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作業怎麼搞

語文作業怎麼搞

發布時間:2023-05-25 17:24:06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如何設計

小學語文作業怎樣設計

一、語文作業要充分體現綜合性

語文學科簡單的解讀是「語」加「文」,是聽說讀寫的結合。語文教學改革歸根到底是圍繞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進行的一系列創新。語文首先是一門基礎學科,學生只有具備很好的聽說讀寫的基本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他學科。同時,語文更是一門綜合學科,學生如果能具備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能融會貫通地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進一步加強語言文字修養,則學起來就會事半功倍。所以,我們在布置作業時,要有「大語文觀」,考慮充分利用其他學科知識為語文學習服務,考慮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知覺去思維。

在常規的語文作業中,諸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等形式,基本上是語文課必須的作業形式,對於學生重溫知識、掌握語言運用規律是很有好處的。但是,如果只是「畫地為牢」,簡單地就語文而論語文,效果往往不會好。如果我們跳出學科本位,考慮作業的綜合性,調動學生的聯想、通感等思維方式,以其他學科感知語文,那效果就會很好。比如,學習了《望廬山瀑布》這一首詩,我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外,還要求學生動筆畫一幅詩景圖,唱或編一首贊美廬山瀑布的歌曲,學生入情入境,大膽創意想像,效果不言而喻。這就是多種綜合方式的引進,這樣既有助於提高學生的作業興趣,又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語文作業要富於趣味性

從作為教學主導的教師出發,一般而言,作業就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和能力,只要達到了這個目標,學生對作業的接受程度是其次考慮的。有的教師甚至認為,作業就是學生應該完成的任務,不管學生是否喜歡做。基於這樣的出發點,教師們設計的作業往往以乾巴巴的、生硬的「面孔」出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也就存在了應付了事的情況,很難達到愉悅地完成作業任務。

其實,在設計課外作業時,如果能貫徹愉快教育,增強其趣味性,一定能喚起學生作業的熱情,讓他們更主動地去完成。比如,在學完了積累運用中的熟記成語,我布置學生做成語接龍,看誰接得多,評「成語大王」。又如,在學習了一些故事性較強、情節適於表演的課文時,為了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我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請同學們自由組合,自認角色,表演課文劇。學生們興趣盎然地完成了作業,在扮演的過程中學會了合作、分工,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潛移默化地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語文作業要調動學生的自主性

「以人為本」是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理念,「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一個法則。在語文課堂中要體現「以人為本」理念和落實「因材施教」法則,我們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尊重學生人格,滿意學生正常合理的需要,還需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別性。事實上,由於學生的教育背景、生活經歷、家庭背景的不同,學生的能力、智力和性格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他們完成作業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異。從鍛煉學生語文能力和落實「因材施教」原則出發,語文作業都應該在強調進度與知識接受相對統一的基礎上,體現較強的彈性,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讓每個學生都有可能通過努力來完成,這就需要有自主性作業。

自主性作業,承認並尊重學生的差異,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供學生選擇,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比如,在學完《赤壁之戰》一課後,我布置了這樣幾項作業:1.講一講,把故事講給別人聽;2.演一演,自由組合,排練課文劇;3.讀一讀,閱讀歷史小說《三國演義》。這些由易到難、形式多樣的作業,彈性大,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做第3題,能力一般的可以做第2題,有困難的學生只做第1題。這樣把完成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四、語文作業要具有實踐性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對於語文來說,實踐更是提高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最主要的途徑。我們教師應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注意溝通課內外與校內外的聯系,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一方面,教師要主動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運用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要盡可能地配合課堂教學的需要,創設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接受新知。如我在教授了《海濱小城》一課後,學生通過讀悟,感受了海濱小城的美,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實踐能力,可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公園、街道,要求學生按照先概述後具體的敘述方法,抓住某一方面的特點作口頭介紹。這樣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同時,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提高了口語表達和交際能力。

② 語文作業的作答技巧

(一)做作業的步驟

作業要「思,問,集」

⒈做作業前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很重要。也就是說,不要一開始就動筆寫服務業,而要先復習一下當天的內容。可以採取《學習日記》的形式,即把當天所學的知識點都列出來,然後逐一回想,哪些我已經掌握了,哪些還沒有。

⒉仔細審題,一定不要把題目看錯了。往往有許多同學因看錯題而在考試中丟分,所以一定要原原本本地、穩穩當當地把題意搞清楚,這是很關鍵的上步。

⒊分解成各個部分,尋找解題途徑。要分解各種因素、各個方面、各種已知、未知和潛在的已知條件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化繁為簡,化大為小,把問題逐步解決。不耐心對題目進行「解剖」分析,就會因無從下手而一籌莫展。做作業一定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多從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從典型題目中探索多種解題方法,從中得到聯想和啟發。同時,還應多樹斗漏立理科解題思想:如數學,方程的思想,函數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整體的思想,分類的思想等等常用方法;「

⒋正確解題,爭取一次做對。解題的時候,書寫要規范,格式要明子了,清晰。讓自己和老師一目瞭然,重要的知識點要寫出來,這樣就保證解題過程准確無誤。

⒌注意檢查,整理錯題。

(二)作業的木桶原理

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後,自己應有計劃,有選擇地做作業,在眾多的習題中找到適合自己,能提高自己水平的題做。題不在多,而在於精,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自己已經掌握得很好的方面,盡量減少做作業的時間,留出時間攻剋薄弱環節。從應試的角度來看,考試成功的標准在於總分。若一科亂純已有145分的水平,再怎麼做作業最多到150分,上漲5分;而某一科只有100分的水平,堅持努力,有針對性地做作業就會達到120、130分,上漲20到30分。這就是「木桶原理」。

