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論述類文本閱讀選自何處
全國論述類文本閱讀材料選自曹明德《中國參與國際氣候治理的法律立場和策略:以氣候正義為視角》陪握,選材瞎亂滾在難度上沒有明顯磨余的變化,是考生很熟悉的題型,容易接受。
B. 論述類文本閱讀答題技巧
論述類文本主要是以議論為主,闡述作者觀點,說道明理的文體樣式。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論述類文本閱讀答題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1.論點(證明什麼)
論點應該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個完整的簡潔明確的句子。從全文看,它必能統攝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個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是明確的表態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論點
中心論點只有一個(統帥分論點)。
(1)明確:分論點可有N個(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
(2)方法:
①從位置上找:如標題、開篇、中間、結尾;
②分析文章的論據(可用於檢驗預想的論點是否恰當);
③摘錄法(只有分論點,而無中心論點)。
B.分析論點是怎樣提出的?
①擺事實講道理後歸結論點;
②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
③針對生活中存在雀肢祥的現象,提出論題,通過分析論述,歸結出中心論點;
④敘述作者的一段經歷後,飢皮歸結出中心論點;
⑤作者從故事中提出問題,然後一步步分析推論,最後得出結論,提出中心論點。
2.論據(用什麼證明)
(1)論據的類型:
①事實論據(舉例後要總結,概述論據要緊扣論點);
②道理論據(引用名言要分析)。
(2)論據要真實、可靠,典型(學科、國別、古今等)。
(3)次序安排(照應論點)。
(4)判斷論據能否證明論點。
(5)補充論據(要能證明論點)。
3.論證(怎樣證明)
(1)論證方法 (須為四個字):
①舉例論證(例證法)事實論據 記敘;
②道理論證(引證法和說理)道理論據 議論;
③對比論證(其本身也可以是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④比喻論證(比喻--在說明文中為打比方,散文中為比喻)
(2)分析論證過程:
①論點是怎樣提出的;
②論點是怎樣被證明的(用了哪些道頃搏理和事實,是否有正反兩面的分析說理);
③聯系全文的結構,是否有總結。
(3)論證的完整性(答:使論證更加全面完整,避免產生誤解)。
(4)分析論證的作用:證明該段的論點。
4.議論文的結構
(1)一般形式:①引論(提出問題)―②本論(分析問題)―③結論(解決問題)。
(2)類型:①並列式;②總分總式;③總分式;④分總式;⑤遞進式。
5.駁論文的閱讀
(1)作者要批駁的錯誤觀點是什麼?(2)作者是怎樣進行批駁的,用了哪些道理和論據?(3)由此,作者樹立的正確的觀點是什麼?
(一)議論文的論點考點
第一,分清所議論的問題及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論題和論點)。
第二,注意論點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開頭,這就是所謂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的寫法。
(2)在文章結尾,就是所謂歸納全文,篇末點題,揭示中心的寫法。這種寫法在明確表達論點時大多有。所以,總之,因此,總而言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的詞語。
第三,分清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分論一般位於段首或有標志性詞語: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論點的表述形式:有時題目就是中心論點。一篇議論文只有一個中心論點。
第五,通過論據來反推論點: 論據是為證明論點服務的,分析論據可以看出它證明什麼,肯定什麼,支持什麼,這就是論點。
(二)議論文的論據考點
論據是論點立足的根據,一般全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1.用事實作論據。事例必須真實可靠,有典型意義,能揭示事物本質並與論點有一定的邏輯聯系。議論文中,對所舉事例的敘述要簡明扼要,突出與論點有直接關系的部分。明確論據時,不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實論據,還要會概括事實論據。概括時,要做到准確,必須依據論點將論據本質特點把握住,然後用確切的語言進行表述。
2.用作論據的言論,應有一定的權威性,直接引用時要原文照錄,以真核對,不能斷章取義;間接引用時不能曲解願意。
(三)議論文的結構、層次考點
結構有:並列式結構、對照式結構、層進式結構、總分式結構。
此考點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證明論點的?
答題思路是:作者為了證明……觀點,首先使用了……論據,然後對……論據進行了怎樣的分析,從而證明了……觀點。關鍵要說清楚證明過程的層次性。
(四)議論文的論證方法考點
論證方法是指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和論據之間邏輯關系的紐帶,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種:
1.舉例論證:是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的方法。因為“事實勝於雄辯”,所以舉出確鑿典型的事實來證明論點,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2.道理論證:是引用具有權威性的言論證明論點的方法。所以這種方法使用得當,有很強的論證力量。分析引證法的作用,應先弄清引用了誰的言論,是為了證明什麼,再把握引證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權威性,論證有力。
3.比喻論證:就是通過形象的比喻來證明論點的方法。這種方法可深入淺出地把道理講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對比論證:是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和道理進行鮮明對比,從而證明論點的方法。分析對比論證方法作用,兩個方面XX比較,使其對與錯更加分明,正確的觀點更容易被讀者接受。
答題思路:
(1)道理論據,增加論據的權威性。
(2)事實論據,從哪個角度來證明論點。
(3)比喻論證,或生動形象證明了……,或深入淺出證明了……(要根據本體和喻體之間的關系來確定)。
(4)對比論證,兩個方面比較,使其對與錯更加分明,正確的觀點更容易被讀者接受。
(五)議論文的語言特色考點
分析議論文的語言特色:
1.要從邏輯的角度,分析其用詞的准確,嚴密;
2.要從說理的角度分析其敘述的概括性和簡潔性;
3.要從修辭的角度分析其用詞的鮮明、生動和感情色彩。下面從不同角度解釋一下:
A.語言准確表現為:
① 概念使用准確;
② 定語、狀語等修飾成分恰當。
B.語言嚴密表現為:判斷和推理嚴密,語言表達周密,邏輯性強。
C.語言鮮明表現為:表述明確,不模稜兩可,態度明確,愛憎分明,恰當使用修辭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和說服力。
D.語言概括簡潔表現為:議論文中事實敘述不細致,較籠統。用議論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詳細敘事。否則會喧賓奪主。這一點一般的議論文都有體現,就不再舉例說明了。
答題思路:如加點詞語有什麼作用?
