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的素質教育是什麼

語文的素質教育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05 05:51:06

Ⅰ 如何在小學語文中實施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主課題。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學科教學的落實。語文學科,在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能力乃至學生各種素質上起著重要的作用。素質教育的小學語文教學是依據國家的教育方針,著眼於學生及社會長遠發展的需要,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宗旨,以注重培養學生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主要特徵的教育,體現主體性、全體性、全面性、基礎性和發展性原則。它主張學生自主地生動活潑地學習語文,它要求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方法,使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它以培養能力,提高文化素質、文化修養出發,它不僅注重課堂教學,而且重視課外語文活動。這樣內外結合,「雙軌」運行,全方位多側面地學習語文,教師不是讓學生在做大量的應試篇章或練習冊,而是積極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多寫課外筆記,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呢?
一、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是實施素質的關鍵
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是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學科,擔負著為提高民族素質打基礎的重要任務。小學語文教學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學生觀及教師觀,做到教與學的統一,通過語文知識經驗的傳遞去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引導學生主動發展,幫助學生形成主動發展的機制,不斷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教會學生學習及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但人是有差異的,從現實上講,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只有揚長避短,發展優勢,人才能成才。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了解學生,發現學生,不僅提高學生的智商,而且要提高學生的情商;不僅要開發學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除把學生培養成為四有新人外,還要在傳授知識過程中著力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使學生成為身心健康的人。要做到這一點,小學語文教師不但要有科學的頭腦、高尚的人格、先進的思想、淵博的知識,而且要有熱愛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成為學生的朋友,同時用自己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去培養求真求善求美的一代新人。
二、改革課堂教學,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把被動接受的「要我學」轉變為主動進取的「我要學」,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主地,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為了更好地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其主體性進一步發展,我在課堂教學中,主要從兩個方面訓練學生:
1、提出問題,讓學生自讀課文。
每學一篇新課文,我讓學生先預習課文,碰到不理解的字、詞、句、段、內容就向老師和同學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同學提出的疑難問題。學生能藉助工具書,通過討論探索,從而得到解決。當學生解決不了時,我才給他們提示幫助解決,這樣教學過程中形成了師生共同探索新知識,使學生有自己的思維空間,學生的學習情緒既活躍又輕松,在自由的氛圍中馳騁,達到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目的。
2、激發小組討論,讓學生互學。
同學是小組的成員,通過討論互學,使學生能在互助、和諧的狀態下探索新知識。互學,學生互補彼此的不足,每個同學的認知結構、經驗水平、個性發展存在著差異,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能從別人不同的觀點及方法中得到啟發,取長補短。
三、面向全體,因村施教,重視個性的技能發展
素質教育作為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是著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我們抓住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因材施教,以不同層次知識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因此,語文教學過程的設計、教法的安排,要適應於受教育者的不同層次、不同情況,讓有能力的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接受知識,從而實現全面育人的目標。
在語文教學的具體實施中,我採用非同步教學法。使各類學生能經常體驗到進步和成功的喜悅,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使他們都能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中學習。對於成績優秀的學生,除指導他們超前學習之外,課堂上我還讓他們展開思維,從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問題。而在課堂教學中,我盡量照顧中下生,讓他們在40分鍾內有較大收獲,並注意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節奏,以中下生理解弄懂會做為前提,針對他們的思維力,多啟發提問,對於他們的閃光點則給予充分的肯定,作業的難度要適中。這樣使上層學生的潛力得到發展,下層學生也能逐步提高,品嘗進步的快樂。總之,我們要創造條件,給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使之在表現中增強興趣,逐步把他們引導到教學目標上來。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布盧姆曾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態度是選擇適合兒童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兒童。素質教育作為一種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的教育,與「選擇性」、「淘汰性」的教育模式是相對立的,因此,我們必須把握面向全體,重視個性發展的素質教育層次性原則,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重視個性技能發展,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注重把語文能力的培養有機地和知識教學過程相結合,將語文能力的培養寓於知識的領會、理解、運用、掌握之中,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培養他們的不同個性技能,使他們的能力得到不斷提高。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方法,根據認識論的觀點,依照科學方法可使人的認識活動變得有序,使天分較高的上層生學到更多的東西,中層生學到想學的東西,能解決比較復雜的問題,形成個人的某種技能。
四、堅持整體性原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柳斌同志說:「育人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教書育人的教學目標。語文教育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教書,最終目標是育人。在語文能力訓練的同時,進行思想教育,達到教書育人的目標。由於學生的個性鮮明,可塑性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得到很好的效果。

