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淺談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淺談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發布時間:2023-05-04 18:04:49

㈠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1、首先,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不僅僅是單一知識的傳遞,同時也伴隨著心靈的接觸,情感的交流,語言上的溝通。

2、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積極配合你的教學,融洽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在一種快樂下學到知識,已達到課堂教學目的,輕松順利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融洽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要盡快做到角色的轉變。在教學中巧用教育教學藝術和教學技巧,大膽的探索創新,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更加生動活潑,讓學生在毫無感到拘謹的情況下輕松的學到自己應該學到的東西。反之,何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3、其次,感情和心靈上的溝通,對於學生,情感有時成為學習的動力,有時卻成為阻力。在教學中,情感的積極性和消極性是並存的。這就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用一種溫情感化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愛和溫暖,這樣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參與我們的教學,才能成為課堂中真正的合作者。

4、教師要充分尋找學生的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給予其鼓勵,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那份閉培沉甸甸的愛,那種愛一旦被學生感受到,那麼對於學生會產生一種巨大的動力。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對於學生會感到無限的溫暖和求轎陪唯知的興趣。那麼課堂效果以及對亂畝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可想而知。

㈡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趙茹娟 江蘇省徐州市淮海西路中心小學 什麼叫語文素養?全國小語會會長崔巒老師認為,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閉型賀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課程標准》中,語文素養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它絕不是一種純粹的語言技能,而是一種綜合的文明素養租中,是個體融入社會、自我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養。語文素養概念的提出,使語文教學在弘揚科學理性精神,注重語言的准確、簡明、實用,滿足國家現代化生產的基本要求,與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對《語文教學大綱》的歷史性超越。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呢?作為最基層的小學語文教師,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 培養學生熱愛語文的興趣 新一輪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努力形成教學個性」。於漪老師也曾說:「教師如果有本領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求知慾激發出來,教學就成功了大半,學生學習語文就有了良好的起點,就不以為苦,從中獲得樂趣。」學習的興趣是學習需要的一種表現形式。需要是人的活動的基本功,是個性積極性的源泉,它促使人朝著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標,以行動求得滿足。需要越轎派強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動就越有力。如果學生能意識到語文學習的迫切性、必要性,對語文學習就會越感興趣,就會越積極地投入學習。學生學語文的興趣主要依靠老師去培養。在教學中喚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並收到良好效果的基礎。 二 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1.樹立多學意識 從學生接觸語文學科開始,語文教師就有義務讓學生明確語文學習的任務。語文學習是母語學習,在語文知識的海洋中有許多有趣的事物,把語文學好,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自身修養,因此我們都應該用心學語文,力爭多學。 2.激發多讀意趣 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閱讀是一種技能,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過程。而詞彙是語言表達意義的主要單位,在語言學習中有起舉足輕重的作用。沒有詞彙,就不能傳達任何東西。當然在閱讀過程中,詞彙對獲取語言信息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我們不但可以通過閱讀有趣的外文小說或感興趣的專題輕松地擴大詞彙量,還可以通過大量閱讀鍛煉從不同的角度思維的能力。大量的閱讀還可以豐富我們的大腦,增長知識與見識,提高自身修養。由此可見,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應該在小學階段就著手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趣。 高爾基說:「凡是我所有的好東西,都要歸功於書。」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這一點也體現在教育中。在現今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閱讀教學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課內閱讀,一是課外閱讀。課內閱讀是指在課堂內,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的閱讀活動。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是課內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尤其在提高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本學期,我們藉助省「四項配套工程」的春風,安排學生走進學校圖書室借閱當下最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圖書。能閱讀到新配的圖書,他們欣喜若狂。 葉聖陶老先生指出,閱讀是吸收的事情。從閱讀中,我們可以領悟人家的經驗,從寫作中,我們顯示自己的經驗,吐露自己的感情。從讀學寫,讀寫結合,這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規律。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語言表象。只有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學得實,學生說話、寫話才會感興趣。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學習不怵不懼,沒有心理障礙、樂學、自覺自願地學,語文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課外閱讀作為閱讀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尤其在提高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有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並給學生合理的指導,引導他們充分利用校內外的課外閱讀資源,才能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服務。 3.提高多寫興味 多寫並不是寫的作文篇幅長,而是注重用筆寫下日常語文學習中的一字一句。從學生開始識字寫詞開始,就要求他們有意注意一些好詞好句好段,主動摘抄並背誦積累。 除了積累別人的以外,自己也要養成良好的「寫語文」的習慣。我在教一年級的學生時,鼓勵他們用對比和聯系的學習方法識記生字。在一年級的下學期,借著識字教學,我開始著力培養學生整理形近字和同音字的能力,要求他們在課外預習時整理出來並組詞寫在每一課的生字表旁邊,每次上課我安排三五分鍾反饋他們整理的情況,給予整理較好較多的同學鼓勵,久而久之,他們開始喜歡這樣的語文活動,並逐漸養成了習慣。到了二年級,他們學會了查字典,我又鼓勵學生在預習時給「生字開花」(擴詞),也整理在生字表的旁邊。每次的第一課時教學生字時,我把它當作游戲安排在生字教學後,語文課增加這一環節,學生們非常喜歡,積極性特別高,每次的匯報他們都是爭先恐後,惟恐自己不能把自己課前查字典而獲知的新詞第一時間公布出來。養成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兩年的時間,現在隨便翻開任何一個孩子的語文課本,你都會看到每一課生字表旁邊都有他們用心整理的形近字、組詞,也有給每一個生字擴的三到五個詞。升入三年級後,我在他們的預習任務中又加了一項:嘗試在預習完字詞之後,在課文的字里行間尋找最耐人尋味和最優美的句子,畫下來並在句子旁寫下自己的感受,哪怕只有一個「好! 」字也行。 三年來,看著孩子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日益濃厚,聽著他們動情的朗誦,關注他們學習語文能力的成長,我不禁覺得,平時的多寫,不但積累了他們的詞彙,增加了詞彙量,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語感。堅持多寫在他們的語文學習中留下了痕跡,也為他們以後的寫作奠定了基礎。 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學以致用,寫作水平的高低是語文學習好壞的最好見證。

