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中3種的用在哪裡

語文中3種的用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3-03-25 06:09:19

⑴ 語文閱讀中,怎樣區分深化主旨、升華主題、點明中心這三種作用

……有個老頭寫鄉愁,他先寫想他媽,或賣豎又寫想老婆,最後寫台灣想大陸,渴望祖國統一(思想覺悟多高啊配散)這叫升華主題(精神層面的提升啊T_T)……再說,有人寫警察救人,寫出人的舍己為人,這是深化主題,他要是由此寫,這警察是個黨員,贊美光榮的(惡……)衫大共產黨教育得好,就是升華主題了,要是再來個人民的好兒女作題目,……這個題目就是點明中心……在文中不管寫在哪,提到中心了……都叫點明中心……僅供參考,我再想想

議論文,散文(記敘文),小說都適用

⑵ 語文中的「的」「地」「得」都各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得〈助〉
1.
用在動詞後面,表示能夠或可以。如:我們可粗心不得;她能去我為什麼去不得
2.
用在動詞和補語中間,表示可能。如:我拿得動;那辦得到
3.
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面,連接表示程度或結果的補語。如:冷得打哆嗦;笑得肚子痛

助〉
1.
用在定語後,表示詞與詞或短語之間的修飾關系
[-ic,-ve…]。如:紅色的氣球;小小的進步
2.
用在定語後,表示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的領屬關系
[of,'s]。如:中國的水稻;農民生活的提高
3.
〈代〉
pron.
附著在詞或短語之後,構成「的」字結構,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賣菜的;吃的
4.
助詞。「的」字前後用相同的動詞、形容詞等,連用這樣的結構,表示有這樣的,有那樣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5.
用在謂語動詞後面,強調這動作的施事者或時間、地點、方式等。如:誰買的書?;他是昨天進的城;我是在預售處訂的票
6.
用在兩個同類的詞或片語之後,表示「等等、之類」的意思。如:破銅爛鐵的,他撿來一大筐
7.
用在陳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語氣。如:這件事兒我是知道的
8.
用在兩個數量詞中間
9.
[口]∶表示相乘。如:這間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10.
〈方〉∶表示相加。如:兩個的三個,一共五個
11.
同「得」,後面帶補語
那知進了園門,園子里已結坐的滿滿的了。——《老殘游記》
12.
同「地」(
de)。用在狀語後,表示狀語和中心詞之間的修飾關系

1.
用在狀語和中心詞之間
[used
after
an
adj.,noun,adverb
or
verb,etc.to
form
an
adverbial
adjunct]。如:他認真地學習;天氣漸漸地冷了;有計劃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動態,相當於「著」。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動詞的後頭
後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變文》
2.
還用於狀語後或補語前
相看月未墜,白地斷肝腸。——唐·
杜甫《越女詞》
希望你能滿意

⑶ 語文中的"標點符號"各有什麼作用

波浪號波浪號(~)是一個有許多用途的標點符號.原本,它是做為縮寫符號的一個字母,但亦有做為變音符號或單一文字的用途.在數學上,它是代表等價關系的數學符號.在最後一個用途里(尤其是在辭書學里),它有時會被當做代字型大小. 變音符號在語言里,波浪號是放在字母上的一變音符音,用來表示發音的改變,如鼻音化.在希臘語的多聲調拼寫法里,波浪號為抑揚符號的變體.它被當做縮寫來使用於中古拉丁語的文書上.當「n」或「m」跟在一母音後時,它常常會被忽略掉,而將波浪號放在前一母音上面來表示此一忽略子母.這是波浪號被用來表示鼻音化的起源.直到17世紀為止,用以忽略「n」或「m」的母音上之波浪號持續被用在法語出版書籍上以縮短文章的長度.波浪號偶爾亦被使用在其他的縮寫上,如字母「q」上來強調單字que(那).在葡萄牙語和一些如圖皮語諸語言等的南美土語內,波浪號標示一鼻化母音.另外,圖皮語諸語言的瓜拉尼語還有使用G?這個字母.在西班牙語和其他如加里西亞語、巴斯克語和巴拉圭語等文化上被西班牙影響的語言里,?是一單獨字母,表示一硬顎鼻音(IPA [?]).在西班牙語里,它原本寫做nn.在愛沙尼亞語里,?是一單獨字母,表示一單獨母音.在越南語里,母音上的波浪號表示一下沉聲調.在IPA里,在一符號上的波浪號表示其鼻音化,而在一符號中的則表示其軟顎音化.例如,法國城市Lyon的發音為[lj??],及澳式英語中「cool」的發音為[k?:?].編輯本段數學符號在數學上,它是代表等價關系的數學符號.編輯本段文學符號在日常文字交流中,用來表示一定的范圍.例如簡訊、書信或者即時聊天中,往往用A~B來表示範圍為A至B,如:3,D等.

