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課上聽講的方法
課上聽講有許多方法,但是要找一個適合你自己的。這里有很多上課聽講學習提高成績的方法,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練習、八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鍾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鬆神經的好辦法,那麼你盡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後全身放鬆地聽一刻鍾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個晚上都復習同一門功課。我以前也曾經常用一個晚上來看數學或物理,實踐證明,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後來我在每晚安排復習兩三門功課,情況要好多了。
學習效率這東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談起過。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某同學學習極其用功,在學校學,回家也學,不時還熬熬夜,題做得數不勝數,但成績卻總上不去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也是十分著急的,本來,有付出就應該有回報,而且,付出的多就應該回報很多,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這里邊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效率指什麼呢?好比學一樣東西,有人練十次就會了,而有人則需練一百次,這其中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勞逸結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娛樂不僅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項學習效率的基礎。那麼上課時的聽課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經歷來看,課前要有一定的預習,這是必要的,不過我的預習比較粗略,無非是走馬觀花地看一下課本,這樣課本上講的內容、重點大致在心裡有個譜了,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預習時,我們不必搞得太細,如果過細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時未免會有些鬆懈,有時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東西。上課時認真聽課當然是必須的,但就象我以前一個老師講的,任何人也無法集中精力一節課,就是說,連續四十多分鍾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課期間也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老師講有些很熟悉的東西時,可以適當地放鬆一下。另外,記筆記有時也會妨礙課堂聽課效率,有時一節課就忙著抄筆記了,這樣做,有時會忽略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但這並不等於說可以不抄筆記,不抄筆記是不行的,人人都會遺忘,有了筆記,復習時才有基礎,有時老師講得很多,在黑板上記得也很多,但並不需要全記,書上有的東西當然不要記,要記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題與典型解法,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去記的東西。否則見啥記啥,勢必影響課上聽課的效率,得不償失。
❷ 如何上課認真聽講
一、充分做好課前准備
(一)做好知識上的准備——課前頂習
知識上的准備主要是新課涉及到的有關書籍。知識的復雜准備與新知識的預習准備,對新知識的預習應主要抓住的難點,明確聽課重點,是一種重要准備。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上課要接受新知識但也要溫習舊知識。預習的過程,是一種舊知識的溫習過程、准備過程,也是由舊知識向新知識過納啟渡的過程,即溫舊納新的過程。學習某種新知識,要運用哪些舊知識,聯系哪些舊知識,哪些要做到重點准備,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只有這樣,才能在聽課中把新知識納入舊知識體系之中,形成嶄新的知識結構。
(二)做好身體上的心理上的准備
上課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勞動,它需要學生有充沛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體力,為了做好身體上的准備,要求學生必須清塌做到兩點:一是要有充足的睡眠和體息,二是要注意飲食與營養衛生。
上課還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備,這洞正如是一條多被學生忽視的十分重要的准備,實際上,學習過程是伴隨著學生的動機、情感、興趣、意志、毅力和個性等心理因素參與的運動過程,其參與度與學習效率成正比。學生上課的目的和情緒尤其重要,專家研究認為,學生只有在目的非常明確,心情非常愉快的情況下,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學習效果才能提高。在這方面,教師的責任主要表現為兩方面:一是積極引導、激發學生的上述心理因素呈積極狀態,二是切忌授課前或授課中挫傷或壓抑學生的積極心理因素的發揮。設想,在課前或課堂上,由於一個學生不守紀律,教師大加訓斥,甚至辱罵、體罰,一人有過,全班陪訓,這不僅使有過學生聽課的積極心理狀態降到蠱低點,也使全班同學興致大減,哪裡還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可言?
