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氣氛活躍
良好的課堂氣氛,對於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開發智力,陶冶情操,優化教學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氣氛活躍,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氣氛活躍
一、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
情境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對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具有關鍵作用。同時情境教學也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提前做好教學設計,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投入到學習之中,由此,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情境可以從多個層面展開,藉助實物,利用圖畫,播放音樂,扮演角色,講 故事 ,質疑問難,運用多媒體等,不斷活躍課堂,調動學生的感官認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明確角色定位,讓學生全面展現自我
課堂教學並不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尤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不能古板,要順應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活躍課堂,最大限度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課堂就是一個舞台,教師充當的是導演角色,而戲中的主要演員則是學生。教師在備課中就要設定好講解內容,表達形式,主要程序,最終目的。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
教師要用一隻無形的手,運作好整堂課,牽動學生的思維主線,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引導學生融入到課堂之中。而學生自然而然地發揮主體作用,積極參與,整個語文課堂才會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只有教師獨具匠心的巧妙設計,整個語文堂課才不會「死水一潭」。學生在這樣一個精彩的大舞台上,才不會畏首畏尾,而敢於展現自我,始終以一顆好奇、新穎、幻想的童心主動接受知識,增長智慧。
三、挖掘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 創新思維
一堂生動、活躍的語文課,不僅僅體現在形式的表達上,更重要的是對教學內容的充分解讀。依據學生的心理特徵挖掘 語文教材 中的誘導因素,激發學生用自己的思維能力來探究問題。例如,在講解人體的「體」與休息的「休」如何區別時,在講解完字面意思後,我給他們講了一個小故事,「一天,一個行人走了很長很長一段路,他有些累了,想休息下,走著走著,忽然看到前面有一棵大樹,於是,他靠在大樹下休息了一會兒。
那麼,誰能告訴我,休息的休和什麼有關呀?什麼意思呢?」很快,一些學生紛紛發言,「是一個人靠在樹上休息」……這種問難的方式,立刻點燃了學生的思維火花,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進一步鞏固知識,加深記憶。
又比如,在教《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時,有位學生大膽說出了自己的疑惑:「明明是諸葛亮騙了曹操,還用一個『借』字,這是有借無還,應該用『草船騙箭』。」但也有學生說應該是「借」。於是,我組織學生開了一場小小的 辯論 賽,正方、反方各執一詞,課堂氣氛異常活躍。由此可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鮮活的力量。
四、朗讀訓練,為課堂教學添「聲」增「色」
教材中的課文,都是文質兼美、語言優美的 文章 ,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好材料,朗讀是閱讀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同樣是活躍課堂教學的一大元素。作為朗讀示範者的教師,要用自身的情感投入讀出整篇文章的韻律,打動學生心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通過內部語言進行理解,教會學生把握快慢節奏、輕重緩急,指點學生抑揚頓挫的讀法,引導他們如何從自己的朗讀中找出靈感,體會作者的心境,進而對文章產生興趣,牢牢地記住所講的內容,這既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無疑是一舉兩得。例如《秋天的懷念》一課語言通俗,但蘊涵於字里行間的感情深沉而摯烈,通過配樂朗誦,可使情感升華。
「又是秋天,妹妹推著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文章結尾段作者寓濃濃的思母之情於潑潑灑灑,爛漫開放的菊花之中,菊花依舊,慈母卻不在,睹物思親,怎不傷懷?想起母親的鼓勵與期望,彷彿看見作者手捧鮮花與母親的亡靈對話,怎不令人淚下?
教師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匯報自己獨特的感受,有感激,有愧疚,有慰籍,有思念,在學生情感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之時,馬思聰的《思鄉曲》旋律響起,學生和著樂曲朗讀4-7自然段,學生在自己的朗讀中感受到作者汩汩湧出的熱流,從而在自己的朗讀中熱淚盈眶,潸然淚下,現場氣氛達到高潮,學生的心靈再一次受到洗禮,也達到了陶冶情操,熏陶情感的教學目的。
活躍小學語文課堂氣氛的 方法
一、課堂提問要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多設置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多提出問題,課堂上一問一答,互問互答。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一舉多得。教師首先要認真分析教材,吃透每課精髓,課前精心設計問題,切忌課堂提問的隨意性,既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又要考慮到知識的重點,詳略得當,還要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理解應答能力,將問題盡可能落實到個人,並要考慮到學生可能需要的准備時間;同時還要考慮到問題的趣味性,使課上得生動、有趣,學生愛聽,人人參與,盡可能讓每個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切忌諷刺挖苦,以免學生產生對立情緒,從而失去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如《草船借箭》一課,有人對戰斗場面津津樂道,有人對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心儀已久,有人對謀篇布局頗有心得,這些個人的感受都是很獨特的,都是良好的切入點,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選擇,以期殊途同歸。主要學習任務就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
二、增強教師的親和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現在有些教師在授課時,總是板著面孔,處處想著在學生中樹立威嚴,這就無形中扼殺了學生對你的親近。那樣的話,學生還願意和你交流問題嗎?其實,教師的威嚴不是建立在嚴厲的表情基礎上的,而是來自於你的學問和修養。微笑著面對學生,其實是一種自信,一種認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學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說教,往往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征服學生,而運用一種外來的壓力去迫使學生去順成,有時可能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
因此,語文教師要想使學生在一種歡悅、暢快的課堂氣氛中去追求知識,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滿這種情緒,用自己歡悅的情緒去感染學生。有一天,我在上語文課時,教室里突然飛進一隻碩大的蝴蝶,一個同學喊了一聲,結果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蝴蝶身上去了。我這時並沒有板起面孔訓斥他們,等他們看夠後,我面帶微笑地問:「 同學們,蝴蝶為什麼不肯飛離教室呢?」同學們無從回答。我笑著說:「這是由於「蝶戀花」,你們可是祖國的花朵喲。」同學們愣了一下,然後笑了起來,課堂氣氛異常活躍,這時我因勢利導,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課文分析之中,這時學生的思維相當活躍,學習熱情異常高漲。
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變乏味為有趣
教書也是一門巧活,掌握了好的技巧,能使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和要素。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徹底改變了過去單凋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有機結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黃山》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黃山的美景。教師可以尋找一些黃山的圖片,再配上適合的背影音樂,製作成幻燈片,從而讓學生真實、生動地感受黃山的美。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感染學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趣,調動學生對 語文學習 的興趣和 愛好 ,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愛上語文,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生情趣和學習興趣。
四、適當地開展游戲活動,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有效手段
小學生天性好玩、貪玩,對於游戲有強烈的興趣。教師將學與游戲結合,學生對喜歡的東西學得就快,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游戲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感,從而快樂、有效地學習語文。
游戲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教師不是用說教去 教育 學生,學生不再用死記硬背來學習。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受到啟發,獲得親身體驗,寓教於樂,讓教育的知識性和娛樂性完美結合。
教師在課堂創設游戲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選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恰當的手法表現出來,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教學中我們常採用的游戲有以下幾種:①找朋友。教師用卡片製作成相對的正 反義詞 、漢字組合、拼音的生母與韻母等,讓學生拿著其中一張去找另一張。②逛超市。教師讓學生把搜集到的標有漢字的商標、 廣告 和自製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學生分組去櫃台逛,比比誰的收獲多。③猜猜猜。讓學生看動作猜詞語,看口型猜字母,講故事猜 謎語 等。
活躍小學語文課堂氣氛的策略
一、 激發學生興趣要從課堂第一分鍾開始
有句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同樣如此。在上課伊始就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的控制在課堂上,讓學生快速的進入狀態,這對教學效果的提高很有幫助。在剛剛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先帶著小學生們背背以前學過的詩歌,讀讀之前學過的文章,或者是先和同學們一起唱一首歌,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使小學生們從課間玩耍的狀態解放出來,更能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對小學生們集中注意力學習新知識是一個很好的鋪墊作用。
二、 微笑教學,讓學生喜歡上課堂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經說過,使這個世界燦爛的不是陽光,而是人的微笑。微笑會讓人對你產生好感,親近感,在語文課堂上老師微笑地去講授知識,是一種提高教學質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微笑教學,會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對自己很愛護,會感覺到老師很和藹可親。想一想,如果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總是一板一眼的,總是想著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莊重威嚴,學生會主動親近你么?
