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回作指的是什麼意思

語文回作指的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4-09 22:42:02

1. 七年級語文寒假作業的「 抄寫回目(即每章標題)」是什麼意思

古代章回小說,都有「回目」。所謂「回目戚穗中」,就是每回書的題目,有的單句,有的偶句。這是一種在小說創造過程中具有中國特族派色的藝術表現形式。舉個例子《西遊記》回目: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高山元神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2. 語文課代表問老師作業是什麼老師回.是什麼意思

今天沒作業,大家好好消息

3. 初一語文下冊第一課課後題解答

一、按要求閱讀課文,討論下面問題。
1.本文題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你從這個題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從……到……」表示這篇文章大致包括兩部分,同時也告訴我們文章前後兩部分的內容。
2.快速閱讀課文,分別找出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語句以及中間的過渡段。
從開始「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到中間「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 是寫百草園的部分;從「出門向東」到文章結尾「這東西早已沒有了吧」是寫三味書屋的部分;中間「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裡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是兩部分之間的過渡段。
3.細讀課文,邊讀邊把前後兩部分聯系起來思考,討論:這篇文章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種說法可供參考。
①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③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這道練習旨在幫助學生從整體與部分的結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由於課文內容復雜,初一學生難以理解得很深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達到目的了。
這三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學生無論贊成哪種說法,都要給予適當肯定。第一種說法,根據是魯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過封建私塾教育的陳腐,扼殺兒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寫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種說法,是對第一種說法的修正,比第一種說法合理些。第三種說法,最易為現在的人們接受,似乎最為合理。
二、揣摩下面的文字,回答括弧中的問題。
本練習旨在引導學生能夠根據上下文弄懂語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文章的語意重點。
1.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中哪個內容是強調的重點?請你仿寫一段話。)
「單是」以後的內容是作者強調的重點。
2.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吧,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吧,……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因為說到原因時是用表示猜測語氣的「也許」。
三、下面這段話中連續使用了一系列動詞,准確地描述了雪地捕鳥的過程。仔細品味,然後自己寫一段話,或敘述做某個游戲的過程、或描寫螞蟻搬家的經過,也試著用上一系列動詞。
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本題是從課內向課外的延伸練習。要引導學生在體會這段話准確使用動詞的基礎上,學著用一系列動詞准確地描述一個游戲。可以用題目中提出的那些游戲,也可以自行選擇游戲。
內容分析
1、文章一開頭介紹了什麼情況?本文採用哪種方法開頭?"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這句話有什麼作用?
文章一開始就扣住題意,介紹了百草園的位置、來歷以及現在的歸屬。
本文採用不同於成人看法的語式,開門見山地點明了中心。
「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一句,是第一部分的點題之筆,以下七段,便可見到。
2、百草園里有哪些景物?
有「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鳴蟬」、「黃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烏」、「木蓮」、「覆盆子」。
3、百草園的景物有些是詳寫的,為什麼要詳寫?
對百草園的景物的描寫的詳略是與中心意思緊密相關。例如「泥牆根一帶」是詳寫,目的是以「點」映「面」,既然這里都有「無限趣味」,可見百草園里好玩的地方很多,突出「我對百草園的喜愛之情。」
4、在描寫百草園景色時,作者用了哪些修辭方法?作者把百草園寫得有聲有色、親切感人的原因是什麼?
作者用了「擬人」·「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方法。
作者對百草園作過細致的觀察,熟悉並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在描寫中又傾注了自己對百草園——這個童年的樂園的熱愛之情。
5、「長的草里是不去的,……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這兩段文字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加紅的一句話在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這兩段文字是寫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這個故事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秘感,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也給了「我」一些教益,使其如下文所說的「覺得做人之險」,「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即產生了懲惡的念頭。
加紅的一句話在結構上起了過渡作用,用「長的草」承著百草園,由「是不去的」引出下文有關美女蛇的故事。
6、「一切景語皆情語。」認真研讀課文前八自然段,體會作者筆下百草園里有哪些樂趣。
(1)看「樂」,飽人眼福。百草園景色豐富、美麗誘人、「有無限樂趣」。
①色美:「碧綠」耀人眼,「紫紅」撩人心。
②音美:鳴蟬長吟,油蛉低唱,蟋蟀彈琴,齊奏齊鳴。
③狀美:黃蜂肥胖,何首烏與木蓮纏絡,形狀各異。
④味美:覆盆子酸甜,令人垂涎。
(2)聽「樂」,飽人耳福。曲折、驚險、離奇的美女蛇故事,增添了百草園的神秘色彩,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
(3)找「樂」,用心體驗。雪後捕鳥,樂在其中。一系列表示動作的詞,准確而生動地描繪出捕鳥的全過程和兒童捕鳥時的興奮驚喜之情。
以上三個內容,表明百草園的生活美好、神奇而有趣,印證了開頭的最後一句話:「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7、本文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兩部分之間是什麼關系?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於這個問題,有三種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對比關系,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陳腐的生活相對比,一個是多麼適合兒童心理,表現了兒童的廣泛的生活樂趣,一個是多麼妨礙兒童身心的發展,表現了兒童對它的厭惡。另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襯托關系,用自由歡樂的百草園生活來襯托枯燥無味的三味書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束縛和損害。還有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和諧統一的關系,貫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歡樂的回憶,是對自然的愛和對知識的追求,是一顆天真調皮的童心,這是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韻味美之所在。
對本文結構的不同理解,實際上表現了對文章主題思想的不同理解。對文章的主題思想,可以允許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原名「三餘書屋」
「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
「三味」:讀書之為太羹,史為雜俎,子為醯醢。

4. 回嗔作喜的意思及成語解釋

愛憎分明:愛與恨的界限清清楚楚。安然無恙:恙:疾病,亦借代災禍。很平安,沒有災禍、疾病之類憂愁事。形容平無事,沒有受到損害。跋山涉水:跋山:翻山越嶺。涉水:徒步過水。形容走遠路的艱苦。百看不厭:厭:厭倦。看很多遍也不會感到厭倦。形容詩文或物景非常好,不論看少遍也不感到厭倦。 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別人的話傳來傳去,有意從中挑撥是非。變本加厲:本:原來。厲:猛烈。指比原來更加發展。現多形容比原來的情況更嚴重。多含貶義。變幻莫測:變化很多,令人無法捉摸。別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構思。不出所料:出:超出。料:推測,料想。沒有超出所料想的。表示早已預料到了。不計其數:計:計算。沒法計算數目,形容很多。不可救葯:葯:用葯治療。病已重到無法用葯醫治的程度。比喻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不可思議:形容事物無法想像或難以理解。不能自已:已:停止。指無法控制自己,使激動的情緒平靜下來。不屈不撓:屈:屈服;撓:彎曲。指在困難或惡勢力前不屈服、不低頭。不速之客:速:邀請。指沒有邀請而自來的客人。不省人事:省:知道。指失去了知覺,陷入昏迷狀態。不屑置辯:屑:值得。認為不值得辯解。不言而喻:言:解釋,說明。喻:明白,知道。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不用說就能明白。不約而同:約:相約。沒有商量,彼此的看法或行動卻一致。不折不扣:一點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暢所欲言:暢:盡情,痛快。暢快地把要說的話都說出來。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

