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閱讀出自哪裡

語文閱讀出自哪裡

發布時間:2022-03-02 13:22:19

⑴ 求每年江蘇高考語文閱讀的出處

08年《侯銀匠》(小說)作者是汪曾祺,09年《上善若水》(散文)作者是張笑天,10年《溜索》(小說)作者是阿城(男)(1949-)原名鍾阿城。原籍四川江津,生於北京。11年《這是你的戰爭》(小說)作者是宗璞。

⑵ 一般期末,中考初中語文閱讀文章都出自哪些雜志或書籍

這個不一定啊~你要這么猜題也太……
以現當代名家為主,但真的不可能猜到的……【否則你讓出題老師情何以堪?!】

⑶ 高考語文閱讀題選自什麼地方

你關注那些寫文字的名人,年紀較大的,見解深刻的的,關心民生疾苦的,文字特抒情特自戀特難看懂的,最好還是國家作協的
如季羨林,龍應台,畢淑敏,
還要尤其關注幾類雜志,如xx散文精選集,品味人生,讀者
平時關注寫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這些題材的文字也差不多了

⑷ 近幾年中考語文閱讀材料選自哪些雜志

查一路,安徽省懷寧縣人,研究生畢業,高校副校長。《讀者》簽約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課題組專家。在《讀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散文》、《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各大報刊發表作品三百萬字,百餘篇作品被收入各種選本。

已出版《讀懂人生讀懂愛》、《釋然》等文集。作品語言雋永、風格唯美、內容深刻、表述睿智,以激情和智慧鍛造心靈的纜繩,站在風暴的中心,迎擊惡浪,擁抱陽光,有大陸「林清玄」之稱。作品《陽光手指》被選入大學教材《教育學案例教程》。

鏈接中考

《聽泥土說話》被選用為江蘇中考、北京(課標卷)中考、湖北黃岡中考閱讀材料,《墨西哥藍鴉》被選用為江西中考閱讀材料,《在冬夜裡歌唱的魚》被選用為江蘇揚州中考閱讀材料。