㈢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素養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後天培養得來的,包括個體的思想品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待人接物的態度以及對事物的認知等要素。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通過語文知識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以及待人接物的能力。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重點在於讓學生學會發現文字的美,鍛煉小學生的文字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確的處理問題。在小學階段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其長期發展有重要的意義,能使學生從教學過程中獲得愉悅的享受。下文將從具體的實踐過程,詳細分析如何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在語文教學准備階段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在課前的准備階段,語文教師在進行教案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有明確的認識。教案編寫時,要注重對問題的設置,在課前預習階段就將這些問題拋給學生,讓小學生獨自去進行課文的閱讀,發散自己的思維去理解課文內容。這樣做能夠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的能力,使其獨立思考,根據相應的問題去閱讀文章,培養其文化素養。例如在《烏鴉喝水》一課的預習過程中,教師可向學生提出問題:你怎樣看待這只烏鴉?由於小學生還處在想像力豐富的階段,所以老師得到的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門的,但這樣有助於學生發散思維。

三、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語文課堂的教學相比其他學科本身就更有趣味性,在課堂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不要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教育,而應挑選一些優美的詩句或是一些有哲理的句子,讓小學生通過分組討論或是自主思考,去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文學魅力,提高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培養其認識美、發現美,並且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贈汪倫》一課的學習時,可能學生對詩句獨立進行解讀,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去想像當時的場景,讓學生體會李白與汪倫兩個人之間的友誼以及桃花潭美景。在這個時候也可以讓學生畫出自己想像中當時的情景,將畫贈給自己最要好的朋友。除此之外,在教學時還可以使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詩句中的美景。

四、在課後作業設計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在課後作業設計過程中,語文教師不應只讓學生去做課本上的習題,而應站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上去進行課後作業的設置。核心素養中最重要的要求是培養學生正確的是非觀念與待人接物的能力。在進行課後作業的設計時,教師要適時地引導學生去進行思考,並且得出正確的結論。例如在《濫竽充數》一課的課後作業布置中,應對南郭先生、齊宣王的不同表現進行分析,指出南郭先生這種行為是錯誤的,讓學生進行思考,並且指出他錯在了什麼地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

教師對學生的答案進行一一點評,不正確的地方要及時指出。使學生得以改正,並且培養學生在學習中要秉持實事求是的思想,使自己的學習能力真正的提高,而不是學習南郭先生那樣鑽空子,最終還是會被發現。這對學生的長期發展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小學語文課堂的很多文章都是很有哲理性、教育性的,旨在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應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在工作中更好的去執行。

五、通過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課程設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閱讀課程、寫作課程以及口語交際課程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教師需加強這幾個方面的引導。在閱讀課程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學習水平選取適當的文章,文章要蘊含一定的道理,對小學生的是非觀念進行引導,要選取語句優美、能夠引起小學生興趣的文章,對其進行一定的培養。並且可以適當的使用高科技手段,通過視頻、音頻或是播放圖片的方式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革新。閱讀課上可以給學生播放和課文內容相關的視頻

