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新編大學語文丁帆多少錢

新編大學語文丁帆多少錢

發布時間:2023-03-24 08:59:04

❶ 跪求,南京大學考研參考書《大學語文》

可以借個賬號去小百合bbs求一下~南大旁邊有南大出版社的店面,賣所有出版社自己出的書,如果有朋友在南京可以托他們買一下。南大附近的舊書店也應該有,推薦好又多裡面的學長舊書店。還有就是可以到孔夫子舊基掘書網找找吧~這版大學語文我也沒見過,不知道有哪些部分組成,但是其中的古代漢語部分我有電子版,搏頃核如果需要可以找乎宏時間跟我要,祝你好運~

❷ 大學語文與人文素質培養2500字的論文

[摘要]大學語文教學對於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高校應全方位加強和改進大學語文教學,更好地發揮這門課程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大學語文教學大學生人文素質
[作者簡介]張紹紅(1969-),女,江西南康人,宜春學院文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大學語文教學研究與高教管理;張俊(1969-),男,江西豐城人,宜春學院政法學院黨總支書記,講師,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和大學語文教學研究。(江西宜春336000)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06)35-0102-02
一、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方面存在的問題
1.理想信念淡化。許多大學生沒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對國家、民族和社會缺乏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功利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思想嚴重。在專業選擇、課程學習和擇業目標上都不再有強烈的進取心和執著的信念,也不再以個人理想、趣味需求作為激勵成才的動力,而是將混張文憑謀生、求得豐厚的收入或爭取出國等作為人生追求的基本目標,不少人更把經濟尺度作為引導個人行為的唯一坐標,見利而動。還有一些人則渾渾噩噩,得過且過,沒有學習、生活的目標和方向。
2.民族精神流失。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悠久歷史、優良傳統、優秀文化、科技發展了解膚淺,對中國文化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的巨大貢獻知之甚少,許多學生沒有讀過四大古典名著,有些學生甚至連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都不知道,而對於西方文化卻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追捧。
3.人格心理不健全。傳統的美醜、善惡、雅俗的定義以及道德標准,在一些大學生身上發生了錯位。在大學校園里,有為數不少的學生行為不文明,生活品位低下;追求個性自由,紀律觀念淡薄;意志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為中心,人際交往缺乏修養;對人生意義認識膚淺,對事物的美醜、善惡缺乏分辨力。近年來,有見諸報端的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事件、雲南大學學生馬加爵事件,還有大學生中的偷竊現象等。這些令人痛心的現象正是中國教育多年來過於忽視人文素質教育的結果,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和對「人才」標準的反思。
4.人文基礎常識缺乏。長期以來,我國中學階段實行的是應試教育,高中階段就開始分科,阻礙了人的全面發展。大學階段又存在專業劃分過細,專業口徑過窄,導致人文教育薄弱,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合理。正如華中理工大學校長楊叔子先生所說的:過弱的文化陶冶,使學生的人文素質不高;過窄的專業教學,使學生的學術視野與學術基礎不寬;過重的功利主義導向,使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與扎實的基礎訓練不夠;過強的共性制約,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足。不少學生文、史、哲和藝術方面的知識淺薄,連最基礎的文學常識、最基本的藝術欣賞能力都不具備;有的大學生寫論文文理不通,錯字連篇,甚至連請假條都寫不明白。錢偉長在任上海工業大學校長時指出,提高大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有助於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強調「理工科學生也必須懂得人文科學,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學藝術方面的修養,否則他們就有可能給四化建設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二、大學語文教學人文素質培養功能
1.大學語文教學的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文化素質教育的主旋律,也是貫穿《大學語文》教材的一根紅線。屈原的《桔頌》寄託了他對故國鄉土的摯愛情懷,司馬遷的《蘇武傳》塑造了一個威武不屈的愛國者形象,文天祥的《正氣歌》表現出前代英烈們的浩然正氣,舒婷的《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將深厚真摯的情感與祖國的歷史命運緊密相連,等等,這些作品謳歌了歷代優秀人物熾熱的愛國情懷和崇高的民族氣節。教材中還選編了一部分贊美祖國壯麗山河的作品,如酈道元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黃河壯麗雄偉的磅礴氣勢,李白筆下蜀道的奇絕、廬山的壯美,杜甫筆下泰山的博大、長江的沉雄,無不給人以昂揚向上的力量;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賀敬之歌詠的桂林山水,無不給人以美的遐想……這些優秀的文學作品,都具有豐富的人文思想性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可以使學生胸襟開闊,心靈凈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並將其轉化為學習上的動力,堅定理想和信念,發奮學習,報效祖國。
2.大學語文教學的健全人格培養。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面對多元利益的驅動,對尚顯稚嫩、一臉迷惑的大學生,教會他們怎樣做人、做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當代教育亟待解決的既敏感又現實的緊迫問題。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大學語文教學的優勢,緣文釋道,因道釋文。《大學語文》教材中「孔孟語錄」雖然文字不多,卻集中了儒家學說的精華,尤其是有關如何做人的論述,句句閃爍著真理的光芒:「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里強調誠信是每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這是告誡君子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離開美好的德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種「大丈夫」的高風亮節顯示了剛正不阿的人格理想。再如司馬遷因李陵之禍遭宮刑之辱,卻以頑強的意志完成了《史記》的寫作,他還用精闢的語言列舉了在磨難中奮起的歷史人物:「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梁啟超在《論毅力》中說:「蓋人生歷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如何面對挫折,在逆境中奮起,用這些事例對學生進行教育,說服力強,震撼力大。「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是古人達觀心態的寫照。蘇軾是中國古代文藝才能最全面的一代文豪,我們在看到他榮耀和顯赫的同時,也看到他又是遭受磨難最多的人,可是面對人生的苦難,他卻能以一種超然的心態處之,如《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詞中表現的寬廣飄逸的情懷和對人生困境的正視,尤其啟人心智。教育學生以這樣的境界充實心胸,就能從容應對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增強心理素質,形成健全人格,樹立自尊、自強、達觀、進取的精神。