小學生的情感很豐富,讓他們覺得你過於嚴肅不好親近時,他們便會開始疏遠你,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在課堂上悶不做聲,不參加互動,如此一來,課堂氣氛就會變的沉悶,學生的興趣也隨之減退,想要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是很難得。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微笑的優勢,用自己的微笑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魅力與可親,我想,這時候再進行知識的傳授,效果要好得多。
三、 利用多媒體抓住學生的眼球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教學手段也在不斷的革新。如今,多媒體已經成為日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工具。喜歡新奇好玩的事物是小學生的天性,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改變以為單調的課堂教學方式,轉而使用多媒體,讓自己要傳授的知識用多媒體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一來,抽象的知識就會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具體化,這將會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授《黃山》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黃山的美景展現在學生的眼前,讓學生在學習這篇文章的時候不僅能從文章中通過文字感受到黃山的美,還能從多媒體中更真切的體會文字中描述的黃山究竟是個什麼模樣。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多媒體對文章中的 句子 進行討論,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明白學習語文的作用,從而喜歡上語文學習。
四、 用贊賞讓學生的學習更主動
所有人都喜歡被人稱贊的感覺,小學生更是如此。清朝著名的學者顏元說過:"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這都說明了贊賞具有激勵的效用。贊賞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可以使課堂學習氣氛活躍,可以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老師應該充分認識贊賞的巨大效用,在課堂教學中,用不斷的贊賞來換取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我認為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老師要盡量多的去贊賞學生,當學生得到了贊賞之後,就會從贊賞中感受到成功的甜美,就會更加努力的學習,如此循環往復,學生的學習熱情會很高漲,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增強,課堂的氣氛也一定會隨之變的活躍,學習的效果也會更好,而這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五、 要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想要讓語文課堂活躍起來的方法有很多,而這些方法究竟能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還是要看使用這些方法的老師有沒有能力。一些老師雖然手邊有很多活躍課堂氣氛的方法,但卻不知該怎麼用,一方面感覺課堂氣氛太壓抑,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一方面又擔心一旦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以後,不能夠有效的控制場面,出現課堂混亂的情況,無法將餘下知識正常的教授完畢,因而只選擇唱獨角戲,而不敢選擇活躍課堂的 教學方法 。為了能夠達到駕馭這些教學方法的能力,這些老師要向身邊的有 經驗 的老師學習,增強自身能力水平,增強自信心,敢於活躍課堂氣氛,善於與學生交流互動,形成良好的教與學的局面,讓學生受益。
如何活躍小學語文課堂氣氛
一、精心設計課堂導入環節,為營造活躍課堂氣氛打好基礎
導入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一部分,教師對導入環節的處理效果,將為整節課的課堂氛圍奠定基調。因此,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教師要精心設計導入環節。一段有趣的導入語、一個吸引人的小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從課間的活動中進入學習狀態,使他們集中注意力,而且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使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巧妙地導入,這樣便能在極短時間內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為新課作情感鋪墊。
比如,在教學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關於西沙群島的圖片,圖片內容包括五光十色的海水、各式各樣的珊瑚、海參、大龍蝦、成群結隊的魚、有趣的海龜、棲息在茂密的樹林中的各式各樣的鳥。在播放圖片的過程中,教師在配上悠揚清新的音樂,使學生沉浸其中,在視覺和聽覺方面都獲得美的刺激,進而使他們進入到一個如詩如畫的境界。之後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想去這個地方看看嗎?接下來,老師就帶領同學們暢游這個美麗的地方。」這樣,有豐富多彩的圖片和優美的音樂做鋪墊,再加上教師的適時引導,學生很快進入了課文學習中,而且學得很主動、很認真,課堂氣氛也很活躍、和諧。
二、把講台交給學生
說起課堂教學,大部分人腦海中浮現的畫面是教師站在講台上傳授知識,學生坐在講台下認真傾聽。一直以來,講台都是教師的地盤,教師站在上面「發號施令」「指點江山」,主宰了整個教學活動。實際上,小學生都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都有巨大的潛能,他們不但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慾,而且喜歡表現自己,有較強的表現慾望,語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為他們創造獨立思考、互相交流,以及展現自己的機會,以此來訓練學生的 想像力 和發散性思維,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展示自己才能的過程中,能夠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認可,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進而促進了活躍課堂氣氛的形成。
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學會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講台交給學生,即把話語權交給學生,這是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活躍課堂氣氛的一種方法。此外,把講台交給學生,也能夠使教師對學生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能及時發現他們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亮點和不足,並給予相應的鼓勵和引導,進而促進學生的更好發展。
三、創設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氣氛
情境教學,通俗來講,就是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接觸課文中所描寫的場景,進而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文學習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學生喜歡的情境,感興趣的情境,讓課堂變得活躍起來了,將學生的好奇心調動起來,使他們對課文內容有更直觀的感受,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當前,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了小學語文課堂中,它是創設教學情境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通過圖像、聲音、視頻等形式來展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給予學生直觀形象、生動新鮮的視聽刺激,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學《黃山》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黃山的美景。教師可以尋找一些黃山各個景點的圖片,並製作成幻燈片,從而讓學生更全面、更立體地感受黃山的壯觀。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感染學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趣,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愛上語文,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適時對學生進行點撥,活躍課堂氣氛
如果教師能把掌握的廣博的科學知識靈活地運用到課堂中去,具體分析和機智處理教學系統中的各種因素,學生就會由對教師講課的贊美上升到對教師的敬佩,進而發展到對教師所教學科的熱愛。因此,有經驗的語文老師上課時總是用知識牽動學生的心弦,使他們「課始開,興即來;課之中,興更濃;課結束,興未輟」。讓語文課充滿激情,時刻牽動著學生的心靈。生命,因為激情而更美麗;語文教學,因為激情而更動人。一篇 散文 ,一首古詩,一句 名言 ,哪個不具有情感呢?教師正是這些知識 文化 的傳授者,任何一節課無不需要激情的支撐。
要想教好語文,教師首先要充滿激情,自己先融入作品中去;其次要讓自己由一個「教書工匠」向一個「演員」過渡,用高超的「演技」來征服學生。充滿激情的高超演技無不讓學生聚精會神、情緒激動,這樣的課堂氣氛又如何會沉悶呢?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積極的情感能推動學生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教師要用充滿感情的語言去喚其真情,呼其熱情,激其豪情。
