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語文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它包括講述、講解、講讀、講演等具體形式。講授法是一種最常見的教學方法。講授法具有傳遞知識信息和控制學生的認識活動兩方面作用,通過這些作用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處於積極的狀態中。
他們一邊在緊張的思考,一邊又在感受求知的樂趣。教師在講授中既可通過分析和比較、歸納和演繹、綜合和概括,又可通過講重點、講關鍵、講難點、講思路、講規律、講方法等多種形式來促進學生掌握知識、認識知識的價值,並將其內化為一種學習的動力。
(2)談話法。又稱問答法,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師生間的問答對話而使學生獲得新知識或鞏固知識、發展智力的教學方法。談話法分為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形式。談話法可使教師直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有利於學生獨立思考,並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一般來說談話法花費的教學時間較長,對學生知識准備情況要求較高,所以,在一堂課中,談話法一般與其它的教學方法配合使用。
(3)讀書指導法。這種方法是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以及課外讀物,使學生獲知識、發展能力的一種方法。它包括指導學生預習、復習、閱讀參考書、自學教材等形式。讀書指導法是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很好的方法。
在使用此方法的時候,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同時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當學生讀書完畢後,教師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2.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1)演示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作示範性實驗和動作,使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知識或印證所學書本知識的方法。演示法分為三種形式。第一,為了使學生獲得對事物的感性認識,主要通過實物、掛圖、模型等演示。第二,為了使學生了解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主要使用幻燈片、投影儀、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媒體。
第三,教師身體力行的示範性動作,例如體育課中的示範性動作。演示法是通過視覺刺激完成的,所以要養成學生有目的的知覺習慣,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使用演示法,要依賴一定的物質條件,同時作為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方法,要與講授法、談話法等方法結合使用。
(2)參觀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組織學生去實地觀察學習,從而獲得知識或鞏固、驗證已學知識的方法。參觀法有準備性參觀、並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三種形式。參觀法可使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豐富感性經驗,開闊視野,又可以在實際中受到生動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參觀過程中,為了防止學生偏離參觀目的,教師要在參觀過程中對學生加強指導,參觀結束後要安排學生討論參觀心得,或布置與參觀相關的作業。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
(1)實驗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利用一定的儀器設備,進行獨立操作,通過觀察研究獲取知識,培養技能、技巧的方法。實驗法可分為感知性實驗和驗證性實驗兩種形式,被廣泛應用於中學理科教學,如: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學科的教學中。
實驗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實習作業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在校內外的一定場所,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實際操作或其他實踐活動,以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實習法的特點是感性、綜合性、獨立性和***性,在自然科學和技術學科中佔有重要地位,如數學的測量實習,物理、化學的生產技術實習,生物課的植物載培和動物飼養實習,地理課的地形測繪實習,勞動技術課的生產技術實習等。實習法有利於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
(3)練習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練習法分為各種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際操作練習、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創造性練習等形式。練習法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具有重復性特點,在各科教學中被廣泛使用。
它不僅能使學生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而且還有利於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毅力、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等優良品質。
4.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
(1)討論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或班級的形式,圍繞某一中心議題發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從而獲得知識的方法。通過討論可以使學生們集思廣義,取長補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增長新知識,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⑵ 初中語文老師如何教好語文課
