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落實語文教學核心價值

如何落實語文教學核心價值

發布時間:2023-03-27 04:33:16

⑴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以教師的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影響學生。《學記》雲:「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往往是喜歡一個老師後才會信任老師,從而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和道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首先要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從內心深處真正信仰馬克思主義,認知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信科學社會主義的真理,相信職業的崇高和正義,內心真正有了信仰的力量,才能真正有效的在教學中去落實;其次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到自己的日常行為和仔凳坦教學工作中,體現到個人的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做到率先垂範。每個點滴之間都要做學生的榜樣:升旗儀式的庄嚴肅穆;同事之間的團結協作;課堂教學中的愛心、耐心;與家長交流的真誠熱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行動踐行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讓學生喜歡老師、熱愛老師,做一個和老師一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行動者。用整合的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素材感染學生語文教學最大的資源是語文課本(教材念桐),如何讓課本內容更能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就需要去挖掘、去整合課本資源。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給了我們很好的指導作用。就以初中語文教材為例,可以挖掘整合出以下課本素材:1、愛國愛國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准則,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德育的永恆主題。語文課本中蘊含著生動、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因素,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滲透,使愛國主義教育與語文學科教學有機地統一起來,如八年級第一單元的課文《新聞兩則》、《蘆花盪》、《蠟燭》、《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親愛的爸爸媽媽》,這就是一組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2、平等平等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語文教材中粗慎處處都是教育的素材,如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敬畏自然》、《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謎》等課文,在教學中可以滲透平等的價值取向:人與自然是平等的;人與動物是平等的……3、和諧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和諧是指對自然和人類社會變化、發展規律的認識,是人們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處事的價值觀、方法論。七年級下冊《斑羚飛度》、《貓》,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故鄉》、《我的叔叔於勒》等,在教學中教育學生關於關注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以致於形成全體人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的價值目標。其實,語文課本中還有許多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素材,比如孝悌、感恩、責任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用心挖掘、整理,讓這樣素材去感染學生,用情打動學生,從而在內心去體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在教學活動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要充分重視語文課程的人文內涵,在閱讀鑒賞和表達交流的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在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同時,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飛揚起來。1、進行經典誦讀活動和漢字聽寫大賽。積極組織經典誦讀、漢字聽寫等活動,在提高學生說寫能力的同時,培養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革命傳統,尊重人類多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培養積極人生態度、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2、通過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體悟和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挖掘整理的語文課本教育素材,在閱讀教學中把關於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思想內容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以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高尚情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思想內容及時、巧妙地滲透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在人物傳記閱讀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在把握人物事跡的基礎上,體會人物的精神風貌,深入探究其優秀品質,從而凝聚優秀人物身上體現出的核心價值;在詩歌閱讀教學中,選取以愛國主義為題材的詩詞,通過鑒賞詩歌的語言和人物形象,引導學生體會英雄人物的愛國精神和報國情懷。3、在作文寫作訓練中,引領和指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作教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寫作教學中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主渠道作用,按照不同學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特點,有計劃、有步驟地設計寫作教學內容,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內容滲透到寫作教學中。特別是要注重情感態度和核心價值觀的引導,關注學生自身實際的體驗和感悟,指導和引領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和積極的價值觀。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4、開展語文實踐活動中,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踐行者。「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最好呈現方式。讓學生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去親身體驗,增加學生的信心和認同感。如開展感恩教育,通過自身親自感恩父母、感恩教師等活動,升起學生的感恩之心、感恩之情;開展社區調查活動,感悟自然、社會和諧共處的好處,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全過程,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必然要求,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務。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既要重視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又要重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通過教師的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民主合作的教學氛圍中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⑵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 利用有關的課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的培養;

  2. 在對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明辨是非,進行真善美巧弊的教育;

  3. 為學生推薦思想健康的讀物,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做讀書筆記、自我思考來樹立社碧寬遲會主義核悔李心價值觀;

  4. 為學生介紹偉人事跡、優秀名人的事跡,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

⑶ 教學中如何體現語文核心素養

如何在教學中體現學科核心素養

在課程目標中融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結合學科特點,選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中應重點關注的內容並落實到各學科課程目標中。調查表明,每門課程都可以承載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並且每門課程都有其可以重點承載的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點,例如科學類課程學科可以重點承載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於探究、問題解決、社會責任等素養要點。