『貳』 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利用現代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過去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採用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因為小學語文課堂是開放的、生動的,如果不轉變教學方法,學生很難理解抽象的知識。隨著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因為多媒體是集文字、圖片、聲音等為一體,能夠給學生們呈現出直觀、生動、具體的教學畫面,同時還能夠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起學生學習熱情,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進而為課堂教學營造出和諧、濃郁的學習氣氛。
二、通過給學生創設語文教學情境,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認為在教學中應該利用一切有效教學資源來給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和文章作者達成情感共鳴。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常常是給學生設置問題情境,在學習知識之前,先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後給學生自主學習時間,讓他們在學習中自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他們能夠盡快地進入到角色中。
三、通過增加課堂師生之間互動環節,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師生互動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主要是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感,在課上教師必須能夠將學生學習主動性挖掘出來,並讓他們能夠自願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教師要給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並鼓勵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必須扮演一個引導者、指導者的身份,多給學生創造學習和鍛煉自己的機會。
2.通過合作學習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筆者認為在小學語文課堂採用合作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能鍛煉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同時還能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使整個課堂學習氣氛更加愉悅。
四、通過師生之間互換角色,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標要求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加大改革和創新的力度。通過從筆者的教學實踐經歷出發,筆者認為小學生的性格是活潑、開朗、好動的,他們喜歡新鮮的事物,不喜歡教學模式的一成不變。正是抓住小學生這個性格特點,我在教學中經常和學生互換角色。比如說,在講新課之前,我給學生足夠的預習、學習和准備的時間,課上我讓學生充當教師的角色,站在講台上給學生們講課,而教師扮演學生的角色,坐在學生的座位上聽課,利用這種教學方法我發現學生們的學習注意力能夠完全集中起來,而且整節課學生都會感覺到這種教學方式很幽默,有的學生說自己也想嘗試一下當教師的感覺。師生之間互換角色,可以使教師和學生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能夠使師生之間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同時這種輕松的教學方法,能夠吸引學生眼球,觸動學生感官神經,使學生學習興趣更濃。
五、通過閱讀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閱讀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良好的閱讀方式更有助於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說,對於對話類的課文,我常常是讓學生扮演,學生你一句我一句地將對話演繹出來,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真實的教學情境,
同時通過學生在語言上進行潤色,將內容更生動表現出來,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讓他們不斷地想像
。在教學中,對於有些內容該用什麼語調,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指導,學生抓住了感情的變化,就能夠很自然地將所有學生情感帶到文章中,這樣才能更好地領悟作者寫作的內涵。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是多樣化的,只有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情況,在課上多與學生互動和交流,了解學生學習需求,就能夠不斷地挖掘出更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中以靈活的角度和採用新穎的教學方法,並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學生才能發揮學習主動性,使整個教學的實效性提高。
『叄』 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課前的導語設計內容要充實,要緊扣課文,還要益於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使他們能高效地接受知識,從而提高他們各方面的素質。但小學語文的新課導入同其他教學環節不同,只是教學的橋梁。對它的安排,應全盤考慮,不能佔用過多的時間,以免喧賓奪主。 1、導入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認知水平的角度進行綜合考慮。我們應發揮自身的睿智,有意識地創造與開發,創設行之有效的導入語,關注課前導入的細節,把這些細節生成教學活動的亮點,使課堂煥發出新的活力。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多樣,我們的新課導入應該各具特點。如在閱讀教學中,可以著重於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以著重於渲染「情感」,幫助學生由表及裡領會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可以著重於身邊事,平常事,理性地喚起生活經驗,去認識事物、去感知事物,提高寫作表達能力。如《家鄉的橋》,在學生的記憶里,家鄉只有極普通的水泥橋,由「橋」導入,激起學生的興趣,順理成章地引出家鄉各種橋的名稱、特點等,進而體會作者的濃濃思鄉之情。 2、導入的內容安排應與新課的教材內容有內在的邏輯聯系,使之成為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上課導入的好,不僅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而且還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主動地去獲取知識,這一點已在教學實踐中被驗證。如教學《海底世界》一課前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如果把全世界各國的國土合起來,這樣就變得更大了。而地球還有沒有什麼地方的面積比陸地面積更大呢?學生回答後,教師揭示課題《海底世界》。並緊扣課題提出疑點:海底到底有多大呢?海底裡面的世界又怎樣的呢?抓住課文重點造成懸念,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動機,激起了學生急於從課文中尋找答案的迫切心情,提高學習興趣。 3、新課導入的設計,除了要根據學生情況、教師自身業務水平、教學內容、還要根據學校的設備、媒體的功能等因素作整體考慮,進行有效組合和調整。媒體的適當運用猶如「強心劑」,引起學生探新尋勝的興趣,喚起他們的求知慾望。如《智燒敵艦》一文,用投影儀出示阿基米德的圖象,「這樣一個人,就能燒掉敵人的戰艦?」讓學生在質疑中產生疑惑,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順勢導入新課。 幾種常用的導入方式 1、開門見山法 教師的開場白就直接點題,用准確精煉的語言,主動提出一堂課的教學內容,給學生一個整體入微的感覺。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不少文章的課題直接或間接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或點明文章的中心。在教學這類課文時,為了使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以充分表現,教師就要抓住有利時機設計簡短、精彩的導語直接揭示學習的內容。如:在教學《桂林山水》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我們的祖國是美麗的。她有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有壯闊秀美的江河湖泊,還有一望無際的良田沃野。祖國南方的桂林更是以山清水秀的風景聞名於世,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現在我們一同來領略桂林山水的美好風光。」教師言簡易賅,簡潔明快的導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調動了學生學習新課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幫助學生把握學習方向。 2、激情渲染導入法 「激情」就是激發學生情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俗話說:若要學生動心,教師先要動情。學習新課時,教師要用聲情並茂的語言,將學生帶入到教學情境中去。如課文《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的導入:1976年1月8日,為人民勞累一生的周總理去世了,他靜靜地躺在鮮花翠柏中,五星紅旗覆蓋著他的身軀。1月11日,周總理的遺體要送到八寶山火化。披著黑紗的靈車,緩緩地開過來了,那年冬天特別冷,寒風猛烈地吹著,但是首都幾十萬人湧上了街頭,默默地站在人行道兩旁,等待著,等待著靈車開來,他們要向敬愛的周總理告別。因為從今以後,我們再也看不到周總理慈祥的面容,再也聽不到總理那親切的聲音了。