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老師怎麼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語文老師怎麼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發布時間:2023-04-22 20:05:11

A. 如何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能力

方法一:端正的教學態度。

提升課堂技能技巧,真誠的態度是核心,要始終如一,真心真意地尊重和善待每一位學生。

方法二:嫻熟的教學操作。

1、教師的教學語言要簡潔、准確;

2、規整流暢的板書;

3、像口語那樣自然的朗讀。

一般的課文採用朗讀,而不用誦讀,誦讀主要適用於古詩詞的教學。朗讀技巧包括停延、輕重、快慢,朗讀中,字詞要連成串,抱成團,一個層次一個單元,確定好制高點,在制高點處大聲讀。

B. 如何提高語文教學能力

摘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是現代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本文從培養創新思維、轉變教育思想和優化教學措施三個方面深入闡述了教師應該如何提高語文教學能力.
關鍵詞:創新思維;質疑;教育思想;教學措施
作者簡介:劉曉寒,任教於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高坪鎮新黔中學.
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是全面創新的教學,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在各方面都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以形成豐富、獨特的綜合素質.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創新能力的提高.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
那麼,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創新思維是一種具有主動性、獨創性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提高創新能力,是現代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語文課應以導讀為主,以講為輔,大部分課應在教師指導、提示、點撥下由學生閱讀,只選取少量典型課文由教師講解,而不應當從字詞句講到寫作特點.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盡量展示學生思維的全過程.如教學說明文單元時,根據大綱,筆者主要讓學生獲得知識,明白事理;抓住事物的特點,掌握說明的順序和方法;學習說明的語言.對照這些內容讓學生獨立完成.說明文雖平淡如水,但可藉助形象風趣的話語解說其中的道理,學生也會百讀不厭.
教師要把學生的活動變為「思維體操」,強調學生「跳起來摘果子」.課堂上,根據學生實際質疑或讓學生互相質疑,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思維來自質疑駁問.「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只有善於發現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出創新的沖動.
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創新教育素材,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如果教師還是讓學生在自己預選設計好的圈內打轉,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就都會受到影響,思維的獨特性會受到約束.反之,教師如果給予鼓勵和肯定,往往能再次激起學生認識與表現自我的激情,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思維創新的成功.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善於鼓勵學生質疑駁問,培養創新思維,還要促進學、思、疑、問、悟的有機結合.魯迅先生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生自身思維加工製作的過程.一個善教者正是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去解決問題、掌握知識.學生在課堂上敞開思想,各抒己見.課堂上出現了生動活潑的局面.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創新思維也得到培養.教師在教學中要發展求異思維,對學生因勢利導,不僅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轉變教育思想,提高創新能力
要想改變傳統的接受型教學為研究型教學,教師就要把「灌輸式」、「知識型」教學轉變為「啟發式」、「智能型」教學;要讓師生互動中的每時每刻成為創新教育的過程.教師的提問應是富有啟發性的,學生的回答應是打破思維定式的;教師的評價有時應是有彈性的,學生的練習是要能夠遷移應用的;要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大膽走出課本,注重課內課外有機結合,在「大語文」中激活學生潛在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1.注重研究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語文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語文研究性學習在師生間建立了一種新的關系.在這種新的關系中,教師要破除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改變以傳授和灌輸為主要方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以學生主體實踐活動為基礎的課堂教學模式.
教學中,教師要把自己置身於參與者的位置,不再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的知識體系傳遞給學生,而是要與學生共同開展探究知識的過程;學生也不再是被動地聽從教師的指令,而是在自由自在、豐富多彩而又充滿挑戰的研究學習中得到發展,在平等、寬容、尊重、理解、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相互探討.
2.注重評價方法
