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2課課文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2課課文
語文是一個多義詞,通常作為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化的簡稱,其本義為「語言文字」。語文課一般被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2課課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桂林山水》課文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乘著木船,盪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到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人教四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課文精要
一、風景特點篇
1、桂林山水——奇秀險、靜清綠
2、雙龍洞——雄偉、驚險、神奇
3、七月的天山——奇妙無比、引人入勝
4、大海——波瀾壯闊
5、西湖——水平如鏡
6、泰山——峰巒雄偉
7、香山——紅葉似火
8、荷蘭——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
9、鄉村生活—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無拘無束
10、鄉下風景——獨特迷人、優美恬靜
1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甲:第一)
12、、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小船在碧波盪漾的湖面上行駛, 人好像在畫卷中游覽觀賞一樣。
二、人物特點篇
1、父親(中彩那天)——誠實,講信用
2、父親(萬年牢)——認真、實在、正直
3、哈默——自愛自尊自強、有骨氣
4、小夜鶯——機智勇敢、熱愛祖國
5、雨來——機智勇敢、熱愛祖國、游泳本領高
6、一個中國孩子——熱愛和平、憎恨戰爭
7、盲童安靜——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8、琳達一家——一心為他人著想,樂於助人
9、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勤勞朴實
10、伽利略—執著追求真理,相信科學、不迷信權威
11、羅丹——做事全神貫注、一絲不苟、執著追求
12、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畫技高超
13、父親(父親的菜園)——勤勞執著、認准目標、堅持不懈、 4、紀昌——虛心好學、勤學苦練
15、飛衛——堪稱名師
16、扁鵲——醫術高超
17、蔡桓公——固執己見、自以為是、諱疾忌醫
18、文成公主——聰明又漂亮
19、普羅米修斯——不畏強權,為民造福、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20、宙斯——心狠手辣、冷酷無情
21、漁夫——從容、鎮定、聰明
22、魔鬼——兇狠狡猾而又愚蠢
三、單元心得體會
1、學習了第1單元,我感受到了祖國的風景是那麼的奇妙無比,引人入勝。
2、學習了第2單元,我懂得了做人要做一個誠實講信用的人。
3、學習了第3單元,我感受到了只要你細心觀察、用心思考,就會有所發現。
4、學習了第4單元,我體會到了我們要熱愛和平、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5、學習了第5單元,我體會到了我們要熱愛生活,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6、學習了第6單元,我體會到了鄉村的風光是如此的獨特迷人、自然和諧啊!
7、學習了第7單元,我體會到了無論學習、做事,都應該認准目標,執著追求。
8、學習了第8單元,我從這些故事當中體會到了做事、做人的道理,領略故事是多麼的引人入勝啊!
四、課文心得體會
1、學習了《桂林山水》,我感受到了桂林的山是多麼的奇秀險,桂林的水是多麼的靜清綠啊!
2、學習了《記金華雙龍洞》,我感受到了雙龍洞是多麼雄偉、驚險、神奇啊!
3、學習了《七月的天山》,我感受到了七月的天山是多麼的奇妙無比,引人入勝啊!
4、《中彩那天》告訴我們,人生最重要的是誠實,講信用,這是比物質財富更加珍貴的財富。
5、學習了《萬年牢》,我感受到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
6、學習了《尊嚴》,我感受到了做人要做一個自愛自強自尊的人。或要用自己的勞動去維護個人的尊嚴。
7、學習了《將心比心》,我明白了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或遇事要將心比心,多為別人著想。
8、《自然之道》讓我們懂得,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願望相反的結果。
9、學習了《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我明白了要保護環境,增強環保意識,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10、學習了《「打掃」森林》,我明白了要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提高環保意識,愛護環境。
11、學習了《人類的老師》,我明白了只要我們細心觀察,用心思考,才會有所收獲。
12、學習了《夜鶯的歌聲》,我明白了面對敵人時,我們要鎮定自如,機智勇敢。
13、學習了《小英雄雨來》,我知道了雨來是一個機智勇敢,熱愛祖國的人。
14、學習了《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我明白了要熱愛和平,維護和平,不要戰爭。
15、學習了《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我明白了我們要憎恨戰爭,維護和平,捍衛和平。
16、《觸摸春天》,告訴我們:誰都有熱愛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17、《永生的眼睛》,啟示我們:以自己的愛心給他人帶來幸福,生命才更有意義。
18、《生命 生命》,教育我們:要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19、《花的勇氣》,激勵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陰風冷雨並不可怕,要以無所畏懼的勇氣面對一切艱難險阻。
20、學習了《鄉下人家》,我感受到了鄉下人家的`田園生活真讓人嚮往。
21、學習了《牧場之國》,荷蘭的景色真讓人著迷啊!
22、學習了《古詩詞三首》,古人描寫的鄉村生活多麼富有情趣啊!