二、聽課要全神貫注
系統論原理告訴我們,學習新知識是接收信息、信息加工(同化、轉化)、信息貯存、信息輸出、信息反饋再到接收信息的循環往復的過程。在堂課里,這種信息活動的過程不是一次,而是多次。學習效率,取決於信息渠道的暢通與信息活動的質量。聽課是接收信息,是信息活動的第一道關口,能否全神貫注,決定信息接收的量和信息活動的質,決定整個學習過程的效率。
全神貫注地聽課,即高度集中注意力,充分調動多種感觀參與聽課,不一心二用。許多學習優秀的學生在課堂上全神貫注地聽課,不亂想,不亂動,不亂看,努力排除聽課干擾,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邊看,邊聽,邊想,邊寫,思維處於高度競技狀態之中。當然一堂課幾十分鍾始終保持全神貫注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同時,也是違背心理活動規律的。一個成功的學習者,既能隨著教師講授的波瀾前進,也能在必要時,搞一點緩沖、舒展,自動調節,以作提神之用。學生可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師對自己在預習中發現的難點的講授上,集中搞清教師講授思路;對於教師講授中自己已懂的部分,可以將大腦放鬆一瞬,以求調節興奮與抑制生理機制,以求注意力新的集中。
三、積極認真地思考
學習離不開思考,聽課是學生學習的一種主要形式,也離不開思考。「思則明,不思則暗」,沒有思考,理解新概念,掌握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便是一 句空話,聽課的實際意義也就不復存在。學與思是辯證統一的,相互轉換的。學是接收、貯存信息,思是判斷、處理信息,思維總得有思維著的東西,思維著的東西即是學得的知識,知識便是思維的「原料」。學是基礎,思是發展,學的過程即思的過程,學必思,思在學中,善思才算善學。愛因斯坦講:「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字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課堂上的積極認真思考,就是要思考所學內容的來龍去脈,它與舊知識的聯系以及在實際中的運用。
首先要弄懂當堂的新知識。聽懂新知識是上課的目的,是發展智力的前提。
那種聽課不求甚解,「當堂不懂課後補」的做法,既浪費時間,又於智力發展無益。何謂「懂」?一是把新知識的概念弄明白;二是把道理弄明白,即把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弄明白。從系統論角度來認識這個問題,聽明白概念或結論是實現輸入信息有效性的保證,弄明白其道理即明白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是信息加工的過程;沒有聽懂做保證,即沒有輸出信息有效性做保證,信息加工便不可能進行,信息貯存、輸出、反饋也就不復存在,聽課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
其次要理請教師的思路,教師的思路,即教師講課過程中運用的思維形式、思維方法、思維規律。學生聽課不能僅滿足於把新知識弄懂,還應把教師講裸的思路理清。理清教師思路的意義在於,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學習如何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發展能力,掌握治學本領。這是我們研究學習方法的根本意義所在。
某位全國高考理科狀元曾說過:「我聽課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思維方法與教師的做比較,找出差距,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可見,理清教師講課思路的重要意義。事實也證明,這種聽課方法也正是那些優秀學生所共同運用的方法。
再次要善於問答。學問學問,不問難以成學。在課堂,必須設問,但也不可亂問,一定要認真思考,問到點子上,問到關鍵處。旨在尋求答案的問於培養能力無益,旨在尋求思路的問是善問之道,並有助於培養能力,學生在善問的同時,還要養成喜歡積極回答和善於口答教師在課堂上所提出問題的習慣。
四、記好課堂筆記
為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有利於課後復習鞏固新知識,同時培養記筆記的能力。學生在課堂聽課中,要學會記筆記,這也是聽好課,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學習藝術。