創新教育,要有相應的評價方法.教師要改革目前「一卷定分數」的做法中存在的不足,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性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
卷面性的考核,側重靈活性和綜合性,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注重考核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力性的考核,要設計靈活多變的考核方法來檢驗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性的考核,更要注重平時考查,把學生日常的創新表現、獲取的創新成果、個人創新思維與專項考核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評價.
為了及時鼓勵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活動做出評價,相互鑒賞活動成果;或者教師對學生的活動成果從個性發展、心理品質等方面做出評價,對學生的標新立異、異想天開要加以保護;對學生點點滴滴的創新要給予重視.
教師肯定的評價,對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增強創新信心、提高創新能力,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力量.
及時的鼓勵、贊揚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學生的心田,使學生不僅得到極大的喜悅與滿足,還能推動學生以更大的熱情投入下一次的創新活動中.如此良性循環,學生的創新能力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三、優化教學措施,提高創新能力
改革語文教學,需要教育的創新.教育創新的核心,是課堂教學措施的創新.優化教學措施,提高創新能力,要充分調動學生追求成功的潛在動機,激發他們積極思維的興趣,解放他們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他們學習和探究感興趣的問題;要認真挖掘語文課程中的創新教育內容,開辟創新教育的渠道,採取多種方法,拓寬學生視野,加強學生實踐,為學生創造訓練的機會,讓學生從小「成功」中樹立信心,激發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1.精心引疑激趣
興趣是學生發展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起點,是學習成功的秘訣.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挖掘教學內容本身的內在樂趣,依據學生心理特徵認識規律、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誘導因素,激發學生用自己的思維能力來體驗探知的全過程,體驗教學美;要善於開發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有意識地創設特定的學習情境,吸引學生的慾望,推動學習的進程.
2.鏈接現實生活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把語文教學鏈接現實生活,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提高創新能力.
學生積極思維後,再引導學生認識愚公這個典型人物是作者取於現實生活,又經過藝術提煉,想像加工而成的,從而逐步調動學生的興奮中心,使其積極思維.
語文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語文教學應與生活相聯系,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原有的知識基礎,將課文中的生活畫面、人物的喜、怒、哀、樂與學生的情感溝通銜接,以使學生產生共鳴,與作者共同感悟生活與人生.如此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使學生的認識能力、聯想能力、創新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培養.
當然,在語文教學中,同樣要注意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創新離不開想像, 創新必須以想像為基礎,只有豐富的想像,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聯系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敢於想像、敢於創新、敢於打破成規的訓練.而所有的訓練,都必須與實際聯系起來.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鏈接現實生活的訓練,喚起學生豐富的想像,改善學生的思維空間,實現認識能力的飛躍和突破,也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新課改需要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轉變教育思想、優化教學措施.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從而提高創新能力.
語文教學是網路知識的教學.這就要求一個語文教師必須有廣博的知識面,語文教師在自己的知識結構的建立上要廣泛攝取,而且作為一個開拓型、創造型的語文教師,應該走出教材,走進生活,走向社會,吸取進步的社會主流思想,關注社會的進步發展,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去深入生活,深入社會.
語文教學擔負著學生德育、美育的教育.「為人師表」,教師是表率,教師的言行舉止,衣著打扮、人格都影響著學生.一個有豐富知識,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會激起學生對他崇敬,繼而熱愛他所教授的學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身教的奧妙就在於此.
一個教師應該有溫醇的愛心.只有對自己的工作有強烈的責任感、光榮感、自豪感,才能具有無私的奉獻.教書以教人為宗旨,時時都應以極大的愛心賞識學生,鼓勵學生,指導他們成長.每一堂課的導語要精心設計,每一篇要背的課文也都能背誦.
總之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揚棄傳統教學方法,要在實踐中增加自己的知識容量,不斷地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時代需要開拓創新的新型的語文教師,現代教育者應該有現代觀念、現代人格、現代氣質.

