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文「語」的意思是什麼
語在古文中意思可以是說話,如"不敢高聲語"語為說話的意思,但是友穗一般不會直接跟說話內容,畝敬往往在後面跟上曰,雲等才接上說話內容。語做告訴解時,後可好耐卜跟賓語也就是告訴的對象,而作說,說話解時則如上面所說,不跟賓語或與曰,雲才能接上內容
Ⅱ 文言文語什麼意思
文言文
文言文」是相對於「白話文」而言。
第一個「文」,是書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 最後一個「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而語言進行表述,就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我國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所以,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
古文目錄 古文(文言文) 古文(古文字) 現代四諷——庄著 古文(文言文) 古文(古文字) 現代 四諷——庄著 展開 編輯本段古文(文言文) 定義:在1954年以前的文言文的統稱(一般不包括「駢文」)。
與駢文相對而言的,奇句單行、不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魏晉以後駢儷文盛行,講究對偶,句法整齊而文詞華麗。
北朝後周蘇綽反對駢體浮華,仿《尚書》文體作《大誥》,以為文章標准體裁,時稱「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語言寫作文章。其後,至唐代韓愈﹑柳宗元等,主張恢復先秦和漢代散文內容充實、長短自由、朴質流暢的傳統﹐即稱這樣的散體文為古文。
韓愈《題歐陽生哀辭後》說:「愈之為古文﹐豈獨取其句讀不類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見,學古道則欲兼通其辭。」《師說》說:「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
都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稱,並為後世所沿用。唐代優秀的古文家﹐雖以復古為號召﹐卻富有革新精神。
他們既強調「道」的重要,也很注重「文」的作用,並崇尚創造,主張「惟古於詞必己出」﹑「文從字順各識職」(韓愈《南陽樊紹述墓誌銘》)。他們所作的古文﹐實際上是一種新型散文,從當時口語中提煉而成為一種新的書面語言,有自己的個性與時代現實性,也有部分較為艱深僻澀的,但非主流。
明代倡導「文必秦漢」的何景明說:「夫文靡於隋,韓力振之,然古文之法亡於韓。」(《與李空同論詩書》),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韓愈的所謂古文與先秦漢代之文不同,它是既有所繼承又有所創新的。
唐宋八大家,是好旁唐宋時期八個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指的是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 編輯本段古文(古文字) 釋義:漢代通行隸書,因此把秦以前的字體叫做古文,特指許慎《說文解字》里的古文。
古文是指春秋戰國及其腔尺以前古書上的文字。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
"把古文與大篆相提並論,說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伍襪高稱。 由於古人無筆墨,於是就用竹簽點漆,在竹筒上寫字,稱為書契文,亦叫竹簡書。
因竹硬漆膩,書寫不流利,寫出的字頭粗尾細,象蝌蚪之形,故叫蝌蚪書或蝌蚪文。凡是竹簡漆書,都可以叫蝌蚪文,不一定非倉頡所書不是蝌蚪文。
古文主要是指《易經》、《論語》、《春秋》、《尚書》、《周禮》、《呂氏春秋》、《孝經》等等古書上的文字,是比較早的筆書文字。 「孔氏古文」,稱後者為「史籀大篆」。
古文和籀文的分別是地區性的差異。古文出於壁中書,古人尊經所以放在籀文之前 ,其年代不一定比籀文早。
許慎說:「至孔子書六經,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又說:「壁中書者,魯恭王(公元前155~前129)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
《禮經》的《記》是戰國晚期的作品。古代典籍皆用竹簡,經過無數次的閱讀和傳抄,會「韋編三絕,漆書三滅」,使用時間是不長的。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 213)下令焚書,各地掩藏不一定都有極早的寫本,一般總是當時的通行本。 即使有孔子所書六經也不過公元前500年。
許慎說他所用的資料「其稱《易》孟氏,《書》孔氏,《詩》毛氏,《禮》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皆古文也」。大約都是漢代古文經學家輾轉摹寫的。
它和小篆有差別,許慎從中採用了500多字,約合小篆的1/18。古文的特點,如一、二作弌、弍,增加不必要的繁飾,禮、?作禮、棄,作出大膽的省簡,都不是原始漢字的形式,是應時代需要而產生的。
王國維作《戰國時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說》,有很好的意見。籀文行於秦可考而信。
古文經出於鄒魯儒生之手,流傳於東方,也是事實。但是說有「六國古文」則未免武斷。
當時「諸侯力政,不統於王,分為七國,田疇異畝,車塗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政治上沒有統一的政權,經濟上沒有統一的市場,不可能有六國共同使用的文字。王國維習於戰國縱橫家言,以「合縱」與秦對立,不知道軍事聯合是一時的,語言文字自發地統一則需要較長的時間和一定的條件。
近年來,各地發現戰國文字資料很多,如長沙繒書、侯馬盟書、溫縣盟書、江陵信陽長沙簡策,以及平山縣中山國銅器、新鄭縣韓國兵器等各種文字資料,但是找不出和《說文》古文相同的「六國古文」。許慎所謂古文大約就是鄒魯(也許還有齊)儒生慣用的文字。
