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打造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審視我們當今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往往是教師在課堂中講得口乾舌燥、筋疲力盡,而學生卻聽得頭昏腦脹,這樣的教學,從表面上看,占滿了課堂教學的有時間,教師也感到盡心盡力了,但從學生學習的效果來看,是一種低效教學。 而有效教學則在有限時間和空間內,採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獲取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識,同時,充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那麼怎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打造高效課堂呢?
一、深入鑽研課本 把握教學重難點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於教師必須先鑽研、理解文本,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徵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二、創設問題情境 激發探究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願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1、課始,.課題入手, 開端引趣。
上課一開始以趣導入, 會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導入, 開始設疑, 把課堂教學當作是一項探索活動, 激發學生閱讀、探究的慾望, 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慾望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這無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如:我在上《狐假虎威》這一課時,我是這樣引入的:你們見過老虎嗎?它的脾氣怎麼樣?假如一隻狐狸和一隻老虎在一起,誰怕誰?誰吃掉誰呢?不用問,當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但是老師今天要講的故事卻是老虎聽從狐狸的話,他非但不敢吃狐狸,反而覺得狐狸威風凜凜。你們說怪不怪?想知道是為什麼嗎?請打開課本《狐假虎威》。此時,教師的提問激起了學生思維內部的矛盾,一種求知若渴,急於揭開謎底的濃烈學習興趣喲普然而生。
2、課中,巧妙切入, 喚醒情趣。
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就要結合教學內容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求新求奇。語文教學要主則詳, 次則略, 不可平均用力。教師必須做到任他千瓢水, 我只取一瓢。即抓住課文的重點, 牽動一隅而提挈全篇, 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課末、學以致用,發展興趣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易受新鮮事物的影響,既不穩定,具體表現是易於激發,但難以持久。因此,我矜持學以致用的教學原則,教學後安排學生把所學知識及時的、經常地用於實際,使學生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深化所學知識。並進一步發展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三、巧用電教媒體, 提高課堂效率
在語文教學中, 恰如其分地運用電教媒體, 發揮其直觀、生動、形象的特點, 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能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1、.運用媒體, 突出重點, 突破難點。
《雲海日出》一文的重點、難點是引導學生體會黃山雲霧的千姿百態、瞬息萬變。這部分內容比較深奧, 學生難以理解。在深入品悟語言文字後, 我運用媒體將黃山雲霧的特點清楚地展示給學生, 並配以文字說明和圖片講解, 使聲音和圖像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活動的畫面, 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 再讓學生深入思考, 組織語言, 這樣學生就能輕松地表達出雲霧的成因和形成過程。思考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將教學內容進行創造和再加工, 將原來冗長的文字敘述通過聲音和圖像表現出來, 使教學內容更加集中簡練, 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同時運用多媒體通過學生視覺和聽覺雙重通道的刺激, 引導學生去想像文字所包含的意義, 使學生加快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2、.運用媒體, 巧設朗讀。
思考朗讀是對語言文字由外到內的吸收, 也是小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學生只有通過各種形式反復朗讀, 才能理解文章的內容, 體會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電教媒體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使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學習語言, 增強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意識, 加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四、開展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他把全班全班學生按一定的方法平均分成若干個小組。教學過程的大部分環節都以小組活動為核心。並以小組的總體成績以及全體的表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如:《江南第一樓》一課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在幫助學生概括了江南第一樓的幾個特點及分析作者的寫法後布置了一次小練筆:仿照《江南第一樓》的寫法,寫一篇寫景的短文,寫出景物的特點。每個學生只要求寫其中某一方面的特點。寫好後,小組中四人合作一篇文章,結尾共同完成。動手寫之前,要求小組成員先討論該景物的特點,明確各自的任務。由於寫作已不僅僅是個人的事,他還關繫到小組的榮譽,因此,同學們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做到專心了
『貳』 如何打造語文高效課堂
在語文教學不斷深化的新形勢下,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應該對語文教學做更深層的探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如何打造語文高效課堂的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如何打造語文高效課堂(一)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課堂教學應該是各種樣式、各種方法,都在競爭,都在開放,這才是大好局面。真正的小學語文課堂應該是高效的課堂,是探究的課堂。那麼,什麼是高效課堂呢?我認為,高效的課堂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在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明顯且全面協調的發展。具體地講,從教師的角度講,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促進學生高效學習的教學;從學生的角度講,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學生獲得顯著發展的教學,這里的“發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體性、持久性的發展;從投入的角度講,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教學投入少但教學產出高的教學。
在課程改革如火如荼進行的今天,小學語文課堂究竟應以什麼樣的姿態才是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該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呢?我個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創情設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學生對所學知識一旦產生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望,就想探究其奧秘,就會主動、積極、執著地去探索。那麼如何利用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精心導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導語是一堂課的切入點。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老師說過:課的開始,其導入語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語文課堂的導入也應該精心構思,巧妙設計,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諧美、懸念美,使教學過程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生機盎然,充盈著美的氣息,讓學生感受一種神聖、魅力和詩意。精心設計課堂導語,先聲奪人,可以喚起學生強烈的“樂知”、“樂學”的慾望。設計優美生動的導語,創設一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美的情境,叩開學生的心靈,是很重要的,可使學生或悄然動容,或神思飛越,或躍躍欲試,或期待盼望,從而很快進入“共振”的境界。如: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導入時課件出示有關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短片,讓學生初步感知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讓學生通過畫面感知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產生走進文本的慾望,達到一種“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1)、激發興趣,設置懸念
