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為什麼小學語文語文味淡了

為什麼小學語文語文味淡了

發布時間:2023-04-30 19:54:46

㈠ 如何讓語文課堂散發出濃厚的語文味 南京廖華

高中語文新課改推行了幾年,我們發現,還有不少的語文課堂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無法提高課堂實效。一些老師對語文課程特徵、教師自身素養、語文教法等方面理解得過於狹隘、機械;還有老師重視了語文的工具性,忽視其人文性特徵;只管自己教,忽視學生的吸收消化,造成課堂松緊無度,教而無序;重視了學生的活動體驗,忘記了語文能力素養的培養;更有甚者,偏離語文學科的軌道,把語文課上成了歷史課、思想品德課。這些因素造成語文課程元素逐漸流失,「語文味」漸漸淡化。種種「非語文化」或「去語文化」的問題使教師不得不去深化自己對語文學科的認識,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明確語文教學的方向,了解語文學科該做的事情,才能走上語文教學的正軌。語文課應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學的熱愛,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積累,培養文學素養,發展邏輯思維,陶冶審美情操,提高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能力。要實現這些目標,語文課就要上出語文味。所謂「語文味」,是指教師應通過情感熏陶、語言鑒賞、哲理感悟、寫作表達等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圍繞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特徵,通過教師、文本、學生之間三位一體的對話過程,讓學生品味語言韻味,積累知識哲理,感受文學魅力。讓語文課充滿濃郁的語文味,是所有語文老師都應追求的一種境界。語文課如何上出「語文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自身素養是「語文味」回歸的活力和源泉
「為師不識語文味,教盡經典也枉然。」教師自身有很高的語文素養,語文課堂自然就會散發濃濃的語文味。
1.教師的語言素養。作為傳輸知識載體的教學語言,是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是教師表達情感、激趣誘導的主要手段。教師應重視教學語言的邏輯性、科學性、生動性,不斷提煉升華,使之成為韻律優美、聲情並茂、悅耳動聽的語言,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如果老師教學時能做到敘述抑揚頓挫,鏗鏘有力;議論深刻透闢,無懈可擊;說明簡潔明了,層次清晰;描寫細致入微,形象生動;抒情發自肺腑,真摯感人,學生就能聽得情懷激盪,如痴如醉。所以,教師應不斷錘煉教學語言,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成為一位駕馭語言的高手,教學時才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給學生帶來美的震撼,才能使自己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學生,讓學生在教師語言的導引下,探尋真知,啟迪智慧,享受快樂,這樣的語文課,才有「語文味」。
2.教師豐富的情感。語文課要激發學生興趣,上出「語文味」,教師就要挖掘文本中的「人情味」,將形象思維、情感體驗與抽象思維相結合,而教師豐富的情感就是啟發學生思維、體驗的觸媒。沒有情感的語言是蒼白的,沒有情感的課堂是冰冷的。語文教師要激情滿懷,語文課堂要有詩情畫意。老師若能緊緊抓住文本的精彩點與學生的動情點,用激盪的情感去感化學生,就能使學生在高昂的情緒中受到熏陶,從而產生心靈的共鳴。教《荷塘月色》,能引導學生走進那朦朧優美的月下荷塘,去領會朱自清「頗不寧靜的心情」;教《祝福》,讓學生為祥林嫂悲慘的命運而傷感,為封建禮教的殘酷而憤怒;教《陳情表》,讓學生為李密的至孝之情感動得流淚。擁有豐富情感的教師,其魅力是無窮的。情感豐富的教師會把自己的情感沖動傳遞給學生,會用自己的個性化理解去感染學生,滋潤他們的心靈。
3.教師的文化底蘊。「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學識淵博的語文老師才能帶領學生進行有智慧的語文味十足的課堂閱讀,並不優美的作品也完全可以因為教師文化學識魅力而顯得「語文味」十足。這要求教師要有較好的專業素養。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具有獨特的學識魅力,這需要老師博覽群書,詩詞名句才能脫口而出,文學典故才能了如指掌,有了豐厚的文化積淀,才能達到「我即語文」的境界,語文課才有更濃烈的「語文味」。
二、選擇具有鮮明語文特徵的教學內容,是使課堂散發濃濃語文味的核心環節
1.品讀精妙的語言,是體現語文味的根本。語文教學的核心即語言教學,抓住了語言,就抓住了語文教學的根本。文言文語言的精練,議論文語言的嚴密,小說語言的傳神,散文語言的詩意,不同體裁作品的語言各有魅力,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品讀語言為核心,去領會語言的表現力,感悟作者語言的智慧。語文課就是在教師創設的優美情境中,讓學生通過品味精妙的語言,釀造課堂的「語文味」。教師可以捕捉作品中的語言的閃光點、精彩處,抓住文眼、關鍵詞、關鍵句細細品味,使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學到語言表達的智慧。我教《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作者寫漫天大雪,有一句「那雪正下得緊」,一個「緊」字,意境全出,看似平常,卻烘託了小說緊張的氣氛,正如金聖嘆說的「寫雪妙絕」。教學中就應重視引導學生推敲語言,讓學生與文本深入對話,探究語言的意蘊與妙處,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敏銳感悟能力。總之,字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章。教師應讓學生認真辨析字詞、揣摩文句、誦讀篇章,通過品味精妙的語言去感受作品的「語文味」。
2.挖掘文本人文內涵,是體現「語文味」的關鍵。「語文味」的挖掘與體現,應該是源於文本,又高於文本。文本是構築「語文味」的主要土壤,脫離了文本,「語文味」無從談起。教師首先要研究文本,吃透文本,挖掘文本美感因素,發現文本中最有價值的人文內涵,才懂得科學地處理教材,活用教材,使文本成為學生知識的甘泉,使課堂成為培養學生能力、提高語文素養的平台。其次,教師應該引領學生因文悟理,披文入情,感悟生命哲理,提高人生境界,享受文學魅力,讓語文課堂散發濃郁的語文味。不同的作品有著不同的人文內涵,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時可讓學生在充分感受奇險的赤壁戰場的同時,讓他們理解蘇軾對英雄人物的仰慕及壯志難酬的情懷;又如《記念劉和珍君》,教學時可側重對人物崇高精神品質的學習、借鑒;像《歸去來兮辭》,教學時可側重對田園風光的分析及陶淵明人生目標的選擇,讓學生在感受文學魅力的同時,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使教學收到一石二鳥的效果。教師只有充分挖掘出文本最有價值的人文內涵,讓學生細細品味、理解、感悟,語文課堂才能洋溢著「語文味」的濃郁芳香。
三、富有語文特色並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構建充滿「語文味」的課堂模式的重要途徑
1.朗讀讓語文課堂韻味無窮。語文教學應讓學生走進原生態的語文學習生活,繼承傳統語文教學中「讀」這一方法,以讀為本,使閱讀過程成為學生不斷感悟、吸收、內化的過程,在「讀」中學會儲存知識,質疑探究,咀嚼品味,實現學生與文本、教師的充分交流,這樣才有利於學生的審美鑒賞、品悟提高。教師可以採用恰當的讀法,如示範讀、對讀、齊讀、分組讀、自由讀、配音讀、分角色讀等,讓學生走進文本,觸摸作者的情感世界,感知文本內容、氣韻和美感,內化文本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用琅琅的讀書聲使語文課充滿濃濃的語文味。教《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我設計了三個朗讀過程,先配音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詞的內容,了解詞人主要緬懷的英雄是誰;再自由讀,引導學生把握周瑜形象特徵;最後齊讀,探究蘇軾寫周瑜的意圖,引導學生歸納詞的主旨,然後背誦全詞。語文老師就要引導學生在「動情誦讀、靜心默讀」中讀出「語文味」,在「品詞品句、咬文嚼字」中品出「語文味」,使語文課堂飄盪著書香墨韻,讓學生自由享受因閱讀帶來的快感。
2.在表達中創造語言美,在創造中品嘗「語文味」。在充滿語文味的課堂上,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而是學生活動的指導者,讓學生享受手腦並用帶來的快樂和自主參與獲得的體驗,這樣的語文課才有生機和活力。教師重視學生熟讀成誦的同時,還要重視學生的「動筆表達」,因為看十遍不如讀一遍,讀十遍不如寫一遍,學生先品味咀嚼文本語言的精妙之處,然後逐步內化為自身的語言。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例如:擬寫標題、概括段意、續寫結尾、仿寫經典句段、摘抄精彩句段等,還可以讓學生從古典優秀作品中汲取營養,架起閱讀與寫作溝通的橋梁。
總而言之,語文教師應緊緊抓住語文學科自身的特點,能精心選擇語文學科該教的內容,增添語文課堂的韻味;能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情感素養,豐富自己的文學、文化積淀,富有創造力地設計出巧妙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更有「語文味」。唯有如此,才有助於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與發展,才能讓學生在聽、說、讀、寫、思這些濃郁的語文芬香中逐步提高語文素養。

