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2020高考語文會考什麼文言文

2020高考語文會考什麼文言文

發布時間:2023-05-18 10:37:04

『壹』 高考語文都考什麼文言文還考初中的是嗎

全國卷高考語文一共有四道大題,第一道大題是現代文閱讀,滿分35分;第二道大題是古文閱讀,滿分同樣是35分;第三道大題是基礎知識部分,滿分20分;第四道大題是作文,滿分是60分。

高考文言文除了考綱確定的64篇,還要考其他的課外文言文,而且文言文閱讀一項中的文言文都是來自課外的,涉及人物傳記的尤其多。

對於這樣一個概括的題型分析,大家可能還存在疑惑,不知道具體每道大題裡面考什麼內容。作文,毫無疑問,一般是根據材料進行擬題,一般寫成議論文比較好寫。

而現代文部分分為文學類、實用類、論述類等幾種文體,古文題型則包括文言文、古詩詞以及默寫。基礎題部分題型有成語、病句及語言運用等。

高中的語文學習,擴大閱讀量,強化閱讀能力猜備笑,注重積累,注重實際運用。

在閱讀中,提高對信息篩選加工能力和認識水平

如今年的北京卷,多文本閱讀(科技文閱讀)第4題要求考生推斷時間,需要從兩則材料中篩選出相關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得出結論。

(1)2020高考語文會考什麼文言文擴展閱讀

高考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1、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

2、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

3、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穗含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滾兄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

4、掌握文言文翻譯的三條標准。將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通常講究信、達、雅。所謂信,指的是忠實於原文。原文講的是什麼意思,譯成現代漢語後應能如實傳達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隨意增減文意,更不能曲解。

5、所謂達,指的是譯成的話要符合現代漢語的規范,要文通字順,不能夠雖然忠實原文,卻譯得句子拗口,令人難讀或難懂。

『貳』 高考語文都考什麼文言文還考初中的是嗎

全國卷高考語文一共有四道大題,第一道大題是現代文閱讀,滿分35分;第二道大題是古文閱讀,滿分同樣是35分;第三道大題是基礎知識部分,滿分20分;第四道大題是作文,滿分是60分。

高考文言文除了考綱確定的64篇,還要考其他的課外文言文,而且文言文閱讀一項中的文言文都是來自課外的,涉及人物傳記的尤其多。

對於這樣一個概括的題型分析,大家可能還存在疑惑,不知道具體每道大題裡面考什麼內容。作文,毫無疑問,一般是根據材料進行擬題,一般寫成議論文比較好寫。

而現代文部分分為文學類、實用類、論述類等幾種文體,古文題型則包括文言文、古詩詞以及默寫。基礎題部分題型有成語、病句及語言運用等。

高中的語文學習,擴大閱讀量,強化閱讀能力,注重積累,注重實際運用。

在閱讀中,提高對信息篩選加工能力和認識水平

如今年的北京卷,多文本閱讀(科技文閱讀)第4題要求考生推斷時間,需要從兩則材料中篩選出相關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得出結論。

(2)2020高考語文會考什麼文言文擴展閱讀

高考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1、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

2、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

3、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

4、掌握文言文翻譯的三條標准。將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通常講究信、達、雅。所謂信,指的是忠實於原文。原文講的是什麼意思,譯成現代漢語後應能如實傳達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隨意增減文意,更不能曲解。

5、所謂達,指的是譯成的話要符合現代漢語的規范,要文通字順,不能夠雖然忠實原文,卻譯得句子拗口,令人難讀或難懂。

『叄』 文言文主要考哪些

1. 【中考課內文言文都是什麼題目

中考課內文言文目錄1.孔子語錄 2.魚我所欲也 孟子3.生於憂患,死燃兆於安樂 孟子4.曹劌論戰 左傳5.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6.出師表 諸葛亮 7.桃花源記 陶潛8.三峽 酈道元 9.雜說(四) 韓愈10.陋室銘 劉禹錫11.小石潭記 柳宗元12.岳陽樓記 范仲淹13.醉翁亭記 歐陽修14.愛蓮說 周敦頤15.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16.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宋濂中考文言文題目題型 第一類 文言文字詞 考點分析 考點詳解 一、文言文實詞 二、文言文虛詞 方法揭秘 一、聯系語境 二、存疑對照 三、注重積累、找尋規律 附錄一 常考實詞清單 附錄二 常考虛詞清單第二類 文言文斷句 考點分析 考點詳解 一、文言文朗讀節奏 二、文言文斷句 方法揭秘 一、整體感知,自然斷句 二、把握詞義,准確斷句 三、藉助語法,合理斷句 附錄 文言文蔽段遲句式第三類 文言文翻譯 考點分析 考點詳解 一、落實重要實詞 二、把握句式特點 三、領會語句大意 四、關注文句語氣 療法揭秘 一、文言翻譯的基本要求:信、達、雅 二、文言翻譯的基本方法第四類 文言文內容理解與鑒賞第五類 文言文綜合訓練。

2. 中考語文文言文考哪些

2009年中考文言文課內閱讀篇目

序號 冊數 課目 課文 作者

1 七上 5 童趣

2 七上 10 《論語》十則 孔子 課標篇目

3 七上 25 詠雪

4 七上 25 陳太丘與友期

5 七下 5 傷仲永 王安石

6 七下 20 口技

7 七下 25 誇父逐日

8 八上 21 桃花源記 陶淵明 課標篇目

9 八上 22 陋室銘 劉禹錫 課標篇目

10 八上 22 愛蓮說 周敦頤 課標篇目

11 八上 26 三峽 酈道元 課標篇目

12 八上 27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3. 高考常考的文言文有哪些

1.荊軻刺秦王(易水訣別一段,1) 《戰國策》

2.蘭亭集序(全文,2)王羲之

3.游褒禪山記宏李(第三段,2)王安石

4.赤壁賦(全文,2)蘇軾

5.寡人之於國也(全文,3)《孟子》

6.勸學(全文,3)《荀子》

7.過秦論(後三段,3)賈誼

8.廉頗藺相如列傳(負荊請罪部分,4)司馬遷

9.陳情表(全文,5)李密

10.歸去來兮辭並序(全文,5)陶淵明

11.滕王閣序(2-3段,5)王勃

『肆』 高考語文要考的 名篇名句 文言文和詩詞 給總結下

第一冊
1.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
2.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毛澤東《採桑子 重陽》)
3.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鄭愁予《錯誤》)
4.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譽告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5.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6. 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7.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棗慶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8.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9.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左傳 燭之武退秦師》)
10. 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11.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12.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13、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戰國策 鄒忌諷齊王納諫》)
14.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觸龍說趙太後》)
15、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孟子《寡人之於國也》)
16、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17.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18.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19、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20、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2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荀子《勸學》)
第二冊
22、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23、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 誼《過秦論》)
24、今者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5、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司馬《鴻門宴》)
26、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王羲之 《蘭亭集序》)
27、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王羲之 《蘭亭集序》)
28、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惘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陶潛《歸去來兮辭》)
29、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凳虛握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陶潛《歸去來兮辭》)
30、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陶潛《歸去來兮辭》)
31、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陶潛《歸去來兮辭》)
32、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而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陶潛《歸去來兮辭》)
33、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陶潛《歸去來兮辭》)
34、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 《師說》)
35、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 《師說》)
36、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37、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韓愈 《師說》)
38、長橋卧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杜牧 《阿房宮賦》)
39、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40、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41、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 《阿房宮賦》)
42、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杜牧 《阿房宮賦》)
43、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44、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45、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46、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47、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48、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並用,垂拱而治。(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第三冊
49、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50、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詩經 衛風 氓》)
51、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詩經 秦風 無衣》)
52、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爾不見,搔首踟躕。(《詩經 邶風 靜女》)
53、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54、日月忽其不淹兮,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55、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屈原《離騷》)
56、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綉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57、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58、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59、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孔雀東南飛》)
60、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迢迢牽牛星》)
61、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6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3、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64、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陶淵明《歸園田居》)
65、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陶淵明《歸園田居》)
66、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67、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68、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69、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70、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白居易《琵琶行》)
71、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72、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73、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宮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74、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75、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76、書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77、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78、、雨 霖 鈴 柳永
寒蟬凄切。 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時煙波, 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 更與何人說?
79、、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80、、鵲橋仙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81、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82、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可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83、揚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歸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
84、越中覽古 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85、臨安春雨初霽 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86、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87、過華清宮 杜牧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88、浪淘沙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89、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90、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91、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92、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
93、、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94、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95、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蘇洵 《六國論》)
96、古人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而人之所罕至也。
97、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 《游褒禪山記》)
98、書曰:「滿招損,謙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歐陽修 《伶官傳序》)
99、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歐陽修 《伶官傳序》)
100、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鍾山記》)
101、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歸有光 《項脊軒志》)
102、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歸有光 《項脊軒志》)
第四冊
103、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104、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105、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106、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107、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108、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李密《陳情表》)
109、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蘇軾 《赤壁賦》)
110、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傾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蘇軾《赤壁賦》)
111、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軾《赤壁賦》)
112、寄浮游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蘇軾《赤壁賦》)
113、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生,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共適。(蘇軾《赤壁賦》)
114、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王勃 《滕王閣序》)
115、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王勃《滕王閣序》)
116、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王勃《滕王閣序》)
117、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王勃《滕王閣序》)
118、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王勃 《滕王閣序》)
119、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120、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王勃《滕王閣序》)
121、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辛棄疾 《竇娥冤》)
122、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長亭送別》)
123、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莊子《逍遙游》)
第五冊
124、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李白《蜀道難》)
125、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李白《蜀道難》)
126、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李白《蜀道難》)
127、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將進酒》)
128、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李白《將進酒》)
129、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杜甫 《兵車行》)
130、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 (杜甫《兵車行》)
131、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杜甫《兵車行》)
132、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杜甫《兵車行》)
133、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杜甫《兵車行》)
134、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青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135、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東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36、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137、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138、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1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齊桓晉文之事章》)
140、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 齊桓晉文之事章》)
141、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途矣。(《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章》)
142、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齊桓晉文之事章》)
第六冊
143、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司馬遷《報任安書》)
144、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145、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146、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伍』 高考必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1. 求高考文言文常識總結

