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欣賞品位
《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在總目標中指出: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由此可見,「培養審美的情趣」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之一,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貫穿審美教育是培養新時代人才的需要。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呢,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一、創設情境,感受美
情境教學是通過圖畫、攝影、音樂、動作和文學語言描述形象的內容, 再現語文教材提供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對作品刻畫的人物,抒發的感情,闡述的哲理產生一種親切感,從而化難為易,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容,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美的情趣,從而受到美的熏陶。比如,觀看錄象,感受形態美;走進文本,感受色彩美;古詩聯想,感受聲響美
二、品讀語言,鑒賞美
《新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該讓學生在自主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1]如何讓學生在語文課堂的朗讀中體驗美,我認為可以這樣做:引導學生精讀文本,品味蘊涵在語言文字中的美;品讀文本,認識語言形式美。
在精讀課文時,還應認識品味語言文字表達形式上的美,如用詞的精確、修辭手法的運用、句式的變換,與所表達的內容聯系起來,使學生體會到課文內容美與表達形式美的統一,這也是一種美,是語言文字的美。
三、拓展思維,升華美
所謂的升華,就是在各種因素激盪下,產生一種奮發向上的感情,感到自己的渺小、卑瑣、平庸,從而強烈地要求凈化自己的心靈,學習、趕上、超越對象,或者辨清對象的卑劣、愚魯、丑惡,萌發出遠離它、鏟除它的迫切願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感知的主要對象是語文教材中那些情文並茂,文質兼美的典範文章。「文章不是無情物」,就其思想內容講,既有對真理的追求、對未來的嚮往、對英雄的贊頌、對祖國的熱愛,也有對謬誤的批判、對現實的針貶、對邪惡的詛咒、對敵人的憤恨,師生共同浸潤其中,心靈必然會受到程度不同的感染,並相應地作出或愛或憎、或喜或憂、或褒或貶的情感反映。因此,語文課堂教學總是沉浸在一片深情的海洋中。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是學生心理的催化劑和主動學習的原動力。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喚起的那種感覺,是類似我們當著親愛的人面前時所洋溢於我們心中的那種愉悅。」語文教學就是要善於喚起學生心中的 「那種感覺」,並利用「那種感覺」,所引起的「那種愉悅」去優化教學情境,逐步實現知能培養和人格教育的目的。怎麼喚起「那種感覺」?沒有想像和聯想,便不能喚起特定的情感態度,不能產生富有個性的審美感受,也不能使學生的審美情趣得到拓展。
「美往往憑借形象,激發情感,潛移默化地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達到培育全面發展、人格完善的人。」(《美學理論》)審美地組織課堂,把認知、理解、文字訓練本身枯燥的學習過程同游戲、活動、比賽等有趣的感性過程相結合,通過聯想、想像使教材具體、鮮明、生動,成為學生的審美對象,從而化學習過程為一個審美過程,化理性為感性的形象,憑借情感感染、觸動學生,調動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以美導真,以美傳情,以情導知,讓枯燥的求知變得有聲有色,有情有味,才能激起學生的想像力、表現欲、創作欲,達到對人的全面素質的培養。
四、結合生活,創造美
美育的目的著重使人們審美感受的能力得到訓練,鑒賞水平得到提高和創造力得到培養, 使人的個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發展。朱光潛在《談美書簡》中說:「世界上沒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經過心靈的創造。」這就是說美是一種再創造。
綜觀我們的語文教材,所有的內容來自生活,然而不少教師在教學時,往往偏離於學生生活實際,學生說的、寫的不是他們心裡想的。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活動就會漸漸消退,主體意識就會逐漸泯滅,創造美的能力自然也會逐漸消退。事實上,語文教學過程就是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美的自主創造實踐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啟迪學生的智慧、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如在引導學生作文過程中,首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觀察、調查,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敏感度,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這種發現的驚喜必定會激起學生強烈的主體感受,再去進行一個又一個新的發現。在引導學生表現美創造美的同時,要珍惜學生偶爾露出來的智慧火花,及時予以表揚激勵給學生以創造美的喜悅。
以上這些教例,雖然超越了教參、教案和教材,但這正是學生通過學習,積極動腦,進而思維活躍,求知慾增強的結果,也是學生獨特的審美感受充分表現的結果,這是何等可貴!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使得整個語文課堂更顯得生機盎然。
審美,給一塊土壤它就萌芽,給一縷陽光它就燦爛。
②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鑒賞