魏正始(240~248)三體石經中,首列古文,只刻成《尚書》、《春秋》(見圖),即許慎所謂《書》孔氏、《春秋》左氏,和《說文》古文來源相同,字形偶有不同,可能是古書抄寫中的訛誤。這是研究古文的寶貴資料。
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宋代郭忠恕《汗簡》、夏竦《古文四聲韻》等,都保存一些古文經中的古文。 編輯本段現代 四諷——庄著 序:效柳子厚《三戒》篇,為斯《四諷》。
然力有所不逮,非窮理無以明道。茫無所得,微有所指,斯言也。
屏上雀 舊年,友於歸家道中,見道旁有一廢屏,繪有一老者時行時而側首往上觀者,以其上有一雀與之戲也。羽參差而不艷,栩栩生焉。
Ⅲ 文言文語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文言文」是相對於「白話文」而言。
第一個「文」,是書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 最後一個「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
白話文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而語言進行表述,就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我國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所以,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國內,中學語文課程中,文言文的學習更是佔了很大的分量。
當然,其他國家的古人也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什麼是文言文? 文言文的含義是什麼?
1.文言文很精彩。這是無疑的。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文言文。由此可見中國的現代文明歷史還是很短的,解構或者解讀傳統文化還是現代化的必要,因為傳統智慧的繼承建立於對文言的正確解讀。
2.文言文是知識。對,因為文言文已經不再是語言,它純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識,甲骨文也物迅是知識,為什麼就不學甲骨文呢?對了,正是因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進一步學習甲骨文等等傳統高級文字(學)的基礎。
3.文言文也是技巧。漢語的表述、描繪、組合、轉變、喻式、鋪比、推演……,在思想的表達上充分承載了漢文明的風格。掌握文言文物理結構,對現代漢語的理解比較精深,對新漢語的構造將有「法」可依。
4.「文言文」是「白話文」的相對。這個詞的結構是這樣的:文言-文。第一個「文」是「文字」,「言」是語言。「文言」則指「文字化了的語言」。它說明兩層意思:其一,指明文言文本是一種語言;其二,這個語言後來被文字化了。「被文字化了」的語言也有兩重含義:其一,可以有語言但沒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數少數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其二,語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為歷史。
「文言文」的字面意思,應該是:被文字化了的語言的一種文體。後面那個「文」指文體。
那麼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還有什麼「前途」嗎?或者說,還會有什麼生活的應用價值?我想是有的。在傳統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現代社會時,只不過人們忽略了一些邊緣地區的社會生活,才造成現代應用對文言文的懷疑或者忽略。比如在宗教建設中,某些碑刻仍然會用文言文撰寫,仍然罩喊此採用書法書寫,使用工具鐫刻。篆書的應用也大多如此。
再放大去看,古典詩詞都屬於「文言」一類,它們在生活中並沒有遠離我們而去。只是在語言形態上,之乎者也離開了口頭,成為文字之後,顯然它對技巧的推敲,表意的擴展,有了確實的規范要求。它的「前途」,就在它的應用,也在它能喚醒含混的詞源與典故。可以說,前途看好。
「文言文」這個名詞也可以涵載語言與文字之間在文化歷史上的相互關系。某種形式上,一旦某種語言——包括方言——被「文」化,文字化,也就是書面化,其語言魅力頓減,而文字功能倍增。因為語言通常是口頭相傳,與生活密切相關,語言尚未進入文化狀態,它是對生活經驗的一種保留,沒有文字的擴展性能。
我們在閱讀文言文的過程中,不免會產生一種錯覺:古時人說話也是這么說的么?我想這可以用現在時態下書面語與口頭語在表述上的不同來「感受」,它們之間在結構上規則上並無大的區別。也可以推測,古人說話只不過比文言文更隨意,更白化通俗而已,「三言兩拍」也可以做參考了。至於現在我們閱讀文言文,當然不代表在重復古人的說話,而是在朗誦或者默讀一種文體。
閱讀文言文,感受的是一種極為明晰的思路,就好滲消像偶爾閱讀西方哲人著作,很有那種應有的肅穆。
文言文
文言文」是相對於「白話文」而言。
第一個「文」,是書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 最後一個「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
白話文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而語言進行表述,就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我國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所以,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
中國的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國內,中學語文課程中,文言文的學習更是佔了很大的分量。