23、學習了《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讓我明白了對權威要尊重,但不應該盲從,我們有疑問應該反復求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24、學習了《全神貫注》,告訴我們學習或是做事要有執著追求的精神和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以及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
25、學習了《魚游到了紙上》,讓我明白了做事要勤奮專注、一絲不苟的道理。
26、《紀昌學射》,寓意是:無論學什麼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要打好扎實的基礎。
27、《扁鵲治病》,寓意是:我們要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從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28、學習了《文成公主進藏》,我感受到了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
29、《漁夫的故事》告訴我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五、古詩復習
第1課的古詩分析總匯
1、古詩——《獨坐敬亭山》
(唐 李白)———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寂寞之情。
①詩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②詩意:許多鳥都高飛遠去,看不見了,一片白雲悠閑的獨自飄遠。此時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夠。
2、古詩——《望洞庭》
(唐 劉禹錫)————表達了詩人熱愛和贊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詩句: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②詩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3、詞——《憶江南》
(唐 白居易)————表達了詩人贊美和懷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詩句: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②詞意: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4、古詩名句總匯 ①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②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③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5、古詩修辭手法 ①擬人: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②對偶: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③比喻:潭面無風鏡未磨——把(潭面)比作(沒有磨拭過的銅鏡)。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 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詩異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詩人寫的)
2、景物地點同(都屬於江南)
3、詩詞內容同(都寫景,都是寫景抒情的)
異:
1、體裁形式不同(前兩首是詩,後一首是詞)
2、詩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調寫景言意,後兩首熱情頌景抒情。)
3、表現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運用了擬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對比非常強烈。)
7、古詩想像
①我獨自坐在敬亭山山中,這里的環境一片幽靜,突然,吱吱喳喳的幾只鳥兒在天空中飛過,越飛越遠,直至無影無蹤。天上飄浮的孤雲也不願意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只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著我,我們倆誰也不會覺得厭煩。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秀麗的敬亭山了。
②秋天的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邊,遙望洞庭湖,銀色的月光灑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個湖面像籠罩著一層薄紗。朦朧中那君山就像一個放在白銀盤里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我被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③春回大地的時候,百花盛開,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啊,如畫的風景我久已熟悉。每當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碧綠的江水清凈明澈碧如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第23課的古詩分析總匯
1、古詩——《鄉村四月》
(宋 翁卷)————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贊美,也表現出他對勞動人民、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
①詩句: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②詩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蔥蘢,而稻田裡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滿目亮白,杜鵑聲聲啼叫,天空中煙雨蒙蒙。四月到了,農民都開始忙農活,沒有人閑著,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古詩——《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詩人描寫了鄉村農人耕織以及兒童學大人樣子勞動的情景,贊頌了農村勞動人民的勤勞,表達作者對天真、可愛的勞動人民的喜愛。
①詩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②詩意:白天鋤地,夜晚搓麻,農家男女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裡懂得耕織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樣子,在靠近桑樹的下面學著種瓜。
3、詞——《漁歌子》
(唐 張志和)————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得的生活情趣。
①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②詩意::西塞山附近,白鷺展翅飛,桃花夾岸的溪水中,鱖魚肥美。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
六、作者、要點
1、獨坐敬亭山──唐 李白字太白,後人稱為詩仙,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2、望洞庭──唐 劉禹錫 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與白居易並稱「劉白」。
3、憶江南──唐 白居易 是一首詞,「憶江南」是詞牌名。
4、桂林山水——陳淼 桂林水:靜、清、綠,桂林山:奇、秀、險
5、記金華的雙龍洞──葉聖陶 路上見聞—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6、七月的天山——碧野 水(壯觀)、樹(幽靜)、花(綿延)
7、萬年牢——新鳳霞
8、尊嚴——李雪峰
9、將心比心——薑桂華
10、自然之道——美國 伯羅蒙塞爾
11、小英雄雨來——管樺
12、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雷利
13、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高洪波
14、觸摸春天—吳玉樓
15、永生的眼睛—美國 琳達里弗斯
16、生命 生命——杏林子
17、花的勇氣——馮驥才
18、鄉下人家——陳醉雲
表達作者對鄉村生活和鄉村景色的喜愛之情。
19、牧場之國——捷克 卡爾恰彼克 描寫了荷蘭田園之美,以鬱金香、風車、牧場和運河聞名天下。
20、鄉村四月——宋 翁卷 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贊美,也表現出他對勞動人民、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
21、四時田園雜興—宋 范成大 贊頌了農村勞動人民的勤勞,表達作者對天真、可愛的兒童的喜愛。
22、漁歌子——唐 張志和 意境優美,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情趣。
23、麥哨——陳益 盛夏鄉間田野景色和孩子們無拘 無束嬉戲的情景。
24、父親的菜園 ——王樹槐
25、文成公主進藏——《藏族民間故事選》
26、普羅米修斯——古希臘神話
27、漁夫的故事——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七、古詩詞語解釋
(1)《獨坐敬亭山》
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2、閑——形容雲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
3、厭——滿足
4、獨坐——表示詩人獨坐時孤寂之情。
5、只有:突出了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
6、盡——完
7、相看——互相看
(2)《望洞庭》
1、洞庭——戶名,在湖南省北部。
2、和——和諧,這里指水色月色融為一體。
3、潭面——指湖面。
4、青螺——這里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君山的顏色像青色的螺。
5、相——相互。
6、湖光——湖水的光。
7、秋月——秋天的夜晚。
8、未——沒有。
9、磨——磨拭。
10、白銀盤——形容洞庭湖湖水很白。
11、兩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 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12、遙望——遠望。
13、山——這里指君山。
(3)《憶江南》
1、憶江南——詞牌名
2、諳——熟悉
3、藍——一種植物
4、舊——從前
5、曾——曾經
6、勝——超過、勝過
(4)《鄉村四月》
1、山原——山陵和原野
2、白滿川——指稻田裡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川,平地。
3、子規——杜鵑鳥
4、了——結束
5、才——剛剛
6、蠶——蠶7、桑—桑葉
(5)《四時田園雜興》
1、雜興——各種興致
2、耘田——除去田裡的雜草
3、績麻——把麻搓成線
4、未解——不懂
5、供——從事
6、傍——靠近
7、四時——夏秋冬四季
8、晝——白天
9、夜——夜晚
10、村莊兒女——村裡的男男女女
11、各當家——各管一行
12、童孫——年幼的小孩子
13、桑陰——桑樹的陰下
(6)《漁歌子》
1、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鱖魚——一種淡水魚,味道鮮美
3、箬笠——用竹蔑箬葉編制的斗笠
4、蓑衣——用草或棕製成的防雨用具
5、白鷺—一種水鳥
6、桃花流水—正是桃花盛開春水漲的時候
7、肥—大,肥嫩,肥美 8、不須歸—不必回去
八、你為什麼喜歡這些句子?(使用修辭手法在作用)
1、因為它是比喻句,比喻能讓句子變得生動、形象!