Ⅱ 語文素養是什麼

什麼是語文素養?下面是我給大家搜集整理的語文素養的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語文素養的含義

語文素質是指經過教師的培養和訓練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循環往復的吸收和表達的實踐中而長指經過教師的培養和訓練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循環往復的吸收和表達的實踐中而長期形成的聽說讀寫能力期形成的聽說讀寫能力。

語文素質的內容

1、語文素質是指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素質

2、語文素質主要是指人們後天所形成的語文素養它主要包括語言素養、文學素養、文化素養三個方面。語文素質的高低主要表現為知識與能力的高低。

3、語文素質是指運用語文這個工具進行書面和口頭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通過平時語文學習中所積淀下來的人文素養而形成的對美的感受能力、對社會和人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等。

4、所謂語文素質主要是指學生在學語文、用語文方面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特點、品質及能力的總和。

5、語文素質就是指一個人在先天生理條件的基礎上通過接受語文教育而發展起來的語文方面的水平是指一個人的文化心理結構在言語層面上的整體投影與輻射。

6、語文素質是指以人的先天真賦為基礎在後天的語文環境和語文教育的影響下通過學習主體的學習活動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內在的、較為穩定的、持久的影響人的語文活動的特徵。

語文素質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區別素質教育中的素質,主要是指在先天的生理、心理條件基礎上,通過環境、教育的影響獲得的後天的良好的相對穩定的屬性.而語文素質則是指學生個體和群體在語文學習上的內在品質。

語文素質的教育

在蓬勃開展素質教育的今天,促進學生語言表達及閱讀能力的提高實在是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就語文學科而言,其主要教學目標應該指向學生語文素質的發展與提高。

語文素養的網路知識

語文素養: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語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的有機整合。

雷實(華中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教育部華中師大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雷實認為,“語文素養”是指學生“在語文方面表現出的‘比較穩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學識、能力、技藝和情感態度價值觀’”。

崔巒(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教育部語文課程標准專家組核心成員,教育部中小學繼續教育教材評審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崔巒指出,“語文素養”是“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

韓雪屏(內蒙古包頭師范學院教授)

韓雪屏(內蒙古包頭師范學院教授)認為,它主要由四個層次構成:一是顯性言語行為,如聽說讀寫;二是支配言語行為的智能因素,如語言知識等;三是參與和支配這些行為的直接心理因素,如語文動機、情感和態度等;四是言語行為的內外背景,如言語主體的思想品行修養等。其中顯性言語行為浮於語文教學的表層,其他三層都隱匿在水下,從而構成語文素養的“冰山模型”。也有人對課程標准提出語文素養這一概念表示質疑,認為“語文素養”的內涵過於寬泛,它的提出會“帶來語文課的自我膨脹”。

巢宗祺(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巢宗祺認為,語文素養”,指學生平時在語文方面的修養,包括對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語言的積累、語感、思維,也包括一些語文能力,如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另外還有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等。這些都涵蓋在語文修養的范圍內。