(三)做作業注意事項

1、做作業盡量不依賴書本,把作業當成是考試,認真,獨立的完成。切忌自己不做而抄襲別人的作業。如果遇到有不會做的,先放在一邊,做別的題目。等其他的題都做完了再研究,翻翻書,鑽研一下例題,想想相互之間的聯系,一會兒就有靈感了。對各科的作業,要學會合理分配時間,精力,盡量兼顧;在自己較弱的.學科上,多花點時間。如果某科作業太多,分成兩部分做,中間插做別的題目,起到調節的作用。

2、注意不要拖太長時間,力求高效率,絕不拖拉。

3、不要做太難的偏題,怪題。在考試中,考點往往是對基礎知識的拓展和延伸,所佔分數比例很大。而只有一小部分是高難度的,拉開檔次的綜合應用題,所以平時應注意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靈活應用程度。對於難題,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如改變條件,添加條空陪爛件,結論與條件互換,原結論還成立嗎?

4、重視作業中的錯誤。作業是用來檢驗自己學習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徑。所以從做錯的題目中可以反映出哪些知識掌握的還不夠好。應該重新認真學習這些知識點,及時地做到查漏補缺。另外,對於自己作業,試卷中出現的錯誤,最好能准備一本錯題集,以便今後復習中使用,做到絕不出現第二次類似錯誤。

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

③ 語文作業怎麼做

首先,上課的時候,我要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不和同學交頭接耳,要力爭把老師課堂上講的知識全部消化;對於疑難問題,要不恥下問,先舉手,後發言,虛心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其次,要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所有作業,做到一絲不苟。課堂作業,當堂完成;課後作業和家庭作業,也要按時獨立完成。
第三,要做好語文課的課前預習。對於預習的課文,最少要出聲朗讀三遍,對於不認識的字、詞、成語,要先查字典,把它認會,懂得意思;要學會給課文分段,用最簡短的語言寫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後總結出課文的中心思想;對於每篇課文的課後題,要先試著去做;對於課文和課後題,不理解和不會做的地方,要先把它在書上劃下來或記下來,第二天上課時帶著問題去聽講,還可以在課堂上向老師請教。
第四,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熱愛勞動,熱愛班級,自覺遵守學校和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在新的學期,保證不和同學打架。熱愛體育鍛煉,保證自己有一個強健的身體。
第五,要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繼續參加社會培訓,多讀課外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④ 小學語文閱讀作業如何布置

給小學生布置閱讀作業,要能檢驗學生的閱讀水平。但是,閱讀作業的布置是有一定藝術的,老師要注意作業的形式,開拓學生的視野,讓作業具有趣味性和實踐性,在閱讀作業中發展學生的個性,那麼小學語文閱讀作業如何布置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閱讀作業如何布置,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語文閱讀作業如何布置

一、讀寫結合,誘發學生創造智能。

語文教材 的內容豐富,在閱讀教學的基礎上,筆者利用課文材料,設計一些課外練筆,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想像訓練,這種憑借課文內容進行小練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理解 文章 蘊含的豐富內容,還有助於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誘發學生潛在的創造智能。

仿寫 兒童 都有著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寫是小學生學習 作文 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過程中起橋梁作用的一種有效的訓練手段。藉助 範文 指導學生進行仿寫,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發展創造思維能力。在仿寫時,要精心選擇具有明顯特徵且具有價值的精彩片斷。如《瑞雪》的第四自然段主要寫了雪後的美麗景色。這一段在構段方式上是從整體到部分,在寫法上運用了靜態描寫和運態描寫。學文後,我要求學生按這種構段方式運用這兩種描寫 方法 來寫一處景物。

續寫此舉要求學生根據原文的敘述,合理推敲 故事 的發展趨向,這樣形式的練筆,能夠培養學生想像的完整性和完美性,把學生的想像引向縱深。如《濫竽充數》結尾寫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逃走,像這種濫竽充數的人逃跑後又會怎樣呢?這就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對此,可讓學生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續寫。如《南郭先生後傳》使得概括的敘述具體化,沒有明示的結尾多樣化。

二、超越文本,拓寬學生知識面

人類積累的 文化 財富浩如煙海,教科書中的知識信息不過是滄海一粟。遠遠不能滿足兒童強烈的求知慾、好奇心。新課標強調: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注重課內和課外的有機結合。因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立足課內,注目課外,拓展性布置課外閱讀作業,開闊學生視野,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

預習性的課外閱讀。這種閱讀通常在課前進行,讓學生圍繞課文內容查找相關的資料,進行探究性的閱讀。這樣既可以提供背景知識,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認識,又在閱讀、加工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參與了閱讀實踐。

課後結合課文內容的課外閱讀。這種閱讀是在學生學完課文後,延伸性地閱讀有關資料,參與語言實踐。比如學習了《憶鐵人》後,學生被鐵人的那種處處關心鑽工生活和嚴格要求自己的精神深深感動著。教師抓住時機布置學生閱讀語文選學讀本中的《鐵人王進喜》。讀完故事,鐵人的英雄氣概、英勇 事跡 震撼了學生的心靈,從而使學生更全面更進一步的了解了鐵人。

三、實踐活動,提高學生運用能力。

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課。例如:在學習了古詩《山行》、《江雪》後,在班上開展「古詩朗誦會」:第一,讓學生對學過的古詩進行整理,按詩歌所學內容分類,可按季節分,也可按詩人分,還可按年代分,看誰讀的古詩多。第二,向大家推薦一首你最喜歡的詩,介紹詩歌的作者, 說說 你最喜歡的是哪句,喜歡的原因。第三,選你最喜歡的方式展示古詩。如書法、做書簽、畫畫等。這些實踐活動,既達到運用知識去認識同類事物,擴大知識范圍的目的,又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加強了課內外的聯系,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的語文實踐活動,把書本知識轉化為活動技能,彌補了單純的課堂教學的不足。

