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談談初中語文課堂如何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
淺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確定精準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教學目標
高效課堂
如今,基礎教育改革在全國已日趨成熟,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也隨之突破性的變化,合
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現代教學方式已廣泛運用於中學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逐漸活了起來。
應試教育的弊端表現為教師教得無味,學生學得無趣,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高
耗低效,缺乏策略,成為教與學最突出的問題。如何運用新的課改理念打造高效課堂,是時代
賦予教師的一個不朽的使命。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一談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教學目標的精準定位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
在教學活動中有定向的作用。
它限定著課堂教學的
運作,對保證課堂教學有效開展至關重要。現代教學理論和實踐都一再證明:有效的教學必先
具備有效的教學目標。因而,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一定要咬住「目標」不放。
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依據教學大綱的規定。在內容上,一定要全面考慮三個領域,而在具
體的每節課中,教學目標又要有不同的側重點,不可面面俱到,否則要點不顯,失於平庸。一
個班的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學習水平、動機意志等都存在著不少的差異,制定教學目標時
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差異,不要搞「一刀切」,要分出層次來方好。總的來說,要讓好的能吃得
飽,差的能吃得下,中等的夠吃。課堂教學中要落實教學目標,必須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來精
心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和進行教學評價,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目標落實
到課堂教學中。
二、確定和精準目標,優化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屬,是預期的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學習活動的結果或所要達到
的一個標准。如果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那麼,好的教學目標的設計,就有一個好的課
堂教學的開端。有好的目標,教師教什麼才心中有數,怎樣教才心中有路。
對教師一節課的課堂效果的評價,占較大比例的就是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目標應緊緊結
合新課程目標以及結合班級的學生特點來制定,不可茫目擬定。想想自己平時備課,往往是讀
完教材、教參,然後照搬教參給出的教學目標,再來設計具體的教學方法,而忽略了教學目標
的重要性,對教學目標功能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從實際的教學積累中我覺得教參中給出的教學
目標是一個大的范圍,在設計時還應該像章老師一樣,在目標中體現方法與過程,結合班級學
生的特點,制定精準。畢竟教學目標強調的主體是學生,目標也必須能讓教師准確把握教什麼
和怎樣教,學生明確學什麼和如何學,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全國語文名師錢夢龍先生曾說過:「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有疑惑的地方,學生也可能會產生
疑惑,我讀了幾遍才悟出好處的地方,學生也可能很難發現它的好處,我就在這些地方好好導
一導。」好的課堂教學就應該是這樣的: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拓展
未知的生活經驗,喚醒學生,學生不喜歡的,使他喜歡;學生讀不懂的地方,使他讀懂,學生
讀不好的地方,使他讀好。
(一)掌握學情,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是為了使學生向我們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因此教學
活動也就是對其教學目標的追求過程。如目標中第一條,老師是根據學生閱讀時容易出錯的字
音來制定的
(二)教學過程,圍繞教學目標。
新課的成功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注意,把學生
帶入學習情境之中,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為實現教學目標創造條件。一般導入
新課的方法有:演示實驗、復習鞏固、問題導入、設疑導入等。實踐證明,在導入新課後,及
時展示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一種有效的時機,
通過展開教學目標,
可使學生從整體上了解課內容,
達到整體初步感知,為逐項目標的達成奠定基礎。
課前的談話就圍繞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從人物外貌、動作等體會人物感情。,看科學
家伽利略圖片,叫叫他的名字,交流資料引導學生交流從課外收集到的對伽利略的認識這一系