㈣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是國語的前言,是打開少年思想的一把金鑰匙。小學語文課,便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一切素質教育都源於語文學習。小學語文作為人生中的啟蒙科目,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都有著獨一無二的重要性。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它包括著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代表著中國的軟實力,體現著仁義禮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學。小學生正處於人生中的起步階段,是學習和接受能力最強的時候,這個時候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會使他們日後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大量的事實證明,語文教學是培養人文素養、人文精神的天然乳汁。人文素養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不僅包含一個人對文學藝術的欣賞水平、感悟能力,而且還包括一個人的審美情趣、價值觀念、內在氣質和精神境界。良好的人文素養是人發展的最本質的源泉,最持久的動力,是生命核心的潛能。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通過不同的文章,各種語文活動,培養學生對真善美的辨別,對人類、自然的關懷,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並由此煥發出內在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堅強不屈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使他們以後無論遇到怎樣的艱難曲折,經歷怎樣的人文精神危機都能從容應對,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態勢。
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會斗爭中形成的思想體系、世界觀或思想武器,也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進步文學的中心思想。它主張一切以人為本,反對神的權威,把人從中世紀的神學枷鎖下解放出來。宣揚個性解放,追求現實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對等級觀念;崇尚理性,反對蒙昧。人文主義肯定了人是生活的創造者或主人,要求文學藝術表現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學為人生謀福利,教育發展人的個性,要把思想、感情、智慧都從神權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提倡個性自由以反對人身束縛。而回顧過去我們的語文教學往往過分強調語文的工具性,否定語文學科內在的人文性,要麼用煩瑣的分析肢解課文生動感人的整體形象,要麼用無休止的做題取代學生讀寫的語文實踐,要麼用所謂的標准答案限制學生閱讀的多元感受,這樣就容易扼制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所以,忽視了人最根本的思想和情感,忽視了發展學生的個性,我們的教學必將導致社會的人文缺失。新聞報道中學生自殺的頻繁上演,使大家不禁要問:我們的教育又怎麼了?我們的孩子怎麼了?他們為何如此不知珍惜生命?殊不知,這正是我國教育一向「重科學,輕人文」結出的惡果,因此,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已成為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刻不容緩的任務。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呢?

一、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
「語文素養」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語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的有機整合。語文素養的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如何提高人文素養呢?首先,拓展學生的視野,塑造健康人格。文學對人性的塑造和對社會風尚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優秀文學作品表現出來的高尚的理想,堅強的意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真善美的心靈,無不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量對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提高,對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的作用。其次,通過積淀,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一個人的語文素養的高低,關鍵在於個人對語文主動積淀的厚實程度。當語文積淀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在人身上形成一種富有個性的文化底蘊,而積淀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廣泛閱讀和識記背誦。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在重視廣泛閱讀的同時,還要重視識記背誦。教師要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識記背誦,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化素質,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最後,發展思維,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文學欣賞是一種審美認知活動,遵循著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一般認知規律。同時它還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它由感覺器官對作品進行感知,再調動生活積累,產生共鳴,再經過豐富的想像、聯想和分析,進而領悟到作品所揭示的生活內涵。通過理解、玩味,得到賞心悅目的、怡情養性的審美享受和思想認識。掌握並遵循這一規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發現美、認識美、創造美,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走進語文教材,讓學生直接體驗作品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篇文章。教師應該重視用文學性的語言繪聲繪色的把學生帶進教材,讓學生在聽、說、讀中體會課文的美。學習語文不僅僅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它更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縮影。其中蘊含著博大精深的古老中國文化。我們偉大的祖國在幾千年漫長的發展中,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文化。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延續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五千年來,中華文化薪火相傳。作為未來中國發展的希望,小學生學習語文,了解傳統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通過課文的學習,他們會更深刻的了解和喜歡上中華文化,可以培養出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更能有效的抵制外來文化對我們侵略,使中華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到。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在課本閱讀中聯系學生生活去處理教材,而且我們還要善於在平時多留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學生的周記、隨筆是語文教師了解學生打開學生心扉的一扇窗,可以結合學生記錄下來的學校班級生活、青春期的朦朧情感、喜歡的音樂、感興趣的影視動漫畫小說等等,讓他們討論、評判、體驗、內化。通過這些渠道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同時豐富了學生情感,健全了人格。
三、讓學生開拓視野,學會關注社會,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學生應該引導學生去學習語文,學習語文的渠道要拓寬,不能僅囿於有限的幾本教科書,從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學教科書。因此,我們在上好語文課的同時,應意識的安排一些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從中體察社會、體察生活,豐富人文情懷,提高對自身的認識,從而促進自身發展。例如:多讀名篇名著。我們現在要讀的不僅限於課本,還需涉及各個時期、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名人作家們留下的經典。讀經典就是讀人生。當今社會時尚文化的功利、快捷、浮華助長了學生的浮躁、張狂的功利心態。多讀一些名篇名著,多與大自然和睦相處,有助於陶冶學生的人文精神。 又如,多關注社會生活,滿足學生對現實生活的廣泛了解。可以叫他們放假回家的時候,多看看民生新聞,多看看報紙,引導學生開始學會以一種「人文關懷」的心態對待我們這個世界,他們有的為社會競爭的激烈而感慨;有的為弱勢群體而憂傷,有的體驗到了社會的世態炎涼;有的感悟到了人間的真情溫暖,有的產生了幾分愛心與同情;應該看到,語文學好了,情感也必將得到升華。這是因為在語文學習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被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所感染,心靈受到碰撞,品格得到陶冶,獲得了美的熏陶,加深了對人類的情感的認識和理解,使我們感情變得更加細膩。語文教學應該擔負起升華學生情感的重任。這種生命的體驗遠比獲得一點知識來得重要,學生受到了理智的挑戰和內心的震撼,獲得了精神的陶冶和心靈的凈化,達到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的目的。
總之,語文教師要明確教學任務,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把人文素養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小學語文教學回歸到人文教育的軌道上,重視對人自身的關懷與完善,從而培養小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弘揚人文精神。