5. 初三語文課文解析的答案

1. 跪求初中語文八年級上下冊,九年級上冊 人教版的文言文選擇試題及答 《大道之行也》 1、給加粗的字注音並對其做解釋。 ① 選賢與能( )________________。 ② 男有分,女有歸( )________________。 ③ 貨惡其棄於地也( )________________。 ④ 陶後鮮有聞( )________________。 2、翻譯下列語句。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給上題語句劃分節奏。 (一)語段點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________,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1、用課文原話填空。 2、翻譯劃波浪線的語句。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文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修辭手法。 4、本文選自《________》,是________家經典之一,大約是________末年或________之際儒家數輪學者託名答問的著作。 (二)遷移過關 管仲、隰明①從桓公伐孤竹②,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行山中無水,隰明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而水③。」 乃掘地,遂得水。────────────【注】 ① 管仲、隰(xí)明:兩人都是齊桓公的大臣。 ② 孤竹:指孤竹國,在今河北盧龍。③ 蟻壤一寸而仞有水:據說蟻封(蟻穴周圍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下便有水。 1、解釋下面句中加粗的詞。 ① 從桓公伐孤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蟻冬居山之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 春往冬返,迷途失道。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前一段是一個成語的出處,請寫出該成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 1、① jǔ 通「舉」,選出來 ② fèn 職分、職守 ③ wù 憎惡、憎恨 ④ xiǎn 少 2、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3、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一)1、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2、(人們)憎惡財貨被拋棄在地上的現象(而要去收貯它),卻不是為了獨自享用;(也)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總要不為私利而勞動 3、對偶 排比 4、禮記·禮運 儒 戰國 秦漢(二)1、① 討伐 ② 山南 2、春天出征冬天返回,(可是返回途中)迷失了道路 3、老馬識途 提示:(二) 1、這道題考查的是文言實詞的詞意,首先我們應對所釋之詞各項姿畢唯意義心中有數,然後根據具體語言環境加以選擇。「伐」有討伐、砍伐之意,「陽」有山南水北之意,故本題作「討伐」,「山南」解。 2、翻譯須注意幾點:詞語語意上的特殊性(如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性的活用,通假字等),句子的語序(如定語後置,狀語後置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當然更多的句子是很普通的。 3、這是考查我們詞語的積累和語言的運用能力。由古文推斷成語多從內容出發,以抓中心、人物特徵、事物本質為主。 - 《五柳先生傳》習題精選 閱讀課文選段,完成後面的題目。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親跡培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揭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 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 ⑴ 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會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造:_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_______ ⑶ 簞瓢屢空,晏如也 宴如:__________________ ⑷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蕭然: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五柳先生傳》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代大詩人,我們學過他的一篇文章《__________》,其中描繪了一個自由、和平、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 有關他不阿諛權貴的「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也廣為流傳。 3、翻譯下列短語或句子: ⑴ 曾不吝情去留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選段中的一個成語是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不慕榮利」與下文「贊語」中的哪句相照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____________」劃出文段中寫「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 7、從表達方式看,文段主要用了________的表達方式,這部分內容與下文的「贊」語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⑴ 指對書中的意旨有獨到的體會。 ⑵ 往,到;希望、願望。 ⑶ 安然自若的樣子。 ⑷ 冷冷清清的樣子。 2、陶淵明 東晉 桃花源記 不為五斗米折腰 3、⑴ 態度率直,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⑵ 簡陋的居室冷冷清清。 2. 初中文言文(人教版)題目目錄我只要所有文言文的題目就行了br/ 愛 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一冊第五單元21、《論語》十則 22、扁鵲見蔡桓公《韓非子》 23、*狼(蒲松齡) 24、*短文兩篇 兩小兒辨日《列子》 樂羊子妻(范曄)25、詩五首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陶潛) 過故人庄(孟浩然)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書湖陰先生壁(王安石) 游山西村(陸游)第六單元26、為學(彭端淑) 27、木蘭詩(北朝民歌) 28、*賣油翁(歐陽修) 29、*宋定伯捉鬼(干寶)30、詩詞五首觀滄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灣) 望岳(杜甫) 如夢令(李清照) 西江月(辛棄疾)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二冊第五單元21、桃花源記(陶源明) 22、口技(林嗣環) 23、*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24、*傷仲永(王安石)25、詩五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黃鶴樓(崔顥) 泊秦淮(杜牧)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夜雨寄北(李商隱)第六單元 26、愚公移山《列子》 27、短文兩篇 陋室銘(劉禹錫) 愛蓮說(周敦頤)28、*黔之驢(柳宗元) 29、*工之僑獻琴(劉基)30、詩詞五首 龜雖壽(曹操) 石壕吏(杜甫) 相見歡(李煜)觀書有感(朱熹) 清平樂(辛棄疾) 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三冊第五單元21、短文兩篇 三峽(酈道元) 記承天寺夜遊(蘇軾)22、閑情記趣(沈復) 23、*周處(劉義慶)24、*晏子故事兩篇《晏子春秋》25、詩詞五首使至塞上(王維)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春望(杜甫)登飛來峰(王安石) 論詩(趙翼)第六單元26、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27、小石潭記(柳宗元)28、*觀潮(周密) 29、*寓言四則 畫蛇添足《戰國策》 買櫝還珠(韓非子) 濫竽充數(韓非子) 塞翁失馬《淮南子》30、詩詞五首渡荊門送別(李白) 秋詞(劉禹錫) 赤壁(杜牧)過零丁洋(文天祥)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蘇軾)人教版初中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21、公輸(墨子) 22、核舟記(魏學洢)23、*唐雎不辱使命《戰國策》 24、*短文兩篇 荔枝圖序(白居易) 山市(蒲松齡)25、詩詞五首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韓愈) 別雲間(夏完淳)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李清照)第六單元26、陳涉世家(司馬遷) 27、韓愈短文兩篇 馬說 送董邵南遊河北序28、*與朱元思書(吳均) 29、*西湖游記二則(袁宏道)30、詩歌五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雁門太守行(李賀) 無題(李商隱)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21、魚我所欲也《孟子》 22、*隆中對(陳壽)23、出師表(諸葛亮) 24、*墨池記(曾鞏)25、詩詞五首漢江臨眺(王維) 宣州謝朓北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 浣溪沙(晏殊)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第六單元26、曹劌論戰《左傳》 27、上樞密韓太尉書(蘇轍)28、*送東陽馬生序(宋濂) 29、*陌上桑《漢樂府》30、《詩經》三首 關雎 蒹葭 君子於。 3. 人教版初三語文上冊 人教版初三語文陳涉世家課後習題 研討與練習一 熟讀課文,注意本文敘事的脈絡,回答下列問題。 1.陳勝對當時的形勢進行了怎樣的分析?提出了什麼口號?2.陳勝是怎樣為起義做輿論准備的?又是怎樣發動起義的?1.陳涉認為當時的形勢有利於發動起義,他抓住了秦王朝所面臨的嚴重政治危機和楚國人民的反抗要求這兩個問題作了精闢的分析,並且提出了「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這一策略口號,表現了他超人的才略膽識。2.丹書「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讓士卒買去,又讓吳廣在軍隊駐扎的地方扮作狐狸叫「大楚興,陳勝王」。 與吳廣一起殺了押送的軍官,詐稱公子扶蘇,項燕,攻下大澤鄉起義。 4. 求初三語文題和答案 九年級語文(上)(人教實驗版)第六單元檢測題(一)(90分鍾 100分)一、積累運用(25分)1。 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2分)A。 輟耕(chuò) 陽夏(jiǎ) 往往語(yǔ) 魚腹(fù)B。 怫然(fú) 搶地(qiǎng) 休祲(jìn) 縞素(gǎo)C。傾頹(tuí) 存恤(xù) 崩殂(cú) 駑鈍(nǔ)D。 卑鄙(bǐ) 陛下(bì) 夙夜(sù) 斟酌(zhēn)2。下列詞語在句中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A。 會天大雨,道不通(適逢,恰巧遇到)/陳勝佐之,並殺兩尉(一齊)B。 請廣於君(擴充)/寡人諭矣(明白,懂得)C。 隆中對(文體的一種)/度德量力(衡量)D。此誠危急存亡之秋(時)/咨諏善道(詢問)3。 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2分) A。 扶蘇以數諫故 B。 為天下唱 C。欲信大義於天下 D。 自董卓已來 4。下列句子中沒有古今異義詞的一項是( )(2分) A。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B。 楚人憐之[來源:學科網ZXXK] C。 長跪而謝之 D。每自比於管仲、樂毅5。 綜合性學習。(10分) 縱觀古今,多少仁人志士、文人墨客觸動了我們的心靈:韓信忍受胯下之辱,自強不息,最後封侯拜將,決勝於千里之外;勾踐卧薪嘗膽,最終以三千越甲吞吳,千古流芳……他們的品質,他們的精神,是人類歷史上的瑰寶。 他們是歷史長河中的風流人物……(1)班上要出一期「話說風流人物」的黑板報,你將如何出好這期黑板報?請談談你的簡要思路。(3分)(2)在古代,你們當地有哪些風流人物呢?請列舉兩位,並說出其主要事跡。 (3分)(3)近年來各地為古代名人故里所在地而展開了聲勢浩大的爭奪戰,如湖北襄陽和河南南陽爭奪諸葛亮的躬耕地,四川江油、甘肅天水、湖北安陸爭奪李白故里……旨在擴大當地的影響力,發展當地旅遊,對於這些爭奪戰,你是如何看待的?(4分)6。 名著閱讀。 (7分) 老師布置這學期閱讀《水滸》,並於學期末開展「走進名著」活動,請你完成下列各題。(1)假如你是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你准備通過哪些形式展示你們班的閱讀成果?(至少兩種)(4分)[來源:學科網] 活動一: 活動二: (2)從宋江、林沖、魯智深這三個人物中選擇一個,簡述其結局。 (3分)二、閱讀理解(35分)(一)閱讀《陳涉世家》的選文,回答問題。 (13分) ……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 佣者笑而應曰:「若為佣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 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 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吳廣以為然。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 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7。 下面與「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中「之」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 輟耕之壟上 B。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C。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 D。 固以怪之矣8。翻譯下面的句子。 (6分) (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天下苦秦久矣。 (3)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9。陳勝為什麼認為當時的情形有利於起義?他又是如何造勢的?(4分)(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8分) 謝深甫,字子肅,台州臨海人。少穎悟,刻志為學,積數年①少寐,夕則置瓶水加足於上,以警困怠。 父景之識為遠器,臨終語其妻曰:「是兒當大吾門②,善訓迪之。」母攻苦守志,督深甫力學。 中乾道二年進士第,調嵊縣尉。歲飢,有死道旁者,一嫗哭訴曰:「吾兒也。 佣於某家,遭掠而斃。」深甫疑焉,徐廉③得嫗子他所,召嫗出示之,嫗驚伏曰:「某 與某有隙,賂我使誣告耳。」 越帥方滋、錢端禮皆薦深甫有廊廟才,調崑山丞,為浙曹考官,一時士望④皆在選中。司業鄭伯熊曰:「文士世不乏,求具眼如深甫者實鮮。」 深甫曰:「文章有氣骨,如泰山喬岳,可望而知,以是得之。 」 【注】①積數年:連續幾年。 ②大吾門:光大我們的門庭。③廉:查考,訪查。 ④士望:有才能、有聲望的人。10。 解釋加點的文言實詞。(3分) (1)積數年少寐 (2)善訓迪之 (3)求具眼如深甫者實鮮 11。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某與某有隙,賂我使誣告耳。 12。 為什麼謝深甫做考官的時候,當時的那些有才能、有聲望的才俊都被選中了呢?(3分) (三)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14分) 學學胡弗 ①鮑伯·胡弗是美國著名的試飛駕駛員,他在空中表演的特技,令人嘆為觀止。一次,他從聖迭戈表演完畢,准。

6. 迴文詩是什麼意思

迴文詩,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回還往復,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的詩篇。

回環詩盡顯我國古代文人墨客風采,不為功名不為明志,只為一絲樂趣,是古人一種特殊的文字游戲,中華文化中一朵奇葩。
迴文詩分「通體迴文」、「就句迴文」、「雙句迴文」、「本篇迴文」、「環復迴文」五種,

「通體迴文」是指一首詩從末尾一字讀至開頭一字另成一首新詩。

1、《後園作迴文詩》

南北朝·王融

斜峰繞徑曲,聳石帶山連。

花餘拂戲鳥,樹密隱鳴蟬。

【倒讀】

蟬鳴隱密樹,鳥戲拂餘花。

連山帶石聳,曲徑繞峰斜。

作者僅使用了兩組對偶句,反復顛倒,騰挪化變,渲染園林風光,游賞興致,發抒歡娛情懷。

2、《兩相思》

宋·李禺

枯眼遙望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倒讀】

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來往,水隔山望遙眼枯。

這首迴文詩,順讀是思妻詩,倒讀是思夫詩,讓人拍案叫絕。


「就句迴文」是指一句內完成回復的過程,每句的前半句與後半句互為迴文。

3、《春閨》

清·李暘

垂肢衫簾畫閣畫簾垂,誰系懷思懷系誰?