列環節的設置,章老師都在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創造條件。
教師在達成教學目標環節時,要注意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綜合運用各種
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啟發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順利達成目標。
1
、
找准重點,逐層落實目標。
每篇課文,總有兩到三條訓練重點,通常我們把能否正確理解和領悟課文的關鍵作為取捨
教學重點的標准。老師重點指導學生感悟主旨。先通過圈劃重點詞,再找到重點句反復品讀,
讓學生從創新的角度去探索。
2
、攻破難點,達成目標
所謂「難點」,就是指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到底哪些才算是難點呢?這就要求我
們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我們經常說的備課不僅要備課文,更要備學生,就是這個道理。
課堂教學要圍繞「目標」而展開。此外,我還想談談課堂生成反饋時如何引導學生圍繞目標進
行教學。
3
、目標反饋,檢測目標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斯金納把「信息的及時反饋」作為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而形成性檢
測為學生達成目標的及時反饋提高了保證。在形成測評的形式上,要根據教學目標和知識能力
本身的實際來決定。主要有:問答、討論、朗讀、各種形式的書面測試等。問答、討論、朗讀
不可能一下子有許多人參加測試,這就要恰當地確定人員。一般來講,問答、討論、朗讀應選
中下等學生,因為他們往往可以反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反映大多數學生的達標情況。以優等
生流暢的答問、朗讀包辦代替大多數學生的情況是不可取的。
4
、目標深化,因材施教
教師在進行形成性檢測後,要及時分析結果,盡量做到及時矯正補救。如再講解,再輔導,
必要時對個別學生作第二次評價與指導,一般在一篇課文或一個單元教完後,但盡量做到當堂
達標。這也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向4
5
分鍾要質量,或者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掌握反饋信息,及時引導學生回到自己的「預設目標」中。
反饋信息可以掌握目標達成的現狀和差距,從而通過調控不斷糾正教學中出現的失誤,調
整教學的疏密和速度;對學生來說,反饋信息可以強化追求目標的意識,發展智力,尤其對學
習較差的學生來說意義更加重大。
章老師的課,核心的教學環節其實只有兩三個環節,但她卻能把每個環節充分地展開。這
讓我想到其實我們應該將每節課的課時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具體的小目標,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
環節中,分階段地在各個活動中逐一實現。一節好課不僅僅在教師的教,更重要的要關注學生
的學習活動,看看學生在一節課上是怎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否通過一節課的學生有所
收獲,
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那麼我們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
對一些課程標准要求的內容,
可設計為「學生能夠„„」「多數學生能夠„„」「個別學生能夠„„」這樣的要求。很明顯
今天的這堂課,章老師在目標的達成上也做到了這幾點,分層達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是一門藝術,在大力倡導「高效課堂」的今天,我們更應該確定好教學目
標,在現代教育理論的指導下,經過實踐創新,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在語文教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語文教學關鍵是一個「活」字,死扣書本,死記硬背,是絕
對出不了成績的。對「活」的理解是多種多樣,有教學模式上的改變,有教學手法上的更新,
因人而異罷了。我在語文教學中能「活」字當先,不拘一格,所以我的語文課受到了同學們的
喜愛和歡迎。
總之,高效的課堂既要以精準的目標為中心,也離不開融洽的師生關系。隨著教學改革如火
如荼的推進,隨著教學新理念的深入人心,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會隨之水漲船高,蒸蒸日
上,真正構建科學高效的語文課堂,真正做到了向四十五分鍾要質量。
參考資料:
1
、
《做最好的老師》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第一版版
2
、
《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
,王金霞編著,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0
年
6
月第一版
❷ 在教學中應如何貫徹和落實直觀性原則
(1)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在教學中要根據教學的任務、內容和學生年齡特徵正確選用直觀教具。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選取的教具要能夠將所要學的知識形象地展現在小學生的眼前,同時還要具有創造性。
在小學課堂上,運用創造性的教具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還能夠引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並積極聯系現實生活,從而有效拓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2)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
