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三中考語文怎麼提高
初三中考語文的提高,一定在閱讀和習作這塊多下點功夫,多讀書
Ⅱ 初三語文怎麼提高 有哪些方法
好多同學以為學語文「老虎吃天,無從下口」,其內容知識包羅萬象,不知從何入手。其實,想學好語文並不難,關鍵是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初三語文成績。
1、首先先要找到自己語文方面不足的地方,尋找原因。每個人都有自己學科中一些不足的地方,我們平時要多在乎一下這些問題,只有解決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我想你的語文一定會得到較好的提高。
2、多鞏固基礎知識。學好語文,基礎知識最為重要,語文畢竟是以基礎為主的,如果你能多鞏固下基礎知識,那麼你語文成績自然不成問題。
3、多看些復習資料和學習資料。學好語文,學習資料必不可少,學習語文中可不能小看了學習資料,這些資料可以迅速幫助你與其他同學的語文成績拉開距離,從而成為語文高手。
1.你得背,這是必過鬼門關。其實,要是把背東西看成負擔的話,那你大概也學不好的了,我背東西的時候,都是字字看,字字推,覺得它好,就拍案叫好!然後就記住了。那次看「本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一看就喜歡得出奇,就「過目不忘」。也不是說這有什麼了不起,只是想提醒各位想提高語文成績的人,體驗語文學習的過程,這一點很重要。怎麼背的問題,網上一大堆方法,你「擇其善者而從之」吧。我就不詳講了。
2.基礎部分對於一個正常的中國人來說,做到不丟分是很容易的。至少我就很少丟分,幾乎不丟分。如果想考好,從搞定基礎部分開始。所以,每次復習的時候,我都會先看課後生字詞。而病句就靠語感和方法,仿句靠積累。至於一些拓展性的東西,強背下來你也用不了,所以,建議你每天看看課外書,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習慣。我從沒有很集中地學習語文,但是我的語文成績在年級數一數二,壟斷第一。(不是炫耀)如果問有什麼方法的話,那我只能說是每天只讀十五分鍾的習慣。信不信由你,試試吧,我就是試驗品。
3.其實閱讀對於能力的提高作用是很大的。我總是「怨」自己的答案跟老師的答案或者說是標准答案相似程度太高了,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做到的。其實,我覺很有可能就是閱讀,不斷地讀書給我帶來的好書。你得明白,語文絕不是《語文》,這二者不等同。語文是一個大世界!所以,享受其中。
4.作文應該是很多的頭痛的問題吧。其實我覺得寫好一篇高分作文並不難!你要明白,考場作文不是文學作品,講究沒那麼多,也沒有人會願意花那麼多時間來看。而閱卷老師朱筆一批,那就是決定前程的分數呀。(那麼有志於走文學道路的人除外)有人會怕,沒有必要。要寫好考場作文:
a.買本滿分作文,把它當成你的最愛來讀。這樣潛移默化地學習到那些精髓。
b.學著寫,如果有必要,你可以背下來,但千千萬不要套作!否則你的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信我一句,我有切身體驗。對於中學生來說,仿好就不錯了!你記住這句話,等你能力進步之後,再嘗試獨樹一幟。
c.對於新文體之類的滿分作分,我個人不太認可。因為我覺得那就是倒不出貨來,那就是無話可說。就好像嘩然取寵。不過,你把握一個原則:寫作文恨與戰友同。哈哈~我就是這樣,從不寫別人有一樣的思路的作文。
Ⅲ 怎麼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又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最有活力最深奧的一門學科。它總是站在教學改革之首,每一次教改都會出現一些新的東西,也許正因如此,才使它永富魅力。如何上好語文課,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效果是一個常新的話題,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長期以來,我們的許多課堂教學比較沉悶,缺乏活力,難以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為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得讓課堂充滿活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我們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多思考、多探索、多研究。為此,本文特就新形勢下作如下探討:
一、初中語文課堂,內容要講到點子
初中語課堂文教學要主則詳,次則略,不可平均用力,或按照「作者介紹、時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種八股味很濃的程式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樣就難以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教學效率必然低下。
教師必須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飲。」即緊抓住課義的重點,牽動人隅而提挈全篇,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聽潮》一文,這是一篇優美的以景抒情的散文,內容很豐富,閱讀它不僅是一種美的享受,藝術的欣賞而且也可以從中受到深邃的人生的啟迪。要教好這一課,關鍵在於指導學生朗讀。但是,首先要對課文中那哲理性的主題有所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才能懂得這「偉大的樂章」的深刻含義。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分析理解課文內容呢?那就要抓重點。《聽潮》的重點就是:海的「沉吟」與海的「憤怒」。緊扣這一重點進行教學設計,就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參與
正如語文教育家韋志成所述「生活是文章的源泉」。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來自於生活。 課文所反映的時代生活有的離學生的實際有距離,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的需要,通過聯系生活創設情境,可以把社會生活輻射進課堂,將抽象概括的內容具體生動地描繪出來,將枯燥的內容放在生活的矛盾之中,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將生活與課堂學習有機結合,在思維上、情感上真正參與學習活動。同時在學習時也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感受,使他們貼近課文、感知課文。例如在教授《社戲》一文時,讓學生回憶自己童年的樂趣,其思緒跟隨文中妙趣橫生的描寫中展露出來,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作者農村生活的自由自在,童年生活的有趣,小朋友們熱情、友好、聰明、能幹、朴實、無私的真摯情懷,更具體的體會到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戀和嚮往,參與課堂教學。又如在講授《中國石拱橋》時,教師組織學生參觀學校附近的石拱橋,讓學生親自從中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工匠們的巧奪天工,引導學生的認識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有利於提高其抽象思維的能力。 三、重視課文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朗讀和讀後感必不可少。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升華認識。如上詩歌《鄉愁》一課,我引導學生哪些詞重讀用什麼感情讀,為什麼這么讀,由讀進而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四、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營造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我在語文課上倡導教學民主,推崇教師「寓教於樂」,學生「寓學於樂」,讓自己成為學生可親、可敬、可信的朋友,對學生不成熟的甚至是荒誕的想法,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給予恰當的肯定和鼓勵,增強他們的信心。因此,我的課堂總是洋溢著濃濃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氣息。學生思維活躍,想法標新立異,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智慧飛揚的天地,成為學生個性流淌的舞台,語文課堂的效率得到提升。如我在講完了《羚羊木雕》這一課時,在班上開展了以「金錢和友誼」為主題的辯論會,在論辯過程中,正反雙方唇槍舌戰,誰都毫不示弱,充分展示著自己個性風采。通過辯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維得到了鍛煉,同時還讓學生愛上了語文學科,激發了學習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而我也由以往的課堂「獨裁者」,退居為課堂中普通的一員,為和諧平等教學氛圍服務,和學生享受著一起辯論的樂趣。
五、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注重多樣的寫