美育即審美教育,語文教學中的美育問題十分重要,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在青少年全面發展的諸因素中,美育有著特殊的意義。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育健全的有力源泉。」這點明了美育在個人發展中所佔的重要地位。美育包括社會美育和學校美育,其中學校美育又包括各學科課程中的美育、環境的美化以有美育活動等方面。但在課程美育中人們往往認為責任只在音樂、美術等,卻未能意識或重視到其它學科也都能夠而且應該挖掘其中美的因素,適時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讓學生從情感的體驗中去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由於語文學科的特點,從某種角度看,它的美育任務更是責無旁貸,它的作用也許會更重大、更深刻。語文學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積累審美經驗,提高審美鑒賞力,培養想像力,發展創造性思維的能力。總之,語文與美育關系密切,美育在語文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重大意義。語文中的德育必須通過美育才能完美地實現。「寓德於教」的提法是不錯的,「文道結合」的觀點也早已有之,如韓愈的「文以載道說」等便提供了理論根據。但是在具體實施中會產生種種困惑,如1篇游記教完了,於是總結說:「文中表現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該怎樣呢?……」難道這樣就算大功告成了?學生的確深受教育了嗎?再說,語文有其自身的特點,詩賦文章中似乎並非篇篇「載道」,處處「寓德」,也就不宜一律牽強地給所有的作品貼上什麼標簽,這是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常遇到的情形。然而有1種因素能夠貫穿於詩文的始終而無所不在,這就是——美。社會生活、自然景物、人類語言等是十分豐富的,反映這一切的作品文章也是多姿多彩的,這些都能引起讀者的美感。如果能引導學生「披文以入情」,細致地品味大自然的詩情畫意,賞析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體驗人類豐富的思想情感,感受深刻的生活哲理,欣賞作品中各具特色的建築、繪畫、雕塑、音樂等藝術美,領略不同風格的語言美……一言以蔽之,讓學生以審美的方式感受和認識世界,感染熏陶,潛移默化,從悅入、感人到育人,就能使他們培養起高尚的審美情趣,從心靈深處產生一種追求崇高、美好、文明的強烈慾望,從而使人的思想精神產生質的飛躍,較好地達到德育所企盼的目標。眾所周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以其活生生的藝術形象教育和激勵了幾代青年,使他們成為共產主義新人。有一位科學工作者曾經說過,就是那些優美的山水詩和寫景游記散文使自己深受大自然的潔凈美麗,並決心獻身於祖國的環保事業的。這就是美育的偉大功績。從這文教學中的德育的實質就是美育,只有這樣地看問題和付諸實踐,才能使語文學科不僅具有「工具」的特點,還能獲得更為廣闊、更為深刻的意義。在語文學科實施美育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
③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由此可看出,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的關系密不可分。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不斷感受、體驗這些以教材內容為本的審美內容及形式外,還要遵循學生審美的規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體驗到評判,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在閱讀教學中進行美的滲透,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
一、在對比中體會形象美
只有深入地理解課文,才能打好審美的基礎,而對比又是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發現文章中美與丑的強烈對比,不斷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故鄉》這篇課文,魯迅筆下的"知道無窮無盡的稀奇事"的少年閏土與"素不知道這一切"的少爺公子們的兩種形象就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把握住少年閏土"知道海邊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與少爺們"只看見院子里高牆上四腳的天空"進行比較,學生便會發現閏土是一個活潑可愛、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而少爺們只不過一群孤陋寡聞、鼠目寸光的紈絝子弟。通過強烈的形象對比,在學生的心目中,一個健康活潑、聰明能幹、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的形象躍然紙上。因此,教師應著力引導學生對人物之間的外表與內心、客觀與主觀、形象與本質進行相互比較,讓他們在對比中認識美、體驗美和評判美,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在誦讀中體驗情感美
情感體驗是閱讀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心理因素,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而誦讀課文又是體驗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課文,就是要使學生在語文文字的訓練中,更好地獲得學習語文能力,並且有機地使學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1、在讀中感受自然美。我國地大物博,要讓學生在短時期內感受到這一點,唯有通過文字加上他們豐富的想像來實現。如讀"這種美,是一種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直插雲天,敢戲白雲......相對相依,宛如『熱戀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時,只要教師加以適當的點撥,鼓勵學生結合語言文字展開充分的想像,學生眼前就會浮現出一幅天然美景。進一步的朗讀則會使學生感情得到升華,把自身融入其中,既可在書中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又激發了學生的自豪感。
2、在讀中體會形象美。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理解作品的內涵,體會文中的情感,並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達出來,激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只有通過朗讀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3、在讀中品味語言美。課文用詞精美、語境生動,學生通過朗讀,把文中抽象的文字變成具體可感的審美形象,讓感官經過反復的審美實踐品味語言美,逐步完善學生審美的感知力。如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將灕江水的三種不同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相似而整齊的句式娓娓道來,學生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怎能不體味出美的韻味來呢?