⑸ 閱讀教學,甚至整個語文教學 出自 哪一文獻

《語文教學情境論》有關文獻
說明:《語文教學情境論》,韋志成著,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2001年1月第4次印刷。
1、關於語文的工具性:「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是由語言的本質作用決定的。」(第8頁)
2、關於語文的教學目標:「語文教學目標牽涉到認知、技能行動和情感三個領域是由文章的基本要素決定的。」(第17頁)「認知領域:識記、理解、應用、評析。技能行動領域:學習、模仿、遷移、創造。情感領域:感受、領悟、個性傾向。」(第17頁)
3、關於課堂教學藝術的四大效應:「教學方法藝術化,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如果從課堂教學來看,主要抓好四大效應:1.開講激趣,磁力效應。上課伊始,教師開講要抓得住學生,如同磁力吸鐵一般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活動。如同說書人的起講那樣,開講叫得開:叫得開課堂的門戶,叫得開課文心臟的門戶,叫得開學生心靈的門戶。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2.美讀體察,語感效應。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移情動容,深入體會,得到豐富的語感,增進對課文的理解。3.提問啟發,開竅效應。在需要提問的地方,恰當運用提問啟發學生。提倡學生駁問,爆發他們創造性思維的火花。4.精要板書,點睛效應。運用板書給學生學習引路導航,提要鉤玄,歸納小結,讓學生掌握學習內容。板書力求合理布局整體美,簡明清晰朴實美,直觀醒目形象美。」(第20頁)
4、關於情境教學:「情境教學,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製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提高教學效率。」(第25頁)
5、杜威論情境教學:「我們主張必須有一個實際的經驗情境,作為思維的開始階段。」(王承緒、趙祥麟編譯:《杜威教育論著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180頁。)
6、泰勒關於文化的定義:「英國著名的人類學家泰勒被稱為『人類學之父』。早在1871年,他在《原始文化》一書里,給『文化』下了一個著名的經典性的定義:『所謂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性的意義來說,是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及任何人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所有能力和習慣的復合的總體。』」(轉引自第40-41頁)
7、克羅伯和克拉克關洪於文化的定義:「美國人類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於1952年出版了《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判性回顧》一書。他們在詳細佔有資料的同時,研究了歐美文獻中關於文化的160餘種定義,將『文化』綜合定義為:文化是包括各種外顯或內隱的行為模式;它通過符號的運用使人們習得及傳授,並構成人類群體的顯著成就,包括體現於人工製品中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歷史衍生及選擇的傳統觀念,尤其是價值觀念;文化體系雖可被認為是人類活動的產物,但也可被視為限制人類作進一步活動的因素。克拉克洪還認為,『文化』一詞意味著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的總體和個人從集團所得到的社會性遺產。」(第41頁)
8、梁啟超關於文化的定義:「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積出來之有價值的共業也。易言之,凡人類心能所開創,歷代積累起來,有助於正德、利用、厚生之物質的和精神的一切共同的業績,都叫做文化。」(梁啟超《飲冰室合集》第14分冊)
9、關於文化:「從文化的作用來看,就是以文教化。」(第42頁)
10、 魏書生教學《梁生寶買稻種》案例片斷: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從「他打著飽嗝兒」到「付了湯面錢」這段文字中,找出動詞。
生:打,取下,掏出,打開,取出,拿出,付。
師;這段文字的內容用三個字——「付了錢」就可以概括,但作者卻寫了這么多,光動詞就用了7個。我們再讀一遍,細細體會一下,這對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有什麼作用?
生(讀書,體會。)
師:我們可以演示一下這一連串動作。誰有紅手帕?好。這是書上說的「紅布」(教師把錢包在帶字的紙里,又包上「紅布」,揣在兜里,又向學生要了枚別針)。大家看,梁生寶當時的動作是這樣的(教師邊說邊演示,取下別針,掏出紅布包,打開紅布包,打開字紙,取出人民幣,拿出5分票)。這一系列的動作表現了梁生寶什麼思想品質呢?
生:仔細認真,穩重老練,謹慎朴實……
師:對了,如果不這樣寫,只有「付了錢」三個字行不行?
生;那樣寫,就不能表現出仔細認真的思想品質。
師;對了,細節描寫的作用就是生動形象地刻畫人物性格,以便使文章的中心更突出……
(轉引自馬鵬舉著:《教育改革家魏書生風採集》,有改動,長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第56-57頁)——[這一片斷中,魏書生運用了較好的提問技能和情境創設技能,加深了學生對細節描寫作用的認識。劉向軍評]
11、 關於情知對稱性:「認知與情感的對稱,且統一在教學過程中,稱為『情知對稱性』。」(第53頁)
12、 布魯姆論認知與情感:教學中,學生交替地攀登兩個梯子,「一個梯子代表認知行為和認知目標,另一個梯子代表情感行為和情感目標。這兩個梯子的構造,使一個梯子的每一級正好在另一個梯子每一級的中間。通過交替地攀登這兩個梯子——從這個梯子上的一級踏到另一個梯子夠得上的一級——就有可能達到某些復雜的目的」。(第53頁,轉引自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情感領域》)
13、 關於情境教學:「情境教學合理地解決了教學內部的關系,即認知與情境的關系,使學生在教學中同時攀登認知行為、認知目標和情感行為、情感目標這兩個梯子,實現教學的最優化。」(第53頁)
14、 於漪教學《茶花賦》創設情境教學的案例: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教《茶花賦》最後一部分時,在學生面前出示一幅鮮艷的《童子麵茶花》圖。學生眼前突然一亮,全班學生頓時情緒高漲,活躍起來。
師;這是一幅什麼圖景?請同學們從課文中選一句話來說。
生;(齊聲)童子麵茶花開了!
師:為什麼說是「童子麵茶花」?
生:(響亮地)因為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
師:寫這有什麼作用?
生:象徵朝氣蓬勃的社會主義祖國……
(第57頁,據徐金海、金正揚《中學語文教學探索》改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9頁。)
15、 關於語言與思維:「語言影響著人們思維的抽象程度。如果語言本身抽象的成分多一些,人們思維的抽象程度就強;反之抽象程度就弱。例如,希臘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容易形成抽象性較高的詞彙,因而希臘人的思維活動有較強的思辨性。中國的語言文字屬象性表意文字系統,具有豐富、具體的形態,有助於形象思維的發展,但抽象概括就嫌不足。」(第71頁)
16、 錢夢龍的教育激勵案例:
上海特級教師錢夢龍有次到某地借班上課,臨時召來的40來個學生,身材高的160厘米以上,矮的才130厘米左右,從小學5年級到初中3年級都有,竟是一支跨了5個年級的「雜牌軍」。他把學生按年級編為小學組、初一組、初二組、初三組,針對不同學生作一次課前談話。
師:(對小學、初一組)今天要學習的是初二的課文,你們是超前學習,肯定有不少困難。不過,我敢肯定,智力高的同學一定學得好。你們是不是願意趁學習這篇課文的機會,測試一下自己的智力,是高是低?
