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語文古詩教師試講教案怎麼寫

小學語文古詩教師試講教案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3-05-25 06:09:07

Ⅰ 小學二年級語文《古詩》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8個字,會寫6個字。

2.了解詩句的意思,想像詩中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二、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兩首古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認識8個字,會寫6個字,掌握會寫字的音、形、義。

三、教學難點

1.用自己的話講解兩首古詩的意思。

2.能正確、端正地書寫6個字。

四、教學准備

1.課前查找的有關資料。

2.字詞卡片,電腦課件或掛圖。

五、教學時數

3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以前我們學的古詩嗎?誰願意背一背呀?(同學們背誦古詩)

2.同學們,李白曾望月抒懷,留下了《靜夜思》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個群星璀璨的夜晚,寫下了使人驚嘆的詩行,那就是《夜宿山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

1.設計問題:「夜宿山寺」是什麼意思?(此處為空白點,讓學生自己理解)

2.教師播放多媒體畫面,創設情境,讓學生欣賞感悟,請學生談談看了此畫面後有什麼感受。(留空白,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點撥強調一點:山上寺院里的樓很高)。

3.請學生打開書,自由讀古詩,體會詩人作詩時的感受。

(本環節意在使學生整體把握古詩內容)

(三)理解詩句。

1.學生研究、合作、體驗。

(1)讓學生邊讀古詩邊試著理解詩句的意思,遇到難以理解的詞語、詩句做塵猛,查字典解決。

(2)讓學生小組內交流。

(3)各小組匯報詩中關鍵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2.小組匯報。

(1)通過小組學習,知道哪句詩的意思了?(指名說)

(2)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請學生質疑,請會的同學幫助解答,老師加以引導。)

(3)請四個同學每人說一句詩的意思。

(4)請同學們用一個字來形容詩中所描寫的這座樓。(高)

(5)你從哪些句子看出樓很高,請你讀給同學們聽一聽。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四)誦讀欣賞,品讀古詩。

1.通過學習,我們對這首詩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加上動作、語氣自己讀讀這首詩嗎?注意要讀出你自己的感受。(學生採取個人誦讀,合作誦讀,分組誦讀,加動作誦讀等形式練習誦讀古詩)

2.教師配樂范讀,然後引導學生配樂朗讀,進一步體會這首詩所描繪的意境,想像這首詩所描繪的畫面。(尊重學生,以學生評析為主,教師適當點撥、指導)

(五)齊讀古詩,加強記憶。

在朗讀的基礎上,教師播放音樂,全體學生起立,根據詩意加上動作背誦古詩。

(六)拓展延伸。

利用課外資料,請同學們把已經查找好的李白的其他詩,讀給大家聽聽。

(兄橋七)課後作業。

回家後請你把這首古詩背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你也可以把這首詩畫成一幅畫。

板書設計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同欣賞了李白的《夜宿山寺》,感受到了山寺夜晚奇特的景象,讓我們共同再欣賞一下那美景吧。(一邊放課件,一邊背誦。)

2.除了欣賞美景,我們對於如何學習古詩也有了一些嘗試,這節課我想與同學一起再欣賞一首古詩,題目是——《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1.初讀課文,讀准字音。

(純橋1)同學們,請大家讀一讀這首古詩,首先看看這首古詩是誰寫的,你還記得他嗎?你曾經讀過他的哪些古詩?(簡介作家,說出自己讀過的作品。)

(2)請你再看看今天的這首古詩,

教案《語文A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二首》教案》,來自網!

你自己能不能把它讀出來呢?注意讀准生字的字音。(同學們自讀古詩)

2.創設情景感受詩境。

(1)小組之間互讀詩文,說一說這是一首描寫什麼的詩。

(2)這是一篇寫景的詩文,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裡的景色呢?這里的景是什麼樣的呢?請你們再讀一讀古詩。

(3)請同學們邊看插圖邊讀,結合書上的註解自己先學一學。

(4)把你的學習成果向旁邊的夥伴做匯報。

(三)理解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1.我們一同理解了詩句的意思,下面我們就隨作者一同到江邊走一走,看一看。

(1)出示課件1。怎樣的景象就可以和書中描寫的詩句一樣了呢?請同學們動手選擇。

(2)請同學邊看課件邊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句古詩的意思。

(3)現在是怎樣的景象了呢?(充分理解「滿」「壓枝低」)

(4)出示課件2。讓同學感受到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5)請同學邊看課件邊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二句古詩的意思。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詩句,想想應該用什麼語氣來讀。

3.請同學們先自己讀一讀。

4.讀給身邊的小夥伴聽聽。

5.老師配樂范讀後,也請學生配樂練習朗讀。

6.通過反復誦讀,進一步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意思。

7.總結:

第一句:從整體上說花的樣子。

第二句:從局部說每枝花的樣子。

第三句四句:講蝶鶯對花的喜愛。

(四)在有感情地朗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

1.請學生邊看課件邊背誦這首詩。

2.可以和小夥伴合作,一人背一句。

(五)拓展延伸。

1.請同學們想想,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詩呢?

2.你也可以根據你的理解把這首詩變成一幅畫。

(六)課外作業。

1.聯系春遊中觀察到的春天的景象,結合詩句說說春天的花、春天的.蝶、春天的鳥這些景物的特點,再動筆把這首詩描寫的意境繪成一幅畫。

2.請你再找出一些描寫春天景象的詩句,寫在你們的好詞好句本上。

板書設計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流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第三課時

(一)復習兩首古詩。

1.練習朗誦兩首古詩,邊讀邊體會詩的意境,做到有感情地朗讀。

2.檢查背誦。(播放課件,請同學看著課件練習背誦,也可以同桌練習,全班齊背。)

(二)學習生字。

1.請同學自學會認字。(大聲地讀,讀不準的字請多讀幾遍。)

2.分組學習會寫字。

(1)請同學讀准字音,分析字形。

(2)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記字,可以用兒歌的方式,結合詩的意思記憶一些字。

3.請學生分組匯報學習的情況,說說:你記住了哪幾個字?是用什麼方法記住的?

4.請同學們給本課的字組詞。

5.請學生說說:哪幾個字最難記?

6.針對學生的疑問,老師和同學共同想辦法解決。

獨:右邊是「蟲」字,下面的一筆是提不是橫。

尋:「寸」的一橫最長。

(三)指導書寫。

1.請學生看看課後的會寫字表,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通過課件,重點指導反犬旁的字,由於本課反犬旁的字比較多,有四個字,所以要提醒同學在寫的時候,不要把反犬旁寫得太直。

3.另外,本課有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要學生注意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請學生練習描紅,然後自己書寫。(提醒學生注意佔格,注意眼睛和書本的距離。)

(四)評比發獎。

老師請寫完的同學拿寫好的的字在全班展示,請同學們互相評比,給寫字正確規范的同學發小紅花。

小學語文課程教案怎麼寫

小學語文課程教案怎麼寫5篇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體現著很強的計劃性。下面我給大家帶來握拿關於小學語文課程教案怎麼寫,方便大家學習。

小學語文課程教案怎麼寫1

《月亮灣》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3.欣賞月亮灣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理解詞義。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月亮灣

出示生字卡片:灣wan,前鼻音,韻母是an,不是ang。

「灣」的意思本是指水流彎曲的地方,在這里,課題「月亮灣」是一個村子的名字.

2.齊讀課題:月亮灣。

二、整體感知、檢查預習

1.讀詞,指導讀出感受

月牙一樣的小河 緩緩的流著 清清的河水

燦爛的朝霞 綠油油的麥田 歡快的笑聲

2.學習夥伴互讀課文

三、細讀品味、體會美景

1、推薦朗讀好的同學與老師比賽讀。

2、覺得月亮灣是個怎樣的地方?帶給你怎樣的感受?把你認為最美的地方反復朗讀,仔細體會。

3、說說你發現的最美的地方?