積極情感的氛圍的創造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應該在教學中設法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的內部動力,通過提供成就感,合理期望和激勵評價等誘因使外部動力轉化為內部動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之持久保持,從而取得語文學習的成功。語文老師必須具備與教學有關的文學修養和造詣。還應具備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品格能影響教的方法和教的效果,較高的人品修養和令人愉快的個人品質如民主、公正、謙虛、慷慨、幽默、耐心、寬容、尊敬他人和良好的與人合作精神等,都是教師一個具備的基本品質。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相識、熟悉、親近,進而發展成為朋友、夥伴,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中,才會保證教學和課堂活動的正常進行。
學習的快樂主要來自於學習動機的激發,即當學生需要學習時,學習才是快樂的。也就是說,只有願意學,才能學得好。而課堂學習只有在滿足學生的歸屬感和影響力的需求時,才會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甚至會使學生對學習達到樂此不疲、忘我和以苦為樂的境界。學生的成就動機是課堂教學心理環境的前提條件,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是培養良好課堂教學心理環境的關鍵。
濃厚的興趣是語文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會產生求知慾,學生的學習興趣越高,學習效果就越好。如果我們能把興趣培養成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學生逐漸養成自覺、主動學習語文的習慣。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教師積極引導是分不開的,教師應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的特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創造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用教育的藝術把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引向語文學習領域,用興趣的火花去點燃智慧之火。
總之,語文教學工作既是傳道,授業,解惑,又富有樂趣.在教學中尊重、理解、寬容的對待學生,感化學生,滿懷信心的期待他們會取得進步,同時注重給予積極科學的評價,注重教學方法的探索,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誘導全體學生參加到課堂教學中來,才能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⑶ 怎樣教好初中語文
1、趣味性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前提。有了良好的興趣,學生就會主動自覺地接觸,了解語文,就會有動力深入研究,也便於教師進一步進行課堂教學活動。在興趣的引導上,教師要結合所學的內容靈活運用方法激起學生的興趣。
2、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即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或者類似的情境中感受文本,通過身臨其境的切身體驗領悟文章的意境,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及所要表達的情感。這種教學方法在語文教學中極為常見。
3、設計巧妙的課堂提問
"提問"是一門藝術,好的、巧妙的提問能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對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扱性有很大的幫助。一節課如能設計幾個巧妙的問題,那麼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
⑷ 初中語文怎麼教
教初中語文的方法:
了解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的重要性,教好任何一門課,方法都是很重要的。而語文作為基礎工具學科,其教學方法尤為重要。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既要從理論上掌握教學方法,又應在實踐中靈活。
注重預習,質疑問難。預習最大的好處就是培養自學能力,發現自己知識的缺陷,以利改正,同時有利於認真聽課。教師內涵的轉變:教書匠→教育家。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過:「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
基礎知識題——多積累,信語感,多比較。
這一塊包括語音、字形、詞語運用、標點符號、病句辨析等。做這一塊題的基本原則是多積累,信語感,多比較。對於這一塊經常丟分的同學。
⑸ 初中語文教學教什麼怎麼教
初中的語文主要是開始講一些文言文,還有一些比較有名的教學文章了。你按照教學大綱講就行了唄。
⑹ 初中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語文在各門學科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那麼初中語文有哪些教學方法呢,一起隨我來看看吧!
初中語文教學方法
(一)教師轉變觀念,營造初中語文課堂和諧氛圍
新課程理念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身為教師,應該盡快轉變角色,走下聖壇。真誠的愛自己的學生,愛他們的優點,也愛他們的缺點,親近他們,與他們心心相印,尊重他們的人格,少一點審視責備的目光,多一些欣賞鼓勵的熱情,注意十分謹慎的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不受傷害。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
