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談談如何改革語文考試

談談如何改革語文考試

發布時間:2023-05-16 00:58:51

㈠ 語文課程改革的總結與反思

對語文課程改革的總結與反思

目前,新的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以令人矚目的迅猛之勢在全國各地順利推進,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新氣象、新變化,給教師的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教師的教育概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然而,本人認為,隨著新課程實驗的深入,一些深層次的教育實踐問題也隨之出現。

下面,我就認寫分流,多認少寫問題和教師的多重人格問題對課後作業的'要求問題談談我的個人看法。

一、認寫分流,多認少寫問題。

《語文課程標准》強調堅持「認寫分流、多認少寫」的原則,即識字和寫字在時間上分流,即先識字後寫字;二是指識字和寫字在數量上的分流,即多識字少寫字;三是指識字和寫字在內容上分流,即不是識什麼寫什麼,而是識字和寫字各成系列。原來識字教學強調「四會」——會讀、會講、會寫、會用,要求太高,違背識字教學的規律。好認的不一定好寫,好寫的不一定好認,識字和寫字有不同的發展規律;另一方面,識字教學應從常用漢字開始,認讀中常用的字與寫字中常用的字往往也不是同一些字。

我認為教師還應該加強現場指導,確保寫字質量。對指導寫字上我談談個人的見解。

(1)一年級剛剛學寫字,寫字姿勢、習慣極容易出問題。最好是課堂上練習,看著學生寫,發現問題及時提醒、指導。

(2)注意少寫、寫精。低年級寫字,首先要求學生把字寫對,其次再要求寫好。寫字練習量不宜太大,但只要寫就要盡量落實寫對、寫好的要求,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少寫」「寫精」。

(3)部首、筆畫、筆順教學要「嚴而不死」。也就是說既不違背基本規律,又不要太機械刻板。不要把部首、筆畫、筆順當作必須掌握的知識來教。

二、教師的多重人格問題對課後作業的要求問題。

由於每位教師的多重人格制約著課後作業的種類各異,也就是說,不同性格的教師會布置不同數量或類型的作業。其實,我認為作業的布置從某個程度上可以反映該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比如說,一個主張應試教育的教師,他會布置一些重復再重復的抄抄寫寫,死記硬背。相反,一個主張素質教育的教師,他會注意處理好培養學生的「雙基目標」能力,處理好「三維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思考其原因,我覺得歸根究底還是考試制度這個指揮棒在制約著。雖然教師們領悟了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和內容,努力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然而,教師們仍心存疑慮:新課程的實施,學生從課堂上的表現看確實發展得很好,但考試成績不好怎麼辦?明顫滑如果考試,怎麼考?考什麼?如果不考試或改變了常規的評價方式,家長會怎樣看?社會上對此又如何認識?教師心中沒底,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管理層面的同志也在努力探索。

這種新課程提倡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與學校對學生評價方式仍然滯後的矛盾的確是新課程改革實驗中不容迴避的核心問題。到目前為止,全國上下還沒有一套完整的、系統的、新型的、開放的評價體系出台,使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仍然無所適從,在評價問題上,始終逃離不了分數這個緊箍咒。因為,許多家長要看分數,教育主管部門要看分數,相應的學校領導也要看分激臘數。

所以,我認為應該從根本上改革高考評價制度,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實行發展性的評價,糾正「一次考試定終身,一張試卷定成績」的洞襲片面評價觀,以發展性評價為主。例如可以用書面考試、口試、活動報告等形式評價,也可用課堂觀察、課後訪談、作業分析、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等形式評價。同時,教師在評價學生學習時,還可以讓學生開展自評和互評,也可以讓家長參與評價。這不僅有利與增強學生在評價中的自主性,培養自我反思,自我監控能力,而且使得學生獲得正確自我意識和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實現學生個人、學生群體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實現評價成為教學的有效環節。

㈡ 高考改革,語文將越來越難,該如何學習好語文

學習好語文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好積累,也就是說除了課上的知識要及時理解和掌握,在課外也要多多閱讀。

一、課堂知識的掌握

對課堂知識的掌握,包括課堂里老師所講的所有知識要理解通透,還包括把所有的題型研究一遍,了解大致的題型,了解大致的答案是怎樣的,進而形成自己的做題思路。現在的語文題大部分情況下還是會考一些背誦的古詩和文字,以及文言文和閱讀文的理解。而且還不一定會考課堂內所學習的文言文,有些時候還會考一些課堂外的文言文。

