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如何判斷省略句和被動句

語文如何判斷省略句和被動句

發布時間:2023-03-27 22:42:05

A. 文言文里什麼是省略句,什麼是被動句,倒裝句

省略句是省略主語,賓語,謂語的句式,如一鼓作氣,再(鼔)而衰,三(鼔)而竭
被動句態猜銀是以 為,於,為。兆轎。。所表示的有標志被動和無標識被動,如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
倒裝句是指賓語後置 忌不自信 (信自)
主帆宴謂倒置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定語後置 嘗貽余核舟一 (一核舟)
介賓後置 告之於帝

B. 文言文解答技巧!如何掌握特殊句式的類型和判斷方法

文言文是我們的初高中語文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對於這部分,很多同學認為文言文很難讀懂。其實它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讀懂文言文的關鍵,除了掌握古今詞義的差別外,還要熟悉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類型並學會判斷。就像英語的語法一樣,知道了語法,才能正確翻譯出句子的意思。那麼,如何去掌握特殊句式的類型和判斷方法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C. 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 怎樣判斷

1、判斷句,「…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採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
2、被動句、1.「見」「……見……於」「於」表被動.如:「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2.「為」「為……所」表被動.如:「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3、省略句、1.省略主語.2.省略謂語.如:「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賓語.如:「可燒而走(之)也.」 4.省略介詞賓語.如:「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之)掩戶.」 5.省略介詞睜備「於」.如:「今以鍾磬置(於)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焉.」
4、主謂倒置句、這種情況很少,往往是為了表示強烈的感嘆.如:「甚矣,汝之不惠.」「告塌美哉,我少年中國.」
5、賓語前置句、(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大王來何操?(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藉助「之」「是」將賓語提前.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4)介賓短語中賓語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6、定語後置句、1)用「之」使定語後置.如:「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2)用「者」的後置.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7、介詞結構(狀語)後置句 文言文中,介詞結構作狀語往往都會置於句後作補悉友毀語.如:「貧者語於富者曰」「於富者」就是置於句後作補語的介賓短語.

D. 文言文如何分辨被動句

1. 語文古文的被動句如何判斷

一、判斷句:

古漢語中,判斷句一般是以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充當謂語而表示判斷的語句,有時也使用判斷詞「是」,但多數時候是借「者」「也」「為」「非」等詞表示判斷。

二、被動句:

被動句主要有八種形式:用「於」字表被動、用「見」字表被動、用「見……於」表被動、用「受……於」表示被動、用「為」字表被動、用「為……所」表被動、用「……為所……」表被動、用「被」字表被動。

三、賓語前置:

1.否定臘轎鄭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常見的否定詞「不、弗、未、非、否、毋、無、莫」等。

2.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常見的疑問代詞「何、誰、孰、安、胡、奚、曷」等。

3.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動詞前,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

4.介詞賓語前置。文言文中,常見介詞有「於、以、為、與、從、自、向」等,往往與後面的名詞或名詞短語組成介詞結構,這些在介詞後的名詞或名詞短語叫做介詞賓語。

四、成分省略:

文言文語句中根據習慣,省略某詞或某種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有承前省、蒙後輪頌省、承賓省、對話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古今漢語都有省略,古漢語的主語省略比現代漢語更多,常見的省略成分有:主語、謂語、賓語、介詞和介詞後的賓語。

五、詞類活用:

古漢語有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具有某種語法功能,並且臨時改變了詞性,有的還改變了讀音。如名詞作動詞,名詞作狀語,名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形容詞作名詞,形容詞作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動詞作名詞,動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等。

同時,還要特別關注一下謂語前置、定語後置兩種倒裝句和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在考題中出現的頻率也非常高。

謂語前置是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如,「甚矣,汝之不惠」。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等語言現象稱為定語後置。定語後置的句子,多在後面加「者」字,主要有三種格式:「中心詞+之+定語」「中心詞+定語+者」「中心詞+之+定語+者」。

