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順利實現初高中語文學習的過渡
教師該如何幫助學生完成初高中語文學習的銜接與過渡呢?筆者有如下體會:
一是,堅持新課改理念不動搖
新課程理念不僅僅是教育的理念,更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理念。因此,中學教師尤其高中教師必須堅持課改理念不動搖,不觀望,不彷徨。必須認真吃透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堅持按新理念的要求改進課堂教育教學,促進新課程改革順利推進。教育主管部門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有計劃地組織初高中教師的相互觀摩學習活動,以形成廣泛的課程資源,反思與交流,分析與提高,這樣才能盡快適應新課改,順利完成初高中語文教育銜接的要求。
二是,初高中教師多相互溝通、合作
義務教育階段的廣大教師和學生都已經接受了新課程理念,他們都已適應了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學;而高中教師由於實施新課程改革相對比較遲,加上與初中缺少溝通與聯系,大多還停留在以前普通高中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上,因而,雙方存在著教學理念上較大的差距。既然初高中語文銜接如此之重要,那麼,我們就應該根據學生每個學齡段的不同特點,讓這些操作策略得以正確歸位,明確初中語文學習的任務是什麼,高中的學習任務又是什麼,程序性操作策略有哪些,區別清楚之後,教師拿來作為自己教學的基點之一,循序漸進,實施有效教學,必能使初高中教學各得其所,相互促進。
三是,做到教材瞭然於心
作為一名教師要把解讀教材當作一項基本功,只有教材解讀到位才能實現由用教材教向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轉變,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質量。高中教師要熟悉初中教材特點,特別是對初中教材中涉及到的文言文和詩詞要達到背誦和講解的程度,這樣既可以與高中的古詩文背誦進行銜接,也有助於在講解文言語法時最快找到學生理解、體會的要點。對初中所涉及的議論文知識要清楚和了解,避免高中的重復講解,可以節省教學時間,將時間用來講解議論文結構和寫法,為學生帶來新奇感和最大的學習收益。
四是,教師要保護好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
高一學生入校不久,年級進行了一次語文入學摸底測驗,其中有幾道試題學生普遍感到無從下手;包括病句題、句式變換題、文言文閱讀中的詞類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的考題和詩歌鑒賞題,因為這樣的題型和訓練,在初中時同學們根本沒有接觸過。經過和學生交談了解到,同學們認為高中語文的試題難度過大、現代文閱讀的語段偏長、考試時間不夠用。經過認真分析,教師們感到這套測驗試題從題型、題量、試題難度等方面完全依照平時高一語文測試的出題標准,沒有顧及到剛畢業的初中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試題難度過大,影響了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一部分人對高中語文學習信心不足。
從初中升入高中,對於學生來說實際上是上了一個新台階。尤其是面對新的環境、新的教材、新的要求、新的老師,教師有必要幫助他們樹立學好語文的信心,萬不可一開始就想著出難題給學生一個下馬威,這樣易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眾所周知,語文課程的學習效果遠不如其他課程的學習效果明顯,一旦同學們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動力,便會產生隨便應付語文課的學習情緒,這樣會給高中語文教學帶來一定程度的困難。所以,我們要保護好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幫助他們不斷地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
五是,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
古話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高中階段語文學習,學生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決不能單靠教師。到了高中,學生除了課文學習,還有相應的寫作和口語交際訓練,還有分析、鑒賞能力的訓練。因此,教師有必要針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對學生實現由「扶」到「放」的轉換。
這里,首先教師應幫助學生對語文的基礎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同學們可參照有關講解,對字形、詞語、標點、句法、修辭、文學常識、寫作知識等注意搜集,構建起自己語文知識的框架體系。其次,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學會積累式閱讀,教師應積極地向學生推薦優秀網站或課外讀物,使學生的知識面向深度、廣度發展。再次,為了強化學生的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應該做到「七多」:一要「多看」: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擴大語文教學視野,跳出教材圈子,關注社會熱點及動態,利用多種媒體形式進行素材積累。二要「多聽」:聽老師的講課,同學的談話,新聞廣播等,在聽的過程中積累知識,豐富素材,避免「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現象。三要「多說」: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四要「多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則熟,熟能生巧,巧則能利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都會大幅提升。五要「多寫」:現在高考中的主觀表達題和作文考查的都是寫的能力,因此平時要注重這方面的訓練,多寫才能文思泉湧,妙筆生花。六要「多記」:多記包括多記憶和多記錄。記錄與記憶相輔組成,會增加我們的知識儲備,為培養能力打下基礎。七要「多思」: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多思是前「六多」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原則。