㈢ 如何應對高考語文改革:科學安排復習,應對新題

中高考改革方案徵求意見稿中,對於語文考試的內容和導向性均有如下關鍵詞表述:(1)強化傳統文化;(2)引導學生具有國際視野;(3)注重考查內容與社會生活實踐的聯系;(4)鼓勵獨立思考和個性發展。這幾個要點正是新課改以來語文試卷中力圖體現的新變化。學生在注目考試科目分值變化同時,更需要注意考試的實質性內容和側重點,在日常學習和備考中注重這幾類能力的培養,至少不要再出現看不懂文言文、對時事毫無了解、無法從生活中提取作文材料乃至於千篇一律人雲亦雲等惡例,擯棄一味功利應試的語文教法和學法,培養出真正受用一生的語文能力。

對於應屆生而言,現階段考生的主要工作是回顧和梳理全部課內外知識點,從知識、題型、方法幾個角度進行溫習和演練,全面覆蓋不留死角,檢驗出自己的強項和弱項。這個工作是為中高考備考打基礎的階段,政策面和考情的影響對學生的計劃影響很小,無需專門更改。等到《考試說明》公布後,考生可以利用寒假二輪復習機會進行模塊專題和重難點突破,針對考綱變化調整精力分配,側重於考綱里出現的新內容、新題型的備戰。春季三輪復習的主要任務則是訓練大考經驗,安排考場時間分配,演練解題技巧熟練度,此時考生需要重點關注高三第一學期期末全區統考、一模、二模三張試卷的命題動向,其中新題型的呈現方式、難度、命題思路等可能都會對本年度高考有參考價值。

㈣ 如何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改革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依然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而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現行的語文教材相對穩定。因此,要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立足課堂,那麼改革課堂教學就是當務之急。然而改革要穩重求勝,否則會出現欲速則不達的狀況。 一、處理好三個關系 1.教與學的關系。傳統的語文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滿堂灌」「牽著鼻子走」是其具體表現。顯然,這種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因為它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敗攜空間,束縛了學生的能力發展,扼殺了學生的天性及應有的創造力。究其根本原因,傳統的教學顛倒了主次,是以教師為主,把課堂當「講堂」。後來,稍有所改變,但也只是追求形似,而非神似。因此,要真正地改過來,就必須為學而教,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當「學堂」。葉老的「教是為了不教」,一語中的。 2.課內與課外的關系。課內是有限的,課外是無限的。語文學科尤其如此。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可以說,播種在課內,收獲在課外。因此,語文課堂教學只能是點「睛」、點撥、點「種」,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空間。再者,語文課本一學期也只有三十幾篇文章,三年學完也不過近兩百篇。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談何容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必須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延伸有機結合起來。3.短期效應與長遠目標的關系。為考而教雖然奏效,但只是短期行為,從長遠看,學生得不到實惠。眼下有些同學高分低能,學習中明於心而不能言於口、訴之筆,一篇作文幾百字,錯別字常見,病句不斷,語言蒼白,正是短期行為的結果。衡量一個學生的語文水平如何,應該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著眼;聽,能了於心;說,能達於聰;讀,能通其意;寫,能感於人。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扎扎實實地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二、消除兩個誤區 1.忽視基礎教學。眾所周知,目前語文考試以能力立意,試卷上的語言材料除文言文以外,均選自課外。於是有人認為這可以不教,那可以不學。譬如語法、修辭;字、詞、句的常識,文體知識等,有些教師以淡化為名,置之不顧。甚至有些課文的教學也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這種現狀導致的結果必然是「空中樓閣」。殊察埋伏不知,樹高必然根深,厚積方能薄發。張志公先生指出:語文課應該是「以知識為先導,以實踐為主體,並以實踐的養成為依歸的課。」由此可見,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基本技能訓練是發展學生能力的前提。2.以為語文泛泛,無序可依。理解一個詞語的內涵,能這樣,也能那樣;賞析一個句子能從不同角度入手;分析一篇文章能淺,也能深,誠然,這是液脊由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的。但是,語文知識是一個來源,語文能力的發展也有其必然規律。例如:識一個字應做到音、形、義相結合,解一個詞應明確在句子中的內涵和作用,析一句話應結合語境,讀一篇文章要緊扣主題,等等。由個別到一般,由簡單到復雜,由表層到意蘊,由低級到高級,學習語文是有序的,教學中應遵循並揭示出學習語文的規律。 只有遵循語文教學規律,課堂才能真正達到高效!