4、在讀中追求創造美。我們教材中的許多文章,可讓學生在朗讀中根據文字描述進行語言表達,在朗讀中由形象思維逐漸向象思維轉化,而美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達到創造美的境界。因此,朗讀成了培養學生創造美的橋梁,朗讀的過程其實就是在創造美。
三、在想像中拓展意境美
教師要鼓勵他們展開大膽、合理的想像,教給他們掌握想像的方法,在想像中不斷體味文章所表達的美的意境。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點,憑借熟悉的有關情景讓學生展開想像,根據事物的發展,讓學生進行推理想像,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合理想像,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兩個寫景的句子,詩人融情於景、借景抒情,展現了深邃的藝術意境。為了開拓學生的想像能力,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以"假如我就是詩人,那是怎樣的情景"的假設進入原有的意境。這樣,學生就可根據教師的點撥,展開想像的翅膀,體會這首詩的詩情畫意:春暖花開的長江兩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發著芬芳,江面滾滾的波浪向東流去,一葉扁舟借著長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後消失了......這美妙的想像融入了學生對美的理解和創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學生也能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在推敲中欣賞語言美
在中學語文課文中,詩歌用字精練傳神,散文句式優美多樣,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推敲、欣賞,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語感,又能使學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傳神的詞語。一般地說,詩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詞的傳神,它的精妙之處就在於既形象又包含豐富的內容。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竄"字既顯示了速度快,又顯示來得突然;再如"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伏"字准確地表現出黃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態。這兩個詞既形象又貼切,我們要引導學生認識琢磨,從而體會出文章所表達的美感。
2、欣賞優美的句子。散文在中學語文教材佔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個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動的語言總是依靠優美的句式來表現。有的句式對稱,講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參差,講究段落美。如《春》這一課,作者不僅用詞十分傳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講究,把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的特點描繪的淋漓盡致。在教這類句子時,我們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使學生充分回味其優美意味,使學生在欣賞中得到美的熏陶。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特點,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挖掘學生的知識潛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④ 【語文教學怎樣進行審美教育】 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
呂叔湘先生說:「語文教學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 既然一半是藝術,那麼,語文教學就離不開一個「美」。中學語文課選編的文學作品,大都是「文質兼美」,適合語文教學的典範文章。它是熔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情感美、語言美等於一爐的文學作品。離開了美,語文教學,特別是語文課堂教學就像一張失血的臉,顯得蒼白而無生氣。因此拆胡備,語文教學應引導學生去發現美、體驗美、頌揚美、創造美,讓語文課堂煥發美的風采。也就是說,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寓教育於美的體驗之中,通過美的形象喚起人們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在多姿多彩的文學園地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在獲得科學知識,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時,提升人文精神,凈化人之心靈。
我國語文教學中,歷來主張「文道合一」,「情感熏陶」。近年來全面推進的「二期課改」,更是凸現審美教育,「將情感目標」作為體現教育目標達成度的三大目標之旅毀一。那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要使學生了解美
