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教學的教育問題是什麼

語文教學的教育問題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3-22 18:12:53

小學語文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新課程推行以來,教師在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行為等方面均有了很大改變,教學水平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了。但是,我們也看到,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反思,需要解決。

一、拼音教學效果差。部分教師依照長期形成的教學習慣和個人經驗,不僅要求學生熟練地拼讀音節甚至於直呼音節,還強調背誦默寫聲母表、韻母表、整體認讀音節表。拼音教學與識字教學分開,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濃,被動接受學習。

二、識字教學被削弱。識字教學方式強調以課堂為中心,忽視學生自主識字,通常以記、讀、背、寫為主,課後很少引導學生實踐、積累漢字,學生學習漢字回生率高,識字遠離生活。有的學生大量運用網路語言。

福特銳際 風尚高性能SUV
廣告

三、閱讀能力不強。部分教師對教材還處於條分縷析現狀,課堂上基本上是教師問,學生答(且很多是無效問題);教學目標的制定脫離學生實際,甚至於直接照搬教參書上的目標;學生閱讀量小,教師忽視學生積累等。語文需要積累,而很多教師只注重理解,忽視了積累。

四、表達能力較差。現在部分學生不能積極、大膽、主動地與別人進行交流,或不敢說,或說不清楚,口頭表達能力較差。課堂教學中缺少運用口語進行交際的情境,激發不了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興趣。有的教師忽視了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

Ⅱ 你認為當前語文教育中存在哪些問題或弊端,

一、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時代不同,學生的學習觀念不同.現在上學不是唯一的出路,再加上學生在家都是嬌生慣養,怕吃苦,不夠重視學習.因此,很多學生在課堂上比較懈怠,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缺乏學習興趣.
二、學生過度依賴資料,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課改下的課堂,要求學生要積極參與課堂,可很多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無法與老師配合.或者過度依賴資料,抱著資料上課,回答老師的問題,照著資料念,這樣的課堂失去了意義.
三、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
語文教學中一直存在的一個現象就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通過課本、板書和多媒體等教學手段給學生傳遞知識,而學生要做的就是在下面記筆記,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這樣下去,學生就習慣了老師把一切都做好,「學生的思維習慣了順從接受,漸漸對變化和發展產生抵制,不肯接受新事物、新知識;自己也忘記了是一個有著獨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語文是極其靈活的一門學科,只要理解了文章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學生就可以自己組織語言來表達出來,也是正確的答案.搞好初中語文教育應採取的措施 1.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對於學習語文不感興趣,那麼他們就會對語文的學習、閱讀等產生抵觸心理,這樣,就算語文教師再努力地教學,也無濟於事,因為學習的主體根本不想接受語文方面的知識,更談不上提高文學素養.因此,在做好初中語文教學方面,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是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一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教師激發了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喜歡上語文這門課程,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完成教學內容,並且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和開拓性學習也會明顯提高.「比如,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准備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收集充足的相關材料,然後在課堂上向其他同學講述、分析和評價,其他同學聽完之後還可以提問.這就是一種很好的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而且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表達、收集資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生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後,我們應該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因為習慣決定一切.初中生相對於高中生來說,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其逐漸地形成學習語文的習慣.習慣的形成是長期的過程,所以語文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當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後,就會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產生深刻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後,要努力引導學生實現下一個目標,形成另一個好的習慣.比如:在開始學習語文時,在每篇課文講解之前,讓學生先預習課文,一段時間過後,學生自然就養成了自主預習課文的習慣.在這個習慣形成後,逐步地讓學生在預習過後總結每段的段意,理解作者想要給讀者傳輸的思想,以及在文中找出好詞好句來積累.這樣,就使得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課文的習慣,而不是依靠老師來講解,來灌輸知識.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要盡量使良好的習慣不斷地在更廣闊的空間發展,並且時刻注意學生動態,避免不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經過在學習的不同階段的引導,學生的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就會養成.3.培養學生提問意識,鼓勵學生發散性思維.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教師只是起著引導作用.長期的應試制度,使得我們的語文教學一直存在著「老師講課,學生埋頭做筆記」現象,學生的思維鈍化.在當前實行素質教育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打破這種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學生通過先預習課文,提出和文章相關的一系列問題,通過查閱資料和詢問老師,從而解決疑難問題.這樣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也有助於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語文的學習主要靠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對於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對於其看法可能千差萬別.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經常組織學生展開對問題的討論,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不夠在找我,字太多打的很累!

