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引入小學語文

如何引入小學語文

發布時間:2023-05-11 02:16:22

『壹』 小學語文課前導入技巧

導語:一堂課的好壞,導入是關鍵。巧妙的導入,如同橋梁,聯系著舊課與新課;如同序幕,預示著後面的高潮和結局;如同路標,引導著學生的思維方向。巧妙的導入,會產生“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應,能夠扣住學生的心弦。為此,錘煉導課藝術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更是打造精彩課堂的突破口。

小學語文課前導入技巧

一、運用故事法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愛故事是小學生的一大特點,所謂的故事導入法,指的也就是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講課之前先講一個故事,以吸引學生或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在聽故事中產生愉悅的心理情緒,讓學生在歡快中順利進入新課的學習的方式。教學中,教師要做到有效的導入新課,那麼故事導入法就是必不可少的導入手段。在我國悠久的語言歷史長河中,產生了許許多多美麗動人的故事。這些優美的故事,如夜空里亮晶晶的星星一樣,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在教學開始前,教師應積極的結合教學內容去搜集故事,適當地運用一些成語故事、寓言故事,甚至是自己根據教材編制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情節,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興趣。例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上課前,我把課文內容以童話故事的形式描述出來:“那是一個又黑又冷的大年夜, 一個赤腳的小女孩走在街上賣火柴……可憐的小女孩最後凍死在牆角里。”悲慘感人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學生。接著教師便問:“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現象嗎?”,學生們都齊聲回答:“沒有!”這時教師又接著問:“這個故事其實也就是我們將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同學們願意和我一起去詳細的學習了解嗎?”,這時學生就來興趣了,都迫切的想要知道小女孩為什麼這么可憐。通過這樣的導入,有效的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二、運用游戲導入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愛玩、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學生們熱愛故事,同時學生們也對游戲愛不釋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若能夠順應學生天性,在教學的導入環節適當引入游戲,則可創造出富有趣味、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游戲中、競賽中快樂學習,學會創造。游戲導入法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戲這一焦點上,有利於在短時間內提高全班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如在教學《月亮和雲彩》這課時,筆者先讓學生猜謎語“有時掛在樹梢,有時掛在山腰,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一朵棉花糖,想吃夠不到,為啥夠不到?因它在天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都爭先恐後地舉起了手。又如,教學《太陽》這課時,上課開始,老師出謎語讓學生猜:一位老公公,面孔紅彤彤,每天早早起,按時來上工。在學生揭開謎底的同時寫出課題。這樣,通過猜謎語游戲,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開拓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猜謎的過程中為了找到正確的答案,探求知識的慾望被激起,自然而然就使他們以最佳的思維狀態進入到學習中來。

三、創設疑問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思考

古人雲:“學貴於思,思源於疑”。“疑”是點燃學生思維探索的火種,“疑”使學生心理上產生強烈的探索慾望,抓住此契機誘導學生去解決懸念,以求教與學達到最佳的結合點。在小學語文導入環節的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積極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結合教學巧設懸念,創設疑問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如教學《鯨》時,一上課,教師就向學生提出問題: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海洋中最大的動物又是什麼?它是魚類嗎?由於學生急於了解答案,所以這種方法可以牽動學生,使學生圍繞問題去聽課。又如,教學《船長》時,我便設置一系列環環相扣的問題導入情境:“‘諾曼底’號是一隻怎樣的船?為什麼會發生海難?海難發生時船上狀況如何?船長是如何果敢地指揮救人的?這場海難的結局如何?”學生讀完這篇文章對內容有所感知,便直接進入對船長的賞析、品味階段。值得教師注意的是,通過有效的問題情境導入新課,雖然效果明顯,但要注意所設的疑問要和課文內容有內在的聯系,不要過於簡單或嚴重偏難。

四、根據課程內容,選擇恰當的導入技巧

每一種導入技巧都是有差異的,適應的內容也就不盡相同,巧妙地導入,就要實現課程內容與導入方式的最佳結合,相得益彰,這樣的導入才能銜接自然,順利過渡。老師要在全面把握新課程內容,在心裡形成一個大致完整的框架,針對內容特點,選擇相匹配的導入技巧。

五、導入要簡明得當,不可過於繁瑣

導入知識一個開頭,課堂的重點還應該放在課程內容的講解和傳授方面,導入占的比例太大就會佔用課堂時間,造成本末倒置的錯誤。再加上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還沒有完全形成,對於過於繁瑣的導入不能完全理解,所以,小學語文課堂導入就要簡明得當,切實起到為教學內容服務的作用。

六、導入要盡可能的聯系生活

把課堂導入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運用學生日常所見、所感的內容引出新課內容,便於學生理解,讓學生迅速進入課堂,能收到較好的導入效果。貼近生活的內容,也更容易引發學生的共鳴的深度思考,幫助學生挖掘課程更深層次的內容,獲得更多的體驗。

七、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教學應遵循的幾個原則

有效的教學,是要遵循一定的方式和原則的。在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教學中,雖然導入的方式多樣,但我們必須考慮其合理性和科學性,積極的突出以下幾個原則:

①針對性原則:教學目標即是教學的出發點,又是教學的歸宿,它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始終,因此導入也必須針對教學目標的要求來設計。

②概括性原則:導入要精心設計,短小精悍,力爭用最少的話語、最短的時間集中學生的注意,使其迅速進入學習情境。

③科學性原則:教學必須具有科學性。導入的設計也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做到思想觀點正確,論證合乎邏輯,舉例可靠確切,方法嚴格規范,符號客觀實際。

④創新性原則:教師針對每篇課文都要精心准備,巧妙設計導入語及導入方式,使學生每課都有“新感覺”。教學中,只有教師有效的把握好以上幾點課堂導入的原則,並如實的運用好導入策略,教學效率就能得到不斷的提高。

總結:課堂導入教學,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課堂導入方法還有很多,教學中,只要我們做老師的認真總結分析,不斷研究、創新教學方法,並且靈活運用,任何的導入技法都可以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貳』 小學語文教學導入方法種類

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提到講 故事 、聽故事,沒有一個小孩子是不感興趣的。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小學語文教學導入 方法 種類,希望對你有幫助!

1小學語文教學導入方法種類

一、情境導入法

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在教學中,巧設機關,引起懸念,製造沖突,激疑引思,誘發思維,啟迪智慧,使學生處在興奮狀態,這樣有利於教學順利進行,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如果有效的利用所創設的情境,渲染氣氛,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課堂教學,效果自然會好。

如《鋤禾》這首詩是講農民勞動辛苦的,目的是讓學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的道理。導入課文時可出示多媒體視圖課件《老農鋤禾》讓學生細致觀察,教師有感情敘述圖意:「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烈日下,一位農民爺爺手握鋤頭鋤地,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裳,頭上的汗滴像斷了線的珠子往下直落。他捨不得歇一會兒,擦擦汗,繼續鋤起來。同學們,這位農民爺爺辛苦嗎?糧食來得容易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鋤禾》這首詩。」

二、營造氣氛、激趣導入法

蘇霍姆斯基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興趣。」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會積極主動進行學習,並把學習當作一種享受。結合所授課文的內容及特點,用 謎語 或兒歌等形式激趣導入新課,既活躍課堂氣氛,拓寬學生視野,發展 想像力 ,又寓教於樂。如教學《太陽》,老師先營造一種競爭的氛圍,讓學生猜一個與「太陽」有關的謎語: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重要;眼睛能看見,手卻摸不到,實際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很小很小,沒有它就沒有世界,有了它就萬物歡笑。由謎語導入對課文的學習,過渡自然,學生興趣濃厚,都積極思考想第一個得出謎底,在爭猜謎底的過程中,學習的積極性潛意識地被調動起來。

三、質疑法

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疑」是點燃學生思維探索的火種。如果教師在課前就緊扣教學內容設置懸念,提出疑問,且語調、語勢、語音都很講究,並能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這無疑將為下面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巧妙的導語如果蘊藏著豐富的問題情境,往往還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能讓學生處於欲答而難以言表的著急之態。如教學《三個小夥伴》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小朋友們知道種樹時需要些什麼工具嗎?老師看見三個小夥伴去種樹,可他們扛著樹,手裡卻沒什麼工具,但是他們還是把樹種好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怎樣種樹的呀?請打開課文――《三個小夥伴》。」這一導語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急於弄清問題的心情驅使他們認真學習課文。

四、故事誘導導入法

此是指教師利用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先敘述一個與課文內容相聯系的生活實例或故事(例如科學發現時的 典故 、軼事、寓言、笑話等),以誘發學生的想像力和思維活動,使學生產生學習新課興趣的一種導課方式。一般而言,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尤其當他們聽懂了老師講的故事時,更加樂不可支。如教學《驕傲的孔雀》一課,老師先給大家講綠孔雀幫助橄欖壩人致富的故事。讓學生議一議,故事中的孔雀是一隻怎樣的孔雀?然後很快轉入課題:「大家可知道我們 今天在新課中要了解的孔雀卻不是這樣的,它是一隻――」「驕傲的孔雀!」同學們脫口而出,這樣又進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