總之,高一是學生由初中到高中過渡階段,也是能否進入高中語文學習狀態的一個關鍵時期,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平穩過渡,實現初高中語文學習的銜接。這必然有助於學生培養高中語文學習的興趣,有助於樹立起高中語文學習的信心,並最終為其高考的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如何處理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問題
要想初中高中銜接」,使得學生知識能保持、強化在初中已有的良好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習習慣,進一步習得高中語文學習要求的學習方法、習慣,最終建立符合高中語文學習規律的學習機制. 首先,研究初笑困高中語文文言文教育目標的差異. 初中「哪遲理解基本內容」,高中「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碰緩念、句式、讀懂譯文,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思想傾向」. 由此看來,文言文閱讀,對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明顯增強. 其次,了解高一新生的語文學習現狀和語文學習達到的程度.我們採用問卷和測試的方式,了解學生在語文基礎知識、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特別是文言文學習方面所達到的水平和存在的問題,便於在下一步能有針對性進行教學.注重對學情的了解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條件
3.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做好初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
初中語文新課改已經實施了一段時間,高中語文新課改正在如火如荼地逐步推進。由於初、高中新課程標准對語文學習的要求不盡相同,特別是初中新課程有淡化、弱化某些語文能力,使學生一入高中便無法適應高中的學習,老師和學生都面臨著初高中語文學習「斷層」的煩惱。因此對目前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方面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是有效地實施語文新課程教學理念的必然要求。
一、《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與《高中語文新課程標准》之比較
(一)《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淡化現代漢語語法、文言詞法與文言句法知識
1、《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 「教學建議」:「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和修辭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集中的語法和修辭知識教學。」
2、《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評價建議」:「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
3、《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古詩文「評價建議」:「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於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而不應考察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
因考試大綱有「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中考內容」的要求,故中考語法知識的考查只能隱性地進行,例如通過仿句、改病句來間接地考查語法。老師們平時在閱讀教學中雖都能講授一定的語法知識,但存在著重視性不夠、系統性不強,語法專項訓練少或者根本不訓練等問題,這也是造成學生升入高中後表現出的嚴重的語法斷層現象的原因。
又因考試大綱「不應考察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這一要求,初中老師在平時的文言文教學中沒有對文言虛詞、詞類活用現象和文言特殊句式等語法點進行系統的講解,在做題時雖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相關知識,但也都被教師淡化處理。
(二)《高中語文新課程標准》現代漢語語法、文言詞法與文言句法知識要求較高
1、《高中語文新課程標准》「課程目標(閱讀與鑒賞)」中提出:「(現代文)根據語境揣摩語句含義,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幫助理解結構復雜、含義豐富的語句,體會精彩語句的表現力。」
2、《高中語文新課程標准》「課程目標(閱讀與鑒賞)」中提出:「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
由於初中階段教師只要求學生理解文言作品的基本內容,重點篇目能做到熟練地背誦,而高中階段則要求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讀懂課文,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思想傾向,標準的突然提高令剛升入高一的學生措手不及,語文成績有所下降。
二、初、高中語文教學斷層現狀
1、現代文閱讀。現代文閱讀是中考和高考的必考考點,但要求則不盡相同:初中階段要求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瀏覽的方法,理解主要內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而高中階段則要求能根據不同閱讀目的,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閱讀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情感,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斷,學習從不同角度進行闡發、評價、質疑。