做課堂筆記,首先要記下主講章節標題、副標題,抓住每節的主題和教師講授的重點等。此外,對課內的要點、公式、說明、結論、注釋等也都要記錄下來。
還要記錄教師對問題的見解和思維方式,必要時還要加註,以備課後提煉、升華、復習備考和創造之用。
課堂筆記盡量要用短語、數字、圖表及各類符號,眉目要清楚,語言要簡練,文字要清晰,寫的要快,以減少記錄時間,從而使聽、看、記、思相互結合,並能及時對講授信息作出反潰五、搞好即時性復習即時性復習就是聽課後及時復習。根據心理學家研究,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後饅。及時復習,即在遺忘大規模出現之前進行復習,能充分克服學習後的遺忘。
有人做了一個實驗:讓三組受試者熟記同一首詩,第一組間隔一天復習,第二組間隔三天復習,第三組間隔六天復習,最後達到三十組全部熟記,第一組需平均復習四次,第二組需平均復習六次,第三組需平均復習七次。研究表明,識記二、三天遺忘最多。所以,聽課後必須當天復習,如能堅持睡前復習一遍,第二天早晨再復習一遍,效果會更好。
整理課堂筆記是及時復習的一種好辦法,通過整理課堂筆記,可以對教師講的內容進行嘗試回憶,可以對教材進行再一次閱讀研究,對課堂筆記中記鍺的地方及時糾正,對記得不清的進一步弄清,對記得不全的進行補充,對條理紊亂的把知識的邏輯關系與內在聯系搞清……這一切,有利於將所學新知識進一步學懂,學深,學全,加深記憶,使所學的知識更系統化。整理課堂筆記是信息反饋和信息加工的過程,是腦手結合的積極思維過程,不僅對復習記憶所學的新知識有益,而且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及刻苦鑽研精神有利。
❸ 你認為語文課應該怎樣聽講上課做筆記要注意什麼
語文課如何聽講:
首先,你要學會預習,提前預習老師要講的課程內容;
其次,老師講課時,要認真聽講,在老師講解的前十五分鍾內全神貫注地聽,注意主次要點;
最後,課後作業要認真做,並做復習。
選用適合自己的做筆記方式:
做筆記的方法
一、5R筆記法
5R筆記法,又叫做康乃筆記法,是用產生這種筆記法的大學校名命名的。這一方法幾乎適用於一切講授或閱讀課,特別是對於聽課筆記,5R筆記法應是最佳首選。這種方法是記與學,思考與運用相結合的有效方法。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記錄(Record)。在聽講或閱讀過程中,在主欄(將筆記本的一頁分為左大右小兩部分,左側為主欄,右側為副欄)內盡量多記有意義的論據、概念等講課內容。
2.簡化(Rece)。下課以後,盡可能及早將這些論據、概念簡明扼要地概括(簡化)在回憶欄,即副欄。
3.背誦(Recite)。把主欄遮住,只用回憶欄中的摘記提示,盡量完滿地敘述課堂上講過的內容。
4.思考(Reflect)。將自己的聽課隨感、意見、經驗體會之類的內容,與講課內容區分開,寫在卡片或筆記本的某一單獨部分,加上標題和索引,編製成提綱、摘要,分成類目。並隨時歸檔。
5.復習(Review)每周花十分鍾左右時間,快速復習筆記,主要是先看回憶欄,適當看主欄。
這種做筆記的方法初用時,可以以一科為例進行訓練。在這一科不斷熟練的基礎上,然後再用於其他科目。
二、符號記錄法
符號記錄法就是在課本、參考書原文的旁邊加上各種符號,如直線、雙線、黑點、圓圈、曲線、箭頭、紅線、藍線、三角、方框、著重號、驚嘆號、問號等等,便於找出重點,加深印象,或提出質疑。什麼符號代表什麼意思,你可以自己掌握,但最好形成一套比較穩定的符號系統。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自學筆記和預習筆記。在操作時你應注意以下一些准則:
1.讀完後再做記號。在你還沒有把整個段落或有標題的部分讀完並停下來思考之前,不要在課本上做記號。在閱讀的時候,你要分清作者是在講一個新的概念,還是只是用不同的詞語說明同樣的概念,你只有等讀完這一段落或部分以後,才能回過頭來看出那些重復的內容。這樣做可使你不至於抓住那些一眼看上去彷彿很重要的東西。
2.要非常善於選擇。你不要一下子在很多項目下劃線或草草寫上許多項目,這樣會使記憶負擔過重,並迫使你同一時刻從幾個方面來思考問題,也加重你的思維負擔。你要少做些記號,但也不要少得使你在復習時又只好將整頁內容通讀一遍。
3.用自己的話。頁邊空白處簡短的筆記應該用你自己的話來寫,這是因為自己的話代表你自己的思想,以後這些話會成為這一頁所述概念的一些有力的提示。
4.簡潔。在一些雖簡短但是有意義的短語下劃線,而不要在完整的句子下面劃線,頁邊空白處的筆記要簡明扼要。它們會在你的記憶里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在你背誦和復習的時候用起來更可得心應手。
5.迅速。你不可能一整天的時間都用來做記號。你先要閱讀,再回過頭來大略地復習一遍,並迅速做下記號,然後學習這一章的下一部分內容。
