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語文教學怎樣進行審美教育】 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
呂叔湘先生說:「語文教學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 既然一半是藝術,那麼,語文教學就離不開一個「美」。中學語文課選編的文學作品,大都是「文質兼美」,適合語文教學的典範文章。它是熔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情感美、語言美等於一爐的文學作品。離開了美,語文教學,特別是語文課堂教學就像一張失血的臉,顯得蒼白而無生氣。因此拆胡備,語文教學應引導學生去發現美、體驗美、頌揚美、創造美,讓語文課堂煥發美的風采。也就是說,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寓教育於美的體驗之中,通過美的形象喚起人們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在多姿多彩的文學園地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在獲得科學知識,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時,提升人文精神,凈化人之心靈。
我國語文教學中,歷來主張「文道合一」,「情感熏陶」。近年來全面推進的「二期課改」,更是凸現審美教育,「將情感目標」作為體現教育目標達成度的三大目標之旅毀一。那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要使學生了解美
這里所說的了解美,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選用適當的時間和方式,深入淺出地向學生傳授一些基本的美育常識,使學生了解什麼是美,什麼是美育,初步掌握審美的標准與方法。如同提筆作文要學習語文基礎知識一樣,學生只有在了解美育的基本知識後,才能有效進行審視美、感受美、創造美的活動。可以這樣說,讓學生了解美是向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前提。一般來說,語文教學是以形象的藝術感染力來向學生揭示什麼是美的。比如,從魯迅先生的《故鄉》一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對少年閏土的描寫「……這時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這少年便是閏土。」作者從人物的外貌、性格、所處環境等方面,把少年閏土的形象描繪得栩栩如生。經過學生的聯想,一個質朴、活潑、能乾的農村少年的形象就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有趣的是,時隔許多年後,人們還會對少年時代學過的諸如「閏土」、「祥林嫂」等藝術形象津津樂道,並從中感悟藝術美的精神力量。
二、要使學生善於發現美
這個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涵:一是指善於發現語文教材中的美的元素,二是指善於發現生活中美的亮點。這里我們著重研究前者,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
1.挖掘教材中的美的內容
中學語文教材中的各種體裁,都包容了豐富的審美內容。如《松樹的風格》中的崇高美,《小桔燈》中的朴實美,《背影》中的情感美,《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情趣美,《藤野先生》中的人格美等。教師如能在課文教學中善於挖掘和分析,就能有效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品嘗作品中美的語言
語言作為文學作品的載體,其審美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文學被視為「語言的藝術」。文學語言講究音韻和諧,駢散有致,亦講究與思想內容的完美統一。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句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的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得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做扮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多麼優美的語言,多麼詩意的境界!若沒有語言這一載體,何來如此詩意的境界!「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國失掉了很好的青年。」若沒有語言,魯迅的悲憤之情將何以寄託!「各種事物都有它的極致」,「在一定的環境里,才能發揮這種極致。」多麼富於警策的語言。「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但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
有過母親的腳印。」多麼感人至深的語言!語言造就了文學,文學豐富了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引領學生反復品讀,用心去體會這些雋永的字句篇章,在品讀中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在品讀中積累自己的審美體驗。
3.體味教材中美的意境
語文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雙邊活動。在這雙邊活動中,是教師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期。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礎上,採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獲得語文知識的同時又感受到美的意境,體驗到美的情感。從而受到美的熏陶,逐步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能力。如《聽潮》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若把課文分割成幾大塊來講,學生就難以領悟到大海之美,只能得到一些抽象的支離破碎的表象感受,無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為了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大海的壯美,先用錄音機播放海潮的席捲之聲給學生聽,等學生有了感性認識後,再放潮漲潮落的錄像給學生看,最後再讓學生聆聽有音樂伴奏的課文朗誦,這時學生就進入了一種情境――彷彿和作者一起身臨其境地在普陀山聽潮的情感狀態,就自然而然地領悟到大海的壯美了。由此,學生的審美情感得到了激發,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了培養。袁振國先生說得好:「所有對自然美的感受,都是對生命的感受,是對生命存在價值和生命存在方式的感受。不進入審美的境界,便無法獲得深刻的感受,更不能讓學生創造性地表達這種感受。」而如何調動各種手段幫助學生獲得這種感受,是語文教學實施美育滲透的基礎,也是我們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探索的問題。試看散文名家楊朔的《荔枝蜜》的:意境,正是通過作者感情的變化發展表現出來的,即對蜜蜂由討厭到喜歡,又由喜歡到贊嘆,再由贊嘆到「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的嚮往。作者正是以自己感情變化為線索,有層次地展示出深遠的思想意境,熱情地謳歌了勞動人民的偉大精神。其情感與外物相融合,詩意盎然,耐人尋味。倘若我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細細體味,學生定然會感受「蜜蜂精神」的朴實美、勤勞美、奉獻美。
三、引導學生去鑒賞美