3.大學語文教學的審美教育。審美能力是當代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要求。《大學語文》精選的優秀文學作品,熔自然美、藝術美和社會生活美於一爐,具有美的形象,美的語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一些人生感悟的短章、一篇小說、一首詩歌,就能激發起大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假、惡、丑的摒棄,從而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增強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如《詩經》、《楚辭》的古樸、俊雅;諸子百家的睿智、博大;秦漢時代的雄渾、豪壯;魏晉時期的自然風骨;唐詩的和諧典雅;宋詞的飄逸靈動……既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無我之境,又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空靈之美;既有「大江東去」的奔騰豪壯,又有「尋尋覓覓」的含蓄委婉;既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慷慨悲歌,又有「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熱情詠嘆。再如蘇軾的《前赤壁賦》,即景抒情,就事言理,情景交融,理趣相兼,意境自呈,將深刻的哲理寓於優美的形象之中;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選擇了幾個有代表性的意象,用巧妙貼切的比喻,使情與景水乳交融,意境豐富而優美動人。在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教學中,師生可以全身心地融入詩的境界,深深感受大自然中春的溫暖和煦、江的悠遠浩渺、花的清幽芳馨、月的皎潔嫵媚、夜的寥廓恬靜,沉浸在作者所創造的優美的藝術境界里,獲得美的享受。這些作品可使學生的審美情感油然而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從而激勵學生熱愛生活,去尋找美的靈感,發現美的真諦,創造美的生活。
4.大學語文教學幫助大學生完善知識結構。當今世界科學正朝著一體化方向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趨向於多元化、綜合化。錢臨照先生說:「理工科大學開設文史課程,讓學生讀點中國文學,很有意義。」我們勤勞智慧的祖先為後人留下了光輝燦爛的文學遺產。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元曲,匯聚了古典詩歌的條條巨流;從先秦諸子散文到唐宋八大家之作,架起了古代散文的道道彩虹;從《三國演義》到《紅樓夢》,形成了長篇小說的座座高峰;從《竇娥冤》到《桃花扇》,鋪就傳統劇目的塊塊基石,鴻篇巨制,美不勝收。理工科學生徜徉於這些優秀的文學作品之中,可以豐富知識,調節興趣,擴大視野,開闊胸襟,提高修養,陶冶性情。一些卓有成就的科學家早已注意到文學藝術與科學的姻親關系,並率先垂範,在文學藝術方面具有極高的造詣,如錢學森、李四光、華羅庚、茅以升、蘇步青等老一輩科學家,他們國文功底之深厚,人文學養之完備,是後代的科學家難以望其項背的,可以說是文學藝術修養開啟了他們的創造靈感,為他們的理性思維和科學事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對理工類大學生實施文理交相滲透的培養模式,有利於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使之成為知識面寬廣、綜合能力強、素質全面的人才。
三、全方位加強和改進大學語文教學
1.選擇名師任教。一門課程的教學效果,與教師的教學能力密切相關。《大學語文》課程因教學內容的特殊性,要求教師博學多才,具有很高的文學修養。同一篇文學作品,可以因大師的講演而精彩紛呈,也會因庸者的說教而味同嚼蠟。20世紀前期大學語文就有名師從教的優良傳統,在老清華、老北大,對《大學語文》這門課的教師要求很高,非一流名師不能任教之,如朱自清、沈從文、呂叔湘、聞一多等著名學者,都教過「大一國文」,他們引領學生翩翩遨遊於文海。因此,加強大學語文教學,培養一批高水平的大學語文教師並盡可能選擇名師任教是關鍵。
2.精選教學內容。大學語文教學存在豐富的教學內容與有限的課時之間的矛盾,因此必須對教材的內容作出取捨。在引導學生課外廣泛閱讀的基礎上,課堂教學要精選教學內容,按不同時代或不同內容選擇最具代表性的篇目精講,使學生領略到作品豐富的思想性、高妙的藝術性和高超的技巧性,進而以點帶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他們被領入文學殿堂、感受到這一廣闊世界的精彩時,他們的求知和參與的慾望就會大大增強。
3.改進教學方法。《大學語文》不是「高四語文」,很多大學語文教師教學方法、模式陳舊,常常把教學放在選文字、詞、句、段、文的一般性講解上,活生生把一篇充滿靈氣與美感的選文肢解得支離破碎,與中學教學如出一轍,毫無新意,讓學生聞而生厭。中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側重於它的工具性,大學語文教學應著重於作品的分析、欣賞,讓學生辨別出文學的趣味,領悟到人文的意蘊,盡情觀賞中國文學之美景。
4.改革考評辦法。教學改革,必須發揮考試與考核的激勵引導作用才能最終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很多高校《大學語文》考試還是沿用中小學的閉卷考試形式,注重對語文基本知識的考核,能夠讓學生表達自己思想的題目少,而且「一張考卷定終身」,這顯然不利於大學語文教學人文素質功能的全面培養,不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創造力的發揮。可以考慮課程結束時的試卷考核與平時的考評相結合,各占約50%的比重;平時考核以聽課筆記、讀書心得、寫作實踐等作為考核內容,著重於學生理解和讀寫能力的培養,使考試、考核能為教學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
大學語文教學的人文素質教育功能,決定了它在全面開展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應充分發揮這門課程的功能和作用,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進而促進大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國家教委高教司.大學語文[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2]徐中玉.大學語文(第四版 )[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3]王步高,丁帆.大學語文[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❸ 丁帆的獲獎情況