㈤ 淺析在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發展的需要,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從以下三方面著手來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
一、注重積累
大量的研究、實踐證明,語言的學習只有在大量語言反復撞擊、反復刺激下才能點點滴滴地「說出」,通過長年累月的積累才能「奔涌而出」。小學生正處於語言發展的最佳年齡。對於他們來說,大量積累語言、豐富和發展語言能力,是他們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語言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在我們要讓學生把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做到課內積累與課外積累並重。
1、課內積累
鑒於課堂時間有限,在課內的積累必須要提高效率。這就要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在指導閱讀方法和培養閱讀習慣的同時,大量積累優美的語句。教師可根據課文的具體情況來指導學生積累語言。例如,在教學《珍珠泉》一課時,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寫了珍珠泉的外觀,第三自然段集中筆墨描寫泉水從地下冒出來的形態,想像豐富,情景交融,加上擬人、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詞彙豐富,語言精練,極富感染力,是積累語言的好材料,應指導學生誦讀記憶。而對本文中其它非重點段落的教學則應該一帶而過。這樣合理地取捨,省時、高效。
2、課外積累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具性學科,我們要樹立大語文教學觀,就要打通課內外,實現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的接軌。例如,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後,我積極利用電視、廣播、學校的報刊,以及學生訂閱購買的一些雜志等媒體資源,指導學生關注戰事發展,多角度、多側面了解戰爭情況,讓學生自主地實踐語文,積累語言。
二、培養語感
《語文課程標准》強調,語文課程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特點,對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培養語感,也是由語文學科獨特的情感特性和人文內涵決定的。語感,既包括對語言文字正確、豐富的理解力,也包括用語言文字准確、生動地反映生活的表現力。語文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不斷培養語感的過程。正如許紀霖在《我們的教育制度在理論上存在著誤區》所說:「我們知道,學任何一種語言,絕對不是從規則學起,而是從語感學起。」
1、反復誦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時候,我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往往是不可言傳,只可意會,正如中國古代文論中的「得意忘言論」所說的,言辭有時並不能精確地反映意旨,言有盡而意無窮。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富有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彷彿使人置身其中。對這些文章的反復誦讀,可以使學生逐步感受語言內蘊和文章氣勢,領會其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精妙之處,是讓學生感悟語言的絕妙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既要保證誦讀量足質高,又不能過度;既要在「書讀百遍」的基礎上達到「其義自見」的效果,又不能把語文的學習當作玄學,對感悟的內容不加區分。
2、對比揣摩,培養語感
有些詞語看似平淡無奇,但仔細一琢磨,你就能感受領悟到其中精妙傳神之處。因此要引導學生對重要的詞語、句子進行揣摩,以體會蘊涵在文字裡面的深層含義。比如,我在一、二年級的語文教學中,經常通過對重點詞句進行增、換、刪等形式,使學生感受語言的形象、具體、生動與抽象、空洞、羅嗦之間的區別,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又如,教學《難忘的潑水節》一課的結尾:「多麼幸福哇,1961年的潑水節!」「多麼令人難忘啊,1961年的潑水節!」我用投影片出示了另外兩個句子,讓學生進行對比:「1961年的潑水節多麼幸福哇!」「1961年的潑水節多麼令人難忘啊!」二年級的學生雖然不知道前兩個句子運用了倒裝的修辭手法,但卻體會到了這里的強調作用,強調的是因周總理的到來,傣族人民的幸福之情、難忘之感。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因為對某些詞語、某些句子的欣賞、玩味,而忽視對整篇文章的整體感悟。把一篇文章支離、破碎,是不利於培養學生語感的。
三、指導運用
兒童積累語言、感悟語言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我認為是運用語言,即運用明確具體的語言文字准確無誤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他人溝通、交流。運用語言的能力是小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
關於習作的批改。它既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習作的實際,又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習作的優缺點。我在具體教學中,採取了以下不同的形式:我先 師范,再讓學生自己改;採用教師批學生改,我使用一些固定的符號,寫幾句簡明的要求,讓學生據此修改;有時,我針對學生的個別問題,採用面批面改;還有時,我採用互批互改,以若干學生為一組,選擇某個學生的習作互相討論,共同修改。