師:(對初三組)我知道你們已經學過這篇課文,你們在這堂課上是知識最多、能力最強的老大哥。我現在交給你們一個任務:協助老師指導其他幾個年級的同學學習,他們講錯的,由你們糾正;他們遺漏的,由你們補充;他們講對的,由你們認可。你們願意協助老師嗎?
師:(對初二組)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你們這個年級的,你們肯定能成為課堂的主力軍!
(第84頁,據錢夢龍《我當了一次「雜牌軍司令」》改寫,原文見《語文學習》1991年第7期。)
17、 關於語文課堂與其他課堂的不同:「語文課堂教學與其他學科課堂教學區別的標志,就是書聲琅琅、琅琅書聲,如果沒有讀書聲,幾乎就不是語文課堂教學。所以,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第一教學法,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第一技能,第一基本功。」(第94頁)
18、 葉聖陶論「美讀」:「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這無非如孟子所說的『以意逆志』,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宛處還他個委宛,諸如此類。」(《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第125頁。)
19、 於漪教學《七根火柴》的情感引導案例
於漪老師教讀《七根火柴》的結尾有一段實錄:
師:盧進勇接受了無名戰士的囑托,很快追上了後衛部隊,把火柴交到了指導員的手裡。大家看,文章的最後一節,在寫法上與前面哪一節是相似的?
生:第16自然段:那同志「口裡小聲數著1、2、3、4……」
師:對。前面第16自然段寫了無名戰士非常鄭重地一根根數著火柴,把它交給了盧進勇。現在呢,盧進勇像那位無名戰士把七根火柴囑托給他時一樣,也極其鄭重地用顫抖的手指打開黨證,用異樣的聲調數著火柴,把火柴交給了指導員。「顫抖的手指」、「異樣的聲調」,這些片語寫出了盧進勇此時此地復雜的思想感情。這種復雜的思想感情,凝聚在哪一個詞上呢?
生:(齊聲)數。
師:(邊講邊板書「數」,並在其下加上著重號)他為什麼含著那麼復雜的感情,極其鄭重地一根根地「數」呢?因為這幾根火柴,在長征的部隊里,就是極其寶貴的火種,它能給含辛茹苦的戰士們帶來光,帶來熱,帶來歡樂。請同學們找一找,把文章里描寫火的語句找出來。
生:(學生從文章中尋找並發言。共找到了四處。)
師:大家看,文章前後有四個地方具體寫到了火,對火的描寫貫穿了全文。在冷風暴雨、冰雹無常的惡劣環境里,火真是我們部隊最需要的東西,無名戰士用生命保護了它,盧進勇想到了戰友的深情囑托,所以他以一種異樣的聲調在數著。
這個「數」,飽含著對戰友犧牲的無限哀思,對戰友偉大品格的無比敬仰,還飽含著這幾根火柴的不平常意義和價值……
盧進勇帶著異樣的聲調的「數」,還可以引申一下,他還想到了自己——他想著自己的什麼呢?
生:想到自己完成了任務,實現了烈士的遺囑。
師;還有補充嗎?
生:還想著要踏著先烈的足跡前進。
生:想著自己革命到底的決心。
師:對。他想著自己要像無名戰士一樣,忠誠於黨的事業,革命到底。……這篇文章以數著「1、2、3、4……」來結尾,言雖盡,而意無窮!大家要好好體會啊!現在請一位同學把全文朗讀一遍,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師:讀得很好!特別是兩個「數」,能夠分別讀出既相似又不同的感情。無名英雄的「數」,——庄嚴、微弱、低沉;盧進勇的「數」,——激動、深沉,包含著堅強的決心。……
為了讓學生能夠正確理解一個「數」字,於老師千方百計地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體味「數」的含義。……通過朗讀兩個「數」字的不同表達方式體味不同的感情色彩,真是用心良苦,如此教學,學生的理解能力焉能不高?
(第110-112頁)
20、 高潤華教學《背影》案例片斷:
年近60歲的上海特級教師高潤華教讀朱自清的《背影》第二課時,有段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背影》(她打開課本,響亮地),現在先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請大家邊聽邊劃出父親動作的詞。
師:(學生朗讀完後)好,誰來回答?
生:「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段話中用了「攀」、「縮」、「傾」這三個動詞。
師:(激動地)你們看,朱自清先生這三個動詞用得多好啊!父親對兒子的愛,都凝聚在這三個動詞中,多感人啊!這樣普普通通的三個動詞,就能把人物的精神細致地刻畫出來,沒有一句人物的對話,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啊!(稍停)大家都理解這三個詞的意思嗎?這三個詞的用法清楚嗎?
生:「攀」是手的動作,「縮」是腿的運用,「傾」是形體的動作。
師:對!這三個動詞連著用又說明了什麼?(這時,只見高老師慢慢地轉過身來,雙手攀著活動黑板的上沿,一條腿慢慢地向上縮著,她那胖胖的身子向左傾斜,顯出十分努力的樣子……)
這時,每一個學生都屏住了呼吸。頓時,他們彷彿看到了文章中那戴著黑布小帽的慈父,在鐵柵欄上艱難地攀著,彷彿覺得眼前這高老師的背影就是那高大的背影……(一個學生寫道:「這一瞬間,父親的背影消失了。但高老師的背影卻永遠也無法從我的腦海中消失。此時此刻,我們已經完全理解了這三個動詞的深刻含義——高老師已用她的行動證明:這就是愛。」)
(第138-139頁,據初三學生喬軼美《她做了一個「攀」的動作》改編,原文見《語文學習》1991年第4期。)
21、 關於提問的原則:「課堂提問要遵循的操作原則主要有:①實現教學目標的原則,即圍繞教學目標發問,不要盲目隨意地瞎問,搞「滿篇問」、「滿堂問」。②適應學生知能水平的原則,提問不能過寬過泛,過深過難,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問到點子上,使學生猶如摘桃子一樣「跳一跳,夠得著」。③啟發學生自省的原則,啟發學生自覺學習,自覓答案,自己解決問題,因而提問就要有一定的思維價值。④體現教學程序的原則,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學生一環套一環地學習,循序漸進,由淺入深。⑤表現教師功力的原則,提問的設計是教學藝術的體現,提問的恰當與否表現出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的高低。」(第142-143頁)
22、 關於創造想像和再造想像:「創造想像,從無到有地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的特點是新穎、獨創、奇特。」「再造想像,根據語言的描述或圖樣、圖解、符號記錄等在頭腦中產生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第167頁)
23、 葉聖陶論教師的教:「語文老師不是只給學生講書的。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一篇文章,學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奧些的地方,隱藏在字面背後的意義,他們就未必能夠領會。老師必須在這些場合給學生指點一下,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嚕里嚕嗦,能使他們開竅就行。老師經常這樣做,學生看書讀書的能力自然會提高。」(著重號是作者親自加上的——引者注。選自葉聖陶:《談教學的著重點》,《人民教育》1981年第1期。)
24、 課堂教學中的精彩問題
1) 《林黛玉進賈府》中黛玉回答賈母和寶玉關於念書的問題,為什麼會不同?賈母問黛玉念何書時,黛玉回答:「只剛念了《四書》。」寶玉問黛玉:「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
2) 《祝福》寫祥林嫂被搶,一個是衛老婆子,一個不認識。對此,魯四老爺說:「可惡!然而……」午飯後衛老婆子來賠罪道歉,魯四老爺說:「可惡!」當衛老婆子說「定薦一個好的來折罪」,魯四老爺又說:「然而……」請問,這兩個「可惡」、兩個「然而」背後的含義是什麼?(第176-177頁)