運用想像指導學生寫作,利用寫作培養學生創造性想像,是打開學生思路、豐富文章內容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編故事、續寫、擴寫等等作文訓練的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想像。如我在講《智取生辰綱》這一課時,由於初中的學生看過《水滸傳》原著的很少,就是電視劇看全的也不多,對水滸中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也是似懂非懂,如果上來就安排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勢必會出現學生對半文言的課文內容理解不清,為此我先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電視劇《智取生辰綱》這一集的視頻,讓學生對小說情節有了一定了解之後,再回到課文進行理解,對課文有了深層次理解以後,我安排學生續寫楊志丟了生辰綱以後可能發生的事,當時每個學生寫出的結局五花八門,各有千秋。這樣通過恰當使用多媒體及創意的寫作,即展示了學生的個性,有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
總之,要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永遠都是一個嶄新的課題,也是我們要不斷創新的一個課題。我們當下所作的研究只是教學過程當中一個小小的開始。更多的探索要求我們一直為之去鍥而不舍地追尋,我想這樣一定會在教學當中找尋到更多的規律與方法,為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做更多的貢獻。
Ⅳ 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方法
導語: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佔有重要作用。作為一名教師,要使每一堂語畝坦文課都達到這種效果,就要調動每個學生創造性學習的興趣。所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同時還能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其他學科也起到潛移默化作用,使學生身心健康,快樂成長。
一、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語文學科的性質是既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特別是初中語文它又有其自身的特點,是培養學生掌握、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基礎課程。人們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表達咐沖能力、收集加工信息能力乃至交際毹力,都將藉此打下一生的基礎。而且,初中是人的學識、思想、性格、思維諸方面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關鍵期。故此,初中語文教學的成敗至關緊要,而作為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學反思越發顯得舉足輕重。
實際上,我國的語文教學一直進行著改革,特別是從1978年呂叔湘先生那篇被譽為語文教學界“一聲驚雷”的《當前語文教學中兩個迫切問題》發表後,中學語文教學的改革便以前所未有的聲勢在神州大地展開。十多年來,在教學思想的更新、教學內容的完善、教學方法的改進,以及教材的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展,涌現出了一大批很有影響的各具特色的教學改革家,使得中學語文教學領域成為我國當前教學改革中最為活躍的地帶。但是,如果進行深入全面的考察,就會發現,目前我國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形勢還不能令人非常樂觀。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可以說在初中語文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各個學校從教學方法,教學設備,教學人員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雖然說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其中所存在的問題,例如教師無法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由於對新課程的認識不夠深入,對教材的理解把握有失水準,對課堂的駕馭不夠嫻熟,產生的一些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注和思考。
首先,中考的現實性使很多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處於兩難。家長、學生、學校、教師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分數的困擾,特別是教師他們的教學要緊密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換句話說就是要為考試服好務,例如:就語文閱讀而言,現在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但由於中考試題現代文閱讀材料取材於課外,課內現代文已經不再是試題直接的選材的內容,因此對語文課本中的現代文的重視程度被弱化了、淡化了,甚至有的.老師說“中考不考課內現代文,學不學關系不大,只要學好了文言文就可以了。”對學生現代文閱讀能力的培養,轉而想通過做大量的現代文閱讀訓練題來實現。試想:學生頭腦中沒有老師結合課本現代文教學傳授的閱讀知識、閱讀方法做基礎,學生頭腦中沒有各種文體的經典、樣板文章,學生怎麼會由已知到未知,又怎麼會舉一反三?鬍子眉毛一齊抓,遇到啥題講啥題,結果只會事半功倍,累蒙了學生,急壞了老師。
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形式無實效的被動應付,新課改實施後,許多新的理念影響著我們的行為,發生了許多變化,但也出現了許多的問題。那就是許多老師並未真正去探究那些名詞、術語的真正含義,而是望文生義,做起了許多有形式、無實效的應付性變革。一說到閱讀,大家就爭先恐後地談如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如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一談到教學方式的變革,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等詞語在課堂上大量使用,課堂熱熱鬧鬧;一談到小組互助、談論,就要拉開桌子,課上適時穿插幾句“小組討論討論”就完成了;一說到學生個性的培養,就引導學生談個體感受,完全忽略了作者和文本。等等這些都是擺在當前語文教學中的現實問題。
三、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在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要著重於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全面有序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那麼,如何藉助課堂教學大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呢?這也是擺在當前語文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第一,突破中考的局限性,敢於強調“綜合性學習”
開展綜合性學習,既能挖掘語文與其它課程之間的共享資源,又能綜合利用各科知識技能,推動學生走向社會,在社會的大課堂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閱歷迅簡桐,增長才幹。如教學朱白清先生的《春》時,我們就組織了有關“春”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搜集有關春天的成語、對聯、諺語、詩歌、文章等。從而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春”的體驗,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系列的縱橫聯系,多方擴展,學生的思維多向性、深人性都得以培養,課堂教學低下的狀態得以改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中學語文教學的發展,靠的不是墨守成規,而是充滿生機與括力創新。語文定會因注入“活水”而變得豐富多彩。
第二,教師要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
教師不_是“教書匠”,在新時期教師所充當的是學識淵博的學者,更能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研究和改進的研究者。對在教學情境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最佳處理辦法。不斷審視自己在社會和教育發展中的地位。設計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
Ⅳ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成績的措施