影弄花枝花弄影,絲牽柳線柳牽絲。

臉波橫淚橫波臉,眉黛濃愁濃黛眉。

永夜寒燈寒夜永,期歸夢還夢歸期。

最後小編在此祝大家生活愉快喔!

7. 小學一年級語文《司馬光》經典教案

《司馬光》講述了司馬光和小朋友在花園里玩的時候沉著冷靜,用水缸旁邊的大石頭砸破了缸,救出了落水的孩子。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小學 一年級語文 《司馬光》經典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語文《司馬光》經典教案一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讀准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de)。

2.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花園的環境和司馬光的詞句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在有9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 故事 ,他是怎麼救人的,為什麼要救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喚沒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麼?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麼?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准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2. 說說 課文寫了一個什麼故事。

吵陪四、讀講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麼?

(2)藉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和碰納缸,缸里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①那個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②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什麼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後,教師略作小結,為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學習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從哪裡看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

(4)在學生讀文想像後,讓學生表演第4段的內容。

(5)小結:別的小朋友心裡著急,動作忙亂,司馬光表現怎麼樣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用筆畫出司馬光的動作。

(2)出示卡片: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討論

①司馬光沒有慌,他是怎樣做的呢?

②「舉起」與「拿起」作比較,「舉起」說明什麼?

③指名讓學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④「幾下子」告訴了我們什麼?

(4)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①司馬光為什麼要砸缸?

②能用別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嗎?

(5)小結:司馬光救人這件事可看出他是個遇事不慌、聰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准「得(dé)」的讀音。

(2)讓學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馬光說一句感謝的話。

二、朗讀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第三課時

一、 總結 全文。

1.指名朗讀。

2.看圖復述故事。

3.讓學生說說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完成課後作業第2題。

1.卡片出示兩組 句子

(1)他跟幾個小朋友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2)司馬光。司馬光用(石頭)砸缸。

2.要求學生找出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

(1)第1組的第2句寫明在什麼地方玩,並體會表示地點的詞語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組的第2句寫清楚了司馬光用什麼東西砸水缸。

三、指導學生識記字形並書寫。

1.讓學生自己說說如何識記本課的10個生字。

2.指導書寫。

「候」注意右上不要寫成「工」字。

「孩」右半邊的筆順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後封口。

「朋」由兩個「月」組成。

「跑」「足字旁」,右邊是書包的「包」。

小學一年級語文《司馬光》經典教案二

教學目標:

1、 通讀課文,大概了解課文大意。

2、 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

3、 會寫「嚇、叫」兩個生字

教學重點:

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

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都知道同學們喜歡看電影、電視。今天,就請大家看一場小電影,好不好?(好。用課件播放司馬光救人的故事短片)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 (當播放到小孩子掉到水缸里就暫停播放)小朋友掉進水缸了,是誰用什麼辦法把他救出來了?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

2、 學生自由朗讀

3、 自由朗讀後教師重提問「小朋友掉進水缸了,是誰用什麼辦法把他救出來了?」在學生的回答中,老師對學生的回答作適當的指導,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並給以鼓勵,從而達到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

三、學習生字

在剛才的朗讀中,同學們是不是發現了一些字,我們看起來有點陌生呢?(是)大家看看黑板,是不是這些?(生字卡片出現生字)哦!原來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他們!

1、 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2、 認讀生字

(1) 請個別學生選讀生字,可以是幾個,也可以是全部一起。前面兩個學生就請其他同學讀其進行評價,然後由幫其正音的同學帶讀他幫忙糾正讀音的,並對幫忙糾正讀音的學生給以鼓勵。如果這個學生都能讀准確,就由其帶讀一次。

(2) 再請1~2個學生選讀,然後就開火車練讀生字。

3、 識記生字

同學們認讀生字真有辦法,一會兒就能讀好了,老師相信同學們記住這些生字也一樣有辦法。我們試試看!

(1) 學生在黑板上的生字卡片里選擇自己會的生字來給大家講講自己的認識 方法 。(要求學生認真傾聽別人說話)

要求學生能把生字的讀音讀准,然後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來認識這個生字,教師對其做適當的指導,最後用這個生字口頭 組詞 或口頭造一個句子。

(2) 到最後剩下幾個比較難的生字,老師在課堂上的指導。如:司,「乙」字部,左邊加一豎就能變成「同」字,組詞:司機、上司、司馬光。假:把單人旁換成雨字頭就變成「霞」。缸,部首:缶,換掉偏旁可變成「江」,組詞:水缸、大缸、米缸。慌:心裡什麼都沒有,只長滿草,害怕得很就是心裡「慌」,組詞:慌張、慌忙、心慌。使:按照偏旁筆畫來教。勁:把輕的車字旁換成力字旁。砸,猜字謎:一個三框面朝東,一塊石頭背後撐,一條毛巾藏肚中。組詞:砸破、砸爛、砸鍋賣鐵。

(3) 把所有的生字都不帶拼讀齊讀一次。

(4) 脫音讀生字。

同學們真棒!把那麼多的生字都認識了,要不我們現在來玩一個小游戲來輕松一下吧?(好)

我們就來玩「登山」:誰能一口氣怕到山頂取到小紅旗就是贏家,老師就獎勵他一朵紅花。(生詞卡片出示爬山式的脫音生詞,把13個生字分成三小組,請大概4~5個學生「爬山」。)

四、寫字指導(學會能寫「嚇、叫」兩個生字)

游戲我們就玩過了,我們現在要靜下心來學學寫字了。剛才我們學習了「嚇、叫」這兩個生字。

(1) 先讓學生觀察該如何寫好這兩個生字有何相同,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嚇、叫都是口字旁,兩個字都要寫得左窄右寬;「口」字應該寫得高)

(2) 教師在黑板上范寫(教師邊說寫的要點邊寫生字)

(3) 學生隨著音樂寫生字。

(4) 大部分學生寫完就找兩個學生的生字展示並作簡單評價。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司馬光》這一課,我們都知道機靈的司馬光救回了掉進大水缸的小朋友,還學習了13個生字並且寫了「嚇、叫」兩個生字,同學們都學得很認真。下一節課我們再來把這篇課文學完,大家回去再仔細讀讀課文,聰明機靈的司馬光是怎麼救人的。

小學一年級語文《司馬光》經典教案三

教學目標:

1、通過自讀、齊讀、賽讀等形式,能夠正確讀出「司、假」等14個生字,並在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通過教師示範書寫,學生觀察練習,能夠正確書寫「別、導」等6個生字。

2、通過教師范讀、小組合作讀、表演讀等形式,能夠通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理解課文內容,能夠在課文中劃出司馬光和其他小朋友遇到緊急情況的不同表現。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

教學難點:

通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說出司馬光與其他小朋友的的不同表現。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主識字。

1、藉助注音讀通課文,並標出自然段。

2、圈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讀准字音。

3、在小組內讀生字並交流識字方法。

4、自學檢測,我會正確讀出下面的詞語。

司馬光 假山 水缸 別人 慌忙 嚇人 使勁 砸破 救出 一塊石頭

二、快樂書寫。

1、認真觀察田字格內的生字,用紅筆標出易出錯的地方,並在小組內交流。

2、自我檢測,我會書寫得很漂亮。

三、合作探究

1、觀察文中插圖,並和課文結合,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什麼?

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麼?你知道哪個孩子是司馬光嗎?

2、再讀課文,劃出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後,司馬光與其他小朋友的不同表現。

拓展延伸

司馬光用砸缸的辦法救出了小朋友,你還有別的好方法能救出落水的小朋友嗎?快和小夥伴說一說吧!

課堂檢測

1、我會正確書寫下面詞語。

fēn bié dào chù nà lǐ xià rén

2、選字填空。

快 塊

太陽公公( )要下山了。

老松樹下有一( )大青石。

我比小光跑的( )。

相關 文章 :

1. 小學一年級語文基礎知識匯總

2. 一年級語文測試卷及答案

3. 2019一年級下學期語文老師的工作計劃5篇

4.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原文

5. 2019-2020一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8. 初中語文教學教案設計模板

語文作為學科中的三大主科之一,對於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優秀的語文教學教案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學習,下面姿宴盯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教學教案設計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語文教學教案設計模板(一)

課文內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介紹我國宋代畫家張擇端創作的畫作《清明上河圖》的說明文。作者在用文字介紹這幅畫作的時候並沒有從繪畫技巧的角度作過多的介紹,而是扣住這幅畫作所描繪的現實內容,將畫作所表現的北宋時期汴梁都城的「繁華」盡量表現出來。這樣的寫作構思,可以幫助非美術專業的一般讀者更好地了解《清明上河圖》的主要內容及畫作的深層意義。

第一段介紹這幅畫作的創作背景,從而引出本跡和文要說明的對象。第二段介紹了畫作的作者張擇端及其創作動機,強調了這幅畫作所要表現的是「夢回繁華」的主題,從而確定了本文介紹畫作內容的重點:「繁華」。第三到五段,是對《清明上河圖》的具體介紹。第三段介紹畫作材質、著色和尺幅,並概括介紹畫作的主要內容;第四段分三層介紹了畫作的主體內容,三層均扣住「繁華」來介紹,語言典雅,富有文氣;第五段總結了《清明上河圖》的藝術特點和社會價值。

全文使用了邏輯順序,對《清明上河圖》的介紹按照「內涵―內容―價值」的思路來展開,著重體現了畫作的主題「夢回繁華」。

學情分析:

通過第五單元前面兩篇教讀課文的學習,學生對「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徵」「說明方法」「說明語言」「說明順序」這些學習重點已經打下了較好的基礎。自讀課文《蟬》屬於文藝筆調的說明文,又使學生對說明文的多樣性有了一些了解,同時學習該類自讀課文課時已經指導了學生藉助旁批和閱讀提示的助讀系統,運用快速閱讀法的自讀策略。不同的是,本課沒有設置旁批,學生正好根據老師提出的任務,將自己的閱讀感受和看法寫成旁批,養成隨手寫批註的習慣。

教學目標:

1.學習使用瀏覽和細讀相結合的閱讀方法,養成圈點勾畫批註的習慣。

2.理清課文思路,弄清說明順序。

3.通過學習說明方法及作用,體會准確而典雅的語言特點。

4.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

1. 指導學生採用瀏覽和細讀相結合的方法,理清課文思路,弄清說明順序。

2. 指導學生細讀課文,結合說明方法的學習體會准確而典雅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恰當使用說明方法使說明更准確,以及說明方法對於語言特色的影響。

教學創意:

1.學生自己討論學習目標和方法,確定學習方案。

2.反復使用瀏覽加細讀的方法,隨時進行勾畫批註。

3.通過說明方法的學習來體會說明語言的特色。

教學流程:

一、欣賞圖畫,選擇畫作局部,口頭說明內容

(一)教師展示圖畫,介紹經歷。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它是我國繪畫的無價之寶。在它問世以後的800多年裡,曾被無數收藏家和鑒賞家把玩欣賞,也是後世帝王權貴巧取豪奪的目標。它曾輾轉飄零,歷經劫難,五次進入宮廷,四次被盜出宮,演繹出了許多傳奇故事。這節課就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宋代社會,體會一下《清明上河圖》展現的宋代生活。

(二)學生選擇局部,口頭說明。

現在讓我們來仔細看一下這幅圖上有什麼?選擇一個局部,用自己的話對你看到的景象做出說明。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用圖片將學生引入情境,讓學生試圖用自己的語言說明畫作內容,可以和後面學習本文語言特點的時候作比較,讓學生體會這篇文章語言的特點:准確典雅,條理清楚。)

二、閱讀「提示」,討論學習目標,確定學習方法

(一)學生瀏覽課文,明確說明對象特徵,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師祥知提出自讀要求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它的主要特徵是什麼?用跳讀法在文中篩選出主要信息。

(二)結合「閱讀提示」和前面三課的學習經驗,分組討論,確定本課學習目標和方法。

明確:1.學習目標:弄清本文說明順序,注意到說明方法的使用,注意作者的遣詞造句即說明語言的特點;2.學習方法:瀏覽全文和細讀課文;抓關鍵語句。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學生用快速瀏覽和勾畫關鍵詞句的方法,對說明對象有了整體把握,隨後教師不必急著進入學習,建議首先引導學生閱讀「閱讀提示」,回憶過去三篇課文的學習,自己來確定學習目標和方法,這樣有利於形成說明文成熟的閱讀策略。)

三、瀏覽課文,明確文章內容,理清說明順序

(一)學生用瀏覽的方法,找出各段中心句,概括各段主要意思,進而理清說明順序。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2:作者介紹了這幅畫哪些方面的信息?在文中勾畫批註:找出各段中心句,概括主要意思。

學生勾畫各段中心句及主要意思後將文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段介紹這幅畫作的創作背景,引出本文說明對象。第二段介紹了作者張擇端及其創作動機,強調了畫作「夢回繁華」的主題。第三到五段,具體介紹《清明上河圖》的基本情況和主要內容、藝術特點和社會價值。

(二)學生判定全文說明順序,並細讀第四段,判斷局部說明順序。

學生明確:全文採用邏輯順序介紹《清明上河圖》各方面的情況,第四段採用空間順序介紹畫作的主要內容。條理清楚,結構嚴謹。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學生用瀏覽全文和勾畫中心句的方法,對課文內容有了全局印象就能夠理清說明順序。由於第四段說明順序的特殊性,學生對課文重點也有了關注意識,為下面提出細讀任務作鋪墊。)

四、細讀課文,學習說明方法,品味說明語言

(一)瀏覽全文,勾連文題,理解本文中心,確定閱讀重點。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3:哪些內容是作者介紹的重點?作者是根據什麼確定說明的重點的?讀題,在文中勾畫批註,找出與題目相呼應的句子。

學生明確:畫面的內容是作者介紹的重點,即第四段。「夢回繁華」的意思是指這幅畫表現了作者夢回故土,懷念繁華生活的心情,「繁華」即是這幅畫的內容所表現的主題,也是本文說明畫作的重點和靈魂。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教師繼續提出任務,學生採用瀏覽課文和勾畫關鍵句的方法,理解題目含義,明確課文重點,為下面的細讀課文做准備。)

(二)細讀課文第四段,辨別說明方法,體會其作用。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4:在書上批註第四段的說明方法及作用。

學生明確:第四段主要用了摹狀貌的說明方法,著力描摹畫面的整體和細節,再現了它所描繪的社會生活,使說明更形象更清楚。

教師點撥:在《中國石拱橋》一文中也接觸到了摹狀貌的說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麼?為什麼兩文都選擇了摹狀貌這一方法?

學生明確:1.在說明盧溝橋的時候,也用到了摹狀貌的說明方法。通過描摹盧溝橋欄桿上千態萬狀的獅子,說明中國石拱橋「造型優美」的特點。2.恰當使用說明方法才會使說明更准確更清楚。無論是中國石拱橋造型的優美,還是《清明上河圖》畫面的繁華,用摹狀貌才能使說明更形象清楚,所以說明方法的選擇是由說明對象的特點決定的。3.摹狀貌的方法給說明語言增添了生動性。

(三)瀏覽全文,辨別說明方法,體會其作用。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5:瀏覽全文,在文中勾畫批註,結合例句辨析課文中還用到哪些說明方法?具體有什麼作用?

學生明確:課文還用到了多種說明方法,如列數字使說明穩妥准確,給讀者以明確的印象;引用使說明更有性更可信;打比方使說明更通俗更形象。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判斷說明方法及作用是本單元學習的重點,同時為體味說明語言的生動性作鋪墊。前面幾課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方法,讓學生結合具體句子進行練習不是難事。)

(四)瀏覽全文,細讀第四段,體會本文語言風格的不同,總結語言特色。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6:查看自己在書上關於說明方法的勾畫批註,思考不同

的說明方法使語言呈現出怎樣不同的特色。

學生明確:本文語言既平實准確又生動典雅。例如列數據使說明更准確穩妥,使語言顯得更准確、平實;打比方、引用和摹狀貌增添了語言的生動性,引用更使文章語言有底蘊有文氣。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7:重點品讀第四段,勾畫:哪些詞句讓你體會到了內容的「繁華」和語言的典雅?對照學習課文之前同學們介紹畫面內容的語言體會。

學生明確:1.本文語言具有一般說明文的特點,即准確平實。例如用列數據舉等說明方法使說明更准確具體;2、本文語言也體現了說明語言的多樣性,如生動典雅。這主要體現在摹狀貌和引用、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使用上。打比方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引用古典文獻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底蘊。特別是第四段為了說明畫作內容表現的「繁華」,大量使用四字詞語描摹畫面內容,再現北宋時代的繁榮生活景象,更使得文章的語言生動典雅,富有古典文化氣息。而我們自己的語言一是缺乏條理,二是缺乏文氣。

教師點撥:對於一幅中外聞名的古名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用富有古典文化氣息的語言不僅增強了文章生動性,更是與說明對象相契合。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對學生來說,語言的學習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結合說明方法的學習來體味語言的不同特點,學生學習語言就是由表及裡,既直觀又深刻的。既從表面上結合具體句子看到語言特色的不同,也從內在體會到為什麼語言會呈現出這種不同,避免學生機械地記憶語言特點,不能學以致用。)

五、課堂小結,布置閱讀任務,進行課外拓展

最後和學生一起總結本課所得:

1.本文扣住「繁華」,採用邏輯順序介紹《清明上河圖》的創作背景、作品內涵、整體情況和畫面內容、藝術手法及文化價值。重點在於運用生動形象的摹狀貌的說明方法,以典雅、富有古典文化氣息的說明語言為我們再現這幅畫所表現的北宋時期空前繁榮的城市生活。

2.使用瀏覽和細讀相結合的方法閱讀類文。通過抓關鍵句來理清文章內容和思路,弄清說明順序;結合具體例句判斷說明方法及作用,同時注意到不同的說明方法帶來語言的不同風格;

3.隨時勾畫批註,養成習慣。特別是要把自己的思考和認識批註在書上相應位置,以供日後檢索,常讀常新。

《清明上河圖》還有很多值得探究之處。建議學生課外閱讀關於《清明上河圖》的更多其它作品,如《<清明上河圖>的故事》《解讀<清明上河圖>》《謎一樣的<清明上河圖>》等書,進一步了解這幅名畫。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通過小結反復強化說明文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就是幫助學生形成成熟的說明文閱讀策略。課外閱讀拓展既是對課的內容進行拓展,也可以對課的方法進行檢驗。)

初中語文教學教案設計模板(二)

教學目的:

1.激發學生閱讀和欣賞詩詞的興趣,引導學生初步把握欣賞詩詞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整體感悟作品的能力。

2.了解五首詩詞所表現出的詩人情懷,學習詩詞中一些不同的表現手法,領會這些詩詞所具有的深厚的藝術感染力。

3.了解與這些詩詞有關的文學常識。

教學重點:

1.整體把握和感悟詩詞的方法。

2.語感的培養和表現手法的學習。

教學難點:

學生對作品的寫作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給作品的整體感悟帶來某種困難。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陶淵明的《飲酒》詩,好比我們這個旅遊團觀賞了陶淵明經營管理的一處田園風光,領略了它特有的風味。今天我們繼續旅行來到我國文學史上的兩座高峰--唐詩和宋詞。這兩座高峰鬱郁蔥蔥,蔚然深秀,美麗的景色令游賞者目不暇接。由於時間緊,我們在這兩處景觀中,重點欣賞孟浩然和范仲淹,走馬觀花看一看李白和白居易。同學們,同意嗎?