⑷ 在語文的標點使用中:三種事物(或以上),之間的停頓什麼情況用逗號什麼情況用頓號

頓號與逗號的區別與用法

頓號的形式為「、」。表示句子內部並列詞語之間的停頓。例如:「亞馬孫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長江是世界四大河流。」這句話中,「亞馬孫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前三種事物之間運用了頓號,後面與「長江」之間就只用連詞「和」相連接。這是因為並列詞語間並不一定都要用頓號,兩項並列可以只用「和、與」等連詞,多項並列中間可以用頓號,而最後兩項常用「和、與」等連詞,用了連詞就不再用頓號。
特別要注意的是:頓號表示的一定是詞語之間的停頓,不是句子之間的停頓。例如:(1)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朱自清《春》)(2)田野里長滿了各種野菜:雪蒿、馬齒莧、灰灰菜、野蔥……最好吃的是薺菜。(張潔《挖薺菜》)「桃樹、杏樹、雪蒿、馬齒莧」等都是詞,並列的詞之間有了停頓,只能使用頓號。(3)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大自然的語言》)(4)1984年建成的三元橋,佔地6公頃,含三條幹道、三座鋼筋混凝土橋、五座棧橋、八條地下人行通路。(劉宗明《北京立交橋》)其中「(1)桃樹、杏樹、梨樹」;「(2)雪蒿、馬齒莧、灰灰菜、野蔥」;「(3)桃花開、燕子來」;「(4)三條幹道、三座鋼筋混凝土橋、五座棧橋、八條地下人行通路」等都是短語,短語之間有了停頓,也只能使用頓號。
句子之間的停頓不能使用頓號。例如,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朱自清《春》)」2、「牲口牽回去,見天拉車,拉磨,種地,打柴,要想想牲口是從哪來的;分了東西可不能忘本。(周立波《分馬》)」

為什麼「笑著,走著,拉車,拉磨,種地,打柴」之間使用逗號呢?因為它們都是句子了。在這種情況下,使用逗號是恰當的。就好像我們周周練中的最後一個寫句子的題:有····有·····有·····如:公園里有丁香花,有蘭花,還有菊花。這樣就應當用逗號,因為它們是不同的分句,如果改成:公園里有丁香花、蘭花、菊花,還有牡丹花。花的名稱之間就可以用頓號了,但是「還有」後面則是另一個分句,所以應當加上逗號。

再如:(1)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2)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這兩個句子都是復句,裡面的分句之間使用了逗號。這個時候使用頓號就錯了,因為「紅的像火」、「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都是分句。(3)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朱自清《春》)

當然,也有相反的例子。例如:「那個時候在延安,無論是機關的幹部,學校的教員和學員,部隊的指揮員和戰斗員,在工作、學習、練兵的間隙,誰沒有使用過紡車呢?(吳伯簫《記一輛紡車》)」按理說,「幹部、學員、戰斗員」後面應該使用頓號,但是,作者為了把一項一項說得更清楚些,表示一種人、一種人不一樣,所以使用了逗號,這是靈活的用法。

