看到勝利的紅旗在隆化中學的上空高高飄揚,他用盡力氣高喊著——
生:同志們,為了新中國,沖啊!
此段朗讀,學生在教師的「引讀」下通過對董存瑞炸暗堡時的動作、神態和語言的集中感受,在學生的情感深處刻下了一個為人民解放事業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輝形象。
(二)品詞析句,訓練語感:
咬文嚼字,品味語言是語感訓練的關鍵環節。朱熹對此有過精闢的解釋:「大凡讀書,須是熟讀,讀熟了自精讀,精熟後理自見得。如吃果子一般,劈頭方咬開,未見滋味便吃;須是細嚼教爛,則滋味自出,方始識得這個是甜、是苦、是辛,始為知味。」(見《朱子語類》)。葉聖陶先生講到語感訓練時也曾說,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辭的意義和情味,單靠查字典是不夠的,必須引導學生推敲、揣摩、細細品味。這樣,學生對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了解力。可見語感訓練的關鍵是「了解一個字,一個詞的意義和情味」。由此,我們在課堂上要著力引導學生推敲詞句,品析文本,通過文字這座橋梁與作者會面,在文本、師生、作者和編者間形成平等的對話,感悟用詞的准確性,感悟語句的意境,體驗語句的情感,增強語感的靈敏度。具體教學時可引導學生通過「加、減、調、換」等方式來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語感。
1、加。就是加進課文中沒有寫出的內容再與原句比較。如《狼牙山五壯士》中,「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蓮花瓣走去」一句,讓學生在「走」前面加上「我們」,把這句話改為「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我們走!』帶頭向蓮花瓣走去」。然後比一比,兩句話在情味上有什麼不同,通過揣摩比較,學生領悟到在當時環境險惡的情況下,一個「走」字擲地有聲,充分體現了五壯士捨生取義的堅定決心。
2、減。就是把原句中的某個詞語減去,再與原句比較。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中「人們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開來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後與原句比較。通過比較,學生明白這三個「都」不寫,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樣,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這三個「都」,就突出地表現了全國人民對周總理的懷念、愛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無一例外的。
3、調。就是把前後幾個詞語調換位置,然後進行比較。」《狼牙山五壯士》一課中有這么兩句話:「五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人民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調個位置?學生通過調序朗讀,通過思考,通過聯繫上下文和原句比較,就知道這兩個詞不能換位置。因為,是由於他們與日寇英勇頑強的搏鬥,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已安全轉移,「眺望」寫出了五壯士心中充滿的無比自豪,和對人民對部隊的無比熱愛、留戀。回頭「望望」向上爬的敵人,表達了五壯士對敵人的無比蔑視。
4、換。就是將句子中某個詞語換成另一個詞語,然後進行比較。《燕子》中有這么一句話:「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麼像正在演奏的曲譜啊。」為讓學生體會到「痕」字好在哪裡,可先啟發學生思考:電線一般用什麼量詞?(根)然後換成「根」後與原句比較:在這里用「根」好還是「痕」好。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朗讀和對生活的聯想,學生體會到了用詞的妙處:一個「痕」字把處於高、遠處的電線只能隱約可見的特點極准確地表現了出來,與後面描寫「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產生了一種朦朧的美。
(三)聯系生活,汲取語感
敏銳的語感總是和對生活的敏銳的感受聯系在一起的。訓練語感,應引導學生把對生活的觀察、體驗與對語言的研究結合起來。葉聖陶先生說:「要求語感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經驗聯繫到語言、文字上去。」,「單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麼深切的語感,唯有從生活方面去體驗,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積聚起來,積聚得越多,了解越見真切。」 ⑤茅盾先生也說,理解文章應一邊讀,一邊回想自己所經歷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邊讀,一邊到現實中去。由此可見,培養語感必須聯系生活經驗,脫離了生活體驗的「語感培養」是蒼白的。也就是說語感的豐富、深刻、敏銳、美妙,必須建立在開啟個人體驗的基石之上。作為語文教師就是要善於在學生對言語的感悟中,進行多方引導、點撥,將其隱藏於內心深處的各種體驗調入前台。這樣學生對言語的理解就會變得更加容易,感悟就會更加深刻。
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有這樣一句話:「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教師提出 「『焦急』、『耐心』這兩個詞是一對反義詞,老奶奶為什麼會焦急,又為什麼會耐心地等待呢」這樣一個問題來誘發訓練學生的語感能力。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如果去火車站接親人,你提前等候在車站,可是到時間火車卻晚點了,這時你的心情當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堅持等候,沒有回家,這又表現出很有耐心。由此點撥學生即能頓悟此處的「焦急」是表現出老奶奶盼望早一點看到總理的靈車;「耐心」表現了她送別總理的誠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從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對總理的愛戴和懷念。
再如:一位教師在講授《游園不值》一課時,就運用了聯想的方法來激活體驗,培養語感的。
師:同學們,詩人沒能進到朋友的園子里,沒有觀賞到滿園的春色,多令人遺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園里是什麼樣的嗎?