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內容很豐富,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首先要考慮如何激發學生對這些課文的學習興趣,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跨度,使學生處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憤”、“悱”之中。
(2)、觸及重點,短小精悍
導語設計貴短,切忌“作者生平”、“時代背景”、“創作過程”等內容簡單羅列;過於冗長的導語,除了有喧賓奪主之嫌外,易使學生疲勞、注意力分散。
(3)、創設氣氛,營造氛圍
語文課程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容,對人們的精神領域產生著深廣的影響,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生隨時受到語文材料的熏陶感染,並產生獨特的體驗。人文性和情感性決定了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出動人的教學情境與氛圍。而選進教材的課文,絕大部分是文質兼美、情文並茂的名篇佳作,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除了考慮知識的傳授外,還必須把握文中的“情”,以創設一種氛圍,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
2、 激情授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應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課過程當中,讓教師的情感與授課內容同興奮、同疑問、同激昂、同探求。充分利用自己的形體語言來配合授課內容,並且要把學生的情緒也引入教師的激情當中。如: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播放海底的珊瑚、海參、大龍蝦的畫面,教師引導學生帶表情和動作朗讀,讓學生想像自己來到海底,看到了什麼樣的珊瑚?什麼樣的海參?怎樣的大龍蝦?並把他們的動作表演朗讀出來,這樣讓學生和老師同興奮、同疑問、同激昂、同探求,從而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一種真實而復雜的問題情境,把所有的學習任務放置於這樣的情境之中,這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點燃學生的激情,讓學生不由自主地參與到相應的學習活動之中,這就要求創設的情境要著力體現出真實性、問題性、挑戰性、開放性、浸潤性。在《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這節課中,老師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個情境,其中有碧葉相連的畫面,有輕松愉悅的音樂,有充滿童真的語言,有栩栩如生的表演,讓童真童趣在課堂上盪漾。如第四節:描寫了夏天迷人的夜晚、眨眼的星星和彎彎的新月,出現在靜謐的夜空,多美的意境。教師在學生想像的基礎上展示夏夜星空圖,在孩子們一聲聲驚嘆中深深感受到夏夜的魅力。再如,學習“穿梭”一詞,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相對較難理解的。教師組織學生表演,兩名學生扮演可愛的蝴蝶,其他學生扮演美麗的花朵。老師娓娓道來:“孩子們,你們看,可愛的小蝴蝶在花朵叢中快樂地飛來飛去,從這朵花前穿過,又從那朵花後繞過,多快樂啊!這樣就是穿梭。”學生們在這樣輕松愉悅的生活場景中領悟了詞意。
二、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參與。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參與中生動活潑地發展,在發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人人都有參與和發展的機會。當然有效的參與不只是行動上的呼應,更重要的是思維的同步、情感的共鳴,同時這里的“參與度”不僅僅是學生個體參與的深度和有效程度,也是學生參與的廣度,真正自主高效的參與應該是全員參與、全程參與、主動參與、真實參與。
三、鼓勵質疑問難,引導學生創新意識。
學習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即培養質疑問難能力。那麼,如何使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從而養成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我認為這需要教師的一個引導過程。
1、審題激質疑:關鍵字句是題目的“窗戶”,透過“窗戶”才能領略內涵,引導學生讀題、審題,圍繞題目提出問題,不但可以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更能迅速地掌握題目的脈絡和內容。比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時,可這樣設問:“島”是什麼意思?“群島”又是什麼意思? “西沙群島”在什麼地方?“富饒”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是“富饒的西沙群島”?這樣引導學生通過對“富饒的西沙群島”的分析探究抓住了本文的中心線索或內容。
2、身邊小事啟質疑:除了課堂教學訓練學生質疑能力之外,應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實際,多問幾個為什麼,從身邊日常事務提高質疑問難的能力。總之,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養成勤於思考
四、巧妙運用電教媒體,創設高效課堂
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電教媒體逐步走入課堂,它彌補了傳統教學在情境營造、時空轉換、情感滲透、思維創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種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為特徵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顯示出它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優化運用電教媒體,對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打造高效課堂,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運用電教媒體,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的心理特徵是好奇好動,他們樂於在玩中學、在動中求知、在喜悅中探索,所以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是極其重要的。
例如:如教學《海底世界》一課,我利用電教媒體,給學生創設一種特定的教學情境,學生一邊聽著優美的音樂,一邊欣賞著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在教師范讀的引導下,學生被帶進了神秘的海底世界,並產生了如置身其中的感覺,從而萌發了"我要讀"的強烈慾望。又如《五彩池》一課,伴隨著優美的旋律,娓娓動聽的誦讀,屏幕上的五彩池千姿百態、形狀各異,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各色光芒,真是神奇瑰麗、奇妙無窮。它以獨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學生余興未盡,情緒達到了最佳狀態,一種愉悅明快的情感在心底油然而生。此時,我因勢利導,以境引情,引導學生帶著五彩池的贊美之情朗讀課文。由於學生進入了課文描述的情境,被五彩池的神奇和美麗所感染,朗讀興趣隨之而生。
2、運用電教媒體,要堅持啟發誘導,淡化教學重、難點。
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一池死水,風平浪靜,投去一石,碧波漣漪。可謂一石擊起千層浪。教師的教學要能溫故知新,巧妙地啟發誘導,還要善於設疑,去撞擊學生思維的火花,淡化教學重、難點。
語文教材中,有些內容比較枯燥抽象難以理解,盡管老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還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學中,可以適時利用電教媒體將課文中抽象的內容、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識,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為釋疑解難創設巧妙的突破口。如《草原》一文中"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句子中的"勾勒"、"渲染"這兩個詞語比較抽象,難以用語言描述清楚。這時可利用電教媒體以動態的效果展示給學生,把中國畫和工筆素描的作畫過程維妙維肖地表現出來,給學生直觀的形象,教師再稍作點撥,學生茅塞頓開。這樣,原來枯燥的詞語立刻鮮活起來,本來不易於用言語解釋說明的也變得一目瞭然,同時,學生也通過形象的流動變化的畫面充分地領略到了草原風光的美麗,並沉醉其間,回味無窮。課文的難點也在不知不覺中巧妙地化解了。
3、運用電教媒體,努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興趣是一種具有積極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現代教學媒體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色彩鮮艷、聲音清晰的感知材料,產生愉悅的視聽效應,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刺激,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例如,如如教學《瀑布》一課,教師可結合課文內容播放錄相,屏幕上那瀑布的聲響氣熱和壯觀景色,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學生的積極反應,不少學生翹首凝望,不約而同地發出驚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油然而生。這樣,電教媒體把無聲的教材內容變得有聲有色,化靜為動,帶著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之中,學生的大腦皮層始終處於最積極最興奮的狀態,對課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很自然地步入積極思維的狀態之中。
如何打造語文高效課堂(二)
首先,相信學生。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相信學生的展示願望,相信學生的自律意識,相信學生的智慧潛能。我想利用的方式就是讓學生自己組建學習小組,教師只用簡單做一諸如關繫到紀律、學習效率方面的人員調整。每個小組起個名字,提出口號,同時在教室牆壁張貼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流程等的指導意見,並對各組的表現進行打分量化,以“紅花”或者“紅旗”等標志來顯示各組學習效率。不要小看這些形式,對於小學生來說這非常有效地,且意義深遠,這是高效課堂的催化劑。