6.整齊。你作的符號要盡量整齊,而不要胡寫亂畫,否則會影響你以後的復習和應運。當你以後復習的時候,整齊的記號會鼓勵你不斷學習,並可以節省時間,因為整齊的記號便於你迅速回憶當初學習時的情景,能使你容易而清楚地領悟書中的思想。
三、筆記整理法
由於種種原因,你在課堂上做的筆記往往比較雜亂,課後復習不太好用。為了鞏固學習成果,積累復習資料,你需要對筆記進一步整理,使之成為比較系統、條理的參考資料。對課堂筆記進行整理、加工的方法是:
1.憶。課後即抓緊時間,趁熱打鐵,對照書本、筆記,及時回憶有關信息。這是你整理筆記的重要前提。
2.補。課堂上所作的筆記,因為是跟著教師講課的速度進行的,而講課速度要比記錄速度快一些,所以你的筆記會出現缺漏、跳躍、省略等情況,在憶的基礎上,及時作修補,使筆記更完整。
3.改。仔細審閱你的課堂筆記,對錯字、錯句及其他不夠確切的地方進行修改。
4.編。用統一的序號,對筆記內容進行提綱式的、邏輯性的排列,註明號碼,梳理好整理筆記的先後順序。
5.分。以文字(最好用色筆)或符號、代號等劃分筆記內容的類別。例如:哪些是字詞類,哪些是作家與作品類,哪些作品(或課文)分析類,哪些是問題質疑、探索類,哪些是課後練習題解答等等。
6.舍。省略無關緊要的筆記內容,使筆記簡明扼要。
7.記。分類抄錄經過整理的筆記。同類的知識,摘抄在同一個本子上或一個本子的同一部分,也可以用卡片分類抄錄。這樣,日後復習、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綱目清晰,快捷好用,便於記憶。
❹ [聽課筆記]小學語文教師如何聽課
聽課前養成這樣的習慣,先了解講課者講什麼課,然後自己做充分的備課思考:假如我上該怎麼上?然後走進別人的課堂,邊聽邊對照,人家哪裡設計得比自己好,哪裡設計得不如自己的思考。
避免有的人,聽課之前連課文都沒來得及看過一遍,又怎麼能對別人的課做出深入的評價呢?
不要認為聽課只是簡單的「聽」和「看」,其實你一旦坐進教室,就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一個參與者。你是在與上課的老師進行對話,只不過這對話不用語言,而是用你的情緒和表情。
1.老師的引導、點撥的語言或技巧要記下來
教學環節的過渡語、學生學習出現問題時老師是怎樣點撥,怎樣過渡的。
2.要關注「學情」
課堂上最重要的信息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信息。關注和收集這些信息是聽課評課實施「以學論教」的核心和關鍵。
那如何觀察並獲取到這些信息呢?如果我們能坐到學生身邊是最好的,這便於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如果不能坐到學生身邊,那你就注意用眼睛觀察,隨時觀察學生是怎麼學的,有什麼反應,一些精彩的、幼稚的語言都值得記下來。
3.大的每個環節的教學時間要記下來
可以在聽課本的旁邊記下上課時間,導課完了再記一下時間,以後的每個環節都記下時間。當然這樣記時間,有的時候沒有用。但如果有的老師某一環節用時太多,你要說服他,最好能拿出你的記錄,憑數據說話。
4.及時把想法記下來
「聽課」即「讀課」,像讀書那樣一邊聽,一邊記,還要一邊想,可在本子旁寫些點評式的短語。最好能及時寫一些改進的意見。有時一些好的想法,都是在聽課時產生的靈感,那些點子一出來,往往新穎、效果好。
❺ 論如何在語文課上專心聽講
首先,保證睡眠、精力充沛。然後,需要習慣老師的講課方式,順著老師的思維、跟著老師的節奏走,就可以了。
❻ 小學語文教師如何聽課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就說明了一個道理,借鑒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而新課程強調教師要互相聽課,目的是讓教師通過聽課,互相交流,取長補短,促進教師自我反思,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聽課對教師業務素質、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聽課不是目的,聽課是獲取和借鑒先進教育思想、經驗、課堂模式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聽課達到甄別認定課堂教學優劣的目的,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研究的水平和質量。聽課也是廣泛學習借鑒的最好時機,可以揚長避短,積眾家之長於一身,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那麼如何才能聽好課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課堂教學是一種以育人為目的的人際交往,其間包蘊著科學,體現著藝術。