五、談話導入法

教學《桂林山水》時,我先描述:「我們的祖國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她有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有白浪滔天的萬里大川,有一望無際的良田沃野,有星羅棋布的島嶼和湖泊……特別是在我們偉大祖國的西南方,更有一處因山清水秀的風景而聞名於世界的地方,那就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會把我們帶到那馳名天下的桂林,去領略那桂林山水秀麗多姿的風景。」這樣使學生迫切想了解桂林的山水,增加了對課文的學習興趣。

2小學語文教學導入方法種類

一、新舊知識導入

帶著舊知識學習新知識,再通過比較、體會和摸索找出普遍性的知識規律,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刻舟求劍》我這樣導入:「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坐井觀天》這個 成語 故事,一個學期以來同學們一定讀了不少的成語故事。誰能 說說 你讀過哪些成語故事?」舊知識導入法:學生說成語故事的名字,或找一個學生說一個成語故事。講故事導入法:同學們剛才說得非常好,有機會我們開一個成語故事會,好不好?生:好。「每個成語都是一個故事,每個成語都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今天我們再學一個成語故事《刻舟求劍》(板書課題)。」「看看《刻舟求劍》講了什麼樣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二、故事導入法

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提到講故事、聽故事,沒有一個小孩子是不感興趣的。教師在授課前,花極短的時間,用繪聲繪色的語言,講述一則引人入勝的小故事,顯得親切自然,課堂上一定鴉雀無聲,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全部集中起來,同時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例如教《桂林山水》一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當時的心理狀態,我這樣導入:「同學們,去年暑假,老師有幸去廣西桂林遊玩一趟,那滿眼的奇山秀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傑作,使人心曠神怡,那裡的山石河流、小橋樹木幾乎都流傳著一段動人的 神話故事 。如父子岩,據說古時候有父子倆,姓龍,他們的造船手藝非常高。造的船不但糧食裝得多,行起來也非常快,不料,一個姓萬的員外看中了他們,死逼著父子倆連夜趕造一條大船。准備搜刮老百姓的糧米,好獻給皇帝買官做。

糧米被他們搜刮完了,不要鬧飢荒,餓死老百姓嗎?龍家父子不肯干,藏在這里的岩洞里,因沒有吃的,最後餓死了,父子岩就這樣得名。另外,桂林山水的綺麗景色中,還有象鼻山,斗雞山,麽密山,望夫石……同學們,有沒有興趣去欣賞呢?喜歡聽聽那神奇的故事嗎?現在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學習《桂林山水》這一課。」

三、懸念導入

借鑒說書人「且聽下回分解」的妙術,講到最扣人心弦的時候,有意避而不講,吸引聽眾「且聽下回分解」,將這種技巧運用於新課的導入之中,以懸念作為激發學生好奇心的觸發點,使學生產生強烈慾望,產生弄個水落石出的想法。在技巧上必須發人深省,留有無窮餘味,引人入勝。如講《草船借箭》一文時,我在課堂初始扮演說書人,來了一段說書:「話說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三足鼎立。當時,曹操剛剛把劉備打敗,又要進攻孫權。

這時的孫權、劉備都像熱鍋上的螞蟻,唯恐曹操一下子吃掉自己,於是這兩家就商議聯合起來對付曹操,先下手為強。劉備就派遣自己的軍師諸葛亮到孫權那協助作戰。孫權的手下有一員大將,名字叫周瑜。他很嫉妒諸葛亮的才能,於是暗地裡盤算,企圖整治和加害諸葛亮。他假借商議軍事為名,叫諸葛亮三天之內必須造十萬支箭。在這僅僅三天的時間里,周瑜又設置了種.種障礙,不但不給諸葛亮造箭所用的材料,而且讓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如果三天之內造不出十萬支箭,就會被就地正法。欲知諸葛亮如何三天之內造十萬支箭,他的『高招』如何,請同學們自己認真讀課文《草船借箭》。」

四、圖畫導入法

這是低年級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藉助教材中的插圖掛圖,通過指導學生觀察、想像,有意識地將圖文結合起來,愉快地接觸課文。如《誠實的孩子》可利用書中插圖導入:「圖中畫了幾個人?他們在望著什麼東西?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又怎樣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這種導入法具有直觀性,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五、歌唱導入法

貝多芬說:「音樂能使人類的精神爆出火花。」音樂作為表情藝術,能動之以情,體現最深刻的主體內心生活。音樂是心情的藝術,它直接針對心情。因此,我在某些課的開頭,總是千方百計地把學生熟悉的喜歡的或者傳統的歌曲與課文的主題或情節聯系起來,讓學生唱這些歌,自然地導入新課。例如教《景陽岡》這篇課文時,正好中央電視台剛剛播放過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學生對劇情基本了解,尤其對主題曲《好漢歌》更是情有獨鍾,都能把這首激烈跳躍直抒胸臆的主題曲唱得很好。我緊扣學生的這個興奮點,在板書課題後,讓學生把這首歌大膽地齊唱了兩遍,學生興趣盎然,都想早些知道課文是怎樣深入細致地描繪他們心目中的好漢的。

3小學語文教學導入方法種類

一、圖片導入

小學生年齡小,比起靜止枯燥的文字來,優美生動的圖片更富有感染力與吸引力,更能集中學生的精力與思維,使學生對圖片產生強烈的興趣,從而實現學生思維與興趣點的順利轉移。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圖、教學掛圖、 簡筆畫 或從互聯網上收集的相關圖片,將豐富的教學信息寓於生動形象的圖片中,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如在學習《草原》一課時,由於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親身去過草原,對草原沒有太深的印象和太多的了解,自然無法領會作者所描寫的草原的美與蒙漢情。我在課前從互聯網上收集與草原有關的圖片,在課上運用多媒體輪番展示給學生,學生很快被優美的草原風光所吸引,如同置身於壯麗遼闊的大草原中,在吮吸草原的氣息。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來談談對草原的印象與了解等。然後,我順勢導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老舍先生的《草原》,和作者一起走入蒙古大草原,看看作者筆下的草原是什麼樣的。」這樣的導入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更利於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與掌握。

二、問題導入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疑問是思維的開端、學習的動力,是開啟創新之門的鑰匙。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他們喜歡問為什麼,喜歡探究。通過提出問題,我們可以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對文本產生強烈的閱讀動機與探究慾望,使學生帶著高昂的學習情緒與飽滿的學習狀態投入到新知的學習中來。如在學習《梅花魂》這一課時,我讓學生思考:「題目梅花魂中的魂是什麼意思?」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進入了求知的憤悱狀態,並在好奇心與求知慾的驅動下產生了強烈的探究動機與行為,從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音樂導入

音樂是一門藝術,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小學生愛跳愛唱,每個學生都會唱許多歌曲。採用音樂來導入新課,無疑對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音樂以特殊的方式向人們傳遞著信息與情感,通過旋律、節奏、語氣與語調的變化能讓沒有生命的文字動起來、活起來,給予人們強烈的精神震撼與藝術感染,能夠給人以美的享受,可以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使學生如臨其境,張開想像與聯想的翅膀。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類表現親情的課文時,在導入階段我們可以為學生播放《真的愛你》《母親》等表達父母親情的歌曲,在悠揚的旋律中可以將學生帶入表現父母親情的特定氛圍中,從而讓學生帶著特定的情感來學習這類 文章 ,為教學打下感情基調,更利於學生了解文中所表現的父母親情。

四、視頻導入

多媒體集圖文聲像於一體,可以為學生創設圖文並茂、聲像俱全、動靜結合的教學情境,具有化抽象為形象,化靜止為動態,化無形為有形的特點,同時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將傳統教學手段難以展現的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再現於學生面前,這樣更利於學生的理解。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時,我從網上收集影視劇片斷,在課上播放給學生,讓那段屈辱的歷史真實地再現於學生面前,讓學生為視頻中圓明園昔日的輝煌而自豪,為它的毀滅而產生強烈的民族意識,真切地感受中國曾經蒙受的屈辱。在此基礎上,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並增強了民族自尊心與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五、故事導入

小學生愛聽故事、講故事,這是他們的天性。當大人講完一個故事,許多小學生都可以復述下來,究其原因就在於故事是他們所最喜愛的一個活動。對於他們所喜愛的事物,學生會傾注更多的精力與注意力,會激起強烈的興趣與參與慾望,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教學中,我們也可以收集與創編一些故事來導入新知,以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實現注意力與興趣點的順利遷移。

如在學習《猴王出世》時,我採用多媒體向學生圖文並茂地講述猴王的故事,但只是這個故事的開端。由於圖文並茂的故事開端已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調足了學生的胃口,學生自然會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想要聽到完整的故事。在此基礎上再展開教學,自然水到渠成。