其次,加強展示。展示環節是高效課堂的關鍵環節。它是和以往以“講”為主課堂的最大區別。展示要兼顧全體學生,了解學情確定重點展示內容,教師應要求科代表收齊學生完成的導學案進行第一次批閱,做到心中有數,課堂上只要學生能完成的、做到的、教師絕不能包辦代替。教師只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每一個環節都要進行指導和督促,讓全體學生都參與交流、展示。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並感受學習的快樂。再者,也可給學生講講展示的好處,如1、 對膽量是一種鍛煉。2、可以迅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3、可以訓練思維能力。4、適應大學多樣生活的基礎5、更好的適應社會、適應生活6、鍛煉、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平台。使學生有展示的慾望。
第三,引入競爭機制。人的攀比心理是天生的,競爭機制有利於學習。競爭的課堂是活躍的,競爭的課堂是立體的,競爭的課堂是高效。只要在課堂上讓組內學生進行思維的碰撞,才能激放出五彩的火花,如何競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都參與了”;發不發言無所謂,重要的是“都思考了”。
第四,加強精講點撥。精講點撥就是指在學生的思維或語言產生障礙時,教師採用精練恰當的語言進行點撥,幫助學生突破障礙,使之思維進程加快,語言表達流暢。所謂“精講”是指“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精講點撥很重要,教師必須針對課堂中所出現的一些情況予以評價、精講點撥或調控。比如:在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學生仍然迷茫困惑時,老師的精確的講解和點撥就會使學生感覺豁然開朗,茅塞頓開,印象也格外深刻;又比如:有些知識與方法,學生難以在現有的認知水平上去認識和體會的,教師要予以精講點撥、補充。教師的點撥要適時到位,語言要簡潔精煉、形象生動,給學生留有消化的空間,難以理解的問題可以迂迴一下,設計不同層次的思考題,引導學生逐步達成目標。教師要把握好點撥的時機、點撥的方法、點撥的力度與點撥的標准。可以結合多媒體課件適時引導學生突破學生自學不會、探究不出的疑難問題。同時要注意發揮傳統教學手段的作用,如發揮板書等在教學中的應有作用。
第五,教師角色、觀念的轉變。教師的角色應由知識的灌輸者、守護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共享者,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依學定教,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課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場所,而是學生自主發展的舞台。要做到這一方面,教師首先要及時轉變觀念,真正實現從傳統到高效課堂的意識轉變。師生關系的轉變。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是師生關系,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每一名教師都應該真心地走進學生,真情地親近學生,深入地了解學生,平等而理解地對待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構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只有在這種師生關系下,才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和諧、高效教育。
總之,教師要善於從孩子實際需要考慮,放開手腳,把課堂還給孩子,使孩子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學一線——課堂,是教師成長的沃土,做為教師,應該如何在課堂上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呢?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很多的教法,關鍵是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認真研究,認真總結,積極探索,要因材施教,因班因學生而異,找到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教法,小學語文課堂一定要緊緊圍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自主性能力和創造性能力,突出小學生的特點,既要激發起學生對語文課的濃厚興趣,又要科學正確地傳授給學生以知識和能力,要注意寓教於樂,真正把小學語文教好,真正發揮好小學語文課堂的重要作用。最後,我想用一句話和大家共勉,高效之路路漫漫,吾等需不遺餘力奮之!
『叄』 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導語:語文高效課堂即在相對固定的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更多的學生能積極地參與語文學習,主動獲取語文知識,有效地完成更多的學習任務,從而提高學生語文課堂中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高效是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最根本的准則;高效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永恆追求。
一、教學目標要明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以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制定科學、系統、全面的教學目標,合理分配課堂的教學時間,准確把握課堂節奏,創設課堂教學情境,講解精要的課堂內容,根據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學習目標。
教師與學生之間首先要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教師要做到一視同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以成績的好壞劃分學生等級,使學生保持健康的學習心態。由於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涉及面較廣,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其能夠主動地搜集課外的資料,並進行閱讀與思考。針對某一個知識點,教師也要盡可能多地列舉例子,補充其他相關的知識,讓學生既學會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也學會用類比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師還要注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有著終生的意義,他們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總結能力等對他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相當重要。所以,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的潛力,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切實提高學習效果,提高課堂效率。
二、一切從實際出發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學生的學情是教學起點,如果教師不能很好地了解到學生的學情,在教學過程中就不能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管理,就不能使學生更好地發展。而學生的發展是教學的落點,因此,為了學生更好地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根據課程標准,認真研究學生學情,從學生實際出發,真正做到以學定教。
1.目標明確。我們的語文教學目標要著眼於學生的未來發展,要考慮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方面,不能有所偏廢,要有不同的側重點,使學生既要全面發展,也有所側重。
2.層次分明。教學目標的設定要全面考慮學生的差異性。每個班中的學生都是存在著差異的,他們的世界觀、學習水平、興趣愛好等各方面都有著不同的層次,所以,教師在設定目標時,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不能一刀切,既要能使好學生更上一層樓,也要使後進生覺得足夠充實。
3.落實有力。課堂教學中要落實教學目標,必須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來精心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和進行教學評價,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目標落實到課堂教學中。
三、實施合作學習
合作這一能力現在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與青睞,它是一種現代人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同樣,在學習中,我們學生也應該具備這一能力。在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更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創造性思維。基於此,小組合作學習也成為了現階段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被廣泛運用於課堂教學中。
合作學習把問題放在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體地位會更加突出。在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時機是很多的,可以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相互合作下學習,使學生互相檢查、幫助、促進。同時還要投入小組活動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學習,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四、檢測課堂學習情況
要了解學生在語文課堂活動中的學習效果,教師必須通過一些檢測方法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下是對檢測方法的介紹。
1.課堂提問檢測法。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知識測試,提問的內容以所學的課堂知識為主,檢測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分析、掌握能力。在提問時要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抽查提問,這種方法可以全面、系統地掌握全班學生的學習情況。
2.歸納總結檢測法。教師讓學生概括、歸納和總結知識框架結構,並劃分知識的重點、難點問題,檢測結果中概括總結較全面的學生,說明課堂學習效率較高。