C. 語文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語文教師要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 ,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一、大量閱讀書籍
要想成長為一名優秀教師,必須擁有豐富淵博的知識和完善的知識體系。而淵博的知識,唯有靠大量閱讀,才能使自己思想通達,視野開闊,才能體味到哲人和大師們著作里精深博大的思想,才能完成對人生和生命的思考,全身心地體驗生命的深邃,達到自我心靈的升華,才能厚積而薄發,讓自己成為知識長河中的一泓活水。
二、經常練筆寫作
特級教師王棟生說:「語文教師應當熱愛寫作」。但現在卻有一個奇特的現象,語文老師不會寫作文。試問,一個老師都寫不出作文,怎麼教學生寫作?在教學的實際中,本人特欣賞下水寫作的語文老師。語文老師只有經常練筆,經常寫作,才能給學生以師范,給學生以導向,給學生以榜樣,從而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
三、不斷自我反思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教師的成長公式是「經驗 + 反思 = 成長」。反思是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識和能力,是區別作為技術人員的經驗型教師與作為研究者的專家型教師的主要指標之一。反思應當自然而然地成為教學的一部分。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堅持寫教學反思、教育教學隨筆、教學日記,及時記錄下自己的成長。「將自身置身於研究之中,把課堂作為研究現場,把每一次教學交往活動作為思考的對象,在問題的尋找與問題答案的索解中重新認識自己的生命價值,重新認識教學的取向與實施方式。」讓自己擁有務實的態度,敏銳的眼光,進取的精神,從而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要強調的是反思要勤,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技能的提高。
四、精彩演繹課堂
教師的陣地是三尺講台,教師的舞台是課堂教學。在網路視頻里看那些專家型的名師上課,明顯的感到課堂節奏行雲流水,知識傳授水到渠成,師生配合水乳交融。知識演繹精彩,師生定格永恆。一個研究型的語文教師,就應該建立富有個性色彩的課堂,建立豐富多樣的課堂文化。因為這樣的課堂才富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才合乎教師的個性發展和生命個體生長的需要。
五、重視專業引領。
專業引領在教師的個人成長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師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困惑和迷惘,這些問題對於教師個人而言,是不容易解決的,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專家、需要專業人員的指導,比如學校定期派教師外出觀摩學習,聆聽了專家的講座。專業引領是一種人生的影響,一種自覺的喚醒。

D. 語文老師教學水平太差怎麼辦

提高教學水平即可,方法如下:

講究教學方法。可以採取任務型教學、情景設置教學等方法,讓教學內容重點呈現,並能優質高效。精心做好教材的備課。可以從瞎罩教材的淺、難兩方面入手進行備課,這樣,既能照顧到差生,又能讓尖子生也學到東西磨拿鬧。經常舉行公開課。這樣既能讓別人聽出教學中的缺點,也能在別人的批評中提高教學水平。要有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學習擴充自己的知識,堅持提高專業知識。揚長避短。經常和同事之間交流學習方法,虛心敏睜學習別人的教學方法。