2、因為它是擬人句,擬人可以讓句子變得生動活潑,有趣。
3、因為它是排比句,可以增強句子的氣勢和表達效果。
九、引號的用法
1、特定稱謂——「糖風」、「和平之花」 「流線型」、「藍盔」 。
2、特殊含義,運用比喻——「搖籃」。
3、表示強調,著重論述——「特別」、 「表現」 、「恩將仇報」。
4、特殊含義——「辯論家」、「偵察兵」、「打掃」 。
5、表示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
;Ⅱ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2語言的魅力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語言的魅力》生動感人,情節曲折,故事性強,容易吸引學生。我在此整理了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語言的魅力》,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在繁華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著一個衣衫襤〔lán〕褸〔lǚ〕,頭發斑白,雙目失明的老人。
他不像其他乞丐〔gài〕那樣伸手向過路行人乞討,而是在身旁立一塊木牌,上面寫著:“我什麼也看不見!”不用說,他是為生活所迫才這樣做的。街上過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著華麗的紳〔shēn〕士、貴婦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們,看了木牌上的字都無動於衷,有的還淡淡一笑,便姍〔shān〕姍而去了。這天中午,法國著名詩人讓·彼浩勒也經過這里。他看看木牌上的字,問盲老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給你錢嗎?”
“唉!”那盲老人嘆息著回答,“我,我什麼也沒有得到。”說著,臉上的神情非常悲傷。讓·彼浩勒聽了,拿起筆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幾個字,就匆匆地離去了。
晚上,讓·彼浩勒又經過這里,問那個盲老人下午的收入情況,那盲人笑著對詩人說:“先生,不知為什麼,下午給我錢的人多極了!”讓·彼浩勒聽了,也摸著鬍子滿意地笑了。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麼也看不見!”這富有詩意的語言,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就在於它有非常濃厚的感情色彩。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藍天白雲,那綠樹紅花,那鶯歌燕語,那流水人家,怎麼不叫人陶醉呢?但這良辰美景,對於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來說,只是一片漆黑。
這是多麼令人心酸呀!當人們想到這個盲老人,一生里連萬紫千紅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對他產生同情之心呢?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
1.學會12個字,認識5個字。能藉助工具書和聯系語言環境和生活理解“衣衫襤褸、佝僂、表情木然、虛設、辛酸、貧困交加、風燭殘年”的意思。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語言的魅力》這一奇特感人的故事,使同學們能夠了解故事內容,並且深深震撼於“語言的魅力”。
過程與方法:
情境創設,情感熏陶。
襲殲教學重點:
精學第三自然段。
教學難點:
理解為什麼詩人在木牌上加了幾個字,就產生了那樣的“魅力”的原因。
教具安排:生字卡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6個字,認識5個字。能藉助工具書和聯系語言環境和生活理解“衣衫襤褸、佝僂、表情木然”的意思。
2.理解課文第1自然段,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第1自然段,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
學習生字。
教學難點:
理解老人生活處境的艱辛。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
一、導入:
師:“語言”是人類思想表達的工具,語言的內容非常非常的豐富,一輩子也說不完,語言是我們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沒有它,我們就無法表達出細膩豐富的情感,人與人之間更是無法交流溝通了,語言的魅力可大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講述有關“語言的魅力”的課文。你們有興趣嗎?首先呀,這還要從一個故事說起……
(請快快翻開書本第5頁讀讀這片奇特的故事吧!)
二、初讀:
自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些什麼,並邊讀邊圈生字,讀完課文後把所圈生字反復多讀幾遍直到熟練。
檢查生字。
把生字送回課文再讀課文,想想讀完課文後,你還拍衡沖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可提出來。
三、精讀:
師:讀了這則故事,你知攔拆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嗎?(指名自由概括)
學習第1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麼?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
這是怎樣的一位老人呢?(“衣衫襤褸,佝僂著腰,頭發花白,表情木然”說明她貧困交加,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破破爛爛,這么大歲數了,頭發白了,連背都馱了,伸也伸不直,佝僂著背,長期吃不飽,穿不暖,飢寒交迫,老得連站都站不穩了,卻還要為了生存,為了活下去,為了不餓死,而整天從早到晚長時間地站在街上沿街乞討,她的表情木然、目光呆滯,長期生活的不幸早已壓得她都麻木了。面對著這樣一位老人,我們已經覺得他很不幸了,可是更不幸的是她從小就是個雙目失明的盲人,也許正是因為老人家有異於正常人,眼睛殘疾,加上無兒無女,年歲又大,孤苦伶仃,喪失了勞動力,所以才淪落為在街邊乞討。)
感情練讀“一天上午,……不得不在街上乞討。”讀出老人境況的艱辛,以及對其產生的憐憫之情。
正在這時,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一位著名的詩人走到老人跟前,俯下身子詢問。)
指名讀詩人與老人的對話。(指導讀出老人辛苦勞累與哀傷無奈的心情,語調低沉無力。)
師過渡:於是,詩人聽了,便拿出筆來,悄悄地在老人木牌的那行字前面加了“春天到了”這四個字,隨後又將身上帶著的錢全給了這位老人,結果發生了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四、學習生字:
學習“街、婦”等上排6個字。
讓學生多識記字形:“街”字注意左中右結構的比例;“牌”字注意左右部分的比例,及右邊“卑”字的寫法。還要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美觀。教師可適當作書寫示範。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另外6個字,認識5個字。能藉助工具書和聯系語言環境和生活理解“虛設、辛酸、貧困交加、風燭殘年”的意思。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3.通過學習《語言的魅力》這一奇特感人的故事,使同學們能夠了解故事內容,並且深深震撼於“語言的魅力”。
教學重點:
精學2、3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會背誦第3自然段。
教學難點:
理解為什麼詩人在木牌上加了幾個字,就產生了那樣的“魅力”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抽讀生字卡片。
二.復習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知道知道了一位風燭殘年,年老力衰,貧困交加,飢寒交迫的一位長年雙目失明的顫巍巍的可憐老人,為了生存,在辛苦地沿街乞討一天卻什麼也沒得到的情況下,一位詩人出現了,他給了老人所有的錢,並且在她的木牌上的那行字前加上了幾個字“春天到了”,正是這寥寥幾個字,卻使事情發生了怎樣的轉機呢?我們來看看!