六、聯系生活導入

語文學科與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加強教學與生活的聯系,進行生活化教學是新課改提出一個重要理念。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將教學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這樣既符合 語文學習 規律,可以讓學生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同時又可以調動學生的生活 經驗 ,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所學,使學生感受到教學與生活的關系。如在學習《竊讀記》時,我以學生購買書籍前後的心情來導入,讓學生憶起自己買到心儀的書籍閱讀時的喜悅,享受閱讀的樂趣。「今天我們所學的這篇《竊讀記》同樣也是閱讀的樂趣,但卻是『竊讀』的樂趣。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來體會小女孩竊讀的樂趣。」

七、比較導入

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還要讓學生會學。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就不能把各章節、各篇文章割裂開來進行講述,而是要實現各種知識的整合。如現行教材在編排上非常注重各知識點間的聯系,在導入時,我們可以通過比較等來導入新知,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舊知,順利地進入到新知的學習,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因此,在學習時我們要善於將所學新知與前面所學結合起來,通過比較,在同中求異,異中求同來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小學語文教學導入方法種類

一、以多媒體動畫入文

「教學的藝術在於喚醒、誘導和激勵」。在語文課上,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運用,把被感知的對象直觀地呈現出來。通過音響效果、色彩渲染、動態畫面等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思維更活躍,學習熱情更高漲持久,繼而使學生較快地掌握知識,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例如在教學《小池塘》一課時,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我設計製作了精美、趣味盎然的多媒體課件:將池塘、蘆葦、太陽、星星、月牙兒的圖片配上一段音樂和適當的解說。

教學伊始,先用大屏幕放給學生,美麗的畫面,加上畫龍點睛的解說,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學生欣賞著、贊嘆著……意猶未盡之時,再學習課文內容,師生一同欣賞課文中作者是怎樣向我們描寫如此美麗的情景的。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望,自然而然教學事半功倍。

二、直接導入法

這種開門見山的導入方式,通過簡短的導語,把所要學習的課題一下子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在接觸課題後迅速轉入課文內容的學習,從而不僅節約教學時間,加快教學節奏,而且有一定的新鮮感。這種方法適用於高年級。例如《我的戰友邱少雲》的導入:文章是圍繞邱少雲寫的,用的是第一人稱,作者是邱少雲生前所在班的班長,叫李興元,寫的是其在朝鮮戰場上奪取三九一高地時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感人 事跡 。

三、圖畫導入法

這是低年級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藉助教材中的插圖掛圖,通過指導學生觀察、想像,有意識地將圖文結合起來,讓學生愉快地接觸學習課文。如《誠實的孩子》可利用書中插圖導入:「圖中畫了幾個人?他們在望著什麼東西?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又怎樣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這種導入法具有直觀性,有助於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四、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教師有意識地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其思維處於一種激活狀態,產生一種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而後自然導入新課的一種學習方式。一節課的導入恰似一出戲的序幕,或似優美樂章的序曲,如果設計和安排充滿藝術性,富於變化,懸念迭起,就能像磁石引鐵一樣把學生吸引住,很快調集他們的注意力,點燃智慧的火花,使人們進入活躍的思維狀態,開啟智慧的閘門,收到先聲奪人、事半功倍的奇效。

如我在上《陋室銘》時,先問學生怎樣的居室是簡陋的,然後說:「有這樣的一間茅屋,台階上爬滿了青苔,屋內除了主人與書外沒有其他的陳設,而主人說沒什麼簡陋的,這是為什麼呢?現在讓我們從《陋室銘》中找答案吧!」這樣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學生認知發生沖突,進而促使期待狀態和探究行為的產生。學生急於尋求答案,讀課文的積極性極高漲,因而達到設置懸念的效果。在教學中,我們一直都在提倡「把發現留給學生」,但在學生還未樹立獨立的發現意識時,我們能否給學生一些問題,用問題解決問題,解決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再次發現的過程,前階段是學生發現答案,後階段是學生發現新問題,以此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設疑、解疑、質疑、釋疑。

五、巧用媒介,吸引學生

巧妙地運用電視機、幻燈機、錄音機、電腦等電教工具,通過欣賞音樂、觀看電視、錄像、電影等方式,激活學生的藝術細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採用直觀演示,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為學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過渡的橋梁,為學生理解新知識提供感性材料,激發學生尋求探索方法的興趣。

如教學《湖心亭看雪》時,我利用多媒體給學生觀看了配有朗誦名句的西湖美景的圖片,一下子就把學生的眼球吸引住。這時我順勢引入課文說:「那就讓我們跟著張岱的腳步去游一游這美麗的西湖吧。」學生都很想從課文中找出西湖迷人的依據,因此上課注意力很集中,都能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如我在教學《橋之美》時,事先讓學生欣賞了幾十幅世界各地的著名橋梁,讓學生說說這些橋美在哪。學生看的時候都贊嘆不已,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說是「形式美」,有的說是「結構美」,這樣我的目的就達到了: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進行藝術的熏陶。

六、溫故知新,新舊結合

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正確處理 基本素養 和創新能力的關系。在教學中,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也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因此在教學中,不管採用哪一種導語的設計,都要為全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服務,與講課內容緊密相連,自然銜接。

孔子雲:「溫故而知新。」回顧舊的知識是導入新課常用的方法。如在上《飲酒》時,我這樣設計導語:「在《桃花源記》中我們看到了一個與世無爭,嚮往寧靜和平生活的陶淵明,在《飲酒》中我們更能體會到這一點。」簡單的幾句話就讓學生回顧了前面的內容,從而更好地投入新課學習中。



『叄』 小學語文課前導入方法

導語:巧妙的導入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中不管採用哪一種導入方式,都要為全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服務,與講課的內容緊密相連,自然銜接。在教學過程中,導入的形成不是自發的,而是教師為把學生引入積極的思維狀態而有目的地設置的。如何利用盡可能短的時間,利用最合適的課堂導入來真正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語文課前導入方法

一、情感豐富的語言導入

情感是語文教學中的靈魂,對於語文教學來說,沒有情感的教學就等於沒有明媚的春光,或如荒漠戈壁一樣,孤寂,沒有生氣。一定的情境產生一定的情感,教學者動情,學習者方能動容。

我在教學《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時,開場白是這樣的:「花兒是美麗的。素雅淡潔的春蘭,千姿百態的秋菊,國色天香的牡丹,熱烈如火的山茶……曾經使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為之傾倒。我們要學會用詩人的眼睛去欣賞花兒的美麗,陶冶自己美好的情操。但同時我們也要學會用科學家的眼睛去認識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去發現大自然的奧秘……這篇課文將告訴我們,用科學家的眼睛去看美麗的花兒,將會發現一個多麼豐富的世界,它也許比詩人所描繪的那個現象的世界更加使人流連忘返」。不難想像,學生聽了這一生動的情感豐富的啟發性語言後,就會急切地想知道:用科學家的眼睛去看美麗的花兒,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為什麼五彩繽紛。這樣,就很自然地引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動地進入到較高的課堂學習境界。

二、悅耳動聽的歌曲導入

列寧說:「教學是枯燥的,但也可以成為美妙動聽的音樂。」而我們今天生活中有無數美妙動聽的音樂,我們為何不順手拈來呢?作為音樂的表現形式之一,歌曲更是學生的最愛。歌曲的旋律很能撥動學生的心弦,又很能活躍課堂氣氛,預設情境。學生喜歡聽歌,唱歌,尤其是流行的'、通俗的,如能將課堂優化和流行歌曲結合起來,何樂而不為呢?所以在教《長征》這首詞時,就先播放革命歌曲《長征》,學生很快就能唱能背了,那麼,在此基礎上去欣賞這首詞就會輕鬆些、愉快些。這種藉助於與課文內容聯系緊密的歌曲導入,方法靈活多變,利於調動學生情緒,並能克服緊張心理,活躍課堂氣氛。

三、溫故知新的復習導入

指教師依據溫故知新的教學原則由已知向未知引渡,架設攀登新知識高峰的梯子,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慾望的導入方式。例如《春》一課的導語:同學們在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教會了你們許多古詩,其中有不少是描繪春天的詩句,同學們來一個比賽,看誰能說出得最多――「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今天就讓我們學習朱自清的散文《春》,去領略春光明媚、鳥語花香、萬象更新的春天吧!這個導語的設計,通過復習舊知識,拓寬舊知識,使學生聯想到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因此,在具體導課時教師要善於聯系和利用舊知識,把新舊知識加以比較,找出異同,以此作為導課的切入點,設計導語,引出新知識。

四、圖片導入法

這是一種利用教學掛圖、自製圖片或簡筆畫,藉助投影或其他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後圍繞圖片提出一系列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入新課的導入法。這樣的導入方法一般適用於寫景類的文章,因為優美的風景圖片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更有利於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如在教學《草原》這一課時,因為很多同學都沒去過草原,對那裡的環境不是很了解,於是我課前搜集了大量的草原風光圖,在課堂一開始就展示給學生看,然後問問他們通過觀察發現草原有哪些特點?草原美不美?美在哪裡?再順勢導入「今天我們和作家老舍一起走進內蒙古大草原,看看作者筆下的草原是什麼樣子的。」這樣既調動了學生認識草原的積極性,又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提供了參照物,加深了學生對草原的美好印象。