(解說:這個導語既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交代了這一課的教學安排,同時引發大家的思考和想像。)

二、解題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寫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當時孟浩然仍是一名隱士。他西遊長安,不甘寂寞,想出來做事,苦於無人引薦,於是寫了這首詩贈給當時居於相位的張九齡,希望得到張丞相的賞識和錄用。因而這是一首干謁詩。"干謁"的意思是:對人有所求而請見。

范仲淹所處的北宋時期,其主要邊患是遼和西夏。1040年到1043年,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等職,抵抗西夏侵擾。其間他作了《漁家傲》詞數首,寫邊鎮勞苦,今只存這一首。詞中著力渲染了邊塞的悲壯氣氛,抒寫了思念家鄉的情緒和抗擊侵擾、鞏固邊防的意志。此詞首開邊塞詞之作,其格調蒼涼悲壯,感情沉摯抑鬱,一掃花間詞派柔靡無骨、嘲風弄月的詞風,成為為後來蘇軾、辛棄疾豪放派的先聲。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將三首唐詩和一首宋詞的錄音聽一遍,之後再將《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和《漁家傲》的錄音各聽一遍。然後給6分鍾時間讓學生讀背這兩首詩詞,看誰背得既快又准確。(解說:這樣做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快速讀背的興趣,並在熟讀的基礎上背,學生一般能較快背出。)(2)教師范背這兩首詩詞(學生注意教師是否有背錯的地方),然後與學生共背一遍。

初中語文教學教案設計模板(三)

一、目標導引

1、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內容。學習小說圍繞看戲這件事,記敘詳略有致,疏密相間的寫法。

2、理解本文景物描寫優美,心理描寫細膩,語言流暢自然的特點。

3、了解本文詞語使用的准確性,掌握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來刻畫人物。

4、認識農家小友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體會文中所表現的對勞動人民的真摯而深厚的感情。

二、、自主預習

1、童年對許多人來說,都是美好快樂的。在成人後回憶往事,對當時的人和事,更是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難忘的體驗。

2、作者介紹及題解。

三、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一)、范讀課文(或聽磁帶錄音):

l、畫記自己難以讀准、難以理解的字詞。

2、用圈點勾畫法標出自己最欣賞的詞、句、段。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學生自由誦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教師可適當提示:本文的線索是什麼?根據線索劃分課文部分。)本文的線索是到趙庄看戲。

看戲前(1—4段)——看戲中(5—30段)——看戲後(3l一40段)

四、合作探究,平橋「樂」事

1、「我」是在什麼時令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的?

討論明確:清明掃墓完畢之後的天數,可能多,也可能少,「我」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當在春末夏初的時令,所以能夠看到「春賽」、社戲,吃到羅漢豆。

2、平橋村是怎樣一個村莊?「我」在平橋村得到了什麼樣的優待?表明了村民的什麼特點?

討論明確:平橋村近海臨河,「住戶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是一個勞動人民住居的環境優美的小村莊。「在小村裡一家的客,幾乎也就是公共的」,村民們因為「我」的到來,特地「許可」自己的孩子「減少工作」,「伴我來游戲」,熱情好客,十分優待「我」這個小客人。而且他們不拘禮教,「我們」偶爾吵鬧起來,打了輩份很高、應該稱之為「太公」的小朋友,也沒有人想到這是「犯上」,民風淳樸。

3、「我」在平橋村有哪些樂事?

討論明確:「我們」每天大都掘蚯蚓,穿釣鉤,「伏在河沿上去釣蝦」,「不半天便可以釣到一大碗。這蝦照例是歸我吃的」。「照例」,表明釣得的蝦總歸「我」吃,已成定例,小朋友們也都熱情好客,十分優待「我」這個小客人。「我們」還常一同去放牛。黃牛水牛都「敢於欺侮我,因此我也總不敢走近身,只好遠遠地跟著,站著」;小朋友們便不再原諒「我」會讀詩經,「全都嘲笑起來了」。這嘲笑是善意的,實際是鼓勵「我」大膽些,勇敢些。「我」怕牛,還因此而被嘲笑,卻還跟著去放牛,哪怕去了也只是「遠遠地跟著,站著」,是多麼願意和這些小朋友在一起,在這放牛被嘲當中,更表現出彼此的親密。「我」跟著小朋友放牛,也自有一種很濃的樂趣。

4、本篇題為「社戲」,重在敘寫去看戲,寫這些在平橋村的一般樂事又有什麼樣的作用?

討論明確:寫這些小住平橋村的一般樂事,既多方面地表現出那段生活的樂趣,使作品內容豐富,具有生活實感;更由於這里寫了釣蝦、放牛這兩件樂事,第二部分開頭的「至於我在那裡的第一盼望的,卻在到趙庄去看戲」,就與之構成遞進兼有轉折的關系。釣蝦、放牛已是樂趣甚濃,「第一盼望」的「看戲」自更樂趣無窮。這樣,就為寫最大樂事——看戲作了鋪墊,吸引讀者讀下去。

(這一部分寫「我」隨母親歸省在平橋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動的環境,同時簡寫一些「趣事」,為下文詳寫「看戲」中的趣事作鋪墊。)

五、導撥提煉

總結存儲:這樣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卻是「我」的「樂土」。那是因為:

(1)「我」可以免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類難懂的`書,可以自由歡樂地生活。

(2)這里有許多年齡相仿的小朋友陪著「我」玩,彼此平等,沒有封建禮教的約束。

(3)每天可以釣蝦,放牛,生活豐富多彩,並充滿了友愛和情趣。

六、檢測反饋

(1)朗讀課文第一部分,在體味中說說自己的童年趣事。

(2)預習第二部分,初步體會夏夜航船去看戲途中的景物描寫和表現作用

初中語文教學教案設計模板(四)

《醉翁亭記》是一篇美文,應注重語言的品味與誦讀,積累文言詞句。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賞析方法。

本設計以"醉"字為切入點,以"太守醉"、"我們醉"為突破口,帶動全文,品析文章的思想內容與寫作特色,最後進行歸納、遷移。並將學生的想像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朗讀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教學目標:

1. 品味文美、情美,背讀課文。

2. 理解融情入景、"卒章顯志"的手法。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對醉翁亭周圍美好的自然風光和人物歡樂場景的描繪,體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寫法。

難點:體會"醉"與"樂"之關系,理解"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課型:賞析課。

教學步驟:

一、問題的提出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篇千古傳誦的名文,古往今來,多少人們對此文百讀不厭,津津樂道,感慨萬千,沉醉於其中。那麼人們為何而醉?本文有何獨特的魅力?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篇美文吧

板書課題、作者。(醉翁亭記,歐陽修)問:亭名由何而來?太守為何取號為醉翁?

明確: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給它命名。太守即歐陽修,號醉翁,其特點是易醉。那麼,醉翁的"醉"由何而生?僅僅是酒醉嗎?

出示兩個問題:1.太守為什麼而醉?

2.我們為什麼而醉?

二、領悟其思想內容

引導學生探究問題一:太守為什麼而醉?

(一)依據自己預習時讀書的感受,大家談談太守為什麼而醉。

學生自由發言,

師總結概括:為景而醉,為人而醉,為情而醉。板書:

(二)那課文中那些句子描繪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時之景?

(1)指名朗讀描繪的句子,想像畫面。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變萬化,作者描繪了幾幅畫面?寫景的順序怎樣?指名學生回答。

(3)教師小結: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間的變幻的手法,移步換景,由遠及近,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山水特寫,可歸納為:群山環繞圖 → 琅琊秀色圖 → 釀泉流水圖 → 溪亭展翅圖。

第二段,利用時間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點,描繪了對比鮮明的晦明變化圖及四季風光圖:"野芳發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陰"暑氣逼人,"風霜高潔"秋高氣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

作者寫山山水水,花草樹木,都蘊涵著作者深深的情懷,因而作者感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這句話把景與情直接聯系了起來。

(4)再讀寫景文字,讀出欣喜、熱愛之情。

2.領略文中的人歡。

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來欣賞。那麼,課文又是如何描寫人們歡樂的場面呢?

(1)指名朗讀第三小節,思考:人們的歡樂體現在哪裡?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嗎?太守見到這些,有著怎樣的神態?

(2)四人小組討論明確:滁人游,前呼後應,扶老攜幼,自由自在,熱鬧非凡;太守宴,溪深魚肥,泉香酒冽,美味佳餚,應有盡有;眾賓歡,投壺下棋,觥籌交錯,說說笑笑,無拘無束。

作為太守,見此其樂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3)那麼,我們如何來理解太守的醉呢?學生討論。師總結:太守是太高興了。為何高興呢,因為能與老百姓一起同樂。這是以醉寫出他的快樂呀。板書。(以醉 寫樂) 找出帶樂的句子,思考作者以醉寫樂, 但這樂真的是無憂無慮的樂嗎?明確:也不是的。是樂中含悲呀,為何?因為他當時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內心世界很復雜,只好借酒澆愁呀。所以,他樂中也含悲呀

(4)學生齊讀第三小節,讀出歡樂的氣氛。

3.那什麼樣的樂才是作者所嚮往的?齊讀第四段。

找出文中一議論語句,說說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有什麼含義

明確:"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分析了不同層次的樂,鳥樂是本能享受山水之樂。賓客的樂是隨從太守而樂,境界不高。只有樂其樂--與民同樂才是最高層次的樂。進而點明太守不僅樂於山水。更重要的在於與名同樂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負,"卒章顯志"這是古人常用的一種寫作手法。

三、賞析其寫作特色

引導學生探究問題二:我們為何而醉?

歐陽修為這里的景、人、情而醉,寫出了如此優美的一篇散文。而我們誦讀此文,是否也能感到一份濃濃的醉意呢?那麼,我們為何而醉?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自由朗讀,要用心去體會。思考:這些句子或段落為何能讓我們陶醉?