⑸ 語文總共有多少個標點符號,分別怎麼用如題 謝謝了

標點符號用法 (國家技術監督局1995年12月13日發布) 1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標點符號的名稱、形式和用法。本標准對漢語書寫規范有重要的輔助作用。 本標准適用於漢語書面語。外語界和科技界也參考使用。 2 定義 本標准採用下列定義 句子sentence 前後都有停頓,並帶有一定的語調,表示相對完整意義的語言單位。 陳述句 declarative sentence 用來說明事實的句子。 祈使句 imperative sentence 用來要求聽話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問句 interrogative sentence 用來提出問題的句子。 感嘆句 exclamatory sentence 用來抒發某種強烈感情的句子。 復句、分句 complex sentence, clause 意思上有密切聯系的小句子組織在一起構成一個大句子。這樣的大句子叫復句,復句中的每個小句子叫分句。 詞語expression 詞和短語(片語)。詞,即最小的能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短語,即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按一定的語法規則組成的表達一定意義的語言單位,也叫片語。 3 基本規則 3.1 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 3.2 常用的標點符號有16種,分點號和標號兩大類。 點號的作用在於點斷,主要表示說話時的停頓和語氣。點號又分為句末點號和句內點號。句末點號用在句末,有句號、問號、嘆號3種,表示句末的停頓,同時表示句子的語氣。句內點號用在句內,有逗號、頓號、分號、冒號4種,表示句內的各種不同性質的停頓。 標號的作用在於標明,主要標明語句的性質和作用。常用的標號有9種,即:引號、括弧、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連接號、間隔號、書名號和專名號。 4 用法說明 4.1 句號 4.1.1 句號的形式為「。」。句號還有一種形式,即一個小圓點「.」,一般在科技文獻中使用。 4.1.2 陳述句末尾的停頓,用句號。例如: a)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b)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c) 亞洲地域廣闊,跨寒、溫、熱三帶,又因各地地形和距離海洋遠近不同,氣候復雜多樣。 4.1.3 語氣舒緩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號。例如: 請您稍等一下。 4.2 問號 4.2.1 問號的形式為「?」。 4.2.2 疑問句末尾的停頓,用問號。例如: a) 你見過金絲猴嗎? b) 他叫什麼名字? c) 去好呢,還是不去好? 4.2.3 反問句的末尾,也用問號。例如: a) 難道你還不了解我嗎? b) 你怎麼能這么說呢?巧讓 4.3 嘆號 4.3.1 嘆號的形式為「!」。 4.3.2 感嘆句末尾的停頓,用嘆號。例如: a) 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成奮斗! b) 我多麼想看看他老人家呀! 4.3.3 語氣強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嘆號。例如: a) 你給我出去! b) 停止射擊! 4.3.4 語氣強烈的反問句末尾,也用嘆號。例如: 我哪裡比得上他呀! 4.4 逗號 4.4.1 逗號的形式為「,」。 4.4.2 句數寬乎子內部主語與謂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例如: 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是恆星。 4.4.3 句子內部動詞與賓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例如: 應該看到,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畢生的精力。 4.4.4 句子內部狀語後邊如需停頓,用逗號。例如: 對於這個城市,他並不陌生。 4.4.5 復句內各分句之間的停頓,除了有時要用分號外,都要用逗號。例如: 據說蘇州園林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 4.5 頓號 4.5.1 頓號的形式為「、」。 4.5.2 句子內部並列詞語之間的停頓,用頓號。例如: a) 亞馬遜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長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 正方形是四邊相等、四角均為直角的四邊形。 4.6 分號 4.6.1 分號的形式為「;」。 4.6.2 復句內部並列分句之間的停頓,用分號。例如: a) 語言,人們用來抒情達意;文字,人們用來記言記事。 b) 在長江上,瞿塘峽像一道閘門,峽口險阻;巫峽像一條迂迴曲折的畫廊,每一曲,每一薯悉折,都像一幅絕好的風景畫,神奇而秀美;西陵峽水勢險惡,處處是急流,處處是險灘。 4.6.3 非並列關系(如轉折關系、因果關系等)的多重復句,第一層的前後兩部分之間,也用分號。例如: 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年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力的人除外。 4.6.4 分行列舉的各項之間,也可以用分號。例如: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二)省、自治區分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三)縣、自治縣為鄉、民族鄉、鎮。 4.7 冒號 4.7.1 冒號的形式為「:」。 4.7.2 用在稱呼語後邊,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同志們,朋友們: 現在開會了。 4.7.3 用在「說、想、是、證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詞語後邊,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他十分驚訝地說:「啊,原來是你!」 4.7.4 用在總說性話語的後邊,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說。例如: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 4.7.5 用在需要解釋的詞語後邊,表示引出解釋或說明。例如: 外文圖書展銷會 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時間:上午8時至下午4時 地點:北京朝陽區工體東路16號 主辦單位: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 4.7.6 總括性話語的前邊,也可以用冒號,以總結上文。例如: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在化學系學習;李萍考進了中等技術學校,讀機械製造專業;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4.8 引號 4.8.1 引號的形式為雙引號「「」」和單引號「『』」。 4.8.2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話,用引號標示。例如: a)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貨的源泉。」 