㈡ 如何縮小新課程下小學語文教學城鄉差別

在新課改浪潮中,作為主陣地的課堂教學發生了巨大變迅稿化,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師生交流更加暢通,學生興趣更加濃厚……然而,不少課堂在熱鬧背後表現出放任浮躁的傾向,教學效率並不理想。如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寫減少了,琅琅讀書聲變少了,語文味也越來越淡了……作為語文教師,有必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肆昌蔽教學的有效性,讓小學語文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一)鑽研教材——有效教學的前奏筆者認為,要實施有效教學,首先要做到明確目標,深裂州入鑽研教材,巧妙進行教學設計。

㈢ 小學語文論文: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凸顯語文味

隨著語文課程改革的穩步推進,大家普遍認識到,建構明確、合理的語文教學內容是當前深化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之一。不過,在教學實踐中,教學內容的確定性仍然是個問題——即使面對同一文本,在不同教師那裡,「教什麼」仍然存在很大差異。正如王崧舟所說,語文課的最大問題,不是怎麼教的問題,而是教什麼的問題。語文課的最大悲哀是語文本體的淡化和失落。那麼,什麼是「語文本體」?顯然不是語言文字所承載的內容,即「寫的什麼」。而是用什麼樣的語言形式來承載這些內容,即「怎麼寫的」。換言之就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應將課文思想內容的分析理解作為語文課的主要目標,更不應該圍繞課文思想內容理解來組織教學過程。閱讀教學的重心應該是課文中所包含的語文知識或語文方法,就是要有「語文味」,語文的本體論使人們關注到語言的學習是語文的根本屬性。語文教學應該回歸到它的工具性,從課文內容分析模式回歸到語言教學上來。而語言教學就表現在「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點批註、摘抄書作」的「寫味」上。
一、「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
葉聖陶先生說:「至於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語感的訓練。」呂淑湘先生也指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通過閱讀(包括有聲的閱讀)培養語感是可行的途徑之一。
語感培養的內容主要包括分寸感、暢達感、情味感、形象感。
1.比較品味,培養分寸感。
分寸感是對語言運用的准確性的感受和把握。語感是在長期的讀寫實踐中,在對語言不斷地進行比較、揣摩、欣賞中逐漸積累的。因此教學時,我們要從語言文字入手,緊緊抓住教材中的字、詞、句或看似平常的關鍵詞語,引導學生比較、揣摩,細細品味,掌握其內在含義,體會作者在用詞上的獨具匠心,以培養學生語言運用的分寸感。第一小學王語執教的三年級《美麗的小興安嶺》,在朗讀體會句子「春天到了,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時,教師是這樣啟發學生通過對比感受用詞的。師:句子中為什麼用「抽出」呢?用「長出」不行么?甲生:我覺得樹木發芽的速度特別、特別快。乙生:我覺得樹木是迫不及待得長出來了的。師: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生朗讀。師:還不夠快,能再快一點嗎? 讀出樹木發芽的迫不及待。在這里,教師在理解重點詞「抽出」後,通過朗讀指導學生感受「抽出」與「長出」的不同,有助於學生更好的把握語言的表達效果,學生在「品味」活動中感受了語言運用的准確。再如趙英老師教授的四年級《自然之道》一課時出示句子:「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將「探出」與「伸出」進行的比較,都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比推敲,加深體驗,通過對比使學生對語言的敏感程度得到逐步提高。
2.正確流利,培養暢達感。
暢達感主要是對語流的感受。它包含對語句通順以至暢達的感受,句與句之間上下銜接、句式搭配、語氣呼應等方面的感受。要求學生用普通話讀,做到口齒清楚,發音響亮,不讀錯字,不漏字,不添字,能按標點符號讀出句間不同的停頓。這樣,可增強語言的正誤感。然後力求學生讀時達到通順流暢,能讀出各種語氣和語調,這樣,可增強語言的暢達感。在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讀准字音,讀通句子就是暢達感的培養。
3.入情入境,培養情味感。
情味感是指對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審美情趣的感受。要想用朗讀培養語感,就必須訓練學生達到有感情地朗讀,根據文句的思想內容讀出語句的感情。第一小學王語執教三年級《美麗的小興安嶺》指導句子「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的朗讀時,教師通過激發學生對小鹿的喜愛之情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進行感情朗讀指導。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學生對文本的感悟也愈發深刻。四十四小學甘樂樂執教三年級《秋天的雨》時,請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選出喜歡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並說說喜歡的理由,學生匯報後指導感情朗讀。讓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尊重了學生的讀書體驗,再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一讀,學生興致盎然,教學效果好。
4.想像入境,培養形象感。
形象感不僅指對文學作品的語言所描繪的「形象」的感受。還主要指對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整體性感受。對語感較強的學生來說,他會把眼前的文字內化為鮮明的形象,並激發豐富的感情,從而更好的體會文章精妙的語言和深蘊的思想感情。如尚晨老師教授的《和時間賽跑》一課,首先要求學生畫出描寫作者心情的句子後進行出示:「我無法排除自己的憂傷,每天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圈一圈地跑著,跑得累倒在地上,撲在草坪上痛哭。」再用一個詞概括出作者的心情,學生找到「憂傷」,老師進一步指導學生找一找,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憂傷,找到後讀一讀。通過學生找一找、劃一劃、讀一讀,那個先是因為失去外祖母而憂傷的男孩形象,進而因為感慨時間里的事物失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而產生憂傷的那個男孩形象赫然出現在學生的腦海里。課文是用語言文字來塑造藝術形象的。它是要我們憑借語言文字的描寫,通過想像進入作品本身所形成的藝術氛圍,在腦海里浮現出課文中所描寫的藝術形象來。
「強烈敏銳的語感,是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核心。」我們應以這個核心來進行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即幫助學生變課文中的文字為鮮明、生動、具體的圖像,變活生生的精彩的生活圖景為文質兼佳的文字。重視語感的培養有利於實現語文教學的整體改革,更好地完成語文教學的任務。