㈥ 【淺談如何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 淺談小學生素養的培養

摘 要: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首先仍是激發學生對於語文學習的內在驅動力,讓學生在有學習興趣的前提下,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促使他們主動學習。我們要通過學生樂於接受的教學方式,選擇有效的教學形式,不斷挖掘學生學習語文的潛力,創造課堂的驚喜,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語文素養;情意目標;學習內驅力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2)15-021-2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對語文素養的認識是: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語文知識,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語文老師如何不斷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內驅力,全面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呢?筆者於此做了一些思考和實踐。
筆者認為,小學生的學習,更需要關注他們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要制定切合他們的一些情意目標,讓他們在積極的鼓勵中、良好的習慣中、正確的方法中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
首先,制定一個切實的、有針塌叢對性的情意目標是關鍵的一步。語文教學目標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中已有明確的規定,那如何落實課堂的情意目標?讓教師在教授語文知識的同時,關注好課堂的情意目標的達成,這樣做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認為小學語文教學有三大目標:1.盡可能不讓一位學生討厭上語文課,而應該讓他們喜歡上語文課,讓他們喜歡語文老師培衫歷。「親其師,信其道」,小學生的「親師」效應是能在學科的學習中得到很顯性的表露。2.在小學教學中要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推陳出新,幫助學生能始終保有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從而主動學習,化學習的知識為能,不斷提升語文素養。3.高度重視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直接影響到學生中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可以說,小學語文教學中,在非智力因素方面,這是極為重要的目標。
只要能在教學中不斷達成以上三點情意目標,就能讓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內驅力。制定目標之後,就要通過具體的方法和途徑去達成目標。筆者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有效的探索,也作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重視與學生的有效溝通
學生在進入社會以前,需要在教育過程中學習如何思維,學習如何交往,學習各種知識並塑造各種相應的行為。這也應是我們母語教學賦予的使命。語文教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必然肩負著很大的責任,那就是引導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對教育本身及其知識的渴望,始終保持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為了讓學生學得輕松、有效而快樂,我們認為教師和學生溝通效能的發揮至關重要。
語文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溝通的品質又決定了師生人際關系的品質。學生是通過與教師的人際關系的感受來決定是否喜歡這個教師所教的學科,是否願意來遵守這個語文教師所提出的學習規則,是否主動參與這個教師所提供的各種語文活動。學生內在學習驅動力的強弱是學習是否順利的關鍵。
語文教學中師生的溝通交流的關鍵點大致如下:
其一,開學第一天的要求。第一節課必須提出明確的語文學習的要求,讓「語文學習銀行儲蓄所」正式開張,制定語文學習的規則,讓學生明確語文學習的方向。其二,教師對每次語文測試情況有起伏的學生都要進行個別交流,密切關注學生學習的情緒變化,讓激勵和督促成為學生積極進取的動力。其三,關注學生在課堂上、作業中出現的突出或異常表現,課余進行及時談話,揚長避短,及時跟蹤。其四,最通常的是利用課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及時的溝通和反饋。在溝通中教師必須要掌握的原則: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力求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二、採用各種激勵和競爭機制
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激勵、表揚。對於學生的「語文學習銀行儲蓄」情況「兌換」相應的激勵。老師開的「銀行積分券」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催化劑,是幫助學生獲得語文學習成功體驗的一種媒介,有助於學生,尤其是學習成績相對落後的學生能及時獲配搜得學習的成功體驗。一個問題的精彩回答,一次作業的認真完成,一次測試的細微變化都可以引起老師的表揚和積分鼓勵。促進學生有天天收獲積分,天天進步的願望形成,並且促使學生能在有效的機制中自我激勵,自我督促。除了個人縱向比較,還可以和小夥伴形成競爭小組,每次測試情況相似的兩個學生就是下一次測試的競爭選手,一「輸」一「贏」間,競爭豪情高漲,不只為測試結果的忽高忽低,關鍵在於這種學習的風發意氣讓學生學期情緒高漲。超越「近鄰」的鬥志是最昂揚的。
針對學生的不同狀態,教師要進行及時的點評,老師真誠的表揚是極為重要的。學生是多麼在乎老師的肯定,從那一雙雙幸福的眼神,一張張充滿自信、快樂的笑臉上,你不難感受到他們正在體驗著學習的幸福感。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走向幸福。千萬不要吝嗇我們的褒揚之聲。
三、重視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