E.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

教學評價對於教學進程起著激勵導向和質量監控的作用,教師的教學評價能力高低直接影響這教學效果的好壞。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和課程改革的實施,尤其是近幾年通過改革實踐表明,不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教學改革工作便很難全面展開。新課程標准也明確指出:「語文教學的評估要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遵循語文學科自身的規律。」因此,在教學中,適時、正確地運用評價手段,這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建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作為一名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評價能力呢?我認為可以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轉變評價觀念,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傳統的評價觀念只是單方面的教師評價學生,實施評價的結果會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綜合能力的提高。現今提倡的課堂教學應是充分地體現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個主體地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充分運用教學評價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師生間、生生間多方位交流,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獲得知識。比如我在講授《荷花》時,文字優美,內容淺顯易懂,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我讓他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課文。他們或深情地閱讀;或精心地畫荷花的美麗;或小組合作、探究……然後互相評價對方的優缺點,及時彌補自己的不足。一節課下來,學生興趣盎然,完全成了學習的主人。 如果讓學生能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就必須把評價權交還給學生,把他們看作學習活動中不可替代的主體,關注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注重他們的潛力發展,提供發現研究與探索的空間。如我在講授《燕子》時,首先找四位學生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其次,我聲情並茂的示範朗讀,讓學生對我的朗讀進行評價。這樣不但把學生帶入詩情畫意的境界,也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讓學生參與到了評價中。
二、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價,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語文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要給語文教學引入活水,激發活力,必須形成語文教學的開放系統。作為幫助者,促進者,在學習時間上,提供一切機會,在學習空間上,包括學校、家庭、社會,要把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延伸到課外,得益於課外,課內外相互促進,知識與能力相互增益,給學生以更加廣闊的天地。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取得良好效果,拓寬學習天地,及時評價,總結學習語文經驗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的過程,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聰明的教師會利用評價培養學生掌握良好的方法。語文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憑借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語文課堂教學也無非是一個示範,教給學生語文學習的一些基本方法,指點他們在更廣闊的層面上拓展語文學習,這比教懂一篇課文,學會一個字更重要。從宏觀上看,就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那麼教育評價的應用如何更好地發揮功效呢。本人認為,教師要建立「學習檔案袋」。
《語文課程標准》要求:「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配笑首,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個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指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提倡採取成長記錄的方式,收集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教師和同學的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等),這就為教師明確了評價學習過程的最好選擇。
1、豐富學習檔案袋的內容