1、《中國西部現代文學史》2007年獲全國高等學校第四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中國鄉土小說史論》1986年度江蘇省政府社科三等獎;
3、《文學的玄覽(1979-1997)》1999年獲江蘇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4、《十七年文學:人與「自我」的失落》(合著)2001年獲江蘇省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5、《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合著)2003年獲江蘇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6、《中國西部現代文學史》2005年獲江蘇省第九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7、《中國大陸與台灣鄉土小說比較史論》2002年獲江蘇省普通高校第四屆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
8、本人所帶領的現當森信代文學學科2002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第二期計劃優秀學科梯隊;
9、2002年江蘇省第七屆優秀研究生導師;
10、《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2005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11、主持課程《中國現當代文學》2005年被評為南京大學校級精品課程,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12、《新世紀中國鄉土小說轉型研究》2009年被評為國家社科項目優秀結項項目,最終成果《中國鄉土小說的世紀轉型研究》收入國家社此好輪科基金襪巧成果文庫;
13、《關於建構百年文學史的幾點意見和設想》2013年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14、2013年「研究型大學中文專業低年級本科生創新意識培養途徑實踐」 獲江蘇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主持)。

❹ 丁帆的參編教材

1)全國中凱凳文自學搜孫爛指導教材《中國現代文學史》(武漢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世漏
2)全國中文自學指導教材《大學語文》(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修訂版)

❺ 魯迅的作品在大學教材中有哪些

石萬能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修訂版《大學語文》,是本人目前所見收魯迅作品最多、對魯迅評價最高的《大學語文》。篇數有4篇:小說《在酒樓上》,隨筆《隨感錄四十一》,散文詩《秋夜》和《好的故事》——後二篇合題為《〈野草〉二篇》,並附有編者撰寫的評介:
「選自《魯迅全集•第二卷•野草》(人橋芹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版)。《野草》是一部散文詩集,是魯迅1924-1926年間「反抗絕望」時從心底噴射出的幽光與奇文,極具魯迅個性和魅力。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思想、文化巨人,中國新文學真正的開山大師,其啟蒙思想和文學創作,具有無與倫比的深度和穿透力。一生以救國、以療救國民靈魂為使命。早年留學日本,學習自然科學和醫學,後來發現改變國民精神才是「第一要務」,於是轉而從事文學。一生創作有雜文集《墳》《熱風》《且介亭雜文》等十餘本,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三本,純散文集《朝花夕拾》一本,散文詩集《野草》一本,另有譯著多種。魯迅的小說創作使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小說一開筆即達世界性的高度;魯迅是真正得心應手、下筆成金的散文大家;魯迅文章有亘古的詩性。而魯迅的性格是唐以後中華民族性格中的異數,有如先秦義士轉世,卻以筆為劍,展開向敵向己的雙重絕殺,以便使「已死、方生」的民族和民族中的「我」及早蛻離舊殼、走向新生,於是不免撕痛和帶血,與舊殼撐斗不已的他自身也就罩在舊殼的暗影里。魯迅因此是沉鬱悲涼的,悲涼的內核更是以巨眼看透了存在的虛無,但奇異的是魯迅又執著人世,愛濃恨也烈地活過一生且韌戰到底,性格的內在張力比任何歷史人物都來得大。當然,魯迅也是需要慰藉的,也是有「夢」的,彌天大暗中仍有繽紛的夢的光影在他眼前閃耀。我們有意選取《秋夜》和《好的故事》——《野草》中直接以夜景或夜中心景為題材的兩篇,境界一暗一明,一為他的環境一為他的夢覺,意連成一篇課文。」

2. 王步高 丁帆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選魯迅散文詩《雪》,小說《傷逝》共2篇。在「現代散文概述」中,該書編者這樣評魯迅散文:
「《野草》……表現魯迅在『五四』退潮後於苦悶彷徨中上下求索的心路歷程,作家在深刻地反省自己的空虛、寂寞情緒與解剖自我的陰冷心理的同時,也強烈地御春表露出一種持續、韌性的戰斗精神或永不鬆懈、永不退卻的斗爭哲學。」
這樣評魯迅小說:
「中國現代小說意識是在『五四』那激盪的時代中覺醒的。魯迅的《狂人日記》是其開山之作。魯迅的小說數量雖然不多,但卻顯示了文學革命和思想革命的實績。」

3. 徐中玉、齊華森編《大學語文》(簡編本第9版,華東師大出版社2007年版),收魯迅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原1988年版的徐中玉 錢谷融主編《大學語文》,收魯迅《燈下漫筆》);

4. 蔣述卓 鄧喬彬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大學語文》,沒有收魯迅文章。

5. 方守金 楊福生主編、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大學語文》,收魯迅《過客》,編者這樣評介魯迅: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後改為周樟壽,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一生以筆為戈,孜孜探求中華民族的出路和中國國民性的問題,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被譽為『民族魂』,被毛澤東評價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其作品思想性與藝術性並重,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有《魯迅全集》十六卷。」
又評《過客》:
「……有人說《過客》是一部出色的存在主義戲劇,是一部象徵劇,在茫茫塵世中,我們每個人都是『過客』。也許,對作品作一種存在主義哲學和生命哲學上的思考,正是深入作品和作家內心最有效的途徑。」

6. 楊林主編、暨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大學語文》,收魯迅《野草》中的《墓碣文》。編者加的「作者簡介」:「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省略部分為力的刊名和著述的集子名)郁達夫先生說:『沒有偉大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他所提到的偉大人物即指魯迅先生。」
7. 楊四平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大學語文》,收敏拆畢魯迅小說《傷逝》;

8. 中央廣電出版社2009年版《大學語文》收了魯迅小說《傷逝》。

❻ 山東自考漢語言文學本科教材和作者

自考本科漢語言文學的考衡乎試教材,購買教材可以在網上買,也可以在新華書店去買,但是一定要記住,出版的年份、出版社、以及作者一個都不能錯。
(1)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2015年 李捷、王順生 高教 22.00

(2)03709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2015年 衛興華、趙家祥 北大 待定

(3)00015 英語(二)
2012年 張敬源 外研 46.00

(4)00037 美學
2007年 朱立元 華師大 19.00

(5)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2011年 丁帆、朱曉進 北大 35.00

(6)00538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2011年 陳洪、張備攔消峰屹 北大 36.00

(7)00539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2011年 陳仿知洪、張峰屹 北大 41.50

(8)00540 外國文學史
2009年 孟昭毅 華師大 21.00

(9)00541 語言學概論
2000年 胡明揚 語文 18.00

❼ 高中語文《春江花月夜》賞析

【原文】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古詩今譯】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盪,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什麼地方的春江沒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的閃爍。

月光象白霜一樣從空中流下,感覺不到它的飛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見。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些微灰塵,只有明亮的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天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輸送著流水。

