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一年級語文如何落實語用

一年級語文如何落實語用

發布時間:2023-03-27 01:41:57

A.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怎麼進行語用訓練

有可能你正在為怎樣提高小學閱讀水平而覺得苦惱,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提高小學閱讀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讀,注重讀書的方法和步驟。下面就帶你了解小學閱讀輔導提高閱讀水平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從小開始)以上的五次閱讀法以及閱讀的三個步驟都是非常實用的提高語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夠拿去實踐,那麼學生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小學閱讀輔導其實並不難,只要用對方法,學生就會在一段時間後得到提高。

B. 如何落實語言文字的運用

「語言文字運用」主要指口頭語言表達和書面語言表達。「運用」應有兩層意思:一是能正確、規范地運用語言文字;二是能有方法、有創意地運用語言文字。小學階段,能不能讓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規范化,就是一個艱巨的教學任務,要讓學生說的話寫的文字,別的地方的人能夠聽得懂看得懂,能夠完全去掉口語李虛化的傾向,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因此,巧擾滾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明確,聽說讀寫都是運用的實踐,運用就必須在識字寫字、口語交際、閱讀寫作中得到孝余全面地落實。(一)在寫字教學中必須要落實:1.低年級課上教師一定要有對寫字教學的指導。2.中年級摘抄句子、段落。3. 高年級指導練筆的書寫。(二)在閱讀教學方面,要採用各種形式的的來讓學生理解文本。注重從讀學寫,讀寫結合。練筆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重要體現,能有效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三)在口語交際和寫作方面,首先要保護學生的性的興趣,要求學生說實話、真話、心裡話。總之我們要努力把握課程目標,著眼語言運用,逐步實現由「教課文」向「用課文學語文」的美麗轉身。

C. 【讀書】如何落實語用實踐

每一個文本都像硬幣一樣,具有一體兩面,所謂一體指文本本身。而兩面,一面指向文本形式,也就是語言文字。一面指向文本要抒發表達的思想感情。所以文本要走上一個來回——從語言文字出發到思想感情,這是一個內容理解的過程。但是不能在這里停留,要再從思想感情回到文字形式,這是語用學習為取向。

以《再見了,親人》為例。課後題「親人有哪些?從哪裡感受到他們是情人?從文中找出能夠表達強烈思想感情的詞語和句子。」這三個問題都是指向於思想感情,也就是文譽者本內容的理解。

走到這里,語文教學只走了一半。還要關注語言形式。

首先關注三個市事型正例,在表達結構上的完全一致。而且為什麼不多寫幾個事例?從而思考三的特殊意義和價值。在分析三個人物的代表性。無論是人物還是結構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和選擇的。這才叫典型。引導學生在這些方面有所感受,有所積累。這樣的語文課,語文的味道才會濃。

其次,關注人稱。在人稱上採用「我和你「這樣的表述。這樣的表述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顯得比較近,只有當和自己親切的人相處,才會用「你「。

最後,但是無論志願軍說什麼,朝鮮情人都沒有回應。為什麼在文本當中不出現對方的回應?因為這是一種語用的規律——是一種留白,一種節奏。

但是並不慶租薯是說語文內容的理解和語用學習是對立的。我們要基於語用學習的閱讀教學對閱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說以前我們的閱讀更多的是指向思想,指向內容,指向情感,指向意願。那麼現在基於語用的閱讀則不僅僅關注這些,還要關注作者通過怎樣的語言文字把它們表達和表現出來的。

也就是無論哪一篇文章,我們都是要走上這么一個來回——從語言文字出發,到思想內容,再從思想內容回到文字形式。

D.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怎樣落實語言

詞語教學要防止三種傾向。一是詞語理解防止生吞活剝。「結合上下文理解」「結合學生生活經驗理解」是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重要方法。有的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基本脫離文本,忽視語境,不知不覺陷入了「望文生義」的偏狹境地,原本鮮活靈動的語詞被師生生吞活剝得味同嚼蠟、索然無味。二是詞語運用防止形式單一。經常看到這樣的尷尬局面,課堂上選取兩個詞讓學生造句,結穗派蔽果舉手的學生一個也沒有,這時教師只能用「點將」法,指令優秀學生勉強說了兩個句子,其他學生做觀眾。詞語的運用教學為什麼會出現「冷場」?課後研討時,我們找出了學生表達出現集體緘默的原因:教師的詞語運用教學訓羨悔練形式太單一。只有猜州有機創設表達情境,有效激活表達慾望,詞語才能化做具體的形象貯存於學生的記憶倉庫,進而進入個人語言表達系統。

E.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落實語文要素

F.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怎麼進行語用訓練

《小學各年級語文、英語閱讀資料,寫作指導教程大全》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碼:1234

本資源收集了小學各年級語文、英語閱讀資源和寫作指導教程。

所有資源均實時更新,我們的目標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們收集不全。

請收藏,希望能幫到你。

G. 一年級語文下冊《樹和喜鵲》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樹和喜鵲》教學設計(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語文下冊《樹和喜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復習鞏固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二、過程與方法:

1、多種方法反復誦讀中復習生字、詞語,奠定牢固的語文基礎。

2、通過觀察圖畫,結合生活實際,與小組夥伴共同交流等方法來領會課文內涵,同時獲得閱讀方法的滲透。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明白有朋友才有快樂,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團結友愛會使同學的相處更加快樂。

教學難點:

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領會閱讀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出示謎語。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看看誰的小腦瓜最聰明,第一個猜出來。

二、復習舊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6課:《樹與喜鵲》,跟著老師寫課題。

1、讀課題。

2、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在樹和喜鵲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那就讓老師看看大家准備工作做好了嗎?