Ⅲ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擾有哪些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擾有哪些

一、關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困惑
現在的學生學習主動性差,讓老師牽著鼻子走,學生累,老師更累。老師想方設法的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創設情景似乎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可是久而久之,學生的興趣就沒有剛開始那麼濃了,有時候就是流於形式了。如何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加學習,真正提高學習效果,感受數學的美?
二 作文教學的困惑。
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最難以操作的一項教學工作。就目前來說,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作文指導,包括訓練體系的確定和作前的指導,現在多數作文訓練非常盲目,沒有找到一個合適有效的作文訓練體系,每次上作文課之前,急忙忙隨便想個題目就讓學生寫,甚至有些作文題目離學生的生活距離很遙遠,這樣造成的結果可想二知,學生抓耳撓腮,老師看著學生習作愁眉哭臉;其次,每次寫作之前需不需要指導,如何指導才有好的效果,也是另很多語文同仁傷透腦筋的問題。二是作文批改,因為每寫一次作文,每個老師要批改60篇左右的學生作文,耗時耗力,發到學生手中,學生看後,一笑了之,甚至有的學生連看都不看就塞到抽洞里去了,老師的心血沒有換來絲毫的效果。三是作文講評,到底怎樣的作文講評模式才能使學生有真正的收獲,起到較好的效果。由此,就出現了我們語文教學的困惑之三:作文教學到底如何指導、批改以及講評?
三、課內閱讀教學的困惑
我認為語文教學應該把學生的能力培養和語文素養的提高放在第一位。能力培養主要包括閱讀欣賞和寫作兩大能力;而語文素養,我的理解就是學生文字素材在大腦中的積淀,以及據此而表現出的語言表達水平及層次。當然,也不可否認,由於近幾年社會、學校對老師的評價主要體現在教學成績上,所以絕大多數的我校語文老師的教學出發點就是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這一出發點一點錯誤也沒有,但是我認為,我們不能因為這一目的而忽略了語文字身作為文學的魅力,我們應該找到這兩點的最佳結合點。據我了解,現在有些老師,包括我在以前也是這樣做的,即為了應付考試,惟恐哪篇課文漏掉知識點,所以把每篇課文分解成許許多多的知識點,逐一講解,讓學生一字不差的記下,這樣就使的語文課成了學生的負擔,時間一長,不但學生不喜歡聽,就是老師也越上越沒意思。所以就產生了我們語文教學的困惑之一:語文教學的出發點是把學生的能力培養和語文素養的提高放在第一位,還是把應試教育放在第一位。
四、關於「應用多媒體」的困惑
現在的課堂教學,似乎沒有現代化手段就是一節不成功的課。所有的優質課比賽中,沒有不使用多媒體課件的。大多數老師都會認為課件用的越花哨,課就是成功的。
在這里,我很困惑:課堂教學中老師能代替的、生活中有例項的,有時候只需要一塊小黑板就可以達到目的,需要用多媒體嗎?是否應該把「應用多媒體」作為評價一節課好壞的一項標准?在課堂教學中怎樣對待多媒體?多媒體在哪些情況下適合為教學服務呢?
以上是我利用一天的時間發自內心地總結了從事初中語文教學以來的幾點困惑,當然,困惑不止這些,由於認識非常膚淺,談的也很不充分,很不深入,懇切希望我們學校的全體語文同仁提出寶貴的意見,在此深表感謝。

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哪些常見的問題

現象之一:無序剖析,思維零碎散亂。
新課程標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不少教師對其精神實質並不瞭然於心,以致在實踐中走上了的歧路。在課堂教學中,這樣的流行語常常掛在語文教師的嘴上:在初讀課文時,「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在所謂的研讀課文時,「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學習課文。」在解決問題時,「請同學們四人一組展開討論。」……這些流行語之後,課堂常常舉手如林,但學生往往是只顧自己讀,只顧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說完,至於別人讀的哪一句,至於別人對同一個問題是怎樣理解的,都成了因「事不關己」而「高高掛起」。再加上,學生對課文內容還沒有整體感知,就匆匆進入領悟文章語句的內在含蘊,學生的理解也就註定不可能完全到位。另一方面,學生各自為陣,你讀喜歡的這一句,他讀喜歡的那一句,你談對這一句的理解,他談對那一句的理解,把文章支解得七零八落,學生的思維處於一種無序狀態,這嚴重地破壞了課文的整體美,長期以往,不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層次性、嚴密性。
現象之二:浮於表面,認識淺嘗輒止。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哪些困惑

我個人認為,語文教師不應該只做一個教書匠,而應該作為一個雜家。什麼都要知道一些,什麼都要懂一些,什麼都要關注一些。
只有這樣,才能在語文教學中,隨時給學生補充各種知識、隨時引導學生對事件的看法、隨時指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於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強調關注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因此,在教學中就出現了我只注重讓學生自主發揮,而沒有給予評價,也不及時批評指正,其目的可能是為了尊重學生這一主體,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而,自主學習,不是一種「自由式放羊」,這樣的尊重是否讓學生迷失方向,失去自我。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也呈不平衡狀態,教學中要充分考慮這一情況,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同時要及時的指導、糾正,這樣才能讓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收到良好的效果。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評價語有哪些?