在課程實施方面,以基於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標准改善課堂教師教與學生學。引導教師由單純關注學科知識教學、考試教學轉向全面關注學科能力教學、學生發展素養教學,要鼓勵教師改革教學方式,特別要探索跨學科學習、情境學習,從而真正實現課程從學科本位發展為育人本位,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正如葉瀾所說:「每個學科對學生的發展價值,除了一個領域的知識以外,應該能夠提供一種唯有在這個學科的學習中才可能獲得的經歷和體驗;提供獨特的學科美的發現、欣賞和表達能力。」每門課程都肩負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不可或缺的獨特使命。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21世紀國內外基礎教育共同關注的熱點專題,而課程則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不可或缺的重要載體。我們需要不斷借鑒、思考、實踐、總結如何在課程目標、標准、實施等環節中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縱深發展。

日前,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正式發布,致力於回答培養什麼樣的人。六大素養樹立學生成長「標桿」。該研究成果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各素養之間相互聯系、互相補充、相互促進,在不同情境中整體發揮作用。根據這一總體框架,可針對學生年齡特點進一步提出對各學段學生的具體表現要求。
一、提出的背景
「核心素養」的提出,更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創新點和突破點。其創新在於,以核心素養為統攝,使得教育「立德樹人」的育人價值更加凸現;其突破在於,它是課程「三維目標」的整合。自從世紀初新課改以來,課程的「三維目標」已經人盡皆知,但人們往往只在學科教學的文本知識中去尋找它,將它機械地割裂開來,並且存在對它善貼標簽的現象。「核心素養」作為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貫穿於課程目標、結構、內容、教學實施以及質量標准與評價的整個過程中。「三維目標」可以在核心素養的目標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得以完整體現。因此,「核心素養」是「三維目標」的整合和提升。
二、核心素養的落實
核心素養的落實,顯然不僅僅是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變更,它更是以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變革為保障的。
1.回歸學習本質—解決問題
要真正實現這一改變,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學習的,進而回歸到學習的本質。縱觀人類社會,無論是思想發展史、社會進步史,還是科學發現史、技術革新史,無一不是在不斷發現新問題中解決問題,又在解決問題中發現新的問題;而對於每一個獨立的個體來講,都是在不斷的自我追問中尋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只是,在現代知識的海洋中,我們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歸對問題的探求,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回自己應有的智慧,應是學習的本意。
2.學習方式改變—問題化學習
從以講授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習為中心的課堂,中間的橋梁是「問題化學習」。「問題化學習」讓我們看到,所有的教學必須以學生學習為主線去設計,必須讓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能夠發生並且展開。需要在教學中強調問題化學習。以真實的問題形成問題鏈、問題矩陣,就是試圖讓孩子在學習中,在對問題的追尋中,慢慢形成一個知識結構——從低結構到高結構,從本學科的結構到跨學科的結構,從知識到真實的世界。在問題化學習的過程中,以認知建構的方式去重組問題、重組內容,讓學生在問題與問題的聯系中,在綜合地帶和邊緣地帶,進行知識的碰撞,進行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這就是問題化學習方式極具價值之處。
同時,問題化與情景化是緊密聯系的,問題往往產生於情景。真實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中具有重要價值。如果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現實生活建立不起聯系,那麼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校教學活動所應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途徑和方法,是核心素養實現的現實基礎。知識是素養的媒介和手段,知識轉化為素養的重要途徑是情景。如果脫離情景,知識就只剩下符號,知識的應用和知識蘊含的文化精神就無從談起。
3.教學模式的變革—「活動課程」
在教學中,要大力倡導和精心設計學科活動。學生的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是在相應的學科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學科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習者的親身經歷與學科知識建立聯系。學科活動要體現經驗性,讓學生通過經驗的獲得來重構知識;要體現主體性,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而不是「被活動」;要體現校本性,應該結合不同區域和環境的特點選擇資源和組織活動;要精心設計活動,充分體現活動的教育性,在核心素養的目標下,結合學科內容和特點設計活動。

4.課程規劃—學科和跨學科課程
落實核心素養,從學校的課程規劃角度,要完成兩種課程的設計:一是學科課程,二是跨學科課程(即綜合性課程)。學科課程是基於學科的邏輯體系開發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學科知識的間接經驗。跨學科課程是學生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它關注的是學生面對真實世界時的真實體驗和直接經驗,是以社會生活統合和調動已學的書本知識。它有利於學生獲得對世界完整的認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兩種課程的主要學習方式也各有特點,後者是以探究性學習方式為主導的。兩種學習交互在一起,才能夠實現讓教育和學習回歸生活,才能體現學生學習的全部社會意義。也許可以這樣說,所有以核心素養為指向的教學,需要通過學習者間接經驗學習和直接經驗學習的交互才能實現。因此,當前學校完善兩種課程的設計就極為重要。

⑷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落實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分解為四個方面: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

三是重視思考。引導學生有意識的思考篇章的結構,不同文體間的差別等等。長期堅持下去定有收獲!