2.學生四人一小組討論。

3.歸納描寫形象、精練,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9. 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方法技巧

閱讀是一種復雜的思維過程,它是閱讀者對閱讀材料進行篩選、加工的過程。那麼對於中年級的學生閱讀 方法 有哪些呢?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方法,供大家參考。

1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方法

一、閱讀步驟

瀏覽(Survey)。首先要對一章內容有個大概了解。因此要做以下工作:讀一下該章的標題和前面幾個段落;隨手翻過幾頁,讀讀小標題,並注意標題的長短和編排;如果有一章小結的話,就讀一讀;再從頭開始,重讀所有的標題,同時留心看一看插圖或表格。這一步驟的目的是要消除對書本內容的神秘感,樹立信心。

抄題目(Copy)。拿一張白紙,寫上章節的標題。翻閱整個章節,將小標題抄寫下來,但盡可能把它們改成疑問句,如「學習的重要性」改為「為什麼學習很重要」。這一步驟的結果是得到了一份非常簡明的提綱。

定目標(Orientate)。確定學習的順序和重點;把課堂上未弄懂的問題作為重點來學習;先學習感興趣的部分。

閱讀(Read)。要進行有批註的閱讀,在書頁的空白處寫下你的觀點、疑問或理解。讀完一章後,把批註的內容歸納起來,寫在提綱中的空白處,再在提綱中加上課堂筆記中的重點。最後,把提綱中的關鍵詞劃出來。這樣,你手頭就有了一份簡明扼要的一章內容的綱要,而且這些內容都經過了自己的思考和消化。

評估(uate)。通過復述、概括要點等方法,評估自己的學習狀況,看自己通過閱讀掌握了多少知識。

二、閱讀方法

(1)概覽(Survey),指首先概覽大小標題、框題、注意深色字體,或者大字、粗體字,或者加著重號的內容、圖片,以及首尾兩段,以粗略了解 文章 是關於哪一方面內容的,從而對文章形成總體的印象,這樣就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自己閱讀的任務目標。

(2)提問(Question),自己對課文提出一系列的問題,特別把大小標題轉換成問題,這樣可激發求知慾與閱讀興趣,但提問應圍繞閱讀目的和任務來進行。

(3)細讀(Read),把自己提出的問題帶到閱讀過程中,並試圖在閱讀過程中逐一解答這些問題。

(4)復述(Recite),在細讀之後,用自己的話對問題進行解答,通過這種方式復述課文中的重要觀點、主要事實和原理,必要的時候可重讀不了解或沒記住之處,直到能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回憶為止。

(5)復習(Review),要能回憶出盡可能多的信息,特別要根據自己的提問復習學習材料,確信自己已牢固地記住了這些問題的答案。

三、閱讀注意事項

1.不要反復瀏覽。一般只須順著讀一遍即可。如有必要,也要等整篇讀完之後,再回過頭重復某項內容。避免眼睛不斷地來回轉動。

2.採用「篩選」式閱讀法。有意識地為所需要的信息而讀。

3.要默讀,不要朗讀。發聲的閱讀是快速法的大敵。

4.閱讀時,視線應與讀物成垂直線,並充分發揮視線的「餘光」作用,多覽到一些內容。

5.要聚精會神地閱讀。 快速閱讀 必須有「強化」的注意力。

6.提倡有理解地閱讀。閱讀時,抓住實質性的關鍵詞,理解、把握閱讀內容的實質。

7.在閱讀中,運用要領記憶的基本方法,有目的地去記。不必去記無關緊要的詞句,卻要記住作者意圖及內容實質。

8.學會運用多種形式的學習法,不斷提高閱讀速度。

2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方法

一、課外閱讀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經常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為他們今後習作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課內閱讀 除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側重的就是使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

方法的指導是必須的,但要掌握這種閱讀方法,還要通過大量的閱讀,並形成一種習慣。學生在運用多種閱讀的同時自身要理解,理解之後必須能夠運用,知識是必要的,但是這種知識必須成為習慣。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點在『知』,而終極點在 『行』,能夠達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了這種生活的能力。」

因此,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更多地需要在課外閱讀實踐中逐步養成。

二、教予課外閱讀方法。

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被調動起來了,但光有興趣而毫無目的、不求方法地在茫茫書海中「瀟灑走一 回」,我想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課外閱讀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常有家長反映:老師,我給孩子買了許多書,而他也都喜歡看,可怎麼就沒覺得他各方面能力地提高 呢?我想問題大多由於學生的閱讀方法不對。

因此,我們教師應教予學生閱讀的方法,讓他們不僅愛讀書,而且會讀書,從書中汲取所需的營養。

1、指導精讀。就是說在每句閱讀時,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後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 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課堂上教師就已經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 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註,談感受。

對於課外閱讀,教師可鼓勵學生將課上所學得方法加以運用,養成認真有效閱讀的好習慣。

2、指導速讀。在現代社會當中,對信息的篩選能力和篩選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 酌,則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所需選擇讀物進行速讀,當然在速讀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內容的理解,這樣學生 們就能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3、指導寫 讀書筆記 。文章中富有 教育 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 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後的 作文 准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目前許多學生將讀書筆記作為一項硬性任務,我想我們可以將讀書筆記做得更鮮活一些,比如做 成 賀卡 、書簽等,這樣閱讀就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

4、朗讀和默讀朗讀,也叫誦讀,這是一個將無聲的文字化為有聲的言語的過程。朗讀把「目視」與 「口讀」結合起來,聽讀並舉,聲情並茂,有利於理解、體驗和記憶,便於培養語感,一般詩詞文賦的閱讀多用此法。默讀是不出聲地目視。文字元號通過視覺直映 大腦,為大腦提供思維材料。默讀的視覺廣度大,閱讀速度快。

默讀可以重復看,反復看,有助於理解。由於閱讀時默默無聲,更利於思考。除詩歌以外一般閱讀多 用此法;在查閱資料,閱讀報刊,以及在理解性閱讀、研究性閱讀中也廣泛使用默讀法。學生在默讀時,如果經常伴有標劃、批註、摘錄、做筆記、列提綱、畫圖表 等筆頭活動,會更有助於提高閱讀效率。

3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方法

一、快速閱讀的基本技巧

1、避免發聲。出聲閱讀是影響閱讀速度的重要因素。實驗統計表明,朗讀的速度最快每分鍾只能達 到200字,而默讀每分鍾可達800字左右,是朗讀的4倍。

因此,提高閱讀首先要學會默讀。默讀的關鍵在於避免出聲,有的人在讀時雖然聽不到有明顯的出聲現象,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他的唇或舌在動,說明其閱讀仍有不易覺察的潛在發聲現象,這仍會影響到閱讀的速度。在實際閱讀訓練中,要有意識地克服唇動、舌動 的現象。

2、減少注視點。閱讀過程中,眼睛是以快速眼跳運動的方式進行的。其中眼跳運動的時間只佔10%,而眼睛停留在各個注視點上停頓的時間佔到總時間的90%。

可見,眼睛主要不是靠眼跳的運動,而是通過眼跳中的注視停頓來獲取信息。這樣,減少一行乃至一頁文字中的注視點,也就相應使得視覺幅度擴大,每次眼停獲得的信息增多,從而可以節省閱讀時間,提高閱讀的效率。

3、縮短眼停時間。眼停時間是指眼睛在每個注視點上停留的時間。減少停留的時間,也會相應提高整體閱讀的速度。

4、避免回視。回視是指眼跳經過某一注視點後又重新返回。回視的次數越多,閱讀的速度就會越慢。因此,必須努力克服回視的毛病。一般來說,回視的出現是由於注意力不夠集中、閱讀缺乏自信,總擔心沒有完全看清楚。要避免回視,就應從這些方面多加註意。

二、快速閱讀的主要方法

1、瀏覽法。瀏覽法是指對一般不需要細致了解的書籍,只是從總體上粗略掌握書中大概內容的一種閱讀方法。它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廣泛地了解信息,有助於開闊視野,是博覽群書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瀏覽閱讀主要是重點注意文中的一些關鍵位置:一是篇名,包括文章的題目和書名,題目是文章的眼 睛,往往集中概括了全文的主要論點、主要論題或是主要內容等。通過研究題目,可以對文章或書籍有一個總體的認識。

二是目錄、序言、提要、索引等,這些將會幫助讀者對文章或書籍大體框架、基本思路有所了解。

三是正文,這一部分瀏覽的關鍵主要是開頭、結尾以及中間各段落起首的中心句。將這些關鍵部分瀏覽完畢 後,會對文章或書籍形成總的印象,如果經回憶有不夠完整的地方,或有值得深究之處,可再作必要的重點補閱。

2、掃讀法。掃讀法是指對文章內容一目數行、一目十行地掃瞄,以大容量獲取信息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掃讀法不像傳統閱讀方法那樣逐字逐句地來讀,而是將眼停的視域盡可能擴大,將幾行文字、一段文字甚至整頁文字作為每次眼停的注視單位,在快速掃視中獲得對文章或書籍的總體印象、整體理解。這種方法最快可以由數行掃讀達到一頁一頁掃讀,逐頁掃讀的方 法又稱為面式閱讀法。

由於擺脫了個別字句上的語意糾纏,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閱讀速度,而且並不像有些人擔心的那樣會影響理解程度,很多時候甚至比逐字逐句閱讀更能夠把握文章內容的精髓。

掃讀法閱讀的速度非常快,但要熟練掌握這種方法必須經常專門訓練,比如經常做一些視力擴展訓練,在平時閱讀時要注意克服逐 字逐句閱讀的習慣,有意識地擴大每次眼停的視野范圍。利用舒爾特數字表等進行專門的視力擴展訓練,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3、跳讀法。跳讀法是指跳過一些無關緊要的部分而直取讀物的關鍵性內容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跳讀與掃讀不同,掃讀是逐頁掃視,而跳讀則是有所取捨地跳躍式前進,只停留在那些最有價值的內 容上閱讀,其他次要內容則大段大段甚至整頁整頁地略過。所以,善於運用跳讀法閱讀,不但可以提高閱讀速度,而且能夠很快抓住關鍵,把握文章要旨。

跳讀的具體方法有多種:可以抓住標題、小標題、黑體字等關鍵處跳讀,這些往往都是文中主要內容、中心題旨所在;可以根據關鍵詞語的提示閱讀,有關鍵詞語的地方大都 是同閱讀者所關心的內容或問題聯系最密切的;可以重點在篇章的開頭、結尾,文中段落的首句或尾句跳讀,這些常常是議論性文體的主要觀點或論據要點的所在; 可以沿著情節發展線索跳讀。

如在 記敘文 體中情節之外的純景物、人物的大段靜態描寫可直接略過;可以根據語法結構的提示跳讀,通過結構詞語的幫助來把握書中 的思路,如「由此看來」、「總之」等就可提示讀者很快找到關鍵性的 總結 句。