十里長街到處是白花,就像鋪了一層厚厚的白雪,到處都能聽到人們在低低地哭泣……同學們,這是32年前的事情,你們沒有經歷那讓人心碎的時候,但是《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會讓我們了解當年的情景……這段感人至深的導語,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3、懸問設置導入法 小學生特別具有好奇心,他們閱讀課文,往往會對故事發展或人物命運產生一種十分關注的心情,根據學生學習這種心理去設置一些懸念的問題,往往能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如課文《驚弓之鳥》的導入: 師:現在空中飛著一隻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辦法能把它打下來 生:用箭射,用槍打…… 師:你們所用的方法都可以,可是,古時候有個射箭能手更羸,卻是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聲把這只大雁射下來了,這究竟是什麼緣故呢答案就在課文中。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文,看誰先把答案找到。 由於懸念的誘惑,學生立即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種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主動認真地讀書、思考。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懸念要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如果故弄玄虛,那就失去了懸念的意義,有的甚至會把學生弄糊塗。 4、演示法導入 如何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是這一節課的關鍵所在。無論是學習興趣還是學習動機都會對學習產生巨大的動力作用。因此,在每一節課的開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來設計巧妙的導語,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產生強烈的求知的慾望。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說: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隻小動物的畫像,你們誰認識它?然後出示用水彩畫畫成的動畫形象的小壁虎,尾巴做成活動的,可以摘掉。學生驚喜地回答:「小壁虎。」教師接著問:「誰知道它是什麼樣的動物?」學生交流說到它吃蒼蠅、蚊子後,教師趁機說:「壁虎雖然不好看,可是它吃蒼蠅、蚊子,是人類的朋友。你們看,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麼了?」學生驚奇地說:「哎呀,斷了!」教師馬上因勢利導:「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麼斷的,斷了以後又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學的《小壁虎借尾巴》講的就是這只小壁虎尾巴斷了以後的事。」學生便迫不及待地讀起課文來,並且很快的找到了答案。 5、前後知識聯系法 「前後知識聯系法」就是指在已學過的舊知識的基礎上導入新學知識,從已知的領域轉入未知的領域,這種方法的使用關鍵在教師,教師必須深入鑽研教材,找出新舊知識的銜接點,過渡要自然連貫,既起到調整學生思維方向,又為新課學習創設良好環境的作用;既讓學生感到新知識不陌生,又讓學生順利地掌握新知識。「溫故」只是手段,而「導入」才是目的。 如:第十冊《古詩三首》都是描寫春天美麗的景色,為了更好地使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內容,我先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有關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詩歌。學生的思維馬上活躍起來,想起了《春曉》、《詠柳》等古詩,有的學生還一口氣把這幾首詩背誦了下來。我因勢利導,表揚好的,鼓勵差的,向學生提出新的要求,使學生充滿活力地進入新課的學習。 6、音樂感染法 播放一首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歌曲,喚起學生的想像,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記得從前一位教師教《草原》這篇課文時,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第一段歌詞:「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白鳥齊飛翔。」接著用抒發感情的格調描述了內蒙古遼闊的大草原美麗的景象:「那兒的草原一碧千里,空氣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馬壯,繁花似錦,白鳥歌唱……現在就讓我們跟著老舍爺爺一起去風景如畫的內蒙古大草原瀏覽一番……」這樣的導入,使學生神往於內蒙古大草原的景物,喚起他們豐富的想像,從而對學習這篇文章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在設計導入時要懂得「三宜三忌」。 1.宜簡潔明快,忌冗長拖沓 這里的簡約明快,不是簡單敷衍,而是指抓緊課堂時間,用短短幾分鍾引導學生很快進入新知探尋,不要再導入上花費大量時間,影響了新知識的教學。因而教師的導入時間一般不宜超過5分鍾。 2.宜靈活多變,忌千篇一律 心理學研究表明:精彩的課堂開頭,往往給學生帶來新奇感,不僅能使學生的思維迅速地由抑制到興奮,而且還會使學生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境界中。在導入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靈活處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把學生引向新知識,使整堂課有血有肉,充滿活力,充滿創造。切忌千篇一律,平鋪直敘,否則只會扼殺學生的積極性,對課堂失去興趣,對教師失去興趣,消磨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3.宜回歸本真,忌牽強附會 新的課程理念認為:當教學中創設的情境生動有趣時,學生才會把課堂當成「樂園」,才會產生探究的慾望。然而情境創設過於追求生動有趣,就不免會嘩眾取寵,牽強附會。教師要用語文教學自身的魅力引領學生步入語文教學的神聖殿堂,由此而產生的興趣,才能持久不衰。
『肆』 小學語文課堂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課堂是展示教師和學生的舞台,它與課堂學習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課堂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又源於其對知識感興趣的程度。課堂教學從根本上說是一種由學生興趣激發的教學,當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喚醒時,必將表現出極大的求知慾望和學習熱情。
一、課前准備是提高孩子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
課前准備包括教具、學具的製作,課堂教學需要資料的收集,課件的准備,生字詞卡片的製作等等,教師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備,才能在課堂教學之中解決好各種問題。其中備課尤為重要,備課就是要在上課之前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了解學生需要什麼、愛好什麼,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了解課文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重點和難點等等。教師只有通過課前收集和整理大量資料,課堂上才有針對性的提出相關的問題,選擇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就是同一篇課文,教師備課的情況都會隨著教學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比如所教學生的人數不同、年級不同、地方不同,當然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各不相同,其教學目標和方法就不一樣。教師備課時候就要組織好課堂語言,設計合理、生動有趣的情節,孩子才會在一節課里通過自己感興趣的看圖片識字、猜謎語活動、小組合作、游戲活動等多種形式進行愉快輕松的學習。學生和教師才會在40分鍾的一堂語文課里有所收獲。
二、創設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
教師要創設一個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第一,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情和愛對待每一個學生,關心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和生活,使學生能夠真切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第二,要建立一個和諧、溫暖的班集體,使全班學生能夠在平等互助、輕松怡悅、快樂幸福的環境中共同學習。一個舒適、愉悅、友好、幸福的班集體,才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搖籃,更是學生學習的好地方。第三,教師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發展,學生不高興、不開心的時候,要與其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原因,及時幫助調整情緒。特別是關注留守兒童和單親孩子的成長和進步,不管是課堂上還是課後,甚至是孩子在家的情況,教師都要逐一進行了解,盡可能和這些孩子打成一片,得到他們的信任,讓他們感受到教師最溫暖的愛,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要一視同仁的對待學生,特別是要親近和關愛後進生的成長,給予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的指導和幫助;要善於發現其可愛之處,對其每一個微小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鼓勵。