想方設法為學生獲得成功創造條件,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最終形成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一種真誠合作的新型關系。同時,作為教書育人的領軍人,語文教師應加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因為學習是促進知識更新,接受現代教育理念,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一關注時事,洞察天下大事;二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提高業務水平;三學習新課程理念,學習他人經驗,增強教科研能力;四要學習課堂教學改革經驗,提高教書育人質量。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前提,學習的動機,成才的起點。初中生在很大程度上憑著興趣學習的,對學習一旦產生興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真正主人。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關鍵在於教師的引導。可以利用學生願意看小說的優點,指導學生多閱讀文學書籍;可以讓學生體會語文和生活的密切聯系,要讓學生體會到語文是豐富多採的,而不是死記硬背。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要仔細研究課文,對課文的內容和形式要全面把握,通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優化導入設計,適當補充與學生生活相關聯的教學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一上課時播放歌曲《阿里山姑娘》,讓學生陶醉在歡快美妙的旋律里,對阿里山產生嚮往之情。這時,教師導入新課《阿里山紀行》的學習就很自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被激發出來了。諸如此類的恰當的情境導學可以創設出最佳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活躍思考,從而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同時,語文教師適當地幫助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動力。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他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滿足學生的「補償心理」,學生一次考試成績的下降,並不等於失敗,如果教師能給學生創造再次表現的機會,直到取得成功,學生就會始終保持必勝的「補償心理」的做法。
(三)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自主學習是指:建立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我能學」;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我想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基礎上的「我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我堅持學」。初中語文教學過程應當注重學生自學,在自學感悟的基礎上達到知識的掌握。這種能動式學習不但使學習過程有效,而且使學習者本身主動而自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能學」的信心,激發學生想學的願望,點撥學生「會學」的策略,提供學生堅持學的動力。
教師不得包辦代替,要培養學生自主操作,自主遷移,自主比較,自主比較,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能力。如教學文言文,首先要讓學生對照注釋,查工具書自主學習,理解課文大意,教師只需對學生提出的較難的字詞和句子作講解。由於每個學生的思維品質、學習形式、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教師在教學中本著以人為本思想,做到層次性和差異性。一方面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採取不同的施教策略,分層要求、分層設問、分層練習,使教學適應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觀察水平,真正落實因材施教。只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才能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四)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效益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教科書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載體。電腦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步深入各科教學之中。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初中語文教學,能夠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逼真、活潑,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思維。
初中語文教師要正確地認識電教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運用到語文教學中,能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全方位地調動學生思維和激發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多種感官的感知的作用,把學生領入神奇美妙的語文世界,牟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逐步提高實踐能力,提高語文素養。在利用媒體教學時,要注意的是:不要僅僅為求新鮮刺激而利用,而要擺正它作為教學手段的地位,讓它切實為教學服務。
語文教學應該注意一下幾點
一、培養規范書寫的習慣;
二、推廣合作學習的方式;
三、設計讀記形式的積累;
四、重視典型習題的回顧;
⑺ 如何教好初中語文
如何教好初中語文 摘要: 語文 是其他學科的語言基礎,教好 語文 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終身發展。然而在實際初中 語文 教學中,普遍存在著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不佳的現象,這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與發展。如何進行教學設計是 語文 教師值得思考的。作者一直從事 語文 教學工作,本文總結了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為大力推廣新課改的新經驗、好做法,全面提高學生的 語文 素養,提高初中 語文 教學質量,淺析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為建設初中 語文 有效課堂提供有效借鑒。
關鍵詞: 語文 教學基礎發展提高
一、創新情境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還不強,但思維活躍,想像力豐富,這時教師可利用教材中描繪的情節、場景、畫面,通過提問把學生引入到課文描寫的意境中去,與作者產生感情上的共鳴。
