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知識的選擇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知識的選擇

發布時間:2023-05-15 20:49:24

Ⅰ 論述小學語文教學方法選擇的原則有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選擇的原則:

1、主要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語文能力、學習能力和認識能力進行培養。

2、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主要利用語文教材將課文中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傳遞給學生,進而塑造學生良好的品質。

3、教師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讓學生對課文中的文章進行學習,理解文章的思想含義,再讓學生對文章的結構、詞句特點以及寫作方法進行體會。

4、學生只有掌握了文章的思想內容和情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文章。

5、語文教師進行語文教學時,不可在忽視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礎上一味地講解文章的遣詞造句,肢解文章的結構。這種講解會讓語文課堂枯燥無味,無法讓學生從文章的字里行間領會作者的感情,也就使學生無法真正理解該文章。

6、當然也不可以只一味地講思想感情,這種講解方式會使思想感情失去載體而變得難以理解。因此,教師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應注重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並行,將課文的思想與詞句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易於掌握。

Ⅱ 1.試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角度出發分析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教學

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語文專業知識和語文教學專業技能。
1、小學語文專業知識,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認識、書寫、辨析常用漢字的知識。小學語文教師要熟悉漢字的一般常識,包括漢字的造字法、漢字的形體及其演變。要正確書寫漢字,注意字體的規范化,不寫錯別字。要熟悉漢字的偏旁、部首、筆畫和筆順的知識,掌握查字典的方法。
(2)漢語拼音方面的知識,說好普通話,用普通話准確地朗讀課文。小學語文教師要帶頭說普通話,並且指導小學生准確地說普通話。要讀准聲母、韻母、聲調以及輕聲、兒化和變調。發揮好利用漢語拼音識字的作用。
(3)遣詞造句、連綴成篇的知識。小學語文教師要會辨析同義詞、反義詞,會說出或者寫出完整規范的句子,不說半句話。要會在短時間內寫出日記或者文章片段。
2、小學語文專業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獨立理解教材和處理教材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內容,並能靈活地運用教材,把握重難點、目標和要求。並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切實提高教學實效性。
(2)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語言還要充滿兒童化,充滿童趣,幽默風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書面表達能力包括語言組織能力和書寫能力。小到學生作業的批語,大到教學總結的撰寫、論文的撰寫、教學反思的撰寫、教育隨筆的撰寫,無不體現一個小學語文教師的語言表達的專業水平。
(3)指導學生閱讀和習作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應大量閱讀,大量儲備知識,給孩子示範帶頭,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必須要提供源源不斷的活水。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才能寫出有創新的文字。教師還要多多習作,給學生寫下水作文,引導學生模仿借鑒。
(4)語文課堂教學監控能力
。教學監控能力,是指小學語文教師為了保證教學成功,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而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將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對其進行積極、主動的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能力。要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每個學生都最大化地高度參與學習,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Ⅲ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選擇和寫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我們一線教師的一項主要常規工作。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怎樣進行科學有效的教學設計,提高課程實施質量,是廣大一線教師需求不斷研究和解決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依據專家的教學理論,結合優秀教師的教學案例,針對老師們平時在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和大家一起探討如何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
首先,我們在思想上明確什麼是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依據專家理論,我們按照以下的思路與大家交流:
一、明確要去哪裡——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
一堂好課猶如一段美好的旅程,老師是向導,學生是旅伴,教材是載體,教學目標就是我們要到達的驛站,是我們要去的地方。用馬傑的話說,「假如你對要去的目的地不清楚的話,那麼你很可能會抵達另一個地點,而不知道自己走錯了目的地。」因此,教學目標支配著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規定著教與學的方向。那麼怎樣確定的教學目標呢?
1. 依據課標、教材——把握方向
課程標準是開展教學活動綱領性的文件,是國家制定的某一學段的共同的、統一的基本要求,它規定著教學活動的方向,是一切教學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因此,進行教學設計時,只有全面理解課標的內涵,准確把握各學科課程標准以及教材內容,才能制定出合適的教學目標。也就是說確定教學目標,一是要了解課程標准各年段目標,二是明白所在單元教學目標,三是清楚本節課教學目標。
例如,課標對第一學段學生口語交際的要求有以下五點: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課程目標的范圍涉及三個領域:認知、情感與技能,而不僅僅是知識方面的要求。所以不論是城市教師還是農村的教師,青年教師還是老教師,我覺得每個人手頭都應該有一份語文課程標准,隨時翻看,經常學習研究。建議老師們在每個新學期開始教學前,將本學段的課程目標工工整整地抄寫在自己備課本的首頁,這樣,設計某一課的教學時,心中對本學科、本學段、本單元、本節課的課標要求都很清楚,教學就能做到目標明晰,方向正確。
新教育課題實驗者提倡,在具體操作上可以將教學目標分細化為層次井然的三類:
A類: 基礎性目標,即核心的基礎知識,必須掌握和解決的障礙性知識。比如,語文課每課的字詞,要求背誦的段落,准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B類: 教學核心目標,即本節課重點要教學的內容,一般為單元所規定的知識與技能。為解決某類問題而開發的方法,與知識一樣,往往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教學內容。
C類: 附屬性目標。一般而言,思想情感與價值觀或由本課知識所延伸出來的知識等屬於附屬性目標。(課件9)
這一細化後的教學目標,既是為了突出B類核心教學目標,又是為了把與文本及教學過程相關的基礎知識及思想情感類的A、C目標,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B類教學目標是課堂上要凸顯的核心教學目標,是重中之重,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花大力氣,用足時間,確保完成的目標。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看待與運用教師參考用書上的教學目標呢?教參是一線教師教學時很重要的一個工具,應該把教學用書上的教學目標作為自己制定教學目標的重要依據,作為教學的主導方向,並且能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作出適當的調整。很多老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在多數情況是不加思考地照搬教參中設定的教學目標。老師們可以細想一下教參確定的目標,大多數除了基礎知識目標外,更多的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也就說教參上的目標大多關注了文本的閱讀價值,不能明顯體現文本的教學價值。王榮生教授所制定的一堂好課的最低標准中有這樣一條是:「所教的應該是『語文』的東西。」這里所說的語文的東西是指要體現語文的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的特點。這就在提醒我們,語文教學尤其是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要有更為具體的核心的語文教學目標,即課堂重點要教學的內容,一般為單元所規定的知識與技能。
2. 了解學生——明確起點
教學是為學生服務的,對於一個教學內容,關鍵要考慮學生在什麼起點上學習,如何學習,要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學習的興奮點,興趣點,認識的盲點難點等在哪裡,要考慮知識以外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習慣等養成。教學要在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教學目標之間搭梯子,不管要搭多少梯子,要搭多高,梯子的起點始終是學生的認知水平。如果教師心中無學生或不了解學生,很難設計出一節好課來。
設計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側重點,需要教師對一篇課文的特點作深入的理解,對一組教材作周密的思考,就一篇課文教學而言,應清楚讓學生經過怎樣的學習過程,運用哪些學習方法來學習,最終弄清楚讓學生理解、感悟什麼(思想內容),學習領悟什麼(表達方法),掌握、運用什麼(學習方法、習慣)。這些都需要教師在深入鑽研教材,充分了解學生,反復琢磨的基礎上來確定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