3、考察字詞掌握情況:

(1)開火車領讀不帶拼音的字寶寶。

(2)男女同學賽讀詞語。

(3)挑戰讀含有生詞的句子。

4、聽故事錄音。

5、自由讀課文:

(1)數一數共有幾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三、品讀課文:

1、齊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

什麼是孤單?為什麼樹和喜鵲都很孤單?

體會「只有」的意思

(相機板書:一棵樹——一個鳥窩——一隻喜鵲(孤單)

2、你有過這種經歷嗎?周圍沒有朋友,沒有家人,當時自己是怎麼想的?感覺如何?

3、看圖體會樹和喜鵲的心情然後有感情的朗讀。

4、樹和喜鵲會一直這樣孤單下去嗎?讓我們自語閱讀後面的課文找出答案吧。

出示自讀要求:

(1)樹和喜鵲後來有了什麼變化?

(2)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產生變化的?(邊讀邊用筆畫出相關的句子)

5、四人小組合作交流上面兩個問題。

6、匯報交流結果:

7、是啊,樹和喜鵲都有了朋友他們很快樂,同學們,你們快樂嗎?

能不能把你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事情給大家分享一下?(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快樂)

8、讓我們來看看樹和喜鵲與他的朋友們是怎樣在一起快樂生活的?(學生找出課文中的相關段落)

9、出示第五自然段:

(1)這段共有幾句話?分別寫的什麼事?

(2)「嘰嘰喳喳」「安安靜靜」照樣子說詞語。

(3)體會快樂,指導朗讀。

10、出示第6自然段,仿寫「也」句。

四、總結全文

有朋友是一件多麼令人愉快的事啊!同學們,學完這篇課文你有沒有什麼話想對大家說?——有朋友才有快樂!

一年級語文下冊《樹和喜鵲》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小鳥和小樹由孤單到快樂,只因為它們有了鄰居,有了朋友,一同玩耍,一同游戲,共同享受快樂的生活。課文如一首優美的散文詩,又像一幅情節生動的連環畫,清新質朴,留給人豐富的想像空間。人與人之間何嘗不是如此呢,有朋友才會有快樂,有友愛才會有幸福。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只、窩、孤」等12個生字,認識部首「子、丷」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能藉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在游戲中識字。在朗讀中感悟課文表達的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

課文重點:

會認「只、窩、孤」等12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文難點:

感悟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

教學准備:

課件、字卡、音樂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找朋友》

1、師:開始上課之前讓我們先一起來玩一個音樂游戲吧?(師生一起邊唱歌曲《找朋友》邊找到朋友並互相做自我介紹,這一環節的設計不但可以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而且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和朋友在一起的開心和快樂。)

2、引入課文《樹和喜鵲》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兩個小夥伴,它們也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戲呢,讓我們一起請出它們吧?(出示樹和喜鵲的圖片,讓學生和它們打招呼。)板書課題,讓學生齊讀課題。

3、生質疑

樹和喜鵲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呢?

師:讓我們一起去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

師出示自讀要求:先給課文標自然段,然後自己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並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三、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

師:在課文中有許多新的生字寶寶,你們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師出示生字,生認讀。

1、正音:前鼻音臨lín,後鼻音靜jìng

2、多音字:只種都樂

3、師引導學生多種方式認讀生字。

4、游戲識字

給生字寶寶找朋友(小朋友們拿著帶有生字寶寶的卡片,一邊唱著找朋友的歌一邊找到可以和自己的卡片組詞詞語的生字寶寶。)

5、師小結

師:剛才看小朋友們一起學習一起做游戲,是多麼的開心快樂呀!可是我們的新朋友樹和喜鵲這會還有點不開心呢。我們一起去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三、學習課文

(一)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1、出示多媒體圖片,生在課文中找到和圖片相對應的段落。讀一讀,找原因。

2、學生交流自己在課文中發現的秘密。

3、句子學習

從前,這里只有一棵樹,樹上只有一個鳥窩,鳥窩里只有一隻喜鵲。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師引導學生抓重點詞語只有……只有……只有,孤單,邊讀課文邊感受,樹和喜鵲因為沒有朋友而顯得很孤單,很不快樂。)

4、多種方式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樹和喜鵲的孤單。

板書(沒有朋友——孤單)

(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自己一個人,沒有朋友,沒有親人,自己一個人是什麼感覺?)