1.把握課題,引入情境。初中 語文 教材中,其作品有較大的時空跨度,包含古今中外,許多課程內容並不是學生生活閱歷中的。在新課教學中,怎樣將學生引進 語文 教材特定的情境之中,縮減學生同教材的時空距離?這就意味著教師應對教材進行深入的鑽研探究,把握文章的寫作環境,體會文本的情境,找出文章的情感閃光點。對作品寫作環境進行導讀或簡單介紹時,應將作者的人生體驗或作品的感人情境予以生動描述,以便將學生引入學習情境中。如教學《水滸傳》時,教師叫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並點評朗讀者,或讓學生觀看相關影片。這樣,學生便能置身情境中,把握文章內容。
2.當我們在鑒賞 語文 作品時,必須發揮想像,通過文字體驗作品的美感。因此,在 語文 學習中,教師應加強情感教學,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發揮聯想與想像,把握作者的心境,並與之相契合。如教學《風箏》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親情的含義進行感悟,感受文中深深的手足之情,並學習魯迅知錯必改與嚴於自省的情操和美德。
3.繪聲繪色,優化情境。在 語文 作品中蘊含著各式各樣的情與意。而情境教學正是以情作為紐帶,通過教師的「情」對學生心靈的「情」進行撥動。 語文 教材里的文章很多是為時而寫,為事而著,不管是敘事寫人還是抒情議論,均蘊涵著作者無限的情思。與影視文學相比, 語文 教材並沒那麼直觀,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點撥,渲染氛圍,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飛翔於知識海洋。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想像的啟發,同時應用講述的方式,將教材語言轉為自己的語言,將文章故事情節展開繪聲繪色的表述,讓學生在情感中感受到 語文 藝術的熏陶,從而開闊思維,提高文學修養。
二、初中 語文 教學中要加強交往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蘇聯學者列德涅夫在《普通中等教育內容的結構問題》一書中正面提出過這個問題。交往能力是社會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交往教育是教育系統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作為母語教育的 語文 課是「天生」的交往教育課程。人只能在交往中學交往,在運用語言工具的言語活動中學語言,在言語交際活動中獲得言語交往能力,有了言語能力才能獲得人文、科學知識。因此,列德涅夫將 語文 課歸位於交往教育的核心課程。而 語文 教育作為一種過程性、開放性和生成性的存在,需要在人們運用實踐、理解欣賞、交流對話中不斷發展完善。 語文 學科自身的特性便決定了進行合理的初中 語文 教學交往的'必要性。因此, 語文 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即運用語言與外界交流的能力,「教給他怎樣把自己的思想、感受、情緒等,藉助於語言這個載體傳達給對方」。
在新課標的背景下, 語文 課程集人文性與工具性為一體。其中,工具性即通過 語文 教學培養學生的 語文 應用與實踐能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並將 語文 知識的學習應用到其他學科中。這要求教師構建一個輕松、開放的課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應激發學生的聯想與想像,啟發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實現從課內至課外、從學習至實踐的延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提升他們的人文修養。
三、組織交流探討,領悟 語文 知識魅力
課堂教學,並不是教師的單一傳授知識,更應是師生及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與合作,使他們在探究與合作中動手動腦、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教師應創造性地把握與運用教材,設計具有價值的問題,指導他們通過實踐體驗學習。設置的問題不但要緊扣課本、具有探究性,還應啟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讓學生感受到 語文 的魅力。而交流方式應多樣化,如:師生間、生生間或分組合作或分組辯論等,同時教師應以鼓勵、肯定的評價為主,對學生的進步與努力進行激勵,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
四、結論
在教學中,教師應基於教學實際與學生自身特點對教學設計進行不斷的探索與總結,讓學生紛紛參與 語文 學習,提高其 語文 素養,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建慶 在 語文 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科學之友(B版), 2007,(03)。
[2]黃桂華 中學 語文 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矽谷,2009,(16)。
[3]傅德珍 創新破題能力的培養——以化學教學為例[J].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S1)。
[4]許美羨 加強課堂討論,開展啟發式教學[J].引進與咨詢,2006,(03)。 ;
⑻ 常見初中語文教學方法
導語:常見初中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呢?語文目標教學作為改革語文教學的一種嘗試,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它在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基礎上,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為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奠定了基礎,是語文教學沿著科學化、標准化目標邁進了一步。
1.開門見山法。
所謂開門見山就是指在課程開始的時候直接將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重點指畫出來,讓學生直接了解學習的大概內容和教學重點。這樣的導入方式可以讓學生馬上產生興趣,但是也對教師的能力水平有比較高的考驗。比如學習辛棄疾的《菩薩蠻》,在上課之初教師就直接說我們本節課要學習辛棄疾的一首詞,詞的名字叫做《菩薩蠻》。這種導入方式有一種亂拳打死老師傅的無理感但是確實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2.溫故知新法。