三.精學2、3自然段。
學習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師:為什麼會發生這么奇怪的事情呢?老人站了整整一天了,那麼漫長的時間都沒有收到一枚硬幣,所有路過的人都習以為常,可是現在,卻突然發生了如此怪事——結合課後習題二,從加點的詞語體會到了什麼?(遞進句,木牌上的語言,感動了每一個人,使經過的每個人都產生了同情憐憫之心。)
練讀第二自然段中的遞進句。“無論師……交給老人。”指名讀、小組讀。讀出施捨的人之多。
師:先是整整一天,沒有一個人給錢,現在是幾乎所有來往的行人,只要經過這塊木牌時,都紛紛停下來,不管是貧富貴賤,男女老幼,都心甘情願地慷慨解囊,就算那衣著寒酸,也同樣貧窮,為生計發愁,疲於奔命,勞碌奔波的小職員,也摸出自己的錢交給了老人,奇怪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帶著這個問題去認真讀讀第三自然段吧!看看你知道了什麼?
學習第三自然段
讀了後,你明白了什麼?為什麼詩人在木牌上加了幾個字,就產生了那樣的“魅力”呢?
指名自由發言
(“春天到了”,我們看見了什麼?湛藍晴朗的天空,銀花,白絮般的雲朵,想像一下畫面,百花齊放,爭奇斗艷,五彩繽紛,小草發芽,綠樹長出新葉,鶯歌燕舞,小橋流水,鳥語花香,一派生機勃勃的世界,多美好呀!有誰不喜歡春天,有誰不願意去贊美它呢?
可是,這么如此美妙的春天,這位雙目失明的可憐老人卻一生都沒有見過啊!她眼前的只有一片黑暗……“春天來了”雖然短短幾個字,卻使見過它的人浮想聯翩,聯想到春天的種種令人嚮往的美麗景色,然而後面的“我什麼也看不見”卻剎時敲碎了這個美麗的夢,前後造成極其強烈的對比映襯,使春天的“色彩斑斕”與老人眼前的“永久黑暗”形成對比,使春天的快樂美好與老人風燭殘年、貧困交加的辛酸生活形成對比,更加突現出老人生活的困苦不幸,因而使每個人都產生心靈的觸動,憐憫同情之心油然而生,紛紛發自肺腑地慷慨解囊。)
感情練讀第三自然段。注意引導讀出前後的對比,讀出春天的美好與老人身世的辛酸。
試背第三自然段。
四、學習生字:
學習“掏、幣”等下排6個字。
讓學生多識記字形:“辛”字注意幾橫的長短排列;“殘”字可與前面學的“錢”字比較學習。還要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美觀。教師可適當作書寫示範。
板書設計:
“我什麼也看不見” 無人施捨
2、語言的魅力
“春天到了,我什麼也看不見” 所有的人全都慷慨解囊
我是一支可愛又美麗的圓珠筆,自從被工人叔叔做出來以後就過的很快活。可我被一個同學買去以後,我就覺的:我的苦日子就要開始了。
我是一支多功能圓珠筆。全身大多呈白色,先的很純潔;身上有小動物的圖片,還有大家愛吃的零食,讓人愛不釋手。我的身邊有一個小小的按扭,只要輕輕一按,我那藍色的小腳丫就會鑽出來,為人們寫字。我最大的特點,就是頭上引人注目的小話筒架,還有一個配套的小話筒,只要一插上,一個小巧玲瓏的話筒就出現了。
就是因為這個小話筒,讓我變的好蠶。每天早上,小主人就拿著我,嗚哩哇啦的唱起歌來。哦,天哪!小主人的嘴可真臭啊!沒辦法,我只有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啊!沒想到,更倒霉的還在後面呢。小主人把我帶到了學校,向同學們炫耀開了!大家連忙過來看,這邊捏捏,那邊摸摸,弄的我渾身不自在。他們還把我頭上的話筒拿走了,讓我覺的非常孤單。
Ⅲ 四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第二課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
文章先用「桂林山水甲天下」吸引讀者;接下來分述灕江水是如何地「靜、清、綠」,桂林山是如何地「奇、秀、險」,使灕江水、桂林山與眾不同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最後整合桂林山水,山與水互相映襯、形成連綿畫卷的美景躍然紙上,引起讀者無回味與遐想。全文層次清晰,語句協調,多用對偶,寫得形象生動,引人入勝。
《桂林山水》是現代作家陳淼於1962年創作的一篇游記散文。此文後被選為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科書第2課課文。
(3)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二課課文是什麼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文章寫於1962年5月,節選自散文《灕江春雨》,文題是課本編者所加。桂林,位於廣西東北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其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此文即是作者與友人慕名而游之後寫的游記散文。
陳淼(1927—1981年),遼寧大連人。中共黨員。1949年畢業於華北聯大文藝學院文學系研究生部。歷任全國文協創作員,中央文學研究所教務所秘書,研究員。
中國作協秘書室主任,鞍鋼黨委組織部副部長,鞍山市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遼寧分會專業作家。1950年開始發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集《早晨集》《春雨集》,中篇小說《勞動姻緣》,短篇小說集《煉鋼工人》《紅榜的故事》等。
Ⅳ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2桂林山水教案(2)
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贊美了祖國的錦綉河山。課文用4個自然段構成一篇寫景佳作,第1自然段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總領出對桂林山水的觀賞的起因;第2、3自然段分別寫了桂林的山、水的特點;第4自然段寫了作者把山水聯系起來觀賞所獲得的總的印象:“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是典型的按照“總——分——總”的思路寫就的寫景美文。在第2、3自然段寫桂林的山、水的特點時,作者先拿自己以前觀賞過的相應的景觀的感覺與眼前的景物作對比,再運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表達出自己所觀察到的美景,表達獨具特點,是四年級學生學習表達的典範例文。
教學目標:
1、引導通過自主學習,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玩賞、無暇、駱駝、攀登、屏障、波瀾壯闊、危峰兀立、連綿不斷”等詞語;通過多讀課文,將課文讀通順、讀正確,直到會背誦課文。
2、了解桂林水的特點,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3、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細致觀察的游覽方法;學習作者先用以往觀賞相關景物的感覺作對比,再用排比、比喻等句式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初步認識“總——分——總”的結構段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領悟作者抓住特點、運用對比,以及排胡改比、比喻等句式構段的寫景方法。