(二)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1、師:樹和喜鵲那麼孤單,那麼不快樂,小朋友們有什麼辦法幫助它們嗎?

生:多種樹

生:再養好多好多鳥

出示圖片和課文的第二部分的內容,讓學生看圖,讀課文,感受樹和喜鵲因為有了鄰居,有了朋友而變得開心快樂。(板書:有了朋友——快樂)

2、通過集體讀,個人讀,教師引讀,同桌之間挑戰讀,來讀出樹和喜鵲的開心和快樂。

(三)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1、師:樹和喜鵲有了朋友,它們會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什麼呢?

生:做游戲,唱歌……

每天天一亮,喜鵲們嘰嘰喳喳叫幾聲,打著招呼一起飛出去了……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2、師引導學生邊想像畫面,邊讀課文,在讀、想中感受樹和喜鵲在一起的開心和快樂的場面。

3、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喜鵲,或者是其中的一棵樹,你最想說什麼?最想做什麼?

四、回歸課文整體

引導學生帶著感情完整地朗讀課文,感受樹和喜鵲心情的變化以及發生這些變化的原因。

五、課堂小練筆(寫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 ___________。

六、音樂小結

1、今天我們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到了樹和喜鵲的心情變化,感受到了樹和喜鵲的快樂。喜鵲快樂的時候會一起嘰嘰喳喳地唱歌。小朋友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游戲,你們一定也是非常開心和快樂的,那讓我們也用歌聲把我們的快樂唱出來吧!

2、師根據課文創編歌曲並帶著小朋友們一起學唱。

一隻小小鳥,一棵小小樹,小鳥很孤單,小樹很孤獨。

許多小小鳥,許多小小樹,大家在一起開心又幸福。

七、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句子練習

一年級語文下冊《樹和喜鵲》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十一個生字。

2、藉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互助友愛的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11個生字;藉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感悟朋友間的真摯友誼。

教學准備:

電腦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都有朋友嗎?,設想一下,如果沒有朋友會怎樣呢?

學生自由發言

2、引出課題,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產生讀書慾望。

2、利用課件范讀課文,邊聽邊注意讀音。

3、學生自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4、交流識字方法。

5、採取不同方式檢查識字情況。

6、檢查讀書情況。

三、再讀課文,交流理解。

1、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說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及感受。

讀了課文,你想說些什麼?

2、理解「孤單」的意思並感受樹和喜鵲前後的變化:

A、「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B、「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此環節要求學生自由發言,結合課文內容只要有道理就可以。

3、結合生活實際同學們說說在課間或者是課上該怎樣互相幫助、互相合作呢?

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團結友愛。

四、活動《找朋友》

五、拓展思維

1、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有過像樹和喜鵲這樣的經歷和感受嗎?展開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推薦詩歌《沒有不好玩兒的時候》。

一年級語文下冊《樹和喜鵲》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寫「快樂」兩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樹和喜鵲由孤單變快樂的原因。

3、體會朋友和鄰居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

1、規范書寫「快樂」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朋友和鄰居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准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復習詞語,回顧內容

1.開火車認讀生字。(出示會認生字)點名認讀,開火車認讀,齊讀。

2、出示詞語:開火車朗讀。

從前 喜鵲 孤單 嘰嘰喳喳

後來 鄰居 快樂 安安靜靜

(注意有一組詞語意思相反)

設計意圖:字詞是低年段學生學習的重點。檢查學生上一節課生字詞的`學習效果,夯實基礎。在分類積累詞彙的同時也指向文章核心。

二、品讀詞句,感悟內涵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在文中幫老師找到「孤單」,聯繫上下文說說什麼是孤單,為什麼樹和喜鵲都很孤單?

2.你有過這種經歷嗎?自己一個人,周圍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當時自己是怎麼想的?感覺如何?

3.有感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讀出樹和喜鵲的孤單。

4.出示句子: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說說從這個「也」字你感受到了什麼。

5.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二)學習第3、4、5、6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3—6自然段,後來樹和喜鵲又有了什麼變化?(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2.是什麼原因使樹和喜鵲變得快樂起來?輕聲朗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

3.出示句子: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1)指導學生理解「鄰居」。

說說你的鄰居是誰,你和鄰居的關系怎樣。(出示:遠親不如近鄰。)

(2)他們和鄰居怎麼相處呢?他們一起做什麼?

(喜鵲:每天天一亮……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3)想像:樹會和鄰居做什麼呢?(一起交談,講故事,聊天……)

師:(有感情地讀)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4、師:是呀!有了朋友就會快樂,有了愛就會幸福。只要我們和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幫互助,那麼我們就不孤單啦!我們一起來把課文三至五自然段有感情地讀一讀,體會這份快樂吧!(生有感情朗讀。)

5、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第三至五自然段。

(三)學習第6自然段

1、出示句子: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為什麼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1)小結:「因為____________,他們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2、請學生讀句子,說一說發現了什麼?你能用「……也……」說話嗎?