大膽創新,開展輕松愉快的實踐活動。小學生活潑好動,愛唱愛跳,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實踐活動不能成為學生運用語文的一種負擔。因此要選擇學生喜聞樂見,愛做的實踐活動。如:猜 謎語 、做游戲、改編課本劇、 成語 接龍、校園模仿秀、創編故事、設計 廣告 等等。如:學習了寓言《南轅北轍》後,讓學生自己根據課文改編課本劇進行表演,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自編、自導、自演,最後評一評誰演得好。使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活動起來,在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此外,我在語文教學中,要求學習小組成員每月合作完成一期 手抄報 或剪報、牆報,其中每期手抄報要有一篇自己寫的文章。學生在辦報的過程中,首先要廣泛閱讀書刊、雜志,收集有關資料,深入實際生活中去調查采訪。辦報時,學生要綜合運用閱讀、作文、美術、書法等各種知識與技能,將刊頭設計、材料取捨、排版、插圖等集於一身。最後,每月開展一次評報活動。通過評報,又發展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達到綜合素質的提高的目的。

2小學語文閱讀作業布置策略

一、傳統作業不能丟

傳統的作業形式雖然具有機械性,但是,這種作業方式卻能極好的加強知識的鞏固,主要內容有誦讀、背誦、抄讀等。表面上看有些枯燥,但是好處多多,不但不能摒棄,反而要抓住它的優勢,與其他作業形式結合起來,達到更理想的效果。背誦不可少,但是用精,可以用於文言文、詩詞、好文章的精彩片段或全文,背誦不是機械的背誦,而是在要理解的基礎上「背讀」。抄讀比起背誦更為枯燥,但是要講究方法,抄讀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而應用型作業就是把所學的知識「遷移」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只有把知識多運用,才能做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應用型作來的可以是小范圍的運用,也可以大范圍的運用,要考慮這種作業的大小要結合,也要設計好運用的時間間隔。

二、創新模仿型作業很營養

學習的目的在於創新,學習一項知識後,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創造出新的知識,如能寫出新的文字作品、解決新的問題,這樣的知識才真正發揮了其作用。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非常豐富,都是學生很好的作文範例,我們不能放過這些內容的功能,我們在作業設計時讓學生寫一些課外小練筆,根據課文寫一寫相似的文章,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能體驗課文中蘊涵的豐富內容,學生的語言能力,這也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途徑之一。

1.仿編。仿是指模仿,是接受學習的一種,小學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強,所以,模仿寫作是寫作的一個重要方法,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所以,寫作要從學和閱讀開始,讓學生積累一定的 經驗 ,藉助範文給學生的寫作有一定的指導,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思維能力,培養學的模仿能力,要經常經給學生提供一些好的片段。其實,課文就是一種好的範文,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與課文的內容相比較,得出自己的想法,再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作文,這樣的作文是有血有肉的,是真實的,學生也有話可寫。

2.續編。很多課文是一個故事,發展的趨勢我們可以想像,但是課文沒有寫下去,我們要充分利用這種課文的留白,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能力續寫下增。比如,學完《賣火柴的小女孩子》後,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如果小孩子給爺爺的信收到了,她會過上幸福的生活,能依靠在爺爺的懷里幸福的生活嗎?這種形式能發展學生的想像能力,把學生的思維向縱深議方向引導。

3.改編。改編與續編不同的是,續編接著寫,而改編把是原來的內容進行改動,開始另一個內容的作文。改編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加深自己對閱讀的另一種理解。比如,學完《飲湖上初晴後雨》後,讓學生把此首古詩改編成一篇短文的形式。這種改編不是簡單的翻譯,而是加上自己的和不知經驗,把自己的東西加進去,寫出屬於自己的一篇文章。

三、有情感體驗式成為作業的魅力

作業本身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增加了負擔,學生感覺做作業是一種壓力,不是情願的。但是,我們把作業加入情感體驗的因素,讓學生過程也成為學生身心和人格健全發展的過程。比如,在 教師節 、 母親節 時,我們可以給學生布置情感方面的作業,引導學生寫製作一個 賀卡 ,上面寫上自己想寫的話,以表達自己對家長、老師的感激之情,或者自己製作加賀卡的過程與想法告訴父母或者老師,學生也可以觀察老師與父母收到賀卡的表情、語言、動作等,再寫成一篇文章。文章寫好之後也要讀給父母、老師聽。這樣的作業,主要是給學生一個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在真實的情境中去觀察、想像、寫作,他們的思路才會打開,才能寫出具有豐富情感的文章,作業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四、拓展閱讀作業提高學生的能力

語文課程資源處處都有,特別是新課程標准提倡的大語文觀,小學語文作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再也沒有那些死摳書本、煩瑣地抄寫,而是更多的關注學生對課文的感悟,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意識,他們開始學會了查找資料,能把找到的資料進行合理的分類與運用,用來理解課文,從而運用自己已有的課內外知識去理解課文。這些是對學生 基本素養 的培養,讓他們學習運用資源,拓展知識面,使自己的視野更為開闊,以讓學生學會適應當今的信息社會。

比如,我在教《草船借箭》《景陽岡》,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非常感興趣,老師趁熱打鐵,讓學生推薦《三國演義》《水滸》,這樣,學生的視頻就會更為開闊。他們不僅學到了天文、地理,還學到了花草、鳥禽,學到了歷史人物、現代英雄。現在,經過筆者的引導,我的學生都學會了閱讀課外書籍,並形成了良好的習慣,為了更好的讀書,我讓學生把自己讀的書都記錄下來,建立自己的成長,當學一看到自己的長長的記錄時,也有一種成就感,從而激勵他們再接再厲。