二、明晰如何去那裡(合理分析與組織教學)
教學內容是在教學過程中創造的,它既包括教師對現成教材的沿用,又包括教師對教材的「重構」——加工、處理、改變以及增刪、更換。合適的教學內容建立在良好的學科知識,對課程標准和教材的正確理解,對學生學習狀態准確把握的基礎上,蘊含著教師參與課程研製、用教材教和教學為學生服務的理念。設計一課,除了熟悉課標要求之外,還要圍繞本課教學目標,以教材為抓手,優化教學內容,並選擇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學習鋪路搭橋。
(一) 正確合宜的教材解讀——找到抓手
研讀教材,是進行教學設計的前提,也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之本。研讀什麼呢?研讀文章主題思想,表達結構及重點字詞句意思。正確合宜的教材解讀,是教學中「教什麼」的抓手,也是教師用好教材恰當選擇教學內容的關鍵所在。那麼,如何進行正確合宜的教材解讀呢?
第一:恰當運用單元主題和閱讀提示
我們教師在教學時習慣於就一課教一課,就一節教一節,往往忽視了教材在編排上突出的特點———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人教版實驗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就以「導讀」的形式點明每一個單元的學習主題,並且在每一篇略讀課文的前面也都有相關的閱讀提示。
單元導語部分既點明了本單元的主題內容,又提示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及單元訓練重點,既便於老師整體把握本單元的教學設計,又有利於學生整體感知本單元的學習任務和要求,做到教學單篇課文與單元主題相聯系,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相聯系,學生課前預習(搜集資料)與教師課上指導(交流展示單元主題內容)相聯系。
所以,對文本的解讀,教師要明確單元主題,同時要解讀單元導語,明確導語的指向,需要將導語作為一項教學內容來引讀。基於這一點,我們提倡,在教學單元新課前要利用單元導語進行「單元導讀」教學設計。「單元導讀」設計其實就是對學生學習本單元課文的預習指導,這樣做的好處是:第一,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單元學習的整體意識,便於學生更好地把握本單元的主題內容。第二,可以滿足學生先睹為快的心理,對課文先整體把握,引發閱讀期待,為單課學習做准備。第三,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可以指導學生收集有關本單元的學習資料,做到課內外相結合。
第二:有效利用課後思考練習題
課後思考練習題凝聚著教材編寫者的集體智慧和汗水,它直接體現了編者意圖,反映了教學目的和要求,有助於教師對課文的解讀和把握。每一個教師都應該重視課後思考練習題,將每一道課後思考練習題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
課後思考練習題分為練習題和思考題。在教學實踐中,完成得比較好的練習題有兩類:一類為朗讀理解課文,一類為詞語類,所謂完成得比較好,是指這些練習題基本能在課堂內完成;能完成的練習題為背誦課文以及造句等,所謂能完成,是指受到了老師的重視,但往往不能在課內完成,而是借用課余時間完成;被忽視的練習題有「復述課文、與文本相連的習作訓練」,這種忽視在教學中一是體現為草草過場,二是體現為完全放棄,而恰恰是這類練習題在明確地告訴我們,在教學中要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告訴我們在教學中結合課文內容的習作訓練是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教師不重視課後思考題,往往表現在舍棄教材精彩的課後問題不用,而用一些零零碎碎地問題來設計教學,實際的教學效果卻不太好。這一現象應當引起重視。
第三:深入適度的文本細讀
直面文本,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文本細讀。我們不少老師在平時備課時,首先不是看教材,而是看教參。看教參是怎樣分析教材,怎樣確定目標,提供了哪些教學建議,安排了哪些課堂練習,然後還會去查有哪些老師上過這一課,有哪些現成的教案、教學設計,最後才匆匆地去看教材,進行教學設計,這樣就很難形成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感受,也就沒有自己對文本的獨創見解。教師直面文本,進行深入適度的文本細讀,首先要把教材當成一個「文質兼美」的讀本,靜心沉入文本,入境體悟,與文中人物、與作者同悲同喜,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獨特的體驗和感悟。其次是在反復閱讀和品味中,對文本的精彩語段、重點詞句甚至是細小的標點細細咀嚼,並通過深入思考,讀出每個空白處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韻外之旨,品出字里行間所蘊含的豐富的情味理趣,獲取獨特的體驗與感悟。再次是在深入研讀的基礎上,不局限於文本閱讀,廣泛搜集相關資料,獲取更多信息,在廣闊的背景資料中進行深層的思考與鑽研,准確把握文本的深度和寬度。所以說研讀教材的過程,也是教師與文本個性對話的過程。要以讀者之心與作者對話,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以教師之心與編者對話,思考編者的編寫意圖;以兒童之心與學生對話,了解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努力做到教者、作者、編者、學者四心相同,才能真正吃透教材,把握要點,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二)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鋪路搭橋
如果說教學目標給我們指明了要去目的地的方向,教學內容可以看作是我們要去目的地的具體路線,那麼,教學方法就是我們在這條路線上要乘坐的交通工具。當然,路線的選擇應當優先於工具的選擇,否則工具再先進,也可能會南轅北轍。所以,方向正確,路線清楚具體,要到達目的地,這就要涉及到我們選用哪個交通工具,也就是說選擇怎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這就需要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學習鋪路搭橋,能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盡可能用最少的時間,捕捉到最多的信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文本的價值取向和教學價值,在正確合宜的教材解讀中已經詳細闡述了。在平時教學實踐中,我覺得老師們大都注重了學生讀書的指導,通過形式多樣的朗讀、默讀、指導讀和自由讀來理解課文,訓練語感,但語言文字訓練相對較少,對文本的語言表達形式和結構形式研讀更少,影響學生語文學習的收獲,也就是說對文本教學價值(語言因素)的發掘和運用不夠好。因此,教學時我們除了完成課後設計的語言文字練習之外,還要充分挖掘課文中的語言文字訓練點,訓練學生分析概括能力、想像能力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基本保障
教師良好的語文素養是准確把握教學內容和有效實施教學的基本保障。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面對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有著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能犀利而敏捷地抓住文章的核心,理清文章的脈絡,挖出文章中常人難以捕捉到的信息。這類教師的教學設計常常會使人眼前一亮,會使人欽佩其敏銳的視角與思維的深度。而有的教師則人雲亦雲,做了教學參考書的代言人,更有甚者自身的語文功底不過關,對教學內容理解有誤,誤人子弟也就在所難免了。所以有人說,課程改革推到一定程度,教師的專業水準就成了「瓶頸」。教材做得再漂亮,環境再寬松,教師建造的「高速公路」不合格,課堂的車子還是跑不起來。所以一線教師要真正做到合理地把握教材和有效地實施教學,就需要我們老師要有自省的能力,能發現自己的優點所在、問題所在,並找到突破口,一點一點地改進,針對每天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要有自省能力和有針對性的學習);要堅持讀書,讀初高中語文教材,讀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作品等本體性知識方面的書,讀教育心理學、教育理論專著等專業知識方面的書,扎實自己的文學功底,同時,廣泛涉獵政治、經濟、哲學、影視等方方面面的知識,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豐富自己知識體系,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這樣才能深入淺出地處理教材、設計教學(讀本體性和專業性方面的書);要始終以一種研究和探索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工作,把不斷學習與同伴互助結合起來,並通過有效的「集體備課」的方式進行校本教研,利用集體的智慧彌補專業知識上的缺陷(傾情投入和同伴互助)。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專業提升,才能真正經營好自己的教師人生。
三、判斷是否到達那裡(正確評價教學效果)
人們常說,實踐出真知。精心設計的一節課到底怎麼樣呢?需要到課堂上去檢驗,需要用課堂評價來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以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許多成功的課例,都是在反復的試講中,在不斷修改完善中得到大家認可的。因為有了「公開」課這面鏡子,你才知道怎樣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自己的平常課也會因此越上越好。很多公開課上的優秀也成就了日常教學的優秀。所以,建議老師們要有兩個意識:一是要有「即便沒人聽課,也要讓自己彷彿站在公開課的講台上,讓自己教室的門永遠向別人敞開」的意識;二是應該有一個一以貫之的教學反思意識,要養成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的習慣,以檢驗自己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設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當然,我們一線語文教師的工作量非常大,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們不可能經常進行這樣的二度設計,沒有時間,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但是我們可以在課後做批註式的標記修改,簡單理出教學中的成功和不足,以備下次教學設計借鑒再用。如果我們是兼任平行班的教學,或是要進行公開示範教學,上面的做法,即有利於課堂效率的提高,也有助於個人專業成長。
教學設計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有人這樣形容教學設計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授人以魚,即教給知識,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形成能力;第二境界:授之以漁,即教給學習知識的方法,讓學生從模仿開始,逐步形成自己的能力;第三境界:悟其漁識,即能夠引領學生創造性地運用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形成新的思想。因此,教學既要授人以魚,又要授人以漁,更要悟其漁識,才能培養出有知識、有能力、有思想的創新人才。