4、全班交流學習情況,尊重並鼓勵學生發表有個性的獨特的見解,教師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⑴「河水繞著村子緩緩地流著,一群群魚兒在河裡游來游去。」體會一群群魚兒在河裡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開心的樣子。

⑵「清清的河水倒映著小橋、綠樹和青山。」理解河水的清,想像「倒映著小橋、綠樹和青山」的樣子。

⑶聯系生活實際說說「燦爛的朝霞」是什麼樣子,再讀讀句子說說課文中什麼像燦爛的朝霞。想像河邊的朝霞是什麼樣子。誰能把這么美的桃花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⑷月亮灣真美呀!仔細聽!你們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根據學生的表述相機板書:

村子前面 小河 河上 河裡 河岸 農田段橘搭

村子後面 山坡 茶樹 採茶姑娘

5、依照板書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邊讀邊想像,把月亮灣的美麗景色在頭腦中過電影。

四、說一說,感情升華

1、說一說:根據板書的提示把月亮灣介紹給大家,可以講一個你認為最美的地方詳細介紹,也可按順序把月亮灣全部介紹給大家,還可以加上自己的語言和合理的想像。老師要邀請同學當小導游,願意嗎?要想當好一名好導游,必須認真准備。

2、自由練習,把課文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話。

3、在小組內交流伍配。

4、指名當小導游。

5、參觀完了,中外遊客們會說些什麼呢?

6、師生共同評議。

五、 識字

「我說你猜」來識字

小學語文課程教案怎麼寫2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感受春雨的美好、無私,培養學生熱愛春雨、熱愛春天、熱愛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注意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背誦自己喜歡的語句。

3、幫助學生會寫「溝、推、蹄、脈、滑、跌、密、撒、播、嘗、乳」11個生字,會認「淅、瀝、溝、蹄、乳」5個生字,理解「你推我擠、演奏、播種、仰著、品嘗」等詞語。

教學重點:

課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聲音美。

教學難點:

1、理解重點詞語,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情感。如:為什麼說「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們要把地球敲響?」

2、課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學准備:

1、生詞卡片。

2、課件。

3、搜集贊美春雨的詞語、詩句。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幫助學生會寫「溝、推、蹄、脈、滑、跌、密、撒、播、嘗、乳」11個生字,會認「淅、瀝、溝、蹄、乳」5個生字,初步理解「你推我擠、演奏、播種、仰著、品嘗」等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提出不懂的問題。

3、練習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朗讀題目,了解題目。

二、檢查預習情況,幫助學生掌握生字新詞。

1、出示文字投影片,檢查並糾正帶點字的讀音:

跌下來、似的、播種、仰著臉

2、出示文字投影片,指導學生記住字形:

溝、蹄、滑、密、撒、播、乳

3、重點指導「播、乳」字的書寫,學生練習。

4、結合課文中的語句,理解詞義:你推我擠、播種

三、自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隨機板書,理清文章的脈絡。

四、質疑。梳理問題。有思考價值的問題留待第二課時深入探討。

(問題梳理:1、為什麼說「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們要把地球敲響?」2、「冬—冬—冬」之間的橫線什麼意思?)

五、作業:

1、寫生字詞、讀書。

2、練習熟讀課文,思考並試著解決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閱讀課文,感受春雨的美好、無私,培養學生熱愛春雨、熱愛春天、熱愛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背誦自己喜歡的語句。

教學重點:

課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聲音美。

教學難點:

1、理解重點詞語,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情感。如:為什麼說「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們要把地球敲響?」

2、課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學准備:聲像資料、文字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本冊教材的開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關,讓濃濃的春意吹進我們的教室,讓甘甜的雨露滋潤我們的心田吧!齊讀課題。

(一)、進一步理解課題:

課題中一連用了三個「滴」字,春天的小雨給你什麼感覺呢?該怎麼讀題呢?注意節奏和停頓,再次讀題。

(二)回憶課文主要內容。這場雨已經下了很久了,我們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聽一聽,看一看吧。同學們讀一讀課文,說說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二、學習課文,交流感受,並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體會描寫春雨聲音美的內容。

1、回憶哪些自然段寫了雨的聲音?這幾個自然段都寫雨的聲音,聽雨的地點有什麼不同?

2、「屋前聽雨」引導學生重點關注春雨發出了不同的聲音,理解同樣是從天而落的雨,為什麼會發出不一樣的聲響?

(1)指名朗讀,其他同學說說聽到了什麼?

(2)捕捉表示聲音的詞,體會小雨滴發出聲音的不同。

(3)理解同樣是從天而落的雨,為什麼會發出不一樣的聲響?

(4)抓住「推、擠」感受小雨滴的歡快,體會作者用詞的准確並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3、「林中聽雨」加深感受聲音美,解決難點。

出示文字片:

淅淅瀝瀝,啪啦啪啦,嘩啦嘩啦,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樂廳一樣。

(1)第二自然段寫雨的聲音,這句話也寫雨的聲音,寫法上有什麼不同呢?

(2)想像:音樂廳里正在演奏什麼曲目呢?

(3)練習朗讀,欣賞聲音美。

(4)指名讀4-6自然段,提出不懂的問題

(問題一:「冬—冬—冬」之間的橫線什麼意思?

問題二:為什麼說「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們要把地球敲響?)

問題一「冬—冬—冬」之間的橫線什麼意思?

解疑步驟:

①教師帶領學生初步認識標點符號:破折號。了解破折號的用法之一是表示聲音延長的意思。

②出示字幕:

「嗵——嗵——嗵!」「冬——冬——冬!」

突然,吹來一陣風,樹葉上的水珠通通跌下來了。「嗵嗵嗵!」「冬冬冬!」「啪啪啪!」

③對比指導表示聲音的詞語,體會破折號的作用。

④說說為什麼有的時候讀的舒緩,有的時候讀的急促:

問題二:為什麼說「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們要把地球敲響?解疑步驟:

①學生自己初步理解。

②結合生活實際和影視中看到的畫面,說說什麼時候敲鼓?鼓聲一響,給你什麼感覺?

③理解作者這樣寫表達的對小雨點喜愛的情感。

4、播放春雨飄落的畫面,直觀感受春雨之美。

5、配樂朗讀聲音美部分。

板書:聲音美

(二)感受描寫春雨形象美的內容。

1、聽雨讓我們感受到聲音美,看雨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呢?讀一讀,說一說。

2、用一個詞語形容一下春雨的樣子。

板書:樣子美

(三)感受贊美春雨精神美的內容:

1、指名讀8、9自然段,想想人們贊美春雨還有什麼原因?

2、出示兒歌:《春雨》。讀一讀,感受萬物盼望春雨的心情。

3、想一想,兒歌中的種子、花朵、麥苗和春雨有什麼關系呢?

4、如果你就是春雨,聽了生靈們渴望你到來的心聲,你會怎麼做的?

板書:精神美

(四)齊讀最後一段,表達對春雨的喜愛之情

三、總結全文

1、誰能結合板書說說春雨美在哪?