所謂溫故知新就是教師在教導新的教學內容的時候先不直接告訴學生我們要學習什麼,而是立足於已經學過的內容慢慢地引出新的教學內容。首先教師會讓學生復習一遍之前學到的某些內容,然後在學生差不多大概復習完之後教師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這樣一來學生對於新的教學內容也就不會感到太陌生,而是會產生一種比較淡薄的熟悉感。教師此時就要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開始新的教學。比如在教導《“挑戰者”號追思》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採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因為在前面的學習過程之中學生已經學到了關於挑戰者號爆炸和一些相關的內容,在學習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先回憶有關的內容,然後問學生們這樣一個問題:“挑戰者號的悲劇告訴了我們怎樣的一個道理呢?或者說從這篇課文之中你領會到了什麼呢?”這樣一來學生必然會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可能他們的很多思考內容和我們接下來所要學習的《“挑戰者”號追思》這篇課文所要表述的內容有異曲同工之妙。
3.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
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是一種比較好的學習狀態,因為學生對一件事情抱有疑問,其注意力相對來說就必然會更加的集中。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幫助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因為這些知識都是學生自己通過努力得到的,因此學生對於這些知識的掌握程度相對來說也會更加的高。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可以說是一舉兩得。比如說在教學《萬紫千紅的花》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使用這樣的課堂導入方式。教師可以問學生在這篇課文之中最精彩的是哪個部分呢?有哪些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比較深刻呢?等等這些問題,讓學生在困惑之中進行課文學習,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4.眼見為實幫助學生理解。
俗話說得好,眼見為實。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在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一些小實驗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比如初中語文有一篇文章講的是為什麼死海被稱作死海。學生就很不理解,因為在實際生活之中學生並沒有與之相關的認識。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一個小實驗。准備兩個杯子和兩個普通的生雞蛋。首先我們在杯子之中盛滿水,然後將雞蛋放進去。很快雞蛋就會沉到底部,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這個時候教師再拿出一包鹽,在學生的注視之中教師慢慢地將鹽放到其中的一個杯子之中,這個時候奇妙的景象出現了,這個杯子里的雞蛋慢慢浮了起來。其實這是因為鹽進入水中之後水的濃度慢慢升高,形成了超飽和食鹽水。學生眼見為實,那麼對於與之原理差不多的死海也就能夠變得比較熟悉了。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就會感覺比較輕松和容易,而不是像之前一樣覺得這一定是無稽之談了。
5.通過故事、音樂等進行課堂導入。
通過故事、音樂等也可以進行課堂導入,而且通過這種方式其導入的效果還比較好。初中的學生對於故事的興趣還是比較高的,因此通過故事導入可以明顯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心思放到學習上來。而通過音樂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情操素養,幫助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素質的提高。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1. 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
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是說學習時採用一套科學高效的方式或途徑,要拋棄那種單純依靠延長學習時間,即採用“笨鳥先飛”的勤奮但低效率的做法。
概括一些優秀學生的學習方法,尤其高一的新生,在學習上注意做到“三先三後”、“三戒三倡”。
“三先三後”是:先預習後聽課;先復習後做作業;先獨立思考後請教別人。
“三戒三倡”是:一戒把學習當做苦役,提倡對知識和智慧的追求;二戒過多地、單純地死記硬背,提倡以掌握事物本質規律的理解記憶為主;三戒解題模式化,提倡勤於思考,提倡思維的靈活性。正處於初高中過渡期的高一學生,更應重視並學習別人用實踐換來的經驗與教訓,博採眾長。一方面使自己少走彎路,盡量縮短過渡期,盡早步入高中學習的軌道;另一方面,在別人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針對現代社會知識急劇擴增的新特點,結合自身的實際,積極摸索並迅速走出一條高效率的成功之路。
2. 培養自信的心理品質。
初高中學習能否順利過渡,還有一個十分值得重視的問題,那就是看你是否對自己的學習充滿自信。要做到“三相信”、“一莫要”:相信暫時的挫折無礙大局,只會幫助你積累經驗教訓;相信自己有能力,只是不得要領,沒有施展出來;相信自己定能總結出一套只屬於自己的好方法來;切莫一遇困難,就沮喪、心煩,寢食不寧。
3. 樹立正確的觀念。
(1)樹立大語文觀點,即“語文的處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
(2)“實踐+嘗試”(生活中的語文,如報紙、雜志、書籍、媒體……),因此,更強調自學能力。
4. 我不是你們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同學們,我們是一個崇尚吃苦的民族,因此很重“毅助”,但“興趣”是一個巨大的能源庫,你是要“樂此不疲”呢?還是要“苦不堪言”“雖苦猶甜”,這會看你的興趣。怎樣增加我們在學習語文中的興趣呢?
一、教學方法的概念。
現代語文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應當並重,方能贏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隨著教學目標要求的提高、教學內容不斷更新和現代化教學手段日益普及,教學方法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教學方法是師生雙方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它是一種復雜的教育現象,包括教法和學法。教法是教學過程中控制學生學習的方法,要通過學生的認識活動來完成,所以教法要體現學法,學法是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智力活動,學法反映了教法。教學永遠是雙邊活動,要發揮教與學雙方的積極性,實現教法與學法的完美結合。