Ⅳ 如何加強孩子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學習

鏈接: https://pan..com/s/14VT1NIPJd_GVYSZg5eIm3g

提取碼:eign

學好語文,最基本的要學會聽課,掌握老師要求的知識點。同時,學習要有計劃,計劃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也有利於要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寫作能力差,就一周寫一篇作文,如果閱讀差就一天練習一篇閱讀理解,如果基礎知識差就每天抽出點時間記憶背誦一下,等等。

1、學好語文重點之一:字詞、古詩詞、古文等的記憶背誦或賞析。這類知識的學習重點在課堂上,課上要專心,課後多花點時間去記憶背誦、理解運用。

2、學好語文重點二:閱讀一定要強化,最好能夠做到每天練習一篇閱讀。另外可以學習一下快速閱讀,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可以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和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歸納分析、理解記憶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閱讀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時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快速閱讀的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我自己學生時代練習過,現在也在受益。

3、學好語文重點三:提高寫作能力。寫作的基礎是素材和思路,平時要多閱讀多積累。高中學習是比較緊張的、時間也很有限,我前面提到的快速閱讀在素材積累上就可以提現出很大作用。有了積累,可以多看看那些優秀作文,找找寫作的思路,要多動筆寫,學會借鑒、運用、融會貫通,這樣寫作能力才會不斷地提高。

語文成績提高也是需要做題的,平時不能只是一味的記憶背誦,防止眼高手低。

Ⅳ 小學語文如何做好基礎知識教育

語文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語文素質、語文能力提高的過程,而語文素質、語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讀和寫。所以,解決了讀和寫的問題,就提高了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也就是學好語文了。

讀,即閱讀和理解;寫,指書寫和作文。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兩件事了。

讀,可以培養語感。語言學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語感。「這個語段中為什麼用這個詞而不是用那一個」,「這個句子為什麼是一個病句」,很多時候,我們無須去問「為什麼」,語感早已經告訴我們理由了。而語感的培養就來自於平時點點滴滴的「讀」的積累。

讀,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這里所說的「讀」,並不僅僅是指把文章朗讀或默讀一遍,而是還要包括思考和識記等內容。換言之,讀,應該是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過程。學習一篇文章,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概括起來就是:第一,解決「寫了什麼」的問題;第二,解決「怎麼寫」的問題;第三,記憶文章中的精彩語段和詞語。這三個方面其實就是在說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問題。在一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去解決好這三個問題,這才是「讀」。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讀,也是一個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和作文素材的手段。涉獵廣泛,見多識廣,胸中自有「丘壑」。這樣,在作文的過程中,就不會感覺自己無話可說,寫出來的文章也不會空洞乾巴,而是洋洋灑灑,言之有物了。

既然「讀」有這么多好處,那麼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就從重視「讀」開始吧。

寫,包括兩方面的內容——書寫和作文。

在書寫方面,高考考綱有明確的要求:作文一類卷書寫美觀,二類卷書寫工整清楚,三類卷比較工整清楚,四類卷書寫潦草。高考從2005年開始,山東單獨命題,語文實行網上閱卷。這就對書寫有了更進一步的要求。所以無論是高考考綱還是山東語文網上閱卷,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信息:必須把字寫好。

退一步說,要求所有的人都達到美觀的程度,也不現實,但是書寫工整清楚,避免潦草,這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也許有人拿「寫工整了會影響答題速度」之類的話來給自己的書寫欠工整找借口。是的,在你認真書寫的最初階段,它是會對你的答題速度有一點影響的。可是我們總不能因為還有下一次的「流感」,就不去治療這一次的「重感冒」了吧?明明知道書寫不過關會影響到語文成績,我們又怎麼敢不去重視呢?

其實,要做到書寫工整並不難。我們的漢字是方塊字。這句話對我們就是一個啟示:方者,方也。就是要在「方」上動心思。你的字寫得橫平豎直了嗎?你的字左上角與左下角、右上角與右下角在一條線了嗎?還沒有?那就從這兩個方面著手吧。相信不用多長時間,你自己寫的字你自己都不敢認了,你都不敢相信你會寫得這么好了。

再說作文的問題。雖然說,文無定法,但是作文還是講究一點「法」的。在這里,首先要澄清一個問題。應試作文與平時寫的文章是有區別的。平時寫的文章,我們是去「品味」,而應試作文往往是瀏覽的。瀏覽與品味就有了質的區別。所以寫應試作文非注意一點應試技巧不可。比如文章開頭,單刀直入,開宗明義,一開篇先讓讀者明白你在寫什麼,這點很重要。否則,看了半天了,讀者還雲里霧里,不知道你要說什麼。這怎麼可以呢?文章主體部分一定要圍繞中心去寫,一定要言之有物,這些最起碼的要求必須做到。到了結尾部分,對所要表達的主旨最後再強調一次,加深一下讀者的印象。這樣,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

有人把寫好作文總結為兩句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文章,寫成記敘文時,很好地解決了「動之以情」的問題,寫成議論文時,很好地解決了「曉之以理」的問題,那麼你的作文問題也就解決了。

那麼怎麼才能寫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作文呢?就寫好議論文的問題,上文已經有所涉及,所以這里重點談寫作記敘文的問題。