你的回答非常正確-
你的回答有深度,是懂了腦筋的-
你的回到真棒!
你的答案不全面,需要再想一想。
.......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著重解決哪些主要問題 小學語文教學論

最好可以帶動學生的好奇心,
多和學生玩一些簡單的文字猜謎游戲,
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小學語文教學論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著重解決哪些主要問題

活動總結,我們都已經寫啦。我們都是這樣寫的:先寫這次活動我們是怎麼開展的,因為我們老師先是叫我們去學校的圖書閱覽室界有關詩歌的書,然後摘抄自己喜歡的詩歌,我們還舉了詩歌朗誦會,所以就主要寫了活動的收獲。這是我的活動總結:為了很好地進行本次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老師特地帶領我們去圖書閱覽室借閱了有關詩歌的書回來,讓我們用心品讀。老師告訴我們:詩歌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力,甚至一個世界文學界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所以說:我們務必要認真讀詩歌,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多收集詩歌,還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通過這一次綜合性學習,我們不僅學到了很多詩歌,還學會了詩歌的分類,這樣更有助於我們學習詩歌,也收集了很多有關詩歌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自己寫詩歌,因為是個充滿了詩情畫意,充滿了自己的渴望,在詩歌里,我們可以放飛自己的心靈,我們的思維可以跳躍,我們的想像力得到了豐富的伸展,我們可以在詩歌里表達自己的渴望與情感。我們也還學會了如何理解詩歌,讀詩歌的方法:1.理解詞語的意思2.聯絡生活實際3.想像畫面4.各種詩歌做對比。所以說,這一次綜合性學習對我們的知識增長有了很大的幫助,我們也有了放飛想像的方法,那就是寫詩歌。這是一個讓我們難忘的綜合性學習,因為它可以影響我們一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1、正確把握新教材的要求。
2、課堂容量增加以後,課變得粗、淺、薄。
3、如何進行有效閱讀還值得深思。
4、整體性閱讀與語言實踐問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哪些突出的困惑

學生不能夠理解老師的意思,更多的是學生的識字量不達標以及生詞的意思不能夠理解,對課文的內容比較陌生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言特點有哪些

小學教學工作開展的有效與否,對於小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開展的質量高低,對於我國社會文明的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更為嚴格來說是我國民族文化繼承的重要環節。小學語文教學作為我國語文教育體制中的重要一環、基礎一環,不斷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水平、結合實踐工作經驗,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Ⅳ 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有何對策

