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教材論主要講什麼

語文教材論主要講什麼

發布時間:2023-04-23 08:17:29

⑴ 分析語文教材的四大功能

一、憑借功能

二、示範功能

三、教育功能

四、發展功能

⑵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846和861有啥區別嗎

二者區別在於兩部不同版本教材。
1、《語文課敏掘程與教學論》846版是1984年出版的,共有唯擾10個章節,主要內容包括語文課程思想、課程目標、教學大綱、教材選擇、教學方法和評價等方面。
2、《語文課程與教學論》861版是1991年出版的,共分為兩部分,分別是語文課程論和語文教學論。語文課程論包括語文課程的意義、性質、目標、內容和教學模式等方面。語文教學論則重點探討了語文教學的組織、方法、技巧和教育價值等指拿旦方面。

小學語文教學論知識點

1興趣導入,創設輕松旅山愉快的學習情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開展教學內容前,加強課前導入,有助於學生提前熟悉課堂,加深對課堂學習主題的了解。尤其是利用多媒體手段導入新課時,可以啟發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促進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同時能夠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迅速進入課堂角色,積極投身學習情境。巧妙地加以引導(圖片、問題、影音片斷),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教學《草原》一文時,教師可以巧妙藉助多媒體,播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在學生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利用課件展示遼闊無邊的草原景象,讓學生在歌聲與圖片的熏陶中,感受草原之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讓學生在觀看完課件之後,有感而發。在感受了草原之美以後,教師巧妙導入,抓住學生的興趣,進行提問,誰看過草原,你腦海中的草原是什麼樣子的?作家老舍先生又是怎麼描繪我們美麗的大草原呢?通過開篇設疑的教學方式,能夠巧妙地激發學生的閱讀好奇心,在學生帶著好奇心去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就會進行思考,教師在學生閱讀之後,進行提問,你們讀到了什麼,這樣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在閱讀中獲得知識。

2指導質疑,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疑則誘發探索。提問式教學活動是依託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來實現的,有助於培養學生獨立提問以及思考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學生」為主體為教學設計主線,讓學生在實際課堂中,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讓學生將思維中抽象概念轉換為具體的問題,進行提問。因為具有疑惑的部分,學生才會產生想要探索的沖動,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在疑問探究中獲取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引導要講究藝術性。在語文學習中教師還可以設置任務,讓學生自主組織教學互動,參與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前讓學生先進行預習,熟悉課文內容,制定計劃,讓學生親身體會課文中的角色的特點,採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讓五名同學分別扮演課文中的重要任務,其餘的同學充當旁觀者,五名同學根據課文的內容進行表演,整整一堂課下來,效果非常好,關鍵人物的性格特點顯而易見,並且五個人物扮演者對課文的內容熟練掌握,並且拓展了不少的課外知識,給其餘同學帶來了知識的累積,這樣不僅調動了全班同學的積極性,而且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地環境下就將課文熟練掌握,並且了解了情節脈絡,故事背景。像這種有故事內容的課文,教師創造一定的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開發,想像,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所以,教師依據教材課文內容的不同,可以設定多種情景,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學會自主探究,因此,自主學習從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開始。

3開展討論活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討論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從而將自我思想和想法進行不斷的完善和修正,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培育學漏滾生疑問能力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進行熱烈的討論,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巧妙地藉助問題,例如「人類如果失去了聯想,將會變得怎樣?」讓學生能夠主動的開始討論,展開充分的聯想,思維得到進一步發散。教學實踐證明:當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他們邊讀邊想,邊讀邊悟,這時返鎮余他們就產生一種獨特的感受,並急於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表達出來。這時,讓學生以各種形式參與討論,或分小組,或同學互議,或自由組合,他們會各抒己見,將自己的真實想法進行充分的表達。但是教師在組織學生自主討論的過程中時,要及時地參與學生的討論,充分認識學生所想,悟學生所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討論在展開聯想的同時不偏離主題,在自由討論的過程中獲得真實性的體驗,從而得到語文知識教育,獲取知識能力,進一步提升語文素養。

4啟發想像,增強思維的創新能力

想像是思維的翅膀,在語文閱讀學習過程中,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就要給予學生空間和時間,能夠展開豐富的想像,讓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創新,獲取相關的語文知識和能力,提升語文綜合能力。

4.1應用優美語言,誘發小學生的想像

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強引導,在閱讀到某些優美以及作者思想感情豐富的地方,教師可以讓學生由課文內容展開充分的想像,作者是在什麼情景下,描繪出的這樣一幅景色,以及作者通過這段景色的.描寫,想要表達什麼內容。在學生閱讀時,教導學生對課文加強了解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同時通過優美、生動的語言描寫,學生能夠獲取語言知識積累,在語文寫作中可以加以運用。例如《草原》中寫道:「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讓學生學會這種寫作手法,對於這種優美的語句,可以讓學生進行積累,摘抄,甚至記憶,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展開聯想,激發小學生的想像力

4.2生動朗讀課文,喚起學生的想像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想像的過程中,一定要善於應用一些生動、形象的語言,讓學生能夠將想像力展現出來,同時教師創設一定的情景,讓學生能夠快速地融入其中,在教師描繪畫面時,能夠身臨其境。教師的語言如果不夠生動、形象,就難以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學生就不能感同身受。如教學《再見了,親人》一課時,可以通過聽錄音,范讀,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去體會文中所抒發的中朝兩國人民同生死共患難,親如一家人的主題思想。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不但激起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還調動了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不斷涌現。