審美鑒賞是審美活動的高級形式,它不僅要求人們及時發現美的事物,而且要求人們對美的事物做出鑒別和賞析。審美鑒賞的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觀、品、悟。人們對事物的鑒賞,總是從對事物的感性認識開始的,這就是「觀」。在「觀」的階段,如何鑒賞客體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材是學生主要的鑒賞客體,它包含著顯性或理性的美的因素。正是語文教材的這一特點向學生傳遞著各種美的信息,誘使學生去發現其外在之美,內涵之美。從而完成對教材的美的欣賞。學生在語文審美鑒賞中的「觀」,首先是對語言符號的感知。並在感知其語言之美的同時,感知其形象之美。例如:《祝福》中有這樣一段對祥林嫂的描寫:「五年前的花白的頭發,即今已經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學生在感知人物描寫的語言時,祥林嫂凄苦的乞丐形象也同時在頭腦中浮現。在這一「觀賞」中,不僅是對表象感覺,而且伴有理解、情感的參與。這是語文審美鑒賞的一大特點。
審美鑒賞的第二個階段是「品」。主要表現為鑒賞主體對作品中認知對象的解讀和體會。「品」主要表現為:以想像的方式深入作品的內涵,填補作品的空白,以積累的人生經驗品味作品中的一切。魯迅先生在《葯》中描寫的那些看殺頭的人「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學生閱讀這段生動形象的描寫時,通過創造性的想像活動,在頭腦中呈現驚心動魄的圍觀景象,並用自己全部的人生經驗去填補這一形象本身所蘊涵的但未直言的部分,從中品味出被無形的手捏住脖子的人們的可憐、可悲,品味出無形的手的勢力與淫威。當然,這種填補空白的活動,通常是不自覺的,學生只能憑想像力自由馳騁。也只有通過這種填補空白的想像活動,學生才能從中領略文學作品的無窮韻味。 審美鑒賞的第三個階段是「悟」。悟,是審美鑒賞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內省方式,一種感知體驗基礎上的哲學思考。例如,在閱讀《荷塘月色》時,學生們開始是沉浸在荷塘月色的幽美景色之中,用心體驗作者那種寧靜而寂寞的復雜心境,感受那種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進而便從感受和體驗中超脫出來沉人一種「回憶」,一種思索,一種追求,最終悟出了作者厭惡黑暗現實。嚮往自由生活而又徘徊、矛盾、無所適從、情不由己的精神狀態,從而獲得了對作品意義的深層理解。可見「悟」是品味、體驗的凝聚和升華,是一種更高的審美鑒賞形勢。其中,理喻是關鍵所在。當然,這種理喻不只是理性思考,更是以體驗為基礎的高層次的審美實踐。學生達到了「悟」的階段。意味著鑒賞行為的完成。不過。它不是永恆的終結,因為「悟」中獲得的感受和思考將是永無止境的。
四、引導學生去創造美
創造美是一種最高層次的創造性思維活動。對於學生來說,創造美的活動主要包括寫作活動、辦黑板報、辦文學報、撰寫廣播稿、開展有意義的語文課外活動等。對於語文教學來說,作文教學則是學生創造美的活動的集中表現。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師非常熟悉的一項教學活動。對此我不想作過多的論述,只想簡述三點看法。
1.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美源於生活,生活是培育審美意識和能力的沃土。只有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才能由此及彼,觸類旁通,浮想聯翩,不斷地創造美。一個足不出戶孤陋寡聞、頭腦閉塞的人,是很難具有生動豐富的想像力的。因此創造美離不開對生活的觀察。要使學生寫好作文,最主要的前題就是要幫助學生豐富生活。開闊視野。引導他們熱愛生活,懷著純真的感情去親近自然和人生,留意觀察,細心體驗。盡量去發現生活中美的因素,並將這些素材記錄下來,然後進行整理歸類,這就是常說的積累素材階段。
2.引導學生在作文中進行美的想像。神奇的美的想像能為學生提供創造美的靈感和激情。如果學生能把獲得的五光十色的素材,放進想像的熔爐里去冶煉、重組、創新,就能創造出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來。
3.引導學生正確駕馭美的語言。盡管你發現了美的事物,盡管你的想像豐富多彩,但最終還是要靠美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如果學生的語言表現力差,創造美的活動就異變為紙上談兵的空話、套話。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花大力氣培養和提高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寫出好的作品來。
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我國現代教育先驅蔡元培先生就積極倡導過「學校要進行美育教育」。作為一切基礎學科的基礎――語文學科,更應該在學校美育教育中起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責任編輯:梁媛)
㈡ 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
語文課是一門綜合人文、審美、語言等各個方面知識的課程。語文課在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因為好的語文課給學生創造的是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可以激盪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性情。法國著名作家喬治・桑說:「生活中的點滴感動永遠存在於只要我們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同樣,審美教育應該永遠存在於每一堂語文課上。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緊緊把握每一篇課文的構思、意境,要通過朗讀、分析,力求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滲透審美教育,讓學生在豐富的美學內容中感覺自然的美,鑒賞社會的美。
1引導學生欣賞課文的語言美
文學作品是作者用來表達思想感情和審美觀點的,語文課的審美教育也源於作品的語言,我們可以通過對作品語言的剖析,讓學生感知語言的形象美、內涵美和思想美。語言美表現在遣詞造句及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上,即能夠妥帖地描摹形象,傳達思想感情。魯迅的散文《藤野先生》的開頭,作者對「清國留學生」有一段精彩的描寫:「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反感以及無情的嘲諷通過「油光可鑒」、「標致」等詞准確地表達出來了,乍看卻盡是贊美之詞,經過反復的朗讀,細細的咀嚼,學生不但領會了作者的用意,也體會到作者遣詞造句的高妙之處。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妙。此外,李清照《聲聲慢》中開頭3句14個疊字的創意,魯迅《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排出9文大錢的「排」,都是用詞的經典。
又如朱自清的《春》中的「春花圖」,那段景色描寫非常美!有聲有色,有形象,有動態,用詞准確,比喻貼切。閱讀時要引導學生「品味」,理解這些詞的含義,讓作品中描寫的形象在學生頭腦中也構成一幅春天的圖畫,使他們有一種美的體驗和感受,從而發展他們的審美能力。
2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和聯想,體會課文內的做告搏意境
聯想和想像是讀者進入作品意境的必經之路,脫離了這兩者,就不是文學欣賞的閱讀了。學生往往通過直觀的思維深入課文的意境中,真切地感受,盡情地體驗。針對學生這一心理特點純祥,在上《老界山》時,我讓學生想像一下,當滿天的星星與紅軍的火把連在一起是多麼壯觀的奇景;當紅軍夜裡睡在狹窄的山腰上醒來時看到的夜景是多麼迷人;想像紅軍在下山時的喜悅心情。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描述大自然的文章,例如郁達夫在《故都的秋》中描寫北平的秋天,創設了一種蕭瑟清冷的意境;朱自清在《春》中描寫春花、春草、春風、春雨,創設了一種生機勃發的意境。我在教這類文章的過程中,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聽、看、感受的機會,並引導他們多想像、多思考。同時還要教給他們想像的方法,在想像中不斷體味文章所表達的美的意境。充分發掘教材本身的特點,憑借熟悉的有關情景讓學生展開想像;根據事物的發展,讓學生進行推理想像;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合理想像;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
再如品讀周敦頤的《愛蓮說》,除了讓學生想像蓮的形象美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聯想社會生活中具有蓮一樣高尚品質的人。這是美感的加深,想像、聯想愈豐富,感受也就愈深刻,受到的美感教育也就更有價值。