4、尋讀法。尋讀法是指為得到急需的有關資料,在眾多相關書籍資料中搜尋查找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尋讀法是日常工作和學習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我們在辭典中查閱某個字詞的意義或讀音;在報紙上查看當天的重要新聞;在電視報上了解想看的電視節目;在產品 說明書 中查訊某個故障的排除方法;在某本書中通過目錄提要尋找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在寫作中搜集需要引用的有關資料等時,都會自覺不自覺地用到尋讀法。

尋讀時,要在快速掃視書頁的過程中,能夠很快地對自己所要查找的某些問題的細節如 人名、地名、事件、年代、概念術語等,作出識別判斷。這種快速篩選識別信息的能力,需要在閱讀實踐中不斷鍛煉提高。

5、猜讀法。猜讀法是指在讀書讀文章時,以所了解的題目或已看的前文作為前提,對後面的內容預作猜想,然後將其與後文實際內容進行印證比較的一種閱讀方法。

猜讀法使讀者角度轉換為作者,為作者設身處地地考慮作品內容的安排,這就使閱讀活動始終處於高 度活躍的積極思維狀態,有助於鍛煉提高讀者的認識判斷能力、創造能力。隨著猜讀准確性的提高,讀者在閱讀中領會把握作品內容的時間就會大為減少,因而猜讀 的能力對提高快速閱讀能力也會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猜讀法最常見於情節類的作品閱讀中,如《老人與海》中在讀到桑提亞哥剛遇到鯊魚之時,讀者便可以猜想作 者會怎樣寫他與鯊魚的較量?最後結局會是如何?其他類型的作品,也可用猜讀法閱讀。讀議論性文體時,可以先由題目設想作者怎樣提出論點,採用哪些論據,用什麼方法來具體論證。

運用猜讀法時需要注意,猜讀要以原文的某些材料作依據,不能毫無依據地憑空亂想。猜想之後,要在原文的相關處重點閱讀,將猜想與原文的內容進行對照,一致便說明自己較好地准確理解了作品,不一致則說明自己的理解或作者對內容的處理有問題。在不斷的猜想、比較、總結中,猜讀能力會不斷提高,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也會得到很好鍛煉。

4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方法

一、讀材料

所謂「讀材料」,就是要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讀全文內容,把握文章主題。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層次和段落。在瀏覽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後,應記住文章的要點,重要的結論以及一些關鍵性的人名、地點、定義和數字,不同的人名、地點可用鉛筆在試卷上分別打上不同的記號,以便查找。

閱讀理解試題的文字材料主要用來測試學生的閱讀速度、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有的採用一個 句子 ,有的採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內容廣泛,題材各異。以題目的難易程度分析,人們常常把它們分為表層理解和深層理解。

所謂表層理解就是對文中的客觀事實 的感知和記憶;所謂深層理解是根據文中的客觀事實, 在認真思考後進行邏輯推理、總結或概括,得出結論。

通常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讀,首先要重點理解文章的體裁是記敘文還是 說明文 。答題時切忌文章都沒完整的閱讀過試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最好先把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一般來講,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類的閱讀理解的解題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個辦法。

有的學生要用"順讀法",就是先讀短文後讀題目,然後再讀短文尋找正確答案。有的學生採用"倒讀法",就是先讀題目(四個選項不讀)後讀短文, 最後尋找答案。我比較贊成"倒讀法",因為這種閱讀方法是帶著問題閱讀,目的明確,容易集中,能及時抓住文中與解題關系密切的信息,從而節省了閱讀時間。

「倒 讀法"對表層理解的題目(提問時間、地點、原因等)效果最好,對深層理解的題目,要從短文的整體內容出發,進行概括和總結,分析所提供選項,作出准確的判斷。

因此,解答這類題的中心步驟就是閱讀,既要閱讀短文,又要閱讀題目。閱讀時要注意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就可以對文章後面所給的問題,分別用「一次判斷」、「逐個分析」以及 「排除法」等方式來進行判斷解答了。

二、找原話

所謂「找原話」,就是要找到語文閱讀理解上要求的關鍵字、詞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學生在閱讀文字材料時有重點地圈下來,然後再來重點理解與分析。當然找原話的目的是為了弄清題意,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和范圍。

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將要回答的問題放到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中來,再去瀏覽所要回答的試題,經過初步的思考,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對短文進行理解,然後分析句子結構,確定該詞的詞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

同時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這樣我們可以從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

有些試題它要求用文中原話來回答,我們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這時就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

如果它沒有明確要求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我們也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學生自己的話來回答的話,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將文中的原話加以翻譯,再換言之。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隱含信息和深層含義。有些試題則需要結合全文內容,挖掘句子的隱含信息,經過縝密的思考,尋求完美的答案。

三、看要求

所謂「看要求」,就是要求學生再審視語文閱讀理解所要求回答的問題要求,關鍵的關鍵字、詞或句子也要讓學生用筆圈下來,作為扣題作答的要點,也是學生回答問題的可能的得分點。

要做到細讀文章的內容,機智從容答題。第二遍讀文章要求考生帶著問題細讀全文。在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一般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要認准關鍵詞句,把握其基本意義,認清它們在句子中的具體含義,根據上下文琢磨它們的升華意義,學生特別是要學會在閱讀文字材料中發現有效信息,即是對回答閱讀材料要求所的提問題的文字和內容。

二要排除生詞的障礙,遇到生詞要通過上下文,大膽地對閱讀文字材料中的個別詞義、語義和句義進行推測、推理和推斷,還可以通過構詞常識大膽猜測。

三是原文中有明顯的准確答案,要善於利用閱讀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斷作答。對於一般不影響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詞,可以放過去,不必務求理解。遇到重要生詞時,不要著急,也不要輕易放棄,我們可以採取根據上下文來猜詞或根據構詞法來猜詞等方法來猜出這個詞的大致意思。

解題時不要邊看閱讀理解的問題邊從閱讀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為用這種方法難以提高閱讀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對於深層理解閱讀理解的文章。

首先應瀏覽閱讀理解的全文,了解閱讀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後,應記住閱讀理解文章的要點,閱讀理解重要的結論以及閱讀理解中的一些關鍵性的人名、 地點、定義和數字(不同的人名、地點可用鉛筆在試卷上分別打上不同的記號,以便查找)。同時我們一定要掌握好閱讀理解的解題速度,有效地控制閱讀理解的考試時間,先易後難是閱讀理解的考試時答題的一般方法。

碰到閱讀理解的難題時,千萬不要鑽牛角尖,耽誤太多時間。一時做不出的閱讀理解的題,要果斷舍棄,以免影響解別的較有把握的閱讀理解題。待全部閱讀理解題解完 後,如有剩餘時間再回來做放棄的閱讀理解題。


10. 語文常用的表現手法

同學們常常出現對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使用時張冠李戴等問題。下面是我整理的語文常用的表現手法,歡迎大家閱讀!

一、常見八種修辭手法

01.擬人

含義:擬物為人,把事物人格化,將它寫成和人一樣有感情、有行為的修辭方法。

作用:增強語言的親切感、形象性,使讀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鮮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分析】:用擬人的方法寫出了春花艷麗、桃李爭春的熱鬧景象,使讀者感到親切、形象。

02.比喻

含義:用具體常見的事物、情境或道理來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辭方法。

作用:可使語言形象、生動,把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分析】:以虹的形狀比喻石拱橋的橋洞,形象生動地寫出石拱橋形式優美的特點,引起人們美的聯想。

03.排比

含義: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基本相同或相似、語氣基本一致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句子或短語遞相排列,用來表達相近或相關語意的修辭方法。

作用:增強語言氣勢,便於把復雜的內容表達得比較集中、透徹、感情強烈,使氣勢貫通、流暢,使形式整齊,音節響亮。

【例句】:他不能抬頭,不能睜眼,不能呼吸,不能邁步。

【分析】:具體描繪了祥子在暴風雨中拉車的感受,渲染了在惡劣的環境下祥子的痛苦、無奈,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04.誇張

含義:運用豐富的想像,為了更突出、鮮明地勾畫某一事物而對其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傳神的擴大或縮小描述的修辭方法。

作用:可以增強語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徵或在增強讀者對作者主觀感情、態度和理解上起積極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分析】:形象地寫出了黃河封凍之快,突出了北國的嚴寒。

05.對偶

含義:用結構相同,字數相等,內容關聯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辭方法。

作用:從形式上看句式整齊,增強語言的形式美;從內容上看,凝練集中,概括力強,加強了語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韻和諧,節奏鮮明,讀來琅琅上口,意義嚴謹而又富有表現力。

【例句】:(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分析】:描寫了冬季北國氣候嚴寒,冰雪覆蓋的壯闊景色,讀起來音調鏗鏘,節奏明快,更增強了表現力。

06.設問

含義:先提出問題,然後緊接著把自己的看法說出來的修辭方法。

作用:可以突出文章的重點,引起讀者注意,發人深思,有助於更好地抒情論理;同時可使行文有波瀾,達到生動、不呆板的效果。

【例句】: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分析】:這個設問突出強調了來的是出使宮市的太監,寫出他們驕橫的神態

07.反復

含義:根據表達的需要,使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的一種修辭方法。包括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

作用:可以強調突出某一事物,表達綿綿不斷的情思或加強語氣,突出感情。

【例句】: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分析】:「盼望著」一個短語連續反復,表現對春的喜愛,盼望春天早日到來的急切心情。

08.反問

含義: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它的特點是用肯定的語氣表達否定的內容;用否定的語氣表達肯定的內容。

作用:增強語言氣勢,可以使確定的意思得到增強,不容置疑,語感強,富有感染力。

【例句】: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你不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自豪嗎?