二、教學方法的分類。
教學方法的分類便於教師認識各種教法的原理,從而根據個人具體實際優選不同的教學方法。
從教師的哲學觀上分,有啟發式和注入式兩類。前者確認學生是能動的、發展的、變化的學習主體,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旨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後者把學生看成是一成不變的、僵化的、靜止的“瓶子”,強行灌裝死知識的教學方法。
從師生雙方活動分,有講授法和發現法兩類。講授法是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方法。它以教師為核心,能在較短時間內傳授較多的`系統的語文知識,仍不是為最有效、最經濟的一種教法。它要求注意講授的啟發性,克服學生被動學習的弊端。發現法的特質在於學生參與求知的過程,領悟知識的形成和發展,主動獲取知識,如運用發現法進行單元教學,可以引導學生發現一類課文共同的特點和規律。
從教學信息傳遞方式分,有語言法、直觀法、練習法等。語言法是通過語言載體學習知識的方法。如講述法、討論法、朗讀法、默讀法,還包括廣播、錄音、多媒體等教學手段。直觀法是學生在直觀感知中學習知識的方法。如用圖片、影視、實地參觀等方法進行教學。練習法是通過實踐活動增長知識、訓練能力的方法。口頭和書面的練習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
教學方法在國際上尚無統一的分類標准。巴班斯基的三分法比較科學:第一類從認識論原理,提出組織認識活動的方法;第二類從辯證法原理,提出刺激學習認識活動的方法;第三類從控制論原理,提出檢查學習認識活動效果的方法。語文教學方法理應受到教學論教學方法共性的制約,這些教學方法的分類,對研究和建立語文教學方法的科學體系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三、教學方法的藝術性。
語文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審美教育的感性等,決定了語文教學方法的藝術性的基本要求。誇美紐斯指出:“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教改的新形勢要求不斷提高語文教學方法科學性與藝術性統一的程度。
教學方法的藝術性,要求熟練的掌握教學規律,靈活運用各種教法,充分發揮教育才能,激起學生的思維活動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使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完美結合,達到教學的科學性與創造性的統一。“教亦多術矣,運用在乎人。”這是教學成功的根本因素。
四、初中語文教學的常用教學方法。
初中語文教學的方法很多,普遍使用的有以下幾種:
1、閱讀法。
閱讀法是以默讀和朗讀等形式傳授語文知識和技能的方法。按有無聲分,有朗讀和默讀;以速度分,有速讀和慢讀;以程度分,有精讀和略讀。
2、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以口述的方式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方法。它是傳統教學方法,至今仍被廣泛採用。它最大的價值在於傳授知識的系統性、高效性、示範性等方面。但是,他的地位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已有改變,主要是因為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容易處於被動狀態,得不到說合練的訓練,難以開展非同步教學,學生個性發展受到影響,講授要得法,富有啟發性,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盡可能的與其它方法組合使用,滿堂灌的講授是不可取的。
3、討論法。
講述法是單向傳遞信息,討論法是師生、學生之間進行多向交流信息的教學方法。討論法制在發揚教學民主,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把問題引向深入。學生在答辯中有利於發展智能訓練表達能力。討論法是普遍受到重視的一種現代教學方法,但使用時要防止論題以偏概全,討論放任自流。對於學生不掌握的基本知識,不宜濫用討論法。
4、練習法。
練習法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鞏固和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語文學習需要反復練習,才能使知識轉化為能力。練習能培養學生深入思考、獨立鑽研的學習態度,全面訓練聽說讀寫能力。但是練習法不宜濫用,過多的機械訓練,必將影響智力發展。
五、近幾年出現的幾種新的教學方法。
隨著教研教改的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近幾年,陸續出現了多種新的語文教學法,分別有:語文導讀法、整體回環閱讀法、語文課四步教學法、文言文五步教學法、語文目標教學法、長文短教法、作文四步教學法、讀寫結合法等。
以下主要介紹一下語文目標教學法。
語文目標教學法,即按照擬定的目標進行教學,以達到預期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定目標。
即根據語文教材和教學大綱的內容、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整個學期及該學期各個階段的語文教學目標。這些教學目標依次是:每課時細化目標、每單元小目標、其中中目標和期末總目標。細化目標是根據每一篇課文的基本要求確定的,小目標和中目標是綜合每一單元的單元要求確定的,總目標是較高的教學目標,它依據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教材的總體要求而確定。
確定教學目標時要考慮到目標的三性:及可能性、可行性和激勵性。
第二階段:明目標。
就是教師將指定的小目標、中目標、總目標告知學生,使他們對本學期的教學任務胸中有數,以便自覺的安排自己的學習目標。
第三階段:查反饋。
即教師檢查學生准備實施語文教學目標的情況。學生了解了本學期的教學目標,一般會自覺的為完成教學目標做准備,並結合自己的實際制定出自己的學習目標,教學應把握這些情況,及時檢查並予以指點,幫助學生為完成教學目標打好基礎。
第四階段:作輔導。
這是實施目標教學的關鍵,輔導可以在課內,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上;也可以在課外,主要是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新性語文活動,要引導學生自主創造條件完成學習目標,切實將教與學統一起來。
第五階段:查效果。
即教師檢查學生目標完成情況,看學生是否達到目標的要求,經過評核、總結、表揚成績優秀的學生,輔導那些沒有達到目標的學生,使其盡快趕上來。
⑼ 初中語文的教學方法