首先,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需要改善教學理念。在傳統的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受到傳統的教學思維慣性的影響,教師在對待課堂教學的時候往往會注重以教授語文課堂知識為重點。而在這種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也往往會朝著提高學習成績的方向發展。在這種教學觀念的影響下,教師的教學設計也會出現嚴重的偏差,而學生最終的學習也將只是對簡單的知識點的接受和學習,很難實現知識以外的學習技能乃至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等相關內容的提高。而語文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的獨特之處就在於,該學科富含豐富的情感因素,足以陶冶到學生的情感,進而影響到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念。因此,提高和改善教師的教學理念,是當前改善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舉動。
為此,教師在轉變教學理念的時候,可以注重將原有的以重視教授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教學理念,轉變為重視學生的全面綜合素養提升的教學理念。按照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標準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提高學生的知識接受水平,還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技巧提高的重視,更重要的是,在當前的教育教學背景下,教師的教學還需要更加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念等方面年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在正確的引導下實現質量提高的重要一步。
其次,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需要採取多元化教學方式。在傳統的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一般採取單一的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而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的教學容易造成課堂教學氛圍的嚴肅和尷尬的情況,在這種嚴肅的學習氛圍之中,學生的學習容易產生緊張的不良狀態,這對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都將產生嚴重的阻礙性影響。經研究表明,在一堂課堂之中,學生學習注意力的集中時間一般是二十五分鍾左右,在這簡短的課堂之中,教師的教學如果以單純的授課方式為重點,就很容易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要採取積極的教學策略,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為此,在具體的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採用現代多媒體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具體來講,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是一種融合了聲音、動畫、影視、圖片等多種元素在內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在這種融合了多種元素的教學設施之前,教師的教學將獲得多樣化的選擇條件。舉例來講,教師在使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時候,可以利用視頻播放的教學技能,比如,教師在講解《項鏈》這一課的時候,就可以將相關的話劇表演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然後讓學生自主模仿表演;教師也可以利用教學技術中的課件放映的條件,對相關知識進行系統、條理的展示。比如,教師在講解文言文實詞、虛詞相關的教學內容的時候,就可以利用ppt課件製作的相關技術,對這些內容進行系統的介紹和整理,然後展現給學生,使學生在系統、條理的授課方式的引導下,也能夠獲得知識結構上的條理化,而學生在這種情況下,也會獲得學習興趣提升的效果。
最後,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需要改善教學評價標准。在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對相關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的設置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具體來講,教師的教學只注重對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的接受情況,而忽略了對學生的多方面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的重視。而教師的評價標准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的影響也十分重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學如果只按照以往的教學評價方式來安排教學計劃的話,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的提高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為此,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之中,教師的教學要格外注重對學生的全面綜合素養的提高,尤其是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教師更需要結合初中生的學習特點和接受特點,採取積極的教學措施,來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為此,教師要想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就需要重新設定課後教學評價體系,重新安排對課堂教學評價的標准細節。具體來講,教師要制定契合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評價標准,按照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進行課堂教學,這樣不僅要將學生的知識學習水平的提高提到制度化的層面上,更需要進一步將學生的學習技能方面的學習素養提高到一定的重要程度上。而對於之前忽略過的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等方面的素養的提升,就更需要教師進行重新的認識,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對學生這方面素養提高的教學目標。包括學生的學習參與狀態、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學生的課後活動等相關的內容。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面臨著新的教學挑戰,但與此同時,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提出,對教師的教學而言是一種很好地教學機遇和教學機會。為此,在具體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要注重分析和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及教學中有可能出現的教學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採取積極的教學措施,或通過更改教學理念,或通過改善教學方式,來不斷提高和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最終實現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Ⅵ 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對策
導語:語文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作為語言的學習也有其自身的規律。只有把握語文教學的規律.掌握它的特殊性,才能為提高教學質量找到正確的方法。隨著中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語文學科的重要性也越顯突出。因此,怎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的應用水平,已成為語文老師所關心的問題。本文就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出幾點建議。
1.充分討論,讓學生在大膽的嘗試、探究中學習
如何學好語文?對教師而言,《大綱》強調“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在於組織、引導、點撥。而新課標認為學生是關鍵,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因此,在語文課堂上,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重點和關鍵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獨立思考,甚至可以讓學生去“標新立異”去“異想天開”,敢想、敢說,不受約束地去探究、思考,在無拘無束的爭論中讓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在教學《五柳先生傳》的過程中,我盡可能地讓學生扮演了課堂的主角。首先,通過讓學生“買票”上“互動列車”的形式,檢查他們的預習情況。接著,讓學生把不懂的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再請其他同學來幫忙解答,通過同學之間的互相啟發,達到互相吸收,互相補充,互相糾正。學習過程中既有分組的小討論,也有全體同學的大討論,盡可能地讓學生做到動嘴讀、動手劃、動腦想,促使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嘗試、探究,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這樣,在相同的時間里,學生的發言機會、鍛煉機會就變多了,討論出來的問題也就比較完整,比較詳細了。