生1:我想園子里一定有一個大花壇,裡面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花兒上面還飛舞著蝴蝶、蜜蜂。
生2:園中間會有一條石子鋪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還有一個大水塘,裡面有魚兒在游來游去。岸邊種著桃樹、杏樹、梨樹,散發出花的清香,枝頭還傳來鳥的鳴叫。
……
學生的描述不是憑空虛構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對春天的切身體會。教師在這里巧妙地以聯想為橋梁,將語言文字與生活體驗連接在一起,使學生融入到了詩所描畫的意境之中,迸發出了對美好春天的喜愛之情。
(四)想像參與,激發語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教學中,如何使學生領悟文章的情境呢?葉老曾說:「必須驅譴我們的想像,才能通過文字,達到這個目的。」可見語感同想像是緊密聯系的,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形象思維,啟發學生想像,必然會在學生的心中產生「內心視像」。它能使課文內容像電影一樣,在學生頭腦中一一閃過,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鳴。
可以說聯想和想像是培養語感的翅膀。想像的過程不但是引發學生調動知識儲備的過程,而且是學生在感知作品內容的表象形式的過程。
如教學《月光曲》一文,要引導學生領悟貝多芬創作樂曲的經過一段時,就可配上輕柔的音樂,美麗的畫面,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讀,去啟發學生展開想像,讓學生彷彿置身於小茅屋之中:一輪明月升起,月光流瀉,萬物披紗,四周是那般幽靜。在這境界中,貝多芬手撫琴鍵,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風,傾訴著人世間的真誠與善良,貧窮與希望……之後又輔之以聲情並茂、抑揚頓挫的感情朗讀,把學生帶到波濤洶涌的大海邊,領略大海的雄渾壯美,從而領會樂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達到訓練語感的目的。
再如《台灣的蝴蝶谷》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瀾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里來聚會。」假如僅從文字的表層意義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詞語,就無法感受到美麗神奇的蝴蝶聚會的場面。要想讓學生披文入情,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只有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去發揮想像,展開聯想:數以萬計的蝴蝶身著綵衣正從四面八方趕來,它們生怕耽誤了大好春光,急著到蝴蝶谷去聚會,你瞧它們飛得多麼輕快,多麼活潑!學生在看圖想像中彷彿自己也成了一隻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趕著去蝴蝶谷聚會呢?
我在講授《水鄉歌》一課時,也採用了聯想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語感。文中這樣寫道:「水鄉什麼多?水多,千條渠,萬條河,池塘一個連一個,處處綠水盪清波。」
師:請你們自己讀這段話,老師相信你肯定能讀懂的。(學生讀)你剛才讀的時候,眼前是不是出現了什麼情景?什麼畫面?(此時,老師出示一幅水鄉的圖畫,很美,學生欣賞。)
師:同學們,請你對著畫面再讀一讀,你有什麼新的體會,新的發現?(生讀)你彷彿來到了什麼地方?彷彿看到了什麼情景?
生1:我彷彿來到了水鄉,看到了一葉葉小舟在碧綠的清波上盪漾。
生2:我彷彿來到了水鄉,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綠的河水裡搖曳。
生3:我彷彿來到了水鄉的小河邊,看到了成群結隊的鴨子在水中嬉戲。
師:假如你真的來到了水鄉,你最想做的是什麼?