文學常識不得記混記雜,要時刻注意辨析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識,如記清一些不同流派的文學主張和代表人物等等;名句名篇的背誦最終要通過默寫落實在卷面上,在復習中,一定要背默結合,默寫時還要細心,不要出現錯字、漏字、前後顛倒等錯誤,此外,還應注意標點和語氣。

【考點達標】⒈."何處招魂困猜肆,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這副對聯,說的是( ) A.賈誼 B.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答案:C(對聯中嵌有屈原詩歌《招魂》《九歌》名,屈原的詩中以芳草自喻品質的高潔。屈原被放逐在湘江、沅江。

從內容上看,與屈原事相合;從感情上看,表達了惋惜、同情的心意。)⒉下列作品、作家、國別(或朝代)對應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西遊記》-吳承恩-明代 《神曲》-但丁-德國 B.《鏡花緣》-李汝珍-明代 《湯姆•索亞歷險記》-馬克•吐溫-美國 C.《西廂記》-王實甫-元代 《唐璜》-拜倫-英國 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 《紅與黑》-莫泊桑-法國 答案:C(A.《神曲》的作者但丁是義大利人,不是德國人;B.《鏡花緣》的作者李汝珍是清代人,不是明代人;D.《紅與黑》的作者是法國的司湯達,不是莫泊桑。

) ⒊"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這首詩中的"三父子"的是( ) A.曹操、曹丕、曹植 B.蘇洵、蘇軾、蘇轍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鶴 答案:B(題干中的一首詩是朱德同志為四川三蘇祠而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B項。

A項中,曹操、曹丕、曹植雖是三父子,也都是大文豪,而且也都有詩賦流傳於今,但他們不符合詩中「峨眉共比高」這一汪轎內容。C項中,班彪、班固、班超雖為三父子,其中班彪、班固均以史學著稱,而班超有是名將,所以與詩中「都是大文豪」內容不符。

D項中杜甫、杜牧、杜荀鶴不是父子關系,因此更不符合詩意了。)。

2. 高中文言文知識點

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文言文知識點是高中學習語文時期的主要知識點之一,主要包括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篩選文言文中的信息、歸納文言文的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古文中的觀點態度、等,以下是各具體知識點總結的理解和分析。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實詞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虛詞 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特殊句式 詞類活用 通假字 古今異義字 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文言文翻譯 篩選文言文中的信息:篩選信息 歸納文言文的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歸納概括 典故 分析概括作者在古文中的觀點態度:觀點態度。

3. 全國高考語文2019必背的古文有哪些

解釋如下目前考綱並無變化:高中課標必背14篇 1勸學 2逍遙游 3師說 4阿房宮賦 5赤壁賦 6氓 7離騷 8蜀道難 9登高 10琵琶行 11錦瑟 12虞美人 13念奴嬌·赤壁懷古 1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初中課標必背50篇 1《論語》十則 2魚我所欲也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4曹劌論戰 5鄒忌諷齊王納諫 6出師表 7桃花源記 8三峽 9馬說 10陋室銘 11小石潭記 12岳陽樓記 13醉翁亭記 14愛蓮說 15記承天寺夜遊 16送東陽馬生序 17關雎 18蒹葭 19觀滄海 20飲酒(其五)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次北固山下 23使至塞上 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25行路難(其一) 26望岳 27春望 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2觀刈麥 33錢塘湖春行 34雁門太守行 35赤壁 36泊秦淮 37夜雨寄北 38無題 39相見歡 40漁兆此家傲·秋思 41浣溪沙 42登飛來峰 43江城子·密州出獵 44水調歌頭 45游山西村 46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47過零丁洋 48天凈沙·秋思 49山坡羊·潼關懷古 50己亥雜詩。

4. 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

原發布者:李鳳琴

基礎課程教學資料

《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

一、一詞多義

「之」

1、公從之(代佚之狐的建議) 2、許之(人稱代詞,鄭文公) 3、將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詞)

4、子犯請擊之(秦國,代詞) 5、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鄰之厚,君之薄也(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7、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以」「而」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過也(連詞,表承接) 2、敢以煩執事(介詞,拿) 3、越國以鄙遠(連詞,表承接) 4、因人之力而敝之(連詞,表轉折) 5、以亂易整,不武(介詞,拿、用) 「焉」

1、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

2、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何)

3、朝濟而夕設版焉(兼詞,「於之」,在那裡)

4、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裡)

「其」

1、以其無禮於晉(代詞,鄭國)

2、君知其難也(代詞,這件事)

3、吾其還也(表商量或希望語氣) 註:思考練習三中「若、說、辭、鄙、微」自己整理到積累本上。

二、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通「供」,供給) 3、秦伯說(同「悅」) 4三、詞類活用 1372414二、通假字:蟹六跪而二螯222意動43

5. 高中語文常考的一百三十個文言實詞

120個 需要的話,給你發過去高考120個文言實詞詞義及課文例句整理1、愛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愛惜,吝惜)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愛惜,吝惜)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愛慕,欣賞)6、古之遺愛也(恩惠)7、愛而不見,搔首躑躅(隱蔽,躲藏)2、安1、風雨不動安如山?(安穩)2、何故置某於安閑之地。

(安全)3、然後得一夕安寢(安逸)4、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安撫,撫慰)5、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安置、安放)6、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哪裡)7、衣食所安(養生)8、既來之,則安之(使---安)3、被1、禹,湯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表示被動)3、將軍身被堅執銳,(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發行吟澤畔(通「披」散開)5、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被子)6、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覆蓋)4、倍1、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違背)2、焉用亡鄰以倍鄭(增加)3、五則攻之,倍則分之(一倍,加倍)4、每逢佳節倍思親(越發、更加)5、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莖干)2、蓋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礎)3、此之謂失其本心(本來,原來)4、今存其本不忍廢,道中手自鈔錄(版本,稿本)5、是無難,別具本間章(臣子給皇帝的奏章或書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詞,書冊的計量單位)7、此之謂失其本心(天賦的善心)8、本未倒置(樹根,樹梢,引申為主次,先後等)9、抑本其成敗之跡(推究本源、考查)6、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邊界地方)2、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庸俗,淺陋,鄙俗)3、鄙人?自稱的謙詞4孔子鄙其小器(輕視)7、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兵器,軍械)2、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士兵,軍隊)3、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戰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殺人)5、兵符:古代派兵用的憑證8、病1、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疾病)2、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困苦,睏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點)4、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擔心,憂慮)5、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損害)6、今人乃以儉相詬病(責備、羞辱)9、察1、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仔細看,觀察)2、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考慮)3、雖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潔白的樣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則無魚(精明)10、朝chao1、朝服衣冠(zhao早晨)2、相如每朝時,常稱病(朝見,朝拜)3、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朝見,朝拜)4、於是入朝見威王(朝庭)5、兩朝開濟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聽朝(朝政)7坐南向北(對、向)11、曾1、曾不能毀山之一毛(用作加強語氣,有時相當於「連----都----」或「竟」、竟然「)2、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經)3、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竟然)4、是高、曾時為一倍(與自己隔兩代的親屬)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12、乘cheng1、乘犢車,從吏卒(駕車,坐車,騎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著,憑借)3、自京師乘風雪(趁,冒著)4、以乘韋先,牛二十犒師(四)5、比至陳,車六七百乘,(sheng量詞,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6、乘鄂渚而反顧兮(登上)13、誠1、帝感其誠(真心真意)2、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實在,的確)3、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果真,如果)4、帝感其誠(誠心,誠意)14、除1、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台階)2、為漢家除殘去穢(清除,去掉)3、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拜官授職)6、不徐不疾(遲緩)7、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慢慢地,緩緩地)15、辭1、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言詞,言語)2、皆好辭而以賦見稱(文詞,文學)3、動以朝廷為辭(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推辭)5、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告別,辭別)6、陶淵明的《歸去來辭》(古代的一種文體)7、大禮不辭小讓(講究,計教)8、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辭令:應酬的言辭)9、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辭謝,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辭伐罪企(命令)16、從1、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跟隨,隨從)2、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聽從,順從)3、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向---學習)4、樊噲從良坐(依傍)5、從此道至吾軍(由,自)6、弟走從軍阿姨死(參與)7、其從如雲(隨從的人)8、欲不可從(放縱)9、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zong次於最親的親屬)10、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通「縱」。