2.要抓住重點內容進行語文教學
目前仍有一部分教師依然按照“作者介紹、時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種八股味很濃的程式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樣就難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教學效率必然低下。如《聽潮》一文是一篇優美的以景抒情的散文,內容很豐富,閱讀它不僅是一種美的享受、藝術的欣賞,而且也可以從中受到人生的啟迪。要教好這一課,關鍵在於指導學生朗讀。首先要對課文中那哲理性的主題有所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才能懂得這“偉大的樂章”的深刻含義。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分析理解課文內容呢?那就要抓重點。《聽潮》的重點就是:海的“沉吟”與海的“憤怒”。緊扣這一重點進行教學設計,就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從思想層面觸動學生心靈,使學生找到共鳴
好的文章能凈化人的心靈,也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以此感動讀者。對初中語文教學而言,亦是如此。
初中語文教材大都由文學作品組成,而文學是最能感染人的一門藝術,語文教師如何引導,如何組織教學活動,是決定語文藝術魅力發揮程度的決定因素。事實上,教師要讓學生從文章中獲得情感體驗,並獲得共鳴,就必須要從學生的思想層面著手,讓學生從思想上接受文學藝術魅力的洗禮,讓心靈得到凈化與充實。如在學習《理想》這篇文章時,教師如果只是從文本出發,分析文章內容及思想,那很難讓學生真正進入課堂語境,也很難以此獲取學生的共鳴。因此,從學生個體出發,挖掘學生與"理想"之間的深層聯系,才能將學生的情感轉移到文章中,然後再有文章升華到個人理想的王國。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突破以往的導入模式,不以“積極”面出發,而從“消極”面出發,以“我們都有理想,但是我們的理想有多少能實現呢?”從這一主題出發,讓學生回憶自己兒時的理想,並講述自己那些至今仍未能實現的理想。通過挖掘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讓學生對“理想”產生共鳴,讓學生為理想的“遙遠”而奮斗,從而再過渡到課文當中,讓學生對個人的理想和作者的“理想”進行對比,並得出自己獨特的感受。這樣,課堂的學習氣氛才能更融洽,而不是教師教,學生聽的被動模式。
4.分析文本勿離開語境
聽一位老師上《山居秋暝》一課,老師引領學生分析大多很到位,師生互動,教師點撥,都不錯。但是老師對“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分析則有點牽強,說是詩人關心勞動人民的疾苦,體現了詩人的悲憫情懷,希望同學們也要學會關心勞動人民。
韓愈在《師說》中指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在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過程中,別忘了對學生的情感熏陶和價值觀的培養。這要求老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注意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決不能不顧實際情況機械地進行。
《山居秋暝》是古代描摹山水的名篇,作者描繪了充滿詩情畫意的意境。這兒既有環境的美,也有人物活動的美。“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描繪的是一群村姑洗罷衣服踏月歸來,順流而下的漁舟劃槳的聲音打破了夜晚的寧靜。詩人要寫的是一群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們。描寫這樣一幅純潔美好的生活場景,跟詩人要表達的情感有關。類似此詩的描寫在唐詩中不乏其例。如王昌齡《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王建的《雨過山村》:“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但是,硬要從上述詩歌中分析出詩人對勞動人民生活疾苦的關系,詩人具有悲憫情懷就有些不當了。倒不是說古詩中沒有這種詩,有代表性的莫過於詩聖杜甫的詩歌,他的著名的《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都很充分地體現了這種情懷。
1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使學生願學、樂學、勤學語文,改變他們被動學習的局面,最好的辦法就是激發其學習語文的興趣。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這給我們語文教學活動提供良好的啟示。毫無疑問,我們一旦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就會對語文產生一種熱愛之情,就會不由自主地去學習、去鑽研、去體驗、去創造,而這些活動又必然會反過來促進語文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這種相互促進將會形成一種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優秀的教師無不都是優秀的心理學家,他們不約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從激發興趣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慾望和熱情。事實上,古往今來許多優秀的語文教師都是這樣做的。聖人孔子曾根據自己的多年實踐經驗總結出“寓教於樂”的教法。當代有名的語文特級教師魏書生,在學生入校開始就要求學生寫日記,並規定題目為《學習是一種樂趣》,這種日記學生要從之一寫到之九十九。其目的無疑是讓學生自己去體會、發現學習的樂趣,從而自然而然地激發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並使之能夠保持下去。多年的`事實證明魏書生取得了成功,其輝煌的教學成果全國矚目。上海特級語文教師於漪則與此稍有不同,她上課總是滿面春風充滿激情,使學生如沐春風,既學到知識又樂趣無窮,這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她的教學效果也是舉國公認的。這些事實再次證明,只有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才能發揮他們的巨大的潛能、才能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才能得到充分體現。
在教學《蘇州園林》時,我是這樣設計導語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人生在世,不去蘇杭游覽實為一大憾事。同學們,今天,咱們就帶上自己的好心情去“如在圖畫中”的蘇州園林走一趟,欣賞一番她的“廬山真面目”。於是,同學們興致盎然地進入了這一課的學習之中。
2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創設民主和諧的環境,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初一年級的學生上課發言特別積極,初二還好但比初一少,到了初三就很少了,越到高年級越少。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指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教育學研究也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像,才會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由此看來,語文課堂教學要實現有效教學,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必不可少。
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尋求答案,就能使師生之間具有平等民主、和諧融洽的關系,從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如講授汪曾祺的《端午的咸鴨蛋》(作者家鄉的端午節有那些風俗?作者為什麼對家鄉的咸鴨蛋久久不能忘懷?)再如講授《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時,我鼓勵學生:你看到題目想知道哪些答案?學生紛紛的提出問題尋求答案:羅布泊曾是一個怎樣美麗的仙湖?什麼時候消失的?怎麼消失的?羅布泊的消失帶來怎樣的惡果?教訓是什麼?採用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討論,以達到解決問題的方式。結果學生們對我的這種做法頗感興趣,他們能敞開自己的胸懷,盡情地談論自己的觀點,在談論的過程中,他們解決了課文中難點、重點。這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揚民主教學思想,讓學生始終擁有安全、自由、開放的心境,無拘無束,敢疑敢問,敢說敢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的民主程度越高,學生自覺學習的熱情就越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越高。