「學習檔案袋」是語文教師對學生學習培數過程的跟蹤記錄和評價,這裡面應該有著豐富的內容,它不等於傳統意義上的家校聯系本,不再滿足於少量的通知、作業反饋意見,而是將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的點點滴滴記載其中。其中有作業方面的記錄,但不僅僅局限於書面作業的完成情況,還應該包括口頭練習、課外閱讀、社會實踐等動手動腦操作的作業,教師不只是對作業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判,而是要著眼於學生學好語文、健康發展,有的放矢地進行評析,指出其努力的方向。其中還應該包括學生在校、在家學語文的態度、興趣、方法、手段及效果升臘的記錄,如優秀的作文、一次精彩的發言,一個出人意料的構想、一份成功的喜報等。根據記錄教師定時分析、反思、及時引導學生走上學語文、愛語文的道路。
2、注意學習檔案袋中信息傳遞的多向性
「學習檔案袋」既可用於教師對學生語文學習過程的了解和評價,又可作為教師、學生、家長合作學習、合作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師的記錄可定期反饋給學生及家長,反之,學生及家長的意見又可以傳遞給教師。如征詢家長對語文教學的意見。匯報學生在語文學科學習中的特殊表現等。在「學習檔案袋」中還可設置「迴音欄」「家長的話」「學生的話」以及各類調查表格等,以免充分體現教師和家長是幫助孩子成長的天然合作者的合力。在多向評價的過程中,要充分顧及孩子的心理感受,積極發揮以情感人的正向作用。
3、定期展示學習檔案袋
教師可根據課程學習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定期舉辦「學習檔案袋」展示會,讓全體學生或家長來校觀看、評價,也讓學生本人自我欣賞、反思,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再認識,再提高,發揮元認知心理的積極效應。在班級中展示學生的語文學習資料(文本、聲像、電子等類型不限),可以激發其學習興趣,引導其反思學習過程。這樣的展示會既是對學生階段性語文學習效果的肯定,又是學習方法的交流。學生在看、想、說的過程中,語文素養隨之提高。
三、全面優化評價內容
以前的小學語文評價在內容方面存在著明顯的片面性,重學科知識系統,輕語文綜合能力,重智力素質,輕態度習慣等。這種片面性很不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提高,將嚴重影響到學生素養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對小學語文教學評價進行全面優化改革。
1、「字」方面 重視評價學生識字與寫字的興趣和習慣,關注學生對漢字審美價值的體會,重視書寫的整潔、美觀。
2、閱讀方面 結合學生具體的閱讀行為,評價其閱讀態度,習慣等,重視他們對常用語文知識的了解和把握。
3、寫作方面 重點評價語文表達水平,評價學生選擇寫作材料和修改作文的能力。注重評價學生寫作的態度、興趣和習慣及寫作活動中與人了解、與人合作的情況。
4、口語交際方面 重視學生的參與意識,評價學生的情感素養。
5、綜合性學習方面 注重學生的獨立自主,評價其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
四、正確應用課堂教學評價語言,豐富評價語言,注入真情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用語,但這些評價用語,但這些評價用語應是當時教學情境中一種真情實感的流露,不應是為了評價而評價。如:我在教《丑小鴨》一課時,當孩子讀到丑小鴨外形一段時,我發現孩子們並沒有用心去讀,用心去感受丑小鴨的「丑」,這時,我並不是直接進行評價,而是帶著鼓勵的口吻婉轉地說:」你的聲音很好聽,可是老師對這只鴨子的印象還不夠深,你能再讀一讀嗎?」這樣的評價用語即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能促使孩子真正地用心去讀,用心去感悟。當孩子有了進步時,我再次用鼓勵的語言及時地給予肯定「哎呀,這下清楚多了,彷彿這只鴨子就在我們眼前,誰能再讀一讀?」此時,全班同學朗讀熱情高漲,爭先恐後要求朗讀,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
除了有聲語言外,教師應適當運用一些體態語言。可以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眼神,一個贊許的點頭,一個鼓勵的微笑……運用恰當可起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作用,讓學生感到更具親和力,更能產生心與心的共鳴。
五、評價標准多樣化。
每個學生成長發展都是有個性的,都是千差萬別的。既然差異的存在是必然的、正常的,我們就必須在教學中尊重差異,注重尊重差異的教學評價。因為在一個班級中每個孩子的生活環境、思想、情感和行為都是不一樣的,就不能用一個標准去要求他們、評價他們,這樣有失公平,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發展。例如:一個學習十分懶惰的學生,很少有完成作業的時候,而且字跡潦草,格式特差。今天居然按時交作業了,字跡也工整,我會欣喜地表揚他:「你今天真乖,作業做得這么好 ,能繼續保持嗎?」尤其是三年級的學生,初學作文,有畏難心理,寫好談何容易?我會在每個人的作文本上寫上鼓勵性的評語。如:你這個詞用得多麼恰當,這句話太優美了,你的作文越寫越長了,真了不起!你這個標點用得太棒了,老師非常喜歡讀你寫的作文……每次孩子們領到我批改後的作文本時,都驚喜不已,如獲至寶。這大大激發了他們的寫作慾望和興趣,只要愛寫,多讀,就能提高寫作水平。也許當你面對一篇很差的作文時,你會違心的寫好評語,去鼓勵他們。當你面對一篇很不錯的作文時,你還會去「挑刺兒」,引導他不斷進步。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做到在引導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正確認識學生的學習效果,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語文教學評價的功能,走出傳統語文教學評價的誤區,重視對學生學習的形成性評價,重視定性評價,重視引導學生自我評價,並將這些觀念落實到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之中,培養學生健康的學習心理,促其掌握科學的學法,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拓寬語文教學改革的空間,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F.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措施如下:

一、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

1.選擇、培養好班幹部,形成良好的學風。

班幹部對整個班來說有著「以點帶面」的作用,可以激勵引導學生發奮學習。因此,選擇和培養好班幹部對班上學風的好與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語文老師,學習委員和各排小組長的選擇和培養很關鍵。因為他們要協助老師抓好學生日常作業(如:平時預習、家庭作業、背默過關)的檢查,對於班幹部,老師首先要嚴格要求他們,在紀律上,要以身作則,為其他同學樹立榜樣,在其他各個方面也要起著帶頭作用,但在其犯錯誤時,班主任一定要一視同仁,不可偏愛班幹部;其次要幫助他們樹立威信,對他們做得對的要堅決的支持,同時在班上學生面前多表揚;要注意指導班幹部的工作,培養他們的工作能力,大膽放手讓他們去做,要盡量創造條件,逐步由「扶」到「放」。

2.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學習習慣的優劣與他們的學習成績好壞幾乎是成正比的。因此,在我們的教學中,老師要重視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抓緊抓實。

①養成早讀的習慣,要求學生早上來到教室後認真讀課文、背名篇;

②養成專心聽講的習慣,在課上要專心地聽老師講,聽同學講,還要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③養成獨立作業的習慣,作業要獨立思考完成,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完成的作業,才能享受到你學習成功的快樂;

④養成預習復習的習慣,每天都要對未教的內容進行預習,把已教的內容復習好;

⑤養成不懂就問的習慣,學習只有靠問,才能成為學問;

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字跡工整,行款美觀,並做到有一定的速度。

二、抓好語文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1.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備

備課時不僅要將課本內容,教參內容和材料有機重組,而且每次備課時都認真閱讀課本,仔細確立教學目標,然後根據課文內容搜集適量的習題來補充課堂教學。重視二次備課,即課前進行10至15分鍾的對上課的主要內容、思路、方法、教學預設做最後思考,並做好相x09應的教學准備,再進課堂。這樣做既保證了教學的實效性,又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2.加強積累,強化訓練

學生通過課內外閱讀和生活經歷,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我們必須很好地結合平時的課堂教學,側重於指導學生對積累進行歸類整理,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言積累的要求包括三個方面:

①能背誦課本中要求背誦和默寫的內容;積累相關的字、詞、句、段、篇等;

②能注意在課外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

③能在生活中廣泛積累語言材料。我們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積累的內容主動地分類,主動地整理,然後進行全班性的大綜合。這里積累的過程也是一種訓練過程。

3、教給方法,培養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可見學習方法的知識是最有價值的知識。學習方法是學生為了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所採用的某種方式、手段、途徑。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有了學習的主動權,才能獨立地探索新的領域,獲取新的知識,並運用這些知識去組合、去創新。語文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也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因此,讓學生掌握學法,學會學習,應成為語文學習創新的主旋律。

在預習課文時,要求學生「讀—畫—思—寫—問」的五步預習方法,意思是「讀課文、畫詞句、思內容、寫批註、問不解」的方法。學生掌握這個預習方法,有利於提高他的自學能力和閱讀水平。

在閱讀教學上,注重理清文章的脈絡,滲透理解詞句的方法,指導學生抓住文眼來理解中心,歸納小結「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感悟表達方法」等閱讀技能,並進行遷移學習到同體裁的課文中去,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在習作教學上,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周邊的事物,關心時事,並注重閱讀積累鼓勵學生隨時把自己的感受訴諸筆端。把從課堂教學中學到的課文表達方法遷移運用,多積累素材,多練筆,學生的表達能力亦然不斷提高。

4、拓展知識視野

語文教學必須重視積累運用,只有學生對知識有了一定積累之後,才能運用。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可開展一些相關的語文活動:

①優秀文段朗讀。通過學生自主搜尋優秀文段,使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閱讀,學生的閱讀量增加的同時,學生必然收獲了許多東西。

②好詞佳句的收集。在不斷收集整理的過程中,學生的詞彙積累有了明顯的增多。

③開展各種語文活動。如辯論、演講、出手抄報等等。學生在活動中增長了知識,訓練了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一學期下來,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5、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精神,我不斷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加以探究,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在教學中,我有時以讀代講,讓學生自主感悟;有時鼓勵學生各抒已見,盡情發表自己的看法,收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G. 中學語文教師如何提高自己教書育人的能力

中學常常強調學生自身學習活動的重要性,這時教師說的話不應太長,避免重復、啰嗦。關鍵在於教師說的話能否與學生的學習內容密切相關,能否與學生的思維相碰撞。提問對教師的溝通來說是個重要的技巧。提問不僅限於提出事實性的問題,同時也應該提出能進一步激發出其他問題的問題。這樣的教師常常表現出極大的靈活性,他們可以回答提問,或因為學生突然產生的興趣而引入一個新的話題。在與全班同學溝通時,教師可能會利用某個學生的提問而給大家一個溝通的機會。
善於溝通的教師常常能預見接收到自己言語信息的學生會有什麼反應,即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言語指的是什麼,以及這些言語在接受者眼裡是什麼樣的信息。在教學情境下,這就意味著教師能夠預見統一的言語對不同學生產生的不同影響,從而使用適合學生水平的方式報道自己的思想。
善於溝通的教師還應該知道何時停止說話,使學生不厭倦教師的教誨並對教師的談話有所期待。當教師沒有掌握良好的談話技巧時,傾聽也是一種溝通的僅能。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耐心、有興趣地聽他們說,並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所說的是值得別人仔細聆聽的。如果有的學生特別能說,或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在板書的討論中滔滔不絕,以致佔有別人的時間,教師應能結束他們的談話,但同時又能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H.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能力