這里所說的了解美,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選用適當的時間和方式,深入淺出地向學生傳授一些基本的美育常識,使學生了解什麼是美,什麼是美育,初步掌握審美的標准與方法。如同提筆作文要學習語文基礎知識一樣,學生只有在了解美育的基本知識後,才能有效進行審視美、感受美、創造美的活動。可以這樣說,讓學生了解美是向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前提。一般來說,語文教學是以形象的藝術感染力來向學生揭示什麼是美的。比如,從魯迅先生的《故鄉》一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對少年閏土的描寫「……這時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這少年便是閏土。」作者從人物的外貌、性格、所處環境等方面,把少年閏土的形象描繪得栩栩如生。經過學生的聯想,一個質朴、活潑、能乾的農村少年的形象就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有趣的是,時隔許多年後,人們還會對少年時代學過的諸如「閏土」、「祥林嫂」等藝術形象津津樂道,並從中感悟藝術美的精神力量。
二、要使學生善於發現美
這個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涵:一是指善於發現語文教材中的美的元素,二是指善於發現生活中美的亮點。這里我們著重研究前者,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
1.挖掘教材中的美的內容
中學語文教材中的各種體裁,都包容了豐富的審美內容。如《松樹的風格》中的崇高美,《小桔燈》中的朴實美,《背影》中的情感美,《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情趣美,《藤野先生》中的人格美等。教師如能在課文教學中善於挖掘和分析,就能有效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品嘗作品中美的語言
語言作為文學作品的載體,其審美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文學被視為「語言的藝術」。文學語言講究音韻和諧,駢散有致,亦講究與思想內容的完美統一。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句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的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得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做扮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多麼優美的語言,多麼詩意的境界!若沒有語言這一載體,何來如此詩意的境界!「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國失掉了很好的青年。」若沒有語言,魯迅的悲憤之情將何以寄託!「各種事物都有它的極致」,「在一定的環境里,才能發揮這種極致。」多麼富於警策的語言。「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但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
有過母親的腳印。」多麼感人至深的語言!語言造就了文學,文學豐富了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引領學生反復品讀,用心去體會這些雋永的字句篇章,在品讀中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在品讀中積累自己的審美體驗。
3.體味教材中美的意境
語文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雙邊活動。在這雙邊活動中,是教師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期。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礎上,採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獲得語文知識的同時又感受到美的意境,體驗到美的情感。從而受到美的熏陶,逐步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能力。如《聽潮》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若把課文分割成幾大塊來講,學生就難以領悟到大海之美,只能得到一些抽象的支離破碎的表象感受,無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為了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大海的壯美,先用錄音機播放海潮的席捲之聲給學生聽,等學生有了感性認識後,再放潮漲潮落的錄像給學生看,最後再讓學生聆聽有音樂伴奏的課文朗誦,這時學生就進入了一種情境――彷彿和作者一起身臨其境地在普陀山聽潮的情感狀態,就自然而然地領悟到大海的壯美了。由此,學生的審美情感得到了激發,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了培養。袁振國先生說得好:「所有對自然美的感受,都是對生命的感受,是對生命存在價值和生命存在方式的感受。不進入審美的境界,便無法獲得深刻的感受,更不能讓學生創造性地表達這種感受。」而如何調動各種手段幫助學生獲得這種感受,是語文教學實施美育滲透的基礎,也是我們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探索的問題。試看散文名家楊朔的《荔枝蜜》的:意境,正是通過作者感情的變化發展表現出來的,即對蜜蜂由討厭到喜歡,又由喜歡到贊嘆,再由贊嘆到「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的嚮往。作者正是以自己感情變化為線索,有層次地展示出深遠的思想意境,熱情地謳歌了勞動人民的偉大精神。其情感與外物相融合,詩意盎然,耐人尋味。倘若我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細細體味,學生定然會感受「蜜蜂精神」的朴實美、勤勞美、奉獻美。
三、引導學生去鑒賞美