1.認真聽課的習慣。在課堂上,筆者一直告訴學生,上語文課只有一個要求:兩眼看著我。原本這應該是從小養成的習慣。這是了解學生聽課專注度、理解度、興趣度的很重要的信息,孩子的眼睛是不會騙人的。此外,聽的習慣又是多麼重要的。很簡單的道理,老師的課上得再精彩,學生沒有聽,其聽課效果可想而知。而且沒有認真地聽,更不可能有積極的思維過程,筆者不能允許出現課堂上只是少數人被關注的課堂局面,這樣對於其他學生的學習永遠不可能有現狀的改變。每個人都應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只是孩子的理解程度存在差異。也只有聽了,思考了,他才會走進文本,走進語言文字的世界,也才會感受語言的魅力,體會語文學習的快樂。語文的課堂學習才是有效的,而不是上不上語文課其實沒什麼不一樣,不就是認幾個字,讀幾遍課文嗎?這樣的語文課堂是低效的,也的確很難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自然也無助於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㈦ 淺析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該致力於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那麼,語文素養是什麼呢?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一個人的語文素養至少包括他的語文能力、語言積累、語文知識、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認知能力、人文素養等。語文教學是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途徑,而語文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而在整個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發揮著至關重的作用,它是積累語文知識的保證,提高語文素養的最好途徑。 那麼該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踐: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是一句空話,我們經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只有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才能挑動學生心目中想學的心,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識。所以,課堂教學要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在教一篇新課文之前,我都注意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魚游到了紙上》一課時,我採用了直接導入課題的方法,讓學生跟著我一起書空課題,在板書的時候,我故意將魚游到了紙上,寫成了魚畫到了紙上,學生都很激動,連忙指正我的錯誤,我順勢引導:咦,不對呀,魚是活生生的動物,只能被畫到紙上,怎麼可能游到了紙上了呢?這樣一來,學生都很感興趣,非常迫切的希望進入課文一探究竟,很自然地便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於有著強烈好奇心的同學吸引力就更大,所以,我就立刻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效果會好些。
二、朗讀為主的課堂閱讀教學。 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還是遠遠不夠的,這只代表著學生願意去學,那麼,語文課堂作為培養語文素養的主陣地,以文本為憑借,就要求教師採用各種可行的辦法來幫助更好地融入課文,理解課文,來達到目的,學生教材中所選用的文章,都是遣詞造句等方面的範文,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依靠文本,如何充分地利用好文本來培養語文素養呢,我認為應該多重視朗讀。在小學課堂中,所有的閱讀課文應自始自終都貫穿朗讀,在朗讀中來培養良好的語感,因此,對於一些好的文本,除了要求在課堂教學是多讀幾遍,甚至要讓學生能夠背誦出來,這樣能夠增強學生對語言的直接感知能力。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課文《觸摸春天》時,因為這篇課文內涵比較深刻,小學生沒有實際的生活體驗,不能夠快速地理解課文內涵,文中許多句子比較長且難以讀通順,因此教學時我反復讓學生誦讀,甚至要求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當堂背誦出來,通過反復的朗讀,學生的感情融入的更深刻,不僅增強了朗讀的訓練,也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更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訓練思維的敏捷性。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進行語言實踐的訓練,這對提高教學效率,活躍思維,培養創造精神,發展個性,以達到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我常根據課文的內容有目的的去進行語文實踐的訓練。 例如,在教學《普羅米修斯》時,讓學生發揮想像,說說如果當時你站在懸崖邊看著普羅米修斯遭受痛苦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在教學《桂林山水》時,讓學生說說,你想怎麼當好導游,把這個美麗的風景介紹給你身邊的夥伴親人。問題提出後,孩子們都搶著發言,課堂氣氛十分熱烈,一般經過快速思維後,先在小組里討論,然後再推薦說得好的在全班交流,這樣,談論交流而後把他們說的寫成文章,效果是很好的,使學生在課本中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目的。
四、適時練筆,提高作文水平。 閱讀是作文的基礎。語文教學不光要培養學生聽、說的能力,更要培養學生讀、寫的能力。教師要找准語文課本中讀寫結合點,在閱讀中教給學生表情達意的方法後,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抓好由讀到寫的遷移,扎扎實實地掌握寫的技能。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文章給我們意猶未盡的感覺,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間例如《普羅米修斯》普羅米修斯被大力神救出之後,發生了什麼事情,《觸摸春天》,盲女孩安靜在經歷了這次奇妙的歷程之後,以後的生活又會是什麼樣的。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建議我們的學生拿起手中的筆,填補那片空白,讓學生的想像自由馳騁,海闊天空,既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領會,更是一次鍛煉寫作的好機會。在閱讀感悟、深刻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情動辭發,因而寫得情真意切。「我手寫我心」,長此以往,學生的作文水平必將得到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 許多孩子都很喜歡閱讀,但很多孩子都沒有很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閱讀范圍很窄,讀過就忘,不注重