三、開展多種形式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是語文教學的主要途徑,因而,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恰當的運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導入,創造愉快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處於一種主動、積極、興奮的狀態,樂於學習。導入的方法有:講故事導入、聽音樂導入、看圖導入、做游戲導入等,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導入。如:教學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1課《草原》,開始課件出示有關草原上美麗景色的圖片,學生通過視覺直觀形象的初步了解到草原一望無際、一碧千里,以及草原上遼闊天空的情景,從而產生學習文本的興趣。接著播放草原牧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觀看草原上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的壯觀場面,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進入草原環境之中,走進「草原」,感受大草原無與倫比的美麗風光和淳樸熱情的民族風情把學生的思維牽引到內蒙古茫茫無際綠色草原時空中,「親身體驗」草原上壯麗的景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發揮學生動手、動腦製作,結合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對於具體形象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如:六年級上冊9課《竹節人》教學前,教師布置學生先看一下竹節人游戲的圖片以及製作竹節人所需要的材料,再分小組讓學生動手製作竹節人,不會製作的可以去看課文。竹節人製作好進行評比活動,比一比哪一個小組做的好,評出一、二、三等獎。這就提高學生的視覺、聽覺和動手製作能力,從而激發對閱讀和學習課文興趣。
小學生樂於猜謎語、聽故事,教學中結合教材、運用謎語、故事的形式組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27課《雨》,可以出示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裡看不見。」讓學生猜一猜,使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對課文產生學習興趣。在學習課文過程之中,教師結合自己的經歷講解缺水的時候遇到的一些困難,學生聽完故事之後就會積極主動提出許多關於水的問題:「老師,你們那時候去哪裡洗澡?」「小時候,你們打過水戰嗎?」「你們挑水遠嗎?」「缺水的時候,你們是怎樣度過的?」……不知不覺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動力。課堂中教師可以設置恰當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體驗缺水村子裡人們盼水、用水的心情,體驗到缺水之艱難,貫徹珍惜水資源的愛國主義教育。
四、運用恰當的鼓勵和表揚用語
學生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一句表揚的話可以使學生開心一天,作業本上一句激勵的話可以使學生更加有信心完成作業。如:「你真棒!」「你說話的聲音真好聽!」「你總結的非常好!」「你用的詞語很新穎。」「這句話讀的很有感情。」「你真會觀察。」……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課堂教學順利完成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策略,學習興趣是學生進行創造性和發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對自己感興趣事物,想方設法地去探索、去了解,力求尋找到其中的秘密。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適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喜愛語文活動的情感。
(作者系隆陽區板橋鎮中心學校教師)
王亞槐
『伍』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
導語:小學語文是一門最基本的學科,在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小學語文中的拼音教學、識字教學和寫話教學,還有學習習慣的培養等,都是不容忽視的。它為我們以後的學習和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語文教學並不是我們傳統思想認為的“死記硬背”,也有較好的語文方法和途徑,因此我們要探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和途徑。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樂於學習
實施快樂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關鍵,重點在於我們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採用游戲、圖片和多媒體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在教拼音時,可以將拼音字母編排成順口溜或者是兒歌形式,使學生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教生字時我們可以製作一些實物圖的卡片,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記憶深刻。特別是小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我們老師一定要及時地給予肯定,不管是對還是錯,只要學生敢說、回答了,我們一定要及時表揚。可以用這樣的話激勵他們:“你的聲音真大”“你的膽子真大”“你真勇敢”“你是最棒的”等等的激勵性語言來鼓勵他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
恰當地運用幽默和風趣也是教學的藝術,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也能使學生們產生學習興趣,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許多有經驗的老師上課時時常出現開懷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課堂氣氛,這就得益於教學中恰當的使用幽默和風趣。特別是在小學教學中,這是值得運用的。
另外,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途徑,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心境好、情緒高,聽課的積極性就好,感覺就靈敏,反應能力就強,思維就活躍,情感就豐富,理解學習內容就深刻,就會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如果課堂上,學生個個低頭不言,對教師的問題和講課內容一點也不敏感,造成麻木的課堂氣氛,這樣,學生就不會對教師或者是講課內容感興趣,這也就必然會導致學生成績的下滑。所以,調動課堂氣氛,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參加學習的氣氛越濃,學習積極性越高漲,課堂效率也就會越高。所以,找到讓學生感興趣的知識,創造興趣課堂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最主要的方法。
小學語文是學生接觸語文的開端,語文作為一種文科知識,一些學生對其內容是感興趣的,所以,這部分學生是不需要教師去誘導他們對語文感興趣。但是另外一部分,有時是大部分學生對語文不感興趣,追究其主要原因,是語文需要記憶的東西太多了,大部分學生對背誦知識是不感興趣的。有的語文教師,強制性要求學生去記憶語文知識,有時候在放學後還留作業,學生會背誦課文後才可以回家,這就更增加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抗拒心理。試想一下,在這種狀態下,學生如何才能夠對語文感興趣呢?所以,教師應該去努力找到更多適合學生學習語文的新方法,讓學生對語文知識感興趣。
“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教會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才是教師應該做的。多媒體在課堂中的應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多媒體形象的授課形式,必然會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更加感興趣。
三、加強課下交流,溝通情感
交流是一種最偉大的力量,它不僅可以讓一個人對一件討厭的事情產生興趣,甚至還可以化解一場戰爭,所以,交流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在教學中也是一樣的。很多學生對語文之所以不感興趣,開始並不是因為對語文的厭惡,而是他們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很少,小學生還不是成熟的年紀,他們的交流能力有限,大部分情況下是被動交流的。他們很少會去主動跟教師交流,所以更加封閉了自己對語文的學習。教師應該注意到這些問題,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
小學教師可以像幼兒園的教師一樣,和學生玩在一起,讓學生感覺教師就像朋友一樣。學生就會自由地跟教師交流,說出自己的心聲,說出自己對語文的感覺,教師通過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就可以了解到學生真正需要什麼,從而根據這些需求,教師制定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師生之間的交流,還會讓學生更加有信心去了解語文,交流不僅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更重要的是將語文和學生之間的隔閡打開了。
適當地給學生自由,這也是教師應該必備的課程。枯燥的學習必然會讓學生對接受知識產生厭惡,如何才能夠真正做到讓學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識,教師應該去思考。課堂時間為45分鍾,沒有哪個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全部時間去學習,一個優秀的學生平均課堂掌握時間為30分鍾,也就是說一個學生如果能夠抓住課堂20多分鍾,就足夠了。所以,教師不應該急功近利,給學生實施“填鴨式”教學,而更多的應該是讓學生去自主學習。教師可以每堂課花費一刻鍾的`時間去給學生灌輸有趣的知識,當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再給學生灌輸學習思想,這樣,課堂效率必然會非常高。
四、師生互換角色
傳統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有著嚴格的界限,這種嚴肅的氣氛中,學生無法和教師之間自由溝通。死板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變得呆傻。歐美的教學模式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他們在課堂上可以自由走動,這不僅不會打斷學習思維,反而會讓思維更加活躍,這樣的課堂氣氛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會更加牢固。