教學准備:桂林山水的圖片或有關錄象、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上課的前一天,布置預習課文,開展以下閱讀實踐:
1、認真讀課文,在不會讀的生字、新詞下面畫橫線,通過查字典解決生字新詞的讀音和字(詞)的意思,將這些字(詞)的意思抄寫在生字新詞的下面;將這些生字新詞各抄寫三遍。
2、多讀幾遍課文,將課文讀通順、讀正確,直到會背誦課文。
3、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桂林山水有哪些主要特點?你有哪些感受?
課堂教學:
第一課時
一、導課、檢查預習效果、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猜猜地名——播放以前課文中出現的一些景點圖片(例如:香山、北京、黃山、大海、草原、香港、日月潭、泰山、西湖、本校景點)讓學生回憶出它們的地名。
2、再出示幾幅意境圖片,如“波瀾壯闊的大海”、“無暇的翡翠”、“危峰兀立的山”、“翠綠的屏障”(讓學生聯系預習,講講“波瀾壯闊、無暇、危峰兀立、屏障”等詞語的意思)
3、全體齊聲誦讀與個別誦讀課文相結合,在誦讀過程中,對沒有讀准字音的生字相機進行正音(為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宜用“學生發現——學生拼讀音節”的方式,加強在拼讀中正音)
4、根據預習交流: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桂林山水有哪些主要特點?你有哪些感受?
要點: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灕江的水有“靜、清、綠”等特點;桂林的山有“奇、秀、險”等特點;桂林山水構成指旦一幅美麗畫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在學生匯報的同時,相機引導對“甲天下”的理解,對“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理解。(關注學生個性化的獨特的感悟理解,教師不作主講,只做相機啟發引導)
二、研讀第二自然段,了解作者描寫灕江水的方式
過渡: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於是大家都來觀賞桂林山水,作者來到桂林的灕江,他看到的灕江之水有什麼特點?又用了什麼方式將灕江的水描寫下來的呢?現在我們先來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1、齊讀第二自然段;請個別學生再讀該段,相機再對讀音有誤的生字進行正音;
2、默讀該自然段,自主思考以下問題:①你從這段話中得到了什麼信息?②這段話有幾句話?表達方式上有哪些特點?
3、學生默讀思考,幾分鍾後先與同桌交流,再指名3-4位同學在班上匯報。
【交流要點】
A、信息: 大海——波瀾壯闊;西湖——水平如鏡;灕江的水——靜、清、綠;
認識無暇的翡翠(課件出示:無瑕的翡翠;形近字對唯做擾比——“無暇顧及”,日字旁的字大多是和時間有;“無瑕的翡翠”的“瑕”字是“王”字旁,和玉石有關)
B、有三句話,第一句話,拿以前看過的大海、西湖對比,“卻從來沒看見過”表示以前所見的水都沒有灕江的水這樣有特點;第二句話寫灕江水的特點,用了三個結構相同的短句,短句子中間用分號“;”。第三句話寫人在船上,看到水紋才感覺到船在前進。(以上內容引導學生自己發現,互相補充說出)
4、比較句子,感悟作者將特點表達得很具體。
出示幻燈片
灕江的水真靜啊!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灕江的水真清啊! 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灕江的水真綠啊! 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
讓學生多讀幾遍,在讀讀講講中,感悟左右兩邊的內容都能寫出灕江水的特點,但右邊的表達,用了一些大家熟悉的事物來證明,將特點寫得很具體、形象生動。
5、教師解密表達方式:
按以下格式出示這段話的幻燈片: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有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
【用以往觀賞相關景物的感覺作對比,突出眼前的景物】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
【排比句:是把三個或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 相同的片語或句子並排在一起組成的句子。短句子中間用分號“;”】
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學生誦讀這段話。
6、教師小結、講解
結合前面同學們的匯報,教師可做如下小結(要點)。這段話表達方式是:先用以往觀賞相關景物的感覺作對比,強調眼前的景物更有特點;接著用排比句寫出灕江水的特點,寫得具體而形象生動;最後寫人在船上,看到水紋才感覺到船在前進,突出水的清靜。
聯系排比句的定義,講解排比句:意義相關或相近(都將灕江的水的特點)、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片語或句子並排在一起組成的句子(灕江的水真 啊, 得 ;)
7、讓學生將排比句的定義抄寫在課文的空白處並讀記。引導學生看著幻燈片反復讀這段話,加深對排比句的認識。
8、幻燈片出示以下句子,鞏固對排比句的認識(請學生默讀、與排比句的特點聯系起來認識排比句,再誦讀這兩個排比句)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泓出現在沙漠里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盪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靜物是凝固的美,動景是流動的美;直線是流暢的美,曲線 是婉轉的美;喧鬧的城市是繁華的美,寧靜的村莊是淡雅的美。
9、小結排比句的作用:(幻燈片出示,排比句的作用:用排比來說理,可收到條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來抒情,節奏和諧,顯得感情洋溢、氣勢更為強烈;用排比來敘事寫景,能使層次清楚、描寫細膩、形象生動之效。)請學生多讀幾遍。
10、再請個別同學誦讀這一段;教師相應的做一些朗讀指導;再個別朗讀;再整齊誦讀這一段。
第二課時
一、自主學習第三自然段,
1、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式思考以下問題:①你從第三自然段中得到了什麼信息?②第三自然段表達方式上有哪些特點?