5結語

總而言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引導。教師只有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學生才能更好地挖掘課文深厚的內涵,使學生樂於學,學生的自主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⑷ 請問語文教學論與語文課程論有什麼區別這個考試是統考的嗎主要是針對蘇州大學的。

語文教材論主要研究語文教材的發展史和教材判瞎分析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論主要研究語文教學方法

考研英語、政治是全國統考,填志願時報毀沖掘考相應大學的相應專業即可纖核,相應專業由大學自己命題。

關鍵是提前跟報考大學的研究生老師搞好關系

⑸ 語文說課內容包括哪些

說課的方法有多種,有四說法、五說法、六說法,但萬變不離其中,總是要說清教材、目標、重點難點、過程、教法學法、理論依據以及板書練習。
一說教材——明
說教材一般說三句話——1、說課內容是什麼教材的課文;2、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3、本課文有什麼特色。如:《小鷹學飛》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敘述了小鷹在跟隨老鷹學飛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從而使小鷹懂得天外有天,學無止境,應該不斷進取的道理。課文結構相近,語言生動,對話居多,插圖逼真,有助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說目標——清
這一環節也可分二個層次表達:1、先說一說你制定教學目標的依據,依據一般有三——一是語文課程標准對教學目標三個維度的描述;二是學生的年齡特點;三是教材本身的特點。第二層就是具體描述教學目標。具體描述教學目標時,要注意目標的准確性和具體性。在描述的方法上,也有兩種,一是按新課標關於目標的三個維度描述,即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去表達;二是同樣從這三個方面去思考,但表達時可將這三個層次的意思整合在一起。在具體的表達時,還要時刻注意我們是在「說」課,並要照顧整個一篇文章,而不是只說一課時,但由於兩課時都具體說又不可能,因此,第一課時可簡要說說目標,而把重點放在第二課時上。如《小鷹學飛》的目標可這樣描述:為了順利完成本課教學,我准備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主要解決生字詞的識寫,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結合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佔主導和本文情趣性強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能分角色有滋有味的朗讀全文,尤其是讀好三次對話;
2、抓住重點語段,品詞析句,具體感悟,理解文章意思;
3、能練習學習第一次對話的方法,自學第二、第三次對話;
4、通過學習課文,懂得學無止境,不斷進取的道理。
三說重點難點——准
重難點的確定要根據具體的文章而定,一般來說,徐分開表述。在確定重難點時,要注意前後聯系,瞻前顧後,在教學過程中有具體的體現,重點是怎樣突破的,難點是怎樣分解的。、
四說過程——實
說過程時說課的重點,也是難點,要花大力氣說好這一環節,就說課的時間分配而言,說過程至少要花6-7分鍾時間,具體地說,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1、提綱挈領說框架——說過程時要注意先提綱挈領地介紹整個過程的幾個主要步驟(或說成幾個板塊、幾個層次、幾大部分),然後再具體說說各個環節。
2、精雕細琢說名稱——設計板塊名稱時,要詞斟句酌,具體而言,各標題最好要做到四點:一是字數相等;二是結構相近;三是層次清晰;四是用詞前衛。如:
《圓明園的毀滅》——王菘舟
一、揭題導入,奠定基調;
二、整體感知,敏化感悟;
三、拓展背景,加深理解;
四、情境寫話,激盪感情。
《小珊迪》——竇桂梅
一、啟讀,未成曲調先有情;
二、通讀,潛心會文動真情;
三、參讀,一字一句總關情;
四、研讀,設身處地悟深情;
五、精讀,咬文嚼字品至情;
六、活讀,妙筆且書個中情。
3、詳略得當說過程——教學過程相對來說信息量大,在短短的幾分鍾內,要讓評委留下很好的印象是不容易的,因此,說過程時,一定要注意詳略得當。基本環節簡略說,要做到惜墨如金;重點環節(課文重點、教學重點、教學亮點、教學特色)等要具體說,要做到不惜工本,大肆宣講,以給評委留下深刻的印象。
4、選准切口說理論——說設計意圖,說理論依據是說課的重中之重,是說課區別於上課的重要部分。因此說理論要精心設計,找准切口。說理論依據不是多多益善,而是擇其精要,點到為止,一般來說,只要選五六個關鍵處簡要說說即可。
理論依據主要來自課程標准、教育學心理學論述以及名師名言等,下面以課程標准為例簡要說說。
1、設計學生多元理解某一環節時可引用:
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2、設計學生某一語文能力訓練時可引用: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3、設計學生小組學習時可引用: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4、重組教材,課堂拓展時可引用:
語文教師應高度注意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多方面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5、設計不同形式的教學策略進行教學時可引用: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6、設計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學習時可引用: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7、設計學生自讀自悟時可引用: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又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8、設計學生自讀自悟後交流感受時可引用: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9、設計課堂相關拓展,激發學生愛讀課外書興趣時可引用:
在閱讀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為學生終身喜愛讀書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說板書練習——精