師生關系互換,不僅會讓學生感覺到和教師之間的距離縮小了,更重要的是教師通過改變身份,會和學生融入到一起,發現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問題,這些是教師在講台上永遠不能夠了解到的。所以,這一舉措必然會給教師的教學帶來巨大的幫助,對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起到積極作用。
五、優化學生作業
小學生的作業多而繁是語文教學效率低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優化學生作業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一個突破口。
首先,從作業量上控制,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一般不留家庭作業,書面作業在課堂上就要求完成,面批面改效果很好,三至六年級的學生的作業量應該嚴格控制,一般不超過30分鍾,不要讓學生作業過多而使學生厭學,保護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減輕學生的負擔,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讓他們自由支配。只有給學生大量的時間,他們才可能博覽群書,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才可能參加各種文體活動,才能使學生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其次,從內容上限制,布置給學生的作業老師一定要認真篩選,哪些內容是了解的,哪些內容是記憶的,哪些內容是反復訓練的。盡量避免單項訓練,如:生字寫10遍,詞語抄5遍,多音字抄5遍等,我們可以布置給學生寫一段話、一篇日記或者是一個200字左右的小作文,通過綜合訓練,代替單項訓練,達到雙重目的。寫話、寫日記要堅持,到高年級就成了“功夫”,當然我們老師也要善於點評學生的作業,給學生一個准確的評價,慢慢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是教學過程中最關鍵的,這不僅關系學生目前的成績,更會對學生將來的深造產生重要影響。所以,教師應該充分注意這些問題,努力不讓一個學生落隊,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和學習。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心理,發現學生的思想動向,及時地去觀察學生的思維變化,做到時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才是一名負責任的教師應該關注的,也是教育者的最基本道德。
『陸』 如何激發小學生語文課學習的興趣
看一些童話故事書,語文學的好發獎勵。
『柒』 怎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
導語: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既可以學到知識,又可以在能力方面得到培養和發展,這是我們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要想實現這一切,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首先要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在課堂上能夠參與到教學中來,也就是常說的課堂效率的提高。
一、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樂於學習
學生對任何未知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尤其是小學生,思維比較敏捷,一旦對木屑時產生了興趣,就會很認真的去鑽研、去學習。課堂教學也是一樣的,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教師要把課堂教學變成一種向知識奧秘探索的活動,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動,一開始就要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開端引趣的方式有“謎語引趣”、“懸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
一節課的開端實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戰斗中選擇一個突破口一樣,輝煌的戰果就是從這里開始的。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願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者,一個好的問題情景,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起學生積極地思考。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鼓勵學生質疑和創新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聽課的最終效果一直是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重點關注的內容,應該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因為學生是課堂中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只能為學生提供一定程度的指導和幫助,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評,對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引導和協調,促進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
同時也要鼓勵學生質疑和創新,實踐證明,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強,能夠向教師提出質疑的學生,才具有創新精神。這樣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學生自主意識下,大大提升了。
例如,在講解《桂林山水》時,學生對桂林山水充滿了嚮往,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有的學生提出桂林山水為什麼會那麼美麗呢?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生在課文中找到了根據,因為“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學生又發現“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學生通過閱讀課文,自己發現了桂林山水美麗的原因。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反問、多啟發,一定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學生自己多提問題、多想問題、多鑽研問題。如果鼓勵還不行,還可以指明問題的思路,學生善於發問,才會善於思考,同時教師也能挖掘學生的潛力,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不斷地質疑和創新,才能真正地打開小學語文課堂這扇大門。
三、組織教學形式要多樣
教師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組織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育還不成熟,意志力不還不堅強,自我控制能力還不行。此時,教師要做到“導”的工作,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多媒體的恰當運用使課堂教學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使學生始終在愉悅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學會學習,提高能力。學生容易將知識在課堂上消化吸收,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多媒體能使教學形象生動,內容豐富具體直觀,感染力強,使學生看到了事物的運動發展變化,學生通過直觀視聽充分感知原先較為抽象的教學內容,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課堂上能靜下心來,沉入到由語言文字構築的世界之中,用心去理解、領會、感悟、玩賞語言,也就是要在課堂上擁有值得珍視的“智慧的寧靜”。如果是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的話,也許剛開始學生還有興趣,但是時間久了學生就會纏上厭煩的心理,這對學生的長久學習和課堂教學校效率的提高是很不利的,因此需要廣大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尋求合適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地在每一節課多能給學生一些驚喜,讓學生對上課充滿期待。
四、優化學習方法,讓學生善於學習
教學過程本身,是教師“教”學生怎樣去“學”的過程,而不應是教師單純向學生灌輸知識的過程。師生雙方,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學生的學習是內因,教師的啟發誘導是外因。要想讓學生主動學習,並且愛上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單純的傳授知識,還應該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少走彎路。
所以,我們教師應該優化學生學習活動。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可以說,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於思索,都有好思的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鑽研問題。現在有些學生不但手懶,腦子也懶,有一點難題就想問,總想依賴別人。學生一看題目較難尚未好好琢磨就去問老師,這時候如果老師鼓鼓勁,學生仔細分析,可能就想出來了。
凡是學生都善於提問題,而學習差的同學往往提不出什麼問題,他們對學習不精心,囫圇吞棗,即使發問也不願深入的思考,因此往往似懂非懂。當然好問也應有一定方法,也是需要培養的,好問不等於胡問瞎問。好問首先要問自己,要多給自己提幾個問題,多問幾個為什麼。不要盲從,別人的答案究竟對不對,還要經過自己思考、鑒別。將別人的答案同自己原先的想法對比一下,想一想自己與別人的差別,從而發現自己思維的毛病,學習人家思維的方法。