五、妙趣橫生的演示法導入

如何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是這一節課的關鍵所在。無論是學習興趣還是學習動機都會對學習產生巨大的動力作用。因此,在每一節課的開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來設計巧妙的導語,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產生強烈的求知的慾望。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說:「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隻小動物的畫像,你們誰認識它?」然後出示用水彩畫畫成的動畫形象的小壁虎,尾巴做成活動的,可以摘掉。學生驚喜地回答:「小壁虎。」教師接著問:「誰知道它是什麼樣的動物?」學生交流說到它吃蒼蠅、蚊子後,教師趁機說:「壁虎雖然不好看,可是它吃蒼蠅、蚊子,是人類的朋友。你們看,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麼了?」學生驚奇地說:「哎呀,斷了!」教師馬上因勢利導:「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麼斷的,斷了以後又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學的《小壁虎借尾巴》講的就是這只小壁虎尾巴斷了以後的事。」學生便迫不及待地讀起課文來,並且很快的找到了答案。

六、導游解說法導入

小學語文課本中選的課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名篇佳作。從內容上看,風土人情,山川村舍,花草蟲魚,無所不及,結合教學內容和目的,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在課堂上進行藝術的渲染,選擇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情境,引導學生以遊人的角度,身臨其境,促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

例如《威尼斯的小艇》導入,先出示課件及威尼斯概括文字資料: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401座姿態各異的橋梁在117條水道上,連接著118個小島,因此有「水城」、「百島城」、「橋城」之稱。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馬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 ,也沒有交通指揮燈,艇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我以導游的身份簡介了威尼斯概況。然後設置導語: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乘坐飛機,穿越時空隧道,跨過千山萬水,去游覽威尼斯,看看威尼斯的小艇。

小學語文課前導入方法

一、激發興趣,引入課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事實也正是如此,學生一但對某一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它就會像磁石般吸引著學生去探索。如學習《長城》一文,筆者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你們游覽過祖國的哪些名山大川?你們知道祖國江山如畫,是多麼的分外妖嬈?那瑰麗秀美的頤和園,那景色別致的趵突泉……是多麼令人神往。誰說說看,誰游過?象徵中國的名勝古跡是什麼?長城,它氣魄雄偉壯觀;長城,它象徵著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今天,我們學習《長城》,請作者為向導,讓我們共同感受一下長城的雄偉壯麗的景色!」

二、講故事導入,引生入勝

小學生都愛聽故事。抓住小學生這個心理特徵,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需要,運用一些成語故事、寓言故事、科學家或名人的故事,甚至教師自己根據教材編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導入新課,引起學生的注意,既可以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又容易使學生領悟教材的內容。例如,《太陽》一課可用「後羿射日」的故事導入,激發學生探尋自然奧秘的願望。

三、設疑導入,製造懸念

教師在導語中有意提出疑問, 製造懸念, 從而激發學生的求解願望, 促使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運用懸念開篇, 可以激發學生好奇、探究的心理狀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教材緊緊扣住學生的心弦,啟發學生積極思考, 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例如在講授《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時, 開篇設下這樣的疑問:「課文為什麼用狼牙山五壯士來命題呢? 這五位壯士都做了些什麼? 結果又怎麼樣了呢?」提出這樣的疑問, 學生就會很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 自然就會

有學習這篇課文的慾望, 這樣就能促使學生思考, 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四、展開回憶,引入課文

用學生熟知的事物引入課文,易於學生產生聯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學習《觀潮》, 筆者設計的導語是:「同學們,你們去過大海嗎?請回憶一下,你們在電影電視中看到的大海是什麼樣子?(學生踴躍回答)大海,浩瀚無際,蔚為壯觀,令人心曠神怡。尤其是潮起潮落的景觀更使人目不暇接, 後浪推前浪,一層迭一層。遠看,像天鵝展翅飛奔而來;近看, 像萬馬咆哮奔騰,濺花飛沫。今天,我們學習《觀潮》,看錢塘江大潮潮起潮落令人留戀的奇觀。」

五、介紹作者及背景

必要的介紹作者及背景,便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把握課文的中心思想。如學習《囚歌》一文,筆者先簡單介紹了作者葉挺, 然後講述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設計的導語如下: 「1942 年正是白色恐怖猖狂的時刻。當時, 國x黨反動派想用高官厚祿收買這位北伐名將, 而葉挺將軍始終堅持一個革命志士的崇高氣節, 決不向敵人低頭……在監獄里, 他同敵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就是這樣的環境下, 葉挺將軍奮筆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囚歌》。」

六、運用多媒體課件,情境導入

多媒體課件新穎,直觀,富於形象,容易引起學生的樂趣。如學習《桂林山水》時,教師先用課件打出桂林山水全景圖。讓學生整體感知桂林山水的樣子,然後提問:「這幅圖是什麼地方?給你的感覺怎麼樣?」至此便引入課文。又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文時, 開課時教師首先出示一些圓明園昔日建築宏偉、奇珍異寶無數的圖片,讓學生一同來感受一下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的魅力, 再來學習這篇課文, 學生就會更加理解文章作者希望我們為民族振興而立志學習的良苦用心。

七、聯系生活式

語文這門學科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遇到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文章, 就應該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來理解課文, 這樣更有利於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去理解文章中自己有感觸的地方, 更容易形成情感共鳴, 加深感悟。

例如教授《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時, 就應聯系實際來導入新課。生活中居民區、花園里就有很多的爬山虎, 課前可以提前布置他們仔細觀察爬山虎, 學到此課時就可以這樣設計開場白:「同學們,爬山虎我們都見過, 誰能說說你見到的爬山虎是什麼樣的? 它一般生活在什麼地方, 它是怎麼生長的?」通過這樣的問題, 學生就可以聯系實際生活中所觀察到的來介紹爬山虎, 這樣的方式就把抽象的課本知識與他們的感性認識相融合, 聯系學生實際生活中的觀察, 爬山虎就會活生生地浮現在學生的眼前, 學生自然就感興趣, 學起來也會感覺很輕松。

結束語:

導入有法, 但無定法, 貴在得法。小學語文教學的導語設計還有許多形式和方法, 但無論用何種形式和方法導入新課都為了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 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我們要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教學內容, 靈活設計, 巧妙運用, 使導入這個教學的「第一錘」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導入是一門藝術,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 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小學生猶如那含苞欲放的花朵, 教師要善於用自己的智慧去撫育它, 讓它們在和煦的春風中綻放。

『肆』 如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學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有之義。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來看,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語文教師應當具備傳統文化的滲透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與理解傳統文化,這也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所在。

一、加強認識,提高教師自身文化素養

不少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還缺乏傳統文化滲透教學的自覺意識,由此要更好地開展小學語文傳統文化滲透教學,語文教師首先應當具備傳統文化的滲透意識,能主動在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這是開展傳統文化滲透教學的前提所在。

學校可以多開展這方面的宣傳學習,可以讓語文教師認識到傳統文化滲透教育的重要性,從而主動在語文教學中開展這方面的滲透教育。

二、課內多種方式實施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齡還比較小,特別是小學低段的學生,他們剛剛入學,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由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營造情境,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2、開展合作探究,挖掘傳統文化要素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也比較適合於小學語文的教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傳統文化滲透教育時,也可以嘗試開展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去學習與探究,從中更好地理解與認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三、課外多種途徑並施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1、鼓勵課外傳統文化閱讀,營造傳統文化氛圍

2、開展豐富多彩活動,滲透傳統文化要素

為讓傳統文化的滲透教育更有效,除平時的課堂中所進行的文本教學之外,語文教師還可以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實踐活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要點:

1、要教會學生讀准字音。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的生僻字,學生可以通過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讀准字音。

2、是要識別一定數量的文字。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古今不同義的字詞,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的理解古文。

3、是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如諺語、俗語及成語等。這些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深入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



『伍』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激趣導入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導入新課,如果開頭生動有趣,引人入勝,就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引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激趣導入,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激趣導入

1、 問題導入法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問是點燃學生思維的火種,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動力。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愛追根溯源。根據小學生的這一特點,我們要善於給學生製造矛盾,出難題,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處於欲答而難以言表的憤悱狀態,促進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慾的驅使下來主動地探索知識,使學生產生要通過學習來解決心中疑問的迫切意願。

2 、多媒法

多媒法指就某個問題的探究學習,通過多媒體和網路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加深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拓寬思維空間,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是一本書或傳統的教學媒體,如:小黑板、投影儀等無法做到的。我在講課文《我們愛你呀,中國》時,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課文內容,把詩句上所提到的祖國的壯麗景觀、豐富物產、民俗風情、古代文明、時代巨變等等畫面盡量在屏幕上一一呈現出來,使學生深有體會地感受到祖國的美麗和偉大,並使他們自發地流露出愛國之情。同時循環播放音樂《我的中國心》,使大家都沉浸在愛國主義情感中,使得課堂一開頭就把學生帶入一種愛國主義情感 教育 的氛圍中,為課文的學習奠定了一個愛國主義基凋。這顯然是傳統的教學媒體無法做到的。