寫好一篇不足千字的應試記敘文,有幾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① 調動情感的問題。做好作文的准備工作,這是一個大題目,裡面大有文章可作。比如選材的問題。如果選取一些自己比較陌生的材料去作文,就很難調動起自己的創作情感,所以就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比較熟悉的材料,最好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是我們生活的環境里的一些人或事。還有一個盡快入題的問題。150分鍾的語文考試劃給作文的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那麼我們從審題立意到開始動筆,時間最多不能超過15分鍾,當然也不能少於10分鍾。在這段時間里,我們不僅要考慮文章的立意、布局謀篇,更要把自己的情感調動起來,讓自己「走進」所要記敘的場景之中去。這種「身臨其境」正是情感被調動起來的表現。

② 截取生活片斷,藉助「主旨」這根紅線,連綴成篇。這是由作文的篇幅所決定的。一篇千字文章,不可能把事情的始末全部交代清楚,就是能夠交代清楚,也只能是敘述故事的梗概。這樣,不僅內容不厚實,而且還缺乏生動性,不可能「以

Ⅵ 小學語文選擇題答題技巧

一般語文選擇題都要全部答對,才能考上好成績,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選擇題答題技巧,希望大家喜歡!

小學語文選擇題答題技巧1

1、運用心理效應

運用心理效應包括做深呼吸;告誡自己,仔細審題等等。

2、要有扎實的功底

語文考試實際上就是調動自己平時的積累來回答問題的過程,不僅要善於回憶,更需要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組織答案。在組織答案的過程中必須注意 句子 的簡明連貫得體、注意保留命題者的原意、注意滿足題旨、注意少用絕對化的句子。

3、自己做題的 方法 和題型

如果基礎好成績卻沒有別人好,可考慮自己做題的方法,這是其一。其二,應研究幾份試卷看看有沒有哪種題型特別薄弱。找准問題,對症下葯。

4、做題的方法

做語文選擇題首先要審清題意,其次要方法,比如採用直接法、比較法、排除法、代入法等等答題。要注意相信自己的第一語感,不要輕易改動,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

5、做選擇題的辦法

做對題的根本因素還是對知識的掌握,但在考試中掌握一些方法,一些應試技巧,也有助於得分。

選擇題都有題干,題干當中包含內容和要求。選擇題總是有正確選項和迷惑選項這么兩種選項。正確選項當然是正確答案,而迷惑選項則是用來迷惑考生的,看考生能不能分別正確選項和錯誤選項。題乾的後面,一般有四個選項。如果是單選題,則只選擇一個選項作為答案,其餘的都是迷惑項;如果是多選題,則要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項作為答案。

小學語文選擇題答題技巧2

1語文選擇題答題技巧對詞義的理解,可以先從你最精通的詞語去排除,對詞語的運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對應的信息,重點是在前後語句上的搭配。要注意採用排除的方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要正確理解熟語的整體意義,主要就是注意語境的組合與搭配情況,越是熟悉的語句,就越會深藏陷阱。

2語文選擇題解題策略對於找到正確發音或者是錯誤發音的題目,同學們一定要在答題前做好心理准備,對老師的出題策略做到心中有數。一般情況下,一些常見字,多音字,或者是常見卻不常讀音的字,會出現在題里。這類題,沒有什麼技巧,無非就是平時多積累。對於詞語題來講,就考驗學生平時使用詞語的熟練程度了。一般情況下,平時我們寫 作文 的時候,要注意用詞的正確性,不要被網路上那些錯誤搭配而誤導,否則會對答題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3提升語文選擇題正確率的關鍵有的語文選擇題給出的選項都過於絕對,特別表現在對語言的運用上。同學們在審題時,對於選項的陳述切莫以主觀喜好,習慣思維去評價,而要整體考慮,認真權衡。在閱讀時要注意主要的人物,地點,及 故事 情節及一些主要的細節等。在復習中要特別注意課文下面的注釋和課後練習出現的字詞,要以這些為重點,落實到位,教師要做好這類字詞的分類歸納,並通過訓練加以鞏固。

小學語文選擇題答題技巧3

1.【字音辨析題】

答題技巧:常見字注音正確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會標錯音。

審清題干,用排除法是較好的方法。

2.【字形辨析題】

答題技巧:「形近而音」不同的別字。生僻字一般不會錯。平時多積累。

3.【詞語運用題】

憑語感去選擇自己認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兩種類型:

答題技巧:對詞義的理解,先拿你最會的詞語去排除,對詞語的運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應的信息,重點是「使用場合上的搭配」。注意採用排除的方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

4.【病句辨析題】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歧義)、不合邏輯。

答題技巧:判斷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回憶以前做的常見病句的標志

做題思路通常是:

「檢查句子的主幹,是否缺成分→→推敲詞語運用,是否搭配→→心裡默讀,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綜合思考,是否符合 邏輯思維 ,——憑借語感。」

特別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①介詞「關於」「對於」「對」等開頭的句子,注意主語的殘缺。

②類似於「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協調,也可能是句式雜糅。

③動詞後有很長的修飾詞語,注意是否賓語殘缺。

④用"和""或"以及頓號連接的並列成分,注意歧義及內在邏輯順序是否失當以及意義的從屬關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雙面詞語,注意後半句是否與前半句協調。

⑥反問句及疑問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5.【熟語(含 成語 )辨析題】

答題技巧:

第一,逐字解釋熟語,運用成語結構特點把握成語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義」;

第二,體會熟語的褒義貶義中性等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

第四,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

第五,四個選項權衡比較,選出認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確理解熟語的整體意義,要注意語境的組合與搭配情況,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語越要注意陷阱。特別陌生的熟語往往是對的。

6.【排序題(語言連貫題)的考查】

答題技巧:先從語句形式方面考慮,要求話題一致,陳述對象一致,敘述角度一致,情調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與上下文思路保持連貫。還要注意語言音節上的和諧及押韻。再從語句內容方面考慮,在時間上、事理上注意先後順序。還要在上下語句中找到相對應的信息。語言風格要前後一致。

7.【標點符號題】

答題技巧:注意試卷中常考標點(頓號、引號、破折號、括弧、分號、問號)的使用,重點審查這類標點的使用正確性,逐一辨析排除。


Ⅶ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選擇方法

導語: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語文教師選擇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沒有固定的套路,要根據學生的狀況,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反之,如果教學方法不適應學生,就是無效的教學,反而阻礙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選擇方法

一、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方法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下冊《荷花》一課,這篇課文是根據《荷花》圖而寫的一篇短文,寫的是「我」去看荷花時看到的荷花的樣子及看荷花時「我」的想像,寫出了荷花的美妙。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①審美化教學策略:從課文中找到實施美育的切入點,從課文的具體內容中提取出審美點,並把審美點和知識點相結合,讓學生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提高學習能力,有意識地進行審美教育,以美化促優化,提高學生語文素質。

②選擇性自主學習策略: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自身發展要求的學習內容,以自己獨到的理解來進行自覺自主的學習。

③引導—發現式學習策略:對課文中的重點句子,讓學生自己去讀,在讀中感悟、理解、發現問題,找出不懂的地方並主動探究,從而發掘學生的思維潛力,有利於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掌握發現問題的技巧,進行創新思維。