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

如曾考過的「奈為醫者戒余勿食何?」「何用姓字為?」考查的都是文言固定句式。常見的文言固定句式有:無以,無從(譯為「沒有用來……的辦法」)、若何(譯為「把……怎麼辦呢?」)、如……何(譯為「對……怎麼辦」)、奈……何(譯成「把……怎麼辦」)、不亦……乎(譯為「不也是……嗎?」)、無以……(譯為「沒有可以拿來……的」)、其……乎(譯為「難道……嗎?」)、得無……乎(譯為「恐怕……吧」)、無乃……乎(譯為「恐怕……吧」)、之謂也(譯為「說的就是……」)、孰與(譯為「跟……比較,哪一個……」)、與其……孰若(譯為「與其……哪如……」)、能無……乎(譯為「怎麼不……呢」)。

2. 文言文中有哪些句式(比如判斷句,被動句之類的),有什麼標志,怎

1、判斷句

判斷句式最易知,

就看句尾一「也」字。

有的「------者也」有的「也」

最典型的是「者也」

2、狀語後置句

狀語本在謂動前,古人偏放動詞後。

關鍵記住於和以,名代緊跟在其後。

3、被動句

一種被動句,句中有個「於」,

它與「見」「受」相配合,被動更明確。

有的句中「為」,意思也是「被」

它和「所」字同時用,

「------為------所------」表被動。

4、省略句式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形: 省略主語有承前面的主語省略,有呼應下文省略,在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主語。」

5、疑問句式 文言疑問句,一般都有疑問詞,疑問詞包括疑問代詞(誰、何、曷、故、安、焉、孰等),疑問語氣詞(乎、諸、哉、歟、耶等)以及疑問副詞(豈、獨、其等)。有時也不用疑問詞。

另外,還有些表示反問的習帆孝慣用法。 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詞有否定副詞(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詞(莫)以及否定性動詞(無)。

網路來的,希望能幫到你。

3. 文言文被動句

用「為」表被動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動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

用「見」表被動

「……徒見欺」(……白白地被欺騙)

用「於」表被動

「受制於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於遠近。」(不能被鄰里所容)

1.

動詞後用介詞「於」表被動,「於」起介紹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的作用。如:「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史記.屈原列傳》)這里「惑」、「欺」的動作是由「於」後的「鄭袖」、「張儀」發出來的。

有時也在介詞「於」或動詞前加「受」,形成「受。。於。。。」的形式表被動。如:「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用「見」、「於」,「見。。於。。。」表被動。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同上)「暴見於王。」(《孟子.梁惠王下》)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

例如: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司馬光《赤壁之戰》)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3.用「見」「見……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動見瞻觀,何時易乎? (曹丕《與吳質書》)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4.用介詞「被」表被動。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張溥《五人墓碑記》)

參佐無不被系束。(《世說新語•桓南郡好獵》)

5.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4. 歸納高一語文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例句及翻譯

第八節古代漢語被動意義的表達方式 1 主動句: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達動作行為的發出者,即施事者,如我讀書。

2 被動句:主事是謂語動詞所表達動作行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如杯子打破了。 3 古代漢語被動句的類型: A 語義上表被動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B 有句法標志的被動句: (1 )「於」字句。 a 「及物動詞+ 於+ 施事者」如:楚懷王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b 省略「於」字,「動+ 施事者」如:大樹不夭斤斧,物無害者。 c 「於」字句經常用於主動與被動對比的復句里。