除了以上閱讀方法外,還要教給學生其他的方法,或者讓學生養成自己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多把好的詞、句、段都摘抄下來,並內化成自己的知識,當寫作時就會直接用上。讓學生進行思辨,邊閱讀辦點評,形成一種課外補充的良好習慣。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老師還給他們展示閱讀成績機會,讓他們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如故事會、讀書演講比賽等,把學生讀的書都展示出來,讓大家欣賞,既達到了展示成果的目的,又讓其他同學相互學習。

3小學語文中閱讀作業如何布置

一、閱讀作業內容應豐富多彩,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

新課標提到「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師只有在鑽研文本的過程中,不斷設置內容豐富的閱讀作業才能使得學生更深入地體會文本的思想感情。如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的《西湖》一文,可以設置這樣的閱讀作業:1.配著音樂邊讀邊想像西湖的美景,再次感受西湖的美。

2.你去過西湖嗎?如果去過,那你去過的西湖和課文中你感受到的西湖有什麼不一樣?3.你對課文中所描述的西湖哪個地方印象最深刻?4.課後找一找有關西湖的視頻或者文章,看過之後可以選用一首歌或者一段文字描述一下你內心的感受。這樣較為豐富的課後作業可以有效地讓學生體會到西湖之美。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強調學生如果在與同伴合作或者教師的幫助下完成任務,會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如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的《跟蹤台風的衛星》一文,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編一個課本劇將課文演一演,不僅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體會文本的中心思想,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閱讀真正感興趣,閱讀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二、閱讀作業形式要不拘一格,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思維

作為中年級語文教師,只有讓閱讀作業形式不拘一格,才能全面提高中年級學生的閱讀思維。一線名師劉春生老師在《作業革命》中這樣寫道:「我鼓勵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可以用圖畫、照片、剪報、互聯網資料來表達,甚至可以用手工製作,植物葉片,用創作的樂曲,用攝錄的活動錄像,用排練的短劇或小品來表現等等,鼓勵學生以看、聽、觸、聞、嘗、摸和想像等多種手段感受知識的存在、進行學問的探討,完成生動活潑、精彩紛呈的作業。」

因此,筆者認為,在字音字形作業階段,教師可以在班級內組織字謎游戲,詞語接龍,詞語妙記大贏家等活動,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記住字音字形;在走近文本體驗情感階段,教師不妨給學生一點自由空間,讓學生畫一畫(給課文畫一幅插圖)、唱一唱(唱首歌表達作者的感情)、演一演(扮演自己最嚮往的那個角色);早讀課上,教師可以抽一些時間讓學生進行3分鍾時政演講,或進行好書推薦活動,讓閱讀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

三、閱讀作業評價方式力求多元化,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課標指出「應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重功能,恰當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教師在評價學生閱讀作業的過程中,要摒棄一貫統一的「優、良、中、差」等第,可以代之以一幅小貼畫,貼牆展覽等評價手段評價學生的閱讀作業,對於閱讀作業質量稍微落後的學生給予鼓勵的同時,恰當指出其閱讀中存在的問題,並幫助其進行改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進行 總結 和 反思 ,「總結反思階段是學生進一步系統化、概括化知識,進一步規律化,綜合化技能,進一步全面、深刻、牢固掌握知識的重要環節」。此外,中年級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性,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互評閱讀作業,讓學生也成為評價主體,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閱讀自主性,還能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和閱讀積極性。如在《蒲公英》一課的閱讀作業設計中,可以設計如下一項作業:

作業: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顆蒲公英小種子,想像你在旅途中遇到沙漠、湖泊和泥土分別是怎麼想的,最後你又是怎麼做的?

教師提示:可以寫成一段話,也可以以故事的形式講給同學或爸爸媽媽聽,讓同學或爸爸媽媽給你評價。

這種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能更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新課標也提到「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此外,此項閱讀作業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四、指導正確的閱讀作業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學生的閱讀作業方法不當,是影響學生閱讀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這需要教師的正確指導。新課標對中年級學生在閱讀方面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在平時的閱讀作業中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不斷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色彩。如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的《掌聲》一課,有關最後一個小節的學習,教師可以布置這樣一道閱讀作業:「經久不息」在文中是什麼意思?從「深深地鞠了一躬」中你體會到小英怎樣的情感?這項作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不斷從朗讀中體會「經久不息」的意思。此外,在字詞抄寫方面,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方法,抄寫字時要看清字形,在抄寫詞語時要默讀完整個詞再寫下這個詞而非看一字寫一字,並告訴學生採取這種方法的原因,只有讓學生真正明白了科學的方法和原理以後,才能改變原有的作業習慣,從心底接受這種更為科學的作業方法。

4小學語文閱讀作業的設計探究

一、閱讀作業現存問題要點分析

1、教材作業系統應用效率低

高中生群體在高中 語文學習 時需要進行基礎鞏固,其中會接觸到較多閱讀文本,此類閱讀文本內容大多源自教材,初始階段所積累的知識內容和培養技能也是來自教材。高中語文教材課後閱讀作業系統現已成型,語文教材內部作業系統一定程度上對檢測學習效果和最終學習目標實現有著積極推動效用。高中語文教材內部作業結構系統是高中生進行自學檢驗的核心 渠道 。學生從高一到 高二語文 必修課學習中,語文教材作業設計中主要涵蓋了文本練習內容和積累應用內容等,但教師沒有對此類模塊加以利用,學生也不會認真完成課本作業,長此以往,學生群體對語文教材上的作業系統並未形成深刻印象,也很少使用。