東西為橫,南北為縱。合縱:戰國時期六國聯合反對秦國的策略)11、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從事,官名)12、可以便宜從事,向必稟我(辦事)13、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從容,舒緩,不急迫)17、殆1、知彼知已,百戰不殆(危險)2、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近於,幾乎)3、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大。

6. 2017高考語文必背74篇目錄

新課標高考大綱語文背誦篇目(共74篇)高中14篇:荀子《勸學》、莊子《逍遙游》、韓愈《師說》、杜牧《阿房宮賦》、蘇軾《赤壁賦》、《詩經•衛風•氓》、《離騷》、李白《蜀道難》、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隱《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辛棄疾《永遇樂》(千古江山)。

初中60篇:《論語》12章,《孟子三章》(《魚我所欲也》、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莊子》一則,《禮記》一則(雖有佳餚),《列子》一則(伯牙善鼓琴),《左傳•曹劌論戰》、《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諸葛亮《出師表》、陶潛《桃花源記》、《答謝中書書》((南朝)陶弘景),《木蘭辭》,《湖心亭看雪》,《河中石獸》,《十五從軍征》,《登幽州台歌》,酈道元《三峽》、韓愈《雜說(四)》、劉禹錫《陋室銘》、柳宗元《小石潭記》、范仲淹《岳陽樓記》、歐陽修《醉翁亭記》、周敦頤《愛蓮說》、蘇軾《記承天寺夜遊》、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節選)》、《詩經•關雎》、《詩經•蒹葭》、曹操《觀滄海》、陶潛《飲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灣《次北固山下》、王維《使至塞上》、《黃鶴樓》(崔顥),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行路難》、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賣炭翁》,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白居易《觀刈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李賀《雁門太守行》、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李商隱《夜雨寄北》、李商隱《無題》、李煜《相見歡》、范仲淹《漁家傲》、晏殊《浣溪沙》、王安石《登飛來峰》、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水調歌頭》、陸游《游山西村》、辛棄疾《破陣子》、文天祥《過零丁洋》、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南鄉子》(何處望神州),龔自珍《己亥雜詩》,《滿江紅》(秋瑾)。

7. 高考必備古詩文有哪些

勸學 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ء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ء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逍遙游 莊子 師 說 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阿房宮賦 杜牧 前赤壁賦 蘇軾 離騷 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饞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初既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蜀道難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琵琶行 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

『陸』 廣東必考文言文24

1. 廣東中考必考課內文言文有哪些(2013)

按教育部制定的7-9年級新課程標准,以下21篇是必考的。

1 《論語》十二則

2 曹劌論戰

3 《孟子》三則(魚我所欲也;富貴不能淫;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4 《莊子》一則(北冥有魚……亦若是則巳矣。)

5 《禮記》一則(雖有佳餚)

6 《列子》一則(伯牙善鼓琴……吾於何逃聲哉?)

7 鄒忌諷齊王納諫

8 出師表

9 桃花源記

10 與謝中書書

11 三峽

12 雜說(四)

13 陋室銘

14 小石潭記

15 岳陽樓記

16 醉翁亭記

17 愛蓮說

18 記承天寺夜遊

19 送東陽馬生序(余幼時即嗜學……況才之過於余者乎?)

20 湖心亭看雪

21 河中石獸

2. 中考必背文言文24首

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十則》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十則》

3.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十則》

4.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⑥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十則》

5.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十則》

6.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十則》

7.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十則》

8.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十則》

9. 魚,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讓笑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魚我所欲也》孟子

10.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魚我所欲也》孟子

11.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12.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劌論戰》

13.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14.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出師表》諸葛亮

15.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桃花源記》陶淵明

中考有多重要?

16. 中考和高考一樣,是一個人群的分水嶺,考上了普高就意味著需要向大學進發,而沒考上就會進入專職學校,兩種人的發展軌跡就會變化,從而改變一生。

17. 中考相對於高考來說不是太難,因為中考是學業水平考試,而高考則是人才選拔考試,所以如果中考沒有考好就意味著讀書上大學這條路也許不適合自己。

3. 廣東高考語文必考的閱讀 文言文 名著 等考點;還有除了必考的文言文

高考是不會考課內文言文的,但其實實詞虛詞 考的就是那麼多東西 弄會了就可以了 給樓主列個表 希望樓主努力學習 學業有成[知識要點] 常見文言虛詞18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老滑盯於、與、則、者、之。

[知識點解說] 一、代詞:代詞是代替詞、片語和句子的詞。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詞語重復,使文章簡潔。

常用詞——之、其。 二介詞是把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片語介紹給動詞、形容詞,以表示與之有關的處所、時間、方式、原因、對象等的詞。

不能單獨使用,它一定與所帶的賓語組成介賓片語來修飾或補充說明動詞、形容詞,作句子的狀語或補語。介詞可根據功用分表處所的、表時間的、表原因的侍和、表對象的、表憑借的、表被動的等六種。

使用頻率高,用法比較復雜的介詞——於、以、為、與。 三、連詞:連詞是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片語或句子表示它們之間的某種關系的詞,其本身無實在意義,但它可幫助我們認識句子的語法結構和邏輯關系,更准確地理解句意,連詞可按其所表示的結構,邏輯關系進行歸類。

(表並列關系、表層進關系、選擇關系、表承接關系、表轉折關系、因果目的關系、假設關系、修飾關系) 四、表示肯定、否定、推測、反詰等各種語氣的副詞。 五、助詞 :助詞是古代漢語中不能單獨使用,也不能充當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種輔助作用的詞。

一、而 1、表示轉折關系,相當於「然而」、「可是」、「卻」。2、表示偏正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 於 「著」、「地」等,或不譯。

3、表示假設關系,連接主語和謂語,相當於「如果」、「假使」。4、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

5.表示承遞關系,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6.通「如」:好像,如同。

7.通「爾」,你,你的。8.復合結構的用法:(1)「而已」:罷了。

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2)「而後」:才,方才。

例:賴膚覺之助,而後見為體。(3)「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例: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二、何 1.什麼。

2.怎麼樣。3.哪裡。

4.多麼。5.為什麼。

6.怎麼。7.作語助詞相當於「啊」。

8.何:通「呵」,喝問。(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

9.復合結構的用法:(1)「何如」:怎麼樣,怎樣。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2)「何消」:哪用得著。

例:這自然,何消吩附。(3)「何若」:如何,怎樣。

例:此為何若人。(4)「何嘗」:並非。

例:你說的何嘗不是。(5)「何為」:a什麼是。

例:何為「護官符」?b怎麼會?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c作什麼。例:①客何為者?②敬傑多而財有餘,何為而不成?(6)「何意」:a什麼意思。

例:卻不害我,倒與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b豈料,哪裡料到。例: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7)「何由」:a如何。

例:長夜沾濕何由徹。b什麼原因。

例:致之何由?由於疾病。c從什麼地方。

例:何由知吾可也?(8)「何乃」:怎麼能。例:何乃太區區!(9)「何得」:怎麼能。

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10)「何加」:有什麼益處。例:萬鍾於我何加焉!(11)「何曾」:有什麼益處。

例: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12)「何其」:多麼。例:何其衰也!三、乎 1.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嗎」、「呢」。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3.形容詞詞尾,有時相當於「地」。

4.表示測度語氣,相當於「吧」。5.同「於」。

6.表示感嘆語氣,相當於「啊」、「呀」。7.表示商量語氣,相當於「嗎」,「吧」。

8.用在句中,表示停頓語氣。四、乃 1.於是,就。

2.才,這才。3.卻。

4.是,就是,原來是。5.竟然。

6.而,又。 7.你,你的。

五、其 1.用作第三人稱,表示領屬關系,相當於「他、她、它(們)的。」2.其中,其中的。

3.活用作第一人稱。相當於「我(的)」、「自己(的)。」

4.用作第三人稱,相當於「他、她、它(們)。」5.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遠指,相當於「那」之類的詞。7.指示人、事、物,有時表示近指,相當於「這」之類的詞。

8.在句中表示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9.在句中表示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不概」、「可能」。