生1:我想把它畫下來。
生2:我想彎下腰嘗一嘗水鄉的味道。
生3:我想把它拍下來,掛在自己家客廳的牆壁上。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學生豐富的想像,流瀉出了詩一樣的語言,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繪就了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讓我們彷彿聽到了水鄉人民的歡聲笑語,讓我們彷彿嗅到了江南水鄉特有的氣息。
(五)積累語言,深化感悟。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認為:「學習的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語言學習更需要積累。巴金先生曾說:「讀多了,讀熟了,常常可以順口背出來,也就慢慢體會到他們的好處,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調子。」 「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歙張。」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熟讀成誦,廣泛閱讀,是儲備語言材料,培養語感,發展語言能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1、熟讀成誦
小語教材中許多課文出自名家之筆,文質兼美,情感豐富。對於課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師可要求學生反復地欣賞,讀出其中的韻味、體驗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誦。通過背誦,學生積累了大量的佳詞妙句,精美篇章,不斷充實語言庫存,並從背誦中進一步領悟作者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精妙,悟出表達方法的精巧,這將使學生受益終身。中國傳統的語文教學精華已證明這一點。正如古人所說:「文章讀之故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交,我之文也。作文時,吾意欲所言,無不隨吾所欲,應筆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新課程標准規定小學階段背誦優秀課文不少於150篇(含課文),古詩詞背誦推薦篇目80首。如此,有利於學生貯存語言,深化語感,從而扎扎實實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不斷提高。
2、廣泛閱讀
語感的培養從「讀」開始,不僅體現在課內,還要引導學生課外進行有效的閱覽。因此,閱讀教學中,可補充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以彌補現行教材的閱讀量的不足。如學習《草船借箭》後,可引導學生讀《三國演義》的有關故事;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紹學生讀《安徒生童話選》等。同時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記錄好詞、佳句、精彩片斷等。也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自己喜愛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強的讀物,以開拓學生視野,擴大知識面,使學生在反復、大量感受語言材料的過程中,豐富語言,增強語感。低年級的學生喜歡鮮明的形象、活潑的內容,可推薦他們看童話、寓言等有趣的讀物;中年級學生喜歡情節生動的故事,可推薦看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科幻小說等引人入勝的讀物;高年級學生喜歡文質兼美的內容,可推薦讀名篇佳作,歷史名著等。大量的課外閱讀能使小朋友吸收眾多的詞彙和句式,培養想像力,提高表達能力。難怪王尚文在《語感論》中說:「感受優秀言語作品的言語是培養語感的搖籃。」如果我們的學生能做一隻勤勞的小蜜蜂,飛到書籍的百花園中盡力汲取營養和甘露,去感受、體驗和想像作者所描繪的情境,去學習作者的遣詞造句,久而久之,頭腦中的語言豐富了,自然會有較強的語感。正所謂:厚積才能薄發。
(六)言語實踐,積淀語感
「要能游泳,必須下水。」學生在閱讀中習得的語感,只有在更多的語言實踐中運用,才能使語感不斷強化。「通過熟讀、背誦形成的語言積累,還要經過遷移性的練習才能逐步實現內化。」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以讀促寫,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創造性的口頭語言表達,書面寫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言語的運用過程中,進一步感悟言語之神妙,把握言語之精髓,也使課文的思想得以延續,自身的語感得以發展。
1、口語表達
在閱讀教學中,可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深化感悟。通過引導學生參加朗讀、說話、演講,或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復述,轉述等,深化感悟。如在教學《雲房子》一課時,教師可讓學生暢談自己想像中的雲房子的樣子,隨後可積極鼓勵學生運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愛的雲房子。這一教學過程,不僅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充分發揮了想像力,而且使學生在自主的體驗中內化了語言,培養了學生感悟、積累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2、勤於動筆
「勤於動筆也是訓練語感的一個重要手段。」⑥當學生進入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之中,用心用情去感悟語言文字時,已經不是單向的主體對客體的把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因為每篇文章的背後都站著一位作者,學生感悟語言文字實質是與作者進行著思想的交流,情感的傳遞,經驗的融通,這必將激活學生的思維與想像,喚醒沉睡在學生內心當中的與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經歷、經驗和感受,從而會產生一吐為快的表達慾望。此時教師要為學生騰出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將積蓄於胸的所思所感徹底地宣洩出來,以達到升華感悟,積淀語感的目的。如《半截蠟燭》一文以小女兒拿走蠟燭,走上最後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為結尾,給人一種意尤未盡之感,教師可在此設計讓學生續寫結尾,要求前後照應,首尾連貫,學生在寫的過程中也就進一步理解體悟了課文內容,感悟了人物形象的魅力。