2、作文教學。初中階段要求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而高中階段則要求作文觀點要明確,內容充實,感情真實健康,思路清晰連貫,能圍繞中心選材,合理安排結構,通過寫作實踐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分析和綜合等基本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
3、詩歌教學。初中階段實際教學不是很重視,基本只要求學生讀讀背背,了解詩歌內容。而高中階段則要求分析意象,品味語言,發揮想像,感受真情,審美,鑒賞詩歌的表現手法和結構形式。
4、文言文閱讀。初中階段只要求理解基本內容,淡化語法、句法、修辭。而高中階段則要求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讀懂課文,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思想傾向。
三、應對措施
1、研究教學目標及教材
研究初高中本教材是做好教學銜接工作的保證。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對初、高中各本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明確初高中兩個階段的教材在培養目標上分布點和差異性,實現新舊知識的遷移,才能做到學生自然銜接。如果高中教師沒有仔細研讀初中教材,在高一期始,以鞏固學生基礎為目的對某些初中必講的進行了重復講解,就會造成學生片面認為自己進了高中還在學習初中時學過的知識,會使他們產生了厭學心理,不利於今後教學工作的開展;而如果教師一廂情願地認為學生在某某知識點(如文言各項語法知識)是學生在初中就應該掌握的,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做出具體細致地講解,又會使學生感到高中語文之難,壓力之大,使他們對高中語文學習望而生畏,這對學生的成長也是極為不利的。
因此,高中教師應從宏觀角度入手,把握初高中語文教材的特點,及時思考各個階段的側重點及各知識間的聯系,並施之於教學實踐中,把高中語文教學帶入一片新天地。
2、具體篇目力爭做到溫故知新,加強初高中語文內容的對接。
從初中升入高中,學生對初中教材內容十分熟悉,所以「溫故」很容易,教師要做的是有意識地把「知新」和「溫故」結合起來,這樣在學生對高中課文的理解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講析《荷塘月色》(必修二)時,教師就可以與學生共同溫習初中時學過的《春》以及必修一的《沁園春?長沙》中「看」字統領的詩句,啟發學生歸納出寫景文章的寫作技巧,如:選擇典型景物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虛實相生,高低俯仰進行描述;其間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運用了多種感官感受使文字生動形象,並讓學生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露出來的情感。
再如在講解白居易《琵琶行》(必修三)時,教師可將之與初中學過的《賣炭翁》進行比較,《賣炭翁》屬諷喻詩,作者點明此詩 「苦宮市也」,並在詩中揭露出統治者的腐朽與殘酷,深刻地反映出衰唐社會的凋弊與腐敗;而《琵琶行》是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時所作。白居易在此詩中借寫琵琶女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之意。「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流傳千年的詩句,將琵琶女的命運和自己的身世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首詩敘述的層次分明,比喻的新穎精妙,被歷代文人所稱頌,表明白詩語言確實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在這樣的分析講解之後,學生便會對白居易的詩風有了宏觀上的把握,增強了他們的文學感悟能力。
3、加大語法教學力度。
由於初中教師沒有對語法進行系統的講解,而高中的教學計劃中又沒把語法列為教學計劃之中,所以現在高中語法教學的實際是:高考不直接考,教材不系統編,教師不正式教,學生不願意學。高中學生語法知識的欠缺已是不爭的事實,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更離不開語法知識,所以為學生補上語法知識課,一方面有利於提高中學生實際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另一方面使中學生了解自己母語的一些基本常識,認識母語的最基本結構規律,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確實很有必要。
①、在復雜多樣的課文中講解語法。高中語文教材中的選文在表現內容的復雜性、表達手法的多樣性、文本文化的多元性、思想內容的隱藏性、語言運用的靈活性等方面,都是初中語文教材無法比擬的。學生要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就必須對文本中的語句表達進行分析思考。運用語法知識就能幫助理解結構復雜,含義豐富的語句,體會精彩語句的表現力。如《記念劉和珍君》中有一個長句:「至於這一回在風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密計,壓抑至數千年,而終於沒有消亡的明證了。」很難懂,但只要進行語法分析,就一目瞭然了。其主幹是:「事實——為——明證」。也就是這次事件能證明「中國女子的勇毅沒有消亡」。
再如恩格斯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第二段,近200字,其實只是一個單句,找出主幹就抓住了全段的中心:「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不作語法分析學生就很難抓住要點。