2、閱讀作業布置內容單一化現象嚴重

需要注意的是,高中語文閱讀作業形式以書面作業為主,通常情況下主要是指對基礎知識的有效積累和對所學 語文知識 的不斷訓練。閱讀作業設計一般情況下均由教師或者專職教學備課組完成,但是學生基礎性參與程度相對較低,閱讀作業形式都由教師從其他常見題型中照搬照抄過來,而在完成作業環節也由學生獨立操作,缺少合作要素,無法形成正規的合作學習意識,而語文素質培養以及學習興趣激發也就無從談起。高中語文閱讀作業量並沒有一定合理依據,以至教師無法掌握作業安排程度,假設閱讀作業設計頻率增加,學生在進行作業完成階段就會滋生緊張心理,難以綜合保證學習效果;但若作業設計次數減少,那麼最終所含知識內容就會遞減,學生完成作業的預期目標便難以達成。

二、閱讀作業設計策略要點分析

1、以生為本進行閱讀作業設計

新課改中提及了閱讀實際上是一種教學途徑,可在進行具體信息整理過程中獲取一定量的知識,並改變師生對傳統閱讀內容的認知觀念,之後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思維不斷發展,以至有效提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選擇能力以及實際應用能力等。努力探索與發現語文閱讀作業內容新領域,深度完善高中語文閱讀作業安排模式,彰顯作業實踐性特點和創造性特點等,使得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看問題,從而更好更優的進行閱讀問題分析與問題解決。

要將學生視為課堂教學主體,摒棄單一式語文閱讀作業安排模式,激發學生潛在學習興趣,不能限制學生思維能力拓展和創新能力發揮。較為正確的做法是,作為語文教師,在閱讀作業設計階段應賦予其靈活性和多變性,逐漸克服閱讀作業布置中的重重困難,針對單調乏味的閱讀作業布置現狀,找尋合理處理辦法加以解決,有效促進語文閱讀作業布置效果提高。通過自主學習模式和探究學習模式以及合作學習模式等進行閱讀作業布置,達成真正意義上的生生交流。

2、閱讀作業創新性布置

教師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人文關懷,給予學生優良發展空間,使得學生在進行作業創編過程中能夠產生學習興趣,並且感受語文知識真諦,通過個性閱讀作業創編來樹立對語文閱讀作業高度負責意識,不是只依賴教師和 閱讀答案 來進行學習。

語文閱讀作業設計環節,教師應該進行梯度設置和層次設計,旨在為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之上的學生提供其所需閱讀題目,維護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習積極性激發。所以語文教師需將語文閱讀作業設計加以分層,最為常見的就是1、2、3類層次劃分:1類作業設計重點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此類作業難度較高,可引領學生運用已學知識去學習和探索,不僅如此,也可鍛煉學生本體發散性思維。

2類作業普遍適合多數高中生,此類學生所學語文知識掌握程度不深且理解速度慢,基礎性知識遷移能力顯著不足,會表現出學習鬆懈態勢,教師應給予督促、引導,閱讀作業設計應注意梯度層次,要求學生進行知識鞏固練習,還應適當融入高難度語文閱讀體型;3類閱讀作業設計時應注重知識鞏固與知識積累上,通過反復練習來加強理解程度。運用上述分層閱讀作業設計模式可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使得學生能夠從中掌握適合自己的 學習方法 。


⑤ 語文課前作業應該怎麼做

課前作業輔導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直接影響著每堂語文課的教學質量。因此它備受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可是這一環節的操作又往往被許多語文老師隨意帶過,處理都不夠慎重,因而效果也不夠明顯。本文將針對課前作業的處理談談以下四點:

一、課前作業的設置

要有針對性,即針對課文重點、難點;要有目的性,即為課文教學服務,為學生理解課文服務;還要適度,以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為限,每課作業一般不超過15分鍾;作業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口頭作業,書面作業、討論;填空、選擇、問答、分析等。如《〈還鄉夢〉自序》一文的課前作業,可以這樣設置:

1、朗讀課文,解決字詞問題(注音、釋義)

馳騁 苦澀 風雨如晦 泱泱大國 烏煙瘴氣 人何以堪 焚書坑儒 狐死首丘 庶 乘桴浮於海 彷徨 朝暉夕陰 哀郢

(此題為課文教學掃清文字障礙)

2、通讀全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用一句話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此題能使學生抓住課文要旨)

3、細讀全文,理清作者思路,並用箭頭符號標著作者的思路圖。(此題可以使學生弄清課文脈絡)

4、細讀課文第三、五、六自然段,說說作者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 (此題可以為分析寫作特點作鋪墊)

課前作業的布置可以放在上一課結束的前幾分鍾,作業要求要具體,要落到實處;可以是家庭作業,也可以是課堂作業。作業要便於學生做,也要便於教師檢查。

二 、課前作業

課前作業主要應由學生獨立完成,但教師也應做必要輔導。方法要靈活,自由,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不能越俎代庖,不能給學生現成答案。如:單獨輔導,集體輔導;組織學生討論,小組互助

1、單獨輔導:這種方法只針對那些學習差,理解能力差的學生,輔導時要盡量啟發他們思考,讓他們自己說出答案,實在不行的也不要告訴答案給他們,讓他們把問題留在腦袋裡,注意在課堂上專心聽講,解決問題。

2、集體輔導:可以利用早自習或午自習的時間,對作業中具有普遍性的疑難作簡單提示,也不能告訴答案給學生。如果通過提示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就讓學生討論;通過討論還不能解決的,就留在課堂上,通過聽課解決。

3、 組織學生討論:這一過程可以安排在新課前幾分鍾,主要討論有歧義的問題,讓學生各抒己見,充分發表意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最好不肯定或否定,有爭議的問題留待新課中解決。

4、小組互助 學生在作業過程中互助協作,既能提高作業效率,又能共同提高。

5、小組達標 學生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對作業進行修改、訂正;並在組內交換,作出診斷性評估,給出分數等級。在此基礎上,學生對所學課文寫出自學提綱,提出遷移性的問題二至三個。