㈤ 如何應對語文考試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於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准,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准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 拿全分;對於一些難題,也要盡量拿分,考試中要學會嘗試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小學語文考試形式改革包括哪些方面

新課程強調要使學生能適應終身學習的要求,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要重視以生為本,關注學生的學習發展。
一、自主學習,激勵為先
把讀書的權力還給學生,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探求知識的過程,這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人本主義代表人物羅傑斯曾經說過:學生的內在需要和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基礎。因為興趣可以引發需要和動機,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其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之中,使整個課堂充滿活力,從而變被動接受的要我學為主動探求知識的我要學。例如,我在教學《稱象》一課時,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主讀書,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自我感悟課文內容。我從網上下載了課件,藉助課件,再現了曹沖稱象的過程,直觀形象地明白曹沖以船代稱的才華,這樣就突破了重點、難點,又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使學生愛學、樂學,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當然,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望,我又創設了問題情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比如:曹沖來到了我們中間,你想對他說些什麼?你能想出更好的稱象辦法嗎?你們願意學曹沖那樣想出金點子,稱出一隻關在籠子里的小白鼠重量嗎?我在提問的同時也在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還有《烏鴉喝水》教學一課時,我設計了一些問題:你能幫小烏鴉想出更好的辦法嗎?烏鴉把石子放到瓶里能喝到水,假如石子淹沒水啥辦呢?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拓展了課文內容,大大地激發了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
不過,在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時,我適當地放權,但是權利放到什麼程度,是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學生的自主學習,不能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另外,在實際教學中,我實行的是教學民主、注重學生個性差異,注重他們個性化的學習方式,給他們更多的自主權。在施給學生自主權的同時,也要嚴格要求學生,給予有力的指導和點撥,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我通過創設情境,在黑板上掛了幅中國地形圖,然後引導學生尋找我國森林分布區域,找出小興安嶺的具體位置,接著我又播放了一段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的VCD。學生欣賞後,我大膽地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實際情況確定的目標。不過,在讓學生自主制定學習目標時,我還提出了一些建議,目的是讓學生有源可求,不是放任自流。
二、啟發學習,訓練思維
第斯多惠曾經說過:科學的知識不應該是傳授給學生的,而是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掌握它們2。因此,在教學時,我改變傳統課堂灌輸式教學,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啟發學生積極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想像力,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例如,我在教學《凡卡》時,在引導凡卡讀信內容時,我適當設計:讀了凡卡的信後,你有什麼感受?你心裡是一種什麼滋味?學生各自闡述自己的體會,接著,我又抓住學生此時此刻的心情,追問:凡卡感覺怎樣?凡卡受了那麼多苦,如果你是凡卡,你最想做什麼凡卡為什麼想到死? 凡卡為什麼不想呆在莫斯科卻想回家?凡卡心裡想家和村子時,他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情?我通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來理解凡卡所遭受的痛苦,引導學生產生對凡卡的困情,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他們的情感也得到了升華,真正做到了語文教學的科學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不過,並不是多設計問題就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太簡單的問題不能起到作用,反而會產生負面效應,不能讓學生太過於依賴教材,只想從書本中尋求答案,而要開發學生的大腦智慧,設計的問題最好具有智力挑戰性。例如:教學《跳水》一課後,我再次讓學生讀課文,然後讓學生說說:你讀了課文,明白了什麼道理?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有的從小孩的個性出發談感受;有的從開玩笑的利與弊談感受;有的從船長的機智談感受;有的從個人讀書體會談(這個值得表揚)在學生暢所欲言之後,我趁機讓學生寫讀後感,聯系生活實際來談你明白的道理。然後,我把同學們的體會張貼在學習園地,分享學習的成果。從此課中,我明白了課堂教學時要能夠啟發學生的發展思維,所啟發的內容最好要具有智力挑戰性和人文思想性。
三、探究學習,培養創新
古人雲:學源於思,思源於疑3。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激勵學生發散思維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在質疑的同時,我努力引導學生對同一問題尋求不同的答案,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各抒己見,答案力求多元化,不求惟一。例如:我在教學低年級語文《夏夜多美》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生了解圖上的內容後,我請學生結合插圖,說說夏夜美在哪裡,或者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在教學時,有一學生提出:我覺得夏夜很美,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這幅畫太亮了,不像夜晚。我贊美該同學很注意觀察,也非