3、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設計意圖:在本環節里,讓學生在文字里駐足、細品,不僅有利於學生把握文章的內容,理解文章內涵,還在無聲中告訴學生「抓住關鍵句閱讀」這種基本有效的讀書方法。

三、觀察生字,指導寫字。

1、教師范寫「快、樂」2個字,並讀一讀。學生觀察。

2、仔細觀察每個田字格中生字的位置和筆順,說一說你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學生自由發言。

3、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教師范寫,學生觀察書空。

4、學生描紅,教師巡視,特別注意提醒學生的書寫習慣。

5、展示學生作業,師生共同評價。

四、回顧知識,課堂總結。

同學們,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樹和喜鵲》,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樹和喜鵲只有自己的時候是孤單的,但是有了很多很多的樹和很多很多的喜鵲之後,它們是快樂的,所以朋友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我們都要交好多好多好朋友。

五、布置作業:

要求學生在家長幫助下搜集和「有朋友才會有快樂,有友愛才會有幸福」這些內容相關的文章,並談談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小培養學生搜集材料、整理知識的好習慣。

一年級語文下冊《樹和喜鵲》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准多音字「只」「種」「樂」的字音並運用。

2、能藉助課文插圖,了解課文大意。

3、通過聯繫上文,了解「孤單」、「鄰居」等詞語的意思,知道有朋友就有快樂。

4、通過「只有」「也」「好多好多」等詞語的學習,訓練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通過「只有」「也」」好多好多」等詞語的學習,訓練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難點:

1、通過聯繫上文,了解「孤單」、「鄰居」等詞語的意思,知道有朋友就有快樂。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看圖導入課題(4)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小公雞和小鴨子》,知道了夥伴之間要互相幫忙,團結友愛。今天老師又給大家介紹一位新的小夥伴,看圖片——《喜鵲》。

2、師板書:「喜鵲」,鵲,右邊是鳥字旁,看到鳥字旁,你知道了什麼?

(生:喜鵲是一種鳥、很多鳥的名字都帶有鳥字旁。比如:鴉、鴿、鷹)

3、師質疑,喜鵲住在哪裡?(生:喜鵲住在樹上)引出課題《樹和喜鵲》

二、初讀正音,了解大意(10)

(一)自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師: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它們發生了什麼故事呢?請同學們趕緊打開書本32頁,自己讀一讀吧,注意讀准字音,標好自然段。

1、大家讀得真認真呀!(語文書合上放左上角),大家有沒有不認識的字?我可要從課文中挑幾個生字來考考大家。敢不敢來挑戰呢?

出示:從前、後來、喜鵲、鳥窩、孤單、快樂、鄰居、只有、招呼、安安靜靜、嘰嘰喳喳(指名讀,小老師帶讀。)

3、生字中有3個多音字,大家找到了嗎?學習多音字「只」、「種、「樂」。多音字跑到長句中,大家能不能讀好它呢?指導長句的朗讀。

4、生字和句子大家都掌握得不錯,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的觀察能力,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兩幅插圖,你發現了什麼?提示:圖上都有什麼事物?發生了什麼變化呢?(一棵樹——好多好多樹;一隻喜鵲——好多好多喜鵲;孤單——快樂)

(二)我們之前學過通過看圖猜故事,老師今天把課文的插圖帶過來了,請大家看課文插圖,用自己的話簡單講這個小故事。誰願意來試試看呢?(8)

1、出示:圖一:從前,這里只有( ),樹上只有( ),鳥窩里只有( )。

2、出示:圖二:後來,這里種了( ),樹上就有( ),鳥窩里就有( )。

3、出示:圖三:白天,( )( )一起飛出去( )。

4、出示:圖四:天一黑,它們( )飛回( ),( )睡覺了。

師:學習方法:在以後是學習中記得藉助插圖來了解課文內容。

三、聚焦詞句,落實語用

1、學習第一自然段(6)

(1)通過「一棵樹」等詞語的學習,結合教室,說說帶有量詞這樣的句式。

指名朗讀第一段,進行朗讀評價後,老師在聽讀中發現了這樣一個詞—一棵樹,這段話中還有哪些類似的表達?(一個鳥窩、一隻喜鵲)齊讀一遍後,請孩子們看看我們的教室,也來說說這樣的`句式吧!

(2)我們看到圖上的喜鵲特別少,為了表達「少」這個意思,作者用到了一個「一」字,還用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詞,你們發現了嗎?(只有)結合我們的教室或身邊事例,練慣用「只有」說話:我們的教室只有( )。

(3)大家想想,這么大一個地方,卻只有一棵樹,只有一隻鳥,那樹和喜鵲的心情又如何呢?(不開心——孤單)——導入第二段誰來讀一讀這句話?板書—孤單

2、學習第二自然段(6)

(1)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結合生活,說說你什麼時候會覺得孤單?