3.試卷檢測法。教師出試卷,根據學生的完成效果,判斷其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可知,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通過對學生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綜合分析學生對哪部分知識掌握得好,哪部分仍需鞏固加強,講解普遍學生難以解決的重點問題,使學生能夠更深刻地掌握課堂內容,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
綜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以生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明確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以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主動探索,積極進取,打造語文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肆』 如何使語文課堂更高效
要認真備好每一節課。
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做好預習筆記
一 演一演,知內容
詩人、哲學家尼采說:「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 課堂表演,即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扮演課文人物的角色,進行一些表演,從而促進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語文課堂的表演一般採用朗讀表演和動作表演。讓學生通過表演在活動中學習,學生自會興趣盎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表演好角色,學生會積極主動性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而且文中人物的動作、語言,一顰一笑,學生可以親身體驗,文本中人物的感受便凸顯在眼前了。這對於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徵有著極大的幫助。
初中語文教材中,不是所有的課文都需要表演,也不是所有的課文都適合表演。一般說來,小說、記敘文、戲劇、寓言、童話等文體比較適合作為表演材料提供給學生。選定材料後,師生要認真鑽研教材,抓住課文的重點、難點,使之在表演中較好地反映出來,通過表演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 分一分,析層次
《語文課程標准》沒有將分段分層訓練例為考試的范圍。分段分層訓練帶有很大的主觀性,不同的人對同一篇文章的結構與層次往往因為不同的角度,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果。有些語文老師便將這一訓練內容踢出自己的課堂,尤其是在一些公開課上。分段分層能夠訓練學生的思維條理性和把握文章結構的能力,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策略。
雖然考試淡化了分段分層,但是段落劃分的方式、方法還是要進行滲透的。對於分段分層訓練,應該就課文的特點來定,有些課文結構很有特點的,就可以用分段的練習讓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結構,沒必要每篇文章都來分段。
我曾經聽過揚州樹人集團潘軍老師的一節課,上的是《皇帝的新裝》。在引導學生分段時,潘老師設置了這樣一個情境:現在,有導演要把《皇帝的新裝》拍成電視劇,分幾集拍?每集什麼標題?此種構思讓人耳目一新,學生在此過程中充當了編劇的角色,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紛紛舉手提出自己的意見。這個課堂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明晰了課文的結構,掌握了分段分層的一種方法,還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樂學,愛學。
三 仿一仿,學寫作
大多數學生害怕寫作文,大多數老師害怕講作文,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一提到作文就頭疼。如何提高學生作文水平?老師們絞盡了腦汁,一直在苦苦尋覓好辦法,卻常常舍近求遠,忽視了我們身邊最直接可供利用的素材--語文課本。其實初中語文課本名篇佳作薈萃,可稱得上是一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如果我們能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對指導學生習作將大有裨益。
『伍』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應該如何打造
導語: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高效”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就是只有更高,沒有最高,是“低效”、“無效”甚至“負效”的對立面;“高效”很難用一把標尺衡量。高效課堂是以學生的需要為起點,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的;“高效”課堂是我們的教育理想。在語文教學中,應該以明確的教學目標、正確的教學內容、有力的教學方法完成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語文能力的提高、母語情感的熏陶和語文人生的展開。
一、教師要做到
1、教師要在備課上下功夫,為提高教學效率作精心准備
要實現課堂高效,必須下足課前准備功夫。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還要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再根據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的實際需要製作好教學所必須的教具或課件、學生操作的學具等。單就每節課在上課之前對於課堂教學中教、學各個環節,教師、教材、媒介、學生有個精細的設計,包括在反思中遺留問題的講解都應考慮在內。既對實現新課程改革三維目標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落實有一個先期的預設保證。
2、教師必須要有很強的課堂駛馭能力
因為這是課堂高效運行的必要條件。
3、教師要會適當使用激勵機制
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培優補差工作不是課後的工作,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有事實表明,利用課余補課的學生的成績並不比不補課的學生成績好。因此,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培優補差工作,補差工作尤其值得我們重視。
4、教師要會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在教學中,適時恰當地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情景及微觀世界的動畫等,能形成一種特定的教學環境和氛圍,拓展了教學空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和改善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學生要做到
學生課前預習,課堂上嘗試探索、自學等是學生課堂高效率學習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學生大量的自主性學習面前,學生學習方法是否科學就凸顯出來。教師要對學生作以下要求,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課前預習習慣
預習不止是把書本看看,還要思考一些基本的問題:是什麼?為什麼?這樣行嗎?跟以前的知識有什麼聯系?等等。這樣,聽課就有的放矢,會抓重點、攻難點,課堂自然就有效了。
2、課堂學習習慣
上課要做到“聲聲入耳、字字入目、動手動腦、用心學習”。要端座在凳子上,起立時要站直;聽課時目視老師,重點內容課本上有的要勾畫,沒有的要記在課本的空白處或筆記本上;老師板書時要目視黑板;老師提出問題時積極思考,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不明白的問題要及時問老師;書寫時要認真,書寫解答過程要規范,要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討論問題時要主動參與、積極發言。要集中精力緊緊圍繞老師的講課思路用心學習。
3、課後鞏固的習慣
鞏固的主要任務是達到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過程中提高運用知識的技能技巧,使知識融匯貫通。同時還要通過歸納、整理,使知識系統化,真正成為自己知識鏈條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三、高效課堂的有效實施,是教師和學生合力的結果
1、要有正確的學習目標
在制定學習目標時,既要考慮班內差生的接受能力,又要考慮中等生及優等生的提高。否則就會導致語文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造成兩級分離。所以,學習目標的制定必須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學習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於優等生我們可以在日日清的拓展題中做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2、課堂環節要設計合理
就語文課來說,自主學習互動展示環節的設計基本採用“兩個導學、互動策略、展示方案”的模式。第一個導學,讓學生自主讀課文,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然後在老師引導下學生再細讀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語言。第二導學,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在老師輔導下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會運用語言。
3、教學活動要靈活調控
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我們不是倍受關注的亮點,應該把更多的精彩留給學生。要努力縮短學生與老師,學生與教材內容的距離,使他們從心底愛上語文課。還應該充分利用教材、圖片、實物及學生情感體驗來發展學生的思維,增加學生的想像力。
總之,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我們必須立足於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語文,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達到這一最終目標。
『陸』 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小學語文教學效果高效課堂我們在進行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深深體會到一節好的語文課就如同一道美味可口的菜餚。下面我給你分享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歡迎閱讀。
