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初中語文教師如何解讀文本

初中語文教師如何解讀文本

發布時間:2023-05-24 16:50:48

㈠ 如何解讀文本

一、多維解讀,准確定位,提高教學效率。
1


編者視角,單元解讀,觸摸文本的教學方向。
2
、讀者視角,陌生閱讀,讀出自己的獨特理解。

3


作者視角,智慧閱讀,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

孟子說:「讀其書,頌其詩,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論世也。」要想
准確解讀《鄧稼先》
文本,
首先應當追溯作者的寫作目的或寫作背景,把握「作
者之思」和「文本之志」。
4
、教者視角,立體閱讀,凸顯學科的本體特徵。
5
、學生視角,個性閱讀,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學環節中,自然而然地發揮出學生的積極性、
主動性,大膽地想像,大膽地表達感情,在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
力,再次喚醒學生的靈性與悟性,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與思想境界。
二、細致解讀,尋求突破,
感悟語言魅力。

呂淑湘先生說,文本細讀就是「從語言出發,再回到語言」。
老子《道德經》有這樣一句話,「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老子是中國人中最有智慧的人之一,他早就洞穿了社會的特質,所以他才說要

8
「挫去人們的鋒芒,解脫他們的紛爭,收斂他們的光耀,混同他們在塵世」,
這樣不露鋒芒,消解紛爭,個體和集體一樣了,就是「大道」了。
三、深度解讀,全面把握,教出文本特點。

文本的深度解讀在主題的挖掘,也在於對文本「怎麼寫」這一問題的全面
把握。我們教一篇文章不是要教他的共性,而是要教出它的獨有的特點,所以,
關注形式發揮文本作為「唯一性」文本所具有的工具作用大有必要。

1
、關於字詞句。
語言文字是文本藉以表情達意的載體,學語文不能離開字
詞句。
2
、關於文體。「閱讀離開了文體,必定是不得要領的」。
3
、關於主題。《丑小鴨》的主題是多元化的。學生閱讀此文,會有
自已個性的理解,教師應給予肯定。但教學本文,至少有兩點應讓學生體會到:
一是追求和努力,二是愛心。

㈡ 如何提高教師的文本解讀能力

一、博學,豐富的人文素養
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其生命在於創新,而創新則源自於執教者深厚的語文素養。教師要真正深刻地解讀文本,沒有自身深厚的人文素養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要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讀能力,語文老師讀書要廣博,不僅僅限制與教學業務類的書,經史子集,天文地理,要旁觀涉獵,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有了知識功底,成為一個博學鴻儒,豐富了自身的人文素養,解讀文本自然游刃有餘。雖說解讀教材是語文教師的基本功,但是閱讀積淀遠比教學技巧更重要。學養深厚的教師,對文本的解讀往往既到位,又不乏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能給學生高屋建瓴的引導、啟迪和提升,新課程背景下,「好課」將越來越屬於學養深厚的人。
二、解讀文本,需要會運用多重身份
要想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就必須先有教師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即教師對文本的解讀。我認為,文本解讀需經歷這樣的多重身份,即三個身份:
1、普通讀者身份
我們知道作家創作的作品在沒有選入教材之前,它本身就承載著作家對生活的認識、思考、情感、態度等。我們需要與作者相識、相知。作為讀者,要准確把握文本的內容與形式,必須以普通讀者的身份,沉浸到文本中,細細讀,入情入境地讀,在讀中細細品味。真正做到不僅了解文本在講什麼,是怎麼一步一步講清楚的,它的思路、文脈是怎樣的,語言的魅力、風格、表現力在哪裡,還知道文本為什
么要寫,作家想表達的主旨是什麼。讀懂文本的意思;讀懂作者的意
思;讀懂這篇文章在現代社會、對自己的存在意義。仁者見仁,智者
見智,創生出多元的解讀,只要能從文本中找到合理的依據即可。
2、教師身份
作為教師來讀,就是把文本當作教材來讀。把文本當作教材來讀,
是要結合具體的語文教學目標來思考的。因此,語文教師的閱讀僅僅
滿足於普通讀者的讀懂內容,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作為教師來讀教材,
主要是從教材中確定出教學憑借——要引導學生對哪些典型的語言
現象去感知、研討,才能實現語文教學目標。閱讀中,我們必須聚焦
作品語言,在閱讀中關注文本內容和語言表達之間的組合意義,理解
文本內容、作者的觀點是運用怎樣的語言形式表現出來的,為什麼作
者要用「這種語言形式」來表現的道理,從「這樣的語言表達形式」
中挖掘出值得學習借鑒的價值意義。
3、學生身份
課堂的教學價值應體現在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上。語文教師應站
在學生的立場,從學生學的角度出發思考自己所帶班級的學生「實際
上需要教什麼」「最好用什麼去教」這兩個問題。教師還要從幫助學
生的角度去思考:學生如果遇到問題和困難,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我應該教給學生哪些閱讀方法去解決閱讀中出現的這些困難?作為教
師,應怎樣對學生的讀書過程給予必要的、有效的幫助和指導?
文本解讀「三重身份」強調教師從普通閱讀、職業閱讀到換位閱