學生的學習能力是無限的,關鍵是教師要學會如何發掘學生的能力,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為學生的更長遠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激發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寬松、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具有積極參與的心理狀態。同時讓學生在課堂上多讀、多思、多聽、多說、多寫,使學生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的教學不僅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還可以實現教學目標。
『捌』 怎樣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課堂應是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活躍的課堂氣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因此,教師走進課堂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調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想學,願學,樂學。只有當學生智慧的火花被點燃的時候,只有當學生情感的閘門開啟的時候,學生才會想學,願學。在課本、教師、學生的相互對話中,讓學生充分地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問題讓他們去提,問題讓他們去議,答案讓他們去辯,結論讓他們去得。那麼,我們怎樣引領我們的孩子去品嘗去享用這語文大餐。這正是我們每位語文教師要用智慧、心血及生命去思索、去實踐的。
一、設計精彩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導語能扣動學生的心扉,激發學生的思維,它能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導入的類型有很多,有猜謎語,講故事,聽歌曲等等,根據不同的課文採取不同的導入方式,使課文的導入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如,我在教學《竊讀記》這一課時,一曲學生耳熟能詳的歌曲《忐忑》,讓學生睜大了好奇的眼睛,繼而是眉飛色舞參與進來,在交流歌曲感受和聯系實際說體會之後,話題一轉,「林海音小時候就有過一段這樣的經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竊讀記》,一起來感受林海音在竊讀時豐富的內心感受吧。」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急於想通過閱讀去了解課文,尋求答案。
二、發揮引導靈智,順應學生發展
要使語文課堂永葆生命活力,教師的引導十分重要。這種引導貴在因情、因性、因勢、因人而異,具有很強的生成性、隨機性的特點。唯如此,語文課堂才能散發出人性的光輝,奔騰著川流不息的生命洪流,學生也才能獲得充分的心靈自由去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隨情引導
教學中,教師要正視學生的「自我感受」。運用得當,不僅可以成為課堂中不可多得的教學資源,更能使之與文本所蘊含的情感相連,成為學生攀登獲取新知的階梯。如我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一課時,學生對疼愛、慈愛感受得到,而對嚴厲的、負責任的愛卻僅表現出來理解不贊成的一面。其間正好有一個叫張學佳的孩子因不完成家庭作業而被父親打了,(這是我從其他學生口中知道的)於是,我問他:「你怎樣看待你爸打你這件事?」「他就是不喜歡我!看我哪兒也不是順眼!」於是,順情我順情引導,組織學生們對這件事展開討論,引導學生再現自己內心。其中,有很多同學都認為父親的行為有些過激,但那是恨鐵不成鋼的表現,如果張學佳能好好學習,即使成績不是很好,父親也不會這樣待他。讓孩子們知道有時候或許存在自己不理解父母的一面,這是一種負責任的愛,它會警醒自己誤入歧途。以真實的事例引導學生,學生有話可說,理解深入。
隨性引導
教師緊緊依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把學生獨特的思維、智慧、創造力當作一種精妙的課程資源來開發,「縱容」他們發出不同的聲音,從而使學生成為拒絕盲從、秉持獨立思考與判斷的操守者。如我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問道:「他們就不怕死嗎?」在一陣「不怕」聲中,王海洋的一聲「怕——」顯得格外刺耳,同學們嘩就笑了。我一愣,遲疑半晌,然後請他說說你的看法。「他有他的孩子和妻子,有他的父母,要能活下來他們就會和自己的親人團聚的。他們很想活下來,可是現在卻不行了,要想活下來就當了叛徒,還不如讓他們去死。」求生是人的本能,但五位壯士在叛徒和死亡之間選擇了死亡,這正是英雄的五壯士最感人的一面,這樣的發言為英雄的壯舉增添了濃濃的一筆。
隨誤引導
課堂教學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課堂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甚至是錯誤。隨誤引導就是教師依據課堂上出現的錯誤,將錯誤當作一種課程資源來開掘的教學方式。這樣的引導,能促使學生在辨中求思,在思中求悟。如我在教學《毛主席在花山》一課時,一個同學讀成了huá山,同學們紛紛糾正,「這兩座山有什麼區別嗎?」「華山在陝西,是五嶽之一,那裡山勢險峻,是一個旅遊聖地。」「花山是河北的一小村子,是毛主席為了躲避敵人的圍繳的,他可沒有心思旅遊。」同學會嘩笑了。教師及時強調:「以後讀這個詞的時候可千萬別讀錯了。」
三、巧用教學「留白」,放飛學生想像
動情處留白
成功的語文教學離不開情感教育,情感是語文學習中理解和表達的心理基礎。但教師的情感體驗不能代替學生的情感體驗,只有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才能准確地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和寫法,才能細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美化情懷完善人格。如講《青山處處埋忠骨》一文時,抓住了人物的神態動作讓學生體會毛主席作為普通父親和偉人抉擇的的情感體驗。當「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我彷彿看到了這位老人 」學生就一下子就進入了氛圍中,把自己的情感體驗深深融入到毛主席的思子情感中,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疑點處留白
質疑是創新的基礎,在課堂上設疑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啟發性教學的核心。有疑才能引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激發他們探索問題的熱情,使他們對問題作更深入的思考。如教學《泊船瓜洲》一課時,文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可以怎樣理解?可以換作哪個詞?你覺得哪個詞運用最好?為什麼?這樣提問就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逐步體會「綠」字的傳神。
四、結尾拓展引導,留下無窮回味
葉聖陶說:「結尾是文章完的地方,但結尾最忌的卻是真個完了。」(《葉聖陶論創作》)一節課的結尾,學生精力比較疲憊,注意力比較分散,思維比較遲鈍。因此,在「曲」終之時,教師可以留下一串「省略號」,目的在於讓學生運用所學過的知識,作更進一步的推理延伸。如在教學《慈母情深》一課結尾時,一曲閻維文的《母親》可能會勾起學生自己和母親曾經發生過的一些鏡頭,引發許多感想。這樣課雖已結束,而學生的思維活動卻在持續,一曲彈罷,繞梁三日不絕,這是課堂教學的最佳境界。
總之,要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必須體現人文情懷,必須還學習以自由,還學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還學生以靈性和活力,讓學生在課堂上傾情展示,讓語文課堂洋溢著生命的激情和快樂。
『玖』 如何做才能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氣氛活躍起來
小學語文課堂活躍教學氣氛,方法和手段多種多樣。良好的方法和手段的有效運用,離不開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的營造。有資料表明,人在輕松的時候,思維最活躍,對周圍的事物才會產生興趣。因此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和諧、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滿足學生愛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和基礎,是推進學生學好語文課的重要保證。
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是每一個教師最起碼應該做到的,它可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和動機,協調師生之間的關系,形成強大的合力,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導向和促進作用。教師要巧妙利用課堂上隨機出現的情境變化,注重學生的情感交流,以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用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相信學生,適時調整活動內容與教學策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了解學生不同層次的需要,了解他們的願望、意見、追求。學生的需要就是教師的需要。只有把情感因素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教育,願意學習。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及時把教師的教育任務和教育設想整合進去。另外,教師說話態度要和藹,聲音要動聽,給孩子親切感。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激發學生自己見解的慾望,努力創設和諧向上的課堂環境。有些教師為了體現師生互動,也會提出一些問題,但在很多時候學生在課堂上扮演的還是配合老師完成教案的角色,提問回答很不自然。有些提問不能體現對學生的啟發引導作用,「為問而問」痕跡很濃,自然不可能得到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良好的自然地師生的共同活動能使機械、沉悶的課堂呈現一派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景象,同時也會改變學生厭學,老師厭教的現象。這就得要我們教師多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把這一過程靈活的組織成全班性的活動,並且能讓老師自己也參與其中。