b)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格言,流傳到今天至少有兩千年了。 c) 現代畫家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有的評論家所說的那樣,「神形兼備,充滿生機」。 4.8.3 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用引號標示。例如: 古人對於寫文章有個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內容,「有序」就是要有條理。 4.8.4 具有特殊含意的詞語,也用引號標示。例如 a) 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跟星光接起來,分不出是火把還是星星。 b) 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 4.8.5 引號裡面還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裡面一層用單引號。例如: 他站起來問:「老師,『有條不紊』的『紊』是什麼意思?」 4.9 括弧 4.9.1 括弧常用的形式是圓括弧「()」。此外還有方括弧「[]」、六角括弧「〔〕」、和方頭括弧「【】」。 4.9.2 行文中注釋性的文字,用括弧標明。注釋句子里某種詞語的,括注緊貼在被注釋詞語之後;注釋整個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標點之後。例如: a) 中國猿人(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簡稱「北京人」)在我國的發現,是對古人類學的一個重大貢獻。 b) 寫研究性文章跟文學創作不同,不能攤開稿紙搞「即興」。(其實文學創作也要有素養才能有「即興」。) 4.10 破折號 4.10.1 破折號的形式為「—-」。 4.10.2 行文中解釋說明的語句,用破折號標明。例如: a) 邁進金黃色的大門,穿過寬闊的風門廳和衣帽廳,就到了大會堂建築的樞紐部分—-中央大廳。 b) 為了全國人民—-當然包括自己在內—-的幸福,我們每個人都要兢兢業業,努力工作。 4.10.3 話題突然轉變,用破折號標明。例如: 「今天好熱啊!—-你什麼時候去上海?」張強對剛剛進門的小王說。 4.10.4 聲音延長,象聲詞後用破折號。例如: 「嗚—-」火車開動了。 4.10.5 事項列舉分承,各項之前用破折號。例如: 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環境物理學分為以下五個分支學科: -—-環境聲學; -—-環境光學; -—-環境熱學; -—-環境電磁學; -—-環境空氣動力學。 4.11 省略號 4.11.1 省略號的形式為「……」,六個小圓點,占兩個字的位置。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詩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個小圓點來表示。 4.11.2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號標明。例如: 她輕輕地哼起了《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樹葉兒遮窗欞啊……」 4.11.3 列舉的省略,用省略號標明。例如: 在廣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鍾、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蘭……春秋冬三季的鮮花都擠在一起啦! 4.11.4 說話斷斷續續,可以用省略號標示。例如: 「我……對不起……大家,我……沒有……完成……任務」。 4.12 著重號 4.12.1 著重號的形式為「.」。 4.12.2 要求讀者特別注意的字、詞、句,用著重號標明。例如: 事業是干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 4.13 連接號 4.13.1 連接號的形式為「-」,佔一個字的位置,連接號還有另外三種形式,即長橫「__」(占兩個字的位置)、半字線「-」(佔半個字的位置)、和浪紋「~」(佔一個字的位置)。 4.13.2 兩個相關的名詞構成一個意義單位,中間用連接號。例如: a) 我國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b) 復方氯化鈉注射液,也稱任-洛二氏溶液(Ringer-Locke solution),用於醫療和哺乳動物生理學實驗。 4.13.3 相關的時間、地點或數目之間用連接號表示起止。例如: a)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b) 「北京-廣州」直達快車 c) 梨園鄉種植的巨峰葡萄今年已進入了豐產期,畝產1000公斤~1500公斤。 4.13.4 相關的字母、阿拉伯數字等之間,用連接號,表示產品型號。例如: 在太平洋地區,除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纜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纜投入運營。 4.13.5 幾個相關的項目表示遞進式發展,中間用連接號。例如: 人類的發展可以分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這四個階段。 4.14 間隔號 4.14.1 間隔號的形式為「·」。 4.14.2 外國人和某些少數民族人名內各部分的分界,用間隔號標示。例如: 列奧納多·達·芬奇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4.14.3 書名與篇(章、卷)名之間的分界,用間隔號標示。例如: 《中國大網路全書·物理學》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4.15 書名號 4.15.1 書名號的形式為雙書名號「《》」和單書名號「<>」。 4.15.2 書名、篇號、報紙名、刊物名等,用書名號標志。例如: a)《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 b)你讀過魯迅的《孔乙己》嗎? c)他的文章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 d)桌上放著一本《中國語文》。 4.15.3 書名號里邊還要用書名號時,外面一層用雙書名號,里邊一層用單書名號。例如: 《<中國工人>發刊詞》發表於1940年2月7日。 4.16 專名號 4.16.1 專名號的形式為「__」 4.16.2 人名、地名、朝代名等專名下面,用專名號標示。例如: 司馬相如者,漢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 4.16.3 專名號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裡面。為了跟專名號配合,這類著作里的書名號可以用浪線「﹏﹏」。例如: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5 標點符號的位置 5.1 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和冒號一般佔一個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現在一行之首。 5.2 引號、括弧、書名號的前一半不出現在一行之末,後一半不出現在一行之首。 5.3 破折號和省略號都占兩個字的位置,中間不能斷開。連接號和間隔號一般佔一個字的位置。這四種符號上下居中。 5.4 著重號、專名號和浪線式書名號標在字的下邊,可以隨字移行。 6 直行文稿與橫行文稿使用標點符號不同。 6.1 句號、問號、嘆號、頓號、分號和冒號放在字下偏右。 6.2 破折號、省略號、連接號和間隔號放在字下居中。 6.3 引號改用雙引號「『』」和單引號「「」」。 6.4 著重號標在字的右側,專名號和浪線式書名號標在字的左側。