⑹ 語文課究竟要教什麼呢,該怎麼上

1、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類。有學會漢語拼音、會用語文工具書、能說普通話、能正確流暢地書寫漢字、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等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較強的閱讀能力、流利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能力等。2、綜合實踐類能力。有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主動探究學習、實踐中運用語文能力、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等。3、素養和方法類。包括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想方法等。4、情感態度價值觀類。包括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等。如果把以上內容再進一步濃縮的話,語文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等能力、學習及思維的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如果把「學習及思維的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歸入到「思」裡面去,那麼,語文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五個方面的能力。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語文學科的教學任務不是以傳授知識為主,也不是培養本學科解題能力的,它是以語文素養為立意的學科,它旨在培養學生為適應社會和自身發展的一些基本能力。它是以培養和提升人的基本素養和品質的學科。如果我們的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施不是以此為目的的教學,那我們的教學就可能有問題。據我的調查,我們相當一部分語文老師的講讀課還是這樣的套路:瀏覽課文,在每一自然段前標出序號,和學生一起,一問一答地畫出段落層次,總結段落大意,歸納中心思想,分析寫作特點等等。我不是說不能這樣教,而是說這樣設計的目的何在,為了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效果而設計。同樣的教學設計、一樣的教學行為可能會因為目的和對象的不同而使效果大相徑庭。如果是以疏通文章大意、講解文章內容、分析語言特點等為目的,這就嚴重偏離語文學科的總目標,這樣的語文課就可能不是語文課了。還是這樣講,如果是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和能力的,那就是一節語文課。
不管是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堂,還是九年級的語文課堂,語文的教學無非是「聽、說、讀、寫」等形式進行的。讓任何一位老師離開「聽、說、讀、寫」去教語文課,想教的像語文課肯定是比較困難的。「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和形式應該是沒有多大異議的。我今天提出的語文課教什麼也包括這四個方面,但是我要提出一個更為重要的內容——「思」,語文教學不能沒有「思」,而且還應該以「思」為核心,圍繞著「思」進行語文教學。這里的「思」內涵很豐富,可以理解為「思想」、「思維」、「思考」,也可以理解為「思緒」、「情思」等。「思」可以通向自我澄明和自由,可以通向公共知識與法度,「思」能讓我們的語文教學目標——「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得以實現。語文教學要用「思」去創造一個既豐富多彩又富於意義與價值的的語文生活。語文教學因為「思」的存在而靈動,語文教學因為「思」的凸顯而柳暗花明。「聽、說、讀、寫、思」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我們的語文教學因以培養「聽、說、讀、寫、思」五大能力而成為真正的語文課堂。
語文課教什麼?「聽、說、讀、寫、思」。這就是我對語文課的理解。語文課就是教學生會聽、會說、會讀、會寫、會思的能力。具體的聽、說、讀、寫、思所承載的知識與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的能力相比,可以說它的重要性已經微乎其微了。就像小雞已經學會覓食的本領,食物對它還是問題嗎?小貓學會了釣魚,魚對於它來說還是問題嗎?然而,反思一下我們的語文教學,是這樣做的嗎?你現在的課堂是為分析課文而分析課文,還是為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的能力而分析課文。你的「聽、說、讀、寫、思」的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思」的能力還是在以記住你所教的知識內容為主呢?
基於以上理解,我認為,語文課教什麼?基於能力和情感目標的教學設計——「聽、說、讀、寫、思」的能力訓練。語文課就是教學生如何聽、如何說、如何讀、如何寫、如何思。
三、語文課怎麼教
既然語文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等能力。那麼,語文教學就是要圍繞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的能力及品質去教,圍繞培養學習及思維的方法和習慣去教,圍繞讓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去教。
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思」能力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聽、說、讀、寫、思」五個方面是以「思」為核心,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不能任意偏廢。
(一)關於以「聽」的能力為立意的語文教學
關於「聽」。「聽」是學生應當具備的一項重要語文能力,「聽」與「讀」尤其在獲取信息方面發揮著同樣不可忽視的作用。只有明確了傾聽訓練的價值,教學活動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為師者必須讓學生明確:具備一定的傾聽能力,是廣泛而准確地獲得信息和掌握科學知識的需要;是積極從事交際活動,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需要。在日常口語交際活動中,只有學會傾聽,善於傾聽,才能在與他人交談時作出積極准確的應對。
在語文教學中,「聽」通常是指學生上課時注意聽教師講,是一種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聽」。但筆者認為「聽」的教學不僅僅是這些。語文教學上的「聽」應該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培養學生「聽」的興趣,二是培養學生「聽」的態度和習慣,三是培養學生「聽」的方法。
要培養學生「聽」的興趣,要求語文教師上課要生動、有趣,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發揮聽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要廣泛地聽,不僅聽老師的,也聽同學的。聽的形式可多種多樣,例如回答問題、朗誦課文、開展辯論、講故事等;聽的手段有錄音、影視、錄像等。從而養成學生主動接受、敢於質疑的習慣。
第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聽」的態度和習慣。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時,要了解學生,根據不同的個性選擇不同的方式來加以引導。使學生學會在聽的過程中,用點頭、微笑、贊許、關注的眼神來注視對方;用表情及簡短的語言來啟發對方;不輕易打斷對方的話;允許對方發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見,不對別人進行譏笑或人身攻擊。
第三,要培養學生掌握「聽」的科學方法。要求學生集中精力,面對說話的人和所表述的話題,注重喚起相關的知識、資料、概念和想像,形成與有關這個話題相關的互動。圍繞對方說些什麼,為什麼這樣說;對所聽到的詞句及重點都要有心理反應和認知上的反饋;在「聽」的過程中能夠進行快速地總結和評價,對所聽到的內容,能區分主次,自覺形成整體觀念,從而在心中牢記需要記憶的內容。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學生把教育看成自己的需要而樂於接受時,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育願望的實現,都必須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前提的。學生傾聽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傾聽習慣的教育養成也不例外,教師應注重學生傾聽樂趣的培養,把學練傾聽轉化為學生的內心需要,這樣,傾聽訓練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生學會傾聽,使學生善於傾聽乃至樂於傾聽,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摒棄應試教育心理,不要因為大型考試很難進行「聽」的測試而遺忘「聽」的教學,樹立全面發展的大語文教學觀,要滿懷信心、持之以恆地抓好學生的傾聽訓練,不可產生一蹴而就、急於求成的想法。
(二)關於以「讀」的能力為立意的語文教學