㈣ 如何提高語文教學中的"語文味

正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傳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走向了以書面考試為主要手段,以升學為直接目的的教學,這種教學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將學生的發沒碰橘展限制於狹小的空間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重新回歸正軌,開枯團始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注重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強調語文味。影響語文課堂的吵基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參與度、情感體驗、語文素養

㈤ 語文課為什麼會缺乏「語文味」

第一,教學游離於語文之外,出現偏向,甚至走入誤區。比如執教美國作家艾•弗羅姆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一課時,不少教師用大量的故事、歌曲、圖片感染學生,最後還讓學生創作歌頌父愛母愛的文字。又如在執教課文《寶玉挨打》時,有些教師讓學生陳述自己挨打的經歷與體驗,甚至還讓家長參與反省,把語文課上成了班會課。有的教師執教《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課時,在每個學生桌上都擺了荔枝、生物書和相關圖片。教師一開場就明確要學生自主學習,「學什麼」由學生櫻悄自己確定。於是,課堂很熱鬧,一會兒有人說要介紹荔枝的結構特點,一會兒有人說要研究荔枝為什麼不耐儲藏,還有要研究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教師讓學生分組學習,查字典、查生物書、找畫冊,最後全班交流。一堂課下來,這篇文藝性說明文的語言特點、說明方法以及信息篩選方法等內容一點都沒有涉及,甚至課文都沒讀一遍。出現這些偏差的原因,就是誤把課文內容作為知識學習的對象了。
第二,過脊芹渣於依賴語言文字之外的媒介,活動過多,形式至上。新課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有一種誤解就是把「合作」簡化為討論。於是,在課堂上,全班討論、大組討論、小組討論,甚至「無討論不成好課」。在執教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課時,有些教首斗師讓學生用大量的時間來辯論海子應不應該選擇死亡,這就是「非語文」的典型,因為教學游離於詩歌之外了。還有的教師把語文課變成音像、圖片的展示課。最後的結果是——形式雖然豐富,語文本身的內容卻不被關注。一些手段不是不能用,而是應該考量其出發點與落腳點。
語文課應該關注的,是語意與文字怎樣結合構成高層次的表達。真正的語文課,或者「披文以入情」,揣摩言語形式承載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或是「入情以披文」,領略思想是如何藉助高質量的言語形式來表達的。只有落腳於語言文字,才算是真正的語文,一切知識的獲取、情懷的熏陶、素養的提升,都要藉助語言文字、通過語言文字來完成,並最終以語言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沒有「語文味」,任課堂有多麼活躍、精彩、動人,都不算好的語文課

㈥ 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多點"語文味

讓語文課多一點語文味
新課改以來,我們的課堂上經常出現一些花哨的、非語文的東西,整堂課熱熱鬧鬧的,表面上看好像很成功,可靜下心來想想:這堂課語文的工具性體現在哪兒呢?這一現象引起了我的深思:我們的語文課要的是這些東西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的語文課要重視的是語文的工具性,而工具性則是語文課程區別於其他課程的特徵。我們要讓語文教學回歸本位,讓語文課多一點語文味,踏踏實實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才是最重要的。雖然這說起來好像是老生常談,但這確確實實是語文課需要的。為此,我在語文課上做了四方面的努力,下面我以《花鍾》為例,進行闡述:
一、注意語言文字的積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有注重平時的積累,學生寫起作文才能有血有肉,並一氣呵成,語文水平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可見語言文字的積累在語文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這直接關繫到學生說話和寫作水平的高低。
片段一:
(出示課件,呈現五彩繽紛的鮮花)
師: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教室里「啊……」「啊……」的贊嘆聲一浪高過一浪。
師:你能用一個詞來描繪一下你剛才看到的景象嗎?
生1:鮮花朵朵。
生2:爭奇斗艷。
生3:芬芳迷人。
生4:萬紫千紅。
生5:五彩繽紛。
(學生說的時候,我把這些詞語寫在黑板上。)
師:讓我們把這些描寫鮮花的詞語積累在我們的腦海里。
學生讀。
……
學完了花鍾的第一段,我說:「這些優美的句子,我們趕快把它們積累到我們的智慧寶庫里吧!」
學生試背。指名背。齊背。
我們在教學中不但要注意詞語的積累,而且還要注重優美句段的積累。我們教師平時只是一味地讓學生多看課外書,劃出好詞佳句背一背,卻突略了課文中這些好詞佳句的積累,舍棄了這一寶貴資源,真是舍近求遠,事倍而功半。所以,我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課內課外兩手抓,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品味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課文中的遣詞造句看似作者信手拈來,其實每個詞,每句話都是作者經過深思熟慮的。
師:讀著讀著,你發現了什麼?
生1;大部分的時間後面都有一個「左右」。
師:你真會觀察。這個「左右」去掉行嗎?
生2:不行,可能開花的時間比這個時間早,也可能開花的時間比這個時間遲。
生3:用上「左右」更准確些。
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左右」是不可以隨便去掉的,因為開花的時間可能比這個時間早,或者開花的時間可能比這個時間遲。作者用上「左右」,更能顯示作者用詞的准確性。
接著,師:用你明亮的眼睛再觀察一下,你還發現了什麼?
生:同樣是寫花,但寫的方式不一樣。
師:這個小秘密也被你發現了,你真了不起!讓我們來看看這組句子,體會體會。
艷麗的薔薇開了。
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這兩句話,哪句寫得好,為什麼?
學生自由讀。
生1:我覺得第二句寫得好,第二句的「綻開」這個詞用得好,綻開就是全部開放了。
生2:我也覺得第二句寫得好,因為作者用上了「綻開了笑臉」,把花當人來寫,寫得生動一些。
師:是啊,「開了」只是我們的口頭語言,而作者用了這么美的語言把這些花寫得就像是可愛的小姑娘,你能把這種感受用朗讀表現出來嗎?
讀好後,師:像這樣的句子課文里還有很多,請和你的同桌一起去找一找,作者是抓住哪些詞語來寫花的,用圓圈圈出來。
在教學中,學生通過讀、辨,自己發現問題,發現了我們平常說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慾望。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里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