王崧舟(著名特級教師。系國家級學科帶頭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王崧舟:我們都認同“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但是,問題的根本不在這里,因為語文素養是一個綜合性的結構,其中涉及太多的要素、太多的目標。這時候,價值思考、價值判斷的關鍵不是要不要語文素養,而是要怎樣的語文素養。而怎樣的語文素養,其實就是一個結構排序的問題。怎樣排序,誰排第一,這才能真正體現教師實際奉行的價值取向。我對語文素養的排序是:第一,基礎的語文情感。喜歡不喜歡語文,熱愛不熱愛語文,痴迷不痴迷語文,始終是衡量語文素養的首要標准,核心價值。一個人,有著再扎實的語文知識、再嫻熟的語文技能,對語文卻是厭惡、憎恨甚至冷漠,那麼,以上的東西全是白搭。第二,基礎的語文習慣。教育就是培養和塑造習慣,這話雖說有些偏頗,但也擊中了基礎教育的要害。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譬如天天閱讀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寫日記的習慣,等等,是學生可以終身受用的。第三,基礎的語文積累。學文如積沙,語文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慢活;學文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沒聽說過腹內空空如也下筆洋洋灑灑的人。第四,基礎的語文技能,譬如誦讀技能、邊讀邊思考技能、列提綱寫作文技能等。第五,基礎的語文知識。排序越靠後的,越容易通過考試加以檢測;考試越容易檢測的,實際教學中越容易被重視。這就是當今語文課程的悖論和悲哀。

錢夢龍(著名特級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語文教育藝術研究會會長)

錢夢龍在《語文課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的報告中指出,“語文素養”就是“語文的素養”,給它界定時不能無視“語文的”這個限制語的存在。“語文素養”大致包括:必要的語文知識;較強的語文能力;對民族語的深厚感情和正確態度;健康的文學欣賞趣味;較寬的文化視野。在上述構成語文素養的諸多要素中,語文能力是核心。而在讀、寫、聽、說諸項語文能力中,閱讀能力又是基礎。只有善於閱讀的人,才能從各種讀物中廣泛汲取精神養料,拓寬文化視野,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一個人如果愛讀書、會讀書、多讀書、讀好書,語文素養也就自在其中了。

Ⅲ 淺談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一、素質教育的內涵素質教育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其目標在於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公民。從素質教育的功能上看,素質教育能夠充分考慮人與社會的發展需求,一方面在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上提供保證,為學生的主動精神提供有效的時間和空間;另一方面也更為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培養其健全人格,從理性和感性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素質教育所關注的是人的發展,也就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核心價值。素質教育本身具有鮮明特點,與應試教育存在本質上的不同。一是時代性,素質教育是在國家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環境中孕育而生的,最能夠體現時代的發展意義,在科學發展觀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上具有切實意義。二是綜合性,也就是要求培養學生的均衡發展,在德、智、體、美各個方面都有所體現。三是主體性,素質教育充分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其個性和創造力的開發。四是長效性,素質教育注重終身學習。二、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素質教育是一種通識教育,不完全等同於基礎教育。現如今,我們的教育從幼兒園到中學,都在不同層面上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要貫穿教育的始末。素質教育包括學科教育、能力教育,也包括做人的教育。首先,素質教育的開展有利於學生對所學學科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傳統的教育模式只是通過教師一味地對知識進行講授,學生在課堂上完全處於被動地位,沒有自