3培養學生在朗讀和表演中體驗真情
要讓學生感受語文材料的美,這就要實施葉聖陶先生所說的「美讀」,通過讀,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感覺經驗,使學生在語言的流動中感受課文各種形式的美,體驗文章的真情。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范讀、播放錄音、學生默讀、齊讀、分角色讀、指名讀,要根據不同的文體,圍繞審美目標,在各個教學環節上施以不同的閱讀形式。這里還需特別強調的就是要重視朗讀。
學朱自清的《春》,學生通過誦讀友芹能表現出春草的活力、春花的絢麗、春風的和煦、春雨的溫馨,品味春天特有的氣味,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機。飽含感情的誦讀可以讓學生找到春天的感覺,有身臨其境之感:躺在軟軟的草地上,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暖風吹過,花香撲鼻;站在滿目新綠的田野上,感受綿綿春雨的滋潤,同學們會不由自主地喜歡上春天。例如在學《再給我十年》一文時,我讓同學們反復朗誦文章中描寫景物和人物心理的語句。讀得多了,自然能體會作者在絕症來臨時的那種恐懼、絕望心情,也能體會出他對這個世界的留戀之情和與病魔作斗爭的堅強毅力。這篇文章告訴學生的不僅是與絕症戰斗的勇氣,更有對生命的珍惜與熱愛,因而,學完這篇文章,同學們都深有感觸。
新世紀的課堂,應當是使學生真正成為主體的課堂。這就要求教師要為他們營造環境,鼓勵他們主動探索、主動思考,全身心參與。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學生面前,教師可指導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表演課本劇。例如教學《美猴王》時,課文中有一段關於孫悟空的動作和神態描寫,教學時可以在細細體會句子後,讓學生進行表演,通過學生的表演可以幫助其他學生體會孫悟空活靈活現的個性。我在上《小巷深處》時,要求學生表演母女相見時的那個場景,當其中扮演養女的一名學生充滿愧疚、充滿感激的一聲「媽――」的喊聲之後,全場聽課的學生和老師無不動容,其情感體驗不言而喻。
4運用多媒體技術,落實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越來越普及於中小學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它給學生們創設了一個融聲、像、文於一體的認知環境,它把枯燥的文字演繹成精美的畫面,它讓無聲的作品顯得更為多姿,更能讓學生直接體驗作品的美。
如在講授《瑞雪》時,如果單純靠老師用嘴來描述北國下雪時的景色,就顯得太蒼白無力,而將關於北國雪景圖畫一一展示出來,就會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美麗的雪景特點。《荷塘月色》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在教學時,運用多媒體資料,會取得良好的效果。伴隨著深情的朗誦與動人的音樂,一幅幅優美的圖畫出現在顯示屏上:淡淡的月光、亭亭的荷葉、裊娜的白花、脈脈的流水,作者筆下那清晰美麗的荷塘景色細致入微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彷彿跟隨作者來到了荷塘,完全融入了詩情畫意之中。作者那淡淡的憂愁交織淡淡的喜悅的情緒也感染了學生。利用多媒體手段營造的這種教學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活動和情感體驗,引起了學生的共鳴,更有效地融入審美教育。
因此,教師要根據學校的條件、自身的優勢和文本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去初步感受文本的形象、情感和意蘊。
總之,語文教學必須煥發審美光輝,以適應語文學科本身的審美本質,只要認真思索,敢於實踐。我們便能將審美教育融入,使語文課真正變為美的欣賞課。
㈢ 語文課如何教會學生審美
審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操,培養人的審美能力為目標的教育。它反映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以教材為基礎,聯系日常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具有發現美的意識,促進學生自覺的愛美意識,激發學生創造美的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各方面得到良好的、和諧的發展。以下筆者談談通過語文課的「聽、說、讀、寫」對學生實施審美教育。
「聽」的美學意義在於學生是主動地聽,有良好的聽的態度和習慣
在教學中,筆者巧妙地引導學生耐心、專注地傾聽別人說話,了解對方的意思,不隨意插嘴喧嘩,左顧右盼,漫不經心,要有尊重對方的態度,使師生雙邊關系朝「美」的方向發展。在學生與教師之間用眼神、神態、姿勢營造一種和諧美,「聽」過後就是美的感受。在講解《誰是最可愛的人》時,學生讀課文讀到志願軍戰士「抓雪吃炒麵」時,有個學生立刻插嘴打攪朗讀,筆者及時用一個眼神制止這一行為,使課堂教學在和諧、寧靜的氣氛中得以順利進行,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也讓該學生明白自己的錯誤所在。
「說」是用語言來表情達意的,因而也是充滿美感的
「說」能夠提高學生語言表述能力同時還培養他們正確的審美觀點、健康的審美情趣。「說」在教學中具體表現為:1)師生間的談話。教師上課,有很多要說的。因此,教師要營造一個好的美的交流氛圍,使學生聽得能迅速集中注意力,越聽越有味。語文教學就是要使學生認識到語言有美醜之分,要讓學生懂得什麼是美的語言。對正在成長的學生,教師應通過凈化他們的語言去凈化他們的心靈,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切實營造一個美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在這種環境下熏陶、學習,並在實踐中去掌握美的語言。
2)課文的誦讀。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課文朗讀得流利有感情,這就是美。學生能夠對課文中的人和物愛憎分明,這就是美。文學作品中那些真善美的情感和思想,會像春雨一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起到潛移默化的美的教育作用。如,詩歌美是高度凝練的藝術,充滿著激情和意境,這和青少年青春浪漫的氣質十分貼近。因此,讀點詩歌對於發展中學生的想像力大有好處。語言美和文學中的形象美都是體現美的重要方面,教材中的優秀散文詩歌,不僅語言生動優美、音韻和諧,而且歌頌生活中美好的事談斗余物,揭露和鞭撻丑的事物。因此,學生要把這些作品朗誦好,首先必須讀懂它、細細體味它,然後才能表現它,要「因讀悟文」「因讀悟美」,要去美讀,去感知教材和獲得作品美感。葉聖陶先生說:「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務期盡情發揮作者當時的情感。」讓學生多讀優秀作品,在提高他們語言表述能力的同時,還培養他們正確的審美觀點、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他們的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如在誦讀、欣賞經典古詩詞時,一開始,學生總是泛泛地讀、機械地讀,沒感情,沒韻味,讀不懂,理解不透。後來,筆者含滾特意找來中央台播音員夏青的朗讀帶,反復播放,讓學生們體會朗讀技巧及情感的表達,然後筆者指導學生朗讀技巧,領會「以聲傳情」的境界。學生通過反復讀,仔細品味作者要表達的情感,認真揣摩自己的語氣、語態,以達到最佳狀態。經過這樣反復訓練,學生們大多都掌握了朗讀的技巧,都能感悟出古詩詞所包含的優美意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踴躍發言,將讀後的感悟和對詩文的理解,一起探討,筆者只在最後給予適當的點撥。讓學生美讀、體味、品讀,遠比教師主觀灌輸強得多,學生也通過實踐懂得「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
「閱讀」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感受美的能力