參考答案:【答案要點】
答: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問題包括教學效率低;以講代練,忽視學生語文能力培養;學習內容脫離學生現實生活;相當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等。以下是對一些突出問題的分析。
首先,對學生實際運用語文的能力重視不夠。
其次,相當數量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
再有,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經驗聯系不夠緊密。
作為表情達意和載道的工具,語文是各種語言文字符號與思想內容的結合體。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目標也在於學會用各種語言文字元號來總結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時了解他人的生活經驗,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
根據教育部2001年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語文課程改革要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總結我國語文教育的成敗得失,借鑒各國母語教育改革的經驗,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Ⅳ 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教育是學生的基礎性學習階段,良好的小學教育能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現階段我國對於小學教育不再僅僅看中對學生應試能力的發展,改革傳統教育理念、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小學教育中的主要課題。語文是我們的母語,由於這門學科知識量大、知識結構復雜的特點,在這門學科的教學中就需要格外注重教學方法。現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上存在的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灌輸性的教學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時代的進步,對於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較過去也更為豐富起來。面對從小就有的升學壓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註重對課本知識的灌輸性教學,很少講究教學方法。即使實行了較短一段時間的現代化教學方法一旦短期內沒有明顯的效果,就會缺乏堅持下去的信心和動力。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長期的堅持和不斷地改進,由於是對語文這一需要長久積累知識的學科。教師忽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僅僅是在教學生,而沒有起到培育的效果,這對正在處於學習起步階段的小學生而言無疑扼殺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對於後期語文學科的學習是極為不利的。
(二)缺乏對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現代的小學語文教師很少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作為課堂的主要控制人,沒有將課堂交給學生,給學生自主學習、進步的機會。同時在課堂活動中也很少開展實踐課堂、討論課堂性的課堂活動。小學語文不僅是一門記憶性強度大的學科,也是一門理解分析強度大的學科,這樣的偏差性的教學,致使學生很少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很難促進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
(三)教師備課草率沒能突出教學重點
現階段由於小學語文教學中知識量大、知識結構復雜等特點,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由於缺乏系統的語文教學方案,致使在備課過程中困難性較大,時常抓不住重點。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學的知識量也決定了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備課,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消化課堂上所教授的知識。一些年輕的小學語文教師由於缺乏教學的實踐經驗,也沒能掌握小學語文的考核重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未能形成一套完備的教學方案,致使在備課中吃力、教學中重點無法突出,使學生無法抓住考點、重點。
二、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對策
為有效解決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實現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出如下解決措施:
(一)增加課堂課外實踐活動課程,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開展語文課堂實踐活動,例如在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時可以通過課堂活動上每個學生對於教師的描述,教師通過對學生對自身描述的語言概述成人物描寫的核心要素教學,讓學生通過實踐實現對寫作技巧的掌握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像力。教師通過這類課堂實踐活動也能夠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更好地掌握,在以後的教學中能夠更容易找到學生寫作學習的症結所在,並提供有效的輔導。學生通過這類的課堂實踐活動或者討論活動也能夠增強對寫作的興趣,有助於後期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此外,對於課堂實踐活動也可以發展為自然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對大自然的接觸去了解和觀察大自然的自然狀態。例如組織學生參與郊外踏青活動,讓學生通過對切身實際的感受去記錄自己一天的生活、難忘的經歷等,讓學生通過自由表達的形式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形象力。這樣學生的思維會變得更加靈活,才能表達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也會更有利於語文的學習。
(二)採用多種類別教學方式,讓教學更有針對性
(1)在閱讀能力提升上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詞彙量的積累。語文教師可以在每一周,或者是一段時間內讓學生自己選擇一篇文章中喜歡的段落或長句子進行背誦。首先,讓學生通讀全篇文章,分析文章的寫作手法,寫作目的,找出文章的優美的句子,劃出一些有文採的詞彙,對自己喜歡的段落反復熟讀,進行分析。這樣做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別人的文章來加強自己的寫作水平,提升他們對語文課文的理解能力。
(2)在寫作能力上注重對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學生自主寫作能力的培養。在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上採用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方法,例如:成語接龍比賽,寫作文比賽,論文徵集大賽。通過這些比賽可以提高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讓學生們漸漸地熱愛寫作,養成寫作習慣,最終實現逐步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注重教學方式的轉變,改變以往單純的應試性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上應當適當開展一些課堂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發散思維、提升語文水平。

Ⅵ 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當下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語文教學重視知識學習,忽略了情感教育

高中語文教學教材中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經典文章,不僅有利於增進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而且能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人文情感。但在實際的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重視對文章內容、結構的分析,卻忽視了通過文章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這種僅僅傳授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難以對所學的文章產生情感共鳴,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降低了語文教學的質量。

(二)語文教學內容過於單一

導致高中語文教學內容單一化的因素有很多,但總體上來說,造成這種結果的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首先是主觀因素,比如教師僅採用課本提供的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沒有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從而很難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其實是客觀原因,主要包括教師的語文知識儲備不足,語文教學課時不多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語文教學的課程內容。

(三)忽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

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都不同,教師必須意識到這一點。如果僅僅是按照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作為標准,對一些知識點做簡單的講解,那麼就會使一些語文基礎差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很吃力。比如《鴻門宴》中,對「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這句話進行翻譯時,一些文言文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生,和一些文言文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就存在理解上的差異。因而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上的不同,對課本中的知識點進行仔細講解,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對所學內容有更深的理解。

(四)高中語文課堂缺少活躍的氛圍

教師在教學時要營造出一種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但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現狀是課堂學習氣氛不活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不積極。要提升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就要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比如老師在課文《聽聽那冷雨》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課文中優美的句子、段落來領會內容,然後再對作品進行分析。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理解方式,感受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新鮮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高中語文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改進高中語文教學方法

一些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教學活動單調乏味,學生無法從學習中體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中語文教學的水平。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在日常教學中多總結經驗、多思考。另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要結合現實生活,豐富課堂授課形式,使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得到提升。針對高中語文課堂忽略情感教育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文章內容的思想情感和學生的情感融為一體,比如關於《前赤壁賦》一文的教學,語文教師除了按照大綱要求對一些知識點進行講解外,還可以把景物描寫和作者之間的情感融合起來講解,分析文中「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情景,使學生能夠對蘇軾的歡樂情緒有更深的理解。

(二)豐富語文教學內容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當前的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優秀的文學故事,高中語文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引入一些適當的教學內容,比如多為學生講一些名人軼事,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在學習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高中語文教師也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學到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語文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介紹一些與課堂知識有關的內容,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比如,教師在教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文章時,可以對作者的生平事跡進行講述,也可以向學生介紹作者的其他文學作品,讓學生對作者有更多的了解,學習作者面對困難挫折不輕言放棄的精神。教學內容的多樣化,不僅能讓語文課堂教學內容變得豐富起來,而且能促使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三)在教學實踐中要以學生為中心