④以讀為本的教學策略:閱讀教學要以讀書訓練為主線,通過讀來實現知識內化。在教學中要以讀為本,邊指導邊評議,讓學生在情感朗讀中品味語文魅力,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准確生動,悟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根據教材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課教學方法受教材內容和課文體裁的'制約,教材內容和體裁不同,教學方法也不同。有的課文以圖為主(如《美麗的丹頂鶴》),有的重在抒情(如《槐鄉五月》),有的重在說理(如《猴子種果樹》),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之前,應把握教材的特點。如蘇教版二年級上冊《小動物過冬》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怎麼過冬的事情。小燕子是飛到溫暖的南方去,小青蛙是冬眠,而小蜜蜂則藏在蜂巢里吃蜂蜜。課文不僅生動地介紹了有關過冬的知識,而且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在教學中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①表演法運用: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表演,充分從情感上熏陶學生。如讓學生表演青蛙是怎麼過冬的,表現出吃得飽飽的樣子。在評價過程中緊緊抓住文本,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的同時有效地進行語言訓練,培養表演能力,增強學習興趣。

②文本擴展法運用: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的教學活動就是借課文中的「例子」,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愛好。這篇課文顯而易見,是讓學生了解動物過冬的方式。因此,在課的最後,老師和學生交流了不同小動物的過冬方式,還總結出了三種基本過冬方式。

三、根據學生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化抽象為具體。如二年級下冊《美麗的丹頂鶴》可以採取以下方法:欣賞教學法(課件出示丹頂鶴展翅飛翔、引吭高歌時的圖片,學生直觀形象地體會了丹頂鶴的美)、語感教學法(通過朗讀感悟品味丹頂鶴顏色美、形體美、姿態美)。

四、根據教師素養選擇教學方法

因為教師的水平和素養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適合的方法。如有的教師擅長於表演,用自己的姿態語言和聲情並茂的朗讀,把故事描繪得生動具體。有的教師使用直觀教具的能力強,藉助教具直觀演示創設情境,展示故事情節。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太空梭》時可以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①電教法:充分利用好多媒體課件,展示太空梭起飛、升空時的視頻,激發學生學科學的動力。

②合作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哪些地方寫出了太空梭的速度快,並試著思考作者寫作時用到了哪些說明方法?

③暗示教學法:跟第一段中一開始普通飛機得意洋洋的心情作比較。試著聯系生活讓孩子們談談學了這篇課文的感受?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得意、驕傲的時候?讓學生明白任何人都是有長處和短處的,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不能驕傲更不能自卑。

五、根據教學環境選擇教學方法

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盡可能地發揮教學環境條件的功能與作用。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第11課《ie üe er》。在教學設計中,我努力做到以教材為本,以學生為本,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做游戲、猜謎語、課件展示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主動性,在自然、流暢的教學過程輕松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好動、注意力無法持久、喜歡聽故事的特點,嘗試以生動有趣的故事貫穿其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優化重建組合上述教學方法

恰當地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在道德、情操、審美意識等方面得到發展。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呂叔湘先生對此都有論述。兩位大師都強調了「教無定法」,強調了根據個人實際和教學實際去選擇適於自身教學實踐的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課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因教材、教師、學生的不同而異,小學語文課教學方法選擇的根本原則是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Ⅷ 小學語文怎樣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葉聖陶先生說過一段經典的話,道出了語文教學應該「教什麼」的真諦:「知識不能憑空得到,習慣不能憑空養成,必須有所憑借。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小學語文怎樣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1小學語文怎樣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一、根據語文根本任務選擇教學內容

一篇課文的教學價值在什麼地方呢?它是教和學的內容載體,它肩負的責任不僅是讓學生獲取信息,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學習如何運用語言傳遞信息。葉聖陶先生說:「國文科的目的,說起來很多,可是最重要的只有兩個,就是閱讀的學習和寫作的學習。這兩種學習,彼此的關系很密切,都非從形式的探究著手不可。」可見,對我們語文學科而言,學習一篇課文是如何表達的,而不是它表達了什麼,學習言語形式比了解課文內容更為本質,更為關鍵,更為主要。

對小學生來說,學語文首先是學語言――學習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理解,主要是對課文如何運用語言文字的理解,即理解作者為什麼要這樣運用語言文字而不是那樣運用語言文字,學習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而不是那樣寫,作者為什麼要這樣說而不是那樣說。我們說,語文教學最核心的內容是學習語言表達,訓練語言表達。那麼,學哪些言語形式呢?言語形式,具體包括詞語和 句子 的形式、段落的結構、 文章 的布局謀篇。

言語形式的學習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二是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語言形式的知識;三是體會語言形式對內容表達所起的作用。語文課程標准就各學段語言形式的教學分別提出了要求:第一學段:「閱讀中積累詞語」「感受語言的優美」「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第二學段:「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

「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第三學段:「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 方法 」「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需要主意的是,「哪些優美的語言形式」「哪些基本的表達方法」「哪些基本的說明方法」「關鍵詞句、標點、節奏、聲調在表情達意中的哪些具體作用」等等,課程標准並沒有具體提出,這就需要我們針對具體課文提出語言形式方面的具體要求。如《猴王出世》是一篇略讀課文,選自我國古典小說《西遊記》第一回。課文主要寫了花果山上一塊仙石孕育了一隻石猴,這石猴與群猴玩耍時,因敢於第一個跳進水簾洞,被群猴拜為猴王,表現了石猴活潑可愛,敢作敢為的特點。

二、依照學生學情選擇教學內容

葉聖陶先生說過一段經典的話,道出了語文教學應該「教什麼」的真諦:「知識不能憑空得到,習慣不能憑空養成,必須有所憑借。那憑借就是國文教本。國文教本中排列著一篇篇的文章,使學生試著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師給予幫助,從這里,學生得到了閱讀的知識。更使學生試著去揣摩它們,意念要怎樣地結構和表達,才正確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師幫助,從這里,學生得到了寫作的知識。」也就是說,語文教學的內容是語文教師在備課中應該關注地地方,就是學生在預習時「理解不了的」「揣摩不出的」。

三、依照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是師生通過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或標准,是對學習者通過教學以後將能做什麼的一種明確的、具體的表述。主要描述學習者通過學習後預期產生的行為變化。教學內容服務於教學目標,旨在達成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緊扣教學目標,而不是教師想教什麼就教什麼、教師能教什麼就教什麼。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我們還得注意幾點:

(1)教學內容相對集中。教學內容少而精,是課堂教學的基本准則。《紅樓夢》第九十一回賈寶玉說「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他說的是愛情要專一,而我們把它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准則。如果上課東抓一下西摸一把,看起來什麼都有了,結果卻是什麼也沒有學會。小學的一節課只有40分鍾,一個班的學生大多有四五十人,要讓學生學得比較透徹,有兩三個「點」就足夠了。