遊子象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台。

美好的閨房中的門簾卷不去月光,在搗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來了。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送信的天鵝能夠飛翔很遠但不能隨月光飛到您身邊,送信的魚龍潛游很遠不能游到您身邊,只能在水面激起巧雀陣陣波紋。

昨天晚上夢見花朵落在悠閑的水潭上,可憐春天過了一半還不能回家。

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乘著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時代背景】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後主所作,原詞已不傳,《舊唐書·音樂志二》雲:“《春江花月夜》、《玉樹後庭花》、《堂堂》,並陳後主作。叔寶常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樂令何胥又善於文詠,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此曲。”後來隋煬帝又曾做過此曲。《樂府詩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中有隋煬帝的兩篇。張若虛的這首為擬題作詩,與原先的曲調已不同,卻是最有名的。目前具體的創作背景已不可考。?(參考資料:丁帆主編《新編大學語文》)

【賞析一】

《春江花月夜》是樂府舊,題屬《清商曲吳聲歌》。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灶友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去、扁舟、高樓、鏡台、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這幅畫卷在色調上是以淡寓濃,雖用孝辯早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詩的韻律節奏尤其有特色。詩人灌注在詩中的感情旋律極其悲慨激盪,但那旋律既不是哀絲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夢幻曲,含蘊,雋永。詩的內在感情是那樣熱烈、深沉,看來卻是自然的、平和的,猶如脈搏跳動那樣有規律,有節奏,而詩的韻律也相應地揚抑迴旋。全詩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共換九韻。又平聲韻起首,中間為仄聲韻、平聲韻、仄聲韻、平聲韻、平聲韻、平聲韻、平聲韻,最後以仄聲遇韻結束。全詩隨著韻腳的轉換變化,平仄的交錯運用,一唱三嘆,前呼後應,既回環反復,又層出不窮,音樂節奏感強烈而優美。這種語音與韻味的變化,又是切合著詩情的起伏,可謂聲情與文情絲絲入扣,宛轉諧美。全詩的意義同音韻暗合,可以分為九個相對獨立的小段。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開始四句暗示我們所吟詠的月夜位於長江下游,因為從詩中可以看出這里水面寬闊,春潮高漲,江海相連,更有那一輪明月伴隨著海潮一同升起。月漸升高,皎潔的清輝隨春潮奔涌,光耀千萬里。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這四句的著眼點由江海交匯處轉到岸汀之上,寫江水繞著長滿芳草野花的江邊小洲流過,月亮的清輝灑滿散發著幽香的花林,彷彿給花林撒上了一層雪珠。月色潔白如霜,反而使空中的霜飛不易被人覺察,因而也使江邊的沙灘象鋪上了一層銀霜,以致只看得見月色而“看不見”白沙了。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八句由岸汀江天的美景,引發出人生哲理的探求。人生易老,一代一代地生息無窮;然而蒼天不老,江月總是以她“年年只相似”的姿容升起,不知她在執著地等待著什麼人,然而她所能見到的也只有長江一浪推一浪地送著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四句是寫一片白雲隨風悠悠飄走,在這昔日與親人分手的江岸見到遠去的白雲,就更使人的離愁別緒苦不堪言。皎潔的月光之下,是誰家的遊子乘著一葉扁舟漂游在外呢?能寄託相思的只有這明月樓了。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這四句是全詩感情沖動的高潮所在。天上孤寂的明月彷彿找到了樓上思婦這個“同病相憐”人,它踱上樓台閨閣,徘徊著,不肯離去,也照在了她的梳妝台。月光照在閨房的門簾上,卷也卷不走;照在曾為丈夫搗過衣服的衣砧上,拂去了卻又回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這兩句是寫一輪明月同照兩地,我們夫婦只能遙遙相望卻不能互通音訊。我是多麼希望隨著月光照在你的身上呵。可是,天空廣袤,連善於長飛的大雁都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世界,連善游的魚龍也只能掀起一層層波紋卻游不到你的身邊,我又怎麼能和你相會呢?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這四句把夢境與實境交織在一起,虛實相間,從而把月夜將盡、夢境難以實現的愁悵之情烘托得纏綿悱惻。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這四句是寫離愁夜曲結束,新的一天的思戀情歌開始。

【賞析二】?

本詩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春江花月夜》,被 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發,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里的“海”是虛指。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盪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徹的天地宇宙,彷彿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的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系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這種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恆,人生短暫。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並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於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回響。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是緊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來的。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一輪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著什麼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願。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隨著江水的流動,詩篇遂生波瀾,將詩情推向更深遠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

“白雲”四句總寫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婦與遊子的兩地思念之情。“白雲”、“青楓浦”托物寓情。白雲飄忽,象徵“扁舟子”的行蹤不定。“青楓浦”為地名,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正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問,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詩情盪漾,曲折有致。

《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清商辭曲·吳聲歌曲》舊題。張若虛這首擬題作《春江花月夜》技壓群芳,以其非凡的藝術魅力流傳千古,可以說是張若虛賦予了《春江花月夜》鮮活的藝術生命力。王闓運《論唐詩諸家源流——答陳完夫問》雲:“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對於《春》詩的起源、影響、地位做了准確的評價,高度的贊譽。現代詩人、學者聞一多也給予了《春江花月夜》高度的評價,“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在對《春江花月夜》反復的揣摩分析中,我深深感到它的魅力,我相信一首詩,尤其是一首可遇而不可求的好詩,它本身就是一種生命表達形式,而這種生命表達形式在《春江花月夜》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

朱光潛在《詩論》中說,“詩是人生世相的返照,每個詩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兩個要素。”宗白華也說:“意境是情與景(意象)的結晶品。”那麼在《春江花月夜》中所表現的情趣是什麼樣的呢?它又是如何與詩歌的意象融合在一起而形成詩的意境,造成讀者的審美感受呢?我用下面這個結構式表示《春》詩意境的結構:

自然美 哲理美 人情美

月之色 月之問 月之情 }月之魂(意)

(象) (理) (情)