讀的轉化,旨在准確定位文本價值,以科學明確的教學內容來提高課堂效益。
三、解讀文本,必須運用多種藝術思維方式
文本的解讀,不應只有一種方式。不同的解讀方式會有截然不同的結論。在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很多種解讀文本的方式來解讀文本。如:文體論方式、社會學方式、文化學方式、唯物辯證法分析方式等等,這些方式都是我們解讀文本的有力武器。
美國語文教師在解讀《灰姑娘》上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啟示。她從文本中竟然可以解讀出許多讓人意想不到但又特別溫馨合理的生活感悟。例如「有親生母親和親兄弟姐妹真是一種幸福」,例如「一定要做一個守時的人,不然就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例如「平時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萬不要突然邋裡邋遢地出現在別人面前,不然會嚇著朋友」。特別是美國老師談到後媽時的一段話,更是讓人為之動容,她說:「我們看到的後媽好像都是不好的人,他們只是對別人不夠好,可是他們對自己的孩子卻很好,你們明白了嗎?他們不是壞人,只是他們還不能夠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他的孩子。他們還沒有這樣的能力,因此,我們要諒解他們」。
這個事例可以給我們帶來啟示:解讀文本,需要教師有廣泛的知識面,還要運用不同的方式來解讀、分析,這樣才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總之,對文本的解讀應是開放式的、多元化的、個性化的,我們應當與文本進行思想的碰撞與心靈的交流。
四、教學相長,積極反思
課堂教學這個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群體一同解讀文本的過程。課堂中教師引領學生解讀文本的過程實際上是教師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理解新知識的過程,是學生積極主動地建構自己知識體系的過程。而且由於學生獨特的心理特點和知識儲備,他們對於教材的解讀往往會出乎教師意料之外。而這個過程也為教師了解學生認知特點,提供了絕好的機會。能力的提高從來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需要我們在學習中不斷的總結,從而獲取經驗。自我反思有助於改造和提升教師的教學經驗,經驗+反思=成長,沒有經過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意識性不夠,系統性不強,從而不僅無助於而且可能阻礙教師的專業成長。只有經過反思,使原始的經驗不斷地處於被審視、被修正、被強化、被否定等思維加工中,去粗存精,去偽存真,這樣經驗才會得到提煉、得到升華,從而有效的發揮反思的作用,使教師的專業技能不斷提高。