㈦ 如何深化語文課程改革

課改以來,語文課堂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激發兒童學習興趣多了,合作學習多了,使用多媒體多了,讓學生收集資料多了,鼓勵學生多元解讀多了……然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畢竟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大家還缺乏經驗,難免會處置不當,乃至出現一些偏差:
——語文課堂是比過去活躍了,但形式主義的東西多了,淹沒了語文的本體。課堂上「語文」少了,「關於語文」的東西多了。
——有的語文課還是老路子,課文掰得比較碎,仍有「牽」的痕跡。
——有的地區學生負擔仍比較重。老師普遍對考試比較擔心。
究其原因,不外乎三個方面:一是習慣勢力使然,二是語文課程評價改革工作滯後,三是對「課標」的理解不夠全面。
有人把目前的語文課程改革比作「似霧,似風,似雨」,可見還有不少困惑或疑慮。語文課程改革應怎樣進一步深化呢?我有以下幾點想法:
一、倡簡。
要提倡簡簡單單上語文。有人說,語文並不簡單,語文是復雜的呀!誠然,從語文學習的生理、心理機制看,確實是復雜的,但怎麼才能學好語文卻並不復雜,就是「課標」上所說的「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語文實踐是什麼?最主要的不就是多讀多寫嗎?「課標」里有一段話說得非常精闢:「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這就是講的多讀。「課標」里還說:「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這不啻是說——寫多了,就會寫了。所以我們不要人為地把語文教育搞得那麼復雜,那麼高深。
語文學習的實踐性決定了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將語文分解成一個個「知識點」、「能力點」,逐一進行訓練,試圖用這樣的教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那完全是一廂情願。語文學習是混沌的,是熏陶,是習染,是點滴積累,是日有寸進。
這就好比是新買的鋼精鍋,錚亮錚亮的。放在灶上煮飯,經過三五個月的煙熏火燎就變黃了。再過個年把二年,又進而變成褐色。幾年後,鍋底甚至變成黑色的了。學習語文就跟」熏鍋底」的情形差不多。大家經常說「某人的語文修養如何如何」,這「修養」二字恰好道出了語文學習的規律。
《莊子》里有個寓言,講的是「儵」和「忽」要在「混沌」的頭上給他鑿「七竅」。他們每天在他的頭上鑿一個「竅」。到了第七天,「七竅」鑿好了,可是「混沌」也一命嗚呼了。毫無疑問,「儵」和「忽」的用心是好的,然而他們卻不知道,「混沌」就是自然的狀態,是不該有「七竅」的。硬是給他鑿出「七竅」,反而害了他。語文的學習本來就是綜合的,你硬是要像數理化那樣,構建一個知識點、能力點的網,進行線性的訓練,這不啻是在「混沌」的頭上鑿七竅。
有些老師備課,將教學目標設定為:一、知識能力,二、方法過程,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就將語文學習的目標復雜化了。須知:「課標」裡面提出的是「目標的三個維度」,而不是「三個目標」!從語文學習的角度說,三個維度是一個整體。情感態度價值觀,寓於知識能力的學習之中,而不是游離於知識能力的學習之外。而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內化,又要經歷一個主體自我體驗、自我建構的過程。
舉例來說,教學生寫字,好像是純知識技能問題。其實不然,在寫字的時候,要讓他們感受到漢字的結構美,從內心裡喜歡漢字。這就是情感態度價值觀。還要教給孩子怎麼把一個字寫好,比如左右結構的字,寫的時候相接的部位要收斂,要避讓;學生由不會寫到會寫,由寫得不好到寫得好,自己動腦筋,自己體會怎麼才能把字寫得漂亮。這就是方法與過程。
認識了「三維」本是「一體」,就從本質上把握住了語文教育的特點,有助於我們簡化頭緒,簡簡單單地上好語文。
簡簡單單地上語文,應當具備這樣幾個特徵:頭緒簡化,目標單純;多一些「語文」,少一些「關於語文」的東西;課堂情境相對穩定,而不是像走馬燈那樣頻頻轉換;作業當堂完成,把課外時間還給學生。
二、務本。
這里的「本」有兩層意思:一是語文的本體;二是文本。
語文的本體是什麼?葉老早就說過,口頭為語,書面為文,口頭的指聽說,書面的指讀寫。講得具體點,就是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語文教學,不能沒有語,沒有文。不能因為強調了人文性,就淹沒了工具性。事實是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在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觸摸語言,才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亦即使人文性突顯出來。