教學中的直觀不是讓學生自發地看,而是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地觀察。教師可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徵,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系,並通過講解以解答學生在觀察中的疑難,使之獲得較全面的感性知識,從而更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識。
(3)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教師用語言作生動的講解、形象的描述,能夠給學生以感性知識。形成生動的表象或想像,也可以起直觀的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是通過教師言語來發揮和實現的。教師言語在教師傳道、授業、解惑過程中的作用是其他手段無法比擬的。
教師用語言作生動的講解、形象的描述,能夠給學生以感性認識,形成生動的表象或想像,也可以起直觀的作用。
(2)語文教學中如何貫徹實踐性原則擴展閱讀:
教師應該盡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地掌握知識。
教師在貫徹此原則的時候要注意:
①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②直觀教具的演示要與語言講解結合起來;
③要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❸ 簡述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貫徹滲透審美教育
美育即審美教育,語文教學中的美育問題十分重要,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在青少年全面發展的諸因素中,美育有著特殊的意義。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育健全的有力源泉。」這點明了美育在個人發展中所佔的重要地位。美育包括社會美育和學校美育,其中學校美育又包括各學科課程中的美育、環境的美化以有美育活動等方面。但在課程美育中人們往往認為責任只在音樂、美術等,卻未能意識或重視到其它學科也都能夠而且應該挖掘其中美的因素,適時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讓學生從情感的體驗中去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由於語文學科的特點,從某種角度看,它的美育任務更是責無旁貸,它的作用也許會更重大、更深刻。語文學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積累審美經驗,提高審美鑒賞力,培養想像力,發展創造性思維的能力。總之,語文與美育關系密切,美育在語文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重大意義。語文中的德育必須通過美育才能完美地實現。「寓德於教」的提法是不錯的,「文道結合」的觀點也早已有之,如韓愈的「文以載道說」等便提供了理論根據。但是在具體實施中會產生種種困惑,如1篇游記教完了,於是總結說:「文中表現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該怎樣呢?……」難道這樣就算大功告成了?學生的確深受教育了嗎?再說,語文有其自身的特點,詩賦文章中似乎並非篇篇「載道」,處處「寓德」,也就不宜一律牽強地給所有的作品貼上什麼標簽,這是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常遇到的情形。 然而有1種因素能夠貫穿於詩文的始終而無所不在,這就是——美。社會生活、自然景物、人類語言等是十分豐富的,反映這一切的作品文章也是多姿多彩的,這些都能引起讀者的美感。如果能引導學生「披文以入情」,細致地品味大自然的詩情畫意,賞析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體驗人類豐富的思想情感,感受深刻的生活哲理,欣賞作品中各具特色的建築、繪畫、雕塑、音樂等藝術美,領略不同風格的語言美……一言以蔽之,讓學生以審美的方式感受和認識世界,感染熏陶,潛移默化,從悅入、感人到育人,就能使他們培養起高尚的審美情趣,從心靈深處產生一種追求崇高、美好、文明的強烈慾望,從而使人的思想精神產生質的飛躍,較好地達到德育所企盼的目標。眾所周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以其活生生的藝術形象教育和激勵了幾代青年,使他們成為共產主義新人。有一位科學工作者曾經說過,就是那些優美的山水詩和寫景游記散文使自己深受大自然的潔凈美麗,並決心獻身於祖國的環保事業的。這就是美育的偉大功績。從這文教學中的德育的實質就是美育,只有這樣地看問題和付諸實踐,才能使語文學科不僅具有「工具」的特點,還能獲得更為廣闊、更為深刻的意義。 在語文學科實施美育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
❹ 在教學中如何貫徹啟發性原則
貫徹原則的基本要求:
第一,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是啟發的首要問題。
第二,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要注意提問、激疑,啟發他們的思維,不僅啟發學生理解知識,還要理解學習的過程,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
第三,讓學生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發揚教學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
拓展資料:
教學原則是根據教育教學目的、反映教學規律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師的教,也指學生的學,應貫徹於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和始終。