Ⅳ 【小學語文素質教育之我見】素質教育之我見

1小語素質教育的內涵 1.1語文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 語文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一切素質教育都源於語文學習。因此,學生的語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質水平的體現。在中小學教育階段,從小學啟蒙到高中三年級,語文科貫徹始終,課時最多,位置突出。就學科性質和教學目的來看,對落實素質教育有著「獨當其任的責任」和團猛搏「分內的責任」。教育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祖國語言文字,這是語文課素質教育的核心。語文又是工具,其它學科的學習知襪,表達和交流都離不開這個工具。怎樣掌握語言這個工具?葉老說得好:「聽說讀寫宜並重」。即是讓學生具有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和良好的語文習慣。培養語文能力,當然是指學生具有口頭和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培養良好習慣,是指學生在理解運用祖國語言時的讀、寫、聽、說的習慣。如普通話的習慣,字體工整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珍惜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的習慣等等。這些習慣養成了,語文科的素質教育也就實現了。
1.2語文教育應當是素質教育
撥開片面追求高分數、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雲霧,我們看到的語文教學本來面目就應當是為全體學生打好思想道德和聽說讀寫的基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語文素質、心理素質、審美素質。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是語文教育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語文教學的目標和應做的全部工作。
1.3語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一項奠基工程
1.3.1語文教育為人們接受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提供一種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學會聽話,學會識字寫字,進而學會讀書作文,通過訓練逐步形成用祖國的語言文學來准確地理解和表達,這是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條件。
1.3.2語文教育為人們認識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空間。基礎教育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讓受教育者比較准確、比較全面地認識世界、了解人生。在眾多的課程當中有一門課程的內容比較特殊,那就是語文,語文所教授的材料跟其它學科很不一樣。一部語文教材幾乎可以說是青少年認識世界、了解人生的微型「小網路」。這對於充實和完善中小學生的知塌祥識結構,形成良好的素質關系極大。
1.3.3語文教育為學生提高認識、豐富情感、激發思維提供一個有血有肉的賃借物。語文學科的那些典範的語言作品,往往是作者對於自然、對於社會、對於人生的一些卓越見解和獨特感受的集中體現。學生讀這些作品,不僅從「寫什麼」方面增長了知識,而且從「怎麼寫」這個方面獲得啟迪,逐步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豐富自己情感內涵,激活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2.小語教學要實施素質教育
2.1轉變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要充分認識應試教育這樣一種異化了的教育現象所造成的惡劣後果―――把考試的成功等同於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數尖子生,丟掉了大多數學生;抓了智育,丟掉了其它,甚至以損害身心健康為代價。提出素質教育,其目的是使教育的本質回歸,提高素質教育,是力求實現教育發展人的功能,通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以期為國家不斷地大量培養具有較高素質的人才。我們要以歷史的使命感和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去戰勝舊的教育觀念,堅決摒棄片面追求高分數的短視行為。
2.2確立多元化教學目標
2.2.1凸現德育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能的同時,要充分地控掘語文教材中蘊含的德育因素,適時地有機地滲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學生從小逐漸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初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科學的人生觀。
2.2.2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語文課必須加強字、詞、名、篇和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把語文課真正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使學生通過努力學習,逐步提高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並能通過掌握和運用語文這個工具去自我獲取信息,拓寬視野,進行思想交流和社會交際,並為將來進入社會、服務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2.2.3加強審美教育、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2.3實行開放性教學
2.3.1語文教學從封閉的課堂教學中解脫出來,實行「三溝通」的原則:課堂教學與課外讀寫活動溝通;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溝通;語文教學與火熱的社會生活溝通。
2.3.2實行「四維課程」。「四維課程」指小學語文課由四個塊構成:①語文的課堂教學;②語文興趣小組活動和興趣課;③語文的社會實踐應用;④環境語文,包括學校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
2.3.3以訓練為主:①突出實踐環節,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低年級突出「讀寫中識字」;中年級「以讀為主―――讀通、讀懂、讀熟、從讀到寫,在讀的基礎上落實重點訓練項目」,高年級增加自學份量,培養自學能力。②滲透學法指導。③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訓練的歸宿。
2.4學生―――現代語文教學的主體
「教以生為本。」①語文教師必須從思想到感情上,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②要創造一種民主的、平等的、和諧的課堂氣氛;③在教學過程中,要留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思考,發揮、表現以至於演示的機會;④要恰當地引進競爭機制,培養和利用學生的競爭意識、參與意識,表現意識,強化語言訓練,提高教學的效率;⑤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過程。要教給學習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學習,而不是讓老師牽著鼻子走;⑥引導學生做學習主人。
2.5減輕課業負擔
教師要從應試教育的誤區中走出來,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課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增強學生的體魄和體能。在教學中還應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的腦、眼、耳、口、手並用,在身心的整體活動中協調其身體器官的和諧發展,以利於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2.6要研究語文教學的評估標准
2.6.1研究評價的方法:①語文教師平時考查綜合評分;②查閱資料,即查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多角度表現出來的語文成績;③小組評議,先要討論評價標准,端正態度,然後依據標准實事求地評價小組中間每個同學的語文成績;④聽取反映,主要聽取科任老師及班幹部的反映,從語文應用的另一個角度了解學生的語文水平;⑤語文考試,實行開卷與閉卷結合,筆試與口試結合,平時學習過程中的考查與階段性總結性考查結合。
2.6.2考試要突出基本素質
試卷命題上的「打混仗」局面應當停止,面面俱到、主次莫辨的大拼盤式的命題格局必須拋棄;再也不能用眾多細枝末節,零零碎碎的考試來沖淡對小學生語文基本素質的培養。
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真正從「九年義務教育一條龍」的角度著眼,客觀地、整體地處理中小學語文各自的要求重點,防止把「循環往復」變成簡單重復,防止急功近利,煮夾生飯。必須准確而清晰地區分與把握中小學語文教學與訓練的階段性,諸如詞類、辭格、句式變換、劃分段落、概括中心等,完全可以留待初中畢業再做為考項。而小學階段,還是應當老老實實、扎扎實實地把教學重點放在識字和詞句訓練上。
小學語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任重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