(2)「整合」是上佳的選擇。如果每篇課文都從上述四個方面去選擇教學內容,各自為政,互不相干,那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必定多而凌亂。好在許多優秀的作品,既是語言學習的範本,也是人文熏陶的上品,而且兩者不能分割。不少課文,語言習得和人文熏陶的結合處是教學的重點,也可以成為課堂教學的亮點。我們要盡可能選擇這樣的內容,通過研讀賞析,實現語言習得、形象再現、情感熏陶、表達方法學習等的一舉多得。(3)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互動。在課程標准規定的年段目標范圍內,一篇具體的課文,教學內容選擇和教學目標確定應當是一個反復互動的過程:根據目標選擇教學內容;選定教學內容後修改教學目標,不斷考慮教學目標的合理性和內容選擇的適切性,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2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

一、要體現語文本位

李海林教授曾在《言語教學論》一書中指出:「語文教學就是言語智慧教學。」的確,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中心任務。因此,我們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既要著眼於文本的「原生價值」,即文本作為社會閱讀客體而存在的「信息價值」;又要根據課程目標、單元學習 提示語 、課後習題等挖掘「選文」在教材體系中所蘊含的「教學價值」,傾力於語言文字的積累、理解、品味、運用,讓學生掌握「如何傳播信息」的智慧,扎實地形 成語 文素養。

比如,有位老師在執教《最大的「書」》時,不僅引導學生感悟文本「寫什麼」,理解「為什麼說岩石像一本書」,體會川川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還積極引導學生聚焦於「言語形式」,在閱讀中學詞語、學句子、學標點。尤其是教學問句時,在內容上層層推進,洋溢著濃濃的語文味:先是緊扣「刨根問底」一詞,找出川川說的話;再是聽讀問句,聽出問的味道,明確讀好問句的方法;接著是練習讀出問的味道;最後教師就岩石的知識讓學生「刨根問底」了一番,並感悟吸收課文的表達方式,嘗試寫問句。這位老師在教學內容選擇上立足於語文的根,充分挖掘了內隱在教材深處的「教學價值」,教法上一改從「內容――意義」的固定套路,從容地引領著學生穿行在串串閃光的語言珍珠里,享受著學習文本語言表達的美妙與快樂。

二、要關注學生本體

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教師「教了什麼」與學生實際「學了什麼」之間存在著較大差距的現象,這里固然有 教學方法 的問題,但更為重要的原因是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沒有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只是老師自身的「一廂情願」。因此,我們選擇教學內容時,也要從 兒童 視角出發,遴選出最契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教學內容。比如《小橋流水人家》一文,作者謝冰瑩在篇首就花了好些筆墨描繪家鄉的垂柳。柳樹自古以來就是別離詩詞渲染離情別緒的主要意象,顯然此文中的柳也蘊蓄著作者深深的離思。但是假若我們在教學中呈現介紹柳樹意象知識的內容,小學生會覺得艱澀、乏味,畢竟這與他們的認識水平相差甚遠。我們該如何安排此處的教學內容呢,且看有位老師的教學片段:

師:讀著讀著,你彷彿看到垂柳已變成一位――

生(脫口而出):姑娘。

師:能描述這位美麗的姑娘嗎?

生:她彷彿正在舞蹈,那舞姿婀娜,柔美。

生:風兒吹散了她的長發,她正以清清的小溪為鏡子,輕柔地梳理著。

師:讀著讀著,垂柳又變成什麼?

生:她彷彿成了一位頑童,與流水盡情嬉戲。

生:她彷彿就是一位小畫家,畫筆一揮,粼粼波紋躍然紙上。

這樣的教學內容源於文本,又立足於兒童的視角,激起了學生們表達的慾望,他們放飛著想像的翅膀,訴說著心中的感觸,與文本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當學生們充分地感悟了家鄉「景美」、「事趣」、「人和」之後,教師考慮到學生對作者謝冰瑩並不熟知,而作者「有家難回」的坎坷經歷對深入理解文本的意蘊卻有著重要的價值,於是就安排了認識作者的教學內容。浪跡天涯的斷腸人――謝冰瑩心繫故園的言行叩擊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詩情畫意的《小橋流水人家》也自然地顯現了所蘊含著的深深的離緒與愁思。

三、要追求簡約豐滿

王榮生教授曾說:「教學內容相對集中,因而使學生學得相對透徹,也是語文課『好課』的底線之一。」的確,若是教學內容繁瑣、零碎,學生便會疲於奔命地跟著教師的提問跑,語文教學便會陷入「高耗低效」的怪圈。因此,我們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潛心解讀文本,讀出文本的內在邏輯結構,設計出能輻射全文的教學主線,使教學內容呈塊狀結構,從根本上擺脫冗餘的情節分析和繁瑣的提問應答,讓學生充實地、自主地、舒展地生活在課堂上。

比如有位教師在執教《誇父追日》時,以「巨人」一詞作為輻射全文的切入口,將文本進行適度整合,凸顯出文本的主幹,並轉化為課堂教學的結構:先是尋找課文中散落的語言,組合成「形體的巨人」;再走進誇父的內心世界,感受「思想的巨人」的風采;最後通過研讀誇父英勇頑強地追日之旅,領略「行動的巨人」的魅力。這樣的教學內容「少」而「精」,且層次清晰,使課堂變得疏密有致。

精選教學內容時,落點除了可以放在對文本的理解與感受外,還可以放在「閱讀方法」層面上,把對作品的理解與感受看作是方法運用的自然結果。比如,閱讀寫景的古詩詞時,我們就可以安排這三個板塊的教學內容:一是讀通「詩語」,二是讀懂「景語」,三是讀透「情語」。我們若是潛心去解讀文本,讀透教材編排體系,一定能選擇出凝練集中、內蘊豐富的教學內容,為實現一種充滿活力和靈性的語文課堂教學提供堅實的基礎。

3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策略

一、以 語文教材 為根據

語文教材的呈現方式是教材編撰策略的具體體現。而教材編撰策略目標即為實現語文課程目標的真正落地。因此,語文教師確定適宜的教學內容必須以語文教材為根據,與教材編撰策略有較高的切合度。

1.1注重教材的言語形式

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源於教材中的言語形式。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就得做自己的「本職」工作,而附加在文本上的品德 教育 價值、科普教育價值,政治教育價值等要相應弱化。如小學四年級的《生命 生命》一文,通過閱讀課文,學生對頑強生命力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教學中,教師當然要讓學生體悟這種生命哲學,但是如果語文課只是停留於此,就變成了品德教育課。教師應該進一步挖掘文本,作者為什麼會從「種子」、「飛蛾」等小事物聯想到生命的偉大;文本背後的作者在寫作時是一種怎樣的情緒狀態;文章段落的組織對習作有什麼指導作用等。語文教學內容,就是透過文質兼美,意蘊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學作品讓學生學習言語形式的,從而培養學生閱讀方法、習作技巧,獲得審美體驗等。因此,言語形式是文本真正核心價值所在。

1.2依據教材的學段要求

以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為例,我們會發現 語文知識 、語文能力、語文審美三部分要求呈螺旋形分布在每個學段。低年級位於螺旋底端,它的教學內容是整個語文教學的起點,語文知識在教學內容中占的比例稍大,隨著學生個體成長,教學內容的重心會逐步偏向語文能力和審美的培養。教材的難度要求,也會隨著學段的升高,呈現梯度變化。