2、總結寫法

文章著重寫了春雨的聲音美,把我們帶進了一個聲音的世界,以後寫文時可以學習作者的寫法,寫出的文章會更精彩。

3、再次朗讀課題,結束學習。

四、布置作業:

必做: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選做:摘錄描寫聲音的詞語,寫在積累本上。

小學語文課程教案怎麼寫3

《童年的泥巴》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清課文條理,學會熱愛生活,開始感受「一切過去的都會成為美好的回憶」。

2、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3、認識10個字,會寫12個生字。

教學難重點:

難點:理解「風一樣的日子」的意思。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准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現在我們來學習一篇回憶童年的課文(板書課題:童年的泥巴。)

2、齊讀課題,質疑:看到題目你有哪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遇到困難多讀幾遍。

2、同桌或前後桌互讀互聽,指出對方的不足。

3、把自己讀得最滿意的地方讀給全班同學聽。

4、再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得問題。

三、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想像課文描寫的畫面。

(2)分小組朗讀,並派代表在班上讀。

(3)班級賽讀,評選朗讀能手。

2、討論。

課文中有哪兩句話幾乎是一樣的,動筆畫一畫,想一想:這是不是重復了,說說你的理解。

四、擴展閱讀,培養能力。

你知道哪些名人的童年趣事。

第二課時

一、識寫生字。

1、出示字卡,認讀生字。

2、引導學生發現田字格里多數生字的構字規律和結構特點。

3、學生當小老師當堂交流。

4、聯系寫字。

二、積累運用。

1、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謠和同學交流。

2、完成課後自選詞語。

三、布置作業。

1、課後閱讀《閱讀》中的相關文章。

2、摘錄文中優美語句。

小學語文課程教案怎麼寫4

《鄉村裡的大花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生字詞,結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讀、悟、賞」培養學生認真閱讀和思考的習慣,逐步養成用心閱讀、用心感悟的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以及對大自然的探究慾望。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詞,理解精彩詞句。

教學難點:通過「讀、悟、賞」培養學生用心閱讀、用心感悟的習慣。

教學方法:主動探求法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創設情境

1、同學們,當快樂的「六一」兒童節到來的時候,你最想到什麼地方遊玩呢?

2、同學們都想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嚮往著觀賞到美好的景物!其實,美就在我們身邊!

3、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我們鄉村裡象花一樣美的園子。請同學們齊讀課題——鄉村裡的大花園。

二、設問導標明確任務

1、看到這個題目,你的腦海里會出現怎樣的畫面呢?你好象看到了什麼?

2、下面,讓我們一起看書上的彩圖,從圖中你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3、你能用生動形象的語句描繪出這豐富多彩的畫面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作家蕭紅筆下的<<鄉村裡的大花園>>。

三、探究交流嘗試練習

1、師:示範讀課文。

2、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標清自然段,畫出生字詞,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記住它。

3、出示生字詞認讀。

螞蚱守則絨毛勇敢健康無限怎麼謊花

(1)在生活當中,你在哪見過這裡面的生字詞?

(2)你有好辦法記住哪個字?

(3)猜詞游戲。

(4)認讀——開火車讀——齊讀。

四、質疑解難鼓勵挑戰

1、指生讀課文。

2、整體感知。

說一說鄉村裡的大花園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激發學生興趣。圖文結合讀寫結合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引領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激發學生識字興趣掌握識字方法,學會識

五、品讀感悟,強化訓練

六、拓展練習,激勵創造

你從中知道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鼓勵質疑:通過讀課文,你還想知道什麼?有哪些疑問呢?

(一)學習1-3自然段。

1、自由讀1-3自然段,用()畫出描寫顏色的詞語,說一說從這些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麼?(提示:可以用概括性的詞語標注在書上)你能把它的美讀出來嗎?(練習讀——指生讀——品讀——賽讀)

2、作者除了細致描寫了昆蟲的色彩美以外,有沒有寫它們的聲音和形態呢?請你找一找,讀一讀,說一說你從中感悟到了什麼?你能有感情地讀出來嗎?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引入:大花園里美麗的花草、昆蟲,還有自然界的萬物,你知道他們的生長靠什麼嗎?(萬物生長靠太陽。因為有了太陽,這個世界才有了光和熱,才有了我們賴以生活的家園)你知道這個世界有幾個太陽嗎?(雖然只有一個太陽,但是他的光芒卻能照耀世界每一個角落)

2、引讀:太陽的光芒照射在「鄉村裡的大花園」會出現怎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到第四自然段中尋找答案。(默讀第四自然段)

3、感悟詞句:「是凡在太陽下都是健康的,漂亮的。」請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說說你的體會!(想一想「健康的」「漂亮的」景象是怎樣的畫面?)

4、想像訓練:是凡在太陽下都是健康的,漂亮的!這里有花有(),有()有(),有()有()……熱鬧非凡,充滿生機和活力!拍一拍()!聽一聽()!

5、從作者的描繪中你感悟到了什麼?你能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讀出來嗎?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主感悟:指生讀第五自然段,想一想從這個自然段中,你感悟到了什麼?

2、匯報交流:體會「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3、體會寫法:找一找這段話主要寫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你從中感悟到了什麼?

4、表情朗讀:你能把你的感想讀出來嗎?

小學語文課程教案怎麼寫5

《贈汪倫》

教學目標:

1、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古詩,了解詩意,體會詩情。

2、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含義。

3 懂得珍惜朋友之情,有交朋友的慾望。

教學重點:

1、 引導學生去理解和體會詩人那時那刻的內心世界,是學生真正讀懂古詩的關鍵。

2、 領會古詩意境,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難點:

懂得珍惜朋友之情,有交朋友的慾望。

教具准備:

多媒體課件 田字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

2、你們以前有沒有學過李白的古詩?

3、那你能告訴老師你們都學過哪些呢?

4、老師今天帶來兩首古詩,請大家大的讀出來。(出示ppt)《贈汪倫》、《古朗月行》。

【設計意圖】復習學過的古詩,有助於同學們記憶古詩。

二、學習古詩,理解李白與汪倫之間的情誼深

1、詩人李白寫過一生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古詩,今天我們就再來學習一首李白的送別詩《贈汪倫》。(出示ppt)下面請同學來讀課題。

2、一起書空課題。(師板書課題)

師:剛剛我們學習了贈的拼音,我們也把拼音寫上,zèng,後鼻音。還有生字「汪」

的拼音。

師:(ppt介紹)李白游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行,於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自由的讀古詩,注意把字讀准確。遇到不認識的字讀一讀下面的拼音 。

3、理解詩句。

師:(ppt出示李白)這是誰坐在船上?詩人李白將要做什麼呢?是誰來送他?

師:汪倫怎樣來呢?請同學們讀以下詩句。(pp:出示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師:李白將要走了,汪倫怎樣呢?

師:他怎樣來送別,從哪個字可以中可以看到李白不知道他來的。

師:從「忽」字中可以看出他沒有告訴他白,他怎樣來呢?

師:解釋踏歌。(踏歌:邊唱歌邊用腳踏地作節拍。)

老師想請我們班會跳舞的同學出來表演,李白要走了,你用什麼方法來李白。

生出來表演。

師:她們踏著歌聲來送李白,這時李白的心理會想到什麼?(ppt)

師:那他當時的心理想什麼?假如我是李白,我心理很感動,汪倫踏著歌跳著舞來了。

師:這時李白想到了什麼呢?(ppt示)

師:此時此刻李白想到了什麼?

師(板書):水深情更深。

師:請同學們再帶著李白對汪倫的情深再讀這句詩。

師:同學們自由拼讀黑板上的生字。

師:下面把這些生字寶寶送回古詩,自由讀古詩。

師:請一小老師上來示範讀。

師:讀得真棒,我們把掌聲送給她,下面我們學著小老師同桌互讀。

師:剛剛我們學習了李白的《贈汪倫》,下面老師帶來了《贈汪倫》的古詩新唱,會唱的跟著唱。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誦讀,讓古詩的情感層層深入,達到讀中悟情的效果。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含義。

三、指導寫字,學生寫字。

1、師:剛剛聽到我們班的同學動聽的歌聲,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學習的生字寶寶,先來觀察它的結構、部首,想想怎樣記。

師:在課題我們已經學習過「汪」字,下面一起來學習「乘」字,說說注意點,它由哪些字組成呢?

師:我們一起書空「乘」、「舟」,邊書空邊說注意點。

2、生練習寫字,師巡視。

3、師生展示評價。

【設計意圖】老師在教學生寫字時,採用了自主寫字的方法,給足時間讓學生去識字、寫字,提高了學生的書寫質量。

四:背誦復習鞏固

1、 師:同學們,我們剛剛學會了這首古詩,現在有誰能把這首古詩背下來嗎

2、 生背古詩

3、我們還記得這個學期學習的三首古詩嗎?