我們講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因為語文教科書是根據「課標」的精神來編寫的,是對「課標」規定的教學目標的具體落實。有人說,不能過於看重文本,畢竟文本不能解決學生發展的所有問題。但現實情況是,不是把文本看得太重了,而是對文本的重視與鑽研遠遠不夠。
超越文本的提法固然不錯,但要超越文本,首先必須研讀文本,了解文本。如若對文本一知半解,何談超越?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舉一反三,如果「一」都沒有舉好,怎麼能夠反出「三」來呢?
引導學生鑽研文本,教師必先鑽研文本。如果教師對文本就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甚而至於南其轅而北其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有的教研組備課,一人備一個單元,然後互相交換,還美其名曰「資源共享」。鑽研文本是自己與作者(其中還應包括編者)對話,怎麼可以由別人來代勞呢?
現在大家談預設與生成很多。「生成」看似帶有偶然性,其實精彩的生成離不開課堂的學習氛圍,離不開學生思維的活躍程度。好比燒開水,只有到達了沸點,才有氣泡冒出來。如果預設就不怎麼充分,課上得像溫吞水,哪裡會有「氣泡」冒出來?所以我以為,老師吃透了文本,有了合乎學情的預設,在課堂上才能引導得法,左右逢源,營造出一個能夠使智慧火花迸射出來的學習「場」。
語文課上,要引導學生鑽研文本。不能以老師的講解或學生的集體討論來取代學生個人的閱讀。要強化初讀,要拿出成塊的時間讓學生沉下心來讀書。要力求讀進去,讀得正確、流利。提倡課文不讀熟不「開講」。
怎麼幫助學生感悟課文呢?我覺得有兩點要引起注意:一是對課文的感悟要扣著讀書進行,即所謂「扣讀導悟,讀中見悟」。應讓學生觸摸語言,感受其中蘊含著的思想感情,再通過自己的誦讀把這種感情讀出來。二是閱讀感悟要忌瑣碎。要提倡整體感悟,做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抓住關鍵詞語來切入。比如孫雙金老師教《三顧茅廬》,就抓住「誠心誠意」這個帶有綱領性的詞語來切入,使學生領悟到劉備求賢若渴的心情。綱舉起來了,目(網眼)就張開了。
還要鼓勵多讀,熟讀成誦,以形成積累。並通過適當的遷移,引導運用。
三、求實。
上課、教學研究都要倡導「三實」——真實、朴實、扎實。
現在的語文課,形式主義的東西不少。如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使用多媒體,都要讓學生表演。明明每人手裡都有課本,卻偏要把課文逐段打在屏幕上。明明自己朗讀很好,卻偏要讓錄音機代勞。為什麼不可以讓學生讀自己的課本呢?為什麼不可以老師自己范讀呢?又如將合作學習與四人小組討論等同起來,動不動就讓四人小組討論,還沒有說上兩句,又立刻叫停。這樣的合作學習又有什麼實效呢?一堂課,熱熱鬧鬧,卻看不到扎實的訓練,聽不到朗朗的讀書聲,學生又何所得呢?
教學研究中,也存在著追求浮華、不講實效的問題。上研究課,追求觀賞性,可看性,花樣多了,務實少了。有些教學研究文章,追求所謂「學術性」,食「洋」不化,術語堆砌,故弄玄虛,讓人讀後不知所雲。
我認為,上公開課,應提倡以平常心上常態課。搞課題研究也要倡導一種實事求是的風氣。在課改中遇到的問題即是研究的課題,自己的教學實踐即是研究的過程,教學的效果即是研究的成果。提倡邁開自己的雙腳,走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從而得出自己的結論。這樣做研究,或者寫文章,才是實實在在、明明白白的,於人有用,於己有益。
對於「訓練」,在「課標」中似乎有點淡化了。其實「課標」所反對的只是過去充斥課堂的繁瑣、機械的訓練,是只對考試有用、而對終生無用的那些「題海戰術」。如疲勞轟炸式的抄抄寫寫,連篇累牘地做模擬試卷……
我們還是看看「課標」上是怎麼說的吧:「語文教學要注重語文的感悟、積累與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可見,屬於基本技能的東西,如寫字、讀書、習慣等,還是要扎扎實實地進行訓練的。
習慣,不僅是指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就連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等能力,也必須達到技能乃至習慣的程度,——也就是要形成張光鑒先生所說的「快速反應通道」,對學生才有實際的用處;離開了反復的練習和實踐,達不到自動化的程度,就不能派上什麼用場。這話呂叔湘先生早就說過:「在語文教學上,主要的任務應該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不能過分依賴教師的分析和講解。因為運用語言是一種習慣,習慣的養成要通過反復的練習與實踐。」