②、在文言文中要把握特殊語言現象。高中學生經過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學習,已經積累了一部分文言詞語,對文言用法有了初步的感性的認識,也建立了一定的文言語感。高中文言文學習要求學生「了解並梳理常用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要想實現這一目的,必須要學生清楚把握漢語中詞語的分類,才能分清文言實詞、虛詞及其解釋和用法。而文言文中的特殊現象: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沒有漢語語法知識作為基礎,學生更是難以分辨和把握。如「其一犬坐於前」,(《狼》)如果不能理解「犬」在這里是名詞作狀語,就會理解為「其中一隻狗坐在面前」,和文章所寫是內容就風馬牛不相及了。又如「苦其心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句,如果不知道「苦」是使動用法,那麼,這句話根本就不成其為一句話,因為「苦」是形容詞是不能帶賓語的。所以,要理解文言文詞句的含義,讀懂文章的內容,必須要有語法知識作保證。即使把大綱中規定的15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記得滾瓜爛熟,不把它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去理解,也是不能「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的」。
如《師說》中有這樣一個句子:「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講解這個句子,教師一般總是問學生:句中「之」是什麼用法?然後強調:這個「之」是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學生聽了記了,過後也忘了。但如果從語法分析入手,叫學生先分析句子的主謂賓(該句無賓語),並提醒他們可以從「久」字入手。學生很快就劃分好了: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然後引導學生思考主語的特徵,再思考「之」字的用法,學生就容易理解了。
再如《過秦論》中「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一句。這句的結構是「有……之意,……之心」,形成一個整句。要讓學生理解「席」「包」「囊」屬於句詞作狀語,「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是三個並列短語聯合做「意」的定語。全句氣勢貫暢而有變,顯示秦之雄心,加強了學生對文章總體上的把握。
③在練習題中講解語法知識。
目前的高中學習除了提高學生的素養,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外,更具有社會效應的是應對一年一度的高考選拔。縱觀以前,預測未來,高考試卷中許多試題和答題都離不開語法知識。A、語言知識部分。正確使用詞語和辨析、修改病句,實際上大多是對學生語法知識的考查。前者中對虛詞的考查近年從關聯詞的使用逐漸擴大到連詞、副詞、介詞、助詞的使用上,對實詞的考查除了要辨析清楚詞義外,也要根據詞的搭配對象、詞性等語法功能角度進行思考;後者所謂病句是指由於語法、邏輯、修辭等方面使用不當造成表意不清的語句。近幾年《考試大綱》明確規定檢測范圍為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等6種病句類型。其中大多屬於語法毛病。B、語言表達部分。對句子擴展、壓縮、變換等都和語法有關。C、古詩文閱讀部分。對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理解運用,文言句子的翻譯等,在前文文言學習中已經講過,也都要運用語法知識。D、現代文閱讀部分。客觀題和主觀題,前者對文章中重點句子的分析,尤其是復雜的長單句,必須作語法分析,才能做出准確判斷;後者既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鑒賞能力,更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多考生答題時詞不達意,就是缺少語言表達訓練,而用語法知識就能規范學生的語言表達。E、作文部分。一篇好的作文,必須是有創意、有思想內容、有熟練的表達技巧、有準確的語言運用等綜合特色的文章。若文章中病句百出,無論如何也不能成為一篇優秀作文。
高中語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繼續和深入,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新的學習階段。實施高中語文教學,既要緊扣《大綱》和教材,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又要面對現實,「瞻前顧後」,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只有認真搞好初高中語文的銜接與過渡,才能較好完教學任務,使學生打下良好的,才能未雨綢繆,決勝高考。
4. 如何做好初高中語文的教學銜接
做好初中與高中的語文教學的銜接工作 ,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研究兩個「課標」,了解銜接工作的任務
初高中語文教師要認真研讀《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找出其中的差異,明確各自要求,熟悉各自特點。
從比較中,我們看到高中語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繼續和深入,但在教學目標、內容上與初中存在明顯差異,也可看出其中有些差異環節明顯存在「斷層」和脫節 。
二、熟悉兩種教材,明確銜接工作的重點
種種跡象表明,相當多的學生在升入高中後感到不適應。初中和高中語文教材存在著銜接不自然的情況,不少學生甚至出現了無法跟班學習的情況,原因之一就是,高中語文教材所涉及的基礎內容,初中階段竟沒有學或學的不扎實。比如,文言文教學,初中階段「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高中階段則「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這里所說的「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在初中階段就基本沒有系統學習,更不要說「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了。 所以,只有對初高中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明確初高中兩個階段的教材在培養目標上分布點和差異性,從而初中教學才能做到「顧後」,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實現知識的遷移,才能做到學習自然銜接。
三、加強知識技能上的銜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培養良好的文面意識
書寫規范,不寫錯字,不規范的字,強化基本功。
寫字對增強學生語文素養至關重要,也是提高中考、高考成績的重要手段。字寫不好,在中考和高考中就會失分,這是非智力因素失分,就會給學生的高中語文學習留下遺患,從而直接影響學生的發展。