Ⅳ 什麼是語文素質

素養 含義

1.修習涵養。
2.平素所供養。
3、素質與教養。
4.平時所養成的良好習慣。

素質 含義

1、人的生理上的原來的特點
2、事物本來的性質
3、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基本條件
4、從事社會實踐活動所具備的能力
是指個人的才智、能力和內在涵養,即才乾和道德力量。素質教育是一種旨在促進人的素質發展,提高人的素質發展質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動.一個有學識不具備教育能力的人可以從事別的職業,但不能從事教師職業

Ⅵ 語文教學怎樣進行素質教育

葉聖陶先生指出:語文教學「所當著眼的不應只是故事的開端、發展和結局,應是生詞難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攝取」,還指出「凡是學習語言文字,如不著眼於形式方面,只在內容上去尋求結果,是勞力多而收獲少」。閱讀教學的過程不僅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語言文字理解思想內容的過程,而且是在理解思想內容的基礎上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我們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的:一、精心備課,既重知識,又重學生,以重學生為主
備課應該先備學生,再備教材,最後備教學方法。備學生就要做到: 1.考慮學生的認知基礎。 備課時,先考慮學生的認知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來確定教學方法。2.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 對某一課的重難點確立,應根據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基礎。對學生已經學過的、掌握的知識不應作為重難點。學生易於出錯的或難以掌握的知識點才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備課時,應該充分地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確定最合適的重難點。 3.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 備課時,把全班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大腦中進行搜索,使優秀生能有更好的發展,後進生也能收獲課堂基本知識。關注這一點,能使教學目標的確立更有指向性和針對性,使得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二、教學相長,重學法指導
教法是培養學法的手段和指南,而學法則是教法的目標和歸宿。教法對學法有指導作用,但不等同於學法,更不能替代學法,反過來學法又對教法有反衡棗旦作岩枝用,可以促進教法的改進與提高。教與學必須和諧。即必須遵循教師善教和學生會學樂學並重,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並重的原則。
(一)教師的引導是學生會學的前提,是學生語文素質和能力培養的基礎。語文教學,教師的引領示範作用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目標確定上,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在課堂教學結構的安排上都必須有通盤考慮,真正將教師傳授的知識內化學生的學習能力。語文教學的過程既是教師展現自己理解教材的思維過程,也是與學生共同分析、探討、發現的過程。教師的引導為學生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示範,那麼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學生會學了,有了成功感,自然也就樂學了。
(二)教師善於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是學生樂學的保證,也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途徑。如引導學生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對魯迅先生說的話:「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這一句設疑:僅僅是魯迅記性好嗎?(不只是記性好,暗示魯迅讀書認真。)魯迅在誇耀自己嗎?(魯迅不會誇耀,是委婉地批評作者讀書不認真?)只是批評作者嗎?批評只是手段,包含對作者的關心和愛護。經過一番尋疑,讓學生更深一層體會課文內涵。教學《赤壁之戰》這篇文章,教師可向學生提出:曹操擁有八十萬大軍,而劉備和孫權才有三萬聯軍,可是曹操的軍隊為什麼會被打得落花流水呢?這一巧妙的提問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一個大大的懸念,興趣油然而生。
(三)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是會學的根本,是具有科學思維素質的表現。學習《彈琴的姑娘》一課時,引導學生反復讀文,學生發現小姑娘家的窗簾一年四季發生了變化,學生通過讀中思考明白了窗簾的顏色變化與季節特點相吻合,運用景物襯托的方法體現了小姑娘勤學苦練的精神。
(四)鼓勵學生敢想敢說、積極交流。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有一個學生在初讀課文後提出諸葛亮是「騙」來的箭,為什麼課題中卻說是「借」呢?此刻引起了全班學生的鬨堂大笑?當老師問及原因時,大家卻啞口無言。我首先表揚他勇於質疑的精神,並鼓勵學生分析課文探究原因,在咐擾學生小組的積極交流中,學生發現正因有「借」才有「還」。因此,只有讓學生時刻在「我能創造,我能成功」的信念中前進和發展,學生才能敢想敢說,並堅持不懈地努力探究。
三、輔導學生,既要重知識,更要重能力