三、作業檢查

有作業布置,就必須檢查;否則作業將成為空頭支票,學生不給你兌現,久而久之課前作業就會成為教師的一句空話,你說你的,學生就是不做。檢查方式可以多種多樣。

1、課前幾分中集體檢查,這種方法適用於檢查書面作業,如給字詞注音、解釋、填空等;這種方法的操作又有多種形式。學生將作業放在課桌上,教師走馬觀花;學生同座交換檢查;小組交換檢查等等。

2、課前提問,適用於檢查思考、討論題。提問面要廣,盡量涉及不同層次的學生。

3、聽寫默寫、注音解釋、朗讀背誦。這種方法十分簡單,許多教師也經常應用,這里不在贅述。

四、師生共同探討 教師歸納講解,強調雙基

對課文生字生詞、文學知識、文章的思想內容作重點強調。對文章的思路、寫法、關鍵語句作簡單提示,為進行新課作必要鋪墊。

課前作業處理恰當,有利於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可以培養學生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學生通過課前作業、課堂探討、課堂聽課三步,能夠不斷的修正、掌握知識;並能夠不斷地提高思維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⑥ 如何布置小學五年級語文作業

小學五年級語文如何設計作業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作業要能夠展現學生的創造思維

孔子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說的是興趣的重要性,即興趣是創造的動力。以童話、寓言、故事為主的課文,像《漁夫的故事》、《西門豹》、《小英雄雨來》等這些課文就可以讓學生來表演課本劇,讓學生更直接的將自己的情感與教材內容聯系起來,在創作藝術形象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如學完《太陽》一文後,我讓學生根據課文中所學到和課外學到的有關太陽的知識,扮演太陽公公,向大夥作自我介紹。

這樣的具有情境性的課外活動類作業,很容易調動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同時為了扮演太陽公公,學生還會主動地閱讀課外讀物,收集有關太陽的資料,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也更好地挖掘了學生的表演才能,有利於發展兒童個性,讓他們嘗到創造的喜悅和成功的快樂。

漢字中有許多容易混淆的形近、音近及同音字,學生常常分辨不清,如果還是讓學生抄抄寫寫,只會給學生帶來厭倦感,不如讓學生編寫辨字兒歌,教師可以先舉例講講編辨字兒歌的方法,然後請學生仿例試編兒歌。

如:為了辨析「密」和「蜜」,可以這樣編兒歌:「密蜜同聲不同形/山蟲有別要分清/烏雲密布遮山頭/蜜蜂采蜜正辛勤」。這樣,學生產生了興趣,很快會將這些字記得牢,用得准,也能夠很快進入創編兒歌的創新活動訓練狀態中,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動腦,提高了辨別、分析、判斷的能力。

二、作業要能夠展開學生想像的翅膀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則概括著一切,推動著世界的進步。」世界上很多發明和創新,都是從「想」開始的。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徹底摒棄機械重復的「題海式」訓練,精心設計一些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想像性」作業內容。

有些課文意味深長,很富有啟發性和教育意義。在學完課文後,可以引導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續寫。這樣既深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

如學習了《狐假虎威》後,可讓學生寫一寫第二次老虎又遇到了狐狸,它們之間又會發生些什麼故事呢?學了《會走路的樹》後,可讓學生寫一寫小鳥來到小馴鹿家,見到了去年的鹿,它們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孩子們興趣盎然,必然會寫出許多好的文章。

語文教材中童話故事占很大比例,有的故事讀後回味無窮。如《狼和小羊》這樣的文章我們可以創編不同形式的故事結尾。

(1)獵人來了,救了小羊。

(2)狼撞到了石頭上,死了。

(3)小羊一閃,躲到一邊,狼撲了個空,掉進河裡……先請學生充分展開想像,然後互相交流、討論,最後再結合自己所思所說續寫一則小故事。這樣的作業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作業要能夠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如果課文內容是風景詩或寫景狀物類記敘文,課外作業可以這樣設計:認真閱讀課文,請根據自己的理解為課文畫一幅或一組插圖。例如,在教學古詩《獨坐敬亭山》時,為了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我留了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畫一幅彩色畫的家庭作業。當時學生的熱情特別高漲,情緒也很激動,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畫交上來了,看著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畫,對我而言,與其說是在批改作業,不如說是在欣賞作品。再如,學完古詩《游山西村》,讓學生邊讀邊想像,把想像中的畫面畫出來,農家、雞豚、山水、柳樹,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這樣的作業,學生會感到新鮮有趣,不但興致高昂,而且進一步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要把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的畫面,需要想像,需要創造,形象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大發展。

除了畫插圖,還可以布置「畫」日記的課外作業。所謂「畫」日記,就是在日記中既有簡短的文字,又有和日記內容相配的圖畫,圖文並茂,一改令學生頭疼的作文呆板面孔。這樣,激發了學生細致觀察生活、走近大自然的濃厚情趣。

⑦ 高中語文作業如何布置

作業」是學生語文成績提高的重要因素,隨著語文新課程改革和初中階段學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的增強,我們教師必須打破傳統的語文作業模式。本文針對高中語文作業布置談談我個人的一點膚淺認識。