㈦ 當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1、偏離了語文課的特點。
語文課的特點是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可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卻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語文課的特點。比如,有的老師把《三顧茅廬》上成了歷史課;把《七顆鑽石》上成了思品課;把《人類的「老師」》上成了科學課,把《特殊的葬禮》上成了環保課等。他們忽視了語言文字基本功的訓練,不重視識字寫字教學,訓練不到位,學生識字量不夠,寫字不規范;不注重引導學生品詞析句,閱讀教學不滲透寫作因素,讀寫脫節;基本功訓練的形式機械單調,書面練習設計老套。其實,這些人是根本沒弄明白語文的本質,不知道語文課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麼。
2、課文內容分析過於詳盡。
教師沒有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特點,引領學生感悟文本,而是把課文內容挖掘得特別深,分析得非常透,很精彩,很到位,唯恐學生不會。結果使本來是一篇篇文質兼美、生動形象、感染力很強的作品,被教者煩瑣的講解,肢解成了支離破碎的知識點,課文的整體美感,內在聯系全被破壞,文章的精髓與靈魂也無法真正領悟,更談不上情感的陶冶、語感的培養。到頭來,教師費盡不少,學生的語文素養卻沒什麼提高。
3、忽視了讀書和積累。
課堂上學生讀書的時間太少。由於授課時間緊,教師唯恐完不成教學任務,將大量時間花在教材的講讀上。閱讀課堂上都充斥著詞句訓練、篇章分析等教學,學生閱讀量和習作量太少,不利於學生發展;師生共同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多,但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緩慢,讀寫教學嚴重脫節,學生表達能力低下,作文內容「假、大、空」。課堂教學老師包辦代替太多,學生自己讀書的時間少,自己琢磨的時間少,自己活動的時間少,學生沒有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不是用教材,而是教教材,把語文教學引入死胡同,只在課本的語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對優秀語言材料的記憶、背誦和對漢字的練習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全面發展。
4、形式主義還普遍存在。
小學語文教學中形式主義的東西還普遍存在。名曰培養綜合性語文素養,實則三維目標都未落實,語文課沒有語文味;盲目拓展,舍本求末,課文內容未落實卻花大量時間泛泛地拓展學習;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花哨多樣,虛花不實,濫用多媒體牽制了教學。再者,滿堂講變成了滿堂問,閱讀教學游離於文本。學生讀書甚少,教師缺少讀的指導與訓練,看不出學生讀書的進步;問題式教學,用課前從文中抽出的三五個問題牽著學生逗來轉去;熱衷於打外圍戰,教學不深入字里行間,浮於表面,糾纏枝節。
5、合作交流表面化嚴重。
課堂上經常看到的場面:教師隨便提出一個問題,立即宣布小組討論,只注重合作學習形式,可是隨意性太強。只重視合作學習的結果,又對小組學習的過程缺乏指導,沒有注意學生小組合作意識的培養。只注重合作,卻沒有保證充足的合作時間,忽視了學生個體的需要和個性的培養。在學習交流過程中,學生們表面上獲得了自由,實際卻迷失了方向。由以前教師「牽」著學生走,變成了學生「牽」著教師走。這種「極端的自主」最終帶來的將是課堂上的「放任自流」和課後的「一無所獲」。
6、濫用先進教學手段
很多教師把現代化教學手段作為一種課堂「包裝」,凡是能使用多媒體的環節都努力使用,不能使用的也想方設法添加,認為用就比不用好,用多就比用少好,結果亂七八糟用了一大堆,講課老師手忙腳亂,聽課學生眼花繚亂,教學效果卻華而不實。有很多教師在備課時花費很多精力製作課件,而往往把學科的特點、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學生的認知規律等忽略了,結果偏離了教學目標,上成了「四不象」的課。有些老師為了給課堂加些點綴,結果學生們都把精力集中到課件上。不科學地運用教學手段往往會限制或誤導學生,不僅不利於學生的發展,還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㈧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第一,偏。
審視當下的語文教學,之所以有些課語文味不濃,失落了語文本體,其深層原因是這些語文教學偏向教學形式的模仿,而輕文本的細研。教師本身對教材都不夠理解,不夠深入,不能准確把握,怎能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引領呢?文本學習成了一種淺閱讀,快餐式的閱讀,無法深入文本體會蘊意,感受語言的魅力,也就沒有了語文味,也就不能感受真正的人文,更不能實現語文學習的有效性。
偏,還包括對「雙基」的不夠重視,尤其是不夠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導致輕視講解、講授等這些基本的教學方法,把接受性學習和自主、合作、探究對立起來。新課標修改稿明確提出:「不應完全用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思考」。說明部分的分析還是必要的。適時的分析、講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語文知識,落實「雙基」。夯實基礎的前提下學生才能更好的去感悟、體會、 揣摩、體驗。
第二,虛。
語言訓練不落實,不到位。教師不范讀,不板書,淡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虛,還表現在課堂上不摳詞摳句,不糾正學生錯誤的語言,不辨析詞意,不辨析字形。該認的不認,該寫的不寫,該積累的不積累。脫離文本的議論太多,自由誦讀的琅琅書聲太少。脫離文本進行教學,漫無邊際,隨意發揮,用集體討論取代了學生個人言語實踐活動,還美其名曰開拓延伸。更些課,文本還沒弄清楚,就塞進了一些課外的東西。由於課件使用不能做到適時、適度和有效,雖然一時間提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可真正面對文本的時候,學生反而失去了興趣。
第三,鬧。
有些課堂表面看來熱熱鬧鬧,但表面的熱鬧精彩掩蓋不住教育背後的空虛乏力。課堂中眾聲喧嘩,異口同聲,沒有另類的聲音,沒有獨特的感悟,沒有多元的結論,沒有因思維撞擊而迸發的火花。鬧,反而使課堂封閉,學生的心靈之窗緊閉,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缺失了本我,缺失了個性,甚至連笑也是勉強擠出來的,這種情況令人不安。
第四,雜。
有些課教師落實不到位,重點不突出,所安排的內容繁雜,課件又雜多。甚至有些是與文本本身沒有多大的關系,老師也塞進了課堂,耽誤了教學時間,又沒有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第五,碎。
課文是一個整體,當前有些課隨意宰割、支解,弄得課文支離破碎。在教學中,要學生憑興趣選讀某個段落,難道不感興趣的就不讀了嗎?最後又不返回整體;有的課脫離了上下文,脫離了文章整體,讓學生孤立地理解課文中的某一句話。難道學生就對一句話感興趣,其他都不感興趣,不感興趣的就不學了嗎?