(1)確定、回答詞語在語境中的(表層)含義;
(2)詞語對表達中心或闡明觀點的(深層、比喻或引申)作用;這類題主要考語言的准確周密性和形象生動性。又如詞語順序是否可以顛倒?
答題思路:
(1)解釋詞語的含義;
(2)闡明詞語之間的時間或事理程序的先後順序,強調其先後順序或層次性。
(六)議論文中代詞的指代對象考點
這種考題在各種文體的閱讀中都較為常見。
基本上分為兩種情況:
一是需要聯繫上下文加以概括的。
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內容,這種情況,指代的內容一般出現在代詞之前,找到後可用其替換代詞,通讀句子視句意變化與否來檢驗其正誤。
(七)開放性、拓展題考點
這種題一般都是,考查學生閱讀文章後所產生的情感體驗或理性思考。解題時需結合文章發揮個人從閱讀中獲得的感悟。答題方式:相當於寫一篇小的議論文,要有論點、論據。注意必須引用名言或名人軼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或認識。
(八)議論文中非議論成分考點
答題思路:議論文中非議論成分,都是為論點服務的(不同表達方式,作用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議論成分的目的來確定)
一、讀語句之間的因果關系
論述類文本中,以果求因,以因推果,是常見思維模式,含有因果關系的語句比較密集。
【文本摘錄】①不論是秦隸還是漢隸,都是剛從篆書演變過來的,寫起來單調而且費事。②所以到了晉朝,真書(又叫作楷書、正書)開始出現並逐漸定形。③真書雖然各家寫法不同、風格不同,但字形的結構是一致的。④在歷史上篆書、隸書等使用的時間都不如真書長久,真書至今仍在使用,就是因為它字形比較固定,筆畫轉折自然,並且可以連寫,多寫一筆少寫一筆也容易被人發現。⑤真書寫得縈連便是行書,再寫得快一點就是草書。⑥草書另一個來源是漢朝的章草,就是用真書的筆法寫章草,與用漢隸的筆法寫章草不同,到東晉以後與真書變來的草書合流。(選自2010年高考全國課標卷)
第2題A項:秦隸和漢隸都是從篆書演變過來的,寫起來單調而且費事,於是到了晉朝,真書應運而生,並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第3題A項:在字形的繁難復雜方面,秦隸和漢隸要超過真書,甲骨文又要超過秦隸和漢隸,可以說這是真書使用時間特別長久的根本原因。
這個句段共有六句話,其中第①④句都是因果關系句,雖然第①句沒有關聯詞語,但是“剛從篆書演變過來”和“寫起來單調而且費事”的因果關系顯明。第④句是一個前果後因的判斷句。由此可以判斷第3題A項是正確理解了文意。而第①句和第②句又構成因果關系。由此可以判斷第2題A項是正確理解了文意。因果關系讀明白,選項正誤就容易判斷。
二、讀“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
文本中有一些概念(這樣說是為了方便,其所指范圍有時較寬),它們自身內涵以及與其他概念之間的區別需要我們藉助語言辨明。
【文本摘錄】(1)“書”本是指文字元號,現在提到的“書”不是從文字元號講,也不是從文字學“六書”來講,而是從書法藝術講。
(2)真書寫得縈連便是行書,再寫得快一點就是草書。草書另一個來源是漢朝的章草,就是用真書的筆法寫章草,與用漢隸的筆法寫章草不同,到東晉以後與真書變來的草書合流。
(3)古代稱好的書法作品為“法書”,是說這件作品足以為法,“書法”、“書道”、“書藝”是指書寫的方法;現在合二為一了,一律叫作“書法”。
上述三處都是節錄自2010年高考全國課標卷論述類文本,它們都是在介紹概念,或講其內涵,或講其與其他概念之間的關系。如第(1)處“書”實質上是“文字元號”、“造字方法”和“書法藝術”等三個概念共有的語言形式。第(2)處的“草書”是個核心概念,藉助此處語言,我們可以知道“草書”的外延,知道它與“真書”“行書”的關系,也知道它與“真書”“章草”的關系,還知道它與“漢隸”“章草”的不同。通過第(3)處,我們知道了“書法”這個概念的演變以及與“法書”之間的演變關系。
【選項】1A.在漢語中,“書”既可以指文字元號,也可以是文字學的“六書”之“書”,本文則是從書法藝術上來講,所謂“書”就是書法。
【選項】2B.真書寫得縈連就是行書,行書再快一點就是草書,這是草書的一個來源。草書的另一個來源是章草,是用漢隸筆法寫章草而形成的。
【選項】2D.在古代,“書法”是指書寫的方法,“法書”是指好的書法作品,到現在則把這兩者合而為一,都稱為“書法”。
這三個選項也節錄自2010年高考全國課標卷,它們分別與上述第(1)(2)(3)處對應,著意考查考生對文中概念的把握。有了正確的把握,不難判斷1A是正確的;2B是錯誤的,因為“用漢隸筆法寫章草”錯,應為“用真書筆法寫章草”;2D也是正確的。
以上所說,都是我們常說到的概念;而我們本文所說的“概念”比較寬泛,如上述第(2)處的“寫得縈連”,我們也稱其為“概念”,這個特殊的“概念”在這個語境中和“寫得快一點”這一概念意義相同。這也是我們閱讀時要特別搞清楚的。因為有些選項會著意考查特殊語境造成的同義“概念”現象。
【文本摘錄】“書”本是指文字元號,現在提到的“書”不是從文字元號講,也不是從文字學“六書”來講,而是從書法藝術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雖然字形繁難復雜,但是不論單個的字還是全篇的字,結構章法都很好看。可見,自從有寫字的行動以來,就伴隨著藝術的要求,美觀的要求。
【選項】1C.在甲骨文中,不論是單個的字還是全篇的字,結構章法都已經很好看了,可見漢字剛一出現,就有了“書”這一方面的要求。
這個選項基本是對原文的抄錄,只是在摘抄時,將“伴隨著藝術的要求,美觀的要求”變成“有了‘書’這一方面的要求”,其實際就是要求考生判斷“書的要求”和“藝術的要求”之間的同義關系。
三、讀被擴展與擴展的關系
從語流關系來說,論述類文本中前後語句之間存在著擴展與被擴展的關系。被擴展句有時在前,有時在後。閱讀時,我們要抓住這樣的語流片段,搞清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如下列語流片段。
譬如生命、愛情、母親、故鄉、離別、重逢、游歷和從軍等等。這些在唐詩里也都寫遍了。李谷一首唱的《鄉戀》,對於故鄉的依戀和懷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靜夜思》是一樣的精緻平實。谷建芬作曲的《燭光里的媽媽》和孟郊的《遊子吟》可以匹敵,《思念》和李商隱的無題詩,美感是相通的。還有北京奧運會主題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相比,也是不見遜色的。
【選項】2C.李谷一首唱的《鄉戀》和李白的《靜夜思》,在表現對故鄉的依戀和懷念方面可謂異曲同工。
【選項】3D.比起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來,北京奧運會的主題歌《我和你》顯得更為出色。