(2)師:這段話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字「也」,課文中除了這里有一個「也」,後面還有兩個句子也帶有「也」字,誰發現它們在哪裡?

(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師生合作朗讀句子,理解「也」字的意思,「也」字前後的內容是一樣的。那我們來試試說句子吧!

(3)師質疑:樹和喜鵲一直這么孤單下去嗎?同桌討論,引出第三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6)

(師:同學們,這棵樹和喜鵲一開始都很孤單,因為樹只有一棵,喜鵲只有一隻,後來,它們變得快樂了,因為樹和喜鵲都多了,課文用到的詞語是—好多好多)

(1)通過朗讀,抓重點詞語「好多好多」,讓學生結合教室用「好多好多」練習說句子訓練。如:我們的教室有好多好多的( )。

(2)因為種了好多好多的樹,有了好多好多的喜鵲,所以它們都有了鄰居,大家一起出去玩耍,一起覓食,由孤單到快樂的轉變!——板書 鄰居 快樂

四、結合圖片,再次讓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明白有鄰居、朋友的陪伴,會覺得很快樂!

師總結:這節課認識了樹和喜鵲,知道人多了,大家在一起才會快樂。希望同學們能夠相互為伴,相互幫助,快快樂樂地學習、生活。

H. 小學語文課堂如何抓落實

一、課堂落實要從課前預習開始
對於新授課,課前鋪墊很關鍵。小學語文課中的前後兩節之間往往都有聯系,復習好上一節的學習內容往往有助於下一節的學習,這就是「溫故知新」。在小學的高年級,學生可以在課前預習本節課的內容,而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等方式來落實學生的預習情況。當然,教師也可以提問上一節的內容。但是,對上一節內容的提問不能僅僅是上一節知識的回顧,而應該多一些深化和應用,讓學生感到有梯度、有挑戰。提問不是落實的唯一方式,教師也可以用一些選擇題、填空題、回答題等代替提問,甚至可以用等級來評價學生的答題情況。
二、課堂新授如何抓好落實
課堂新授落實是一堂課成敗的關鍵。教師在新授課中可採用以下三種方法來加強落實。
(一)落實方法提前准備
落實方法不是教師在課堂上臨時起意,而是在備課的時候就應該深入思考,並形成方案。落實方法無須花樣繁多,但也不能單調乏味。我常採用的方法有提問落實、巡視落實、小檢測落實、同學之間互相落實。這些方法我提前就會准備好,授課時只需按照順序來操作。當然,有時候我也會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每一種落實方法都有優點和缺點,所以落實方法要有多樣性。例如,提問落實面向的是點,而小檢測落實面向的是面。當教師想要對某個學生進行落實時,可以採用提問的方式,如果想對全班學生進行集體落實,則可以用小檢測落實。
(二)加強同學之間的相互落實
一個教師在課堂上要面對幾十個學生,教師若對學生逐一落實,可能會在時間和精力上捉襟見肘。但是,讓學生之間相互落實,效果就大不相同。學生們會在相互落實中體驗到快樂,極大提升課堂效率。同學之間互相提問,相對教師提問而言,可以減少提問本身帶來的壓力。因為教師提問時,學生如果回答不好,則會擔心受到教師的批評。而同學之間相互提問,學生之間形成的壓力小得多,學生回答更容易發揮出真實水平。當然,同學之間互相提問時,教師要進行監督。
(三)課堂落實要藉助多媒體的力量
多媒體中的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既形象又直觀,能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把多媒體當作落實的載體,無疑是事半功倍的。現在的多媒體功能日漸強大,對課堂情況的反饋高效、精確。例如,學生可以使用平板電腦來答題,教師可以用軟體來批閱和統計。當然,使用多媒體也有一些困難,但是使用多媒體是一種趨勢,當前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教師不應該抵觸多媒體,而是應該多接觸、多使用,久而久之就會熟能生巧。
(四)知識和能力的落實同等重要
知識的落實容易量化和評價,而能力的落實則不同。所以,不少教師只注重對知識的落實,而忽視對能力的落實。對於學生而言,能力的提升更為重要,教師對學生能力的落實應更多關注。我在授課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自主預習和思考,回答問題時,讓學生各抒己見。對於那些內向的學生,我會進行激勵,讓他們活躍起來。時間一久,學生的閱讀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等就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三、做好課堂落實的反思
無論教師事先做的准備多麼充分,課堂落實的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遺憾。這些遺憾其實也是教師的寶貴財富。教師應該在課後記錄、分析、反思這些遺憾,並做好在下一輪授課中不再重復相同遺憾的准備。
課堂落實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課堂落實尤為重要。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只有教師主導得好,才能更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所有這一切的基礎,都有待於課堂落實。落實是根基,不容小覷。