語文教材本身的思想內容、體裁、結構、風格、語言表達等都是美的,都是按美的法則營造的,都是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的,要讓學生學會欣賞、受到陶冶,就要求教師必須善於發現語文課文的美育因素,引導學生積極去感知生動、豐富的現實美。正如葉聖陶先生認為:「文學作品可以使學生領會什麼是美,花木山川的美,城市的美,道德品質的美,廣大群眾為偉大目標而斗爭的美,都可以從文學作品中得到深切的體會」。如引導學銷液生精讀課文《雨中登泰山》《難老泉》等篇章,領略祖國山河的壯麗與秀奇,陶冶情操,凈化靈魂,學會欣賞自然美和人文景觀美;引導精讀《風景談》《土地》等篇章,從中領悟創造性勞動與美的辯證關系,懂得「美是生活」的觀念,懂得「創造性勞動是美的基礎」的道理。總之,學生精讀課文,就可以發現科學美、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哲理美的存在。
「寫作」教學培養發展學生積極主動表達和創造美的能力
作為語文教學,創造美的階段即是化知識能力教育為語文素質的過程,創造美集中體現在語文教學中的寫作訓練上。學生在接受文學作品的長期熏陶後,能產生強烈的嚮往美、追求美的心理傾向和表達美、歌頌美的願望。當學生在對社會生活有一定的體驗和觀察以後,在掌握一定的遣詞造句能力和寫作方法以後,在對美能夠作出較正確的鑒賞和評價以後,就能用自己的筆來歌頌偉大祖國的壯麗河山,描繪秀美多姿的自然風光,抒寫生意盎然的生活情趣,謳歌高風亮節的人物形象,同時也對假惡丑的無情批判。
㈣ 如何培養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美育
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美育 在我國,美育思想和美育實踐有著悠久的歷史。孔子提出:「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詩和樂就是君子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 我們過去的語文教學存在偏重智育的傾向, 現在語文新大綱提出了語文的工具性、 人文性和審美性並重的指導思想。那麼, 如何在語文課中有效地實施審美教育, 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首先,創設美的氛圍。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審美教育的前提。 美的氛圍,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綜合地、 整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因而有利於調動受教者產生審美激情、 審美體驗,從而全麵塑造人的審美心理結構。氛圍中最有價值、 最活躍的是人的活動和人的情感, 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審美對象和美感的誘發者, 教師應當充分地利用45分鍾使學生自始至終地在充滿情趣的愉快氣 氛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陶冶情操。興趣是學習的先導, 是推動學生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 教師應當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使他們把學習語文看作是一種樂趣,橋信激 使他們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能得以充分的發揮。 這樣他們就會主動地愉快地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與教師「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美的氛圍是師生合作共同創造的。 語文課創設美的氛圍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坦螞師的語言藝術、 心理溝通藝術、 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技能等等都能成為激發學生審美心理的誘因和創造 美的氛圍的因素。如教《荷塘月色》、《天山景物記》 可播放配樂的朗讀音響;教《南州六月荔枝丹》、《景泰藍的製作》 就可繪制畫面圖片。這些作法,都能創造美的情境, 使學生產生美的追求。 其次,挖掘美的內容。設計出富有創造性的教學方式方法, 是提高課堂教學藝術的基礎。古人雲:「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 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師的講課要充滿藝術魅力, 必須首先對課文深入鑽研,充分體會文章的美感,咬文嚼字, 從教材所蘊含的豐富的感情和潛在的精妙之處去尋求教學的樂趣和情 趣,然後進行巧妙地設計。挖掘美的內容可以從三方面入手。 1、抓住情感核心,體會作品的情感美。美育是一種情感教育, 它的主要特點是以美感人,以情動人, 用情感來撞開學生心靈的門扉。 我們的語文教材都是經過精心選編的名篇佳作, 都是現實世界形象的反映。作者通過觀察慧眼和獨特的視覺, 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經過選擇和醞釀,用自己的匠心, 創造完美的藝術形象。這些藝術形象又無不寄寓作者的社會理想、 人生態度和道德觀念。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進入特定的環境中去, 體會作家的人格情懷,與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如《 祖國山川頌》、《雨中登泰山》、《天山景物記》《海濱仲夏夜》 等課文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自然之美,歌頌了祖國的壯麗山川。 讀著這些文章,會使學生在美的享受中受到了感染, 從而激起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課堂教學時, 教師要設法引導學生完成與作者、作品中的人物的 「心理位置互換」 ,將學生引入「角色」。學習《與妻書》, 可以讓學生體會林覺民在信中洋溢著對妻子的愛,對生活的愛, 體會作者並沒有停留在兒女之情上, 而是將兒女之情與革命利益相比較,使對妻子、 生活的愛與革命需要統一起來, 學生了解了林覺民烈士的崇高思想境界, 便能激發熱愛祖國的美好感情。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 必須緊扣這些內容向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在學好語文知識的同時, 在思想上受到美的享受,品德上受到美的熏陶, 心靈上受到美的凈化。 2、吟詠誦讀,品味作品的語言美。朗讀是學習語文的傳統方法, 它有利於我們深入品味文字作品, 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發揮語言的感染力,是一種高尚的精神享受。 邊看邊讀,最有利於從遣詞造句到思想感情的融匯貫通,步步深入, 樂趣叢生。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的: 「敘事敘情的文章,最好還要『 美讀』」,「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 不知不覺,內容與理法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 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 才會終身受用不盡。」葉老所描述的這種境界, 就是通過吟詠誦讀所達到的審美境界。在語文教材中, 有很多作品的語言是非常優美的。它們有的像高山流水,清脆悅耳; 有的如百鳥和鳴,婉轉悠揚;有的似戰鼓催征,高昂激越; 有的若敘家常,娓娓而談。 品味誦讀這些作品既可以使學生體驗美感, 又敏襪能引導學生感知語言的語聲美、達意美、描述美, 從而理解課文中人物的心靈美、事物美、 境界美和作者表達的情感美,激發學生仰慕美好人物, 熱愛美好的事物,產生追求美好的明天的崇高美感。 3、訓練想像,進行美的創造。文學形象是間接形象, 讀者必須調動語言感受力、藝術情感力、藝術想像力, 才能喚起相應的審美、意象。在這個過程中, 由於作品具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和藝術空白,讀者的期待視野不同, 必然造成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現象」。 葉聖陶先生在論創作中談到文藝作品的鑒賞時,舉了讀王維的 「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詩為例。他說:「要領會這兩句詩, 得睜開眼睛看。看到的只是十個文字呀。不錯,我該說得清楚一點: 在想像中睜開眼睛來看這十個字所構成的一幅圖畫。」