10.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 六、且 1.暫且,姑且。

2.將,將要。3.而且,並且。

4.況且,再說。5.尚且,還。

6.連接兩個形容詞,表示關系:又,又。

又。

7.同「夫」,句首助詞。

8.連接兩個動詞表示並列關系:一面。

一面。

;一邊。

一邊。

七、若 1.如果,假如。

2.像,好像。3.你(的),你們(的)。

4.此,如此,這樣。 5.至於。

八、所 1.處所,地方。2.用在動詞或者「介詞+動詞」之前,組成名詞性片語,相當於「。

的事、物」? 「。

的地方」、「。

的人」等。

3.復合結構的用法:(1)「所以」:a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相當於「用來。

的方法」「是用來。

的」等。

b表示原因。相當於「。

的原因(緣故)」。

(2)「所謂」:所說的。(3)「所在」:a到處。

4. 中考必考文言文篇目

Well

我有本09年的廣東省中考必考篇目

目錄如下

上篇 文言文

1《論語》十九則

2 魚我所欲也

3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4 曹劌論戰

5 鄒忌諷齊王納諫

6 出師表

7 桃花源記

8 三峽

9 馬說

10 陋室銘

11 小石潭記

12 岳陽樓記

13 醉翁亭記

14 愛蓮說

15 記承天寺夜遊

16 送東陽馬生序

17 愚公移山

18 與朱元思書

19 口技

下篇 古代詩歌

1 關雎

2 蒹葭

3 觀滄海

4 飲酒

5 木蘭詩

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 次北固山下

8 過故人庄

9 使至塞上

10 黃鶴樓

11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2 行路難

13 望岳

14 春望

15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6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7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8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9 觀刈麥

20 錢塘湖春行

21 雁門太守行

22 赤壁

23 泊秦淮

24 夜雨寄北

25 無題

26 相見歡

27 漁家傲

28 浣溪沙 (晏殊

29 登飛來峰

30 江城子.密州出獵

31 水調歌頭

32 浣溪沙(蘇軾

33 游山西村

34 西江月

35 破陣子

36 過零丁洋

37 天凈沙.秋思

38 山坡羊.潼關懷古

39 己亥雜詩

5. 廣東高考必背古詩和文言文有哪些

文言文(18篇)

1.《論語》六則

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3.魚我所欲也 《孟子》

4.逍遙游 《莊子》

5.勸學 《苟子》

6.曹劌論戰 《左傳》

7.出師表 諸葛亮

8.桃花源記 陶潛

9.三峽 酈道元

10.師說 韓愈

11.陋室銘 劉禹錫

12.阿房宮賦 杜牧

13.岳陽樓記 范仲淹

14.醉翁亭記 歐陽修

15.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16.赤壁賦 蘇軾

17.愛蓮說 周敦頤

詩詞曲(42首)

1.關雎 《詩經》

2.蒹葭 《詩經》

3.氓 《詩經》

4.離騷 曲原

5.觀滄海 曹操

6.飲酒(結廬在人境) 陶潛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8.次北固山下 王灣

9.使至塞上 王維

10.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11.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2.蜀道難 李白

13.望岳 杜甫

14.春望 杜甫

15.登高 杜甫

16.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18.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19.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20.觀刈麥 白居易

21.琵琶行 白居易

22.雁門太守行 李賀

23.赤壁 杜牧

24.泊秦淮 杜牧

25.夜雨寄北 李商隱

26.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

27.綿瑟 李商隱

28.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

2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

30.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最異) 范仲淹

31.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

32.登飛來峰 王安石

33.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3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35.念奴嬌(大江東去) 蘇軾

36.游山西村 陸游

37.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辛棄疾

38.水遇樂(千古江山) 辛棄疾

39.過零丁洋 文天祥

40.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41.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 龔自珍

6. 廣東高考文言文

2008年,原文: 周訪字士達,本汝南安城人也。

漢末避地江南,至訪四世。吳平,因家廬江尋陽焉。

訪少沉毅,謙而能讓,果於斷割,周窮振乏,家無余財。為縣功曹,時陶侃為散吏①,訪薦為主簿,相與結友,以女妻侃子瞻。

訪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參鎮東軍事。

時有與訪同姓名者,罪當死,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數十人皆散走,而自歸於帝,帝不之罪。尋以為揚烈將軍,討華軼。

所統厲武將軍丁乾與軼所統武昌太守馮逸交通,訪收斬之。逸來攻訪,訪率眾擊破之。

軼將周廣燒城以應訪,軼眾潰,遂平江州。 帝以訪為振武將軍,命訪與諸軍共征杜弢。

弢作桔槔打官軍船艦,訪作長岐棖以距之,桔槔不得為害。訪復以舟師造湘城,軍達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

訪步上柴桑,偷渡,與賊戰,斬首數百。賊退保廬陵,復圍弘於廬陵。

弘大擲寶物於城外,軍人競拾之,弘因陣亂突圍而出。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杖不可勝數。

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擊,又破之,奔於臨賀。帝又進訪龍驤將軍。

訪既在襄陽,務農訓卒,勤於採納。王敦患之,而憚其強,不敢有異。

訪威風既著,遠近悅服,智勇過人,為中興名將。性謙虛,未嘗論功伐。

或問訪曰:「人有小善,鮮不自稱。卿功勛如此,而無一言,何也?」訪曰:「將士用傘,訪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訪練兵簡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於撫納士眾皆為致死聞敦有不臣之心訪恆切齒敦雖懷逆謀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 (選自《晉書·周訪傳》,有刪改) [注]①散吏:閑散的官員。②海昏:地名。

文言文翻譯參考: 周訪字叫士達,原本是汝南安城人。漢末時期逃避戰亂到了江南地區,到周訪已經是第四代了。

吳地平定後,就在廬江尋陽安家(因:於是,就。家:名詞做動詞,安家。)

周訪年輕時沉穩堅毅,謙遜而且禮讓,行事果斷,周濟窮困的人(振:本意,救濟,賑濟),家裡沒有剩餘的財產。做了縣衙的功曹(功曹:佐官,掌管考查記錄功勞。)

當時陶侃是個閑散的官吏,周訪推薦他做了主簿(省略句,薦之。),與他結為好友(相:代詞,他),把女兒給了陶侃的兒子陶瞻做妻子(妻:名詞做動詞)。

周訪被察舉為孝廉,然後被任命為郎中、上等甲令,都不去就任。 等到元帝渡過長江,命令周訪參與鎮東的軍事。

當時有一個與周訪同姓名的人,犯罪應當處死,獄吏誤會扣留周訪,周訪奮起還擊扣留他的人,幾十人都逃散了,然後自己到元帝跟前自首,元帝沒有怪罪他(倒裝句)。不久任命他做揚列將軍(尋:不久。

省略句。),討伐華軼。

周訪統領的厲武將軍丁乾與華軼統領的武昌太守馮逸勾結(交通:古今詞。)周訪逮捕丁乾並殺了他。

馮逸來攻打周訪,周訪率領軍隊迎擊打敗了他。華軼的將領周廣燒毀城池來響應周訪,華軼軍隊潰敗,於是平定了江州。

元帝任命周訪為振武將軍,命令周訪和各路軍隊共同征伐杜弢。杜弢製作桔槔(「桔槔」({jiégāo})∶井上汲水的一種工具。

也泛指吊物的簡單機械)攻打官軍的戰船,周訪製作長岐棖(棖 chéng 木柱)來抗拒他(「距」通「拒」),桔槔不能夠成為禍害。周訪又率小戰艦前往湘城,軍隊抵達富口,於是杜弢派遣杜弘出軍海昏。

周訪徒步登上柴桑,偷偷渡江,與敵人交戰,斬掉首級幾百個。敵軍退守廬陵,又在廬陵包圍了杜弘(倒裝句)。

杜弘扔到城外許多寶物,士兵爭著撿寶物,杜弘趁陣前混亂突圍逃出城。周訪率領軍隊追趕他,獲得鞍馬鎧甲武器不可勝數。

杜弘逃入南康,太守率領士兵迎面痛擊,又打敗杜弘,杜弘逃向了臨賀。元帝又一次晉升周訪為龍驤將軍。

周訪到了襄陽以後,致力於農業生產和訓練士卒,勤於選拔人才接納諫言。王敦以之為患(患:意動用法),但是害怕他的強大,不敢有異心。

周訪的威嚴風范樹立之後,遠近的人都願意歸附(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智慧勇氣超人,成為中興名將。性格謙虛,從不談論戰功。

有人問周訪:「別人做了一點好事,很少不自我宣傳的。您功勛卓著,卻不說一句,為什麼呢?」周訪說:「將士們沖鋒在前,周訪有什麼功勞!」(倒裝句)將士因此更敬重他。

周訪訓練軍隊簡拔士卒,想要進攻中原,慷慨激昂有平定河洛的志向。善於安撫收納軍民,他們都願為周訪效死。

聽說王敦有不臣之心,周訪一直切齒痛恨。王敦雖然懷有叛逆的心思,但周訪離世之前不敢為非作歹。

2009年: 李迪字復古,其先趙郡人。曾祖避五代亂,徙家濮。

迪深厚有器局,嘗攜其所為文見柳開,開奇之,曰:「公輔才也。」舉進士第一,擢知制誥。

真宗幸毫,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發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罷所發兵,陰聽察知賊區處,部勒曉銳士,擒賊,斬以徇。 嘗歸沐,忽傳詔對內東門,出三司使馬元方所上歲出入材用數以示迪。