4、一起背古詩。

5、鞏固練習。

這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給汪倫的古詩,這首古詩表現了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師:這首古詩表現了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設計意圖】設計意圖: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多元化誦讀古詩,激發孩子閱讀記憶古詩詞的興趣,培養創新精神。

五、總結拓展

1、師:老師還找來了一些朋友之間的送別詩句,我們一起來看看。(ppt)

2、師:假如你的朋友要遠行,你們也可以把其中一句詩送給你的朋友,好嗎?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朋友之間的送別詩句,可以延伸學習積累,達到豐富學生文化底蘊的目的。


Ⅲ 人教版小學語文所有古詩教案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北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浪淘沙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憫農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教材簡析 《牧童》、《舟過安仁》兩首詩以輕松、詼諧的筆調描繪出悠然自得、無憂無慮的牧童和兩個張傘使風的頑皮兒童,凝練的詩句中充滿了童真、童趣。
《清平樂•村居》以輕快、流暢的語言,徐徐鋪開一幅恬淡、愜意的農家生活圖,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設計理念 吟誦,是古詩詞教學的重點,應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指導學生注意詩歌的韻律、節奏和情感。在破解文義的設計中,重點抓住描寫動作的關鍵字眼,勾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調動多種感官體驗,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韻味,輕松地理解詩意。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3.想像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並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重點 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熏陶。 課時安排 3課時

課前准備
1.了解詩人的生平。
2.收集有關宋詞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牧童》)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詞的意思。
3.想像詞所描繪的情景,並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人,激發興趣 大家聽說過「八仙過海」的故事嗎?誰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岩」,是唐代人。呂岩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後來唐代暴發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時局動盪,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後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 (注意強調「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學生反饋並質疑。(師適時板書並回答學生的質疑)鋪,鋪開。 弄,逗弄。 飽飯,吃飽了飯。 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 卧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讀古詩,交流學習
1.再讀古詩,利用工具書和學習資料進行「小組學習」。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2.反饋:你讀懂了什麼?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 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後的黃昏時分。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像畫面,體會情
感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像。
2.學生反饋,把所想像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體會到什麼,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5.全班交流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教師加以引導: (詩人嚮往寧靜淡泊,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自由讀詩,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教師適當點撥抑揚頓挫)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第二課時(《舟過安仁》)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想像詩中所描繪的情景。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像的詩沖情景。 教學難點 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兒童的詩,這節課我們還要學習另外一首寫兒童的詩。和前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孩子。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板書課題)
(二)自讀感知,理解詩句 1.自由朗讀,藉助拼音讀准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注意強調讀准字音:篙、棹) 2.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准,最流利。 3.自讀理解,藉助課後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
(老師巡迴指導) 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 棹:船槳。 怪生:怪不得。 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使風:藉助風的力量。 5.匯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 (一隻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藉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再讀感悟,以畫悟情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像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小組內交流,互相說說你所想像的畫面。 3.請學生描述畫面,引導學生把想像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像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 (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匯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並讓學生加以解說。 (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贊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感情朗讀,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 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3.誦讀古詩。
(五)拓展活動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請讀給大家聽聽 第三課時(《清平樂•村居》)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4.想像這首詞所描繪的田園生活的情景。 重點難點 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美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江上漁者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裁。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惠崇春江曉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蘆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示兒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

教學目的
1.認識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洞庭、江南」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學習通過看註解,邊讀邊想像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重點難點品味詩句,指導背誦,積累語言。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愛美的情趣。
教學方法以讀為主,理解成誦
教學用具課文插圖,洞庭湖圖片,媒體資源:《獨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劉禹錫》、視頻《白居易簡介》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獨坐敬亭山
一、激趣導入
1、導語:我們先進行課外知識搶答:唐朝是我國古詩創作最旺盛的時期,在眾多詩人中有兩個最有名的詩人,他們是誰?(詩聖、詩仙)
2、揭題。誰來背背李白的詩,會幾首就背幾首。
二、釋題,簡介背景
結合課文插圖及媒體資源《獨坐敬亭山:李白》,完成下列教學步驟:

1、讀題,看注釋,結合插圖,介紹背景。
2、過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麼,想到些什麼呢?
三、學生自學,初步理解
自讀古詩,思考問題,並根據注釋,結合插圖,逐句說說詩意。
四、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互讀古詩,交流詩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評議交流。
2、老師點撥:「閑」是悠閑的意思,在說句意時,要作詞序的調整。即「一片白雲悠閑地飄去」。「厭」的注釋是「滿足」。在說句意時要進行適當的變通。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想像一下「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可以用語言描述,也可以用畫面表現。
六、指導朗讀
1、《獨坐敬亭山》圍繞著「靜」來寫,朗讀時注意語調輕緩,節奏要緩慢;通過朗讀,表達詩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種輕松感。
2、多種形式讀詩:指名讀—同位讀—小組讀—齊讀等。
七、吟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讀。
2、討論:詩句表明了詩人怎樣的心境?你最欣賞哪一句?

第二課時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詩題
出示有關洞庭湖圖片。設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你知道洞庭湖嗎?誰來介紹一下?我們來看詩人劉禹錫是怎樣描寫的。
二、自由吟讀
結合動畫課件《望洞庭:劉禹錫》完成下列教學步驟:
1、學生邊讀邊參閱注釋,試著理解詩句意思,不懂的隨時發問。
2、根據學生提出問題的普遍性與否,或個別講解或集體理解。
三、指名朗讀,同桌互說意思
1、點撥理解「兩相和」,可以讓學生結合看圖及動畫吟誦體會。
2、在交流體會描寫月夜洞庭的美景時,隨機指導學生誦讀,體會比喻的巧妙。
「鏡未磨」寫出了一種別有情致的朦朧的美,真是別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遙看,這個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導賞析
1、你覺得哪一句詩寫得好,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詩人的心情。
2、與上一首比較,體會不同的景緻及古詩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誦《獨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課外積累
1、說說你知道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2、課外繼續收集山水詩。
六、練習
任選一首,想像景緻,根據自己的理解作畫,並配上詩句。

第三課時
憶江南
一、復習導入
背誦前兩首以及課外搜集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憶江南》是一首詞,又描寫了怎樣的景緻,怎樣的心情呢?
二、讀課文,理解內容
帶著上面的問題自由讀,邊讀邊看課文插圖及動畫課件《憶江南》,理解意思。指名讀,讀准生字,結合注釋理解意思。
指名看圖說出意思。朗讀領悟詞義,教師做如下點撥:
「憶江南」是詞牌名,詞都有一個牌名。詞的內容也是回憶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經當過杭州刺史。
利用視頻資源《白居易簡介》,介紹白居易情況:
詞中回憶的,就是美麗的江南風光。
舊:從前。曾:曾經。諳:熟悉。勝:超過,勝過。
根據提供的詞語解釋,讓學生自己說說詞句的意思,然後連起來說整首詞的意思。
三、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

Ⅳ 小學語文試講古詩步驟

古詩教學,在情境導入之後,要重點把握五個字「讀、知、說、想、悟」。
一、讀字當先(讀詩)
首先,明確詩歌節奏,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配樂朗讀、男女生對讀、學生齊讀等方式。
其次,讀准字音、節奏、重音、聲調、感情等。
二、代文為白(知詩)
第一, 理解詩歌,要求學生從字到詞再到句子要有基本理解;
第二, 把握詩詞,設計一定的思考題、討論題,啟發學生,幫助其更好地理解詩詞。
三、探究詩意(說詩)
相互交流,探討詩意。可採用詳說、概說、直說、泛說、個人說、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將自己對詩詞的理解表達出來。
四、體會詩境(想詩)
展開想像,體會詩境。學生在知詩的基礎上,想像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詩詞的詩情畫意,教師帶領學生,用心體會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
五、感悟情感(悟詩)
結合詩作的背景,感悟詩歌情感。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使學生對詩的理解達到較高的精神層次。
讀詩、知詩、說詩、想詩、悟詩,五個環節的關系是層層遞進的,在日常教學中,缺一不可。
如果你在面試環節抽到了古詩題目,可以參照這五個步驟,根據試講要求,把詩歌內容套進去。若是時間緊張,可以適當調整,學會取捨。