⑸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落實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教學落實核心素養的方法是:激發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識修養和人格修養;注重朗讀為主的課堂閱讀教學和課外經典詩文積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藉助互聯網資源等在內的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習作熱情,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1、激發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識修養和人格修養: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於漪也曾說:「教師如果有本領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求知慾激發出來,教學就成功了大半,學生學習語文就有了良好的起點,就不以為苦,從中獲得樂趣。」由此可見,語文教學活動只有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地接受。

3、藉助互聯網資源等在內的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習作熱情,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每次習作,選擇部分同學的作文面批精改,字斟句酌地對孩子的習作加以潤飾,然後鼓勵他們向學校廣播站、校報甚至其他媒體投稿,參加各種徵文比賽,或者上傳到自己的空間。同時將這些好的作品上傳到家長QQ群和互聯網上進行交流展示。

⑹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體會社會主義理想人格的光輝,讓人性的真善美留下烙印
課文對社會主義理想人格的表現,主要體現在對人性真善美的表達,或形、情、理兼備,或形與情、形與理交融。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語言入手,感受形象,體驗情感,體會哲理。
1. 讓形象豐滿起來
寫人、敘事的課文,通過人物語言、動作,以及外貌、心理的描寫,通過對事件的描述,使人物鮮明,使事件生動具體。教學中,要抓住各方面的描寫,圍繞事件的關節點,引導感知與想像,讓人物形象豐滿起來。比如《橋》,在洪災突然襲來之時,一位村黨支部書記為了村民的安全轉移,以無私精神,維護了轉移秩序,而他自己和兒子卻被洪水捲走。教學中,要抓住這位村支書的動作、語言以及神態的描寫,想像他維護轉移秩序的情景,使人物形象豐滿起來,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一個共產黨人的無私精神和高尚人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形象就是人們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各種感覺器官在大腦中形成的關於某種事物的整體印象。教學中我們除了引導學生視覺想像和聽覺想像以外,還應該引導他們進行觸覺、味覺、嗅覺的想像。多感官知覺的想像,能使人物形象變得更加豐滿運信。比如,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的「魯迅救助車夫」,除了引導學生品味魯迅救助車夫的一系列動詞,對天氣極冷的觸覺體驗——「我站在伯父家門口看著他們,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腳和手也有些麻木了」,以及對魯迅身體極度瘦弱的觸覺感知——「枯瘦的手」,也能使學生心中的魯迅形象變得更加豐滿:一個身體瘦弱的老人,在極冷的天氣里救助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多麼令人感動。
2. 讓情感打動人心
以形象說話的課文,可以從形象中體會情感。比如《小英雄雨來》,作者把一個天真爛漫在危難時刻勇於犧牲的兒童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表達了作者對邊區兒童的由衷贊美。教學時,在理解小雨來的形象以後,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所要表述的迅悄做情感。直接抒情的課文,除了從課文的形象入手體會情感,還可以從直接抒情的語句中體會情感。以《再見了,親人》為例,全文多處直接抒情,如,「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不足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列車呀,請慢一點兒開,讓我們再看一眼朝鮮的人,讓我們在這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等。教學時,教師可以從這些語句入手引導學生體會志願軍的國際主義情懷以及與朝鮮人民的深厚情誼。
教育家凱洛夫說過:「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在閱讀中不斷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熏陶,不斷積累向善的情感,能促使學生產生向善的願望與動力。
3. 讓哲理說服人心
有的課文,哲理蘊涵在敘事中,如《想別人沒有想到的》中,小徒弟畫駱駝以少勝多的表現手法,就蘊涵著創新意識。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從比較三個徒弟的畫的過程中,從對小徒弟的畫是想像中,體會創新的重要意義。有的課文,哲理的表述有如畫龍點睛,如《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這句話,既是在贊美德國人民「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是生活境界,同時又是在倡導「我為人人,人人畝衡為我」的生活理念。抓住這句話深入體會,能更便捷地體會到課文所表達的哲理。「天下唯理可服人」,理智的力量是強大的力量,能使人昄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更有自覺性和意志力。閱讀教學中,結合對課文形象的感知、情感的體驗、哲理的感悟,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更有成效。