審美鑒賞是審美活動的高級形式,它不僅要求人們及時發現美的事物,而且要求人們對美的事物做出鑒別和賞析。審美鑒賞的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觀、品、悟。人們對事物的鑒賞,總是從對事物的感性認識開始的,這就是「觀」。在「觀」的階段,如何鑒賞客體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材是學生主要的鑒賞客體,它包含著顯性或理性的美的因素。正是語文教材的這一特點向學生傳遞著各種美的信息,誘使學生去發現其外在之美,內涵之美。從而完成對教材的美的欣賞。學生在語文審美鑒賞中的「觀」,首先是對語言符號的感知。並在感知其語言之美的同時,感知其形象之美。例如:《祝福》中有這樣一段對祥林嫂的描寫:「五年前的花白的頭發,即今已經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學生在感知人物描寫的語言時,祥林嫂凄苦的乞丐形象也同時在頭腦中浮現。在這一「觀賞」中,不僅是對表象感覺,而且伴有理解、情感的參與。這是語文審美鑒賞的一大特點。
審美鑒賞的第二個階段是「品」。主要表現為鑒賞主體對作品中認知對象的解讀和體會。「品」主要表現為:以想像的方式深入作品的內涵,填補作品的空白,以積累的人生經驗品味作品中的一切。魯迅先生在《葯》中描寫的那些看殺頭的人「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學生閱讀這段生動形象的描寫時,通過創造性的想像活動,在頭腦中呈現驚心動魄的圍觀景象,並用自己全部的人生經驗去填補這一形象本身所蘊涵的但未直言的部分,從中品味出被無形的手捏住脖子的人們的可憐、可悲,品味出無形的手的勢力與淫威。當然,這種填補空白的活動,通常是不自覺的,學生只能憑想像力自由馳騁。也只有通過這種填補空白的想像活動,學生才能從中領略文學作品的無窮韻味。 審美鑒賞的第三個階段是「悟」。悟,是審美鑒賞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內省方式,一種感知體驗基礎上的哲學思考。例如,在閱讀《荷塘月色》時,學生們開始是沉浸在荷塘月色的幽美景色之中,用心體驗作者那種寧靜而寂寞的復雜心境,感受那種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進而便從感受和體驗中超脫出來沉人一種「回憶」,一種思索,一種追求,最終悟出了作者厭惡黑暗現實。嚮往自由生活而又徘徊、矛盾、無所適從、情不由己的精神狀態,從而獲得了對作品意義的深層理解。可見「悟」是品味、體驗的凝聚和升華,是一種更高的審美鑒賞形勢。其中,理喻是關鍵所在。當然,這種理喻不只是理性思考,更是以體驗為基礎的高層次的審美實踐。學生達到了「悟」的階段。意味著鑒賞行為的完成。不過。它不是永恆的終結,因為「悟」中獲得的感受和思考將是永無止境的。
四、引導學生去創造美
創造美是一種最高層次的創造性思維活動。對於學生來說,創造美的活動主要包括寫作活動、辦黑板報、辦文學報、撰寫廣播稿、開展有意義的語文課外活動等。對於語文教學來說,作文教學則是學生創造美的活動的集中表現。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師非常熟悉的一項教學活動。對此我不想作過多的論述,只想簡述三點看法。
1.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美源於生活,生活是培育審美意識和能力的沃土。只有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才能由此及彼,觸類旁通,浮想聯翩,不斷地創造美。一個足不出戶孤陋寡聞、頭腦閉塞的人,是很難具有生動豐富的想像力的。因此創造美離不開對生活的觀察。要使學生寫好作文,最主要的前題就是要幫助學生豐富生活。開闊視野。引導他們熱愛生活,懷著純真的感情去親近自然和人生,留意觀察,細心體驗。盡量去發現生活中美的因素,並將這些素材記錄下來,然後進行整理歸類,這就是常說的積累素材階段。
2.引導學生在作文中進行美的想像。神奇的美的想像能為學生提供創造美的靈感和激情。如果學生能把獲得的五光十色的素材,放進想像的熔爐里去冶煉、重組、創新,就能創造出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來。
3.引導學生正確駕馭美的語言。盡管你發現了美的事物,盡管你的想像豐富多彩,但最終還是要靠美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如果學生的語言表現力差,創造美的活動就異變為紙上談兵的空話、套話。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花大力氣培養和提高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寫出好的作品來。
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我國現代教育先驅蔡元培先生就積極倡導過「學校要進行美育教育」。作為一切基礎學科的基礎――語文學科,更應該在學校美育教育中起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責任編輯:梁媛)
⑤ 在教學中怎樣落實語文素養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和提升高中生四大核心素養,是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和任務。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要求從最初的「雙基」走向「三維目標」,再從「三維目標」走到「核心素養」,它的進步是不言而喻的。它的進步就是從「一維(雙基)」到「三維」,再到「終極目標」。從教學的角度講,強調雙基,就是強調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這是一維的。強調三維,就是強調一個目標的三個方面,就是「在過程中掌握方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是三維的。而核心素養把三維目標中的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提煉為能力;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提煉為品格。所以核心素養的關鍵點是能力和品格,這也是語文學科性質工具性和人文性決定的。在教學中如何落實四大核心素養呢?下面談談我的淺見.