總之,培養學生語感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因為語感是通向更高語言文字境界的橋梁,使學生語言基礎、生活體驗、思想情趣和文學修養的綜合體現,一旦形成,將終身受用不盡。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語感的培養,努力提高他們感受語言的靈敏度和頓悟力,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分
❾ 語文語感要怎麼樣培養
語文老師都應該知道,學生學習母語語感十分重要。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對於學生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已不再從系統的語言知識和語法規則入手,而側重於對語文材料的積累、感悟,培養良好的語感。
一、引導學生勤於讀書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讀是思的憑借,是悟的前提,是說的准備,是寫的基礎。要內化語言,首先要加強讀的訓練。」以讀為本是培養小學生語感的基本前提。
二、養成閱讀思考習慣
「良好的語感能力得之於良好的思維品質,良好的思維品質就是思考能力。」小學生的思維品質正處於發展階段,其特點是:不善於全面看問題,不善於聯系看問題,不善於認識事物的本質,更不善於創造性地分析。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著力培養和引導學生的思維,努力讓學生的思維融於閱讀中,讓學生自己去感受語言的不同。
例如,《豐碑》一課語言樸素、感情濃烈,是歌頌軍需處長大公無私的課文。學生熟讀課文後都有自己的感受,而我在授課過程中,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
生:我知道,講的是一位紅軍的軍需處長因衣服過於單薄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
生:我知道,講的是一個對戰士無比關懷的將軍和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士的軍需處長。
通過閱讀課文中對軍需處長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的描寫,引起學生對課文人物的關注,從而以課文關鍵人物的「情」導出學生的「情」。在「導」這一環節中,我們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在導讀中感悟、質疑、實現、掌握,促進學生自悟自得,深刻體會、領悟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在指導學生進行朗讀時,要幫助學生憑借想像走進作品所描述的那個看得見、摸晌段得著、能聞其味、聽其聲、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體世界,並用形象思維去感受語言文字的意蘊情感。
四、朗讀時要帶有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就是要入情入境,讓主體的思想感情與文章融為一體,細細品味,體味文章的氣韻和語言美。中國的文藝創作歷來特別講究一個「情」字,「情動而辭發」、「為情造文」等等闡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脈。小語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產物,而小學生更是情感尤物。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去感覺、去體驗,加之學生個性化的朗讀,學生情感的波紋就會涌動起來。如指導朗讀《小珊迪》中男孩賣火柴時的語言,就要根據課文中男孩語言的變化,體會男孩急於賣出火柴的迫切心情,感受這個可憐的小男孩飽受飢寒的處境。通過指導,學生的感情沉浸在這催人淚下的氣氛中,彷彿一個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男孩就站在自己面前,對小珊迪的同情油然而生。用美學家朱光潛先生的話說,就是要「反復吟詠,仔細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確切意義,還要推敲出全篇的氣勢、聲音、節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
五、閱讀中學會品味
一篇優秀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確定、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寫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達的貼切、形象。教學中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對重要的字義、文句甚至修辭方法進行比較、歸納,學生一旦養成了這種品味、歸納、比較、概括的習慣,其語感是不難培養出來的。
例如,《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開始由學生自由地朗讀全文,再由教師要求學生重點對前三自然段進行重復朗讀。學生朗讀後,並不難悟出其中的意境。作者在文章中描寫映山紅「無論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精神」,細細品味「精神」一詞,原本用於寫人的精神狀況,本文中卻用於描寫花,作者的創作手法既有「賞花」之舉,又有「喻己之情」。推敲「精神」一詞的妙用,可以領悟作者的心聲。再寫「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宴輪譽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這兩句,說明了溪流與洞存在直接關聯,文章中「迎」字的出現,點明了水流的方向與作者行進的方向。「溪聲時時變換調子」一句描寫的是溪流,卻說出了雙龍洞周圍迷人的環境。通過「讀」抓住文章重點的句、段或難點,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在讀中推敲語句,在品味中領略作者桐睜遣詞造句的妙用,體會語言的准確性和韻律美,不僅能使學生學到優美的語言,還能增長語言鑒賞能力。
六、養成積累的習慣