Ⅳ 文言文所語是什麼意思
◎ 語
語 yǔ
〈動〉
(1) (形聲。從言,吾聲。本義:談論;議論;辯論)
(2) 同本義
語,論也。——《說文》
於時語語。——《詩·大雅·公劉》。傳:「論難曰語。」
旦日,卒中往往語。——《史記》
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莊子·秋水》
(3) 又如:語怪(談論怪物);語冰(談論冰);語議(言談議論)
(4) 交談,說話 [speak;say;talk]
語,言也。——《廣雅》
語使能也。——《禮記·文王世子》。註:「語,言也。」
(5) 又
既歌而語。
可與晤語。——《詩·陳風·東門之池》
笑語卒獲。——《詩·小雅·楚茨》
爾將可與語大理矣。——《莊子·秋水》
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史記·陳涉世家》
食不語,寢不言。——《論語·鄉黨》
乃向西北奮頭,喃喃細語。——《北史》
(6) 又如:語澀(說話艱難,不流利);語薄言輕(語言輕薄;說話輕佻,不穩重);語吐珠璣(說話、語言像珠璣般優美);語不間歇;語冰(比喻人的識量受到時、地所拘束,見識不廣);語語(語其所當語。即說所該說的話)
(7) 鳥獸蟲類鳴叫 [cry;chirp;roar]
君裙香暖金泥鳳,畫梁語燕驚殘夢。——前蜀· 牛嶠《菩薩蠻》
--------------------------------------------------------------------------------
◎ 語
語 yǔ
〈名〉
(1) 說的話
張勝聞之,恐前語發。——《漢書·李廣蘇建傳》
語曰:「唇亡則齒寒。」——《穀梁傳·僖公二年》
齊君之語偷。——《左傳·文公十七年》
◎ 語類楚聲 yǔlèichǔshēng
說話像楚地一帶口音
與人罕言語,語類楚聲。——明· 魏禧《大鐵椎傳》
◎ 語焉不詳 yǔyānbùxiáng
[do not speak in detail;do not elaborate] 粗略談及,沒有說得很詳細。焉,語助詞,韓愈《原道》:「荀與揚也,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荀,荀子。揚,揚雄
語焉不詳(說了但不詳細。「焉」字另有作兼詞「於之」講,「對烈士的事跡」,供參考)。——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基本詞義
--------------------------------------------------------------------------------
◎ 語
語 yù
〈動〉
(1) 告訴,使知道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左傳·隱公元年》
吾語女。——《論語·陽貨》
若引其許,若至,語人。——《三國志·方使歷芹傳》
夫語妻曰:「為王作劍,三年乃成…往必殺我。」——晉· 干寶《搜神記》
貧者語於富者曰…——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語言(告訴);語其友;不[可]以語人
你好! 文言文詞〝所〞的意思,在不同的語境,意思不一樣:所〈名詞〉(形聲。
從斤,戶聲。斤,斧子。
( hǔ)本義:伐木聲)「所」假借為「處」。處所;地方有截其所。
——《詩·商頌·殷武》不可不為擇所而後錯之。——《荀子·王霸》必於無人之所。
——《呂氏春秋·達郁》僻遠悠閑之所。——《呂氏春秋·謹聽》不如早為之棚滲所。
——《左傳·隱公元年》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縛牢甚。——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聊齋志異·促織》汝生於浙而葬於斯,離吾鄉七百餘里矣,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道理;方法 。
如:所以然(所以如此。指原因或道理);所詮(佛教語。
所解的義理)地方雖眾,無所用之。——《左傳·僖公四年》進行科學研究的機構 。
如:物理所;農民問題研究所。又指機關肢和畢或其他機構的名稱。
如:派出所;招待所;指揮所著落;結果勤而無所,必有悖心。——《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讎,名之為獨夫,固其所也。
——清· 黃宗羲《原君》所〈助詞〉表示結構,與後面的動詞結合,構成名詞性結構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二貴酋名曰館伴,夜則以兵圍所寓舍,而予不得歸矣。
——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矣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又如:聞所未聞;各盡所能用在作主謂結構的謂詞前,相當於「之」、「的」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納職焉。
——《史記》用作賓語提前的標志,多與「唯」字配合使用,相當於「是」臣唯命所試。——《列子》與「為」呼應,構成「為…所…」句式,表示被動。
其後楚目以削,數十年,竟為 秦所滅。——《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
——《資治通鑒》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宋· 蘇洵《六國論》又如:為好奇心所驅使;為實踐所證明與介詞「從」「由」「自」結合,組成所字結構,表示與動作有關的地方、原因、對象等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呂氏春秋·察今》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周公之遺所由使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