㈨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怎樣避免互動單一交流無味,效果不佳的現象

自新課改實施以來,我市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無論是從新課程教學理念到教學創新實踐,還是從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到課堂教學效果的管理評價,都做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經驗,教學效果和教師的整體素養得到一定的提升,教學質量得到明顯的提高。

面對成績的取得,我們也應該清醒當前小學語文教育的現狀,我們知道課堂教學是體現新課改成果的主渠道,目前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之一就是過多地強調語文的人文性,忽視了語文最基礎的工具性,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沒有正視語文是非下苦功夫才能學好的這一客觀規律,缺乏必要的語文實踐體驗,使語文教學流於空疏,導致語文本體的淡化和失落。之二:在學科整合的大旗下,進行了過多的非語文活動,導致語文學科「紅杏出牆」,「不務正業」,「為他人作嫁」,語文課上成了音樂課、品德課。之三:課堂上用大量的師生對話討論代替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活動,靜不下心來潛心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有浮躁之氣。之四:語文實踐的形式單一,朗讀感悟有餘,積累運用不夠,誇誇其談,學生不寫字,教師不板書。之五:在教學中出現方式、方法過多,為合作而合作,有嘩眾取寵之嫌,實際效果不佳的現象。

我們發現問題,並不是打擊廣大教師的積極性,而是針對新課改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症下葯。我認為當今的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准確定位,客觀地評價,需要我們認真地反思。那麼應該如何評價,怎樣反思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旁帆?從而使語文課堂教坦扒學迸發出新的火花,讓我們的教師和學生得到長足的發展,教學質量得到更好的提升,辦成讓人民放心、社會滿意的小學語文教育呢?我想根據新課程評價的理念和動態生成課堂特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包括課堂教學設計的評價、課堂教學實施的評價和課堂教學反思的評價。

一、課堂教學設計的評價

新課堂是動態生成的,更應該注重預設。預設是生成的基礎,只有充分的預設,才有精彩的生成;生成是預設的補充和提升,生成能更好地達到預設目標,兩者相輔相成。所以評課首先要對課堂教學設計進行評價,也就是對教師預設能力的評價。

1.教學目標設計的評價。

預設什麼,讓啟昌怎樣預設,首先得弄明白為什麼而預設,這就是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教學目標是構成一堂好課的第一要素,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在課堂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學目標既能發揮評價的指導作用,又能為評價提供依據。

語文教學目標一定要有語文學科的獨特目標,那就是培養學生學習和運用祖國語言這一交際工具,立足「字、詞、句、篇」,提升「讀、寫、聽、說」能力。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另外還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可操作性強。

2.教學內容設計的評價。

教學內容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材料,是達成教學目標的中介。教學方法受制於教學內容,「怎樣教」服務於「教什麼」。一堂課如果沒有合適的教學內容,那麼無論其教學方法怎樣設計都不可能是成功的課;一堂課如果沒有一定的容量的教學內容,那也將會是一堂空洞的課。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主要來源。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設計一般應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其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的刺激程度,對學生有一定的挑戰性,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

教學內容確定後,更重要是還要從學生實際和教學要求出發,創造性地選擇和重組教學內容,立足教材,又不局限於教材,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適當拓展教材,使教學內容更豐厚,更接近學生的認知水平,更有利於學生發展。所以,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現有水平選用教材,並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等進行適當地舍取、重組或調整,使教材和教學活動更貼近學生的實際,一定不要生硬地照搬教學參考用書。教師要在重視學科知識學習和學科技能訓練的同時更加註重語文生命性、人文性的感悟和表達。教學內容要開放,注意有限的課堂與無限的生活的溝通,處理好文本知識與課外拓展的關系。

3.教學過程設計的評價。

預設教學過程,首先,教師先與文本對話。讓自己的經歷、經驗與情感與文本作者的經歷、經驗和情感有機融合。其次,教師要立足學生的起點,站在學生年齡、心理的角度,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生活體驗與情感基礎。最後,教學過程的預設要留下拓展的空間。如今的課堂是復雜的,是動態的,是有偶發性的。因此預設方案時應該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適當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回味反思的時間。在內容的教學設計上可以是板塊式的,這樣才會開放、有彈性。每位教師只要「功在課前」,才能「成在課中」。

二、課堂教學實施的評價

課堂教學實施過程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雙邊過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靈活的互動策略能激發學生生成精彩資源,這些生成性資源又會促使教師生成出新的教學過程或更高一層次的教學目標及適合當時情境的教學方法。在動態生成的課堂里教師與學生都是學習者、生成者。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學習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我們認為把對教師行為的評價和對學生行為的評價作為評價課堂教學的一級指標。

1.對教師行為的評價

教師在課前有沒有對學生的「期待視界」進行拓寬,是否從學生實際認知起點出發;教學過程中有沒有顧及到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態,促進學生全員互動;能否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促進有效地生生互動;教師與學生的對話是否平等,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評價語言是否豐富;是否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對課中生成的各種資源能否機智地進行重組和利用;對教學內容的把握能力如何;對課程開發程度合不合理;多媒體的利用情況;是否注重課內外結合等等,對教學過程中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系列行為都應該做出合理地評價。

(1)互動策略。

課堂因教師、學生的生成而精彩,而只有互動才會有生成。所以教師要採取各種手段促進學生與老師互動,與文本互動,與同學互動,與環境互動。上課時,我們發現出現最多的互動形式是老師與個別學生之間的互動,而最缺乏的是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教師用通過評價方式或拋綉球或裝糊塗等策略來促進生生互動,比如:「剛才這位同學說什麼,老師沒聽明白,誰來重復一遍。」「誰聽明白他剛才說的話了?」「聽了他說的,你有什麼想法?」等,想辦法把老師的角色隱去,來突顯學生的主體性。

互動策略,在一般情況下就是通過教師語言起作用的。民主平等的教師語言是開展和諧教學的保證。上課教師要面帶微笑,語言親切,用商量的語氣,帶有親和力。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寬容學生的錯誤理解,但決不能讓學生帶著錯誤走出課堂。

教師的提問是促進互動的常見策略。

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手段,更是一種教學藝術。傳統課堂教學中的提問,主要的問題是呆、淺、直、碎、陳、死。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提出動態生成課堂中提問的策略有「趣問」、「巧問」、「曲問」、「精問」、「新問」和「活問」等六種。設計課堂提問不可機械死板,類型應靈活多樣。揭示課題可採用啟發性提問;初讀課文時可採用疏導性提問;深鑽課文時可採用探究性提問;單元總結時可採用比較性提問;品嘗精華時可採用鑒賞性提問;復習鞏固時可採用歸類性提問等。