小學語文中,「的」「地」「得」三個用法的具體差別在哪裡

「的」是修飾名詞,比如美麗的花朵,「得」是個副詞,修飾形容詞或動詞,比如困輪花朵汪橋信開得鮮艷,「地」修飾動詞,飛快地跑。其消掘實主要看這幾個字後面跟的詞的詞性,不懂繼續問我

⑺ 語文修辭手法有幾種有什麼作用

現在可知的語文修辭手法: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
具體有比喻: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復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較喻(又名強喻)、譬喻、飾喻、引喻、隱喻;
有白描,比擬(又名比體),避復,變用,層遞,襯墊(又名襯跌) ,襯托(又名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頂針、聯珠),對比,對仗(又名對偶、隊仗、排偶),翻新,反復,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又名並提、合敘、合說);
有復迭錯綜,復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回環,迴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又分為:摹形,摹聲,摹色),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又名聯珠),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又分為:迂迴語、謙敬語、避諱語),婉曲,通感(又名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復踏。
編輯本段常用修辭作用特點
1.比喻:
作用: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的事物解說,即打比方,幫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類別| 特點 | 本體 | 比喻詞 |喻體| 例句
明喻|甲像乙| 出現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猶如|出現|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樣。
暗喻|甲是乙| 出現 | 是、成為 |出現|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青山綠水畫。
借喻|甲代乙|不出現| 無 |出現|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
2.比擬:
藉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
作用:能啟發讀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動。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1)擬人:
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作用: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例句:
1.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杜甫
3.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春》 朱自清
(2)擬物:
①把人當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句
1.人群不顧一切,涌了上來。
2.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句
1.火山發出一聲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 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3.誇張:
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誇張或縮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類別 特點 例句
擴大誇張 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誇大 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
縮小誇張 對事物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塊天地
超前誇張 把後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後出現 她還沒有端酒懷,就醉了。
4.排比:
把三個或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於表達強烈的感情(表達效果)。
例句: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5.對偶:
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對。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
例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類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
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
例句:.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6.反復: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句子。
1. 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
例句:山谷迴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2. 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7.設問:
為了此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有助於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例句: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8.反問(激問、反詰、詰問):
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作用: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例句: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9.引用:
引用現成的話(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和兩種。
作用: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明 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暗 引(間接引用)