I.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用方面的訓練

在教改課改盛行的今天,我們的語文課堂應該焦聚「語用」。 因此,每上一節課,我們語文教師都應該深入解讀文本,解讀學生,從文本中尋找語言訓練的切入點,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讓每一節的閱讀課都是一節高效的「語用」型課堂。那麼,該如何從各種文本中找到這些「語用」訓練點,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呢?在這一個方面,筆者借鑒了前輩的一些理論,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的經驗,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教育家呂叔湘先生曾在幾十年前就發出這樣的感嘆:沒大鏈「十年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而呂先生所說的「咄咄怪事」到現在仍然如此。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我們的閱讀教學重於分析和理解,而忽視了語言文字的積枯孫累和運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在「前言」的「課堂性質」中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而崔巒老師也指出:「2011版的『課標』出現頻率最多的關鍵詞是『運用』。」也就是說,在教改課改盛行的今天,我們的語文課堂應該焦聚「語用」。因此,每上一節課,我們語文教師都應該深入解讀文本,解讀學生,從文本中尋找語言訓練的切入點,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讓每一節的閱讀課都是一節高效的「語用」型課堂。那麼,該如何從各種文本中找到這些「語用」訓練點,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呢?在這一個方面,筆者借鑒了前輩的一些理論,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的經驗,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依據年段的目標,巧設「語用」訓練點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中,按不同的年段對學生的「語用」學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浙江省特級教師吳孔裕老師也曾說過:「低段要著重引導學生練慣用詞的准確和句式的運用;中段要關注段落的結構和修辭方法的運用;高段則要引導學生從作者的表達方式、篇章的結構等方面展開學習。」這些理論,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用」訓練的基本依據,我們在選取「語用」訓練點時,必須要依據各年級的目標,因為這樣才能保證年段目標的有效落實。
例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中提到的低年級的閱讀目標中,有這么一項內容:「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因此,在教學一年級下冊《烏鴉喝水》一文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我先讓學生讀第一自然段,讓他們邊讀邊思考:烏鴉為什麼要找水喝?一學生回答:「因為烏鴉口渴。」我繼續提問:「平時,你們口渴時,會有什麼感受?」一學生回答:「口渴的時候就是很想喝水。」於是,我就相機點撥:口渴需要水,因此「渴」的部首是三點水。然後再讓學生看看課文的第一句,並提出問題:「在這一句中,有哪個生字寶寶跟口渴的渴很相似?」學生很快就找到「喝」字。我接著問:「它們哪裡不一樣?」學生很快就可以答出:「是部首不一樣。」於是,我就指導他們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記住和理解「喝」和「渴」字。最後,我就出一道選詞填空題來考考學生對這兩個字的掌握情況。做題時,學生一下子就能區分好「渴」與「喝」這兩個字。
又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中提到的中年級的閱讀目標中,有這么一項內容: 「理解詞句,體會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因此,我們在解讀中年級的文本時,可以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作為語言訓練點,引導學生閱讀理解,並體會關鍵詞、關鍵句對體現文章中心所起到的作用。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和運用反語,在教學《白鵝》一課時,虎門外國語學校的郭武松老師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第一步:引導學生用「先找關鍵句,再圈關鍵詞」的方法,找出課文的中心句和中心詞。第二步:引導學生理解詞語「傲慢」「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的意思。第三步:老師由此得出,作者會討厭白鵝;並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感受,不認同老師的結論。第四步:老師出示生活中的「反語」,理解「反語」中的愛。第五步:回到課文,學生恍然明白,作者豐子愷用「反語」,寫出了對白鵝的喜愛。郭老師抓住年段的目標,一步步地教學,先從詞語的理解入手,接著是現場的表演,生活中的反語,最後就落到了反語的手法上。這樣,就很好地訓練了學生的「語用」能力。
二、根據單元的內容,巧設「語用」訓練點
柳州市勝利二小的肖家慧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說,把一篇篇課文教仿悔學比作飯桌上一盤盤不同口味的菜的話,那麼,一個單元教學後的整體把握就是為了讓孩子們能把這桌豐富的菜餚吃下去。」《教師教學用書(人教版)》中指出:「小學語文教科書基本是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的。」也就是說,一個單元中的每一篇課文,不僅有獨立的「營養成分」,更有能夠互相補充,大於局部的語文套餐營養。主題式教學不僅有助於學生學好每一個文本,也能有能夠讓學生拓展文本這一「例子」的效應。因此,我們在選取「語用」訓練點時,應該著眼於整個單元教材的內容。
例如:人教版課標本四年級下冊第七組的教材就以「認准目標,不懈努力」為專題,選編了《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全神貫注》、《魚游到了紙上》、《父親的菜園》這四篇描寫人物課文。語文園地中就要求學生以《我敬佩的一個人》為題,展開口語交際和習作的訓練。同時,這個單元是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靈啟示,品味語言,留心課文對人物外貌、動作等方面的描寫,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解讀文本後,我們很容易看到,這些課文都有共性,都是用一些事來反映人物的一種執著專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因此,教學這個單元的四篇課文時,我們可以這樣處理:教學《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時,應該重點引導學生學習作者通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教學《全神貫注》時,就重點引導學生學會抓住人物語言、神態和動作的描寫來寫出人物的特點;教學《魚游到了紙上》時,應重點引導學生學會「外貌、神態、動作+感受(感受可以寫在前,也可以寫在後)」這一人物描寫的方法;到了習作訓練時,我們就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從這一個單元中所學到的寫人的寫作手法。這樣一來,每一個單元都有各自清晰的訓練目標,根據這一特點,巧設「語用」訓練點,就能漸漸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
三、根據文本的特點,巧設「語用」訓練點
(一)從文本的結構特點入手,巧設「語用」訓練點。
教材中的每一個文本在謀篇布局、段落安排、構段方式等結構上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就好比每一個國家的民居,都有其獨特的建築風格。比如:《桂林山水》這篇課文就是從景物的不同特點謀篇布局的;《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運用了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表達方法;《再見了,親人》一文中的第1至3自然段都是以請求的語氣開頭,以反問的語氣結尾,中間就是以回憶的形式進行敘述的。教學時,我們可以根據每一個文本的結構特點,巧設「語用」訓練點,進而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