大部分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還是比較中重視課文閱讀的。設計朗讀、精讀、泛讀、略讀等教學環節,但很多老師進行這些環節時可能是隨意的、目標是模糊的,可能僅僅是為完成讀課文的內容而忽視「讀」的能力的訓練,或者是僅僅把「讀」作為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手段,或者是沒有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以「讀」的能力為立意的語文教學訓練。筆者認為語文教學上的「讀」,應該把重點放在朗讀、精讀、泛讀、速讀的能力訓練上,而不是僅僅是讀讀課文,為講解分析做鋪墊。
朱熹在《讀書三則》中說到:「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可見「讀」是一種口、眼、耳、腦並用的語言訓練形式,是語文教學的一把重要的鑰匙。
語文教材上的選文大部分都具有典型性、科學性、實用性等特點。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讀」的趣味點,對範文的謀篇布局、風格特點、題旨意境等進行生動的分析和點撥,使學生想讀、愛讀,最終達到理解文章、達到為我所用的目的和能力的提高。
注意拓寬學生的閱讀面,訓練學生泛讀能力。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提高課外閱讀量。在泛讀的基礎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學生讀書的速度,培養速讀的能力。
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是語文教學的難點。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掌握了方法,就掌握了金鑰匙。」因此,教會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是終生受益的事情。有步驟的閱讀方法包括讀書、理解、領悟、應用四個階段。首先是讀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是理解,訓練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能夠快速地掌握書本內容的結構、思路、特點。其三是領悟,注重讀後有所啟發、有所領悟、有所感觸、有所創新,能寫出自己的體會和感想。其四是應用,將書本的知識和自己的體會運用在實際生活和學習當中,提升自己對社會和人生的認知度,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三)關於以「說」的能力為立意的語文教學
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用語言來表情達意的過程就是「說」。教學上的「說」,不僅僅是教師的「說」和學生的「說」,更不是教師授課,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語文教學上的「說」,應該是一種學生主動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思想的技能訓練。因此,這種「說」的能力的培養,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一定的時間、任務、環境、標准來進行。
在課堂內進行「說」的訓練。首先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使學生明白「說」是進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溝通的最根本途徑。懂得在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說」的重要性。課堂上要想方設法為學生營造「說」的環境,充分給學生「說」的機會。在課堂內進行敘述、說明等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復述課文、介紹自己、口頭描述周圍的人和事等;如果進行各種朗讀和表演活動,可以結合課本中散文、詩歌、劇本、小說等不同語言特色,使課堂教學適當地小品化、朗誦化、故事化。對學生「說」的內容、膽量、聲音、感覺、姿態等方面進行有系統地訓練。此外,還可以在課堂外進行「說」的實踐。如在班主任的支持和配合下,經常舉行小型主題班會、故事會、演講會、辯論會、詩歌朗誦會等以「說」為主的活動,培養學生快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也可以在取得家長支持的前提下,適當布置「說」的家庭作業,促進學生說得清楚、准確而富有表現力。
(四)關於以「寫」的能力為立意的語文教學
「寫」可以理解為「寫字」,也可以理解為「寫作」。
首先說寫字。電腦是現代文明的一大標志,但對漢字書法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但如果認為有了電腦打字就無需寫好字,這是十分錯誤的。首先書法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一部分,需要繼承和發揚。其次,在社會中,在學校里,無論考試還是招生、招聘、就業等很多時候,電腦就無法代替手寫,因此書寫也是一個人必備的生存技能之一,寫一手好字可能會增強一個人在社會上的競爭力。但是,據有關部門統計,當前社會,人們的書寫能力嚴重下降,各階段的寫字教學的重視程度也很不均衡,中小學生的寫字水平也在不斷下降。因此,當前語文教學應當加強寫字教學,要讓學生認識到寫字的重要性,不同年級應該根據不同的學段因材施教,開展各種活動,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讓每一位學生寫出一手漂亮的漢字,陶冶學生追求美、熱愛美的情操。當然,教師也要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力求寫規范的漢字,並持之以恆。
再說「寫作」。如果說「寫字」是追求外表美的話,那麼「寫作」就是追求心靈美。寫作應該是一種心靈的傾訴,思想的外現。寫作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正常生存能力,也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是一種反應出一個人各方面能力的綜合性思維活動,真正的寫作應該是一種輕松而又愉快的學習或生活過程。但是,當前青少年的寫作能力不容樂觀。按語文課程標準的規定,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進行寫作訓練。據我的調查,當前中小學生的寫作問題還是比較大的,如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越來越弱。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作文的內容越來越虛假,甚至胡編亂造,作文模式僵化,語言空話、套話連篇。相當一部分學生懼怕寫作文、不會寫作文、編造作文,甚至抄襲作文。學生感受不到寫作的快樂和幸福,語文教學的寫作是為考試作準備,而不是為生活和工作做准備。因此,當前語文教學中「寫」的教學問題是比較大的,因此,要大力改變當前的語文教學的「寫」的現狀,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讓學生喜歡寫作,會創作。這應該是我們語文教學應該完成的任務。
我認為語文教學上的「寫」,應該是一種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達意的創新方式,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心理、行為及情緒的宣洩過程,應該是學生正常的常態的思維活動,也是學生思想和意識的外顯過程,更是學生進行審美和創造美的一個美好過程。但是,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寫」往往只是一種學生被動的應試訓練。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平時就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思考其中的情與理;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教學就不能是一個教師出一個作文題,學生寫一篇文章的過程,而應該是一種師生共同探討人生、抒發理想、各言其志的的過程;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對於一個「初寫者」,教師要當好師傅,要把基本的寫作技法教給他,讓他入門;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集中思維、創新思維等能力的訓練;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就不能為講課文而講課文,而應該把「聽與說」、「讀與寫」結合起來;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不要讓我們的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考試書」,而應該引導學生「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就應該和學生一起讀大師的作品,聆聽大家的教誨;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抒發自己的心靈感悟,表達自己的愛恨情仇。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才會越來越熱愛生活、懂得生活,擁抱生活,才能越來越睿智、聰慧、人文、快樂等等。如果我們做到了這些,我想,我們的學生是會幸福地學習的。