上述文段節錄自2009年高考全國課標卷論述類文本,“這些在唐詩里也都寫遍了”(意即當代流行歌曲所寫的題材和抒發的情感,唐詩都已經寫過了)是被擴展句,其後是舉例擴展,關系明晰。擴展部分,既是對被擴展部分的例證,也是對被擴展句語意的豐富。擴展部分的意義大於被擴展部分,若概括,可以這樣概括,即“當代流行歌曲寫唐詩寫過的題材和情感,並不比唐詩遜色”。這樣理解,就不難做出2D錯誤而2C正確的判斷。
四、讀指代與被指代的關系
為了讓語言簡明連貫,少不了使用代詞。而閱讀時,就要能隨機明晰代詞所指的具體內涵。有時,代詞指代的對象明確,容易判斷。如上述“對帶有文化色彩的業余需求會隨之增長”句中的“之”指代的應是“商品經濟趨於發達、文化教育發展迅速”。但有時其指代的,我們雖知道是指代前文,但是具體明示之尚需謹慎。
當時寫詩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過小李杜和溫庭筠吧?杜甫的詩,可能文本些,難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數十年後才建立,應該和唐詩本真的歌詞性質有關。從這個意義上說,三十年來中國內地流行歌詞的長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選自2009年高考全國課標卷)
這個句段中有個代詞性片語,即“這個意義”。它到底指代什麼呢?要說明就有一定的難度。根據上文,仔細推敲概括,應為“再好的流行也是有時限的”。倘若閱讀,對此能隨機確認,那麼見到由它導引出的選項(2A.歷史上唐詩最終為宋詞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來中國的流行歌詞卻能長盛不衰,這是值得欣喜的),就很容易判斷選項錯誤,其錯誤原因可以認定為對“這個意義”的曲解(誤以為是“歷史上唐詩最終為宋詞元曲所取代”)。
C. 論述類文本的解讀(轉載)
摘 要:論述類文本是高考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重、難點內容。簡要介紹論述類文本的含義,並對高中論述類文本的教學解讀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論述類文本;高中;語文教學
高考對論述類文章閱讀考查側重於邏輯思維能力,主要讓考生藉助語文學習的方法和規律,捕捉語言信息,主動獲取知識,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統、透徹地弄懂相關科技知識,更不是從專業知識理解的角度來考查。
一、論述類文本
論述類文本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以闡述觀點、說明道理、分析事實、辯駁舊說、介紹新見等為主要內容,一般以議論文的形式出現,包括論文、雜文、評論等。此類文本主要考查學生對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理解,對文章陵液結構、思路、中心、要點以及作者的觀點態度的把握。它注重對理性思維能力的考查,具有理論性強、邏輯性強、針對性強的特點,此外,它還有客觀的研究對象、獨到的觀點以及不同文體具有不同的特徵。2013年考試說明對本考點的要求為:理解,B級;分析綜合,C級。
新課改以來,高考語文客觀題分值成減小趨勢,主觀化成合理趨勢。自2008年始,江蘇省高考語文試卷的現代文閱讀鑒賞方面按照「文學類」「論述類」「實用類」三大類進行命題,論述類作為選考項目出現並進行考查,論述類文本的考查難度增加,選材上,實行價值與時代特色兼具;題型上,靈活多樣,主客觀兼有;考查內容上,均涉及對語句理解、信息篩選、文意把握、分析概括、作者觀點態度等能力的考查;其分值也逐漸增大,成為高考現代文閱讀鑒賞的必考內容。
二、論述類文本教學尺衡物
論述類文本有助於高中生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能力,因此,要在教學中加強重視,但是,在高中教學中卻存在很多問題,如:忽視論述類文本的教學與研究;偏重於局部語言信息的提取與把握(偷換概念、以偏概全等),輕視行文邏輯;很多老師採取做習題的方式進行此類文本的教學,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很少有學生會主動質疑。因此,必須進行適當的教學改革。
1.課標與大綱
教學是依照課標和大綱要求來進行的,不同的階段和內容對學生的要求有所不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對論述類文本教學提出的要求是:「閱讀論述類文本,教師應引導學生把握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著重關注思想的深刻性、觀點的科學性、邏輯的嚴密性、語言的准確性。」《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也對閱讀論述類文本提出了要求,包括理解(重要詞語、句子的含義)和分析綜合(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兩部分內容。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圍繞攔行課標和大綱要求進行。
2.文本解讀
上海師范大學王榮生教授認為:「好的閱讀教學,往往基於合適的文本解讀,即依據體式的。」文本體式包含文體的一般特徵和作者的寫作風格兩個方面。論述類文本一般是以議論文的形式出現,即對某一人物、事件發表觀點、議論,或分析事實、說明道理。所以,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准確、客觀分析材料,把握主線和主要觀點,同時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質疑思辨。例如:在「談中國詩」一課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材料及其闡述什麼問題,品味經典語句,究文中比喻的含義和表達效果,作者如何通過對比中外詩歸納出中國詩什麼特點的,等等,立足於論述類文本的文體特徵,同時基於錢鍾書寫作風格進行教學,這樣學生也就更容易把握文本。
3.教學內容
論述類文本主要以議論文、雜文、評論等形式出現,因此,針對高考,教師可在教學中多關注具有代表性的雜文家的雜文及其評價。據相關學者分析,雜文「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它能敏銳地體察現實,迅速地反映現實,深刻地評論現實」,符合高考社會化的要求,因而經典雜文很可能是江蘇省高考語文論述類文本選材的一個基本方向。因此,高中尤其是高三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可針對性地對一些經典雜文進行講解,如:劉洪波主編的《百年百篇經典雜文》,雜文「三家村」(鄧拓、吳晗、廖沫沙)作家,「當代雜文八大家」(劉征、牧惠、何滿子、邵燕祥、舒展、蔣子龍、章明、虞丹),還有陳魯民、王大海、嚴秀等著名雜文家。此外,針對考點重復考查的現象,在教學時,還要對其文章和風格進行具體分析,以防止高考多角度考查。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高考越來越關注其實用性和社會化,在內容考查方面也更為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就論述類文本而言,它是考查學生准確獲得並准確分析評價信息能力的一種形