布置課余作業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有效的語文作業可以檢測學生課堂聽講能力和知識消化、鞏固、運用能力,也可以督促學生及時復習、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我們有必要依據新課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認識作業的意義,改變傳統的思維模式,力求布置的作業是有效的,對學生有幫助的,能促進學生成長的。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激發興趣,突出多樣性。傳統的作業形式單一枯燥,讀寫訓練量大,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發展學生的各項能力。所以,作業的形式應不拘一格,靈活務實地處理學與練的關系,形式上以多樣化的題型、多角度的考察,與聽、說、讀、寫、等訓練形式全面結合起來,各項並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2)趣味預習性作業。此類作業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文前,結合文章內容,查找並閱讀相關資料。可以上網查尋、查閱參考書籍,向周圍的人了解等。老師應向學生推薦相關的網址、查閱的書名,時間長了以後,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查找各種信息資料,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情況,閱讀作者的一些作品,整理成「摘抄」筆記。如學習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之前,我設計了這樣的作業:認識作者和作品,並閱讀其中你最感興趣的一篇或與本文有關系的一篇文章。趣味預習作業,還可以讓學生在初識課文後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提出感興趣的問題,並嘗試探究解決。這種問題可以在課上交流,也可放到課外共同找資料解決。因為這些是學生自己提出的感興趣的問題,學生就有股熱情,會想辦法利用各種渠道來解決疑問。

(3)摘抄積累性作業。知識就是積累,學習語文尤其需要知識的積累。可以讓學生摘抄一些名句、古詩、成語、名家名篇等,以課本為主,以課外讀物為輔。

(4)抒意練筆性作業。要求學生養成寫周記、隨筆的習慣。老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選擇隨筆的內容,要寫所見、所思、所感,寫讀書心得、仿寫、續寫課文等等。老師還須作好指導和定期講評,發現好文章及時讓他在全班同學面前交流或推薦給各種刊物,激發學生練筆的興趣,讓他們在練筆中獲得樂趣。比如教學《明湖居聽書》時,可以布置學生寫一寫自己觀看演出的經過並且練習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寫作能力得到培養,也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5)考察探究性作業。它可以是深入社會進行參觀訪談,走近大自然進行考查探究,寫出科技小論文

⑧ 語文作業咋輔導

語文作業輔導的方法如下:

1、寫作業的時候,別光打擊,試著鼓勵。語文作文總寫錯別字,用詞不準確,當作笑話,家長還會在日常生活中常拿出來念,取笑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總是以打擊孩子為習慣性教育方法,其實是孩子多種不良學習習慣養成的原因。不管怎麼寫字,都得不到家長的認可,索性就不好好寫字了。

2、在小學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題型,很多答案就在課文中,仔細多讀幾遍就能找到。平時我們在輔導教育的時候,也應該從這個方向去練習和輔導。但是很多家長,都只會反復強調,孩子不愛看書,閱讀理解能力差,孩子接受了這樣的打擊後,就很難再建立學習自信了。

3、以課本復習為主。家長在期末階段,對語文的復習指導,除了多讓孩子做練習做卷子,似乎就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學習指導了。事實上在小學階段,要想語文考得好,語文課本就是最好的復習資料。把課文、課後的問題前前後後多看幾遍,徹底弄懂,弄通。

4、復習基礎的生字詞,包括多音字、同音字、近義詞、反義詞、形近字等等,課堂筆記、錯題積累再復習兩輪,這樣的語文期末考試才算復習得扎實。對於語文考試的積累,盡量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多考幾次100分,才能建立好學習的自信,不然到了高年級階段,想考100分也很難再考了。

5、教會孩子去使用語文課本,明白語文課本上的知識點,哪些是重要的,區分詳略,有了復習的過程後,再來寫作業,就得心應手了,家長也會發覺,在復習的過程中,你會越來越輕松。在期末復習階段,家長想要正確輔導孩子寫好語文作業,告別磨磨蹭蹭的問題,就少布置一些額外的練習。

⑨ 如何布置一年級語文作業

一、作業設計多樣化
作業不要機械的抄寫,要少,要精練.體現多樣化,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寫的輕松,學得快樂,不斷獲取更多的新知識.1、聽一聽.根據低年級年齡特點,設計一些有趣的故事作業,讓學生回去後再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然後讓父母再給他們講一個故事.這樣反復的講能培養孩子的興趣,同時能將孩子帶進童話世界.也可以通過聽故事豐富孩子的聽覺經驗,並為今後的獨立閱讀提供基礎.學生通過聽別人講故事,能激發興趣,能使孩子和書之間產生一種愉悅的聯結關系.2、畫一畫.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讓他們用不同的畫筆畫出不同的圖畫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是很有特點,畫畫,具有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作用.3、做一做.還可以讓學生回去後,自製一些生字卡片,把詞語寫在卡片上,回家後貼在相應的地方,便於自己早日認識這些生字朋友.這樣動手做做的作業,比機械的抄抄生詞更具有趣味性.4、背一背.背誦可以說是學生的基本功了,這種傳統的作業形式不能丟掉.學生背誦的過程就是一個累積的過程.語文的學習靠的就是日積月累,沒有知識的累積,就談不上學習,所以這項背誦的作業切不可馬虎.
二、作業設計要體現層次性.5、作業的設計和布置必須體現出層次性.我認為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我認為在設計作業上要分層次,給好學生設計一些難度比較大點的作業,給學困生設計難度比較小點,這樣即照顧了優等生,又照顧了學困生,讓學困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又能感受到學習的輕松.
三、作業設計後要有反饋
讓學生及時體驗到做作業給他帶來的成功感.