3給學生成功的愉悅,幫學生樹立自信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有一種成功的情感體驗反復多次,就會產生學習的愉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設法給學生以成功的滿足。課堂提問,問題不宜過難或過易。問題太難,學生無從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喪失信心和興趣,影響課堂質量。問題過易,學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戰性,即使答對,也無成功感,同樣也會影響課堂效率。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提出問題時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不同難度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和保持濃厚的興趣。另外,學生回答問題的答案可能多種多樣,無論學生回答正確與否,教師都應對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及時肯定,對學生能提出問題應以表揚,讓學生體味教師贊賞的愉悅。學生有了成功感,就對自己有了信心和興趣,也就更主動、更積極、更專心地學習語文,從而提高課堂質量。
4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如何,前提在於備課
因為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礎之基礎,根本之根本。每一位語文老師對於所執教的教材都應有著"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領導思想。我在備課時深入了解學生,研究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思路,同時在教學中,注意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要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培育。在教學中讓學生多動頭腦,多察看,多問幾個為什麼。盡量創造條件給學生,讓學生在同窗之間、師生之間交換看法,發表不同的見解。教學時,我總是激發、激勵學生提出問題,哪怕是離題較遠的問題,我也總是耐煩地聽取他們的見解。這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高,課堂質量也會不斷增長。教師只有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目的決定課堂教學的方向,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增強教學的針對性。要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對每篇待授課文,備課時就要抓住其重點,並結合學生自身特色,取其精華,部署教學密度。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抓住症結一點,深入突破,讓學生深入理解。這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一個有效的保障。“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飲”,這些豐盛而重要的內容,只有認真備課,深鑽教材,才能精確把握,深入理解。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的本質是對語言的知識和運用技巧的傳授。語言不僅是用於交流的工具,更是人文思想表達的平台。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學習語文的工具性為基礎,豐富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增強人文關懷。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的要點在於做實具體工作、養成良好習慣抓住重點訓練、使學生在不斷進步中培養學習的興趣。
Ⅶ 如何提高初三語文成績
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
1、初三學生要復習的語文知識是非常多的,但是時間是一定的,所以對於初三學生來說提高語文學習效率就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能提高語文成績。首先,初三學生就要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其中包括一些古詩詞以及成語、短語的積累。
2、對於這些語文的基礎知識,初三學生一定要牢牢掌握才能提高語文成績,因為這些基礎知識在平常的考試乃至中考中,都是會考到的,也是需要初三學生盡量不要出現錯誤的。
重視課堂上的學習
1、課堂的學習對於初三學生提高語文成績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大多數的初三學生都沒有什麼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課堂是初三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來源,同時也是提高語文成績的重要途徑。
2、在課堂上進行學習的時候,初三學生們不能只是學習那一部分表面上的知識,因為大部分的語文考試都不會知識考察初三學生們的基礎知識,所以這就需要學生們在進行學習的時候要更深層次的挖掘其中的知識點,最好能做到舉一反三才能提高語文成績,這樣在面對大大小小的語文考試的時候,初三學生們就不至於太慌亂而丟失分數了。
閱讀訓練、練習作文
1、閱讀這個模塊在語文這門科目中是佔了大半部分的,並且閱讀這個模塊除了要考察初三學生的基礎知識之外,也會考察學生們的思維和分析能力,所以閱讀訓練是初三學生們必須要做的,如果是在做閱讀題的時候,那麼就需要初三學生提前對文章進行閱讀,然後再進行局部的分析。
2、除了閱讀之外,語文中的作文對於初三學生來說也是比較重要的,但是似乎學生們都不是非常喜歡進行作文上的練習,那麼小編建議初三學生們在平時的時候,要多積累一些比較優秀的句子、成語等,這樣在進行作文寫作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套用。
Ⅷ 怎樣才能提高初三語文成績
其實初三語文在中考的科目中不屬於太難的科目,但是也是必須要付出一定時間去學習的科目,否則最終的學習成績也難以提高,想要提高初三語文成績一定要注重積累,只有這樣在考試中才能更加地得心應手。
學會主動提前學習語文內容
1、自己提前預習初三語文課文。如自查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閱讀課文,找到重點,提出疑難,根據課前的「學習重點」提示和課後的「思考練習」進行思考。要養成好的習慣,不翻字典不看書,不動筆墨不看書。
2、自己主動去積累初三語文基礎知識,對每篇課文中涉及的有關字詞句式、語法修辭,要注意有心積累,存心記憶,用心感悟。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就必有收獲。
3、根據具體初三語文課文的教學目的,以及老師提出的要點,自己試著分析理解課文。領會文章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的寫作技巧,欣賞文章的行文構思,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讀書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意到。
推薦閱讀: 初三語文學習方法
提高初三語文復習的效率
最後階段,心理調適是前提,心理是中考前的第一仗,一定保持平和心態,力爭考出正常水平。上課是關鍵,老師往往花很大的心血,集思廣益去備課。每一堂課都是至關重要。所以一定要抓住課堂、專心聽講,切不可認為都是復習以前初三語文的知識,就自行其是,那就要吃大虧了。其次,要精記,老師在講解時,會總結一些規律性的方法,一定要及時記下並在課外整理出來,以備鞏固運用。另外要精練,題海戰術肯定是耗時費力效果微小的選擇,最後階段選擇典型題目去訓練,特別是過去出錯的題,一定要多看,找出錯誤原因,深入領會。
勤於背誦、勤於積累
要勤於背誦。對於初三語文死記硬背是我們反對的,但不可「矯枉過正」,如果腦子里沒有因背誦而形成的足夠的積累,別說寫文章會是滿篇空話,就是平時談吐也會讓人瞧不起。「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才是文化人應有的素養。所以對課文中的優秀的的詩文名句,一定要背下來,這會使你終生受益。在課外閱讀中發現了精美的篇章文段也要抄下來,背下來,不要怕吃苦,功到自然成。
最後希望各位初三同學能夠在初三語文學習上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不驕不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最後中考的時候語文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
Ⅸ 如何提升初三語文中考教學質量的措施發言稿