時頻歲蝗旱,問何以濟,迪請發內藏庫以佐國用,則賦斂寬,民不勞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當出金帛數百萬借三司。」

迪曰:「天子於財無內外,願下詔賜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悅。

高考資源網 初,上將立章獻後,迪屢上疏諫,以章獻起於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獻深銜之。天禧中,拜給事中。

周。

7. 廣東高考考綱必背古詩文

篇目(高中14篇,初中50篇)1.《論語》2.《魚我所欲也》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4.《曹劌論戰》左傳5.《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6.《前出師表》諸葛亮7.《桃花源記》陶淵明8.《三峽》酈道元9.《馬說》韓愈10.《陋室銘》劉禹錫11.《小石潭記》柳宗元12.《岳陽樓記》范仲淹13.《醉翁亭記》歐陽修14.《愛蓮說》周敦頤15.《記承天寺夜遊》蘇軾16.《送東陽馬生序》宋濂17、《關睢》詩經18《蒹葭》詩經19.《觀滄海》曹操20.《飲酒》陶淵明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2.次北固山下》王灣23.《使至塞上》王維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25.《行路難》李白26.《望岳》杜甫27.《春望》杜甫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32.《觀刈麥》白居易3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34.《雁門太守行》李賀35.《赤壁》杜牧36.《泊秦淮》杜牧37.《夜雨寄北》李商隱38.《無題》李商隱39.《相間歡》李虞40.《漁家傲》范仲淹41.《浣溪沙》晏殊42.《登飛來峰》王安石4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蘇軾44.《水調歌頭》蘇軾45.《游山西村》陸游46.《破陣子》辛棄疾47.《過零丁洋》文天祥48.《天凈沙~秋思》馬致遠49.《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50.《己亥雜詩》龔自珍二高考古詩文背誦篇目(高中14篇)1.《勸學》荀子2.《逍遙游》莊子3.《師說》韓愈4.

8. 廣東高考語文必背古詩文有那些,要詳細的

文言文(18篇)

1.《論語》六則

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3.魚我所欲也 《孟子》

4.逍遙游 《莊子》

5.勸學 《苟子》

6.曹劌論戰 《左傳》

7.出師表 諸葛亮

8.桃花源記 陶潛

9.三峽 酈道元

10.師說 韓愈

11.陋室銘 劉禹錫

12.阿房宮賦 杜牧

13.岳陽樓記 范仲淹

14.醉翁亭記 歐陽修

15.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16.赤壁賦 蘇軾

17.愛蓮說 周敦頤

詩詞曲(42首)

1.關雎 《詩經》

2.蒹葭 《詩經》

3.氓 《詩經》

4.離騷 曲原

5.觀滄海 曹操

6.飲酒(結廬在人境) 陶潛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8.次北固山下 王灣

9.使至塞上 王維

10.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11.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2.蜀道難 李白

13.望岳 杜甫

14.春望 杜甫

15.登高 杜甫

16.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18.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19.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20.觀刈麥 白居易

21.琵琶行 白居易

22.雁門太守行 李賀

23.赤壁 杜牧

24.泊秦淮 杜牧

25.夜雨寄北 李商隱

26.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

27.綿瑟 李商隱

28.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

2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

30.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最異) 范仲淹

31.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

32.登飛來峰 王安石

33.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3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35.念奴嬌(大江東去) 蘇軾

36.游山西村 陸游

37.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辛棄疾

38.水遇樂(千古江山) 辛棄疾

39.過零丁洋 文天祥

40.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41.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 龔自珍

『柒』 高考應該理解哪些文言文

1. 高考語文需要背那些文言文

文言文(11篇)1.《論語》①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譯:有人說:「禮的作用,貴在任何事情都能做到恰當。過去聖明君王的治理國家方法,可貴的地方就在這里,無論事大事小,他們都能以禮來衡量,以做得恰當為目的。

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為了求得恰當而一味地求恰當,而不用一定的規矩制度去加以節制,也是不行的。」(和:適合,恰當好處。

先王:前代君王。斯:此。

由:遵循。節:制約、節制。)

②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 ***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譯:孔子說:「用政法來教導,用刑罰來整頓,老百姓只會暫時免於罪過,卻沒有羞恥之心。

用道德去教化百姓,用禮教來制約他們,老百姓不但有羞恥之心,而且人心歸服。(道:同「導」,引導。

政:相當於現在的行政手段。齊:規范整治。

免:免罪,免刑。格:來,引申為歸服,嚮往。)

③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譯:孔子說:「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遵守禮儀有什麼用?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禮樂又有什麼用?」④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譯:孔子說:「不懂得命運,沒有可能成為君子;不懂得禮,沒有可能處身立世;不懂得分辨人家的言語,沒有可能了解別人。」⑤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譯:顏淵問什麼是仁德。孔子道:「約束自己,使言語行動都回復到傳統的禮所允許的范圍,就是仁。

一旦能約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禮,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是仁人。實踐仁德,全在於自己,難道還靠別人嗎?⑥樊遲問仁。

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

譯: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護他人。」

又問什麼是智。孔子說: 「善於識別他人。」

⑦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譯:樊遲還不理解。孔子說:「把正直的人提 *** ,汪消使他們的地位在邪惡的人之上,能夠使不正直的人正直。

(錯:通「措」。安放,安置。

枉:不正。)⑧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譯:有仁德的人,是自己想有所成就同時也使別人有所成就,自己想諸事通順的人。

能從身邊的事選擇例子推想開來, 可算是實行仁德的方法了。⑨子困者知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013年)譯:聰明人不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憂慮,勇敢的人不畏懼。⑩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譯:「聰明人喜愛水,有嫌念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⑾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譯: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沒有因為為了謀求生存而損害仁德,只有獻出自己的生命來保全仁德的。

2.(寡人之於國也《孟子》)(必修3)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

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3.(勸學《荀子》)(必修3)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2005年)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2008年)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4.(《陳情表》李密)(必修5)臣密言:臣以。

2. 高中哪些古文篇目有助於提高古文閱讀

其實如要說單單只讀幾篇課文就能提高古文閱讀水平,以我之見,怕是偏頗了。

但要是急於求成,依我之見,以下幾篇,最為合適:

1,《蘭亭集序》

2,《勸學》

3,《師說》

4,《諫太宗十思疏》

5,《項脊軒志》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無論是書法還是文筆,堪稱一流,而王羲之本人也代表了魏晉時期文士的精神風貌,若能通讀並加以理解,遇到古文就能不塞其義。

