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誇張修辭手法的作用是什麼
常見的修辭手法有:
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強烈的印象
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於抒情
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襯映,互相補充
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1)語文數字誇張作用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修辭手法是為提高表達效果,用於各種文章或應用文,在語言寫作時表達方法的集合。修辭手啟知法一共有六鉛拍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
其中大類修辭手法包括:
比喻, 白描,比擬(又名比體,分為擬人、擬物),避復,變用,層遞,襯墊(襯跌) ,襯托(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頂針、聯珠),對比,對偶(對仗、隊仗、排偶),翻新,反復,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並提、合敘、合說)。
復迭錯綜,復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回環,迴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共計63種。
排比
把三個或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於表達強烈的感情(表達效果)。
增強語勢,突出某事物某特徵,表達作者某情感。
例句: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反復
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或句子。反復是為了強調某個意思或突出某種情感而重復使用某些詞語或句子,所要表達的側重點在於重復的詞語或句子上
作用:主要運用在詩文中,起到反復詠嘆,表達強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時,反復的修辭手法還可以使詩文的格式整齊有序,而又回環起伏,充滿語言美。
對偶
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對。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
例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
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
反語
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來的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藤野先生》)
聯想
也同想像。作用:使事物生動化 例如:太陽出來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升華主題,點明中心 例如:河中的水流動著,城中的愛也流動著
通感
所謂通感,是利用諸種感覺相互交通的心理現象,以一種感覺來描述表現另一種感覺的修辭方式。
作用:通感的運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無窮的效果,其表達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為形象,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們豐富的聯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悄激消文活潑;它能准確表達,含意深遠;它能充實詩文的意境,構成特殊的藝術美。
例如 「晨鍾雲外濕」(杜甫《夔州雨濕不得上岸作》)以「濕」字形容鍾聲,所聞之鍾聲,穿雨而來,穿雲而去,故「濕」,觸覺與聽覺相互溝通。「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湯湯乎若流水」(《呂氏春秋·本味》)聽琴聲而知志在高山、流水,聽覺與視覺相互溝通。
雙關
利用詞的多義及同音 (或音近) 條件,有意使語句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雙關。
雙關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語意,給人以深刻印象。
❷ 在古詩中誇張一些有什麼好處
誇張是古詩中常用的一種修辭手法。它的表達方式有數宇誇張、想像誇張、比喻誇張、舉例誇張和比擬誇張等。. 一、表現享物的特徵 運用誇張手法,可以引起讀者豐富的聯想,突出事物特徵。《夜宿山寺》通篇都用誇張的寫法,開頭兩句「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數字誇張和舉例誇張的綜合寫法,表現了危橫的高峻而又險要的特徵。後兩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夭上人」是運用了想像誇張的寫法,它進一步表現了危樓高而險的特徵。全詩構思新穎,誇張獨特,具有強烈的浪慢主義特色。又如六冊的《所見》中,「歌聲振林秘」一句,詩人用誇張的方式來表現牧童歌聲清脆響亮的特徵,說歌聲能振動林間的樹木。象就丟失盡了。《江雪》開頭兩句,「千山鳥飛絕,萬衫空羨徑人蹤滅。」詩人用「千山」和「萬徑」的誇張寫法,刻畫出了「鳥飛盡」「或拍人蹤滅」的自然景色,使人感到無比的沉悶凄涼,誼染了強烈的環境氣氛.四、突出詩歌的中心二、抒發作者的感情 在寫景、敘虧肢事、狀物的詩句中,誇張的作用常常是抒發作者的感情.
❸ 誇張句的作用是什麼
1、我的憂愁如綿綿江水,滔滔不絕。
2、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4、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誇張句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動地揭示事物的本質,增強語言的感染力,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為了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種事物的本質特徵,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對事物的某些方面著意扒悄檔誇大或縮小,作藝術上的渲染,春亂這種修辭手法叫做誇張。誇張句是一種由誇張的修辭手法組成的句子。這種句子雖然比較誇張,但還是比較真實的。它用誇張的手法讓句子變得更生動。
誇張句分類:
一、擴大誇張
為了達到生動幽默效果,我們運寬往往人為拔高事物特點,使之更高,更強,更快,更多,甚至達到排山倒海、翻天覆地的神奇效果。
二、縮小誇張
縮小誇張與擴大誇張相反,這類誇張是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處說,使之更低、更弱、更慢、更少,達到數倍縮小作用。如"教室里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也聽得到。"就是縮小誇張的使用。
三、時間誇張
故意把後出現的事物說是先出現的,或者把先出現的事物說成後出現的。這樣表面上看不合理,但通過誇張渲染,使內容得到強調。例如:李醫生給人看病,葯方沒開,病就好了三分。
❹ 誇張在語言表達中有什麼作用
誇張在語言中的作用:1.能夠形隱世象具體地描述出物體,用清晰的筆法勾勒出物體,給人以逼真的感覺 2.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3.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 4.增灶雀肢強聯想;創歲咐造氣氛.