國外有一個統計資料很能說明問題。人對任何一個詞彙或句子,都須要300遍以上的聽說讀寫實踐,才有可能終身不忘。而要想運用自如,其實踐必須在1000遍以上。當實踐次數達到3000遍以上時,這些詞彙或句子就會被認定為母語。
我們強調的訓練是基本的訓練,科學的訓練,活化的訓練。這從蘇教版小學語文課後作業的設計以及「學用字詞句」、「處處留心」、「語文與生活」等欄目的設計可以看出來。這些練習是為了打好學生的語文基本功,是具有開放性的,是面向生活的,是具有挑戰性的,是鼓勵探究的,是有實用價值的,是能夠激發兒童興趣的。
四、 有度。
所謂有度,就是我們應當把著力點放在調整和深化我們的認識上,避免形而上學和片面性,從而在新的基礎上建立新的平衡。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不可能是直線上升的,而是波浪式前進的。要實現重大變革,就得打破原有平衡,從而出現了新的不平衡。隨著變革的逐步深入,和經過不斷的調整,又建立起新的平衡,事物就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前進。語文課程的改革也是如此。通過學習「課標」,認識提高了,理念更新了,便試圖打破課堂舊模式,建立教學新秩序。當此破舊立新之時,難免會有一些失衡、失度乃至失控之處。這就需要我們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必要的調整。
學習文本,適當地作一些拓展是必要的。但要防止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揮。我們在聽課中,經常可以看到過度拓展的情況。有個老師教《秦兵馬俑》,讓學生收集秦始皇的有關資料,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這本來是無可非議的,可是老師卻用了大半堂的時間讓學生各自展示自己的資料,並節外生枝地討論「秦始皇的功與過」。這就遠離了文本,拓展得有些過了頭。
比如多媒體、表演的使用,也有一個度的問題。在閱讀教學中,讀書是主線,應以讀為主,以表演、多媒體助讀,運用多媒體、表演要把握好一個「助」字。有的老師上《蘑菇應該獎給誰》,還沒有讓學生讀課文,就開始放多媒體——反映故事情節的連環畫,然後說故事,提問題。這不啻是剝奪了學生訓練閱讀能力的機會。什麼是閱讀能力?就是「還原」文字元號的能力。學生看多媒體雖然也弄懂了故事,但他是看多媒體「看懂」的,卻不是讀課文「讀懂」的。我個人認為,在語文課上,多媒體一定要慎用。要用其當用,不可隨便濫用。
「語文味」即語文本色的回歸
吉春亞
《語文課程標准》的頒布、實施,新教材的推廣使用,為傳統語文教學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使語文教學改革不斷走向深入。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由於個人素質的差異,解讀新「課標」的能力不同,致使鑽研出來的各種「推陳出新」的絕招也令人眩目。
亂花漸欲迷人眼
與綜合結太深的緣。如有老師處理《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時,忽略了這篇課文是如何遣詞造句來說明「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的,而是詳細講解了關於地球的知識和人類應該如何保護地球,把語文課上成了自然課;再如,《將相和》一文的閱讀重點是如何從字里行間找到依據評價人物,說出自己的看法,並復述課文和學習課文布局謀篇的思路,但有教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介紹當前的時代背景上,把語文課上成了歷史課……至於語文課被「異化」為音樂、美術等大雜燴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一味地去搞課外延伸,「文理溝通」的潛台詞是「淡化學科界限」,加強學科間的縱橫聯系,注重學科間的整合。這樣的所謂「綜合」,實在是令人堪憂:學完一節課後關於語文的知、能、素養的收獲得之甚少,學課文只不過是走馬觀花式地「到此一游」而已。這,還有語文味嗎?
與人文攀太近的親。如教一篇主題是「誠實守信」的文章,僅致力於如何懂一個誠實人的大討論,充實理由是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上《落花生》僅努力於探究怎樣做一個像花生一樣的默默無聞的奉獻的人,美其名曰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讀《鳥的天堂》僅注重於感受大榕樹如何如何美麗,美其名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讀