㈧ 淺談小學語文素養的培養小論文【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一個人的語文素養至少包括語文能力、語言積累、語文知識、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認知能力、人文素養等。筆者在這方面進行了探索,現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 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要優化教學環境
為實現語文素養培養目標,我們必須重視和加強語文教學環境的建設與優化工作,讓學生的語文素養能在各種環境和多種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
1.樹立大語文學科觀念意識
語文學習不能局限於教材。大語文教學的學習材料應是廣泛、多樣、大量的,現有的教材只是這些學習材料中的一部分。語文學習不能局限於課堂。知識來源於生活、社會、橡侍自然,如僅限於課堂學習,只是井底之蛙,所識有限。而大語文教學的學習不僅是課堂上的學習,還應該與學校、社會、家庭、自然這個大環境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自然而然地就和家庭、社會、自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
2.構建語文學習的硬體條件
就語文學科教學來看,基本的教學硬體條件有標准教室、圖書室、閱覽室、多媒體教室等,構建這些硬體條件是非常必要的。
二 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要從課堂教學中找到突破口
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是課堂教學。組織並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情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的主角,進而達到語文教學的最佳效果,這些是小學語文教師的追求。為此,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以生活的反差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實踐表明:在教學中,我通過鑽研教材,抓住教材中的內容沖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慾。
例如:《中彩那天》一課,當我引導學生抓住課文情節的沖突,提出作者的父親中了夢寐以求的彩票時,為什麼全家卻心事重重?這個問題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產生了強烈的反差,使他們產生了好奇心,強烈的求知慾驅使他們認真閱讀課文。通過思考討論後,才知道原來真正中彩的是父親的同事庫伯,而中彩的賓士汽車,父親完全可以占為己有,因為外人都以為是父親中了彩。全家人心事重重的根本原因是違背道德信義佔有這輛汽車還是遵守道德信義,把這輛汽車還給庫伯呢?全班同學圍繞這個問題讀讀、想想、議議,老師適時引導學生展開人生價值的討論,讓學生懂得人應有志氣,人窮志不短,金錢有價道德無價。
其次,抓住課文中的對比。如《大倉老師》一課中,當春美對「我」的發言表示異議,並明顯表現出歧視同學的傾向時,大倉老師在黑板上「若無其事」地寫上一個格外大的「俺」字,寬磨大倉老師的這一舉動,和學生平時所見老師的行為有強烈的反差,形成鮮明的對比。課堂上頓時議論紛紛,學生們經過自我的對照和互相之間的討論交流,體會到大倉老師的「若無其事」,實際上是對春美無理言行的無聲批評;他之所以把「俺」字寫得格外大,實際上是對「我」無聲的、堅決的鼓勵和支持,也是對其他同學的教育。學生們通過學習,懂得了大倉老師為人的正直、公平和慈愛。
2.以生活體驗培養學生的情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認識活動與感情是緊密聯系的。在教學中,我積極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尋找與文中的生活相似的體驗,使學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進而更好地進行教學實踐活動,這樣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中,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進行教學活動,不僅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得以提高,也使學生的閱讀習慣、想像能力得以提高。
3.以生活的輻射陶冶學生的情操
生活是個大課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義遠遠大於我們的課堂教育。在教學中我們如果有意識地把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場景和教學內容聯系起來(也就是把社會生活輻射進課堂),那麼教育效果比單純說教的效果要好很多。
三 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要豐富語文課外活動
豐富語文課外活動,也是新課標多次強調的。在構成語文素養的諸要素中,語文能力是核心因素。說到底,一個人的語文素養要通過他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體現出來,而且一個人也只有具備了相當的語文能力,能讀會寫,善於吸收和表達,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而任何能力的形成都離不開實踐,語文能力的形慎如鬥成也是如此。造成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是語文教學不給學生實踐的機會。
1.讀課外書與讀報
引導小學生從小養成愛看書、愛讀報的好習慣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在這方面我採取了布置課外作業的形式,由孩子們獨立完成,製作剪報和編寫手抄報;採取了小組活動的方式,大家一起來讀,再一起議論;還採取了集體活動的形式,開讀書報告會,把書報的內容排練成小節目演出。
2.看電視與看電影
小學生每天看電視的時間過長,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社會問題。語文課外活動還要把學生看電視和電影納入到活動之中。我多次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看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電視節目和電影,之後針對所看內容進行講解,讓學生互相討論。我發現這樣確實能夠從多角度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對現代文化的興趣和求知慾。
3.說話、討論、朗讀、講演
開展語文課外活動,一定要給孩子們提供說話和討論的機會。口頭表達對於兒童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小學普遍班容量過大,語文課外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課堂教學小學生發言機會少的不足。
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語文素養,才能促進自身全面和諧的發展,才能適應未來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在這方面我們應該繼續深入地研究、探索和實踐,探索出適合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具體途徑,既符合小學生實際情況,又可持續長久地堅持下去,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新課程改革在各校學生中順利推進提供一定的幫助。
〔責任編輯:陳晨〕