Ⅳ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教案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究竟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三首》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1.認識「徐、籬」等6個生字,會寫「宿、徐」等1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宿新市徐公店》。

3.結合注釋,理解詩詞大意,抓住關鍵語句,想像詩詞描繪的畫面,感受田園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以前我們學過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哪位同學能來背一背?(《春曉》《詠柳》……)

2.引出詩題:這些古詩都寫了春天的景緻,接下來讓我們再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宿新市徐公店》。(板書詩題,齊讀詩題。讀寫「宿」字。「宿」書寫時寶蓋頭不能寫得太寬,適當提醒。)

3.解釋詩題:根據詩題,你覺得作者在哪裡住宿?(根據學生的回答,師點撥: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縣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開的店。詩題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開的客店裡過夜。)再齊讀詩題。

4.導入新課: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因為他長期居住在鄉村,對鄉村的田園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寫的鄉村自然風光也特別有趣。你想知道這是怎樣有趣的一首詩嗎?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自主交流:小組內交流你覺得這首詩中應該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學習。在相應的字下面做上記號(加點),朗讀時核禪注意。

3.朗讀節奏。(出示朗讀的節奏)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新綠/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4.自主練習:這次你一定能更有節奏地朗讀好這首詩了,趕緊自己試試吧。

5.多種形式朗讀整首詩:指名讀、同桌讀、小組比賽讀、集體讀。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著讀著,老師彷彿看到了一幅美麗的春天畫面,讓我也來讀一讀,好嗎?

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拍悶。

1.師配樂范讀,說說老師讀得好在哪裡。

(朗讀時注意前兩句語調平穩、柔和一些,渲染一種寧靜、柔美的鄉村環境氛圍;第三句用歡快、跳躍的節奏,表現兒童追逐黃蝴蝶時的喜悅心情;第四句「無處尋」讀得慢而穩一點,表現出失望的心情和深遠的意境。)

2.學學老師,自己再讀讀詩歌。

3.講詩歌,讀詩歌。

(1)「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描寫了什麼?(籬:籬笆。疏疏:稀疏。徑:小路。陰:樹蔭。描寫景象:稀疏的籬笆旁有一條小路一直伸向遠方,樹枝上新生出的綠葉還沒有形成樹蔭。)

你能通過朗讀來表現景物襲氏彎的特點嗎?

男生一起來讀一讀。

(2)「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描寫了什麼?(描寫景象:兒童奔跑著追逐黃色的蝴蝶,那蝴蝶飛入金黃的油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女生帶著剛才的感受再來讀這兩句。

你們讀了以後有什麼感覺?

(感覺非常有趣)

4.思考一下,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兒童的喜愛之情,對鄉村美景和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

5.集體朗誦,讀出古詩的趣味。

6.誰願意把整首詩背給大家聽?

(1)1分鍾背誦記憶古詩。

(2)填空式背誦。

(3)全詩背誦,背誦比賽。

7.默寫《宿新市徐公店》。

四、關注細節,拓展延伸。

1.回想整首詩,小朋友在干什麼?(捉蝴蝶)

你願意來表演一下小朋友捉蝴蝶的情景嗎?大家仔細看,評一評誰是「最佳小演員」。

2.依次請幾位學生表演「捉蝴蝶」。(預設:分別表演「走」著追蝴蝶和「跑」著追蝴蝶。)

3.我們再來看詩句中寫的是「急走追黃蝶」,表演時到底是應該「走」著追還是「跑」著追?(學生討論)我們來看看古代漢語詞典中「走」的意思。(走:跑,疾行。)

4.現在,你覺得剛才哪位同學可以被評為「最佳小演員」呢?說說你的理由。

5.美讀:詩中不僅有美麗宜人的景色,還有活潑可愛的兒童在追逐翩翩飛舞的黃蝴蝶,簡直太有趣了,讓我們再美美地讀一讀。

五、延伸故事,感悟詩境。

1.動動手,畫一畫。

讀了這首詩,你覺得圖上該畫出哪些景物呢?(籬笆、小路、樹、兒童、黃蝴蝶、油菜花。)趕緊動手畫一畫這美麗的景色吧。(提醒學生可以把自己的畫和課文中的插圖作做比,辨別不同之處,適當進行修改。)

2.這是一首詩,是一幅畫,也是一個小故事,請你回家先把詩背給父母聽一聽,再依照自己的畫把詩歌編成故事說一說。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以題目導入:齊讀《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2.看到「田園」二字,你想到什麼?哪位同學能分享一下?

3.回顧學過的有關鄉村的古詩有哪些。(《村居》《所見》……)

4.簡介作者。

(1)你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誰來說說你對這位詩人的了解?

(2)介紹作者:播放課件資料「范成大的簡介」。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初讀正音。

注意生字,要讀得字正腔圓、准確流利、有板有眼。

指名認讀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讀通詩文。(注重糾正字音)

2.注意節奏。

(1)聽范讀。(出示課文朗讀)

(2)自主練習朗讀。(朗讀詩歌,要求准確、流利,讀出詩的節奏。)

(3)指名試讀,評議。

(4)教師示範指導。

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

1.再讀課文,想像作者描繪的鄉村場景。(讀注釋)

2.交流感想。

透過文字與畫面你還能看到什麼場景?請同學們結合生活體驗分享一下。(農家忙)

3.朗讀節奏。(出示朗讀的節奏)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惟有/蜻蜓/蛺蝶飛。

4.理解詩意。

自由讀文,藉助注釋或工具書查閱自己不明白的詞語,理解詩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譯文:梅子已經變成金黃色,杏子果實肥碩;蕎麥揚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天長了,籬笆前沒有人經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你最喜歡詩中哪一句?讀出你的喜愛與贊揚之情,並評價。指名說。(加強對詩意的理解)

在美麗的田園里,果子快要成熟了,蕎麥花雪白成片,油菜花金黃稀疏,蜻蜓蝴蝶飛舞,寄託著收獲的希望,多麼令人嚮往的生活呀!齊讀本詩。

其實很多詩人都喜歡田園風光的美麗和農村生活的恬靜,他們寫下了大量的田園詩篇。請看南宋翁卷的《鄉村四月》。(體會又忙又樂的心情)

5.有感情地朗讀《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再讀古詩,感受自然之美。

2.全班齊誦,感受大家在田間忙碌勞作之美。

3.引導學生說說學習古詩的感受。

4.有感情地背誦給父母聽。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直接導入,明確詩題。

1.導入: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

2.板書詩題,齊讀詩題。

3.解題:看到「村居」這個詞,你想到了什麼?

大家的想像力都很豐富。教師指著板書「清平樂(yuè)」,請再齊讀一遍「清平樂」,讀了這個詞,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給人一種寧靜、閑適的感覺。)

4.師簡單介紹:「清平樂」是詞牌名,「清平樂」是一首曲子,是用來演奏的。用它作詞牌的詞一般給人一種寧靜、平和、舒適的感覺。

5.那就帶著這種感覺一起來讀《清平樂·村居》。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把課文讀得准確流利,富於感情。

2.學生自讀:誰先來讀給大家聽?(教師正音)

3.指導書寫「鋤豆」的「鋤」。

4.指名學生朗讀。

5.齊讀全詞,讀的同時請注意觀察,這首詞與前面的兩首詩有什麼不同?