首先,教育觀念要更新,課堂中角色要轉達變。
面對新課程,一切都應該是新的,而要使一切都成為創新,首先必須有新的教學理念。這樣才不至於出現「穿新鞋,走老路」的狀況,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為自己「洗腦」「換血」,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接受新信息,不斷形成新理念,只有理念得到了更新,才能使各個方面都能真正實現創新觀念更新了,還要實現自己在課堂結構中角色的轉變。傳統的教學結構中,教師既是每一節課的編劇,導演,而又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演,在教學活動的組織上,教學內容的制定上,以及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上都是絕對的權威,而學生只是這一聲戲中的配角,甚至只是觀眾,聽眾,新課程要求教師的這一作法要徹底發生改變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教師要幫助學生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並協調達到這一目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創設一定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各種有利的服務。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傾聽學生的想法,隨時掌握課堂中出現各種情況,這時指導學生學習,另外在心理上給予學生支持,使學生不斷得到鼓舞,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精神。
其次,知識結構要更新,先進的現代教學技術要掌握。
新課程使教材之間不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增強了學科之間的聯系,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掌握更加豐富的知識,正所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只有有著這樣豐富知識的教師,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所以每位教師要與更多的周圍的人,在更大的空間,用更加平等的方式從事我們自己的工作,教師之間要更加緊密地合作,課余時間,我們應博覽群書,積極接觸,接授一些新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頭腦,而對新課程,我們更應該積極學習,掌握先進的現代教育手段,新技術,新方法,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更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因此現代信息技術在現代課堂教學中已不斷得到應用,但是目前一些先進技術還不能被多數教師所掌握。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要求我們教師不斷地學習,因為這已成為我們每一位教師的一項必備的基本功,也是一筆寶貴的教育財富。
第三,教材要不斷研究,教學方式必須要重建。
新課程,新教材需要我們不斷地對其研究,新教材體系和以往的教材已完全不同,新教材更具開放性,發展性,科學性,我們必須對教材進行徹底的研究,新教材要求教師不再是教教材,而是按教材教,也就是說教材不再是教師教學的全部,所以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和學校,充分利用社會這個大環境去學習,使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更具發展性更有實效性。

I. 小學語文老師怎樣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1、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更新觀念、轉換角色、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本目的是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中心的傳統模式,已不適應素質教育的形勢發展。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發展為中心、以自主學習探索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要逐步形成。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的創新人才。

2、確立開放的師生關系,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以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開展探究性學習,是改革和發展的一個新內容、新形式、新探索。無論如何,形式的多樣性都應以激發學習興趣、拓展研究空間、開啟創新思維、營造民主氣氛、培養富有個性的學生為出發點,這一切都取決於教師要更新觀念,敢於讓學生暢所欲言。

J. 語文老師教學能力差怎麼辦

(一)正確地解讀《語文新課程標准》,把握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標准》:「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的人文性決定了語文既要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又要進行人文思想教育,而語文的工具性決定了語文課的教學過程基本上是一個對學生字詞句段篇以及聽說讀寫的訓練過程。只有正確地解讀語文課程的性質才能把握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向。在認清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時,還要從語文的工具性入手,把閱讀、寫作、聽話、說話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才能開拓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的智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從實質上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因此,教學要從語文的工具散宴性入手,讓學生接觸大量的語文材料,通過具體的語文活動,多讀,多寫,多積累,多感悟,獲取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二)實施有效的教學准備