式,這也是社會生活中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因而逐漸成為一種主流閱讀方式和中學語文教學測試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高中教學中,教師要關注論述類文本的教學解讀,提高學生論述類文本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郭家海.高考語文論述類文本閱讀考查的特色與思考:以江蘇省自主命題八年實踐為例[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2(6).
[2]毛秀敏.以批判重組的視角解讀論述類文本:論述類文本教學現狀和對策[J].語文月刊,2012(9).
[3]駱漢忠.例說論述類文本的教學維度[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3(1).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泰興中學)
D. 高考語文的現代文閱讀,考什麼文體
現代文分三塊,論述類文本(自然科學文、社會科學文)、實用類文本(新聞傳記等)、文學類文本(散文、小說)
一般地區的文學類文本都只考散文,極少數地區出現過小說。
E. 論述類文本是第幾題
看你是哪裡的卷子,每種卷子類型不同,論述類文本的位置也就不一樣。在我的印象中,英語的論述類閱讀在最後兩個,語文的論述類文本在最後的作文題會出現,政治的論述類文本題雹行遍布的就比較消肆廣泛了,有可能是整套卷子每一個案例的最後一題或者倒數第二題。反正論述類文本都是考驗學拿肆轎生閱讀文本和論述能力的,很需要學生有清晰的邏輯和優美的文字論述。
在寫一道論述類文本題的時候,一般先要梳理好自己要寫的文字邏輯,盡量使用優美又簡潔的話回答問題。
F. 高考的現代文文章一般出自哪裡
高考現代文閱讀包括文學類文本閱讀、論述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2011《考試說明》要求考生能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所以說,來源很廣泛,包括報刊雜志,文學作品,科技書刊,一定要擴大知識面。
G. 求大量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中的論述類、實用類文本閱讀題
歷年高考論述類文本閱讀題(含答案)
一、閱讀下面短文,回答7-10題。(12分,每小題3分)2004年(福建卷)
磁共振現象為成像技術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路:將人體置於特殊磁場中,用無線電射頻脈沖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並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頻脈沖後,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信號,並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被人體外的接收器收錄,經電子計算機處理獲得圖像。
許多原子核的運動類似「自旋體」,不停地以一定的頻率自旋。如果把物體放置磁場,原子核可以在磁場中旋轉。磁場的強度和方向,決定原子核旋轉的頻率和方向。在磁場旋轉的原子核有一個特點,即可以吸收頻率與旋轉頻率相同的電磁波,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當原子核恢復原狀時,就會把多餘的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釋放出來;用適當的電磁波照射它,然後分析它釋放的電磁波,就可以得知構成這一物體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種類,據此繪制物體內部精確的立體圖像。
水約占人體體重的2/3,在人體不同組織和器官中,水分比例不一樣。有趣的是,許多疾病的病理過程會導致水分變化,而這種變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圖像中反映出來。因為水由氫和氧原子構成,氫原子能夠起到類似顯微指南針的作用。在身體暴露於一個強磁場,無線電波的脈沖傳遞到位後,原子核的能量便開始改變。在脈沖之後,原子核返回先前的狀態,一個共振波便發射出來。這樣,原子核振盪的微小變化就可以探測出來。通過先進的計算機編程,可以創建一個包括不同水含量和水分子運動的反映組織化學結構的三維圖像。從而在被觀察的身體部位產生非常清晰的組織或器官圖像,有利於弄清疾病的病理變化。
由於磁共振成像與X射線、CT等原理完全不同,故對人體沒有兵貴神速,幾乎適用於全身各系統不同疾病的檢測;尤其對顱腦、脊椎和脊髓疾病的檢測,更能顯示它優於CT。它可以不用血管造影劑即顯示血管結構,故對血管、腫塊、淋巴結和血管指山敗結構之間的鑒別更加獨到。它對軟唯扮組織的分辨能力高於CT數倍,能夠敏感地檢測出組織成分中水含量的變化,因而常比CT更有效亦更早地發現病變。磁共振成像技術的優越性,使得這項新的影像學技術越來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7、唯顫對「無線電射頻脈沖」在磁共振成像技術中的作用,理解准確的一項是:()
A、它在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時,能引起氫原子核在磁場中旋轉,導致原子核旋轉頻率的改變和共振的產生,同時吸收能量。
B、它在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時,能引起氫原子核在磁場中旋轉,導致原子核旋轉頻率的改變和射電信號的發出,同時釋放能量。
C、它能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並吸收能量,停止後,氫原子核會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信號並釋放能量。
D、它能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和能量變化,停止後,射頻脈沖會按特定頻率把射電信號和能量釋放出來。