提升教學質量發言稿 說心裡話作為語文老師,有時候真的很困惑,因為語文所考的題型越來越活,越來越覺得讓人難以把握,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樣辦呢?語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從一點一滴做起。 一、 提高教學質量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著手 每年的九月一號,我和大家一樣都會接到一個新的班級,面對著一張一張新的面孔……培養每一個孩子的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的計劃便在我的心中孕育而生。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的想法和做法給了我很大的啟迪,他的「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始終貫穿於我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多年來,每一屆畢業生的表現都讓我更加堅定的朝這一目標奮斗。根據多年的經驗,每每接到一個新的班級,基本上在第一學期剛開始的一個月,我就能幫助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習慣,關於生活常規習慣將要花費一個學期甚至一學年的時間,才能在學生的身上內化成規律。當然,不排除有反復現象的出現,因此要反復抓,抓反復。學生的習慣養成了,整個班級的面貌煥然一新,學生真正做到了「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這一積極、向上的思想,流淌在學生的血液中;內化在學生的行動上。此時,學生樂於學習,教學質量何談上不去,很快在第一學期的期中考試就能見成效,以後將穩步提升,到來年的畢業考試時,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升學。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我的理解是,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教給他們適合、有效的學習方法。每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規律,語文老師就要培養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習慣,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具體的說就是培養學生養成「讀」與「寫」的習慣,教給學生「讀」與「寫」的方法。如,幫學生養成課外讀書的好習慣,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⒈藉助讀書筆記促進學生讀書。教學時,我要求學生每天至少讀半個小時的書,做到每晚自查,不讀書不睡覺;聯系家長定期抽查、督促;每周一我都會檢查、批改學生一周三篇的讀書筆記,及時了解學生這一周都讀了那些書,摘抄了哪些內容,談了怎樣的感受,並挑出好的和差的進行評價、交流。通過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學生的讀書習慣很快就能養成,同時在讀書的過程中不僅學到了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還養成了樂於讀書的好習慣,真是一舉兩得,同時書讀的多了,語感有了,語流有了,閱讀、習作能力提高了,語文質量何談不提升。⒉藉助課內現有的資源推動學生讀書。如:六年級上冊11課《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為了上好這一課,開學的第一天我就布置學生開始讀「男孩子必讀的書」——《魯濱遜漂流記》,在我的帶動下全班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借書、買書、讀書、寫讀書筆記、交流,整個班級掀起了讀《魯濱遜漂流記》的熱潮,學生比著讀,趕著讀,以讀這本書為榮,一篇篇佳作(讀後感)不斷出爐。當然,教學這一課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像這樣利用課內向課外延伸的閱讀,在教學中舉不勝舉,在這里不多贅述。⒊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讀物,並利用閱讀課交流、匯報,激發學生讀書熱情。每周周一下午的第三節課是我們師生共同制定的閱讀交睜汪冊流、匯報課,這節課也是學生們最嚮往的,課中學生們津津有味的講著書中的悉宏人物、事件、故事情節;交流著作品的好詞、好段、以及寫作方法……那一個個不甘落後、口若懸河的盡頭真令人叫絕。為了,在閱讀陵早課上有好的表現,他們個個在課後卯足了勁暗下功夫。因此,提升語文教學質量,語文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讓你的學生愛上語文這門學科,愛上語文學科必勝的法寶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愛上讀書。總而言之,習慣養成了何談質量不提升? 二、 提高教學質量要在課堂教學上下功夫 學生的語文素養說到底就是「聽」、「說」、「讀」、「寫」的能力,「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離不開「字」、「詞」、「句」、「段」、「篇」的指導與訓練。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字、詞教學」,通過讀文,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推進對「生字、新詞的音、形、義」的掌握,通過推進字、詞的理解進而推進對課文的閱讀,閱讀中要重視「句子」的教學,通過啟發、點撥學生一遍一遍的去讀,去感悟其內涵,有些難理解的,學生參悟不透的,教師要通過助讀的方式給予幫助,在理解句子的同時重視「段」與「篇」的教學,讓學生讀懂內容,讀懂形式(段與篇的章法結構即習作方法,同時注意修辭、語言與寫作的表達),注重「讀」與「寫」的結合。讀書要讀出大意,讀出寫法,讀出作者的心思成為作者的知音。因而,小語課堂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理解、感悟祖國的語言文字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通過語言文字去讀懂內容,去讀懂情感。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那就要求教師要重視方法的點撥,重視讀書方法的指導,在讀中去感悟,去表達,把「讀」、「背」、「說」、「講」、「寫」相結合,從而讀出詞句本身的內涵並讀出讀者自己的感悟,培養學生的語感。語感有了何愁「說話」與「寫作」,語感有了何愁語文素養的形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任務是教師引導學生提高語文素養形成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學生的語文素養形成必須經歷的過程,是字、詞、句、段、篇經歷理解的過程。因此,語文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調動不同的方法、手段指導學生主動學習,把選擇權教給學生,如從內容、角色、方法的選擇上,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找出不懂的地方進行質疑……因而,教師的教應是為了學而教,教的過程應是讓學生主動經歷的過程。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抓住讀與寫的指導,讀的過程要教給學生讀的方法,要學生明白讀的目的,讀的時候要及時點撥難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讀到作者的內心深處。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讀書要得法,要范讀,要分析去讀,水到渠成之後讓學生把情感融入其中,讓學生入情入境去讀,讀出內涵,讀出習作方法,在此基礎上給予方法上的指導進行拓展閱讀,有效地進行課內外結合,進行說話和習作的訓練。無論是讀書、說話、習作都應該圍繞課文的中心,都應該為了深化文章的中心而服務;寫應以文章為範例,教師抓住範例進行習作指導,並能給合生活實際進行習作的遷移。用李靜老師的話來詮釋閱讀教學,讀文能讓學生得到心靈的洗禮;讀文能讓學生學會作者的習作方法。小語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分配是: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讓學生自主讀文懂文意習文法。對於小學高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僅僅40分鍾,作為語文教師在課前一定要花費充足的時間去解讀教材;搞清楚所上的這節課到底教的是什麼,訓練的是什麼,提高的是什麼等等。讓你所教的知識在學生心中進行內化,並能掌握每一個知識點所運用的方法、手段、思路;讓學生離開課堂也能夠自覺地去讀,去寫。當讀與寫形成了一定的能力和規律時,何談語文學習不高效? 三提高教學質量要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 我所教的學生,他們在課堂內外口中、心中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努力,我能行!」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不要緊,再來一遍,老師相信你!」每每接到一個新的班,我總是對學生們說:「孩子們,不管你過去成績怎樣,那已經成為歷史只能代表你的過去,老師不看你的過去,在老師的眼裡你們大家是一樣的,所以我只看你的現在和將來,在以後的日子裡老師將和你共同努力,一起進步,我保證我一定會一碗水端平!」「我們在坐的大家和老師一樣,智商多在90—120之間,沒有特別聰明的也沒有特別愚笨的,那為什麼你們的差距會很大呢?根據多年的經驗,學習不太好的學生可能是因為你的學習習慣還沒養成,可能是學習方法的不對路等等。