❺ 誇張這個修辭手法的作用是什麼
誇張,是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誇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
誇張這個修辭手法的作用是:1、誇張的作用是用言過其實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質,或加強作者的某種感情,強調語氣,烘托氣氛,引起讀者的聯想。2、慎如誇張能引起讀者豐富的想像和強烈共鳴。在文學中,誇張是運用想像與變形,誇大事物的某些特徵,寫出不尋常之語。3、有的誇張寬模啟可以加強所說的話碼岩的力量,使語言更為雄辯。如有一句西方格言說:「如果胡須長就等於博學,那麼山羊便是博士了。」把錯誤的道理即謬論,誇張到荒謬的程度,謬論自然被擊敗,真理也在誇張的語言中不言而喻了。
❻ 成語中數字的實際意義是什麼
成語是漢語廣袤的詞林中的瑰寶,在漫長的歷史進展過程中,它不僅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結構,尤其沉澱了漢民族的社會傳統和文化傳統,顯示了意在言外的深厚的價值.有些語言學家認為,成語在句子中的作用相當於一個詞,這是從語法角度加以審視的結果.若從詞義的角度看,一個成語的語義容量遠比一個詞要豐富得多.尤其是成語中的數詞,眾所周知,這類含有數詞的成語在漢語成語詞典中約有四百多條,從一到十、百、千、萬都有分布,其中含有一、三、十、百、萬的成語數量最大,每類都有幾十條,甚至幾百條.成語中的許多數詞往往不是指一個數字的詞義,它所表述的實際內容,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從修辭的角度,而且必須從修辭的角度加以研究,才能揭示出其本來面貌,從而順利解讀成語.
一、數詞修辭的基礎是數字的玄化、虛化帶來的象徵意義
也就是說,數詞虛化了原來表示數量的含義,保留了一種象徵意義.
據史料記載,數詞在我國古代很早就產生了.早在原始社會仰韶文化中便有數的刻劃符號,甲骨文中的數詞已相當完備,從一到十,數目齊全,而且已有十進位制,有十、百、千、萬等.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對商代得記數法給予很高的評價:「總的說來,商代的數字系統比古巴比倫和古埃及及同一時代的字體更為先進,更為科學.」
數詞的基本功能用於計算,表示事物的數量關系.然而,在中國傳統的歷史文化背景下,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漢語的數詞除了表示數量功能外,有些還兼有神秘的意義色彩,成為「玄數」,有些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也含有不同的意義.
由於陰陽五行理論的作用,古人把十以內的數分為兩大數列,奇數—一三五七九為陽數,偶數—二四六八為陰數.這兩大不同的數列被附上不同的色彩.比如一三五九的玄化:
(一)「一」的象徵.中國古代三大教之一道教的創始人,先秦時期思想家,老子在其著作《老子》四十二章里提出了其思想體系的核心——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里的「一」就是「有」的一般,「有」的開始.由無到有,一切始於一.中國東漢時的道家經典《老子想爾注》以道家思想注釋《老子道德經》.以道為最高信仰,宣稱道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神靈.道既是「一」.中國古代哲學史上講對立統一關系的命題.一是統一物,二是指統一物的可分性.朱熹認為一分為二,「節節如此,以至於無窮」.王夫之進一步闡發了一與二的關系肯定「一分為二」是「合二為一」的基礎.由此把「一」作為一切的本源,有開始和存在的內涵.並由此引申了多種含義如相同、少許.體現在成語系統,帶數詞「一」銷枯型的成語約有二百四十條之多,是數詞成語中量最多的.可見一斑、嘗鼎一臠、一葉知秋、聞一知十、舉一反三,其中的一斑、一臠、一葉、一都是事物存在的象徵,存在就是一,有一就有二,有另外的一切;而長短不一、言行不一、心口如一、始終如一、一視同仁、莫衷一是、萬眾一心、表裡如一、如出一轍、不可一世、不拘一格、別具一格則體現了相同、同一、一樣的含義;百里挑一、不一而足、不識一丁、不名一錢、九牛一毛、一字之師、滄海一粟、千里大堤毀於一穴、不越雷池一步、曇花一現、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一寸光陰一寸金,其中的一、一丁、一錢、一毛、一字、一粟、一穴、一步、一現、一時、一寸就是少許的象徵.