俗話說:「生活處處皆學問」。課堂看似平常,卻不平常,裡面蘊含著眾多的教育規律和教育思想。教與學、講與練、主導與主體、知識與能力、全面要求與因材施教等這都是在課堂教學中展示。從執教滑茄者對課堂的駕馭,到學生對提問的回答,種種現象一一呈現在聽者面前。成功有其前提;失敗必有原因。聽者在課堂上解剖教學,覽「成功」、「失敗」於眼中,析其「所以然」於心底,在對「得」與「失」不失時機地思量中,探尋教與學的真知。教師只有深入課堂才能獲得,才能借鑒,才能提高,才能不間斷地為自身「充電」。 作為教師,要重視聽課,要學會聽課。聽課和做其它工作一樣,需要注重實效,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認真聽,仔細想,勤記錄,多思考。要帶著思考離開教室,把對課堂的感悟記錄好。要逐漸了解新的教育思想、方法和經驗,學會挖掘教師課堂中的優缺點,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形成需要交流的合理化建議,提高聽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二、不打無准備之仗 聽課要聽出特點,抓住實質,評出水平,聽課者就需要做好精心地准備,聽課要講究一個程序:聽前准備——課中觀察——聽後反思。(一)聽前准備 聽課前,聽者應關心一下執教者新授的內容,一旦知道了就努力去鑽研教材、確定目標、籌劃學法、設計教法,哪怕是臨陣磨槍。聽課有了准備,就有了投入,有了自己的教學「期盼」;帶著自己的藍圖進入課堂,也就在「我教」和「他教」之間營造了對比的態勢,利於在觀摩中找異同,在比較中進行鑒別,思量教學的得和失。 教師常常要參加各種各樣的研討活動。研討期間,免不了要聽一些與研討專題密切相關的公開課。大多數教師由於埋頭於基層教學工作,涉及「學術」,常會受到「高原反應」的局限。參加研討活動之前,我們有必要千方百計地去了解與研討專題相關的學術理論,或向人請教,或查找、重溫自己積累的資料。事先學習相關的理論,可以調整視向,拓寬視野,縮短與「學術」的差距,便於我們在聽專題性的研討課、觀摩課時,透過「熱鬧」,窺得「門道」。 比如李吉林老師開創的「情境教學」,方法獨特,自成體系,偶爾聽她一節課,很難領會「情境教學」的真諦。倘若聽前學習了她的《情境教學實驗與研究》等專著,我們便可以由點及面,透過課堂上具體的「情境」去理解李吉林老師對兒童心理規律和學習語文規律的尊重和利用。(二)課中觀察 聽課時,聽者應全身心地投入,者讓耐在對課堂動態的密切注視中,體驗執教者的勞動和創造,品評執教者與學生「打交道」的藝術。 聽罷一節課,不能一聽了之。要對課堂實況過幾遍電影,來個透徹地反思。反思的方法有很多,或翻翻聽課記錄,或與執教者交談,或將幾節「互有牽連」的課進行比較,或寫一篇「聽課一得」,或乾脆將他人執教的內容拿到自己班上試一試…… 將他人的課堂當作「教材」,細細咀嚼回味,常能收到溫故知新的效益。課堂上紛繁復雜,聽者難免顧此失彼,掛一漏萬。聽後冷靜反思,多少能挽回損失。即使課上沒有「損失」,即席的評析也往往比不上課後的反思深刻。反思中,課設身處地地考慮這樣一些問題:「假如學首春生向我這樣質疑」、「為什麼她的學生聽課興趣這么濃」、「為什麼他的課文朗讀這么動人」、「為什麼他的作文講評這么有特色」……立足課堂,將探尋、思考的目光投射到別人備教的整個過程,羨慕和遺憾之餘,我們便能明白「我這一輩子在備這節課」的內涵。三、跨越局限 盡管學科分門別類,各有個性,但畢竟統一於教學,受共同規律的制約。聽課,倘若跨入多門學科,我們就能從多角度來審視課堂,領悟教學的普遍規律。語文老師,不妨聽聽其他科任老師在本班的執教情況,那時,就有可能語文課上的「後進生」在數學課上的積極度,在音樂課上的出色表演,在體育課上的輕松跳躍。這不但能為我們轉變語文「後進生」找到突破口,還可促使我們樹立起正確的學生觀、人才觀。 跨學科聽課,還能從其他學科的教學中,獲取改進自己學科的啟迪。美術課上學生對「色」與「形」的濃厚興趣,提示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採取形象化的教學手段;數學課上的十分鍾作業啟發我們作「語文文字堂堂練」的嘗試。 只有以謙虛的精神、欣賞的眼光、研究的心態和分享的神情,去聽、去品、去悟,堅持經常去品悟不同類型、不同科目、不同階段和不同老師的課,及時向授課老師討教授課感悟,聆聽評課老師的意見,並將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讓其他老師評議,就必然使自己的授課水平產生大的飛躍。〖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❼ 如何在語文課堂上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