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對精讀課的要求是:

「(1)繼續加強詞、句訓練。、(2)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3)逐步培養學生默讀的能力。4)精讀課文的教學,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閱讀、感悟的過程。(5)給每個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質疑問難。(6)開展合作學習。(7)組織好全班交流。」]

到四年級下冊時精讀課的要求就變成:

「(1)指導朗讀、默讀。……(2)精讀詞句,積累語言。著重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結合聯想和想像,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同時積累詞句,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3)精讀內容,體會思想感情。……要根據課文的內容及文體特點,利用課後習題、文中泡泡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和感情……」

對比兩個階段的精讀課要求,我們會發現它們之間不僅有關聯性,而且由易到難,上下承接。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它的涵蓋量非常大,相同的文學體裁在各個年級段重復出現,一堂課的承載量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師在確定教學內容時就要根據教材的學段要求進行取捨,圍繞具體的學習目標,逐一滲透到課堂之中。

1.3 依據教材選文的特色

目前,語文教材的編寫形式是「文選型」的[5]。編入教材的選文特色不一,在語文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也不盡相同。教師在處理教材選文時,一定要抓住選文特色,集中教學內容,從一個切入點展開教學。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都「想要」的結果就是什麼都「要不了」。有些選文屬於優秀文學名篇,

二、以學生學情為基點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他們親歷語文教學內容的生成過程,並獲得最終的生成結果[5]。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不僅來源於教材本身,還來源於學生已有知識 經驗 對教材內容的改造和加工。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必須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使預設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最大程度地實現學生的主觀轉化。

2.1 教學內容適應學生的知識能力

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不僅要考慮整個班級學生的整體語文水平,還要注意到班級內部學生的能力差異。有些教學內容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就是「炒冷飯」,對於基礎薄弱的學生卻還有難度。選擇怎樣的教學內容作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起點,需要教師做細致的分析。對於學生都懂的內容不要重復講解,對於學生不懂的內容,需要考慮是否屬於學生語文能力的「最近發展區」,通過教師的輔助引導,學生能否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另外,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難度預設上,需要有梯度的呈現,以滿足不同能力基礎的學生,使他們都能學有所得。

布置預習任務是很多語文老師都會運用的教學手段。有經驗的教師能夠很好地運用這一方式分析學生課前的學習狀態和知識能力儲備,為選擇教學內容提供切實的依據。

2.2 教學內容動態調整

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他們的行為、心理變化具有不可預設性。課堂教學活動受學生影響,存在諸多不可預料的情況。因此,語文教學內容是在課堂中動態生成的。語文教師在備課階段預設的教學內容是基於對學生情況的靜態分析,而課堂的即時調整則是對課堂的動態把握。只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修正、調整和補充,才能使其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滿足學生的需求認知。本人在教學《井底之蛙》一課時,意圖引導學生討論青蛙與小鳥三次對話的討論。

但是,一位學生卻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青蛙為什麼天天待在井裡不出來。」這個問題是我在教學設計時沒有預設到的問題,卻很有意義。順著學生的思路,我馬上拋出下面的問題:「是呀,青蛙為什麼從來不跳出井呢?」同學們從這個切入點引發了激烈的討論,有些說「小青蛙從小就在井裡長大,他從來不知道有外面的世界。」有些說「小青蛙擔心去外面有危險。」

有些說「小青蛙喜歡井裡面的環境,有食物也有水,還冬暖夏涼。」學生們的想像豐富有趣,我又接著問:「如果青蛙跳出去後發現外面的世界這么精彩美麗,他會怎麼說,怎麼做?」學生們又展開很多聯想,如「小青蛙會和小鳥成為好朋友,一起去探險」、「小青蛙會說外面的空氣真清新,花朵真漂亮」等等。學生們的想像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也讓他們自然而然地找到了這個 寓言 故事 的小道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要自大。在課堂中,像這樣的思想小火花時常出現。教師應該要抓住好的契機進行引導,而不能拽著教學設計按部就班。

需要強調的是,動態調整需要把握一個適當的原則,而不能被學生的隨意牽引,將課堂陷入無意義的爭論之中。如一個教師在教小學三年級上冊《奇怪的大石頭》一課時,同學們從「化石」中引發討論,討論目前化石的種類,年代等等。這位教師沒有把討論及時制止,於是這語文課就變成了科學課。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不等同於課堂無作為。語文課的重心需要時刻圍繞文本的核心價值。動態的調整需要適度,也需要正確的引導。

4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技巧

一、小學語文教學內容選擇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教學內容缺乏深入研究理解

新課程標准實施以來,部分教師在教學方式上發生了顯著變化,多媒體電教設備的運用讓原本「沉悶」的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值得注意的是,多媒體電教設備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教學方式方法改革、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代化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問題。部分語文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等電教設備,甚至直接用多媒體電教代替傳統教學,PPT課件代替教師黑板板書和口頭講解,殊不知豐富多彩的教學課件容易形式大於實質,分散教與學注意力,教學重點模糊,進而導致小學語文教師對教學內容缺乏深入研究理解。

2、對小學生這一特殊年齡段群體缺乏認識

小學語文就其本質來講,其實就是兒童語文。小學生尚處於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養成的起步時期,缺乏系統的 學習方法 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素材選擇與把握時,除了注重考慮內容內涵的簡單化通俗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選擇還應盡量貼近現代兒童心理特徵。與成人文學不同,受小學生知識基礎薄弱、學習理解力差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學對作品美學、文學價值探討不深,因此教師應更多選取貼近現實生活、畫面感豐富的素材作為教學內容,便於學生發揮 想像力 理解文本,在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熟讀背誦,加深印象。

二、內容選擇把握策略

1、緊跟大綱要求

小學語文教師在對教學內容素材進行甄選時,首先應該參照語文教學課程大綱,根據大綱對教學目標的要求來對本學期教學內容進行規劃和設計。只有緊跟大綱要求,才能保證教學內容方向的正確性和規范性。新課程標准實驗教學不是粗放式教學,它依然是有計劃地有目標地展開教學,任何脫離大綱和違背大綱的做法都是不正確的。

如人教版大綱對小學第二學段(3―4年級)閱讀教學目標作出如下闡述:「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從這條要求不難看出,大綱對小學第二學段學生 語文學習 要求重點關注文本中的關鍵字詞,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內容把握時,就應把生字詞作為教學重點。

大綱作為引導教學內容的風向標,為教師教學內容選擇把握打開了新思路。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19課《烏鴉喝水》教學設計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緊緊抓住關鍵生字詞展開教學,引導學生關注課本中的「喝水」、「口渴」「瓶子」、「石頭」、「到處」等詞。

對學生提出問題:①這五個詞分別是什麼結構,他們的偏旁部首分別是什麼?②以「到處」為例,你想到了什麼?你能用這個詞 造句 嗎?③這幾個詞在文中分別是什麼意思?你能找到 同義詞 代替它們嗎?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高度集中注意力,展開想像,認真體會,在新舊知識交互聯系的過程中對生字詞印象深刻,教學效果顯著。