一、在閱讀教學中實現「語言建構與應用」的素養達成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核心素養的基礎。「語言建構與運用」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律,形成個體的言語經驗,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素養整體結構的基礎層面。高中生母語運用能力的形成、思維品質的成長、審美素養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認同,都是以語言的建構與運用為基礎,通過學生個體言語經驗的建構得以實現的。在語文教學中,要拒絕「純內容分析式」的講讀教學,不要在分析課文內容上做過多糾纏;而應從具體語言文字的運用入手,通過對語言的品味、咀嚼,來探索文本的意蘊;或者從整體閱讀的感悟出發,到語言文字中找出認知的依據。同時又要避免「重言輕文」的現象,有些老師在教學中過於關注語言現象而忽視了文本內容,特別是對文言文的教學,有些老師只提及語言而忽略文本內容。因此,閱讀教學對文本語言的品味、咀嚼,來探索文本的意蘊,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在閱讀中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如在《故都的秋》文章已開始就講了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我們可以先讓學生說說他心中的清、靜、悲涼是什麼樣的,再進一步分析內容
二、在閱讀、體驗和表達交流中培養「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
「審美鑒賞與創造」是語文核心素養的綜合應用,語文活動是學生形成審美體驗、發展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審美鑒賞與創造」是指學生在語文活動中體驗、欣賞、評價、表現和創造美的能力及品質。
把握審美思維的特徵,培養審美想像能力。審美活動在本質上是形象思維活動,它受一般的認識規律約束,不同於抽象的邏輯與推理過程,很難用一般的邏輯語言來概括,而是需要通過生活本身的形象規律來實現。所以在審美鑒賞與創造的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力、想像力、理解力以及創造力。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審美想像力越豐富,對審美對象的再現也就越真實,學生對審美形象的再創造就越具體,學生的知識寶庫就越豐盈,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的基礎也就越厚實。在《故都的秋》中對牽牛花一部分的分析中粉色、藍色等淺色色系本身就是冷色系、我們可以把顏色換成大紅色,粉紫色再看看效果。
三、通過閱讀、體驗和寫作培養審美鑒賞與審美創造能力。我們所說的閱讀,既指「篇」的閱讀,更強調「本」的閱讀。新課標更加重視「整本書閱讀」,師生通過「整本書閱讀」的過程發現美,體驗美,鑒賞美,評價美。從「整本」名著中汲取信息,豐富語言,比較對照,融合已知、浸入情感,獲得情感體驗,獲得精神享受,獲得自由想像,使閱讀因升值而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悅讀」。更進一步體驗生活中的真善美,體驗自然萬物的真實美,並學會融入自己獨特體驗和獨立思考的創意表達,富有創意地表現美和表達美。如《故都的秋》中可以讓學生反復誦讀「一層秋雨一層涼」,嘗試用各種語氣讀,體味表達效果。
語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語文課程的使命之一是塑造人的靈魂。文本架起了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教師從文化的視角引導學生感悟和體驗,從而促進靈魂走向高貴和完美,完成「教人成人」的過程,這個過程留下的痕跡的輕重取決於教師是否具有文化視野、文化自信和文化審美能力。所以,核心素養的根,在教師的文化自覺。
⑥ 如何在教育教學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一、「導入學習」,為「語文核心素養」達成作鋪墊
在「導入學習」環節,我通過學生提出問題的方式拋出問題,然後選擇符合我教學目標的問題在本堂課中解決,於是我選擇了學生提出的五個我預設的問題:1.綠友是一個什麼樣的綠友?2.囚綠之後為什麼又放綠?3.為什麼作者要寫「盧溝橋事件」?4.作者和綠友發生了什麼故事?5.作者的心情有什麼變化?請學生把提出的問題寫在黑板上,我順勢以解決學生這些問題的方式推動下面的教學活動,為落實語文核心素養做好鋪墊。
二、「自主學習」,落實「語言建構」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核心素養的基礎,是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律,形成個體言語經驗,發展在具體語言情境中更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
「自主學習」環節,我通過讓學生找線索,在文中劃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和作者的心情變化詞,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4和問題5。為減輕老師的書寫量,我還請舉手回答問題的同學上台,邊讀相關的句子邊寫出作者的經歷和情感變化詞。
本環節學生按照學案的路線圖和老師的導學自主閱讀相關內容,自學深思,圈點勾畫,分析歸納,做好記錄。老師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建構,培養學生圈、點、勾、畫和表達能力。
三、「合作學習」,綜合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緊接著進入「合作學習」環節,本環節落實本節課的重難點:理解綠的內涵和寫作意圖。在這個環節中我分三步推動知識能力的落實。
第一步,合作共賞,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提升」。
「思維發展與提升」是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標志,是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通過語言運用,獲得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的發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性等思維品質的提升。
語言是重要的思維工具,語言的發展與思維的發展相互依存,相輔相成。