《春江花月夜》中包括了人生中最美好的良辰美景,由春天、夜晚、江水、花樹、明月構成了一幅清麗優美的畫卷,其中春、江、花、夜只是背景,明月才是詩人極力渲染的意象。在《春》詩中,月的意象美好純凈,月光所極之處,萬物無不染上那一份純凈、清幽,體現出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

《春》詩中的月色極開闊,也極清麗,“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一輪明月從春江上冉冉升起,這個意象是如此的闊朗和美麗,讓人有面對神奇造化時的屏息之感。明月朗照之下,灧灧的水波,花草叢生的芳甸,如同披上霜雪的花樹,銀色的沙灘,一切是如此的清麗出塵,神秘朦朧。

詩人在這江天一色的月色下,內心變得澄明清凈,心與自然有了一種靈性的交流。偉大的詩人屈原曾有過《天問》,表現了人類對於自然宇宙的不息探索,一千多年後的張若虛也發出了對宇宙的的疑問,這充分體現了中國詩人所特有的“宇宙意識”。聞一多先生曾強調詩中所體現的宇宙意識,認為“在神奇的永恆面前,作者只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聞一多《唐詩雜論·宮體詩的自贖》)。

我認為這是不準確的。《春》詩中間感嘆問月的八句,一方面體現出了宇宙自然的寧靜、深邃、博大、浩渺,但在詩人心中,江月雖然恆存,卻永遠如一、單調,沒有變化,沒有生命,不過是單調的重復罷了;人生雖然短暫,但作為群體的人類是代代綿延、繁衍不盡的;作為個體而言,人生的悲喜豐富而生動。正如沈從文所說,“對於一切自然景物,到我單獨默會它們本身的存在和宇宙的微妙關系時,也無一不感覺到生命的庄嚴”(《水雲》)。在感受到永恆與短暫,無限與有限的沖突和矛盾後,詩人把深情的目光投向可戀慕的人生,而這人生的精華就是“情”。

詩人緊扣“春江明月”,由江月生發出種種詩情意理。從“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一句可以感受到遊子對思婦的憐愛和不能陪伴的歉疚,而“卷不去”、“拂還來”、“願逐月華流照君”又細膩地刻劃出思婦的痴與怨。月色可惱,卻又痴想著能像月光一樣跨越時空與遊子常伴,這種深情是多麼感人,多麼投入,多麼執著!相比之下,宇宙自然的永恆與無限是虛無的、冷漠的,而充滿喜悅與煩惱的人生才是豐富的和美麗的。情愛和煩惱織成了多彩的人生,雖然渺小,卻是真實可感的,這就是人們對生存價值的肯定,是樂觀、向上的生命意志的體現。

❽ 誰有丁帆主編的《新編大學語文課後習題》解答,拜託各位大佬

編者有

❾ 大學生語文與寫作文

1. 大學語文作文

我的大學生活 ----圓夢,河大 1. 前奏 2006年9月3日,我背起自己的行囊,拒絕了家人的陪伴,獨自一人來到了河北大學。

心情很復雜,有興奮與激動,因為我來到了夢想中的學校;也有悲傷,要與師專的同學,朋友分離,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總之,經歷一番寒徹骨,終於迎來梅花撲鼻香。

高考那年經歷了轉學,非典,父親的失業,只好選擇了一所師專暫且容身,那是個美麗而干凈的山城。 專科三年很快就過去了,赫然發現:雖然自己很努力的學習專業知識,也通過了英語六級考試。

可離計算機軟體工程師的標准還很遠,找一份對口的工作也有很多瓶頸-----學歷低,也沒有什麼實際項目經驗。正當我不知所從的時候,專接本考試開始報名了。

正所謂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專接本,報考了夢寐以求的大學—河北大學。

作為人生中的第二次高考,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備。去輔導班上課,做公共課試題,分析專業課知識。

終於,功夫不付有心人,如願以償拿到了河北大學錄取通知書。 2. 河大初體驗 報到那天,已經沒有當初剛踏入大學校門時的那種興奮了。

辦卡,交學費,辦理住宿。主樓,很高,結構很特別。

忙完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在舍友的幫助下才將所有的行禮搬到宿舍。很累,很困,匆匆和大家打了個招呼,就去見周公了,太累了,只記得夢里自己一直在笑。

後來發現,宿舍有兩個以前的同學。舍友也好相處,大家都很開朗,健談。

幾天下來,都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姐妹。按照生日,我們排了順序,我排第七,呵呵,什麼都不用 *** 心了,前面有幾個姐姐替我擋著,很幸福。

第一次上課是在九教,好像走入一個迷宮(後來才知道九教是河大學生根據八卦設計的),,看著我們急著找教室的勁頭,從旁邊經過的那種眼神里就能看出他們在說:大一的吧!哈哈,大一的?我們可已經是大四的人了呀。踏入教室,因為是合班課,有很多學生,認識的很少。

我很認真的聽著,看著,記著。 第一次打水,人很多,但大家都很有序的排著隊,沒一會就到我了。

偶爾,還會去學校的舞會,但很多時候是站在那,看著師弟,師妹們,想起自己也曾像他們一樣,想起專科時的室友們,不知道她們過的好嗎? 第一次班會,見到了班裡的同學,輔導員。我被指定為班的生活委員,自己的老本行,很幸運。

要努力為班裡的同學服務。第一次黨會,老師很親切,我向大家介紹了自己,加入了這個新的組織。

第一次去上自習,推開自習室的門,很安靜蔽仿租,大家都在認真的看書。我小心翼翼的找了個位置坐下來。

掏出課本,透過課本,看著旁邊的人,好象是物理系吧,很認真的在研究著《大學物理》,更沒發現剛來的我。在這里,我要努力學習了。

新的環境雖要有一斷的時間適應,但也存在很多的挑戰,身邊有很多東西值得自己學習。拋掉昨日的惡習,一切從新開始。

3. 學海無涯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有好幾門課都是專科時學過的,宏兆學起來了很輕松,也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學一些程序設計語言。