8、根據原文,下列表述不屬於磁共振成像原理內容的一項是:()
A、在磁場旋轉的原子核可以吸收頻率與旋轉頻率相同的電磁波,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
B、許多疾病的病理過程會導致水分變化,而這種變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圖像中反映出來。
C、在磁場旋轉的原子核恢復原狀當時,就會把多餘的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釋放出來。
D、分析被電磁波照射後的原子核所釋放出來的電磁波,就可得知該原子核的位置和種類。
9、下列對「氫原子核能夠起到類似顯微指南針的作用」這句話的理解,正確的一項:()
A、當人體於特殊磁場中接受的無線電射頻脈沖終止後,體內氫原子核能夠導致水分的變化,反映身體疾病的病理過程。
B、當人體於特殊磁場中接受的無線電射頻脈沖終止後,體內氫原子核會發射出共振波,顯示原子核振盪的微小變化。
C、在人體於特殊磁場中接受無線電射頻脈沖的前後,體內氫原子核便會產生微小振盪,發射出共振波。
D、在人體於特殊磁場中接受無線電射頻脈沖的前後,體內氫原子核能夠通過磁共振圖像反映出人體疾病的水分變化。
10、根據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磁共振成像技術對軟組織的分辨能力高於CT數倍,因此在磁共振成像技術中,人體氫原子核發出的射電信號和釋放的能量也高於CT數倍。
B、因為磁共振成像技術對人體沒有損害,幾乎適用於全身各系統不同疾病的檢測,所以它一出現就替代了X射線照射、CT成像等疾病檢測手段。
C、許多疾病的病理過程會導致水分變化,因此人們生病後,只要注意飲水,調節人體的水分,就可以通過磁共振成像技術更好地診斷疾病。
D、由於磁共振成像技術能產生反映組織化學結構的三維圖像,因此它不僅使人類獲得非常重要的疾病診斷工具,而且還會對外科手術的正確施行提供幫助。
二、(6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題。2007年(福建卷)
建設節約型社會離不開政府的努力。政府應以政策工具調控市場,以強大的市場力量逼迫市場主體選擇節能環保的發展模式。中國是一個大的經濟體,高能耗與低能效相疊加,使能源環境的矛盾變得更加突出。如果說目前這一發展時期能源需求高增長帶有客觀必然性,那麼,能源低效率是不能容忍的。
降低能耗強度的根本途徑是改善產業結構和提高能源效率。我們有巨大的經濟增長潛力,但不改變資源依賴型發展環境、速度導向型增長方式,就不能建立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機制。十一五《綱要》提出未來五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全社會的行動,但各個市場主體的行為主要受經濟力量的驅動。面對能源環境的嚴峻形勢,分解節能指標、嚴格政績考核是實現節能目標的一種重要措施。但面對不同企業、不同產業、不同地區的極其復雜狀況,以政府人員的判斷層層下達指標,很難做到科學合理。重要的是政府的政策,包括價格、法規、技術標准、經濟激勵等措施,通過市場起作用,著重建立全社會的節能環保機制,取得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市場主體的節能環保是一種經濟行為;實現節能目標,要素價格和環境監管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生產要素價格通過市場充分地反映稀缺程度和嚴格的「環境成本內部化」監管,附以稅費的激勵,是實現節能環保目標最重要的經濟驅動力。
1、依據文意,不屬於「節能環保」措施的一項是:( )
A、改善產業結構,提高能源效率,從而降低能耗強度。
B、實現未來五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標。
C、通過分解節能指標,嚴格政績考核,實現節能目標。
D、政府的政策通過市場起作用,建立全社會的節能環保機制。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經濟發展時期,能源需求高增長是不可避免的,能源的低效率是必須改變的。
B、建立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機制,必須改變資源依賴型發展環境、速度導向型增長方式。
C、以政府人員的判斷層層下達指標,在復雜狀況下,難以做到科學合理。
D、市場主體的節能環保,帶來了經濟驅動力,促進了節約型社會的建設。
三、(6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3—4題。
「立體光子結晶」作為可以操控光波的新材料,已經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所謂「光子結晶」是指其構造精細,如光波一般,且晶粒呈立體排列的某種結晶材料。由於其具有周期性的排列方式,所以當反射光波時,對特定波長的光線就可以進行增強或者減弱的操作或控制。
日本大阪大學的高原淳一助教授使用光子結晶,開發出了環保型的白熾節能燈泡。由於普通的白熾燈泡會產生紅外線而發熱,所以其能量轉換和使用效率很差。如果能夠有效地阻止燈絲上紅外線的放出,而讓電能更多地轉換成可見光,就可以製造出高效節能型照明燈泡了。
高原助教授和日本京都大學風險商用實驗室的川弘助手等,正在開展採用「自我組織化」技術,製造光子結晶的研究工作。所謂「自我組織化」,是指分子或小液珠等具有自我形成某種有規律結構的能力。比如,雪花的結晶會呈現出星形或六邊形等的結晶,就是白雪的結晶,通過「自我組織化」而形成的。利用自我組織化現象,就有可能以較低價格,製造出光子結晶來。
高原助教授首先採用硅珠開始研究。利用含有硅粒的液體,將物體浸泡後,再晾乾,反復多次進行實驗。終於通過自我組織化現象,得到了出色的光子結晶。利用該項技術,把燈泡覆蓋上某種光子結晶,就可以製造出七色輝映的燈泡。而且如果對這種燈泡放射出的光線進行檢測的話,就會發現其紅外線放射已被有效地抑制了一些。
高原助教授指出:「現在雖然尚未實現利用自我組織化技術製造出鎢絲上的光子結晶,其技術實用化仍然需要一些時間。但是,在構建精細加工理論研究方面,採用自我組織化技術,降低加工費用,推出更多更好的環保產品的研究,正在不斷取得進展。」
3、下列對「光子結晶」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光子結晶」是指構造精細、晶粒呈立體排列、可以操控光波的新材料。
B、「光子結晶」具有周期性的排列方式,可以控制特定波長的光線的強弱。
C、「光子結晶」作為一種光學新材料,其能量轉換和使用效率較高。
D、 「光子結晶」能有效抑制從燈絲中放射出紅外光波,讓電能更多地轉換成可見光。
4、根據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利用分子或小液珠的自我組織化現象,就能以較低價格製造出光子結晶。