由於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原因,盡管是相同的學習內容,學生的學習效果是不同的。而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用純粹的灌輸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不太重視學生的學習差異性,因而實際的教學效果並不理想。而現代教育提倡以人為本,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要以學生為中心,針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四)活躍語文教學課堂氣氛

營造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主要看教師能不能採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進行教學。比如,教師可以用幽默的教學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教師也可以創建學習小組,組織學習活動,從教學內容中選擇一些合適的課題,讓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進行情景再現。這樣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記憶。

為了改善高中語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語文教育工作者要先對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對問題產生的原因有一個透徹的了解後,才能針對問題採用相應的解決方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

Ⅶ 目前中學語文教學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新課程實施已有六年。 這六年我到不少區縣聽了課,看到了中學語文課堂發生的變化,也發現了不少問題。我和我的同仁對我市中學語文新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這些問題主要是:

1.對語文學科的性質缺乏基本的把握。不能處理好教學的三維目標中的三個維度之間的關系,將人文性和工具性對立起來,將知識和能力分割開來。片面認為強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就是新課程。如對課標要求的一些只學不考的知識,因為不考就不學。少講成了不講。教學中只注重遷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學形式,而對文本的解讀、語言的品味、寫法的探究只是蜻蜓點水,一筆帶過。

2.新教材的靈活性大,給教師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很大的空間,但一些教師教學中沒有體現出對教材使用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一些靈活的教學內容,如學生對教材的獨特感受,就是增加幾種名家的感受;閱讀拓展題解答方法,就是課文理解加上幾句設置好的套話;話題作文的寫作,就是編一個與話題相關的故事,等等,又成為新的僵化的形式和教條並要求學生掌握。這些都是與新課程的理念和教學的三維目標相違背的。

3.在一些地方,教學方式依然陳舊,教學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傾向。由於語文學習是母語學習,而母語學習主要是靠習得;又由於語文課程是有豐富人文內涵的課程,因而,語文課程標准十分強調對語言材料的感悟和體驗,而一些教師卻違背了母語學習的規律,淡化了學生學習中十分重要的體驗、探究的過程,將本應讓學生自主體驗、探究的過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師自己的感悟和體驗的結果轉變成概念化的知識硬灌給學生,其結果只能導致學生「死記硬背」。

4.對閱讀教學存在著一些模糊的認識,教師自身的文本解讀能力有待提高。一些教師對文本的鑽研深度不夠,或大而化之,只重視整體感知,架空分析;或文本閱讀的目標設置空泛,對言語的感悟不夠;或株守教師用書,缺乏個性化的理解;或教師的講解不精,抓不住要點,點撥不到位;或對文本閱讀中學生的探究過程不夠重視。

5.作文教學存在一些問題。(1)隨意性大,體現為作文命題的隨意,指導的隨意,評改的隨意;(2)生活積累意識欠缺,對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觀察,不重視引導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和引導學生進行審美的觀察,割斷了語文與生活的鏈條;(3)漠視學生基本的思維訓練,缺乏對想像力、思維敏銳性的培養;(4)批改方式單一,效益低;(5)部分教師自身寫作素養差。

6.對綜合性學習的認識不到位,認為可有可無。將語文學科的綜合性學習等同於過去的活動課。

7.教師自身的素養和能力還不能很好的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一些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不夠,接受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有困難。一些教師只是片面的站在語文學科的角度和考試成績的角度看課改,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基本素養的形成及終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缺乏整體的思考。

為保證新課程的健康進行,我們提出如下對策:

首先,中學語文教師須切實轉變教學觀念。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過程。因此,我們要繼續深入學習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要明確課程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要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並踐行新的教育理念。

轉變教學觀念首先必須樹立課程意識,這對新課程改革的語文教學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樹立課程意識,就是要在教學改革中用新的課程理念來統率自己的教學活動,用課程理論的語言來解釋和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所謂課程理論的語言主要指課程綱要、課程標准、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評價、課程實施、課程資源等),這樣,我們就會有一個全新的視野,才能突破原來固有的教學體系。

光轉變教學觀念還不行,教師還要圍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切實轉變教學方式。這次課改的目標之一,是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標准要求教師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課標還倡導討論式、啟發式教學;要求重視潛移默化、熏陶漸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我們的語文教師一定要根據課標的要求,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要推行新課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讓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語文教師應增強課標意識。《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體現了國家對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要求,是語文教材編寫、語文教學、評估和考試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語文課程的基礎。我們一定要認真研讀語文課標,准確領會其精神實質,並用課標指導自己的教學。教學中,一定要有強烈的課標意識,要改變過去那種一本教材搞教學的局面。