相信老師一定會幫助你把前幾年丟失的時間找回來,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行!」一個人最大的心裡障礙是「戰勝自己」,只要幫助學生克服內心對學習的不自信因素,學生經常能夠嘗到收獲的滋味,早讀課上他就能大聲閱讀、背誦、記憶了;課堂上他就能調動全身每一個細胞愉悅的參與到學習中來,40分鍾緊緊地跟著老師走;課後他努力地投入到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中去,早早的提前預習明天老師要講的知識……孩子們在課堂內外達到了每每學習都能身心入境的地步,學習質量還能不提高嗎?平時的教學中,只要孩子們有進步,我就會適時的表揚他們,孩子的自信心越來越堅定了,學習還成問題嗎?就拿現在這個班的葛春楠來說吧,1—5年級時她都是有名的特差生,考試成績經常是一位數,最多的能考到二三十分,她五年級的老師不止一次的告訴我,「太差了,沒辦法,就那樣啦,不要在她身上費心思了」。開學初我曾一度為分到她這樣的特差生苦惱了一番,然而僅僅通過半個學期的督促、鼓勵,她的期中語文成績竟然突破了她的歷史最好紀錄達到了50.5分。總結試卷時,我美美的表揚了她,「自從葛春楠來到王老師班,她就成了老師最喜歡的同學之一,此次期中考試她沒有辜負王老師的期望,雖然她是班級唯一一個沒考及格的孩子,老師最想送給她掌聲,因為她的進步最大,王老師期待著她更大的進步,老師相信她一定行,加油!」我的話音未落,班中掌聲雷動,加油聲響徹整個校園。這時葛春楠的臉上洋溢著喜悅、成功、自信……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很強母語的教育課程,它是陶冶人性、建構靈魂、完善心智、促進生命個體成長的搖籃。所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語文教師責無旁貸,語文教師要實現專業成長是必然選擇。語文教師自己要勤學多讀,培育自己的語文氣質,積極參與學習研究,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讓自己成為學生喜歡的語文教師。學生喜歡語文,才會學好語文,提高語文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好基礎,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矗
Ⅹ 怎樣才能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導語:教學質量是教學過程的生命線。學生的學習就是在自身原有的知識結構體繫上建構新的內容,這本身就是充滿變數的復雜的過程。語文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作為語言的學習也有其自身的規律。只有把握語文教學的規律,掌握它的特殊性,才能為提高教學質量找到正確的方法。隨著中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語文學科的重要性也越顯突出。因此,怎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的應用水平,已成為語文老師所關心的問題。
一、教師轉變教學觀念
1.變“講堂”為“學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是具有自學能力和創造才能的人,而培養自學能力和創造才能的關鍵是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傳統的同步教學“以講代學”,教師獨霸課堂,使“課堂”成為教師“講堂”,限制了學生思維發展的時空。非同步教學則最大限度地提供給學生進行自學和思維的時空,使課堂真正成為“學堂”,有利於訓練和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
2.變“被動”為“主動”,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方式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控制著教學的節奏和頻率,學生只是處於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是學習的機器,毫無主動性和積極性而言。現代教學則重視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教師在教學中只是起到引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具體指導,使所有的學生都能自主地解決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發揮自己的個性,思維能力、組織能力、創新能力等都得到發展和進步。
二、應充分發揮《語文讀本》的作用
《語文讀本》就是配合教科書從語言的綜合範例中學習語言培養語文能力的。它既注意了課堂內容的延伸性,選用了與教科書內容相關的文章,有助於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又注意了鑒賞性與知識性,能夠讓學生豐富文學底韻,增進文學素養充實語文知識,增強讀寫能力。語文教師不能忽視對《語文讀本》的導讀,要讓學生形成自覺閱讀的習慣。教師在命題時要適當地考些語文讀本上的內容,這的確是誘導學生自覺閱讀的好方法。
三、關注學生的學習注意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注意著一些事情。例如,在走路時,我們會注意身邊的行人和車輛;在說話時,我們會注意對方的表情等等。那麼,什麼是注意呢?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這里的心理活動既包括感知覺、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也包括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兩個基本特徵。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動在某一時刻總是有選擇地朝向一定對象。因為人即使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也不可能在某一時刻同時注意到所有事物,接收到所有的信息,只能選擇一定對象加以反應。就像面對一桌子的美味佳餚,每次也只能挑選一兩種菜來吃,而不能一口吞了所有的菜餚。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動停留在一定對象上的深入加工過程。注意集中時心理活動只關注所指向的事物,抑制了與當前注意對象無關的活動,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境界了。
注意的種類有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無意注意是實現沒有預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稱不隨意注意。例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講授大家感興趣的生活實例,融入到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中,學生們不必刻意地去記書本知識。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預定的目的,需要服從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稱隨意注意。例如,學生們背誦課文的知識點,做作業練習等。
中學生的無意注意仍然起著一定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無意注意的發展隨學生年齡增大而增加,初中二年級達到最高水平,而後出現緩慢下降的趨勢。事物的直觀性和具體性在吸引學生的注意方面,仍然起著很大的作用。雖然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進一步提高,但對於難度較大的材料的學習,仍離不開教師的直觀教學。比如,利用多媒體教學,其圖文並茂的表現手法,創設了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刺激了學生的感官認知,給予視覺和聽覺的沖擊力。課本抽象的文字變成了立體、動態的、看得見、聽得著的事物,對學習的內容一目瞭然,擺脫了學習的抽象性。利用多媒體的對比、疊合、拖移、誇張等功能,使學生對事物的本質,事件的發展有直觀的感受、清晰的邏輯、深刻的印象,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了學習興趣。
中學生的有意注意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由於中學時期的教學和集體生活向他們提出新的要求,同時中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日益明確,學習的自覺性、紀律性日益增強,中學生能夠獨立地、專心地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能夠有意識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使自己的注意指向和集中在需要注意的事物上,而不受或較少受外來干擾刺激的影響。因此,在中學生注意的發展上,有意注意就日益重要起來。隨著有意注意的發展,中學生的注意穩定性和集中性也進一步提高。心理學研究表明:在適當的教學條件下,中學生能穩定地保持注意約40分鍾,這就為中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總之,如果教師仍然用老一套方法來進行教學,就不能跟上教育形勢的發展,教學質量的提高無從談起。我們要不斷進取,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把提高教學質量放在心中,時時想著,並付諸行動,讓我們用事實來說話,培養出優秀的學生,證明我們的教學質量在不斷提高。
一、狠抓語文課堂教學 ,向四十五分鍾要效率.