勸學是荀子的名篇,其中警句,最能啟人深思。

韓愈堪稱古文大家,教科書中篇章,無一不是萬里挑一。

諫太宗十思疏代表了初唐文學與勸諫文學,其文為駢文,但又朴實無華,實為佳品。

而項脊軒志則是歸有光的睹物思人之作,全篇情思深濃,令人不免扶案而嘆。

可能有人會說滕王閣序不錯,但此片為王勃的少年之作,文章固然好,但也只限於王勃的年齡,少年為文,不免狂傲,華而不實,其中情感,沿襲居多,難堪大用。

3. 語文高考考哪些古文

什麼叫范圍啊? 背誦還是古文啊?如果是古文的話,有規律的。

第一篇著重是人物敘事,基本上都是說這個人有什麼優秀的品質啊、智慧啊之類的。考題上看,字詞的解釋、翻譯句子、虛詞的判斷都是必考的。

第二篇著重議論哲理的。什麼游啊,什麼記啊,還是挺多的。

這個注重的是全文的理解,主旨的把握。題目是一些語境的理解啊,主旨的理解之類的,所以難度較高。

========================================================= 如果是背誦的范圍的話: 1、吳均《與朱元思書》 (新教材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一課) 2、韓愈《師說》 (新教材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3、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新教材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4、陶淵明《飲酒》 (新教材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一課) 5、蘇詢《六國論》 (新教材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二課) 6、杜牧《阿房宮賦》最後一段 (新教材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九課) 7、白居易《琵琶行》 (新教材高三第二學期第二十六課)(2)新教材要求背誦的詩歌與古文篇、段: 1、陸游《訴衷情》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2、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秋瑾《鷓鴣天》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4、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5、王維《漢江臨泛》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6、李白《清溪行》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7、杜甫《旅夜書懷》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8、王安石《江上》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9、朱熹《泛舟》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10、《長歌行》(漢樂府) (高一第一學期第二十六課) 11、劉楨《贈從弟》 (高一第一學期第二十六課) 12、祖詠《望薊門》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13、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14、李賀《致酒行》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15、王令《暑旱苦而熱》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16、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17、張九齡《望月懷遠》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18、李白《把酒問月》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19、黃庭堅《登快閣》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20、陸游《關山月》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21、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22、張孝祥《念奴嬌·洞庭青草》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23、辛棄疾《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24、陸游《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五課) 25、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五課) 26、朱熹《鵝湖寺和陸子壽》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五課) 27、朱熹《偶題》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五課) 28、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29、王維《終南山》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30、李白《獨坐敬亭山》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31、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32、左思《詠史》 (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一課) 33、張九齡《感遇》 (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一課) 34、林逋《山園小梅》 (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一課) 35、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八課) 36、杜甫《登樓》 (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八課) 37、李商隱《安定城樓》 (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八課) 38、《論語》七則 (高一第一學期第二十八課) 39、《孟子》二章 (高一第一學期第二十九課) 40、荀況《勸學》第三、四段 (高二第一學期第二十九課) 41、《學記》第一、二段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二課) 42、屈原《國殤》 (高三第一學期第二十九課) 43、賈誼《過秦論》最後三段中的關鍵句子(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44、酈道元《江水·三峽》三至六段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八課) 45、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高二第二學期第三十一課) 46、韓愈《送董邵南遊河北序》 (高二第二學期第二十七課) 47、蘇軾《石鍾山記》三至六段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八課) 48、王安石《游褒禪山記》第一段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七課) 49、歐陽修《伶官傳序》最後一段 (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一課) 50、蘇軾《前赤壁賦》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九課) 51、蘇軾《前赤壁賦》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九課) 52、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高一第二學期第二十八課) 53、夏完淳《獄中上母書》末二段 (高一第二學期第三十二課) 54、袁宏道《虎丘》 (高一第二學期第三十八課) 55、龔自珍《病梅館記》第一段 (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三課) 56、《鄭板橋題畫三則》第二則 (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四課) 57、梁啟超《志未酬》 (高一第二學期第二十九課) 58、《長亭送別》中[正官][端正好]一段曲子(高三第一學期第四十四課)(3)H版、S版共同要求背誦的篇目: 1、曹操《觀滄海》 2、陶淵明《飲酒》 3、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4、白居易《琵琶行》 5、陶淵明《歸園田居》 6、陶淵明《讀》 7、吳均《與朱元思書》 8、韓愈《師說》 9、文天祥《〈指南錄>後序〉(第四段) 10、蘇洵《六國論》 11、歸有光《項脊軒記》(。

4. 高考文言文考點有哪些

一、考綱要求 對於文言文閱讀,考試大綱規定的考查內容及相應的能力層級如下:1.理解 B (1)理解文中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3)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4)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2.分析綜合 C (1)篩選文中的信息 (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二、要點解說 要點1:理解文中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要點解說】「常見文言實詞」指在文言文中出現頻率較高、古今詞義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實詞;《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中附錄的120個實詞是主要考查對象;根據「考題在課外,知識在課外」的原則,課本內的重點實詞是考查的重點。

「在文中的含義」指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不只考查文言實詞知識,還要考查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它涉及的主要考點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偏義復詞等文言現象,考生要能夠根據具體的語境對其作出正確、合理地推斷與解釋。

要點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要點解說】本考點有兩個具體要求:一個是「常見」,一個是「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所謂「常見」是指《考試大綱》中明確的常見文言虛詞18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所謂「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一指虛詞的含義(即「意義」)及其在句子中的詞性或在句子中承當的成分等語法功能(即「用法」),另一方面是指對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的理解要根據具體語境(即「在文中」)辨別推斷,而不是靠死記硬背。新課標全國卷雖未就此考點單獨出題考查,但具備此種能力不僅對疏通文意、讀懂文章有很大幫助,對准確翻譯句子更為重要,因此不能忽視。

要點3: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要點解說】本考點的關鍵點是「與現代漢語不同」,這表明本考點考查的著眼點在於文言文與現代漢語的差異性上。《考試大綱》明確規定需要掌握的「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等文言句式,需要掌握的「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用法」是文言實詞的詞類活用現象。

新課標全國卷雖未對這幾種文言句式專門設題,但在翻譯句子一題中卻可能涉及,不僅如此,熟練掌握這幾種句式,也有利於理解文意;至於詞類活用現象,除了在翻譯句子中可能遇到外,還可能出現在對文言實詞含義理解的考查中。要點4: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要點解說】本考點的要求有二:一是正確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把文言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根據語境讀懂某一個句子的意思,能從思想內容、表達效果、語氣等方面對這個句子作深入地分析。翻譯句子,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將文言句子轉換成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范、合乎邏輯的白話文,做到語意准確、文從字順、規范明了。

准確理解並翻譯文言句子,是閱讀文言文的基礎與關鍵,務必高度重視。要點5:篩選文中的信息 【要點解說】本考點要求考生對文章進行有目的的閱讀。

所謂「文中的信息」,一般是指選文中反映人物思想品格、個性氣質、和行為舉止等方面的語言材料。所謂「篩選」,是要求考生根據一定的要求或指向,劃定區間,從某一角度對文中的語言材料進行辨別和判斷,選出符合要求的主要信息,去除次要和冗餘信息。

它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能篩選出與題目要求吻合的語句,二是能對照材料辨析題目中信息的正誤。要點6: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要點解說】本考點考查的是在篩選信息的基礎上對文章材料和思想更進一步的理解能力。

所謂「內容要點」,就新課標全國卷所選的文言文閱讀材料(史傳類)來說,主要包括人物的基本情況、主要事跡、影響以及對人物的評價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人物的事跡。所謂「中心意思」指的是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品質、道德情操等。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就是要求考生在准確理解詞義、句意的基礎上,能夠通過辨析篩選主要信息,把握人物的主要事跡,並據此准確概括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質、道德情操。要點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要點解說】「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指史傳作者在記述某一人物時所體現出的自己對人物的褒貶態度或愛憎感情。

史傳作者對人物的這種褒貶態度或愛憎感情一般隱含於對所述人物一生主要事跡的敘述中,因此,「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首先要梳理分析把握人物的主要事跡,然後從中概括出人物的精神品質、道德情操,最後據此判斷作者對人物的褒貶態度或愛憎感情。需注意的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必須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為依據和基礎,因此,對這兩個考點的考查一般是不能分開的。

5. 高中語文改如何學習

語文學習「七步法」,覺得也許會對你有所啟發。這「七步法」中的七步分別是:

1、讀一讀:閱讀課文是復習的第一步。通過閱讀,把握全文大意,了解作者情感、文章特色等知識點。不同類型的課文需要不同的讀法:教讀課文需精讀,字、詞、句、篇等各個知識點全方位掌握,精彩語段達到成誦;自讀課文需泛讀,有的還需跳讀,一目十行,以求提高閱讀速度。閱讀速度,也是近幾年高考考查項目之一。

2、劃一劃:即在閱讀課文同時,把文中的重點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詞,用不同的符號勾畫出來,既能加深印象,又便於復習鞏固,一目瞭然。遇到規范句子,不妨劃分句子成分,復句還需標明關系,典型語段要劃分層次、歸納層意。遇到疑難,還要作標記,便於以後向老師同學求教。

3、查一查:查什麼呢?查工具書。字典、詞典、參考資料,只要用得上,盡可能發揮工具書的作用。親自查找答案,是探索學習方法、摸索學習規律的過程,也是提高運用工具書能力的過程。對於似曾相識的語句,不妨查一查以往學過的課文,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溫故而知新」。查出的答案經過分析辨別,理解能力又能得到提高。

4、問一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復習過程免不了有疑難,要獨立鑽研,實在解決不了的,要善於向老師、同學請教。有時自己向老師請教一個問題,老師很可能不止講一個問相關知識聯系起來,使你融會貫通。

5、寫一寫:俗話說,眼看十遍,不如手過一遍。無論平時學習還是考試,有的同學往往把常用字詞寫錯,為什麼呢?就是缺少寫的訓練。生字、生詞、重點語句不妨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反復寫一寫。又如一些作文題,往往看似容易寫來難,也要動筆寫寫,切忌眼高手低。

6、練一練:就是通過做練習題,檢驗自己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做題要把考題的目的、意圖弄清,要注意歸納總結,尋找規律,觸類旁通,增強應試能力。做練習題,既要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也要自覺地做。我們反對搞「題海戰術」,但不做一定數量的練習題,也談不上質量。練然後知不足,及時反饋矯正,以求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

7、想一想:復習的內容可以通過「想」來鞏固。可以從點到面,也可以從整體到部分,或縱向或橫向,把知識點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知識體系,印在腦海里。當某個知識點聯想不起來時,要經過查找及時鞏固。想的時空受限制,無論課上、課下,還是校內、校外,都可以盡情地利用時空。當你「山窮水盡」之時,通過聯想,也許會步入「柳暗花明」之境。

學習文言文應該首先抱定不害怕的心理,你千萬不要打怵。其實文言文很簡單的,你想啊,以前我們的老祖宗就是用這個來交流的,我們的智商不知道要比他們高多少,沒道理學不好啊,對吧?