他還說:「 讀到這兩句,領會著作者的意境,想像中的眼界就因而擴大了, 並且想想這意境多美,這也是一種愉快。 假如死盯著文字而不能從文字看出一幅畫來,就受不到這種愉快了。 」葉老在這里生動形象地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讀書要「 驅遣我們的想像」。教師要善於挖掘材料, 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藝術感染力和想像力。例如《孔乙己》的結尾, 給人留下廣闊的想像空間:孔乙己到底有沒有死 如果沒有死, 那麼他的生活狀況怎樣呢 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寫《 孔乙己離開咸亨酒店以後》的續文。在學了《甲骨文到縮微圖書》 後,可引導學生想像「未來的書」, 既可加深對書籍演變歷程的認識,又可激發學生獻身科學, 創造未來的熱情。進行這樣的練習,既訓練了學生的想像能力, 又能使作品的審美效應得到強化, 從而幫助學生達到從感受美到創造美的完美境界。 再次,誘發美的體驗。美的體驗本質是一種對象化的自我享受, 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就必須誘導激發學生對審美客體的喜悅感、 質疑感、驚異感等,調動學生的審美潛力,產生審美激情, 進行深刻的審美體驗。如在學完《荔枝蜜》這篇課文後, 可引導學生重溫另一篇著名散文《落花生》,可以這樣對學生說: 「 在生活中,常常有一些東西可以啟發我們。像這一課里的蜜蜂, 就啟發我們懂得一個很深的道理,蜜蜂對人無所求,而給人呢, 卻是極好的東西。它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 它是渺小的,卻又是多麼高尚啊 而落花生 它不是無用的, 而是有用的。——不是只講體面而無用的。我們學了這些以後, 也來找找看,在自己生活中碰到哪些東西,也可以發人深省 」 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學生們紛紛發表意見, 有的說要做形狀雖小,但作用大的螺絲釘,有的說要做吃的是草, 擠出來是奶的牛;有的說做春蠶,做粉筆,做梅花,做煤……「 要做一個怎樣的人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在思索, 在尋求答案,盡管這些回答還很稚嫩, 但它反映了學生對美的純真的嚮往。 實踐證明,美育能使學生在領略美的過程中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 並轉化為強大的學習動力,不斷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揭示奧秘、 探求真理。美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它通過美的形象,情感的中介, 逐步而非強制地使受教育者接受美的熏陶,這個過程正如杜甫詩雲: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㈤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審美教育
在小語教學中滲透審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語道出人們對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為美是人們精神生活的一種享受,一種樂趣,一種陶醉。真正的美應當是純潔的,真實的,善良的。他能使人的內心產生無比的喜悅和興奮,在欣喜中受到啟迪,領悟生活的真諦,從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 陶冶兒童美感,培養審美感受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小學語文教材中,無論是語言文字的表述,還是從內涵意義的闡明都充滿了美的因素。面對這樣的教材,作為語文教師,其本身具有雙重任務:不僅自己需要從教材中領悟美,而且還得教會學生從課本中學到美。那麼,教師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呢?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去嘗試。 一、教師語言揭示藝術美 教學語言是教師傳授知識給學生時最重要工具。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對於教師來說,他的語言恰似一面鏡子,通過它,可以看出教師思維的邏輯性、感情的豐富性、知識的廣闊性、認識的深刻性、表達的藝術性以及反映問題的敏捷性。可以想像,教師語言缺乏美感,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教師語言深奧,學生就難以接受和理解。
㈥ 簡述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貫徹滲透審美教育
美育即審美教育,語文教學中的美育問題十分重要,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在青少年全面發展的諸因素中,美育有著特殊的意義。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育健全的有力源泉。」這點明了美育在個人發展中所佔的重要地位。美育包括社會美育和學校美育,其中學校美育又包括各學科課程中的美育、環境的美化以有美育活動等方面。但在課程美育中人們往往認為責任只在音樂、美術等,卻未能意識或重視到其它學科也都能夠而且應該挖掘其中美的因素,適時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讓學生從情感的體驗中去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由於語文學科的特點,從某種角度看,它的美育任務更是責無旁貸,它的作用也許會更重大、更深刻。語文學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積累審美經驗,提高審美鑒賞力,培養想像力,發展創造性思維的能力。總之,語文與美育關系密切,美育在語文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重大意義。語文中的德育必須通過美育才能完美地實現。「寓德於教」的提法是不錯的,「文道結合」的觀點也早已有之,如韓愈的「文以載道說」等便提供了理論根據。但是在具體實施中會產生種種困惑,如1篇游記教完了,於是總結說:「文中表現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該怎樣呢?……」難道這樣就算大功告成了?學生的確深受教育了嗎?再說,語文有其自身的特點,詩賦文章中似乎並非篇篇「載道」,處處「寓德」,也就不宜一律牽強地給所有的作品貼上什麼標簽,這是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常遇到的情形。 然而有1種因素能夠貫穿於詩文的始終而無所不在,這就是——美。社會生活、自然景物、人類語言等是十分豐富的,反映這一切的作品文章也是多姿多彩的,這些都能引起讀者的美感。如果能引導學生「披文以入情」,細致地品味大自然的詩情畫意,賞析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體驗人類豐富的思想情感,感受深刻的生活哲理,欣賞作品中各具特色的建築、繪畫、雕塑、音樂等藝術美,領略不同風格的語言美……一言以蔽之,讓學生以審美的方式感受和認識世界,感染熏陶,潛移默化,從悅入、感人到育人,就能使他們培養起高尚的審美情趣,從心靈深處產生一種追求崇高、美好、文明的強烈慾望,從而使人的思想精神產生質的飛躍,較好地達到德育所企盼的目標。眾所周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以其活生生的藝術形象教育和激勵了幾代青年,使他們成為共產主義新人。有一位科學工作者曾經說過,就是那些優美的山水詩和寫景游記散文使自己深受大自然的潔凈美麗,並決心獻身於祖國的環保事業的。這就是美育的偉大功績。從這文教學中的德育的實質就是美育,只有這樣地看問題和付諸實踐,才能使語文學科不僅具有「工具」的特點,還能獲得更為廣闊、更為深刻的意義。 在語文學科實施美育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
㈦ 談談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