——《聊齋志異·促織》和介詞「以」組成「所以」這一短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與具體語言環境,有不同的意思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用什麼方法)——《墨子·公輸》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
——《呂氏春秋·察今》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三國志·諸葛亮傳》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諸葛亮《出師表》所〈量詞〉用於地點、位置,相當於「處」。
如:有房兩所用於山、島等物,相當於「座」百濟國西南海中有大島十五所。——《括地誌》用於建築物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班固《西都賦》所〈副詞〉尚,還江陵去 揚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樂府詩集》大約 。用在數量詞後面,表示大概的數目父去里所,復還。
——《史記·留侯世家》從弟子女十人所。——《史記·滑稽列傳》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立大巫後。
——《西門豹治鄴》所〈代詞〉這,此 。如:所事(此事);所以然(指「那個東西」。
因不便明言,用「所以然」隱語代指)表示疑問,相當於「何」、「什麼」問帝崩所病,立者誰子,年幾歲。——《漢書》若,如果 。
如:所不(誓詞。假使不)所〈形詞〉一切,所有 。
如:所事(亦作「所是」。凡事,事事);所有品(所佔有的東西);所是(所有)宜,適宜的,為其所需的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系辭下》許多的,多種的收拾得所事兒溫柔,妝點得諸余里顆恰。——《南呂·一枝花》可以的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
——《史記》希望對你有幫助。
◎ 語語 yǔ 〈動〉(1) (形聲。
從言,吾聲。本義:談論;議論;辯論)(2) 同本義 語,論也。
——《說文》於時語語。——《詩·大雅·公劉》。
傳:「論難曰語。」旦日,卒中往往語。
——《史記》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莊子·秋水》(3) 又如:語怪(談論怪物);語冰(談論冰);語議(言談議論)(4) 交談,說話 [speak;say;talk]語,言也。——《廣雅》語使能也。
——《禮記·文王世子》。註:「語,言也。」
(5) 又既歌而語。可與晤語。
——《詩·陳風·東門之池》笑語卒獲。——《詩·小雅·楚茨》爾將可與語大理矣。
——《莊子·秋水》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史記·陳涉世家》食不語,寢不言。
——《論語·鄉黨》乃向西北奮頭,喃喃細語。——《北史》(6) 又如:語澀(說話艱難,不流利);語薄言輕(語言輕薄;說話輕佻,不穩重);語吐珠璣(說話、語言像珠璣般優美);語不間歇;語冰(比喻人的識量受到時、地所拘束,見識不廣);語語(語其所當語。
即說所該說的話)(7) 鳥獸蟲類鳴叫 [cry;chirp;roar]君裙香暖金泥鳳,畫梁語燕驚殘夢。——前蜀· 牛嶠《菩薩蠻》--------------------------------------------------------------------------------◎ 語語 yǔ 〈名〉(1) 說的話 張勝聞之,恐前語發。
——《漢書·李廣蘇建傳》語曰:「唇亡則齒寒。」——《穀梁傳·僖公二年》齊君之語偷。
——《左傳·文公十七年》◎ 語類楚聲 yǔlèichǔshēng說話像楚地一帶口音與人罕言語,語類楚聲。——明· 魏禧《大鐵椎傳》◎ 語焉不詳 yǔyānbùxiáng[do not speak in detail;do not elaborate] 粗略談及,沒有說得很詳細。
焉,語助詞,韓愈《原道》:「荀與揚也,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荀,荀子。
揚,揚雄語焉不詳(說了但不詳細。「焉」字另有作兼詞「於之」講,「對烈士的事跡」,供參考)。
——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基本詞義--------------------------------------------------------------------------------◎ 語語 yù 〈動〉(1) 告訴,使知道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左傳·隱公元年》吾語女。
——《論語·陽貨》若引其許,若至,語人。——《三國志·方使傳》夫語妻曰:「為王作劍,三年乃成…往必殺我。」
——晉· 干寶《搜神記》貧者語於富者曰…——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2) 又如:語言(告訴);語其友;不[可]以語人。
所在:抄地方,處所;存在的地方。
文言文中,凡是結構助詞「所」字後面緊跟一個動詞、介詞,都是「所字結構」。只要掌握了它的特點,所有疑問都會迎刃而解。
這里只簡單明了地說說「所+動詞」。動詞前面加上所字,構成名詞性結構,可以做主語或賓語。實際上,它指的是動詞涉及的對象。理解時,只需要去掉所字,在動詞後面加上對象即可。「所種」=種的莊稼;「所欲」=想要的東西;「所讀」=讀的書。
「在」是一個動詞,居於、處於的意思。按照上面的理解方法,「所在」=居處的地方;在什麼地方。
【補充】
「所在」有時直接用為名詞,表示「地方」,不再是所字結構。
常見文言文虛詞用法——所
⑴處所,地方。例:①持童抵主人所。②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③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④樂土樂土,愛得我所!⑤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⑥某所,而母立於茲。⑦此何所也?