良好習慣的養成在人一生中的有著重要意義,而聽課習慣則是學習習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聽課是學習的最有效途徑,很重要,而會聽課就更重要了,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注重學生的聽課效率,雖然在新的授課方法中把更多的自由給了學生但聽老師講課卻依然極其重要。培養學生認真聽課有以下措施: 1、會聽。注意是學習的窗戶,沒有它,知識的陽光就照射不進來。要能集中注意專心聽講。學生上課不但要認真聽老師講課,更要用心聽同學們的發言。有的學生往往只注意聽老師講,同學發言時卻漫不經心。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認真聽別人發言,因為同學的發言起到評判的作用,教師從中也能得到啟示,以利於取長補短。如果聽耳不聞,等於沒有聽,比如教學中聽口算直接寫出得數,聽老師念應用題,要求學生寫出或說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通過這類練習,可以訓練學生集中注意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有意識的記憶能力。 2、會看。主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如,教學應用題時,可利用線段圖進行教學,讓學生會看圖,結合圖形找出已知條件並求出問題。 3、會想。首先培養學生課堂上會想,可以獨立想,或者與同桌一起想,看完題目,你想到了什麼?你還會想到什麼?學習數學知識,就其過程而言,實質上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認識過程,也是一個質疑、釋疑的思維過程。所以,數學教學中質疑問難習慣的培養和訓練尤為重要。養成質疑的好習慣。 4、會說。聽、看、想,要通過說這一點來突破,語言是思維的結果。要說就得去想,課堂抓住要點讓學生多說,多展示自己,就能多想,要會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認真聽,細心看,抓住了說,就能會聽,會想,會看,注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數學課,可以訓練學生大膽發言,大膽猜想,答錯了無所謂,沒有關系的。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訂正,發言好的同學,及時表揚。多鼓勵,提高發言興趣,培養學生說解題思路。要培養學生愛說善說的習慣,學生通過語言表達來反映對數學知識的認識理解過程。 5、會記。養成勤於記筆記的習慣。筆記,是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的手段,如果上課時既聽了課又能理解又會作筆記,學生講,又動了筆,既動了腦,又動了手,就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對學生記筆記要進行具體的指導:一種是直接在課本上記下一些要點、註解,如當老師講到某個問題對自己有啟發時,或某個問題不懂、或有什麼好的想法時,可以在課本上或書上簡要地記上幾筆或畫個符號,留待課後解決,防止關鍵地方漏掉;另一種是記下扼要的提綱式的聽課筆記,尤其高年級的同學要養成聽課記筆記的習慣。俗話說「習慣成自然」。任何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如果學生沒有良好的聽課習慣,即使教師的課講得再精彩或學生有良好的天賦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而習慣的培養是經過師生長期的努力而形成的,良好的聽課習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從小開始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就必須從他們的聽課抓起。
❽ 課堂上如何認真聽講
大學和高中不一樣,高中不專心聽講老師會想辦法讓你集中注意力,自己也會因為高中學業繁忙而很少走神,但是在大學上課的人太多,老師很難注意到你,再加上很多大學生覺得聽課其實並不是很重要,因此大多數大學生聽講的專心度其實很低。那麼有哪些能讓大學生集中注意力上課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