教師的即時評價是促進互動的有效策略。

課堂中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評價是常見的評價,學生非常在意同伴的評價,更注重教師的評價。豐富有趣的評價語言,能激勵學生學習慾望,能指引學生學習方向,能診斷學生學習行為,能改進學生學習行為,比如:學習方法的滲透、學習能力的形成、學習習慣的培養、師生情感的升華等。所以我們要增強課前預設評價語言的意識,預設形式多樣的評價方式,比如:豐富的口頭語言評價、體態語評價、實物評價、「名人名言」式評價、及時性與延遲性相結合的評價、預設性與生成性相結合的評價。課堂評價語言除了豐富還要有情趣。教師在設計評價語言時最好能置身於文本的多種情境,積極尋求評價內容與知識點的融合,把評價有機地滲透於學習內容,使它們渾然一體,使之少幾分理性與機械,多幾分感性與靈動。

(2)過程生成。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文本、環境等諸因素的多元互動,相互之間會產生火花,迸發思維的靈光,學生互動中會生成預想不到的資源,老師對學生生成的這些資源要及時處理和重組,以成為下一個教學環節的內容,這就是過程的生成。

教學目標的生成。

預設的教學目標並不是不可調整的唯一行為方向。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狀態、條件隨時會發生變化,當學生的學情發生變化時,預設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開放地納入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成份以及始料未及的體驗,要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超越目標預定的要求。課堂的教學質量標准並不是看預設的目標是否達成,而更多的取決於學生上課時的精彩生成和教師在具體情況中的即時處理能力。

教學過程的生成。

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他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並成為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教學過程可以預設,但課堂教學如果一味按照固定的教學過程前進,不考慮學生的學情、課堂環境的變化,那麼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揮。在課堂中,隨著師生互動生成的不斷推進,教師應根據學情的變化隨機調整教學過程,增減教學環節。

教學方法的生成。

教學方法是達成教學目標的途徑。平時,我們要求教學方法不能單一,要多樣化;教學方法要引起學生的興趣,要適應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徵;教學方法要符合教學內容。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要盡量做到「以學定法」。在教學過程當中,根據學情的變化,教師要活用教法。

2.對學生行為的評價。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合作者;學生是參與課堂教學的主體,又是學習的客體。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教學改革的起點和依據。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個體處於受教育的群體中,構成了多個學習的主體。在課堂教學的評價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觀察學生行為的具體表現,對學生知識與能力、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達成程度進行評價,特別是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思維狀態、情緒狀態等進行即時或歷時評價。學生行為可以直接反映出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對學生行為的評價是課堂教學評價的核心所在。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行為的評價,我們可以從下列幾項指標進行展開:

(1)參與狀態。

什麼是參與?每一個學生都發言就是參與嗎?專家的觀點是:「應該說,站起來發言是參與,但從表面上看,是一種行為的參與,關鍵要看學生的思維是否活躍,學生所回答的問題、提出的問題,是否建立在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之上,每一個學生的發言是否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思考;要看參與是不是主動、積極,是不是學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學生交往的狀態,思維的狀態,不能滿足於學生都在發言,而要看學生有沒有獨立的思考。」 由此可見,學生要實現主動發展,參與是基本的保證條件。

評價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狀態,我們認為必須正視以下幾個問題:

──被動式參與

問與答支起的被動。在判定課堂上積極參與的情況時,我們的腦中往往會浮現那些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而這種「答問」的形式,在教學的課堂上很容易被部分教師誤認為是學生參與狀態的唯一形式,他們為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主動性頻頻發問,試圖製造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熱鬧情景。反過來,我們思考這個問題,積極的思考方式,就只有問與答了嗎?

當學生們一起為一段感人的文字,而滿懷情感地誦讀,情到深處不禁潸然淚下,你能說他們沒有參與嗎?當一個學生站起來描述他想像的畫面,而其它同學聽得津津有味時,你能說他們沒有在積極思考嗎?……

學生們積極有效地參與課堂,參與形式是豐富多樣的,問與答充盈著整個課堂,學生本身就被置於一個被動求解的空間。不要用你經營的被動式問題支架了整個教學課堂,何不試著從學生自身出發,找尋學生參與的方式,讓學生掌握課堂的主動權。

──程序式參與

教師為了上好一節課,教學目標、任務、重難點、教學設計,一切在課前都做了充分而有規律的准備,這樣有助於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參與課堂。教師為了讓課堂盡在掌握中,他們在這份完美的教案上傷透腦筋。

這種治學的風范很值得學習,但要掌握度,要認識到物極必反。對於這份教案能靈活的把握才是關鍵。部分教師頭腦中儲存著這份完備的教學程序,他們走進了課堂,得到了發揮的空間,他們對照著每一個設計過程,不斷地復制粘貼,學生參與執行程序就是合格的,可是一旦學生不執行程序,沒按程序來,作為教師就會出現亂碼,甚至出現死機狀態。學生這種程序式的被動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的發展方向。

──停滯式參與

課堂教學,要提高學生的參與狀態,教師的著眼點就會很容易的放在課堂這個有限的時間里,他們會在這有限的時間里,積極思索著去調動學生進行參與,而學生走出課堂的時間范圍里,很少被教師重視,或是這種課堂上展開的課外延伸多是留於形式,課外拓展的結果並不被重視,一些教師將學生的這種參與停滯在了課堂,形成了停滯式參與。只要教師有意識地進行指導、設計,完全可以通過預習、復習、看書、搜索、綜合性活動實踐等將學生的參與擴展到課堂之外。這樣,課堂教學就會更有效的進行,而且學生的主動學習的能力得到了培養。

另一方面,在以往的課堂里,學生參與的機會總是建立在問題已經解決,或已得出某個結論的基礎上,用以證明對於這個問題已掌握,老師也只給學生獲得的知識給予肯定或評價,而沒有對學生如何獲得這個知識的過程進行評價。也就是說,學生的這種參與是在教學結論已達成的基礎之上,只停留在對於結果的肯定與應用,並未參與到產生這種結果的過程中來,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參與仍是停滯式的參與。正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換句話說,在學生參與提問、討論、組織練習等活動的展開時,作為教師就應該通過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來評價、判斷教學效果。教師更重要的教育任務不是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而是教會學生掌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參與到解決問題的真實過程中,不再以旁觀者的身份去觀摩教師所示範的解題或死記硬背教師提供的答案。所以,給學生們發現認識的自由空間這才是調動學生參與性的重點。

因此,評價學生的參與度,不光是評價參與時間和參與人數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學生參與的質量要素和層次標准。

(2)生成狀態

「資源生成」是「過程生成」的必要條件,且取決於學生積極性的調動,但不完全局限某一階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把學生看作「對象」、「主體」,還要看作是教學「資源」的重要構成和生成者。評價學生行為自然離不開對學生資源生成狀態的探討。

學生進入教學的初始狀態,是教學能否對學生發展起真實、有效作用的基礎性資源,也是課堂上師生交互作用的起點;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狀態,包括他們的學習興趣、積極性、注意力、學習方法與思維方式、合作能力與質量、發表的意見、觀點,提出的問題與爭論乃至錯誤的回答等等,無論是以言語,還是以行為、情緒方式的表達,都是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資源;通過教學後學生呈現的變化狀態,則是評價性資源和下一個教學流程的基礎性資源。