2、學生默讀思考,同桌交流,部分同學班上匯報;
信息(尊重學生的自主、個性解說,作相應啟發引導)
表達方式(以學生講講、讀讀為主,教師做相應的啟發、引導、補充):
與第二自然段基本相同:先用以往觀賞相關景物的感覺作對比,強調眼前的景物更有特點;接著用排比句寫出灕江山的特點是奇、秀、險;
在這一段的排比句中,為了更生動形象地寫出桂林山的特點,作者用了“比喻”的寫法:
(幻燈片出示例子: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
3、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說“比喻”的特點:
幻燈片出示以下三句話:
山是老人嗎?不是,山的形態像老人的身體,所以將山比作老人;
山是大象嗎?不是,山的形狀像大象的身體,所以將山比作巨象;
山是駱駝嗎?不是,山的形狀像駱駝的身體,所以將山比作駱駝。
學生讀讀這三句話;
老師強調:實際的景物(本體),如“桂林的山”,不是被比喻的景物(喻體),如“老人”,只是有幾分相像,本體和喻體之間只有存在這種關系才可以說是“比喻”的句子。(可用幻燈片出示,便於讓學生多讀幾遍)
思考:如果將這三句話連在一起,又是一種什麼表達方式呢?
【幻燈片出示】山是老人嗎?不是,山的形態像老人的身體,所以將山比作老人;山是大象嗎?不是,山的形狀像大象的身體,所以將山比作巨象;山是駱駝嗎?不是,山的形狀像駱駝的身體,所以將山比作駱駝。
學生再讀這三句話,再講講排比句式的主要特點(排比——三個或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片語或句子並排在一起組成的句子)
4、誦讀第三自然段(抽查幾位同學背誦的情況,再齊聲誦讀)
二、讀悟第四自然段,進一步感悟桂林山水景色的美麗
1、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聯系插圖、展開想像,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啟發學生將山和水的特點聯系起來,將第四自然段語言的意境與插圖聯系起來,談談各自的感受。
2、組織學生讀書、思考、與同桌交流等實踐活動,請幾位同學在班上發言。
三、統攬全文,初步認識“總——分——總”的結構段方式
1、默讀全文,寫出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學生匯報、補充後,出示下面課件:
總 ①“桂林山水甲天下”;
分 ②桂林灕江水的特點:靜、清、綠;(對比、排比、比喻)
③桂林山的特點:奇、秀、險;(對比、排比、比喻)
總 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3、學生看、讀、默記上述提綱
四、總結梳理,內化所學,實踐運用
通過對《桂林山水》的學習,我們又從中新知識和一些新的表達方式,請同學們自由地做個總結發言:
1、學生自由發言,在廣泛的發言、補充的氛圍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感悟。
2、小練筆。
教師:(結合板書)作者運用了對比、排比、比喻的方法,具體描寫了灕江水靜、清、綠的特點;具體寫了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現在,讓我們回到校園,想一想:哪處的景物很有特點?模仿課文第3自然段的寫法,將校園有特點的景物,用一段話寫出來。
學生小練筆,之後選幾段(篇)適當展評。
3、提出課後繼續進行習作要求:
幻燈片出示要求:
再認真觀察校園景物,在剛才寫一段話的基礎上,再試一試模仿課文的結構,寫一篇短文,你一定能行的。
更多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課《桂林山水》教案
Ⅳ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二課課文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二課課文
課文指教科書中核激穗的正文,區別於注釋和習題等,一般在語文或地理中出現英語,有對話和短文。下面是整理的關於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二課課文,歡迎大家參考!