3、 溫故導入法

溫故而知新,在講授新知識前,先溫習己學習過的相關知識,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為基礎來導入並學習新知,也是一種不錯的 方法 。這里的「溫故」是一種手段,導入新課才是真正的目的,本教材篇排有許多《古詩二首》,仔細觀察的人不難發現,這里的兩首古詩都是有相同主題的。

比如:北師大版語文十一冊第六單元「戰爭」主題中,就有兩首古詩,分別是《十五從軍征》和《出塞》,前者寫的是一位從軍65年的老兵返回故里的凄慘情景,通過學習,學生己經明白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基於這樣的基礎,在學習第二首(出塞)時,我先和學生再一次體會了前首詩的感情,並引導學生:「戰爭帶給人們的總是苦和難,正所謂『夫兵久而利國者,不從有也』今天我們再來看看作為邊塞的戰士,他們的生活又時怎樣的,他們是如何看待戰爭的?」這樣的溫故導入,讓學生再一次體會到戰爭之不利,也為更好體會第二首詩打下了感情基礎。

4 、表演法

表演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習積極性的高漲,課堂氣氛的活躍。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們通過觀看部分同學的表演,能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以利於進一步的學習。某小學教師在教《講謙讓》一課時,結合實際設置了這樣一個情境:出示兩個蘋果,一大一小,讓兩個小學生到講台上來拿,兩個同學都不肯拿大的,爭著要小的。由此,教師自然而然地導入課題:這就是「謙讓」。同學們感到很有趣,而且在笑聲中也悟出了要講文明、懂禮貌的道理。學生們在高漲的情趣中進入新課文的學習。

5、 質疑導入法

古人雲:「學貴於思,思源於疑。」「疑」是點燃學生思維探索的火種。教授新課時,教師聯系課文內容巧妙地引導學生主動質疑,往往能引起學生高度的思維,積極地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質疑導入,往往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迅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萌發求知慾望,啟發思維。例如:教學《月光啟蒙》時是這樣導入的:在學生齊讀課題後,老師問,誰是「我」的啟蒙老師?學生答:母親。

接著出示: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學生讀。老師問,讀到這里,你有什麼疑問嗎?學生會說:母親不識字是怎樣啟蒙我的?月光啟蒙,是在月光下啟蒙嗎?為什麼母親是我的啟蒙老師?……根據學生提的問題進行歸納並出示本節課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1.母親是怎麼啟蒙我的?2.為什麼是月光啟蒙?於是圍繞這兩個主問題進行展開教學。學生就課題質疑的過程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一個思維碰撞的過程,以此來喚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情趣和好奇心,促使他們到課文中尋找答案。這種方法,不僅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引入解決問題的一個學習過程中,還使學生獲得思維之趣,參與之樂。

6、 圖片導入法

這是一種利用教學掛圖、自製圖片或 簡筆畫 ,藉助投影或其他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後圍繞圖片提出一系列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入新課的導入法。這樣的導入方法一般適用於寫景類的 文章 ,因為優美的風景圖片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更有利於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小學語文教學中怎麼激趣導入

一、選擇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導入

1、結合自身的情感態度,提高學習興趣。低年級孩子由於知識不豐富,能力不強,在學習過程中還缺乏自信。所以上課時,選擇和他們生活緊密聯系的話題導入,使他們的學習同自身的情感態度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習興趣。

2、觀照片,細介紹,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如在教《我的家》時,老師和孩子們都帶來了全家福照片。上課伊始,老師先向孩子們介紹了自己的全家,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聽完了老師的介紹,都有特別想讓大家認識和了解自己全家的慾望。給了他們充分的時間向大家表述。這種表述不但增進了同學間的相互了解,而且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轉變話題,拋磚引玉。接著老師話題一轉,問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冬冬」的家,大家的情緒一下子被激發了,異口同聲地說:「想」。這樣,很自然地引入了對課文《我的家》的學習。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已不知不覺進入了學習狀態,學習效果好極了。不但讀背了課文,而且認會了本課要求認會的生字;不僅用「家」口頭組了詞,還認識了這些詞語。

二、創設情境導入

小學課文中,許多文章文筆清新、意境優美,有的是借景抒清,有的是敘事抒情,有的是喻理抒情。教學這類課文,教師可藉助插圖、實驗等輔助手段,創設出課文情境,激起學生樂學的情趣,使他們帶著愉悅的情感步入課文的意境。

1、創設問題情境是一種很好的激趣引入法。情境創設適宜,既能將教學內容有機融入問題情境中,又能讓學生產生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

2、重視過程,動手實驗,激發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烏鴉喝水的過程,鼓勵他們親自動手做實驗,觀察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叼起來,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的過程。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了學生思考和實踐的探究精神,從而收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三、以圖畫的方式導入

1、變形象為直觀,增強興趣。針對低年級學生對色彩鮮艷,形象直觀的畫面很感興趣。

2、圖字結合,理解記憶。孩子們通過觀察、思考,很快說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幾個字,這時再展示以上生字的字卡,進行指導學習,孩子們不僅自己體會到了字與畫的聯系,而且很容易結合圖畫認會這幾個字。

四、聽音樂導入

1、播放音樂,營造氛圍。把音樂引入課堂,既可以營造愉快輕松的課堂氣氛,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升國旗》一課,上課伊始,教師藉助雄渾的國歌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創設情境,面對在國歌聲中徐徐升起的國旗,學生自覺地立正向國旗敬禮。

2、語文配樂,訓練思維,彰顯智慧。在課結束時,老師把學生從音樂課上學到的《國旗、國旗,我愛你》一首歌切入語文課堂並配以自編舞蹈動作,學生離開座位邊歌邊舞,情緒高漲,真正使語文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一種愛國主義情感不知不覺在學生心中升華,語文教學融合了音樂、舞蹈等內容,綜合了學生的課本世界,使學生的技能交叉遷移,學生的 創新思維 得到訓練, 兒童 智慧得到彰顯。

五、以講 故事 、猜 謎語 的方式導入

1、故事入題,吸引注意力。在學習《太陽》一文時,老師抓住低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一上課就給孩子們講了《後羿射日》的故事,孩子們德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他們投入地感受著太陽的喜與樂,後羿的神奇。再引入對課文《太陽》的學習,既生動,又自然。孩子們的學習變得主動了,積極了。

2、巧用謎語,設置懸念。在學習《小小的船》時,一上課,老師就讓學生猜謎語,有時掛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你們誰猜出來了,它的謎底是什麼?」孩子們不知不覺進入了思維狀態。當他們自己動腦說出謎底「月亮」時,心裡充滿了滿足感,再引入對課文的學習,孩子們帶著探究的心理認真聽教師讀了課文。

六、運用多媒體導入

多媒體這一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引入語文課堂教學,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

當然,激趣導入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手段不盡相同。但無論什麼方法,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教師必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 想像力 ,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小學語文課激趣導入的方法

一、設疑法

教育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人的學習過程就是不斷地設疑和解疑的過程。因此,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問題,分層設置懸念,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促使學生積極思考。這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遵循了啟發式教學原則。

我在講課文《生命的林子》時,設計了這樣一段開場白:「大家都知道《西遊記》中的唐僧吧,他實際上寫的是誰?」(唐代高僧玄奘)在學生們爭先恐後地回答後,我接著問:「玄奘最初是在什麼地方出家的呢?」(法門寺)這一問大多數學生不知道,我暗示學生在課文里找。答案出來後,我接著又說:「當時的法門寺是個香火鼎盛、香客如流的天下名寺,可玄奘呀,當初還要離開這個天下名寺,去尋一個偏僻的山野小寺,你知道為什麼嗎?」在短暫的沉默後,我及時地說:「要想揭開這個謎底呀,請同學們閱讀一下課文《生命的林子》就清楚了。」這樣通過層層設疑,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入課文的學習中來。

二、多媒法

多媒法指就某個問題的探究學習,通過多媒體和網路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加深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拓寬思維空間,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是一本書或傳統的教學媒體,如小黑板、投影儀等無法做到的。

我在講課文《我們愛你呀,中國》時,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課文內容,把詩句上所提到的祖國的壯麗景觀、豐富物產、民俗風情、古代文明、時代巨變等等畫面盡量在屏幕上一一呈現出來,使學生深有體會地感受到祖國的美麗和偉大,並使他們自發地流露出愛國之情。同時循環播放音樂《我的中國心》,使大家都沉浸在愛國主義情感中,使得課堂一開頭就把學生帶入一種愛國主義情感教育的氛圍中,為課文的學習奠定了一個愛國主義基調。這顯然是傳統的教學媒體無法做到的。

三、情境法

情境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情境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手段刻意創設的一種情境,有利於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心靈深處受到強烈的震撼而產生共鳴,從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識。

我在講課文《草原》時,在上課前2分鍾就利用多媒體技術為課堂渲染了一種情境:屏幕上畫面不斷呈現著大草原迷人的景色,同時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這就激起學生對草原的無限嚮往之情,引發了學生的興趣,一下子把學生帶到課文《草原》學習的情境中來。