⑺ 語文教材的定義是什麼

語文教材是九年制義務教育中學生使用的語文教科書。小學語文教材,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時代的變化,小學語文教材也不斷修訂。有些教材的使用時間較長,但也有些教材比較「短命」,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小學周期就被新的教材取而代之了;甚至有的教材編出來以後並未使用。

在中國大陸各地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有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湘教版、鄂教版、西師版、語文版等多套教材。

發展歷程

1951年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編寫或修訂的中小學教材出版,在全國正式使用。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套全國通用的小學語文教材。第一套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較為簡單,內容中很多是關於毛澤東的,常常開篇就是毛主席祝詞。

1956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第二套小學課本出版,但這套教材只使用了兩年——1958年「大躍進」之後,在「教育大革命」的影響下,有關部門停止了這套教材的使用。

1961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編的十年制中小學教材開始向全國供應。這是人教版第三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此後,人民教育出版社開始進行十二年制教材的研究、准備工作。1963年秋,新編各科課本的第一冊在全國正式供應。這是人教版第四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

1976年到1978年間,國內的中小學教材使用較為混亂。

1977年,教育部決定以十年制為中小學的基本學制。1978年秋,中小學各科課本的第一冊同時在全國供應。這是人教版第五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

粉碎「四人幫」之後,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此後的教材使用也相對的穩定。其中有些小學語文教材的使用年限超過10年。

⑻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東北師范2010-2015年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考研真題 共享文檔

2010年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真題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30分)

1、語文

2、模塊

3、語文課程資源

4、語文教材

5、語文綜合性學習

6、發展性評價

二、簡答題升李(每小題10分,共40分)

1、語文教師的專業能力包括哪些?

語文教師應具備的專業技能:

一、知識理論方面

1、教育學相關知識的儲備

2、青少年心理學相關知識的儲備

3、語文學科基本知識的儲備

4、語文學科基本理論和體系的了解

5、對於語文學科發展脈絡的了解

6、豐富的實踐經驗

二、語言表達方面

1、對於文本准確、簡練的概括能力

2、清晰、流暢、富有邏輯性的語言分析能力

3、將抽象的語文概念和知識形象化、具體化、生動化的轉換能力

4、將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巧妙結合的能力

5、流暢且有文採的寫作能力

三、旦笑芹組織管理方面

1、確定合理目標和計劃的能力

2、引導學生的能力

四、組織教育和教學方面

1、制定語文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編寫語文教案、組織教材的能力

2、組織語文課堂教學、保證語文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能力

3、進行教育資源整合的能力

4、勇於創新的能力

五、教育機智方面

1、自我表現的監控能力

2、主動學習,不斷提高自身語文修養的能力

3、對自身語文教學設計、課堂組織和管理的反思能力

4、對於學生語文學習的觀察能力

5、對於語文學科教育的科研技能

六、師德方面

1、熱愛教育事業,熱愛語文學科教學

2、熱愛學生

3、樹立正確的世界觀、高尚的價值觀

4、以身作則、嚴於律己的能力

2、語文課程標准與語文教學大綱的聯系與區別?

3、如何看待語文知識在語文課程中的地位?

4、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應避免的問題有哪些?

三、論述題(每小題20分,共80分)

1、談談你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點」這句話的理解。

2、談談你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基本理念的理解。

3、如何理解「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4、為什麼說「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

2011年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真題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30分)

1、語文課程的工具性

2、口語交際

3、語文課程資源

4、語文素養

5、朗

讀6、大語文教育

二、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作文能力由哪些因素構成?

2、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

3、語文教師專業能力包括哪些?

4、語文校本教材編寫的原則?

三、論述題(每小題20分,共80分)

1、試論語文教師是重要的課程資源。

2、如何理解語文課程的三維目標。

3、如何理解「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4、談談你對語文課程實踐性的理解。

2012年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真題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30分)

1、語文課程的功能

2、高中語文課程的五方面目標

3、人力性語文課程資源

4、接受學習

5、非言語交際

6、檔案袋評價法

二、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

2、語文教材對教師的價值

3、語文教師的知識素養

4、普通高中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三、論述題(每小題20分,共80分)

1、如何理解葉聖陶的「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教學觀點?

2、為什麼把「自我發展的能力」作為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素養?

3、分析自擬題作文的利與弊。

4、閱讀教學中如何實現「多角度,有創意」的文本解讀?

2013年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真題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30分)

1、語文課程的人文性

2、語文綜合性學習

3、語文課程理念

4、語文素養

5、創造型閱讀

6、對話

二、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閱讀技能訓練的內容包括哪些?