⑵用在動詞或者「介詞+動詞」之前,組成名詞性片語,相當於「。。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例:①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②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③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④荊柯有所待,欲與俱。⑤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產生的緣由。)
「所以」
⑴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相當於"用來。。的方法""是用來。。的"等。例:①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②故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
⑵表示原因。相當於「。。的原因(緣故)」。例:①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②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③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④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所謂」所說的。例:⑴酈道元所謂環水也。⑵此所謂戰勝於朝廷。⑶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⑷漢高帝所謂「某業所就,孰與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覺溢之於辭矣。
「所在」
⑴到處。例:石之鏗然有聲音者,所在皆是也。
⑵所在之處,處所。例:①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②急趨之,折過牆隅,迷其所在。③宮闕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
1、之(1) 代詞 1>第三人稱 今譯為:他、她、它 例釋:臣請入,與之同命。
《鴻門宴》2>第一人稱 今譯為:我例釋:①君將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說》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藺列傳》3>表近指 今譯為:這 例釋: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廉頗藺相如列傳》(2) 助詞 1>表結構 今譯為:的 例釋:①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孟子》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韓非子》 2>主謂之間取獨 例釋: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三國志•諸葛亮傳》3>賓前標志 不譯 例釋:宋何罪之有?《公輸》(凡是何…之…均為前置) 4>定後標志 不譯 例釋: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5>調整音節 不譯 例釋:①填然鼓之。
《孟子•梁惠王上》②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3)附(3)動詞作謂語今譯為:到、往 例釋:①吾欲之南海《為學》②行不知所之(到…去)《莊子•馬蹄》2、乎(1)語氣詞 1>表疑問、反問 今譯為:嗎、呢 例釋:壯士,能復飲乎! 《鴻門宴》2>表贊美、感嘆 今譯為:啊、呀 例釋: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呂氏春秋》3>表推測 今譯為:吧、呢 例釋: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後》4>表祈使 今譯為:吧 例釋:勉速行乎!無重而罪! 《戰國策》5>表商榷 今譯為:呢 例釋: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韓非子•顯學》17、者(1)特指代詞1>組成名詞短語今譯為:的、的人、的事 例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2>用在數詞後 今譯為:個、樣 例釋:請君擇於斯二者 《孟子•梁惠王下》3>用在時間詞後 今譯為:…的時候 例釋:曩者辱賜書,教以順於接物,推賢近士為務。《報任安書》 4>用在否定詞後 今譯為:…的話 例釋:不者,若屬且為所虜。
《鴻門宴》5>用在主謂短語之後表原因 譯為:…的原因例釋:吾妻之美我者,私(偏愛)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2)助詞1>引出判斷 不譯 例釋: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廉藺列傳》2>定後標志 不譯 例釋: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藺列傳》11、也 助詞 句中表句讀句尾表判斷。
例釋:①有夢也難尋覓《長亭送別》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也"前是名詞,表判斷) ③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10、焉(1)代詞 1>作賓語相當"之" 今譯為:它 例釋:①謹食之,時而獻焉《捕蛇者說》②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2>表疑問 今譯為:哪裡、怎麼例釋: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2)兼詞 兼"於之" (前面的動詞沒有賓語或需要有介賓短語做狀語時) 今譯為:於是、於此 例釋:①晉國天下莫強焉《孟子•梁惠王上》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3)助詞 1>表語氣 今譯為:了、呢、啊 例釋:①萬鍾於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②故錢塘之人日日候焉。
《柳毅傳》2>形容詞詞尾 今譯為:…地、…的樣子 例釋:①穆穆焉,皇皇焉,濟濟焉,信天下之壯觀也。《東京賦》 ②盤盤焉,囷囷焉(…的樣子)《阿房宮賦》9、為(1)介詞 1>表對象 今譯為:替、給、對 例釋:①為君翻作《琵琶行》。