導語: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既要從理論上掌握教學方法,又應在實踐中靈活地運用,善於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教會學生如何獲得知識的方法。語文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是語文教育科學化、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單一的教學方法只能遏制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使語文教學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
第一,指導學生積累字詞。
在現實生活中,語文學習可謂無處不在。其實語文教學也是一個語文教學的課堂,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也會看到各種各樣的事物。這些人說的話和這些事物的文字表達,都是語文知識的體現。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字詞的積累。將這些積攢下來的字詞進行揣摩,領悟它的含義。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日常字詞,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發現探索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第二,在課外閱讀中積累字詞。
在眾多的字詞教學體系中,“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是所有字詞教學共同的基本規律。生字生詞的出現和講解一定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才能被學生准確地識記。課外閱讀作為一種很好的字詞學習方法,應該得到大力的支持。課外讀物中,有很多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學到和見到的生字生詞。這時就需要學生根據前後文的語境、語氣以及書中的插圖,對生字生詞進行揣摩,並做到字詞的積累。教師鼓勵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同時,也要教會學生怎樣使用字詞工具書,通過查字典或請教家長、老師等其他人,領悟這個字詞的意思,加深對這個生詞的印象。
第三,將字詞教學有效融入課堂。
對於字詞的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上的字詞教學也同樣的重要。在課堂上,教師要加強對字詞教學的重視程度,改變原來的只是教會學生認識這個字,知道怎麼讀就大功告成的教育方式,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道這個字的讀音,還要將這個字的引申含義是什麼意思、用它組成的生詞是什麼意思,在不同語境中又表現什麼意思,把這些內容都要教授給學生,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能夠應用到習作和與人交流上,達到語文素質培養的目的。在平時還要加強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因為對新字詞的最初認知還是由說寫開始。適當的聽說讀寫,是識記的最直接方法,是掌握字形最直接的途徑。
第四,把字詞教學與課堂游戲相結合。
初中生雖然沒有了小學生的那種天真和稚嫩,但是好動愛玩卻是有增無減。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性,將課堂上的字詞教學內容和課堂游戲相結合,不僅能更好地進行字詞教學,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生詞的興趣,讓學生在學與玩之間,積累生字生詞,並最終掌握,為己所用。
第五,加強作文批改中的字詞糾正。
寫作文是語文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學生對生字生詞具體應用的一種表現。加強對學生作文中的錯誤字詞的修改,是對學生應用字詞的檢驗。重視學生對字詞的“認”與“辨”,而忽視“用”,這是本末倒置。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起不到任何積極作用,反而會影響學生日後的語文學習。
其一,具有相對性。
任何 一種教學方法,既有優點,也有缺點,語文教學方法也不例外,根本不存在絕對好的方法或絕對壞的方法。正 如巴班斯基所說的:每種教學方法就其本質來說,都是相對辯證的,它們都既有優點又有缺點。每種方法都可 能有效地解決某些問題,而解決另一些問題則無效,每種方法都可能會有助於達到某種目的.,都妨礙達到另一 些目的。
其二,具有針對性。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針對不同對象和特點,不同的目的要求,採取不同的態度 ,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一般說來,教師往往使用那些掌握得比較好的教學方法。教師對教學方法掌握得越多 ,就越能找出適合特定情況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學設備的多樣化、現代化也為教學方法的選擇提供了可能。
其三,具有綜合性。
教學方法,是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綜合體。教師教的方法,在於示範、啟發、訓 練和輔導;學生學的方法,在於觀察、仿效、運用和創造。
其四,具有多樣性。
正因為語文教學內容、目的呈 現出多樣性,所以,決定了語文教學方法的多樣化,諸如:講授法、提問法、討論法、演示法、實驗法、研究 法、觀察法、練習法、復習法、獨立作業法、電化教學法、欣賞教學法、愉快教學法、成功教學法等。
一、持之以恆的知識積累
(一)基礎知識方面
重視字音、字形、字意、文學常識等基礎知識的積累。初中語文的學習還是處於基礎知識儲備階段,所以對基礎知識的積累仍然是重中之重,不論課程標准怎麼改,這個是不會變的。但是相對於小學語文的學習,應該把側重點轉移到文學常識的積累上。例如,在學習初中一年級課本中魯迅的《風箏》一文時,除了要求學生掌握陌生的字、詞外,還應該採取多種方式方法搜集作者魯迅先生的相關資料及相關作品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因為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魯迅先生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偉人,在以後的學習中也會常遇到,所以,要在初中學習的最開始就打下良好基礎,讓學生記下筆記,印在腦子里,日後再遇到魯迅先生的相關文章時,只要再進行簡單的搜索回憶就可以了。
(二)文體知識方面
除了詩歌、散文類,文章還是佔了教材的很大比例,所以,不論是教師的傳授還是學生的接收都應該有最基本的單元結構和整體框架意識。清晰地講解每篇文章結構和文體也有利於學生的寫作,讓寫作思路更清晰。比如,這一單元的整體構架是什麼?這幾篇文章的載體是什麼?本單元側重學習哪種文體?都要提前有個宏觀意識,讓學生心裡有個學習目標與學習方向。如果學習的是議論文單元,教師要讓學生清晰地分析議論文的概念和分類標准,論題、論點分別是什麼?這些如何准確地分辨?常見的精彩的議論文的結構都有哪些?把精彩的結構讓學生記下來,日後自己寫作可以方便運用。因此,在學習單元之前先滲透知識點,再結合課文進行清晰的講解。因為,這些文體方面的知識都是學生應該明確掌握的。
二、利用多媒體增加語文教學優勢