語文課是一門審美內容豐富多彩的課。學生面對語文課文,不僅僅是面對一大堆語言文字,更是面對美,面對美的生活,面對美的精岩閉卜神。教師如果教育得法,就會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美的震撼力,必然會作用於學生的理智、情感乃至整個精神世界,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通過語言美進行審美教育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的表現力是無限的,閱讀的本質是對語言的感態灶知。漢語的豐富性和多樣化的語言風格,使課文體現出不同的美感特徵。教師可以根據不同課文的語言特點,抓住富有代表性的語段指導學生朗讀,通過讀來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讓學生把握漢語的審美特徵。例如宗璞的《紫藤蘿瀑布》,以細致的筆觸,精彩的文筆,描繪了紫藤蘿的外形與神韻,給人以獨特的美感。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反復朗讀,去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悟,使學生從優美的文章中學會崇尚生命、珍惜生活、珍愛人生。
二、通過形式美進行審美教育
優秀的課文非常講究藝術形式之美。作者的匠心獨具,各有特色,其構思、層次、起承轉合、過渡照應,都表現出作者的個性。學生如果能感知、領悟文章的形式之美,就會受到審美教育。例如《安塞腰鼓》,作者採用鏗鏘的短句、激昂的排比、疾猛的節奏,在文章中造成了一種快速躍動的節奏、熾熱灼人的氣氛、排山倒海的氣勢,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三、通過課文的意境美進行審美教育
文學作品的意境,即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作品的意境,可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感悟作品的意境,使學生不僅身臨其境,而且深入其境。例如《山中訪友》,視角獨特,想像綺麗,筆調輕松,充滿詩情畫意,惹人無限遐思,出神入化,開拓了新的審美視野。在教學中,老師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像,置身於作品的意境中,然後誘導學生找出想粗穗像奇特的語段來品析,造成自然之境與人的心靈的溝通,創造使人陶醉的意境。
四、通過藝術形象進行審美教育
文學作品是通過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的。例如《最後一課》中的韓麥爾先生,作者從服飾、語言、動作、神態等多方面對他做了細致描繪,寫出了他對祖國和祖國語言的無比深情,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法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使學生從美的形象中得到啟迪,受到陶冶,汲取美的精神內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理想。
五、通過培養美的創造力進行審美教育
美的創造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不僅需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而且要具備美的感知力和想像力。就語文而言,什麼是美的創造?就是學生能夠運用美的語言、美的形式,去表現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對真理的追求、對崇高理想的嚮往。為此,應當在教學中努力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感知力及想像力,不僅要使學生學會感知美,欣賞美,而且要使學生學會創造美。在教學中,教師要力求把教材中各種美的因素展示在學生面前,培養他們運用視聽感官與理智去感知美,並引導學生在反復品味的基礎上展開美的想像,進行模仿性聯系,從而逐步提高創造美的實踐能力。有了這樣良好的開端,學生就能隨時感知美的意象,並運用聯想和想像,使之深化和升華,從中悟出美的意蘊。
六、創造美的課堂氣氛進行審美教育
語文的審美教育主要是通過語文教學來實現的。必須創造優美的課堂氣氛,才能把學生引入情感化的教學中,提高審美教育的效果。優美的課堂氣氛取決於師生關系的和諧,而師生關系的和諧取決於師生之間的愛。通過愛的交流,引起師生心靈火花的碰撞,產生心靈和情感上的共鳴。當教師崇高的使命感和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在學生之中奏響的時候,課堂氣氛的優美就實現了,最佳的審美教學效果也就出現了。語文教學本身就是一個欣賞美、創造美的過程,通過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他們的審美價值觀,這也正是《語文課程標准》對語文教學的要求,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在審美教育中真正地實現了統一。
㈧ 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語文審美教育教學一
培養學生在朗讀和表演中體驗真情
要讓學生感受語文材料的美,這就要實施葉聖陶先生所說的「美讀」,通過讀,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感覺經驗,使學生在語言的流動中感受課文各種形式的美,體驗文章的真情。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范讀、播放錄音、學生默讀、齊讀、分角色讀、指名讀,要根據不同的文體,圍繞審美目標,在各個教學環節上施以不同的閱讀形式。這里還需特別強調的就是要重視朗讀。 學朱自清的《春》,學生通過誦讀能表現出春草的活力、春花的絢麗、春風的和煦、春雨的溫馨,品味春天特有的氣味,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機。飽含感情的誦讀可以讓學生找到春天的感覺,有身臨其境之感:躺在軟軟的草地上,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暖風吹過,花香撲鼻;站在滿目新綠的田野上,感受綿綿春雨的滋潤,同學們會不由自主地喜歡上春天。例如在學《再給我十年》一文時,我讓同學們反復朗誦文章中描寫景物和人物心理的語句。讀得多了,自然能體會作者在絕症來臨時的那種恐懼、絕望心情,也能體會出他對這個世界的留戀之情和與病魔作斗爭的堅強毅力。這篇文章告訴學生的不僅是與絕症戰斗的勇氣,更有對生命的珍惜與熱愛,因而,學完這篇文章,同學們都深有感觸。
新世紀的課堂,應當是使學生真正成為主體的課堂。這就要求教師要為他們營造環境,鼓勵他們主動探索、主動思考,全身心參與。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學生面前,教師可指導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表演課本劇。例如教學《美猴王》時,課文中有一段關於孫悟空的動作和神態描寫,教學時可以在細細體會句子後,讓學生進行表演,通過學生的表演可以幫助其他學生體會孫悟空活靈活現的個性。我在上《小巷深處》時,要求學生表演母女相見時的那個場景,當其中扮演養女的一名學生充滿愧疚、充滿感激的一聲「媽――」的喊聲之後,全場聽課的學生和老師無不動容,其情感體驗不言而喻。
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和聯想,體會課文內的意境
聯想和想像是讀者進入作品意境的必經之路,脫離了這兩者,就不是文學欣賞的閱讀了。學生往往通過直觀的思維深入課文的意境中,真切地感受,盡情地體驗。針對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在上《老界山》時,我讓學生想像一下,當滿天的星星與紅軍的火把連在一起是多麼壯觀的奇景;當紅軍夜裡睡在狹窄的山腰上醒來時看到的夜景是多麼迷人;想像紅軍在下山時的喜悅心情。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描述大自然的文章,例如郁達夫在《故都的秋》中描寫北平的秋天,創設了一種蕭瑟清冷的意境;朱自清在《春》中描寫春花、春草、春風、春雨,創設了一種生機勃發的意境。我在教這類文章的過程中,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聽、看、感受的機會,並引導他們多想像、多思考。同時還要教給他們想像的方法,在想像中不斷體味文章所表達的美的意境。充分發掘教材本身的特點,憑借熟悉的有關情景讓學生展開想像;根據事物的發展,讓學生進行推理想像;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合理想像;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 再如品讀周敦頤的《愛蓮說》,除了讓學生想像蓮的形象美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聯想社會生活中具有蓮一樣高尚品質的人。這是美感的加深,想像、聯想愈豐富,感受也就愈深刻,受到的美感教育也就更有價值。