增強課標意識,首先應深入學習語文課程標准並准確領會其精神實質,把對語文學科性質的認識,統一到課程標準的觀點上來,努力體現語文的綜合性。

課程標准說,「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與新課程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是完全一致的。片面的強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或片面的強調人文性,都不符合語文學科的客觀實際。語文教學要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綜合,要明確:學習的基礎是知識與能力,貫穿整個學習的是過程與方法,融會於其中的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盡管課標規定一些知識只學不考,但這些知識對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語言難點,對形成學生的能力,對學生的後續學習等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應當教好學好。教學中如果不教不學,就是應試教育,不是新課程。

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的鑽研教材,提高自己解讀教材文本的能力。解讀教材是語文教師的基本功。解讀教材的過程就是教師與文本的對話過程,因此,對教材的解讀既要把握其精神實質,又要有自己的見解。如果僅僅依賴於《教師用書》,人雲亦雲,就不能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感受、拓展、寫作都是學生和教師個性發展的空間,教師要身體力行,追求獨特,追求創新。

語文教學要重實踐、重過程、重體驗。語文課程有很強的實踐性,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鼓勵學生多參加語言實踐,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在寫作中學會寫作,在口語交際中學會口語交際。語言實踐就是學習,探究、體驗的過程就是學習,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注重學生的過程體驗,是新課程的特徵之一。

閱讀教學要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閱讀的關鍵和基礎都是對文本的深入理解。閱讀教學強調整體感知是針對肢解文本來說的,但光有整體感知是不夠的。「讀書百遍其意自見」,閱讀教學中要強調讀,要重視對文本情感的體驗、內容的領悟、寫法的探究、語言的品味。教師的講解要少而精,要能調動起學生的思維。

在搞好課內閱讀教學的同時,要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廣泛的閱讀的目的不僅在於增加語言積累、培養語感,還在於培養自主閱讀意識,養成良好閱讀習慣,通過整體把握、重點賞讀、精心揣摩形成科學的閱讀方法,故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課外閱讀的指導應將學生閱讀喜好與學科閱讀目標相結合,引導閱讀興趣,拓寬閱讀視野,提升閱讀品味;同時引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選擇閱讀材料、積累語言與思想。在具體實施中,可以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不同的文學層次,按必讀與選讀分層推薦自成體系的閱讀內容並擬定目錄,提供給學生;力求溝通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學校和家庭,形成多層面的閱讀通道;舉辦專題性閱讀講座,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引導學生組建閱讀小組,通過舉辦課外閱讀競賽、閱讀專題討論、書評等,搭建平台,展示他們課外閱讀成果。

我們的老師應正確把握作文教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新課程強調語文與生活的聯系,為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創造了條件。作文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材料、立意、情感和語言四個方面。要指導學生學會感悟生活,引導學生進行審美的觀察,在生活中去積累、篩選寫作的材料。作文教學要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思維訓練,教給學生思維的基本方法,如:想像和聯想、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比較思維、整合思維、抽象思維等,提高學生的立意和謀篇布局的能力。要鼓勵學生在作文中抒發真情實感。

作文的批改方式要多樣化,如:學生互批互改、面批、朗讀比賽等。評語要避免老師寫得多,學生看得少,面面俱到,流於形式。

語文教師應重視開展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要給予應有的重視。實施綜合性學習應注意突出它的綜合性(語文學科學習目標的綜合和跨學科學習目標的綜合)和實踐性(表現為重探究,重應用;重過程,重參與;重方法,重體驗)。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策略:

(1)注重因地制宜。

(2)關注學科視角。既要把綜合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區別開來,又要把它同通常意義上的語文學科學習區別開來。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比,綜合性學習具有一定的附著性,它是語文課程中的組成部分,而不是一門獨立的課程;與通常意義的語文學科學習比較,綜合性學習的實踐性更強,它的學習目標具有綜合性,它採用活動的方式,運用語文知識與語文能力來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

(3)綜合性學習可採用以下步驟進行:首先是問題牽引,以問題引出與目標一致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其次是過程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合作精神的養成;最後是成果物化。通過成果激發興趣,增強成就感,引導深入探究。成果要體現語文學科特點,並促進評價方式的轉變。

語文教師強化課程資源意識,要努力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為學生積極、主動、自主的學習提供充分的素材;還要積極發動和引導學生自主地去開發和利用有益的學習資源,使學生擴大語文學習的視野。

為保證教學質量,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在新課程的實踐和建設中積極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新課程要求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求教師創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教師要適應這些要求,僅僅是觀念新不行,還要有扎實的學科知識,熟練的學科技能,特別是要有學習的能力,否則教師就不能將新的理念、好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有機的融入到學科的教學之中。教師要做課程與教學的研究者,要從課程、教材和教學的奴隸變為課程、教材和教學的主人,從被動的課程的執行者、教材的使用者變為主動的研究者,主動地去研究課程、研究學生、研究學法、研究教法。