【分析】:在記敘了志願戰士的英雄

二、常見的17種表現手法

01.烘托

本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像明顯突出。用於藝術創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要表現的事物鮮明突出。

可以是人烘託人,例如:《秦羅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應來烘托秦羅敷驚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用物烘托物,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月出驚山鳥」等以鬧襯靜。更多的是物烘託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託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凄涼、孤獨、悲傷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鮮明地烘託了汪倫對詩人的深厚感情。

02.用典

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古詩很講究用典,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成功地運用了五個典故:孫權、劉裕、劉義隆等,詩人藉助這些歷史事實,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等,屬於借古抒懷。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年前南下經歷一層外,全是用事。「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贊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03.賦、比、興

「賦、比、興」是對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詩歌表現手法的總結。

賦,就是詳細地敘事寫景,並表示出作者的態度。

如《詩經伐檀》中,「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纏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狟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描寫一群伐木的奴隸替奴隸主砍伐檀木製造車子,在艱苦繁重的勞動中聯想到奴隸主不勞而獲,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

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詩經?碩鼠》把奴隸主比作大老

鼠,用的就是比的手法。

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如《詩經?伐檀》中的「河水清且漣漪」就屬於「興」,它引出了下面的敘述。

「興」和「比」常常聯系起來在一篇詩中運用。如《孔雀東南飛》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既是「興」,又是「比」。

04.聯想和想像

多為浪漫主義詩人所採用。

如,李白常把現實與夢境、仙境,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打成一片,他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以飛越的神思結構全詩,詩人的想像猶如天馬行空,所描繪的夢境、仙境,正是他所嚮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聯想,由一事物聯繫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一改楊柳抒離情的象徵義。

想像,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的《望洞庭》)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像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於紙上。

05.渲染

對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首聯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

06.抑揚

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後抑和先抑後揚(欲揚先抑,欲抑先揚)之分。

欲抑先揚:「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這首詩採用先揚後抑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後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了少婦因觸景而產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

欲揚先抑:《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想寫冬天時能在百草園捕鳥,突出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文章先寫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無味(先抑),從而使所要褒揚的百草園顯得更為有趣。

07.照應

指文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答。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首聯兩句寫黃昏時分詩人佇立在細雨蒙蒙的江邊,這里點明了詩題中的「暮雨」,又照應了詩題中的「送」字。

08.象徵

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的意義。運用象徵手法,使文章顯得形象深刻、含蓄雋永、意味深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例如《海燕》,敏感、矯健且飛翔於暴風雨來臨時的海面上的海燕,接著描繪它勇敢、英勇無畏的先驅形象,使之與革命風暴中迎擊戰斗的革命先驅者「形似」,進而點化:這勇敢的海燕,這勝利的預言家,與俄國革命前夕那些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堅強無畏的戰斗精神,以及樂觀向上的戰斗豪情何其「神似」,這是作者所著意突出的主旨。

09.設置懸念

從故事發展和人物命運的某一更能引人關注的片斷來落筆,以引起讀者的注意。

例如:《孔乙己》結尾,孔乙己的命運到底如何,也給讀者留下了懸念。懸念可設在開頭,能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設在中間,能起到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設在結尾,能收到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10.襯托

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來陪襯或對照。襯托分為正襯、反襯兩種。

例如:《綠》寫北京什剎海的綠楊太淡,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綠壁」太濃;西湖的波太明,秦淮河的太暗,從而襯托(反襯)出梅雨潭的綠濃淡相宜、明暗適度。

11.對比

事物或人物的行為、態度等相對比較,從而使作者的寫作目的更加明顯。

例如:《我的叔叔於勒》通過「我」的父母對於勒前後態度的對比,突出了人性的丑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通過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的生活形成對比,突出舊式學校教育制度對孩子天性的束縛。

12.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

抒情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抒情,一種是間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稱「我」為抒情主體,直接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種文章筆法。也叫直抒胸臆。

如:李白《夢游天姥呤留別》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作者在敘事描寫的基礎上,以火山噴發般的激情,大聲疾呼,抒發了自己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間接抒情,又叫委婉含蓄,詩人們往往藉助多種修辭藝術,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分為情景交融、借景襯情、托物言志。

如: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和劉禹錫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都是在敘事的基礎上採用間接的抒情方式。

13.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

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以樂景寫哀情或以哀景寫樂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樂的效果。

如《詩經·採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依依楊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卻是黯然離別之際;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鄉之時!

14.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詩歌散文中經常運用的表現

手法,即作者藉助對某種事物的刻畫來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種品格志向。

如:駱賓王的《獄中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就是通過刻畫餐風飲露的秋蟬的形象來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性不為時人所了解。

15.虛實相生

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系,互相滲透與互相轉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

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16.動靜結合

在中國古代詩歌里,詩人們為了創設意境,特別注意動態描寫,動靜結合是常用的一種寫景手法。

作為動靜結合的寫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種意境里描寫動態與靜態,並且往往是以靜為主,以動襯靜的方式(「動」含動與聲: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喧」為聲,「動」為動),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諧統一。因此,動靜結合的寫景手法,與襯托又不可截然分開。

17.點面結合

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互聯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寫的景物也一樣,它們總是和周圍的景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因此,在寫景狀物時,不能孤立地靜止地寫主體物,周圍的物,點面結合,烘雲托月,使主體形象更豐滿,更有特色。

練習

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作用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江上的景色越發奇麗。兩岸都是懸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裡面,像蓮花,像海棠葉,像一掛一掛的葡萄,也像仙人騎鶴,樂手吹簫……說不定你忘記自己在灕江上了呢!

——此句運用了多個比喻句,寫出灕江兩岸石乳的千姿百態,進而表現了灕江景色的奇麗。

B.我們總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總希望所有的機緣都能在同時出現,總希望整條路上都是和風麗日、鳥語花香。卻沒想到,追求完美的我們,本身就是一種不完美,一種極端的不完美。

——句中三個"總希望"領起的排比句強調了"我們"對"完美"的希求,以及對完美難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C.海與山綢繆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間,還是山誘俘了海水;只見海把山圍成了一角角的半島,山呢,把海圍成了一汪汪的海灣。

——運用擬人方法,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海、山渾然一體的優美意境。

D.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

——此句運用了借代的方法,句中用具體而又可感的"骨頭"代替實際存在卻不可觸摸的抽象精神,給人以形象、深刻的感受。

[答案]B

[分析]三個"總希望"領起的排比句強調了"我們"對"完美"的希求,但並沒有表達"對完美難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卻沒想到"後面表達的應是作者對"我們"希求完美的這種思想的否定。

第二種類型:主觀表達題

就是提供語境,運用修辭方法造句、仿句及變換句式等,或者在現代文大閱讀和詩歌鑒賞中考查。

⒈在仿寫變換句式中考查

與這類題結合起來的考查的最多修辭格是比喻、排比、對偶、擬人等。。對這一類題目首先要看清題目的要求,然後分析所給的語句,弄清其在內容、句式、用詞、色彩、語氣等方面的特點,進而展開必要的聯想想像,最後按要求表達出來。這一類是近幾年高考考查的主要形式,估計在2007年的高考中還會重現。

研習3 讀下列文字,在空缺處填上恰當的詞語和句子,使前後句子協調,構成排比。

什麼樣的年齡最理想?什麼樣的心靈最明亮?什麼樣的人生最美好?什麼樣的青春最輝煌?鮮花說,我開放的年齡千枝秀;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___________;太陽說,我燃燒的青春四海光芒。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題考查排比句的仿寫能力。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弄清題目的明示信息與隱含信息。題目要求前後句子協調,構成排比,這是明示信息;再審讀所給句子,原文段的前四個問句已明示了下文回答時的陳述對象應該分別是「年齡」、「心靈」、「人生」、「青春」,而且在回答的例句中,「鮮花」對應「年齡」,「太陽」對應「青春」,所以一、三兩空所填的事物,應分別和「心靈」、「人生」對應。從句式上看,第二空所填,應與上面相應句式照應;第四空所填,應與其下面相應句子的句式一致。以上就是隱含信息。仿寫時不能脫離這些信息要求。

【答案】(l)月亮,我坦露的心靈萬里明。(2)海鷗,我搏浪的人生一路壯觀。

⒉在現代文大閱讀中考查修辭方法,多是考查其表達效果

做這類題首先要確認所用的修辭方法,在答題時必須點明其所用的修辭方法,然後回答它的表達作用。

⒊在詩歌鑒賞中考查

多是判斷所用的修辭方法和說明它的表達效果。

三、總結命題規律

⒈通過分析高考試題,修辭方法的考查有以下特點:

⑴從命題角度看,本考點試題主要有客觀選擇和主觀表達兩種題型。客觀選擇題旨單一,眉目清晰,有利於減小審題難度;主觀表達更能考查考生的綜合運用修辭性語言的能力,更能區分出考生的語文靈性差異。

⑵從試題取材看,能夠作為修辭題材料的,主要是那些描寫、敘述或抒情方面的語段,比喻論證性的語段也可以作為修辭題材料,說明性的語段一般不進入修辭性試題。

⑶未來的修辭性試題有可能不囿於已經面世的題型,「連貫」性修辭題、「擴展」性試題、詞語選用型試題等也有可能在高考試卷中佔有一席之地,考生只有全面掌握各種修辭知識,提高語言表達素養,才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⒉正確運用常見修辭方法的考題,大致可分兩類,其解法也不相同。

⑴判斷修辭方法運用的正誤:一是從辨格入手,然後根據該修辭格的規則,對各題支逐一進行審查,從中得出合乎題干要求的答案;二是從修辭效果方面審查,表達效果好的就是正確的,效果不好的就是錯誤的。

⑵運用相應的修辭方法書寫句子:要明確題目要求,根據題目提供的條件,在充分考慮內容和形式相應稱的前提下,展開必要的想像,最後按要求表述出來。

特別強調的是,不論哪種題型,都應該認真讀題,明確題目中顯性和隱性要求。要像詩人詠詩一樣,進入角色,最大可能地激活思維細胞,佔領思維空間,發掘思維潛力,找准做題角度。

四、修辭解題提醒

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必須做到三點:

⒈了解八種常見修辭方法的特點和形式。易混淆修辭格可用分組比較法,同中求異,異中求同。

⒉明確各種常見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平時練筆或作文時,能夠有意識地較熟練地運用常見的八種修辭方法表情達意。

⒊具體做題時,要認真審題,仔細捕捉有效信息,深入分析語境。

常用的語文表現手法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閱讀思路提示

記敘類

一件事:順勢發展起波瀾,感動智慧來化解,明哩悟情顯主旨.

多件事:主次分明巧安排,發展過程逐遞進,結果升華達高潮.

寫景抒情:

物象描繪細致化,

物象特點明晰化,

作者感情滲透化,

物象象徵主旨化.

閱讀全文

與語文回作指的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