高效課堂是一種教學形態,集中表現為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它是一種融學生認知建構與情感激活、教學控制與情境創設為一體的教學形態。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真正的小學語文課堂應該是高效的課堂,是探究的課堂。我認為,我們平時所說的“輕負擔、高質量、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就是“高效課堂”教學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麼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去做: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學生對所學知識一旦產生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望,就想探究其奧秘,就會主動、積極、執著地去探索。教師要注重加強課堂教學語言的錘煉。課堂教學主要是通過語言實現的。教師語言條理清楚、准確精煉、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直接影響一節課的課堂效果。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中的激勵評價。學生渴望獲得成功,當自己在課堂上的某一次表現受到老師的及時肯定時,會從內心裡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教師要突出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如學習古詩,要讓學生掌握藉助注釋、插圖、背景資料來弄懂詩意、體會詩情的方法;學習課文,要指導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詞句來學習,學會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方法。長此以往,逐漸培養學生自學課文的能力,將學會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留出自讀思考的時間。教師在課堂上主要是導,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去品讀文本,感悟思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高效的課堂必然是一節思考的課堂,要鼓勵學生善於思考,敢於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引導他們主動探索,培養學生質疑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師生互動,充分享受和諧快樂課堂
師生的雙邊活動,實際上是要老師發揮好組織者和引導者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致,充分享受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這一過程。在教學中,我經常引導學生動口說一說,讀一讀,遇到不懂的問題動手劃一劃,動腦想一想,或者在小組內議一議,說一說。這樣,多種感官參與教學,課堂才會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在學習《快樂的小公雞》一課,我就會讓孩子們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有不懂的問題,在組內交流探討。由於學生相互啟發,互相補充,互相糾正,在相同時間里,發言、動口的機會多了,討論的問題更有個性化,更完整了,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率。自主,就是主體主動地進行學習,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讓學生個性化地學習。如在識字課上,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字,可以用組詞記憶生字,還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順口溜等多種方法,在學生記住生字的同時,提高了他們探索意識,發展了個性,發揮了創造力。再如:學習《小露珠》一課,我讓學生選擇最喜歡的一段,自己確立學習內容,然後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互相吸收。由於學習內容是自己選的,無論小露珠、小青蛙,還是小蝴蝶,從朗讀、想像、表演,都那麼惟妙惟肖,在自主中探究交流,真是生生互動,張揚個性,展示特色呀!
三、鼓勵質疑問難,引導學生創新意識
學習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即培養質疑問難能力。那麼,如何使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從而養成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我認為這需要教師的一個引導過程。
1、審題激質疑:關鍵字句是題目的“窗戶”,透過“窗戶”才能領略內涵,引導學生讀題、審題,圍繞題目提出問題,不但可以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更能迅速地掌握題目的脈絡和內容。
2、身邊小事啟質疑:除了課堂教學訓練學生質疑能力之外,應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實際,多問幾個為什麼,從身邊日常事務提高質疑問難的能力。總之,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養成勤於思考。
四、合理安排時間,調控教學活動
時間就是效率。抓緊時間,用好時間才能保證課堂的高效率。我們要改變觀念,一堂課一般由學習、講解和練習三部分構成。講的時間不宜超過15分鍾,練的時間不宜少於15分鍾。這里的練包括教學過程中的訓練。課堂上要少講精講,多學多練。教師要精心安排學、講、練的內容,以保證各個環節的時間。
教師要在課堂上惜時如金,同時還要學會節約時間。比方說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合理安排收發作業等。上課要守時,不要遲到,更不允許拖堂。教師要以自己的時間觀念影響學生時間觀念,幫助學生制訂時間安排,反思時間利用情況,讓學生學會經營課堂40分鍾,讓它產生最大的效益。教師一定要樹立學生可以學會,每個學生都可以學會的觀念,幫助學生制訂自學方案,解答學生疑難。對於大多數學生通過自學可以解決的問題不講,解決不了的問題精講,遺漏的問題予以補充。以課堂作業、來回巡視等手段督促學生自學,最大限度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創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氣氛。應該把更多的精彩留給學生。要努力縮短學生與老師,學生與教材內容的距離,使他們從心底愛上語文課。
總之,實施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對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將有重要作用,我們一定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採取多種措施提高課堂效率。打造出高效的課堂,相信隨著我們不斷探索研究,實施高效課堂的步驟將會越來越完善,最終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柒』 如何打造好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導語:在新課程背景下,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益是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在教學中,根據自己的實踐,探索出了“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語文高效課堂模式。
一、以“學生”為主體,樹立學生主體觀,是高效課堂的基礎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知識觀、學生觀及評價觀的變革呼喚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的任務不再局限於傳道、授業、解惑,而更要啟智、陶情、冶性、錘志。
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技能和施加的思想影響,只有通過學生的觀察、思考、練習和應用才能內化,變為自己的東西。學生學習的目的是學以致用,只有這樣才能推動學生的發展和整個社會的進步。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避免傳統“一言堂”、“滿堂灌”教學現象,讓學生動起來,變被動為主動。
教學是教與學。學是主,教是為學。陶行知說:教是為了不教,也就是教師種種努力都是為了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中,不管學生愛不愛聽,聽得懂聽不懂,從頭到尾講下來,不顧實際地講課,這種填鴨式不利於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就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成績。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更要注重學法,不但要把學生領入知識的殿堂,而且要把知識寶庫的鑰匙交給學生。古人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二、以“激趣”為先導,調動學生積極性,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種動力,是成才的起點。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就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有興趣地學,且事半功倍。
在日常教學中,我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採用語言激趣,設置懸念,創設情景,講故事等教學方法,發揮導向作用。如教學《曹劌論戰》一課時,我藉助導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學們,當我們看到奧運賽場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心中會油然升起一種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為國爭光的英雄。英雄,在人們心中是偉大的,他們為民排憂,為國解難,殫精竭慮,置個人安危於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時期魯國的曹劌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學習選自《左傳》的歷史散文《曹劌論戰》,來領略一下英雄的風采。”學生學習的興趣油然而生,這樣就很自然地進入文本。之後我又設置問題:曹劌是如何論戰的?學生帶著問題伴著興趣積極思考、釋放情懷,在我的引導下很成功地完成了這節課,收獲了很多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激起了學習的興趣,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學生主動地去求知、去探索,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開始逐漸地積累知識,久而久之,當量變發展到質變,就有了成績的飛躍、提高。