由於專科時上機實踐很少,一個很簡單的實驗報告,也要花很長的時間。找到差距之後,就要想辦法縮短。

這樣,每天少不了四點一線的循環路線。說的有點殘酷,但畢竟是大旦過來人,不能像以前那樣大把的揮霍時間。

上課認真的記著筆記,晚上呆在自習室。如今很懷念自習室那份寧靜。

實習的地方人很多,安靜的時候很少,很多時候大家都在討論著問題。一開始很不習慣,後來也就慢慢適應了。

社會就是這樣,不會因為你一個而改變些什麼,何況我也沒有能力去改變,可以改變的只有自己,努力的去適應社會。 學了大半年後,發現自己的動手能力真的很差,還好,學院開展了模擬項目。

我很興奮,從此跟著李老師做項目。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學到了很多實際開發經驗,還有更多的團隊協作以及為人處事,這都多虧了李老師的諄諄教導。

在此感謝李老師。 學習是永無止境的。

離開了校園,即將進入社會這個大課堂,更多的知識需要自己去學習。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活到老,學到老。 4. 師生情懷 雖說在河大僅受教兩年,但河大的每一位老師都給了很深的影響,他們的認真負責,一絲不苟。

都是我學習的榜樣,也是我做人的榜樣。他們對學生無私的愛和他們那份責任心一直都激勵著我。

從他們那裡不僅學到了書本上的知識,也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在此由衷地謝謝他們,祝他們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在離校之際,向所有河大的老師說聲:您辛苦了! 5.同窗之誼 提到即將惜別的「戰友們」,心裡很不是滋味。

兩年裡,我們在這個大家庭里,相互學習,相互幫助,耳邊還響著元旦晚會時,大家合唱的那首《朋友》。兩年的同窗友情,讓我們不忍心說再見。

回顧過去的兩年,我們一起苦尋自習室一席之地,挑燈夜讀,校園每一個角落都留下過我們的身影。每一個情景都歷歷在目,都好像剛剛發生在昨天一樣。

還記得,很多個夜裡,和室友們聊到深夜,從過去一直聊到未來,聊著身邊的朋友,聊著每天遇到趣事。每個人都憧憬著自已的將來的生活。

還記得,生病時她們對我的細心照顧,無為的關懷。還記得,我。

2. 作文《我與我的大學語文》1200字

"人生就像餃子,歲月是皮,經歷是餡。酸甜苦辣皆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餃子皮上的褶皺,人生中難免被狠狠擠一下,被開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沒有經歷,硬裝成熟,總會有露餡的時候。"這一段話,不是我的原創,是崔永元評論人生的一段話。以我現在的經歷還不配和大家談人生,我要談的是對於在座的每個人的一生都至關重要的四年大學生活。

對於今天讓我站在這里給大家講如何度過關鍵的四年大學生活,其實有點趕鴨子上架。就在我准備簡歷的時候,才發現,竟然沒有任何可以讓我吹噓一番的證書,獎章之類的任何被稱為榮譽的東西,除了自認為滿滿的四年的生活感悟。其實回過頭想一想,如果上天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想,我的這四年生活應該也還是這樣,因為對於大學生活該經歷的活動,該掌握的知識,我都盡了自己的努力。

有人說:大學一年級往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學二年級就進了一步"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學三年級時"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學四年級"知道自己知道"。

其實,至今我也沒能吃透其中蘊含的意味,但是模模糊糊能體會到一點,就是從天上落到地上,從憧憬理想回到現實。很多人之所以不適應大學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網上或者雜志上的一些關於大學生活小說的誤導。很多作者描寫大學生活都是以調侃的語氣,向讀者描繪一個他心中理想的大學。受到這種誤導,在每個人踏進大學之前會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一個理想的描繪。懷著這份美好,進入大學後,很多人都會迷糊一陣子,充分享受突如其來的自由和新奇感。但是在一天天上課,自習後,這種 *** 慢慢的消退,就開始進入迷茫階段,懷念高中同學,懷念高中生活。

在座的大都處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和"知道自己不知道"階段,尤其是後者,往往是造成迷茫,困惑和郁悶的根源。而這也是慢慢長大踏實地的過渡到"知道自己知道"必經階段。如果你現在覺得沒有方向,也沒必要著急,其實這很正常。

很多人在沒進大學前,就在腦子形成這樣一種觀念,認為高中的同學之間的感情才是最純真的,到了大學彼此就不能坦誠相待了。我就有過類似的想法。事實上,隨著和宿舍的同學相處,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對的,至少對於和你一起朝夕相處的同班,同宿舍的同學是不適合的。在這種年紀,有的大多是是性格上的稜角。等你有一天畢業了,回頭想想自己的大學同學,你就會發現,其實現在的磕磕碰碰根本不值一提。

現在大體聊聊我的大學生活,希望作為一個個例,能給你們帶來一點思考和啟發。

我的大一和很多人一樣,是茫然沒有方向的。

就是天天背著書包去上課,晚上去自習,周六周日有時候也就是跑到自習教室里。因為除了自習,當時根本就不知道還有什麼其他事可以做。後來也經常去圖書館,因為圖書館有太多的資源了,總覺得那麼多書放在那裡,不利用起來,過於浪費了。所以對圖書館我算是比較熟悉的。也有人四年都沒去過圖書館,不知道裡面什麼樣,我現在宿舍就有這樣一個同學。雖然每天都有事可做,事實上心裡卻很迷茫,因為畢竟是大學,即使我把它當作高四來過,畢竟終究不是高中。高中有一個高考,始終是努力的目標,現在卻沒有方向了。也覺得大學生活應該是五彩繽紛的,豐富多彩的,不應該只是為了學習,為了考個好成績而就這么度過四年。於是給自己稍微理清了頭緒。顯然,作為學生,學習是首要的,但是不是唯一的。於是開始去參加學生會,天氣好的時候會騎車出去逛。很清楚的記得,一次10.1假期,一直在自習教室里,到了最後兩天,實在坐不住了,就推上車,找了一份武漢地圖,帶上幾本雜志,坐在湖邊,看看書。心情也不是那麼郁悶了。學校周圍,到東湖的路我幾乎都去過,每次就是一個人,一邊對著地圖照路,一邊走,直到沿著東湖的湖間道轉一圈。如果覺得生活很枯燥,這不是大學的錯,大學給了你充分的自由,你要做的是利用好這種自由,充分發掘自己的生活。