教學原則反映了人們對教學活動本質性特點和內在規律性的認識,是指導教學工作有效進行的指導性原理和行為准則。教學原則在教學活動中的正確和靈活運用,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發揮著一種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教學原則是有效進行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學原則對教學中的各項活動起著指導和制約的作用。
教學原則的概念首先表明了教學原則的合目的性。教學活動永遠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學目的進行的,教學原則要能夠指導教學工作,必須與國家所規定的教育教學目的一致,必須是有利於這些目的實現的。
同時,教學原則的概念還表明了教學原則的合規律性。教學規律是客觀存在於教學活動中的,需要通過人們的認識才能獲得,而人們在認識規律時,並不總是能夠得到與之相符的結果,由人們提出的教學原則既可能是符合規律的,也可能是不符合規律甚至完全與規律相悖的。只有那些經過長期實踐證明確實能給予教學工作正確指導的原則,才可能是真正反映了教學規律的。歷史上的教育家提出了無數的教學原則,而真正能夠保留下來的只是極少數。
一般地說,教學活動越是能夠符合教學原則,教學活動就越是容易成功;反之,教學活動越是脫離教學原則的要求,教學活動就越是可能失敗。但由於教學活動是在不斷發展的,並且教學模式多種多樣,不同的教學模式需要不同的教學原則與之相適應,因而教學原則也處在不斷變化與發展之中。
❺ 談教學過程中如何貫徹直觀性原則
1)是指在教學中要通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引導學生所學事物,過程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知識,從而使他們能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知能力。
(2)正確選擇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直觀教具包括實物直觀和模像直觀。
(3)直觀要與講解結合起來。
(4)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❻ 怎樣貫徹語文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所謂「以學生為主體」,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服從科學、自然的法則,在教師的指導下,把人類積累的精神財富轉化為學生的思想、觀點、知識、能力。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學生自己的主動活動,更好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即:學生是主體,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用在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練習上。
那麼為什麼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呢?因為在教育教學中,學生不僅是教育教學的對象,學習的主體,而且還是教育教學的實施者。所以教師必須掌握學生及學生學的狀況,了解他們學習的特點和規律,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活動。
既然如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外語教學中,要該如何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呢?
外語是一門實踐性和交際性很強的學科,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實踐為中心,教師的指導為主,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堅持少講、精講基礎知識,反對老師包辦,反對老師的時間代替學生的時間;教師要加強學生的基本訓練,組織學生用最佳的方法進行外語實踐。這樣既打好了語音基礎和詞彙基礎,又訓練了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使學生把知識能力轉化為能力,能力又轉化為獲得更多的知識,達到了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在教學的五個步驟中,學生和教師有著不同的任務。復習時,學生是復習者,老師是強化記憶者;介紹新知識時,學生是觀眾,教師是示範表演者,這時老師要精講,點到為止;在操練時,學生如同樂隊的演奏者,是主體,而教師是組織者或指揮;練習時,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教師則是裁判員或監督者或監聽者;在鞏固新知識時,教師只是幫手,後來是記分員。在整個教學中,學生成了主體,進行了大量的語言實踐。這樣就避免了沉悶的、封閉式的「滿堂灌」課堂教學,變成了生動活潑的開放式的課堂教學。唯有如此,才能在教育教學中貫徹好「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教師要運用教學原則,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和幫助學生學習外語,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積極思維和學習實踐掌握外語知識,獲得外語能力,達到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還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那麼,為什麼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呢?應為,教師起指導作用是由教學的本質決定的。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貫徹教育方針,執行教學計劃、教師大綱,組織教材內容,選擇方法手段。同時,教師不僅要解決自己為什麼教,教什麼和怎樣教的問題,還要幫助學生解決為什麼學,學什麼和怎樣學等問題方面起主導作用。
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很好地發揮主導作用,應做到以下幾點。