(這首詞的特點:有長短句,有詞牌名,分上下兩片。)

6.請同學們默讀這首詞,看看有哪個字、哪個詞語、哪個句子不理解。

學生自主學習,還可以共同討論交流。

7.討論交流。

我們先來交流一下,經過討論解決了哪些問題?

(1)你們是怎麼理解「翁媼」的?

(「翁」是什麼?請大家看這個字的上面,是一個「公」字,「翁」指老公公。「媼」左邊是一個「女」字,是指老婆婆、老奶奶。所以「翁媼」就是指老翁、老婦。)

(2)「鋤豆」這個詞的意思是什麼?

(「鋤豆」這個詞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需要聯繫上下文。聯繫上下文,你們能猜出這個詞語的意思嗎?「鋤豆」就是鋤豆田裡的雜草。)

三、再讀課文,感受韻律。

1.我們理解了詞語的意思之後,再來讀一讀這首詞,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2.聽到你們讀,老師也特別想讀一讀。教師入情入境地范讀。

3.教師朗讀,學生注意老師朗讀的方法。

教師簡單介紹:請讀這三個字,「小」「草」「媼」(課件閃爍),發現了什麼?(這三個字最末有相同的韻母,都有「ao」。)韻母相同或相近,這就是押韻。古人寫詩、寫詞講究押韻,所以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

大家讀讀詞的上片,感受一下。(生練習讀)

看看詞裡面還有哪些字押韻?(「東」「籠」「蓬」)讀一讀,再次感受一下。

我們再一起讀一讀。

四、品讀詩詞,展開想像。

1.品讀鄉村美景。

好詞需要細細品,下面用我們的想像去品出詞中的圖畫。我們首先來欣賞一下這家的居住環境。誰來讀詞的一、二兩句?你從這兩句中體會到了什麼?

美麗的風景不僅要用眼睛去欣賞,還要學會用耳朵去聆聽!(課件播放潺潺的溪流聲)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吧。

其實「茅檐」透露的是用泥巴壘的牆,茅草蓋的房,又矮又小,很簡陋,為什麼還能帶給我們美的感覺呢?(老師簡介:很多詩人都有「茅檐」情結,「茅檐」這個詞在詩人的筆下頻頻出現。)

一個「茅檐」,一下子就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充滿鄉土氣息的、寧靜的、詩意的小鄉村裡去。讓我們把這種美好的感覺讀出來。生一齊朗讀。

想像畫面: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畫面:一所茅屋又低又小,緊靠著一條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草。聽見茅屋裡有人操著柔媚的當地方言,帶著醉意在互相逗趣、取樂,那滿頭白發的老人是誰家的老翁、老婦?)

2.品讀人物畫面。

在這樣美的環境里住著怎樣的一家人呢?請接著讀下片。

這一家你最喜歡誰?為什麼?(預設:我最喜歡小兒,因為他很可愛。)

從哪裡可以看出小兒可愛呢?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那作者為什麼說小兒「亡賴」呢?(「亡賴」同「無賴」,實際上是說小兒頑皮、淘氣。)

哪個字最能看出小兒可愛呢?(從「卧」字可以看出小兒可愛。)

想像「卧」是什麼樣的姿態?「卧剝蓮蓬」的樣子你能想像出來嗎?

(學生想像:小兒很專注,很認真,還會哼著歌,還可能仰著,高興了就打個滾,搖頭晃腦,晃動著小腳,側著身子,用手托著頭……)

師小結提升:是的,小兒卧的姿勢可多了,他願意仰著就仰著,願意側著就側著,願意趴著就趴著……他是多麼快活、自由自在、幸福、愜意……難怪冰心奶奶說,「除了宇宙,最可愛的只有孩子」,通過你們的聲音來表現出這種愜意吧。

想像畫面: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畫面:茅屋外,老夫婦的大兒子在小溪東邊的豆田裡鋤草,二兒子正忙著編織雞籠。可愛調皮的小兒子最討人喜歡,他正趴在溪邊剝著剛剛摘下的蓮蓬。)

師講解:詩中的翁媼雖然青春不再,容顏已老,可是他們的童心未泯。人們常說老小孩兒,其實老人往往和孩子一樣可愛。同學們來仔細看圖,兩位白發蒼蒼的老人靠得很近,相互親熱地聊天,這就是——「相媚好」。

五、多層朗讀,品讀詩詞。

1.帶著感情來朗讀。

(1)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2)在小組內展示朗讀。

(3)選代表全班展示朗讀。

2.師生合作引讀。

喜歡老人們,這么親密地、甜蜜地說著話,聊著家常,讀出他們的——「相媚好」。

喜歡大兒,讀出他的`——勤勞。

喜歡中兒,讀出他的——心靈手巧。

六、展開想像,拓展延伸。

1.展開想像的翅膀,如果此時大兒、中兒、小兒聽到老人甜蜜的交流,他們又會說些什麼呢?

同學們,你們覺得這一家人生活得怎麼樣?(溫馨幸福、美好)

你們看,他們每個人都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干自己喜歡乾的活,真是各得其樂。讓我們帶著這種快樂來讀一下吧:

師引讀——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僅僅是「翁」和「媼」醉了嗎?還有誰醉了?(詩人、我們)

你醉了,我醉了,大家都醉了。(放音樂,配樂朗讀)

讓我們閉上眼睛,吟誦這首詞。

聽了同學們的吟誦,老師彷彿看到了一幅畫,彷彿聽到了一個娓娓道來的故事。讓我們再來美美地吟誦一遍!

2.延伸補充。

老師有一個問題:作者為什麼會對這樣一個普通農家人的生活如此嚮往呢?請同學們讀一讀下面的資料吧。

(補充資料:辛棄疾出生在風雨飄搖的南宋王朝,那時宋朝的大部分江山已被金人佔領,辛棄疾從小就立志平定中原,收復河山。但是軟弱無能的南宋朝廷卻一味地向金人求和。由於主和派的排擠、打壓,辛棄疾被發配到江西上饒等偏僻的小鄉村。在小鄉村,辛棄疾一待就是二十年。然而,在這二十年裡,中原百姓每天都在金人鐵蹄的踐踏下生活,辛棄疾很想救民於水火,卻無法施展抱負。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位六十八歲的老人僵卧病榻,高呼:「殺賊!殺賊!」然後憤然離世。)

3.讓我們再次背誦這首《清平樂·村居》。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宿新市徐公店》第一、二句都是景物的靜態描寫;第三句是人物的動態描寫,第四句是景物動靜結合的描寫:油菜花是黃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隻小小的蝴蝶,飛入這黃色的海洋里,自然是無處尋了。學習古詩過程中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在朗讀中表演,把兒童們東張西望、四處搜尋的焦急狀態,以及搜尋不著的失望情緒等畫面顯現出來,使學生更能感受到兒童的天真和稚氣。

2.《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這首詩寫初夏農村的自然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初夏江南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後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在教學時,讓學生充分讀詩,談感受,以此來喚起學生的想像。古詩重在朗讀,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得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詩的意境。

3.《清平樂·村居》是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一首田園詞。它通過對鄉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的形象刻畫,抒發了詞人喜愛鄉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它好似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鄉村風俗畫,勾出「茅檐」「溪上」「青草」,翁媼「醉里吳音相媚好」,以及三個兒子的日常生活。詞人尤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等詞句形象地刻畫出兒童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神態。這首詞處處洋溢著濃郁的鄉村生活氣息,洋溢著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課堂上運用想像形成畫面:鄉村美景圖、翁媼對話圖、大兒鋤豆圖、中兒編織圖、小兒卧剝圖等。通過不同形式的引讀,補充課文的相關資料等方式,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Ⅵ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導語:說課稿在教學過程中充當很重要的地位,能使教學過程有條不紊地進行。下面和我一起來看看小學語文《古詩兩首》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課由《所見》、《小池》兩首古詩組成。兩首詩均為絕句,詩句內容簡潔,語言通俗淺易,用詞精準凝煉。內容中情景交融,動靜相宜,好比一個個鏡頭移動交織成兩幅行動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圖。從不同側面表現夏天的情趣。教學中應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編寫意圖,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進而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一年級的孩子在學前就有一定的古詩積累,詩歌特有的韻文形式利於學生朗讀,教材為詩歌選配的畫面生動、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內容的難度。詩句中的文字注音,對於有一定自讀能力的孩子來講難度不大。但教者應通過多種手段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以利於學生對詩句內容的理解感悟。