桂林山水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乘著木船,盪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鉛讓栽倒下來。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到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桂林山水教案和反思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生字、新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中入景,讀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灕江江水、桂林山水獨特的美。
教學難點: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三、課時安 排:2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桂林以盛產桂花,桂樹成林而得名,它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城市。這里山秀、水清、石美、洞奇,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譽。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騷人墨客為它寫下了優美的詩文,唐代大詩人韓愈就曾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詩句來贊美它。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去觀賞桂林山水,去領略它獨特的美。坐穩你們的小船,我們出發了。
二、整體感知,帶人情境。
1.范讀課文。(播放桂林山水的錄像)
2.此時,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讓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3.小結,並引讀第一節。怪不得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板書:甲天下)
三、精讀第二節,體會感情。
1.自由朗讀。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筆劃出來,好好地練一練,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讀表達出來,說說你為什麼這么讀。
2.交流朗讀,在讀中體會水的:“靜”、“清”、“綠”。
出示文字: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1)通過范讀、指名讀、齊讀等形式,突出灕江水的靜、清、綠。(“靜”這句讀得輕而緩慢,讓人感到水在輕輕地慢慢地流;“清”這句讀出驚喜,讀得讓大家都看見江底的沙石;“綠”這句讀出贊嘆之情。)
(2)感悟作者表達“綠”的精妙。
引導學生把“無瑕的翡翠”與“碧綠的草坪、“綠色的玻璃”加以比較,體會作者描寫的形象性和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
(3)讀了這句話改卜,你對漓扛的水有怎樣的印象?請概括地說。(板書:靜清、綠)
3、體會作者具體形象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
(1)出示文字:灕江的水真靜啊!
灕江的水真清啊!
灕江的水真綠啊!
這樣概括地寫,不是也能把特點寫明白嗎?
(2)和原句對比讀,說說哪句話給你的印象更為深刻?
小結:是的,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不僅要說出景物的特點,還要作具體、生動、細致的描寫,這樣寫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出示文字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灕江的水很清,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呢!
灕江的水可真綠,多像一塊無暇的翡翠。
和原句對比讀,你有什麼感覺?
(4)指導朗讀,把你感受到的美讀出來。
(5)再次播放錄象,音樂伴奏,學生有感情朗讀。
4.激情點撥
既然這一節寫的是灕江水的靜、清、綠,為什麼這節開頭,還寫大海和西湖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讓學生理解對比寫法可以襯托灕江水獨特的美。)
5.理清敘述順序,指導學生背誦。
(1)這段話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灕江的水,再具體寫灕江水的特點,最後一句是感受,也寫出了水的靜。
(2)播放畫面,音樂伴奏,學生試背。
四、學法遷移,自學課文第三節。
1.小結學法。
剛才,我們感受了灕江的秀麗風光,是通過讀讀、劃劃、練練、說說的方法來學的,下面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以小組交流的形式自學第三節。
2.出示要求。
出示文字:讀讀:讀第三節。
劃劃:劃出最美的句子。
練練:讀出美的感受。
說說:值得學習的寫法。
(扶放結合,注重學法的遷移。)
3.朗讀比賽。
要求: 把感受到的`美讀出來
讀給一個老師或同學聽
記住他們對你朗讀的評價。
4.全班交流,並請進步特別大的同學為畫面配音,其他同學欣賞。
(讓學生讀給老師或同學老師聽,恰似給疲勞的學生注入了興奮劑,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課堂氣氛瞬間進入了高潮。與老師或同學一對一、面對面的交流,其效果不言而喻。另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待人接物、語言交際、心理素質等綜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真可謂一舉多得,設計絕妙。)
5.談談值得學習的寫法。
(對比;抓住特點具體地寫;用整齊的句式)(板書:奇、秀、險)
(圍繞教單目標,讀寫結合。讓學生悟出寫作方法。)
五、以讀代講學習第四節。
1.范讀。播放錄象,音樂伴奏。
2.激情點撥。
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畫,這幅畫有83公里,所以說是連綿不斷的畫卷。這幅畫是誰畫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筆把桂林山水描繪得這般如詩如畫、如夢如幻,讓我們感到如痴如醉。(板書:美如畫)
3.出示動畫,文字,生齊讀最後一節,音樂伴奏。
讓我們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裡吧!
(對於《桂林山水》這樣的精品,只有多讀,方能領悟文中之意,體會文中之情,讓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讀寫結合,延伸課外。
其實,同學們也游覽過很多名勝。讓學生交流所帶來的風景照或自己所了解的名勝古跡,。
七、作業布置:
1、寫寫對桂林山水的印象。
2、仿照第2、3節的寫法,抓住景物的特點,學慣用整齊的句式具體地描寫一處景物。
板書:
桂林 山 水 甲天下
奇 靜
秀 清
險 綠------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課後反思:
教學完本課後,我讓學生寫寫對桂林山水的印象,其中有很多讓我深有感觸的語句,比如,有學生寫道:“桂林人間仙境,灕江水好奇跡,我還未曾長大,長大必到桂林。”從這稚嫩的詩句中我感受到了學生對桂林山水的熱愛,對美麗風景的熱烈嚮往,還有諸如:“人說桂林甲天下,我說桂林是仙境;人說灕江是第一,我說灕江是奇跡。”“灕江的水清見底,桂林的山形各異,只要到了桂林來,定忘時間不知歸。”等等。學生的語言豐富讓我欣慰。對此,我深有體會,教學寫景文章時,要讓學生帶著身臨其境的心態去學習,這就要求老師必須吃透文章,抓住文章的精華部分,引導學生進入文境,讓學生真實地體會文章之趣味,領悟文章之精髓,學生在此基礎上才會有深刻的感受、體會。另外,在學生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寫寫讀後感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Ⅵ 第二課鄉下人家中的樸素的意思