興趣性和積極性是教學工作的重要原則。「凡事,愛則功」,許多專業知識和能力的習得往往從培育興趣開始。學習的最好刺激,既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使學生對學習英語發生興趣,離不開教師的啟發、誘導和指導。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能力的培育者,而且是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者。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使學生會學」。有的學生遇到困難就退縮,中途掉隊,其主要原因是學不得法,不會學習。此外,要善於處理好師生關系,要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研究學生的學習特點,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獲得參與訓練的安全感。教師對學生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充分尊重,既是教師又是朋友,相互信任,相互期待,從而發揮興趣、情感的動力功能。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師氣氛中學習,經常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就會積極主動地學外語,感到學了就能用。學生因學習上的進步與成功所產生的成就感會反過來強化原有的學習動力,而形成「原學,會學……更原學」的良好環境。避免了出現「畏學-厭學-棄學」的不良環境,控制了產生分化的潛在因素。
「善學老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老師勤而功半」。教師的根本職責在於「引路」,而不是代替學生「走路」。因此,教師要發揮其引領作用,指導學生自學,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一方面指導學生有效地進行課前預習,另一方面開展課外活動,鞏固課內所學的內容。這是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實際運用英語的有效措施。但是必須明確,課外活動與預習不是教學的延伸,而是為將來大好基礎。
學生學是內因,教師教是外因,教通過學而起作用。外語教學也是如此。
教師的講與學生的學應是:精講多練,講練結合,綜合訓練,突出運用。因此,要根據外語課的特點,處理好內外因的關系,改變重教輕學的思想,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使學生參與教學,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中心生動、活潑、主動、積極的學習局面才會出現,學生才會真正學到外語的基本知識,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
「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與教師的指導作用相結合的原則,集中反映了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關系。
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指導作用和「以學生為主體」是對立統一的辨證關系。所以,我們要務必重視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同時還要積極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這直接關系教學目標能否完成。
❼ 教學中如何貫徹落實赫爾巴特的原則
教學中,要想貫徹落實赫爾巴特的原則,那麼必須要認真執行教學的大綱任務,把每個細節都落實到實處
❽ 如何在教學中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如何在教學中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教師應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系,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合,統籌安排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重視學生讀書、寫作、口語交際、搜集處理信息等語文實踐,提倡多讀多寫,改變機械、粗糙、繁瑣的作業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學會學習。善於通過專題學習等方式,溝通課堂內外,溝通聽說讀寫,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如小學低年級的口語交際。這一內容,它能更好的培養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然而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口語交際不知道說什麼,或想說卻找不到適當的語言,只能用一些膚淺的、沒有個性的語言來表達;有的老師乾脆跳過不上或者簡單的三言兩語草草了事。其實,口語交際作為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貫徹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中有著不可缺少、也無法代替的功能。一、讓學生樂於表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使學生願學、樂學,首先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也同樣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即一切要適合兒童年齡特徵和心理需求。如《學會解釋》、《小小辯論會》內容比較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有話可說,容易激發他們與人交流、溝通的慾望。