三、以“學法”為核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是高效課堂的關鍵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某學生學習極其用功,在學校學,回家也學,不時還熬夜,題做得數不勝數,但成績卻總上不去,本來,有付出就應該有回報,而且,付出得多就應該回報很多,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這是一個效率的問題。效率指什麼呢?好比學一樣東西,有人練幾次就會了,而有人則需練很多次,這其中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制定出一套適合學生個體的方法。教師在備課時,使用的各種教法都要和學生的學習緊密結合起來。在課堂實施過程中以學法去促進教法、以教法指導學法,從而實現教學相長――教師和學生雙贏。“學”是“教”的基礎,“教”的目的是教給學生“會學”,因此應寓學法於教學過程中,以學法為目標改革教法,把教學的效果體現在學習結果之中。我們強調衡量高效教學關鍵看學生,而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取決於他們能否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獨立地學習,能自己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這些需要一定的方法。所以教師在教學生知識的同時更多的要教學法。教學方法有多種,它們各有千秋,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使各種教法互相配合、取長補短,並通過學生自學、實踐來完善和鞏固。
聽課效率如何提高呢?我認為,第一,課前要預習,這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有必要花大力氣指導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讓學生掌握預習的基本方法。預習時,我們不必搞得太細,如果過細,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時未免會有些鬆懈,有時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東西。第二,合理分配時間,這是必要的。上課時認真聽課當然是必須的,但科學推測,任何人也無法集中精力一節課,就是說,連續四十多分鍾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課期間也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老師講有些很熟悉的東西時,可以適當地放鬆一下。第三,課堂筆記,要有的放矢。記筆記有時也會妨礙課堂聽課效率,有時一節課就忙著抄筆記了,這樣做,有時會忽略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但這並不等於說可以不抄筆記,不抄筆記是不行的,人人都會遺忘,有了筆記,復習時才有基礎,有時教師講得很多,在黑板上記得也很多,但學生並不需要全記,書上有的東西當然不要記,要記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題與典型解法,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去記的東西。否則見啥記啥,勢必影響課上聽課的效率,得不償失。
四、以“課標”為准繩,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是高效課堂的保證
傳統的教學方式基本做法是:以紀律教育來維持組織教學,以師講生聽來傳授新知識,以多做練習來運用新知識,以考試測驗來檢查學習效果。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念下,它的缺陷越來越顯現出來。它以知識的傳授為核心,把學生看成是接納知識的容器。按照上述五步進行教學,雖然強調教學過程的階段性,但卻是以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為前提的,沒有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沒有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獨立性。
新課程強調“學習方式的轉變”,從根本上說就是從傳統學習方式轉向現代學習方式。現代學習方式從本質上講是以弘揚人的主體性為宗旨、以促進人的可持續性發展為目的的。一方面要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其表現為我要學,這是基於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另一方面要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責任,只要真正認識到了這一點,學生就會把學習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長、發展有機聯系起來。當學生自覺地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時,學習才是真正有意義的。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著眼於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未來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在學生自學自勵。”語文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語文基本技能,而且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掌握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擁有“點石成金”的指頭,能夠自己獲取知識,成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這對學生一生的影響意義重大。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實施過程中要不斷地改進教法,思考高效教學的策略,掌握高效教學的方法,精心施教,勤於反思,努力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這對於提升學生的素養、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相信有理想的課程計劃、課程標准和教科書,只要教師激發學習的主體――廣大的學生,去知識的海洋中探索、實踐,揚帆遠航的激情,那麼就一定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高效教學”。
『捌』 如何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問題一:如何構建高效語文學習課堂 如何構建高效語文學習課堂
隨著新課標的全面實施,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文化修養,知識結構,教學方法等方面面臨著新的挑戰。新課標提出課堂上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學生,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勢必要結合學生實際生活中的實例進行教學最為科學,也最為合理。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小學教育是啟蒙教育,直接影響學生以後學習生涯學習習慣和態度,語文教育更為重要。那麼如何上好語文課呢?
一、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師要充分做好課前准備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如何,關鍵要看教師准備的怎樣。特別是教師的課前准備要特別充分,也就是說教師的備課環節要力求做到追求完美。首先要做到備教材,教師要充分地了解教材,認真讀懂文本,吃透教材,挖掘教材背後蘊含的知識,明白作者寫作的背景及意圖,對重點的字詞以及篇章結構要瞭然於胸,對教材的重點要知道怎樣去講解,對文章的難點要知道如何去突破。其次還要去備學生。要了解學生的基礎,知曉他們學習所處的層次,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層次等狀況要深入了解,這樣在講課時就不至於漫無目的,就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讓處在不同層次、學力不同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做到學生的現實狀況與課程的有機銜接。這也正是適應了新課程以人為本,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理念。再次對講解課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有預案。在講課過程中會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意外」的情況,比如在使用多媒體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自己對電腦的使用是否熟練,自己的課件放映起來是否順暢,電腦使用的過程中是否會出現一些意外的情況等等,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最好在課前有一個預案,這也是教師在課前准備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加以考慮的。總之,要追求課堂的高效,就需要教師在課前的准備必須充分,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才能做到自然流暢,避免出現一些尷尬的場景,有利於節約教學時間,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創設有利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熱情在生產生主動的學習的動力和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的語文熱情。要創設有利的教學環境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教學環境的趣味性和針對性。在趣味性方面,可以通過給學生講有趣的故事開頭,設計出一個好的新課引導,從新課的一開頭就用趣味性僅僅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然後引入新課內容。這個方法是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上進行的,要讓學生體會到他們年齡段適合的情感體驗,才是真正好的趣味。這樣符合學生喜好的趣味和樂趣,也是進行探究學習的動力。在另一個方面,針對性是指創設出來的情境要與課文內容相關,並且有深入的含義暗示著要講授的內容。最好從學生理解和熟悉的背景出發,激發出他們想要自主探究的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總之,創設有利的教學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管教師採取哪種方式,創建出高效的語文課堂才是根本目標。