《所見》說課稿

一、說教材:

古詩《所見》是清代詩人袁枚mei寫的一首五言絕句,寫夏天中午所見到的情景。詩的語言清新流暢,明白如話,通過動靜結合的描寫,把一個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刻畫得栩栩如生。「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一句,寫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黃牛背上,他唱著牧歌,嘹亮的歌聲在樹林中回盪。「騎黃牛」表現了牧童悠閑自在的神態。「歌聲」則表達了牧童愉快的心情。聲色俱備,情景交融,勾畫出了一幅色彩鮮明的「牧童行歌圖」。「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一句,寫牧童行走間,忽然想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了唱歌,一聲不響地站在樹下,盯住鳴蟬。「意欲捕鳴蟬」不是寫詩人所見,而是詩人對牧童心思的推想。「忽然閉口立」是寫牧童的機靈敏捷的動作、神態變化。這句詩抓住牧童剎那間心理發展和動作變化這一細節,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一幅「牧童捕蟬圖」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所、捕、蟬、閉」等生字,會寫「詩、林、立」3個字。

2、能正確、流利、較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所見》。

3、能背誦古詩。

三、說重點:認識生字,正確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四、說難點:古詩的理解與背誦。

五、說教法

l、直觀教學法: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因此本課教學目標充分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詩意,通過圖、文、聲、動畫等直觀、能動的變化,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新穎的形式,精彩的畫面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消除學生觀察體驗、抽象思維,語言表達等方面的障礙,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圖文結合法:在教學中我圖文對照,讓圖中的情境美和文中的語言美統一再現,使學生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有機結合。

3.質疑法:通過一連串的提問,讓學生理解詩的內容,覺得自己彷彿身臨其境。

4.以讀代講法:本詩語言朴實流暢,讀起來琅琅上口,學生通過反復誦讀,熟讀成誦,深入領會課文描寫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六、說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用「看、找、讀、思、品、背」等方法學整首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想像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感,並且使學生逐步掌握其學法,達到自求得之的目的。

七、說教學程序

古人雲:「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所見》中那個天真爛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當他坐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時候,是那樣自在神氣!當他想著捉蟬的時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麼專注啊!整首詩童趣橫生,情趣盎然。因此,詩趣,應該是這堂課的靈魂所在。只有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到這種詩趣,他們才能在學習全過程中全心投入,渾然忘我。而一旦學生領悟到這種詩趣,那麼他對詩的意境就體會得更真切。那麼,在教學中怎樣幫助學生領悟到這種情趣呢?

第一,運用多媒體,充分調動學生的想像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覓得詩趣。詩重趣,想覓得詩趣,須進入詩境。想像是通往詩境的佳徑,只要通過想像,才能欣賞到絕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節課的教學,運用了多媒體,張開學生想像的翅膀。在導入時,我請小朋友們看圖,說說自己從圖中看到的,啟發小朋友充分想像當時森林中的情景。然後通過聽蟬鳴聲,請小朋友想像牧童當時的心理活動等。這樣在小朋友在真正學習古詩之前已經有的一定的心理基礎,對後面的理解就比較容易。於是,在學習古詩時,整首詩不再是20個漢字的排列,破紙而出的是嘹亮的歌聲,是生動的畫面,是盎然的詩趣。

第二,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在吟誦中吟出情,誦出趣。歌是唱出來的,詩是誦出來的,詩只有朗讀出來,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這一課中,詩歌的理解,詩意的體會,詩情的領悟,都是通過吟誦來完成的。在吟誦中,學生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的神氣十足;在吟誦中,學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嚇跑蟬兒的心思;在吟誦中,孩子們化牧童為「我」,化「我」為牧童。正所謂:「文章讀的'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當然,在我實施教學的時候,也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例如在教學中,我在引導小朋友理解「歌聲振林樾」時,引導不好,究竟是誰的歌聲就是引不出來,最後有小朋友說到了是牧童的歌聲,但有很多小朋友仍不肯同意,說是蟬的叫聲,我只好以它們共同的歌聲結尾。

《小池》說課稿

一、說教材:

《小池》詩句內容簡潔,語言通俗淺易,用詞精準凝煉。內容中情景交融,動靜相宜,好比一個個鏡頭移[內容來於Y-Y_課-件_園 ]動交織成兩幅行動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圖。教學中應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編寫意圖,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進面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二、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吟誦古詩,背誦古詩。

2、認識「池、惜」等7個生字。會寫「立」1個生字。

3、抓住詩眼「惜、愛」體會小池之美、畫面之諧、詩人之愛,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三、說重點:

以朗讀和背誦作為基本訓練形式,讓學生通過反復吟誦來逐步理解詩句的意思,初步感受自然景色的美麗可愛,接受美的熏陶。

四、說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細流」與「泉眼」透過字面意思挖掘詩句背後的意蘊,感受到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力。

五、說學法:

對於一首古詩,在一年級學生的教學,如果只停留在對學生進行繁冗枯燥的解說,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種把詩的言語肢解為有關言語,捎帶情理的空洞說教的教學,讓學生對詩通過其特殊形式表現出的形趣、意趣、理趣、志趣等就始終缺乏真切的感受。所以,本詩在教師的引導下,應該這樣學:

1、強調吟誦傳情法。前面已經講述,詩歌學習缺少吟誦,就等於是魚離開水一樣。詩歌應有的意境就會喪失全無。所以教學中的朗讀指導,以正確讀—熟練讀—感情讀為途徑,配以音樂讀,體會情趣讀,從而使學生在吟誦中受到美的感染。

2、玩索養趣法。古代詩人在字詞的使用上十分講究,力求完美。本詩也不例外,抓住古詩中「惜、愛、立」,品味、深挖,讓學生走進詩境,體驗小池的情與愛,才能讓學生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體會詩味詩情,感受作者對小池的喜愛。

3、想像展情法。想像是審美的翅膀,凡是我們在藝術作品裡發現為實的東西,並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像力通過眼睛去發現

美的。因此,古詩教學中,我讓學生想像還有哪些動物立上頭。不僅可以使學生積淀了語言,更重要能使學生獲得小池不僅景色美,而且和諧美,也可以激發學生學古詩的興趣。

4、多媒體整合法。本詩雖是描寫初夏的小池的景色。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言語積累能力比較低,理解起來更不容易。於是在教學古詩前運用多媒體以圖說話引入,以詩找景,以圖解詩,以景悟情,變靜為動,化難為易,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學習能力。

六、說教學程序

(一)、觀圖說話,激趣導入

1、出示小池圖,思考提問:圖上畫了什麼,怎麼樣?