四、表演法

表演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習積極性的高漲,課堂氣氛的活躍。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們通過觀看部分同學的表演,能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以利於進一步的學習。

某小學教師在教《講謙讓》一課時,結合實際設置了這樣一個情境:出示兩個蘋果,一大一小,讓兩個小學生到講台上來拿,兩個同學都不肯拿大的,爭著要小的。由此,教師自然而然地導入課題:這就是「謙讓」。同學們感到很有趣。

我在講課文《談禮貌》時,一上課就讓三名同學繪聲繪色地表演《說岳全傳》上岳飛和牛皋問路的故事(課前依據課文內容並進行加工,讓三名同學做了充分准備)。三名同學精彩詼諧的表演不僅讓同學們捧腹大笑,而且在笑聲中也悟出了要講文明、懂禮貌的道理。學生們在高漲的情趣中進入新課文的學習。

五、故事法

故事法是一個常見的導入方法。用一個有趣生動的故事導入新課,學生會全神貫注,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我在講五年級課文《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九)》時,對學生們說:「老師想講一個有趣的故事,請同學們聽完後告訴大家,你明白了什麼。」然後課件展示該故事(並配音):從前,有個叫汪得凈的人,非常喜歡讀書,而且態度很認真,分析起他人的文章來頭頭是道,朋友們都很佩服。他有一個缺點,就是懶得動筆墨,不願寫 讀書筆記 。有一次,他看到一首詩,認為寫得特別好,就認認真真地研究了一番,把這首詩記在腦子里,准備適當的時候介紹給朋友。一天,朋友來看他,他就把兩個人月前讀過的一首詠虎的詩介紹給朋友,說這首詩雖然只有四句,卻把老虎寫活了。

朋友請他說出來聽聽,他想了想,說:「第一句好像是什麼什麼虎,第二句大概是什麼什麼苦。」朋友不滿地說:「既然前兩句忘了,就說後兩句吧。」他抬起頭,來回踱著方步,好半天才說:「第三句真是忘了,好在第四句記得明白些,是狠得很的意思。」聽完故事,讓學生 說說 ,明白了什麼。最後引導學生談談讀書動筆的重要性,很自然地進入課文的學習。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趣導入的 措施

一、用有趣的故事吸引學生

針對小學生喜愛聽故事的特點,對故事性較強的課文,比如小說、戲劇、寓言、童話等文體可以採用講故事、聽故事、讀故事等多種形式導入。例如《宋定伯捉鬼》,可以復述課文故事為導入,讓學生不僅產生極大的興趣,閱讀課文也十分專注,復述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用謎語 歇後語 引發學生競猜熱情

小學生活潑好動,大多喜歡猜謎語,課前出現謎語,無不躍躍欲試,專心競猜。一位小學教師教學生識字,他把有些字編成字謎讓學生猜。比如:因悲傷引起情感激動,眼角流出三滴水(淚);一隻手放在眼睛上望(看);一個小牛有尾無頭(午);奇奇怪怪的一隻小狗,頭上長著兩個口(哭)。這樣就把乾巴巴的漢字變得活靈活現,學生掌握起來也輕松自如。

三、用實驗演示,牽住學生的興趣點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與新課內容有關的事物、景物、動物、植物等生動形象的實物導入新課。做實驗本是教自然學科時採用的手段,如能恰當引入語文課堂,就會達到「百聞不如一見」之效,解決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如在教《死海不死》一文時,讓學生准備一杯水,一個雞蛋,一小撮食鹽。上課前先叫學生做實驗,學生通過實驗發現,水中不加食鹽雞蛋下沉,加食鹽則上浮。學生很快明白死海岸邊寸草不生,人在水中淹而不死的原因。抓住了死海的本質特徵,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教學《核舟記》一文時,我先在課前展示了核舟的投影片,然後介紹了核舟的實際大小,「長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再請學生試著用紙疊一個這樣大的東西,大家疊出來之後發現只有半個粉筆那麼長,高度還趕不上粉筆的直徑。接著我又讓他們在紙船上畫五個人,八扇窗,學生都反映很難做到,我順勢引導古代的藝術家不是畫而是刻,而且人物刻得栩栩如生,這樣很快就把學生的心給牽住,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

四、開展展示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

對一些適宜角色表演的課,可以先讓學生把課文改為課本劇,再分角色表演,通過活動導入新課。如《皇帝的新裝》、《變色龍》、《扁鵲見蔡桓公》都可以用表演的方法導入,讓學生親身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徵,加深對原作的理解。如在教《小橘燈》一文時,學生自製了小橘燈,於是我舉行了展示活動,在課堂上點亮,讓學生先講述其象徵意義,然後進入對新課的學習。學生根據對課文的預習理解,畫出圖畫,開課時在班上展示,師生評價後導入新課。如在學習《天凈沙?秋思》時,先展示學生的「秋思圖」。學生邊欣賞邊聆聽課文范讀,配合音樂,耳聞目睹,形象直觀。在此基礎上講解課文,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可以說是如魚得水,輕松自如。展示活動,頗有新鮮感、成就感,既鍛煉綜合理解能力,又達到寓教於樂的理想境界。

五、用美妙的音畫渲染,創造學習情趣氛圍

借用幻燈、錄音、錄像實物,創設美妙情境,營造適宜的環境氣氛,喚起學生的感情共鳴,使學生產生一種求知的急切感。音樂,畫面是扣人心扉的絕妙藝術,它有不可估量的藝術魅力和巨大的審美教育作用。審美者可以依照自己的審美感受去領略,去品賞音樂這獨特的愉悅美,從而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在精神上得到娛樂,在思想上得到升華。如教學《沁園春?雪》時,首先用幻燈或錄像打出一幅氣勢磅礴的莽莽北國雪景圖,讓學生從視覺、知覺、感覺等多角度進入情景,感受雪景帶給人的遼遠的意境。

撤去畫片,讓學生閉目、靜思、凝神,然後播放上闋的磁帶錄音,讓學生通過文字構築圖畫,使原先留在腦際的圖像得到充實和深化,進入詩中描繪的意境。最後導入:「1936年冬天,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延安看到了這幅雪景,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唱,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沁園春?雪》,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世紀偉人是如何描寫雪景,怎樣抒發情懷,評古論今的?「又如教《岳陽樓記》一文時,我在紙上畫了兩幅簡筆畫,一幅岳陽樓的晴天圖,一幅雨天圖,讓學生發揮想像,依圖說出課文相應的內容,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的情境中。

六、用美輪美奐的詩化語言創設優美的意境,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詩詞名句是濃縮的精華,其內在美是令人咀嚼不盡的。設計導語時,恰到好處地運用一些詩文名句,不但能很快地渲染一種詩情畫意的典雅氣氛,而且能創設「先聲奪人」的審美情境,讓課堂教學充滿詩情畫意,體現鮮明的抒情格調,讓學生接受美的熏陶,這種熏陶不僅有利於 語文學習 本身,而且有利於學生心靈與人格的健康發育。如講授《驛路梨花》時可以用陸游詩句「驛路梨花處處開」為導入語。只要弄懂引文的含義、作用,就找准了學習此文的突破口。

用富有詩情畫意的優美語言導引,將學生帶入課文優美的意境。如《三峽》導入語:「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壯美,無數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輝的瑰寶,裝扮著中華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為之傾倒,為之歌唱。去過三峽的同學,可能會因那兩岸倒江懸崖峭壁而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會因江面上漂浮著的白色垃圾而憂慮人類環境的污染,你也許會思緒倒流,追溯三峽的過去,想―睹她在歷史上的真容,讓我們一起走進酈道元的《三峽》。」


『陸』 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技巧

導語: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我們要創造科學有效的導人形式,就必須把握課文的特點,根據學生好奇心理,運用喜聞樂見的導人形式導人新課。

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技巧

一、課堂導入的要求

在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導入應該是最基本的也是較為重要的一步。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如果導入得當,就會為整節課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作為一次成功的導入,基本上要符合以下幾個要求:

1、趣味性

課堂導入要注意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種心理狀況會促使學習者積極尋求認識和了解事物的途徑和方法,並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如果課堂導入充滿趣味性,學生便會把學習看作是一種精神享受,因而能更加自覺積極到學習。

2、針對性

課堂導入時要注意針對性。課堂導入首先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導入方式。但首要前提是必須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明確課堂教學的目的。但不可以為了“導入”而“導入新課”。導入的目的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點明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講清楚課堂教學的目的,為授新課作鋪墊。

3、新穎性

課堂導入的材料要新穎。現在的高中學生,很容易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他們對新事物都有好奇感,並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新穎的富有時代性的信息,能更加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材料越新穎,越是大家關心的事,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參與的興趣就越濃,效果也就會越好。

4、啟發性

導入要注意啟發性。“啟發性”是指導語要有思考的餘地,能引起思索。

導入如果對學生接受新內容具有啟發性,就能使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在導入時,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淺顯而簡明的事例,使學生得到啟發,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調動學生思維活動的積極性,促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新內容。