三、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隨著新課改的進行,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發生了變化。在教學中,教師不再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而是成為他們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和啟發者。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還要時刻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在他們遇到困難和理解不了的問題時,對其進行鼓勵和引導, *** 學生的學習情緒,活躍思維,使之振奮起來,產生積極探求新知的慾望。在課文教學中,教師要徹底改變過去那種一灌到底的方法,讓學生睜大眼睛發現好的詞語、好的修辭、好的句子、好的描寫,每一個發現都是學生自己的收獲。教師要更多地關注語文基礎不太好的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激勵其上進,盡量捕捉其「閃光點」,給予激勵表揚,使之振作精神、樹立信心,學生會從細微......>>
問題二:如何建立語文高效課堂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沒掌握住要掌握的知識新課程改革下。語文教學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什麼樣的新精神。課堂成了鍛煉老師口才的地方,老師的教學行為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老師創設多種情境,沒提高學生的能力?一,學習情感和興趣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加強,不但沒完成教學目標,所有的沒完成的內容一股腦兒地留成了作業,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運用多種教學媒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是改革下的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現象仍然非常嚴重,更多的方法,成了展示老師才華的場所,他們的觀念是多講。其實、學,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嚴重佔用了學生的休息時間,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心早已飛到了九霄雲外。一堂課下來,於是眉毛鬍子一把抓。課堂要盡量做到在短短的時間里,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實現課堂的高效呢,而且該下課時不下課、明確目標,構建簡約課堂許多老師課堂上不顧學生情況一味地分析講解,課堂上學生被動地聽,殊不知學生的腦子早已跑到了操場上
問題三:如何創建語文高效課堂 創建語文高效課堂
一、 創情設境,激發興趣。
二、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參與。
三、鼓勵質疑問難,引導學生創新意識。
四、巧妙運用電教媒體,創設高效課堂
問題四:如何構建語文教學高效課堂 在我們倡導的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課堂究竟應以什麼樣的姿態才是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如何才能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為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對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淺薄的認識:
一、 導語精妙,能抓住人心
導語設計得如何,往往關繫到全局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導語,也是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老師說過:課的開始,其導入語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人很形象地形容優秀的文章開頭、中間、結尾應該是「鳳頭」、「豬肚」、「豹尾」,言下之意,是說開頭應該短小精悍,神秘動人。而語文課堂的導入也應該精心構思,巧妙設計,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諧美、懸念美,使教學過程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生機盎然,充盈著美的氣息,讓學生感受一種神聖、魅力和詩意。
好的導語,是一塊磁鐵,能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將他們引入知識的海洋。查看一些著名教師的教案,會發現他們對導語的設計無不精心備至。從一定程度上說,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導語設計。那麼如何設計出高質量的導語呢?是不是一定要像小說一樣充滿懸念,跌宕起伏,極盡峰迴路轉、一波三折呢?其實不然,從這次聽課來看,成功的導語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即可深入人心:
1、激發興趣,設置懸念
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有不少時隔久遠,且內容深奧,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首先要考慮如何激發學生對這些課文的學習興趣,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跨度,使學生處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憤」、「悱」之中。
用高超的懸念藝術,層層設疑,絲絲相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為學生深入地鑽研教材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所以設計精妙的導語,總是蘊含著豐富的懸念,能夠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觸及重點,短小精悍
導語設計貴短,切忌「作者生平」、「時代背景」、「創作過程」等內容簡單羅列;過於冗長的導語,除了有喧賓奪主之嫌外,易使學生疲勞、注意力分散。
3、創設氣氛,營造氛圍
語文課程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容,對人們的精神領域產生著深廣的影響,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生隨時受到語文材料的熏陶感染,並產生獨特的體驗。人文性和情感性決定了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出動人的教學情境與氛圍。而選進教材的課文,絕大部分是文質兼美、情文並茂的名篇佳作,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除了考慮知識的傳授外,還必須把握文中的「情」,以創設一種氛圍,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
總之,「教無定法」,一堂課的導語設計可根據課文的內容、學生的程度隨機應變,但不管採取何種形式,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導語設計的原則是注意啟發性、知識性、趣味性。只要新課伊始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撥動其思維之弦,讓他們以最佳的興奮狀態投入學習活動,都是成功的導語。,即:能夠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學。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學過程
(一)課堂提問的整體優化
用提問來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是當前語文教學比較流行的一種方法。課堂上問與不問,問什麼,怎樣問,是關繫到教學成敗的大事。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選擇得當,能啟發思維、發展智力、活躍課堂氣氛;選擇不當則可能弄巧成拙,破壞課堂氣氛。教師教學效率的高下,基本可以從課堂設問的性質和方法上做出評價。提問應掌握火候,選准時機,巧設疑難。具體來說,提問要注意:置問於教材的關鍵處;置問於教材的疑難處;置問於教材的矛盾處;置問於教材的含蓄處。
課堂提問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教的目的是為了學,教學活動的協調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仍然是為教學這一活動服務的,其受益者仍然是學生,所以,為了更好地發......>>
『玖』 如何建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導語:語文藉助細膩而生動的語言,豐富而真摯的情感,深厚而獨特的人文,博大而深邃的哲理浸透著學生的心田。那一幅幅如美的畫卷,一件件如珍的精品,要求教師以一個優秀的導游員,一位出色的主持人的身份,引導著學生去欣賞、去解讀、去品味、去揣摩、去感悟。那麼,教師應該怎樣利用好課堂這一主陣地,建構出和諧的氛圍、高效的課堂呢?
一、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高效地導入課堂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能否做到高效,開頭非常重要。抓住學生心理,就是一個有效的開局,對於學生的學習慾望將會有大的啟發。不過在很多情況下,有些老師為了趕進度,也有的老師為了讓學生多做練習和習題,基本上不太注意課堂的開頭,都是直奔主題而去。如果說用題海戰術帶動考試分數,這算是一種高效,我只能說,這是特殊體制下的高效,摧殘了學生的心靈,是一種偽高效。
初中生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對於新奇的事物都很有興趣去了解,他們唯獨缺乏的就是耐心,所以初中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一定要抓住初中生的這一特性,利用這些特性,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拉進到課堂中來,讓學生覺得課堂學習並不是那麼的枯燥乏味,而是豐富多彩的。如學習《論語》,在講解課文之前,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相關的課外話題,讓學生想像一下太陽在一天中不同的位置、顏色、大小等,之後再以太陽的顏色為話題給學生介紹光滲效應等物理現象,引起學生的注意。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之後,再通過講述《兩小兒辯日》的故事引入新課——《論語》的學習,對於其他的課文也可以像這樣來引導。這樣的開局很明顯地比直來直往的效果要好得多,如果一上來就開始講解課文,沒有鋪墊,學生有何興趣去學,何來高效課堂!