2、模畢如何理解作文的開放性與自由表達?

3、將聽說整合為口語交際的意義?

4、語文說課的基本內容包括哪些?

三、論述題(每小題20分,共80分)

1、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應避免的問題。

2、談談你對《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課程標准》提出的「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與完整」這句話的理解和看法。

3、在語文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背景下如何看待「接受學習」?

4、談談你對語文課程性質的理解。

2014年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真題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6分,共30分)

1、語文

2、副板書

3、助讀系統

4、發展性評價

5、理解性閱讀

二、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語文活動課程的特點有哪些?

2、語文教材編寫的要求有哪些?

3、口語交際教學的特徵有哪些?

4、作文講評的要求有哪些?

三、論述題(每小題20分,共80分)

1、語文閱讀障礙的排除策略有哪些?

2、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優勢與不足?

3、語文新課程將識字寫字單列為獨立的課程板塊,談談你對此的認識。

4、闡述語文教學以言語訓練為中心的必要性及途徑?

2015年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真題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6分,共30分)

1、語文

2、語文教育見習

3、說課

4、語文程序性知識

5、語文課程的人文性

二、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寫一副對聯,表達你對語文教育的理解(七言以上)。

2、列舉五個20世紀前期我國的語文教育家。

3、在教學中怎樣處理朗讀和默讀的關系。

4、語文教材都有哪些類型?

三、論述題(每小題20分,共80分)

1、「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謅」體現了怎樣的語文教育智慧?

2、試分析語文教授法、語文教學法、語文教材教法、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語文教育學的異同。

3、怎樣理解「用教材教」和「教教材」?

4、怎樣理解「閱讀教學是對話的過程」?

⑼ 現代語文教學內容觀包括哪些內容簡介

現代語文教學內容觀包括哪些內容簡介

1、全面發展的教學觀
語文教學中結論更要重過程,讓學生經歷過程,要創設生活情境;教學關注學科更要關注人,學科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2、交往與互動的教學觀。
語文課的教與學的關系問題是教學過程的本質問題,同時也是教學論中的重大理論問題。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互動。基於此,語文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3、開放與生成的教學觀。
語文教學不只是課程傳遞和執行的過程,更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是課程的創造者和主體,他們共同參與課程開發的過程。讓語文教學成為課程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生成的過程。

簡答現代語文教學內容觀包括哪些內容

以養成習慣為高標的的閱讀教學觀
語文學科的目的是「整個的對於本國文字的閱讀與寫作的教養」。換句話說,語文教學目的就是要使學生「養成閱讀能力」、「養成寫作能力」。可見,他認為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其「半壁江山」。並且閱讀與寫作是緊密相連的:「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於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聯絡。」「閱讀與寫作是一貫的,閱讀得其法,閱讀程度提高了,寫作程度沒有不提高的。」因此,他在閱讀教學方面多有論述。
在閱讀教學目的方面。閱讀教學目的「首在養成讀書之良好習慣。教師輔導學生認真誦習課本,其意乃在使學生漸進於善讀,終於能不待教師之輔導而自臻於通篇曉明。課外更選讀本,用意亦復如是。」葉老的這種「習慣論」是基於他對閱讀的意義的深刻理解之上的:「『憑文字吸收』與『用文字發表』都是隨時需要的事。大凡一輩子需要的事最需養成好習慣。……好習慣已經養成,足夠一輩子受用。」