B、研究表明,只有採用硅珠,才能製造出色的光子結晶。
C、研究表明,把燈泡覆蓋上某種光子結晶,可以製造出七色輝映的燈泡。
D、運用精細加工理論,採用自我組織化技術,人們製造出了鎢絲上的光子結晶。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題。(6分,每小題3分)2008年(福建卷)
民間藝術與民俗生活息息相關,離開民俗就如同離開母體,民間藝術將孤立難存。只是由於時代觀念的變逆和願有生活方式的改變,民俗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傳統民間藝術要永保青春,就要設法在變化了的民俗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比如,近年來一種兩三公分見方的「福」字往流行,常用來貼在電腦屏幕上方。別小看這小小的「福」字,它可以使數千年來民族傳統中的「過年」的情杯一下子點燃起來。這種脫象還告訴我們,在時代轉型期間,其實不是人們疏離了傳統,而是傳統的情感無所依傍,缺少載體。可喜的是,一些重要的傳統節日如今已成為法定休假日,有的傳統節日還在復甦,與這些傳統節日相關的民間藝術也將隨之有了寬廣的用武之地。
許多傳統的民間藝術發展到今天,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由生活中的應用文化轉化為歷史文化,成為一種歷史的記憶、標志、符號,乃至經典。就像馬家窯的陶器,原來只是再尋常不過的容器,現在卻被視為藝術珍品,擺在博物館的玻璃櫃里,甚至要裝上報警器保護起來。但是,也有許多傳統的民間藝術離開我們今天的生活還不遠,我們還不應「歷史地」去對待它們,而應當採取積極的方式,為這些民間藝術注入時代的活力,讓它們重新回到今天的生活中來。也就是說,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應當順應時代的轉型,做到既適應變化了的生活,富有時代的朝氣,又根植於民族文化的土壤,保持著獨特的民族風格。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民間藝術要保持長久的生命力,就要在民俗生活的變化中調整自己,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B、在時代轉型期間,傳統的情感並沒有消失,只是人們的心靈再也無法承載這份傳統的情感了。
C、許多民間藝術在發展過程中漸漸失去了它的實用功能,轉化為歷史文化,有的還成為經典。
D、應該通過努力,讓那些還沒有完全從生活中消失的傳統民間藝術,重新回到我們今天的生活。
2、下面列舉的現象,與文中「傳承傳統民間藝術」的主張不一致的一項是:( )
A、在唐裝中加入一些現代元素,使這種服裝兼具古典韻味和現代氣息。
B、研究和借鑒馬家窯陶器的傳統製作工藝,用以開發新的陶器產品。
C、把傳統京劇《將相和》改編為西方話劇,增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
D、春節時,用「福」字剪紙代替過去的門神,使傳統的情感有所寄託。
八、(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2010年(江西卷)
① 競技慶典是古羅馬文化中一種獨一無二的儀式,它集競技、宗教慶祝、勝利遊行、血腥表演為一體,是幾百年間最為流行的全民娛樂方式。(6C)
② 為羅馬辯護的學者試圖把競技慶典中的血腥表演歸結為古代民族中非常普遍的以活人獻祭的宗教行為。然而,史料顯示,羅馬社會中使用人牲的現象比較罕見,通常只用牛羊獻祭,只有在國家安全受到明顯威脅時,出於迷信的原因,才象徵性地處死少數異族人。更有說服力的證據是,羅馬人往往將活人獻祭視為野蠻民族的愚昧行為,以此作為自身「文明性」的反襯。(7A)
③ 公元2世紀至5世紀羅馬人與基督徒的論戰也從反面證明了羅馬人憎惡人牲的立場。在論戰中,雙方都互相指責對方以活人獻祭,以此確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優越地位,將對方釘上野蠻人的恥辱柱。
④ 如果說羅馬人的部分屠殺行為具有某種宗教色彩,那也是與軍國主義捆綁在一起的。作為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公開處決戰俘的確有向庇佑羅馬的諸神感恩的意味,但這並不是主要方面。正如普拉斯所斷言,「競技慶典從本質上說是為生者舉行的儀式,而不是為死者舉行的獻祭」。(6B)對於以軍事立國的羅馬民族來說,這些屠殺行為首先是國家強力的展示。但屠殺行為竟會演變成娛樂節目,則與羅馬人縱容和欣賞的態度有密切關系。羅馬的所有階層都對血腥表演極為痴迷。(7B)上至皇帝、元老院議員,下至身無分文的城市貧民,都熱衷於觀看人獸搏鬥、集體處決和角鬥士對決等節目。(6C)這些被處死的人主要是戰俘、罪犯和奴隸,他們被稱為「有害之人」,換言之是羅馬帝國的害蟲。因此,他們的死在羅馬觀眾心中激不起任何同情,按照塞內加的說法,屠殺他們只是出於「游戲和娛樂」的動機。正因為這樣的屠殺沒有觸動羅馬人的道德底線,所以他們才毫不掩飾、甚至自豪地在雕刻和馬賽克藝術中加以描繪。
⑤ 雖然仁慈一直是羅馬人崇尚的道德准則,羅馬歷史上卻從來沒有大規模的抵制血腥表演的運動。更令人驚訝的是,扮演社會良心角色的知識分子同樣沒有在原則上否定這樣的血腥表演。西塞羅雖然在一封信中批評了龐培的競技慶典,但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表示,這樣的表演對於一個有教養的人來說毫無樂趣可言。(6A)塞內加是競技慶典最嚴厲的批評者。但他並不是從根本上反對表演性的屠殺,只是反對以娛樂為唯一目的的屠殺。他認為殘酷的集體處決是絕對正義的懲罰。他真正擔心的是如此密集、強烈的暴力表演對觀眾道德的腐蝕作用,⑥所以他強調,競技慶典中的死亡一定要體現出勇敢的品質和道德的警戒效果。另外一些哲學家甚至稱贊此類表演有助於培養羅馬公民的勇氣和斯多葛主義所追求的忍耐精神。
(選自李永毅、李永剛《死亡盛宴:古羅馬競技慶典與帝國秩序》,有刪改)
6、下列對文中「競技慶典」的理解,准確的一項是:( )
A.競技慶典是古羅馬文化中最為流行的全民娛樂方式,羅馬人都從中得到樂趣。
B.競技慶典本質上不是為死者舉行的獻祭,而是為生者舉行的儀式。
C.競技慶典由人獸搏鬥、集體處決和角鬥士對決三項血腥表演構成。
D.競技慶典有助於培養羅馬公民的勇氣和斯多葛主義所追求的忍耐精神。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為了確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優越地位,基督徒和羅馬人在祭祀活動中只用牛羊獻祭,將活人獻祭視為野蠻民族的愚昧行為。
B、為了展示國家強力,羅馬民族上至皇帝、元老院議員,下至身無分文的城市貧民,都熱衷於觀看血腥表演。
C、崇尚仁慈雖然一直是羅馬人的道德准則,但是在古羅馬文化中,它與欣賞娛樂性的血腥表演是並行不悖的。