二、認識人性弱點,讓人性的假惡丑遠離自己
人性弱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不相容的。教學中,教師要憑借教材讓學生認識人性的弱點,使人性的假惡丑遠離學生。
1. 作為必要的教學資源
像《金錢的魅力》《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樣比較詳細表現人性弱點的課文不多。有關人性的弱點,課文一般只是略寫甚至是一筆帶過,如,《將相和》中的廉頗,因覺得藺相如沒有戰功而又升遷得快就非和他過不去;《童年的發現》中的老師,因為誤解了學生費奧多羅夫的天真而把他趕出課堂;《橋》中的村支書的兒子為逃生加塞到逃難隊伍的前面……這些,都只是比較簡略的敘述。對於這些表現人性弱點的敘述,教師要將其作為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面對它、認識它,使人性的假惡丑、偏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遠離學生。
2. 不作負面體驗
對人性弱點的敘述,教師不能引導學生把它具體化,不要引導學生體驗人性的惡。比如,教學《巨人的花園》時,不要引導學生想像、表演巨人如何驅趕孩子;《將相和》的教學,不要引導學生具體想像、甚至表演廉頗如何處處刁難藺相如;《橋》的教學,不要引導學生體驗村支書的兒子為加塞而尋找的種種借口。人性本來有善也有惡,不要人為誘發、強化惡。
3. 引導正面體驗
向善是人的本性,向善之後內心體驗到的快樂是向善的源泉。有關課文中人性弱點的描寫,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對人性弱點的認識,體會人性的優點。比如,認識巨人的自私,要體驗到幫助別人才能感受快樂;認識廉頗的嫉妒心,要著重體會廉頗被藺相如所感化的心態變化過程,要體驗到正確認識別人才能有平常心;對《橋》中的村支書的兒子,要認識他的轉變,即使到了最危急的關頭,即便他父親要他先行離去,他也沒有丟下父親而離去。
三、在拓展中演繹高尚人格——讓高尚的人格成就自己
巴甫洛夫曾說:「在學習活動中,如果有多種器官參與,可以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促進更好地建立暫時的神經聯系。」教學拓展,就是要讓多種感官參與到語文實踐中來,從而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使人性的善更加入腦、入心。
1. 推薦閱讀
同類題材的拓展閱讀,可以豐富學生對同一人性優點的認知,獲得更多的感動,從而得到更多的啟發。比如,《橋》的教學,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同步閱讀》讀本中的同類文章——《手術台就是陣地》《草地夜行》《一個蘋果》等。
2. 開展專題活動
專題活動,可以使學生多感官地感知人性的真善美。如教學《巨人的花園》這一組課文後,可以開展做一件好事或觀察、記錄一件好事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助人的快樂。
總之,對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教育,語文教師要注意在教學各環節有機滲透、適時點撥,讓語文教學煥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光輝,用社會主義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平羅回小 邵秀琴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立國之魂、做人之本。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蘊涵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要素,如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等。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掘其教育因素,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春風化雨般的熏陶、感染。
一、體會社會主義理想人格的光輝,讓人性的真善美留下烙印
課文對社會主義理想人格的表現,主要體現在對人性真善美的表達,或形、情、理兼備,或形與情、形與理交融。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語言入手,感受形象,體驗情感,體會哲理。
1. 讓形象豐滿起來
寫人、敘事的課文,通過人物語言、動作,以及外貌、心理的描寫,通過對事件的描述,使人物鮮明,使事件生動具體。教學中,要抓住各方面的描寫,圍繞事件的關節點,引導感知與想像,讓人物形象豐滿起來。比如《橋》,在洪災突然襲來之時,一位村黨支部書記為了村民的安全轉移,以無私精神,維護了轉移秩序,而他自己和兒子卻被洪水捲走。教學中,要抓住這位村支書的動作、語言以及神態的描寫,想像他維護轉移秩序的情景,使人物形象豐滿起來,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一個共產黨人的無私精神和高尚人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形象就是人們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各種感覺器官在大腦中形成的關於某種事物的整體印象。教學中我們除了引導學生視覺想像和聽覺想像以外,還應該引導他們進行觸覺、味覺、嗅覺的想像。多感官知覺的想像,能使人物形象變得更加豐滿。比如,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的「魯迅救助車夫」,除了引導學生品味魯迅救助車夫的一系列動詞,對天氣極冷的觸覺體驗——「我站在伯父家門口看著他們,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腳和手也有些麻木了」,以及對魯迅身體極度瘦弱的觸覺感知——「枯瘦的手」,也能使學生心中的魯迅形象變得更加豐滿:一個身體瘦弱的老人,在極冷的天氣里救助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多麼令人感動。