電大現代語文教學內容觀包括哪些內容, 現代語文數學內容觀包括那些內容

教學觀
1、以人為本、不教之教的教學理念
語文是一門工具,但在教學理念上,與一些排斥人文教育的極端工具論者不同。他有一個偉大的人文主義口號: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
1977年12月葉聖陶在給〈中學語文〉的題詞中說:「我想,教任何功課,最終目的都在於達到不需要教。假如學生進入這一境界,能夠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歷練,從而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的技能,豈不就不需要教了嗎?而學生所以要學要寫,就為要進入這樣的境界。給指點,給講說,卻隨時准備少指點,少講說,最後做到不指點,不講說。」
這種「不教之教」的教學理念闡明了教與學的辨證統一關系,為我們處理教與學這一對矛盾提供了理論依據。在教學中,教是手段,學是目的;教學的「最終目的為: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教師的教授方式不應當是「填鴨式」的「滿堂灌」,而應是啟發誘導;學生從教師那裡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最緊要的是學到能夠進行自我教育的學習方法。
2、以養成習慣為高標的的閱讀教學觀
語文學科的目的是「整個的對於本國文字的閱讀與寫作的教養」。換句話說,語文教學目的就是要使學生「養成閱讀能力」、「養成寫作能力」。可見,他認為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其「半壁江山」。並且閱讀與寫作是緊密相連的:「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於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聯絡。」「閱讀與寫作是一貫的,閱讀得其法,閱讀程度提高了,寫作程度沒有不提高的。」因此,他在閱讀教學方面多有論述。
在閱讀教學目的方面。閱讀教學目的「首在養成讀書之良好習慣。教師輔導學生認真誦習課本,其意乃在使學生漸進於善讀,終於能不待教師之輔導而自臻於通篇曉明。課外更選讀本,用意亦復如是。」葉老的這種「習慣論」是基於他對閱讀的意義的深刻理解之上的:「『憑文字吸收』與『用文字發表』都是隨時需要的事。大凡一輩子需要的事最需養成好習慣。……好習慣已經養成,足夠一輩子受用。」
在閱讀教學任務方面。在以「養成習慣」為目的的閱讀教學思想指導下,1945年,葉聖陶先生在〈國文教學序〉中提出了閱讀教學的三重任務:一方面訓練了理解的能力;一方面傳播固有的和現代的文化;另一方面提出寫作的範本。這三項任務,以培養閱讀能力和習慣為主,同時兼顧文化即人文內容的傳播及寫作範本的提出,全面而平衡。
在閱讀教學過程方面。把一篇課文的閱讀教學過程分三個階段:預習—討論—練習。預習是訓練閱讀的主要階段,也是整個訓練過程的准備階段。它是學生獨立閱讀的開始,有利於培養學生閱讀書籍的習慣。討論是訓練閱讀的中心環節。它是師生集體閱讀的階段,是預習的延伸,有利於糾正預習中的錯誤、彌補個體閱讀中的不足。練習是整個閱讀教學過程的最後階段。或吟誦文字,向縱深處理解;或參讀相關文章,向廣度延伸;或應對教師考問,把前後所學鉤連起來。經過經常的練習,最終形成習慣。
在閱讀方式上,「精讀」和「略讀」相結合。他從精讀和略讀的地位、效果、與功能三個方面作了准確闡述: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精讀是准備,略讀是應用;精讀是「舉一」,略讀是「反三」。
3、以生活為源泉的寫作教學觀
葉聖陶先生認為:(文章)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種發明,一種享受。惟有生活才是作文的源泉: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晝夜不息;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就會作成什麼樣的文字。因而只有「生活充實,才會表白出、發抒出真實的深厚的情思來。」葉聖陶先生在寫作教學上的觀點和主張基本上都是建立在這種他對生活與寫作關系的獨到見解之上的。
首先,在寫作內容上,葉老主張「求誠」。他說:「我們作文,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鳴出內心的感受」;「在人群中表白自我」,「假如有所表白,這當是有關於人間事情的,則必須合於事理的真際,切乎於生活的實況;假如有所感興,這當是不傾吐不舒快的,則必須本於內心的郁積,發乎情性的自然。這種要求可以稱為『求誠』。」也就是說「要寫出自己的經驗」。
「求誠」觀,主張學生「我手寫我口」,或敘寫自己的身邊人身邊事,或述說自己內心的真情和實感。這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寫作時感到的「無話可寫」的尷尬處境,使他們不僅感到有話可寫,而且樂於去寫。
其次,在寫作教學目的上,應立足於「應需」。「練習作文是為了一輩子學習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並不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也不是為了當專業作家」故課內外作文的訓練必須立足於「應需」。他說:「惟練似宜通乎課內課外,不宜專以課內作文為主。課外應需而作文,固用也,而亦練也。學生能明乎此,則隨時隨處認真,不以課內作文為特殊事項,進步殆可較大。復次,課內作文最好令作應需之文,易言之,即令敘非敘不可之事物,令發非吐不可之議論。課內練習,固將求其應需,非欲其徒然弄筆也。」
再次,在寫作訓練的方式上,應以「寫生為主,臨摹為輔」。作文之形式為文字,其內容實不出思想情感兩端。以言思想,則積理必富而為文始佳。若但讀物得宜,便令仿其詞句,握管撰作,則收效猶薄。因為「學寫文章從臨摹的方法入手,搞得不好,可能跟一個人的整個生活脫離,在觀念上和實踐上都成了為寫作而學習寫作。還有,在實踐上容易引導到陳詞濫調的路子上,阻礙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創意鑄語。通常說的公式化的毛病,一部分就是臨摹來的。」
這種「寫生為主,臨摹為輔」的寫作訓練觀是以他對語言形式與思想內容二者關系的認識為基礎的。他說:「蓋文之所載者實質,而文之所以成者方術也。質之不存,術將焉用?昧乎此而但以作文練習作文,不及其他,其卒無成效,固應得之果矣。或者乃專務形式方術,以文篇之峭拔波折,字句之研練雕琢,為作文之進步,而於內容實質轉無所措意,亦捨本逐末矣。」這對於那些妄圖以純技能訓練來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做法從理論上做了否定。
最後,在作文的評價上,其客觀依據是「通而且好」。「通」即詞使用得適合,篇章組織得調順。「好」的標準是誠實與精密。「誠實」是有什麼說什麼;「精密」是文字里要有由寫作者深摯地發現出、親切地感受到的意思情感,而寫時又能不漏失它們的本真。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通」只是作文最低度最起碼的要求,「通」而且「好」,才能引起觀賞者的感興,並給寫作者以創造的喜悅。
對「通」與「好」這兩個層次寫作程度的理解,既顧及到了作文字身的語言形式和思想內容兩個方面,又注意到了學生個體寫作水平的差異,避免了對學生作文評價的「一刀切」的弊端。這對我們建立科學的作文評價標准不無啟示。

現代語文教學內容客觀包括哪些內容

1)文學常識(名家名篇、作品性質分類等)的了解與適當記憶
2)文學常用表達及表現手法的了解、賞析與運用
3)文言文及詩歌解析
4)學習揣測文學作品的中心思想,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5)通過各種練習強化以上能力

比較古代和現代語文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優劣

古代語文教學內容多為四書,五經,經史子集,八股文。偏重於道德,理論,為君為臣之道。陶冶性情,但過於迂腐。
現代語文教學內容很寬廣,古文,小說,散文,議論文,記敘文等等。更有用一點。

區別語文教學內容,語文教材內容和語文教學內容有什麼意義

教材和教學當然是不同的啊。
語文包括很多東西,教材知識其中的一部分。
我高三的語文老師我就很敬佩,教材極為熟悉。但是教材之外的教授給我們的也很多。用她的話來說教書也是育人。
我們不能成為考試學習的機器。