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d 「乎」(介詞)的語法功能與介詞「於」同。

(2 )「為」字句。a 「為+ 施事者+ 及物動詞」,如:(吾子)今為赤帝子斬之。

b 「為+ 及物動詞」,如: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3 )「見」字句。

a 「見+ 及物動詞」如:人皆以見侮為辱。 b 「見+ 及物動詞+ 於+ 施事者」,如:昔者彌子瑕見愛於衛君。

c 南北朝後,「見+ 動詞(主動句)」表示「對我怎樣」,如「慈父見背」(慈父背棄我)。(不是被動句)(4 )「為……所……」句。

a 「為+ 施事+ 所+ 及物動詞」。如: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

b 「為+ 所+ 及物動詞」,如: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c 東漢後,「為……之所……」「為……所見」在漢魏六朝常見,唐後消亡。

(4 )「為……所」句。 a 「為+ 施事+ 所+ 及物動詞」,如: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

b 「為+ 所+ 及物動詞」,如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c 東漢後,「為……之所……」「為……所見」在漢魏六朝常見,唐後消亡。

(5 )「被字句」。 a 「被+ 施事者+ 及物動詞」如:臣被尚書召問。

b 先秦「被」是及物動詞,意為「復蓋、遭受、蒙受」,如:光被四表。 c 漢代後,至今,「被+ 及物動詞」。

如:杯子被打破了。 第九節古代漢語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1 賓語前置:古代漢語的賓語在某些特定的語法條件下要置於動詞之前,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賓語前置。

2 賓語前置的種類: (1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a 作動詞的賓語前置。

如:吾誰欺,欺天乎? b 在介賓結構中,作介詞的賓語前置。 如:諺曰:「誰為為之,孰令聽之。」

需要注意的是: a 個別用「為」字的句子,疑問代詞作賓語不前置,如「子為誰?」 b 「如何」是「如之何」的緊縮,意思是「對之怎麼樣」,「何」不是真正的賓語,不受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規律的制約。 c 「何如」語義同「如何」,譯為「怎麼樣」,是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結構。

d 「奈何」「若何」情況同「如何」一樣,何不是真正的賓語,不前置。 (2 )否定句中,指示代詞或人稱代詞作賓語前置。

如「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臣未之聞也。」

有兩種不能前置的情況:賓語不是代詞,而是名詞性成分。

如「吾不能早用子。」兩個否定詞構成雙重否定,其中的代詞賓語一般不前置。

如:莫弗稱之。 (3 )用代詞復指的賓語前置。

古代漢語敘述句的賓語都可以置於動詞之前,但有一個必要的條件,賓語必須用代詞復指,常用於復指賓語的代詞有「之」和「是」。如:「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

「僑聞為國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難,無禮以定其位之患」。 另外,有兩種情況:a 「惟(唯)+ 賓語+ 是(之)+ 動詞」,這種格式使賓語表達的事物得到進一步的強調,如「惟余馬首是瞻。」

意思是「惟瞻余馬首」。這類前置賓語也可以由代詞充任,用以復指賓語的代詞只用「之」。

如「其斯之謂與?」b 「此(是)之謂……」是一種固定格式,意思是「叫這作…」或「是說這個吧」。 代詞「是」作賓語有時不需要復指就可以置於動詞之前。

如「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3 、謂語前置:古代漢語的一些句子,謂語在主語之前,稱之為謂語前置。

有兩種句子里謂語前置的現象比較多見。(1 )表示疑問的句子。

如:何哉,爾所謂達者?(2 )表示感嘆的句子。 如:賢哉,回也! 4 、動量成分的位置:古代漢語一般只用單個數詞表示動作行為的量,數詞可以處在兩種語法位置上。

(1 )在動詞前作狀語。如「三戰三北」。

(2 )在動詞性成分後加上代詞「者」,後面再加上數詞,讓數詞作謂語,表示動作行為的量。如「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三。

」 5 、主語的省略:(1 )承上省略:在復句中第一分句出現了主語,如果後幾個分句的主語與第一分句相同,那麼後幾個分句的主語就可以省略。如: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

(2 )蒙下省略:前幾個分句的主語蒙最後一分句的主語而省。如: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6 、賓語的省略:這在古代漢語里是常見的。有:(1 )賓語表達的事物在前文已經談到,賓語就可以省略。

