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語感」語感怎麼培養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在關於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標准》這樣指出:「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從此處可以知道:培養學生的語感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什麼是語感呢?語感是讀者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受,就是在感知語言材料時直接產生的一種對語言文字含義、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語感的主要特徵是直覺性何自動化。
怎樣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語感訓練和積累呢?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生活中的積累,是積累語感的基礎
葉聖陶先生說:「要求語感的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去揣摩,應當把生活經驗聯繫到語言文字上去。」「單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麼深切的語感。惟有從生活方面去體驗,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積聚起來,積聚得越多,了解越見深切。」從葉老的這段話中,我們也感知到:生活經驗與語感積累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們喚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讓他們為每一天的生活都會留下美好、愉快的回憶。熱愛生活,才會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小學生的眼中,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意識、有目的地組織的各種活動,更能積累語感。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組織不同層次的實踐活動。低段重在詞語的積累,簡單內容的事件的描述。中段重在對事件過程的描述,且能抓住要點。在大量的活動中,建立詞語與生活的聯系。如:只要說到公雞,學生會說出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公雞的特點,好鬥的雞、生活中的帶著一群母雞的公雞,其特點各不相同。春天裡欣賞的美麗景色,應該是那樣的美麗;夏天裡看到的是那樣的充滿無限的生機;秋天裡感受到的是一片成熟的金色;冬天裡出現的更能激發學生不同的遐想。這些生活的經驗從哪裡來呢?只有從生活中來到學生的美好的記憶。
二、閱讀中對美的欣賞,也能加深對語感的培養
《語文課程標准》強調:「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現代教學觀認為:教材不是學習的唯一憑借,應該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同時,學生對教材的感悟不是老師能夠講出來的,而是在語文閱讀的實踐中積累感悟的。
葉老提出:「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就是強調抓住詞語的理解和感悟。語文是以字詞為載體,讓學生在語言藝術的寶庫中尋幽探勝,含英咀華,通過積極的智力活動,通過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去體會語言高手們怎樣做到「意能稱物,詞能逮意」,領悟語言的神韻和妙境,養成對語言的強烈興趣,磨礪敏銳的語感。
我們在學習《飛奪瀘定橋》一課時,從課文的題目著手:讓同學們猜一猜,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課文可能寫了什麼?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什麼用「飛奪」,而不用「走過、越過」?從學生的學習中,逐步知道,這「飛奪」突出了紅軍的急速、神奇和通過這座橋的難度。
每個學生的良好語感不是在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是通過每一次的積累,達到良好的語感狀態。著名的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就是這個方面的榜樣。從學生的每一句話中,幫助他們實現良好的語感積累的過程。
於永正老師說:「文如看山不喜平。」在一篇文章中蘊涵了作者的「情」、「理」和「法」,讀者怎樣把作者的觀點變成影響學生的、實現學生自我教育的過程呢?朗讀是學習語文的根本之法,葉是教語文的根本之法。情,要在讀中悟;理,要在讀中悟;法也要在讀中悟。但這個「悟」,是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是學生自主的體驗,而不是老師的包辦代替。這正是新語文觀的要求。
《學會生存》中說:「現代教學,同傳統的觀念與實踐相反,應該使教學適應學習者,而學習者不應屈從於預先規定的教學規則。」我們在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感悟時,應該是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過程,而且是不同學生的不同感受,正如「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樣。
在這讀的過程中,實現語文知識的積累,語言的積累,更重要的是生活的積累和感受的積累。這語感是其中的一部分。
深思《語文課標》的內容,聯系實際的需要,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也可以這樣說:給每個孩子一個金色的童年,給每一個學生留下美好的記憶,是為了把孩子教出靈性來,讓他們玩出靈性來。
這美好的記憶從哪些地方來呢?應該從大量的美文中來。在閱讀大量文章的過程中實現語感的積累,實現語文知識的積累。關於大量的閱讀,在《語文課程標准》中這樣規定:「小學第一學段,閱讀量不少於5萬字;第二學段閱讀量達40萬字;第三學段,閱讀量達100萬字。六年中閱讀量不少於145萬字,達到400萬字。」也就是說,小學語文必須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豐富的語言、豐富的經驗、豐富的積累和善於用腦子所產生的智慧。這就是學習所達到的靈性。
朗讀中,還要求背誦規定的篇目的詩文。從大量的語言實踐里,體會言語中所蘊涵的東西,積累語感。在讀中,要細系品味。葉老說:「我們讀一篇東西,無論詩文詞曲,總要像吃東西一樣細細咀嚼,一句也不輕易放過,一個詞兒也不隨便對付,才能達到透徹地理解。所謂欣賞,是以透徹地理解為基礎的,理解不透徹,即使多少能欣賞點兒,總不免遺漏若乾地方,沒有把滋味辨出來。」這樣的閱讀過程,同樣培養了學生的人生態度,又豈止是學習語言文字呢?