(二)「三」的象徵.由三辰——日月星衍化而來.人類早期對自然界有很大的依賴作用,而不論到哪裡,盡管自然界千變萬化,但日月星辰總是伴隨著他們,因此產生了崇拜心理.並且由此推及氣象有「三時」——春夏秋,自然界有三川,宇宙有三材——天地人,人間有三世——往世今生來世,王有三皇,祭祀有三禮.於是《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白虎通義.封公侯》說,王者立「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順天道.」其中九、二十七、八十一全是三的倍數,既然是「三生萬物」王朝要興盛自然要以三為法.「三」既是變化的象徵又是多的象徵.比如:入木三分、三頭六臂、三思而行、三六九等、三令五申、三顧茅廬、三番五次、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狡兔三窟、繞梁三日、約法三章、三過其門而不入.其中的數字不是表示數量的三次、三天、三回、三個等,而是象徵了「多」的概念.
(三)「五」的象徵.與五行說有密切關系,可能敗型是遠古人觀察星象運行的結果,認為天上有金、木、水、火、土五星,比附地上提出五材,五方——東、虧猜西、南、北、中,人倫有五常,人體有五臟,飲食有五味 逐漸形成對「五」的崇拜,「五」象徵無所不包的觀念,也代表各種觀念、屬性、功能.比如:五花八門、五彩繽紛、五光十色、五勞七傷、五顏六色、五臟六腑.其含義是修辭意義上象徵的全部的表現、色彩、損傷、內臟.
(四)「九」的象徵.與遠古的圖騰崇拜有關,蚩尤部落一向以強悍、善戰著稱,其圖騰就是九頭龍.據說這是強大、兇猛、人口繁盛的象徵.由此人們用於比喻強大的部落,漸漸「九」成為所指、高、大、多的象徵.比如九霄雲外、九牛一毛、九泉之下、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從詞彙含義中去理解成九重天、九頭牛,而應該從修辭意義上理解為高、多.
(五)「十」、「百」、「千」、「萬」的象徵.《漢書.律歷志》孔穎達稱「十者,樹之極」故有表示完備甚至達到極點的意思.如:十拿九穩、十惡不赦、聲價十倍、神氣十足、勝讀十年書.其中的「十拿」表示完全函蓋;「十惡」所有達到極點的惡行;「十倍」、「十足」象徵聲價和神氣達到了極點.都帶有完全、完備達到極點的意思.
既然「十」已經達到了極點,已經是圓滿、完備的象徵,那麼其倍數,其倍數的倍數自然也就有了「多」、「極點」、「包攬無余」的象徵.
「百」,《說文.白部》「百,十十也.」是十的倍數,含有多的意思.百折不撓、百戰百勝、百依百順、百無聊賴、百業凋敝、百無禁忌、百思不解、百聞不如一見、百煉成鋼、百里挑一、百發百中、百廢待舉、百讀不厭、百川歸海、百般刁難、百孔千瘡、破綻百出.
「千」,《說文》解釋:「千,十百也.」故含有表示多的意思如:千金一笑、千姿百態、千載難逢、千言萬語、千山萬水、千人所指.
「萬」,《玉篇.方部》解釋「萬,十千也.」所以,象「百」、「千」這些「十」的倍數一樣,凡有萬的詞其含義都有多的象徵.萬象更新、萬物復甦、萬死不辭、萬壽無疆、萬事大吉、萬全之策、萬念俱灰、萬馬齊喑、萬馬奔騰、萬里長城、萬古長青、萬不得已、萬般無奈、萬無一失、萬紫千紅、萬變不離其宗.
二、修辭方法的具體表現
(一)鑲嵌作用
「逃之夭夭」只是因「逃」與「桃」諧音,用「爍爍其華」的桃花諧音為「逃跑」,而「之夭夭」只是在讀音上起了把兩個音節的詞變成四個音節的作用.這種修辭手法就是為了使話語表述的舒緩或者鄭重些,故意在原結構中加幾個無關緊要的字來加以襯托.這些數詞本身並失去了所屬的實際含義,只在音節上體現出一種勻稱、整齊.比如:一干二凈(干凈)、一差二錯(差錯)、四通八達(通達)、四平八穩(平穩)、四分五裂(分裂)、說三道四(說道)、七零八落(零落)、七拼八湊(拼湊)、百依百順(依順)、千奇百怪(奇怪)、千嬌百媚(嬌媚)、千呼萬喚(呼喚)、千變萬化(變化)、千錘百煉(錘煉).如括弧里內容所示,完全可以去掉數字,而剩餘的詞依舊絲毫不差地保留了原來的意義.