2.強化現代漢語語法知識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一般將語法和修辭等知識列入附錄。雖然教學要求是要教學,但由於近幾年我們地區中考語文不涉及語法知識,致使初中語文教學淡化語法,而高中語文強調語法知識,特別是學習文言文時,語法知識的殘缺成了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大障礙。
對中考不再涉及相關的語法知識 ,比如詞語分類、短語結構、復句類型等語法知識,應該予以強化。
3.掌握文言詞法與文言句法
對文言文中的通假現象、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識,初中階段要讓學生予以了解,為高中階段熟練運用打下基礎。
4.擴大閱讀量。多讀書,多思考,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
為了銜接初高中語文閱讀,在學生初中階段要保證他們有足夠的讀書時間。鼓勵學生熟讀、背誦那些百讀不厭,文質兼美、膾炙人口的典範詩文,這樣在初高中語文閱讀的銜接上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5.培養品讀能力。
初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品讀能力,即初步的文學欣賞能力,包括對文章的各種表達手法與寫作技巧的辨識、理解、分析、欣賞。如線索,如表現手法中的正面側面、對比烘托,詳寫略寫,伏筆照應,懸念釋念等的賞析,又如體味文章內涵、賞析語言、欣賞文章美點等等。有了這些能力,學生才能較快地適應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5. 如何幫助學生做好初中語文與高中語文的銜接
語文不涉搜帶及基礎知識方面的代溝,不需要刻意的銜接。
只需消衫要多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增加拿漏腔自己寫作的水平和閱讀理解的能力
6. 如何實現初,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
怎樣實現初、高中語文學習的銜接與過渡 摘要:不少同學升入高中後,總覺得在語文學習上與初中階段相比,有了較大的跳躍,面對注重能力的新題型,茫然不知所措,成績在下降,心理上也很不平衡。如能適時調整心態,扎實做好這一階段的工作,就能實現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就能實現語文學習從知識型到能力型的過渡。 關鍵詞: 語文 銜接 過度 一、高一學生語文成績下降的原因 ,初、高中課標的差異 初、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不同,必然造成教學內容的差異、教法學法的差別,從而導致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困難。初中的課程標准淡化語法,致使一些教師和學生的不重視,甚至有些老師根本就不講授這一部分,結果學生在學習高中語文時遇到了很多問題,給高中語文學習造成了許多困難。 如詩歌教學。初中階段實際教學不是很重視,基本只要求學生讀讀背背,了解詩歌內容。而高中階段則要求分析意象,品味語言,發揮想像,感受真情,審美,鑒賞詩歌的表現手法和結構形式。 再如文言文閱讀。初中階段只要求理解基本內容,淡化語法、句法、修辭。而高中階段則要求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讀懂課文,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思想傾向。
一、 初高中語文教學之不同 1.教材教學目標方面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強調的是知識和技能目標,對知識的要求是「了解、理解、應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以下簡稱《標准》)則側重於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因此,《大綱》的重點是對教學做出規定,主要表現的是基本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及若干教學建議,使教師更加關注知識點,關注學習的效果忽視學習過程與方法,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標准》則強調學生「經歷了什麼」、「體會了什麼」、「感受了什麼」,它不僅對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時,對學生學習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發展提出目標要求,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同時,《大綱》在對語文學科的性質上,過分強調其工具性,而《標准》實現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大綱》語文課程的功能是單一的,定位於傳授知識、學習知識,即「雙基」,而《標准》的語文課程功能是綜合的,要求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既要學習知識,又要學會生活,學會發展。學生由被動轉變為主動,教師由傳授轉變為引導。 譬如語法,《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稿)》中明確指出:「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特別是文言文,初中教師一般不再強調字字落實,學生只要憑語感、直覺,大致意對即可。而高中教師卻說,以前的學生語法知識學得比較系統、扎實,而現在的連最基本的主、謂、賓、定、補、狀都如一團亂麻,特別是文言文,問起句法、詞法,問起狀語後置、定語後置、賓語前置,學生茫茫然不知所雲,便氣不打一處來,自然數落起初中教師來。 2.教材知識點要求方面 在新課程標准中,初中要求「有自己的心得看法和疑問;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欣賞文學作品,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閱讀簡單的議論文,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在教材編寫建議中,要求「教材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語文知識、課文注釋和練習等應少而精,具有啟發性;教材內容的安排應避免繁瑣化。」 高中必修課程要求「獨立閱讀,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能閱讀論述類、實用類、文學類等多種文本,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閱讀方法」,「學習鑒賞中外文學作品,注重審美體驗。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文章內容。了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進一步提高記敘、說明、描寫、議論、抒情等基本表達能力,並努力學習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在教材方面「教材要便於指導學生自學。有利於學生進行自主、