《山泉流過的地方》,深刻地體會年輕的女教師獻身山區教育事業的奉獻精神,重要原由是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教《跳水》《稱象》等課文時,僅著力於引導想出更多更好的救人或稱象的辦法,美其名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上課時,漠視那人事、情感、性靈背後的「言語」,於是,課文學習完了,學生不會讀意境優美的文字,不會品其間的精美詩句,更不用積累其間的語言運用於生活中的語境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了。細細品來,與「人文」
攀得這么近的課,還有多少語文味?
與多媒體貼過密的心。我們會看到不恰當的多媒體的課件充斥著各種場合的公開課、評優課,也殃及日常的語文教學。集中了大量聲音圖像信息的課件在課堂上充分運用,不僅擠掉了學生讀書的時間,而且過於直觀的視覺沖擊,一再干擾了學生的形象思維;於是學生朗朗的讀書聲,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沖擊下「日薄西山」。學生「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思維時空在多媒體的泛濫展示中漸趨狹窄,學生對文本言語的感悟在多媒體的富有動感的演示中淺嘗輒止……為了追求所謂的多媒體展示的視覺效果,而使言語的欣賞、積累、運用等本色的「語文學習」退出了語文課堂的舞台的做法,豈不是與有「語文昧」南轅北轍之嫌?
管中窺豹的失真之舉已是「亂花漸欲迷人眼」,非「語文味」的教學與語文教學有多少補益呢?
刪繁就簡一樹花
有人問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樣把石頭雕成人像的?」
雕塑家答道:「把石頭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樣的道理,語文課盡可能的把不是語文或不具有「語文味兒」甚至是語文但不是重點的東西清除出語文課堂,可謂是「刪繁就簡一樹花」。那麼,什麼是「語文味」呢?我們還是從葉老的話中來領悟「語文」的內涵吧。
「什麼是語文?平時說的話叫口頭語言,寫在紙面上叫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
「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都有兩個方面的本領要學習: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領;另一方面是表達的本領,說給別人聽,寫給別人看,口頭語言的說和聽,書面語言的讀和寫,四種本領都要學好。」
葉老的「語文」就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合指,也即「話」和「文」的合指。「語文」一詞其實涵蓋了人們語言交際的聽、說、讀、寫的行為和「語言運用」的結果。那麼按照「語言」和「言語」的理論,聽說讀寫的活動及其結果,都應該屬於運用語言的行為和產物,即是與「語言」
既聯系而又有區別的「言語」,這么說來,「語文」的內涵是「言語」才合適。
於是,我還這樣思考:
①「言語形式」是語文教學的立足點,為特定的教學對象。誠然,在生活中,我們讀一篇文章著眼點往往在於獲取這篇文章所反映的內容,是「得意忘言」
的,但在語文教學中,我們的目的不僅在語文負載、傳達的內容,更在語文本身。老師高超的教學藝術,不僅反映在引導學生通過語感實踐反復誦讀,在認識上、情感上習得和積淀語感,而且更表現在引導學生從煉字的角度品味語言,思考這樣的思想感情為什麼用這樣的語言文字,而不用那樣的語言文字來表達的理由,從而懂得這樣運用語言的所以然,掌握滲透著思想感情的、生動活潑的語言文字。如學習朱自清寫的散文《春》,絕不是為了記住春天具有「春風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識,而是學習朱自清先生如何抓住關鍵詞句來描繪春色的,如何將情感用恰當的言語表現出來的,如何組織文章的結構等,這才是我們要學習的著力點,——其他課程(外語除外)是藉助言語學習言語的內容,如數學課以數學原理即數學公式定理(一門知識)作為教學內容,歷史課則把中國在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作為教學的內容……它們以各自不同內涵的言語內容為教學本體,唯獨語文以言語形式為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言語能力」——「言語行動」優化組合(人品、文品綜合表現)的必然結果成了語文教學的目的。這里的「人品與文品」的優化組合不妨認為是「言語」與「精神」同構共生,即是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和心靈世界攜手走向豐妙境界。也就是說,既要豐富和優化學生的語言系統,使之擁有適合年齡階段的言語能力,又要完善和豐富學生的精神境界,使之情趣情思越來越豐妙。但後者絕不是游離在外,必須是融入前者之中。