1、注重語文課導語的設計
導語,俗稱“開場白”,是一堂課的“第一道工序”,“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就要求語文老師格外重視開場白的設計,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破沉寂的局面,根據不同的課型,依據靈活的方式,進行導課。
營造氣氛,以“情”導入;激發慾望,以“趣”導入;創設問題,以“知”導入;設計話題,以“議”導入;運用媒體,以“境”導入;運用優美的排比句開頭,從語言上給學生以熏陶,整節課就有了一個靚麗的開頭。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個精巧而成功的導語有牽一發而動全身之妙,它能產生良好的課堂氛圍,使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語文課堂書聲琅琅
朗讀是培養語感、積累語言、理解文意的有效手段。為此我們語文教師不僅要通曉朗讀方面的知識,還要具備較強的朗讀能力,熟悉朗讀的技巧,對學生能科學指導,在“讀通文氣、讀懂文意、讀出文味”的要求下做到“讀人使人如見其人,讀聲使人如聞其聲,讀景使人如臨其景,讀事使人如臨其事”的效果,使課堂真正做到書聲琅琅,充滿真情。在語文課堂上書聲琅琅,讓學生充分地讀所接觸到的文字材料,這實際上就是為學生提供語文實踐的機會。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的配合使用,使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3、課堂上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目中有人
“心中有數”是指教師對文本的把握,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既要把握好文本的價值取向又要開掘文本蘊藏的資源,使得教學內容豐韻起來。課前讓學生走出教室,在廣闊的生活背景中尋找大自然。課堂上引導學生通過目睹、耳聞、鼻嗅、口嘗去感受自然。利用多媒體手段,引領學生走進自然、走進生活,欣賞田野的自然風光,啟發學生感悟冬是美麗的、夏是甜蜜的、春是芳香的、秋是豐收的……這樣把握文本,上起課來才能揮灑自如。
“目中有人”是教師從學生的“學”出發。在教學設計中,更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思考學生想學到什麼,會怎麼學,學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怎樣幫助解決。讓課堂教學成為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台;成為師生共同創造奇跡、喚醒各自沉睡的潛能的時空;成為師生向未知方向探索的旅程。
4、課堂上教師要精講少講,讓學生多練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成功的'教學是能夠讓學生提出問題,驗證真理,可以說,稱職的教師引導學生走路,不稱職的教師代替學生走路。教師教會學生知識技能,不如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通過探索提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成功的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都應多“偷懶”,把空間還給學生。要想“偷懶”,就必須要少講課,讓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少於
二、狠抓基礎 科學訓練
扎扎實實抓好“四基”。基礎知識的積累,基本方法的傳授,基本過程的體驗,基本能力的訓練,“四基”的考查,是考試命題的重點。所謂“基本過程的體驗”,主要是針對語文實踐活動、專題、名著閱讀等知識點,著力於對教與學的過程性的考查,讓真正開展過語文實踐活動和專題活動的學校里的學生、讓真正參與過活動過程的學生,作答起來感覺輕松,體驗學習的收獲。
平時訓練應當規范而嚴格。盡管今年的試卷在結構上作了微調,但只是穩中求變,整體上還是保持了一貫性。題乾的表述以及評分標準的制定,都相對規范,都有規律可循。平時的教與學,平時的訓練與考試,都應當杜絕隨意性,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適應中考的要求,避免無謂的失分。訓練應建立合理的梯度和科學的序列。
三、作文互批互改,訓練學生的“讀、寫”能力
每兩人結為一組,同組互改。 要求學生對作文的字、詞、句、篇以及中心思想、表現手法、修辭等全面評改。評改及審查結束後,交還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針對評改評語和審查評語提出自己的看法,學生評改、審查、商榷之後,把作文交給老師,由老師給作文、評改評語和審查評語打分,對作文中有爭議的問題作出比較合理的評判。 經過這四步評改,一篇作文的優劣之處就比較清楚了,再由原作者重新修改、潤色、謄寫,一篇較好的作文就產生了。這種變教師評改作文為學生互批互改,訓練學生的“讀、寫”能力的做法。擴大了學生的閱讀范圍。在評改、審查、商榷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貫穿始終。通過閱讀,了解了同學作文的思路,並且使自己的作文思路更清晰,從而起到了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 加大了學生的寫作量,增加了課堂作文教學的容量。寫作練習多多益善,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練出來的,而不是教師改出來的。當然,在這個作文及評改過程中,從寫前的指導,到評改、審查、商榷,教師始終都要處於主導地位,並非撒手不管。通過作文及評改作文這個系列過程,培養了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寫作習慣。學生具備了這種能力和良好習慣,可以受益終身。
四、通過課前“詩文朗誦” 和“聽記故事”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
每節語文課授課之前,首先由2名同學上講台,朗誦詩詞或散文。朗誦的內容可提前准備好,但要求朗誦時脫稿。這樣學生有說有聽,說者鍛煉了記憶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聽者鍛煉了聽話能力,並通過聽朗誦學到了自己不知道的知識,可謂一舉兩得。然後,由一名同學上講台講故事(限一分鍾之內講完),其他同學在下面邊聽邊記錄。故事講完一分鍾後,找三名同學讀自己的記錄,對內容全面,語言概括性強,中心突出的記錄,教師要給予肯定、表揚,以鼓勵學生“聽”的積極性。這樣訓練之後,很多同學能夠臉不變色心不跳地到講台上朗誦詩文,甚至有的同學朗誦的詩文是自己創作的。很多同學能簡明扼要地記錄下故事的主要內容,而且能歸納出故事的中心思想,“弦外之音”。
課前“詩文朗誦”和“聽記故事”的訓練,鍛煉了學生的記憶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注意力,培養了積極思維的習慣,改變了學生在“聽、說”方面的消極狀態,是培養語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