⑹ 2014安徽高考語文閱讀題出自哪裡

1、2014安徽省高考語文閱讀題:
第I卷(閱讀題,共66分)
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題。
①當今的藝術彷彿在興致勃勃地享受一場技術的盛宴。戲曲舞台上眼花繚亂的燈光照射,3D電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動的座椅,魔術師利用各種光學儀器製造觀眾的視覺誤差,攝影師藉助計算機將一張平庸的面容修飾得貌若天仙……總之,從聲光電的全面介入到各種聞所未聞的機械設備,技術的發展速度令人吃驚。然而,有多少人思考過這個問題:技術到底賦予了藝術什麼?關於世界,關於歷史,關於神秘莫測的人心——技術增添了哪些發現?在許多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藝演出中,我們不難看到技術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術是藝術生產的組成部分,藝術的創作與傳播從來沒有離開技術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術也從未扮演過藝術的主人。《史記》、《竇娥冤》、《紅樓夢》……這些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們的思想光芒與藝術魅力,而不是因為書寫於竹簡,上演於舞台,或者印刷在書本里。然而,在現代社會,技術的日新月異造就了人們對技術的盲目崇拜,以至於許多人沒有察覺藝術生產正在出現一個顛倒:許多時候,技術植入藝術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工業社會的技術消費,而不是藝術演變的內在沖動。換言之,這時的技術無形中晉升為領跑者,藝術更像是技術發明力圖開拓的市場。