滿意請採納。
Ⅱ 學生語文語感的培養
一、深入情境,熏陶語感
小學生有很強的模仿力,精彩的范讀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教學中可選擇精彩的范讀,要求學生聽清楚、聽完整、抓要害,從語音、語調、節奏、重音、停頓等方面讓學生充分感受、反復琢磨,並跟隨練習,這樣自然會使他們的語言變得流暢、正規,語言感受力得以提高。教師精彩的范讀,也能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加強語感能力。如學生在學習《四季之美》一文時,我通過一組表現四季美景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了四季之美,學生在敘述過程中,已經初步體驗到了四季的美與美在哪裡。另外通過一段帶視頻的誦讀播放,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祖國大地春之明媚、夏之熱烈、秋之沉靜、冬之妖嬈,受到了語感的熏陶。
二、插上想像的翅膀,豐富學生的語感
培養語感,必須把朗讀和想像結合起來,即訓練學生運用形象思維的方法進行朗讀。我在教學三年級上冊《燕子》一課時,就讓學生展開想像,精讀、體會,為培養學生的語感下功夫。《燕子》是現代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的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佳作,長期以來就是小學語文教材的必選篇目,文質兼美。這篇散文描繪了春天裡燕子活潑機靈的外形體態,特別是在春光飛掠和憩息的畫面,著力寫出了它「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機」,充分表現了小燕子的可愛。
其中有這樣一段特別優美:在微風中,在陽光判洞物下,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那邊的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讓學生深入理解,充分體會飛行中燕子的各種姿態,用敘述性的語氣讀,節奏輕快。「斜著身子」,強調燕子的飛行姿勢的輕快靈活;「一轉眼」,「掠過」,強調燕子飛行的快速;「唧唧叫著」,強調燕子飛行時的歡快心情;「波紋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放慢速度,用活潑有趣的語氣讀,「有的……有的……」呼應性重音,一幅眾多的燕子鬧春圖頓時凸現。
這一系列的指導,讓學生體會到了燕子的活潑、機靈,和春天裡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蓬勃的生機。應該說這段文字處理飽含了作者的想像和聯想,是具體的、生動的。但是高超的言語總是「意則期多,字唯期少」,言有盡而意無窮,所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力透紙背」,這就為讀者留下了再創造、再想像的餘地,否則「掠過」、「波紋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便會令人莫名其妙、不可理解了。人們之所以能夠理解這段文字的意義,並產生豐富多彩的感受,正是想像和聯想在語感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想像和聯想可以使人對言語的感受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三、朗讀品味,領悟語感
語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語言刺激和內在知識能力迅速交融的產物,它的獲得是建立在對語言現象條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礎上的,它是有直覺的特徵。語感蘊含在朗讀之中,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最有效的方法。培養語感,必須引導學生緊扣課文中某些語感因素很強的地方,反復咀嚼、深入品味,達到「文章讀之極熟,即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
如《荔枝》一文中:母親撲哧一聲笑了,筋脈突兀的手不停地撫摸著荔枝,然後用小拇指甲蓋劃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剝開皮又不讓皮掉下,手心托著荔枝,像是托著一隻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那樣愛憐地望著捨不得吞下,嘴裡不住顫灶地對我說:「你說它是怎麼長的?怎麼紅皮里就長著這么白的肉?」畢竟是第一次吃,畢竟是好吃!