㈢ 作為語文教師,怎樣幫助學生理解文本

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
2018-09-16 閱讀3385
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托爾斯泰認為: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而我們的部編語文教材,就抓住了這些最有用的東西給予學生。
貝爾納認為: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攔才能的發揮。所以如何落實「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這一語文要素,重在方法的指導。而人類認識事物的規律,是從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我也遵循這一規律,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一)總結特點
學生已有了兩年正規的語文跡掘桐學習生活,他們並不是零起點,學生對於有新鮮感的詞句有一定的接觸,於是,我便和孩子們一起回憶:在過去兩年的學習中,哪些詞句給你留下新鮮感?然後加以總結、歸納如下:
詞 句
新奇 話中有話
深奧 話中有畫
多義 情感豐富
特點 特點鮮明
情緒 修辭生動
准確 修飾恰當
(二)關注理解:
在第一單元課文的學習中,我就帶領學生找到具有這些特點姿坦的有新鮮感的詞語標上三角符號,並加以理解。
新奇
課堂里霎時變得鴉雀無聲。
「霎時」歌詞,我們就感到很新奇,因為平時與這個意思相當的,都用的是很快立刻、馬上,立即、迅速等等,表示時間的短暫。
深奧
孫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
「私塾」相對學生生活比較遠,所以比較深奧。我們可以抓重點字「塾」通過查字典來加以理解:指舊時私人設立的教散耐學的地方。
多義
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
「熱鬧」通常換成近義詞來理解,是喧鬧的意思,但是,在這里,聯繫上下文,顯然,「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喧鬧」顯然,是說不通的,應該換成「稀奇」,意思相當。
特點
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念書的同學們嚇呆了,課堂里霎時變得鴉雀無聲。
這里,「搖頭晃腦」和「鴉雀無聲」這兩個詞語的特點就很鮮明,一個含有身體部位的名稱,一個含動物的名稱。我們可以通過聯繫上下文來理解詞語的意思,搖頭晃腦,就是指孩子們讀文章時,搖晃著腦袋的模樣;鴉雀無聲,就是形容教室里很安靜。
情趣
於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這里的「跳舞」「狂歡」用在一群一群花的身上,就顯得非常有情趣。運用想像畫面的方法,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一群一群的花在陣雨中,搖晃著腦袋,手牽著手,翩翩起舞的情景。從而可以感受到,花兒們喜悅的心情和對自由的渴望,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感情。
准確
這時,花孩子們便穿了紫的、黃的、白的衣裳,沖了出來。
這里的動詞「沖」運用十分准確,如果換成「跑」「奔」,就沒有這個「沖」字更能表達花孩子們那種興奮、迫切地想回家,回家見到媽媽的心情。
平時注意關注這些有新鮮感的詞語,學生的詞彙會更加豐富,進而能夠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用波浪線畫出有新鮮感的句子,並簡單標注原因。
話中有話
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這個句子,是最典型的話中有話,如果從表面來理解,那完全是錯誤的,必須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才知道魯迅話里的含義:當時的社會黑暗,像魯迅這樣的為勞苦大眾奔波、呼籲,與反動勢力作斗爭的人,當然會遭到這些反動勢力的迫害。
話中有畫
那鮮艷的服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
讀了這一句話,我腦海里彷彿出現了漢族的小學生,傣族的小學生,景頗族的小學生,還有阿昌族和德昂的小學生們,他們穿著不同的服裝,那艷麗的服裝,就像一朵朵盛開的鮮花,把學校打扮得五彩繽紛,美麗極了!
情感豐富
我自然能夠猜得出他們是對誰揚起雙臂來,他們也有他們的媽媽,就像我也有自己的媽媽一樣。
這句話的情感就非常豐富,表現了花兒們急於回到母親溫暖、自由、寬容、和藹的、溫馨的懷抱里,表達了花兒們對母親的眷戀之情,反襯了孩子們對那種關著門逼著孩子做功課,不讓孩子出來游戲的學校和老師的厭惡。
特點鮮明
孫中山想:這樣糊里糊塗地背,有什麼用呢?於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背的這段書是什麼意思?請您給我講講吧。」
這處描寫,抓住了孫中山的心理、動作,語言,進行了細致的描寫,突出了孫中山勤學好問的特點。
修辭生動
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雲拍著大手。
這里運用了擬人的修飾手法,賦予了樹枝、雷雲以人的動作,使我們腦海里彷彿出現了烏雲伸出一隻大手,遮蔽了天空;雷電抽打著烏雲,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風,像野獸一樣的,怒吼著,樹枝和綠葉瑟瑟發抖。這種可怕的天氣,並沒有讓花孩子們感到畏懼,而是歡欣雀躍,更表現了花孩子們對關著門,只讓做功課,而不讓出來游戲的學校生活的厭惡。
往往,一個句子,它給讀者帶來的新鮮感,理由往往不是單一的,就如這個句子,它使用了擬人的手法,話中有「畫」,表達了花孩子們豐富的情感。
修飾恰當
古老的銅鍾,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樹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
這句話,在「銅鍾、樹干、粉牆」的前面,加上了修飾語「古老、粗壯、潔白」,用白勺「的」連接,修飾恰當,表現了這所學校歷史悠久、環境優美的特點。
這一處,有新鮮感的句子的特點也不是單一的,它不僅有恰當的修飾語,而且特點鮮明。
平時注意關注有新鮮感的句子,有利於學生把握語言的特點,把意思表達得更加得具體、生動、形象。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所以,有新鮮感的詞句,不可機械地分開去理解,應該融為一體。
(三)拓展延伸
語文學習,三分在課內,七分在課外。在課內指導學生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課外也讓學生閱讀與第二課《花的學校》相關的泰戈爾的散文詩集《新月集》,繼續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並規范表述模板,讓學生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地展開對這本書的交流分享活動。
布置任務

交流分享:
採用錄視頻在班級群里分享的方式,這樣,人人都有展示的機會,避免了在一節課里,只是少數優生展示的現象。「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彼此交換,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每人可擁有兩種思想。」而網路課外讀書交流分享會,就可以讓觀看視頻的學生擁有N種思想。

教師點評:起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學生知其優缺點,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投票評優:促進學生更有質量的按老師的模板規范自己的語言,使表述更加清晰、完整、具體。