③中國藝術的「簡約」傳統隱含了對於「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認為,繁雜的技術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幹擾人們對於「道」的持續注視。他們眾口一詞地告誡「文勝質」可能導致的危險,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懷。當然,這並非號召藝術拒絕技術,而是敦促文化生產審慎地考慮技術的意義: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題,繁雜的技術只能淪為虛有其表的形式。

④這種虛有其表的形式在當下並不少見,光怪陸離的外觀往往掩蓋了內容的蒼白。譬如眾多文藝晚會和其他娛樂節目。大額資金慷慨贊助,大牌演員頻頻現身,大眾傳媒提供各種空間……形形色色的文藝晚會如此密集,以至於人們不得不懷疑:這個社會真的需要那麼多奢華呈現嗎?除了晚會還是晚會,如此貧乏的文化想像通常預示了主題的貧乏——這種貧乏多半與技術製造的華麗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時的技術業已游離了藝術的初衷,眾多的娛樂節目——而不是藝術——充當了技術的受惠者。

⑤技術是一個中性的東西,是一種工具,關鍵在於怎麼使用。對於技術的盲目崇拜無異於對於工具的盲目崇拜,這種崇拜的實質,是重技而輕道,重物而輕人。如果任由其泛濫,容易遮蔽掉技術背後真正關鍵的東西——使用技術的人的作用與良知。前一段諸多社會事件引起輿論大嘩的時候,並沒有多少人將這些社會事件與技術聯系起來。從瘦肉精飼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膠囊的製作到利用電話、互聯網精心設計的錢財欺詐,輿論同聲譴責的是無良企業、利慾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騙子以及失職的監管機構,而技術研發者的責任似乎被輕輕放過,人們沒有看到參與這些社會事件的技術人員出面道歉,這個環節成為盲點因而遭到遺忘——文化領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會的進步、文化的繁榮,需要讓技術與道德的關系重回人們的視野之中,如此我們方可避免陷入技術盲目崇拜的陷阱與誤區。

2、該文(選自《新華文摘》2013年第23期,有刪改)。

⑺ 高考中的閱讀大多數都出自哪本雜志或者文學刊目

高考中的閱讀很多的確出自雜志當中,以《讀者》、《青年博覽》之類的情感類文章為多,但近年來科技、哲學以及人文類的文章也比較普遍,名人故事以及平凡大眾的感人經歷也常有涉及。語文閱讀強調的是積淀,充分閱讀各種文章才會對答題有幫助,個人不提倡針對性閱讀。即使你考試時遇到了看過的文章,也很難寫作令人嘆服的見解,所以針對性閱讀其實是一種舍本取末的行為。

⑻ 2011年北京中考語文閱讀文章選自哪裡

那可定不了。大海撈針一樣,哪的都有,雜志,網路等。

⑼ 高考的文言文都是選自哪裡(回答得好有追加分)

大多數出自經典,像《禮記》什麼的,要想找到幾乎不可能。
提高正確率,我個人覺得就是靠基礎。

其實,文言文閱讀就和英語閱讀挺像的,有的時候你不需要全文都明白,或者說,如果基礎好的話,你可以根本就不看文章也能做題。

而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最管用的方法就是做好課上的功夫。就是把課本里的字詞和重點句子弄的很熟,重點的常用的那些詞(有的老師會給總結),把那些牢牢記住。有很多詞,在很多文章里的意思都是一樣的,或者也都是就此引申的。所以一定把課文里出現的弄好就好了。

也不用額外去背什麼文言文,我覺得用不著,書里出現的基本就夠了。要把書里的全都吃透了,基礎就有了,語感也就有了,到答題的時候,就是猜也有譜了。

對了,做閱讀的時候的技巧和做英語閱讀一樣,先看題,再帶著題的疑問去讀文章。

希望對你有幫助,個人經驗而已。

⑽ 語文中考方面…:考試的那些說明文,議論文,和文學類文本等閱讀文章是出自哪裡的,去哪裡可以找到想

一般出的散文小說之類的都是名作家的。建議你從作家入手,比如魯迅啊朱自清啊矛盾啊冰心啊季羨林啊他們寫的文章多看看。一般出卷人保險點不會找普通人寫的給你們考試的。當然正確的應付語文考試的方法是做往年卷子總結答題技巧。而不是指望能碰上一樣的文章。

閱讀全文

與語文閱讀出自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5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2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4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1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8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4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7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39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0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4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0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