㈨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四大核心素養:

1、語言建構與運用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律,形成個體的言語經驗,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

2、思維發展與提升

思維發展與提升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思維能力發展和思維品質的提升。語言的發展與思維的發展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因此,思維發展與提升也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的重要表徵之一。

3、審美鑒賞與創造

審美鑒賞與創造是指學生在語文活動中體驗、欣賞、評胡宴薯價、表現和創造美的能力及品質。語文活動是人形成審美體驗、發展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通過閱讀鑒賞優秀作品、品味語言藝術而體驗豐富情感、激發審美想像、感受思想魅力、並逐漸學會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表現美和創造美,形成自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養成高雅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祥者因此,審美鑒賞與創造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語祥者文素養形成和發展的重要表徵之一。

4、文化傳承與理解

文化傳承與理解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能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解、借鑒不同民族和地區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文化視野、文化自覺的意識和文化自信的態度。

課程是實現褲者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純粹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人們對特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作的主觀反應。

因此,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不僅決定了一定社會中的教育是否要進行改革,而且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標乃至規模。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充分地說明了上述論斷。

整個教育發展史的事實表明,社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都將引發學校胡宴薯教育的重大變革。剛剛過去的20世紀之所以被人們稱做教育改革的世紀,其原因也在於此。

工業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價值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即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生產者和勞動者,成為生產和消費的工具。學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褲者其經濟價值。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人力資本理論。

其專注於經濟增長、不顧人的發展的教育模式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然而,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關注,要求對教

育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果不著手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將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世界各國之所以不約而同地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其原因也在於此。

㈩ 如何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小學語文素養

第一,必要的語文知識。
離開知識的沒陪能力是不可設想的,輕易否認語文知識對語文學習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容易使語文教學走向非理性主義的誤區。在課程標准中對小學生必須掌握的語文知識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三個方面做了非常具體的說明;漢字音形義的知識(1-2年級識字1600-1800,寫字800-1000;3-4年級識字2500,寫字2000;5-6年級識字3000,寫字2500)、基本閱讀(理解詞語:低段-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並積累,樂於與人交流;中段-聯繫上下文,藉助工具書理解詞語,抓主備虛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高段-積累詞語,領悟表達方法,了解說明方法等)和寫作方法(低段-有興趣,寫想像的事物,寫自己的認識與感想,運用學到的詞語;中段-樂於書面表達,寫見聞、感受和想像,樂於分享,積累語言材料;高段-留心觀察,積累習作素材,內容具體,感情真摯,學會修改等),基本的語法和修辭知識(比喻、擬人、誇張、排比設問、反問等)、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結構知識(總分總)等。語文學習必定涉及語言知識學習,知識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麼知識,如何教知識,還有很多需要我們認真研究。例如,《歌聲》教學生怎樣概括主要內容:誰怎麼樣?指導學生以回答問題的方式來概括,收效非常好。
第二,豐富的語言積累。
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一篇篇具體的範文,這就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佔有一定量的感性語言材料,在量的積累的基礎上產生質的飛躍——厚積才能薄發。小學階段要求學生掌握3000個左右常用字和2500多個漢語常用書面枯滾蠢詞彙,背誦160篇(首)古詩文(低-50,中-50,高-60),課外閱讀量達到150萬字以上(低-5萬,中-40萬,高-100萬)。這是形成語文素養的基礎。 第三,熟練的語言技能。
熟練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為一種素養。語文教學必須在大量的語言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查字典、朗讀、默讀、說話、聽話、作文、寫字等基本技能;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和常見的語言表達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維方式,善於把自己獨特的思維結果用規范的語言進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備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據不同語言材料和不同交際場合適當地使用語言,

閱讀全文

與淺談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