合作與探究式的學習,養成自學的習慣。」 3.教材的體例和呈現方式方面 初中新教材告別以往語文教材頭緒繁多的編寫體系,每個單元僅包括閱讀與綜合性學習兩個系統。前面有導語,每一篇的開始有閱讀指導。 高中必修課體系安排,分為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三大版塊,每一版塊都分為三個學習階段,並確定了相應的學習目標和能力培養的側重點。其次,在練習的安排上,設計了「研討與練習,精讀課文一般有四道題,略讀課文兩至三道題。這些題目一般首先是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題目,以幫助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突出學習重點,激發學習興趣與主動性;然後是文章寫法上的,或最具特色的或結構上的,幫助學生從結構上把握全文,學習寫作方法;第三個主要是語言方面,如一些精彩語句的品味,文言文有重要的實詞、虛詞、句式方面的練習,重在積累,幫助學生領悟語言魅力,掌握駕馭語言的能力;最後一個是開放性,拓展性的題目,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生發揮的空間很大。這類題目沒有標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有助於培養「創造性思維」。再次是寫作能力訓練,每冊設有「寫作」和「口語交際」兩個板塊,不僅注重對學生寫作技巧的訓練,告訴學生寫作方法,而且教給學生「寫什麼」,與閱讀結合在一起,便於學生長期積累,打好寫作基礎,避免了過去的純技術性寫作訓練,讓學生的習作不再空洞。 通過前面的比較可以看出語文教材在知識點要求、體例和呈現方式方面存在著不銜接的狀況,教材雖給師生諸多的餘地,要求大膽取捨,自然有個如何取捨的問題,在實踐運用中自然會出現偏差。 二、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對策 從以上比較中,我們看到高中語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繼續和深入,在教學目標、內容上與初中存在明顯差異。其中每一方面都應引起高中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從而更大層面上避免學生產生不適應、不習慣、厭學、缺乏信心的現象,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並推動學生身心成長與發展。
1.了解高一新生的語文學習現狀和語文學習達到的程度 我們採用問卷和測試的方式,了解學生在語文基礎知識、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方面所要達到的水平和存在的問題,便於在下步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注重對學情的了解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條件。 2.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有句話說,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可能這句話過於絕對,但是不得不承認它有一定的道理,它強調了習慣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常生活如此,語文學習也是這樣的。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會讓學生覺得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是語文。譬如,做讀書筆記,多觀察,多思考,多動手記錄,都是一些很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3.實現語文教學方法的銜接 剛剛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對高中語文的學習往往充滿的是一種復雜的情感,有的由於過去成績不理想產生了迷茫、恐懼;有的由於以往戰績輝煌而仍沾沾自喜;有的由於接受不正確的外界暗示產生了敷衍應付的心態等等。所以,初高中語文教學方法的銜接,首先體現在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實現學習動力和情感的銜接,注意保護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 其次,便是注意教材本身的關聯,做好知識上的銜接和過渡。學生由初中進入高中,高中的「語基」已由識記辨認語修知識、文學常識,變為聯系具體語境的語言操作;現代文閱讀已由教師指導下的淺易材料的初步理解,變為艱深文本的批判性閱讀;文言閱讀已由初步接觸,變為全面展開深入學習。比如初三學習的詞《沁園春雪》,高一教學《沁園春長沙》,雖然教學要求不一樣,但教師可以從學生已學的詩詞中引入。在閱讀時,不局限於同一篇作