一堂課是否精彩?是否成功?不是看教師的素質怎樣?而是看學生在這節課中發展了多少。學生在這堂語文課中語言積累了多少?朗讀水平有沒有提高?語言形式有沒有解讀與運用等等。課堂是因學生生成而精彩的,課堂也因學生發展而成功。所以我們要利用各種教學形式促進學生充分參與,積極互動,有效生成,深化拓展。

三、課堂教學反思的評價

新課堂是動態的,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主要在於引導和促進。一節課上完了,並不是一切都結束了。老師必須不斷地對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進行反思。

1.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就是教師對本堂課中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過程的組織、教學策略的總結、教學藝術的記錄等作反思,對自己、對學生,也包括教學內容和相關課堂環節進行再思考。這也是一種學習,一種更有效的實踐性的自我學習。葉瀾教授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教師在自我反思中可以從思所得、思所失、思所疑、思所難、思所創等方面進行反思。

2.重建方案。

評價的目的不在於評優評劣,而在於由此形成改進計劃,促進教師自身的提高。教師可以通過在自我評價中認識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可以在評價學生中進行自我反思,認識得失;也可以在他人評價中認識課堂教學的商討之處。然後結合自己的思考對教學方案進行重新建構,以提高自己的教材把握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智慧。這樣,我們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成為我們語文教師成長、發展的過程。我們知道毛毛蟲結繭自縛是為了化蛹成蝶,翩翩起舞,美麗的蝴蝶裝點著自然的美麗,是它經受一定痛苦後的輕松與喜悅。同樣,我們小學語文教師也一定會不負眾望,根植於小學語文教學的沃土,真心實意為學生,凝心聚力求發展。

小學語文是一門最基礎的學科,因此,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認識這一基礎的重要性,把我們民族文化的「根」留住,從漢語拼音的一點一滴做起,從漢字書寫的一筆一畫做起,從「字、詞、句、篇」的知識積累到「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做起。正如語文教育家崔巒先生所說「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璞歸真,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關注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生活習慣,樹立大語文觀,將語文學習和生活實踐緊密聯系起來,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打好生命的底色。