D、羅馬知識分子擔心,盡管血腥表演沒有觸動羅馬人的道德底線,但密集、強烈的暴力表演會對道德產生腐蝕作用。
8、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羅馬人在祭祀中很少使用人牲,並以此作為自身「文明性」的表現,這就表明羅馬人已經具有敬畏生命的情懷。
B.羅馬所有階層都對血腥表演極為痴迷,把人獸搏鬥、集體處決和角鬥士對決當作娛樂節目,可以說對人類的屠殺符合他們的道德准則。
C.羅馬社會通常只用牛羊獻祭,而且往往將活人獻祭視為野蠻民族的愚昧行為,因此,很難將競技慶典中的屠殺理解為一種宗教行為。
D.羅馬知識分子沒有在原則上否定血腥表演,甚至對此稱贊有加,可見他們普遍缺乏社會良心。
十、(9分 每小題3分)2010年高考語文(山東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人生的四種境界
張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發展歷程、實現人生價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為四個層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審美境界。
最低境界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這種境界中只知道滿足個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慾望,故以「欲求」稱之。當人有了自我意識以後,生活於越來越高級的境界時,此種最低境界仍潛存於人生之中。現實中,也許沒有一個成人的精神境界會低級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絲毫沒有一點高級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導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級」的人。
第二種境界為「求知境界」。在這一境界,自我作為主體,有了進一步作為認知客體之物的規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識,掌握了規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僅從心理學和自我發展的時間進程來看在欲求境界之後,而且從哲學與人生價值、自由之實現的角度來看,也顯然比欲求境界高一個層次。
第三種境界為「道德境界」。他和求知境界的出現幾乎是同時發生,也許稍後。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後,只具有相對的意義。但從現實人生意義與價值的角度和實現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則道德境界之高於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發展到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責任感和義務感,這也意味著他有了自我選擇、自我決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運的主人,而不是聽憑命運擺布的小卒。但個人的道德意識也有一個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當獨立的個體性自我尚未從所屬群體的「我們」中顯現出來之時,其道德意識從「我們」出發,推及「我們」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審美境界」。這是因為此時審美意識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認識關系,它把對象融入自我之中,而達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審美意識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實踐關系。這樣,審美境界即超越了認識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慾念和外在目的以及「應該」的限制,而成為超然於現實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現實的人生中,這四種境界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很難想像一個人只有其中一種境界而不摻雜其他境界,只不過現實的人,往往以某一種境界佔主導地位,其他次之。於是我們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區分出某人是低級境界、低級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級境界、高級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佔主導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審美境界佔主導地位的真正詩人、真正的藝術家……(節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6.關於「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他存在於人的自我發展歷程中,體現著實現人生價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個層次組成,從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個時期都要經歷這四個層次。
C.現實的人生中,它是一個整體,是由從低到高的四種境界錯綜復雜的交織在一起的。
D.每個人的人生境界表現錯綜復雜,不同層次的人生境界分別主導著人生的不同階段。
7.對於 「求知境界」與「道德境界」關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後,並不意味著前者就一定比後者出現得晚。
B.達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備了知識,掌握了規律,為「道德境界」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C.責任感與義務感使「道德境界」不同於「求知境界」,並高於「求知境界」。D.「求知境界」雖也把「自我」作為主體,但這個「自我」卻不同於「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這種境界是任何一個具有高級境界的人所極力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僅滿足於個人生存所必須的最低慾望,而對規律與秩序有了認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關注自我,而已經有意識地把「我們」作為自我選擇、決定時的中心了