2、深入解讀文本

文本,其本意指的就是語文之本。具體來講,就是教材、課文。文本是教師教學內容的主要來源,也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依託。教師要准確選擇把握教學內容,對文本的深入解讀是關鍵。很難想像一位對教材文本不熟悉的教師能夠准確把握教學內容,任何脫離了文本的教學都是盲目的、不成系統的。經多年調查研究發現,教師對文本的解讀越深入,課堂教學品質就越高,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的知識也越豐富。

還是以人教版《烏鴉喝水》課堂教學為例,如果在備課時教師未能對文本內容深入解讀,只停留於文字表面,就很容易膚淺地將這篇課文教學的主題定位為「智慧的力量」,事實上,這篇寓言故事之所以被安排在小學一年級的教材中,其更深層次的意義在於鼓勵學生遇到困難不退縮,獨立思考想辦法堅持下去,困難就能夠迎刃而解。

基於小學生學習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教師不能夠對文本深入解讀,整個教學就是膚淺的,不成功的。

3、價值導向是原則

小學語文教師作為小學生的啟蒙導師,對學生日後閱讀情趣、人文素養的形成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學承擔著引導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初步形成的歷史任務。因此,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對文本所隱含的價值導向是否符合時代背景,是否符合道德要求做出准確判斷。盡可能選擇健康的、積極的、有思想的文本作為教學內容,摒棄消極的、陰暗的、假大空的文本。

4、正確認識小學生

教學內容的選擇應注意盡量貼合小學生心理智力特點,新課程標准改革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時首先應考慮能夠讓學生喜歡,注重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弱化邏輯理論性,強調文本人文性、趣味性。



Ⅸ 如何做好小學語文的歸類復習,適合小

小學語文知識點多,可以歸類成三部分:基礎知識、閱讀、習作及口語交際。
1、基礎知識:以拼音、字、詞、句的復習為主。
(1)拼音:能運用拼讀音節的辦法,讀拼音寫詞語或句子;整體認讀音節;大小寫字母(查字典的方法體現)。重點練習「看拼音寫字、寫詞」。
(2)字:理解字義;辨析學過的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兩種查字典的方法(音序、部首);掌握生字的音、形、義,重在培養學生查字典的能力及理解多義字的能力。
(3)詞:正確讀寫學過的詞語,包括聽寫或看拼音寫詞語。這部分內容以課後題和語文園地中出現的詞語訓練的類型進行歸類復習。詞語的復習要強調詞語的理解和運用,並注意積累。通過復習,進一步掌握理解詞語的方法,提高運用詞語的能力(如:造句)。
(4)句:以積累為主。包括課內外古詩、名言警句、對聯、諺語等的積累;詩歌和名篇作者的積累。以本冊學習園地中出現的讀讀背背、讀讀記記及其拓展為主要復習內容,同時復習句式的轉變。
(5)標點符號:常用的標點符號(以本年級段應該掌握的標點符號為重點,還有一些重點課文中的標點符號的使用)
(6)修辭手法:復習常用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反問、誇張等。
2、閱讀:包括按課文內容填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
(1)按課文內容填空。包括本冊書中要求背誦的篇目(也包括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這部分的背誦建議學生背優美片段,不要只背最短的內容。)
(2)閱讀。閱讀能力的培養在於平時的教學中形成,復習只能是一個加強、提升的過程。所以復習的重點不是放在怎麼讀,而是放在怎麼審題、怎麼解題的方法上。如:在做閱讀題時先要求學生把短文讀一遍,大體知道短文講了什麼內容,再讀讀短文後面的習題,帶著這些問題把短文再讀兩遍,然後再動筆答題。在答題時要注意格式:問答題要寫答,回答問題要完整。在做每一道題時,要求學生審清楚題目要我們做什麼?怎麼做?
教師可根據教材出一些閱讀題或從試卷中選擇一些閱讀篇目,多讓學生見各種題型,在做之前先教給學生做題的方法,再讓學生當堂完成,當堂分析、講解,以提高復習效率。做一道題有一道題的效果。盡量不要讓學生帶回家完成。對於錯得多的題不要只講答案,一定要講方法,讓學生知道遇到這樣的問題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思考?為什麼這樣回答?如:理解詞語的意思這樣的題,可用換詞、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來做。而不是簡單地告訴學生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教師要總結出一些常見問題的方式方法.如:如何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如何概括中心,如何解詞,如何概括段意等等。
3、習作:以方法為主而不應以寫為主。
首先復習如何審作文題目。拿到一個作文題目至少讀三遍:一讀想想這次習作讓我們寫什麼?二讀看看有哪些具體要求?(可用線畫出並標1、2、3)三讀看有沒有遺漏的要求。
其次是對本冊教材中的每篇習作進行認真分析、總結,列出簡單提綱,指導學生在遇到這一類習作時知道從何處入手去想、去寫。
習作和閱讀的復習也可放在復習開始,這樣對後面的閱讀、習作的復習起一定的指導作用。

Ⅹ 如何學好小學語文

1,學好拼音知識,夯實拼音基礎。

小學階段是孩子剛開始接觸語文知識的最初階段。對於語文知識來說,拼音是學習語文的入門知識,學不好拼音就不會識字,也自然讀不了字。如果連字的拼音都不會讀、字都不會認,那麼還如何學好語文呢?所以,學好拼音是提高語文成績的最基礎的一步。

2,完成識字任務,掌握生字詞的讀寫能力。

學好了拼音之後,下一步的任務就是認識生字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是傳承中華文化的載體,對生字的認識是接觸語文知識、了解中華文化的最基礎的任務。我國常用的漢字有幾千個,小學階段需要掌握的漢字有三千個左右,不僅需要會讀,還要會默寫。對漢字的掌握程度,是小學語文的重點考查內容之一,因此,學會的生字越多、對漢字掌握得越牢固,小學的語文成績必然越好。

3,練習口語,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翻開語文課本,你會發現,課本中每一章節基本都會有「口語練習」這一教學點,可見,口語在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學習認字、寫字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讓我們學會「說話」。說話,是表達方式之一,口語的練習既能讓我們將學會的漢字連貫地表達出來,還能固定對漢字的掌握程度,同時通過口語的表達,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對於後期的閱讀和寫作非常有幫助。

4,學習寫日記,培養書面表達能力。

前面說了口語練習,但是光會口語表達還不行,學生還需要學習書面表達的能力。而對於小學生而言,最有效的提高書面表達能力的方式就是寫日記了。一般小學三年級開始,老師就會要求學生學寫日記了。寫日記的形式有很多種,可以是根據讀到的故事寫讀後感,可以是給故事續寫一個結尾,還可以是寫自己的生活所見所感,也可以是寫觀察生活後的觀察日記等等。總之,學寫日記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這也是語文試卷中非常重要的考點。

5,多閱讀,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說到語文,少不了閱讀理解,這是語文考試中的重難點之一。語文成績的好壞,與閱讀理解能力息息相關,小學語文同樣如此。小學語文中的組詞造句、改寫句子、根據語境寫詞語、按要求寫句子、閱讀理解題型等等,都是需要閱讀理解能力作為支撐,可以說,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是提高語文成績的重中之重。

閱讀全文

與如何進行小學語文知識的選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