二、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高效地因材施教
我國的課堂教學是一種集體化教學。在集體化教學的環境下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是很容易被忽視的。我相信教師講課會照顧到絕大多數學生,講課的深度也就僅僅符合大多數學生的水平要求,那麼學習好的學生聽起來就會覺得沒意思,而學習差的學生也很難聽得懂。以前我們把學生比喻成祖國的花朵,這一點都沒錯,只不過,每一個學生都代表著一種花草,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管理,像梅花就專屬於寒冷的北方,而南方少有。學生也是如此,在同一個層次上的'教學,有的學生會感覺到沒意義,浪費時間,而有學生則感覺是在聽天書,如果我們不認清學生之間的差異,就這么一視同仁,就不會有高效課堂。所以我們要正視這種差異,有針對性地開展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差異教學。
對於這種差異教學,可以利用分層教學法來實施。所謂分層,和差異教學一樣,就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最典型的就是提問分層,如在講解《愚公移山》時,可以發問:選自哪裡?作者是誰?文章主人翁是哪些人?講述了什麼樣的事情?這篇寓言想要表達什麼?對於愚公、智叟這樣的人物我們該如何去理解?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事例?這些問題深度是遞進的,可以滿足各個層次的學生,只有讓所有的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課堂才能達到高效。
三、調動學習主動性,高效地開展探究
學校的教育,第一層面是知識教學,但更深層次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新課標也強調,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書育人,更在於如何指導學生去學,把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所以學生應該成為學習的主人,而非被動的受眾。其實會學與學會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會學的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主動地去探究知識,課堂效率也會增加不少。
如何讓學生會學呢?關鍵在於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要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必須拋棄呆板的滿堂灌的傳統授課法,創設靈活多樣的課堂模式,讓老師做導演,學生做主演,如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一對一幫扶”“我也做一天老師”……開展綜合性語文活動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如上《橋梁遠景圖》後,進行“橋”的主題探究學習: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自主選擇有關橋的探究目標,有的去收集橋的圖片,有的去收集名橋的資料,有的去收集有關橋的傳說故事,有的去收集有關橋的文章詩句,然後匯總、交流、評價、展覽。這樣對初中生來說是一種體驗,更要把學生調到學習的主體地位上來,相對於被動的學習,那就是高效。
四、設計以人為本的教案,高效地進行備課
備課和教案設計都是教師的基本工作,也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好的教案設計,無疑對課堂教學有極大的幫助。但是課堂是多變的,不可能像教案中的編寫的那樣一成不變,意外事件頻頻發生,也會影響教學效率。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意引發了一個話題,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如上《空城計》時不免會說到許多三國英雄事跡,很有可能是無關《空城計》本身的內容,但是學生很有興趣去討論,這時候教師就不能因為趕進度,一盆水澆滅了學生的熱情。所以我們在教案設計時,需要給課堂留出一些時間,專門用於某些話題的討論,絕不能因為書本教學,而忽視了人本教學。
初中語文教學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作為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道路上不斷去探索,通過教學實踐,摸索高效課堂的形成方法。教學不僅僅是教書,更是育人,教會學生做人,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這才是教學所要達成的目的。
『拾』 如何讓語文教學實現高效
新課程改革倡導有效教學,要求教瞎棗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盡可能地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實現有效教學。在這一要求下,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必須發生改變。但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陳舊,他們仍然以自己為主體採取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以至於影響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阻礙了語文教學的發展。那麼,如何才能改變這一現狀,真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呢?
一、認真備課
備課是正式上課前的准備工作,是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正所謂「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教師只有在課前認真備課,完善教學方案,才能確保有效教學得以實現。
(一)備課伏叢程標准
課程標准對教師提出了具體的教學要求,在教師備課的過程中起著指導性作用,若教師在備課時對課程標准不進行深入解讀,就可能迷失教學方向,導致教學效果事倍功半。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必須深入研讀課程標准,明確年級目標,並據此設計教學方案。
(二)備教材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據,是學生所學習的知識的來源,教師在課前必須熟讀教材,鑽研教材,掌握教材內容,以便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具體來說,備語文教材,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從整體入手,把握好整本教材,理清單元之間的關系,明確各單元目標;二是從局部入手,把握好新授課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深入解讀課文,明確課文的重點、難點,抓住主旨,明確教學目標。此外,教師還要查閱資料,做好對教材的補充,以便更好地安排教學內容。
(三)備學生
教師在備課時不能僅從自己的角度考慮,還要從學生的需求入手來設計教學方案。因為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而學生存在個體差異,他們的興趣愛好、基礎水平、理解能力、創新能力等都不同,教師在課前必須深入研究學生,掌握他們的基本情況,以便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強大動力。若學生對語文感興趣,他們便會自覺主動地去學習。相反,缺乏興趣,他們就會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不願學習。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筆者在語文教學中通常採取以下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導入激趣
俗話說得好:「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作為一節課的開端,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巧用懸念、故事、音樂、圖片等導入新課,以使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無論運用哪種導入方法都要緊扣教學中心,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切忌生搬硬套。
(二)情境激趣
情境創設是激發學生興趣的一種有效手段。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方式有很多,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創設情境,可以利用圖片創設情境,也可以通過音樂創設情境,只要所創設的情境符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輕松、愉快地掌握所學知識。
(三)競賽激趣
小學生年齡小,爭強好勝的心較強,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寓競賽於教學中,激起學生的好勝心,從而讓他們在你追我趕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當然,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合理選用,就一定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變「苦學」為「樂學」。
三、精心設計課堂提問
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的「心臟」。巧妙的課堂提問,能激活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潛能。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提問。但現階段的語文教學中無效的提問頻頻出現,通常都是一些讓學生回答「是不是」「對不對」的問題,缺乏啟發性,不可能引發學生思考。那麼,如何改善這一現狀,增缺神櫻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呢?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提問要有目的性
漫無目的的提問不僅不可能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獲得好的學習效果,反而會使他們迷失學習方向。因此,課堂提問一定要有目的性。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明確問題是為何而提,希望達到何種目的,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問要有啟發性
巧妙的提問,能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以往僅讓學生回答「是不是」「對不對」的問題不可能激活學生思維,教師必須抓住課文的突破口、關鍵處來設計問題,增強問題的思考價值,使之具有啟發性,從而為學生引領思路,提供學習線索。
(三)提問要難易適度
課堂提問應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且難易適度。太過淺白,沒有思考的空間,學生無從學到新知識,只能在「原地踏步」;太過艱深,學生往往茫然無措,無從下手。因此,課堂提問要難易適度,既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又能使學生通過努力從「已有的經驗區」達到「最近發展區」,進而「跳一跳,摘到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