例句: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千萬不要氣餒。
10.借代:
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
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於變化和幽默感;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②特徵代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徵、標志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圓規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故鄉》)
③具體代抽象
例如: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
④工具代本體。
例如: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榆錢飯》)
⑤專名代泛稱。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朴,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朴站起來!(《最後一次講演》)
11.反語:
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12. 對比: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
例如: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有的人》)
運用對比,必須對所要表達的事物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識。對比的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應該有互相對立的關系,否則是不能構成對比的。
排比、對偶、擬人、誇張、反問......
13.聯想:
也就是想像.例如:太陽出來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14.通感:
所謂通感,是利用諸種感覺相互交通的心理現象,以一種感覺來描述表現另一種感覺的修辭方式。
作用:通感的運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無窮的效果,其表達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為形象,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們豐富的聯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潑;它能准確表達,含意深遠;它能充實詩文的意境,構成特殊的藝術美。
例如
「晨鍾雲外濕」(杜甫《夔州雨濕不得上岸作》)以「濕」字形容鍾聲,所聞之鍾聲,穿雨而來,穿雲而去,故「濕」,觸覺與聽覺相互溝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湯湯乎若流水」(《呂氏春秋·本味》)聽琴聲而知志在高山、流水,聽覺與視覺相互溝通。
15.雙關:
利用詞的多義及同音 (或音近) 條件,有意使語句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雙關。
雙關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語意,給人以深刻印象。
16.頂真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開頭,首尾相連兩次以上,使鄰近接的語句或片斷或章節傳下接,首尾蟬聯,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頂真,又叫頂針或聯珠。
運用頂真修辭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結構整齊,語氣貫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間環環相扣的有機聯系。
17.互文
帶有修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
在古文中,把屬於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里,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
古語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
18.回環
簡單地說回環就是順讀逆讀一個樣。例如:
響水潭中潭水響;黃金谷里谷金黃。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養乳源翁。
星島港迎港島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編輯本段帶有修辭手法的成語
1.比喻的修辭手法的成語:
恩重如山 冷若冰霜 成竹在胸 呆若木雞 風燭殘年 揮汗如雨 浩如煙海 門庭若市 虛懷若谷 輕如鴻毛 震耳欲聾 聲名狼藉 易如反掌 切膚之痛 親如手足 人面獸心 如虎添翼 如膠似漆 喪家之犬 望眼欲穿 對答如流 刀山火海
2.擬人的修辭手法的成語:
狐朋狗友 鼠目寸光 鴉雀無聲 花枝招展 鳥語花香 烘雲托月 風卷殘雲 百花爭艷 鼠竊狗盜 兔死狐悲 龍爭虎鬥 卧虎藏龍
3.誇張的修辭手法的成語:
日理萬機 日月如梭 三頭六臂 怒發沖冠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百發百中 膽大包天 寸步難行 一步登天 日上三竿
4.其他(除比喻、擬人、誇張)修辭手法的成語
a明喻:虛懷若谷 門庭若市 如火如荼 如飢似渴 味同嚼蠟 壽比南山 歸心似箭 如魚得水 如虎添翼 冷若冰霜
b暗喻:車水馬龍 有口皆碑 唇槍舌戰 草木皆兵 冰清玉潔 明珠暗投 人老珠黃 犬牙交錯 血海深仇 犬馬之勞
c借喻:望穿秋木 破鏡重圓 風平浪靜 班門弄斧 銅牆鐵壁 豺狼當道 掌上明珠 畫龍點睛 柳暗花明 愚公移山
d對比: 口蜜腹劍 口是心非 虎頭蛇尾 好逸惡勞 陽奉陰違 南轅北轍 外強中干 吃一塹長一智 掛羊頭賣狗肉
e對偶: 地大物博 感恩戴德 山窮水盡 謙受益,滿招損 家喻戶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f借代:目不識丁 披肩執銳 扭轉乾坤 迫在眉睫 拈花惹草 大江東去 燈紅酒綠 咬文嚼字 青黃不接 手無寸鐵
g比擬:閉月羞花 百花爭艷 草木皆兵 風塵僕僕 呆若木雞 生龍活虎 鶯歌燕舞 抱頭鼠竄 肥頭大耳 土崩瓦解 風燭殘年
h反復:登峰造極 星移斗轉 提綱挈領 審時度勢 情真意切 罪魁禍首 豐功偉績 心灰意冷 真憑實據 一心一意
i反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皮之不存,毛將附焉 塞翁失馬,焉之非福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j雙關:風雨同舟 藕斷絲連 立地成佛 樂在其中
k回環: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l頂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一傳十,十傳百 一而再,再而三