D.「審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並摒棄其他三種境界。
十一、(9分,每小題3分)2010年高考試語文(四川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書畫的裝裱
書畫裝裱是伴隨著書畫創作產生和發展的一種特殊的工藝。
至遲在兩晉時代,書畫裝裱進入初創時期,在選材、樣式及技法上還並不完善。南北朝時,書畫裝裱有了初步發展,產生了卷軸這種裝裱樣式。 唐代,以人物、山水、樓宇為題材的大幅繪畫勃然興起,書畫裝裱獲得了很大發展,產生了卷軸和冊頁這兩種新的裝裱樣式。五代歷史非常短暫,但繪畫藝術卻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一時期,由於畫絹幅面的擴大,大型繪畫的創作成為可能。一些作品成為屏風的裝飾,而後人可能在屏風修理過程中,將其以單幅作品的形式進行裝裱和收藏。
宋代書畫名家層出不窮,書畫裝裱飛躍發展。宋代帝王十分喜好書畫,在宮廷內設立翰林圖書院,以奉繪事;同時又設立裝裱書畫的作坊,制定裝裱書畫的格式。此時,書畫裝裱工藝進入成熟階段,裝裱樣式有了新的發展,產生了著名的「宣和裝」手卷。隨著絲織技術的發展,各種質地花紋的織物為書畫裝裱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被廣泛用作裝裱材料。不過,著名書畫家米芾認為:絹比紙耐磨,書畫展開和捲起過程中二者的相互摩擦容易導致書畫磨損。因而,他主張以紙來托裱書畫,他的這種觀點對後世書畫的保存產生了重要影響。
明代是我國繪畫發展的重要時期,書畫裝裱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明朝皇帝把仁智殿作為御用畫院,並設立了專門從事書畫裝裱的機構。此時,江南地區出現了一批通曉詩文書畫的文人雅士,文人畫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這種背景下,以蘇州為發祥地的「蘇裱」開始興起並廣受推崇,書畫裝裱出現了「普天之下獨遜吳中」的景象。在書畫裝裱樣式方面,原有的手卷、冊頁等在裝裱樣式上更加完備,掛軸畫已經基本定型並開始普及,萬曆年間在掛軸的基礎上,產生了對聯這種新的裝裱樣式。在裝裱理論方面,周嘉胄所著的《裝潢志》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的書畫裝裱理論著作。
書畫裝裱因為所在的地區以及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加上裝裱格調、工藝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風格。清代出現的「京裱」與「蘇裱」並稱為中國書畫裝裱的兩個主要流派。「京裱」古樸莊重,講求防燥、防裂;「蘇裱」工藝精湛,用料考究,講求防霉、防蛀,直至今日,這兩個流派仍然影響著中國的書畫裝裱。
書畫裝裱能夠更好地表現書畫的藝術魅力,使書畫得以長期保存,對繁榮傳統文化發揮著獨特作用。《五牛圖》《清明上河圖》等珍貴名畫能夠倖存至今,很大程度上是經過裝裱與修復的緣故。
5、下列關於「書畫裝裱」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書畫裝裱選材、樣式及技法的不完善使書畫裝裱發展遲緩
B、各種質地花紋的織物使書畫裝裱材料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來源:學科網ZXXK]
C、書畫創作的繁榮能促進書畫裝裱工藝的不斷發展和成熟
D、統治者的重視促進了宋明兩代書畫裝裱工藝的不斷發展。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用紙托裱畫作的裝裱方式使得我國古代珍貴名畫能夠倖存至今。
B、《裝裱志》是我國書畫裝裱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的重要標志之一。
C、地理氣候的差異使我國不同地區就有不同的裝裱流派和風格。
D、「京裱」和「蘇裱」兩大流派代表我國書畫裝裱工藝的最高水平。
7、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五代時期大型繪畫因為畫絹幅面擴大而只能裝裱單幅作品。
B、講求防燥與講求防霉對書畫裝裱材料有著不盡相同的要求。
C、社會對「蘇裱」的推崇使江南地區文人畫在國內獨領風騷。
D、清代古樸莊重的「京裱」的出現能夠使書畫裝裱成本下降。
H. 論述類文章是什麼
問題一:什麼是閱讀論述類文本? 解: 論述類主要包括論文、雜文、評論等,與議論文相近。
【補充常見文本閱讀】:
文學類:包括小說、散文、戲劇、詩歌等
實用類:包括人物傳記、新聞、調查報告、科普文章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問題二:論述類文本,文學類文本,實用類文本指的是什麼 論述類主要包括論文、雜文、評論等;文學類包括小說、散文、戲劇、詩歌等;實用類包括人物傳記、新聞、調查報告、科普文章等。
問題三:論述類文章包括什麼 論述類主要包括論文、雜文、評論等;文學類包括小說、散文、戲劇、詩歌等;實用類包括人物傳記、新聞、調查報告、科普文章等。
問題四:論述類文本,文學類文本,實用類文本指的是什麼是什麼 論述類主要包括論文、雜文、評論等;文學類包括小說、散文、戲劇、詩歌等;實用類包括人物傳記、新聞、調查報告、科普文章等。
問題五:論述類攔如文本,文學類文本,實用類文本指的是什麼是什麼 論述類主要包括論文、雜文、評論等;文學類包括小說、散文、戲劇、詩歌等;實用類包括人物傳記、新聞、調查報告、科普文章等。
問題六:論述類作文的概念是什麼? 論述類文章閱讀屬必考內容,按照高考語文《考試大綱》的規定,「論述類文本閱讀」主要指論文雜文、評論等,論文主要指比較淺顯的學術類論文,如2008年高考語文江蘇卷的《純朴的嗜血者》;雜文則可以指針對時事、熱點話題的雜感文章,如2009年高考江蘇卷的《說「異」》;評論主要可能涉及影評、書評等。這些文章主要有以下一些特點:胡衡知
1.學術性強。一是指它的專業性,二是指它的系統性。不論是經過命題者刪改的文章,還是命題者從原文中節選的片段,都是如此。
問題七:論述類文本閱讀應該怎麼看 首先應快速閱讀文本,了解文本內容。其次要注意.有關概念及表示時間,范圍等的詞語。然後再褲消根據問題尋找相對應的答題區間比較正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