⑩ 怎樣處理學生語文作業

淺談怎樣處理學生語文作業

作業,是激發學生興趣,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多種能力,增強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師生教與學信息交流的一條主渠道。然而,很多語文教師整天苦於作業之多(據調查了解,如今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語文作業大至有:抄寫、默寫、語文筆記、大作文、小作文、寫字材料等)、苦於批改之繁,而忙得焦頭爛額。每天花大量的時間用於處理作業,而松於業務研究。學生既感到厭煩,又起不到失效,真是吃力不討好。為此,我認為語文教師在處理作業時應做到:

一、布置作業要「精」

小學語文課標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初步具有聽說讀寫的能力。適當的作業有助於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並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各種能力。

1、作業量要適當。 如今,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口號早已提過時了,但很多老師總覺得不放心,尤其是一些中老年老師,任然是整天讓學生泡在題海中,剝奪了本來屬於自己的課余時間(特別是一些後進生,不是上課就是寫作業,往往一些課也不能上,整天忙不過來)。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我們力求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所以,我認為布置的作業量一定要適當。

如我從身邊大多數的語文教師了解到,他們在教學新字詞後,都是讓學生機械重復的抄寫幾遍,且遍數不少,多的達到幾十遍,更有甚者,經常讓學生把抄錯的字寫上個一百遍,真是可怕,學生的一切天性都被這可怕的作業給抹殺了。我認為,要學生真正把新學到的字詞記牢、掌握,關鍵是指導。我還經常讓學生自己有選擇抄寫,會寫的就不用抄或少抄幾遍,難的就多抄幾遍,自己把握。這樣,學生有了充分的自主權,不必去干那些機械又乏味的事情,同時,又空出時間去干其它的事情,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2、作業形式要多變。 求知慾,好奇心――這是人類永恆的,不可改變的特性。小學生尤其是富有好奇心,如果我們語文教師每次布置的作業都一成不變,時間一長,學生對作業就會慢慢地失去興趣,那求知慾、好奇心就會慢慢地被抹殺,只能是麻木的完成一項又一項的任務。

針對這一現象,我經常根據不同的課文改變作業的形式。如在學完《窮人》後,我抓住課文最後一句話――「桑娜拉開了帳子」,引導學生展開想像,想像這以後發生的事情(但不能改變文章的中心)比比誰想像豐富、合理。然後,要求學生把想到的寫下來。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他們的思維想像能力,同時又進一步鞏固了課文內容及本單元訓練重點(展開合理的想像)。所以,我們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經常改變作業的形式,如可以讓學生寫讀後感、續編故事、搜集相關資料交流、演課本劇等,來調動學生對作業的興趣,進而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3、作業難易要適度。 陶行知曾說過: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確實,一個人的10個手指都有長短,更何況幾十個活生生的小孩子呢?學生的能力水平是參差不齊的,為此,我們老師對他們的要求就不能一概而論。同樣,我們布置的作業難易程度應有所不同,對於一些基礎知識,應要求大家都長握,而一些能力方面的要求,就必須有所差異。如學完《夜鶯的歌聲》一文後,我為了讓學生鞏固「宛轉」與「興致勃勃」兩個詞語,就讓學生做練習,但要求有所不同:後進生只要用上這兩個詞語造句;中等生要求用上這兩個詞語寫上一段話;優生則要求不但用上這兩個詞語寫一段話,還必須用上兩個或兩個以上像「興致勃勃」這樣的成語。這樣的練習,既讓全班同學起到了鞏固知識的目的,同時又發展了他們的.個性,充滿了不同學生的求知慾。

二、批改作業應「活」

學生把作業做好了,老師就必須作出評價,進行了解,這才有利於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同時也是學生的尊重。但是根據了解,眾多語文教師在批閱學生作業時主要存在兩種極端:一種老師是把所有作業收到辦公室,然後逐本逐題批閱,忙得不可開交;另一種老師是作業布置得很少(甚至沒有),自己一般不批閱,而是叫學生批,或者幾次作業批一次,也知只是隨便大幾個「√」,寫幾個「閱」字。顯然,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我認為,語文老師在批閱學生作業時一定要活。

1、精批與面批想結合。 往往,學生拿到了老師批閱好的作業本,看一眼等次後就往抽屜里一塞,大多數同學也只是猜猜答案(判斷、選擇題尤其)或問問別人,根本不去動腦思考錯在哪裡,為什麼錯?為此,我在處理學生作業時,在精批的基礎上,經常進行面批。

如在批閱作文時,對於一些寫作能力較低同學的習作,我都進行面批,悉心指導他們該怎樣把句子寫通順,如何把意思表達清楚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等?並盡力挖掘他們習作中的閃光點,給予肯定、表揚。

又如在批閱學生語記作業時,我要求學生一律到我身邊來批,對於錯的題目我並不急於讓學生訂正,而是要求他們先找找錯在那裡?並說出為什麼錯?據統計作業中的錯題,如讓學生自己訂正,往往今後還會錯;而在老師面批中訂正的錯題,學生往後一般不會再錯了。道理很簡單,在老師身邊訂正,學生的記憶深刻,因為他們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自評與互評相結合。 如果我們語文老師把學生的所有作業都採取精批或面批,那工作量是相當大的,勢必影響其它工作的。仔細算算,6種作業,共二、三百本,每天定要用上幾節課的時間來批閱,再加上一般小學老師每天都有3、4節課,這樣的話,我們老師哪有時間來鑽研教材、研究學生、學習理論、搞好科研及其它的德育工作?所以,我經常有選擇地讓學生進行自評作業與互評作業。

如在批閱默寫作業時,我讓學生自己先認真檢查,然後再讓學生交換互評,要求盡量做到批閱正確。在批閱作文時,我先讓學生再一次讀讀本次習作的要求,然後按要求進行自評,寫出自己的感受。之後,再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批閱,要求四人一起分別為四篇文章進行批閱,每人必須發言,最後由學習組長執筆寫出評語、等次。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好勝心是特別強,他們都不希望自己的作業被別的同學嘲笑,為此他們必定會十分認真地對待每次作業。同時,為了批閱好別人的作業,他們勢必會去努力掌握知識,以免被別人責問。當然,作業讓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要有選擇地進行,我們老師不能完全放手,一定要引導好,起到監控的作用。

總之,對待作業,我們語文教師一定要有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但採取怎樣行之有效的方法,這還需廣大同仁在今後的工作中去不斷地探索、創新!

閱讀全文

與語文作業怎麼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