2. 讓情感打動人心
以形象說話的課文,可以從形象中體會情感。比如《小英雄雨來》,作者把一個天真爛漫在危難時刻勇於犧牲的兒童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表達了作者對邊區兒童的由衷贊美。教學時,在理解小雨來的形象以後,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所要表述的情感。直接抒情的課文,除了從課文的形象入手體會情感,還可以從直接抒情的語句中體會情感。以《再見了,親人》為例,全文多處直接抒情,如,「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不足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列車呀,請慢一點兒開,讓我們再看一眼朝鮮的人,讓我們在這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等。教學時,教師可以從這些語句入手引導學生體會志願軍的國際主義情懷以及與朝鮮人民的深厚情誼。
教育家凱洛夫說過:「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在閱讀中不斷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熏陶,不斷積累向善的情感,能促使學生產生向善的願望與動力。
3. 讓哲理說服人心
有的課文,哲理蘊涵在敘事中,如《想別人沒有想到的》中,小徒弟畫駱駝以少勝多的表現手法,就蘊涵著創新意識。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從比較三個徒弟的畫的過程中,從對小徒弟的畫是想像中,體會創新的重要意義。有的課文,哲理的表述有如畫龍點睛,如《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這句話,既是在贊美德國人民「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是生活境界,同時又是在倡導「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生活理念。抓住這句話深入體會,能更便捷地體會到課文所表達的哲理。「天下唯理可服人」,理智的力量是強大的力量,能使人昄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更有自覺性和意志力。閱讀教學中,結合對課文形象的感知、情感的體驗、哲理的感悟,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更有成效。
二、認識人性弱點,讓人性的假惡丑遠離自己
人性弱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不相容的。教學中,教師要憑借教材讓學生認識人性的弱點,使人性的假惡丑遠離學生。
1. 作為必要的教學資源
像《金錢的魅力》《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樣比較詳細表現人性弱點的課文不多。有關人性的弱點,課文一般只是略寫甚至是一筆帶過,如,《將相和》中的廉頗,因覺得藺相如沒有戰功而又升遷得快就非和他過不去;《童年的發現》中的老師,因為誤解了學生費奧多羅夫的天真而把他趕出課堂;《橋》中的村支書的兒子為逃生加塞到逃難隊伍的前面……這些,都只是比較簡略的敘述。對於這些表現人性弱點的敘述,教師要將其作為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面對它、認識它,使人性的假惡丑、偏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遠離學生。
2. 不作負面體驗
對人性弱點的敘述,教師不能引導學生把它具體化,不要引導學生體驗人性的惡。比如,教學《巨人的花園》時,不要引導學生想像、表演巨人如何驅趕孩子;《將相和》的教學,不要引導學生具體想像、甚至表演廉頗如何處處刁難藺相如;《橋》的教學,不要引導學生體驗村支書的兒子為加塞而尋找的種種借口。人性本來有善也有惡,不要人為誘發、強化惡。
3. 引導正面體驗
向善是人的本性,向善之後內心體驗到的快樂是向善的源泉。有關課文中人性弱點的描寫,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對人性弱點的認識,體會人性的優點。比如,認識巨人的自私,要體驗到幫助別人才能感受快樂;認識廉頗的嫉妒心,要著重體會廉頗被藺相如所感化的心態變化過程,要體驗到正確認識別人才能有平常心;對《橋》中的村支書的兒子,要認識他的轉變,即使到了最危急的關頭,即便他父親要他先行離去,他也沒有丟下父親而離去。
三、在拓展中演繹高尚人格——讓高尚的人格成就自己
巴甫洛夫曾說:「在學習活動中,如果有多種器官參與,可以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促進更好地建立暫時的神經聯系。」教學拓展,就是要讓多種感官參與到語文實踐中來,從而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使人性的善更加入腦、入心。
1. 推薦閱讀
同類題材的拓展閱讀,可以豐富學生對同一人性優點的認知,獲得更多的感動,從而得到更多的啟發。比如,《橋》的教學,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同步閱讀》讀本中的同類文章——《手術台就是陣地》《草地夜行》《一個蘋果》等。
2. 開展專題活動
專題活動,可以使學生多感官地感知人性的真善美。如教學《巨人的花園》這一組課文後,可以開展做一件好事或觀察、記錄一件好事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助人的快樂。
總之,對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教育,語文教師要注意在教學各環節有機滲透、適時點撥,讓語文教學煥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光輝,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學生的靈魂。