語感的培養本身離不開大量的語言材料。小語教材中的課文多出自名家之筆,文質兼美, 加之小學生記憶力強,因此,對於課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師可要求學生反復地欣賞,讀出其中的韻味,體驗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誦,讓學生積累大量的佳詞妙句、精美篇章,不斷充實其語言庫存,並從積累中進一步領悟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悟出表達方法的精巧。特別是對相同主旨,相同事物的不同表達形式,更能促進學生對語言的把握能力。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在關於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標准》這樣指出:「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從此處可以知道:培養學生的語感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什麼是語感呢?語感是讀者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受,就是在感知語言材料時直接產生的一種對語言文字含義、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語感的主要特徵是直覺性何自動化.怎樣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語感訓練和積累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生活中的積累,是積累語感的基礎葉聖陶先生說:「要求語感的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去揣摩,應當把生活經驗聯繫到語言文字上去.」「單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麼深切的語感.惟有從生活方面去體驗,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積聚起來,積聚得越多,了解越見深切.」從葉老的這段話中,我們也感知到:生活經驗與語感積累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們喚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讓他們為每一天的生活都會留下美好、愉快的回憶.熱愛生活,才會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小學生的眼中,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意識、有目的地組織的各種活動,更能積累語感.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組織不同層次的實踐活動.低段重在詞語的積累,簡單內容的事件的描述.中段重在對事件過程的描述,且能抓住要點.在大量的活動中,建立詞語與生活的聯系.如:只要說到公雞,學生會說出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公雞的特點,好鬥的雞、生活中的帶著一群母雞的公雞,其特點各不相同.春天裡欣賞的美麗景色,應該是那樣的美麗;夏天裡看到的是那樣的充滿無限的生機;秋天裡感受到的是一片成熟的金色;冬天裡出現的更能激發學生不同的遐想.這些生活的經驗從哪裡來呢?只有從生活中來到學生的美好的記憶.二、閱讀中對美的欣賞,也能加深對語感的培養《語文課程標准》強調:「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現代教學觀認為:教材不是學習的唯一憑借,應該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同時,學生對教材的感悟不是老師能夠講出來的,而是在語文閱讀的實踐中積累感悟的.葉老提出:「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就是強調抓住詞語的理解和感悟.語文是以字詞為載體,讓學生在語言藝術的寶庫中尋幽探勝,含英咀華,通過積極的智力活動,通過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去體會語言高手們怎樣做到「意能稱物,詞能逮意」,領悟語言的神韻和妙境,養成對語言的.強烈興趣,磨礪敏銳的語感.我們在學習《飛奪瀘定橋》一課時,從課文的題目著手:讓同學們猜一猜,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課文可能寫了什麼?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什麼用「飛奪」,而不用「走過、越過」?從學生的學習中,逐步知道,這「飛奪」突出了紅軍的急速、神奇和通過這座橋的難度.每個學生的良好語感不是在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是通過每一次的積累,達到良好的語感狀態.著名的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就是這個方面的榜樣.從學生的每一句話中,幫助他們實現良好的語感積累的過程.於永正老師說:「文如看山不喜平.」在一篇文章中蘊涵了作者的「情」、「理」和「法」,讀者怎樣把作者的觀點變成影響學生的、實現學生自我教育的過程呢?朗讀是學習語文的根本之法,葉是教語文的根本之法.情,要在讀中悟;理,要在讀中悟;法也要在讀中悟.但這個「悟」,是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是學生自主的體驗,而不是老師的包辦代替.這正是新語文觀的要求.《學會生存》中說:「現代教學,同傳統的觀念與實踐相反,應該使教學適應學習者,而學習者不應屈從於預先規定的教學規則.」我們在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感悟時,應該是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過程,而且是不同學生的不同感受,正如「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樣.在這讀的過程中,實現語文知識的積累,語言的積累,更重要的是生活的積累和感受的積累.這語感是其中的一部分.深思《語文課標》的內容,聯系實際的需要,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也可以這樣說:給每個孩子一個金色的童年,給每一個學生留下美好的記憶,是為了把孩子教出靈性來,讓他們玩出靈性來.這美好的記憶從哪些地方來呢?應該從大量的美文中來.在閱讀大量文章的過程中實現語感的積累,實現語文知識的積累.關於大量的閱讀,在《語文課程標准》中這樣規定:「小學第一學段,閱讀量不少於5萬字;第二學段閱讀量達40萬字;第三學段,閱讀量達100萬字.六年中閱讀量不少於145萬字,達到400萬字.」也就是說,小學語文必須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豐富的語言、豐富的經驗、豐富的積累和善於用腦子所產生的智慧.這就是學習所達到的靈性.朗讀中,還要求背誦規定的篇目的詩文.從大量的語言實踐里,體會言語中所蘊涵的東西,積累語感.在讀中,要細系品味.葉老說:「我們讀一篇東西,無論詩文詞曲,總要像吃東西一樣細細咀嚼,一句也不輕易放過,一個詞兒也不隨便對付,才能達到透徹地理解.所謂欣賞,是以透徹地理解為基礎的,理解不透徹,即使多少能欣賞點兒,總不免遺漏若乾地方,沒有把滋味辨出來.」這樣的閱讀過程,同樣培養了學生的人生態度,又豈止是學習語言文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