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教學目標三種表述方式
如果說,教學內容決定「教什麼、學什麼」,那麼教學目標則春吵喚規定「教到什麼程度、學到什麼水平」。 一般來說,教材中的課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文章,在思想內容、語言表達、寫作方式等方面都可以作為學習的樣板。 因此,每一次閱讀教學很有必要對每一篇課文的重點教學內容和目標有所選擇和設計。
( 一) 緊扣課標,抓住中心
《安碰敗塞腰鼓》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藝術 散文,具有一種奪人魂魄的美。教學這一課,有人認 為可以指導學生朗讀背誦,體味語言之情感; 有人認為這一課的構思很奇特,「好一個安塞腰鼓」在課文中出現多次,應引導學生品味構思之精當; 有人認為 這篇文章有深刻的寓意,應該探究意蘊之深遠; 有人認為課文想像奇特,應該創設情境填補空白,展示想 象之瑰麗; 有人認為這篇文章就是王榮生先生所說 的「定篇」,應該理解透徹,上述內容都要涉及……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每一種說法都能找到依據,都能說出道理。究竟應該教什麼? 打開課標,我們不難發現,第三學段重點目標之一是 : 「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根據課標的規定,結合文本內容,我們很快撥開了「雲霧」 : 這篇課文的重點目標應界定在「體會情感與表達形式的關系」上。
(二)研透文本,突扒凱出重點
教材價值從實質上規定了一篇課文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面對課文我們應該立足在一個閱讀者的立場來思考。一個真正的閱讀者,為了要掌握文本的內容,在閱讀前會做些准備來幫助自己更容易 地理解將要閱讀的文本; 閱讀時,恰當地運用策略掌握文本的內涵,對文本進行賞析,或是以自己的觀點 回應文本; 閱讀後,反思自己運用的閱讀策略。小學語文教材在選編課文時已經對文章的內容、文體、語言表達等有所分析和考慮,在單元說明或課後習題中也對文章的教學內容重點有所提示。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前,一定要把握課 文思想內容 對讀者產生的精神影響、價值引領等,體現教材的人文性; 諳熟課文言語表達形式對學生積累語言材料、 習得言語規律、發展語文能力、獲得言語智慧等方面 有獨特功能,體現出語文的工具性。因此,教師必須 具備相關的學科知識,並從思想內容、言語形式、學 習方法等多個視角去發掘教材課文的教學價值。教學目標必須契合並體現一篇課文實質上的教學價 值,否則就會讓教學偏離方向、失去意義。
(三)立足學生,指向有效
語文教師的任務就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 趣,利用教材這個例子教給學生聽說讀寫的方法,引 導學生運用掌握的方法進行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 逐漸形成語文能力。現有的課程文化和教科書編寫 者都主張充分發揮語文教師的專業自主性,希望教 師能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狀況來確定具 體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但華東師范大學博導崔允漷先生提醒我們,「目標指向是學生通過學習之後的預期結果,行為主體必須是學生; 目標陳述是為了便 於後續評價,行為動詞必須清晰、可把握。」
Ⅱ 語文教學目標設計要求有哪些
語文教學目標設悄備計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分析學生的學悉罩習特點和需要,確定本次教學的目標和具體計劃,使學生能夠逐步掌握和應用語言知識和技能,提高語文素養。下面是語文教學目標設計要求的具體內容。
1. 合理性:教學目標必須符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能夠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從而具備實用性與可操作性。
2. 完整性:教學目標應包含語文教學內容的各個方面,包括語音、語法、詞彙、閱讀、寫作等,能夠滿足學生全面的語言需求。
3. 明確性:教學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表達,要求教師可以准確地描述目標和實現方式,使學生能夠清晰地理解和接受。
4. 進步性:教學目標應該具有漸進性和順序性,按照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確定教學目標,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5. 操作性:教學目標應當具備可操作性,能夠針對不同的學生需求進行個性化的教學設計,確保學生能夠達成各自的學習目的。
6. 實用性:教學目標應該與學生現實生活中的語言應用場景相結合,注重考查學生的語言實用能力,確保學生能夠較為流暢地與人交流,表達自己的意見。
7. 量化性:教學目標應該有明確的量化標准,能夠通睜運鬧過課堂測試、考試等方式進行成果評測,確保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能取得明顯的進步。
總之,在語文教學目標設計中,要注重符合實際需求和提高實際應用能力,注重合理性、完整性、明確性等原則,同時還要以漸進性和量化性為基礎,確保學生能夠全面、系統地掌握並應用語言知識和技能,提高其基礎素養。
Ⅲ 小學語文教案的教學目標是什麼,怎麼寫
小學語文教案的教學目標,是小學語文教學將使小學生發生何種變化的明確表述,是指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的學習結果。
小學語文教案的教學目標,主要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另外,課程標准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內部諸多方面的聯系,加強與其它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協調地發展。具體到每一個課時,四個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主有次。
小學語文教案中的教學目標,包括制定好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兩種。
小學語文教材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和不同的內容構建單元,每個學期課本有八個單元。教師在寫教案時,要根據單元的這一設計安排好課堂活動,採用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單元目標成為課時目標的指導。課時目標要權衡所教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的認識水平來制定。單元和單元之間的知識聯系要突出出來,課時之間的承上啟下要做好。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案時的教學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以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為導向,而且始終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的。
Ⅳ 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怎麼寫模板