顏色、式樣等,不濃艷。
原文描述:
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葯,風仙,雞冠花,大麗菊,它們依者時令,順序開放,樸素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
還有些人家,在屋後種幾十枝竹,綠的葉,青的竿,投下一片綠綠的濃陰。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裡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
《鄉下人家》這篇課文出現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2課(教育部2019年審定)。本文作者陳醉雲,選作課文時有改動。
課文解析: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鄉下人家》通過描寫鄉村白天和夜晚以及夏秋季節的景色,展現了鄉下人家朴實、自然、和諧的鄉村生活,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質。
第一部分(1~4):寫鄉下人家總愛在房前屋後種瓜、養花、種竹、養雞、養鴨。
第二部分(5~6):分別寫夏天和秋天時鄉下的景象。
第三部分(7):概括寫鄉下人家的美麗迷人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鄉下生活的喜愛與贊美。
Ⅶ 四年級下冊第二課桂水山林課文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課文吵猜絕描繪了桂林兆悔山水的秀麗風光,贊美了祖國的錦綉河升姿山。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Ⅷ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2桂林山水
通過朗讀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2課《桂林山水》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體會課文是如何把它們寫具體的。我在此整理了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2課《桂林山水》,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乘著木船,盪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桂林山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七板塊的一篇文章,本板塊以山水風情為主題,不僅在語言上清新雋永,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在謀篇構局上更稱得上是仿寫的好範本。本篇文章的作者陳淼更是獨具慧眼,用精美的語言構成了一幅山明水秀、風光旖旎的畫卷,堪稱寫景文章的典範。
文章開篇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點明桂林市聞名遐邇、令人神往的游覽勝地,於是讓人很自然地產生了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的慾望。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此句為全文的總領。下文就圍繞這一句,分別從“山”和“水”兩個方面作具體描繪。
第二自然段先寫灕江的水。在作者的妙筆之下,灕江的水與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現它獨特的美:“靜”(感覺)、“清”(視覺)、“綠”(比喻形象)。作者盪舟灕江後情感的流露,視覺的與眾不同,寫法上的溫婉細膩,使每一位讀者都置身於美景之中,陶醉於美景之中。而欣賞美景的同時,那一串串文字又彷彿是靈動的音符,為讀者奏響灕江水優美的樂章。
如果說灕江的水是一首歌,那麼桂林的山就是它的復唱,作者以同樣的手法在第三自然段再寫桂林的山,先以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來襯托桂林的山是那麼別具一格。隨之作者運用了貼切的比喻和恰當的描寫來表達其“形態奇、色彩秀、山勢險”的特點,巍巍峰巒,字字珠璣,給人以親臨其境之感。
青山圍繞著綠水,綠水映襯著青山,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依。“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把這連綿不斷的畫卷點綴得更美了,令作者陶醉,讀者共鳴。結尾“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更是道出了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是一種情趣,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遙相呼應,結構渾然一體,給讀者以強烈的藝術感受。
整篇文章充滿詩情畫意,過渡自然、節奏明快、情景交融、感情強烈,淋漓盡致地袒露了作者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無限熱愛與贊美之情。在文字音符的跳動中,秀美的山水風光盡顯眼前,給讀者以無窮無盡的美的享受。
一、走進文本,品味輕靈之美
文章的語言堪稱秀美,開頭第一自然段就有“盪舟灕江”,馬上把我們的心情帶入詩歌一般的意境。
第二自然段中“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越讀越能品味到灕江水的與眾不同,越讀越能感受到灕江水的美。從文字中我們讀出了“潤澤的翡翠”,讀出了“一道道漣漪”,讀出了“一圈圈微波”……這文字本身就具有著無窮的魅力。
二、走進畫面,享受想像之美
如此美麗的文字,越是走近,越是感受其獨特的芬芳,越是彷彿身臨其境,眼前一片美景。
“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只是讀,並不能感覺到其中的意境。我們讓學生放飛想像的翅膀,閉上眼睛,把自己置身於灕江的水中,似乎會感到耳邊的清風,感到水波的漣漪,感到滿眼的秀美。
所以讓學生們盡情想像,文字就會變成一幅幅圖畫。
三、走進作者,體會構思之美
課後題中提到了“連段成篇”的內容。“連段成篇”,就是把不同的段落聯系起來,構成了一篇課文。但是這些段落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也就是反映一個主題。其實這就是一種習作的方法,也是從一段話向整篇文章的過度。
這樣從段到篇的訓練,目的是在讓學生從學習中感受夠段成篇,知道篇是怎樣來的。段與段之間有靈魂在,圍繞這個靈魂,也就是主題,完成一篇文章。
《桂林山水》正是這種連段成篇的方式,段落之間都在訴說著同樣一個主題——“桂林山水美如畫”。所以學生們完全可以仿照這樣的方式來完成一篇寫景的文章,甚至可以拓展到記事的文章中。
我的家鄉山清水秀,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那裡風景優美,有連綿起伏的群山,有蔥蔥蘢蘢的樹林,還有那奔流不息的大河……我最喜歡家鄉的樹林。樹滿山都是,遠遠看去真像綠色的大海洋。樹林的樹有荔枝樹、龍眼樹……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荔枝樹和龍眼樹開花了。那嫩葉摸起來舒服又柔軟,那葉子油亮亮的,真想摘下來玩耍,但是,我不捨得,因為葉子也有生命。這一棵棵樹像一把把綠傘,形成這一大片樹林,吸引了全村人,個個都是贊不絕口。
夏天,荔枝樹龍眼樹結果了,為我們獻出可口美味的果子。樹木長得鬱郁蔥蔥的,密密麻麻的枝葉把樹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樹葉太茂盛了,就連看到陽光的裂縫也沒有。中間是一條大河。那大河涼且清,清得能看見沉積在底的石頭和小魚。
秋天,又到其它果樹果實累累了。一片豐收的景象,暑氣全消、層林盡染、果樹飄香,使人流連往返,盡情欣賞,五彩斑斕全收眼底,不由得大聲驚嘆:“秋天真美!”芒果、黃皮樹也結果了,摘一個來吃,真美味啊!
冬天,落葉翩翩起舞,像蝴蝶在飛舞。我一想去樹林,都會隨帶標本,把落葉撿到標本里。想做好以後,送給親朋戚友。我還會不禁地贊起:“家鄉真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