②為人謀而不忠乎?《論語》③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史記•鴻門宴》"2>表原因 今譯為:因為、因此 例釋: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孟子》3>表目的 今譯為:為了 例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貨殖列傳序》4>表被動 今譯為:被 例釋: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史記•高祖本紀》(2)助詞 語助、提賓 無實義不譯 例釋:①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球之為聽。
《孟子》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季氏》(3)連詞 表假設 今譯為:如、如果 例釋:①秦為知之,必不救也。《戰國策•秦策》②王愛子美矣,雖然,惡子之鼻,子為見王,則必掩子鼻。
《戰國策•楚策四》(4)動詞 作謂語 今譯為:1>做、作 例釋: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孟子》2>治、治理例釋:①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國語》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六國論》3>擔任、充當 例釋:①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②董卓自為太師《後漢書》4>變為、變作 例釋: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逍遙游》5>當作、作為 例釋: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墨子•公輸》6>算作、算是 例釋:齊卿之位不為小矣,齊滕之路不為近矣。
《公孫丑下》7>叫做、稱為 例釋: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逍遙游》8>是 例釋: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為善,斯不善矣。
《老子•二章》9>有 例釋:夫滕,壤地褊小,將為君子焉,將為小人焉。《孟子》10>參與 例釋: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論語》11>認為 例釋: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7、若(1)代詞 1>第二人稱 今譯為:你、你的 例釋: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捕蛇者說》2>指示代詞 今譯為:如此、這樣、這個、這些 例釋:①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齊桓晉文之事》②南宮追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論語》(2)連詞 1>表選擇 今譯為:或、或者 例釋:以萬人若一郡。
Ⅳ 語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語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談論,說話;話,言論;諺語,俗語;告訴等。例如,如有所語,語的意思是談論、說話。
文言文語的意思
yǔ
①談弊孫論;說話。《核舟記》:「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②話;言論。《琵琶行》:「又聞此語重唧唧。」
③諺語;俗語。《左傳·僖公二年》:「語曰:『唇亡齒租殲鏈寒。』」
yù
告訴。《為學》:「貧者語於富者曰……」
【語次】談話之間。
語的基本字義
1、話:語言。漢語。英語。語錄。語匯。語重心長。
2、指改搭「諺語」或「古語」:語雲:「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3、代替語言的動作:手語。旗語。
4、說:細語。低語。
Ⅵ 言在文言文中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
什麼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相對於「白話文」而言。
第一個「文」,是書面文章的意思。「言」凱臘滾,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最後一個「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而語言進行表述,就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我國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局並。所以,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盯余為「文言文「。
Ⅶ 語在文言文的拼音的意思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中的意思: 說(名詞)例句:吾知所以拒子矣,吾不言。
言語,言論(名詞例句):聽其言而觀其行。一個字為一言,例句:五言詩;七言詩;萬言書。
一句話稱一言, 示例:一言為定;一言既出。著作,示例:焚百家之言。
助詞,示例:言刈其楚;言秣其馬。現代解釋: 講,說:~說。
~喻。~道。
~歡。~情。
~必有中(zhòng )(一說就說到點子上)。 說的話:~論。
~辭(亦作「言詞」)。語~。
~語。~簡意賅。
漢語的字:五~詩。七~絕句。
洋洋萬~。語助詞,無義:~歸於好。
「~告師氏,~告~歸」。
1.正確。與「非」相對。
偃之言是也。脊汪——《論語•陽貨》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陶潛《歸去來兮辭》
2.以為正確,認為正確。
國君之所是,必皆是之。——《墨子•尚同上》
3. 指示代詞。這,這個,這樣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韓愈《馬說》
4.這樣看來,由此看來
是進亦憂,退亦憂。——范仲淹《岳陽樓記》
5.代詞,作為賓語前置的標志
唯才是舉。——陳壽《三國志·魏書·魏武帝紀》
6.是,表判斷(同現代漢語)
此必是豫讓也。——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
7.凡是