3. 求一篇大學語文感受的作文,600字左右,要自己寫的

懷著崇敬的心情踏入桂子山,欣喜的看到我們的大學還有語文課。這對我們理科生很有意義,語文課讓我們在困頓的推理計算中解放出來,在一遍一遍的化學實驗中解放出來。感受語言魅力,擁抱文字溫暖。語文書是我從書架上取下來最多的一本書,特別是其中的小說,每一篇我都從頭到尾看了不下五遍.還有詩詞曲賦,他們融繪畫美、音樂美於一身。清晨踏著第一抹陽光,到電影場朗讀詩詞是一種不可言傳的精神享受。

從第一節課,吳老師您就要求我們認真做筆記,我認真的做了筆記,雖然一開始是為了你說期末要收筆記才寫的。記著記著我慢慢發現我是真的學到了很多東西。請允許我在這溫習從筆記中想起的你講的知識。同時也是對您的一次知識匯報!第一課您給我們講了大學的語文學習不僅在課內還要在課外。對一個民族而言,要提高整體素質,提高民族整體的凝聚力就要學習好我們的共同語言。您還給我們講了兩則廣告引起我們的討論。第一個廣告:笨母雞鄭重承諾,產蛋保證無棱無角有蛋黃蛋清。雖然當時我有感想但還是沒有勇氣站起來。個人感想:諷刺社會不良風氣,將本分之事拿出來炫耀,社會風氣之敗壞可見一斑!那一節課你也給我們布置了語文課整個學期的作業:考試在平時,課上要積極發言,要做一個課件。第二課你為我們講解了《陳奐生上城》,討論了陳奐生這樣一個典型的農民形象:淳樸、善良、老師、同時愚昧、落後的形象。作者的意圖是強調在改善農民物質條件的同時改變他們的精神面貌的重要性。我們感悟到:體會一篇文章中作者的意圖的重要性,讀者應該學會做作者的「知音」。這一課我們還學了怎樣閱讀欣賞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由內容和形式兩個元素構成。我們要把作品放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下進行考察。後來我們又學習了怎樣評論文學作品:1、理解作品的主題要把握主題的含義、掌握分析主題的途徑。2、要注意對藝術形象分析:藝術形象的描寫分為直接描寫、間接描寫。直接描寫有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細節。間接描寫有:環境烘托和人物烘托。3、注意對情節和結構的分析:情節是表現在作品中的由人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矛盾沖突所組成的一組生活事件的演變過程。情節的分析方法:情節和主題的關系、情節與人物的關系、情節的生動性和豐富性。讓我們明確了結構的內涵:它是作家根據創作意圖的需要構建的。結構要做到形式嚴謹完整和諧統一,結構要有民族特色,符合民族的欣賞習慣。4、文學語言的欣賞:語言要求a、形象性b、個性化c、感染力d、韻律美。您還介紹幾本書:《毀滅》、《第四十一》、《錢,瘋狂的困獸》。掌握了您教給我們的系統的欣賞、評論、分析的方法。我們真正的「會」看文學作品了。不再是感覺一篇文章就覺得他好,具體好在哪說不出來。就會說就是好。不再是聽高中老師講解分析將老師的話語復制到考卷上了!曾經記得考語文,他問的問題我很有那種感覺,知道自己已經理解並且也是有答案但就是不能欣賞的文字寫出來。真是欲哭無淚啊!

後來您又為我們講解了一種優美的文體:詩歌。詩歌是原始人類在勞動生產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它具有反映生活高度集中、感情強烈、想像豐富、節奏鮮明、韻律和諧等特點。經常採用比興誇張的手法。中國詩歌發展概況:1原始歌謠(如《彈歌》、《易經》)2、先秦詩歌(如《詩經》、《楚辭》)3、兩漢魏晉南北朝,期中包括漢樂府詩歌、南北朝民歌、封建士大夫之作。4、唐詩5、宋詞6、元曲7、明清民歌等。詩歌的分類:1、從內容:敘事、抒情。2、從形式:格律、自由。白居易有言: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

後來您為了讓我們更深入了解詩歌:結合《長恨歌》、《採薇》、《春江花月夜》、《定風波》、《短歌行》的實例從實際角度讓我們感受各時代的代表作。由於我對《長恨歌》非常感興趣,同時在課外剛好讀到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對他對唐明皇和楊玉環的看法深有共鳴。於是更深入的學習《長恨歌》,在網上找到一些相關的文章。我嘗試著做成了平生第一個完整的課件。同時非常感謝吳老師能給我機會讓我演示課件,讓我將自己提煉得到的思想與同學們共享,那是多麼令人高興的事啊!當然在其他同學的課件展示中我也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包括文學知識、風土人情等等。

一學期的時間過的太快了,剛開始的語文課就要和我們說再見了。吳老師生動的課堂將成為我們以後回憶中最有魅力的片段。雖然在您眼中,我不一定是好學生,但在我眼中您是一位和藹、知識淵博的老師。雖然你不一定認識我,但我會銘記您一輩子!離開課堂但我們並沒有離開語文,我以後會偶爾溜到您的課堂偷聽幾節課,希望老師不要反對哦

4. 對大學語文的認識 800字左右

1978年匡亞明倡導重開大學語文課以來,大學語文教學逐漸興起,並出現了多種教材。其中,徐中玉、齊森華和王步高、丁帆主編的教材影響較大,1996年、2002年先後被推薦為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普通高校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比較這兩種教材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一、徐中玉主編本一枝獨秀

(一)15年精益求精,功勛卓著

徐中玉主編的教材有「五類九種」之多,1981年編寫的《大學語文》,歷經四版,是集體高智慧的結晶。「修訂四版」按時間順序梳理了中國文學發展的脈絡,每階段之後附有文學史概述。選材視野開闊,中國文學是主體,還有外國文學部分,有關「讀書和寫作」的課文專列一單元。最後有附錄,包括:常用應用文寫作要點,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寫作要點等九篇。沒有忽視語文的工具性,知識功能,足見編者的卓識。教材規范性強,每篇課文後附有「思考和練習」,比如陶淵明一節,引用龔自珍《舟中讀陶》設計了一道習題,和選文《詠荊軻》互相映證,突出了陶詩的二重風格。在中學教材的基礎上,拓寬了學生對陶詩風格的理解。可謂別具匠心。「修訂四版」為大學語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分量雖然略嫌不足,但易於教學。這是早期通行、權威的教材。