(二)借代作用
借某個具體的事物去代替另一與此事物有關的事物或概念,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質,使表述更加凝練、形象.比如:四海為家、四海昇平、志在四方、四面楚歌、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六親不認、一日三秋、耳目一新.其中,四海、四方、四方代指天下所有的地方,五穀代指所有的糧食作物六親代指所有的親屬,三秋指三年,這里採用的是部分代全體的借代方法;三過家門而不入、繞梁三日、三思而行、七嘴八舌、三寸之舌、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十年寒窗、一針一線中,「三」代指多,「嘴」、「三寸之舌」代指說話,四體乃四肢代指身體,「十年寒窗」指在寒窗下艱苦的學習生活.這里採用的是具體代抽象、處所代本體的借代方法.
(三)比喻作用
正如「破釜沉舟」不能從字面上理解為把鍋砸破,把船沉沒,而是比喻為一種決心,有些具體的數字本身並不體現數量的含義,只是承擔著比喻的作用,為了把道理說得淺顯、具體、形象化.比如:一衣代水——一條衣帶那樣窄的水流,比喻極其鄰近;一潭死水——用於形象地比喻沉悶的局面;略見一斑——看到一個斑點,比喻事情的一個方面;十指連心——十個手指和心相連,比喻關系密切,感情深厚;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用十年的時間培養一棵樹,用一百年的時間培養一個人.比喻培養人更需要時間、經歷和耐心;一寸光陰一寸金——在公認為最寶貴的黃金和「光陰」之間劃等號,比喻時間的寶貴;十步九回頭——走十步,回九次頭,形象的再現了戀戀不舍的心情;一盤散沙——粘不到一起的沙子,比喻力量分散,不團結;一石兩鳥——一塊石頭打下兩只鳥,比喻做事情很有收效;曇花一現——用曇花開花的時間短暫來比喻某事的不長久,或另人留戀,或感到惋惜.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一片葉子擋住視線,連高大的泰山也看不見,比喻被細小事物所蒙蔽,看不到全貌、本質.
(四) 誇張作用
數字的含義是對某事物或某概念加以誇大或縮小,進行藝術上的渲染,從而生動地揭示事物的本質,增強語言的感染力.所體現的是誇張的意義,不表現具體的數字含義.出現在三、十、百、千、萬的數字中,多體現為誇大渲染比如:垂涎三尺、三人成虎、十萬火急、十全十美、聲價十倍、百折不撓、百戰百勝、百無聊賴、百業凋敝、百無禁忌、百思不解、百煉成鋼、百發百中、百廢待舉、百讀不厭、百般刁難、百孔千瘡、破綻百出.千真萬確、千載難逢、千言萬語、千人所指、千軍萬馬、千家萬戶、千方百計、千恩萬謝、氣象萬千、萬象更新、萬物復甦、萬死不辭、萬壽無疆、萬事大吉、萬全之策、萬念俱灰、萬馬齊喑、萬馬奔騰、萬古長青、萬不得已、萬般無奈、萬紫千紅、萬變不離其宗.還有誇小渲染,亦稱縮小:千鈞一發、功虧一簣、千里大堤毀於一穴、一毛不拔、滄海一粟.其中用「一根頭發」承擔「千均」的重量渲染形勢的危機;用「一筐土」和「一個蟻穴」的漏洞渲染問題再小也會釀成大禍;用「一根毫毛」也不捨得拔說明吝嗇的程度;用茫茫大海里的「一粒穀子」形象地表現微小的分量.
(五)對比作用
用兩組具體的數字進行對比.一般是以表示多的「十」、「百」、「千」、「萬」和表示少的「一」放在一起產生.「烘雲托月」映襯出鮮明的效果,給人以深刻的感受.比如:一暴十寒、千鈞一發、千慮一失、萬無一失、萬眾一心、聞一知十、殺一儆百、一曝十寒、掛一漏萬、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百聞不如一見、百里挑一、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一刻千金、一倡百和、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千里大堤毀於一穴、一張一弛、千金一擲.用兩組數量懸殊的數詞予以對比映襯象「千軍」對「一將」充分顯示出「將」的價值,「養兵千日」對「用兵一時」強調了用兵「時」的關鍵作用,「九牛」對「一毛」極其生動地表現了「毛」所佔比例的微小.