(一)能夠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
生動形象的動畫設置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課堂氣氛、也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初中學生心理還處於尚未成熟的地步,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中就是教師不停地講解,這樣一節課下來教師已經累得口乾舌燥,中途還要分心想著怎樣吸引學生的興趣,所以知識還只是停留在文化知識的靜態層面上,學生也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耗費教師的精力,也逐漸讓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所以,利用多媒體能減輕教師的負擔,減輕教師的講解過程,節省時間,能讓有限的課堂時間感受到無限的知識魅力。但更重要的一點是能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學習內容、增強知識在腦海中的印象。多媒體能夠將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等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將課本中原有的靜態知識變得更加鮮活,也可以使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更加愛靈動,好似音符歡樂而有序地飛進學生的腦海中。多媒體教學打破教師講解的時空局限性,為學生打造出一種輕松學習、歡樂教學的氛圍。
(二)優化教學手段,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求教師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在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能夠改善創新出新穎的更加適宜的教育方式及教育方法,從而達到優化課堂、使語文的教學質量得到相應提高的目的。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中,想要完全講明白一篇課文至少需要四節課時,有些篇幅過長的還需要更長的時間,這當中除了一部分時間要給學生文章相關的課外常識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板書,時間耗費過長,在教師寫板書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實踐就被縮減。然而運用多媒體教學後,就有效地減少教師板書的佔用時間,利用計算機打破空間與時間的局限性,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知識。這樣的教學即使教師沒有太多語言,學生也能瞭然於胸。
三、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句話師生都明白,通過合作可以博採眾長。這一方法主要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讓學生能夠體驗到與小夥伴一起學習的快樂,從而養成快樂學習的習慣。學習是學生自身內部發生的過程,一切教學行為都建立在學生“想學”的基礎之上,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除了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還能讓他們切身地感受到合作的力量與從中獲得的收益,讓他們學會分享與付出。我這里強調的合作是要求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採用集體討論的方式來解答疑惑或分享見解,這樣就可以集中集體智慧,在相同的時間里獲得更多的知識。例如,學習《愚公移山》一文時,讓學生分組討論在這篇文章中所學到的精神,大多數學生都會總結出主流的有毅力、堅韌不拔等正能量精神,但是有一組提出問題:“如果愚公把家搬走不是更方便?把山移走既沒有效率,又耽誤人力、物力。所以愚公精神並不值得提倡。”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發生分歧的時候,我馬上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討論,讓學生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真正做到了自主學習。需要強調一點的是,在自主合作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嚴格的把控,學生主體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⑽ 初中語文該怎麼教
一 營造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我在語文課上倡導教學民主,推崇教師「寓教於樂」,學生「寓學於樂」,讓自己成為學生可親、可敬、可信的朋友,對學生不成熟的甚至是荒誕的想法,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給予恰當的肯定和鼓勵,增強他們的信心。因此,我的課堂總是洋溢著濃濃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氣息。學生思維活躍,想法標新立異,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智慧飛揚的天地,成為學生個性流淌的舞台,語文課堂的效率得到提升。
如我在講完了《伯牙絕弦》這一課時,在班上開展了以「伯牙為什麼絕弦」為主題的辯論會,在論辯過程中,正反雙方唇槍舌戰,誰都毫不示弱,充分展示著自己個性風采。通過辯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維得到了鍛煉,同時還讓學生愛上了語文學科,激發了學習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而我也由以往的課堂「獨裁者」,退居為課堂中普通的一員,為和諧平等教學氛圍服務,和學生享受著一起辯論的樂趣。
二 講授得當,形式多樣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於全盤授與,而在於相機誘導。」語文課的講授,切忌照本宣科,死搬硬套,陳舊呆板,可採用以下方法:
1.投其所好
根據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喜好,在課堂中巧妙穿插,用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調節課堂氣氛,比如:講課時適當講一下與課堂有關得故事就會吸引學生,因為初中的學生畢竟喜歡故事,課堂方式應靈活多樣,除了講故事,我們找出課文中有關成語進行接龍,還有利用多媒體教學等。
2.化繁為簡
在教材中有許多內容是學生比較難接受的,如果只是一味的講解,只會使課堂更枯燥,可以用生活中的淺顯的例子做解釋。比如:《從白草園到三味書屋》讓學生在課堂上模仿我的學習樣子,這樣,課堂氣氛又被調動起來,學生興趣又會調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