(二)新在編排體例,旨在弘揚人文精神

1996年6月徐中玉編寫的《大學語文》有幾點值得注意:

1、選文雖然有「品評、論文」一個單元,但是刪除了「修訂四版」的部分附錄:常用應用文寫作要點,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寫作要點等附錄,由於編排體例的變化增加了中國文學史概述。對寫作知識的忽視是這本教材的缺點。毛信德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新編大學語文》含文學卷和寫作卷,編者將「習慣上的『大學語文'與『應用寫作'兩門課程的教材合為一個整體」。吳振清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大學語文》,「特別增加了應用文寫作知識」。現在許多大學生對論文格式懵懂無知,表達能力亟待提高。寫作等語文知識的安排是需要的。

2、沒有外國文學部分。現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大學生應當吸收人類一切優秀的文化遺產。大學生中喜歡外國文學的大有人在。這扇窗口應當開大而不是關閉。

3、為了弘揚人文精神,教材在整體上按潛在的專題——品格、愛國等分九個單元編寫,「本書既不以文學史知識為線索,也不以寫作知識為重點,」而以精美文章為實體,來達到提高學生文化修養和道德水平的綜合效應。主編也承認這種嘗試「出版後反應不一」。這種編排方式值得商榷,因為每篇文章自有其內容主旨,但又未必只有一端的意義,必然會有交叉的現象。以時間順序的編排體例符合人們普遍的接受心理,脫離接受的基礎,不利於教師的授課和學生的學習。

該教材發行之前,大學語文版本不是很多。此後,新編教材象雨後春筍般涌現。有王步高1999年編寫的《大學語文》,2001年出版了簡編本;吳振清主編的《大學語文》;以及法律類、自學考試輔導、應試入門等各種教材,不下30種,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現象。新編教材如此之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許多高校並不滿意1996年的教材,我個人比較喜歡「修訂四版」,1996年版教材損害了原來徐中玉主編的「大學語文」的良好形象。2001年6月,徐中玉在1996版基礎上修訂出版增訂本,容量明顯增加,隱含的專題明朗化,許多問題得到了重視。增訂本實事求是地分析了五大問題,並加以克服。(一)選文增加了現當代文學的分量。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也了解到現當代文學是學生歡迎的部分。(二)增入了幾篇外國名作。所選作品大都見於「修訂四版」。有勝於無,但仍沒有外國文學概述。(三)增選了愛因斯坦、鄧拓等自然科學家或其他人文科學家的文章。這是新穎獨到的增選。(四)編排體例仍然根據文章內容來歸類。按「品格」、「胸懷」、「人生」、「世態」等分十個單元,外加中外小說兩個單元。結尾增加了按時代順序為主的「篇目索引」,和目錄互相映照。這種編排先難後易,不利於學生吸收消化。如果兩者互換,全書重新編排,肯定會是另外一種風貌。另外,附錄中刪去了簡化字總表,有關寫作等方面的附錄仍沒有增加。增訂本明顯改觀,可惜事易時移,五年之內風光不再。

5. 以大學生活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有人說,大學不過是高中的延伸,在這里還得繼續高中的那種拚命苦學;又有人說,跨進大學校門,前途和事業便有了保障,可以痛痛快玩四年了.我認為,大學是一幅空白畫卷,等著你用智慧和雙手描繪屬於自己的七彩青春.帶著那句「對人真誠,對己嚴厲」的誓言,我跨進了大學校門. 記得高中時,心中充滿著對大學生活的無限憧憬:輕松灑脫的生活,半天上課,半天休息,這些都是我高三緊張煩悶學習的最好調味品.然而當我第一眼看到安排得密密麻麻的大學課程時,我那些美麗的幻想禁不住全都破碎了.上午四節,下午四節,有時晚上還有兩節,比高中的課還要多!那一刻,我真有種才出龍潭,又入虎穴的感覺.可當我把這樣的想法跟一位學姐訴說時,她跟我說了一句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說過的話:當你回首往事的時候,能夠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是啊;青春,更是任何人只能擁有一回,如此美妙的年齡怎能荒廢? 所以,當大家還輾轉於精彩紛呈的派對,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各種各樣的講座時,盡管每一項都充滿著誘惑力,我選擇了一條寂寞的學習路,因為那時單純的我認為只有學習好才最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在學習面前都是無足輕重.我每天往返於宿舍、食堂、教室,三點一線,學習成了我生活的全部.每門課程,從課前預習到課上專心聽講,再到課後復習,我都傾注了比其他人更多的熱情. 可當我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四年後除了學習成績優秀外,我還有什麼呢?顯然,這樣的生活是緊張但不充實的.一次在網上看到的一句話給了我極大的啟發:人是立體的,並不僅由某個點或面組成,我們不該給自己定死一個方向,應該各方面都嘗試、體會,就像是無論偏重哪種顏色,單一的一種永遠不能組成彩虹一樣. 頓時,我明白大學的生活應該不單是學習,還應該有更豐富多彩的內容.。

6. 大學生作文 給語文老師寫一封信 800

尊敬的語文老師:

您好!

「春蟬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的這兩句詩就是您真實的寫照。我感恩您——我的老師!因為是您為我打開智慧的大門,讓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在我成長的歷程中,您濃濃的師愛,一直伴我左右!

每天早晨您都會准時來到教室,監督我們學習。上課時您又認真地講課、教學。看您教書的樣子,是那麼認真、仔細,生怕有一丁點兒知識從粉筆下溜走。課後,組長們把作業全都送到辦公室,您一本一害護憤咎蒞僥縫鞋俯貓本,認真批改,還要檢查同學們的復習預習情況。這么辛苦,卻換不來同學們的珍惜。仔細想一想,還真是有愧於老師了!

閱讀全文

與新編大學語文丁帆多少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