是葯皆諳性。——賈島《送孫逸人》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末句「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劉禹錫《石頭城》中「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李清照《聲聲慢》「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以上句中「還」的讀音,是都應該讀成"huan"呢還是「hai」? 如何確定古典詩詞中「還」的讀音?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中的「還」讀huan 是」退身,返回」的意思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讀」hai 是」仍然」的意思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中的」還」讀huan 是」回返」的意思 讀hai 時,是副詞 讀huan時,是動詞 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有「仍然(後起意義)」的義項嫌汪,但讀音仍在huan下,未標hai。
這個字只有一個讀音huan,沒有讀hai 。古代可能花孩羔絞薏悸割溪公婁沒有「hai」這個音,粵語里兩字均讀「huan」。
查巴蜀書社之《古漢語字典》,有三個讀音。 huan(二聲):返回;償還;顧、回頭;若還、如其;通「環」。
xuan(二聲):旋、旋轉;迅速;敏捷。 hai(二聲):仍、尚;更。
[舊音:huan(二聲)]。
「而」在古漢語(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較復雜的,它有兩個讀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實詞,在另一個句子里又可以是虛詞;作實詞可以是名詞,可以是動詞,可以是代詞;作虛詞時可以是連詞,可以是助詞。
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十幾個。 下面我把首選的古漢語工具書——《辭源》上的解釋作依據,補充一些中學課本文言文課文中的句子作例句。
一並打給你。 而 一、ér 一頰毛,象毛之形。
凡鱗毛之下垂者也稱而。例如:《周禮·考工記·梓人》:「凡攫殺援噬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
二代詞。通「爾」汝,表示第二人稱。
可譯為「你(的)」、「你們(的)」。例如:《項脊軒志》:「某所,而母立於茲。」
三連詞。⒈表示並列關系,所連兩項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輕重,而是並列、並重的關系,可譯為「和」、「及」、「又」、「並且」或不譯。
例如:《兩小兒辯日》:「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⒉表示承接關系,所連兩項在時間、動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譯為「就」、「然後」、「來」、「便」等,或不譯。例如:《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 ⒊表示遞進關系,後項意思比前項意思更近一層,可譯為「而且」、「並且」等。
例如:《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 ⒋表示修飾關芹野仔系,前項修飾後項,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不譯。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⒌表示轉折關系,所連兩項在意思上相對或相反,可譯為「卻」、「但是」、「可是」等。
例如:《狼》:「後狼止而前狼又至」 ⒍表示假設關系,常連接分句中的主語和謂語,可譯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國說》:「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 ⒎ 因而、所以。
例如:《荀子·勸學》:「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⒏ 如果。
例如:《論語·八佾》:「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四助詞,跟「上」、「下」、「來」、「往」等方位詞連用,表示時間或范圍等,可譯為「以」。例如:《圖畫》:「古中國之畫,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構。」
⒈相當於「之」。例如:《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⒉表語氣。略近於「兮」。
例如:《論語·微子》:「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五 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詩經·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帶而厲。
彼君子女,卷發如蠆。」 二、néng ㄋㄥ 六通「能」。
⒈能夠。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紂幽厲,……不而矯其耳目之欲。」
⒉能力。例如:《莊子·逍遙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參考文獻:《辭源》《中學文言文索引詞典》 回答:2007-10-18 16:22 修改:2007-10-18 21:50 提問者對答案的評價: 共0條評論。
其他回答 共2條回答評論 ┆ 舉報 紅紅 [智者]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捨生而取義」中的「而」表並列。從語法角度看,「而」連接前後兩個動賓結構「捨生」「取義」,無輕重之分,更無遞進,轉折關系。
「捨生而取義」解釋為舍棄生命選擇道義。 下面是「而」用法總結! 而 (1) 第二人稱代詞,(2) 一般作定語 某所,而母立於茲。
( 2 ) 副詞,譯為「就,才」。 然則何時而樂耶? (3)連詞 並列關系,一般不譯。
蟹六跪而二螯。 遞進關系,譯為「並且」或「而且」。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承接關系,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吾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 轉折關系,譯為「但是」或「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假設關系,譯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幾何離? ⑥修飾關系,連接狀語與中心詞,可譯為「地」也可不譯。 吾嘗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因果關系,譯為「因而」。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及夫游之樂也。