(四)學以致用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關注了有新鮮感詞句」這一語文要素,不僅要落實在閱讀上,而且要落實在寫作上。第一課《大青樹下的小學》,課後有一個小練筆,要求學生寫出學校的一處場景,老師畫出學生練筆中有新鮮感的詞句,加以評價,引導學生在自己的寫作中,嘗試著用有新鮮感的詞句。

第一單元的習作《猜猜他是誰》,我又在老師評講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畫出有新鮮感的詞句,並說明其好處,讓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後,有意識地去運用有新鮮感的詞句,讓文章更加吸引人。

相信這樣腳踏實地地指導,學生一定會在閱讀中對有新鮮感詞句的有所關注,增強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在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中,有意識地去運用有新鮮感的詞句,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有所提升。

㈣ 語文如何進行文本解讀

(一)走進課標,准確定位。 

解讀文本,首先是與編者對話,揣摩編者之用意。教師只有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了解課標的理念和要求,才能進行准確的文本解讀,才能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文本,有的放矢地進行閱讀教學。第二是與作者對話,體會作者的思想。 「與作者對話」,是教師品味、探究文本的過程,是教師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內,使自己的思想與作者產生共鳴的過程。

既不能把學生的讀書收獲全部當作是對文本的正確理解,全然不顧文本的價值取向;又不能一意孤行,理所當然地把教師的認識和感受強加於學生。從學生的角度解讀文本,有利於課堂上及時、有效地引導和調控,使學生能及時調整自己與作者的對話,更正確、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意義。 

(二)走進課文,整體感知,找准閱讀切入點。

深入文本,找准閱讀切入點,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本意義;精心設計問題,由問題統領全篇,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自主學習與探究的空間。 

1、找准閱讀教學的切入點,使課堂教學少走彎路。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從什麼地方開始對話,用怎樣的話題和方式開展對話,這就是教學的切入點。選好切入點,是落實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更是激發學生讀、疑、析、議的關鍵。切入點找准了,就理清了文章的主線,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2、精心設計問題。其實,對文本的解讀,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一些具體問題的解答過程,這些問題的產生與設計,呈現與表達,教師必須通過一定的載體――教師的問來表現。在閱讀教學中,精心設計幾個好的問題,常常是我們備課中最費心思的重點工作,它無疑又是啟發式教學的關鍵所在。

一般說來,我們判定一堂課的問題設計是否恰當有三個標准:a、能否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課文。b、能否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c、能否加強學生的雙基訓練。因此,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情,在學段目標引領下設計好閱讀思考的問題,既要有一定的思維含量,又不要讓學生覺得無從下手。

㈤ 如何提高語文教師的文本解讀能力

您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提高語文教師的文本解讀能力:

一、仔細琢磨語言特點。

一篇優秀的文章,總有那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點」——如那些關鍵的詞語或句子。所以,對語文教學來說,准確選擇切入文本閱讀的角度,是整體把握文本的關鍵。教師要在正確把握文本的基礎上,從教材中尋找出一個切入點,通過精心設計,突破一點,通過選點突破,達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教學效果!

1、 解讀關鍵字。

比如彭霞老師在教學《送元二使安西》,時,就抓住了「送」這個關鍵的題眼,圍繞「誰送誰?送到哪?為什麼送?如何送?「來展開教學。還有,崔元老師的《春夜喜雨》也是抓住了「喜」這個字。。。

還有,《魚游到了紙上》這課中我們也可以抓住「游」這個關鍵字。這樣的關鍵字一般出現在題目中,也叫題眼。

2、 解讀關鍵詞

肖玲老師的《玩出了名堂》抓住「名堂」一詞,通過探究「玩出了怎樣的名堂?是怎樣玩出這樣的名堂的。」來組織教學,讓教學條理清晰。又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時,就可以抓住 「了不起」這個詞,引導學生去體會感悟文章中 「父」的偉大,「子」的勇敢、無私。通過體會他們父子的「語言、動作以及遇事的做法」體會他們的「了不起」,父子的高大形象便在學生腦子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3 、解讀關鍵句。

還有許多寫人的文章,則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等細節描寫去體會人物特點以及人物品質。如《心中那盞燈》中有一段對父親清晨起來為兒子打磨冰燈的細節描寫,其中,對父親的一組動作描寫就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體現了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還有《倔強的小紅軍》一文中,通過對小紅軍的外貌、語言、動作的品讀,一個倔強、勇敢、堅強的小紅軍形象就立了起來。還有《 橋》這篇小小說中也是如此。抓住了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品讀,就能品出人物的精神品質,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

4 、體悟文章的獨特表達

一篇文章,我們除了要准確理解它的內容,還有領悟它的表達形式的美。不少文章都是孩子們學習寫作的好素材。這些典型的範例要引導學生認真品讀,仔細模仿。如:

① 首尾呼應 《飛奪瀘定橋》

② 總分語段 《廬山的雲霧》

③ 過渡段 《趙州橋》

④ 優美語段


二、了解語言背景,多層次、多角度解讀文本

文本解讀必須對作者的情況進行了解,才能准確把握作品。


三 、細讀文本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教師的文本細讀。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文本細讀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廣度。教師只有深入的解讀文本,才能在閱讀教學中教好學生閱讀文本,才能游刃有餘的捕捉、處理好閱讀教學中的重難點及學生個性閱讀中的智慧的火花。

首先,教師應從讀者的角度去細讀文章的作者這個人,作者寫作的時代背景,作者寫作的目的,以及文本相關的文章。

其次,教師還應從教師的角度,讀出編者的意圖,教材的地位,教材的來龍去脈,讀出教學策略,讀出教學方法。

最後,教師還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兒童的角度讀出學生在課堂上應該也能夠讀出的東西,讀出學生的學法,讀出教師的細讀與學生的細讀的結合點。

2、學生的文本細讀。

如何指導學生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文本細讀,是本課題研究的重點與難點。我們說教師的文本細讀要做到有深度、有廣度、有角度,但引導學生細讀文本時則要做到適度!

①學生的文本細讀需要深度,但絕對拒絕深沉、深邃。

②學生的文本細讀需要適當的廣度。

㈥ 文本解讀的四個步驟是什麼

1、第一步:三讀。分別以讀者、老師、學生的身份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把握重難點。

2、第二步:三問。老師在反復閱讀文本後要能准確回答三個問題︰即︰文本寫了什麼,文本是怎麼寫的,文本為什麼這樣寫。通過「三問」真正吃透文本。

3、第三步:三抓。要使文本解讀更富有實效﹐還必須進行「三抓」,即∶抓題眼、抓關鍵詞、抓中心句,能讓學生領詞會句,感悟熏陶﹐品嘗「語文味」。

4、第四步:三定。在教學預案的設計時,還要做到三定,即∶定教學目標、定訓練點、定生發點。從而實現真正切實高效的語文課堂。

(6)初中語文教師如何解讀文本擴展閱讀

文本解讀注意事項

一、要抓語言,這是核心;

語言是核心。語言是通達作者文本意義的橋梁,是解讀的核心。語言和文本意義緊密相連,離開語言是無法走進作者的原意來理解文本的。

二、要抓理解;

解讀的根本目的就是理解。解讀文本是通過語言形成整體感悟,達到和作者視界交會的狀況。理解是解讀文本的根本方法。

三、要關注思維模式。

思維模式既要講整體感悟,又要咀嚼細部。抓住細節深度挖掘,那就是教師的個性。只有共性,沒有個性,教出來的都是一種模式,那就很難感動學生。

㈦ 語文教師在文本解讀時要經歷哪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陌生閱讀一一在全新的閱讀中感受文本,形成新鮮的閱讀體驗,獲得對文本的直接認識,積累閱讀教學的"本我"資源。陌生化本是西方文藝理論的一個概念,現在常常被借用來表達閱讀的一種狀態。通俗地說,陌生化閱讀就是把閱讀對象(哪怕是讀過多次的文本)當做全新的文本對待,把曾經有過的體驗和認識擱置起來,使閱讀主體和閱讀對象之間形成一種距離,用新鮮的閱讀觸覺感受文本。用納蘭性德的詩來說,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見"。
第二階段:立體閱讀一一從不同維度、不同層面觀照文本,獲得對文本的全息解讀,處理好文本閱讀中多重意義之間的辯證關系。所謂立體閱讀,就是從不同維度解讀文本。用蘇軾的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形容立體的閱讀再貼切不過。這里不想再從接受美學的角度去說明之所以如此的道理,而是想探討立體化閱讀的通常維度。
第三階段:智慧閱讀一一藉助個性化的解讀方式,獲得對文本新穎、獨特的理解,為高品位、高質量的閱讀教學提供可能。
所謂智慧閱讀,並不是一個嚴謹的科學術語,而是一種文學性、形象化的表達,是指在閱讀中不能簡單地接受他人的解讀結論,不停留於自己以前的解讀,不依循通常的解讀途徑,而能夠從新的角度、新的途徑,個性化地解讀文本。要注意的是,語文教師的智慧解讀是立足於閱讀教學進行的,其解讀的新穎、獨特和個性化也只是相對的。在閱讀教學中,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要追求智慧的閱讀教學,就必須能夠智慧地解讀課文。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教師如何解讀文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5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