教師要立足教學實際創造性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提倡教師編寫教學案例,把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喜悅、困惑和問題記錄下來,並進行分析,以反省自己的思想、觀念和行為,不斷提高自己對新課程的適應能力和教學水平。

Ⅷ 淺談中學語文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到不少區縣聽了課,看到了中學語文課堂發生的變化,也發現了不少問題。我和同仁對中學語文新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這些問題主要是:
1、對語文學科的性質缺乏基本的把握。不能處理好教學的三維目標中的三個維度之間的關系,將人文性和工具性對立起來,將知識和能力分割開來。片面認為強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就是新課程。如對課標要求的一些只學不考的知識,因為不考就不學,少講成了不講。教學只注重遷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學形式,而對文本的解讀、語言的品味、寫法的探究只是蜻蜓點水,一筆帶過。

2、新教材的靈活性大,給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很大的空間。但一些教師在教學中沒有體現出對教材使用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一些靈活的教學內容,如學生對教材的獨特感受,就是增加幾種名家的感受;閱讀拓展題解答方法,就是課文理解加上幾句設置好的套話;話題作文的寫作,就是編一個與話題相關的故事,等等,又成為新的僵化的形式和教條並要求學生掌握。這些都是與新課程的理念和教學的三維目標相違背的。
3、在一些地方,教學方式依然陳舊,教學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傾向。由於語文學習是母語學習,而母語學習主要是靠習得,又由於語文課程是有豐富人文內涵的課程,因而,語文課程標准十分強調對語言材料的感悟和體驗,而一些教師卻違背母語學習的規律,淡化了學生學習中十分重要的體驗、探究過程,將本應讓學生自主體驗、探究的過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師自己的感悟和體驗的結果轉變成概念化的知識硬灌給學生,其結果只能導致學生「死記硬背」。
4、對閱讀教學存在著一些模糊的認識,教師自身的文本解讀能力有待提高。一些教師對文本的鑽研深度不夠,或大而化之:只重視整體感知,架空分析;或文本閱讀的目標設置空泛,對言語的感悟不夠;或固守教師用書,缺乏個性化的理解;或講解不精,抓不住要點,點撥不到位;或對文本閱讀和中學生的探究過程不夠重視。
5、作文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
(1)隨意性大,體現為作文命題的隨意,指導的隨意,評改的隨意;
(2)生活積累意識欠缺,對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觀察,不重視引導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和引導學生進行審美的觀察,割斷了語文與生活的聯系;
(3)漠視學生基本的思維訓練,缺乏對想像力、思維敏銳性的培養;
(4)批改方式單一,效益低;
(5)部分教師自身寫作素養差。
6、對綜合性學習的認識不到位,認為可有可無。將語文學科的綜合性學習等同於過去的活動課。
7、教師自身的素養和能力還不能很好地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一些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不夠,接受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有困難;一些教師只是片面地站在語文學科的角度和考試成績的角度看課改,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基本素養的形成及終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缺乏整體的思考。

為保證新課程的健康進行,我們提出如下對策:
首先,中學語文教師須切實轉變教學觀念。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因此,我們要繼續深入學習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要明確課程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要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並踐行新的教育理念。
轉變教學觀念首先必須樹立課程意識,這對新課程改革的語文教學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樹立課程意識,就是要在教學改革中用新的課程理念來統率自己的教學活動,用課程理論的語言來解釋和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所謂課程理論的語言主要指課程綱要、課程標准、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評價、課程實施、課程資源等),這樣,我們就會有一個全新的視野,就能突破原來固有的教學體系。
光轉變教學觀念還不行,教師還要圍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切實轉變教學方式。這次課改的目標之一,是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標准要求教師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課標還倡導討論式、啟發式教學;要求重視潛移默化、熏陶漸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我們的語文教師一定要根據課標的要求,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要推行新課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讓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語文教師應增強課標意識。《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體現了國家對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要求,是語文教材編寫、語文教學、評估和考試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語文課程的基礎。我們一定要認真研讀語文課標,准確領會其精神實質,並用課標指導自己的教學。教學中,一定要有強烈的課標意識,要改變過去那種一本教材搞教學的局面。
增強課標意識,首先應深入學習語文課程標准並准確領會其精神實質,把對語文學科性質的認識統一到課程標準的觀點上來,努力體現語文的綜合性。
課程標准說:「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與新課程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是完全一致的。片面地強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或片面地強調人文性,都不符合語文學科的客觀實際。語文教學要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要明確:學習的基礎是知識與能力,貫穿整個學習的是過程與方法,融會於其中的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盡管課標規定了一些知識只學不考,但這些知識對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語言難點,對形成學生的能力,對學生的後續學習等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應當教好學好。教學中如果不教不學,就是應試教育,不是新課程。