母親竟像孩子一樣高興。學生在學習時,通過反復朗讀,體會出這段話寫出了母親第一次吃荔枝時的美好感受和為兒子的孝心而欣慰。「一隻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在媽媽的眼中那分明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她怎麼忍心把它吃掉;而一個「托」字,把媽媽對這種世間尤物的愛憐,生動形象地掘液展現出來。嘴裡不住地對我說:「你說它是怎麼長的?怎麼紅皮里就長著這么白的肉?」孩子似的那種激動和喜悅同時也讓讀者體會到了作者心中隱隱的酸楚。
四、注重實踐,增強語感
語感是學習規范語言長期積淀的結晶,只有強化聽說讀寫的實踐,持之以恆,養成習慣,才能形成對文章的感受能力。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的實踐活動:聽,就是教師創設一定的語言環境,諸如上課聽講、聽別人講話、聽電視廣播等。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及時捕捉語言信息,了解內容,抓住中心和要點等。
這有助於學生對語言的感受,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說,就是在一定的場合中,讓學生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一過程就是言語的口頭運用,在說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在積極地活動,組織語言極快,要求說話的語言准確、連貫、得體。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安排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開故事會、舉行朗誦比賽、表演話劇等,在語言運用中增強語感能力。
Ⅲ 怎麼提高言語的語感
語感獲得的第一個途徑是要有大量的閱讀。大量的閱讀讓學生見多識廣,視野開闊。通過不斷地對各種類型的文章進行閱讀和比較,學生漸漸地就能產生出對文章優劣的感覺。
語感獲得的第二個途徑是要精選美文,進行朗讀和背誦,仔細分析。誦讀時對文章的心理感覺,和不出聲黙讀大不一樣。不出聲黙讀時,文章意義的連貫性,情節的精彩程度,更能影響對文章好壞的判斷;而誦讀時,文章字詞的選擇,句子的拗口和通順程度,所使用的修辭和韻律,更能在大腦中形成文章是好還是壞的感覺。在誦讀之後,再對句子的語法和文章的結構仔細分析,從細微之處明白其好在哪裡。然後,對一些優美的段落進行背誦。在可以熟背很多優美的文章之後,寫作時就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套用其中一些好的句子。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即是指的這種情況。
語感獲得的第三個途徑,就是在寫作初期,多對美文仿寫和套用,甚至原樣照搬,東拼西湊,也無不可。俗話說:「天下文章一大抄」,古人也曾言道:所寫文章「無一字無來處」。即便有人反駁文章抄襲之風是不好的,斷不可行,但卻無法否認,在小學生最初的寫作練習中,模仿和抄襲是最好的方法,而且即便是文學大家,也難免在有意無意中模仿和抄襲他人的作品。
語感獲得的第四個途徑,是要充分利用學生寫出來的作文。
學生的作文,經老師快速瀏覽之後,匆匆寫就評語。有個別好的文章會得到老師的垂青,有機會在全班面前被老師朗讀、點評。也許有個別差的文章,被老師拿出來當典型分析,當然,這樣的機會誰也不願意得到。
學生看到老師的評語後,如果評語說寫得好,可能還會重看一遍自己寫的作文;如果評語說寫得差,很多學生恐怕會沮喪地將作文往旁邊一邊,就再也不會過問了。
然而,學生寫作文,無論其態度是認真還是草率,無論寫出的文章是好還是壞,都是費了一番功夫的。僅僅這樣草草地處理之後,學生付出的努力,並沒有獲得相應的回報。
為了充分利用學生付出的努力,在老師給出評語之後,可幾個同學一組,互相分享彼此的作文和評語。分享時,可以讓每個同學輪流以背誦的形式演講自己的作文,或者是依次朗讀其他同學的作文。
學生寫作文時,整個人都沉浸在自己寂靜的內心世界裡。大腦一邊思索,一邊指揮手的書寫,同時眼睛掃描所寫的內容,思維中可能還會有個聲音在微微默讀。由於大腦中同時運行的任務較多,難免會出現加工不同步或互相干擾,犯了一些小錯,但大腦可能無法發覺。同時,在學生當時所處的視角和情境中,學生可能無睱也無法去評價所寫文章是好還是壞。
自己寫就的文章,畢竟是在思維中經過了很多復雜的加工過程,所以很容易就可以背下來。當學生以背誦的形式向同學演講自己的作文時,文章以聲音的形式被產生,被送進自己和同學的耳朵,此時,學生對於文章的感覺和一邊寫一邊看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也許寫出來時覺得很妙的句子,說出來就會感覺很糟。同時,其他同學聽到文章後,會有各種表情和眼色,或贊嘆或漠然,通過這些反饋,學生會進一步體會寫得是好還是壞。
當自己的文章被其他同學朗讀出來時,學生聽起來又是另一番感受。若有寫得好的句子,聽別人讀出來,引起大家的共鳴,會禁不住有一絲得意;若自己寫出的病句,同學朗讀得結結巴巴,讀不斷句,自己聽到時,也會有一點不好意思。至於朗讀其他同學的文章,除了可以從別人的寫作中吸取經驗教訓外,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忍耐力,因為大多數學生寫的文章實在不怎麼樣。
在朗讀分享中,每個人文章的優缺點,更清楚明白地在同學們面前顯現了出來。如果在他人的文章中犯的錯誤,自己也在犯,在以後的寫作中,就會自覺地去避免。同時,分享過程也讓大家更能明白,什麼樣的句子是好句子,什麼樣的文章是好文章,使學生的欣賞和寫作水平都慢慢地得到提高。
在這個分享的過程中,也可稍微點評和討論一番。但僅僅是這樣簡單的背誦和朗讀,就可以讓學生受益非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