品中,要在一個大范圍內比較閱讀:同一作品不同時期作品的比較與質疑,如魯迅先生的《記念劉和珍君》與《為了忘卻的記念》;不同作家在同一時期作品的比較與質疑,如老舍的《駱駝祥子》與茅盾的《子夜》等。 古話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高中階段語文學習,學生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決不能單靠教師。到了高中,學生除了課文學習,還有相應的「寫作和口語交際訓練」。因此,教師有必要針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對學生實現由「扶」到「放」的轉換。 這里,首先教師應幫助學生對語文的基礎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同學們可參照有關講解,對字形、詞語、標點、句法、修辭、文學常識、寫作知識等注意搜集,構建起自己語文知識的框架體系。其次,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學會積累式閱讀,教師應積極地向學生推薦優秀網站或課外讀物,使學生的知識面向深度、廣度發展。如我們講《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時,就向學生推薦相關的評論集或網站,通過這些素材中的人物品評、詩詞欣賞、經典對白等內容,對文本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由此也積累了文學常識。 同時,還以課文所負載的語文知識點和規律為依據,在《語文讀本》《外國文學欣賞》《中國古代文學名著欣賞》等課外讀物中,有意識地選擇同類型閱讀材料,訓練所學的語文技巧。再次,為了強化學生的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應該做到「七多」:一要 「多看」: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擴大語文教學視野,跳出教材圈子,關注社會熱點及動態,利用多種媒體形式進行素材積累。二要 「多聽」:聽老師的講課,同學的談話,新聞廣播等,在聽的過程中積累知識,豐富素材,避免 「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現象。三要 「多說」: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四要 「多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則熟,熟能生巧,巧則能利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都會大幅提升。五要 「多寫」:現在高考中的主觀表達題和作文考查的都是寫的能力,因此平時要注重這方面的訓練,多寫才能文思泉湧,妙筆生花。六要 「多記」:多記包括多記憶和多記錄。記錄與記憶相輔組成,會增加我們的知識儲備,為培養能力打下基礎。七要 「多思」:孔子說 「學而不思則罔」,多思是前 「六多」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原則。 總之,高一,是學生由初中到高中過渡階段,也是能否進入高中語文學習狀態的一個關鍵時期,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平穩過渡,實現初高中語文學習的銜接,必然有助於學生培養並樹立起對高中語文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並最終為其高考的全面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
7. 如何做好初,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
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是對提高學習積極性長時間起作用的因素。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結合實際,不斷向學生進行學習數學的重明喚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學生攜閉明確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看到實際價值,誘發其學習動機。激隱凱
8. 高一新生如何做好初高中語文銜接
高一是高中三年中最重要的學段,它是高中學習的重要轉軌期。如果不能順利轉軌,即使你初中再優秀,高中學習也會非常困難,語文學科也是如此。接下來我為大家整理了高一語文學習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新生如何做好初高中語文銜接
初中高中語文的銜接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知識層面的銜接。
比如語法知識、修辭知識、哲學常識、邏輯常識等,在初中基本沒學,而高中語文更重視能力的考核,這些知識非補不可。因為語法知識直接影響高中的文言文學習,修辭知識、哲學常識、邏輯常識則影響高中語文的閱讀和寫作。
二是思維能力方面的銜接。
初中重視識記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而高中語文在此基礎上注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考查我們的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鑒賞評價等五個層級的能力;重視文化的熏陶,以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因此,高一階段一定要注意這些思維能力方面的銜接。
三是學習方法的銜接。
高中以能力為主,在考試要求的范圍內什麼樣的題型都是允許的。這就要求我們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能力。
高一開始抓住九個字
多閱讀、勤積累、常練筆
讀多少
教育部公布的課程標准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0萬字,高中階段不少於150萬字。按最近出台的《北京市中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改進意見》規定:初中每學年閱讀3部以上經典文學名著,高中每學年閱讀5部以上文學名著及其他讀物。
讀什麼
以經典名著為主。讀完一本名著就是走完一種人生,你從中得到的人生閱歷、情感熏陶、審美愉悅、道德感化、寫作方法都是閱讀一般的書籍無法相比的。至於具體選哪些有代表性的經典名著,注意老師推薦與自選相結合。
怎樣讀
常言道:「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一定要動筆。怎麼動筆呢?古人有一種很好的動筆閱讀法,叫做批註式閱讀,我們要利用課內閱讀學會這種方法。批註式閱讀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以批語和註解的形式及時寫在書頁的天頭、地角。它兼感性的體驗、感悟與理性的思辨、評論於一體,能全面提升同學們的語文素養。
課外閱讀長篇名著作批註可採取整體式批註的形式,批註有以下內容:
1.這本書主要講了什麼內容或故事?
2.書中令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什麼?說出書中你最喜歡的精彩片段,並說明理由。
3.交流書中你印象最深的人。
4.說說書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你想對主人公說什麼?
5.讀完這本書後你受到什麼啟發?
6.你由這本書的內容聯想到了什麼?