啟發性的關鍵在於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而思維往往是從問題開始,又深入問題之中,它始終與問題緊密聯系,學生有了問題就要去思考、去解決,這便為學生順利地理解新的學習內容創造了前提條件。它能使課堂教學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導入能否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能否使學生創造出思維上的矛盾沖突,能否使他們產生“新奇”感,是導入成敗的關鍵所在。

5、簡扼性

導入語言要注意簡扼。導入就像大餐前的開味菜,雖然可以開胃,但畢竟不是主餐,不能喧賓奪主,課堂的主要目的還是新課教學,如果導入分擔了課堂的重心,就會過尤爾而不及。所以教師在導入時都應針對所學內容、針對所教學生,盡可能地用少量、精確的`語言說明課題要學習的內容、意義和要求。因為各種課堂導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設法讓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興趣,同時創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使他們“願意學”、“樂於學”,若導入時間延長過多,就會使導入顯得冗長,從而影響整節課的進程。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常用的技巧

1、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指教師有意識地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其思維處於一種激活狀態,產生一種季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而後自然導入新課的一種學習方式:一節謀的導入恰似一出戲的序幕,或似優美樂章的序曲,如果設計和安抹有藝術性,富於變化,懸念疊起,往往能像磁石引鐵一樣把學生吸引住,很快調集他們的注意力,點燃智慧的火花,使人們進入活躍的思維狀態,開啟智慧的閘門,收到先聲奪人事半功倍的奇效。

2、溫故知新,新舊結合

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正確處理基本素養和創新能力的關系。在教學中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因此在教學中不管採用哪一種導語的設計,都要為全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服務,與講課的內容緊密相聯,自然銜接。

3、詩詞、格言導入

中國古典詩詞是一座豐富的寶庫,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內涵,高超的藝術手法,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詩詞、格言語言精練,含意豐富,表現力強,富有深刻的哲理,由詩詞格言開講導入新課,對學生學習語文有啟迪意義,還能豐富學生的知識,激發他們的情感。

4、情景感染激勵法

情景感染激勵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一個故事或者預設一個情景感染學生,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產生極大興趣,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鋪墊。

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提到聽故事,可能沒有一個學生是不感興趣的。在授課前,花極短的時間,用繪聲繪色的語言,講述一則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學生的注意力定會一下子集中起來,縮短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5、故事導入法

以童話、寓言、傳說等導入新課,首先可以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並且能起到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的作用。

以故事導入有點像古代說話的“入話”,它不僅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安定了下來,而且“入話”的主題往往和正話相合,或者構成互文,或者預先點出主題。這樣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了課文主題,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在用故事導入時一定要用那些能夠和課文有共同點的故事,或者能夠形成鮮明對照的故事,切忌引入那些毫不相乾的單純為了活躍氣氛的故事。如果運用不當,則會引起不必要的,甚至是毫無意義的討論和爭論,反而會沖淡課堂教學的主題。有時候故事太離譜,會讓主題失之千里,這對教師的課堂駕馭力是一個考驗。

總之,語文課堂中的導入是一門教學藝術。選擇最合適的導入方法,靈活設計,巧妙運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注重導入環節顯得尤為重要。

『柒』 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方法有哪些

具體而言常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情境型 指教師根據文本的意境,創設一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讓學生想像優美的意境,體驗美好的情感.簡言之,通過導入引導學生進入作品描寫的情境.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創設並引導學生進入教材所描繪的情境,無疑對優化課堂教學起著重要作用.古人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從中受到感染,教師就要善於挖掘課文中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披文以入情」,產生心理上的共鳴.在閱讀課的導入中時常是通過營造出一種氣氛,或再現一個場面,從而把課文描繪的意境再現出來,把學生潛在的審美意識和追求美的情趣激發出來,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順利進入到課文學習中去.
1、看圖導入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的每一課都安排了意境優美、色彩鮮艷的情景圖,配有教學掛圖,通過網路資料還可查閱到更多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它們作為直觀教材,比形象的語言更具有說服力和真切感,可以使學生獲得較深的印象,可以化抽象為具體,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鮮明地揭示事物之間的關系.教師在導入時充分發揮其作用,以此導入新課,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習的興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2、 藉助媒體導入 隨著人類社會的日益進步,多媒體教學的日趨完善,現代的課堂趨向於「聲情並茂」.在課堂導入時教師根據需要結合聲、色、圖,甚至是影視片段來輔助我們的教學,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可感性,能讓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創設一個讓學生積極思考的氛圍,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達到語言所難以企及的效果.
3、意境導入 也稱激情導入,在教學文質兼美、情文並茂的名篇佳作時,教師如能創設出一個與課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進入角色, 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從而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將會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許多名師在教學優美的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和抒情散文時,常常用一段富有詩情畫意的導語,將學生帶入課文的那種優美的意境,使學生處於一種良性的情感准備狀態.如孫雙金老師在教《春望》一詩時的導入:「同學們,今天孫老師和大家一起走進歷史的隧道,去感受歷史上一位苦難詩人、人民詩人、偉大詩人——杜甫的心理歷程.(課件出示《春望》全詩)大家知道唐朝曾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發生了『安史之亂』,叛軍攻入長安城後燒殺搶掠,把繁華的都城糟蹋得幾乎成了一片廢墟.在第二年的春天杜甫來到長安街頭,目睹長安城滿目荒涼的景象,觸景生情,揮筆寫下了《春望》這首千古絕唱.」接著配上音樂,教師有感情地朗讀《春望》.孫老師用短短的幾句話作為導語,卻震撼了全班學生的心靈,同時在媒體的輔助下,學生很快進入詩情詩境.
(二) 質疑型 教師在導入新課時,運用提問質疑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教師通過質疑激起了學生的探索興趣,達到以趣促思的目的.在質疑的同時,適當運用懸念,還能激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問題是思維的開端,一個恰當的問題,能一石激起千層浪,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南宋時的教育家陸九淵雲:「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是問號.」
1、提問導入 它是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來進入課堂.教師可對學習內容進行提問,通過設立一個疑點激發學生的思考,也可以單刀直入,直接提出問題,使學生在積極思考中迅速進入新課.如邱老師在教《海底世界》一課時,一走進教室就用興奮的目光掃視學生,然後問:「同學們,你們喜歡大海嗎?」學生說:「喜歡」邱老師興致勃勃地說:「我也喜歡大海,大海是那樣的遼闊美麗,望著這美麗的大海,我忽然產生一個想法:這大海的深處是什麼樣子呢?當學生說也想知道時,邱老師相機誘導說:「好!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海底世界》,它將向我們介紹海底深處許多新鮮、有趣的事,那麼海底究竟什麼樣呢?讓我們來細心讀課文吧!」在本案例中,邱老師一進課堂便向學生提問,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調動著學生的思維能力,誘導著學生由疑而思.亞里士多德說:「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常有疑點,常有問題,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創新.」
2、懸念導入 俗話說:「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小學生好奇心更強,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設置懸念激發好奇,吊起學生的胃口,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上例中邱老師設置的「大海的深處是什麼樣子?海底究竟什麼樣呢?」激發起學生急於探索海底世界的興趣,造成學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狀態.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語文教師要針對教材的關鍵、重點和難點,巧設懸念,把學生的注意、興趣、思維吸引到懸念上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為整堂課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 激趣型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

『捌』 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的方法

導語:對於語文課堂而言,課堂導入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學生對於課文願意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去探索,這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教師使用一些飽含啟發的導入語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跟隨教師的腳步,深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

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的方法

一、設疑導入

設疑式導入法是根據學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點,一上課就給學生創設一些疑問,創設矛盾,設置懸念,引起思考,使學生產生迫切學習的濃厚興趣,誘導學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種方法。

1、審題導入法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概括文章的內容,有的揭示文章的主旨,有的能引起聯想,內涵極為豐富,統攝全篇的作用。審題,就是從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文題入手,由題目生發開去,激發閱讀興趣。

例如,一位教師在上《狼牙山五壯士》時,就緊扣"題眼",巧妙導入。上課開始,這位老師佯裝鄭重地板書課題:"狼牙山五戰士"。剛剛寫完,全班學生一下子都嚷了起來,"老師,你寫錯了!""老師,不是戰士,是壯士。"

這時老師故作吃驚的樣子說:"我寫錯了嗎?""壯士和戰士不都是當兵打仗的?一個樣嘛。"他話音剛落,教室里又炸開了鍋,"不一樣,雖然壯士也是戰士,但他們不是一般的戰士,他們是勇敢頑強的,不怕犧牲的戰士。"教師欣喜地說:"這位同學回答的真好!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壯''在哪裡?"