知識點撥,活躍氣氛。如果教師能把掌握的廣博的科學知識靈活地運用到課堂中去,具體分析和機智處理教學系統中的各種因素,學生就會由對教師講課的贊美上升到對教師的敬佩,進而發展到對教師所教學科的熱愛。因此,有經驗的語文老師上課時總是用知識牽動學生的心弦,使他們「課始開,興即來;課之中,興更濃;課結束,興未輟」。讓語文課充滿激情,時刻牽動著學生的心靈。生命,因為激情而更美麗;語文教學,因為激情而更動人。一篇散文,一首古詩,一句名言,哪個不具有情感呢?教師正是這些知識文化的傳授者,任何一節課無不需要激情的支撐。要想教好語文,教師首先要充滿激情,自己先融入作品中去;其次要讓自己由一個「教書工匠」向一個「演員」過渡,用高超的「演技」來征服學生。充滿激情的高超演技無不讓學生聚精會神、情緒激動,這樣的課堂氣氛又如何會沉悶呢?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積極的情感能推動學生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教師要用充滿感情的語言去喚其真情,呼其熱情,激其豪情。
創設情境,活躍氣氛。小學生因為年齡特點,有著好奇心理、疑問心理、愛美心理和活潑好動的特點。作為老師應從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的發揮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課堂中創設出學與「玩」交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情景。在課堂上創造情景的方法有很多,要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提供具體的內容,生動活潑的形式,新奇動人的事物,以恰當的手法表現出來,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到其中的樂趣。
運用幽默的語言,活躍氣氛。有些教師上課過於古板,圍繞課文內容,絕沒有一句「廢話」。其實我們上課時不必如「新聞聯播」似的嚴肅,運用幽默語言,適當穿插一些笑料,能讓課堂氣氛更為輕松。教學幽默具有極強的情緒感染力,可以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人人精神振奮,個個情緒活躍。在這種愉快、歡樂的課堂氣氛中,不僅學生會受到教師情緒的感染,而且師生之間的交流暢通無阻,當然會取得良好的課堂效果。
課堂教學中引入比賽、游戲、辯論等學生喜歡的教學形式。小學生喜歡接受新鮮事物,有很強的求知慾好奇心,他們爭強好勝,有很強烈的表現欲,他們喜歡做游戲愛玩,愛動手製作等等,充分利用這些特點,課堂教學中引入比賽、游戲、辯論等學生喜歡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而且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如用猜謎的形式進行識字教學,其效果遠遠好於常規方法。分組學習,小組競賽,既培養了學生合作協作精神,又造就了學生競爭意識,在互相幫助你追我趕的學習中,學生輕松愉快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了學習任務,學習成了學生的快樂享受。辯論可以讓學生盡展才智,鍛煉口才,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精神需要,從而不斷激勵學生努力學習。
課堂教學中引入音樂、美術、表演的藝術手段進行語文教學。小學生正處在花季年齡,藝術對他們有很大的吸引力。語文課堂教學引入各種藝術手段,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開發學生的智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真正推進素質教育。語文又是一門工具課,是各種藝術的母體,語文課文很多涉及到了藝術,語文與其他藝術有著天然的不可分割的關系。古人雲:「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學習古詩時讓學生為古詩配畫,學生不但能深入理解詩意,還能培養他們的創造力。編演課本劇,能綜合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中獲得享受、得到快樂、學好語文。
積極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活躍氣氛。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為語文課堂教學提供了音畫結合的新境界、人機互動的新天地,聲音、圖像、文字並用,把抽象的文字所塑造的形象、所揭示的內涵,轉換成圖文並茂的可欣賞畫面展示出來,是語言與畫面、視覺和聽覺、感知和理解融為一體,創設出一個嶄新的語文教學審美的空間和環境。在這樣的課堂情境中,能激起學生的極大的欣賞興趣,喚醒學生對課文的深層理解。
總之,只有調動好課堂氣氛,才能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在努力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還要注意維持課堂紀律,避免因個別學生違紀而影響了教學效果。而且教師在上課前應有良好穩定的情緒,盡快進入講課的角色,才能形成輕松活躍的氣氛。
『拾』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學習積極性
一、教師情緒飽滿,教學語言優美。
如果教師一走進課堂,就顯得氣宇軒昂、精神抖擻、情緒飽滿、帶著微笑,莊重而響亮地道一聲:「同學們好!」學生會立即感情地報之:「老師好!」這樣,師生之間的感情融洽,師生間的距離一下子就縮短了。有些老師,上課不注意教態,有時還會把個人有什麼不愉快的情緒帶到課堂上來,或懶洋洋的、或有氣無力的,或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這樣,學生自然會受到影響,糊里糊塗地上了一堂課。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又從何來哉?
教學語言要規范、生動、幽默、風趣、典雅,這就是語言優美。老師的語言優美,學生當然愛聽愛學。這對提高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可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我精心鍛煉自己的語言,盡量使自己的課堂上的教學語言准確、鮮明、生動、風趣。我們要學會把復雜的事情、道理有簡單明了的語言表述出來,要把老師高高在上的架子放下,要把不苟言笑的面孔拋開,讓自己扮演一個教育家、一個說書人、一個歌星、一個演員。只要我們全身心的投入了,哪怕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讓他們為你的精核改棗彩表演而喝彩。
二、設計導言,誘發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們上課也一樣,開頭的導言十分重要,它能起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誘發學生興趣的作用。
三、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習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心理成分。比如我會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不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使他們在思考之後基本上能回答出來,這樣,在激起學生求知慾望的同時,還能使學生經常享受到成功的快樂,使其產生一種成就感,恢復他們在以往學習中失去的信心。同時我也會設計一些有一定深度和難度的問題,使那些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學到東西,杜絕他們驕傲自滿的情緒。引進一些課外的知識、時事,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引導他們關心外面的世界,使他們知道生活處處有語文。在課堂上,我會把薩達姆的最新消息講一講,把各大足球聯賽的最新戰況說一說,中國載人飛船上天有什麼意義……把學生的學習與沸騰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學生定會興趣盎然,精神興奮。
四、課堂設計新穎,每課必有新招。
一個好的演員,演同樣一出戲,每次上場演出都有新的招式。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在不同的班級講同一篇課文的講法也不一樣。教師每一堂課都有新招,每講一課書都有新意,學生當然愛聽,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自然提高了。
五、把競爭引進課堂,激發興趣。
教書是教師和學生同時在同一場所共同的活動。教師負責引導,要把學生引進門。學生要學得主動,自己要學,靠自己學。學生必須在老師正確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充分利用自己有利條件,創造性地學習,才能學好語文。沒有學生的配合,你老師講得天花亂墜,也調動不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爭強好勝是小學生心態的一種表現形式,針對這種心理,我經常讓學生分組(男組、女組;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等形式)比賽朗誦、背誦、默寫、答問……,這樣,為了取得一個好成績好名次,顯得自己本領了得,他們都能積極預習、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踴躍發言,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性主動性普遍提高,沒有負擔地、輕松愉快而感受深刻地掌握了知識,培養了能力。
六、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觀點。
「以學生為本」就是始殲純終要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在備課時,結合學生的具體特點和實際情況來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在授課時,盡量運用「點撥法」這種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方法,問題的提出應具有目的性、層次性,能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點。在「點撥法」的同時,還可以結合比較法、討論法等其他一些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使其動口、動手、動腦,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時間的把握上,切實把教師講析時間壓下來,從而增加學生思考、發言和練習的時間。教師所有的講析、提示、啟發、答疑、擴展、總結等全部活動時間,盡量加以精練,壓縮在整課時間的二分之一以下。而改拆學生的讀、寫、聽、說、思等活動盡量增多,提高到整節課時間的二分之一以上。事實上,教師整節課從頭講到尾,講得口乾舌燥,而學生卻並不領情,學生很少能堅持聽到底的。就是因為只有單一的教師活動,使整節課顯得枯燥乏味,使學生興趣索然,到頭來有不少學生懨懨欲睡,教學效果很不好。如果能讓學生多活動,學生反而興致更高、興趣更濃,教學效果也好得多。可見只有把學生放在學習主人的位置上,才能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