㈨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美育教育
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語文教學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修訂後的新大綱提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愛美的情趣。」改版後的低年級語文教材,安排了大量精美的圖畫,生動直觀,與舊教材相比,更具有趣味性、可讀性,更貼近生活,更有利於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
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美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呢?筆者認為,必須根據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圍繞小學美育的基本任務,遵循美學的有關原理來進行。下面談談幾點粗淺的見解。
一、創設情境,調動情感美。
人並不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同樣地感受到客觀事物的美的,事實上,在某種狀態下,主體甚至感覺不到客體的美。馬克思說過:「焦慮不堪的窮人甚至對最美的景色也沒有感覺;珠寶商人所看到的只是商業的價值,而不是珠寶的美的特性。」這說明了情感和注意直接影響著審美活動。因此,我們在對學生進行美育時,必須設法調動他們的注意,激發他們的情感。
1、用美的教學設計來調動學生的注意。兒童天性愛美,美好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或是展示美的畫面,或是播放動聽的樂曲,或是生動形象的表演,或是繪聲繪色的描述,將學生一下子帶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不僅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也為進一步學習課文確定基調。例如在教學《比尾巴》一課時,課一開始,我是這樣引入課題的:「同學們,這節課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好嗎?」學生齊聲回答「好!」「去哪裡呢?到動物園去吧!」同學們高興雀躍,鼓起掌來。接著,我播放了各種動物的錄像,讓學生說說自己認識的動物;按動滑鼠,閃動著各種動物的尾巴,讓學生看一看,比一比,引出課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結合課文的描述,師生齊齊來做「給動物添尾巴」的游戲,增加了學生的趣味性,同學們學習起來,興致很高,效果更好。
2、以教師的情感來喚起學生的情感。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著名小學語文教師特級教師李吉林指出:「在讓學生感受形象的過程中,教師的情感對學生的內心體驗、情感的產生,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條件。」
的確,美感的產生不是靠「傳授」得來的,而是要靠學生自己親身去感受和感悟。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指導、熏陶和感染無疑起到激勵和喚醒作用。例如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師富有感情的范讀,或激昂,或深沉,或輕快,將學生帶入文章的意境;可以通過指導學生反復吟誦一些感情豐富的語段,讓學生出於口,入於耳,瞭然於心,使作者與教者、讀者感情融於一體;還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疑問,以問促讀,激發學生智慧的潛能,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再現畫面,領略自然美。
語文教學由於受到時空等各種條件的限制,學生主要通過有關文字、圖片和聲像資料來認識客觀世界。如台灣的日月潭,黃山的奇石,東北的小興安嶺,黃果樹的瀑布等,我們不可能一一帶領學生去領略、感受這些自然美,於是,就要充分利用課本的插圖、幻燈片和聲像資料來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幫助理解課文內容。例如,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一文時,為了幫助我們這些南方的孩子感知雪的表象,我利用課件,播放一段錄像:北國的樹林里,雪花飛舞,白雪皚皚。雪地上,走來了一群小動物,它們身後,留下了幾行不同形狀的腳印……學生邊看錄像邊讀書,感受了自然美,領悟了詩中情。於此同時,我們要教會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如先看整體,再看部分,最後回到整體,從上到下,由遠及近等;要注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去觀察,如形狀、顏色、聲音等;還要注意指導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去觀察,如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運用對比、誇張的手法展開合理的想像等等。
三、訓練語言,感受意境美。
文學,本身就是一部高度的藝術品,其旨在以情動人。文章的意境美,都包蘊於語言文字之中,因此,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是使學生受到美育的最根本途徑。
1、加強朗讀,領悟情感。
「讀與感受」是學生的一種主題活動。近十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讀與感受」比分析更重要。「讀與」的過程是任何「精妙」的分析所無法替代的,沒有充分的讀書,就談不上深入的分析,更談不上深刻的感受。那麼,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指導學生去:「讀與感受」呢?我覺得應該注意三點:(1)讀有目的。多讀不是隨便讀,每讀一遍,要解決什麼問題,讀前要提出明確要求,要加強引導。(2)讀有層次。注意由淺入深,由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由讀得准確到讀得有感情。(3)讀要選擇。注意精讀於泛讀相結合,既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泛讀全文,又要指導學生精讀重點語段,做到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既要抓好課內精讀,又要引導學生課外泛讀,拓寬視野,增長知識。
2、訓練想像,豐富情感。
愛因斯坦曾經斷言「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我們知道,形象思維是人類主要的思維方式之一,它的整個思維過程都離不開具體形象,而想像則是形象思維的主要形式,美感中的理性認識和情感體驗的和諧統一是在想像中實現的。在教學中,如果能選擇那些反映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事物,讓學生在初步建立美感的基礎上展開想像,有利於學生從中受到美育。如觀察一幅圖畫,可引導學生去想像當時的季節、天氣、環境和人物的語言、心理,動作;學習課文,可引導學生補充想像一些課文中沒有直接敘述出來的情節;活動課時,可通過聽音辨響,將人類社會活動、日常生活及自然界發出的一些聲響有機糅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去想像一些情景片段等。
四、豐富實踐,創造生活美
人類的美感不是餘生句來的本能,它是社會實踐的產物,並隨著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而發生變化,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多寡直接關繫到審美認識的程度。作為一個語文教師,不應該把目光盯在課本上,而應該結合課堂教學的需要帶領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讓學生拓寬視野,豐富知識,才能培養出有實踐能力的、社會適應性強的人才。