這一步,抓描寫句,體會品質。讓學生以合作共賞的方式找出並朗讀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描寫句,並根據句子和關鍵詞,討論「綠友」的性格特點。在問題情境中藉助解決問題的實踐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
第二步,合作發現,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
「審美鑒賞與創造」是語文核心素養的綜合應用,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鑒賞品位,並在此過程中逐步掌握表現美、創造美的方法。
語言文字作品是人類重要的審美對象,語文學習也是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品質發展的重要途徑。
這一步,借物抒情,感悟內涵。學生找出文中直接抒發情感、揭示「綠友」特質的句子並賞析。讓學生理解「借物抒情」的手法,感悟句子內涵,並通過討論讓學生懂得怎樣賞析美句。在閱讀、體驗和表達交流中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和創造能力。
第三步,合作表演,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這一步,展開想像,探究心理。為進一步探究作者的心理,我讓學生分組表演「人、綠對對碰」,這種對話表演形式新穎活潑,既檢驗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又調動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效果明顯。檢驗了學生的語言運用水平和思維能力。
⑦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挖掘課文美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我們的語文課本中,有《春》、《濟南的冬天》等通過描寫大自然之美來贊頌祖國大好河山的文章,教師在講析課文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抓住關鍵的字、詞、句、段,指導學生細細品味,引導他們從中探尋美與欣賞美,深入作品美好的意境,開啟學生美的心靈之窗。對課文中所含美的圖畫可通過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去感受美,從感知到領悟,再到運用和創造,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充分利用農村優美的風光,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我們語文課中,有很多描寫美麗風光的,我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把學生請出教室,讓他們到生活中去學習,讓他們到我們農村優美的風光中去感受美,從而讓他們受到美的熏陶,懂得什麼是美。 三、運用美的教學語言,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文學作品是美的藝術品,所以課堂教學中應該用美的語言來講讀和分析。優美的語言對學生來說不僅是美的享受,而且還能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深入作品美好的意境去探尋美、感知美。在教學中,首先,教學語言要准確、簡潔明了;其次,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於情感。語文課的教學與其他課程的教學有所不同,它不只是引導學生進行邏輯思維,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進行形象思維。而情感又是培養審美能力的核心,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不能靠機械呆板的說教,只能通過形象的分析、感情的熏染來實現。因此,教師就需要以充滿激情的具有強烈感染力的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撥動學生的心弦,在思想感情上使之產生共鳴,這樣就容易達到理性認識和感情接受的和諧一致,從而完成培養審美能力的目的。 四、創設美的情境,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語文課中創造美的情境,使學生有「親臨其境」之感,對於提高學生情緒、活躍思維、展開想像、強化教學效果有很大的作用。 創設情境有多種方法: 1.巧設導讀。教師導入新課,可以由激發情感導入,由渲染氣氛導入,運用名詩名句導入,讓學生立即進入情境,同時也誘發了興趣,因而自然而然地使學生產生了求知慾與審美欲。 2.營造美的氛圍。如講《春》時,我在進行初步感知課文這一環節中,先播放課文視頻,欣賞春天的美麗、人們的活力,再播放音樂伴奏,在伴樂中讓學生朗讀課文,引領學生進入了一個優美的意境。 3.設計美觀的板書。好的板書設計,不但要求外觀相對完整,更要求能體現作品的內在聯系,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語言、結構,更深刻地體會作品的主題、風格,從而提高認識、培養情操、增強審美能力。 五、通過身邊的人和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語文課堂不應該只局限於教室,我們應該把語文教學的陣地放到生活中去。光靠課本教學滿足不了學生感情的需要,我們應該充分挖掘生活中美好的事、美好的人來教育他們,讓他們懂得外表美只是一方面的美,內心美才是最美的,讓他們懂得低下頭撿起垃圾的一瞬間也是美的。 要真正落實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還需要教師不斷地去摸索,需要我們加強綜合素質的修養,拓寬知識領域,需要我們用一顆愛心去感染學生,這才能使學生的審美能力不斷提高。⑧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審美鑒賞與創造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 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嘩逗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由此可看出,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的關系密不可分,這也就決 定了朗讀教學是語文寬蘆盯教學中審美教育的主陣地。教學中學生處於主體慎和地位,教師更應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