例如:《索溪峪的「野」》這篇課文,第2至5自然段結構相似,都是圍繞重點句展開敘述的。教學時,我就要引導學生掌握這種構段方式。以第2自然段的教學為例,先讓學生找中心句「山是野的」;然後以問題「為什麼山是野的?」,引導學生明白:這一段的構段方式是總分;接著告訴學生其餘的3、4、5自然段也是用相同的構段方式;最後,指導學生用這種方法,以「這里的石頭真是千奇百怪的」為中心句說一段話。這樣從語言文字入手,先引導學生理解段意,再幫助學生理清段序,揣摩寫法,最後指導運用,使學生既「得意」,又「得言」,體現了語文「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二)從文本的語言特點入手,巧設「語用」訓練點。
重慶市小學語文教研員陳昌發說過:「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是表情達意的載體,感悟文章要從語言人手,揣摩語言,品詞析句,咬文嚼字,感悟文章中富於表現力的詞語。」語文教材中的每一個文本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在文中有不少優美的詞語、精彩的句段、特別的句式,甚至有的課文整篇都是經典美文,是學生模仿的範本。例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中的一個「壯」字,就能表現出戰士的頂天立地和視死如歸;《桂花雨》一文中有這么一句描寫:「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一個「浸」字,形象地寫出了桂花的香氣,桂花不僅花開時香,晾幹了泡茶、做餅也同樣香氣彌漫。桂花,永遠香在人們的心裡。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篩選語言材料,提煉訓練要點,指導學生學習運用這些規范、得體、生動的語言和語言表達方式。
例如:在《胖乎乎的小手》這篇課文中,為了讓孩子積累並運用這些規范性的語言。我採取了以下教學策略:1.我先把這三個句子放在一起,讓學生邊讀邊比較:(1)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2)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啊!(3)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啊!2.指導學生找出「替我拿」、「給我洗」、「幫我撓」這幾個詞語,在讀中深刻的體會動詞的巧妙運用。3. 出示句子:小手幫我拿拖鞋、小手幫我洗手絹、小手幫我撓癢癢。讓學生再次從讀中掌握「誰幫誰干什麼」這種句式的寫法。4.請學生仿照課文的這種句式說一說以下四個句子:「我替爸爸 。」「我給媽媽 。」「我幫老師 。」「我為大家 。」 這樣的教學策略,學生既借鑒了課文的規范性語言的表達,又能在讀中吸收,在寫中運用,最後逐漸提升「語用」水平。
四、利用課文內容的「空白點」,巧設「語用」訓練點
什麼是課文的「空白點」呢?我借用張石磊老師的話:「課文的『空白點』就是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由於寫作手法的需要而略寫的內容;或者是『不可言傳』而含蓄表達或不寫的內容。」我們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尋找這些「空白點」,制定「語用」訓練點,讓學生植根於書本,想像於書外,進行課堂小練筆,這樣,既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能有效地訓練他們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一)利用課文中的「空白點」,對學生進行「語用」訓練。
例如:《月光曲》是一篇意境優美的課文,講述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因同情窮鞋匠兄妹而為他們彈琴,有感於盲姑娘對音樂的痴迷而即興創作出《月光曲》的傳奇故事。作者以生動的文字將《月光曲》的內容、意境及情感表達出來。文章熔傳說、美景、深情於一爐,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這篇課文語言這么優美豐富,怎樣訓練,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呢?在教這篇課文時,我就注意到每個人物說話的時候,文中幾乎是沒有提示語,特別是第三自然段,兄妹倆的對話。於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我先讓學生讀讀第3自然段。接著,我就布置一個小練筆:這對兄妹互相體貼,手足之情感人至深。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對話,由於貝多芬在茅屋外,看不見盲姑娘兄妹的神態、動作。請同學們根據說話的內容,想像他們說話的語氣、動作、神情,加上適當的提示語,使人物的對話更生動形象。這樣,經過補充課文內容,能逐步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
(二)利用課文結尾處的「空白點」,對學生進行「語用」訓練。
例如:在《窮人》一文中的結尾處,只寫到桑娜拉開帳子,告訴漁夫西蒙的孩子就在這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就沒有交代。不完整的故事情節,需要我們的學生用他們的語言把它補充完整。因此,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或者用上課文的語言,展開豐富合理的想像把《窮人》這個故事續編下去。這樣做,不僅僅是他們的語言慾望被喚起,更是他們靈活運用課文語言的時候。這是一個很好的「語用」訓練點。
五、尋找文本的「矛盾沖突點」,巧設「語用」訓練點
「沖突點」是指的是在交叉口內,兩股車流軌跡線呈交叉形的交匯點。而語文教材中文本的「矛盾沖突點」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沖突點。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敘事的課文是由一個個情節組成的,我們可以抓住情節發展過程中的「矛盾沖突點」,使之成為一個個訓練的「點」。
例如:《半截蠟燭》這篇課文一個短小的劇本,反映的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諾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組織的一個聯絡點,為安全起見,伯諾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蠟燭里。在蠟燭被例行前來檢查的德國鬼子點燃的危急關頭,為保住蠟燭里的秘密,伯諾德夫人、傑克、傑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與敵人展開了驚心動魄的斗爭。情節描寫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當伯諾德夫人的小女兒拿著藏有情報的半截蠟燭慢慢走上樓梯時,故事發展到高潮,矛盾沖突集中在這一點上。因此,我在教學時就抓住這個時刻請學生想像:望著在最後一級樓梯熄滅的半截蠟燭,伯諾德夫人和他的兒子傑克、女兒傑奎琳都會想什麼呢?這樣,學生暢所欲言,但都緊緊圍繞著課文的情節和描寫展開,學生將課文中關鍵、精彩的部分恰當地予以運用。顯然,通過這樣的訓練點,學生把課文中的情節和語言轉換為自己表達時需要的語言材料,又一次提高了「語用」的水平。
六、從文本的插圖入手,找准「語用」訓練點
小學語文教材圖文並茂,尤其是低年級的課文,幾乎每課都有插圖,這些插圖富有形象性、直觀性、啟發性以及趣味性,既有利於幫助學生學習拼音、認識漢字、理解課文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像力。《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中指出:「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文本中的插圖是可以開發的重要的課程資源,我們合理利用這些插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課文內容,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一年級下冊《識字4》中所配上的那幅插圖,不僅富有形象性,而且剛好能將課文的內容都呈現出來了。於是,在教學這課時,我先讓學生認真的觀察圖畫,並用自己的語言說說圖上的內容。這么優美的圖,學生們一個個都積極的舉手發言,暢所欲言。然後那些優美的語句也就從他們嘴裡迸發出來了。有的說:「我看到蝴蝶在空中飛來飛去。」有的說:「我看到了螞蟻在搬糧食。」有的說:「我看到了小蝌蚪在水裡游來游去。」還有的說……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優美的插圖,能夠喚起學生說話的興趣,學生又再一次在說中提高了「語用」的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語文教師只要好好地利用文本,深入解讀文本,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在文本中找到「語用」訓練的切入點,再配以精心的設計,就能一步一步地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