7.讀後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書面的積累
就是建立三個積累本
生活閱歷記錄本
我們要通過不斷地觀察和思考,積累生活閱歷,使自己的閱歷越來越豐富,思想越來越成熟。思想是寫作的基礎,不會思想就不會寫作。
生活閱歷來自哪裡呢?「閱歷」這兩個字本身給我們道破了天機。「閱」,就是閱讀,它告訴我們閱歷來自讀書;「歷」,則是經歷的意思,它告訴我們,閱歷要在生活中積累。
我們要學會觀察生活,還要善於思考,在記錄所見所聞同時,還要能思考其背後的深刻問題。如上海福喜公司使用過期肉事件,我們可思考當今社會的道德底線問題;長沙市六旬老人病死家中無人問津,可思考空巢老人問題;北京房價漲幅居全國之首,可思考安居方能樂業問題……我們把這些來自生活和書本中的思考及時記錄在生活閱歷記錄本中。高一階段尤其需要這樣的博見多思,為寫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寫作素材整合本
首先說素材的類型,它包括典型人物事跡、新聞時事、名言警句、詩詞、歌詞等。
我們語文教材古今中外,無所不包,名家名篇甚多,為同學們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另外,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也有大量的寫作素材可以積累。處處留心皆積累。
怎樣積累?第一,對這些材料,我們分門別類。第二,我們可以採取重新整合的方式,特別是典型人物事跡、新聞時事方面的素材,我們不能照搬下來,要盡量加工整合,按照一定的結構模式把素材整合成句、成段。
古詩必背摘抄本
背誦是一種最有效的積累。背什麼?我認為,最好是古詩文。
高一階段,我們要精選三四十篇古詩文,包括高考必背古詩文。把它們收集在必背古詩文本中,制訂背誦計劃。這也是提高古詩文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包括字音、字形、詞語,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以及文學常識等;學習並積累一定的語法、修辭、哲學、邏輯知識;積累一定數量的美文,熟記在胸,寫作和口語表達時定能隨手拈來,下筆如有神助。
常練筆
不求多做題,但要常做題
作文要常練筆,隨筆、日記,微寫作、大作文等;另外,各種類型的閱讀鑒賞題要常做,掌握解題思路,熟悉各種主觀題的解題套路。不求多做,但求常做。「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這樣才能應對考試的需要,應對語文閱讀和寫作能力提高的需要。
高一語文學習要做到三個堅持
堅持閱讀堅持練筆堅持背誦
名師指導要學好高中語文,新生應做到三個堅持:堅持閱讀、堅持練筆、堅持背誦。
堅持閱讀閱讀時要養成主動摘錄的習慣,注意搜集古今中外生動、有思想的故事,一有時間就拿來翻翻,久而久之這些警句故事等就會轉化成自己的東西,活躍在文章中。
堅持練筆寫作技能應在實踐中去練習。練筆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一是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二是經常寫些畫家寫生式的片斷,積累素材和技巧;三是及時記下自己的生活感受。
9. 語文教師怎樣做好初中高中語文銜接
語文不涉及基礎知識方面的代溝,不需要刻意的銜接。
只需要多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增加自己寫作的水平和閱讀理解的能力
10. 如何做好初,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工作
1、首先需要改變的是學生的思維習慣,展示高考真題,讓學生明白高中語文是運用課內的基礎知識去解決課外的問題,改變過去局限課文,靠老師幫助輔導甚至猜題的不良習慣。
2、.指導學生廣泛閱讀,拓寬知識面。每周寫一篇閱讀筆記,增強學生的閱埋跡納讀理解能力。
3、.教師要熟悉初中課文,有意識地點撥、復習初中學過的內容。 在高中之初講到課文中某個知識點的時候可以適當引用初中課文,這樣學生既能快速的掌握高中知識,又能復習舊有的知識,又能讓學生自己體悟到初中與高中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4、到了高中階段,應指導學生由過去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轉變到對課文深入、細致的閱讀分析上來,對高中語文的教學應該多用一些分析、討論、比較、啟發的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本學科知識與社會州閉、與生活的聯系,並引導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注意各學科之間的滲透交叉,還要隨時關注學生的思維訓練和技能的提高,把過去的學會與現在的會學銜接起來。
5、高中語文要提高教彎沒師的教學藝術,激發學生興趣,大膽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創設情景,營造氛圍,用教師的激情感染學生的激情,激情互動,提高教學效率,既落實基礎知識,又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發展語感和辯正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