課本里的文言文在學習時要先通讀好多遍,至於「好多」是多少遍,那就要看你在文言文上的悟性了。反正要讀到你覺得對文章有了大致的了解為止。然後你再對照文言文翻譯書來看實詞和虛詞,要在掌握的基礎上熟記。因為實詞和虛詞是文言文的細胞。只有掌握它們,才有可能學好文言文。而且它也是高考必考內容。

掌握好生詞後,你就可以學習文言結構了。說來也是,我們的老祖宗把這個東西弄的這么麻煩,真是……但是沒有辦法,既然都存在了,我們就得照單全收。文言句式是文言文的骨架,也是高考必考內容。學好它對你學習文言文有極大的幫助。但是哩,它又不是很簡單,所以啊,你得在上面花費不少的時間哦,呵呵,最好有個心理准備。

其實,當你上高三後,或者當你經歷了高考後,你就會發現學了這么長時間的文言文,它最終無非只考以上的兩點。所以在復習時重點只復習它們即可,至於文章書寫時用了什麼手法拉,哪兒很優美拉,基本上不考,頂多在默寫時默寫幾句。而且高考語文默寫一般不默寫文言文。

2

好的輔導書,我認為有志鴻優化出的高中文言文全解,當然一本商務印書館的文言文常用字字典也是一定要有的。

6. 面臨高考,語文的文言文應該怎麼復習

在高三復習迎考中,許多學生不太喜歡或很少「朗讀」文言文,所以,絕大數學生的文言文「語感」,即對語意及用法所產生的直覺感知還是比較「淺」、比較「滯」的。在考場上,面對第一次「見面」的生疏文言語段,不少學生反映「讀不懂」,於是只得雲里霧里地去理解文義,連猜帶蒙地去解答題目。

若能在考前有限的時間里做到「朗讀」,在考場上輔之以「默讀」,在答題時就會容易「入題」,也容易「解題」,考生不妨一試。

考前進行一遍「朗讀」

在考前有限的幾天時間里,如果能再進行一次踏踏實實的「朗讀」,一定能夠獲得很大的收益。因為,「讀」,不易走神——聚精會神是最佳的復習效果;「讀」,不易忘記——刻骨銘心是把握知識的最好狀態;「讀」,易加深理解——准確理解是贏得高分的重要保障;「讀」,易觸發靈感——心有靈犀是立意創新的源源活水。

在考前這幾天,把語文書和各類考卷上的文言文「通讀」一遍,讀到能夠「同步翻譯」的最高境界。就是「嘴上」讀文,「腦中」譯文,自己嘴上所誦讀的「聲」與自己心裡所理解的「義」,來一個「同步翻譯」。

重視文言實詞語言環境

在朗讀過程中,要抓住一個核心——實詞的理解。

每一個實詞都有著它最基本的意義,這些意義大都在我們的理解和把握之內;但每一個實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又會呈現出各自不同的意義。在解讀實詞時我們往往會忽略甚至忘記「這個實詞」的「語言環境」——這是我們在「朗讀」時要時時提醒自己的關鍵之處。如果在解答試卷時,我們離開了「這個詞」的語言環境,就會自覺不自覺地習慣用實詞的「基本意義」來認知試卷上的實詞,這樣就會造成對實詞理解的嚴重偏差。

在實詞的解答中,我們常常容易犯的錯誤是:

組詞法——習慣於用「組詞」的方法來思考和釋詞;填空法——把需要解釋的詞扔掉,只是按照上下文的意思填入一個詞語;對應法——只是用一個雙音節的詞語釋詞對應。這些應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視。

考場默讀提高閱讀質量

如果有了考前朗讀的「熱身」過程,在考場上考生就會自然而然地進入「默讀」狀態。「默讀」能夠促進考生對文義的准確、正確理解。

在考場「默讀」中,考生應該具有這樣兩個「意識」:

知識點分布意識。高考文言文閱讀的命題者常常是用有限的題目量來涵蓋較多的文言文知識,這樣可以使得考查的范圍更大、知識更廣。命題者命題的策略也正是我們復習和考試的策略,即同一個「知識點」在同一份試卷中重復出現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整體把握意識。文言文句子翻譯需要了解修辭格、文化意義,以及人物、事件、觀點等。古人在表達時,由於所處年代的政治氛圍、道德規范、文化背景、民俗習慣等要素,使得作者在表達文意的時候,染上了較明顯的時空色彩,這些都是我們「默讀」時需要注意的。

『捌』 高考語文需要背那些文言文

高考語文古詩文背誦參考篇目
(一)古文(12篇)
《論語》(《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語文學科教學指導意見》中規定的篇章)
1、《為政以德》——2.1、2.3、16.1章從「丘也聞有國有家者」到「而在蕭牆之內也」 (第1頁、第2頁)
◎2、《克己復禮》——12.1、3.1、16.2、13.3章(第7頁、第8頁)
3、《知其不可而為之》——18.5章和18.7章從「子路曰」到該章結束部分
(第18頁、第20頁)
4、《仁者愛人》——1.6、5.26兩章(第23頁、第24頁)
◎5、《君子之風》——15.9、4.16、6.11、7.16、7.19、6.23、8.7章(第28頁、第29頁)
◎6、《周而不比》——2.14、16.4、15.23、12.24章(第38頁、第39頁)
7、《誨人不倦》——7.8、11.22章(第53頁、第54頁)
◎8、《高山仰止》——17.4、9.11章(第58頁、第59頁)
9、《沂水春風》——從「點!爾何如?」到「吾與點也!」(第63頁)
◎10、《中庸之道》——11.16、13.23、13.24、17.13章(第67頁、第68頁)
古文背誦:
◎1、孟軻《孟子》——《寡人之於國也》(必修四 第4頁)
2、荀況《荀子》——《勸學》(節選:從「君子曰」到「用心躁也」)(必修一 第35頁)
3、莊周《莊子》——《逍遙游》(節選:從「北冥有魚」到「而後乃今將圖南」)
(必修五 第93頁第一、二、三段)
◎4、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從「廉頗曰」到「為刎頸之交」)
(必修三 第101頁最後一段)
◎5、司馬遷——《報任安書》(節選:從「古者富貴而名摩滅」到「難為俗人言也」)
(必修五 第74-75頁第五、六段)
◎6、王勃——《滕王閣序並詩》(節選:從「時維九月」到「豈效窮途之哭」)
(必修四 第70-71頁第二、三段)
7、韓愈——《師說》(必修一 第37頁)
◎8、杜牧——《阿房宮賦》(必修二 第71頁)
◎9、歐陽修——《秋聲賦》(節選:從「余曰」到「物過盛而當殺」)
(必修四 第73頁第二段)
10、蘇洵——《六國論》(節選:從「齊人未嘗賂秦」到「是又在六國下矣」)
(必修二 第70頁)
11、蘇軾——《赤壁賦》(必修一 第84頁)
(二)古詩詞曲(12篇)
◎1、《楚辭》——《漁父》(必修五 第77頁)
◎2、李白——《蜀道難》(必修四 第59頁)
3、杜甫——《登高》(必修四 第61頁)
4、白居易——《琵琶行》(必修四 第62頁)
◎5、李商隱——《錦瑟》(必修四 第64頁)
6、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必修四 第66頁)
◎7、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必修四 第66頁)
8、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必修四 第67頁)
9、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必修二 第75頁)
◎10、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必修四 第67頁)
11、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必修二 第76頁)
◎12、王實甫——《長亭送別》(節選:【端正好】【滾綉球】【一煞】【收尾】)
(必修五 第50頁第一、二支曲;第54頁最後兩支曲)
(注意:加◎的篇目不是會考篇目,應重點先復習解決背誦;《琵琶行》全文背誦也是難點;《秋聲賦》、《滕王閣序並詩》、《逍遙游》都應該重點突破;《報任安書》背誦部分有許多經典論據。要求默寫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

『玖』 語文高考文言文考哪些內容!