怎樣選擇語文教學內容

1,依照兒童視角選擇教學內容。語文教學內容的選取要適合兒童的成長節律,滿足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促進兒童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所以,我們必須秉持「以兒童的悟性定深淺,視兒童的耐性取多少,就兒童的知性分先後」的原則,對教學內容進行審視考量,合理取捨,去粗求精,刪繁就簡,有重點地選擇並加以整合,以滿足學生的求知需求、情感需求和發展需求。2,依照課程目標選擇教學內容。語文教學內容受語文課程目標的指引和規限,語文教學內容應當指向課程目標,而不是教師想教什麼就教什麼,教師能教什麼就教什麼。教學內容要與課程目標相一致,選擇教學內容要有利於課程目標的有效達成,要教課程的語文,而不是教師的語文,我們唯有站在語文課程的根基上思考和行動,才能夠取本舍末,去偽存真,從教材內容中選取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從而真正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3,依照文本價值選擇教學內容。教學內容隱含在教材中,潛藏在一篇篇課文里,從字詞句篇、語修邏文、聽說讀寫等各個角度,我們可以發掘許多可供教學的內容,但這不意味著這些內容都要教給孩子。每一篇課文都有其自身的精妙所在,有著與眾不同的特色和個性。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我們要把發掘的目光投射到文字「獨特的這一個」當中。停留在那些最能凸顯文字的語文核心價值上。

怎樣確定語文教學內容

因為文字的文體不同,其表達方式、語言運用、語體風格、語用特色等會各不相同。因此,不同文體的課文,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各不相同,要求培養的能力點各不相同,其教學內容的確定也應各不相同。

我以為,
確定教學內容的依據是:

文課程標準的階段目標、
單元目標和課文特點三者的結合。

⑽ 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

    讀王榮生的《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越讀越慚愧,作為語文老師,居然連這些概念都區分不清,實在該惡補一番了。

    第一個概念是語文課程目標。它是語文課程標准層面的概念,主要面對「是什麼"的問題一一為了適應現代社會和學生個體的發展,國家期望學生具備的語文素養是什麼。語文課程目標大致包括人文素養和語文能力這兩個方面。

      第二個概念是語文課程內容。這是語文課程具體形態層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對「教什麼」的問題一一為了有效地達成語文課程標准所設定的語文素養目標,語文課程研製者建議「一般應該教什麼」。語文課程內容從大的方面看主要包括兩點,一是構成人文素養確切所指的文學、文化經典作品以及對它們的闡釋,二是包括事實、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態度在內的語文知識。

      第三個概念是語文教材內容。這是語文教材具體形態層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對「用什麼去教」的問題一一為了使廣大的學生較好地掌握既定的課程內容,語文教材編制者提供「通常可以用什麼去教」的建議。理想的情況下,語文教材內容應該做到「課程內容教材化」和「教材內容教學化」:一方面,課程內容要通過種種資源的運用具體地顯現;另一方面,教材要形成可操作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中走進經典的世界,從而建構語文能力。

      第四個概念是語文教學內容。這是語文教學層面的概念,它同時面對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針對具體情境中的一個班乃至一組、一個學生,為使學生更有效地達成既定的課程目標"實際上需要教什麼」;第二個問題是為使具體情境中的這一班乃至這一組、這一個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既定的課程內容,「實際上最好用什麼去教」。語文教學內容既包括教師在教學中對現成教材內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師對教材內容的重構一一處理、加工、改編乃至增刪、更換;既包括對課程內容的執行,也包括在課程實施中教師對課程內容的創生。「教學內容是在教學過程中創造的」,它邏輯地蘊含著教師參與課程研製、用教材教、教學為學生服務等理念。

      好了,現在,對於語文課程目標、語文課程內容、語文教材內容、語文教學內容這四個概念,基本上可以區分開了。再來談談第二個問題:語文教材中的選文。

      很多老師以為語文教材的選文就是課程與教學的內容,這句話其實是不太恰當的。語文教材中的選文有四種不同的功能類型:定篇、例文、樣本、用件。簡單的說,語文教材中有一類選文是構成文學、文化素養現實所指的經典作品,這是定篇,它們確實是語文課程與教學的內容,而且是極為重要的內容;另有一些選文,教學中主要把它們當做聽說讀寫的知識、技能、方法、策略、態度學習的例文或樣本;還有一些選文,實際上不是讓學生去"學文」,而是利用文中所涉及的事物來引導學生從事與之相關的聽說讀寫實踐活動,這就是用件。主要發揮後三種功能的選文,也就是例文、樣本和用件,並不是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而只是教學的一種憑借,我們稱之為教材內容。比如選文是《雨中登泰山》,教的是游記的寫法一一"按游蹤的線索組織」(文章知識),或者是閱讀的策略一一「閱讀游記要抓住游蹤」,那麼在這個例子中,《雨中登泰山》只是教材內容,是既定的課程與教學內容一一文章知識和或閱讀策略的一個例子。自然,《雨中登泰山》作為例文完全可以教別的內容,它也可以作為樣本和用件來處置,從而還可以發揮別種功能,比如從文中的某句話演出一場辯論活動。

    明確了教材選文的這四種功能,就可以按不同的功能去組織教學活動了。

    教語文的時間越長,越覺得語文所蘊含的知識深不可測,只有不斷深入研究,才能無限接近它的內核。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教材論主要講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