豐富學生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可以從下面幾方面進行:(1)根據課文內容,補充必要的知識。如講授《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教師可適當補充一些動物冬眠的知識,說說哪些動物需要冬眠。(2)根據教學的要求,組織適當的活動。如參觀訪問、興趣小組活動、辦手抄報、開故事會、演課本劇等。例如教學《秋天到了》後,我在班中組織了「找秋天活動」,並舉辦以「秋天到了」為主題的展覽,讓學生把自己在「找秋天」活動中拾到的樹葉、採摘到的果子或拍攝到的秋景照片等展覽出來,既豐富了孩子們對秋天的認識,又陶冶了孩子們的情操。(3)運用對比方法,學會鑒賞美。如學習《水鄉歌》一文後,教師可帶領孩子們到附近的農村去走一走,看一看,使他們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在幼小的心靈播上勤勞致富的種子,還可以讓學生用畫筆畫一畫,畫出現代農村的美。
㈩ 語文教學中怎樣進行美育
新課程標准指出「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該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可見,中學語文教學與美育教育是相輔相成的。那麼,作為語文教學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滲透審美教育,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呢?根據筆者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和探索,在此談一點個人粗淺的看法。
一、課堂上的美育滲透
1.課前導人引出美。中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描繪大自然美景的文章,這些文章語言美,意境美。在課堂上以此為切入點,分析教材並引導學生,讓學生一開始就感受到美、體驗到美;課前老師利用這些文章的特點激發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撥動學生的情感的心弦,使學生的美感和情感相結合,以此激發學生追求美感的慾望。如教餘光中的《鄉愁》這首詩時,老師先介紹:「鄉愁」是我國詩歌中歷久常新的題材。古代的鄉愁,主要是離鄉背景的遊子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近代以來,大批華人漂洋過海,鄉愁中又注進了海外赤子之情。1949年以後,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盤踞台灣,封鎖海峽,炎黃子孫對大陸故鄉的的思念又與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渴望交融在一起。此時播放旅法的葡萄牙籍華人胡浩波的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鄉愁》,引出鄉愁的悠悠淡淡的美感。
2.朗讀課文感悟美。要讓學生感受課文的美,這就要實施葉聖陶先生所說的「美讀」,通過讀,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感覺器官,使學生在語言的流動中感受課文各種形式的美,進入作品美的意境。教師朗讀時,可以創設情境,營造氣氛,讓學生身臨其境,耳濡其情,引領著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脈搏與靈魂。如講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無論是教師范讀,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朗讀,都能夠把無聲的文字元號所描寫的情和景轉化為具有聲韻效果的藝術氛圍,從而使學生獲得一種妙不可言的美的享受。再如講解《海燕》時,老師用飽滿的情緒,高亢的語音、急迫的節奏、奔放的情感去讀,讓學生感受海燕搏擊風浪、高傲飛翔、熱切叫喊的壯美形象,激發出一種革命預言家的豪情,一種熱情的贊美崇敬。
3.通過多媒體直觀感受美。藉助圖形、動畫、影像、聲音等多媒體手段,不僅有助於教學,還具有實施美育的功能,它直觀形象的特點是以往教學的手段所不能媲美的。在感受課文的形象美,意境美和語言美時,多媒體往往會更加生動。在課堂上恰當的運用多媒體能夠有助於喚起美的情趣,撥動美的心弦,使學生為之萌發激情,潛移默化地培養語文審美能力。在講《蘇州園林》時,通過播放有關蘇州園林的圖片和影像,能讓學生直觀感受到蘇州園林的圖畫美,體驗到「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那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副完美的圖畫」的真正寓意,勝過教師課堂上的千言萬語。講解《水調歌頭》時,通過播放《水調歌頭》這首優美的曲子,能讓學生直接的感受到作為音樂文學的宋詞韻律究竟是如何的美。講解都德《最後的一課》時,播放相關影像和圖片,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欣賞,使學生對作品的內心體驗遠遠超過了課本上的幾個字。學生對於那段歷史是陌生的,再豐富的想像力也派不上用場,運用多媒體完全把那段歷史場景化了,讓學生感受到作品中強烈的情感力量,被這種情感所震撼。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到這種回環互喻,相映成趣,充滿幻想、詩情畫意的意境美。
4.品味課文欣賞美。王國維先生在《論教育之宗旨》中告誡我們:「美育者一面使人情緒發展,以達完美之城,一面又為德與智之手腕。」教師不僅教給學生語言文學知識,還要立足於培育、熏陶美好的情緒、情操,塑造完美的個性品質。應試教育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培養局限於「紙上談兵」,語文教學應該回歸生活,讓學生在作品中感受作者的內心,感受生命,從而真正塑造自己的人格美。北大教授錢理群說:「語文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精神世界變得更美好,它屬於世界觀教育和美育教育的范疇,應該為孩子的一生打好精神底色。」在講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時,先讓學生了解作者的背景,讓學生融入史鐵生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從健全到癱瘓,又從癱瘓到「站起來」的思想變化。聯系生活,平時的小困難與作者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讓學生從文章中學會面對挫折,學會堅韌的精神,塑造自己的人格美。講解《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通過朗讀,讓學生欣賞「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浪漫色彩的壯美意景,使人幾乎忘記奇寒,而身處南國繁榮壯麗的奇妙意境。
二、課外的美育滲透
利用課余時間,引導學生走入藝術的殿堂,欣賞古今中外的藝術佳作,也可以多看《青年文摘》、《讀者》這些優秀的雜志。閱讀優秀的文藝作品,是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創造美所必不可少的途徑。
法國著名雕刻家羅丹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所以我們要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在生活中和大自然中去發現美。在課外組織貼近生活、貼近自然的活動,對於語文教學美育的滲透就顯得十分必要,比如清明節時帶領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周末帶領學生走訪紅軍老戰士,聽革命老前輩們講述他們當年的故事,讓同學們切身實地的從革命老前輩們身上感受出那種大無畏的革命豪情,感受出他們內心的美。這就是一次讓學生認識美和創造美的活動。
總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知識的講解,又要注重美育的滲透,課堂上要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審美情境,適時的對學生進行美育滲透,課外時,要組織並引導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從而獲得美的熏陶。教師時刻注意到讓美育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學生在美育的藝術天地里盡情地體會語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