試題大概分為六部分:一.語文基礎知識考察,包括語音,字型,病句,標點符號納歷春;二.現代文閱讀,多為科技文閱讀,邏輯性強;三~四.古文閱讀和翻譯,多採用傳體,內容為古代名人或將相名侯;五.現代文閱讀洞耐,體裁最常見的是散文;六.語文試題的半壁江山,作文,現在仍將材料作文作為主要考察形式;根據以上的考試題型,應分別復習,再綜合起來做最後復習;前一階段主爛謹要是加強語文基礎知識,做相應的練習,看一些如《古文觀止》和《中學生優秀作文》提高語感,搜集一定量的材料,自己進行分類整理概括,為作文奠定材料基礎;後一階段主要按照老師的指導,查缺補漏。

『拾』 2020年高考語文必備知識點:文言文閱讀應對策略

【 #高考# 導語】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對於考試而言,每天進步一點點,基礎扎實一點點, 為您提供2020年高考語文必備知識點,一起看看吧。

一.明確考綱要求

1、理解B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2、分析綜合C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二.近四年寧夏海南高考卷文言文試題特點

(一)選文特點

高考考查的文章大致可分為史傳文和散文兩大類,以近四拆此年寧夏卷為例,2007節選自《新唐書·韋丹傳》,2008節選自《晉書·嵇紹傳》,2009節選自《宋史·朱昭傳》,2010節選自《明史·花雲傳》,四年皆為史傳類,文章相對完整、相對獨立,篇幅在600—700字之間。史傳類文章無非記人(一人多事)和記事(一事多人)兩類。前者結構特點是:人-簡歷-性格特點-事件①-事件②……如2007年的《韋丹傳》;後者結構特點是:事件-緣由-人物①-人物②……結局,如2009年的《朱昭傳》。

(二)設題特點

以近四年寧夏卷為例,文言文試題分為兩種類型:選擇題(3道共9分)和主觀翻譯題(2道共10分),其中三道選擇題測試角度也很固定,分別是實詞考查、信息篩選、分析概括題。

1.實詞考查題:

高考高考例析

07年: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早孤,從外祖顏真卿學孤:幼年喪父

B.始城州,周十三里城:構築城牆

C.法廢人慢,當濟以威濟:渡過難關

D.與若期一月還之期:約定時間

答案為C

08年: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山濤領選,啟武帝啟:稟告。

B.如卿所言,乃堪為丞堪:能夠。

C.尚書左僕射裴頒亦深器之器:看重。

D.時人許以遠致許:答應。

答案為D

09年: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為震威城兵馬喊慶監押,攝知城事攝:代理

B.昭率老幼嬰城,敵攻之力嬰:環繞

C.於是夜縋兵出,薄其營薄:削弱

D.城上鼓噪乘之,殺獲甚眾乘:追逐

答案為C

10年: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杖劍謁太祖於臨濠杖:拿著

B.猝遇賊數千,雲翼太祖翼:保護

C.賊非吾主敵,盍趣降趣:歸順

D.徇鎮江、丹陽、丹徒、金壇徇:掠取

答案為C

從四年高考試題可知,實詞考查以常見的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為主,重點考察實詞的語境義,如07年的濟:渡過難關,放在語境中不合情理。

2、信息篩選題

高考例析

07年: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韋丹「助民安居」的一組是()(3分)

①民貧自鬻者,贖歸之②教種茶、麥,仁化大行

③罷八州冗食者,收其財④度其費為估,不取贏利

⑤免半賦,徐取其償⑥韋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③⑥D.②④⑤答案為C

08年: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說明嵇紹敢於直言諫勸的一組是(3分)

①時人許以致遠,紹以為必不成器

②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陽子

③自頃禮官協情,謚不依本

④宜省起造之煩,深思謙損之理

⑤當軌物作則,垂之於後

⑥若釋公服從私宴,的不敢辭也。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答案為D

09年: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朱昭堅決主張抗敵的一組是(3分)

①今天鄭御握子聖政一新矣②取傳禪詔赦宣讀之

③汝輩背義偷生,不異犬彘④妻子不可為賊污

⑤大丈夫一生之事畢矣⑥昭躍馬從缺城出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⑤⑥D.③④⑤答案為D

10年: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雲藝高人膽大的一組是(3分)

①拔劍躍馬沖陣而進②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

③斬首千百計,身不中一矢④賊縛雲,雲奮身大呼

⑤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⑥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③⑥D.④⑤⑥答案為B

從以上四道高考題來看,信息篩選題題干指明傳主的某一方面的特點,題肢由6個從文中抽取的句子組成,備選項各為三個句子,要求選出全部符合要求的一項。從設誤特點上,6個句子其中有2-3句不合要求,比方07年全都表明韋丹「助民安居」的一組,其中③罷八州冗食者,收其財,體現韋丹整頓吏治,⑥韋丹有大功,德被八州則體現韋丹有大功勞,10年全都表明花雲藝高人膽大的一組中,②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體現花雲的勇猛,⑤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⑥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體現了花雲臨危不懼的錚錚鐵骨,此三句均不符合要求。

3.分析概括題

高考例析0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韋丹為人率直,敢於發表不同意見。舊例規定,凡出使外國,朝廷賜下州縣官員名額,賣出後充作資費,韋丹認為費用應有朝廷支付,不可賣官求錢。

B.韋丹認為法令廢弛會導致人們對它的輕視,因而主張嚴懲謀反的劉辟;對所治三州,認為並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費國家錢財,不如劃歸河東管轄。

C.韋丹對貪污現象仔細核查,責之甚嚴。倉庫主管十年間侵吞糧食三千斛,韋丹抄沒其家,查得實據,下令一月之內如數補還,保住國家財產不受損失。

D.韋丹去世之後,裴誼建議為他設立祠堂,刻石記功,當朝宰相也認為他的功德使江西老幼思之不忘。皇上於是下令觀察使上報韋丹的功績並刻碑表彰。答案為c

分析概括題概括評價中心思想或表達技巧及作者的觀點。注重引導學生理解文意:抓住人、時、地、事四要素,弄清楚哪些人做了哪些事,對誰做的,什麼時間、什麼情況下做的,人物之間是什麼關系等等,不要把一個人當成兩個人,也不要把兩個人當成一個人。通常選項中的錯誤都出在這四要素的混淆上,我們一定要仔細分析。如07年的分析概括題,錯誤的選項為C.「韋丹對貪污現象仔細核查,責之甚嚴。倉庫主管十年間侵吞糧食三千斛,韋丹抄沒其家,查得實據,下令一月之內如數補還,保住國家財產不受損失。」和原文對照,「有吏主倉十年,丹覆其糧,亡三千斛,丹曰:「吏豈自費邪?」籍其家,盡得文記,乃權吏所奪。」錯誤選項卻把侵吞糧食的主角說成是「倉庫主管」,實屬張冠李戴。

4.句子翻譯

高考例析:08年.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謚號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

(2)尋而朝廷復有北征之役,征紹。紹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

要求翻譯的句子文言現象較為集中,涉及實詞理解、虛詞意義與用法、句式及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現象,比方上句中的「所以」「行」「尋」「征」「以」皆為關鍵詞。

這四題的安排順序是很有講究的,從點到面,從小到大,從個別的字詞語句文段到全文內容的理解,每一題都要結合語境從文中找答案。學生一般的做法是,先閱讀一遍文章,然後對照原文按照題目順序一個一個做下。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的很多時間,糾纏於選文字詞句的理解而不得要領,而且也違背了人們認知事物時從面到點,從粗到細的規律。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指導學生先從文言文閱讀純客觀題最後一題看起,倒著順序做。

三.應對策略

第一步:倒吃甘蔗

1、讀信息篩選題題干——定中心

信息篩選題的設題思路是把文中表現人物某一方面特點的若干信息抽出來,讓考生辨析,據此可判定文中寫的是什麼樣的人物,有怎樣的性格或品質,或行為有何特徵等。

做文言文時,先閱讀這個題目的題干,從而了解文章的人物及中心,帶著這個中心去讀原文,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讀分析概述題選項——定內容

概述題所給選項是命題人對文意的概括,其中雖有一項「不正確」,卻有三項是正確的,這正是給我們整體把握文意的提示.

這一步驟,建議基礎較差的同學放在讀原文之前進行,而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在讀完原文後讀此題來印證自己所獲取的信息。

第二步:節節劃讀

劃讀史傳文,就是用豎線把結構中的段落層次劃分出來。這樣有利於理清脈絡,即使沒讀懂,也至少要知道事件、時間、人物間的關系。

第三步:讀題目,定答案

1、文言實詞題:內外推義

語境推義(填空),句法推義(對稱性、搭配性),語匯推義(其他合成詞或成語)

音形推義(不得已而為之)。

2、信息篩選題:細究題干

篩選之前,一定要把題干中的要求分析清楚:包含幾方面的內容,要選出錯誤的還是正確的選項等等。

如09湖北卷題11,要求選出分別表明「生存艱難」和「無所畏懼」的選項,那麼一個是內容要對應,一個是順序要符合。

3、分析概括題:理解文意,按圖索驥

理解文意:抓住人、時、地、事四要素,弄清楚哪些人做了哪些事,對誰做的,什麼時間、什麼情況下做的,人物之間是什麼關系等等,不要把一個人當成兩個人,也不要把兩個人當成一個人。通常選項中的錯誤都出在這四要素的混淆上,我們一定要仔細分析。

結束語:做文言文閱讀題,原則是:里應外合

里應(解題技巧):

1、倒吃甘蔗——粗略了解文章內容

2、節節劃讀——理清文章脈絡

3、讀題目,定答案

外合(全面積累):

1、文言實詞:常見實詞、詞類活用、通假字2、古今異義:區別異同,了解分類3、文言虛詞:18個常見虛詞4、文言翻譯: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閱讀全文

與2020高考語文會考什麼文言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