我們有了學生樂於說的內容,還需要有樂於說的形式。因此,我就安排了一些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口語訓練開啟學生的「話匣子」。經常利用晨會課、課間十分鍾,讓學生講故事、笑話、自我介紹、見聞趣事、游戲後練說、小組討論等,讓每個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無形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樂說」。 二、讓學生敢於表達有時學生想說但又不敢說,該怎麼辦?這時就需要教師的鼓勵和引導,因為教師的愛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金鑰匙。教師的愛,教師的鼓勵,會使學生充滿信心。因此,在口語交際訓練中,教師抓住學生想說的動機,予以及時的鼓勵,恰當的引導,會使學生的「話匣子」徹底打開。首先,必須消除學生「怕說錯」的心理。為了讓學生敢說,教師應不失時機地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在每天上課前,先讓學生口述昨天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要求自己說給自己聽,說完後再請一兩位同學說給大家聽。起初學生會覺得不好意思,也感到無話可說,往往說一兩句就閉口不語了。即使這樣,也要對敢於說話的同學鼓勵表揚,從而增強學生信心。其實,每一個學生都有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的慾望,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膽子壯了,口齒也就清楚伶俐了。三、讓學生善於表達怎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東西,才能成為他自己的東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東西。」 學生想說,有時不知如何去說,也不知道從哪開始說,說的話就東一句,西一句,看到啥說啥,想到哪說哪。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必須指導方法,送給學生的一把鑰匙,規范學生口語,展開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總之體現語文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從課程實施來說,就是要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❾ 如何在語文學科教學中貫徹個別化教學原則
一、對個別化教學的認識
根據網路詞條的定義,個別化教學是指教學方法個別化,當同一教材、教法不能針對班級教學中學生的程度差異時,為顧及個別能力、興趣、需要及可能遭遇的困難,教師須在教學過程中特別設計不同的教學計劃。
由此可見,可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認識:
(一)實施對象
個別化教學首先就面臨著實施對象的問題,從定義中可知實施對象包括有個別能力和存在能力缺陷的兩類學生。通俗來講,就是特長生和學習吃力的學生兩類。在定性的基礎上又面臨著一個問題,即如何針對一個班級界定出哪些學生屬於前者,哪些學生屬於後者。不難看出,若界定不充分將導致個別化教學在針對性上將大打折扣。可見,事先進行學生歸類、編組就顯得十分重要。
(二)實施方法
根據定義可知,個別化教學的實施場所在課堂內,且實施的時間與正常教學同步。這就意味著,在非開小灶的情況下,如何巧妙的通過課程設計來實現個別化教學,應成為教師們認真思考的問題。實踐表明,單純從教案的優化方面下工夫是不夠的,畢竟在40分鍾教學時間內難以突出"個別化"的特點。由此,可能還應在校本原則下進行教輔體例編排上的創新。
總之,在小學數學個別化教學中,應切實做到學生歸類和突出個別化要素等兩方面的工作,這本身也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考驗。
二、認識基礎上的教學思考
就學生歸類編組來看,其在操作上並不困難。其可以藉助學生成績和課堂表現來外在獲得個別化信息。而難點則在於,如何在40分鍾的課堂中反映出這種個別化來。
為此,以下將對後者進行兩個方面的思考:
(一)教學形式方面
由於需要在40分鍾照顧兩類學生的需要,且又不能脫離相應課堂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形式上應引入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在該形式下再考慮有關的成員組成問題。從正態分布的角度來看,需要個別化教學的學生畢竟不佔多數,因此小組成員的構成關鍵就是搭配有特長和成績較差的學生。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最好定在復習課時間,這主要是從教師的可操作性和個別化教育的功能性著眼的。
(二)教學內容方面
教學內容因是在復習課中進行,所以在教案設計上應以專題的形式展開。在專題講授過程中,應採取問題導向法。可根據具有特長學生的認知水平建立有關綜合應用性問題,並根據成績較差學生的需要引入基本概念性問題。這樣一來,便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分別完成一般數學知識的鞏固,並對難度較大問題的解答則可以由具有特長的學生來牽頭,而對於基礎性數學知識的回顧在滿足了小組成員需要的同時,也提升了成績較差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
三、思考引導下的實踐
根據以上所述並在思考引導下,以下從三個方面進行實踐探討。
(一)學生編組
上文已經指出,歸屬於兩類的學生畢竟是少數;並且,個別化教學也不能替代常規教學模式。在這樣的考慮下,學生編組的重點在於合理搭配具有特長和成績較差的學生。由此,教師應根據學生考試成績和平時課堂、作業所反映出的情況,事先進行編組。在課堂上將編組情況傳遞給學生時,應注意語言表達。其中,應注意避免對成績較差學生造成心理傷害。由此可見,學生編組應拋棄傳統的按小組編排的模式,須將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納入到一個小組內。
❿ 小學數學課程在教學實踐中如何貫徹赫爾巴特教育性教學的原則
摘要 堅持教育性教學原則,所有數學教學活動都具有教育性