如: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2 )介詞的賓語也可以省略。

如:(項伯)欲呼張良與()俱去。 第十節古代漢語詞類活用 1 、詞類的活用:有些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表達習慣而靈活運用,在句子中臨時改變它的詞性和基本功能,這種現象就叫作詞類活用。

如「從左右,皆肘之」。句中的「肘」是名詞,在此臨時用作動詞,意為「用肘撞」。

2 、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怎。

5. 初中文言文被動句

「。。見。。於。。」表被動

例句:(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廉頗藺相如列傳》)

翻譯:我擔心被秦王欺騙而有負於趙國

「。。見。。」表被動

例句::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蘇武牧羊》

翻譯: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一定會牽連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後才死),更加對不起國家

或者;徒見欺

翻譯;白白被欺騙

無標志的意念被動句

例句: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張衡傳》

翻譯:被舉薦為孝廉公沒有答應。

E. 怎樣判斷古文的句式

1、賓語前置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通「否」 兩個」之「都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沒有實義。

2、被動句 :不拘於時,介詞結構後置 「於」所在的介賓結構位於動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被」。

3、狀語後置句:學於余-介詞結構後置

4、狀語後置句:恥學於師-介詞結構後置

5、判斷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6、判斷句:其可怪也歟-

7、介詞結構後置:不必賢於弟子-

8、判斷句: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9、判斷句:人非生而知之者-

10、判斷句: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11、判斷句: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12、省略句:則曰-

拓展資料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類: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判斷句

1.被動句

被動句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系是被動關系,也就是說,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被動句物旅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有標志的被動句,即藉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志的被動句,也叫意念被動句。

2.省略句

古今漢語都有成分省罩手凳略,但在古漢語中,省略現象更為普遍,而且按照現代漢語習慣,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

3.倒裝句

分為介詞結構後置、狀語後置、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和定語後薯衫置

4.判斷句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

F. 古文中的倒裝句被動句省略句判斷句固定句怎麼快捷的判斷

一、判斷句
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成判斷與被判斷關系的句子,叫判斷句。通常由以下幾種方式構成:
1.以虛詞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斷句,如借用「者」、「也」等詞構成。
(l)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2)夫戰,勇氣也《曹劌論戰》
(3)環滁皆山也《醉翁亭記》
(4)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藉助於「乃」、「是」、「為」、「則」、「悉」、「本」等詞構成。
(1)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銘》
(3)項燕為楚將《陳涉世家》
(4)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5)此悉貞良死節之臣《出師表》
(6)臣本布衣《出師表》
(7)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3.「者」、「也」都省略,單以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來表示判斷,也是文言文中判斷句的一種形式。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這種句子叫省略句。古漢語中省略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語省略
(1)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2)[桃花源中人「見漁人,乃大驚《桃花源記》

2.謂語省略
(1)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
(2)陳涉自立為將軍,[立]吳廣為都尉《陳涉世家》

3.賓語省略
(l)上使[扶蘇]外將兵《陳涉世家》
(2)便要[漁人]還家《桃花源記》

4.介詞省略
(l)置[於]人所罾魚腹中《陳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魚為業《桃花源記》

三、被動句
古漢語中,主語和謂語屬於被動式關系的敘慧游困述句叫被動句。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
l.用「為……所……」、「為所」表示被動。
(1)二蟲盡為所吞《童趣》

2.用「為+動詞」表示被動。
(1)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陳涉世家》
(2)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守株待兔》

3.用「於」表示被動。
(1)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馬說》

四、倒磨李裝句
現代漢語中的倒裝句是為了適應修辭表達的需要,但在古前念代,倒裝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譯時有時要作適當的調整。古漢語中的倒裝句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謂倒裝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賓語前置
a.用助詞「之」使賓語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銘》
b.疑問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
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閱讀全文

與語文如何判斷省略句和被動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