教學中,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提高自己解讀教材文本的能力。解讀教材是語文教師的基本功,解讀教材的過程就是教師與文本的對話過程。因此,對教材的解讀既要把握其精神實質,又要有自己的見解。如果僅僅依賴於《教師用書》,人雲亦雲,就不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感受、拓展、寫作都是學生和教師個性發展的空間,教師要身體力行,追求獨特,追求創新。
語文教學要重實踐、重過程、重體驗。語文課程有很強的實踐性,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鼓勵學生多參加語言實踐,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在寫作中學會寫作,在口語交際中學會口語交際。語言實踐就是學習,探究、體驗的過程就是學習,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注重學生的過程體驗,是新課程的特徵之一。
閱讀教學要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閱讀的關鍵和基礎都是對文本的深入理解。閱讀教學強調整體感知是針對肢解文本來說的,但光有整體感知是不夠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閱讀教學要強調讀,要重視對文本情感的體驗、內容的領悟、寫法的探究、語言的品味。教師的講解要少而精,要能調動起學生的思維。
在搞好課內閱讀教學的同時,要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廣泛的閱讀目的不僅在於增加語言積累、培養語感,還在於培養自主閱讀意識,養成良好閱讀習慣,通過整體把握、重點賞讀、精心揣摩形成科學的閱讀方法,因而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課外閱讀的指導應將學生閱讀喜好與學科閱讀目標相結合,引導閱讀興趣,拓寬閱讀視野,提升閱讀品味;同時引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選擇閱讀材料、積累語言與思想。在具體實施中,可以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不同的文學層次,按必讀與選讀分層推薦自成體系的閱讀內容並擬定目錄,提供給學生;力求溝通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學校和家庭,形成多層面的閱讀通道;舉辦專題性閱讀講座,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引導學生組建閱讀小組,通過舉辦課外閱讀競賽、閱讀專題討論、書評等,搭建平台,展示他們課外閱讀成果。
我們的教師應正確把握作文教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新課程強調語文與生活的聯系,為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創造了條件。作文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材料、立意、情感和語言四個方面。要指導學生學會感悟生活,引導學生進行審美的觀察,在生活中去積累、篩選寫作的材料。作文教學要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思維訓練,教給學生思維的基本方法。如:想像和聯想、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比較思維、整合思維、抽象思維等,提高學生的立意和謀篇布局的能力。要鼓勵學生在作文中抒發真情實感。
作文的批改方式要多樣化。如:學生互批互改、面批、朗讀比賽等。評語要避免教師寫得多,學生看得少,面面俱到,流於形式。

語文教師應重視開展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要給予應有的重視。實施綜合性學習應注意突出它的綜合性(語文學科學習目標的綜合和跨學科學習目標的綜合)和實踐性(表現為重探究、重應用,重過程、重參與,重方法、重體驗)。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策略:
(1)注重因地制宜。
(2)關注學科視角。既要把綜合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區別開來,又要把它同通常意義上的語文學科學習區別開來。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比,綜合性學習具有一定的附著性,它是語文課程的組成部分,而不是一門獨立的課程;與通常意義的語文學科學習比較,綜合性學習的實踐性更強,它的學習目標具有綜合性,它採用活動的方式,運用語文知識與語文能力來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
(3)綜合性學習可採用以下步驟進行:首先是問題牽引,以問題引出與目標一致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其次是過程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合作精神的養成;最後是成果物化。通過成果激發興趣,增強成就感,引導深入探究。成果要體現語文學科特點,並促進評價方式的轉變。
語文教師應強化課程資源意識,要努力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為學生積極、主動、自主的學習提供充分的素材,還要積極發動和引導學生自主地去開發和利用有益的學習資源,使學生擴大語文學習的視野。
為保證教學質量,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在新課程的實踐和建設中積極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新課程要求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求教師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教師要適應這些要求,僅僅是觀念新還不行,還要有扎實的學科知識,熟練的學科技能,特別是要有學習的能力,否則教師就不能將新的理念、好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有機地融入學科的教學之中。教師要做課程與教學的研究者,要從課程、教材和教學的奴隸變為主人,從被動的課程的執行者、教材的使用者變為主動的研究者,主動地去研究課程、研究學生、研究學法、研究教法。
教師要立足教學實際創造性地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提倡教師編寫教學案例,把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喜悅、困惑和問題記錄下來,並進行分析,以反省自己的思想、觀念和行為,不斷提高自己對新課程的適應能力和教學水平,以保證新課程的健康進行。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教學的教育問題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