⑧表比喻,譯為「如同」。 軍驚而壞都舍。
本文共用25個「而」字,表示前後詞句並列、承接、修飾、轉折等關系,想一想下列語句中「而」字的用法,體會它們各自語氣的輕重,探究「而」輕重音朗讀的規律。 (1)、太守與客來飲於此……而年又最高(遞進、重讀) (2)、若夫……岩穴暝 (承接、輕讀) (3)、朝而往,暮而歸 (修飾、輕讀) (4)、溪深而魚肥 (並列、輕讀) (5)、禽鳥……而不知人之樂 (轉折、重讀) 小結:凡是表轉折或遞進意味,都需重讀,凡連接詞與詞,有調節作用的則應輕讀。
學生齊讀,體會「也」和「而」的讀法。
Ⅷ 語字的意思 語是什麼意思
語的拼音是yù和yǔ,很多小夥伴只知其音,不知其意。那麼語的意思是什麼?語字到察舉底有何解釋呢?下面跟隨我一起來看看語字的意思 語是什麼意思吧。
語字的意思:
● 語
(語)
yǔ ㄩˇ
◎ 話:語言。漢語。英語。語錄。語匯。語重心長。
◎ 指「諺語」或「古語」:語雲:「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代替語言的動作:手語。旗語。
◎ 說:細語。低語。
語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語
語 yǔ
〈動〉
(1) (形聲。從言,吾聲。本義:談論;議論;辯論)
(2) 同本義 [discuss;talk about;comment;argue;debate]
語,論耐啟也。——《說文》
於時語語。——《詩·大雅·公劉》。傳:「論難曰語。」
旦日,卒中往往語。——《史記》
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莊子·秋水》
(3) 又如:語怪(談論怪物);語冰(談論冰);語議(言談議論)
(4) 交談,說話 [speak;say;talk]
語,言也。——《廣雅》
語使能也。——《禮記·文王世子》。注:「語,言也。」
(5) 又
既歌而語。
可與晤語。——《詩·陳風·東門之池》
笑語卒獲。——《詩·小雅·楚茨》
爾將可與語大理矣。——《莊子·秋水》
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史記·陳涉世家》
食不語,寢不言。——《論語·鄉黨》
乃向西北奮頭,喃喃細語。——《北史》
(6) 又如:語澀(說話艱難,不流利);語薄言輕(語言輕薄;說話輕佻,不穩重);語吐珠璣(說話、語言像珠璣般優美);語不間歇;語冰(比喻人的識量受到時、地所拘束,見識不廣);語語(語其所當語。即說所該說的話)
(7) 鳥獸蟲類鳴叫 [cry;chirp;roar]
君裙香暖金泥鳳,畫梁語燕驚殘夢。——前蜀· 牛嶠《菩薩蠻》
(8) 又如:語風(在風中鳴叫);語燕(會說話的燕子);語鳥(會說話的鳥);語關關(形容鳥兒鳴叫之聲)
詞性變化
◎ 語
語 yǔ
〈名〉
(1) 說的話 [spoken language;word]
張勝聞之,恐前語發。——《漢書·李廣蘇建傳》
語曰:「唇亡則齒寒。」——《穀梁傳·僖公二年》
齊君之語偷。——《敗畝碧左傳·文公十七年》
(2) 又如:語體詩(用口語寫的詩);語話(話語;言語);土語(土話);評語(評論的話)
(3) 特指諺語、古語或成語 [idiom;set phrase;proverb;saying]。如:語例(用語的慣例);口頭語;熟語;韻語;妙語;俚語;豪語
(4) 詞語 [word]
為人性僻躭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5) 又如:語驚四座;語泄(密語外泄);語義(也稱詞義。指詞語的意義);語妙天下(言語精妙,無人可及)
(6) 語言 [language]
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 齊語也。——《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語支(語言學。依譜系分類法分出的比語族小的語言系統);語言文字(語言學與文字學的合稱);語簡意賅(語言簡練,意思完備);語學(研究言語、文字的性質及用法的學問)
(8) 用以示意的動作或信號 [signal]。如:目語;手語;燈語
(9) 語法學科用來表示句子成人的術語 [term used in analysis of sentences]。如:主語;謂語;賓語、表語、狀語
(10) 另見 yù
基本詞義
◎ 語
語 yù
〈動〉
(1) 告訴,使知道 [inform;tell]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左傳·隱公元年》
吾語女。——《論語·陽貨》
若引其許,若至,語人。——《三國志·方使傳》
夫語妻曰:「為王作劍,三年乃成…往必殺我。」——晉· 干寶《搜神記》
貧者語於富者曰…——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語言(告訴);語其友;不[可]以語人
(3) 另見 yǔ
語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上】【言字部】語;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1188第18
【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
Ⅸ 語的一詞多義文言文
在文言文中,「語」的一詞多義特徵,不但體現在「語」有多種詞性上做游,還體現在「語」有不同的讀音,而產生了不同的意義上。純升銷
語,讀作yǔ,是一個形聲字,從言,吾聲,動詞,本義是談論、議論、辯論。因此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說:語,論也。《詩·大雅·公劉》也有「於時語語」的詩句,詩經傳解釋說:「論難曰語。」其它的例子還有:旦日,卒中往往語。——《史記》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莊子·秋水》由這個本義引申,語有交談、說話的意思。《史記·陳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論語·鄉黨》:食不語,寢不言。
語讀作yǔ時,還可以作名詞,一是指說的話。張勝聞之,恐前語發。——《漢書·李廣蘇建傳》語曰:「唇亡則齒寒。」——《穀梁傳·僖公二年》二是指詞語、語言。為人性僻躭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笑襪語也。——《孟子·滕文公下》
語,讀作yù時,主要作動詞,意思是告訴,使知道。例如: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左傳·隱公元年》夫語妻曰:「為王作劍,三年乃成…往必殺我。」——晉· 干寶《搜神記》貧者語於富者曰…——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