㈩ 如何確保語文課上出語文味

語文課如何才能上出「語文味」

一、把握學科性質

「語文姓語」這是大家常說的一句俗話,但它簡練明確地表達了語文教學的基本特徵。語文是工具,需要學習訓練,需要運用積累;語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審美,有文化積淀。《語文課程標准》中強調,在語言實踐過程中,提高語言實踐的能力。這就是要用語文這工具做手段,探索語文的無窮內涵。學生的多讀、多寫、多思、多問,是最重要的語文實踐,是實現語文積累,提高語文學習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徑。比如說,有位老師在講《桂林山水》一課,在學習描寫灕江水一段時,組織安排了一系列訓練。老師說:「灕江的水,靜、清、綠」,同學們想一想,在靜、清、綠之間用上什麼聯接的詞,就可組成句子?同學們回答:生①灕江的水既靜又清還綠;生②灕江的水不但靜而且清還很綠;生③灕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接著,老師又說:其實這一句就是這一個小節的概括。這樣概括地寫一句,能使讀者感受到灕江的美嗎?如果把「靜、清、綠「這三個詞重疊一下,句子該怎麼說?學生回答:灕江的水靜靜的。灕江的水清清的。灕江的水綠綠的。老師又說:詞語一重疊,程度加深了,但還不具體。我們看著灕江的水不禁贊嘆起來,如果使它變成感嘆句,句子應該怎樣組織排列?學生回答: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教者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語文訓練的鋪墊,來體會課文的語感,體會灕江之美。這就是語文。北京市特級教師吉春亞這樣說:我這里所說的「語文味」決不是借著「大語文」的旗號,改頭換面的大雜燴,諸如內容開放無「度」的知識拼盤常識課,人文提升過「限」的不倫不類的教育課,教學目標貪「全」的各科雜燴綜合課等,而是通過對典型「言語作品」(各科書面的、口頭的、聲像的教材)剖析、玩味,積累了一定數量的語言材料(常用的詞語,典型的成品等)學習運用語言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交際,逐步形成能夠獨立聽說讀寫的「語言能力」,同時,內化各種(知識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獲。其中「言語形式」為特定的教學對象。如學習朱自清寫的散文《春》,決不是為了記住春天具有「春風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識,而是學習朱自清先生如何抓住關鍵詞語來描繪春色的,如何將情感用恰當的言語表現出來的,從而懂得這樣運用語言的所以然。這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真正是具有語文味的課堂。
二、定準三維目標
那麼,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該如何體現其它三維目標呢?
1、讓豐富的情感激盪於課堂
語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學科。讀《桂林山水》,你會心馳神往,情不自禁地感嘆「江山如此多嬌!」讀《賣火柴的小女孩》你會為小女孩悲慘的命運而傷感,為當時社會的黑暗而憤怒……情感折射出來的魅力是無窮的。情感的迸發,來自於文本本身。古人雲: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批文以入情。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傳誦不衰,就是飽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著作者的心血和生命。他們的情感體驗,激起了讀者感情上的共鳴,而情感的生發又是理解作品的催化劑。朦朧素淡的清幽,崢嶸崔嵬的奇特,雲蒸霞蔚的壯麗,把我們帶進詩的意境,令人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那些或可悲可壯,或可親可愛,或可哀可怨的人物形象,他們一個個走進讀者心中,讓人去感悟,去思索。
而我們目前又不能不看到,我們的語文教育大都遠離了情感。教師肢解式的分析,取代了學生對課文整體感悟,冷靜而客觀的講解使作品變得索然無味。在許多教師眼裡,文學教材也不過是傳授語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的例子(文本),不過是考試范圍內的內容而已,教師更多想到的是如何將文學作品中的知識點灌給學生,想到的是各種考試可能從哪一方面,哪一段出題,怎樣才能使學生拿分或不丟分。因此有些老師甚至模仿考試出題的方法,將活生生的文學作品轉化為一道道僵硬死板的標准化試題。所有學生的眼裡只有一個哈姆雷特,所有的作品只能有一個中心思想。難怪有的學生說:我在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哭了,而老師在講它時,我卻睡著了。
確實,我們的語文課,不乏精闢,不乏知識,缺乏的是激情,是感染,缺乏的是語文味。現代教學論把語文教學劃分為兩個領域:認知領域和情感領域。二者相互滲透,互為因果構成一個有機統一體。很顯然,我們現行的語文教育因缺乏情感而很難成為一門完整學科的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一千次的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學生的全面智力的發展。因此,我們要激發學生語文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必須以多向思維取代單向思維,以學生的感悟代替教師冷靜的分析,將形象思維和情感體驗與抽象思維有機結合。同時,教師的情感投入是至關重要的。很難想像一個感情內斂,表情僵硬,語言干癟的語文老師能夠出色地上好一堂語文課。語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語文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浪漫主義情懷。語文教師必是一個感情豐富並學會煽情的人。他能夠准確抓住教材的情感點和學生的情感點,並在二者之間架設一座橋梁,使學生在激盪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勵;使他們在高昂的情緒中,產生想像和頓悟。從而產生和諧共振的增力效應,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我在教《我的戰友邱少雲》一課時,我就抓住七八小節這個情感點,先范讀,然後引導學生懷著無比崇敬、無比悲壯的心情,深情朗讀這兩段課文。邊讀邊體會,你覺得課文中的哪些描寫深深地打動了你?把這些地方劃下來,想一想為什麼會被感動。我覺得這樣的教學學生會受到情感的熏陶,價值的引領。
不僅如此,語文課的人情味還體現在以人為本,充滿人文關懷,對學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要求,賞識其個性,激勵其潛能,真正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讓學生真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無拘無束地塑造、張揚自己的個性;在神思飛揚中真正展現自我,釋放本真。師生雙方都能在上課的快樂中發掘新的潛能,舒展個性生命的靈性,讓語文課堂溢滿生命的激情,綻放絢麗的個性之花。
(2)、讓精彩的教學過程呈現於課堂
在三維目標中,「知識和能力」可謂是基礎目標,「過程與方法」是思維發展類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是體驗類目標。這三維目標是一個內在統一的和諧整體,應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同時得到落實。因此,教師首先要認真研讀文本,探究文本本身所要體現的言外之音,言外之義,然後深入研究教學過程,這既是學生思維、想像的過程,也是能力培養的過程,是教學的「三維目標」統一的過程。過程由各個環節組成,隨著教學進程,要環環相扣,步步為營,遇有錯誤要及時矯正,遇有遺漏要隨時填補,發現生成性的課程資源,要隨機應變,充分開掘利用。一位老師在執教《清平樂村居》時,對於「相媚好」同學們理解得非常到位。說明兩位老人情濃濃、意切切、甜蜜蜜、樂融融。此情此景,兩位老人聊些什麼呢?這又是思維和想像的空間,老師讓同桌的兩個學生像兩位老人一樣聊起天來。頓時課堂上議論紛紛,情暖意濃。一會兒,教師又讓同學們向全班匯報交流。一個學生說:「他們說,三個兒子白天勞動,晚上還要溫習功課,大兒子還要准備明年考北大哩!」這時又有一個學生若有所思:「好象作者心情不大好……」為什麼作者心情不大好?看來這位學生對作者辛棄疾所處的時代背景有一些了解,但又不十分清楚。時值金兵肆虐,生靈塗炭,北方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作者是一個愛國詩人,他憂國憂民,感慨賦詩,寫了不少豪壯雄奇、沉鬱蒼涼的愛國詩詞,《清平樂》就是其中一首名作。可惜的是教師對學生這一獨特感悟未予理睬,如果在這里稍稍「生發」一下,不僅讓學生學習了一種讀詩詞的方法:結合時代背景學習詩詞,而且還有助於學生了解詩詞的深層含義,即作者有感於「國破山河在」,他深情地描繪了江南農家的安寧生活和美麗景色,這和北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為一個曾經馳騁疆場的愛國詩人,怎能讓敵人的鐵蹄踐踏我們的國土、魚肉我們的百姓呢?憂國憂民之情,隱含於字里行間。因此說,一節有味道的課應該是靈動的、智慧的、動態生成的。
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習方式的採用上應該是靈活的,有時體現在個體對言語對象的沉思默想中,有時體現在學生之間的「切磋琢磨」中,有時體現在形式活潑、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無論採取哪一種學習形式,都應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真正成為提高語言能力的主人。
三、堅持三個原則
一堂有語文味的課就像藝術珍品,讓人津津樂道,回味無窮。我認為,做到這一點一定要體現三個教學原則:
①要以學生為本。時間是學生的,空間是學生的,是學生在學、習語言,因此,學生理應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為學生服務的,是配角,充分讓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語言活動,千萬不能互換角色,本末倒置。
②要以訓練為主。語言是一種技能。要掌握它,必須通過無數次的訓練,要讓學生聽得清楚,說得明白,讀得正確,寫得流暢。本事是訓練出來的,絕非「講」出來的。
③要以鼓勵為主。毋庸諱言,我們的母語是眾多語言中不易學,不易掌握的語種之一。課堂上學生出現差錯,產生困難是十分正常的。不去挖苦、諷刺,要多給學生以鼓勵與幫助。鼓勵學生不僅是種手段,也是一個教師思想的具體體現。
四、培養四種能力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是語文學科的根本特點,也就是說語文教育要堅持語言訓練和人文熏陶的統一。小學階段是基礎的基礎,理應抓住工具性不放,通過工具性滲透人文性。那麼,語文課,特別是閱讀課就是要以讀為根本,著力培養四種能力。即實實在在指導學生讀書,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認讀、概括、感悟、探究四種能力。
①實實在在指導學生讀書,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認讀及概括能力。
認讀能力應是閱讀教學應重點培養的最起碼的能力,低年級尤其要關注認讀能力的培養。概括能力是一種捕捉要點的能力,在生活中廣泛應用,從中年級起就應加強訓練,應貫穿每一課書教學的全過程。為了培養學生的認讀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學中我們要努力抓好三個環節:一是放手讓學生讀課文,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二是讓學生邊讀書,邊識字,把字音讀准確,並初步理解字、詞的意思。這一環節中,學生寓識於讀,真正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有利於學生掌握漢字的音形義。三是讓學生默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這項訓練,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②實實在在指導學生讀書,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感悟及探究能力。
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及探究能力是閱讀教學精讀階段的重要目標。教學中我們也要努力抓好三個環節:一是在反復朗讀中引導學生感悟,把課文讀懂,讀得有感情。二是在重點詞語的研讀中提升感悟,讓學生讀出文字背後的意思。三是在質疑和傾情對話中強化感悟與探究,培養學生的情懷。
閱讀教學,「讀」為根本,「讀」是認讀能力形成的基礎,「讀」是概括能力形成的捷徑,「讀」是感悟能力形成的靈魂,「讀」是探究能力形成的法寶。學生具備了這四種能力會受益無窮。
總之,一堂好的語文課,首先得有「語文味」。語文味越濃,課就越好。語文課的最大問題,不是怎麼教的問題,而是教什麼的問題。語文課的最大悲哀是語文本體的淡化和失落。讓我們提高自身素養,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使語文課堂到處洋溢著人性的光輝,充滿著智慧的交融、個性的張揚,散發著語文的獨特芳香,流淌著師生間真情的表白,涌動著靈性的互動,課堂必將成為師生生命共同成長的沃土、精神棲息的理想港灣,成為師生難忘的一次「人生境遇」。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小學語文語文味淡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