確立教學目標對於任何一節課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它指出了教學的主攻方向,規定了一整節課的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學習層次水平及教學的深廣度,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教學活動的依據之一和教學評價的重要標准。教師確立課堂教學目標,必須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努力做到整合、具體、恰當、可測,從而發揮出教學目標的導向功能、診斷功能、調節功能、評價功能和激勵功能。
1、整合。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決定了不僅要注重字、詞、句、篇知識性內容的傳授,還要重視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和品德教育、審美教育以及心理素質教育。因此,在確立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時,教師必須從多角度考慮,使之體現知識、智能、德育三方面目標的整合優化。
2、具體。教師在確立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時,要緊扣<課程標准>,依據教材,結合學生實際;所確立的教學目標,要能在40分鍾內具體實現;表述要明確、具體、規范,便於理解、操作和檢測。
3、恰當。小學語文教材中每篇課文所包含的知識因素、德育因素的彈性很大。這就需要我們把握<課程標准>要求,依據學生接受能力來確定課堂教學目標。努力做到恰到好處。如同是敘事作文的課堂目標,三年級是「能根據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一段話」;四年級是「寫一件事,能把經過寫具體」;五年級是「能寫簡單的記敘文,要求有中心、有條理、有詳略、能表達真情實感」;六年級是「能根據要求選擇材料。編寫作文提綱,寫出有中心、有條理、語句通順、主次分明、有一定想像的簡單記敘文。」由此可見,課堂教學目標有明顯的層次性。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根據教材的要求把握好分寸,既不能盲目拔高,也不能隨意降低。
4、可測。教學目標是評價教學活動的重要標准,因此,教師所確立的教學目標要具有可測性,努力在表述語中運用外顯性行為動詞,切忌模稜兩可。
Ⅳ 小學語文教案的教學目標是什麼,怎麼寫
如下:
1、結合課後注釋及及工具書,自學古詩,了解詩的大意。
2、誦讀古詩,讀悟結合,體會詩人豐富的情感,感悟詩歌博大的人性美。
3、課內外結合,激發對詩歌的興趣及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小學語文教案格式:
一、教學目標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三、教學准備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2、學習新課
a、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b、學習生字詞
c、想想課文講的是件什麼事
d、小組討論、交流。
e、教師相機輔導,理清課文脈絡
3、指導感情朗讀,入情入境
4、小結,拓展延伸
5、布置作業
五、板書設計
Ⅵ 如何設計准確的教學目標
方法如下:
1、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目標不是陳述教師應該做什麼、怎麼做,而應是通過一定的教學活動後學生的學習行為變化。評價教學目標是否實現,直接依據應該是學生得到了什麼,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收獲了什麼,具體的進步怎麼樣,而不是教師完成了什麼任務,教了哪些內容。
也就是說,教學目標應該是為學生的學習而設計的,這實際上是我們目前倡導的學習目標設計。
2、目標設計以課標為基礎
教學目標的設計應以課程目標為依據。設計教學目標時,教師首先要把握課程目標,在此前提下研究具體的課程內容標准,將課程的總目標與具體的內容標准融為一體,使課程目標貫穿和體現於教學目標之中。
課程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抓手和操作基礎。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時,一定要進行課標分析。但同時要注意課程目標不等於教學目標。
3、目標設計要具體
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或要點是課堂教學的任務,它主要解決「學什麼」的問題。而教學目標是指針對教學內容或要點,有組織、有步驟、有策略地開展教學活動學生的行為變化,它主要回答「達到什麼或學到了什麼」的問題。
可見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或要點之間有聯系,但其本質有明顯的區別,不能把教學目標與教學要點畫等號。制訂教學目標要把這些內容具體化為包括行為動詞,行為條件,表現程度等可操作的標准。
當目標向學生傳遞了在教學之後他們能做什麼時,目標就是有用的,如果目標陳述模糊,那麼它們就不大有用。所以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表述是極為重要的。
教材從實質上規定了一篇課文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小學語文教材在選編課文時已經對文章的內容、文體、語言表達等有所分析和考慮,在單元說明或課後習題中也對文章的教學內容重點有所提示。
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前,一定要把握課文思想內容對讀者產生的精神影響、價值引領等,體現教材的人文性;熟悉課文言語表達形式對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習得言語規律、發展語文能力、獲得言語智慧等方面有獨特功能,體現出語文的工具性。
4、目標表述要規范
規范的教學目標應包括: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標准、表現程度,其中行為主體是學生。一般情況下教學目標的表述方式有兩類:結果性目標表述方式,體驗式或表現性目標表述方式。
「知識和能力」維度應盡量使用結果性目標表述方式,行為動詞要明確、可測量、可評價,如使用「背誦」「辨認」「區別」「概括」等動詞。「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目標大多要使用體驗式或表現性目標表述方式。
行為動詞往往是「感受」「養成」「樹立」,這些動詞往往比較抽象,缺乏操作性,因而在表述時,要明確具體的方法、途徑,也就是要有行為條件,只有通過一定的條件目標才得以實現,同時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也要明確表述。
5、注意三維教學目標之間的聯系
課程的三維目標不是三種類型或三個方面,而是指同一事物學科素養的不同層面。課程目標所包含的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落實到具體的課堂教學層面的教學目標,就是要立足於讓學生學會(知識與技能)、會學(過程與方法)和樂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語文教學目標編寫時不僅要有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要求,還要有對學習認知行為、學習態度的編寫要求,在一個教學目標中同時體現了行為目標,內部過程與外顯行為相結合的目標,表現性目標相結合的綜合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