1、明確的教學目標

目標是一切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教師在上課前必須設立科學的、簡潔的三維目標。確定了教學目標後,教師以學生的視角,思考可學什麼、不學什麼,學習中的困惑是什麼,充分的預測學情。把能幫助學生順利達成教學目標的內容,作為教學的重難點,集中時間,整合問題,引導學生有重點的體會、感受、積累、運用,進行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明確的教學目標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在教學上做到有的放矢。

2、鑽研教材

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教教材為開發、利用教材。吃透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手段之一。教師吃透了教材就是吃透了教書育人的方向。教師在深入理解了編者的意圖上挖掘教材,這樣才知道學生要學什麼,喜歡學什麼,這樣才能做到教和學的完善。教師才能靈活自如地把握好教材的重難點,適當地調整教學的環節,達到優化教學。要達到最優化的課堂教學,教師必須要對教材進行加工和設計,力求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服務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樣既能提高教師處理教材的能力,又能讓學生在課堂中快樂學習,使他們在情感和知識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3、了解每一位學生

《語文課程標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標提出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處於主體地位,教師在上課之前要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了解學生的`已有經驗團首、知識體系;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語文口味等,設計適合大多數學生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策略、堂上練習。這樣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收到好的課堂效果。

4、教學材料的准備與處理

教師要結合語文課程的需要和學生的口味,充分地利用豐富的圖書與網路資源,搜集完善適合學生閱讀與學習的材料,讓學生能被文本吸引而愉快地進入最佳學習情境。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文質兼美,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文本拓展語文課堂,整合好課內外資源,實現多種教材的整合,擴寬學生語文學習的視野,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教師還可以通過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靈活地處理教材和教學材料。如果教材需要拓展時,教師加一加,補充教材的有用材料,反之,就要減一減。

5、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的選擇

新課程改革下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由封閉走向開放,由呆板走向靈活。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學生的知識結構選擇適當的教學組織形式,實施有效的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1)教學組織形式上要靈活。班級授課是現代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雖然在課堂教學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教師必須用辨證的眼光來看待它,它導致了「教學五中心」。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實施大膽的課堂組織形式的創新,注重教學組織形式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在玩耍中、在動手中、在探究中學習。教師注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個性特徵,靈活地塌掘數採取個別學習、小組學習、大組辯論、同桌學習、幫扶學習等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除此,教師要科學地選擇有利於調動學生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的組織形式,形成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如採取質疑式和辯論式的課堂組織形式。(2)教學方法的選擇、運用、創新上,要以改革學生的學法為核心,促進教法和學法的同步改革。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來定教法。一是改革學法,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習的獨立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改變傳統的接受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創新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感悟知識形成的規律,培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以學法定教法,改革教法。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觀察發現、質疑問題、合作探究、體驗感悟、實踐運用等有機結合起來;要把教後學與學後教、學中教、玩中教等有機結合起來。這樣學法和教學互相配合,以學法定教法,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促進教學相長。

6、教師綜合素養

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是課堂實效性的決定因素。因此,教師要端正心態,尊重工作,敬業樂業,從心底感到對學生進行教育是一種幸福。作為教師首先要忠誠和熱愛教育事業,這是工作的動力。如果沒有工作的熱情,把自己的勞動視為一種痛苦,這樣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其次,教師必須要有扎實的語文學科知識和綜合知識為教育教學提供堅實的基礎。再次,教師應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綜合素養,不斷地更新知識,與時俱進,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實施課堂教學,提高效率。

(三)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養成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具體地表現在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上。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總任務。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不高,主要指培養出來的學生聽、說、讀、寫的各種能力低下。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加強學生的聽、說、讀、寫訓練。教師要通過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聽教師讀優秀的課文,談自己的感受,學習別人的習作方法,反復地朗讀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和思想美。因此,我們要大力推行閱讀教學,通過閱讀進行知識和能力的遷移。

閱讀全文

與語文老師怎麼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