達爾文說:「一切知識中最有價值的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學會生存》一書中寫到: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知識為方法墊底,為能力鋪路,而能力又是學習知識,改進方法的根本。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的程度要重視,另一方面更應該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要有意識地輔導學生把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能力培養結合在一起。例如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常會出現審題不清、思考不周、筆下之誤三種問題。針對這三種情況,我給學生提出以下建議:看清題,細思考,慎下筆。並通過反復訓練,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教是為了不教,在教學中,教師只有時刻把訓練學生的學習能力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才能培養出會學、樂學的優秀學生。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內容,而課外實踐活動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課堂教學可以說是相輔相成。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知音。」僅僅靠課本所列篇目和老師課堂講授,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及培養學生能力的需要,必須充分利用所授課文,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如講《一夜的工作》建議學生課外閱讀介紹周恩來的書籍;講《草船借箭》建議學生閱讀《三國演義》;講《齊天大聖》建議學生閱讀《西遊記》等。這樣不僅擴大了學生的閱讀范圍,使課內課外有機結合、相輔相成,重要的是訓練了學生閱讀能力。還可以聯系生活,布置實踐性作業。如學習《火燒雲》,請學生觀察晚霞變化,主要從顏色和形狀兩方面。如教學《新型玻璃》,請學生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玻璃新產品?教《我愛家鄉的楊梅》,讓學生嘗嘗楊梅,體驗一下楊梅入口的感受和滋味。如教《爬山虎的腳》,要學生採集爬山虎的腳。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當密切關注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現實生活的變化,應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並能夠根據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發展。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我們必須從小學語文這門學科的特點出發,面向全體學生,深入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在教學中扎扎實實落實素質教育。

Ⅶ 簡談小學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

簡談小學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就是面向21世紀對基礎教育的需求,本文來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

一、轉變教育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語文學科的任務是通過課堂教學完成的,課堂教學是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完美結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學科,擔負著為提高民族素質打基礎的重要任務。小學語文教學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學生觀及教師觀,做到教與學的統一,通過語文知識經驗的傳遞去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生活,而不是僅僅讓他們認識多少字,考了多少分。引導學生主動發展,幫助學生形成主動發展的機制,不斷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教會學生學習及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即培養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也就是落實素質教育)的目的。只有教育觀念的改變,才是素質教育之路的良好開端,才是素質教育的基本條件。

“素質教育”就是面向21世紀對基礎教育的需求,針對中小學中一度普遍存在的“應試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確了基礎教育的出發點與歸宿。學校課程是實現學校教育目標的手段,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環節。毋庸置疑,作為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基礎學科──小學語文,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應擔負著極其重要的任務。這種認識,基於“語文學科的功能和語文教學的任務是多維的,既包含發展語言這一基本功能和任務,又包含再現知識、認識世界、形成學習方法的功能和任務,也還包含著提高思想、陶冶情感的功能和任務”