⑺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如何落實核心素養

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落實途徑:

一是通過課程改革落實核心素養。
例如從教學目標的設定上來說,除了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之外,我們還要引導學生體會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比如一年級下冊,第一課春夏秋冬,從知識上來講,我們要求學生:
1、認識8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雨、阝」2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吹」「落」等動詞和一對相反的詞:「出」和「入」。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我們就要引導學生了解四季變化,感受不同季節的景色,能主動積累有關景色的詞語,從心底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是通過教學實踐落實核心素養。
在組織教學上如何培養核心素養?比如在教授《我多想去看看》,我們引導學生體會兩個城市截然不同的特色,以及兩個小朋友想去對方的城市去看看的渴望之情後,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想一想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就引導孩子們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
爺爺告訴我,沿著 ,就會走出鄭州。 , 。我對爺爺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再寫一寫。
以「我多想 。」寫下自己的願望。再與同學交流。培養孩子語言表達和書寫能力。
三是通過教育評價落實核心素養。
在教學評價時,我們也要從多方面來進行評價,不僅考慮知識的掌握,比如現在的試題一些等開放性的題目,像我們期末考試聽力部分,除了考察聽力,對關鍵信息的提取,其實細心的同學會發現這些內容是節選自一些課外讀物,也起到了推薦閱讀的作用,如果孩子閱讀量大的話,或許不用聽就知道怎麼選擇,還有我們教科書上的和大人一起讀,起到推動親子閱讀的作用,口語交際聽故事,講故事,請你幫個忙,打電話等也是在培養孩子的文明禮儀,交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也都是契合核心素養的精神的。

⑻ 語文核心素養如何落實到課堂

語文核心素養落實到課堂:豐富學生理解能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例如在教學《鳥語》這篇課文時,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和哪些鳥兒對話?這些鳥兒說了什麼?從鳥語中你的收獲是什麼?這樣培養了學生的淺層次的思維,更加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思考鳥語的深層次的含義,豐富了學生語文理解的能力。

⑼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運用多媒體創設課文情境,在氛橘鉛圍中感知價值觀取向
2、課晌枝本劇改編,入情入境地體驗人物品質
3.在課文的「留白處」,圓謹好尋求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生長點
四、走出課堂,挖掘課外資源
1挖掘本土資源,實地考察中進行核心價值觀的洗禮
2.開發時事課程資源,參與活動中接受核心價值觀的熏陶

⑽ 如何落實語文核心素養

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認知能力,人文素養等。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這既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抓好學生的基本功 聽、說、讀、寫,又要進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養。那麼如何在課堂上落實語文核心素養呢?
於漪老師曾說:「教師如果有本領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求知慾激發出來,教學就成功了一大半,學生學習語文就有了良好的起點,就不以為苦,從中獲得樂趣。」由此可見,好的課堂導入應該能吸引學生,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導入應緊扣課題,如:典故講解,一個成語,一句歌唱,生活俗語……不管我們採用哪一種,都應該以能激起學生的認知,喚起學生的興趣為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地接受知識。
我認為,語文素養在課堂上應當幫助學生對於文中重點詞、句、段,依靠文本,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誦讀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能力,再學一點古漢語,發揮語文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的長處。如在學習《長城》時,學到那一句「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時,我要求學生多讀以至成誦。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還可以增強學生對語言的直接感知能力,好像自己就在旁邊看著古代勞動人民正在用汗水和血淚修築長城。孩子們每一次的朗讀無不生成著自己對文本的理解,感受著作者那顆對古代勞動人民無比敬佩的心。朗讀可以說是在培養學生的一種人文精神。因為在反復的朗讀中,孩子們的朗讀水平在逐漸提高,這是語文工具性的體現。另一方面,朗讀中滲透了濃烈的情感,孩子們從古代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中產生對他們的敬佩,進而感到驕傲、自豪。我認為這是人文主義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養。
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是課堂教學。因此,組織並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進而達到語文教學的最好效果,這是我們的追求。

閱讀全文

與如何落實語文教學核心價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