眾所周知,語文課是學習者接近、理解文字,感受文字的魅力,學習文字整合的訣竅,並較為成功地外化為各種(書面的、口頭的)「言語作品」,逐步形成能夠獨立聽說讀寫的「言語能力」的。說「白」一點,語文課是學習怎樣把「話」說「美」,把文章寫「美」的一門課。
由此來推斷,「語文昧」是不是可以這樣來定位呢?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實」環境中,在富有詩情畫意的潤澤氛圍中(否則就是機械死板的訓練),在教師的精心組織與指導下,主要通過典型的「言語作品」(各種書面的、口頭的、聲像的)剖析、玩味和模仿,在各種(課內、課外的,單項、綜合的,模擬、生活的)「言語行為」中,不斷內化各種(知識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獲,並較為成功的外化為各種(書面的、口頭的)「言語作品」,逐步形成能夠獨立聽說讀寫的「言語能力」,以運用於廣泛的社會生活(學習與生活)的「言語行為」之中。
也許有人會問我:如果這樣來定位「語文味」的話,又如何去理解語文素養的目標呢? 我的回答是——
語文能力是奠基性的,是語文課程、語文學科「質」的規定性得以存在、顯現的基礎,也是語文課程、語文學科得以發展的依託,舍此不稱其為學科。語文素養的三維目標中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的培養,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都屬於這一范疇;過程和方法,是知識和能力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得以實現的手段、途徑;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既是學科教育的重要目標,(不是語文課的本質目標)同時又是實現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目標的動力或激勵力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它被賦予了新鮮內容,它指向發展個性、完善人格的高層次目標。在這三維目標中語文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專職)任務。語文能力是語文素養的核心。語文課對人的關注和培養不是空洞的,而是通過語言學習實現的。換句話說,語文課必須通過聽說讀寫的能力的訓練達到對人的情感、思想、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如果沒有了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那語文課就沒有開設的必要。學語文就是為了學習語言,為了能正確理解、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組織指導學生學習語言,培養學生的聽讀說寫能力。
咬定青山不放鬆
「為師不識語文味,教盡經典也枉然。」那麼,如何使自己的語文教學具有真正的「語文昧兒」呢?
「以內養外」「補血養顏」——腹有詩書氣自雄。「關關雎鳩」的愛情吟詠,楚辭世界巫風神話的幽怨對話,魏晉士子的生命自覺,盛唐之音的氣度恢弘,宋元山水的迷我忘我之境,明清之時的紛繁世俗圖景……我們需認真品味。老舍的文字是漫畫,世俗風情,魯迅的文字是木刻,力透紙背;余秋雨的文字是水墨,意蘊深刻;張承志的文字是油畫,色彩濃烈……我們該細心欣賞。安徒生的童話以虛構之筆昭示給世人美所能達到的程度,巴爾扎克構築一座座語言及命運的迷宮,艾略特打開了一片意象與文明的荒原……我們應默默體會。「平心不羨黃金屋,燈下窗前長自足」,讓讀書,這劑心靈的雞湯,不斷地滋養著曾經「氣虛」的自己。「腹有詩書氣自雄」才能為上出「語文味」 的課奠定基礎。
「望聞問切」「調整良方」——探求廬山真面目。

㈧ 教育部宣布「大語文」改革實行,具體會如何改革呢

此次教育部宣布了大語文改革實行具體內容,包括擴大學生的學習范圍,不局限於課堂之上獲取知識,並且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培養學生對歷史的熱愛。

一、擴大學生的學習范圍

語文這門課程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都會應用得到,特別展示在我們個人的學識,個人的文化積累以及個人的表達上。因此讓學生學習語文的時候,不能把目光局限於課堂之上,要把目光放的長遠讓學生來感受語文的魅力,學校會為學生多提供一些平台,讓學生多接觸到各方面的知識。

閱讀全文

與談談如何改革語文考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