二、小學語文教育的現狀

1.當下小學語文教育的重點

作為教師,我們都清楚“傳道、授業、解惑”是我們的工作宗旨。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更重要的應該是“引領”。正如一句古話所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當下的“生本教育”恰恰很好地強調了這一點,一切要以學生為主。

在內容上,當前對小學生語文素質的考查主要包括“識字寫字”“閱讀”“寫作”三大部分。很多人一再提出要取消小學期末考試,在我看來,這還不太可能,並不是說有考試就一定是功利的學習。在中國大框架的教育體制下,盡管考試不是檢測學生素質的最好方式,但也沒有其他的方式比它更合適。相比之下,對於小學生的考查,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方式。“識字寫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需要扎扎實實地完成;“閱讀”是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也是檢查學生課外閱讀量的好方式;“寫作”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最好體現,無疑也是必須考查的一個方面。

三、實施“素質教育”,深化小學語文教學改革

1.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和其它的概念一樣,“素質教育”也具有“內涵”與“外延”這兩個邏輯特徵,內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特有屬性,外延則是具有這個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屬性的對象。只有注重概念“外延”與“內涵”的辯證統一,才可能取得實質性的認識。在這種認識下,才能不偏離“培養人”的基點,使聽說讀寫訓練作用於學生基本素質的發展。比如:識字教學,就會既完成一定的識字量,又注重識字能力的培養,以及良好習慣的養成,就不會忽視“四會”(讀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義、學會使用)的要求,而造成學生能記得“這個生字是課生字表中的第幾個”,但作文時卻寫錯這個字的現象。閱讀教學,就會既注意字、詞、句、段的基本功訓練,又注意篇的整體內化吸收;既注意語言完整性、准確性、形象性、條理性等方面的培養,又注意曉以規律、滲透學法。就不會忽視聽話、說話、朗讀、復述、背誦方面的教學。作文教學,就會把作文過程視為一種有規律的認識過程,體現出觀察是前提,表達是結果,思維是核心。就不會再讓學生背記範文,考試時按照題目“一文多變”了。

2.“內化”與“外化”內化和外化是馬克思提出的哲學思想,在心理學方面的運用,“所謂內化指的是一種過渡。由於這種過渡的結果,對外部物質性對象的外部形式的過程轉變為在智慧方面、意識方面進行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它們經受了特殊的轉化──概括化、言語化、簡縮化,而最主要的,是能夠超出外部活動可能性的界限而進一步發展。”素質就是在不斷的“內化”和“外化”的過程中,積淀而成的身心發展的品質,它顯然蘊藏在體內,一旦需要,可以按主體的意志轉化為行動。語文教學的“素質教育”功能,就是利用文化的作用,使潛能走向現實。這一開發的過程,即被視為素質的發展。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問題之一,是把精力集聚在書面考試的答卷上,甚至不惜加重負擔,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這樣,不但不利於內化吸收及外化表達。而且從客觀上起到扼制個性發展的負作用。加大閱讀和作文的份量,突出自學能力的培養。這些做法的核心,是優化內化與外化的進程,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得到發展。

3.能力和習慣。聽說讀寫能力屬特殊能力的范疇,嚴格他講,在小學階段只能是技能。它是以一般能力(注意、記憶、觀察、思維、想像等)為基礎,一般能力的培養又是靠特殊能力的訓練而體現的,而習慣是一種長期養成的比較固定的、機械地完成的自動化的行為或動作的特殊傾向。可以這樣講,習慣應該屬於作為個體的“人”素質的有關部分。

四、轉變學法,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轉變學生學法,古人有“舉一反三”之說。教學時,我們必須注重對立正確的“例題”指導,弄清教材編寫的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但要讓學生知其然,而且更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要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質量觀和人才觀,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體會語言文字,理解語言文字的作用,讓學生在學習中敢想、敢做,放開思路,使他們的創新精神得到發展。

2.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

自學方法,顧名思義是學生自我學習的各種有用辦法,是學生自身養成的學習習慣。要讓學生把預習引進課堂,把學生的自學貫穿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通過閱讀、理解語言文字,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把素質教育貫穿於整個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將會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

;
閱讀全文

與語文的素質教育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