2、組織學生說說畫面的景色。(從訓練學生根據圖畫說完整話開始,同時引出下面古詩的語言品味學習,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反復誦讀、品味詩語

師:有一位詩人是這樣描述這幅畫面的。(出示古詩全文)

1、學生讀詩(自由讀、藉助拼音讀准字音)

2、教師示範讀(讀出古詩的韻味)

3、學生繼續讀(指名讀、正音、齊讀)

4、提煉詞語品味(出示詞語)

(1)學生讀

泉眼樹陰小荷蜻蜓

尖尖角細流晴柔

(2)這些都是小池中的景物,你能從剛才那幅圖中找到這些景物嗎?然後找景物,乘機理解「 泉眼、細流」等詞。

(3)學生可能找不到「晴柔」,可以通過組詞讓學生找到。

出示:晴——晴空、晴天

柔——柔和、柔軟

師:晴可以組成晴空、晴天,柔可以組成柔和、柔軟,晴柔就是柔和的晴空,它在圖中的哪裡?學生找到水中的晴空。

(對於一年級學生讀圖相比於讀字,更感興趣。從讀圖到讀字,再從讀字到讀圖,這種圖文結合一是合乎學生發展規律,二是有機的把識字與理解結為一體,既能讓學生識字讀書,又能使學生在圖理解詞的意思,突破了學生閱歷少,對於古詩文理解的難度。)

5、師:這幅畫十分美麗,有泉眼、小荷、樹陰、蜻蜓構成了一副和諧的小池圖。你們喜歡這首詩嗎,喜歡哪一句。學生以喜歡的方式朗讀古詩。

(詩意、詩味、詩情原本就存在於詩的言語中,通過反復誦讀,自然詩歌的意味情也會明晰起來,當然在學生述說自己為什麼喜歡這首詩時,詩美的表達方式也潛移默化到學生的頭腦之中,這與作者的喜歡也具有一致性。)

(三)、走進詩境,體會詩情

1、你們都喜歡這首詩,是因為喜歡這些景、這小池,詩中哪些字是說喜歡的意思?

(1)學生找出惜、愛,教師隨機也提問:誰惜誰,誰愛誰?同時理解簡述詩句。

(2)還有誰喜歡誰,為什麼?同時理解簡述詩句。寫「立」。

2、在這樣美麗的小池裡,小荷剛剛露出了漂亮的尖尖角,喜歡小荷的蜻蜓早已立在上頭,還有哪些動物立在上頭呢?想像說話。

出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頭。

3、可見,小池是多麼美麗,而且每種景物都喜歡和睦地生活在一起。誰來有感情的朗讀。朗讀指導,讀出美麗、和諧、喜歡,配樂朗讀。

(藉助圖畫,抓住詩眼「惜、愛」引領學生走進詩所描述的意境,在詩境中表達想像,學生也自然成了小池中的某某景物,他們能體會出什麼是美,什麼和諧、什麼喜歡。學生從詩的字里行間體會詩的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走近作者,加深印象

1、師:這是一首描寫初夏小池的寫景詩,它表達美、表達愛、表達和諧。詩人愛小池嗎?我最愛小池中的什麼?為什麼?

詩人最愛小池的,因為 。

隨著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朗讀訓練,讀出詩人的愛池之情,特別要讓學生站在詩人的角度吟誦。

2、詩人是一位怎樣的人呢?(學生回答)詩人不僅是愛小池的人,還是一位愛自然、愛田園風光的人,具有愛心的人。出示楊萬里的兩首詩,學生誦讀。

(從認識一首詩並進行感情吟誦到吟誦兩首詩,從學習一首詩到認識一個人,楊萬里在一年級學生的心裡再已不是詩人,而是見得到,摸得著的朋友,學生爭著讀詩的興趣也會因此大增。)

七、說教學建議

《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運用各種有效的評價手段,能夠達到激勵、導向、調控作用。在這節以詩歌誦讀的古詩教學課堂,我努力以真誠的語言,溫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寬容的態度,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慾望,當學生朗誦出現誤差時我給予糾正安慰,當學生了解找不到方向時我給予尊重引導,當學生理解感悟呈現連珠妙語我給予表揚放大。這樣及時關注不同層次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及時予以鼓勵、評價,以建構民主、互動、和諧的課堂,讓課堂詩情飛揚!

Ⅶ 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題西林壁》

【導讀】語文是教師資格證學科之一,在小學教師教師資格考試中,《題西林壁》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這是蘇軾在1084年游廬山時題在西林寺牆壁上的一首詩,我們需要用這些常見資料進行教學設計,所謂教學設計,其實就是進行教案的編寫,在教師資格證面試和筆試中都有涉及,教案是教師上課的依據,也是課程進行的參考,所以做好教案就顯得尤為重要的,需要分四個部分進行,分別是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課程和板書設計,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古詩兩首-題西林壁》,一起來看看吧。

簡要介紹

詩中描繪了廬山雄奇壯觀的景象,但這首詩沒有過多地描寫廬山的美麗景色,而是另闢蹊徑,分別從大處和小處著眼,告訴了我們一個認識事物時,要站在客觀立場上的深刻哲理。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並背誦下來。

2.通過朗誦理解詩句的內容,體會作者的心境。

3.感悟詩歌中所蘊涵的「要從客觀出發、多角度出發認識事物」的哲理。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內容。

教學難點:感悟詩歌中所蘊涵的「要從客觀出發認識事物」的哲理。

三、教學方法

情景設置法、朗讀法、問答法、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假期都去過哪裡旅遊呀?(生舉手自由回答)老師去了江西省的廬山。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相信很多同學都對廬山十分嚮往吧,那麼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的腳步,一同去探訪廬山,看看蘇軾在廬山的旅途中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吧!讓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題西林壁》(板書:題西林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過課前預習,哪位同學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文學家蘇軾呢?學生舉手回答後,教師出示ppt中蘇軾的文學常識。

2.學生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詞,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自學生字詞,然後提出不理解的詞語,教師作適當的點撥。

3.教師范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分小組比賽朗讀、男女生賽讀。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學生舉手朗讀。舉手說一說:我們能看出詩人在廬山之中視角和觀察地點的變化嗎?你是怎麼發現的。

明確:詩人的視角和觀察地點都在變化。從「橫」「側」「遠」「近」「高」「低」這幾個字可以看出。(板書:視角:橫側、遠近高低)

2.全班齊讀前兩句,學生思考回答:

①通過讀第一個句子,詩人都描繪了廬山怎樣的景象呢?

明確:橫著看,廬山形成了山嶺,側著看又看到了一座座山峰。(板書:變化:嶺、峰、不同)

②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畫楊桃》嗎?為什麼會呈現不同的景象呢?

明確:詩人的視角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同。

3.學生齊讀三、四句,分成小組討論:

①作者為什麼會說「不識廬山真面目」?

明確:因為每一個角度看廬山,都會看到不同的景象,所以觀賞者會不明確廬山真正的樣子是什麼,就是我們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板書: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②「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緣」是什麼意思?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明確:「緣」是因為的意思。只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啊。

③結合這兩句詩,談談怎樣才能看到廬山的「真面目」呢?從中我們可以得到怎樣的道理?

明確: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賞廬山,不能局限於一個角度。

道理:要從客觀出發認識事物,要對事物有全方面的了解再下判斷,不能盲目做判斷。言之有理即可。

(四)拓展延伸

1.出示並比較兩首寫廬山的名詩:《望廬山瀑布》和《題西林壁》。比較這兩首詩的側重點。

明確:引導發現這兩首詩不同的構思:前者在於景,後者在於理。

2.詩人在寫詩時,往往在詩歌中蘊涵著自己的經歷與情感,能夠了解詩人的創作背景,對於理解詩歌內容和分析詩人的情感是有極大幫助的。ppt出示蘇軾被貶黃州的資料,體會本詩的獨特視角。

(五)小結作業

小結:全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贊美,而且還蘊含著人生的哲理,內涵深刻,耐人尋味。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正如俗語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作業:背誦《題西林壁》。

五、板書設計

題西林壁

視角:橫側、遠近高低

變化:嶺、峰、不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六、教學反思

本課在教學時,由於學生經驗不夠,詩中所蘊含的哲理是現階段的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所以應該在教學中多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哲理,例如提出「在生活中,我們碰到過因為觀察角度不同,結果也不一樣的情況嗎?」等問題,並在進一步的交流中不斷加深體會。

以上就是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古詩兩首-題西林壁》,教案教學設計是教師的一項必備技能。在教師資格面試前的備課階段,撰寫一篇質量較高的教案是試講成功的一項重要影響因素。以上的六個部分都是教學的重點,缺一不可,更多小學教師資格證報考指南,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古詩教師試講教案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5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