三、修辭的效果
成語的形式凝練、勻稱、典雅,內容含蓄、生動、深邃.這些都與修辭的使用有著緊密的關系.「零落」、「奇怪」、「嬌媚」用鑲嵌的修辭後表現為「七零八落」、「千奇百怪」、「千嬌百媚」,音節舒緩、勻稱體現出典雅的美.「功虧一簣」四字組成的主謂結構,採用誇張闡釋了社會進步、人類發展的真諦:即不要放棄最後的一點,否則就會前功盡棄.「一葉知秋」,從某一現象就能看到本質:即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一有著深刻的哲學內涵的寓意,就這樣被成語中「一片」飄落在秋天裡的葉子淺顯、生動地比喻出來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形象地用比較表述出時間的寶貴.「千里大堤,毀於一穴」犀利地對比出「防微杜漸」的道理.「滄海一粟」則含蓄地對比出雙方力量的懸殊.「三人成虎」中正是由於借代的使用,「人言可畏」、「眾口鑠金」的道理才一目瞭然.
以上漢語成語中的數詞修辭的基礎、方法和效果幾方面對成語中修辭的具體情況進行了分析,旨在探討成語——這一源遠流長的語言形式的使用問題.我們認為,成語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形成了固定的形式結構模式,也形成了固定的修辭風格,達到了意在言外的效果.如果說語法中的詞彙意義是從語言的表面上去理解的話,成語中的數詞,不僅要從字詞的語法層面上去理解其詞彙含義,更要從修辭的角度去理解詞的特殊含義.對於語法層面上的詞彙意義,修辭有可能視而不見,有時候還要越語法的「雷池」;如果勉為其難地去解釋只能會鬧出笑話.對於成語這一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我們一定要善待它,從歷史傳統、文化傳統、從語言內容方面、也從語言的形式方面進行深入的、全面的研究,以便予以更加科學的掌握運用.
❼ 什麼是誇張誇張有怎樣的作用
誇張是為達到某種表達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誇張可分為三類,即擴大誇張、縮小誇張、超前誇張。(1)擴大誇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大、多、高、強、深」的誇張形式。例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2)縮小誇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小、少、低、弱、淺」的誇張形式。例如: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3)超前誇張:在時間上把後出現的事物提前一步的誇張形式。例如:家民們都說:「看見這樣鮮綠的苗,就嗅出白麵包子的香味來。」誇張的作用有三個:①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②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③增強聯想,創造氣氛。
❽ 什麼是誇張誇張有怎樣的作用
誇張,是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誇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誇張可分為"普通"類和"超前"類。誇張是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徵,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也叫誇飾或鋪張。指為了啟發讀者或聽者的想像力和加強所說的話的力量,用誇大的詞語來形容事物。
誇張可分為兩類、三種形式,即"普通"類和"超前"類,普通類又可分為兩類,即擴大誇張,縮小誇張:
1、擴大誇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大、多、高、強、深……」的誇張形式。例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2、縮小誇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小、少、低、弱、淺、……」的誇張形式。例如: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現有成語寸土必爭、滴水不漏、寸步難行等也有同樣的表達效果。
3、超前誇張:在時間上把後出現的事物提前一步的誇張形式。例如:農民們都說:「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麵包子的香味來了。」 又如 宋·范仲淹《御街行》中的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也是這個意思。
誇張的作用是用言過其實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質,或加強作者的某種感情,強調語氣,烘托氣氛,引起讀者的聯想。誇張能引起讀者豐富的想像和強烈共鳴。在文學中,誇張是運用想像與變形,誇大事物的某些特徵,寫出不尋常之語。有的誇張可以加強所說的話的力量,使語言更為雄辯。
❾ 什麼是誇張誇張有怎樣的作用
1、定義
誇張是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誇大或縮小。一定要注意:對某一個事物進行擴大或者縮小的描述,但不是豪無邊際沒有原則無限的,不同於說大話,而是藝術的擴大或縮小。
2、三個要素
(1)擴大誇張: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誇大。
(2)縮小誇張:對事物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3)超前誇張:把後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後出現。
3、典型例句
(1)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
(2)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3)她還沒有端酒懷,就醉了。
(4)這巴掌大的地方,怎麼能踢球呢?
(5)十幾天的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
誇張的修辭手法的作用
揭示文章中心,給人以啟示。烘托氣氛,增強文學的(句子)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