⑻ 語文中修辭方法有哪幾種用法是什麼有什麼特點

【簡 介】修辭 修辭是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准確、鮮明而生動有力. 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引用、對比、借代、反語、塌此頂針、互文、比擬等. [編輯本段]【比 喻】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事物解說、幫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出現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猶如、彷彿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樣.
暗喻 甲是乙 出現 是、成為
如: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青山綠水畫.
借喻 甲代乙 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
如: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 [編輯本段]【擬 人】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擬人可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如: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編輯本段]【誇 張】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誇張或縮小. 誇張可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誇張磨蘆類別有:
擴大誇張 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誇大 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
縮小誇張 對事物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我家門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超前誇張 把後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後出現 她還沒有端酒懷,就醉了. [編輯本段]【排 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但要三個以上. 排比可增強語言氣氛,加強表達效果.
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編輯本段]【對 偶】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對偶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
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編輯本段]【反 復】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句子.
反復的種類: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如:山谷迴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連續反復)
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間隔反復) [編輯本段]【設 問】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 設問可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如: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編輯本段]【反 問】無疑無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如: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編輯本段]【引 用】引用現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
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應該記住這一真理. [編輯本瞎衫帶段]【借 代】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 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先生,給現錢,袁世凱,不行么? [編輯本段]【反 語】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編輯本段]【對 比】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運用對比,必須對所要表達的事物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識.對比的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應該有互相對立的關系,否則是不能構成對比的.
如: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有的人》) [編輯本段]【頂針】用上句結尾的詞語作下句的開頭,前後頂接,蟬聯而下,促使語氣銜接.又稱聯珠、蟬聯、連環.
例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佚名題北京潭柘寺彌勒殿聯)
痴則貪,貪則嗔,嗔則傷人種苦因,故知痴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師匠,當以戒為師
還有一種比較特殊也不太常見的頂針格式,叫連環格(全聯相鄰的分句全都頂針,且聯首與聯腳也頂針).如:
善可親近,近可聞,聞思修習即臻善
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來再受生
樓外青山,山外白雲,雲飛天外
池邊綠樹,樹邊紅雨,雨落溪邊
總的說來:環環緊扣,引人入勝.
具體地說:議事說理,准確、謹嚴、周密.抒情寫意,格調清新.狀物敘事,條理清晰. [編輯本段]【互文】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
在古文中,把屬於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里,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
古語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
示 例: 例子(1):朝暉夕陰.
《岳陽樓記》范仲淹( 意思是「朝暉夕陰」和「朝陰夕」」.「朝」和「夕」、「暉」和「陰」是互文.)
例子(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陽樓記》范仲淹( 意思是不因「物」﹝所處環境﹞或「己」﹝個人遭遇﹞而喜,也不因「物」或「己」而悲.)
例子(3)《木蘭詩》
1.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2.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3.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4.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特 征:互文的特徵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結構特徵:互省.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句前部分省去 「壯士」,句後部分省去「將軍」,「將軍」與「壯士」分置,前後互相交錯補充.
二、語義特徵:互補.如:「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詩》),木蘭對著窗戶,已包含對著鏡子,「理」和「貼」兩個動作是在同一情境中進行的,譯時應將它們拼合起來.
形 式: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個句子里出現的互文.如「秦時明月漢時關」一句,「秦」和「漢」是互相補充.又如「主人下馬客在船」「東船西舫悄無言」「主人忘歸客不發」「東犬西吠」亦屬此類,還有「煙籠寒水月籠沙」一句.
二、鄰句互文.即在相鄰的句子里出現互文.如《木蘭詩》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東市」「西市」「南市」「北市」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許多市集,購齊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個集市上只買某一樣東西. 這樣寫表現了木蘭從軍前准備細心
[編輯本段]【比擬】藉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就是比擬.
寫作時善用比擬,能啟發讀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動.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比擬離不開聯想和想像.
比擬是根據本體事物和擬作事物之間的可擬性,藉助聯想和想像而形成的辭格,因此聯想是通向比擬的橋梁,想像是比擬的翅膀.
比擬具有很強的感 *** 彩,是作者用自己自然流露的強烈感情去感染讀者的一種辭格.
可以簡單的將比擬看作是比喻和擬人的結合. [編輯本段]【通感】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以感覺寫感覺」.通感技巧的運用,能突破語言的局限,豐富表情達意的審美情趣,起到增強文採的藝術效果.
舉例子來說吧:欣賞建築的重復與變化的樣式會聯想到音樂的重復與變化的節奏;
聞到酸的東西會聯想到尖銳的物體;
聽到飄渺輕柔的音樂會聯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紗子;
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最典型的例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覺,歌聲乃是聽覺,作者將兩種感覺互通,即為通感.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這就是通感.「甜」是用來形容味道的,這里卻用形容味覺的詞來形容視覺,就是通感. [編輯本段]【迴文】把相同的詞彙或句子,在下文中調換位置或顛倒過來,產生首尾回環的情趣,叫做迴文,也叫回環.
回環運用得當,可以表現兩種事物或現象相互依靠或排斥的關系.
例子(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經八十一》
例子(2):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 《易經.系辭》
例子(3):非人磨墨墨磨人.
例子(4):自我突破,突破自我.
例子(5):你需要警隊,警隊需要你.
迴文詩詞有多種形式,如「通體迴文」、「就句迴文」、「雙句迴文」、「本篇迴文」、「環復迴文」等.