J.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如何落實核心素養

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落實途徑:

一是通過課程改革落實核心素養。
例如從教學目標的設定上來說,除了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之外,我們還要引導學生體會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比如一年級下冊,第一課春夏秋冬,從知識上來講,我們要求學生:
1、認識8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雨、阝」2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吹」「落」等動詞和一對相反的詞:「出」和「入」。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我們就要引導學生了解四季變化,感受不同季節的景色,能主動積累有關景色的詞語,從心底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是通過教學實踐落實核心素養。
在組織教學上如何培養核心素養?比如在教授《我多想去看看》,我們引導學生體會兩個城市截然不同的特色,以及兩個小朋友想去對方的城市去看看的渴望之情後,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想一想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就引導孩子們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
爺爺告訴我,沿著 ,就會走出鄭州。 , 。我對爺爺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再寫一寫。
以「我多想 。」寫下自己的願望。再與同學交流。培養孩子語言表達和書寫能力。
三是通過教育評價落實核心素養。
在教學評價時,我們也要從多方面來進行評價,不僅考慮知識的掌握,比如現在的試題一些等開放性的題目,像我們期末考試聽力部分,除了考察聽力,對關鍵信息的提取,其實細心的同學會發現這些內容是節選自一些課外讀物,也起到了推薦閱讀的作用,如果孩子閱讀量大的話,或許不用聽就知道怎麼選擇,還有我們教科書上的和大人一起讀,起到推動親子閱讀的作用,口語交際聽故事,講故事,請你幫個忙,打電話等也是在培養孩子的文明禮儀,交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也都是契合核心素養的精神的。

閱讀全文

與一年級語文如何落實語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