這樣破題入手,不但使學生了解這個題目,點明了文章的中心,而且激發了閱讀慾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課文的`內容。

2、設疑導入法

疑是提出問題,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引發學生的興趣。

例如,《只有一個地球》可這樣導入: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覺得大家應該同心協力維護這個微小、美麗而脆弱的星球。"他為什麼這樣形容地球呢?讓我們來學習課文找找答案。這種導入巧妙地提出了學習任務,創設出了探求知識的情境。

3、以舊引新法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在講授新知識之前,復習已經學過與新知識緊密聯系的舊知識,使學生感到新知識並不陌生。

例如,在教學《梅花魂》時可這樣導入:你能背誦我們已學過的贊美梅花的詩嗎?我們知道的梅花有著什麼樣的精神?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有關梅花的文章——《梅花魂》。這樣既復習了已學的知識,又緊密地聯系了新授的內容,使知識系統化。

二、直觀導入

直觀導入法即是教師通過實物、圖片、簡筆畫、照片、投影片等導入教學。它往往能一下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運用直觀手段比語言描述更清晰、簡單、明了、有效。

1、實驗導入法

運用實物進行一段有趣的試驗,將語文教學中抽象的知識附於直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例《烏鴉喝水》的導入,開始教學時,在講台上出示一個裝有半瓶水的頸口玻璃瓶,一些石子,一杯水,老師開始講述:"今天,老師帶來了這些實物,要與小朋友一起做一個有趣的試驗,要求每個小朋友動腦筋,想辦法,大家願不願意?這里的頸口玻璃瓶,只有半瓶水,我想使它水位升高,運用這些石子或杯子里的水可以怎麼做呢?誰來試試看……

好,現在我們知道了可以將燒杯里的水直接灌進去,水用完了,我們還可以把石子放進瓶里。同樣的也可以使水位升高。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隻烏鴉。它想喝瓶中的水,是怎麼做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烏鴉喝水》。"

實驗使文章的難點得到了分散,更能使學生容易理解句子的意思了。

2、實物教具音像多媒體等導入法

利用實物教具音像多媒體等教具導入,好處就是直觀,容易引起興趣,便於激發情感,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它能化抽象為形象,使枯燥的教學變得生動,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獲得較深的感受。

例如:《觀潮》一課,利用教具將錢塘江大潮來臨時壯觀天下的雄偉景象描寫得淋漓盡致,使人如臨其境。而課文中第四自然段最後一句描寫潮的樣子及潮的響聲尤為精彩: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盪盪地飛奔面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震得顫動起來。在教學中,藉助錄音讓學生感受潮來時浪涌岸灘,洶涌澎湃的聲音;藉助投影錄像,讓學生感受潮來時如千萬匹戰馬齊頭並進,浩浩盪盪的壯麗之美。

三、引趣導入

教師採取各種引趣的方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從而愉快、熱情地汲取知識,發展能力和形成人格。引趣的導入方法很多,既可以是教師幽默詼諧的語言激情引趣,又可以是利用現代教學媒體激情引趣,還可以利用音樂、故事、成語、詩詞、典故、游戲等引趣。

1、音樂導入法

藉助與課文緊密聯系的歌曲作為導入途徑,這種方法能在情感上引起學生共鳴,又可活躍氣氛,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學習。

例如,在教學《掌聲》時,可播放歌曲《掌聲響起來》,然後讓學生說說自己聽到掌聲想起來的心情怎樣?再導入新課。

2、成語典故導入法

成語典故言簡義豐,生命力強,有些成語典故就出自選入課文的文言文。學習這類課文,可以從成語導入。

如由《世外桃源》導入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由"撲朔迷離"導入《木蘭詩》,由"刮目相看"導入《孫權勸學》,由《諱疾忌醫》導入《扁鵲見蔡桓公》等。

3、故事導入

教師運用一些與課文有緊密聯系的科學家或名人的故事、成語故事、寓言故事甚至自己編寫的故事導入新課,這樣既可引起學生注意,又容易使學生領悟教材的內容。

例如,學習華羅庚《統籌方法》,可從"田忌賽馬"的故事導入;在教學《尊嚴》這一課時,教師可講述漢蘇武牧羊的故事來導入。

4、猜謎導入

小學生特別喜愛猜謎語游戲,教師可把教學內容有關的知識編成謎語導入新課,

例如,在教學《畫風》時可這樣導入:小朋友們,老師讓同學們猜一謎語,看誰猜得快?雲見它讓路,花兒見它低頭,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學生猜完謎後再導入新課。

5、名言導入法

所謂名言導入法是指教師引用與本課內容有關的名言名句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如,三年級《晨讀》一課的導入(出示名言名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你們是祖國的花都,是祖國的未來。應該珍惜大好時光,好好學習,記住周總理說過的話。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晨讀》這篇課文。

這種導入能馬上讓學生明確都市的目的,既渲染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總之,語文課的導入,需要老師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和條件,巧妙的利用好開課幾分鍾,無論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啟迪學生的思維,還是活躍課堂氣氛,都能為下一步的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靈活有效的方法,讓語文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讓孩子們真正喜歡語文這門課。

『玖』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導入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語文課的第一個環節,非常關鍵,教師應當重視。下面我給你分享淺談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歡迎閱讀。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篇一

摘要: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我們要創造科學有效的導人形式,就必須把握課文的特點,根據學生好奇心理,運用喜聞樂見的導人形式導人新課。

關鍵詞:小學;語文;導入

導入是一堂課的開端,導入的成功與否影響著一節課的成敗。小學語文教材中不乏生動有趣的作品,其豐富的人文內涵和藝術性一直是我們教師所極力推崇的。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如何才能讓平凡的課程變得生動活潑,如何才能把平淡的文字演化成繪聲繪色的課堂教學,而且能夠讓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集中精力去聽課,這是我們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引起注意的。

一、導入的作用

1.引起注意,使學生較快進入學習狀態。上課開始。學生由課問的游戲狀態到真正進入學習狀態有一個時間差。如果教師精心設計導語,給學生較強、較新穎的刺激,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並且指向特定的學習任務。這樣既搞好了這個時間差的過渡,又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教的目標迅速轉化為學的需求,為完成新的學習任務做好心理准備。

2.激發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興趣是晟好的老師”生動地說明了興趣對學生學習的重要作用。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教材本身的興趣。小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如果教師的導入採用生動有趣的、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的方式,就會有效地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從而使其產生學習動機。

3.溝通感情,為課堂教學創設情境。親其師而信其道課堂伊始。教師就能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和真誠的導語來教學,就會縮短與學生的感情距離。在設計導語時。要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水平。盡量讓大部分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如果學生一開始就被問題難倒了。再想讓他們進入到積極參與的學習狀態往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4.明確目標,向學生交代學習重點。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或標准,課堂教學是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的。教師要使備課時確定的教學目標成為學生課堂上的學習目標。可以通過導入環節使學生了解教學目標,弓l導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方向和要求,努力達到學習目標。

二、善抖包袱,設置懸疑

古人雲:“學貴於思,思源於疑。”相信每個人都看過趙本山老師的小品“賣拐”和“賣車”,這兩個作品為我們形象地展示了如何通過一個有效的導入,來瞬間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從而達到讓對方緊跟自己思路走的目的。對於我們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教師要善於發現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從這方面著手,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小學語文更多的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來教學。根據小學生年齡段的特點,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感性認識很強,對於他們喜歡的東西會盡力去學習研究,總能夠把他們感興趣的東西研究得十分透徹。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不妨多提一些適合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的話題。

三、通過舊知識進行導入學習

《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同時,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這些都是對我們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們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不管採用哪一種導語設計,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為當堂的教學內容服務的。孔子雲:“溫故而知新。”因此我們通過舊知識來導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來,也是常用方法。比如有的課文比較長,我們一節課無法講完的時候,在第二節課就可以針對前一節課的主人公或者故事情節展開提問,這樣既對上節課內容做了相應的復習,也完成了對這節新課的導入教學。

四、故事導入教學

因為小學生的感性認識占據思想的主要地位,他們對一些相對簡單,同時又能吸引他們注意力的事物往往比較感興趣,除了相應的游戲教學外,故事教學的導入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方法。結合本節課要講解的內容,把教學內容延伸到課外,教師可以自己編排故事,也可以通過總結課文的中心思想來進行導入,或將小學生作為故事情節中的一個角色,這樣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把他們吸引到課文教學中來。還有很多導入方法,大家都可以借鑒,筆者也從網路上找到了一些,在此也做一個簡單的分享,比如:簡介導入、實物啟示法、教具演示法、實驗導入法、錄音導入法、圖示描述法、錄像導入法、趣味導入法等等。鑒於篇幅的關系,筆者不能把所有的方法加以詳解,但是我相信我們的廣大老師都可以把這些方法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發揚光大。德國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的確,教育的目的不在於讓學生學到多少東西,而在於教會他們一種學習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善於用自己的智慧去開啟每位同學的聰明才智,讓每位同學在新課改的推廣下得以滋潤和成長。雖然小學語文的教學導入只是整堂課一個微小的組成部分,但我們不能忽視,要謹慎待之,它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好的導語像磁石,它能讓學生的分散思維在短時間內集中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思想上的啟迪,提高他們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總之,導人絕非雕蟲小技,不足掛齒,而應該把它看成是一門藝術,一門科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藝術深人研究的過程中,萬萬不可忽視對導語藝術的思考,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語文教學更加絢麗多彩,展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拾』 如何教好小學語文

閱讀全文

與如何引入小學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