⑼ 小學語文中,「的」「地」「得」三個用法的具體差別在哪裡

「的」用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例如扮歷:他的女人!(界定中心語「女人」的屬性,是他的,不是別人的)

「地」用在副詞與動詞之間。例如:他高興地走開了。(說明動作伴隨的狀態,他離開的時候是高興,「高興」就是離開時的狀態)

「得」用在謂語(動詞)和補語(副詞)之間。他高興得很!(補充說明謂語進行的方式,程度,屬性,「很」說明了他不是一般的高興,高興的程度極高)

現在經常有人弄混亂這幾個詞,這是口語中的音誤帶來的書面表達中的筆誤!樓主慎戒之!

——————————————————————————————

網皮缺禪絡解析:
不少同學對「的」、「地」、「得」這三個詞的用法含混不清,亂用一通。為幫助同學們掌握它們的用法,筆者進行了如下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分析例句,明確用法
這里有一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1. 蔚藍色的海洋,波濤洶涌,無邊無際。
2. 向日葵在微風中向我們輕輕地點頭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兒童公園玩得很開心。
「的」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修飾、限制「的」後面的事物,說明「的」後面的事物怎麼樣。結構形式一般為:形容詞(代詞)+的+名詞;「地」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後面的動作,說明「地」後面的動作怎麼燃塵樣。結構方式一般為:副詞+地+動詞;「得」後面的詞語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得」前面的動作怎麼樣,結構形式一般為:動詞+得+副詞。
二、修改病句,強化認識
這里有一組「的」、「地」、「得」用法欠妥的句子,請大家來當「醫生」,給這些句子治治病,以強化已有認識。
1. 由於李紅同學學習勤奮,這次語文測試,她考的特別出色。
2. 田野里,農民伯伯正在緊張得收割麥子。
3. 助人為樂地小華被市少工委評為「優秀少先隊員」。
(正確用法應為「考得」、「緊張地」和「助人為樂的」。)

閱讀全文

與語文中3種的用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